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

第1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管理;意义;服务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23—02

近年来,随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升高,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日益受到关注与注重,正式提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管理工作方案也随着变得尤为重要[1]。对社区内的较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与高病危人群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是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方案的主要目的,对社区的慢性病防治进一步开展,围绕一查、二治、三康、四防、五保、六教开展社区服务模式进行慢性病预防工作[2]。笔者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意义与服务模式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查社区建档居民,高血压患者1126例,其中Ⅰ级602例,Ⅱ级358例,Ⅲ级166例;糖尿病患者553例,其中Ⅰ级286例,Ⅱ级175例,Ⅲ级92例;冠心病患者198例,其中Ⅰ级109例,Ⅱ级54例,Ⅲ级35例;脑卒中患者87例,Ⅰ级33例,Ⅱ级30例,Ⅲ级24例;重性精神病患者5例。

1.2 方法 慢性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是依据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要求责任医生所供给的医疗服务内容。建立完善的首次管理慢性病患者的登记记录,对患者的病情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等情况仔细进行询问、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慢性病的防治方案。定期进行随访,及时记录好相关信息,整理后完整归档。应定期进行健康教育与预防、控制疾病的宣传,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定期做体检等。若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症状出现,及时进行相关治疗与管理

1.2.1 社区高血压的筛查与管理 对辖区内≥35岁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第一次测量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的患者(除会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预后约复查者),非同日三次血压高于正常值,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Ⅰ级管理:建议每3个月测量≥1次血压,主要采取健康教育与非药物管理治疗;高血压患者Ⅱ级管理:建议每2个月测量≥1次血压,主要采取健康教育与药物指导治疗,随访3个月,对患者的血压密切观察,若血压仍高于正常值,给予药物治疗;对Ⅲ级的高危人群或极高危人群,建议每个月测量≥1次血压,转至高血压专科进行规律性的降压治疗,同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指导。

1.2.2 社区糖尿病的筛查与管理 由于糖尿病早期大部分无显著症状,临床存在大量隐性糖尿病患者,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中发现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建议每年空腹血糖测量与餐后2h测量≥1次。在筛查过程中,对糖调节受损的患者需加强管理治疗。理想控制:空腹血糖为4.4—6.1mmol/L,OGTT为4.4—8.0mmol/L;一般控制:空腹血糖为≤7.0mmol/L,OGTT为≤10.0mmol/L;控制不良:空腹血糖为>7.0mmol/L,OGTT为>10.0mmol/L;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保持心理平衡可有效地预防Ⅰ级、Ⅱ级、Ⅲ级糖尿病的发生,及时发现糖尿病病及时给予相应治疗,避免或减缓病情严重,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指导健康的生活,也可有效使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

1.2.3 社区冠心病的筛查与管理 辖区内所有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患者为服务对象。由于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需治疗监测指标与改善预后用药较复杂,对社区责任医生自身临床技能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定期随访,对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力活动水平、治疗耐受程度、病情状况及对危险因素的认识进行了解,及时、准确地对患者及用药情况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4 社区脑卒中的筛查与管理 通过调查,询问方式,对居民的一般信息,如健康知识及状况、生活环境及方式、医疗保障等进行了解。通过周期性健康检查或门诊患者进行就诊,可获得患者的健康情况。通过筛查、分析、整理,将社区人群进行分级、分层管理。对社区的一般人群主要发放宣传及健康讲座等;对高危脑卒中人群要进行强化管理,主要为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超过60岁的老年人群,按照相关疾病社区综合防制管理手册进行非药物干预与药物干预。对脑卒中原发疾病与康复指导积极控制,对脑卒中可有效进行二级预防。定期随访,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管理情况进行年度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1.2.5 社区重性精神病的筛查与管理 辖区内诊断明确或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如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谨慎疾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双相障碍等均为服务对象。患者家属提供来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后可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每年随访≥4次,为患者提供精神卫生、药物及家庭护理等,嘱患者用药时间与用量,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与生活技能训练等康复指导,避免复发,及时发现病情加重或疾病复发,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或转诊,及时紧急处理,使患者病情早日稳定、恢复,降低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t检验,计量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 果

社区建档居民1969例,随访1801例,随访率为91.47%,社区慢性病管理前后病情得到控制的情况比较,详细结果见表1。社区各种慢性病管理后控制率明显高于管理前控制率,各组相互比较,p

3 讨 论

由于全国各地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管理与发展处于极不平衡状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慢性病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死亡率也随之上升[3]。所以,不断完善发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对有效地防治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4]。大部分慢性病患者发病后不易痊愈,且病程较长久,短期的医学治疗不易取得良好疗效,可造成终身携带疾病,严重者可致残[5]。提高慢性病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慢性病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管理实践水平,实施社区慢性管理人员应是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过全科教育的全科医生。使综合知识很好的运用,对项目规划制定的目标、意义及各种综合干预措施进行了解[6]。可根据患者档案进行资料分析、社区诊断、建立信息库、不断反馈管理信息及提高管理质量。总之,个人、社区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完善、规范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有利于居民意识的提高,也使慢性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黄昱,刘嘉聪,岑雁翀,等.广州市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9(2):15—17.

