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科融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网络工程生命周期 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38-02
1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1 背景
2010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加快通信业创新转型方面,要求加快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加快TD-LTE研发和产业化并开展区域性试验示范;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快业务推广和网络建设改造,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强化互联互通和资费服务监管。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强调“安全”环节,要求加强码号、域名、IP地址、网站准入和接入服务管理,做好网络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强IPv6、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覆盖城乡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启动物联网建设布局,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柳州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网络覆盖面的增加、新城区的开发、旧城区的改造等等因素,网络工程的工作量会逐年稳步增加,因此对网络工程方面人才的需要量在未来几年也会随之稳步增加。
1.2 意义
1.2.1 打破当前网络专业教学中的学科体系,使教学真正适应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2.2 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建立起一套以网络工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体系。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开发出以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为核心的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
1.2.3 提升网络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相关专业技能。
2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2.1 预期目标
通过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教学的递进式项目化网络工程课程改革,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网络工程有选择性地构建教学内容,为网络工程方向教学服务,培养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门化方向学生就业质量。
2.2 主要内容
(1)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并明确作为网络工程实施、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设计若干个网络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核心整合所有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制定出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2)会同行业专家研究制定在各项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及评价标准。
(3)从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2010级开始进行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并总结适应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4)整合教师资源,组建并培训一支能进行该递进式项目化教学的教师团队。
2.3 研究重点
(1)制定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2)制定在各项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及评价标准。
3 课程改革的实施
3.1 第一阶段:调查阶段
到网络企业调研、分析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基本职业能力;到网络工程专门化方向毕业生就业单位调研、分析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不足;撰写调查报告和递进式项目化教学的可行性报告。
3.2 第二阶段:制定草稿
结合前期调查信息及查阅有关资料,研究确定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职业道德、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设计若干个网络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核心整合所有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制定出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3.3 第三阶段:评审定稿
邀请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共同对教学方案、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指导书进行论证和修改,研究制定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确定实施性教学方案及其标准、实训指导书。
3.4 第四阶段:实践教学
在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0级开始进行的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整合教师资源,打造进行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师团队,总结适合于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以及团队管理模式,制作并收集教学资源包。
3.5 第五阶段:实习推荐
进一步联系单位和推荐学生到相关公司进行项岗实习,并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和优化和完善该教学体系的信息。
3.6 第六阶段:项目总结
对项目进行总结,整理相关文档,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递进式项目化教学体系。
4 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4.1 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递进式项目教学的课程改革的项目总结报告。
4.2 教学方案,课程标准,实习指导书,学生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教学资源包。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经过课题从开题到现在第三阶段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越来越清晰认识到,应该在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中实施教学环节的信息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网络平台为工具,以任务驱动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把课堂变成语言实践的场所。对于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的实际意义,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内容,方法体系进行改革,从实际教学改革和教学需求入手,对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中间过程和状态进行分析和探讨,把信息技术从单纯的被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英语课程甚至其他课程的工具媒介,提高课程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变为学习的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结果反思
教师方面: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调查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课题组成员开设研究课,实验课,通过实际文献资料学习、教学测试、同课异构、课件实际效果运用、调查比较、教学设计个案剖析、论文交流、集体备课、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等实践形式,实现资源,知识,思想的共享,提高了备课,研究的效率,增强了对信息技术这个工具的理解和应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率效果。拟定编制特色校本英语课程,撰写了多篇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和设计,内容涉及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各个方面。
学生方面: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信息素养明显提高。通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网络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知识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信息技术辅助学生提高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技能,变传统的教师评析为互动互评,成为了更简便易行效率效果更高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活动模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同事学生在体验收获和成功的过程中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风格,由被动变主动,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英语交流交际能力显著提高。
