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自考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288-01
全日制自考助学教育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成人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随着自考助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面临生源不断缩减、社会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分析影响高校自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自考生群体的特殊性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因素
高校全日制自考生的生源相对于高校统招生而言复杂得多,其主要是由高考失利的高应届中生、职中专毕业生,以及各行各业的社会在职人员组成,由此呈现出学历结构不一致、年龄结构不一致和职业结构不一致的特点,这些情况导致了自考生出课率不高,一些学生把学校当成了菜园子,想来就来,学校尽管拿出了好多的方案但是也无济于事,因为这些学生的分数主要是自考中的考试成绩,助学机构根本无法控制。自考生组织纪律性差,由于进助学机构读书门槛低,部分学生不把组织纪律当回事,这部分学生有的只是到门槛低的学校混日子,家长也只是拿他们没有办法找个地方好代管,至少可以花钱免除子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为高校自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和管理上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和挑战。
有研究表明,较多的自考生存在着自卑和失衡的心理问题。一方面,高校全日制自考生都非常渴望能融入到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之中,也希望能获得学校对他们身份的认同,但实际上,由于学校资源有限,自考生在使用图书馆、计算机室、宿舍、教室以及教师等资源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这让自考生感觉自己是游离在大学校园的边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自考生文凭和能力的认知程度不高,自考生的努力和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同,这更加剧了自考生群体的自卑心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自考助学教育管理的现状中呈缺失的状态[1]。这种情况更迫切的需要高校自考助学机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自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自考生的应试型教育培养模式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素
自学考试实行全国统一时间组织考试,命题与助学相分离,在题库内随机抽取选择印制试卷。因此,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教育效果的惟一指标,也成为自考生获得学历文凭的惟一依据。在实际的自学考试运作中,基本上是国家考什么,助学机构教什么,考生被动学什么。自学考试课程采取单科进行,考生通过一门即可获得一张单科合格证,通过所有的考核课程考生即可获得学历证书。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催生的自考教育应试教育特征明显,重“考”轻“育”,重理论轻实践,由此容易忽略对自考生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的考核和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优秀人才。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技术精良,还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操、完善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个人今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对于高校自考教育而言,其本质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才应该是根本;其目标就是要建立适应考生学习需求及社会的人才需求的质量观。因此,现行自考生的应试型教育培养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校自考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影响到高校自考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2]。
三、自考生的松散型管理培养模式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首先,由于高校自考助学学机构,助学机构通过收取一定的培养费用,提供师资等其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考试内容、通过考试课程的办学模式,这容易出现自考助考教育目标效益化、短期化和功利化的趋向,由此导致助学机构更注重自考招生工作和经济效益,而忽视管理培养工作,更不用说能在教育管理中加强对自考生的情感、思想和道德等品质的引导和教育。
其次,随着高校扩张,各高校教学、管理资源紧张,为了保证统招生的学习和生活资源,高校对在校全日制自考生资源配置上无暇顾及[3]。各高校助学机构的管理教师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再加上高校自考生往往不能统一安排校园宿舍,很多全日制自考生租住在校园周边居民小区,缺少校园文化的熏陶,这更一步加剧了自考生管理模式的松散和无序化。
自考生的这种松散型管理培养模式造成了助学机构管理工作者很少重视对自考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自考生也容易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对自己大学生活的管制,最终严重影响高校自考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沈鲁云.高校自考生德育工作的“边缘化”境遇及调整[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77-180.
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应该由教务部门统一规划和实施,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角度切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用理论武装人的头脑的学问。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其核心问题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目标是引导教育对象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解决思想问题进而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归根结底,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从学科理论体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可划分为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理论学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教育史、比较研究等归属于基础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学、职业生涯规划等归属于应用理论学科。[2]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理论学科分支,是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并非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隶属于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应用理论学科分支的一个研究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天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构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格局具备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格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价值引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
作为思想上层建筑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由其所处时代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源于经济基础,决定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并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应该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络,把握时代特征,结合所处时代的历史特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剔旧纳新。当前,中国正处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持续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理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大力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潮流。作为高等教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主动作出调整,积极吸纳创新创业元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保持同向同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新时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价值引领
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是将党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信仰,引领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国家发展需要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有机统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矢志奋斗;二是艰苦奋斗,锤炼意志品质,增长智慧才干;三是融入社会、融入时代、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3]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时代精神相吻合,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新的教育实践,但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发展滞后于实践,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才能把握方向、突破“瓶颈性”问题、达成教育目标。[4]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的协同育人,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为创新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符合党和国家利益的创新型时代新人。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应当坚持双向构建原则,实现二者协同发展。同时,应当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通过解决思想问题进而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形成良性循环。
(一)双向构建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简单的几何式的物理拼接,而应遵循双向构建原则,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努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潜力和功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瓶颈,缓解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机体内,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发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为创新创业教育掌好舵撑好帆,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始终与党和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轨道保持同向同行。
(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思想问题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现良性循环,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其教育目标,实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改造和行为引导。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根源于经济基础,离开物质世界、脱离现实生活去空谈理想信念,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机体内,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载体,解决好学生创新创业领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努力实现与教育对象的同频共振,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形势尤其不容乐观。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要避免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较强创新创业素养却缺乏时代人文精神的“空心创新创业工匠”。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机体内,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借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同时,解决好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为党和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创新型时代新人。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应坚持以教学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应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协同育人培育良好的土壤。
(一)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应积极构建“三个课堂”相结合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作为高等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应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潜心打磨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精品课程,抓好课堂教学,打造“金课”。实践教学是第二课堂。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应紧紧抓住增强情感体验、提升能力这一关键点,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网络教学是第三课堂。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顺势而为,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开发网络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
