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范灾害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引言
SF_6断路器属于气吹断路器,在吹弧的过程中,气体是在封闭的系统中循环使用的。所使用的气体SF_6的纯品在常温下是基本无毒,不易燃烧的,不易老化变质,不溶于变压器油和水,不易与气体和金属发生反应,性质很稳定。SF_6气体有许多特性使其适用于电力设备,如其绝缘强度高在常压下是远大于空气,强电负性,具有优异的灭弧性能。但是对于所使用的SF_6气体的要求也比较多,在现场应用的过程中SF_6气体总会避免不了含有一些水分和杂质,这些水分和杂质对电器的运行是有害的,还要不断地注入新的气体,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害和危险,以及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对断路器也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客观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尤其显著,湿度也有很明显的影响。
1.SF_6断路器的发展状况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SF_6断路器的应用逐步推广,其经历了双压式、单压式、热膨胀式几个阶段。双压式早已淘汰,而单压式形成了72.5kv-800kv一系列的产品。单压式断路器是依靠SF_6气体在灭弧室被压力活塞快速压缩进行吹弧的,这样需要的操动机构一般是采用液压和气动的机构。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曾利用电弧燃烧产生的气体来吹弧的,操作功降低了,断路器的可靠性提高了。由于弹簧部件的能量小,断路器的燃弧的时间和开断的时间较长,这样向高压容量大的方向发展受到局限,在某些领域SF_6断路器向着自能式的方向发展,例如上海的华东开关厂曾引进的开关柜,其中的HB型的断路器就是自能式的,西安的高压电器研究所也开发了户外式的自能式断路器。自能式断路器与真空的断路器比较,SF_6断路器具有很低开断的过电压。
操作机构和辅助回路也都不断地改革和进步,操作机构利用液压弹簧机构,这样集合了弹簧和液压两方面的优点,简化了结构,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国华通、沈阳等高压开关厂已经批量用此类产品。断路器的故障其中有约50%发生在控制和辅助回路。为了简化控制系统,提高运行的可靠性,采用了一些列的先进技术,如传感器、光纤传导信息等技术。
2.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SF_6气体中的水分的潜在危害
SF_6气体中水分的含量对开关设备的安全运行有一定的影响,水分含量过大,使气体中酸性腐蚀性的气体HF和SOF2的含量增加,开关绝缘容易受潮,绝缘性下降,存在着安全隐患。一般认为,SF_6断路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有害气体的分解量不应大于10-4量级。这些有毒气体对金属器件和绝缘器件会产生腐蚀作用,如果微量水的存在就会加重腐蚀了,某些分解产物,还具有毒性,如果发生泄漏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周围的环境都很构成威胁。
2.2 SF6的压力影响
现在在高压电器设备中所使用的SF_6气体的额定压力一般有三种情况,在摄氏20℃时,气体的额定压力一般为0.6-0.7MPa时用于高压断路器中。若SF_6气体压力降低将会造成压缩的压力和排气的压力相比相差较小,这样不能在短时间内使电弧冷却。这样会带来很多问题,将会导致电弧的半径变大,将会可能出现喷嘴堵塞的危险而造成事故。
如果设备的气体压力偏低,需补充气体,在补气之前需要测量气体中的水分含量,其合格可直接补气,如若不合格应将气体回收,作相应处理后抽真空,在充入合格的气体,再充装气体的过程中会有杂质的介入,使其杂质含量升高。同时从气瓶中取SF_6气体时,必须使用减压阀是瓶内的压力下降,充气之后瓶阀门一定要拧紧,防止气体外泄。由于充气管路和电器设备材质中自身含有水分向气体中扩散;管路的连接处的渗透现象。
2.3 固体杂质的影响
固体杂质的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设备在出厂时没有处理干净,另一个是断路器在工作时,金属之间的磨损导致金属构件脱落而来的,还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解的粉尘颗粒。这些杂质对SF_6气体的击穿电压有很大的影响,杂质的大小,形状,材料和位置对击穿电压影响的大小都是有关系的。
2.4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SF_6断路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普遍发现,在不同的季节也就是在不同的温度下同一台设备所测得水分含量的数据是不同的,在低温的情况下微水的含量小,相反在高温时水含量就会高一些。环境的湿度对部件中水分的影响,主要是在存放和组装过程中,所以可以再组装之前先对部件进行烘干处理,组装环境的温度2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0%以下。归根结底,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到微量水和有毒气体的含量,使其对设备产生影响。
3.生产运行中潜在危害的防范措施
SF_6断路器必须定期检漏以及设备内的分解气水的含量以及水分的含量需要定期检测,检测场所周围的环境应该保持清洁。SF_6断路器检漏时,要依照说明书上的要求,经常容易忽视的一点是检测仪探头是不允许长时间处在浓度高的SF_6气体中。
对于SF_6气体中水分的含量有很高的要求,必须保证充入合格的SF_6气体。根据有关的规定,断路器所用的新的SF6气体,其中水分的含量必须不大于8×10-6。为了减少水分的进入,在进行补气时,要冲洗管道,可以用电吹风吹接头来驱潮,吸附剂要经常更换,吸附剂应提前处理活化烘烤。保持测量仪器的干燥,降低其水分含量,减小数据误差,如果发现数值不合乎规格时,要对设备进行抽真空处理,多次用氮气清洗。如果是在户外充装气体时,工作人员应该在上风的方向操作,在室内充装气体的过程中也要保证通风良好。管道的材质对SF_6气体中水分的含量有影响,紫铜管和不锈钢管都是比较好的管道,也可以使用吸湿率较低的专业管道,但是管道一定要保持洁净和干燥。
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处理时应戴防毒面具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工作,工作区域内的氧含量不能低于18%,如若低于此值,工作人员就不可以进入该区域进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如果发生打喷嚏、恶心、胸闷等等不适的感觉,必须及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及时处理。在工作结束之后,对用过的用具要清洗干净,工作人员也要洗澡。最后一定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学习,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事故。
4.结论
SF_6断路器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SF_6断路器的结构复杂,材质要求精细,检修的周期较长,但检修的费用高,形成的故障不易找到,原因较多,后果极为严重。在使用SF_6气体的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SF_6断路器使用环境要求很高,保证环境干燥和卫生,避免杂质的介入。同时SF_6气体的压力、纯度等多项指标对其能否正常工作有直接的影响。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王超.SF_6断路器的安装及运行. 农村电气化,1999年第1期
[2] 宋彪,王思超.SF_6断路器维护检修及故障处理 供用电 2006年,第23卷第6期
[3] 陈新岗1,陈渝光1,黄建国2,钟连超1.环境温度及湿度对SF_6断路器中微量水分的影响及控制措施.高压电器,2004年,第40卷第1期
[4] 朱炳培.SF_6断路器的研制、推广和发展. 农村电气化,1999年第1期
[5] 王向阳,赵建军,司雪峰.SF_6断路器在运行中的几个问题及改进方法.高压电器,2004年2月 第40卷第1期