在具体操作方面,也碰到了一些难点,例如硬件方面,如果本校有专门的网络信息化教室(注意:不是微机机房,这里说的是只具备教师网络教学和传递部分在教师可控制范围内的数据资源软件,以及同时具备语音对讲,跟读,听写等功能的现代化网络语言教室)那么开展整合教学研究将相对容易。本校学生家中有计算机的只有少数,因此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不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学生更少,那些家里没有计算机的学生对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学习的概念也就相对模糊。而本校英语教师对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大部分教师重视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看出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只有很少部分老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可能力不从心。学生对英语教学中老师的引路人作用还是比较认可的。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对促进师生互动,对师生关系的好处也有体现,关系比较融洽。有进一半的学生已经在思想上有了利用信息技术去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意识,这与老师平时的强调肯定有直接关系。
三、对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各自的认知,教学特点,研究如何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到英语教学当中,重点其实就是整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以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来达到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成绩,教学质量。
经过课题组再三研究和反思,最终确定本课题研究思路:是通过探索研究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有效整合的具体模式和方法,来改变中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确定的具体研究方向是: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具体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正发挥英语作为语言学科最重要的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转变英语教学的理念,即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利用信息技术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真正有效整合”的形式出现,寻求现代中学英语教学中新的增长点。
四、今后课题研究的设想和思路
在下一阶段,课题组将继续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完成阶段目标。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课的研究,找到有效的整合课模式,还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特别是网页形式的课件设计制作等技能。对课题研究中的分支小问题,以总结随笔和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继续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编辑资源库目录,最好能针对到章节级别,进行具体化设计。
最后,课题研究还希望领导和专家老师们多多指导,多多帮助,使我们课题惯利的研究和发展,以期推动英语教学课程改革。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研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科研是贯穿、渗透、作用于整个教育事业的一项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教研部门是对中小学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考试评价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专业机构。长期以来,我市各级教研部门在推进课程改革、解决课程教学实际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学研究工作仍面临许多问题,如个别地方和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到位;国家课程方案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执行;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落后;教研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地区教研工作相对薄弱等。因此,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强化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研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堂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二、以“三个加强”为着力点,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研
1、将平等对话、互动交流机制引入教研
教研部门和各学科教研员要转变角色,做校本教研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服务者,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等,要结合听课、调研,与教师展开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以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对话、深入交流、共同切磋,要充分尊重一线教师的见解、想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丰富教研活动和内涵。
2、发挥区域教研的交流平台作用
各级教研部门在组织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同时,也应积极开展区域教研,使两种教研互为补充、互为完善;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组织备课研讨、课例教学、专题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积极开展区域、联片、结对、城乡等多种形式的教研;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教研,为一线教师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要建立完善农村教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农村教研工作。
3、借助各类专业团队的力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各类学校要善于借助名师和专业团队的力量开展教研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完成相应级别的教育学会及其下属的各学科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要使用好本区域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类名师,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4、明确各级教研机构的工作职能
各级教研部门在组织好本级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下级教研部门工作的指导和考核;下级教研部门也要积极接受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主动汇报工作。鉴于工作职能和服务对象的差别,市级教研应以高中教研为主,适当组织义务教育阶段教研活动;县区教研应以义务教育阶段教研为主,配合市级教研部门做好高中教研工作。县区教研机构要加强对中心校教研室工作的指导,帮助其认真、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农村教研工作,探索出适合我市特点的农村教研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学科教研
1、优化教研过程
创新教研活动形式,改变程式化教研的僵化模式和机械操作,根据教师对教研工作的专业需求和学科实际,机动灵活地开展学科主动教研,促使教研工作更具有靶向性、专业性和学科性,更加实用有效。发挥教研员在学科教研中的专业引领作用,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学科教研,体现学科教研活动中教研员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主体地位。
2、建立专业学科教研基地
在全市范围内,根据学校学科教学教研成绩,精选一批教研示范学校,建立学科教研基地,发挥其激励引领作用,利用基地优秀教研资源,力争在学科教研上实现新突破,从而带动全市学科教研水平的提升,为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3、加强学科课堂研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各类学校要把教研重心放到高效课堂的打造上,立足学科课堂主阵地,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以师生可持续性发展为根本,解决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常态课堂的优质高效,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
1、注重教研机构在校本教研中的促进作用
各级教研机构要尽快出台本区域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建立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要建立校本教研分片、包校责任制,建立校本教研基地;要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要制定优秀教研片区、学校、教研组和个人评价标准。教研员要降低工作重心,经常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要有自己的实验点和实验校,要能够发现典型、培养典型,以点带面,以强带弱。
2、发挥学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阵地作用
校本教研工作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学校要整合各处室的力量,成立校本教研领导组织,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保障校本教研经费,改进对教师校本教研工作的评价;要建立教师之间专业切磋、彼此支持的机制,改变教师之间各自为战的状态;要积极联系教研机构和大学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积极联系校外名师,发挥专业引领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课堂改革为抓手,认真抓实校本教研工作。
