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第1篇: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通用航空,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通用航空水平直接发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通用航空较之以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通用航空水平仍然比较低,因此,要对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从而为我国通用航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通用航空的概述及综合效益

1.1通用航空的概述。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航空和商业航空外,对社会开放的民用航空,通用航空涉及到航空服务保障、金融保险、航空制造等多个领域,在农业、工业、建筑行业、畜牧业等都有广泛的应用。通用航空具有机动灵活、快捷高效等特点,能在自然灾害、战争等其实,为人们提供及时的救援,同时通用航空还能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有利的支撑,因此,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事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通用航空的综合效益。通用航空具有很高的综合效益,据统计,在农业作业中,利用通用航空飞行作业能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完成大面积农业喷洒作业,其喷洒效果和效率都远远高于人工作。以造价为75万元的小型私人飞机为例,按每年飞行时间为100个小时计算,其维护费用为6-7万元,同时还需要3-4个飞行员,如果全国拥有1万架这类小飞机,就能创造75亿元购买费用,并且还能创造6-7亿元维护费用,还能为社会提供3-4万个工作岗位,由此可见,通用航空事业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通用航空事业的社会效益不仅仅局限于提供社会工作岗位,通过通用航空事业,能极大的提高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水平,为我国运输航空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

美国是当前世界上通用航空发展最快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共有20多万架,这些通用飞机每年可飞行2770.5万个小时,同时美国还为这些通用飞机设置有20500多个机场,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通用飞机每年能为美国创造15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同时还能为社会公众提供约130万个就业机会。同美国相比较,我国的通用航空事业发展十分缓慢,据统计,在2011年底,我国通用航空飞机仅为1154架,供通用航空飞机使用的机场仅为70多个,通用飞机的年飞行时间仅为50.27万个小时,同时在通用航空的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美国的通用航空设施则十分完善,由此可见,我国的通用航空发展还比较落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通用航空的发展前景

3.1市场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通用航空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借鉴国外航空发展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我国通用航空将会有更加良好的发展市场环境,据我国民航部门预测,在未来的5年里,我国通用航空飞机将会增加到1-1.2万架,供通用飞机使用的机场将会达到1000多个,创造的价值达到1500亿人民币,同时通用航空的发展,还会带动通信、电子、制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随着《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的颁布,我国通用航空领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并推行先行试点的发展策略,同时预计在今年将会完成低空低于设备、空域划分、空管标准体系等基本工作,逐步开放低空空域。

3.2技术发展趋势。在通用航空技术方面,美国代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通用航空技术,首先在航空导航方面,美国的通用航空导航采用星基和陆基相互结合的方式,航空飞机上配备多种无线电导航设备,然后利用无相信标导航台、甚高频全向信标导航台、测距地面台、仪表着陆地面台等对航空飞机进行导航,从而实现对通用航空飞机的实施导航。在监视方面,美国通用航空飞机采用ADS-B技术,并结合1090ES数据链和UAT数据链进行协同监视,实现对通用航空飞机的动态监控。在管理方面,美国构建有一套完善的通用航空交通管理体制,美国的机场能为通用飞机提供飞行计划服务、气象服务等多种飞行服务。而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要积极的借鉴美国的通用航空的发展技术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的通用航空技术,从而为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3通用航空娱乐消费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逐渐将消费重心转移到娱乐方面,尤其是在城市中,人们在娱乐消费方面,得到极大的提升、通用航空娱乐消费是一种享受型消费,近几年,人们对通用航空娱乐消费的热情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学习私人飞行驾照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在今后几年内,我国的通用航空娱乐消费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好。

3.4航空制造业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我国工业逐渐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而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就为我国航空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大型飞机市场被一些发达国家垄断,因此,我国航空制造业将发展重心放在通用航空方面,这就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4、总结

通用航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在通用航空发展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积极的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通用航空发展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通用航空发展策略,稳扎稳打,树立良好的战略眼光,从而为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康永,周建民.通用航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J].现代导航,2012,(05):360-364.

第2篇: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制造强国 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项核心技术,由数控机床组成的柔性化制造系统是改造传统机械加工装备产业、构建数字化企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的发展一直备受制造业的关注,其设计、制造和应用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近年来,国内机床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设备以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为主,在高性能加工的设备和技术上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研究和技术储备,在市场趋于平稳的时期,我国的机床工业势必会更加缺乏竞争力。因此,国家将数控机床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项目,在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发展高速、高精度数控加工设备作为主要的支持发展方向,将提升装备水平和核心技术放在重要的位置。

“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实现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取决于我国的机床发展水平。振兴装备制造业,首先要振兴机床工业,要大力发展国产数控机床”。振兴装备制造业,机床工业需先行,这是一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中国机床工业行业发展迅速,产销两旺,行业综合水平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比较明显。有人坦言:“无论今后科学技术怎样进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制造业也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在当今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制造业最重要的基础是装备制造业。现在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水平有限,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机械生产的需要。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体现在信息化制造方面,其中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则是装备制造业中的主导技术,这对于高速、高精度、低消耗的产品制造来说尤为重要。

数控机床是近展起来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自动化机床,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合理,其性能精度和效率日趋提高,因此对加工机械产品零部件生产设备――机床也相应提出了高性能高精度与高自动化的要求。大批量的产品,如汽车拖拉机与家用电器的零件,以及航空航天、内燃机、军工、汽车、船舶等行业需要的重要加工设备,尤其是高刚性、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复合型的精密数控卧式铣镗床更是航天和军工企业急需的关键设备。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装备制造业提出要求:变“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开发高档数控机床,提升行业水平。自主开发高速精密卧式机床,研究其相关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并取得突破,对国家在高端装备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高速数控机床的需求也越来越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国家将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预计,未来十年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可望达到20%以上。机床工业由于技术含量和工艺要求极高,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行业壁垒很高,无论在国内还是全球范围,行业格局变化都比较缓慢。机床本属于机械行业,而机械行业与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下游行业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约60%用于购买机械产品。设备工器具购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保持在20%左右,并长期保持稳定。因此在机床行业下游产业中,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部分都是用来购买装备制造工具――机床。通过统计发现,机床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快于全社会平均增速水平。数控机床的需求来自于下游的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设备、高速列车、军工、电子信息、电力设备、船舶、工程机械、模具等高端装备业崛起,行业产能高速扩张,继续带动数控机床消费的高速增长。罗百辉表示,2011年高端装备自主创新势头将更为强劲,继续带动机械工业15%以上的增速。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化时期,这是超脱于经济短期波动、在近几十年里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对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它与长期向好的中国宏观经济一样,成为机械工业近30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好注解。所谓重化工业化时期,也就是工业化的中期,即从解决短缺为主的开放逐步向建设经济强国转变,煤炭、汽车、钢铁、房地产、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等一批以重工业为基础的高增长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构成了对机床市场尤其是数控机床的巨大需求。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市场。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预计2015年数控机床消费将超过60亿美元,台数将超过10万台。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是:①平台数字化。②运行高速化。③加工高精化。④功能复合化。⑤控制智能化。⑥伺服驱动高性能控制。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比例会大幅增加,经济型数控机床的比例不会有太大变化,而非数控的普通机床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减少。

参考文献:

[1]张江华.TK7640数控铣镗床的运动误差分析及其补偿(硕士论文),2007.

