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生物教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91-03
一、前言
21世纪是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是竞争高度激烈的时代,而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操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生物实验能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生物学知识,是训练生物学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和培养生物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1]。实验技能是生物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位未来生物教师所必备的技能。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输送优秀教师及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是各个高校、各个专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吕新颖就阜阳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公共体育课教学进行了改革[2]。目前,有许多学者对生物实验教学及改革进行了诸多研究和大胆尝试,就实验内容设置方面,卢福芝等建议加强综合性实验教学[3],在教学资源方面,刘天学等强调开发实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及信息资源[4]。这些研究和改革实践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周亚平等研究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实验学时比例,引入仿真、模拟实验手段,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5]。本文通过对我院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反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我院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及其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阜阳师范学院生物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阜阳师范学院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3.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和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著作、论文、资料以及统计资料等;并对资料进行鉴别处理,为研究所用。(2)访谈法。本研究就我院生物实验教学的有关问题对部分教师和生物专业大四学生进行了访谈。(3)问卷调查法。对我院教师和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教师问卷共发放30份,回收21份,回收率70%。(4)逻辑分析法。对所获取的大量文献资料及访谈所得资料,紧密结合研究的问题,采取一系列逻辑方法,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考察与分析[6]。
三、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1.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态度。从表1可知:非常喜欢和喜欢做大学生物实验的学生占所调查学生的78%,不喜欢的学生比例仅占22%,而且9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大学生物实验重要,这些都表明我院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积极性和重视度都非常高。另外,66%的学生在做实验之前都对实验进行预习并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可见,我院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态度是端正的,比较希望做生物实验。但是,通过询问了解到,他们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成绩的评定而写的,更重要的是在做完实验之后却有47%的同学不愿意尝试进一步的实验内容与操作,反映出实验过程给他带来了负面影响。针对该部分同学,经访谈,由于实验过程中未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打击了其做实验的信心,严重打消了他们对生物实验的积极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关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对现行教学方式及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不同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适应和要求不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表2的结果说明,60%的学生比较喜欢实验主讲教师详细讲解并进行示范操作这种教学方式,77%的学生需要实验主讲教师先进行教授、讲解,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仅有23%的学生选择自主操作。选择独立操作的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勤于思考,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从表3看出,仅12%的学生对现在的教学方式不满意。结合表2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调查,反映出现在生物实验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传统的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这也在对有关教师的访谈调查中得到证实。但这种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独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有12%的学生对现行的教学方式不满意,他们不喜欢教师一味讲解,而更倾向于自主操作,对实验有更高的要求和需要,对他们而言,实验主讲教师现在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这种需求。
3.有关实验室情况的调查。(1)学生对开放实验室呼声很高。表4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强烈要求对实验室实行开放政策,显示出做实验的渴望和决心。全部受访教师也都表示开放生物实验室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不过遗憾的是,通过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访问了解到,生物实验室在几年前就已经实行了开放政策,并制订有一定的管理制度,而我们学生对此却并不知晓。猜测可能是因为老师怕一下子会有很多学生进入实验室造成实验室混乱,或者学生对仪器设备不熟悉,怕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总之,实验室开放不够透明。这也反映出我院生物实验室在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对我院在实验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室的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被调查学生反映对实验设备满意度不高,对有些仪器的使用还不熟悉。表5表明,88%的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满意度不是很高,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呈现。
对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建议的调查中也发现,35%的学生认为生物实验最应加强或改进的项目是仪器设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院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仪器设备上的相对不足。对于有限的仪器设备,有些学生对某些仪器设备表示还不熟悉,不会使用,说明该部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未得到培养和提高。(3)被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实验课中每组人数过多这一现实性问题。
显然,每组人数安排过多,不利于实验教学,而且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下,实验人数过多,导致“僧多粥少”的情况出现,当然提供不了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每组人数过多是生物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其功用、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限制因素。
4.学生的行为习惯调查。表8反映的情况来看,仍有17%的学生在实验失败时,为了完成实验报告,会选择改实验数据,使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相符;仍有42%的学生不去仔细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缺乏对科学的钻研进取精神,缺乏对科学进行探索的动机、欲望。要知道实验失败了也是一种实验结果,分析失败的原因,或者重新做一次进行检验,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仔细观察、动手动脑思考,都会有意外的收获。大多数学生未能做到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生物实验指导老师在教学中要多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逐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四、解决对策与思考。
