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第1篇: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房屋设计;基本原则;应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我国提出的一项重大发展理念,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中也明确指出,需要持续坚持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让各项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对于房屋建筑而言,从房屋建设到投入使用,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资源的利用。如何降低其中的资源消耗,达到节约、环保、绿色的要求,就成为了业界人士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便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从多方面指出房屋建筑设计要体现出绿色、环保和节能,降低房屋建筑在建设和使用阶段的资源消耗。因此,作为房屋设计人员,便需要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加强研究,明确内涵与原则,合理运用到房屋设计的具体工作之中。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内涵解析

要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运用到房屋设计当中,应该首先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本身的内涵形成理解认识,清楚地把握。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需要从绿色建筑和相应的设计理念两个层面来形成把握。

1.1绿色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建筑物。节能,即降低资源消耗;减排,则对环境友好。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需要涵盖其全寿命周期,也就是从房屋建筑的建设开始,一直到使用寿命到期,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都要体现出这种节能减排的绿色属性。之所以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观点,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建筑领域所产生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必须要改变。比如,在房屋建筑的建设与装修施工阶段,会产生噪音、粉尘等污染问题,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在城市固体垃圾中,建筑垃圾占比高达四成。而在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出于采光、通风、取暖、降温等方面的需求,也会形成相应的资源消耗。从当前阶段来说,房屋建筑的资源消耗与污染问题都还较为显著。因此,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支持下,绿色建筑得以出现。绿色建筑的核心,便在于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问题,实现环保、节能、绿色的发展。

1.2设计理念

对于绿色建筑,要把握相应的设计理念,这是设计人员应当关注的。根据业界实践以及相关人士做出的学术研究,可以发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涵盖了三个层面。一,资源节约。不少人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狭隘认知,单纯认为绿色建筑的节约就是节约能源。实际上并非如此,绿色建筑的节约,应当是从资源节约的整体视角予以把控。不仅是要节约电力、燃气等能源,还需要节约水资源、建筑材料资源等等。二,贴合自然。绿色建筑的设计,还需要注重贴合自然,也就是要在建筑内部进行自然环境的营造,增加建筑自身的绿色属性,让建筑可以体现出生态性特征。三,体现人性化。绿色建筑设计,虽然要体现出资源节约和环保绿色的特点,但还需要注意保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因为归根结底,绿色建筑设计是服务于人,在设计中不能出现违背人们使用需求的情况。所以,在设计中还需要保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多从普通居民的视角切入来开展设计。

2房屋设计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当前房屋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指导,要在房屋设计中将该理念运用起来,还需要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让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发挥出切实的效用,提高房屋设计的整体水平。

2.1满足建筑使用需求

在房屋设计中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运用,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满足建筑使用的根本需求。房屋建筑设计,有其对应的使用功能。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进来,需要以满足建筑施工需求作为基本前提,不能为了实现绿色设计而妨碍建筑功能的情况。比如,对于建筑内部的一些功能性墙体,如防火墙,不能说为了节约用料而取消设计,这显然就不符合使用需求。而在其他方面,也需要注意到建筑使用功能需求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契合,但二者出现冲突时,要以满足建筑使用需求作为先导。

2.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还需要保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应原则。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可持续发展和对生态环境友好是核心内涵,不仅是要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还需要对生态环境形成保护,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从建筑经济的发展来看,对于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建筑建设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砂石木料,这些材料都来自于自然界之中。砂石开采、林木采伐等都会对自然环境形成影响。所以,在房屋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注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从房屋建设和使用两个层面出发,做好相应的设计,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友好属性。

2.3全寿命周期设计

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全寿命周期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房屋设计中对该理念进行运用,也需要相应体现出全寿命周期设计的根本原则。也就是针对房屋建筑进行绿色设计理念运用的过程中,要从房屋的建设开始,一直到房屋的使用,基于其整个寿命周期,考虑其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开展针对性的设计,让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全面贯彻其中,全程化发挥作用。

2.4内部与外部结合

房屋设计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还需要注意到内部与外部的结合,这主要是指对于房屋建筑内部结构、空间、环境的设计,要与外部环境空间的设计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化的设计。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并不只是对房屋建筑本身进行设计,还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注重到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的结合,要在设计风格上保持统一,也要实现功能上的衔接,确保房屋建筑内外部空间的一体化,发挥出更好的使用功能。

3房屋设计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策略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当前的房屋建筑设计中,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作为房屋设计工作者而言,需要对相关设计理念形成有效认识,然后从房屋设计的实际工作出发,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起来。

3.1优化房屋结构设计减少建筑材料资源使用

从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来讲,材料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建筑内部会出现一些非必须的结构,导致业主在接收房屋之后,还要花时间将相关的结构拆除,这不仅造成了建筑材料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固体垃圾产生的数量。比如,房屋建筑内部的非承重墙体,大多数业主在装修时,都会选择拆除非承重墙体,扩大室内空间。再比如,对于墙面保温层或是基层,在装修时也基本都会全部拆除,然后重新进行墙面施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房屋建筑的内部结构设计怪异,存在一些难以使用的狭小空间,形成了空间上的浪费。基于这些情况,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就需要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其中的一些不必要结构,优化整体结构设计,让房屋内部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具体来说,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可以运用BIM软件,构建起三维信息化房屋建筑模型,从不同角度来对房屋内部结构进行透视,优化设计,对其中的结构进行调整。