[2]畅越星.数控落地铣镗床主轴箱动力学分析与结构设计研究(硕士论文),2007.

[3]李军华,数控机床主传动齿轮综合啮合刚度研究(硕士论文),2007.

[4]张利平主编.液压气动技术速查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姚银歌.大型数控落地铣镗床CAE与主轴箱优化设计研究及应用(硕士论文),2010.

[6]姜华.高速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博士论文),2007.

第3篇: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冲压;模具;技术;发展;趋势

1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以及航空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冲压模具的制造平均每年都以将近20%的增速上涨[1]。积极了解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努力推广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高精密度、高效率和高寿命使用,是目前我国冲压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

2.1 冲压模具通用零件制造技术

冲压模具通用零件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车削加工、刨削加工、插削加工、磨削加工。车削加工主要是用于加工模柄、导柱、导套及圆柱销等,其主要的技术要求包括: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刨削加工包括牛头刨床和龙门刨床,牛头刨床在加工时能同时加工平面和斜面,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插削加工在冲模制造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于一些大型零件的外形加工、部分特殊零件的内孔粗加工和一些简单外形的基准面,如冲裁模的卸料板、凹模板及固定板等。冲模零件通过以上的车、铣、刨、插流程后,才进行磨削加工,主要是为了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

2.2 冲压模具成形零件制造技术

冲压模具成形零件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挤压加工、化学腐蚀法加工、合金钢堆焊加工、钳工修整成形加工。挤压加工主要包括冷挤压成形和热挤压成形两种,适用于形状比较复杂且能成批生产的零件加工,比如凹凸模。淬火后如果两种模的硬度过高或者形状太过复杂,则可通过化学腐蚀的方法进行加工,一般采用王水为化学腐蚀所用的溶液。合金钢堆焊冲模是以普通的碳结钢冲模坯料为基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合金刚或硬质钢堆焊出其工作部位的一种加工工艺。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冲模维修;能够延长冲模的使用寿命,且使用范围极广。冲压模具制造成形后,模具棱角处的油污杂质和遗留的毛刺,都需要进行钳工修整完成,可以说钳工修整成形是机、电加工的精华浓缩。

2.3 冲压模具精密零件制造技术

冲压模具精密零件的加工主要包括:电工加工、电火花加工、线电极仿形切割加工和电解加工。电工加工主要是通过电能并按照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该加工技术制造的零件质量好,淬火热处理后不易变形,已广泛应用于冲模制造中。电火花加工主要利用电火花腐蚀的原理,使零件与电极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火花放电并产生大量热能,将金属熔化,进行穿孔加工。先电极仿形切割加工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电火花加工方式,有较高的精密度、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能很大程度的节省人力。电解加工则是一种利用金属在电解液当中产生的阳极溶液和外电场作用,将零件加工成形的加工工艺。该工艺主要是对模具进行磨削、修模、成形及抛光加工。

3 冲压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全面推广CAD/CAE/CAM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与进步,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CAD/CAE/CAM技术的应用普及已具备实现的可能[2]。国内各企业将逐渐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并逐步加强对CAD/CAM技术的培训力度和服务力度,使CAD/CAE/CAM技术跨企业、跨地区推广,实现技术资源全面整合及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3.2 模具检测设备向高精密方向度发展

随着一些较为复杂的大型精密模具的发展,模具检测设备也逐渐向精密度方向发展。如高速扫描机的出现,具备了从模型或者实物扫描至后期所需模型加工的诸多功能,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模具的研制时间。部分快速扫描系统,甚至能通过在数控机床上的快速安装,收集并自动生成格式不同的CAD数据和不同的数控系统,从而快速运用于模具制造也的“逆向工程”。

3.3 模具加工技术向高效率方向发展

高速铣削加工和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使模具的加工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高速铣削加工法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模具加工的效率,且能够加工硬度较高的模块,温度低、热变形小,对家电及汽车等型腔模具的制造注入了新的力量,已逐步向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电火花铣削技工技术,代替了采用成型电极对型腔进行加工的传统方法。不再需要制造那些复杂的成型电极,而是通过比较简单的管状电极进行二维或三维轮廓加工,是电火花成形加工的重大进步。

3.4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向高寿命方向发展

应用优秀的模具及表面处理技术,对于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模具材料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真空热处理的运用。模具表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寿命和制件的外观质量,因此,研究优秀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如自动化、智能化研磨和抛光技术,代替传统手工操作,确保提高模具的表面质量,是未来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3.5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成为可能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指的是模具加工时应有多台机床合理搭配;有完整的刀具、机具数控库;配置随行定位盘或定位夹具;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实现自动加工系统,是我国目前的发展目标。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模具制造技术已成为了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模具制造技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不断提高模具行业整体有效技术,能极大提高模具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以及我国制造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斌.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9(3):89-90.