(二)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需要从顶层设计上着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应遵循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主动对接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从师资队伍、资金、设施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为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符合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关键词]高等院校 校企合作 思想政治工作 耦合机制
[作者简介]祝胜男(1976- ),女,黑龙江铁力人,东北林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宋惠东(1963-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教育。(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耦合机制研究――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项目编号:DL10cc68)及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耦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53xs4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53-02
“耦”古义为二人并肩耕作,即通过合作实现共同进步。“耦合”来源于物理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而最终实现联合。总体上讲,“耦合”是指不同对象为同一目标而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过程,在共同参与、协同配合中实现双赢或多赢。而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诸多耦合要素,随着两种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二者之间必然呈现出相互影响、彼此联合的趋势。
一、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条件探析
(一)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相符
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方面,其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高等教育来讲,对学生政治态度和高尚情操的培养是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追求。关注大学生对我国当前政治形态和社会思想的认识状况,引导其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和正确的政治取向,进而为社会培养品格高尚、行为规范、思想合格、政治过硬的优秀人才是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对于企业来讲,其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当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应当具有良好的个人品格和正确的政治取向,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胜任其工作岗位,并通过个人奋斗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具有帮助大学生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问题的作用,能使学生形成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问题的正确立场和态度,进而使其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因此可以说,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方面具有一致性,因而二者的耦合具有实际意义。
(二)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合辙
社会实践性是高校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性,只有在自身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当中,大学生才能有效地接受政治教育和先进思想的影响,进而形成积极的政治情感和完善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其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当前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日趋社会化,人才培养的理念日趋实用化,高等院校开始逐步侧重于学生就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加频繁、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更加密切,由此其便会更多地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因而高校今后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具体认知需要、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的思想引导。这种引导更加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力图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工作中自我调节、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可以说,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未来实践服务的,从这一角度看,校企合作教育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者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层面合辙,这也是二者耦合的一大条件。
(三)所处的教育境遇与面临的教育问题相通
高校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和所处的境遇具有相似性。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果,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这对于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养成、社会公德的维护、政治取向的选择都有着重要意义。但也必须承认,近年来学校与社会中出现的不正之风也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校企合作使得其接触社会的时间较多,而学校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有限,实施校企合作的用人单位出于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忽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得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被及时重视,会对学生的求学之路以及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企合作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境遇来看,二者具有耦合的必要性。
二、目前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原因
(一)教育者发生了变化
一般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学校派遣专门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完成理论方面的教学与考核。而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需要由学校的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和企业安排的生产实践操作教师共同承担。然而,由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专业教师与企业安排的生产实践操作教师在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内容、时间、形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致使很多学生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一些学生出现一系列的思想异常、心理焦虑、心理逆反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重困难。
(二)受教育者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之中,教育对象的身份只是单一的学生,教育的结构也较为简单。但是在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下,教育对象的身份发生了本质变化,除学生身份之外,受教育者也是一名普通企业员工。双重身份使大学生一方面接受学校中较为集中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要适应企业相对分散的管理,而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文化制度、教学要求、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学生不能及时适应学习的变化。而企业中的一些负面思想观念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进而引发多种问题。
(三)教学情境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在学校教室内完成,而在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下,思想政治教学的情境变为了复杂的企业车间。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操作技能,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便会认为学习与专业知识和未来就业无直接关联的思想政治理论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在企业的教育培养内容往往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会相互冲突。因此,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会由于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紧张、逃避等不良心理,最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培养双双失去应有的效果。
三、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途径探析
(一)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校企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下,应当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首先,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学生生产实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关注每一个细节的完成,而不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看做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第二,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明确规定企业方面应当承担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便做到在合作中权责分明。第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具体来讲,应当根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理论教学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理论教学由高等院校专业教师完成,实践教学由带队实训教师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完成。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努力,实现校企合作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
(二)改革教育方法,构架开放式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教育背景下,企业在学生培养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一责任不仅包括对学生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校应当及时吸纳企业人员动态参与到教育工作之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易于和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交流并受到各种社会思想的影响,因而其思想会更趋复杂、多元,也更贴近社会和现实生活。这便要求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模式,由单一教育转变为多样教育、由封闭教育转变为开放教育。因此学校应与企业密切合作,引导企业方面利用工人、管理者的积极思想教育学生,利用工厂、车间里的真实事例教育学生,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积极情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以此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耦合。
