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心理学潜意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潜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潜意识

第1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

一、历史教学目标要创新

历史教学目标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相互联系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前因后果;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通过分析,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并分析历史。历史教学目标就必须创新,要多角度、全系统地启迪学生去思维,并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目标,使初中历史教学承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

二、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

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三、历史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方法本来灵活多样,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创新主要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

定势。

此外,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需要教师、学生共同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

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发掘校本的资源,不要让学生局限于自己的教学和书本知识,因为历史是讲不完的,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无论是讲解、讨论,还是操作、自学,都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存储,化难为易

2.提出适当的思维要求,设置好目标达成的学习坡度

目标的达成,是需要有循序渐进过程的。每节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紧扣目标,设置好几个渐进的坡度,使学生在有适当思维要求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3.要重视练习的设计,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练习无论难度大小,都应该与目标紧密联系,都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要求。练习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随机安排。此外,还有许多让学生得到有效练习的途径――有质量的提问,可以引发他们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则需要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明确要求的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学习知识又学到方法。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以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突出“严”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的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2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心梗患者易得焦虑症

心血管内科专家介绍,在心血管疾病中,有不少病人平时看起来挺健康,但突然发病晕倒,被诊断为心脏病。由于打击来得太快,很多人心理上难以接受,加上对疾病了解不够,容易出现恐惧、失眠症状,患上焦虑症,而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心脏病的康复。

专家举例,有一位70岁左右的阿婆,平时身体很硬朗,不料有一天突然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阿婆的子女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急诊科,不久被确诊为急性心梗,医生为她做了介入手术,放了两个支架。手术很成功,阿婆恢复得也很快,可身体虽然没事了,阿婆的心病却一天天加重。“支架掉出来怎么办?支架会不会生锈?会不会跑到我的大脑中去?”阿婆整天缠着医生,一会儿担心这个,一会儿担心那个。而不管医生给她讲了多少遍,告诉她支架材料很特殊,不会生锈也不会跑到大脑中,但阿婆始终放心不下。此外,对于医生开的药物,阿婆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看到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她就害怕得不行。

“一般的病人15分钟就看完了,她一进诊室就要耗两个小时,其他病人嘘她,她都不肯出去。”专家说,每次看病,阿婆还会带个笔记本,把医生的话记下来,再带回家仔细研究,比小学生都认真,渐渐地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而由于整晚睡不着,阿婆的血压波动很大,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弄得医生都不知怎么给她用药。

后来,医生们发现,阿婆是患了焦虑症。怎么缓解她的焦虑呢?医生们找来几个也做过同样手术的病人,让他们给阿婆现身说法。此外,在给阿婆的药中,还专门加了抗焦虑的药物。一个多月后,阿婆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两种“心病”都有了明显好转。

情绪低落或是心血管病前兆

有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心血管病。专家举例,有一位40多岁王女士近来心情很差,每次情绪低落的时候,她就会觉得好像什么都在故意和她作对,从老公、孩子甚至钟爱的宠物狗,她都觉得看不顺眼。此外,王女士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一贯落落大方,可这几个月来,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愿见人,有时恨不得挖个地洞把自己藏到里面。王女士的老公觉得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就让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王女士量了血压,这才发现,原来王女士已经患上早期高血压,只是她不知道而已。平时她的血压还算正常,但情绪一来,血压就会“蹭”地一下升得老高。

第3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关键词:医学实验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作为我国培养和输出临床医学领域高级应用人才的重要实践基地,高等医学院校实践性教学工作体系的建设质量,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质量,对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深刻影响。从教学培养效果的获取状态角度分析,切实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实践能力,提升高等医学院校优质高效教学工作团队的建设和运作水平,对于促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良好有序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医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创新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模式,创立专门性实践教学平台

高等医学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和实验室教学空间的建设发展水平,是高等医学院校基本办学能力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能够集中反映和展现高等医学院校实际具备的日常教学工作水平,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水平,以及日常业务管理工作水平,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培养工作实现长期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指标。