[2] 范纯武.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J].中国水电医学,2010,(4): 34—55.

[3] 檀平,董建群.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4):109—113.

[4] 世界银行.中国可以在慢病防控方面为世界树立榜样[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8):37.

第2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乡镇卫生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253-01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作为近年来发病率持续走高、危害较大的恶性疾病,是目前公共卫生领域重点控制项目,由于这类慢性病治疗耗时长、并发症多且多数无需住院,应用乡镇卫生力量加强慢性病控制管理成为了必然选择,这对于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保健水平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减轻医疗负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一、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管理影响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乡镇管理影响因素主要以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与就诊单位为主,患者性别对空腹血糖影响较大,乡镇卫生院管理中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疾病知识知晓率低是导致血压、血糖控制不佳的关键因素,患者经常在社区医院就医对于改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有积极意义。研究提示,目前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控制已经成为乡镇卫生服务工作主要内容,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可显著提升血压与血糖控制水平,这对于做好慢性病防治有积极意义,乡镇卫生院管理的介入对于构造良好的院外康复环境有重要作用。临床诸多报道显示,乡镇卫生管理的介入是目前改善高血压、高血糖防治工作“三低”现象的有效举措,证实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对于全面提升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与家庭护理能力的价值。

二、高血压糖尿病社区卫生管理探索

(一)加强慢性病筛查

为最大限度发挥乡镇卫生院管理服务效用,要加强以高血压与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筛查,对于乡镇卫生院接诊的患者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发人群进行专门筛查,比如年纪过大、有遗传病史等患者做血压与血糖专门筛查,以便及早发现患者并提供相应健康指导,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并做后续跟踪,发挥乡镇卫生院干预与健康管理的作用。为提升筛查工作效果,要针对区域内人群分布情况提供多种筛查方式,比如组织现场专门筛查与慢性病教育活动、上门筛查、流动筛查点等,结合患者情况做好不同等级档案管理,对病程长、危险性高患者与危险等级低患者采用不同健康管理方案,从而在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同时实现慢性病的长期、规范化管理,提升血压血糖控制水平,减轻慢性病危害。

(二)规范慢性病管理

要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乡镇健康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结合患者就诊记录建立真实且准确的医疗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与优化,对于档案不规范与不齐全者及时进行补录,着重对患者联系方式进行登记,并完善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方便乡镇卫生院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重点对辖区内慢性病档案情况进行归类,制定符合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案,通过提供季度、年度健康检查及时发挥干预举措效果,提升慢性病管理质量与患者生存质量,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慢性病危害。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管理交流

乡镇卫生院慢性病管理工作要经常与周边各卫生服务中心或医疗中心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工作重点的有益经验,对全乡镇整体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以实现卫生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多帮助。考虑到不同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工作质量上有一定差异,要重点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财务对应举措,从员工激励、职业压力排除、构造良好医疗服务环境、制定多种干预策略等角度强化管理,从而确保慢性病患者整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乡镇卫生院护理与家庭护理提供强有力支持。

(四)做好乡镇卫生院卫生管理监督与考核

针对乡镇卫生院慢性病管理工作情况,要积极建立并完善相应监督与考核机制,对工作中影响慢性病患者健康的影响因素实施专门干预,做好服药指导与健康指导,并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对干预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方便慢性病控制工作的开展,为基层医疗工作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比如对慢性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档案资料不全、记录不实等情况,可定期组织抽查,并按照季度、年度考核标准对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估,通过细化考核指标、提升考核影响督促乡镇卫生院工作积极完善医疗档案。对于乡镇卫生院内部卫生管理人员要专门进行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心理压力等考核,结合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明晰工作中的存在各类问题,通过各类措施提升卫生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塑造良好的医疗工作形象,构建高效的乡镇卫生院慢性病健康管理体制,改善工作人员态度、提升积极性。

(五)探索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新应用

要立足于乡镇卫生院慢性病管理优势,构建家庭医生制度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家庭医生档案、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或者健康干预方案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应用多样化的咨询、服务方式实现患者的高效管理。要探索乡镇卫生院卫生管理与家庭医生管理的联合应用与创新,在工作中真正成为慢性病患者健康的守门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血压糖尿病的乡镇卫生院卫生管理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社区慢性病筛查、管理、监督与干预,全面提升慢性病控制效果,为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华思敏,郑轶玲,戴俊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7):737-740.