(三)优化教育内容,根据学生职业需求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实现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体现了高等教育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课程建构。具体来讲,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着力于培养学生社会公德、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纪律等。对一年级学生,学校应当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和形成道德意识;对二年级学生,要侧重于其专业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拓展;对三年级学生,要着眼于其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对大四毕业生,则要着力开展学生的求职培训。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学校应对繁杂的理论知识进行压缩和提炼,选择那些真正适合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教授。此外,针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际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采取“教育导师制”即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一名专业技术导师和一名思想政治导师。专业技术导师由企业人员担任,思想政治导师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通过导师制,对学生的教育做到时时抓、事事抓,以此协调校企合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校企合作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二者的耦合能够使大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又具有正确的政治取向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企业应当加强联系,从实际出发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以实现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耦合,为国家培养更为全面、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彤,汪晓萍.利用校企合作开展高校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2]李雪艳.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李贞.校企合作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下).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李艳(1979-),女,四川岳池人,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8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长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地方高校大学生通过错位竞争提升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C3JSKY02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33-0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点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条件及其所处环境的客观条件,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突破障碍,树立理想目标,并对自己的未来作出合理规划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下共通点:
(一)目标的一致性
大学生活中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立志,二是成才。立志,即尽早地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成才是根据理想与目标合理规划好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突破内在障碍和外在障碍,激发自己的觉知,建立自信,培养实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通过爱国教育、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团结协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目标将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入发展而成为可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等,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起着引领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体现了目标的一致性,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职业生涯设计思想渗透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做到相互融合,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内容的相通性
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等的探索,帮助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将兴趣与学业有效地结合,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开发自身潜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可以以职业认知教育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和爱校荣校为内容的国情校情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如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去,支援西部建设。还可以通过就业实习、社会实践、见习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积极探索工作实践,加强职业认知教育。从职业目标、职业情感入手,一方面,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把职业目标和祖国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人生的伟大追求相结合;另一方面,把职业情感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深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和方向的过程,两者的内容达到了质的融合。
(三)教育原则的统一性
不管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两者的教育原则是统一的,共同遵守以下原则:第一,教育的主体是双重的,即学校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一方面,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传授学生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要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动性,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实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规划,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劳动教育、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等方式,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第三,坚持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统一。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一概而论,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有针对性的,不能将问题流于表面,而要将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在教育过程中,思想层面的问题与现实生活的问题不是完全统一的,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的情况,此时,需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解决思想层面上的认识问题,这样,实际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教育的实际效果才能得以增强。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全面发展”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寓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终极目标于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之中,逐步达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职业发展目标同社会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从而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明确。
1.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引领学生。配备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不仅是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还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力组织保障。他们不仅应具备渊博的学术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他们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以个体化的自我探索帮助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认识自我”,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为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奠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大学生审视自我是否符合全面发展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通过自我探索的过程,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就会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3.以多样化的课堂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例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可以通过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渗透化,贯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从单独的文化素质知识的传授到注重知识的内化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第二课堂(课外学习)和第三课堂(社会学习)活动在巩固学生知识、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将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建设第二课堂丰富的精品文化活动,结合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全面整合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教育资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实现育人机制的全面化、系统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不是抛弃基础,标新立异,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为教育注入新的血液。
1.继承传统内容,深化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五个方面的教育。其中,道德观教育是基础,政治观、法制观教育是主导,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根本。《意见》中明确提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明确提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结合自身和所处时代环境的背景进行合理地规划,因此,一个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始终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与时俱进,创新教育内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用具有现代化发展趋势、体现时代特点的人和事来引导、感染和激励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要对他们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有的大学生对国内国际形势认识不清,要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增强紧迫感和时代感;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对他们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基本方法,把疏导教育、比较教育、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激励感染教育法等作为一般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教育的效果,但与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解决所有思想层面上的问题。因此,只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才能增强其有效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蕴涵着很多特殊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1.预防教育。所谓预防教育是指针对人们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发生,或者在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刚冒头时,就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遏制其发展和蔓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微杜渐”和“防患于未然”。例如,大一新生刚进校时,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新的奋斗目标而变得无所适从,甚至荒废学业,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使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目标,合理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预防教育法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心理咨询法。心理咨询通过咨询者与被咨询者双方共同讨论和磋商,解决咨询者遇到的难题,如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等,帮助咨询者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提高。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清晰提供了很多探索的途径,通过自我剖析,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树立积极的心态。
3.综合教育法。综合教育法是指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为指导,把各个方面或各种方法有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具有最佳教育作用的教育整体。职业生涯规划中大学生重点要解决“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允许我做什么”“怎么去做”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有利于大学生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行动的自觉性,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各个学科领域以及各项工作都呈信息化、社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凤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12).
[2]屈善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6).