为给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实验教学工作提供扎实有效的实践空间支持条件,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各专业学生实验创新能力水平不断实现优化提升,应当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使用过程为契机,将原本归属于多个独立医学专业教研室的实验室,统一整合建设成为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以及生物技术实验室4个综合性医学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为切实满足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参与日常化实验教学环节过程中的创新性学习活动需求,专门开辟和设立医学创新实验室。有效确保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内部的独立化工作机构,为高等医学院校各临床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创造和提供基本性支持保障条件。

高等医学院校要以本校附属医院,或者是校外定点合作医院为教学基地建设基础,通过帮助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开展校内基础性实验教学环节基础上,多多接触临床医学病例,提升其对临床医学教育专业基础性实验教学知识内容的认识深度,为后续开展的创新性医学实验学习体验活动获取准备条件,促进实际教学活动综合性效果水平的优化提升。

高等医学院校,要以校内基础性教学实验环节与校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结合为契机,在医学实验教学环节的创新性开展过程中,不断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对临床医学科目基础性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基础临床应用技能的学习掌握水平,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实现平稳有序的成长发展。

二、以统筹规划工作为基础,大力开展优质教学工作团队的建设发展工作

我国现有的高等医学院校,要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作为核心组成成分,逐步提升基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逐步提升高等医学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水平和人员组成结构合理性,同时加强不同专业教学工作团队之间的协调合作力度。要积极探索并建构形成指向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教学工作团队的业务运行机制和监督保障约束机制,要通过教学资源要素的开发扩展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改革,日常教学业务环节探讨以及经验交流等工作环节,逐步提升青年在职教师的综合性业务开展水平,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工作队伍的良好有序发展,创造支持条件。

高等医学院校基础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团队建设,要以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作为核心考量要素,在持续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与经验总结过程中,逐步建设形成人员组成结构合理,且运行高效,具备明确工作发展指向目标的教学工作团队,要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培养为契机,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工作团队综合素质水平和实践效能水平不断优化提升。

三、改良现有的人才培养工作模式

要以基础临床医学专业学科融合工作为核心,以基础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环节的开展过程为平台,扎实引入应用现代化学习认知实践指导理论,深度实践构象主义学习认知理论。

要以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综合性效能水平为目标,以系统和器官要素为主线,以实现各类基础临床医学知识要素教学之间的相互整合过程为基础,促进解剖、组胚、生理、病理、病理生理以及药理等基础学科,以及基础理论知识要素的融合性认知与应用,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对基本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知水平不断提升。

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开展过程中,要以特定的基础医学知识章节的特点为基础,以器官和系统为主线的学习方法,结合具体涉及的教学知识内容,提出针对性的学习思考探究问题,要以现有的学习认知基础为条件,促进学生针对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要进行优化整合,为后续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观念认知基础。

四、结语

针对医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本文从创新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模式,创立专门性实践教学平台、以统筹规划工作为基础,大力开展优质教学工作团队的建设发展工作,以及改良现有的人才培养工作模式三个角度展开了简要阐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梁楠,张晓.医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c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2]蓝佳明,王永祥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01).

[3]卢琼,陈荟婷等.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医学,2010,(10).

[4]张燕,杜磊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建设与效果评价[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7).

第4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爱情理论; 评述; 意义

1 情感两因素理论

情感两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 of emotion)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Schachter & Jerome E. Singer(1962)提出,因此又叫做沙克特-辛格理论(The Schachter- Singer theory)。这一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地接受。该理论认为情感主要由心理上的唤起(physiological arousal)和认知因素(cognitive factor)所决定[1]。这个理论提出了一个情感经历模型(见图1),此模型取决于对心理刺激做出的反应的认知。这个理论下,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特定的情感对象,由此衍生出了一种自发唤起。伴随着这种共同刺激的模式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这种认知允许个体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自己感知效果的具体特点来解释交互式的感情状态。此理论同时也提及了反馈机制的显著性,过去的经历为个人理解和定义他的感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在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推测后,他们还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辅命题。

