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企业;旅游管理
所谓的智慧旅游,指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旅游的时候,应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在日常生活当中,使得各种事情变得更加的便利,能够单借助移动终端里面的相关软件,将一些资料提供给游客,让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当地的一些旅游信息,自我国智慧旅游的应用和出现,使得我国的旅游业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我国旅游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游客可以在旅游的过程当中逐步的释放自己面对美好风景的心情,除此以外,智慧旅游在旅游企业管理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得到应用,可以让旅游企业将自己的产品以及相关的服务提供给游客,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有效的节约传统旅游企业中,在宣传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以及成本,有效地提高旅游企业经济的收益。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旅游行业在现在看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服务行业,但是从过去的发展历程来看,旅游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在我国的历史也比较短,只有几十年,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的加快,旅游的方式也随之而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出,旅游行业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传统旅游到电子旅游,以及现在的数据旅游,还有智慧旅游这四个阶段[1]。近几年来,随着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以及建设,我国的旅游行业也逐渐的进行改革,从数字旅游开始,向智慧旅游进行过渡,现在已经实现了旅游信息化的相关目标,对于世界各地的旅游基础信息资源,也逐渐地进行了覆盖,各个地区都能够通过网络交换旅游信息,数据信息库也可以共享,使得旅游企业可以在互联网的平台上以及电子商务的平台上有效地实现服务型的经营,能够在网络上及时的完成信息查询以及相关内容咨询,包括订购等多种在线旅游的业务,而有关部门也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于旅游行业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有效地实现旅游行业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科技化水平的进步和发展,除此以外,通过对于旅游数据资源的全方位的整合,还能够有效地实现跨界交流以及融合,推动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
二、现阶段我国智慧旅游管理与落实现状
(一)各个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我国的疆域非常的辽阔,但是相对比来看,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并且我国由于本身各个地区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说导致我国普通的区域在进行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呈现不一样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的思路。比如说一些,因为旅游业而出名的城市,就将旅游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核心,而相对来说,旅游业发展比较缓慢的城市在进行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面对诸多的问题,产生的经济发展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正是由于我国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所以说导致我国的智慧旅游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造成我国智慧旅游行业总体的发展水平比较低,甚至导致我国各个区域的旅游行业无法实现同步的发展进步,针对这一问题,要尽快地采取相关的措施解决[2]。根据各个地区旅游行业发展状况的不同而采取因地区而异的发展战略,对于旅游业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省份应该进行鼓励,实现优先发展的旅游管理政策,相反,旅游业发展较慢的城市应加快智慧旅游管理的开发步伐,用旅游行业发展比较发达带动旅游行业发展较慢的地区,有效地提高祖国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旅游管理整体水平较低。旅游管理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智慧旅游行业的发展,这也要求行业尽快地建立公寓旅游管理的相关机制,有效地提高旅游的一些服务功能,充分地对现有的服务旅游资源进行利用,带动智慧旅游行业的发展,有效地提高智慧旅游的服务质量水平,但是当前各个地区的很多旅游资源项目已经被开发建设,一些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将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景点的经济利益上面,而对于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关注比较少,这就难以满足游客对于旅游景点的各种需求,也会导致智慧旅游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智慧旅游体系的建设需求。智慧旅游管理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庞大,比较复杂的工程,为了满足当前游客在旅游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需要,旅游企业也针对智慧旅游管理的相关体系提出了一些比较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一点就是信息化方面的要求,由于智慧旅游管理本身涉及到的旅游信息就非常的广泛,所以说在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方面,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旅游的过程当中使用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第二方面的要求就是层次化的需求,主要指的就是旅游业和其他行业之间存在的层次问题,再对智慧旅游管理活动进行开展和落实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和其他行业进行区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开展创新。
