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1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第2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一、文化中心城市是城市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成果

1.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虽然起步时间不同,不同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契机基本都发生在经济危机之后,例如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后出现的洛杉矶,英镑危机出现后的伦敦,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东京;从空间分布上看,文化产业主要是集中本国境内的国际化的大城市中。以文化之都着称的美国纽约、以创意之都着称的英国伦敦、以动漫之都着称的日本东京、以文艺浪漫着称的法国巴黎。这些世界知名的城市都经历过类似的发展历程:纽约、伦敦及东京经历了从产品制造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制造业主导阶段以及以金融交易与结算中心发展的服务业主导阶段,目前是以创意资本为核心的新兴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的智慧型产业主导阶段,随着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发展,文化资源融入经济发展之中,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和有效的动力机制。

2.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设得益于发展观念的革新。

第一,城市发展观念的革新。城市发展观念的更新来自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演变。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结束了近20年时间的“黄金增长时期”,单纯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城市也从单纯强调物质更新转向城市综合整体更新,发展理念也强调以人为本,摒弃了过去“见物不见人”的更新理念,注重全面把握城市的发展问题,力图实现城市的整体繁荣发展。随后,科技、信息、文化等因素逐步取代物质生产资料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第二,文化产业发展观念的更新。文化产业的理念转变则更加深刻,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所做的基于哲学的批判在随后该领域的研究中并没有被一直继承下来,英国文化产业学派和其他学者对文化产业的理念研究更多基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领域。英国文化学派持有积极的态度,该学派认为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是一个异质化的群体。文化产品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其内涵是处于动态过程中,会随时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改变。加纳姆、坎宁安、奥康纳以及罗马等学者分别从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文化产业的服务属性、开放性以及产业基础等不同角度来阐释对文化产业的不同认识。从这些学者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是如何从遥远的上层建筑逐步走入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不再是被社会精英群体所独享的高级思想或精神内容,而是从意识形态领域进入到被公众认可并具有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的社会经济发展领域。这一转变可以视作文化发展领域具有范式意义的转变。

二、文化中心城市是文化产品贸易的主要输出地

1.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是文化全球化的实现途径。随着全球化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世界迎来了以贸易、投资、金融和技术的跨境流动为形式的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和迅速增长的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意味着当今人类社会活动空间正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主权版图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动。文化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活动中日益凸显出来,并伴随着交通、信息、市场、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全球化,形成了一个具有多维性的系统整体。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对文化领域不断给予关注,力求构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帮助本国在未来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2.全球化是世界各国文化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城市的全球化程度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紧密相连。从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的公布的全球城市指数排名看,全球化城市所具有的一项共同特征就是它们承载着各国的文化中心职能。

开放度的提高与贸易增加具有显着的正相关走势,文化中心城市自然在文化贸易领域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一优势体现在文化创新机制。这一机制的存在基础是文化多样性的聚集,不仅包括各种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而且包括各种直接的创新思维和间接的创新技术。这一机制的发展基础是具有低成本、低风险的对外输出渠道,有其是一部分海外需求本地化为文化产品的输出进行了有益的市场尝试,客观上减少了未来潜在的风险,而且还有针对性的减少了文化折扣对文化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

3.文化创新机制是当代文化中心城市的特有功能。当代文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以市场化手段实现文化与聚集的契合发展,增加城市自身的硬实力;以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来保障社会大众基本文化需求,两者结合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的重要内容。前者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对本国文化继承与发扬同时包容外来文化并从中提取有益的内容借助城市特有的文化进化系统进行不同种类文化的融合,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带动国家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形成,从而实现国际化与民族化的互利发展。文化中心城市正在通过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为文化在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具体包括文化创新引领所引发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向多媒体形式,技术创新推动所导致的文化产品数字化虚拟化新业态,人力资本汇集于城市部分文化创业专区而产生的创新思维交融;产业政策所影响到政府支持导向所形成的区位竞争优势,移民或非本地居民因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市场新网络中出现的多样文化消费需求。

4.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依托于文化中心城市。

(1)从文化内容看,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并行的过程。为世界范围内传播、交流速度的加快,每个民族和国家个体文化的发展时刻面临着来外部产品层面或者服务层面不同形式的文化冲击,无论从观念上还是行为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地域限制和民族传统,并影响着大众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表层文化。但同时,极强的个体差异性也在强调着那些最根本、最主要、最深层的文化内涵,使本民族在认知、交往、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最富有本国特色的内容,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制定就是保护民族差异性的标志。同质化与异质化的并存只能存在于高度开放的城市中,文化中心城市的所具有的包容性使得自外部的异质性文化获取了生存空间,并与城市中原有的文化相互融合,无论从价值观等本质层面,还是从表达方式等非本质出面,文化资源本身或是传承者都会发生,相互借鉴与启发不断出现。随着人口要素的重新布局,依附在人口身上的文化内涵也获得了流动性,在一个城市中,如果来一个地区有着相同文化偏好的人聚在一起,就会产生对某种文化的趋同需求,不同的人群带来不同的文化,有了需求就自然会催生出为这一人群所服务的供给,这就是城市成为文化中心的动力源,同时也改变了不同文化分布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2)城市文明是伴随着工业文明于文艺复兴之后出现,工业文明不仅在客观上推动了城市作为生产资料聚集地的诞生,而且推动了传播技术的发展,这两者的结合使得城市具备了文化中心的物质基础。城市是物质文明成果累计的体现,以城市化规模、人口城市化率等来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程度。除去物质文明的成果,精神文明等文化成果虽然呈现出无形状态,但是却脱离了原有文化资源所属地可能面临的文化枯竭危险。文化中心城市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会以一定形式储备少数文化成果(图书、演艺节目、音频与视频作品)。这样的文化多样性就有了物质上的保障。当前,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全球化,虽然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对于进口国文化市场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冲击,但是文化中心城市能够有效消化并吸收来自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并排除不符合本国主流文化取向的文化内容(保护性文化贸易壁垒、国际法领域的文化诉讼),但不排除多元文化。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文化通过商务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实现跨国流动,虽然这一过程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可否认,多元文化的交流正在全球范围内每时每刻发生。文化的始发地点与文化的落脚地点都发生在不同国家拥有较高开放度的城市,这类城市中存在相当数量的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员,以永久性移民或暂住性人员的形式出现。他们作为文化资源的载体,无论其身处营利性的、非营利性的,还是外交办事机构,他们在日常工作和休闲娱乐中展示了不同于本国的别样文化,也在和本国人士的交往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的文化特色,这些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三、北京如何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