第4篇: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十二五”地区产业销售电量的发展趋势根据北京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描述,北京市将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按照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经济发展方面,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着眼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进产业深度调整升级,巩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格局,使首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到2015年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000亿元,年均增长约8%。在产业发展中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一城多园”的空间布局。

提升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深入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延伸产业制造链,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研发、制造、总部一体化发展。加快服务业调整升级,使服务业占比达到78%以上,超过75%的国际都市第三产业占比水平,重点在金融、信息、商务、科技、流通等生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提出具体规划目标。根据以上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对各产业发展趋势的描述及目标要求,对北京地区各产业部门产值做出预测。运用产值单耗法模型,以“十一五”平均产值单耗为基础,考虑现代制造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降低产业产品单耗情况,对产值单耗进行一定修正。

考虑北京地区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房产限购等多种特殊因素,预测得出北京地区“十二五”产业销售电量趋势,同时得到重点行业销售电量趋势图,见。通过对北京地区“十一五”产业结构发展及电量销售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客观的分析了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及销售电量的变动情况,即第一、二产业不同程度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和电量销售的的主力。

第5篇: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民机运营;技术支持;适航要求

1 民机运营中工程技术支持适航要求概述

民用飞机作为目前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复杂程度最高的交通工具,由于其运行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其运营过程不同于一般交通设备,而需要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制定的法规进行运营,工程支持便是民机运营中重要的一环。民机运营中工程技术支持适航要求是以保障民机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要求,确定民机运营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解决的限度,对主制造商研发中心制定的技术解决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民机安全运营。

2 国产民机运营中工程技术支持适航要求特点

国产民机从上世纪八十年展至今,民机运营中工程技术支持方面的适航要求经过不断的发展,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标准高 民航局针对民机运营中工程技术支持的适航要求明确规定以保障飞机安全作为第一指标,所有的技术支持必须做到严格审查、安全可靠,确保飞机的事故率在极低水平。

2)范围小 由于长期以来国产民机规模较小,国产民机的工程技术支持方面的适航要求未能得到大规模实践基础的支持,使其在地方民航局对辖区范围内的机队工程保障的要求和机队工程保障应对不同故障类型的处理规定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规章要求。

3 国产民机运营中工程技术支持内容

国产民机在投入运营以来,依据客户提出的工程需求,积累了一定工程技术支持工作的经验,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以下筛龇矫妫

1)超手册问题修理方案制定 对机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超过持续适航文件规定的问题时,主制造商编制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将方案提交局方审查,在通过局方审查后,运营人根据此方案实施维修工作,主制造商将相应的维修方案增加入相关的排故手册中。

2)信息收集和处理 民机主制造商搜集运营人运营飞机过程中提出的工程技术问题,连续记录民机的有关技术问题,为构型升级提供技术输入。同时,建立民机运营故障数据库,为民机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提供丰富的经验数据。

4 国产民机运营中工程技术支持适航要求

对机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超过持续适航文件规定的问题,根据CCAR-91R2第91.313 航空器的要求:

当航空器所有权人或者运营人对其航空器及其部件实施超过持续适航文件规定的修理或改装时,如果超出了航空器或者航空器制造厂家持续适航文件的规定,应当就修理和改装方案的内容向民航局申请批准后才能实施。

针对民机主制造商的信息搜集,民航局明确要求主制造厂家应当建立全面的使用信息收集和处理体系,并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全面及时地收集、记录和处理用户反馈的信息,并且能够提供及时的快速响应;

2)建有全面的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

5 国产民机运营中工程技术支持适航要求发展趋势

为适应逐渐形成规模的国产民机运营工程技术支持队伍和不断出现的运营工程问题,针对其适航要求的发展趋势可描述为:

1)完善化 完善不同区域民航的工程技术适航规定,尽可能全面明确工程技术支持所遇问题的处理程序。如此可避免因规章缺失导致的问题处理复杂化的问题以提高工程技术保障的效率。

2)国际化 国产民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走向国外市场,针对国外市场的飞机运营环境及人文因素,工程技术支持的适航要求也要适应当地的运营需要制定相应的适航规定。

3)实时化 随着国产民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工程技术支持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为不断壮大的支持队伍及时传达相关适航要求,不断提高民机技术支持的效率。

6 小结

国产民机在发展的过程中,适航要求成为保障民机队伍发展的有效的法律依据,为民机的工程技术支持提供了必要的指导要求,使得民机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面对不断发展的民机机队和相应的保障队伍,工程技术支持的适航要求也应不断地出现变革,不断完善职责范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民机事业。

【参考文献】

[1]CCAR-91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S].中国民用航空局.2007.

第6篇: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工业4.0

1 概述

智能制造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当前,我国政府正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这一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已有的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基础上,打造航空智能制造,提升我国航空制造业的整体能力和水平[1]。

2 必要性分析

随着航空产品的不断发展,航空产品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变革和进步。为了满足航空企业对于产品日益发展的高要求,必须积极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是指机械设备自主驱动和控制机械设备原件,自动化控制机械生产系统,是机械制造领域的必然发展趋势[2]。

3 智能制造在航空制造企业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3.1 利用工艺成组技术优化工艺过程

在现有产品制造工艺、生产资源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零件的制造工艺,优化工艺路线、制造资源,以成组技术为基础,形成规范化的工艺规程、刀具系列、工装结构等,从而满足生产管理、过程控制、操作管理的不同层次,形成优化的生产工艺和制造资源配置,适应企业现状,强调可用性。

3.2 采用自动交换式工作台技术实现工件快速装卸

为了适应智能生产线的高效率要求,可以配置交换式工作台,并将现有的数控设备改造成可交换工作台形式,机床在一个工作台的加工过程中,即可进行另外一个工作台上的零件装夹,使得工件装夹时间与机床加工时间重合,从而大量缩短机床的辅助工作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智能生产线单机操作采用两个工作台,多机共同操作时采用多个工作台。

交换工作台的配置可以大大节省复杂零件装卸定位夹紧的辅助时间,提高机床开动率,从而缩短零件的加工周期。

3.3 建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现生产现场可视化动态监控

建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现生产线的设备数据采集与监控、质量数据采集与反馈、刀具数据采集与计划、物料数据采集与监控,对获取的实施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快速、及时的分析。

3.4 利用现代物流仓储自动化技术实现物料自动传输

在零件的加工生产中,存在毛坯材料、半成品与成品、加工刀具与夹具等诸多物料的存储与使用问题,利用现代物流仓储自动化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建立工装、刀具、工件的自动化库站,分析库区大小、出入库流程布局、货位的数量规格等,从而确定合理的货位分布,实现工装、刀具、工件的自动仓储。

在智能生产线中铺设自动运输导轨,并与自动化库站连接,利用AGV小车实现工装、工件在仓库与机床、机床与机床间的自动运输。

采用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对工装、工件等物料进行标识,并建立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工装、工件等物料的全程数据采集与状态监控。

3.5 采用APS系统实现自动排产

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APS系统),可以根据产品加工路线、物料、工序、设备、人员、交货时间等自动编排生产计划,对所有的资源具有同步的、实时的约束能力、模拟能力,并将APS系统与生产设备、现场网络及硬件集成,使得APS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

4 结束语

采用集成化的生产线及其智能化的管控系统,减少了人工干预、人为出错的几率,可以使生产流程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提高在制工件的质量稳定性;自动化的物流系统、集成化的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减少加工设备及工作站点的准备时间,提高整个生产线的加工效率,从而缩短工件交付周期。

参考文献

第7篇: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郑州航空港;产业选择;五维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7-4-7

Study on 5D Model and Method of Zhengzhou Airport Industry Selection

Zhou Yangmin Han Yu

(Business Schoo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The five dimensional model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choose industrybased on five indexes――density,additional value,easy transportation,time,science.What’s more,it formed 32 industry classifications according to 66 advantage industries of 51 largest airports in China. This 32 industrieshavebeen carri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according to the five dimensional model,and it obtained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f Zhengzhou Airport.