[3]张敏坚,张桥.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王晓红.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高教,2009(5).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思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21-03
[作者简介]王翠婷(1982―),女,辽宁昌图人,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大数据时代》在过去两三年里风靡整个中国,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网站争相热议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的人都清醒地看到,当今,无论哪个行业,谁能够率先掌握、整合、处理、挖掘、运用好大数据,将大数据成功转化为价值,谁就掌控了这个行业的命脉。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置身事外,教育者应主动树立大数据思维、认清现状、创新思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一、大数据和大数据时代
(一)大数据的含义和特征
“大数据”(Big Data)的概念最早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出,指不走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的捷径,而是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来,全球最具权威的I研究机构Gartner Group给出了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有四个特征:海量(volume)、多样(variety)、高速(velocity)、价值(value),可概括为4V。海量,指数据体量巨大,从B级别跃升至PB级别;多样,指数据种类繁多,如声音、图像、视频、日志、评论、浏览痕迹、地理位置信息等,都属于数据;高速,指处理速度快,又称“1秒定律”,花很短的时间就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价值,指数据具有可用性,只要能对数据进行正确、准确的分析,可以得到很高的价值回报。
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单地讲,“获取10%的信息量,预测剩余的90%,这是小数据;而掌握90%的信息量,预测剩余的10%,则是大数据”[1]。正是这一点促使大数据正在众多行业、领域掀起革命,甚至改变整个社会,给这个时代深深地打下“大数据”的烙印。
(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它提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2]信息管理专家涂子沛认为,“‘大数据’之‘大’更多的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分析和使用’的数据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交换、整合和分析,人类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和‘大发展’”[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丰富的价值,也促进了社会变革。维克托曾说:“大数据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这是一场思维的大变革,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做大数据,并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与好处。”[4]总之,大数据已然开启了新的时代篇章,它正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迎接这一挑战。
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时代的契合情况
(一)大数据思维理念不强,对大数据时代的认识不够
虽然近两年大数据在I业、商业、公共管理等领域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身处象牙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却表现出波澜不惊、稳坐钓鱼台的姿态。除了个别理科背景深厚、科研实力雄厚的“211”“985”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上初步引入了大数据思维,其他绝大多数高校的大数据思维理念不强。以笔者所在的四川省为例,全省共有高校109所,仅有西南交通大学明确提出了“建设大数据校园”,并建立了学校大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绘制出学生在校园里的行为轨迹模型,预测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未来发展状况,将大数据应用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培养中。而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财大等几所重点高校仅仅实施了“一卡通”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其他绝大部分的省属高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办学模式和教育培养方式阶段,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远远没有跟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
(二)硬件设施落后,缺少技术支撑
大数据的应用和挖掘是以特殊、复杂的信息技术为背景和前提的。大数据的4V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无法用单台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然而,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不具备大数据所需的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撑。据报道,目前东北大学已建立了自己的超算中心和云计算中心,而其他很多高校由于学科性质、地理位置、人才结构、资金来源等因素的影响,仅建成了基本的网络校园,缺乏超级计算机、云存储器等大数据所需的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撑。这直接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时代的契合。
(三)教育者数据素养不高,大数据运用能力有限
高校要运用大数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撑,还需要教育者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数据素养概念是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概念的延续和扩展,它包括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对数据的批判性思维。而目前高校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据素养不高,对大数据、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非常有限。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学科背景都属于文史类,不善于运用理科思维进行实践。他们大多数人仅仅是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料信息、捕捉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网络表现,通过对微博、微信、QQ空间、贴吧论坛等新媒体的简单运用开展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时代的契合。
(四)评价体系偏定性分析,轻定量分析
大数据是一门基于超级数学统计基础,将定量分析方法发挥到极致的科学方法。维克托指出,“就像互联网通过给计算机添加通信功能而改变了世界,大数据也将改变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因为它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维度”[5]。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变得可以量化,包括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情感、喜好等。而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却仍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很少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目前,我们主要是根据教育者的直觉、经验和教育对象过去、现在的表现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教育对象的言行、特点、发展变化规律做出判断,以此来评估教育效果。而大数据要求的是在最大规模、最大程度上进行定量分析,对一切事物进行量化。评价体系的偏重也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时代的契合。
三、树立大数据思维,全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数据素养
“大数据意味着大机遇。”[6]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大数据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大数据思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数据素养。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成长在信息时代,对数据信息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而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却大多是“60后”“70后”,少数是年轻的“80后”,他们在数据信息的掌握和应用方面有些落后。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主动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挑战,转变思维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对数据的敏感性;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以及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等能力,找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二)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加入“慕课”、翻转课堂行列
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催生了“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颠覆了在学校课堂上讲授这种传统的、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与此同时,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也都收到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树立大数据思维,探索与大数据时代相契合的新的教学模式。高校可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慕课”和翻转课堂,这有利于整合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节约师资力量。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突破班级、教室、人数等限制,将学习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从教师手里交到学生手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最大程度、最大规模地向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课程服务。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才是与大数据时代相契合的现代教学模式。
(三)注重量化研究方法,学会用数据说话
大数据的理念之一就是一切皆可量化。大数据所强调的“样本=总体”的方法,就是在收集、存储全部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云计算平台分析处理、量化统计,从而得出数据之间特定的相关关系,从而做出合理的、可信的预测。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偏重定性分析方法,轻视定量分析方法。这种学科研究方法在大数据时代应该彻底地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注重量化研究方法,学会用数据说话,通过数据间的相关关系认识目前各种事物现象,虽然并不能确定现象背后的原因,但可以知道这现象“是什么”、受什么因素影响,从而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发挥大数据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预测。把这种利用数据间相关关系预测事物未来发展的方法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可以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实时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育。比如,学校网络中心后台系统能够自动监测学生浏览网页的类型和时长,如果用于休闲娱乐、交友购物的时间超过某一限度,系统会自动屏蔽掉该类型网站,并提示学生规划好自己的网络学习时间。同时,大数据还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运算,预测出学生网络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及时给学生提供合理的网络生活方案。学校也可以通过监测学生在校饭卡消费记录,将月度消费记录低于一定额度的学生列为“可能存在困难”的对象,及时关心和了解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一卡通”系统,利用大数据平台,绘制学生的“校园活动轨迹”,了解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从而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便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大数据,这样采这样用[N].人民日报,2015-04-20.