3.2加强节能设计减少房屋建筑使用的能源消耗

在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能源,比如,电力就是最为主要的能源消耗载体。因此,在房屋设计中,就需要加强节能设计,让房屋的使用可以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效果,从而体现出环保绿色的特征。首先,要做好房屋内部的通风设计,确保在打开门窗时,能够形成较强的气流流动,起到降温的效果。很多房屋在夏季时,会出现内部温度较高的情况,根本原因就是通风较差,这就需要长时间开启空调制冷,从而消耗大量电力。做好通风设计,让室内的温热空气可以快速交换,降低室内温度,这样可以减少空调制冷的能源消耗;其次,要做好房屋的保温隔热设计,降低室内外的换热效应。不论是夏天制冷还是冬天取暖,都需要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避免室内冷空气或是暖空气与外界交换,这样才能长时间保持室内温度处于理想状态。如果室内外换热作用过强,就会导致制冷或取暖设备长时间运转,产生大量的能源耗用。所以,在房屋设计中,就要针对墙体做好保温隔热的设计,在墙体中设计相应的保温隔热层。同时针对窗户,要设计双层真空玻璃,还要注重门窗缝的密闭,降低空气交换;最后,还需要注意到照明节能设计。要做好室内采光设计,确保自然光线可以良好照射到室内,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室内明亮,减少开灯的需求和时长。另外还可以设计太阳能照明系统,依靠太阳能板给室内照明供电,达到节约电力消耗的作用。

3.3在房屋设计中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在房屋设计中还需要关注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从目前的行业发展看,在房屋建筑领域,已经拥有了一些再生性材料,比如,再生混凝土,再生板等。在进行房屋设计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房屋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工程结构,设计再生混凝土,比如,楼板、楼梯以及其他非承重结构,都可以设计使用再生混凝土。而在室内一些需要使用到板材的地方,也可以设计使用再生板。通过再生资源材料的利用,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3.4设计中水回用系统减少水资源利用

在房屋设计中,出于绿色建筑设计的需求,需要关注到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中水回用系统,这是一种将生活污水、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处理之后再次投入使用的循环利用系统,能够对水资源实现二次利用,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对于房屋建筑而言,在后期使用阶段,会产生大量的水资源消耗,其中使用后的水基本都是直接排入下水道,未能实现二次利用。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污水,经过处理之后,还可以用于清洁、灌溉等方面。因此,在开展房屋设计的时候,便可以结合房屋建筑的结构以及给排水系统构成,在其中设计中水回用系统,对厨房、洗浴设备的用水进行二次回收,处理之后再接入到住宅的清洁、灌溉用水系统,实现二次利用,这样就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利用的目的。

3.5做好房屋室内外环境的绿化设计

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房屋设计还需要注意到室内外的绿化设计,要做好绿化,构建起优良的环境,给人们营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具体来说,在室内设计阶段,就应该立足室内空间结构的具体特征,以及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绿化设计。比如,对于卧室、客厅等功能空间,都应该设计绿植,如,盆景、园艺小品,通过绿色植物来营造室内空间,同时绿化环境。尤其是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如绿萝、白掌、虎皮兰,在美化室内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对空气中的甲醛等污染性气体实现净化。而在室外环境设计方面,就需要从整体上形成把握,依托房屋建筑的整体风格,来进行室外绿色的设计。在绿色植物的选择上,需要保持本土性和美观性的双重原则,选择本土具有观赏性的植物来进行室外空间的环境设计,在做好绿化的同时,提升室外空间的观赏性。

3.6基于使用需求合理设计房屋建筑功能

在房屋设计中,还需要注重对使用功能的体现。现如今一些房屋设计,缺乏对使用者需求的考量,设计了一些不实用的功能,形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开展房屋设计的时候,就需要立足房屋项目的定位,针对相应的消费者群体,做好使用功能方面的调研,掌握详细的信息。依据消费者群体的实际使用需求,来针对性展开房屋设计,确保房屋建筑功能设计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体现出房屋设计的有效性。

4结语

对于房屋设计而言,在当前时展背景下,关注房屋设计的环保、绿色与节能,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视角下,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导向,来指导房屋设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引起关注。对于房屋设计工作者而言,需要把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根本内涵,然后从结构优化、节能设计、节水设计、再生资源利用、绿化设计等方面着手,对房屋设计实现优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阳,刘宇骁,贾维,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1):1.

[2]张红玲.基于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分析[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9,(5):5.

[3]黄健.试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建筑技术研究,2019,2(10).

[4]张振涛,马广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城乡住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6):2.

[5]林志诚.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融合应用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0,(49):1.

第2篇: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营造更加健康、宜人的空间是建筑发展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个目标往往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付出为代价。20世纪中,在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当代人对未来的责任,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于是建筑的发展被赋予了绿色内涵。绿色理念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领域的表达方式,绿色建筑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实践,经常可以见到的表述是“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节能建筑或者可持续建筑”,但是绿色建筑不是简单强调可持续理念中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诉求,而是在协调建筑根本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形成更加符合建筑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一体化概念内涵,从而引领当代建筑实践的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的健康前提

发展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的核心是健康水平,健康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健康资源的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健康效果的显现却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对社会的影响要延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可以说健康资源积累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建筑品质的提高是健康资源积累的重要内容,中国解放后30年国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上升到2000年的114岁,主要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这与建筑品质提高带来的健康条件改善密不可分。

2003年的“非典”疫情过后,建筑的健康性更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集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制订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这个文件在强调建筑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把居住环境的健康性拓展到社会环境的健康性,涵盖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等四个层次。建设部和国家质监总局2006年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体现了对建筑健康性的重点关注,对室内的日照、采光、隔声、通风、空气质量和温湿度调节等内容设定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现阶段我国建筑发展的主要任务还集中在提高人们的居住和工作条件上,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必须以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为前提,作为当代建筑发展的标志,关注健康是绿色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绿色建筑的节约资源特征

全球能源的三分之一被建筑消耗,建筑节能是全世界关注的重点。我国目前既有建筑约400亿m2,年新增竣工面积约20亿m2,建筑既有量和新增量都是世界第一,建筑能耗占到全国社会商品总能耗的近30%,建筑节能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领域,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等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大力推进节能建筑的发展。为了配合国家实现单位GDP节能20%的节能减排总目标,建设领域订立了到“十一五”期末,建筑节能1亿t标准煤的目标。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颁布,建筑节能被纳入到绿色建筑框架下,绿色建筑的节能特征受到了充分重视,绿色建筑几乎成了节能建筑的代名词被社会各界广泛借用。但是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不难看出,节约能源是绿色建筑节约资源内容的一部分,绿色建筑节约资源还包括节地、节水、节材等其他内容,尽管绿色建筑具有显著的节能特征,但是不能简单的将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混为一谈,所以说我国的绿色建筑具有包括建筑节能在内的显著的节约资源特征。