Keywords:Zhengzhou Airport;Industrial choice;The five dimensional model

2013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是全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一个新区迅速崛起往往带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域的快速发展。河南迫切需要选择一个战略突破口,一个核心增长极,一个带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那么,不禁发问,规格如此之高,规模如此之大的郑州航空港,哪些产业会选择落户在航空港,选择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本文构建了航空港产业选择的五维度模型,深入探讨产业选择的标准和方法。

1 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产业选择的研究现状

航空港是以飞机场为核心,以机场中心进行产业布局的空间区域。临空经济区可以借助航空航天的运输便利,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事实证明,发展临空经济最好的载体是航空港。产业选择是指针对航空港布局中对产业的挑选,价值链的架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引进等。产业选择是航空港区进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也是后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关于郑州航空港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产业选择的研究较少。如申振君等(2014)从产业所需生产要素、产业生产产品特征和产业面向的市场特征三个角度出发,构建航空港经济区制造业的选择指标体系。经过初步测算,航空、航材制造业,智能终端制造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明显的空港产业特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上述三个产业具有较好的前景[1]。李君玲(2014)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五大原则,即扩散效应最大化准则、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关联度准则、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及结合区域经济特征原则把脉郑州航空港,应把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作为实验区的主导产业[2]。刘春玲(2014)认为航空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一般规律:以航空指向性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共同发展是各航空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共同特点;国际航空枢纽是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通达的交通运输系统是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础。郑州航空港应当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发展航空产业。也有一些学者对其他地方的航空港区的产业选择做了研究[3]。如隋广军等(2008)认为广州航空港的产业要结合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广州特色的基础产业体系有为旅客提供的地勤服务、为货运提供的仓储、装卸服务、飞机本身的维修等、零售商业等。物流产业和生物医药对航空港的依赖越来越强[4]。魏晓芳等(2010)认为空港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有:必要的传统临空产业、地方产业基础延续的产业、特色区位和资源带来的新型环保产业、相关配套产业等[5]。

2 产业选择的五大性能指标

众所周知,航空运输是当前主要的运输方式中最为快速的,但是,航空运输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高效和最合适的运输选择方式。为了选择适合航空运输的产业和适合在郑州航空港布局的产业,通过将各个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属性划分为五大指标来进行选择。其中五大性能指标分别是密度性、增殖性、易载性、时间性、科技性。对于这五个性能指标来说,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各个指标所指代的内容,对其又分别细分了多个维度,并对细分后的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举例说明。

2.1 密度性

密度性指的是各个行业的产业密度,而产业密度指的是某个产业在其落户地每单位面积上所能产出的以货币单位所衡量的价值量的多少,单位面积产值大的产业密度就高,相反的,产业密度低。航空港选择产业为的是让落户在港区的产业密度越高越好,考虑到航空港区的整体产业布局,密度性较低的行业很可能会被排除在港区的布局之外。为了更好地说明密度性,对其进行纵向细分为生产型密度性和销售型密度性。生产型密度性又向下横向分为三个维度:资本密度性、劳动密度性、技术密度性;销售型密度性向下分为初级产品密度和再生产品密度。

生产型密度性产业指的是这些产业的密度性是通过投入各生产要素最终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体现的,如金融业、纺织业、生物产业等。资本密度性指的是产业的价值主要是靠资本投入产生,如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劳动密度性代表的产业指的是那些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生产出产品的产业,代表性的产业如纺织业等;技术密度性需要大量的科技性投入,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投入,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也是航空港区产业选择中的重点关注行业,代表性的产业如高新材料、生物产业、航空制造业等。

相对于生产型产业的密度性,销售型密度性顾名思义指的是不用自己本身去生产产品或者服务,整个产业的主要工作是将其他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属于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的中间层,这些产业的代表性行业有农、牧、海鲜产业、批发餐饮业等。根据销售的产品是否经过再加工或者再生产,可以把销售型密度性分为初级产品密度性和再生产品密度性。初级产品密度性指的是初级产品的产业密度,产业代表有农、牧、海鲜产业;而再生产品密度性是指那些再生产后的产品属于销售型的产业密度,如批发零售业就是按此属性划分的密度性的代表性产业。

产业密度的高低是航空港选择产业落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使郑州航空港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也为了使其带头示范效用得到更大发挥,不但要考虑航空偏好度高的产业落户于航空港,而且要同时兼顾选择产业密度比较高的产业布局到航空港。

2.2 增殖性

增殖性指的就是产品的附加值,产品增殖性指通过智力劳动(包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人工劳动投入、设备配合加工、流通中的营销等创造的超过本身的劳动、资本、技术等投入成本的价值的增加值,生产环节创造的价值和流通环节创造的价值皆为产品增殖性的一部分。得到产品增殖性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各个环节在增殖性中的作用,将其分为智力型增殖性、投入型增殖性、流通型增殖性。而智力型增殖性又可以横向划分类型,分别是技术增殖性、产权增殖性、管理增殖性;投入型增殖性又可分为人工投入增殖性、设备投入增殖性;流通型增殖性分为陆运增殖性(陆运包括公路和铁路运输两种,以下陆运皆表此意)、水运增殖性、空运增殖性,再加上营销增殖性。

智力型增殖性指的就是通过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等因素使产品的价值增加,它们往往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或者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智力型增殖性又可细分为技术增殖性、产权增殖性和管理增殖性。对于某些产品或者说某些产业来说,要求技术性的投入,有些产品或者服务的技术性投入要求很高,如生物技术和金融业等;产权增殖性在很多产业的表现很明显,由知识产权导致的增殖性增加的产品变现很明显的一个行业就是医药制造业。管理增殖性从字面中就很明显地看出其所表示的意思就是管理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当然没有哪个产业中的企业经营是不需要管理的,只是管理的方式和管理的重要性等有区别罢了,并且在管理之中多多少少都会产生增殖性,对于像航空制造业来说,不但涉及企业内部人员的管理而且涉及科技人员对高精尖的电子和机械设备的管理。