三、智慧旅游在我国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改变旅游企业服务观念。旅游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服务的行业,虽然说对于游客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是无形的,但是相对来说,游客体验的感觉却非常的深刻,有可能通过智慧旅游中所具有的各种服务的功能,有效地提高自己旅游的体验和感受,并且将自己的感受和意见进行反馈,旅游企业也能够通过游客的各种意见反馈完善服务措施,使得旅游企业按照游客的各种需求,不断地对服务的方式进行改善和创新,从而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除此以外,企业在对旅游服务管理的相关模式进行完善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对自身的服务理念进行改善和创新,要坚持以游客的需求为主,改变以往单纯以利益为主的服务模式,有效地提高游客对于旅游企业服务的满意程度,旅游企业还可以利用游客的相关数据分析后得出游客的爱好,向游客推荐合适的旅游项目。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潜在的一些经济效益,比如说一些省份的旅游企业,在保证自己所具有的业务规范背景下,可以利用旅游舆情监控以及数据的挖掘技术,对游客的兴趣爱好,继续挖掘,从而引导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者规划相对应的旅游产品,对一些旅游主题进行营销。这也是带动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最重要的还有一点,是游客进行投诉后可以快速反馈的系统,以及游客服务满意程度的评价系统,利用产品所具有的渊源,确保旅游产品的质量以及服务的水平,有效的发挥出多媒体锁具具有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参与到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过程中,关注更多游客的旅游体验,从而增强旅游景点自身所具有的吸引力。
(二)提升旅游企业的管理效率。智慧旅游指的就是信息技术,旅游企业专业管理知识和电子设备的结合,能够按照旅游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制定相对应的管理体系以及营销的方法,在旅游企业管理的过程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以下几个类型,首先第一种就是财,一个管理环节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当中,应用办公自动化的系统,还有计算机辅助制造,包括事务处理的系统。第二个应用类型就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决策和管理工作当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比如说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还有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些信息技术都能够对旅游业务的管理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有效地提高企业对外开发的各种业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旅游项目对于游客的吸引能力,最重要的是还能够提高旅游管理的最终效率和质量水平。
(三)完善智慧旅游的配套设施。1.景区导游。旅游企业可以将旅游的景点进行一些改造,使得导游电子化,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运用到互联网技术以及一些比较先进的播音技术手段,采用一些真人语音播放的方式,对整个旅游景点的内容进行讲解,之后还可以将这些讲解的内容上传到一些比较方便的设备,或者是软件上能够让游客随时随地地对旅游景点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从而享受电子智能导游的服务。比如说游客在手机安装了一些软件后,就是由景区自主进行开发的软件系统,就会自动地通过gps定位系统对游客的位置进行了解,然后就会自动的向游客提供游客所在位置的景点讲解情况。除此以外,游客还可以利用软件对景区当中的布置以及各种设施的分布进行查询,有效地提高了游客旅游时的便利性。2.城市导览。还可以利用一些信息化的技术,将各个旅游城市的具体信息在网络上及时地进行更新,这样能够方便游客对城市当地的信息进行了解,比如说旅游景区每天的温度,还有风向,包括湿度等,这些天气预报都有助于游客更好的做准备工作,除此以外,景区的航空信息以及各种交通路线,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上传,让游客更方便地进行交通[3]。还有一点就是游客出行需要预订一些酒店以及停车场的停车位,还有景区的门票等,这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来进行有效地减轻游客,进行旅游的压力,而游客在旅游回来后,还可以在平台进行意见的反馈,分享自己的旅游经验,给其他的游客做参考。对于旅游软件的使用体验,也可以在上面进行分享,让旅游企业采取一些措施,对旅游软件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完善,提高游客旅游软件的体验感,从而增加旅游景点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四、结语
总的来说,智慧旅游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模式,还能够改善旅游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从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旅游企业和游客之间的交流反馈将为旅游业稳定的发展提供一些信息资源,所以说一定要按照游客的需求来对旅游的模式进行改善。因此,旅游企业一定要认识到智慧旅游对于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自身的服务理念进行创新,及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孙颖.智慧旅游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6,6
[2]张毅.智慧旅游背景下云南旅游转型与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6
[3]申帆.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
[4]钱正英.浅谈智慧旅游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6,31:55~56
[5]赵晓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社会关系变化与社会资本形成研究[D].云南大学,2019,6
[6]杨俊博.河南沿黄黄金旅游带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7]杨亚丽,张俊英,杨龙.智慧旅游视域下茶卡盐湖景区生态旅游管理体系构建[J].江苏商论,2020,5
[8]裴凤琴,李茂强.旅游企业在旅游产业趋向变化下的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商贸,2011,1
关键词:旅游 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体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59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仅能规范旅游行业的市场秩序,而且会提升每一位国内外游客的旅游出行品质,还有利于形成旅游业良好的制度环境,实现旅游业内涵式的发展。
一、我国旅游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1987年我国就制定和颁布了《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划分和评定标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标准化专业机构也于1995年成立,该机构下设8个专业委员会,负责旅游业各个领域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国家旅游局于2009年4月颁布了《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提出了规划期间中国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0年旅游业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服务业标准服务体系的重点领域。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旅游业已经和待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到40余项,涉及到了旅游业的各个要素。
随着国家推行旅游标准化的力度不断增强,地方各级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四川省、浙江省、上海市、青岛市等地区根据工作需要纷纷成立了相应的旅游标准化组织和研究部门,并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成果。
