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动物临床医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临床医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物临床医学

第1篇: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42-01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称无痛性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是冠状动脉病所致的无心绞痛心肌缺血,DCG检测显示SMI造成的心肌损害与心绞痛相同,在有心绞痛的病例中,有SMI时预后更为严重。本文对32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DCG检查检测其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共328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和WHO诊断标准)。男244例,女84例,年龄38岁~80岁,平均年龄59岁,剔除静息心电图有左室肥厚、束支传导阻带、重度贫血、严重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药物影响的ST段移位者。根据临床特征分为心绞痛型264例,心肌梗死型4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2例,心肌梗死恢复期16例)。

1.2 方法 采用世纪今科同步十二导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进行监测。SMI的诊断标准是:1×1×1即ST段自J点后80/MS,开始成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1mm。持续1min以上ST段下降恢复后1min以上再次下降≥1mm为另一次发作,如原有ST段下降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1mm。超过1min,同时对照换着生活日志,有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冠脉造影阳性的患者DCG上显示的一过性心肌缺血不伴症状着一般都将被认定为SMI,非特异性ST-T改变不应视为SMI。

2 结果

在24h小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第一高峰期是在晨间07:00-11:00,第二高峰时间是在下午17:00-21:00,在凌晨02:00-06:00时缺血发作最低,此节律变化与心率呈正相关;病人的生活日志表明,白天SMI发作时,一般心率较快,多于运动、站立、吸烟、脑力活动及情绪冲动有关。以06:00~18:00发作频率最高45.18%。18:00~06:00发作频率最低11.82%(P

3 讨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虽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心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和/或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是没有疼痛的急性或慢性的心肌缺血,属冠心病的一种表现形式,Coho将SMI分为三种类型:I型为完全无痛性心肌缺血;II型为心绞痛患者伴无痛性心肌缺血;III型为心肌梗死后无痛性心肌缺血[2],无症状心肌缺血机制为:①缺血程度较轻,范围小或长期精神紧张对疼痛不敏感,未达到阈值。②疼痛报警系统缺陷或体内β内咖呔基水平增高,使疼痛敏感性降低,也是可能原因[3]。③疼痛传导的精神通道异常。④与心肌顿抑和冬眠心肌也有关。本组监测结果显示,328例中发现228例有心肌缺血,其中68例4148阵次占75.51%,为SMI,远多于症状心肌缺血,60岁以上者SMI发生率较高(占总缺血发作的73.11%),无症状的冠状动脉阻塞患者其缺血病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直至致命的一次发作[4],SMI造成的心肌损害与心绞痛相同,在有心绞痛的病例中有SMI时预后更为严重,24小时内SMI持续60min以上者预后更差,SMI与心肌梗塞和心脏猝死发生的高峰时间密切相关,睡眠期间发生的SMI因心肌缺血易诱发心率失常心律失常又可加重心肌缺血,这种因果关系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5]。本组发现SMI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有症状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Lown氏Ⅲ以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46.99%,其中108例严重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较频及缺血持续时间较长有关,由于无症状,不易引起患者及临床医师的重视,DCG检测有利于发现瞬间变化的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减少心脏猝死,60岁老人更是高危人群。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广泛用于临床,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有SMI的依据,对可疑冠心病患者是一种简便、初筛的无创性重要而敏感的诊断方法。

第2篇: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48 h时相的APACHEⅡ评分。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区域动脉灌注;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重症胰腺炎;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doi:10.14033/ki.cfmr.2017.1.006 文I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012-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Ulinastin regional artery perfusion combined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 o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mmune function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ethod:48 case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author’s hospital intensive medicine were selected,all were given Ulinastin regional artery perfusion and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 within 6 hours,at the time of 0,12,24,48 h

during the treatment,got blood specimen,FCM employed to detect CD4+,CD8+,calculating the ratio of CD4+/CD8+; ELISA method to detect IL-1,TNF-a,

and observe in 0, 12, 24 and 48 h phase of APACHE Ⅱ scores.Results:SAP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lymphocyte CD4+, CD8+, CD4+/CD8+ rati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Key words】 Regional arterial perfusion;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flammation factor; Immune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econd hospitai of Jingmen City,Jingmen 448000,China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起病急骤凶险,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危及生命,尽管重症监护病房器官功能支持治疗不断进步,但死亡率仍然高达20%~30%[1];目前SAP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多项基础研究提示各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补体等与SAP关系密切;国内外临床实践均已证实,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时胰腺组织局部药物浓度可达静脉途径给药的5倍以上[2],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SAP早期有助于患者度过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不全期,减少死亡率[3]。本试验将区域动脉灌注与连续性血液净化相结合,积极探索SAP早期抑制“白细胞过度激活”和炎症介症的“瀑布样级联反应”、调节免疫失衡的临床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区域动脉灌注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SAP患者共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2.06±9.7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2000年制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4],所选患者均常规行CT检查,从发病至治疗未超过24 h。

1.2 方法

1.2.1 对症治疗 所选患者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外分泌,解痉止痛,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