对投入型增殖性,分为人工投入增殖性和设备投入增殖性,人工投入增殖性在服务业里的表现比较纯粹,比如酒店服务业;设备投入增殖性的产生往往要结合人口投入,也就是说设备投入的增殖性依赖于人口投入的增殖性,它们是结合起来为产品或服务的利润贡献力量,比如生产线的管理人员结合生产线设备一起创造了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结合后产生的增殖性。

流通型增殖性,可以分为陆运增殖性、水运增殖性、航运增殖性和营销增殖性。营销增殖性之所以被算到流通增殖性中,是因为产品的宣传营销本身就是在流通中做的。而营销增殖性指的是在产品或服务的宣传营销带给产品的增殖性,营销的方式是多样的,成功商业营销的最终结果是品牌的价值,反过来一旦产品的品牌价值节节上升也会带来产品本身增殖性的上升。

对于在航空港布局的产业,以增殖性来说,增殖性越高越有利。这是因为:第一,航空港产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就是要引进一批高端的制造业,优质的服务业,最终发挥航空港的土地、财政、地理位置等优势创造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繁荣产业区;第二,选择在航空港布局的产业最好是能利用上航空运输的快捷高效的便利,而航空运输的成本较高,如果产品本身的增殖性比较低的话,就无法弥补航空运输所带来的运输成本,这样一来航空运输的便利性就无法在此产业中体现。

2.3 易载性

易载性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可以把运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装卸的易载性、运输的易载性、联运的易载性。装卸的易载性又可以分为陆运装卸易载性(包括公路和铁路)、水运装卸易载性和航运装卸易载性;运输的易载性是指货物是否有利于运用某种交通工具运输,运输的方式有陆运、水运、航运,相应的就有陆运运输易载性、水运运输易载性、航运运输易载性。所谓联运的易载性,其实就是指货物联合运输的方便性,联合运输是综合利用某一区间中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来进行不同运输方式的协作,使货主能够按一个统一的运输规章或制度,使同一个运输凭证,享受不同运输方式综合优势的一种运输形式。

对于装卸,具体来说,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物品进行装卸货、搬运移送、堆垛拆垛、放置取出、分拣配货等作业。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单纯从装卸过程来讲,更关注的是航运装卸的易载性,相对于陆运和水运,航运对装卸设备的技术性要求更高,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性要求也更高。

航空运输不能不考虑运输的本身是否方便,比如煤炭这样重量大增殖性低就不能运用航空运输。而医药产品凭借着方便航空运输的特点(单位空间打板更多的产品并且重量轻方便航空运输),再加上增殖性较高,用航空运输就非常合理。

多式联运经营人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组合来形成高效的运输链,从而提高整个运输过程的经济效益。简单来讲,多式联运经营人组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通过一次托运、一次收费、全程负责的形式,为托运人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这就是多式联运[6]。这里主要关注水航联运和路航联运。随着运输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现代运输业对高效快捷的要求更高,联运的易载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2.4 时间性

时间性是指某种产品从生产出来到最终的使用者手中,对时间要求的紧迫性。对时间的要求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产品保质期的长短;二是产品随时间的贬值速度;三是产品的属性要求。

特点一:产品保质期的长短。选择航空运输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就是运送时间短,在常用的几种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成本无疑是其他运输方式的数倍。在这么高的成本代价情况下为什么还会选择飞机作为运输工具呢?背后的原因就是:如果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内把要运送的产品运达到指定地点,由此造成的损失会更大,甚至远远大机运送这批货物的运送成本。由于保质期的时间短而选择航空运输的典型产品就是海鲜产品。不易存放的特点要求它们从打捞上岸到送到人们餐桌上的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越短味道越鲜美,在现有所有运输方式中,空运无疑是最快的,三个特点加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空运价格昂贵的海鲜到距离较远的内陆城市选择航空运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特点二:产品随时间的贬值速度。现实社会中某种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造成价值的快速贬值,特别是现代的电子设备,刚刚推出市场时的价格和推出一个月后的价格可能相差几百块,厂商更希望一批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消费者手中,特别是国际运输,货车根本无法抵达,而选择海运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完全无法满足增殖性较高的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快速送达要求。当然,企业的战略要素中快速的产品送达性也是维护产品市场地位的手段之一。

特点三:产品的属性要求。对于有些产品来说,是因为产品的某些属性导致其选择航空的快速运送来缩短运送时间。这些产品大多时候是跨国的国际运输。比如,医药制品。首先,医药制品体积小重量轻,单位体积内可以装运更多的产品,适合航空;其次,医药制品增殖性高,能够弥补空运造成的成本增加;再次,药品具有挽救性命的属性,很多医药产品是救人性命的关键要素,越快到达就越能挽救更多人的性命。综上分析,航空运输抗癌药物是从可行性和时间性要求下的最优选择。

2.5 科技性

科技性指的是某个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科技含量的高低。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意思是通过研究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并利用科学的手段将其加以吸收利用,并发明出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手段。科技涉及人类现代社会中的方方面面,研究的方向有生物学、医学、机械动力学、农业科学、能源科学等等。科技性指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科技含量的高低也是一个相对的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人为的认知,以前被誉为科技含量很高的发明,现在也许就是普通的甚至被淘汰的产品,比如日本的便携式随身听播放机,在1990年代,中国以拥有一部这样的随身听而感到骄傲,现在已经被新的科技产品所代替。通过研究发现,一种产品科技含量越高其作用越难以被替代,所产生的价值就越高,当然本身的增殖性也就越高。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理所当然地成为郑州航空港产业区布局产业的主要选择之一。