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没有合理的解释,他就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有某种合理的解释,他就不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在相同认知的情况下,个体只会基于心理的满足感,对情感经历做出反应。Elaine Hatfield & Ellen Berscheid( 1974)年所进行的一项引发争议的对浪漫爱情的分析认为,激情洋溢的吸引力来自于(1)身体的欲望(2)对方是引起你欲望的人。这一观点被看作是情感两因素理论的应用。同年进行的一项关于恐惧是否会增加性吸引力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Donald Dutton & Arthur Aron,1974)。他们在温哥华的一个公园的两座桥上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恐惧增加了吸引力[2]。

然而,两因素理论容易产生一个曲解,那就是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s),在解释我们感情发生的原因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即唤起也可以来自错误的源头。当唤起的源头不止一个时,如果忽略了其他令人兴奋的影响时,就会带来错误归因,从而产生错综复杂的问题。

错误归因最典型的例子是激感转移(excitation transfer),当一个刺激引起的欲望与另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欲望结合在一起时,若其中任何一个刺激被忽略时,唤起就会被认为是第二个刺激所引起。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是那个刺激引起欲望,或是二者兼有。

当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好的消息,错误归因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错误归因和激感转移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一个限制是由时间流逝引起的,激感转移能够被最初的唤起和接下来的情感反应之间长时间的延迟消除。因而随着最初唤起的消失,不会产生错误归因。另一个限制是由归因的明晰性带来的,如果激感转移取决于错误的归因,那么了解最初的唤起的真实原因可能会终止这一过程。一些研究人员甚至质疑,来自某些源头的唤起会激发一些不相干的情绪反应,在这一过程中的错误归因的必要性受到质疑。他们认为,其中只牵涉到一个简单的反应形式(response facilitation)过程。换言之,只要有唤起存在,不管它来自何处或我们怎样加以解释,我们对这种情形的主导反应就会被激起。

2 Zick Rubin的爱情理论

心理学家Zick Rubin(1973)提出浪漫爱情包含了需求的依恋(attachment)、关爱(caring)和亲密(intimacy)这三个成分的爱情理论。需求的依恋是指得到伴侣关爱、亲近和身体上的接触的需求。关爱包括与自己同等地重视伴侣的需求和幸福。亲密包括与伴侣共同分享想法、欲望和感受。 Zick Rubin根据这一定义编制了一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对他人的态度;结果他发现,这些量表为他的爱情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3]。之后,Hatfield & Precher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更为详实的爱情量表以反映人们在描述朋友和爱人关系时的不同。这些量表可以反映出思想与爱情的关系,并且思想与爱情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如果我们花很多时间取向对方,我们就会感觉更爱对方;如果没有很多地去想对方,我们的爱可能也不会更多。相反也是一样,人们越爱对方,就会越想对方,见表1。

另外,在浪漫关系中,人们经常将伴侣理想化,对伴侣建立一种善意的、大度的认知,强调他们的美德而弱化他们的缺点。人们经常以一种积极的幻想(positive illusions)尽可能好地描述自己的伴侣。这种幻想混合了对伴侣的现实认识和完美伴侣的理想看法。他们并不忽略伴侣现实中的缺陷,只是认为这种缺点没有像别人所感知的那样强烈。在浪漫的恋爱中人们对爱人的理想化和赞美程度倾向于顶峰,人们忽略或重新解释那些关于爱人不好的信息。

3 爱情的三元理论

三元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婚姻专家Robert Stemberg(1986)提出。该理论认为爱是一个多维的体验。把爱情划分为三个成分:亲密(intimat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亲密包括了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点,该成分是感情上的;激情则是以身体上的欲望为特征,常表现为对性的渴望,从伴侣处得到满足的任何强烈的情感需要都属于这一类别,该成分是动机性的;承诺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该成分是认知性的[4]。Robert Stemberg认为组成爱情的这三块基石能够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爱情。