为了体现和落实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养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和增强实践能力的目标,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针对调查的结果暴露出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完善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让实验室为学生服务。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生物实验室是生物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经调查,学生和老师都希望开放生物实验室。开放生物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熟悉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缓解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人员过多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对生物实验原有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其积极主动性,利于生物实验教学。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建议适当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增加开放透明度,加强实验室管理,对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并做好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让实验室实现真正的开放。
2.增加实验经费投入。在调查中,多数学生反映实验仪器设备的缺乏,导致有些学生没有锻炼操作的机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验课时,影响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增加实验仪器设备的经费投入,购置新的必需的仪器设备,并由教师对学生详细介绍仪器设备的性能、适用范围、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演示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确保其能用、会用,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院的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3.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组织方式。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都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准备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需添加试剂、观察现象、记录结果,而不明白为什么要配制这些试剂、药品,怎么配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让那些喜欢自主操作的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试剂的配制、实验材料的培养、仪器的调度等,让学生参与到完整的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有整体的认识。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还能在准备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了,进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4.引进“渐进性”教学模式,严抓考核关。所谓“渐进性”教学,是指让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多做验证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统一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进入下一轮大三的综合性实验,参与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过程,操作考核中不规范、不认真者不予通关,让其留级继续进行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实验设备、仪器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训练的一种复合式的实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进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必须狠抓、严抓。以实际操作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完成。
五、结语
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发现了我院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予了几点应对策略和建议,希望对我院的生物实验教学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原宝东.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06).
[2]吕新颖.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3]卢福芝.生物综合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基础教育,2005,(12).
[4]刘天学.生物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生物学教学,2002,(06).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
生物实验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条件,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类似科学实验的模式、程序、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和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活动。实验探究具有直观性,学生通过实验可以获得直观的感知,很容易得出直观的、科学的证据,得出结论。
一、教师应转变实验课的教学理念,把实验活动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生物实验课是教师先向学生传授实验的原理、步骤及实验现象,再让学生按照统一的步骤逐一完成实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学生只是机械性的操作,对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及背景知识等不加思索,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和思考的积极性。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安排学生完成”的传统实验教学已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它忽略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各方面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无法实现新课程所要求的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要改变实验课的这种模式,教师首先要改变实验课的教学理念,不能只专注于实验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是主导者,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要不断巡视每组的实验情况,要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的姿态给学生以指导,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以适当的点拨和帮助,使每个组的实验都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实验有时要等一段时间,如唾液淀粉酶的实验、光合作用实验中绿叶的脱色等,这时教师要安排观察或讨论的内容,不要让学生闲等,否则课堂秩序容易混乱。教师要对操作准确、观察认真、纪律良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于纪律不好的学生,要小声提醒,帮助他们及时改正。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收获、情感体验等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或期末考核中,鼓励学生从实验中体会、收获科学实验的快乐,这样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另外,教师要特别精心编排实验小组也很重要,小组成员在进行实验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互相依赖也互相制约,这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编排时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组合。如要考虑学生的性格互补性、自律性的强弱等进行合理搭配,使他们成为黄金搭档。
三、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四、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同时,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有的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适当。再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这样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五、实验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虽然生物实验课是同学们很喜欢的课,但也是教师很难控制的课。一些实验学生本来很有兴趣,制定出了很好的计划,却常常因为动手能力差,实验操作不成功,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特别重要的。目前的中学生物实验,因为时间或实验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材料的培养、收集都由教师代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实践、创新机会的削弱和限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比如观察蚯蚓的实验,让学生到泥土里面自己寻找,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兴趣,还可以顺便观察蚯蚓生活的实际环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再比如,在观察花的结构这个实验中,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准备新鲜的花,因为有不同的品种,学生可以在观察完自己的花后与其他同学交换观察,并记录下各种性状。学生在反复操作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能进一步加深对花结构的印象。因为有很多学生带来了不同的花,在此还可以对本实验进行课外延伸,根据某些特征对花进行分类,如两性花、单性花,子房上位、子房下位,各种花序的不同等等,进一步丰富了课本中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六、实验教学要体现学以致用,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生物实验教学要体现学以致用,达到自我教育。如在要求学生做水蚤这个探究实验时,本探究实验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酒精和烟草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二是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能力。本实验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时有许多细节值得注意和重视,如选择什么样的酒精浓度、水蚤心脏的位置、心率的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等,这些细节非常重要,往往影响实验的效率,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因此在做这个实验时,每一组的学生最好选择3个对照实验完成,即清水中水蚤的心率、两组有一定浓度梯度的酒精溶液中水蚤的心率,每一组必须经过多次实验来求出平均值,然后从这三组中的平均数据中分析现象和得出结论。实验完成后,应及时完成探究报告,让同学们采取全班交流的形式,来讨论哪些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把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这样的教育意义更大。