1.北京发展文化中心城市的理念。文化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国际上任何一个中心城市无不在努力突出文化定位、保护城市个性、增加城市魅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悠久都城历史的城市,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不仅限于北京自身文化资源,也包括了来自全国各地汇集于此的华夏文化资源,更有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流所累积的丰硕成果。北京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是文化交流的首选地。从文化资源汇集地来看,北京近年来随着来自全国的人口净流入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很多地域性文化在北京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一些亚文化的群体,这些亚文化群体不仅借助北京实现了其地域文化的推广,更获得了对外传播的机会。从文化资源的集散地来看,在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又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其文化内涵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而外延的发展充分考虑了文化认同的问题,在现代技术与传播媒介的物质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创新式的制作。

2.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北京地区电影票房是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又开始新一轮周期性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北京电影市场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分化的新格局。2012年北京地区电影票房的16.12亿元中,进口影片票房达到了8.96亿元,占总票房收入的55.6%,而国产影片票房只有7.16亿元,占总票房收入的44.4%。另外,进口电影放映场次和观影人次也远远高于国产影片。在经历了WTO后的十年高速发展期以后,随着人们对影片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外国片进口政策的不断调整,国产片正面临着更多的外部竞争压力。

演艺是融合了人才、资金、文化资源以及创新等多方面的因素实现的有声、有感的视觉传播,是文化服务贸易的重要一项。北京市新增注册的民营艺术院团呈现井喷式增长,2012年不到一半,新增注册总数就超过了2011年全年的水平。同时,海外经典音乐剧中文版的引进和北京京剧院的“唱响之旅”海外巡演可称得上是文化交流的典范。国内观众对海外不同文化的消费在音乐剧的层面上是高雅形式,有助于国内群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理解这些别样文化,为其日后可能出现的此种境外消费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京剧是地方文化与文化中心完美结合的产物,三百年前的徽班进京,其流动性强且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这使得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京剧作为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中的保留项目,近些年来也力求新的突破,唱响之旅全球巡演对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品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以品牌致胜的模式是文化领域中竞争优势确立的根本,京剧与西方歌剧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在交流中相互促进与学习是品牌得以长久不衰的关键。

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大众在家庭中休闲消费的文化产品模式。韩国电视剧与美国电视剧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广播电视类节目,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占有率。中国的电视剧目前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较少,本文认为北京的广播影视作品首先要提升此类产品的制作水平,并配合一些出版物产品,图文与视音频并行才有机会拓展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然后将更多的精神主旨融入作品之中。会展不仅是传统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文化贸易领域参与者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北京的会展业从单纯的会议业和展览业走向集会议、展览和奖励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北京在会展业的发展极有可能成为具有广州交易会性质的标志性事件,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扬、文化服务业的国际交流、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都会起到引领作用。

北京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主的文化新媒体产业在2012年的总产值达到167.57亿元,相比2011年的130亿元增长约29%;出口15.6亿元。北京发展动漫游戏可以融合众多的创意人才,包括以互联网形式链接非本地人才,将最大限度集合智力资源,运用各种文化资源来制作动漫游戏,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3.展望。

(1)文化中心城市,包括北京在内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健全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以文化金融创新为宗旨,建立政府专项发展基金、商业银行项目融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长期基金等不同形式投融资主体,促进文化资源和资本市场参与者全面对接,支持整个文化价值链各个环节。

(2)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有效市场竞争主体。在保障基本社会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前提下,对事业性文化单位进行市场化经营改革。此举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文化精神食量以全新的手法展示在更多地公众面前,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还扩大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