4月15日下午我县部分乡镇遭受雷阵雨和冰雹袭击,造成了较大损失。而据市气象局预报,2009年4月17日夜间至19日白天,我市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一次比较明显的雷雨天气,过程总雨量普遍中雨到大雨(10—25毫米),其中*东南、*东北部分地区可达暴雨(50—80毫米),*东北个别地区过程总雨量将超过80毫米,降雨时将伴随雷电、大风天气,东部个别山区还有可能出现冰雹。为切实做好强降雨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办发〔2009〕101号)要求,经县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气象、水利、国土房管等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雨情、地质灾害险情等的发展变化,做好预测预报工作,着力提高短时强降雨、局地山洪、突发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重点时段、重点工程、重点部位、重大隐患要加密监测,落实群专结合的监测措施。一旦出现灾情、险情,要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网络、锣鼓等方式预警信息,特别要确保农村、山区、江河等预警薄弱环节信息畅通。
二、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工作。要加强对学校、居民集中居住区、重点堤段、病险和在建水利工程、江河沿岸、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工程以及山洪易发区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的要落实防范措施。强降雨可能引发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监测,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城市低洼地段要做好防洪排涝工作。工矿企业、在建工程等要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禁在暴雨期间作业。
三、切实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和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要积极防范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切实加强田间管理。要做好农田清沟排渍工作,减轻暴雨对农作物苗田的破坏。做好病虫害的防范工作,防止田间湿度过大诱发病虫害。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天气转好的间隙,对因灾损失农作物及时进行补种改种。
四、认真落实交通安全措施。交通、公安、海事、民航、铁路等部门要加强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驾乘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切实保障江河、公路、铁路和航空的交通运输安全,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该著作涉及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管理和防范的诸多领域,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全书共六章,约30万字。研读这部著作,具有以下四方面的鲜明特点。
第一,主题突出,结构鲜明,体系合理。作者紧紧围绕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展开研究。通过对大量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尤其是建国以来农业自然灾害数据的分析,概括地指出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是导致农村贫困的重要根源。进而从现实分析中归纳出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呈现出的六大特征,即灾害的广泛性和集中性;灾情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灾害的群发性和伴生性;灾害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交叉性;灾害加重与防灾能力弱化形成的反差性。作者还特别分析了农村自然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考察了我国农业减灾防灾能力的基本状况。最后重点提出建设一套中国特色农业自然风险管理与防范综合体系的具体对策措施。
第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知识的交融性。作者主要以农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统一、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统一、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统一、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统一等基本方法,来分析和探寻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性特征,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该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运用大量的数据来分析说明问题,有力地增强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第三,研究视野的创新性。在研究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防范时,作者不仅从纵向考察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历史发展状况,横向展示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表现形式,而且还将视野拓展到对国外经验的研究。作者在第六章专门用两节来介绍美国、法国、印度、泰国等国家在农业自然灾害管理和防范领域的先进经验。作者还将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放到国民经济宏观发展和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来分析,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视野,从而有助于作者获得许多深刻的认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降水趋势预测。根据市气象局天气预测,年我市主汛期(4-6月)降水量约为1000mm左右,较常年(多年均值为853.3mm略偏多,由于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有降水相对集中期,局部地区有洪涝与内涝发生。
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综合气象部门降水趋势预测以及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形成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年我市汛期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及危害将略高于常年。集中降雨时段,当连续降水达到150毫米或日降水100毫米以上时,将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当连续降水达到200毫米或短时间(1日或数小时)降水150毫米以上时,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将大量发生。主汛期(4-6月)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二、主要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要依照市政府下达的年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的要求,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制,重点防御乡镇要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领导机构,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要落实责任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部门,要在同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照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要求,与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坚持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和值班制度