绿色建筑的环境保护特征

20世纪中叶以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热点,人类的视野从关注资源枯竭扩展到保护生态环境上来。建筑用能排放的CO2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同时向大气排放大量SO2,NOX等污染物,建筑减排不可避免的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内容。

追溯绿色建筑的兴起,绿色建筑沿袭着生态建筑的基本理念一路发展过来,所以生态环境保护在绿色建筑中不可避免的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于是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这两个词语往往被不加区别的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事实上在环境科学中环境与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的概念内涵,环境指以人为中心的外部世界,强调作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生态环境着眼于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存在空间,侧重于自然界各种要素的平衡和延续。绿色建筑的环境保护特征包含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内容,不仅限于生态建筑内涵,生态建筑侧重于建筑关注生态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程度,主张贴近自然的生活和居住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而环境保护更加关注建筑对人的健康性保护,立足于建筑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绿色建筑综合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内涵,进而结合节约资源特征构成绿色建筑综合集成的概念内涵。

绿色建筑的人文精神

绿色建筑的发展表明人类的视野从建筑本身已经扩展到人类生存的整个环境,从当代人的建筑需求扩展到人类未来的发展需求,从致力于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扩展到人文、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集成当代科学的发展成果,探索人、自然与建筑秩序的融合,架起沟通当代与未来、建筑空间与自然界的桥梁。

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是单纯建筑理念和技术的进步,而且是建筑人文精神的一次飞跃,阿莫里・B・洛文斯(Amory B.Lovins)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概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绿色建筑是利用先进技术,结合人的生理、精神现状以及理想进行的整体性建筑设计。所以说绿色建筑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综合发展、公平、合作和协调理念,从人文和哲学层面概括了新时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强调整体把握经济,社会和人文需要,以舒适、健康的生活为主导的同时,以最少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寻求综合集成的建筑解决方案,这些理念与当前指导中国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高度契合。

绿色建筑概念的一体化内涵

可持续理念下的建筑探索集中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包括节能节地建筑、自维持住宅、共生建筑、科技建筑、有机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等等,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可再生资源利用,减少排放等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基于绿色建筑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特征显著,人们往往将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以及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等混为一谈,甚至多见于关于绿色建筑的专著。

总体上讲建筑对健康和舒适的追求是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付出为代价的,健康舒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诉求的碰撞促发了绿色建筑理念的形成,绿色建筑理念将人们对建筑的健康舒适需求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进行一体化考虑,从而形成引领当代建筑发展方向的建筑理念,所以绿色建筑区别于单纯的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具有综合人居条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三大主题的一体化概念内涵。消费扩张时代的绿色建筑文明

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面临着消费不足、投资和出口增长过快的境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着力的重点。报告显示,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中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5个、4.4个和2.5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在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可以预期,这种消费拉动的增长势头将持续推高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建筑消费市场在这种消费扩张趋势的推动下,过度消费的倾向初露端倪。

现有的社会分配结构下,社会富裕阶层往往把建筑作为炫耀财富和成就的舞台,使大面积、独立住宅、豪华外观、高档装修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并向整个社会蔓延,绿色建筑也被贴上高技术和国际标准的标签,成为迎合建筑贵族化倾向的工具。事实上建筑的过度消费产生的效益增量有限,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却十分巨大,与绿色建筑寻求居住消费和资源消耗协调统一的宗旨背道而驰。

绿色建筑是节约的建筑,不仅是单纯的节约资源,同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有限消耗、适度消费、自我克制等理念是绿色文明的精髓,在消费扩张的时代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适度国际化视野

中华文化自古不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有限消耗,适度消费、自我克制等生存观在以儒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构建具有东方精神的绿色文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西方国家经济高度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民生活富足,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特定的前提和条件,既是顺应人类发展的需要又是西方国家主导世界潮流的工具。由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情不同,中国如果照搬西方的框架和模式,发展将步履维艰。中国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经济实力正在蓬勃增长的东方大国应该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观。

西方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是在居住条件得到全面满足,建筑技术和材料应用技术相对先进,新增住宅需求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制定的,照搬西方的方法和标准推广中国的绿色建筑将使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付出极高的代价。中国绿色建筑的推广必须坚持适度国际化的方针,参考西方国家的技术、方法和体系,结合中国的文化理念和发展实际,实行国际化视野下的本土化。

第3篇: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现代城市居民在居住理念上有了全新的转变和发展,对居家健康的重视,使人们的居住意识及居住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各种顺应人们居家要求的生态绿色住宅、水景住宅和高尚住宅小区也应运而生,住宅建筑设计正面临一场绿色生态革命。

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笔者理解应包括以下几层涵义:首先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安排组织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次是拥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所需的舒适环境,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再次就是在住宅建筑精神上既要体现时代性,也要反映地域的历史与人文环境。

2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生态型住宅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予妥善安置。

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使用先进技术,降低建筑运行管理费用。在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不要拆除旧建筑,应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节省建筑造价。

因此,现代生态型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3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绿色生态一般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生态建筑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同时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见图2,具体分析如下:

3 .1不同用途建筑的比较分析

不同种类的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不尽相同,为找出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又因为居住和办公建筑在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设计者将办公和居住建筑单拿出来进行统计分析,对85个建筑案例中的办公和居住建筑统计结果如下表1。

从上表1我们可以发现在24个居住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

(1)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2)利用自然地貌;

(3)使用太阳能:

(4)资源的回用,特别是水的回用。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设时考虑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因住宅建筑具有用水量大的特点,所以在缺水地区,政府部门会要求废水回用。目前废水回用技术是可行和有效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开始使用“中水”系统。在24个居住建筑案例中,有l2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废水回用效率通常能达到40~60%。

3.2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由此可见,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应分析各自的特点,采用最佳的方法以取得最有效的结果。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3.2.1以人为本,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我们强调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但也不能只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而不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3.2.2使用洁净能源,保护自然资源降低能耗绿色生态

建筑要通过优良的设计、优化工艺和采用适宜的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粗放、浪费污染型的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化。要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积极采用洁净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如自然通风和通风道技术),减少废弃物。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两大课题结合起来,以最低的资源,最少的污染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2.3循环、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

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废物再生利用,水循环使用,能源的多级多层次利用,使用高效率的设备和控制系统。扩大代用、再生利用材料资料,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有用的经验转化为标准、规范条文,以利推广。

3.2.3保护利用环境,尊重历史、自然设计与地方相结合

利用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湿地和自然水系,保持绿色空间,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使建筑空间布局充满活力。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3.2.4整体优先,全寿命设计

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经济性应从全寿命周期通盘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适宜的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的集成,增强其性能及灵活性,延长建筑整体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技术进步和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积极发展智能建筑,提高设施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3.2.5保护生态系统调控城市气候

创建舒适健康、高效清洁、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活追求。这要求设计及规划采取合理的城市结构与绿地系统布局,考虑建筑通风与遮阳。控制污染。合理处理与建筑相关的垃圾及工业废弃物,广种乔木并用当地杂草绿化(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气候,铺地尽量用可渗透性地砖,以利保水和植物生长。

4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时还应注重地域特色的挖掘

在把握了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点之后,设计时还应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历史人文特点,注重地域特色及风情的融合与挖掘。笔者认为,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总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地形条件及地形地貌的制约,这是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对于住宅建筑来讲,人的本体存在状态和精神层面的获取与满足状况较其它类型建筑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生态住宅建筑还应表现出相应的精神生态内涵,具体思考如下:

首先,生态型住宅建筑要表现出它的时代性。由于历史时序的标轴上,不同时期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状态存在差异,住宅建筑的物质形态也应与时间长序中其应处的点段同步,以满足居住者实际的供需关系。时代性体现着生态住宅建筑的精神与发展。

其次,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应体现其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空间的流通性、室内设计的灵活性与简约作风、家具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书画印章等造型饰物的象征性等都体现了住宅建筑空间设计的永恒特色。现代住宅建筑的生态性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反映,地域文化是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其建筑内涵的品位。建筑设计师应在地区传统中寻根,发掘有关“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表现出生态住宅建筑的地域特性和地域住宅建筑现代特性,使居者在精神上获得亲切感和满足感。

再次,在建筑景观设计上,可以通过乡土植物和能体现当地自然风情的山石或水景的引入来突出表现本地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见图3。这样既强调了绿色生态建筑的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又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本土浓郁的乡情野趣,也为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了极佳的诠释。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从空间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要在现代住宅建筑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关注人类生活,它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它在注重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以贯彻“健康环保,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大量涌现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董位,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曹伟.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5.5.

第4篇: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住宅设计;绿色设计;内涵;设计思想;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生态设计的概念内涵

21世纪的今天,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绿色设计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各种建筑中。住宅设计中的生态问题是生态建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时下“生态设计”正受我国起建筑界的热捧,冠以“生态”美名的各种工程如生态湖、生态小区、生态广场、生态大厦、生态别墅等在全国随处可见。究竟什么才能称之为生态设计呢?生态设计是按照自然环境存在的原则,并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能承载一切生命迹象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80年代初,西方设计界兴起了“绿色设计”潮流和对“生态设计”的研究,突出生态意识和以环境为本的理念,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健康的居住环境。绿色设计意味着设计可以节约原材料、使用的材料可以回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不会造成对水资源和自然生物的破坏,以及具有人类健康的安全性能等等。绿色设计具有安全性、节能性、生态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而生态设计是生态学思想在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其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学中的工业代谢理论和生命周期评价,二者在内涵上有重大关联,生态文明要求形成“人-自然”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即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要同时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

现代住宅生态设计原则

现代住宅生态设计的思想中心就是尊重人性,和谐构建一个自然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要保护自然环境不受到破坏。现代住宅绿色设计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美观实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建筑的实用性是使用者最关注的特性,美观实用性的设计原则是住宅绿色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在住宅设计中,除了物理环境要求之外,还要考虑经济、美观。和谐是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美的特征。绿色设计所体现的师人与建筑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理念,是人们进行住宅设计创造活动的指导原则。

2.2设计的人性化和经济性原则

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生态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末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设计过程。此外,生态设计包涵着资源节约的经济原则。新时期的规划和设计应当从传统的粗放型转向高效的集约型创作道路。使用和更新过程中,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量低消耗使用。在生态设计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现代建筑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住宅生态设计的基本特征。

基本技术措施

首先,生态设计在设计之初,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做好勘察研究等相关工作。要深刻了解建筑物的特点、位置、地形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要针对性地设计融入自然因素,构建自然环境。

第二,设计师要有意识的选用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正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周围环境都不产生危害,从室内更新出的旧材料又比较客易自然降解及转换,并且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新产品。这是所有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装修材料首先要考虑选择无毒气散发、无刺激性、无放射性、低二氧化炭排放的材料。

第三,要树立集约化的思想。集约化可以体现在住宅设计的各个方面,比如对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如自然采光、通风、降湿、太阳能的利用、天然能源的利用等,比如对对高效空间的追求等等。在合理利用室内空间环境的同时,充分开展室内空间的研究,使被围合的空间与室外环境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发展的立体网络。住宅设计中,认真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特征和行为时差相适应的空间系统,并精巧安排各工种空间关系将大大有助于空间效益的提高。室内生态设计旨在追求人与自然、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设计师要注重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态的生活环境。同时做到科学合理的使用自然资源,并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态设计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举例