第3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相关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1],也使人类面临着老年慢性病的严重威胁。慢性病多是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且难以治愈的疾病,严重影响着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能力。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约有79%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2]。为了了解广州市钟落潭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我们于2012年7月至10月对本地区60岁以上老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及分析,以便确定老年慢性病的相关因素,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一定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市钟落潭地区60岁以上老人,共调查598,其中男264人,女334人,有效资料570份,男247份,女323份,年龄60-98岁不等。

1.2 抽样方法 按照吴凡《中国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监测方案与工作手册》[3]的要求,在该地区1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设19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30户居民,行政村按村-经济社-户-人的顺序随机抽取,居委会按街道抽取,每户抽取出生日期和6月21最接近的1名为调查对象,若该资料无效,则换取其他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资料。

1.3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问卷调查和体征测量,问卷内包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情况、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特征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值,并测定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对整个方案设计、调查人员抽样、现场调查和资料管理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1.4 数据处理 全部有效数据采用SPSS19.0和SAS8.0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分析,使用MLwin2.18进行多水平模型拟合,探讨相关因素。

2 结果

2.1 常见老年慢性病类型 通过调查问卷和体检检查,570名老年人中有456例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80.0%。主要慢性病表现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其次为关节炎、高尿酸、胃炎,各自占的比例具体如表1所示。

2.3 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表2情况对高血压、糖尿病进行相关因素回归分析,将性别、高尿酸、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锻炼情况、体重、肥胖、血脂异常等列入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如表3所示。比较结果发现,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情况、肥胖、超重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同时,高血糖的并发和高血压和高血酸有正相关关联,上述疾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本文主要调查了广州市钟落潭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发病率为80.0%,主要表现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关节炎、胃炎,与李丽君[4]等的研究结果类似,老年人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主要是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情况、吸烟、饮酒情况、超重、肥胖。

文化程度在本地区血压、血糖受损相关可能是由于高文化程度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和责任较大,从而忽视了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和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也有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从事的职位较低,经济水平不高,导致参加体检的机会较少,或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加以治疗,从而导致慢性病的检查率和上报率低。由此可见,良好的经济情况也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加以重视,之前也已有此类国外文献报道[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肥胖、高血脂和高血压的关系密切,这都可通过改变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药物治疗加以控制。

吸烟、饮酒对发病的影响,在本文中显示为同样为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6],虽然轻度的吸烟饮酒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的危险不大,但是和糖尿病的并发症有着正相关关联,并且随着吸烟和饮酒指数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先较少后增加的趋势。体育锻炼、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对老年慢性病的病发有着类似的作用机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减少患者血脂的积累,降低血压血糖水平,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使患者脂类含量增高,血糖血压升高,增加患者患病率。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也同时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高脂高糖含量的食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使得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概率增加。有研究表明,通过有意识的体育锻炼,每次超过半小时,坚持1年以上可以使慢性病的患病率显著降低[7]。

因此,我们应对居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进行正确的指导,才能有效改善慢性病的发生。纠正大家对此类慢性病无药可医,逆来顺受的消极心理,告诫大家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药物治疗,可以使高血压、心血管等的慢性病进行有效控制,甚至可以避免。预防和治疗相结合,才会使得生活质量达到最佳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立霞,五赞旭,王春梅,等.健康老龄化的促进对策.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2): 232.

[2] 王彦.社区卫生服务对城区老年人生活方式疾病进行干预的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 23(6): 348.

[3] 吴凡.中国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2004)监测方案与工作手册[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3.63-671.

[4] 李丽君, 殷 堰 ,黄秋圆等. 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169-170.

[5] Willians. Socioeconomic differentials in health: a review and redirection. Soc Psychol Q, 1996, 52:81-99.

第4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慢性病;防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a)-156-02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prima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

LUO Juan, GAO Chunfang, LI Shunfei

The 150th Cent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e′nan Province, Luoyang 471031, China

[Abstract] Prima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 are researched and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ere is a lack of awareness of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ow monitoring quality and relatively lagging technology, personnel and facil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 800万,其中近3 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了750万。未来10年,全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还将增长17%[1]。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和《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2006-2015)》中对慢性病防治有了纲领性的要求,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慢性病防治活动。为了解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情况,笔者查阅并分析了2008~2010年国内十一个省、自治区有关城镇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相关资料。总体而言,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慢性病防控意识不强

总体上看,基层卫生机构规模在逐步扩大,但设施、人才、环境差距较大。而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不容乐观,有的卫生院没有慢性病防治的措施;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顾营业盈利,忽视了慢性病防治工作;有的单位对慢性病防控有宣教图片和展板,但没有记录具体防控内容,防控意识普遍不强。

1.2 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对于慢性病防治,国家早在“七五”就有部署。但是,到目前,我国的慢性病防控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有些单位对慢性病防控的相关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具体政策没有认真落实;有的单位在政策上只是宏观指导,具体方法没有细化。