3、突出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要积极参加学校和各级教研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提高“同伴交流”的能力;要聚焦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成长即成果”的理念;要转变职业生活方式,从“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构建“学习、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职业生活方式;要有名师意识,努力成长为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教育楷模。
三、重视科研课题研究,以科研提升教研
(一)加强行政部门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导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课题工作,要成立教育科研课题规划组织,制定课题研究的管理办法,课题研究指南。
(二)发挥教研机构对课题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
各级教研机构要切记教研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研究教学,充分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为行政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要建立课题研究指导专家团队,对课题研究的申报、立项、研究、结题发挥指导作用,要建立结题课题的推广机制和奖励机制,建立结题课题的成果表彰机制。
(三)落实好学校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作用
各级学校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研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要建立课题研究制度,从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保障课题研究的需要;要建立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价制度,将课题研究与绩效考核、评先晋职、名师培养等工作相结合,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要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融合在一起,用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丰富教学研究,用教学研究促使课题研究日常化、制度化、校本化。
(四)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小课题研究,用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困惑,用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狠抓教学质量的提升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教育大计,质量为本”的思想,切实调动教研机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
(一)以教学视导为抓手,做好对教学的过程性管理
各级教研机构要认真研究教学视导的工作方案,完善教学视导的内容、方式、程序等,建立有效的视导形式和机制,科学、有效地开展视导工作,充分发挥视导的指导、督促和评价作用。市级教研机构要进一步完善高中视导方案,同时加强对县级教研机构视导工作的指导;县级教研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视导方案,同时加强对中心校教研机构教学视导工作的指导。
(二)以质量检测和监测为手段,做好对教学的阶段性评价
各级教研机构要充分关注教学质量,通过各种形式深入了解各地、各校的教学质量状况,对各地、各校的阶段性教学质量和终结性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检测和监测活动,科学地分析各地、各校的教学质量,找出并帮助解决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质量较好地区和学校的经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三)以多种调研为依据,做好对教学的综合性评价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不仅要通过文化课成绩衡量教学质量,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工作,多角度地测量、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引导学校实施好素质教育。
五、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培养教研精兵强将
(一)建立基层教研组织
各县区教育局要认真落实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学区建设的意见》(皖教基〔2010〕10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亳发〔2011〕14号)和市教育局、市发改委的转发通知(市教基〔2010〕85号)等文件的要求,在学区中心校增设教研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教研员。独立建制的学校要建立教研室、教研组和备课组三级教研组织,落实各自职责。要加强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促使其担负起教学质量提升的职责。
(二)完善市县教研机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研队伍建设,确保必要的人员编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亳发〔2011〕14号)文件要求,配齐各科教研员;要坚持从教学一线中选拔优秀教师担任教研员;要完善教研员培养研修制度,建立完善教研员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尊重教研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特点,保证教研员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中去;保障教研工作所需的经费,建立教研成果奖励制度。
一
学区的设置与管理
1.学区领导机构
学区长学校:学区片内优质学校
成员学校:学区片内其他学校
2.学区组织机构
(1)成立学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学区长学校的校长担任
副组长:由学区内各成员学校的校长担任
成员:由学区内各学校分管人事、德育、团委、教学、教科研、体卫艺、信息技术等工作的副校长以及分管以上工作的主任组成
(2)设立学区联合办公室
学区联合办公室设在学区长学校,设办公室主任一名(由学区长学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主任若干(由各成员学校教学副校长担任)。
(3)成立相关职能小组
教师发展研究小组:由学区长学校牵头。成员由学区内各校教学副校长、培训主任组成。负责学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各类教师培训、教师业务水平测试以及发挥学区内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教学研究小组:由学区长学校牵头。成员由学区内各校教学副校长、教学处主任、教研组长组成。负责校际之间的教师交流、走课、评课、教研组活动、课程实施、学术活动、学生统一测试、教学质量分析等工作。
信息技术研究小组:由学区长学校牵头。成员由学区内各校信息中心负责人及信息骨干教师组成。负责使用区级微资源互动平台,实现优质教学微视频、课件、题库共享,建立学生学习空间。在学区内互相开放内部网站资源信息,在学区长学校网站设立学区模块,建立名师工作室交流平台,公示学区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招生信息、招生宣传的资源共享。
课题研究小组:由学区长学校牵头。成员由学区内各校教学副校长、教科研主任、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负责对学区建设中的问题进行课题立项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和评价,针对各校实际,研究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学生发展研究小组:由学区长学校牵头。成员由学区内各校德育副校长、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及班主任组成。负责建立学区德育合作制度,加快学区内校际德育合作,形成特色德育,扩大德育、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影响,共同提升德育管理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卫艺教育研究小组:由学区内体卫艺工作特色学校牵头。成员由学区内各校分管体卫艺工作的副校长、主任及艺术、体育骨干教师组成。需要了解各学校的师资素质和专长、学校传统艺体特色、学生发展潜力等情况。负责艺术节、运动会、特长生培养、学区才艺展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二
具体实施办法
1.学区管理
(1)充分发挥学区长学校中心职能,由组长每月召集学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共同商议,民主决策,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学期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
(2)每月第一周周三下午召开学区例会,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采取成员校轮流主持会议的形式,加强了解和沟通;组长和副组长提前进行沟通,确定会议主题和研讨内容。
2.教学教研
(1)学区联合教研的安排。在学区领导机构的统一管理下,区教研室牵头以学区内优势学科为龙头带动学区内的教研活动,组织学区联合教研。每月开展一次学区内以相同年级相同学科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在学区内组织中高考备考研讨会。相互学习,借鉴经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观摩课、示范课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名师、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课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在学区内做一节汇报课,学区内同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发现高效课堂教学课例在学区内进行推广,促进成员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3)学区内学术活动。结合“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建设以及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每学期开展学区内“管理人员论坛”和“教师论坛”,并进行一次研讨交流展示活动,促进校际之间相互学习。
(4)课程资源共享。开展以校本课程、文体活动等为主要载体的相互交流活动,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实行“三走”:一是“学生走”,学区内有的学校建有特殊实验室、功能教室等,为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硬件资源,发挥它的辐射作用,学区内其他学校学生可以走进这所学校上课,享受这些优质的硬件资源。二是“教师走”,学区内有的学校校本课程教师有一技之长,特点突出,这样的教师可以到学区内其他学校授课,使学区内共享优质师资资源。三是“课程走”,学区内有的学校校本课程特色突出并且趋于成熟,这样的课程可以走进学区内的其他学校,使学区内共享优质的课程资源。