[2] 大数据时代.[EB/OL].[2015-05-30].http:///link?url=Z-PLUIBxhge2_2N8d9XaJrX42JPMBQaxbmIeY4XG-CsbsXB5e6GuDvUFu wXp3PeOExzmsO-a0RUZu8-cJ4YvC4CknU6bzYujnume FFi#reference-[1]-15364100-wrap.
[3] 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7.
[4] 寻找通往未来的钥匙[N].人民日报,2013-02-01.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文化适应冲突;培养策略
放眼全球,积极开展全球伦理、生态环境、国际理解、和平发展等主题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眼光,提高大学生认识、分析和处理复杂国际问题的能力,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跨文化教育的发展越是蓬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就越要加大。将跨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平台,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加强对大学生的跨文化教育。
一、中外合作办学下跨文化教育必要性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一个国家的文化修养是整个国家和谐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国际化人才,不光要非常熟悉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还要不断学习世界文化知识,尊重他国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风俗和,无狭隘的民族观,培养国际化意识,遵守国际规范,增强国际理解。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也不断扩展,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明显。这些现实都要求国家文化体系、育体系应该具有更大的开放程度,更好地与各国加强教育交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面对西方文化的涌入,教育者既要保证不丢失自身的文化瑰宝,又要加强传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局意识,在高等教育中加强本土化文化学习的同时,紧跟国际步伐。中外合作办学的应运而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本土文化要依靠中外合作办学的平台,进行跨文化教育,方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进国际间的理解,与世界的发展协调一致。
二、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适应冲突
大学生在接受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应是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者经常遇到的教育困境。比如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与西方文化的强调本我、战胜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正视这种冲突,并一一剖析。目前而言,中外合作办学中所呈现的文化适应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意识形态差异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基础上。国内教育的基础是指导下的集体主义。无论课堂内外,我们都倡导大学生将国与家相融合,个人价值的实现依附于国家的繁荣发展。而西方文化的教育理念核心是自由、民主,倡导大学生实现自我,强调个人价值,实现自我利益。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势必会对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学习生活带来冲突和差异。
(二)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国内教育者习惯注重知识的讲授,打牢基础,讲解细致,并依靠教材辅助学生熟悉重点,在应试考试中有很大优势;而国外教育者或者来华的外教专家,习惯在授课中以启发式方法教授内容,不依附于传统教材,思维发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诸多大一新生认为外教的教授方式太跳跃。此外,在教育管理模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中方办学遵循校规校纪,设立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全方位督促学生学业、上课考勤、住宿、安全、卫生等各方面;而国外院校的管理较为自由,完全靠学生本身的自制能力和规划能力。
(三)评价机制的差异
中国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有较成熟的参照体系,主要看个体在集体中的表现;而西方教育的评价机制中,自我评价占据重要位置,较多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对人情和社会关系的评价弱化较大。
三、中外合作办学下的跨文化教育培养策略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宗旨是要培育国际化人才,自然要注重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行创新。但是不能毫无规律,肆意定制内容,在讲究形式多样的同时,理论体系化、系统化也是必需的。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的同时,我们要汲取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也要注意结合本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一)以网络教育为新平台,为国际化人才学习世界文化知识创造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对国际化人才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对教育的冲击与挑战。在积极运用微博、微信、BBS、贴吧、QQ的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内容,营造和谐、文明、清新、活泼的网络氛围,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与教育,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大力度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合理安排学生登录校园网站进行学习。一方面提高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水平,发挥其渗透力强的优势,把握好舆论导向,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网络资源,为其提供学习国际化知识的平台。其次,高校应当合理优化资源。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汲取各方力量,为推进国际化人才建设而努力。
(二)加强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基础培养,树立家国意识
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对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缺少理解。因此,在跨文化教育中,要始K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原则不变,加大传统文化学习力度,并加强现代国防教育,防止学生出现过度西化的情况。跨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国际关系有较深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和国防教育知识,可以树立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还要注重对办学方文化的了解,减少价值观摩擦。在学生接触国外文化环境的同时,有系统地进行交叉式文化培养,可以有效缓解差异带来的不适应,并且引导学生多元化看待处理问题,增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力。
(三)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性视角,加强生态教育,树立崭新生态和生存发展观
无论是何种高等教育方式,都要放眼未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全球热点问题。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以生态学的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为依据,塑造生态文明与精神的教育。将其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解决全世界范围内的生存危机,是人类、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在跨文化教育中引入生态教育,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有助于深化教育效果,又能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四、中外合作办学下,实现跨文化教育的目标探索
(一)用全球化视野定位人才国际化目标
我们要用全球化视野来定位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运用开放多样的教育方式全面推进跨文化教育。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按计划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要围绕学科建设,高标准吸纳海外人才,高起点谋求国际实质合作,高水平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协作创新,从而提升学科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围绕人才培养,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方式,加强课程建设与国际接轨;要围绕制度建设,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加快管理制度创新,加快管理组织体系创新,从而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二)建立双方学校的无阻碍沟通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为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更好地开展跨文化教育,应建立中外办学双方的无障碍交流平台。建立重大决策领导小组,尽力缩减教学培养方案的差异,实时统一学生课程进度。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内外教育人才,促进双方教师的交流学习。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改善高校教育结构,带来新鲜空气,给僵化的教学方式注入活力,并能很大程度上弱化文化冲突;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校师资队伍形成竞争意识,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提供动力。在拓展教育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国际化人才本身要具有跨文化教育的背景,要对中外文化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新观念、知识。国际化人才对世界经济和文化前沿知识要深刻理解和洞察,在专业领域做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并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善知识结构。
(三)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沟通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一般为“2+2”或者“3+1”等国内国外双方学校培育模式。为保证学生在国外示范作用的延伸,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设立国外学生骨干组,通过以强带弱,迅速带领国内学生实时了解国外学习状况。
(四)立足创新,不断完善人才国际化配置管理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要求教育者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与管理,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发展进步。高校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教育部门的帮助,与兄弟高校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国家应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增加高校学生公派出国的数量,创造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给予留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加大留学生回国奉献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国际化人才资源配置与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完善的人才国际化配套政策等。
【参考文献】
[1]⒋.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探索[D].太原:中北大学,2010.