1.3 基层人员学历偏低

从学历上看,社区要高于乡镇。由于农村条件落后,高等院校毕业的医学生选择乡镇卫生院的凤毛麟角。目前,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由大中专毕业或没有专业学历人员组成。据资料报道,乡镇卫生机构无卫生专业学历者比例高达18.5%,约15万人,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无卫生专业学历人员总数的1/3[2],这就导致其慢性病防病相关知识的匮乏。

1.4 经费筹集难度较大

慢性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长期监测和服用药物,靠患者自己解决是不够的。特别是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和农村地区,经费筹集机制不完善,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原因[3]。此外,慢性病不需要住院治疗,对“新农合”患者而言,也就无法报销以得到补偿。

1.5 防治监测职能缺乏

目前,国内在慢性病防控的监测方式、频率、指标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执行存在差异。有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有以抽样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有以单病种的专项调查等。监测职能的定位不明确,得出的数据不可靠。

1.6 健康教育宣传不够

不少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把力量放在医疗创收上,对防治慢性病没有系统的计划,零散的宣传栏不足以引起百姓的关注。调查中,大多数居民不了解什么是慢性病,有的甚至认为慢性病就是老年病,有的认为慢性病不会危及生命,不以为然。

2 对策

2.1 强化政府为民行为

慢性病防控是社会行为,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干预,需要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4]。政府对该项工作应“理解、重视、投入”,要确实从全民的健康利益出发,采取系列措施,诸如建立好公共营养政策体系,鼓励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制定烟草控制政策和政府政策综合干预等,为全面进行慢性病防制提供可靠保障。

2.2 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目前,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人满为患”,各家医院都在加床,其实有的患者完全可以在基层的乡镇、社区就诊,为什么患者“舍近求远”不选择基层?技术、人才、设施滞后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因此,政府一定要加强和扶持基层卫生机构,尤其是人才建设不可忽视,在经费、待遇上给予政策,着力培养全科医师[5],为基层防控慢性病发挥职能作用。

2.3 完善各级防控组织

我国城市慢性病防控组织较健全,能够指导和监控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而乡镇、社区的慢性病防控组织较为欠缺,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社区慢性病防控组织,从制度、体制上加以保证,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乡、村、社区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范围[6],包括常见慢性病的基本知识、服务人次、健康教育次数等,由此提高基层人员慢性病防控水平。

2.4 加强健康普及教育

注重慢性病防控的长远效应,从娃娃抓起,将慢性病健康防治列为中小学生以至大学卫生教程中,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各种慢性病有着较强的防御意识,从而促进预防医学与成长教育相结合,提高全民自我保护意识。

2.5 提倡个性化防控

当今医学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以预警、预防和个性化为核心的“3P”(prediction;prevention;personalization)医学时代,它代表着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阶段[6]。在基层,要大力提倡对个人进行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不同分型,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防控方案,并进行建档、防治、随访和转诊等一系列服务。这样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利于慢性病的防控。

2.6 建立慢性病电子档案

政府应组织研发统一的慢性病防控管理系统,配备计算机,使基层卫生防控机构能为居民建立慢性病防治电子档案,根据档案记录,及时掌握和了解区域居民慢性病防控的效果,并及时进行防控方案的调整。同时,定期对居民进行健康普查,通过健康普查来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2.7 提高监测职能质量

慢性病监测需要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从而形成有效信息并及时上报和反馈,为政府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预防疾病的相关政策、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因此,各级卫生机构要认识监测的重要性,明确慢性病的界定标准,注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使慢性病监控工作得以持续发展。

2.8 加大防控资金投入

建立国家统一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大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慢性病防控的经费供给,并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提高其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并将慢性病纳入“新农合”补偿之中,以分担农民的经济负担。

2.9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慢性病作为多因素复杂性疾病,与环境、个人习性有着密切关系。如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戒除吸烟等干预措施,可预防70%的脑卒中和超过80%的冠心病以及超过90%的2型糖尿病[7]。因此,政府要提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证清洁整齐的居民生活环境。全民要加强锻炼身体,工作中劳逸结合,饮食中注意营养搭配,远离烟酒,保持健康的生活心态[8]。

3 结语

面对基层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不足,如果政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蒙受严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面对急待解决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政府行动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李桂雪,鞠彩红,刘媛媛,等.我国慢性病现状与自我管理[J].黑龙江医学,2010,34(4):299-230.

[2] 卫生部人事司,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人力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3] 庄立辉,刘明亮,郭继志,等.慢性病防治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9,23(1):64-67.

[4] 陶利平,谢莉,刘晓平,等.社区慢性病管理实践的文献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3(7):427-429.

[5] 冯镇湘.全科医师参与慢性病防治的做法和优势[J].中国全科医学,2001,4(9):710-713.