开发一个成功的绿色的住宅区,就是一个营造新的小型生态圈的过程。基线是指建筑基础和建筑环境的交接带,即宅间绿地,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基线因紧靠建筑,被宅间道路分割,与外交流甚少,是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应发挥活跃的能流、物流生态群落的边缘效应,切忌以生硬的水泥地围衬。通过地形理,植地被、灌木、藤本,以自然、流线型种植,软化建筑生硬边角引入到建筑内部空间。

立面在空间中是最突出,也是视觉最敏感的部分,它是空间的分隔者和背景。对于组织空间景观要素最为重要。空间的开放、围合都是通过立面来控制的。在居住环境中,建筑立面所占比重最大,对这些立面的处理,要采用“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对不同的景物,应采用屏障、放开等手法组织景观。立面材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景墙、格栅等。植物群立面群落的垂直结构,要综合考虑其生态性、功能性和观赏性,对西向的建筑群可采用爬山虎、五叶地锦、鸡血藤等攀援植物,取得生态、景观双层效益。

参考文献:

[1]逯海勇,胡海燕,王晓莉山.住宅设计的生态学研究[J],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35(1) 125-130

第5篇: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工程;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资源的高能源也日益严重,我国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匮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明显,粗放的建筑产业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建立绿色的、环境友好型的建筑发展方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筑行业本身是高能耗的产业,在建筑业实行绿色施工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首先树立绿色发展的新理念,绿色施工对于更好的进行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绿色施工的理念以及内涵

施工是建筑得以完工的建设过程,在建筑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对于各类与建筑相关的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则具有更高的需求,在整个建筑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都要始终贯彻落实绿色施工理念,从而达到绿色建筑的基本目标。所谓的绿色施工指的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的实施,在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对环境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环节,减少对于建筑材料的消耗,从而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的理念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在施工过程当中各种节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绿色施工理念不是独立的,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发展方式应用于工程的管理技术,同时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展战略在建筑行业的的应用。绿色施工的内涵主要包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建筑资源和能源;采用合理手段提升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材料的绿色清洁度;对环境污染进行严格控制并且提升施工过程的清洁度。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2绿色施工的基本现状

2.1施工材料以及机械未达到绿色施工要求

截至目前,绿色施工理念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推进还处于初级阶段,阻力很大。要想更好地实行建筑的绿色施工首先要保证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并且保证整个施工过程要在绿色化以及合理化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绿色建筑施工的理念刚刚开始实行,我国对于绿色的建筑耗材的要求并不严格,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粗放的建材使用方式,我国缺乏相关的建筑材料环保规范,施工企业选择时没有政策依据,从而导致建材达不到环保、绿色的要求。另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机械种类较多,但是对于建筑机械的环保标准以及相关评价制度也不够成熟,碳元素排放量超标的现象非常普遍。

2.2施工工艺还不能满足绿色施工的基本要求

当前多数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仍然延续传统的施工工艺,所以常会出现施工工艺过程以及工序选择上的不合理、不科学现象。传统的施工工艺通常是为满足成本、质量以及进度三大目标,施工过程中缺少了节约材料、节能以及节水等要求,管理人员以及现场的施工人员缺乏绿色施工的意识,致使很难将绿色施工的理念应用于施工每个环节当中。

2.3缺乏绿色施工激励机制,人员的职能划分不明确

绿色施工的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各方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都需要树立绿色施工的理念,要综合考虑施工设计方案是否节能绿色,监理单位是否在施工现场坚持绿色施工的原则,另外建材生产单位以及政府的相关激励政策是否健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施工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但是当前,由于绿色施工的理念尚处于理论阶段,各个主体之间的职能也不够明确,施工单位、开发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乃至政府之间都没有形成明确的责任以及分工。由于缺乏相关绿色施工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激励制度,对于绿色施工的推进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2.4施工的信息化以及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下

未来我国建筑产业主要朝信息化、工业化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发展方向之一。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进行了许多绿色施工的尝试,通过构件预制化以及提高施工效率来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但是在信息化的过程当中由于人员之间的交流、施工信息、工业化水平等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建筑业绿色施工理念的推进。

3推进绿色施工的建议

3.1建立有效的绿色施工制度

作为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和工程的实际情况来推行绿色环保,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要求和ISO14001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组织施工,从建材、施工工序、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都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整个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综合的考量环境的安全、成本以及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推进相关的绿色施工考核激励制度,从而更好的推进绿色施工理念的落实和发展。

3.2编制绿色施工的基本方案

在各类工程施工方案里面,绿色施工的方案应该进行单独的设置,绿色施工方案要不违背总的施工方案,对绿色施工的细节进行精细的划分,为了达到绿色施工的目标,要通过数据论证的方式来检验施工效果,如材料的消耗量、资源的节约量、材料的节约率及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控制水平等。

3.3加强绿色施工培训和交流机制

要想让绿色施工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于相关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是置管重要的,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绿色施工的基本观念,使之加强对于绿色施工理念的重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首先要针对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于他们的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绿色施工的理念,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来加强对于绿色施工的操作原则以及操作方法,不断的加强他们对于绿色施工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从而更好的提高他们进行绿色施工的效率。

4小结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绿色件数施工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我们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利用资源以及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全球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全世界都在倡导建立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新局面。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在一直致力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在当前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大肆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绿色施工模式也就成了当前形势之下的大趋势。无疑在推进绿色施工模式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障碍,但是我们更要克服目前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顺着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继续前进。逐步的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整个绿色建筑发展过程当中所应该起到的指导性的地位,并且对于绿色施工的理念要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作者:阙汉伟 单位:福建成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6篇: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定义的三要素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创建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必要途径,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建筑”之路。