[2]毛毳.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01):145-146.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53-03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国家教育部也一再强调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所以探讨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就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理论的现状和原因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相比较专业课程而言,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使我们国家对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当重视,学科教师也通过自身努力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渠道,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但距离学科目标的实现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也需要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帮助。
(二)课堂中缺乏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式和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相对来说较枯燥,很多内容说教意味较浓,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心理抵触比较大。再加上高职学生对一些较抽象、深奥的理论不感兴趣,这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
(三)气氛沉闷,缺乏情感亲近。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大课,两个班合班上,人数很多,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较少。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是注重理论上的灌输,虽然也有联系实际的方面,可是学生对老师所说的一些话总是有点怀疑,认为不太符合实际,所以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论并不真正地相信,从而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而教师对学生的无所谓的态度也有所不满,认为他们思想狭隘,不求上进,难以管理,不守纪律。师生这种心理感觉上的不相容,必定会影响课堂环境的改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四)教学内容上与高职大学生脱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与本科院校同用一门教材,未能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且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不符合“要精”“要够用”的原则,不能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性针对性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体系中的理论大多缺乏行业针对性,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思想脱节,这就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分离,在课堂中教师照本宣科,而学生单纯为了考试成绩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重复性的内容既浪费课堂时间,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消极影响,教学效果比较差。
(五)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素养相对其他学科的老师较低。首先,多数老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简单,任何课程的老师都可胜任,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师素质高低不齐;其次,由于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缺乏重视,教师缺少专业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补充,不能满足学科时政性的要求,如不时常充电,及时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最新的信息和科研成果,是不能帮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的,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关注本学科信息更新。
二、大学生课堂兴趣的培养方式
(一)采用多样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应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认识水平。(1)利用多媒体。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可以使教学过程直观立体、意义深远,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印象深刻,有助于记忆学习。所以,建议每位教师在备课时着手设计和制作独具风格的教学课件,当然还可以选择一些教学光盘作为辅助,深化教学内容。(2)课前10分钟左右,师生共同关注国内外新闻,先由学生讲新闻,然后教师对一周要闻进行整合并对一些热点新闻进行更深入的讲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的效果。(3)播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4)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手段,拓展知识面,促进学生积极学习。通过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检索教学网页和论坛学习设计教学栏目,安排课堂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可按照个人的既定目标,来进行学习计划的规划和调整。通过网络即时沟通工具,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进行学习进度的沟通反馈和在线指导。网络化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更加个性化,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推动具有极大贡献,学生成绩必然有所提高。
(二)调整学科内容,体现“精”和“够用”的原则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技术人才,所以从生源方面来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如果理论太深,势必会造成学生不爱听的局面,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材内容上要进行整合。当前,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与现实结合的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全面收集课程资料,对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发散思想。
(三)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实践意义上来讲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会对学生身心起到深远的影响;只有自身具备全面道德素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并且具有高水平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这主要依靠以下两点:(1)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科知识和人文观念比过去都有了极大改变,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才能游刃有余的引导思想政治课堂。其中首先是一些与思想政治学科环环相扣的学科知识,其次是要了解与思想政治学科侧面相关的社会知识。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不断充实自己,当然,作为学校也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培训。(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身素养。为人师表应当以身作则,提高道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四)加强实践教学
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实践课的教学。职业院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高中直接考上来的,对社会了解很少,教师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实践,开展社会调查或者进行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在社会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写出社会调查报告,充分了解社会,反省自己。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活动中学会知识、完善人格。可以利用网络同学生即时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疑难问题,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好坏影响大学生理想是否远大,影响学生精神健康成长。兴趣的激发不能一概而论。总结实践,要将学生吸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必须在课堂内容、学术观点、开展形式上不断创新。这需要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集思广益,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生动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高等院校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鲁明川.提高示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建设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职业化建设的必然、理念、运行机制和举措等内容对职业化建设的途径与创新进行探究,以加快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职业化 途径创新 思想政治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必然
1.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需要。