及时发现并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新发生或新发现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重点防御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城镇、学校、居民点、交通干线、旅游景区、重要工程等进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要及时组织专家调查,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落实防灾措施。同时,及时向受威胁的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增强他防灾意识和救灾能力。要建立和完善汛期值班制度。重点防御区域,重点防范期内,遇有灾害性天气或较强降水时,市、县两级国土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坚持通讯疏通,及时了解和掌握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性险情或灾害。
(三)坚持灾情速报及应急调查制度
要健全完善市、县、乡(镇)村(或矿山企业)和重点危险点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信息。要坚持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各地各有关单位对出现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隐患,须在4小时内,向市、县二级国土资源部门和上级政府演讲。市、县两级国土部门在接到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隐患演讲后,要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提出相关防灾措施,必要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连续集中降雨达80毫米时,要果断撤离所有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员。
(四)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根据我市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及危害性等有关情况,年已将市镇村石塘等22处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列为市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进行监测和预防。各县(市、区)要加强地质灾害实地调查,编制外地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县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对市、县二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要切实落实防灾责任单位和监测人员。对一些可能诱发和加重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要及时制止、纠正,同时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生并造成危害的要督促责任单位负责治理。
要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组、监测员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重点防御区域和隐患点,由所在乡(镇)政府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各级国土、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平台,及时向社会灾害性天气及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为防灾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重点培训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国土资源所长、乡村干部和监测人员,要组织全市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宣传培训。增强地质灾害监测基本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宣传手册、培训班等广泛宣传,增强广大群众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把地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全县地质灾害现状
据初步调查,到2003年汛期止,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26处,有一定规模、危害程度较大、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地质灾害52处,其中:滑坡22处,体积108.27×104立方米;危岩崩塌21处,体积168.0055×104立方米;泥石流5处,体积20.76×104立方米;地裂带2处,分布面积1.23平方公里;不稳定岸坡1处,总体积0.26×104立方米;病害水库渗漏1处。特别是在每年汛期期间,因强降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为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应急救援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一)领导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救援工作的领导,保证灾害发生后救援工作有序进行,县政府决定成立**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国土房管局,龙飞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相关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指挥、协调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所需的物资、资金、装备等;
3、负责灾区内的财产撤离、人员转移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三)部门职责
1、县国土房管局、建委、水利局、交通局等部门负责尽快查明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影响范围,提出应急治理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分级报告地质灾害灾情,使灾情得到有效减轻和控制;对有灾害迹象而未发生的地域,要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避免灾害发生。
2、县民政局、贸易局负责及时设置避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调配、发放救济物品以及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并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其次,会同当地人民政府做好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以及灾民的安抚和善后工作。
3、县交通、电力、通信、市政等部门,负责尽快抢修恢复被破坏的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保证人民基本生活。特别是通信、交通部门,要尽量保证地质灾害应急通信畅通和救灾物资、设备、药物、食品运送的交通畅通。
4、县卫生、医药部门负责做好伤员的医疗救护、药品供应和卫生防疫工作。
5、县公安局负责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交通秩序、救灾物资的安全以及火灾预防与扑救。
6、县环保局负责灾区内对人体、土壤、水源等可能产生危害的因素进行监测、分析,积极采取消毒等防范措施。