3 选取进入五大指标体系的产业

为了解决郑州航空港在产业选择上的问题,本文选择了中国规模较大的51家机场,其中国家级的机场4家(分别是北京首部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省级机场17家,市级机场29家,县级机场一家(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对于选取的51家机场来说,除了北京的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上海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等少数大型机场形成了较好的临空经济带和比较全的产业布局数据资料外,其他大多数机场的临空经济带产业布局无法获得完整有效的数据资料。统计数据显示,城市规模越大,人口流动越大,货物运输越多,航空运输的规模也就越大,这是成正相关的。显然,机场所在城市的经济规模和产业布局对机场有很大的影响,反过来便利的航空运输又会对城市的产业布局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找出机场所在城市的优势产业,通过统计51个城市的优势产业(本报告选取产值在本地区排名前五的产业)得出,总共有66个产业,其中有些产业是共性产业,如汽车制造业,而有些产业只是某一个城市的优势产业,如郑州的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这些产业中,有些产业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是相同或相近的产业,如汽车制造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有些产业被另外的产业包含,如生物医药产业就被生物产业所包括,还有一些因为统计口径过大而失去了产业选择依据,如农业、工业等,另外像煤炭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天然气开采业等明显不适合航空港布局的产业选择,也做了剔除,而把像航空制造业、航空维修业等有着明显航空偏好性产业加了进来,形成了32个产业分类。32个行业分别是精密制造业、生物产业、金融业、航空航天制造业、高新材料、(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航空维修业、家用电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烟草制品业、新能源产业、精细化工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房地产、电气器械和器材制造业、日用品生产、批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皮革、制鞋业)、纺织业、现代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金属制品业、住宿和餐饮、建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航空物流业)、(农、牧、海鲜产业)。

4 航空港区(郑州)产业选择模型――五维度模型

对于选择的32个产业类别,通过五大性能指标去衡量哪些产业更适合在航空港布局,怎样去布局等等问题。课题组为了更好地说明产业在五大性能指标排列高低和建立航空港区(郑州)的产业选择模型,将五大性能指标体系下的产业类别量化,把每一个指标都划分了十个等级,量化的数值从10到1,10是最高指标,对于单个指标来说,也就是最有利于选择在航空港布局的产业,而1是最低指标,相比较而言是航空港布局最后考虑布局的产业类型(选取的32个产业原则上都是可以在航空港区布局的产业)。选择最终适合航空港区落户的产业是要综合考虑五大性能指标的,所以就要建立产业选择模型。五大性能指标分别是密度性(Density)、增殖性(Additional value)、易载性(Easy transportation)、时间性(Time)、科技性(Science),分别用D来表示密度性,V表示增殖性,E表示易载性,T表示时间性,S表示科技性。再用α表示D的系数,β表示V的系数,γ表示E的系数,δ表示T的系数,ε表示S的系数。最终是否在航空港最先布局某产业,是要凭借每个产业在五大性能指标下的量化值乘以各自的系数然后相加所得到的总体衡量值来决定的。以此建立的航空港区产业选择的模型是:

F=αD+βV+γE+δT+εS

其中F是综合量化值,它的数值大小是衡量一个产业是否适合航空港布局的综合性指标,也是建立指标体系要得到的量值。F的数值越大代表产业越是要优先选择布局在航空港内,相反,数值越小,越是代表是最后考虑布局或者是要排除在航空港布局的产业。

经过对航空港产业选择各个要素细致的分析,对比五大性能指标对产业选择的重要性及其影响程度,没有发现哪一个指标能比其他四个指标更有显著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五个指标对航空港产业选择来说几乎是具有同等重要的程度,最终将五大指标的系数定为相等的数值,即α=β=γ=δ=ε,由于它们相加等于1,所以每个系数都为0.2,即α=β=γ=δ=ε=0.2。为了把郑州航空港区的产业选择模型与其他模型区分开,将该模型正式命名为郑州航空港区产业选择五维度模型:F=αD+βV+γE+δT+εS。

5 五大性能指标下各产业的量化值与综合量化值

模型建立后,就要看五大性能指标下各个产业量化值是多少,根据各个产业在D、V、E、T、S下的客观表现,并结合产业对航空偏好性的基本认识,给予指标体系下客观的量化值。然后根据F=αD+βV+γE+δT+εS,将以上五大性能指标所对应的相同产业的量化值带入模型中,可以得到综合值。五大性能指标下各产业的量化值与综合值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依据五维度模型得到了郑州航空港的主导产业是航空制造业、航空物流业、高端服务业(航空维修业与金融业)、电子信息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业)、高新材料业(或高端材料业)、生物医药业(生物产业、医药制造业)等。而基础产业是高端制造业(含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服装业与珠宝饰品业等等)、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家用电器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6 郑州航空港主导产业分析

根据航空偏好值的区间划分为七大区域,如图1。

根据模型中综合量化值的得分情况,以选择更优的产业大类为原则,对综合量化值在6.0以上的产业做了相关分析,排除了烟草制品业,尽管烟草制品业的航空运输偏好度较高(增殖性和易载性等很好)且规模大利润高,但是烟草业本身有其自己独有的特点,包括国家政策的限制,地方政府的控制和烟草产地等原因。除了烟草制品业外,还有14个产业大类。其中高技术产业占了大多数,产业大类中包括了航空港基础配套产业中的航空维修业、航空物流业、金融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业等。

航空偏好的第一区域(综合评分值在9.5-10)为航空航天制造、航空维修等2个航空产业。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产业密度、易载性以及科技性量化值皆为10,增殖性与时间性量化值皆为9,最终综合量化值高达9.6,在所有行业中居前位。由于其自身特有的属性决定航空航天制造业必须规划在机场周围,以达到顺利及时地实现产品价值。航空维修业的增殖性、易载性、时间性与科技性量化值皆为10,综合量化值达到9.6,在所有行业中处于前位。另外,由于航空维修业与航空航天业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说明航空港区应该引进航空维修业,并且应该将航空维修企业规划在机场紧邻位置,以便满足维修的不定性与实效性。

航空偏好的第二区域(综合评分值在9.0-9.5)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业等三个航空偏好紧密的产业。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密度、增殖性以及时间性都比较高,其指标量化值皆为10,科技性指标量化值也为9,综合量化值达到9.4。这些数据表明航空港区引进此产业是很有必要的,这些企业推动能够给港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航空港区本身自有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等与之相关的企业,给引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落户创造了很大的便利,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金融业的产业密度与易载性指标量化值皆为10,时间性与科技性指标量化值皆为9,综合量化值也高达9.2,这些数据表明航空港区引进金融业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金融业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可以将金融企业规划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与各种办公楼相间,顺利实现其职能,也为其他企业的投融资提供便利。此外,还应在居民生活园区规划便利的金融服务设备,例如:银行自动取款机、自动交水电气费设备等。