[6] 纪艳,张冬梅,汪长如.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2147-2149.

[7] 李振光,蒋东晓,周丽,等.“3P”医学新概念[J].中国卒中杂志,2008,3(8):608-611.

第5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社区 慢性病 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102-02

为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防治慢性疾病的发生,减轻因医药费过高所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难题,我国自1997年做出了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决策,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慢性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和管理是以预防为导向的全科医疗服务。全科医疗护理服务就是强调服务的连续性和综合性。全科医护人员执行预防服务的主要方式有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筛检、周期性健康检查等。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另一方面就是对疾病高危人群进行有侧重点的保健服务而达到防病目的,照顾范围不仅仅限于心理、行为、饮食方面,还要对其家庭生活、卫生环境、社会人际关系、合理用药、遵医行为等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在这一点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病的发生、发展及减缓病程的进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 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定义

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来进行评价和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使他们采取行动来促进健康,即根据个人的疾病危险因素,由医生进行个体指导,并动态追踪危险因素干预效果。

2 社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范围

就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内影响人们健康的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种为目标,采取有计划的指导干预,从而降低该病的致伤、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的一种健康工作方法,慢性病管理的实质是三级预防工作的具体落实,即疾病前的病因预防,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预防残疾和死亡,综合康复和护理。

3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步骤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筛查,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3.1 收集辖区内60岁老年人健康信息并建立健康档案:责任医生按要求填写个人及配偶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 、同居三代家庭成员、目前健康状况和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等) 、医学体检(身高、体重、血压等)和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情况。

3.2 对辖区内60岁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健康状况,进行发生某种疾病或健康危险性评估。

3.3 制定危险因素干预规划:根据每个家庭健康档案提供的健康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的数据,制订控制危险因素发展的健康干预计划,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矫正不良生活方式,合理用药,控制危险因素。

4 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措施

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若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开展如下行动计划:

4.1 开展健康教育是重要手段:责任医生应根据本社区慢性病发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象是所有社区人群,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慢性病患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公众的保健责任感,改变错误的因果观和不良的健康信念模式,正确地认识、评价和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了解自身疾病的性质及发生、发展规律,熟悉其主要危险因素及后果。学会用健康的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用药习惯,发现和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保持良好的稳定情绪,逐步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使患者了解控制自身疾病的有效方法,合理、科学的用药以及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的基本措施。

4.2 适当增加运动是必要防治措施: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来说,适量运动是非常必要的,运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肌活力,维持各种器官的健康,运动可加速脂肪代谢速度,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可以降低过重的体重和保持正常体重,在增加运动的同时要注意慢性病患者的运动时间、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尽量避免因运动量过大而造成对慢性病患者伤害。

4.3 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筛查是降低发病因素:每年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动态的检测慢性病的新增人群,及对原先患有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效果的观察,掌握慢性疾病的发展状况,及时跟踪监测病情,监测行为危险因素,获得科学可靠的信息资源,对病情和危险因素做出及时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社区内开展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

4.4 提高社区内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最终结果:60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大多数活动时间是在家庭和社区,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能充分发挥患者的潜能,社区的责任医生可以帮助他们做好慢性病的自我管理,采用多种形式培训他们掌握自我管理所需知晓的基本知识、技能,让病人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自己,如培训那些有文化的慢性病患者,学会用正确方法在家中测血压、测血糖,并做好记录提供给社区责任医生,以便指导期调整用药防止合并症的发生。使慢性病患者能进行有效地自我管理是提高社区人去控制慢性病发生发展的最终结果。

5 管理体会

5.1 为保障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应建立评估制度:社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是一个漫长、繁杂、艰苦工作历程,需要制定一个长期、可行的工作规划,并应在实施健康改善措施一定时间后,进行效果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计划和改善措施,最后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

5.2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所管理的是一个综合的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就患有所指定的一个病种,有可能身兼数个系统疾病,需要整体的的分析慢病筛查提供的数据,这就需要社区责任医生具备全科医疗专业知识,而我们现有的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不具备这样全面的医疗水平,为完成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急需一个全科团队通力合作,才能把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6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干预;慢性病;防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9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我们根据2011年在我区检查的患者进行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高血压、高血糖、心电图异常以及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并积极给予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如:饮食指导、生活规律、服药治疗等,1年后此组人群进行复检,并对有关针对性项目检查结果进行前后比较,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1年选取我区慢性病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60-88岁,平均年龄67.19±3.02岁。此组患者进行体检结果其中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尿酸血症。针对此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的治疗后在2012年对此组患者再次进行体检。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针对此组体检对象采用现场统一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不良嗜好(吸烟、饮酒)、慢性病危害的知晓情况以及曾经的规范治疗情况等。