第3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1999年1月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校长。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人类历史的发展非常有意义,正是这种文化间的交叉构成了人类历史的丰富性。对于西方来说,中国文化具有深刻的魅力。但事实上,西方P于中国的知识总是在真实中参杂着想象,有时这种想象作用甚大,甚至会造成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今天我想从自身的两则故事谈起,谈谈在我的留学经历中所接触到的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1999年初,受德国阿登纳基金的支持,我有幸到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留学,师从大名鼎鼎的霍耐特教授。众所周知,霍耐特教授是哈贝马斯先生的亲炙弟子,在当代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传人,霍耐特教授致力于探讨黑格尔“承认”的概念,并深刻继承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范畴。而这样一位专门研究“承认”和“交往”的教授,却在与我的交流中问出了两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一次课后,我与霍耐特教授到学校附近的小酒馆吃饭。席间,霍耐特教授好奇地问道:“你们中国有铁路吗?”我惊讶于教授的问题,于是很认真地向教授介绍,我们中国不仅有铁路,而且有非常完备的铁路运输系统,在中国,铁路是非常重要的出行方式。霍耐特教授听完我的介绍,多少有些尴尬而又诚恳地说:“那你们比美国人聪明,美国只有公路和飞机,他们的铁路系统非常落后。”还有一次,我与霍耐特教授在办公室聊天,说起了我的孩子将要到德国探亲。那时候孩子5岁,与霍耐特教授家的小儿子年纪相当,教授便热忱地邀请我的孩子与他的孩子一块玩耍。但随后,他又问出了一个让我啼笑皆非的问题:“你的孩子现在还留着小辫子吗?”我说:“我的孩子是男孩,不留小辫子。”霍耐特教授说,他还以为中国孩子依旧像古时候那样留着小辫子。两则故事发生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千禧年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实力已位居世界前列,而这样一位在社会理论领域占据扛鼎之位的专家,却对现代中国有着如此巨大的文化误解,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一位教授尚且如此,那么在西方普通民众的观念中,中国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那时候霍耐特教授的博士讨论班上共有4位亚洲留学生,两位来自韩国,一位来自日本,还有一个便是我。或许是在与我们这些黄皮肤、来自东方他者文化的留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霍耐特教授受到触动,促使他开始研究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他为我颁授“文学之家―德嘉银行”翻译奖的致辞中,他强调了“文化的中介者”的作用。霍耐特教授说,文化中介者的职责便是致力于在两种文化之间实现思想上的相互交流或文化上的相互接近,让自己的国家认识和理解外面的陌生世界。一方面,为了搭建两种文化之间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他们不断努力去发掘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和共通的地方;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忽略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分歧和障碍,并且要让人们对这种分歧和障碍有所了解,这样才不会抹杀异域文化所独具的特色。所以在文化交融互动的过程中,文化中介者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这对于中介者自身的学识、语言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今时代,得益于互联网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进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中介者的作用也日趋重要。但反观当下,我国的文化中介者在推动文化互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未达预期效果,中外文化的沟通有待于加强。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译介,可以克服语言之间的障碍,帮助西方世界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然而目前我国向外输出的译介作品的质量与数量有待加强,其发挥的功效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正如当年作为留学生的我给霍耐特教授带来的触动,留学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承担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现在中国每年向国外输送大量的留学生,他们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在汲取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向外国民众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形象。然而,这种输出是不均等的,较之于走出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引进来”的西方留学生数量则非常有限。只有把他们请进来,让他们深入当代中国的实际生活,与中国民众展开广泛接触和交流,直观感受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才能彻底扭转存在于西方人观念中“梳着小辫、坐着马车”的一两个世纪前的旧中国形象,才能消除西方对于中国存在的文化误解,才能真正向世界展现21世纪开放、文明、现代的中国形象。

第4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 文化冲突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72-02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随处可见,语言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应受到高度重视。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英语教学必须注意中外文化差异比较,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好英语、正确地使用英语。

本篇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给文化的一些术语下了定义;第二部分研究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与其冲突的根源所在;第三部分探究了文化冲突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启示及其内在联系。结论部分概括了本篇论文的所有研究,并指出应适当重视文化的传播。

1 文化,交流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1 文化的定义

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共享共存的社会空间,或是历史和形象交流团体中的一员,当他们离开那个团体时,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都会在信仰和行动上保持标准的统一性。这些标准通常被称为“文化”。更简单的说,文化既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的生活方式。

1.2 文化,交流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文化与交流,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之间有直接的联系。他们是如此息息相关以至于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这两个术语几乎是同一个意思。霍尔[1]曾经说过:“文化就是沟通,沟通就是文化。”文化是通过交流来学习,表现,传达和保存的。当文化不相同时,交流的方法也可能有所不同。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内在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其文化的一个方面,反之,文化对语言也有所影响。著名的萨皮尔—沃尔夫学说总是被引用来说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虽然完全接受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它适用于文化和语言是显而易见的[2]。

我们看到文化在语言和交流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不只提供了交流的符号或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这些符号和语言相关的意义。此外,文化还影响了人们在交流中使用语言的方式,并造成了交流障碍。

2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2.1 文化冲突

对于文化冲突,目标文化和根源文化都可能会导致文化冲突。一方面,目标文化知识的缺乏可能会引起误解或不理解。举例来说,当一个学生问一个外国人:“你是美国人,不是吗?”外国人答:“是一个苹果馅饼。”这个答案使学生很迷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生无法理解。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苹果馅饼不仅是美国人最喜欢的食物,而且也是典型美国本地人的昵称。另一方面,文化冲突是指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背景知识的负迁移类型。如果一个人理所应当的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以同样的方式理解词语或行为的,或者试图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不同文化间人们的语言,那么即使他或她懂得这门语言,他们仍可能遇到文化障碍,并且无法实现成功的沟通。向西方人打招呼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 “Have you had your mea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2 文化冲突的根源

由于在前面陈述了文化冲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对我们来说,认识到产生文化差异的这些因素是很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文化冲突。

2.2.1 地理和历史

我们都知道,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来自内陆地区的大风常常会带来寒冷和恶劣的天气。因此,东风是我们最喜欢的,但与此相反,英国位于大西洋的一个岛屿,他被温和并且潮湿的西风所影响,因此,西风与温暖和积极有关。例如:

在许多冬日,我都看到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John milton )

东风化雨,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些习语带有不同的内涵。“一说魔鬼他就出现”,这似乎与中国的成语:“说曹操,曹操到”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内涵和其暗指在文化上是不同的。

2.2.2 宗教和习俗

宗教和习俗对语言的理解也有重要的意义。三字经已被广泛用于中国。在英国,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他在597年流入英国。基督教认为人是带着罪恶出生的,而人的生命就是为自己赎罪的过程。有很多词常常出现,像:天使,僧侣,主教等。现在这些词都被广泛的使用。宗教和习俗都深刻的扎根于文化中,他们下意识的被渗透到人的认知系统中,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3 文化冲突与英语教学的联系

3.1 文化冲突与英语教学

由于语言以多种复杂的方式约束了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文化冲突可能在语言教学中的每一个方面出现,并制约英语教学,降低英语教学的效率。这可以从许多学生中看出:他们拥有大量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却没有交流能力。