1.2.2 区域动脉灌注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区域动脉灌注:在血管介入科X线机监控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或肱动脉穿刺置管技术),将5FRII导管或cobraЧ馨CT所示病变部位,将导管分别留置在腹腔动脉或脾动脉,固定导管。常规肝素封管,返回ICU后,乌司他丁10万单位+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4 ml/h微泵持续24 h泵入,连用1周。连续性血液净化:选取颈静脉或股静脉置双腔管,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使用伟力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滤器为珠海健帆330型,置换液配方(生理盐水2000 ml,平衡液500 ml,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液500 ml,5%碳酸氢钠125 ml,置换液电解质浓度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临时加入),抗凝剂采用普通肝素,监测APTT指标以调节肝素用量。CVVH治疗时间为24 h,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继续行CVVH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0、12、24、48 h留取血标本,用于血气分析、血液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查,测定淋巴细胞CD4+、CD8+水平,测定炎症因子IL-1、TNF-α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治疗后较治疗前淋巴细胞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并于24 h达高峰,IL-1、TNF-a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APACHEⅡ评分变化

治疗后患者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SAP的发病机制虽未完全阐明,但其发病与体内各种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有关,细胞因子的“瀑布样级联反应”可能是加剧SAP的根本原因[5];T细胞是参与人体细胞免疫的重要的淋巴细胞,CD4+细胞为辅助T淋巴细胞,CD8+细胞则主要介导细胞毒作用,两者的动态平衡维持着机体的正常免疫应答,CD4+/ CD8+比值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其比值降低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受损有关[6]。本试验发现SAP患者在行区域动脉灌注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IL-1、TNF-α明显升高,提示SAP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及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因此,早期抑制并及时清除炎性因子,促进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调节免疫功能,应该在SAP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作用。

国外学者报道SAP区域动脉灌注给药时,胰腺内药物浓度是静脉给药的5倍,并且患者体征改善迅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降低[7];乌司他丁为广谱抑制炎症反应药物,可有效改善全身炎症反应,在脓毒血症等炎症疾病中显示极高疗效[8]。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SAP患者的救治,患者的预后改善明显[9]。本试验将乌司他丁区域动脉灌注与连续性血液净化相结合,治疗后淋巴细胞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并于24 h达高峰,IL-1、TNF-α明显下降,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本试验证实乌司他丁区域动脉灌注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早期疗效显著,可有效延缓或阻止病情进展,有助于患者度过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不全期,提高SAP抢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因此,笔者认为该疗法可早期打断或中止细胞因子的“瀑布样级联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本试验两因素均采用血管有创操作,是否会增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姚红兵,文明波,黄高,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2):190-191,194.

[2] Ino Y,Arita Y,Akashi T,et al.Continuous regional infusion therapy with gabexate mesilate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41):6382-6387.

[3]陈剑,陶晓根.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功能及内环境稳态的影响[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6):427-430.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11):699-700.

[5] Bhatia M.Inflammatory response on the pancreatic acinar cel injuey[J].Scand J sury,2005,94(2):97-102.

[6]钱礼.我对急性胰腺炎诊治的几点看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271-272.

[7]武田和宪,小针雅男,砂村真琴,等.重症急症炎の新しぃ治疗[J].最新医学(日本),1992, 47(10):216-218.

[8]张思敏,徐俊,李俊华,等.乌司他丁增强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致脓毒血症疗效的机制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2):125-127.

第3篇: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1、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技术、应用心理学等;

2、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

3、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水产养殖学;

4、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护理学。

专科类:

第4篇: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研究基因的专业有:

1、生物科学专业,是一门前沿的边缘学科,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一般大学都设在生命科学院内,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是兄弟专业。其专业涉及面相当广,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神经学,生理学,组织学,解剖学等等。

2、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一、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践

 

(一)课程的基本内容。

 

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属于创新性实验,它以人体主要系统器官的主要疾病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动物实验模拟一个重要器官疾病的病理病生过程,从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化生理的功能改变乃至药物干预等方面进行实验研宄。课程包括实验技术导论、急性实验动物操作2个基础性实验及脊髓损伤、酸碱平衡紊乱、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血液循环机能障碍、缺氧与呼吸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实验性肝损害致肝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等9个综合性实验丨'课程总学时为78学时,其中包括18学时的课堂讲授及60学时实验,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二)课程的教学形式.

 

由于课程所有实验属于创新性实验,为了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归纳整理,课程采用了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教学法。首先,利用20学时的理论教学进行相关多学科知识的复习,给出典型病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寻找答案,进行病例讨论,强化知识构架。在对典型病例的病理生理过程有了明确的认识后,接下来进行相预后的效果。在实验结果收集完成后,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验结果讨论,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深刻的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认识疾病的本质,了解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实验一:实验技术导论,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二:急性实验动物操作,实验3学时;实验三:脊髓损伤,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6学时;实验四:糖尿病,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4学时;实验五:急性细菌性腹膜炎,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8学时;实验六,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7学时;实验七:缺氧与呼吸功能不全,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6学时;实验八:酸碱平衡紊乱,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4学时;实验九:血液循环机能障碍,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8学时;实验十:实验性肝损害致肝功能障碍,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8学时;实验十一:肾功能衰竭,课堂讲授2学时,实验4学时.