Robert Stemberg认为爱情关系中的“温度”来自于亲密,“热度”来自于激情,而承诺所反映的则完全不是出于感情或性情的决定。在Robert Stemberg的理论中,每个成分的程度会由浅到深,如果将这三种成分描述成两个人分享的爱情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话,三角形可能呈现各种大小和形状,爱情也将变得复杂多变。如果单纯考虑三种不同成分的强和弱两种形态的简单组合,爱情将产生以下类型,见表2。

这三个成分中,激情被认为是最容易产生变化的,也是最不好控制的,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欲望急剧上升,然后迅速消失,很难有意识地掌控这些变化。那么浪漫爱情中高程度的激情的持久性也值得研究。三元理论如此清晰地界定三者,只是为了说明亲密、激情、承诺这三个成分中的同等重要性。而现实中三者往往比三元理论所表现的要更为高度关联,很难把它们划清界限。然而,这一理论为研究不同类型的爱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无论是否完全正确,它确定了许多婚姻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爱,让我们有更为宽广的视角加以研究。

4 依恋理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Bowlby就对依恋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依恋理论最早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Cindy Hazan & Phillip Shaver(1987)将这一想法用于考察成人依恋关系的研究,提出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曹亮、马伟娜,2007)。他们在研究依恋关系时仍然使用发展心理学家在孩子们身上得出的三种依恋分类。即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和回避型(avoidant)。安全型的人对情感的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很自在;焦虑矛盾型的人是粘性的、占有性很强,寻求更多的亲密和安慰,而这常常超出人们所愿意提供的范围;回避型的人则不喜欢依赖和亲近[5]。

在爱情中,研究发现安全型的依恋类型与爱情的三元理论中的三个成分有着正面的联系。安全型的人能够体验到高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安全型的依恋也与较高程度的和自发之爱,以及较低程度的游戏爱情相联系[6]。总之,安全依恋与更为丰富的浪漫和友伴爱情的经验相关联。相形之下,另外两种类型的人体验更低的亲密、激情和承诺。

随着依恋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这个常规的依恋类型的划分相对于实际过于简单化了。依恋研究专家Kim Bartholemew(1991)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和科学的依恋类型理论,即四个类别的依恋理论,见表3。

Kim Bartholemew将这四个经过修改的风格描述成不同依恋风格。从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总体评价的相对积极、相对消极出发,发现这会导致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现在研究人员普遍接受了他的两个观点,一个是关于依恋风格和自尊之间的联系的观点。另外一个是根据“自我”和“他人”的人际交往效果来思考这两个维度是有意义的。即从“对亲近的自在性”和“对遭抛弃的忧虑”来思考人际交往的效果[7],见表4。

依恋理论将四个风格看作是分离的、纯粹的四种类型进行讨论,然而现实中并不表现得那么泾渭分明。这就遇到了与讨论三元理论时相同的问题,在亲密、激情和承诺都表现得非常高或者非常低时,不同类型的爱情很容易被区分开来。但是当三者表现得忽高忽低并且交叉出现时,分类就变得模糊不清了,甚至失去了它的意义。很多时候依恋的四种类型相互间是显著关联的,同一个人可能在安全型和不安全型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是更倾向于某一类罢了。

然而,由于这四种分类非常精当,因而仍被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人员只提到三种依恋风格,而现在他们常常提到四种,但将其作为“忧虑”和“自在”得分的一个方便的区分,而不是当做其中毫无关联的截然不同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安全型”的人和不是安全型的人(对遭到抛弃有着较高的担忧或对亲近有着较低的自在性的人,或者两者兼有的人)。