二、旅游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旅游标准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1.旅游标准化工作体系尚未健全
目前很多城市旅游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标准覆盖面不全,无法科学指导旅游标准的制(修)订及实施。现在所遵守的旅游标准,绝大多数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比较缺乏。
2.旅游标准化体系结构有待优化
现有的旅游标准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多适用于常见的行业现象,而对于近些年来一些新兴旅游形式及企业并不适用。例如目前我国在住宿类标准主要集中在星级饭店类,缺乏社会旅馆和新型饭店的标准,如温泉酒店、度假酒店、会议酒店等。另外,旅游标准化体系中的部分标准内容陈旧,且大多针对建筑、设备等硬件设施,无法适应目前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造成企业不认可行业标准。
3.标准化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在我国的旅游教育中没有设置与旅游标准化相关的专业或者课程,旅游标准化人才缺乏是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共同问题。目前的旅游标准化工作主要是由兼职人员完成的。这些兼职人员来自政府或科研事业单位,其中大多数人员要么缺少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要么缺乏标准化的相关理论,不能准确领会标准化工作的指标思想、目标、任务等,也不能有效组织企业旅游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这种情况影响了旅游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工作的效率,不利于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推进和发展。
4.旅游标准的执行体系有待加强
旅游标准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对旅游业管理政策的体现,标准化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否则将失去标准化的实质意义。目前大多数城市对旅游标准化的实施执行力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标准化管理水平,影响了旅游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贯彻实施旅游标准化,其重要性超过了标准的制定、修订,必须慎重对待。
5.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
目前很多旅游城市处于标准化建设的起步阶段,缺乏有效的标准化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对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差,对广大旅游企业实施各级标准的督查尚未制度化,这不利于旅游标准化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所以应当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以建立政府为主导、媒体辅助、舆论监测等多方面相结合的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评价体系,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大对试点单位的监督力度。
三、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1.建立健全旅游标准化体系,规范行业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制定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和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构建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及城市服务功能的地方标准和服务规范。同时,加强对企业标准制定的工作指导,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开展企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通过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和企业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提高,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次)、结构合理(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为补充,企业标准为自律)、覆盖广泛(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凸显特色(特色旅游项目制定标准)的旅游业标准化体系。
2.重点落实旅游标准实施,开拓创新标准运行机制
旅游标准的实施是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关键,在开展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中,遴选旅游标准化工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区、旅游企业作为试点,通过宣传、培训、监督、指导等措施,加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实施力度,扩大标准化的实施范围和影响力。通过开展旅游标准化的试点示范工作,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带动旅游行业严格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范服务行为。
3.培育旅游行业服务品牌,实施标准化示范工程
旅游标准化相关部门要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满意度为目的,创建一批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的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将旅游标准化示范工程作为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的突破点,着力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名牌企业,促进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4.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地方特色标准
依据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和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旅游标准化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现有的各类旅游标准,加快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标准,不断拓展旅游标准覆盖领域。重点加强休闲、度假、生态、乡村游等旅游产品以及特种旅游和旅游商品等标准的制定工作,对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各类标准等以及各类旅游业要素系统进行分类细化。
5.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旅游标准化相关部门要通过旅游标准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加快旅游服务设施的升级和完善。另外,要加强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从软件网络等方面加强建设,推动旅游信息化网络体系的建设,有效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旅游标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标准管理的科学性和动态性,标准推广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6.开展旅游标准实施评价,建立监管评估机制