1.2.2 体检表收集体检结果 根据统一的检查项目,统一的要求进行体检。内科慢性病检查分别设定专人负责测量血压、测量体重和身高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对于常规辅助检查项目有:心电图、胸片以及腹部B超,进行血液生化检验: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尿酸等各项指标。

1.3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1.3.1 建立个人档案 对慢病此组调查对象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医院设立保健医师每个月进行随访1次,监测血压、做心电图、测量血糖、进行称体重等,并将每次测量的数值及时登记并分析评价干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适当的制定或改进下一步治疗方案与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方法。

1.3.2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 ①宣传:对于调查的对象每年举行三次内科慢性病防治宣传活动,包括关于血压、血糖、血脂检查、心电图的意义,制定专家咨询以及知识宣传、进行分发资料;每季度进行一次有慢性病的防治讲座。②随访:对与此组调查研究对象,定期上门或电话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指导疾病防治保健。主要的宣传内容:适当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消耗量、运动时间以及运动方法、注意相关的各种运动中的事项等;提供合理饮食的处方:包括进食总热量膳食、膳食结构搭配合理、烹调方法(避免煎炸食物)、就餐时间与就餐频率等。突出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能量测仪,进行运动和饮食的监测,使每日的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体能达到平衡状态,避免过度运动,肥胖者则为负平衡[1]。

1.3.3 药物治疗 针对饮食和运动采取干预效果不理想或者不满意的对象,依据不同基础疾病遵医嘱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干预后的效果,在病情得到控制的基础上逐渐减量维持,必要时可以进行逐步停药改为饮食运动干预。

1.4 各项标准指证[2] 正常血压维持在

1.5 数据处理 此组研究对象所有数据用SPSSI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2.1 健康教育干预后调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与2012年比较总患病率均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区的患者进行分析慢性病的发病特点,其中慢性病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高尿酸血症,针对几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进行统一针对性规范治疗,1年后进行复查,两次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此组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高尿酸血症指证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正常水平,平均值与第一次体检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

[关键词] 健康教育干预;慢性病;防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9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我们根据2011年在我区检查的患者进行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高血压、高血糖、心电图异常以及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并积极给予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如:饮食指导、生活规律、服药治疗等,1年后此组人群进行复检,并对有关针对性项目检查结果进行前后比较,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1年选取我区慢性病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60-88岁,平均年龄67.19±3.02岁。此组患者进行体检结果其中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尿酸血症。针对此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的治疗后在2012年对此组患者再次进行体检。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针对此组体检对象采用现场统一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不良嗜好(吸烟、饮酒)、慢性病危害的知晓情况以及曾经的规范治疗情况等。

1.2.2 体检表收集体检结果 根据统一的检查项目,统一的要求进行体检。内科慢性病检查分别设定专人负责测量血压、测量体重和身高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对于常规辅助检查项目有:心电图、胸片以及腹部B超,进行血液生化检验: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尿酸等各项指标。

1.3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1.3.1 建立个人档案 对慢病此组调查对象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医院设立保健医师每个月进行随访1次,监测血压、做心电图、测量血糖、进行称体重等,并将每次测量的数值及时登记并分析评价干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适当的制定或改进下一步治疗方案与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方法。

1.3.2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 ①宣传:对于调查的对象每年举行三次内科慢性病防治宣传活动,包括关于血压、血糖、血脂检查、心电图的意义,制定专家咨询以及知识宣传、进行分发资料;每季度进行一次有慢性病的防治讲座。②随访:对与此组调查研究对象,定期上门或电话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指导疾病防治保健。主要的宣传内容:适当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消耗量、运动时间以及运动方法、注意相关的各种运动中的事项等;提供合理饮食的处方:包括进食总热量膳食、膳食结构搭配合理、烹调方法(避免煎炸食物)、就餐时间与就餐频率等。突出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能量测仪,进行运动和饮食的监测,使每日的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体能达到平衡状态,避免过度运动,肥胖者则为负平衡[1]。

1.3.3 药物治疗 针对饮食和运动采取干预效果不理想或者不满意的对象,依据不同基础疾病遵医嘱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干预后的效果,在病情得到控制的基础上逐渐减量维持,必要时可以进行逐步停药改为饮食运动干预。

1.4 各项标准指证[2] 正常血压维持在

1.5 数据处理 此组研究对象所有数据用SPSSI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2.1 健康教育干预后调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与2012年比较总患病率均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 论

对社区保健人群进行一年的调查研究,进行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控制了慢性病的患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慢性病临床的预防应纳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保健中心的主要工作计划当中;每年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慢性病发展的控制目标;重视慢性病的发病率,做好社会经济支持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尽可能采取循证医学研究的成果发扬到广大群众工作中,加强社会人们对慢性病的知晓率,提高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秀珍.873名中老年干部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指导[J].现代医院,2011,6(1):9172.