(5)建立专家团队。由学区内特级教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优秀教学校长工程”及和平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培养人,学科首席教师等组成,以网络交流为平台,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把相关资源集中存放,供全体教师课余浏览,有问题或建议可以发表,专家团队进行解释,学区学校全体教师参与交流。另外,学区内骨干教师结对培养学区内非本校年轻教师至少一名。成员学校也可派教师到学区长学校进行“影子培训”,开展名师带徒,教师结对等活动。
(6)学区内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选择在德育、教学、教科研、信息技术、体卫艺工作等方面能够彰显学校办学优势的主题在学区内进行展示交流,每个月在学区内安排一所学校进行面向社会、家长及学区内所有学校的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
3.德育联动
(1)品牌活动共创。学区内各校的主管领导,德育处负责人就各自学校已经成熟的品牌活动在学区内进行交流,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品牌活动。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各校可共同策划组织学区内新的德育品牌活动。
(2)德育研讨工作共同推进。每学期举行一次德育研讨会,交流各自学校的有益探索,对好的做法予以推广;定期邀请专家对学区内的教师、班主任和德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德育论文(案例)交流,促进各校德育工作水平的共同提升。
4.学生会和社团共建
学区内成员学校的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服务和教育功能。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成立学区“学生联合会”和“社团联合会”,共同开展主题教育、实践走访、互助交流等活动。
5.信息技术支撑
学区内几所学校之间互相开放应用系统以及内部网站资源信息,例如学生成绩分析系统、教师教案课件,由学区长学校牵头建立学区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层级的联系平台,建立名师工作室交流平台、题库,公示学区的教育教学活动等。
二、构建学校联盟办学模式
将学区内优质学校与普通公办初中学校结成一对一学校联盟,学校联盟中优质学校作为组长校,组长校负责制定联盟实施方案,在以下各方面实施深度合作:
1.干部教师交流
优质学校管理干部作为领队带领本校学科骨干教师到普通公办初中顶岗任教,交流教师比例不少于该校本年级任课教师的1/3且交流教师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在本校处于中等以上,其中校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等名师不少于交流教师的20%。任教期限不少于1年。作为对应,普通公办初中学校干部作为本校教师的领队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普通校选派积极上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到优质学校顶岗跟教。其中骨干教师不少于交流教师的20%。任教期限不少于1年。同时优质学校骨干教师与普通公办初中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结成手拉手互助关系,共同实现专业发展。
2.教研活动
联盟学校学科组及学备组的教研活动由优质学校优势学科组长及学备组长牵头组织,每学科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学备组集体教研活动,相同学科组大教研活动至少每月进行一次。
三、构建互助共同体办学模式
学区内校际之间优势学科与相对薄弱学科结成互助共同体,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1.学科共建
开展校际之间强弱学科之间的教师交流。即共同体内优势学科学校选派本校的骨干教师到相应的对口学校的相对薄弱学科进行“手拉手”式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共同提升。
学科骨干教师在交流期间,不承担课堂教学任务,但需重点承担帮扶被派入学校相对薄弱学科、帮带青年教师的任务。交流期间,学科骨干教师需培养1-2名学科教学骨干,全程参加、指导该学科组的各年级集体备课以及校本教研活动,承担教学示范课、指导课题研究、撰写帮扶学科的诊断性分析报告及学科发展性报告等任务。
2.研修学习
共同体内有相对薄弱学科的学校可以参照对口学校的优势学科,选派该校综合素质优秀且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到对口学校进行浸润式、研修式学习。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较特殊的专业,是几乎横跨所有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因此人才培养的宗旨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为日常生活的环境问题解决服务[1,2],强调实验技能与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其工程实际应用的基础是环境监测综合实验设计能力[3]。
一、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实验课程依然是以演示培训性为主,缺乏综合实验的设计,以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为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该专业带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要求,横跨物理、化学、生物多门基础学科,基础过程量巨大,而现有的教学计划和实验条件仅能满足理论性和部分基础性培训的要求,难以达到对学生技能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度要求,往往造成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方法,也了解检测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和试剂,但不知道如何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形成典型的能说不能做和高分低能现象。
其二,当前实验教学体系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为主组织实验教学,缺乏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创新性,且能够贯通多门课程的配套实验内容设置,同时固定的实验步骤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其三,环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验性均很强的学科,其技术与应用的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可以说是一日千里。特别是环境监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环境问题的研究日新月异,导致专业建设出现一定的滞后性,导致课堂所学、实验中所用并非当前先进或主流的技术,甚至有的是已淘汰的技术。
综上所述,如何强化学生能力和技能培训,克服专业建设的滞后性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成了本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从理论上讲,解决强化学生能力和技能培训的问题,需要改善的必要实验条件和增多实验课程的设置,这在我校是难以做到的;克服专业建设的滞后性,就意味着要经常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这与现行管理体制是有冲突的;提高学生参与并设计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需要经常调整实验教材。同时,上述问题隐含着一个更深刻、更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知识的与时俱进问题。
二、环境科学专业实验促教学实训培养模式的建立
为了充分解决上述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环境科学学科建设构架和学生培养的目标,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专业能力和岗位要求,选取与我们日常生活与健康息息相关的环境质量问题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科研和实验教学这两个环节有机融合的方案,探讨以实验促教学的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环境科学专业实验促教学实训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在教学方式上,将目前学科研究热点融入案例教学实训,弥补现有的单一教学方式的不足,例如,知识更新过慢、内容枯燥、学生参与性不高等缺点。
2.在教学内容上,综合实验的相关内容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知识综合性和交叉性,给学生提供较好的知识应用平台,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积累与掌握。
3.在组织形式上,结合培养方式将学生融入综合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分组参与文献调研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注重学生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4.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因材施教,自主学习与探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个性化发展。
三、实验设计方法
考虑到专业的特殊性及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选择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如校园空气质量等),采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老师分组指导的方式进行研究。综合设计实验进行的主要步骤如下:
1.明确研究对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升,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程度日益增加,使某些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健康的现象。环境质量监测是确定污染程度的必要手段。鼓励学生利用我校教学、科研资源,特别是我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及各类电子网络资源,了解本领域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明确研究对象。