总之,作为一名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能力,以便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他们的一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一、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研究的范围主要是中学英语,研究的对象是初三年级的2个班,其中三(4)班作为实验班。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进行课堂观察,主要的研究过程如下:
1. 合理分组。将本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平均分成四部分,分别是高、中上、中、低四个水平。然后将本班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每组成员的成绩分别处于班里的高、中上、中、低四个水平。选定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掌握该组成员的作业收缴、单词背诵及其它相关英语学习的情况,由老师定期检查。
2. 制定活动方案。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丰富多彩。首先,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模仿生活中的语言情境进行交流,营造出富有浓浓的英语氛围的课堂环境。其次,引入课堂游戏,增强小组间的竞争。初中生都有争强好胜、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只要有竞争项目他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因此,涉及到竞争的课堂游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3. 设定学习任务,给每个小组设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范围由教师提出,由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确定各自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有一定的灵活性。
4. 学习效果的检验。实验初期,学生一下子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适应。但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逐渐认识到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重要性,产生了既要自己学好还要帮助同学的双重责任感,萌发了追求小组内“人人进步,全组成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过实验,现在学生能积极地投身于各种探究学习实践活动中去,课前预习已不必教师专门布置,一部分知识上完,学生会主动预习新知识,有些学生还超前预习。另外,利用分阶段考核法,制定一份考核表,从作业、听写、背书、课堂检测、考试等多个方面检验小组学习效果,就每一次考核内容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制定一个具体的考核标准。对于考核优秀者给予奖励,对于考核较差者给予批评和鼓励。
初三(4)实验班和对比班初三(3)班的学习成绩分析结果如下(两个班的人数都是50人,满分都是120分),表1为初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的英语成绩(2010-2011学年度),表2为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验,第一学期期末英语考试的成绩(2010—2011学年度)。
由表1和表2对比可见,通过学生小组学习提高任务型教学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
三、研究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教学有效性;教学研究
一、创设合适问题,提高课堂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高中生的学习量是很大的,这就使得学生难免产生厌恶和畏难心理,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和压制学生的思维和想法,而应当进行兴趣的提高,最基本的就是要从课堂的提问开始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提问只是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这对提高课堂 教学有效性有害无益。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合理地进行课堂问题的创设,不再只是注重知识的掌握,而是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和实际的教学情况。比如说,讲到“克隆”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如今的医学难题,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克隆技术得以实现,那将会有多少人受益啊?这样举例,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潜意识地指引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优化评价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优化教学评价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教学过程中多是采取教师评价学生的优劣,这样做的弊端显而易见,就是只考虑到了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这两部分,而没有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评价就可以从最简单的各科教师的评价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评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表现,更考虑到了学生在为人处世以及突发事物的应变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考量。
三、恰当使用情境教学法,以情动人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是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不断变更教学方法,让教学更显活力。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辅之以情境教学法,从而让学生更有兴趣地接受知识。比如说,在讲解《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动手来探究一下:为什么子代性状的比例是1∶3?为什么子代有可能会出现与亲代表现性完全不同的形状?这个比例是怎么产生的呢?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的训练,比如说,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着一对基因,大家自由凑对,然后根据亲代遗传基因进行推断,看看两个人之间有几种情况,然后再另找人凑对,再看看表现性的比例……多试验几次,就能自行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比教师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的讲解有效得多。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互利共赢
师生关系的好坏一直是教学成效优劣的一个重要基准点。研究也表明,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能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激发,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愉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教师的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教师绝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的讲解,而是应该结合多种教学形式真正地做到“传授”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学习的活力,从而不将学习当作是一项任务,而当作是一种兴趣和爱好。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教师研究的重点,这关系到教学效率及成果的优劣。高中生物的教学更是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有效地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许多方法能提高课堂有效性,这就需要各级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改变。笔者也真心地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为学生的未来点一盏长明灯,指引学生的美好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淑静.新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02).
[2]郭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浅谈[J].读与写,2014(01).