中央16号文件指出:“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各种思潮文化相互激荡,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生思想的多变性、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日益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与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在大力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同时,下功夫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有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辅导员队伍。
2.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首先,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在校学生人数达2300万,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1∶200比例配备的要求,全国高校应当配备的辅导员人数为11.5万人,由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了现实的需要, 奠定了社会基础。其次,伴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在学业、心理、就业等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和独特,要求学生工作要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专业体系,因而产生了辅导员队伍专门化职业化的需要。
3.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加强辅导员队伍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队伍不稳定。因缺乏对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同感及自我价值感,不少辅导员把现有工作看作“跳板”或“临时过渡”。根据对全国103所高校辅导员任职的调查,其平均任职不到5年,人员流动过快,岗位任期太短,队伍严重不稳定。二是岗位职责不明确。目前各高校对辅导员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职责宽泛,工作繁杂,疲于应付,成了“万金油”“消防队员”或“保姆”。三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实际指导能力欠缺、缺少科学系统的行业培训,效果不佳。四是管理模式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机制,对辅导员个人的职业与事业发展缺乏有效的保障等。出现了辅导员“边缘化”“非职业化”的状态。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走职业化发展道路,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新理念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造成职业的专门化,职业的专门化,就是职业化。纵观美国高校辅导员,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学生事务管理者,其主要工作职责和内容与我国高校辅导员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其从产生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日益成为一个职能多样化、工作标准化、人员职业化、研究学术化、运行高效化的职业领域。其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我国1953 年清华大学率先在全国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算起,已有55个年头,辅导员制度在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国际国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文化思潮渗入校园,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冲击,思想日趋多元化、复杂化。
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树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需求为根本,为学生服务为手段,形成专业化的人员配备,明确的行业职责,健全的组织体系,良好的职业环境的职业化建设新理念。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新途径
1.强化学科建设,进行专业化培养。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专业化是指开设专门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培养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专门人才。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内在动力和基础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 虽已经过二十多年建设,但在学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注重强调思想政治的内容,而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理财能力、社会实践等学生主体事务管理课程缺乏或缺少针对性,不能更好的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现实需要。从国外来看,高校设有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内容设置较好体了学生的适时需要。在美国,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就有针对学生事务的培养方向,哥伦比亚大学将学生人事管理列为高等教育博士培养计划的适用领域,在培养高等教育博士所开设的62 门课程中关于高校学生的就有12 门。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或学科,相对十几万的从业人员,因此,开设专职政治辅导员专业,抓好学科建设,从而进行专业化的培养。
2.创新辅导员工作职业化运行机制。
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应建立直线型的运行机制。根据学生工作的特点及个性化,设置学生需要服务的专门项目,使人员分工明确,专业明显。避免了一名辅导员应对200-300名学生的全面问题以及身陷日常事务性工作弊端。因此,根据高校学生工作需要,将学生辅导员岗位进行分类设置:第一类是德育工作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人格塑造。第二类职业发展辅导员。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业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第三类是心理辅导员,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服务和心理治疗;第四类是园区辅导员,主要负责所辖生活区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第五类是事务管理辅导员,主要为学生提供困难救助、贷款、维权等日常事务管理及服务工作。这样,既解决了辅导员的专业方向问题,又把辅导员从繁琐的日常性事务中解脱出来,更是实现了学生事务工作的深入化、规范化、专业化。
3.创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管理体制。
⑴实施辅导员职业资格及准入制度。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应依据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学历层次、道德水准、工作任务、工作能力等方面,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优”的总体要求,建立起相应的职业资格制度。同时,要结合学校学生工作实际,采用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以公开招聘和资格认定为主的准入办法,由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专家学者、领导、职能部门等组成考核班子,在公开、公正、规范的原则下,对辅导员的聘用实行严格规范的考核、认定,实施辅导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二者是优化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首要环节。
⑵ 建立辅导员职业培训制度。高校应将辅导员队伍的学习培训列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严格的培训制度,像培养教学骨干、学术骨干那样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骨干。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和重实效的培训体系。坚持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形成科学的“养用结合”机制,以此来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一是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学习,攻读辅导员专业学科的高学历学位,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二是学校要定期组织脱产进修或专题培训,提高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思想政治研究基金,积极支持鼓励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进行项目资助。四是加强辅导员培训基地建设。
⑶健全和完善辅导员工作的量化考核体系。在制定和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基础上,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岗位、内容、职责和任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体系,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做到辅导员的评聘、考核、晋升等有章可循。并实施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表彰、适当提高其工资水平和岗位津贴、职称评定等给予政策扶持等方式,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以切实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增职辅导员的职业自豪感、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使辅导员成为一个有行业特色的新职业。
⑷构建辅导员职称职级评聘体系。根据职业发展理论的启示和现实的需要,高校辅导员职称职级评聘应按照“德、能、绩、效”的标准,建立一套与职业化辅导员工作特点、规律相适应的职称职级评定体系。目前,高校辅导员的晋升途径主要是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晋升太少太难,而专业技术职称有十分严格的硬指标,如授课学时数,科研学术分等,对辅导员职称职级的评定有很大的限制。2005《中国教育报》对高校辅导员职称职务状况问卷调查情况是:高级职称占8.3%,中级职称占34.6%,初级职称占57.1%。因此,高校必须从辅导员队伍的实际出发,解决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聘问题,设立行政职级科员、主任科员、处级职员或初级、中级、副高和正高职的辅导员级职称系列。上海大学已率先实行辅导员职级制,设立了一至五级岗位,三 级辅导员等同副教授,享受相同待遇,五 级辅导员则等同博导级别。使辅导员从工作开始,就把这份工作当作职业来规划,目标来奋斗,并作为自己穷其一生的职业和事业。
参考文献:
[1]张端鸿:《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比较》,《思想理论教育》,2005.3。.