1 绿色建筑内涵

当前建筑存在以下特点:①建筑全寿命耗能为人类耗能之最;②建筑是人类生活最贴近的环境;③建筑是环境污染处也是环境美化点。

绿色建筑应符合以下特点:①绿色建筑应是符合功能条件下多个方案中全寿命耗能最少,环境最友好的一个;②绿色建筑是低碳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③实用、经济、可能条件下的美观应当说是绿色建筑的前辈。

2 绿色施工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复原等。要求全社会达成绿色施工的共识,支持和监督绿色施工的实施,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2.1 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组织管理主要任务是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规划管理规定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能措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等。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方面应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影响;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2.2 绿色施工环境保护

要求对土方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施工全过程进行扬尘保护;对噪声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

2.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图纸会审时,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低30%;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尽量减少库存;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保管措施得当;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材料二次搬运;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根据就地取材原则,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量的70%以上。

2.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施工中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加强对非传统水源利用,如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收集雨水养护等;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5 节能与能源利用

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3提升建筑绿色施工水平的措施

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绿色施工应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而是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3.1持续教育,提升理念,自觉绿色施工

行动由思想支配,思想由理念驱动。因此绿色施工要从全员的持续教育做起,只有提升全员的绿色施工理念,只有企业领导重视,员工自觉,绿色施工才能持久并不断提高。

绿色施工内涵非常丰富,实现绿色施工必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必须创新施工理念、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绿色施工必须是企业全员行动。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响应,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这将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增加绿色施工的经济性效果,提高承包商绿色施工的积极性。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绿色施工理念。绿色施工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施工方式。绿色施工理念已经深入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施工企业和员工。例如:日本大林组的环境年报向社会公布公司CO2排放控制、建筑垃圾减少量、有毒化学物控制和绿色采购情况等,以取信于社会,提高企业品牌形象,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3.2标准化,制度化,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1)绿色施工技术要靠管理去实施与保障绿色施工管理应是在传统施工管理基础上理念与体系上的全面提升。

(2)标准化、制度化是管理长效化的保证绿色施工管理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施工技术水平与企业实际制订若干规章,而且是通过定期评估后与时俱进的提出一系列规章标识警示,建立标准化的设施。

(3)管理制度的绿色施工提升施工组织设计的绿色施工化提升,至少在好、快、省、安全的基础上增加节水、节地、环保、再生的内容,增加相应技术、相应措施、相应设备的选用。施工组织设计的总目录要增加章节,各分项要有绿色的措施。

3.3综合集成优化,不断提升绿色施工技术

继承优化集成传统实用的施工技术,吸收应用再创新国外绿色施工技术,自主创新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

3.3.1传统工艺与新技术的有效结合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技术都有进一步提高绿色水平的课题。例如:0-负公差的运用(计算机加入);落地材减少与应用;施工测量精正找平层的减量与取消;井点水的利用等。

实践总结提升传统实用绿色施工技术水平,大力推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安装工程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10项新技术都有好、快、省、安全等某些方面效果,因而都有绿色施工意义,应当在此基础上提高绿色施工水平。例如:桩侧注浆;早拆模技术;高性能混凝土;顶、推、升组装钢结构。

3.3.2传统工艺创新

在吸收应用国外先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再按中国国情创新应用,这是有效的捷径。例如:快拆平台模板、预制装配保温住宅等。下面着重阐述以下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应用。

(1)住宅预制装配工艺住宅预制装配工艺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造。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在欧美及日本被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近年引入中国,并得到初步发展。

(2)机电管道预制装配工艺。现代建筑机电安装正朝着工厂化和装配化方向发展,其基本特点是将全部工作明显地分为预制和装配两个部分。既不受天气影响,也不受土建和设备安装条件的限制,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高空作业和高空作业辅助设施的架设,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3)工厂化装饰装修工艺。工厂化装饰装修工艺改变了传统的装饰设计与施工方式,以标准化、系列化的生产工艺,从根本上杜绝手工制作,使装饰施工这一传统的行业在建立节约型社会、倡导绿色建筑的基础上,提高装饰效率、实现工业化生产。

3.4规范建筑市场,掌控合理造价,保证绿色施工

目前主要存在市场不规范,工程被肢解,管理不落实的问题,例如:无合同纽带,无经济掌控。另外,工程造价低,绿色施工落实难也是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规范建筑市场,掌控合理造价,防止恶意低价竞标,保证绿色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希黔,林琳,王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 施工技术. 2011(08)

第7篇: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的内涵;发展的必要性;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高新技术;投资空间及优惠政策;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 S73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根据生态文明的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并遵循自然规律,让建筑更好的与自然地理、地貌相和谐,让城市空间布局更好的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精神,这也是绿色建筑的理念。绿色建筑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不是同一概念,两者从内容、形式到评价指标均不一样。具体来说,节能建筑是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项要求即可,而绿色建筑涉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等内容。可见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层次更高,代表了建筑的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应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天然条件等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尽可能的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大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二、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即有建设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耗能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产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2.48%,在建筑能耗中,围扩结构材料保温性能差、保温技术落后,传热耗能高达73%~77%。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发展绿色建筑、保温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实行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建筑节能型社会,建成“美丽中国”,具有十分总要的意义。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一)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是一科气候适应性建筑,即遵守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以及风力发电等设备,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时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整体布局。

(二)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节约绿化用水。

(三)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建筑范围的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资,地温事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四)创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四、绿色建筑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绿色技术,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过程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

绿色施工的内涵大概四个方面:一是:尽可能采用绿色建材和设备;二是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三是清洁施工过程,控制环境污染;四是基于绿色理念,通过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对设计产品(即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做法、设备和用材提出优化和完善的意见,促使施工过程安全文明质量保证,促使实现建筑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做到系统化、信息化、社会化、一体化。

五、绿色建筑高新技术

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利用太阳能和地热产生的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热水。利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来支持日常生活用电,在混凝土中埋没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阔,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照明所需要的能源。