作者简介:吴克文,1985年11月出生,生命科学专业,就职于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研究方向: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在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 生物实验教学 探究式教学模式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与平台。目前高校在校生的实验创新能力还比较缺乏,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开发性、创新性实验,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框架
1.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探究式实验课设计
同一个系的学生水平往往相差悬殊,智力、能力、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差别。教师的任务就要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提高。教师上课时给大家布置了实验任务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完成实验的结果作出不同指导。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只要解放学生的手脚,他们能充分发挥其想象与创造能力。
2.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维的过程往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准确提出问题之后,需要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一是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如通过互联网或者查阅资料等;二是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是学生增强协作意识的有效途径;三是教师指导,当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以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切忌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
3.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准备实验,互相协作完成实验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课程的准备往往由实验员或实验教师按着教材的要求进行,学生往往并不知道实验是怎么准备出来的。探究性实验的准备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通过准备实验,学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对实验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探究性实验过程是由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的。学生的协作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验过程中遇到难于理解的问题,同学们可以互相探讨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更进一步探讨实验的原理。二是当实验操作个人完成很困难时,几个同学可以组织起来,共同完成实验项目。
4.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传统的生物实验结果大都是一样的,所得的结论也是一致的,生物实验只是验证生物理论的正确性。而探究性实验的数据是千差万别的,实验结果不一致,所得的结论也是不同的。所以实验教材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参考书,实验结果与结论从教材中是查不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时要特别的精细。取得实验数据的过程中一定要求学生注意数据的科学性,每一个测量至少要求获得3组以上的数据,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统计学的思想与理念。对结果的分析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图书馆翻阅书籍,分析实验中得出的数据。
5.教师在生物探究式实验课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的生物实验课教师的地位往往是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探究式生物实验课中教师的地位是辅导与协助。在探究式生物实验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在课堂中不要框住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实验的大方向,给学生以启发;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以协助,解答学生通过思考而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关键的难点;在讨论中,教师要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在总结与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辅导。在此过程中切忌教师包办代替,否则就失去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意义了。
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彻底摆脱教材的束缚,教材只是参考书。如观察植物表皮细胞的结构,可以让学生采集各种植物的叶片,做表皮细胞的装片,让学生自己总结表皮细胞结构的特征;再如观察植物茎的结构,可以让学生分别采集几种木本、藤本、草本植物的茎,通过徒手切片,观察每一种植物茎的结构,最后总结出茎的基本结构及不同植物茎的结构差异。
2.注重实效性,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要根据实验课的性质,适度地开展探究式实验,不能盲目地把所有课程都开成探究式实验
探究式实验是在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上,或经过教师辅导的基础上,对课程有一定了解后才能开始设计实验。有的课程难度太高,或者仪器较为贵重,仪器操作过于复杂,这样的实验一定要有教师的辅导,即使作为探究式实验课,教师也要全程参与,多做辅导。所以在传统的实验课基础上切实可行地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王琪.让传统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和谐发展[j].科学大众,2008,(8):46.
[2]张永春,张显华,武迎红.构建高等学校动物科学类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4):167-168.
[3]张琳.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7):296,
[4]陈天素.探究式生物教学[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8:91-92.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教师对此付出了很大的教学努力,而在实验教学中,毫无疑问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重点内容,由于新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标准需要我们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在高中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当前的必然趋势。
一、革新理念,还课堂于学生
由于实验课是一门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课程,需要学生很高的积极性,而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使得学生并没有很高的课堂积极性,甚至很多学生完全是按照教师的安排行事,毫无自己的意识可言,这对于实验学习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学习来说是极大的障碍。所以为了提高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给予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得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教师也能够与学生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方法能够逐渐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明确下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感和实际意义。
二、丰富手段,挖掘学生潜能
为了切实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除了理念的革新之外,还要保证教学手段的丰富,这不仅是满足学生学习欲望的要求,同时也是客观上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一种积极表现。因为每个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并不相同,而实际反映在其探究实验中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果教师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则不免会伤害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而这种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会让很多学生在逐渐的引导之下将自己的潜在能力不断地开发出来,这不仅对于我们眼下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总而言之,在高中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极为关键,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提高我们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最大限度地保证我们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最大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实验课教学 教学改革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学科[1],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及专业课的学习质量。植物生理学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教学是植物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已成为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3]。我院是一所新的专升本的地方普通高校,植物生理学是我院新生物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实验课是该课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学院基础薄弱,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为了适应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真正实现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创造能力和对植物生命现象作出敏锐判断的能力,改革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1.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植物生理学是我院生物专业的一门新课程,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有限,因此,目前该课程所开设的实验课中绝大多数为基础的验证性实验,如从2005级到2007级生物科学专业所开设的实验内容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包括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等内容,这些实验内容都属于验证性实验,内容简单陈旧,实验方法也是沿用传统的老方法,操作简单。综合性实验很少,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根本无法开设,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2实验教学方法枯燥。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讲授和演示,学生听然后模仿操作。这种按部就班的“灌输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尤为突出,如在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堂上学生完全按照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来的实验步骤机械地进行操作,基本是老师写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这种实验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制约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3实验设备严重缺乏。