航空偏好的第三区域(综合评分值在8.0-9.0)为精密制造业、高新材料、生物产业、医药制造业等四个航空偏好高度相关产业。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信息传输与软件业易载性与科技性量化值都为10,且产业密度与时间性也比较高,其指标量化值都为9,结合上述情况,航空港区应该协调好信息传输与软件业企业的布局,做到合理配置以达到最优化。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综合量化值为8.2,属于非常适合航空港区(郑州)布局的产业,无论是密度性、增殖性还是科技性,高端装备制造业都达到了最高值10,由于精密制造业的高附加值的特点,加上比较方便航空运输的特性,依托郑州港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和港区内提供的政策和生态环境的支持,精密制造业在郑州航空港区的落户和发展大有所为。高新材料的产业密度、增殖性以及科技性都比较高,这些属性指标量化值皆为10,这表明港区承接高新材料产业转移是很有必要的,应当合理地规划企业布局。由于高新材料的对时间性要求不是特别地高,且本身易载性量化值也只有7,表明高新材料与医药制造以及生物产业相比,可以离机场及港区核心位置较远一些。由于高新材料企业本身可以形成产业链这样利于形成产业园区,也表明位置可以稍微偏远一些的高端制造集聚区。生物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密度、增殖性以及科技性,这三项指标量化值皆为10,说明生物产业具有较高的高端制造性质,承接生物产业具有一定的迫切性。而生物产业的时间性量化值为5,同时说明把生物产业所属企业放到紧邻机场的核心位置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这时可以把生物企业规划在距离机场一定距离的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生物产业与医药制造业规划在相邻位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医药制造业因此相比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它依托于航空业的强度稍缓,其产业布局可以不处于机场紧邻核心位置。但是,由于现代物流业对医药制造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其易载性量化值为9,增殖性量化值为9比较高,决定着医药制造企业必须处于交通便利的位置,以便能够提高运输效率。

航空偏好的第四区域(综合评分值在6.5-8.0)为航空物流业、烟草制品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五个航空偏好中度相关的产业。航空物流业是航空港区(郑州)的核心产业,尽管在五性加权模型中分值不是非常高,但是航空偏好度却是最高值,表示航空偏好度的三个指标的量化值都是10,说明产业对航空的依赖度非常之高,另外,航空港区的重要产业和未来的发展都依赖航空物流业的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综合量化值是7.2,是比较适合航空港区布局的产业之一,分开看五大指标,其中的E和T量化值分别是4和5是比较偏低的,也就是说航空偏好度不是很高,但这并不影响其在航空港区的布局,考虑到产业与飞机场的位置关系,结合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业的特点和它得出的综合量化值,可以将其布局在航空港区的最工业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虑到汽车的运送不考航空运输。新能源产业综合量化值为7.2,综合指标表明了它是适合在航空港区(郑州)布局的产业之一,当然越早引入和发展新能源产业越能在今后的地区产业之间的竞争中使郑州航空港在新能源产业中处于有利地位。节能环保产业的综合量化值为6.8,科技性为9和增殖性为8,科技性和增殖性的量化值高正符合航空港区(郑州)的产业聚集区的产业定位,郑州航空港区的布局的产业需要一大批科技含量高且有较强产业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航空港,形成一条相互协同的制造业生产基地。

航空偏好的第五区域(综合评分值在5.0-6.5)为家用电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日用品制造业等与航空相关性较小的四个产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的综合量化值为6.2,五大性能指标来看家电是适合在航空港区(郑州)内布局的,河南省本土的家电产业并不发达,所以可以借助郑州航空港的相关产业优惠政策引进比较知名的国内外家电厂商在港区内建厂生产。郑州在承接家电行业产业转移方面有先例和经验,如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成功引入珠海格力集团的空调生产基地。

航空偏好的第六区域(综合评分值在3.5-5.0)为电气器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精细化工制造业、现代食品制造业、房地产、农、牧、海鲜产业、皮革、制鞋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航空偏好极低的7个产业。

航空偏好的第七区域(综合评分值在3.5-0)为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住宿和餐饮、农副产品加工业、批发业、建材工业等基础性产业,这些产业基本上没有航空的偏好性,也是基础支持性产业。由于第六、七区域得分较低,本文不对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申振君,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选择标准研究[J].河南科技,2014(16).

[2] 李君玲.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主导产业选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5).

[3] 刘春玲.航空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2014(4).

[4] 隋广军,等.广州空港产业选择与空港经济发展的探讨[J].国际经贸探索,2008(6).

第8篇: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单调序列模型工业总产值预测

一、引言

为了预测未来制造业的科技发展,1997年美国制订了下一代制造计划,提出了人、技术与管理为未来制造业成功的三要素,可见技术在制造业的关键地位。制造业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尤为重要,它应是一个从国情出发,支持GDP翻两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规划。预测制造业科技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对于战略规划制定的科的学性、可持续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采用单调序列模型,发别对高、中、低技术三层次代表性行业的工业

总产值进行预测,分析不同科技含量产业发展变化趋势,为制造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二、单调序列模型的建立

设X(0)={x1,x2,…,xn}为非负递增型时间序列,对X(0)进行一次、二次乃至N次累加计算,得生成序列(1)(2)

显然∧,若,1≤λ≤ν呈近似指数曲线增长,则可以认为三(1)满足微分方程(3)式中为常值参数(3)的解为(4)

可用的数据依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和,并运用(4)来进行内插和预报.

为了充分利用含在时间序列中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使向前差分预报误差和向后差分预报误差之和达最小的原则,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和,称之为双差分建模.