5 理论的意义及启示

5.1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研究爱情四种理论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的拓展,社会心理学从单纯地关注认知、思维、决策等理性过程的维度向人类感情、关系等感性课题研究的拓展。这些理论对爱情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总结。虽然研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是由感情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即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判断其研究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些令人赞叹的大胆探索显然为人们科学认识感性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5.2 对于人们重新认识爱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爱情古已有之,不管是古希腊时期崇尚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中世纪未婚骑士与已婚贵妇之间的“优雅之爱(courtly love)”,中国封建时期“包办之爱”,还是现代社会的“自由之爱”,都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爱情是截然不同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爱情能否持久,通过怎样改善爱情中的关系来维持更为持久而甜蜜的关系,爱情与婚姻有着怎样的关联,影响爱情变化最为基本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怎样影响,爱情世界中有着怎样的亲密关系的博弈等等。这些复杂而现实的问题正是这些理论所涉及和关心的,并且以打破传统的方式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这正是这四种理论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美]莎伦.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贾茹,吴任钢.论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J].中国性科学,2008,3.

3 曹亮,马伟娜.依恋研究简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3-4.

4 Dutton, D. G. and Aron, A. P. (1974). Some evidence for heightened sexual attra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nxie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 pp. 510-517.

5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Vol[M].2.Separation,Pimlico,London,1973/1998.

6 Hazan C, Shaver P R.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511-524.

第5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论文摘要: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他在教授学生国内外历史知识上作用巨大,更能促进学生形成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加之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历史课程被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但是,如何让课程更加有新意,让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努力,更高效地学习掌握历史知识,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用最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去更好地给学生传输知识。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培养体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呈现,加之“就业难”、学生择校观念强等客观原因,教育界正开始着一场变革。作为教师,更要认清形势,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不只是学会书本上的知识。

1、围绕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中国历史本身就像一个人小时候在听故事一样。因此,从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不是难事,造成教学实效不好的原因在于,一部分教师纯粹把课堂变成了“一言堂”,照本宣科地格式化铺展着教学的流程,没有任何生动性和互动性可言,这样大大伤害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意愿,不利于展开历史教学。

传统的观点认为,高考是学生唯一的出路,在学校内部,现在还有不少教师甚至领导仍然抱有这样的态度,历史是副科,重点还是要学好数理化。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是不正确的,历史学科所能带给学生的是穿越时空的概念,是浩荡璀璨的天地,很多光靠纸上谈兵的学科不能给学生带来这么宽广的天空。

说一千,道一万,让学生有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上所描述的内容无非是为了论证这一点。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现代的高中生信息来源已经愈加多元化,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大量的信息,历史教师要做的就是教授给学生历史知识,让他们能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辨析是非,形成自己理性化思维的头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延伸,自然形成了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很多以后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也变得迎刃而解。

2、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去展开教学

所谓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去展开教学,除了因材施教的需要,更多的是依据教学实际需要去进行。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促使教育必须主动寻求变化,再去照本宣科地沿用传统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同时,也不乏独立自主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对现在的青少年展开教育本身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加之近年来高中学校扩招的影响,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鉴于此,历史教师更要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研读最新最近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关于现代高中学生心理研究的文章和书籍,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去摸索和尝试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笔者认为,现在高中的学生普遍呈现出早熟,性格独立等特征,他们喜欢展示自己,渴望被人欣赏,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握好场合,对学生实施评价时不盲目地批评学生,也不去过分地夸耀学生,在给予鼓励性评价的同时,给他们心灵适当的刺激,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只是皮毛,远不到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应用的地步,这样即便学生理解失误,对教师产生了质疑或者不欣赏的情绪,只要最终能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这个“黑脸”唱的就值。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历史课堂跨越出教条式课堂的局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或者以人类历史上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课堂切入点,例如战争爆发、科学家诞生、科研成果的公布、文坛巨匠的陨落等,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去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吊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在课堂讲授环节,还要跳出书本的圈圈,让学生真正“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相关人物,以及最终结果走向和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画出一个大圆。这样,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去展开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一定会收到超越“一言堂”的绝妙效果。

3、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曾经说过,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其原因除了所学专业与社会需要脱节外,还有大学生自身素质下降的因素。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能怪学生,还是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体系下的知识教育结构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有用,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学科的价值和作用得以体现,教育的本质也将得到呈现。