例如:一些学生无法理解这句话“他见她一见钟情,并作了一些精密的计划去追求她,但他却连一垒也没达到。”尽管他们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单词,但仍不理解。这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美国最流行的运动与表达的关系。这意味着学好一门语言不是只要掌握好语音,词汇和语法就行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语言,还要教文化。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多获取一些文化信息。

3.2 减少文化冲突的手段

3.2.1 增加跨文化意识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间的差异要求交流者应该对文化有敏感的意识。

语言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文化和社会语言间的差异,及本土与非本土英语使用者的基本行为,而且还要将这些认识传达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可以且应该包括让语言学习者意识到在言语行为中实际存在的差异。为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奋斗,并不意味着要将它同化为目标文化,相反,跨语言学习涉及了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第三位的发展,即“自我与他人的发展。”[3]。语言学习者需要了解本地人语言的意思,即使他们不选择通过重复本地人的行为来理解。[4]

3.2.2 分析,对比根源文化与目标文化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首先应该对根源文化和目标文化做出精确的描述。“除非我们对进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有更多精确的理解,否则,我们不能对这两种文化进行比较”。(Lado 1957:111)由于这两种文化清晰明确,对比分析可能会广泛用于显示文化差异,从而说明哪种本土文化习惯会被转移,并且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通过这种方法,误解和曲解在很多情况下会被预知,并且很多的文化冲突也可能被避免。

3.2.3 使用刊登文化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料。

由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通过与英国本地人交流或住在说英语的国家来获取英语文化知识,因此关于英语文化的教科书和资料对英语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有关文化背景和习俗的教科书让学生品位到了“真正的”英语。此外,教师应该尽可能得将许多真实的材料加入到英语课堂中。真实的材料指的是来自于真正交流中的那些材料。使用这种材料的优点是他们触及到了许多有关文化和社会的要素。

3.2.4 使用教学多媒体

由于可视媒体具有一些突出特点,因此它应该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第一,它们可以帮助教师展示目标语言与具有高真实性的文化给学生看。通过展示一幅人们在目标文化中生活状态的图片,学生们可以加深对日常生活的了解,例如:拜访朋友,打电话,问路。第二,使用可视教具的突出特点是:交际场景控制演示。教师或学员可以中断或重新排序,冻结行动,甚至可以取消声音或图像。语言学习者可以被邀请加入到视频演示的一部分中,并可以对他们所获得的暗示有所回应。通过这类做法,学习者在目标语言中的交际能力将有所提高。

4 结论

跨文化交流注定要受到文化多样性的干扰,因为语言,这个交流的主要手段,只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反映。它不可能将语言的使用从文化中分离出来。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的贡献就是对文化的冲突问题及其根源进行了讨论。这篇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尽量减少文化冲突的一些建议性方式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Hall,E.T.1977.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Anchor Doubleday.

[2] Samovar,L.A&Porter,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Lo Bianco,J.,Liddicoat,A.J.,& Crozet,C.(Eds.).Striving for the third place-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language education,1999.

[4] Lo Biance,J.,&Crozet,C.(Eds.).Teaching invisible culture一Classroom practice and theory,Melbourne:Language Australia Ltd,2003

第5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影视翻译;文化因素;归化;异化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电影电视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也是现代社会最具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近些年来,国内观众对于西方影视剧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一方面主要归因于其宏大的拍摄场面、精良的制作和精湛的演技,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成功的翻译在文化传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在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在翻译中怎样处理好归化和异化的关系。

二、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每一部影视剧都是一定文化区域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而每一种语言又包含着许多民族色彩鲜明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等,在语言中以成语、典故、俗语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影视剧的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例如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此片讲述了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围绕天主教的惩戒逐条杀人的故事。这七条罪是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即gluttony(饕餮)、greed(贪婪)、sloth(懒惰)、lust(欲)、pride(骄傲)、envy(妒忌)不[]wrath(暴怒)。Seven这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体验:例如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在这部影片中无处不在的“七”暗示着宿命的罪与罚。可以想象,如果汉译为一个简单的“七”,中国观众就无法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所以中文译名为《七宗罪》,它巧妙地转换了含有西方宗教色彩、中国观众不熟悉的文化,使影片主题鲜明,起到了诱导观众的作用。可谓文化价值体现的经典范例。又例如“Bathing Beauty”这部经典音乐喜剧片,在国内只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出水芙蓉》,这是最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和中文韵味的译名。气势磅礴的音乐响起,几十个女孩在水中翩翩起舞。突然音乐转为柔和,人群散开,一颗新星从水中冉冉升起,身上滴滴水珠晶莹剔透。霎时间,明白了“出水芙蓉”的全部含义。“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Oz意为虚幻的、不可思议的奇异仙境。译名来自清朝李百川的长篇小说《绿野仙踪》,此书以写神仙异迹为主要线索,并涉及世风人情。译来十分贴切传神,套用可谓上佳。在电影“Brave Heart”中有这样一句台词:“Please come here,Ibeg,in the name of Christ.”此句的末尾是请求或命令的强势语,与基督和基督教毫无关系。再看字幕的翻译:“请过来,我求你,以基督的名义。”我国的主流文化是非宗教文化,这样的翻译一般中国人是不习惯或莫名其妙的。所以最好这样翻译:“请过来,求你了,快点过来,我的小祖宗。”在中文里常把小孩叫“小祖宗”。