我院是一所新的专升本的地方普通高校,植物生理学是我院生物专业的一门新课程,各方面的基础都还很薄弱。目前我院植物生理学还没有独立实验室,只能跟其他课程共用实验室,而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不仅陈旧,数量也非常有限。如目前称量用的天平只有精确度为百分之一的,而且只有一台供20名学生在实验课时使用;目前用的恒温水浴锅也只有一台不能显示温度的老式水浴锅。实验设备紧缺严重影响了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一直以来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课都没有专门的实验员,因而从实验药品、材料、仪器等的准备,到实验课堂上实验步骤、操作等的指导都只能由理论课老师来独自承担,这样大大地增加了任课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也不能保证按时按量完成实验课的教学。
1.5实验考核不科学。
目前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成绩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验报告来给予实验成绩,缺乏有效的考核学生实验能力的方法,这种评定成绩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多种问题,使学生在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往往是被动的,这些不利的因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对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2.1改变教学观念。
生物学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学科,知识更新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要逐步改变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认识,把技能培养看成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
2.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植物生理学实验数量多、内容丰富,而我院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时安排一般为24学时,因此在有限的计划学时内完成全部实验项目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组合,主要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经费等具体条件,依据教学目标、内容、技术方法重新进行相应的组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可从两方面进行。
2.2.1实验要有代表性。对于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和实验所用仪器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可选择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或两个即可,如定量实验中一般都要进行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这种使用仪器相同的实验只要安排一个即可,如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或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其中的一个就可以。通过选择代表性实验,一方面可避免一些重复的内容操作,另一方面可在有限的课时内开设其他内容的实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哪个实验为代表,都应该做到让每个学生对所涉及的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方法都能熟练掌握。
2.2.2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如在植物抗逆生理中,可以进行的实验很多,包括丙二醛含量的测定、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等,这些都是分析植物抗旱生理指标的实验,应该设计成综合性实验,具体办法就是在实验室模拟干旱协迫条件,然后对一些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综合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
2.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我们采用的是“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生按实验指导书和老师的安排去做,整个实验过程由老师牵着走,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了事。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是必要的。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3.1紧抓学生的预习。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有所了解,并且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由于预习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上课时学生会主动地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或跟老师一起探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效果,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2.3.2提倡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实验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做一些准备,如实验需要用的一玻璃仪器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前做好清洗,有些实验所用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准备。通过参与实验的准备,可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3.2关注学生实验操作。实际操作是实验最主要的环节,也是衡量实验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初次使用的实验仪器,指导老师必须做到“手把手”地指导,并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2.2.4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验中,不仅要求学生得出实验结果,而且要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它能说明什么问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增加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植物生理学是我系的一门新课程,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不仅缺乏,而且非常简陋,同时植物生理实验课没有独立的实验室,通常只能跟其他课程挤在同一间实验室,导致一些重要实验内容没法开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增加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是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此外,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植物生理学的每个实验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必须有实验员的协助,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2.5完善实验课考核办法。
植物生理学是我院生物学专业的一门新课程,一直以来都把该课程的实验与理论视为一门课,对实验的考核主要以学生平时的实验报告为依据,但是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是教师的主观性较大,缺乏评定的量化标准,容易出现一部分学生只会写实验报告而实际动手能力则较差的不良局面,较难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因此,在今后实验课中我们将更倾向于对学生的综合测评,着重以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路来评价实验成绩。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的课题,既需要大量资金、设备的投入,又需要教师与实验人员的合作、共同研究、讨论与实践。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我们能成功地把我院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生物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59-02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整体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需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以构建高效生物课堂为核心目标,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收获最大的知识提高。