2.实验设计思路:通过环境背景的调查,确定监测和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布设监测网点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分析;对调查和监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和选择评价模式,对环境质量现状作出评价。
3.实验方案的确定:①监测点的布设,根据布设采样点的原则要求布设采样点并确定采样数目;②确定采样频率、采样时间及安排;③确定采样、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
4.完成研究报告。
四、问题与对策
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以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部分本科生为培养对象,按照本文所提出的综合实验设计促教学培养模式进行实践研究,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其一,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大量文献调研,文献中的前沿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及课程知识积累难以保持一致;其二,在该培养模式中,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大大延长,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上述主要问题,可通过以下途径予以探索和改善:其一,适当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建议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前沿知识的讲授和锻炼学生对前沿知识的阅读能力;其二,加大学生实验规范性教育力度,提高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结语
本文针对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迫切需要增强综合实验设计分析能力提升的问题,提出建立实验促教学实训的教学模式和具体实施方案。经过实践发现,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实践技能水平。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 实践 课程改革
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强调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强调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其理论实际应用的基础是计算机软件[1-5]。实验教学是培养高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型实验室是我校实验室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目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校缺乏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实验教学模式,过去使用的实验教学模式缺乏实施可行性,难以对我校的实验教学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提供有效指导。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客观、适合我校实验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体系,把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由一种被动的考评活动转化为一种主动的课程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在我校建立起对实验教学的实施与评价的长效机制,以促进我校实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从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看,专业实验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当前实验教学体系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为主组织实验教学,缺乏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创新性,且贯通多门课程的配套实验方法设置。
其二,现有的教学计划和实验条件仅能满足理论性和部分基础性培训的要求,难以达到对学生技能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度要求,往往造成学生知道如库存订货量模型、周期性盘点策略和补货提前期库存量控制模型等,但不知道如何针对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求解,形成典型的能说不能做和高分低能现象。
其三,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容易导致专业建设的滞后性,导致课堂所学、实践中所用并非当前先进或主流的工程技术,甚至有的是已淘汰的技术。
综上所述,实现软件实验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二、科研实践促教学培养模式的建立
为了解决上述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以Eviews软件为实验教学工具,根据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构架和学生培养的目标,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重点研究课程和实验教学有机融合的可行方案,探讨一种以科研实践促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建立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实验教学课程应该在本专业方向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应用意义,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与社会实际岗位需求结合,重点教授同学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并使学生了解从事该专业工作的相关流程。
2.研究课题应该是当前该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专业和就业导向意义。选择课题时应该考虑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与各种社会岗位需求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3.构建课程实验与研究课题的融合关系,使得研究课题能将相应的课程教学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科研实践促教学培养模式的特点
以科研实践促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来源于课程,又回归于课程。只有研究课题紧密结合课程实验教学,才能保证学生在完成研究课题的同时,掌握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践促教学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课程实验教学的引导互动制,培养学生对课程实验的互动式交流能力,该模式设计的特点是:
1.引导性。与传统课程教学重视易于量化的学习结果不同,引导性课程实验教学将整个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展开讨论、教师加以引导等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对于课程实验敢于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2.互动性。互动性课程实验教学是在引导式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协作、交流、激辩和讨论等方式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实施过程一般包括原理解说、问题分析、思辨讨论和寻求答案等环节。互动性课程实验教学有助于辅助引导式教学过程,并可锻炼学生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的分析把握能力。
3.体验性。引导互动制课程实验教学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教学过程中,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实践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引导互动制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施
以实验促教学培养模式为核心原则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应以课程研究课题和互动性实验教学为导向,并以课题内容统筹教学实训课程安排。对于该过程的实施,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准备阶段,主要有培养目标制定、课题的选定与划分、课程知识点扩展、学生课程实验的组织与协调等内容;二是实施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实验的实施过程。
教师首先要严格以教学培养目标为纲,依托具体实验研究课题,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知识点,扩展为实验教学课程的知识模块,并针对这些知识模块,将课题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课题,实现学生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迁移或转化,学生围绕课题展开学习和实验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岗位技能形成规律,以循序渐进的辅导方式,按照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知识扩展思路安排,形成理论教学与间教学相互交融、由单一到综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结语
本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迫切需要增强物流现代组织管理、市场开拓、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提升的问题,提出建立科研实践促教学实训的教学模式和具体实施方案。经过实践发现,该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精操作、管理、经营等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洪波,王秀敏,需明彪,王怡.基于创新理论的DSP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15.
[2]马甜甜.基于课程项目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经济,2012(20):112.
[3]王春国,冯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69.