关键词:旅游标准化、乡村旅游、休闲旅游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46-2
1 国外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状况、特征
西方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后,伴随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富庶了的人们追求休闲度假生活方式,促使了现代乡村旅游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旅游业的重要部分,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有如下四个发展特征:
1.1 多样的参与体验式休闲项目为核心
从需求上满足都市人对参与体验式休闲项目的追求,对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渴求、探索、感受、挑战。在乡村可以感受与城市生活不一样的文化习俗、感受真山真水带来的惬意,可以实现休闲度假、健康锻炼、自然山水、文化体验等紧密结合。
1.2 丰富的休闲学习型活动内容为主流
去乡村旅游的都市人大都较富有且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对精神文化的学习有相当高的要求。这些旅游者内心渴望在旅游过程中学习到自然地理、传统文化、民俗历史、传统手工艺技术知识,加强相互交流和沟通等成为主流需求。
1.3 低碳的环保教育活动内容为趋势
西方乡村旅游多年来一直倡导环境保护,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低碳旅游深入人心。让旅游者在真山真水环境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意义,认知不同的环境特征,增强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游客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自然的生态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提升游客的心理满意度。
1.4 细分的中高端市场为方向
不能将乡村旅游主要方向仅仅放在发展“农家乐”,而应提供综合多元的乡村旅游服务品种,满足不同层次都市人的旅游需求。旅游者的需求层次表现出成熟多样化的特征,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旅游市场的中高端细分市场。
2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家旅游局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将1998年旅游活动主题确定为“华夏城乡游”;2006年旅游活动主题定为“乡村旅游年”;2007年旅游活动主题是“中国和谐城乡游”。
近年来物质生活的极端化使缺少信仰的都市人感到生活的虚幻空洞,前工业化的城市发展带来的强大精神压力和环境污染,促使都市人寻找精神和感情的补偿方式,而乡村旅游可以暂时满足人们摆脱羁绊、寻求对休闲、轻松、满足、自然、等多方面的情感需求,在乡村优美的山水环境中满足都市人“返璞归真”的追求。现代都市庞大的城市中产阶级,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讲究理性消费,拥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定期去乡村进行短暂旅游,构成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
3 苏州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3.1 苏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
“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的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园林文化旅游、水乡古镇旅游等板块都取得快速增长,在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业在GDP中比重作出巨大贡献。这既是苏州不断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增强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具体实践的重要成果,也为苏州继续实行旅游标准化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州到2012年力争创建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以低碳旅游经济为主导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苏州“十二五”战略部署的实施效果。
3.2 苏州乡村旅游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旅游发展包括乡村旅游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是规范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提高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创建旅游标准化城市可以巩固“天堂苏州、东方水城”旅游特色新优势,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培育更多旅游服务品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苏州“三区三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从旅游标准化与规范管理的角度看,旅游行业良好的标准体系可以有效促进管理的效果,成为评价服务质量的依据;从发展模式上看,旅游业建立良好的标准体系,是加快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3.3 苏州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苏州两千多年沉淀的吴文化,其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独特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境内星罗棋布着密密麻麻的经过整治的湖泊和水道,鱼类物产和湿地资源非常丰富,可规模化发展美食品尝和体验式捕渔乡村旅游项目。遍布有深刻文化和历史内涵的灵岩山、天平、七子、穹窿山等丘陵山头,环如障列,是建设美丽、原生态乡村的重要支撑;依山广泛种植名茶碧螺春和亚热带水果枇杷等,可大力发展采摘旅游活动。
苏州境内山水相连、湿地与乡村一体。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环湖、沿山的历史文化古镇、古村落,构筑以太湖为背景,山、水绿色环抱,具有山水、种植农业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集群。沿湖、环山资源的“自然、生态、野趣”是其最大卖点,吴文化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水融,可规划发展成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和湖滨、山间现代农业生产相依支撑的格局。形成以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田园风光、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乡村产品与工艺、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乡村景观意境六大主类融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区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满足都市人的内心需求。