7、县气象局负责灾害天气的及时预报,并提出应对防范措施。
8、灾害发生地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组织挖掘机、运输车、帐篷等救灾所需的工具、设备和物资。
三、应急抢险救援程序
(一)全县范围内一旦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迅速展开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二)灾害点进入临灾状态时,预警信号人应立即发出“明白卡”上确定的预警信号,受威胁群众听到预警信号后,应立即按照“明白卡”上确定的撤离路线转移到“明白卡”上确定的安置地点。
(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接到灾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将灾情报告县政府,并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救援工作及善后处理工作,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向县政府报告。
(四)地质灾害发生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根据不同灾害类型采取相应救援措施。
(五)发生灾害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指导各街镇乡政府(办事处)按以下程序进行现场抢险,开展应急救灾工作:
1、立即组织营救受伤人员撤离现场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保护受灾区域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2、迅速查清灾源体,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情况,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的规模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进行统计,确定其等级、成灾范围。并对可能发生的继发灾害和后续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判定、预测。
3、迅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发生的形成条件、引发因素,并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处理措施;对出现险情的隐患点,应依据前兆特征判断危险性程度、激发条件,采取有针对性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4、对人体、土壤、水源等可能产生危害的因素,迅速采取消毒等防范措施。
5、对灾害点进行监测,直到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四、其他事项
(一)发生一般级地质灾害,所在街、镇、乡应在24小时内将灾害情况报告县领导小组。发生重特大地质灾害的,所在街、镇、乡应在1小时内将受灾信息报告县领导小组,6小时内上报灾情和救灾情况,报告内容包括:
1、发生位置,包括街、镇、乡、村、社等;
2、发生时间、伤亡人数;
3、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可能将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4、地质灾害类型;
5、地质灾害规模;
6、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和诱发因素(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7、发展趋势;
8、已经采取的防范对策、措施;
9、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二)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号码,各街、镇、乡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电话及时公布。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灾害应急工作落到实处,我乡成立公路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二)职责和任务
1、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发生较大水毁后立即变为我乡灾害应急抢险的指挥机构;
(2)负责我乡灾害应急工作重大问题的指导、协调和决策工作;
2、灾害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
(1)检查督促协调各组的工作和实施方案的落实;迅速收集了解辖区灾情,掌握灾情和汛情动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负责处理我乡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日常灾害应急事务;
(3)加强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隐患排查,做好危桥危涵的观察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限载、限速等防范措施。对路肩松软、狭路危桥、急弯陡坡等公路事故多发段和夜间行车危险路段要增设明显的警示标志,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4)加强对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对沿线排水系统和防护设施欠缺的老路及易发生水毁等自然灾害的路段,做好排险加固工作,保证养护的公路达到一定的抗灾害能力。
二、保障力量
切实加大冬季巡查力度。对引水灌溉、随意倾倒污水、堆放积雪、损坏路面等行为,路政人员要经常上路巡查,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制止和防范。特别是急弯、陡坡和常年积雪结冰路段要备足防滑料,固定专人,及时撒防滑料,清淤打冰,疏导行车。
汛期,做好局部暴雨、山洪的监控和防范工作。及时修改和完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做到“六个到位”(制度、人员、材料、机械、方案、措施到位)、“三个加强”(加强领导、坚强管理、加强检查)、“一个确保”(确保公路安全渡汛),确保处理正常业务有条不紊,办理应急事务快速高效、重大险情、重要指令传递准确、及时、做到谁值班、谁负责,保证指挥的高度有效,确保公路安全渡汛。
三、灾前预防
路政协管员要对辖区路线的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防护构造物进行全面的汛前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有:桥涵、防护构造物基础有无外露、冲空或损坏。对检查中发现的病害和问题应及时维修、加固处理,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统筹安排,集中部分经费,解决突出的水毁隐患。
四、灾情应急对策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做好*年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防灾责任制