第7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3月我社区服务中心6个小区内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50例,每两个月对选取患者进行一次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水平以及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此外,每隔3个月为患者进行体检,主要包括血糖、血脂、体重、胸透、血常规等项目。

结果:年初规律服药患者82例,间断服药55例,不服药13例;年末规律服药138例,间断服药10例,不服药2例。年初血压控制情况优良85例,一般47例,差18例;年末血压控制情况优良130例,一般15例,差5例。年初用药情况与血压控制评估分级与年末用药情况与血压控制评估分级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完善社区慢性病管理机制,建立系统化、全面化的慢性病预防流程,可以有效控制慢性病。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随访工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50-01

慢性病[1]专门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会导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2]。将慢性病防治的重点转移到社区,不仅可以早期干预和控制慢性病,更能够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及公共卫生支出,此种优势是医院所无法具备的。现就我院周围5个小区内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我社区服务中心6个小区内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50例,其中男92例,女58例,年龄57~85岁,平均年龄(68.4±9.5)岁。

1.2方法。每3个月对选取患者进行一次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水平以及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此外,一年为患者进行免费体检一次,主要包括血糖、血脂、体重、胸透、血常规等项目。

第8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5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社区模式的改变,人群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因。2011年我院随机抽样了百水芊城社区2000例居民,针对人口学基本情况、慢性病危险因素及现存健康问题,展开深入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现结论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抽样对象:随机抽取我院所辖的百水芊城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2000人。

1.2 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卫生中心护士与调查对象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上所有信息由调查员在询问调查的同时将调查结果填写在问卷上。调查问卷发放2000份,收回20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调查问卷采用“南京市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问卷”,慢病监测内容包括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三部分。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吸烟、饮酒、饮食、体力活动、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问题及健康状况。身体测量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测量。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血脂水平。

3 调查情况

3.1 一般情况

3.1.1 文化程度:大专及本科以上占7.6%,高中或中专学历占17.7 %,初中学历占51.6%,小学及以下占23.1 %。

3.1.2 职业:工人占 10.1%,农民占56.3%,商业、服务人员占18.9%,办公室工作人员占14.7 % 。

3.2 吸烟与饮酒情况

3.2.1 吸烟情况:吸烟者(指每天至少吸食一种烟草产品,并持续半年以上)占37.4%,在74例吸烟者中有222例未满20岁开始吸烟,平均日吸烟支数为16支。

3.2.2 饮酒情况:饮酒者占42.3%,平均开始饮酒年龄是23岁,平均饮酒量为127.4g/次。

3.3 饮食与体力活动情况

3.3.1 饮食情况:与当地一般人相比口味偏咸的占62.2%,差不多的占27.5%,偏淡的有占10.3 %。通常使用动物性食用油的占46.5%,使用植物性食用油的占 53.5%。平均每天食用1次及以上的食物为谷类、新鲜蔬菜、猪牛羊等畜肉。每周食用1-6次的食物为鸡鸭鹅类、水产品和油炸食品。每月食用1-3次的食物为豆制品和奶类。

3.3.2 体力活动情况:最近一周从事体育锻炼的占17.9%,最近一周参加高强度的体力运动的占1.4%,每周参加中强度体力活动的占6.1%,通常一天内累计坐着、靠着或躺着(不包括睡眠时间)超过5小时的占48.7%,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为3.5小时。

3.4 健康状况

3.4.1 超重\肥胖:被调查人群中体重正常者所占比例为57.89%,超重者为29.52%,肥胖者为6.49%。其中男性体重正常者所占比例为59.43%,超重者为29.69%,肥胖者为5.65%。女性体重正常者所占比例为62.78%,超重者为26.59%,肥胖者为8.07%。

3.4.2 慢性病现状:高血压病人占13.8%,其中女性112人,男性163人。糖尿病病人占7.8%,其中女性58人,男性97人。高血脂病人占9.7%,其中女性88人,男性106人。在过去的12个月里,发生过冠心病的71人,发生过脑卒中的121人。

4 结论及对策

4.1 调查结论:百水芊城社区是一个新建小区,社区居民大部分为失地农民,教育程度整体偏低,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居民生活行为存在吸烟、过量饮酒,饮食偏咸或偏甜,缺少锻炼等问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4.2 对策

4.2.1 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的患者,分层次进行个体化的干预方式,有的放矢的进行面对面的、系统的循环式宣教,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慢性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的自我保健知识,引导社会对此的关注。

4.2.2 加强规范治疗:慢性病的诊断一旦明确,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疾病情况和经济状况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必要时及时调整,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第9篇: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保险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054-01

一、 物联网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1、 慢性病预防和治疗

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加注重,不仅要求对疾病的预防很重视,对疾病的治疗也很注意。现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对传染病的防治转移到对慢性病的防治,《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 2012-2015) 》指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2010 年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5.3%[1]。慢性病的比重大而且慢性病治疗周期时间长、费用昂贵,治疗负担占医疗费用的70%。通过对150名慢性病人的研究发现,病患在进行健康管理服务后身体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