3.4 苏州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截至到2010年,苏州市已经拥有30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初步形成了生态休闲、参与体验、科技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类型,形成越溪旺山、树山、金庭明月湾、东山三山岛等一批“农家乐”特色旅游村和太湖亚热带水果采摘活动、太湖淡水渔捕捞等体验旅游项目。“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一种模式,已成为深受游客青睐的特色旅游产品。
3.5 苏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标准化、多元化仍不足。对于现存的乡村旅游经营方式简单粗放,内容单一,项目雷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等,是无法适应“大旅游”形势下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2012年要力争创建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的要求。
其次,基础建设、服务设施较为滞后。大部分乡村旅游区在交通、餐饮服务、乡村住宿、民俗娱乐、绿色环保食品等方面不能真正适应都市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缺少足够的体验和文化学习式旅游品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从业人员素质、服务水平急需提高。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点分散,经营实体规模普遍较小且多为市场主体经营,再加上多年来市场竞争无序导致信誉低下,低端恶性竞争导致服务质量低下,非常不利于苏州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
第四,对乡村原生态环境保护不足、产业政策支持不够完善。很多乡村旅游已经完全脱离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基础,农业的原有生产形式受到破坏。对于原有古村落、古民居、古习俗的开发和保护仍缺乏科学论证和系统保护,产业扶持力度不够,过分追求短期利益。
4 对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应立足于未来行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分析,关注后工业化时代都市人旅游消费兴趣,借鉴西方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深入分析并系统性整合苏州的旅游资源要素,遵循低碳时期旅游市场经济规律,高标准、高起点地规划和开展这项工作。要树立“标准就是市场、标准就是竞争力、标准就是效益”的意识,通过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旅游服务质量。以标准化推动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实现苏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4.1 保持并开发原有基础资源
乡村旅游应以苏州现有的优势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展现苏州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它和农村、农业、农民紧密相关。适度开发现有乡村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增设必要的休闲娱乐设施。避免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强行推广乡村旅游标准化,破坏原有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失去其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4.2 开展特色旅游项目
要实现乡村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就必须立足于对优势资源禀赋进行细分,发展众多的特色旅游品种,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乡村旅游,满足都市消费者的体验和学习需要,以绿色和环保为主题开发更多的消费农产品,促进农、林、牧、副、渔产地吸引旅游者在此长住或增加回头率。
4.3 增强游客体验感受
都市旅游者来乡村旅游主要目的是利用闲暇时光来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能突出分配体验式休闲功能,使游客的参与度不够,就无法吸引都市旅游者。目前全世界乡村旅游中体验式休闲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苏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旺山村和树山村,目前就是以观光旅游及农家乐为主发展起来,没有足够多的让旅游者参与和体验的项目,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流方向。
4.4 协调统筹,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
建立以旅游、农业部门为主,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乡村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加大乡村旅游服务与规范指导力度;加强乡村旅游产业政策扶持,进一步细化任务和部署,推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速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对乡村旅游安全、卫生、生态环境进行清理整治,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和旅游服务质量;强化乡村旅游规范指导,推广更多乡村旅游典型区域或类型,营造苏州“大旅游”格局下乡村旅游的全面提升,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增长点。
4.5 紧扣山水湖泊和独特历史文化习俗两个主题
应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发挥苏州优势旅游资源要素,将现有乡村资源细分为乡村古镇游、乡村太湖休闲游、乡村渔业捕捞游、农业采摘游、水产湖鲜品尝游、乡村古村落游、乡村明清民居游、乡村手工艺游等特色旅游,开展规模更大可参与体验式休闲项目。研究乡村旅游与各特色旅游之间的关联度,在“大旅游”的原则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有强烈吸引力的品牌,实现“十二五”苏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4.6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要求,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协会等共同推进的旅游标准化工作机制,引导各类资金,加大乡村旅游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旅游服务标准宣传培训、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推动建立一批具有浓厚苏州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规范其在运营、游客服务、接待设施、内外部环境、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保障了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通过政府专项预算扩大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免费创业培训,规划各区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为2012年创建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2,28(5).
[2] 李伟,武友德.乡村旅游的文化特性与开发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邢夫敏.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研究[J].唯实•现代管理,
2010.12.