不失一般性,把仍记为记为,设时间序列为等间隔采样,,故改写(3)为差分方程(5)由数值计算知,差分表达式可以有向后差分向前差分运用(1),易得(6)令预报误差(7)这里,我们把方程(5)视为用和对增量所以作的预报。现使前差和后差的误差总和达最小,即令(8)因为留作解方程(4)中的初值用,故让k=2开始。让分别对和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从而求得估计和的正规方程组。由得(9)由得(10)(9)和(10)两边均除以(N-2),并令(11)于是,(9)、(10)变为(12)令(13)则(12)可写为=Vββ的最小二乘估计为

三、基于技术分类的制造业三类产业工业总产值的预测

1.制造业的一种分类。制造业是把原材料转换成具有效用(价值)产品过程,制造过程包括从原材料市场到成品的全过程。按照OECD根据1980年~1985年期间的R&D投入的强度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所属10个国家的21类制造企业分为:

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级术产业

2.通讯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预测(高技术产业)。

1997年~2003产值的拟合误差 单位:(千亿元)

2006年~2010年工业总产值预测值单位:(千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20.8%3.化学原材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高中技术产业)。 1999年~2003工业总产值拟合误差单位:(千亿)年平均增长速度:6.06%

2006年~2010工业总产值预测值

4.橡胶制品业。

1997年~2003工业总产值拟合误差 单位(百亿)

2006年~2010工业总产值预测值 单位(亿元)

平均增长速度:12.07%

以上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并经整理而得

四、结论及分析

1.增长速度比较。根据预测值,以2004年至2010年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1.3%,21.6%,20%,16.8%,24.6%,24.5%和26.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8%;化学原材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0.9%,6.1%,7.1%,8.9%,2.95%,9.4%,和7.1%,平均增长速度为6.06%;橡胶制品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2.3%,15.2%,11.9%,18.7%,11.8%,12.5%和12.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07%。

2.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增长。以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之所以迅猛,主要缘于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制造业从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为了应对竞争、环境保护及社会问题的挑战,各国制造业都力求成为一个能够实现和维持球市场中技术或产品领先的创新部门。

3.中、低技术产业增长速度放慢。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未来若干年内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落后,比重不断下降和提高竞争力,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如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海洋等技术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衰落。

4.发展战略及措施。制造业应遵循产业结构规律,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参考文献:

[1]魏凤英曹鸿兴著:《长期预测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气象出版社,北京,1999

[2]扬建龙:2004中国产业发展展望,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21期

[3]陈江:2010年北京工业的发展预测与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第9篇: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摘要:如今物联网技术成为了网络时代的新经济引擎,不断推动着世界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推广普及,不少企业都开始思考并实践如何应用物联网提高信息化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了物联网技术的时展,并强调了物联网对航空企业的影响,分析了航空企业在物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物联网;航空企业;信息化

物联网的日渐兴盛,预示着世界已经进入了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工业4.0时代,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将大大改变,同时也将影响到世界各行各业的传统企业重新创新转型,为全面转入信息化序列积极探索实践。当前,物联网已经在全球拥有了较为固定的概念,主张借助必要的约定协议,通过灵活运用各种互联网与局域网络,能够将物品、机器、传感装置等进行联结,从而加强沟通联系。物联网主要采用智能化的远程控制管理方式拉近了处于不同时空区域中的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成为了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命力的重要力量。可见,物联网在技术上更具有先进性,能够对更多的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推动航空企业等不同企业实现信息化发展。

1物联网技术的时展

物联网技术,主要实现的是“物与物”以及“物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产生联系的信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射频识别、红外感应、激光扫描、卫星定位等传感系统来感知和交换。物联网技术问世至今,始终在实现目标物品的有效识别、定位、处理等方面变现出众。物联网理念源自上世纪90年代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一书。步入新世纪以来,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使物联网的创新发展拥有了更强的技术基础。200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正式诞生“物联网”概念。随后的2008年开始世界物联网大会基本于每年举办一次,主要集中讨论物联网技术的内核、外延,以及其他更新的嵌套辅助技术。长久发展以来,物联网技术主要在物流、医疗、保险、媒体娱乐等民用领域,航天、建筑、制造、军事、安全、环保、交通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随着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众多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技术支撑体系更加完善。在我国,随着一系列国家或行业规划及标准的制定,国内信息领域中的未来网络关键技术、智能化信息处理、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等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物联网技术发展真正走入了快车道。

2物联网时代下的航空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航空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物联网时代下的更大机遇。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为航空乘客提供个性化的非凡服务。

2.1提升乘客的航班体验

未来,航空企业可以从地面基础设施开始加快物联网系统构建。利用可佩戴设备连接传感器后,直接方便乘客迅速确认值机台、候机室或登机口,提供导航服务。可以在飞机中加设智能客舱,所有座椅均有传感元件,针对乘客的身体健康指标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光线或通知乘务员采取具体服务,营造精心体贴的客舱环境。物联网技术可以及时解决航空乘客的行李托运、航班中转等问题。可利用智能手机客户端及时定位行李,同时也能利用行李托运区域的传感装置,让行李感知乘客位置。乘客的转机过程一向紧张焦虑,物联网技术成熟后,传感装置将通知乘客所转航班具体的停靠等待时间以及关舱门时间。目前,一些试点机场已经实现了物联网技术的乘客个性化服务,系统会提醒乘客的值机事项、行李托运、登机口、登机通知等信息。航空企业通过创新技术,让乘客获得更多的乘机体验。

2.2为不同利益体创造价值

物联网项目还可以通过航空企业信息化应用,为企业和乘客创造更大的价值。如在值机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航空企业找准对应的乘客信息,在航班起飞推送可打印的登机牌到个人邮箱,也可提倡借助手机客户端下载登机牌。物联网技术的成功应用,让更多的飞机可以尝试在离港发行中采用单发滑行模式,直接降低超过60公斤燃油消耗。同时,飞机可通过物联网技术集成各仪表参数,促进飞机的爬升、滑行与其他意外情况下的燃油预计用量。

3物联网时代的航空企业信息化发展挑战

3.1海量信息处理

物联网要发挥强大的功能,自然需要对海量的数据分析处理,并且需要有设备来提供专项服务。方便在不同环境参数的变化下,都能完成实时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的高效率也要求智能化设备可以不断通过机器学习掌握更多的传感器数据规则,同时制定并执行有效操作。此方面的物联网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

3.2新旧技术的价值

体现航空企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还需要协调相互竞争的技术框架存在。如何加强物联网与传统技术的结合,还需要在互通性上大做文章。想要实现全满的物联网应用,资本投入必然十分惊人,是否在技术投入应用后能够获得超过初期投入资本的利益或价值,才是航空企业所在意的。

3.3网络安全问题

物联网技术同样属于网络化存在,因此将拥有不同系统的机器相互连接后组成更大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有的操作运行机制都将是复杂的,因此要加强对不同机器的系统的安全保护,还要加强对整个物联网络的保护。

4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以及配套技术的不断成熟,让不同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航空企业在物联网技术的影响中必然迎来更大的变革,将为乘客带来更大的飞行体验。

参考文献

[1]赵群,张翔,杜呈信.基于物联网时代的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J].机械制造,2012,50(04):1-5.

[2]唐铭.论如何借力物联网技术提升航空公司的管理品质[J].管理观察,2010(2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