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的过程,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由于中外民族、社会发展历程、历史政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不同,还由于文化认同的差异,词汇所附带的联想意义也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以动物词为例,大多象征丰富,寓意迭出,要想译笔传神就要正确理解它们独特的含义。因此电影Dragon Heart没有直译为《龙的心》,因为dragon在英语中有负面的联想意义(使人联想到残忍、魔鬼),以及在中国文化里龙的正面形象(是中华民族、帝王、成功的象征),该片被译为《魔龙传奇》。再例如First Wives Club这部电影曾被译作《大老婆俱乐部》,殊不知英文中的first wives指的是男士的第一任夫人,与中国文化中的大老婆毫无关系。现在译为《原配夫人俱乐部》较为贴近原意。还有The Third Man起初译为《第三者》,结果被中国观众误以为是婚姻。其实TheThird Man指的是片中车祸事件的第三个目击证人,现在该片被译为《第三个男人》。此外,具有文化意识的译者应当知道影视翻译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对某些译文的处理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进行。在一些地区、某一时代被认为通顺认可的译文在另一地区、时代则可能不是好的译作。例如港译《太空也入樽》 (Space Jim)、《走佬俏佳人》(The RunawayBridge)就令大陆观众很难理解,“入樽”在粤语里其实是“打篮球”的意思,而“走佬”则意为“逃跑”。

三、归化与异化的关系

第6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英语电影字幕特点翻译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深入,一大批优秀的外国影片被引进到中国,受到人们的喜爱。大量国外影片的引进,带动了英语字幕翻译需求的增长,然而,关于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标准始终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由于影视作品是剧作者根据自身生活的经历或经验创造而成,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其语言对白具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对英语电影翻译时,应把握住其特点进行翻译。

二、英语电影字幕的语言特点

1、口语性

以剧情为主的影视作品一般主要是靠角色之间的互动来展开情节,这种互动一般以对话来呈现。既然是对话,就是生活中浅显易懂的日常口语,即简短、直接、生动,并且含有较多的非正式语及俗语等。

2、文化性

著名翻译家Nida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相应的文化中找到。译制片本身就属于艺术的二度创作,目的就是向目的语观众介绍国外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3、服务性

英语字幕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与影视作品的画面、声音等结合在一起才具有意义。如果把一段字幕抽取出来,单看其内容,是无法了解其真正涵义的,而其最终目的决定了字幕的服务性的特点。

4、时空受限性

既然字幕不可能独立于画面和声音而存在,这也就决定了其在时间停留和空间安排上都受到限制的特点。一方面,它不可能象书本上的文字一样长久停留在同一处,静止不动。随着与其语境相吻合的画面和声音的消失,它也必然消失,被下一句字幕所取代,即字幕瞬时性的本质。另一方面,字幕的空间存在也受到较大限制。影视剧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图像与声音的完美结合。字幕作为并非必要的一种后来添加物,其存在的前提便是不能对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字幕的排版也必须符合审美标准。在长期的字幕制作实践中,字幕的外观效果形成了较统一的评判标准,字体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另外,每一句字幕的长度也受到限制。由于画面是一闪而过,字幕停留的时间较短,往往只有两三秒甚至更少,因此内容不能太多。同时,是否添加标点符号,哪些标点可以省略,哪些不能省略,这些问题也必须加以考虑。三字幕翻译基本策略

基于字幕的一系列特点,在针对英语影片字幕翻译时也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

1、口语策略

如上文所说,影视作品的对白多以对白呈现,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必须使译文通俗易懂,尽量使用人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语言表现。如在影片TheCuriousCaseofBenjaminButton中,Mr.Weathers夸赞Queenie今夜十分美丽动人的时候,Queenie也回应他说,“Youain’tnoslouchyourself”翻译为“你今天也不赖”就比直接按照字面意思来的生活化的多。又如,当他们继续谈到Mr.Hamber时,Weathers对Queenie说“Iknowyouwassweetonhimonetime…”,翻译成我知道你以前很喜欢他的,就比较符合语境。

2、注释策略

译制片因为还身兼传播文化的责任,因而,译者在翻译中可以对影片中涉及到的事件或人名,适当地进行注释以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外国文化。在影片开头的倒叙中,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出现了罗斯福及后来提到的林肯,虽然大多数观众对于美国历史略知一二,但若译者在翻译时,用括号加上解释,观众一定会更理解故事的情境。

3、归化异化策略

既然电影字幕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因而它的服务性决定了译者要根据服务对象来确定翻译策略。如果目的语观众只是对剧情感兴趣,那么译者就尽量采用归化策略。如影片的片名,翻译为《返老还童》,让目的语观众一目了然,对影片的主题还未观已知半。但若译者的对象是希望借助影片了解英语文化,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保持影片本身的原汁原味,那么异化策略就派上了用场。

4、语言浓缩策略

由于字幕具有时空受限性的特点,因而在字幕翻译中务必要使字幕的信息量在观众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就需要翻译语言上的浓缩,使句子表达的简洁到位。如影片中当Benjamin回到家,Queenie激动的说“Itellyouwhat,mykneesaresorecauseI’vebeenonthem”把句子完全翻译出来没有一点错,但就会显得很拖沓,不如直接翻译为“每天晚上我都跪在地上祈祷”。字幕翻译也许有时候不能面面俱到,但因为具有与图像和声音互补的性质,即使在文字表达不明确的情况下,观众通过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也可以大概了解。

字幕翻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对外文影片进行翻译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影视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领域,虽然目前并未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但相信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其发展也会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伍蓉蓉.英美影视剧字幕特点及其翻译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5期2008年9月.