[4] 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河北省;自驾游;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113-04
自驾游是有组织、有计划,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旅游形式,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最初,人们把周末开车出游叫“Sunday Drive”,发展到后来成为“Drive Travel”,现在人们认为自驾游为“Self-driving Tour”,是自己驾车旅游的简称。自驾游活动由于旅游时间、旅游地点、中途安排等等都是自驾游者自己灵活安排,具有旅行安排灵活性的特点。自驾游多是亲戚、朋友一起休闲活动,亲缘关系较近的人通过某些方式联络到一起出游,具有游客身份亲缘性的特点。自驾游更侧重自身的体验,希望去一些旅行社常规线路不能去的地方,满足游客新奇、体验的需求,较常规旅游更具有猎奇性。
一、国内外自驾游发展现状
(一)国外自驾游发展现状
国外自驾游起源于美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风靡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纵观国外自驾游发展历程,有以下特点。
1.汽车普及率相当高,汽车租赁业较为发达
美国、日本、欧洲都是当今世界上汽车业的发达地区,美国、欧洲人均拥有一辆汽车,若按照有驾照人口计算,美国可能达到平均每人两辆汽车。在这些地区,有很多大型的租车公司,如欧洲的HERTZ、EUROPCAR、SIXTY、AVIS等品牌,日本的大型“练塔卡”(连锁租出公司,就是Rent-A-Car的外来语发音),网点星罗棋布,甚至在机场就设有租车点,手续也相对简便,租车用的时间甚至只要几分钟。
2.交通体系高度发达,自驾游过程中交通费用不高
国外的道路体系比较完备,公路上的指示标志十分明确,路况很好,也很遵守交通规则,因此很少出现拥堵。国外的高速公路费用也不高,例如,美国的公路分为收费公路(Toll Road)、免费公路(Freeway);欧洲的国道大多免费,一些路段大小车分开,一些不限速,自驾过程更为舒适、快速,安全保障性相对较强。
3.风景道建设起步早,公路两侧风光优美
美国在20世纪初起广泛开展公园道的建设,提出“体验驾车乐趣”的设计理念。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美国形成了跨越州际,乃至国家范围的风景道体系,建成了乔治・华盛顿纪念公园路、威斯切斯特郡公园道等。欧洲很多国家开发了适合自驾游的道路,如阿尔卑斯山之路、浪漫之路和古堡之路等。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注重保持城市和乡村的优美风景,因此在日本自驾车可以欣赏沿途优美的田园风光。
4.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发达
首先,精准的导航系统及普及的终端设备为自驾游提供导航及相关信息服务,为自驾游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各种网络信息服务广泛应用,帮助预定宾馆、餐厅,并提供个性化行车路线规划等服务;再次,食宿、购物、车辆保障、宣传等服务周到,其中,餐饮特色各异,住宿类型多样,购物商店精致,公路两侧自助加油站方便快捷,自驾游咨询可由机场、加油站、饭店、宾馆等地随处获得。
(二)国内自驾游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汽车保有量增加,自驾游首先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生并发展起来[1]。我国自驾游产生、发展过程与国外发展历程相比,有很多自身的特点。
1.自驾游具有“时间短、距离短、点对点”的特征
我国自驾游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驾游者多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青壮年,学历、收入均较高。我国的自驾游多为1日游和2―3日游,最多不超过1周,周末及小长假等节假日出游特征明显;自驾游人均消费大多数在500元以下,且大部分费用用于旅游者的基本生活保证和出行交通;大部分自驾游的出游距离小于500公里;自驾游的目的地多为附近知名景点,以休闲度假为主,交通工具以轿车、越野车为主,房车极少。
2.政府推动力强大,自驾游发展迅速
我国自驾游发展火热[2],这与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积极为自驾游打造官方平台,并积极推进自驾车旅游项目的规范、有序建设,破除发展障碍的举措密不可分。例如,沪、苏、浙二省一市联合出台《主要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建立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京津冀地区签署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推动三方无障碍自驾游方案的实施;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成立了中国首家省级自驾旅游协会。青海、山东两省率先出台了省域范围的自驾车旅游规划――《青海省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山东省自驾车旅游总体规划》。