例如在实践教学中,以前往往会要求学生生记硬背很多东西,在每节新课开始前还会提问一部分学生,这样的模式以后就可以采取变化。成年人都知道,在社会上,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诚实信用是一个人能够有所作为的关键。围绕这两点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就可以做很多。笔者认为,可以将以前让学生生记硬背的部分转为复述,除了时间、地点、人物名字等关键要素需要记忆外,其他的可以转为复述形式,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演讲能力,同时更能富有感情地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再者,在学习一些历史人物时,如李白、杜甫、岳飞以及国外的一些总统或军事家等,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让学生了解他们,学习他们青少年时代如何努力去提高自己,知道他们成大事的根本,真正将这些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心中活生生的镜子,去学习他们做人的精华,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也真正走向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目标,这才应当是高中历史课程作用最大化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6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关键词:认知结构;建构观;教学启示

一、对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初浅认识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基于认知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并不是由某一位心理学家单独提出并详加阐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散见于许多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中。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独特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它丰富而不统一。这种理论以认知结构为研究核心,而不是仅仅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对其进行历史的梳理、纵向抽取和综合概括,挖掘其内在的科学性,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认知结构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科学的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

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其中,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完善的环境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2.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

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对学习落后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见,认知结构的确在学习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特别是良好建构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布鲁纳主张学习应最先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即学科的知识体系所能抽象概括的、具有普遍和强有力适应性的、能广泛迁移的系统构架,奥苏贝尔把建立概括性强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3.认知结构理论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认知结构理论明显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教材、教法、环境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是间接的因素。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影射到对学生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使得对学生的重视不仅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它为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认知结构与学生主体思想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随着学生主体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化下去,突出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1.明确角色意识,增强认知的教学观

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学习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好的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辅导学习内容,而且要辅导学习策略,而后者是教师需要熟悉和学习的。尽管教师可以辅导学生,但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必须清楚所学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心向,要选择有难度的任务,主动探索学科中概括水平较高的主要概念、主要原理和规则。这就要求学生要采用新的加工策略、新的学习风格,形成自己就是知识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

2.呈现真实情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真实任务和学科领域中的日常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第一步,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

第二步,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清单,找到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的渠道,学会利用与评价有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步,协作学习。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各自将自己的思维流程暴露,使不同观点得以交锋,从而补充、修正、加深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第五步,反思讨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同学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分析彼此的长短处,总结该方法与以前所学的有何不同,预测以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能用到。这种反思有助于使所学知识条件化。而且,通过评价自己和同学的成果,学生还要反思自我引导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发展元认知技能。

3.设计概念框架,建构认知图式

学习的结果是学生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借助于概念框架,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间架起了桥梁,它支撑着学生的学习由一个水平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一步,围绕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设计成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所需要的。

第二步,将学生引入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探索。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排序。探索之初,由教师采用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启发引导;探索中,教师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登;最后,教师的帮助逐步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独立攀登。 转贴于 第四步,协作学习。请同学一起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使原来确定的属性增加或减少,排列顺序也可能有所调整。讨论中原来相互矛盾的意见逐渐变得明朗、一致,使学生在分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新概念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步,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通过概念框架的支撑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不停地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水平,真正做到教学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学走在了发展的前面。

4.随机教学,强化迁移

随机进入教学就是学习者为了不同目的,从不同途径、不同侧面,采用不同方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这种多次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侧重,结果使学习者获得了对事物复杂全貌的理解,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掌握和认识上的飞跃,克服了迁移中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

第一步,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关的情景。

第二步,引导学生随机进人教学。

第三步,思维训练。由于所学内容比较复杂,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在“元认知”水平上进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注意发展发散思维。

第四步,小组协作学习,围绕不同侧面的学习所获得的认知展开小组讨论,同学们的思维观点都在讨论的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每个同学也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反应。

第五步,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5.注重策略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