第7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电影片名;功能目的论;英汉翻译

电影是很容易被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们所接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被引进中国,译制影片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人们对一部电影的了解是从电影片名开始的,片名就成了电影的名片和广告,[1]因而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对于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译名应着重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观众反应为切入点,认真考虑商业、信息、文化和审美功能,同时做到简明扼要,新颖醒目,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在观众心目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起源于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所应遵守的原则不应该是忠实,而是应该按照译文在目的语中的预期功能选择合适的策略,这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功能目的论的原则,译者可以跳出传统翻译研究所奉为圭臬的忠实观的窠臼,采用更加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而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为译制影片做好广告宣传,更好地服务中外文化交流,创造更高的商业利润。下文,笔者将以起源于德国的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以期为译制影片的片名翻译提供借鉴。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者,她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及其局限》一书中,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评价译文的一种新模式,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她把文本功能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将文本按不同的功能分成三大主要类型:即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信息型文本重在陈述事实、信息、知识和观点,关键在于内容的传达。表情型文本侧重于信息发出者感情的表达,信息发送者将其对现实的感情和态度通过创造性作品传达给接受者,并使用韵律和修辞等手段加强文本的审美效果。操作型文本是有目的地传递信息,通过强化感染作用诱发接受者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2]

费米尔是莱斯的学生,也是功能翻译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她在1978年出版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 书中提出的“功能目的论”成为该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功能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是:(1)翻译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但是翻译的意图性未必体现原作和原作者的意图,而是体现翻译活动的参与者所要达到的意图,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的目的,规定翻译要求。(2)翻译应遵循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性法则”认为,翻译意图决定翻译的整个过程,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都由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做到语内连贯,即译文能被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和译文间应保持语际连贯一致,这同传统译论的忠实观类似,但是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是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3)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合适,而不是等值。合适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即在目的语中所应达到的要求。[3]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

功能学派虽然把文本的功能分成三个主要类别,但是也强调在很多的情况下,某一文本同时表现为多种功能,只不过各种功能的主次地位有所不同。电影作为一种商业化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影视片名必然是以感染功能为主、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为辅的功能特点。

(一)感染功能

电影片名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广告,通过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技巧,诱发人们去欣赏电影的具体行动,达到增加票房收入的目的。当今时代,电影业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各种题材的电影佳片云集,竞争异常激烈。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既可以选择看国产片,也可以选择看欧美片;既可以看爱情片,也可以看谍战片,等等。越是时间有限,选择余地越大,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就越明显。

(二)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是感染功能的前提,换句话说,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是建立在对电影内容的准确传达的基础上的。电影命名有多种方法,有的以人物命名,如Bathing Beauties; 有的以地点命名,如Titanic;有的以情节命名,如A Walk in Clouds, 等等。无论哪种命名方法,都对电影内容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让人们从某一角度对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三)表情功能对于电影片名而言,表情功能虽然不居主要地位,但是也不可或缺。因为没有真情实感的电影片名,不可能感动人,更谈不上诱发具体的行动。如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是以孩子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对母爱的渴求,感情真挚,很容易打动人们的同情心,诱发人们的好奇心,难以遏制欣赏电影内容的冲动。

三、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既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更是涉及跨文化交流性质的商业行为,同时也涉及中外文学艺术审美观的比较与汇通。要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译者需要具有学贯中西的文化涵养和很强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译者应该充分考虑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和影视翻译的目的,审慎处理电影片名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诸方面的差异。译者应灵活采用各种策略,在忠实于影片艺术价值的同时,又极大程度地吸引观众,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

(一)措辞新颖以制造悬念

新颖的措辞既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情节内容的不落俗套。因而,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推敲用词,选择新鲜的字眼,达到制造悬念、渲染气氛的效果。电影Sister Act若直译成《修女的行为》就缺少吸引力,但是精明的译者却别出心裁把它译作《修女也疯狂》。这个译名听起来非常吸引人,暗示这部影片是超越传统的。修女本是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能够做出怎样离经叛道的疯狂之事呢?同样,电影Blood and Sand若直译成《血与沙》就显得有些平淡,但是《碧血黄沙》这个译名就很新颖。我们纳闷为什么血会是绿色的?同时,黄沙又让我们想到宽广的沙漠。我们会充满好奇地期待着去欣赏在辽阔沙漠里发生的震撼天地的战争。

(二)萃取精华以提示核心内容

有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非常简单,因为英美人对文化背景的熟悉,会对片名的暗示一目了然,但是直译成汉语就让观众一头雾水。这种情况下,需要把电影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充实到题目中,使翻译成汉语的电影片名更好地起到提示内容的作用,容易为观众所接受。Ghost直译过来就是《鬼》,就会让人们认为这是一部类似于《画皮》的惊悚片。但是这部片子一点也不恐怖,而是讲述了一段一对恋人虽阴阳隔世仍痴痴相恋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把片名译作《人鬼情未了》十分巧妙,一方面,这个译名准确提示了电影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造成欣赏电影的冲动。Cleopatra是以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的名字命名的电影,直译就是《克莉奥特拉》,但是中国人极少有人知道这位女王,对中国人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译作《埃及艳后》,既提示了片中主角的身份,也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

(三)深挖内涵以促进文化交流

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用词简单,似乎一看就懂,但事实上,简单的文字背后蕴涵着很深的文化内涵。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应按字面直译,而应在理解其深刻意义的情况下灵活处理。Seven是一部美国惊怵片。一个自认为上帝的杀人狂按照天主教的七条死罪的惩戒教令杀人,故事发生在七天之中,故事在第七天的下午七点结束,可谓“七”是故事主线。如果把片名按照字面直译为《七》,恐怕连天主教徒要想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颇费思量。把它译作《七宗罪》着实高妙,点名了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主要的宗教寓意,让人一看就知道电影内容和有关。类似的还有First Blood,字面的意思一看就明白,说的是“第一滴血”,也确实有人译作《第一滴血》,但是这种译法给人一种血腥和暧昧的感觉。实际上“first blood”是英文习语,意为“首战告捷”,因而译名《首战告捷》既做到了题目与内容的统一,也增强了电影的正义之战的味道,可谓精彩的译名。