3.自驾游产品逐渐丰富,自驾游服务不断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驾游基地建设项目众多,认知度与影响力持续增强。我国目前有很多地区开展了自驾游基地建设项目,并持续向系统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如宁波象山松兰山汽车露营基地,并开展了华北地区自驾游活动基地、全国自驾游基地、长三角自驾车旅游基地、中国风景名胜区自驾游示范基地评审活动。(2)自驾游目的地和线路体系开始形成。我国自驾游目的地多为大城市周边已经开发建设的景区、景点,如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随着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区域发展环境的优化,自驾游目的地出现由景点依托型向景(点)-城(镇)-乡(村)三重依托型发展的趋势。自驾游线路多为大城市周边的短线,多为山水资源、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相融合的线路产品,如上海周边的湿地自驾游线路、北京周边的坝上草原风情自驾游线路等;自驾游长线相对较少,但均为专业级的经典长线,主要串联我国风景、文化独具魅力的地区,如甘南川西自驾游线路、海南自驾游线路。(3)互联网成为推动自驾游发展的最强引擎之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使各种服务网络及其相关终端设备成为自驾车游客主动获取旅游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游客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登陆旅游网站,及时自驾游咨询、获取天气信息、推荐旅游景区与线路、查看自驾游路书、参与自驾游活动。(4)自驾游服务机构逐渐健全。我国的自驾游活动大多由自驾车俱乐部和车友会组织,旅行社开始开展各种票务代订服务,部分租车公司也开始开展景区推介及自驾游线路推介服务。目前,国内有很多著名的自驾车俱乐部经常组织开展各种跨区域的自驾游活动,如杭州速九汽车俱乐部、浙江联通车友俱乐部、福建987自驾车俱乐部、北京99自驾车友俱乐部、沈阳驭铃军铃木车友会等。
同时,我国自驾游还处于发展阶段,自驾车旅游仅限于在城市周边短距离的旅游,消费金额有限。自驾车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自驾车营地从数量到质量到规模还不能满足自驾车旅游的发展要求;汽车保障体系尚未构建;自驾游组织机构专业性不强,各有欠缺,缺乏对旅游资源及人、车安全的全方位保障;自驾游信息系统不健全,吃、住、行的网上预订服务相当匮乏,景区、景点、购物活动的网上推介功能缺失;自驾游消费不足,吃、住、行费用比例过高,游、购、娱产品开发极为不足。
二、河北省自驾游发展的驱动力研究
河北省自驾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来自于京津[3],其次是河北省经济发达的城市及京津冀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其驱动力主要取决于以京津为代表的大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公路交通建设情况及汽车保有量情况。
(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00年以来,京津各地区的GDP持续增长,其增长率均保持在8%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10 349.7元、8 141元、5 661元增长到2009年的26 738元、21 430元、14 718.3元(如图1、2所示)。2009年,京津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远远高于全国17 175元、5 153元的平均水平。京津地区较高的经济水平为自驾游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提供强劲的驱动力。
图1 京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2000―2009年) 单位:元
图2 京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2000―2009年) 单位:元
(二)京津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
京津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主要表现在民用汽车、民用轿车、私人汽车、私人轿车的保有量近几年来持续增长(如图3所示)。其中,北京市作为中国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2009年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72.1万辆;天津市2009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30.55万辆。自驾游在京津地区已经进入大众化消费阶段。此外,2009年,北京人口1 755万、天津人口1 228.16万,这就意味着较小范围内拥有庞大的自驾游潜在客源。
图3 京津地区汽车保有量各项指标统计情况(2005―2009年) 单位:万辆
(三)河北省公路交通大有改善
京津冀区域内有35条高速公路和280多条一般国省干线相连,基本形成了覆盖京津和河北11个设区市的3小时都市交通圈,三地交通满足自驾游的空间距离小于500千米的要求。
河北省内公路交通状况良好,为自驾游提供良好的游径。自2000年以来,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均有明显的增长(如图4所示)。目前,河北已经建立了连接大城市―中小城市―乡村的公路体系,区内交通情况良好。截至2009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15万公里,实现了11个设区,市市通高速,所有县通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98%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此外,河北省还力争在3年内,省内主要景区景点全部通上高速公路,景区景点之间实现快速路连接。
图4 河北省公路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里程统计情况(2000―2009年) 单位:公里
总之,京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增加,面对京津巨大的客源市场,河北省的公路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自驾车旅游拥有强劲的驱动力。