 

(三)课程的教学安排。

 

课程的9个创新性实验内容涵盖基础医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学科,由于实验内容复杂,因此在课程安排方面有着较大的难度,脊髓损伤、糖尿病、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等部分实验造模后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观察实验结果,因此这些实验不可能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来完成。此外,课程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等专业的第五学期开设,同期开设的课程还有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而酸碱平衡紊乱、血液循环技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等实验必须要等到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学习之后才能开设,否则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教学办要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学科沟通,在不影响这些学科承担其他教学任务及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下,制定课程的学期课表。课表制定完毕后,各学科及学生办核查无误后,正式下发并上报教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践与体会创建新型实验课程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手段。宁夏医科大学近年来开设了一门新型实验课程一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引导和强化基础医学各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本科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章总结并分析了这门新型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及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关基本动物模型的制备观察病理'病理生理变化及药物干务处备案。在第一轮开设时病理生理学学科教师承担“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时发现,学生急性实验动物操作普遍较差,经基础医学院商议,立即叫停实验,增加了3学时的“急性实验动物操作”,从而保障了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课程的反馈意见。

 

在经过第一轮的教学之后,基础医学院及时组织参与课程的所有授课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总结。同时,经过反复论证,为学生制定了包括2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表,下发284份,收回有效问卷283份,经统计分析,93%学生对这门新型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80%学生认为开设课程非常有必要,89%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对于基础医学知识的回顾及理解很有帮助,94%学生认为课程的开设对于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及学生的主要反馈意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涉及的大部分实验均超过既定学时,原定下午6点完成的实验往往要到8点才能结束,此外,实验环节中不可预定的突发因素较多,导致教师、学生负担过重;(2)由于学生尚未开始学习诊断学课程,不了解疾病的症状、体征等词汇含义,教师在授课时难度偏大;(3)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手术示教时,视野范围较小,不能顾及全部学生;(4)学生过于关注实验操作过程,对实验后的讨论环节兴趣不大,影响了课程开设的意义。

 

此外,教学办追踪了第一批学习课程的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后的表现。临床医学院的教师反映,这批学生一进入临床就显示出与往届学生不同的素质和能力,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扎实的基础知识及技能,使学生在临床学习中游刃有余。临床教师对本课程所起到的承前启后、开拓思维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践体会

 

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属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早期衔接的新型实验课程,经过第一轮的开展,效果突出,现己形成较成熟的模式,但存在着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及学生精力投入过大及教学经费投入过多的现状,若不改变,可能会使课程不能顺利开展下去。

 

因此,在第一轮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对本课程的实践过程进行优化。

 

(一)优化实验方案。

 

针对实验周期过长,要求实验负责人提出优化实验的具体方案,缩短实验时间,部分周期长的实验步骤以录像形式替代。

 

(二)重新拍摄全部实验过程制作实验教学电教案例。

 

根据优化后的实验方案,重新拍摄包括急性动物操作在内的10个实验,制作实验教学电教案例,在中心网站及课程网站上,有利于学生自学及未修课程的其他专业学生学习。

 

(三)学习课程前的准备。

 

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的暑期,必须参加学校开展的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加深学生对临床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基础课程的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为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前期基础。此外,邀请己参加过该课程的学生代表给即将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讲座,了解该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6篇: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考研时间】

重庆考研时间2019具体时间安排在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考研科目】

第三十二条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第三十三条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第三十四条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

第三十五条 招生单位必须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考试科目并使用相关试题。

第三十六条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2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2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3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3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月24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 初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单独考试须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点组织进行。

第三十九条 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招生单位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自行安排或协商有关考点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补考。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补考试题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应与原试题相一致。

补考一般安排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具体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确定。

推荐: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第7篇: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导语】

考研时间

2018年考研初试时间为: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考研科目

第三十二条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第三十三条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第三十四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

第三十五条招生单位必须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考试科目并使用相关试题。

第三十六条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3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3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4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4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5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初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单独考试须由招生单位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点组织进行。

第三十九条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招生单位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自行安排或协商有关考点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补考。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补考试题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应与原试题相一致。

补考一般安排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具体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确定。

相关公告:

第8篇: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导语】

考研时间

2018年考研初试时间为: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考研科目

第三十二条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第三十三条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第三十四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

第三十五条招生单位必须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考试科目并使用相关试题。

第三十六条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3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3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4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4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5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初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单独考试须由招生单位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点组织进行。

第三十九条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招生单位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自行安排或协商有关考点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补考。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补考试题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应与原试题相一致。

补考一般安排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具体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确定。

相关公告:

第9篇:动物临床医学范文

【导语】

考研时间

2018年考研初试时间为: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考研科目

第三十二条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第三十三条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第三十四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

第三十五条招生单位必须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考试科目并使用相关试题。

第三十六条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3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3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4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4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5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初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单独考试须由招生单位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点组织进行。

第三十九条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招生单位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自行安排或协商有关考点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补考。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补考试题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应与原试题相一致。

补考一般安排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具体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确定。

相关公告: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