[2]刘海春:《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提出及展望》,《思想教育研究》, 2006.8。
关键词 辅导员 专业化 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LIU Chuanlei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0)
Abstract Improve the treatment and enhance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oals clearly gaining momentum counsel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access system and selec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improve job counselor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countermeasure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unselor;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ability
1 激活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1 提高待遇,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制约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经济收入;二是社会地位。“作为现代教师,知识和能力已经不是突出的问题,非学术方面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爱心、责任心、进取心,很多时候,教师面对的不是能否胜任工作的能力问题,而是能否对职业认同所产生的工作态度问题。”可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促进他们专业自主意识的形成。具体做法:第一,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经济待遇,切实改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社会地位。由于高校辅导员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待遇,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第二,尊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客观现实,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他们以足够的照顾。通过对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适时予以奖励,使高校辅导员成为真正具有吸引力的职业,能够让更多的高校优秀毕业生愿意长期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
1.2 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增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动力
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以及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同样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管理部门要主动帮助那些愿意长期从事大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确立专业发展目标,鼓励辅导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两个特定的工作内容作为自己今后专业发展的方向。其次,从制度上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让他们能够“留下来”并“留得住”,鼓励和支持他们攻读相关学位或接受专业化培训,让辅导员都有自己侧重的专业领域,并能够发展成为职业型、专家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2 完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有效约束机制
2.1 完善辅导员准入制度,健全岗位选拨体制
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能够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在美国大学中,有一大批专业人员选择辅导员作为自己的职业和事业追求。在香港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的职员大多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均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和相关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服务。”合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快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科学严格的辅导员“入职”和聘用制度,通过提高辅导员的准入标准,尽可能地从研究思想政治、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中选拔专业人员,严把辅导员“入口”关,才能不断提高我国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而加快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2.2 制订辅导员专业标准,健全岗位管理体制
(1)制定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既是评判辅导员专业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有效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质量的前提。因此,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标准,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标准化的工作制度设计,用来明确规范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空间和工作绩效。鉴于此,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的制订,要针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空间和工作绩效等具体情况展开。
(2)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辅导员应走专门化的道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工作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任务,辅导员队伍的“非专业化”已经影响到大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仅仅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关键,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已势在必行。
第一,形成开放的公平竞争选拔机制。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从根本上实现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优化,就需要建立公平竞争的辅导员选拔机制,通过严格的任职标准和选拔任用,培育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职业环境,才能使辅导员成为令人羡慕而又难以进入的职业。“这就需要高校管理部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按照‘按需设编、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原则,全面实施‘择优聘用,双向选择’的措施,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以绩定奖、绩优奖优’的岗位分配机制,使优秀人才能够进得来、留得住,以此推动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二,形成严格的考核机制。针对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建立严格的激励与退出并举的管理约束机制,将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绩效与严格的奖惩机制结合起来。如,对日常工作中做出贡献的辅导员,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对那些因工作消极或不合格、不适合做辅导员工作的人员,根据管理部门所收集的由院(系)、教师、学生等层面提供的辅导员工作评价的有关信息,及时予以批判教育直至劝退。
第三,完善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必须建立在辅导员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高校管理部门不仅要把好辅导员“入口关”,而且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建设和教育培养相结合,打造辅导员建设工程。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形成完备的教育培养机制。
首先,科学设计校本培训方案。学校是教育改革的基点,教育改革必须通过学校改革才能实现,辅导员作为学校改革的主体构成之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只有回归学校,在学校中进行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辅导员培养校本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根据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实际需要,结合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特点,在充分调研辅导员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校本培训方案、目标实施的步骤和时间、辅导员培训计划及考核体系,形成辅导员培训业务档案,根据辅导员专业发展的阶段水平,帮助辅导员制订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
其次,完善校本培训课程体系。辅导员培训要紧密结合高校工作和大学生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师专业培训中以知识框架为起点,按学科逻辑进行的培训课程模式,构建具有辅导员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必须围绕“学生事务”管理这一根本,通过培训,提高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研究能力,能够对学生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具有指导学生工作的专业能力,并能够根据学生工作变化的要求,不断转换工作方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史秋衡,刘丽丽.认同危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隐忧.中国高等教育,200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