地质灾害威胁的是一个地区的社会公共安全,是关系到一方平安、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各乡镇、各单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来抓。要全面贯彻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灾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要坚持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乡村组干部联户承包,群测群防”的灾害防范体系。要早安排、早准备、早行动,做到情况清楚,措施及时有力,无灾做有灾的准备,小灾做大灾的准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按照全县的总体部署,周密安排,明确责任,任务到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领导不力、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责任事件,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二、以人为本,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各单位要迅速行动,提前进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状态,加强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检查,进一步落实各项制度和防范措施,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面开展险情排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各乡镇要抓紧时间,以乡镇为单位对本乡镇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一次全面拉网式险情排查,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发现隐患后,要及时对隐患点采取果断的防范措施,制定具体防灾预案,排除隐患。在隐患未排除之前,必须落实专人做好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填好并向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民发放“明白卡”,落实监测防治责任,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并将详细情况登记造册。各乡镇必须于3月1日之前向县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矿管局)报送《地质灾害隐患报告表》。
2、认真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要安排好汛期值班,公布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到岗到位,不得擅离职守,并确保通讯畅通。各乡镇必须于3月1日前向县政府办公室及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上报值班人员的名单和联络电话。要加密险情巡查,尤其要加密对傍山切坡建房和公路灾害隐患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做好应急调查、险情灾情速报和抢险救灾工作,指导当地群众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和防灾避灾。要加强与防汛、气象、水文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出现险情,应立即通知群众转移,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必须立即派员应急处理,并在4小时之内将情况及时上报,
3、及时总结报送工作情况。要及时书面报告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情况,尤其要总结经验教训,宣传推广成功的经验做法。要坚持月报制度,及时总结上报有关信息。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xx市中小学牢牢抓住这一契机,紧扣“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主题,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突出主题,大力开展校园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学校精心组织,搞好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的宣传普及;充分利用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组织师生开展“2018年防灾减灾日专题学习”活动,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积极宣传贯彻《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突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充分发挥宣传媒介的作用,提高师生对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提高防灾技能,认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各学校按照上级安全工作要求,围绕防溺水、防汛抗灾、防震减灾、防风防雷、防御地质灾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保卫、饮食卫生等方面,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全校师生进行培训,明确疏散信号、路线、顺序、场地、时间等,使师生掌握撤离、逃生、自救、互救的方法。演练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针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不足,改进细化措施,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技能。
构筑平安校园,全面排查校园内外安全隐患。学校围绕防震、防汛、防溺水、校舍、安保、消防、饮食卫生、周边治安等方面,集中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主要检查应急预案修订、值守制度、岗位责任、设施设备、抢险准备等方面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台账,安排专人督促整改,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对自身难以整改的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书面报告,并采取严密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工作领导小组
二、明确工作目标
各村、乡属各单位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行动,快速反应,周密部署,认真分析雨雪冰冻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防范和应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突出重点防范
重点抓好农业生产、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安全生产等领域工作,做好贫困户、五保户等特殊人群关怀,强化医院、学校、敬老院等公共服务场所安全检查工作。
(一)保生命财产安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大排查行动,确保无独居老人、居住危房现象,及时转移安置危旧房屋居民,确保用水、用电安全,确保不因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二)保交通运输安全。切实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派出所、交管站、应急办等站所要各司其职,加强联动,合理配置人力物力,严防因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确保不发生交通事故,保障全乡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三)保场所消防安全。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医院、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
(四)保基础设施运行。加强供水、供电等相关基础设施允许检查,落实防范措施,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相关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五)保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农作物和畜禽的防寒防冻工作,强化动物防疫和疫情监测,做好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帮扶,减少灾害性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确保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得到最大程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