2、 物联网的健康及疾病管理符合医学发展

物联网的医疗服务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医疗模式来说更加贴合于基层的家庭,更加注重个人自身的健康,贴合个人生活工作的状态,在物联网信息收集功能方面更加重视了基层人民的反馈意见[2]。物联网模式体现了多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展示了未来医疗服务方面的发展趋势。

通过物联网将健康和疾病管理起来,才能有效促进个人健康消除疾病。通过网络技术与健康理念结合是医学领悟的重大改变,通过网络平台及人的健康状况来分析解决最大程度帮助治疗个人的疾病,管理个人的健康。

3、 物联网的健康管理符合国家医疗卫生领域发展要求[3]

国家政府比较重视对物联网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2009年召开的卫生领域射频识别大会上,将射频设别系统运用到物联网上,加快了对物联网的医疗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在2013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对智能化管理的安全保障,提升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提高人们的健康质量。

二、 物联网及健康管理服务含义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等传感设备,将所有的东西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实现定位、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模式[4]。在互联网领域,物联网与传统的网络模式不一样,物联网可以做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一个信息的交换和联系。提高效率,便于管理。健康管理则指通过运用物联网的射频识别、红外传感技术等对人体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是否有危机人体健康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分析,并通过检测结果提出对人体健康的指导方案,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昂贵的医疗费用,对身体健康质量也有所提高。

三、 物联网在健康管理的应用

针对家庭、社区及医院展开健康管理。

1、 家庭健康管理

在物联网的广泛运用下,人们在家就能通过物联网对自身的健康管理进行检测,尤其是现代社会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考虑老年人出行不便等因素,通过物联网在家检测身体状况不为一个好方法。家庭健康是社区与医院健康管理的前提,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自助检查诊断,并通过摄像头等来对身体气色一些指标进行监测,也可以通过个人的需要,进行设置专门的监测设施,需要监测什么就导入什么设备,并在其设备中导入相关的健康指标,人们就能通过检测完后的健康指标内容,提出的方案进行治疗。

2、 社区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机构是小区的重要核心,是连接家庭和医院的纽带。通过物联网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对社区成员的健康建立电子档案库,时刻监测社区成员健康。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卫生要重点监督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减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使老年人能够健康的安度晚年。展开各种专业的检查,比如免费测量血压,通过远程血压监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监督,将高血压从6%控制到28%[5].创建个人信息的平台,使社区和医院能够共享资料,社区成员到医院就医时,医生通过网络信息更加了解病患情况,提高诊治的水平。

3、 医院健康管理

医院是卫生领域的中心体,承担救治病患的责任,对于医疗领域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稀缺,因为人们对大医院的可信度高导致主要的资料都集中在了大医院,医院和社区都相对匮乏。通过物联网技术之后就能使医院、社区共享资源,遇到困难病患也能通过物联网远程模式让专业医生对此类病患进行诊治,得到治疗的及时性,缩短了治疗时间大大避免因时间问题导致的病患情况恶化。

四、 物联网在健康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家庭医生不足、政府力度不够

物联网的健康管理中的设备产品大多已经成型,但国家没有出台相关具体的政策措施,所以发展还需要大力的引导。基本的医疗体系大多处于体检范围,没有形成完整的健康管理体系。且对于许多的健康指标如测量血压、血糖这些都需要在家中自行检测,这个时候就更多的需要家庭医生的帮助,家庭医生可根据病情状况分析,督促个人的健康管理,随着社区卫生机构的扩大,家庭医生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

2、 健康保险制度不完善

现在的医疗机构都是只负责治疗,医保也只能在生病治疗才能使用,对于亚健康人群此类的健康保险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医疗的赔付制度也是局限于大型医院才能使用,预防保健、长期的疾病管理及社区的健康管理服务也都未列入医保的管理范围内。

五、 物联网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通过健康检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并记入到健康信息平台上,然后通过健康状况的评估内容建立数据库,实施监督,如发生健康问题可到医院、社区进行就医。根据检测结果采取措施,并对数据及时更新管理,协调社区与医院的分工,完善健康管理和保险的结合,使各方都参与到健康管理模式中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六、 总结

打开物联网技术在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市场,发展整体理念和创新技术,对物联网应用进行推广试点,慢慢壮大团队规模,促进良好的健康管理模式市场。

参考文献:

[1]王 宇.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10[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2012: 20.

[2]任菁菁,何前锋,金瓯,等.感知健康、智能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1(3):46-48.

[3] 谢 桦,陈春妍,曹剑峰.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 6) : 493-496.

[4]王 羽,徐渊洪,杨 红,等.物联网技术在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框架[J].中国医院,2010,1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