一、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效课堂指的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低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提高,最大限度的满足现阶段社会与学生自身对于教学效果的需求。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高效课堂的含义:高效课堂的构建始终贯穿“教学”二字,“教”与“学”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片面的追求教育工作者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势必会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如果片面的追求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育工作者的“教”,也不可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备课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强化教育工作者备课质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备课,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强化备课质量,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特性,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才能在备课时融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设置教学坡度,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优生能从中获得生物知识水平的拔高,学困生能从中获得生物基础知识的提高,为提升其生物知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规律总结为以下几点,即理论实验知识探究化、科学史知识故事化、考试重点知识生活化、生物学科知识趣味化、题型方法知识规律化、活动课知识家庭化,只要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遵循以上几项原则,那么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也就成为必然。
(二)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拓展生物课堂教学时效性与创新性
高中生物教学是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拓展知识为辅的教学活动。因此,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重视生物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以后生物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将新课内容关键知识点整理出来,并以图表的形式相互连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便初步掌握本课学习基础知识框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生物课堂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拓展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创新性。生物作为一门起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将生物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便于学生了解生物现象、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生物教学的内容。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则体现在现阶段以活动、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亲手实践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生物现象,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抽象的语言教学造成学生学习障碍。
(三)重难点题型思路点拨,培养学生解题思维模式的形成
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重难点题型讲解的时候,不能将题型的讲解作为唯一目标,而是需要对重难点题型进行延伸与发散,使学生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能够迅速抓住题目核心,保证解题速度与解题准确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讲解题型的时候,需要重视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讲解,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形成解题思维模式,即审题第一,其次抓住题目核心、分析解题思路,最后规范答题内容。在重难点题型讲解完毕后,可以提出设立一些类似的题型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训练中加深对于类似题型解题思维模式的印象。
(四)重视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馈
高中生物教学是一个知识传授与接收的过程,同时,反思与反馈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完毕后,需要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课后反思,及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并与其他同学展开探讨,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氛围。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学习中存在疑惑的问题,提升生物教学效果。人无完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难免会存在疏漏,此时学生需要及时将课堂学习中的疑惑向生物教育工作者反映,便于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助教学工作。
本文主要从高效课堂的含义切入,结合笔者多年生物教学经验,试探性的提出几点构建高效生物课堂的方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与借鉴,以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整体生物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祁晓冉,杨继红.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苏迎迎.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一、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纵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它在整个教学环节很难发挥实验的教育价值,不能切实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充分体现新大纲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包含教学、教师与学生等几方面因素,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下所示: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内容落后陈旧。我们高中生物老师很多年都是沿袭着一套教学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上都是照搬的课本课外习题的内容,或者是从科研杂志上照搬的实验课件,它们已经落后于时展,很多实验得出的结论早已经被学生所熟知,而很多实验结果都是学生凭着主观印象拼凑出的数据,实验教学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乏善可陈。高中生物老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往往忽略了高中生物的教学特征,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将实验课程当成了课堂教学的延生,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引导和交流,只是将实验原理、步骤和要求详细成列在黑板上,学生缺乏新鲜感和探索欲望,自然对于高中生物实验课程兴趣索然。
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缺乏猜想。科学的最大魅力就是探索精神和实验论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就是诠释自然生命的最好舞台,而我们的高中生物老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却缺乏有效的实验情景设定,对于实验内容没有认真规划,教学目标中缺少猜想和假设,造成探索实验成为了走过程,而没有猜想和假说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开展有效的策略,需要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仔细研究高中生物的教学特征,选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新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人类开展行动的目的来源于自身兴趣的驱动,而它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它们大多是对于成熟的生物结论的论证,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创新实验教学内容,组织新的实验课堂,探求新的实验素材,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验动手操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利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验设计,开展探究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然现象,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生活体验,为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提高科学理论指导。因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教学的探究精神。例如:教师在开设关于DNA的实验教学时,基于DNA为分子结构,学生无法直观体验的状况,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建构主义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模型方法建立有效的DNA直观体验,而通过提出研究DNA科学家的实验构思来引导学生重演发现实验的过程,体会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真正体会到探究精神的魅力。
3、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科学研究是开放式的,它讲究的是兼容并包与,而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将课堂实验课程转换为开放式实验,挖掘实验兴趣,组织学生自发组织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保证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实验材料和实验结论的开放式、多元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在开展植物细胞壁、细胞质的生物实验时,根据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在显微镜下认真区分不同的植物细胞结构,对于细胞液的浓度等实验重点和难点,应该组织学生从教材讲解和专业期刊论文中学习和考证,教师在庞斑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评,保证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新鲜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