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
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
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
1、提出研究的问题。
2、介绍研究的背景。
3、指出研究的目的。
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
2、仪器设备的应用。
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
4、操作程序与方法。
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
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
其内容:
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
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
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
其内容:
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
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
主要内容:
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
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
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
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
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开题报告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课题开题报告案例【二】《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
(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
(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
(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20xx第7期P.28),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
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阶段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还可以用之作为培训老师的素材,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用。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研究的途径与目的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模式;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引言:新课改革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将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理念转变成“以培养能力为最终目标”。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多是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天然矿藏”,而其又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可见,初中地理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绝佳“土壤”。将研究性学习模式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模式理论基础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涉及到综合知识,但却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虽然是通过活动开展实现的,但不等同于活动课程;虽然是也问题为载体,但因其研究性而不等同于问题课程。它不局限于单纯的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研究问题为载体,自主的进行研究活动。这里的活动不仅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还包括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请教专家、形成研究报告等一系列实践。
二、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为初中生学习地理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不在于造福社会,而在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而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学而言,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其关注社会问题。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了解基础地理常识外,还能够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三、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成绩提高的背后往往是兴趣的驱使。与真正的科学研究相似,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最好导入就是学生的兴趣。所以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之前,老师可以先设法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通常最开见效的方法就是设置情境式的导入。例如,学习月相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重新演绎《福尔摩斯》中的片段,设计一个犯罪场景当中出现了新月,要同学们协助破案,根据现场照片确定案发时间。这样有趣的引入,可以让学生马上对月相产生兴趣。之后老师可以再与学生探讨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二)合理利用教材,从教材中引申研究主题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提供的纲领,将其丰富后,呈现给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有许多课题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中国的气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就让同学们去了解自己家乡的气候。在课堂上,老师让尽量多的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状况,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城市,将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城市进行深入了解其气候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请教专家或查阅资料,为本组负责的城市制作一个以气候为主题的介绍PPT,可以模仿某些纪录片的呈现方式。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主题一定要是围绕教学大纲,但贴近日常生活的,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取材,找到解决途径。这样的研究性课题才有意义,才能够真正让学生用心去做。
(三)科学安排课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充足时间
普通的一节课可以以45分钟为单位,合理安排。但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更加灵活。尤其是在学生讨论、确定方案、实施方案的环节,除了需要充足的时间外,还甚至可能需要到教室外去进行。这些都需要老师能够对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将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集中,也可以将暂时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转移到之后的课程进行教学。视情况需要,老师还可以适当将几节课调整到一起,腾出一整块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充分得环境让他们去开展研究。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的创造性,而激发创造性最好的环境需要是积极的、宽松的。这需要老师进行充分得协调。
(四)转变观念,适时指引
老师在传统教学中,是传授者、实施者。但在研究性模式的教学中,老师的角色有了更丰富的转变。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老师了解了学生,也获得了陪伴学生成长的经历。
研究性学习虽然是学生自主学习,但其不是科学研究,仍然是教学,需要老师起到组织者、设计者及导师的作用。首先,组织者角色要求老师能够为学生设定有价值的研究性主题,所谓有价值指的是既有实际研究意义,又能够高效率的提高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体,毕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其次,组织者角色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以及待研究的内容对教学形式进行适当得组织,若教学活动需要场地,或其他形式的学术活动,都需要教师做好组织者。第三,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还是学生课题研究的导师,保持学生将活动始终聚焦在研究主题上,并在学生遇到问题,迷失方向的时候,老师需要及时给予方向性引导。
结论:在“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这些新教学理念的催生下,研究性模式的地理学习可以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发挥其独特魅力。然而老师需要注意,在教学中将教师的角色合理定位,不能过分干预也不要放手不管;合理安排课时,给研究性学习以足够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要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主题,兼具研究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以及其研究性学习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文红.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16)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写法工作报告要对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客观的、全面的、发展式的记录。它要综述课题的来源、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经历了哪些阶段(从开题到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再到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和结束的时间与工作进展)、主要成果以及待继续研究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它的内容应涵盖:
1、写清课题的名称、立项编号、研究经历的时间、从那几个方面对课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这部分主要说清楚课题的研究的线索。
2、组建课题小组,说明谁负责和实施研究。
3、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强调思想是灵魂的作用。
4、课题研究的步骤和采用的方法,这部分简明扼要就行。
5、提炼研究的结果并指出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6、研究的创新和意义。
7、课题变更情况的说明。
简而言之,工作报告就是说清楚谁在什么时间从哪些方面,采用何种方法获得了研究成果以及说清楚成果的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文“信息技术考试制度实施与学生信息素养相配套的实践研究”是xx省教育学会“十一”课题规划立项课题,又是本校重要研究课题。
本课题周期为两年(XX年1月—XX年2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课题负责人张国栋校长,丽、屈建伟、孙文娇、贾新颖、陈笑竹、尹钰老师共同研究,目前课题研究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工作,课题实施阶段、现在进入课题结题部分,自从立项以来,本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工作,作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概述
将信息技术考试与学生信息素养进行整合,找到信息技术会考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编著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与素质,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经过短短的几十年,信息素养的含义已很明确的演变成此时代的所需的一种品质与素养。