认知心理学强调的共同点是学生作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在应用知识的情景中,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并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合作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元认知水平上监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元认知两个水平上进行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认知策略,而且要训练他们使用元认知策略。策略训练宜采用的步骤:

第一步,将训练策略的名称、含义和操作告诉学生,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策略的命题表征,并能复述出来,以获得陈述性知识。

第二步,用范例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并仔细讲解,引导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使学习策略由命题表征转化为产生式表征,即由知识转化为技能。

第三步,提供大量的变式练习,让学生掌握策略使用的条件,使策略成为条件化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权逐步交给学生。

第四步,让学生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把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由有意识向自动化转化,最终形成稳定而有效的元认知技能。

参考文献

[1]邹艳春.现代认知心理学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88-91.

[2]邢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图式模型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04):44-49.

第7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关键词] 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 学习习惯

一、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形成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强调解决问题、搜集和查阅资料,提出假设、用实验验证假设的能力培养,以主动、负责的精神完成有目的、不断改进经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采用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新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发现新的问题,陶冶学生的情操。

观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从物理现象中获取各种各样、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原始“信息”,为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提供了事实根据,但这些信息中同时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本质的和非本质的等,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指导学生思考现象的本质属性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自觉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分析、比较、归纳实验表现出的特征,并提出问题,设置议题,通过问题剖析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不断掌握观察方法和提高观察的能力。

二、增强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增强学习氛围,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属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应坚决的还给学生,不要怕浪费时间,学生知道的或能自主学懂的再不必浪费时间大讲特讲。在思想上要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只怕学生学不会的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做的是课前的准备及课中的引导以及赏识的眼光,多给学生以肯定与鼓励,引导学生做好合作探究讨论及交流,增强竞争的学习氛围。在没有专职实验员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故障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过去物理实验时,总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最后的实验结论,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步骤重复实验就行了。

新课程标准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与验证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素质、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每次做实验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实验的目的,并拟定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等。在做实验时要严格的按操作程序,认真的进行操作,力求实验准确、细心读数、如实的记录结果及数据。实验完成后,要认真整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教师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演示操作要规范。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构建“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构建“开放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新课程下的创新教学过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与氛围的创设上,开放的人文环境,要求教师营造民主的为学生接纳的,无威胁的富于创造、主体性的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比较自由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开放的时间空间环境,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即不限于时间,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开放的知识系统,不局限于概念、规律、公式及考试范围。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等、靠、要”的被动的情形。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按统一计划,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后进行“三小”: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比赛,在科技上把好的作品进行展览;可进行物理知识竞赛和进行科普知识讲座;还可进行有学生参加的物理小实验表演等。当然活动中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计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形成尊重实验事实、科学求实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养成爱护实验仪器和用品、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养成严格认真、细心、有条理、有层次的进行实验操作的习惯;养成乐于动手、善于观察的手、眼、脑并用的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而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让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振福.初中物理教学中差异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1.2

第8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实验是物理的生命线,是物理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物理实验是物理教育的基础和必由之路。物理新课程改革将物理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物理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1 搞好实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的目的,关键的问题是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才能用好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新奇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以用易拉罐做成的“水流星”实验:水会不会流出来?按平时的认知,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肯定会往下洒;但从实验的结果看,却出乎意料,水并没有洒落;当转速渐渐慢下来,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往下洒。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受课堂上限制,只能有少数学生参与。这时,学生实验就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除了让他们做好学生实验,还可以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两个演示实验就可以改为学生实验,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比教师一个人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多做、做好物理实验是比较不错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之后,教师应统一计划,配合课堂实验教学,组织好课外活动。教师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性等。例如,引导学生进行“纸盒烧开水”“颤动的灯丝”等小实验,用废旧的材料制作望远镜、指南针等,对已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在学习电学之后,指导学生自制验电器;学完动量之后,自制小火箭;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大胆设想、精心设计、认真操作,这是传统的教学过程无法达到的效果。