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绿色建筑将最大限度的吸收多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应居民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六、绿色建筑存在较大投资空间

首先是新建建筑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市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根据测量,1~3星级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别为50,150,270元/平方米左右,预计将直接拉动500亿以上的增量投资。

其次是节能改造方面,预计到2015年累计完成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暖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办公建设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当前中国有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需要进行节能改造,预计今后10年可以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为了提升和扩大开发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政府多个部门共同出台鼓励政策,对高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中央财政对经审核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

第8篇: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绿色建筑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

1 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的绿色建筑指的是从施工到使用,都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建筑物对人体的伤害的建筑物,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绿色建筑并不单纯的指建筑花园,而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广泛,简单的说,主要是可以有效的利用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建筑材料,建造出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伤害的建筑物,保持建筑和环境平衡的一种建筑模式。这种建筑不仅现在受到人们的追捧,在未来的时间里会实现大面积的普及。这种建筑符合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环保,促进建筑、自然、人三者和谐发展。努力实现人工和自然地和谐统一,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2.1 引入生态关键观念,掌握生态技术,树立生态意识,是搞好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生态建筑的现实意义是引入生态关键观念,积极利用低能耗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作法。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应以“生态---技术---建筑”为发展模式,将建筑设计和生态理念的统一贯穿到绿色建筑的全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关注建筑生态、环境特征的表现和技术的运用,使之融入建筑设计中,产生建筑形象。一个好的生态建筑,不仅要有出色的构造设计和优秀的建筑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生态技术系统的应用。因此,设计在尊重自然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还要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角度考虑建筑功能与生态环境稳定性和持久性。

2.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应符合整体设计与多元共融。结合当地文化内涵,发掘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开发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和技术,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以满足使用者对适宜的、高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提升整个设计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质。其特点应符合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多元共融。力求科学化、逻辑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设计,使整体功能适应各种功能性质的使用要求。在现代资讯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把握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的精神,把最新、最美、最现代的建筑奉献给人们,让中国建筑融入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之中。建筑当随时代,倡导绿色建筑设计,是我们在建筑创作中应该明确的主导思想。

3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将有关复杂的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人文精神、环境与能源策略融入传统的建筑设计(含场地设计)中,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生态化,以绿色GDP 为政策导向促进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涉及的技术领域更为广泛,是一项跨学科的复杂综合性设计,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绿色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问题。所以在操作上应以广义建筑学为主导,在协同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自然资源学、植物群落学、地理学的基础上,还应与结构、材料、生物、环境、热能、经济等进行综合研究,多学科的技术特点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也为绿色建筑设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4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4.1 立足本土。从经济学理论而言,国内经济现代化过程之从农业经济跨越工业经济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即在实现工业经济目标的同时叠加了更高的现代化目标,国内环境的独特性决定了不能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也不可机械的引进绿色技术和产品,但更不可待经济发展起来后再考虑绿色和节能,而应不失时机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上信息化、生态化水平等基本衡量指标,即在实现程式化的同时推行绿色建筑。

4.2 因地制宜。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的差异很大,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作为建筑公司在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以及其他对建筑有影响的条件,保证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方面都能够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应该因地制宜的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对于光照充足的地区,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对于北方寒冷的地区,可以在建筑施工时增加一些保暖措施。

4.3 重视整体设计。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全面的考虑到当地的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同时也要联系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域文化特点。一定不可以直接照抄照搬别的地区的建筑设计,因为不同地区的建筑条件是不同,直接使用其他地区的设计就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我们一定要重视建筑设计,因为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性能。

4.4 采用节能新技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就是节能,指的是在建筑施工及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要达到使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来为人们建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所处的环境也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规划,尽量的达到生态施工的设计方案,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一致,形成一整套的节能建筑方案,尽量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物的利用率和使用年限。

5 加快绿色建筑设计的建议

5.1 提高认识。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的消耗程度也在日益的增多,导致我国资源的严重匮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有效的说明了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积极的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2 发展新材料。绿色建筑要求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这就导致建筑材料的生产商开始研制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实现建筑材料的节能。在生产材料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能耗,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尽量选择那些消耗机械热量少的材料来减少建筑物自身的热量,增强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5.3 重复、循环利用。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中,在建筑材料应用上面,出现了很多浪费的现象。而在绿色建筑中倡导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不仅能够节省建筑之处,还可以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废弃物的产生,保护环境。

第9篇: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内涵;特征;评价

一、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内涵

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直接表现,通过财务成本与收益核算较容易计算。例如绿色建筑的节能经济成本主要是建造阶段保温外墙.节能窗等技术措施的投入,收益主要是使用阶段节约能耗的经济价值。

环境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间接表现,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量化从而将环境价值转换成经济价值,例如绿色建筑的节能环境收益是将节能量用标准煤统一计算,并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根据治理污染的花费评价其环境价值。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系统边界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主观偏好、市场的多变等复杂原因.环境价值的量化相对而言不易准确计算。

社会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隐形表现。从国际绿色建筑的发展来看,绿色建筑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的一个产物,由环境保护开始,并最终扩展到以绿党为标志的政治层面。绿色运动所倡导的环境意识包含社会公平的内涵.绿色建筑所提倡的价值观是对现行经济制度的一种批判.绿色建筑所大力倡导的环境收益是对社会公平的追求.绿色建筑所力求减少的环境影响需要公众责任意识的觉醒,绿色建筑所希望达到的健康室内环境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但绿色建筑社会价值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少,还缺少可量化的计算方法。

相对于一般建筑.绿色建筑是以更小的环境影响达到更好的建筑性能。因此,从可计量角度来看.绿色建筑的经济性是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的总和。

二、绿色建筑的经济性特征

1、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又称外在因素等,是上世纪初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外部效应有多种定义.简单地说.外部效应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