由此我们即可总结出新的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素养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科课程教学为"主食"
学科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食",学生在学科课的学习中增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储备,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主题性研究"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科课程整合为"配菜"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其它课程,不但能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率,而且对提高信息素养也起了不断补充和逐步完善的作用。
3、各种传媒为"佐料"
电脑报刊、杂志和相关的电视频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学生运用好这些资源,学生将受益非浅。
例如,如果学校给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班级规定了读报时间,让学生定期学习相关读物。若学生在学习《电脑小神童》,it行业成功人士的经历,以及对制造病毒程序人员的惩罚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4、建好学习环境"生力军"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
5、学校教育是"主力军"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校必须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加强硬件、软件和潜件建设。由于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上的不到位,大多数学校只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和潜件的发展,导致硬件设备成了摆设,信息技术教育成了口号,学科教学成了形式。因此,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必须加强"三件"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件"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6、家庭教育是"地方军"
现今,电脑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地方军",我们通过"校-家"联合培养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7、社会教育是"游击队"
社会培训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我们可以引导对信息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社区教育或少年宫的电脑爱好者俱乐部,鼓励他们参加少儿计算机水平考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实践证明,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参加水平考试,拿到了证明自己学习水平的证书时,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劲头更大了。这样,信息技术也实现了因材施教。
8、搭好学习形式"表演场"
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信息技术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只有以多种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学习铺路搭桥。
9、建设生活应用"主舞台"
提高信息素养最终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时,应尽量使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接近,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中有生活,生活中有信息技术。
10、组织个性发展"分会场"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个性特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偏爱信息技术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是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要形式和有效方式。
(2) 结合课例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应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评价、判断、组织信息的能力; 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课例的研究,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动态幻灯片>是选自xx大学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三节<播放效果>的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点具备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这节课是使演示作品由静态的变为动态,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所以这一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能过这个典型课例让学生能够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并学会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比较,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享受到探索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信心;同学们之间交流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适时的提出愿望,将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现在的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表线肤浅,不求甚解,老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让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才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3)落实《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如何将建构主义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在提高信息技术会考过关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信息素养?对学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信息技术新课标中对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要求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自主学习必须以充分的信息资源作为保障,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几本习题集是远远不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的。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纲要》从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的地位,突出了对信息技术课考查的操作方式(无纸化),侧重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模式,大致经历了从dos(笔试)到windos(上机操作)的一个过程,形式上立足于计算机网络,采用工作站/服务器的网络化模式,体现了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发展性。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教改的一个发展方向,也预示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肯定该课题在本校或本地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研究该课题的背景.以课题负责人为核心组建一个长期稳定不变的研究团队.确定总课题的研究目标,达成度及总体方案.以课题负责人具体分工落实各项研究任务.
2.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的研究目标下确定自己的了课题,每一子课题都要有一具体负责人,由总课题负责人进行协调.子课题的研究提倡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同样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研究重点.
3.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研究过程,需要课题组全体人员创造性的劳动,持之以恒.团结协作才能达到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要避免开题轰轰烈烈,过程冷冷清清,结题拼拼凑凑的现象发生.课题研究的过程重点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开展了课例研究。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把握课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和处理的全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案例过程”,然后围绕案例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值得研讨的问题,最终形成教学案例。具体地说,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经过前期准备、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形成案例等步骤。
(⒈)前期准备。课题组成员认真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通过有关的调查,搜集详尽的材料(如阅读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访谈等),同时初步确定针对课题案例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初步确定案例的体例、类型、结构等。还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准备。
(⒉)收集材料。收集充分的案例材料是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课题组成员收集案例材料的具体方法有课堂观察、访谈与调查。⑴课堂观察。观察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和学生的参与状态等教学现象进行观察研究。收集课堂教学第一手资料,借助摄像机等作为辅助观察的手段,以提高观察的效果。在课堂观察中事先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这样对教学情景的洞察可以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对观察的资料,逐字逐句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程序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等,这样为后续分析案例提供详实的原始材料。
⑵访谈与调查。对一些课堂教学不能观察到的师生内心活动,如教师教学的目的、教学程度的意图、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达标的成效度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我们通过与教师的交谈和学生的座谈,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观察的材料;从这些访谈、调查的材料中,分析课堂教学的现象,发现造成各种课堂教学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具体寻找在哪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⒊)分析研究。围绕案例材料作技术分析,教师自己进行课后反思,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理念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理论进行阐释。注意对课堂教学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体现案例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发挥教研组等集体的作用,集体攻关,分工合作,共同研究。进行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了案例分析的说服力。同时,通过有关教育理论文献的查阅,去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的活动,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