(四)套用名句以提高艺术品位

影视片名的翻译中,如果能够套用文学作品的名词名句,会给人一种很有文学品位的感觉。奥黛丽·赫本曾主演过一部影片My Fair Lady,中文译名为《窈窕淑女》。这显然是套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使人们看到这个片名就明白影片的爱情主题,更主要的是这样的译名有高雅脱俗之感,很有文学艺术品味,相比之下,《我可爱的女人》的译法就颇为拙劣。同样的例子还有The Rocks,如果直译就是《石头》,看不出什么意思来。但是套用中国成语把它译作《石破天惊》,既铿锵有力地准确反映了影片内容,又以艺术魅力造成了悬念,很有吸引力。

四、结 语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第一形象和识别标志,有着很强的广告宣传的作用,成功的影片译名对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要翻译好电影片名, 就必须在了解电影情节和目的语观众文化习惯的基础上,用新颖的措辞制造悬念,从电影内容中萃取精华提示核心内容,要深挖影视内涵以利于文化交流,套用名句提高艺术品味,从而使译名“兼具艺术欣赏性和文化传播性”[5], 不可随便地硬译、死译。否则,不仅不能传达电影应有的强大艺术魅力,而且误导观众,不利于文化交流,不利于影片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朴哲浩.影视翻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85.

[2] 张美芳.文本功能分析模型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A].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合与创新(第二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02.

[3] 何江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46.

[4] 乔晓红.试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方法[A].马志勇.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论丛[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103.

第8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学院策展;广州美术学院;海外展览

在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学院艺术与学院教育不再孤立地存在,学院与外部世界发生愈发重要的联系。学院除了承担本身的教育教学功能之余,还应积极投身参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去。学院参与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具有多维的价值和意义。学院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是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同时也是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学院教师需要打开眼界,学习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和创作观念,以更加深远的目光进行教学和创作;同时学院也应抓住各种机会,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教学教育和艺术创作成果,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在国际语境下构建“看”与“被看”的意义。“看”是一种态度,一种正视异域文化差异,吸收外部先进理念的姿态;“被看”是一种自信,一种愿意展示自我独特魅力,乐于对外分享成果的信心。对美术(设计)实践者而言,参与国际讨论更是通过在作品展示过程中的“看”与“被看”的双重意义下听到外界不同的声音,打破熟悉环境对自己的禁锢,从而在交流中更好J识自己、提升自己。因此,通过学院策展方式的海外展览对于学院艺术教育和学院教师自身创作,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都具有别样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学院相比于美术馆等文化机构与画廊等商业机构,在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和展览策划全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何将这些有利资源有效整合,并且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中是学院策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广州美术学院近几年通过自身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所建立的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平台,以策展人负责制的形式,先后组织策划了以学院教师为主体赴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举办的三场重要的学术展览,成功地探索出学院策展的交流机制。在面对多元的文化语境,广州美术学院尝试以学院的视角为中外艺术交流和学院艺术教育开辟一条别致的路径,并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展览交流展开新的思考和实践。

一、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

2014年10月,应澳大利亚南澳大学邀请,广州美术学院组织了邓箭今、范勃、冯峰、黄一瀚、黄勇、蒋剑韬、林蓝、龙虎、宋光智、王绍强、张彦和左正尧共12位骨干教师作品远赴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举办展览。展览以“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为题,以多元艺术形式来呈现学院艺术家和设计家在视觉艺术与设计的思考和实践,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当下艺术院校的艺术生态。

本次赴澳大利亚举办展览是具有跨越空间、地域和文化的意义,它将东方艺术家的观察与表现方式带进西方的视野和审视。长期以来,东西方在文化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在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符号上的不同。如何使东方艺术在西方艺术语境中得到有效呈现,激起长期习惯于自身艺术语言的西方观众的兴趣,并且达到双向交流之目的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策展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挑战之一。以“散点”这一东方所特有绘画视角概念向西方观众呈现东方艺术的维度,恰恰是在主题上表明自身的文化特点和艺术主张。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散点透视的绘画概念,更是来自东方的艺术家在探索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化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性实践。同时对于参展艺术家而言,将东方图示语言置于西方语境的经验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其所带来的思维碰撞,使得艺术家们更能冷静地思考和审视自身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在展览过程中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更加直接地带动西方观众对东方艺术的理解,以及东方式图像背后艺术家的思考与追求。

策展人赵健在展览前言中提出:“‘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以及同名画册,以多元的图示和多种要素,在呼应和诠释着上述文字的所指和他指,在标明着每位作者对现实场域、视知觉心理经验以及主客体对应方式的姿态、立场和价值观。”正如展览标题所示,本次展览所强调的是艺术家们以中国艺术所特有的“散点透视”的方式的观察结果,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所创作而呈现出极其多元形式与丰富观念的视觉艺术和设计作品。展览集体呈现出来自中国南方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家的创作状态。

为配合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代表左正尧还在南澳大学举办了一场题为“母语文脉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专题学术讲座,以中国当代艺术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向南澳大学师生和澳大利亚艺术家同行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最新状况。在主动展示自身艺术创作的同时,通过中国当代艺术的直接参与者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式,有利于不熟悉东方艺术的西方观众能够不受自身已有的经验所困,更好地解读和理解中国艺术,也对中国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有着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讲座和讨论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

二、心・目:关于视觉艺术与设计的实验

2015年4月1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和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心・目: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在德国柏林开幕。柏林是欧洲艺术重镇,长期以来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众多艺术家、策展人到此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德国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作为我国驻外文化阵地,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自2008年启用以来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得到德方主流社会的关注和欢迎,成为我国在欧洲宣传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次展览被列为2015年中国文化部和广东省合作的部省文化项目,其官方属性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本次展览延续了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办的“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览所探索的展览策展人负责制模式,由策展人组建策展团队和学术委员会负责确定展览主题和作品挑选。作为一次学院策划,展览充分体现了策展团队的学术导向与艺术趣味。展览以“心・目: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为题,展出广州美术学院12位中生代核心骨干教师的23件作品。展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包含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影像、书籍设计等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多元化创作和实验性探索的状态,集中反映作者“目”之所及与“心”之所思。特别是在当下的数码时代,视觉艺术与设计不再单纯依靠精湛的技艺进行呈现,作者们心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视网膜所观照的客体具有更进一步的实验性。广州美术学院所呈现的“心・目: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展览正是在这个意义下,来自中国南方的艺术家们关于“心”和“目”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