绿色建筑存在外部效应。绿色建筑的经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直接的经济收益(如节能带来使用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表现为环境影响减少所带来的间接的环境效益(绿色建筑是以尽可能低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对较高的建筑性能).这种环境收益通过一定区域表现出来。绿色建筑需要技术成本的投入,而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环境收益为社会所共享,这就是绿色建筑的外部效应。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外部效应会造成价格不能反映真实价值。使一些环境资产的市场价格并不反映其真实的稀缺性。外部效应通过环境影响表现出来,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针对外部效应从市场角度来看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干预的方法。早期的正统微观经济学家,如英国的庇古,主张由政府对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生产给予补贴.而对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生产征收专门的税。另一种是间接干预的方法.即以司法的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建筑的产权、设计,施工和使用相互分离是绿色建筑缺乏内在动力的根源。开发商追求效益最大化.很多情况下这个效益并不包括环境效益;设计师也无需为环境污染承担责任:大多数情况下业主并不关心建筑的使用能耗。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谁住谁掏钱;使用者缺乏改善建筑品质、提高环境收益的动力,因为并不拥有所有权。

我国绿色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缺少相关的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相关的法律会逐步出台。

2、 时间效应

时间效应是指将来发生的费用与效益比现在发生的同等数额的费用与效益的价值低,相隔的时间越长,其现值就将越小。折现是将未来费用与效益调整为现值的过程。人们使用折现有两个主要原因——时间偏好和资金的机会成本。时间偏好是指每个人都喜欢先收益后支出,资金的机会成本是指现在的一笔资金比将来同等数额的资金价值更高。因此.高贴现率使很久以后发生的环境破坏和节约的成本通过折现可以减少到很小。

三、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

1、节能的经济性评价

建筑节能具有效率阶乘性经济特征。由于建筑的能源效率同时受到多个系统的影响.不同系统的累积效能提升使得绿色建筑能源策略有可能实现显著的经济阶值。在《四倍跃进》中.魏茨察克以空调能耗为例,详细分析了绿色建筑的能源效率提高策略与其所带来的价值间的乘数关系(黄献明):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可以节约70%(大约为2/3,根据具体情形不同有所变化)左右的空调制冷量;适当放宽室内恒温、恒湿范围,可以减少20%的制冷能耗;通过被动或可再生能源补偿的方式,可以节约80%制冷所需的常规能源;提高传统制冷方式的效率,可以节约50%的能耗;采用更科学的控制方式,可以节约20%能耗。

因此,在理想的状态,建筑空调能耗有可能仅为传统方式的2%,这一分析虽然有些许夸张,但它揭示了经过整合设计的建筑节能在经济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2、节水的经济性评价

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m3/年.居世界第88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同时,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我国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平均,大部分地区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造成全国670个城市有4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的缺水,缺水总量约为60亿肿。节水不仅意味着用户可以减少经济支出,企业提高产值,同时可以削减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相关的环境污染。

根据《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节水策略可以分为三部分内容:因地制宜制订中水、雨水回用等节水规划方案;通过分质用水、采用节水型器具等措施提高建筑用水效率;建立雨污分流系统,实现雨污水的综合利用。根据USGBC提供的数据.绿色建筑节水措施可以消减50%的室外景观用水需求、30%的建筑室内用水量。

3、节材的经济性评价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材料的消耗总量非常惊人。据统计,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物成本的2/3属于材料费,每年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比例大约为:钢材占25%、木材占40%、水泥占70%。同时,由于大部分建材原料都来自不可再生的天然矿石、化石类资源,加之我国建筑工程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更加剧了建材消耗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因此,绿色建筑的节材策略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4、 节地的经济性评价

土地属于稀缺资源,保护农田、节约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绿色建筑节地策略需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通过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尽量利用已有建设用地,避免在原生环境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即非扩张性开发原则:二是当不得不在原生环境中进行开发建设时,要尽量减少开发带来的环境冲击,即影响最小化原则。

建筑的节地具体措施包括:控制建筑用地总量,保持城市的适度规模i研究合理的建设用地结构,科学合理地控制人均建筑用地指标;合理选择建筑用地,保护自然生态,不占良田或基本农田,“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如鼓励对旧工业区等废弃地的改造再生;建筑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户型、道路、绿地等都应体现节地原则(如可以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确定要立足于创造宜居环境);强调土地的集约与高效利用,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

建筑节地的经济性与土地的产权形式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业主对土地拥有完全产权而能更好地关注土地的环境价值,土地利用更高效.节地的经济动力更明显。我国的土地为国家所有制,即业主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而使用权对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等不同性质的土地具有不同的规定。以住宅用地为例.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开发商,从根本上来说.具有最大限度开发用地的使用价值的动机.而缺乏改善用地的环境品质的动力。但这种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为城市整体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排除城市改造过程中的腐败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节地的经济性来讲,我国的城市整体改造将趋向于紧凑式开发的模式。(作者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 建筑技术. 2010(07)

[2]魏后粦. 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8(34)

[3]魏后粦. 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8(34)

[4]金德钧. 发展绿色建筑创建和谐人居[J]. 建设科技. 2006(22)

科学合理地控制人均建筑用地指标;合理选择建筑用地,保护自然生态,不占良田或基本农田,“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如鼓励对旧工业区等废弃地的改造再生;建筑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户型、道路、绿地等都应体现节地原则(如可以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确定要立足于创造宜居环境);强调土地的集约与高效利用,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

建筑节地的经济性与土地的产权形式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业主对土地拥有完全产权而能更好地关注土地的环境价值,土地利用更高效.节地的经济动力更明显。我国的土地为国家所有制,即业主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而使用权对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等不同性质的土地具有不同的规定。以住宅用地为例.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开发商,从根本上来说.具有最大限度开发用地的使用价值的动机.而缺乏改善用地的环境品质的动力。但这种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为城市整体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排除城市改造过程中的腐败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节地的经济性来讲,我国的城市整体改造将趋向于紧凑式开发的模式。(作者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 建筑技术. 2010(07)

[2]魏后粦. 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