(⒋)形成案例。在对案例材料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结构进行表述形成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案例,经过以下步骤:撰写——讨论——修改——再讨论的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断完善。撰写案例做到目标明确,描述真实具体,情节合情合理,材料适当,案例构思巧妙,文字表达力求生动。
2、寻求信息技术考试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结合点。教学中力求将信息技术会考与学生信息素养并重,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1)以阶段性目的而言,信息技术会考是高中阶段计算机教育水平的衡量尺度,而且是最直接的尺度,使学生掌握考试的方法和相关知识无疑是重要的目标。就这一点来说,需要教师在宏观上先于学生完成对课程脉络的提炼,而这种精练的直接指向就是课程的考核内容,并把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微观上,分清该课程知识的核心性知识和外延性知识的界限,以及两者的内在联系,理清形成知识体系的知识点各自的外延。
(2)在丰富考核点以提高知识含金量、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目的下,在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下,又需要教师以点带面,将课堂内外打通,深入细致的了解该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的具体应用状况,以及未来可能涉及到的更高层次的知识。
(3)由教师在课堂上先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相关话题引出课题,然后讲授核心知识,并且明确诸如哪些是考试重点内容等,再介绍相关的外延性知识,在介绍的同时,对前面的基础性知识点进行应用形的回顾,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这时学生的兴趣也应该随之达到新的峰值,随后做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就会加强该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实际上吸收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优点所在,对教师备课以及备课之前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把师生比喻成金字塔,那么教师这个塔基的宽厚程度,就决定了学生这个塔尖的高度。
3、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课题组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每周开展活动,涉及信息浏览、信息查询、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分析传递、信息的报告和总结等各个方面,其中结合学习、生活制作电子报刊、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页设计、flash动画制作、图片处理等内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内容,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了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不同爱好的学生能在不同的领域得到自主发展。并且在保定市、涿州市教育局等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中有几十名学生获奖。
4、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xx大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和信息技术会考大纲,自行编制符合教学客观实际需要的习题集。将《大纲》中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信息素养的培养落实、分解到各章节知识的学习中去,实现日常教学信息技术会考和信息素养养成的结合。
5、发表研究成果论文多篇:《浅议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点》;《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信息技术课上的提问设计》;《关于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二、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1. 组内讨论并确定课题
开题的方式一般是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由课题负责人报告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统一认识,确定任务,明确分工。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评选工作。组织课题开题,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班,结合课题内容与本校课程改革的实际,对学校学生举办如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培训,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期间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教师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学生课外学习,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意识的进行有意义的信息活动.。教师校本培训;软件、硬件设备的建设、维护。
2.查找资料
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1)怎么搜集资料
坚持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的计划;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采用适当的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档案、调查访问、发放问卷、实验观察、实验测试、学生作业等多条渠道、多种手段,传统手段、现代手段,广泛搜集能够反映研究对象实际的包括文字、实物、声像等各种资料;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力求收集基础材料,采集原始数据;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设计调查问卷
一是题目,要与调查目的相符,不要给被调查者以不良的心理刺激;
二是指导语或说明信,包括称谓、调查目的、调查意义及与被调查者的利益关系、回答问题的要求、两方的责任,最后注明联系人、联系地址及电话等;
三是问卷的具体内容有事实问题、态度问题(意见、情感、动机、观点等);
开放式问卷,就是不事先给出问题选择答案有由问答者自己作答的一类问卷。这种问卷任由调查对象发表己见,更有利于反映真情,了解调查对象的独特观点、思想;但数据不标准化,处理就困难。对于不能用几种简单的答案就能概括清楚而要详加讨论的复杂问题,使用开放式问卷比较恰当。
2. 课题研究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的相套的课题研究,使学习能够进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互学习状态。寻找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强调考核、考试形式多样化。以作品、论文,会考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能够使用各种会考内容所要求的应用软件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应考能力水平进一步步为营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活动课外小组的实践活动使学习能够写出一定水平的论文,提高利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并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规律。
教师通过编写适用于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的习题集,强化训练学生的应考能力。
4.进行资料整理并着手写论文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从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编著将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发表有关研究成果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推广。提高教师新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5.结稿
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请领导对项目质量进行终结性测评。评选优秀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优秀报告及论文集。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
最终成果:
1、学生会考及格率达到80%以上,
2、学生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
3、编著将信息技术考试与信息素养培养相统一的校本教材
最终成果转化:
1、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学生能熟练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
3、学生能掌握网络的有关操作
4、学生信息素养有了提高,动手能力增加
5、形成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推广。
6、提高教师新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论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发表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丛书;论文《浅议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在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获市级一等奖。贾新颖的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点》获市级三等奖。
2、优质课、教学设计:丽的教学设计《网页动画》获市级优质课评选二等奖;教案《函数运算》获市级三等奖;孙文娇的教案《excel入门》获市级教案评比三等奖;丽指导的作品《透视环境》获市级一等奖并获市级“三八”红旗手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标兵”称号。
3、型课例、主题性学习网站:
典型课件《动态幻灯片》获保定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主题性学习网站《信息检索》获三等奖;
4、课件:《计算机硬件组成》在保定cai课件评比中获高中组三等奖;《flash动画制作—符号绘制》、《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internet基础知识》均获奖。
5、在XX会考中取得参考1194人、获a等为539人占参考人数45%,获b等为499人占参考人数42%,获c等为137人占参考人数11%,获d奖 19人占参考人数2%,其中优秀率为98%,不合格率为2%。
6、竞赛获奖情况:在XX年保定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活动中,教师丽、孙文娇、屈建伟、尹钰、陈笑竹、贾新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生王凯军获高中组一等奖、殷跃、罗淼、于颢柏、侯颖、白玉宝获高中组二等奖、邢辰轩、赵晶晶、康举、朱祺龙、董昊铭、李栋、赵乾宇、马龙、景岩柳获高中组三等奖。
四、经验体会、问题与不足
更新观念 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
曾经作过一次书面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劳技课。在高考指挥棒下团团转的人们很难理解信息技术的普及对即将走进大学校门甚至社会的学子们有多重要。人的主观意识落后于客观现实,这是不争的事实,观念的更新十分困难,但要认识这件事很重要并不容易。在传授知识这方面,学校教育正逐渐失去优势地位。在中学中,计算机课程受到忽略的情况并不鲜见。
小平同志1984年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在信息时代,人们不仅要学习一般的知识,还应当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既是人们从事各种工作不可缺少的现代工具,也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环境通过人机对话和人工智能化,突出了学习的交互性,改变了世界了界限。从课程的发展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研究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信息技术不仅只是中学的一门课程,还应该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作为学校更应看清形势,超前思维,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及现代先进教育设施、设备,加大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和运用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