文化中心不同于艺术院校和专业的艺术研究机构,它的受众很可能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有兴趣但又是艺术圈以外的人士。基于这个前提,策展的核心考量之一是如何将中国艺术和中国艺术家的思想既在学术上得到有效的呈现,又能较好地兼顾非艺术专业人员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兴趣。策展团队选取了包括版画、油画、雕塑、书籍设计等德国观众所熟悉的艺术样式,同时也选取了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艺术,中西艺术杂糅整体呈现在德国观众面前,试图让德国观众在了解中国艺术家如何进行观察,并通过西方人或熟知或陌生的媒材介质上如何表达他们的想法。艺术家代表张彦和林蓝在开幕式现场进行了中国绘画现场挥毫,向德国观众直观地展示笔墨在宣纸上跳动的中国绘画形式。

此次赴德国柏林展览也受到德国观众的普遍认可与欢迎,开幕式上观众与艺术家代表进行了热烈而友好的交流,并积极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展览对于展示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状态和广东省文化建设成果,促进中德文化艺术交流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学院策展所彰显的学术高度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三、北纬23°/北纬35°:广州美术学院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联展

2015年10月,由广州美术学院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联合策划的“北纬23°/北纬35°:广州美术学院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联展”在日本东京举行。有别于澳大利亚和德国的展览以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家为展览主体,此次展览是广州美术学院与国外院校共同组织和参展的联合性展览,展出了广州美术学院52位教师和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29位教师合计81件(套)作品。双方参展艺术家代表还参与一场对话交流会,以艺术教育和创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深度交流。

本次展览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在中日学院艺术直接交流的情境下,广州美术学院和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两个不同载体的艺术家作品的并置与对话。早期的日本艺术深受中国艺术的直接影响,而中国近现代艺术又向日本学习,两国艺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广州美术学院多位教师早年赴日本求学或访问,在他们的作品中同时呈现出中国和日本的印迹。正如联合策展人赵健在展览前言中所述:“或许,纬度的差异可作为‘座标’――我们借助于它,能观察并探究各自的艺术成因,以及其最原本的基因和最自然的生存养份;或许,纬度的差异可作为‘方位’――我们能借助于它,比照并相反相成地组接各自的艺术矩阵,既相互理解和参照,又自然地保存不同和特点。”本次展览所关注的是地处广州和东京两个不同纬度艺术家的思考与艺术实践。由于他们身处不同艺术生态,接收不同的艺术滋养,故此在艺术表现艺术观念上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之处和各自独特魅力。在全球化的当下,着力呈现艺术家的地区性思考和表达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也为全球化和本土化提出了新的审视。展览以学院策展的方式将不同地域艺术家的作品集体并置和比对,进行直接的交流与讨论。

纬度的差异之于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的影响除了可以直接从展示的作品窥探一二,更可以通过现场的讨论会进行深度研讨。展览所构建的“看”与“被看”的关系在这个情境中尤为清晰与深刻。学院策展所关注的地域性问题的学术高度和集体意识并非商业性展览能比拟。学院除了在关注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之余,更加以独有的视觉关注诸如全球化与区域化的社会性议题。

日方合策展人保科丰巳在接收媒体采访中指出“北纬23°/北纬35°:广州美术学院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联展”展览作为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举办最大型的交流展览,对促进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为观察两校乃至两国在当下问题的思考和艺术再现的实践上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路径。本次展览在日本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包括《新美术新闻》和《月刊美术》等日本主流艺术报刊媒体都进行了系列报道,展览所产生的效应持续发酵。学院策展有利于全方位向外部世界介绍学院自身的艺术发展状况,对于进一步打开对外交流的局面和深化全方位合作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外双方对在相同或相似议题上构建跨语言跨文化的学术讨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结语

广州美术学院这几场展览将学院艺术家作品带到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与国外艺术界同行进行深度交流,相互探讨诸如当下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相关议题,这对于拓宽参展作者的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展览以自身方式呈现了美术学院开放、包容的学术气质,积极主动地在多元文化语境下以学院策划促成国际学术交流。学院策展在传递学院艺术主张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学院教育发展,增强中外艺术交流,搭建跨语言跨文化学术讨论。学院策展在面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有针对性地策划不同的展览内容,对学院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双层领域有着积极推动作用,更有利于促进学院构建良好健康的艺术生态,加速文化艺术双向交流合作。

注释:

*本文系广州美术学院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X JA039)。

参考文献:

[1]左正尧.学院态度:“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展[J].美术学报,2014(7).

第9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

>>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锦州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视角的中国周边水外交 基于Berry文化适应理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启示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战略性视角重塑“一带一路”发展新思路 基于“一带一路”的制度设计的原则 基于文化共通与文化多元视角解读“一带一路”的意义 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建设工程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传播学视阈下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安鼓乐的宣传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咸阳基于“互联网+”的“非遗”品牌化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模式下的新疆入境旅游发展对策探究 基于国际经济学视角对“一路一带”战略的分析探究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国际经济合作》课堂教学探索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架构下基于“互联网+”的物流发展模式与策略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初探 基于“一带一路”的河北省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模式的现代外向型企业管理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发展模式下的新疆旅游发展研究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90.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8,100.

[5]Mona Baker.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吴春梅,范纯海.新编使用阶梯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8.

[7]裘克安.李白《送友人》一诗的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3):37.

[8]许渊冲.翻译对话录[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二),1992:110.

[9]郭建中.创造性翻译与创造性对等[J].中国翻译,2014(4): 11,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