2 创设情境,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通过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搜集分析实验数据、表达和交流等过程,主动去发现物理规律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可以学到各种技能,锻炼各种能力;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通过测量小车在不同的物质表面运动时需要的拉力,改变小车的质量再测拉力,然后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讨论之后得出结论。在学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在学习“密度”时,也是利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学习效果更佳。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利用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探究其内在的物理规律。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实验、小制作,有更大的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使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这样既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下的实验教学更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更符合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完善物理实验教学

新课程标准理念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现代媒体、数字技术的普及则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在新的技术平台上,将会创造出全新的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上的重头戏,实验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但在课堂演示实验中,有的实验可见度差,有的实验时间太长,有的实验极不易做成功……例如,在讲“磁感线”时,“磁场”和“磁感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在传统的实验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投影设备将演示的实验现象放大,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观察,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又如,在讲“焦耳定律”时,“焦耳定律演示器”的可见度差,实验时间还很长,看录像效果也不好。这时可以把实验的录像加以剪辑,再加入适当的声音动画,借助大屏幕投影,效果很好。在做一些实验之前先看一遍该实验的录像,熟悉实验步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然后再动手操作实验就感到得心应手。

现代技术手段不但可以极大地扩展实验的可视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手段的介入,可以更快更准地得到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节省更多宝贵的教学时间。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理念之下,物理实验教学必将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景象。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一定要搞好实验教学,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人性化、探究化、绿色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杨介信,张大同.中学物理实验大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第9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一、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会听课

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听课,如何学习。

1.学会对比、总结预习结果与听课结果的差异、得失

“对比”是学生总结自己,提升自我的最有效、最直接途径。学生在对比、总结中,巩固、加深了预习所得的知识,同时,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自身在预习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分析自身的学习方法,去伪存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勾、点、圈、画更为进一步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埋下伏笔。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相应的笔记

做笔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我平时的教学经验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好笔记,提升学习效率,我总结如下:

首先,在教学课堂上,学生不曾知道的知识要记。

第二,学生以前不是很清楚,教师一点就明白的知识要记。

第三,学生现在还不是很懂,有疑虑的知识要记。

第四,在讲授典型例题时,做题的方法以及流程要记。

最后,在课堂结束时,教师以及学生总结的知识要点要记。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从历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而来的。

3.指导学生上课听出教学重点

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书本”之间互动、交流、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各种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指引下参与教学,主动汲取知识。然而,就大多的教学课堂来看,学生在学习、听课中把握不住教学要点,是致使其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还有加大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力度。要让学生能够明白、领悟教师每堂课的教学目的,真正完成与“教师”、“书本”之间的对话。

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正确、科学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就曾指出,教学的最高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为我国未来的建设、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教学中,每个教育者都要坚持这个教学理念,为致力于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而贡献。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章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初步感知人类研究摩擦力的历程,以及古代伟人、科学家的研究经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研究中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在明确了摩擦力产生的原理、分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摩擦力做功情况,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做功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养成积极探索、思考的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顺序如下:

1.摩擦力是物体因为直接接触在一起,相关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在作用下物体之间相互会产生的力。

2.摩擦力可以分为两部分,包括滑动的和静止的,两者都是在一定具体情况下形成的。

3.摩擦力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利用计算公式F=μN,通过数据的套入,就可以算出来的。

4.摩擦力做功就是物体由于摩擦力的原因,而发生相对移动所做功的情况,在物理学上通常用公式W=FS来计算摩擦力做功的大小。

5.摩擦力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力做功,静摩擦力做功,根据做功的具体表现不同,可以分为正功和负功。

6.通过做实验,阐释摩擦力做功的三种情况。

7.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经历,探究摩擦力以及摩擦力做功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情况。

物理这门学科是研究万物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包容万象、博大精深,不能通过一言两语说得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物理课程,让其独到的科学魅力,引领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走进课堂,并养成正确、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念。

三、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倡实验

作为操作性特强的学科――物理,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得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倡实验教学。学生在实践操作动手中,加深理解,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