三、河北省自驾车旅游服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河北省具有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资源优势,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是京津两地的旅游资源大省,省内大部分景区与京津距离小于500公里,加上河北省是京津冀地区“价格洼地”的优势,成为京津冀地区最佳的自驾游目的地。目前,河北省形成了海滨休闲度假线、森林草原生态线等自驾游线路,建设了河北省石家庄沙湖汽车宿营地等自驾车基地(营地),出版了《河北自助游》、《河北长城游》等书籍,投入运行了河北省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推动了河北省自驾车旅游发展。河北省自驾车旅游已初具规模,但自驾车旅游服务不能满足今后自驾车旅游的发展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指示标志不够完善
河北省高速公路目前的旅游标志、标牌是2003年设立的,近年来,由于河北省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景区(点)数量爆增,现有公路中设置的交通旅游标志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且部分旅游标志、标牌未能标注景区图示、方向及公里数等信息,自驾车游客不能在行车过程中得到醒目、易懂的旅游信息。
(二)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尚待提高
目前,河北省的自驾游信息基本都来源于网络,加上未来省旅游局与交通局联手合作推出的高速路服务区旅游咨询服务点,大多数的车站、宾馆、饭店几乎没有自驾游信息的咨询服务,河北省自驾游发展面临信息来源过少、咨询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的尴尬局面,无法推出我省的各个旅游点。
(三)汽车租赁业服务不发达
河北省大多数汽车租赁公司尚未将自驾游租车业务纳入到他们的服务中,出租的轿车基本上被定位为婚庆、活动用车,相对豪华,定价较高,从价钱上限制了很多“本本族”的租车出游;各个汽车租赁公司主要在各城市散点分布,尚未形成适合自驾游的汽车租赁体系整体布局。
(四)故障处理与救援系统建设滞后
目前,河北省除了少数汽车车友会、俱乐部能及时处理自驾游过程中的汽车故障、展开救援活动,自驾车过程中,河北省境内出现的大多数汽车故障,基本上均会向交警及保险公司求助,缺乏更为专业的救援服务,使自驾游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五)俱乐部(车友会)、旅行社各自为营,缺乏统一管理
河北省车友会与俱乐部有以下特点:一类在汽车专卖店基础上成立,一类是在网络、广播等论坛基础上建立。这些俱乐部(车友会)具备一定资金、组织、汽车保障等方面的实力,随着旅行社对自驾游活动组织的深入参与,形成各个经营主体“单打独斗”、规模小、缺乏统一管理的发展状态,不利于未来自驾游的发展。
(六)自驾车营地数量少,质量不高
河北省已在山海关、金山岭长城等景区建设了几处自驾车营地,但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自驾游发展需求;且营地内设置主要以可移动木屋、轿车营位等为主,房车营位较少,营地内设施配置不齐全,设施及服务方面未达到国际标准。全省其他大部分旅游景区(点)未配置适于自驾游的相关设施,如帐篷营位、生态停车场等,距离建成自驾游目的地景区与城镇的目标差距尚大[4]。另外,保定、唐山等环京津旅游大市自驾车基地几乎没有。
四、河北省发展自驾游的战略选择
(一)科学管理,规划先行
根据河北省具体情况,组织编写《河北省自驾车旅游总体规划》,并及时与《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及河北省“十二五”期间交通规划、旅游规划对接,分期挖掘河北省自驾游潜力。近期重点发展环京津地区,加强自驾车营地及其相关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并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使河北成为京津自驾游的首选之地;远期重点开发河北省内其他地区自驾车旅游潜力,构建较为完备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5],打造5―10个全国知名的自驾车旅游目的地,成为全国自驾游发展最好的省份之一。
(二)政府主导,打造官方平台
政府牵头组织成立河北省自驾车旅游协会,成为河北省在自驾游方面权威的官方咨询机构。协会应包括自驾车俱乐部、旅游学者、政府官员、旅行社等多方面成员的组织;根据季节河北省自驾车旅游资讯[5],推荐适合时令的旅游线路、餐饮、特产等,如夏季推出北京-承德-围场草原避暑线路,秋季推出京西太行风情赏秋旅游线路;每年应组织编写《河北省自驾游年度发展报告》及《河北省自驾游路书》,把握行业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资料。
(三)扩大投融资渠道
出台税收、土地、金融等优惠政策,联合旅游、土地、交通等部门,打造良好的政策平台,降低河北省自驾车旅游投资的资金门槛、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面向京津举办河北省自驾车旅游项目推介会,吸引京津的外溢资本来河北投资;吸引全国有实力的投资公司来河北创业,共同开发京津冀自驾游市场;同时,鼓励小企业在河北自驾游市场中错位发展,发展特色的汽车旅馆、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娱乐项目。通过全方位政策措施,全面激活民间资本,增强河北省自驾车旅游行业的源动力和持续的生命力。
(四)完善自驾游信息系统
开发河北省自驾游网站,河北自驾游旅游资源、民俗、自驾游基地、自驾游精品线路、汽车旅馆、餐饮等资讯,提供方便自驾游者的预订电话;在河北交通广播开辟自驾游专栏,及时播放各旅游点实况;加强12301热线建设,为游客提供充足的自驾游信息;开通河北省自驾游短信服务,向过境旅客自驾游精品线路、服务电话;增设公路汽车标牌,统一标志旅游景区公里数、图示、方向等信息,使自驾车旅游者能够明确自己的行程;编写《河北自驾游路书》,图文并茂全面推介河北省自驾游;制作河北省自驾游宣传页,在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车站、宾馆、饭店、银行等处免费发放。
(五)加强自驾游沿途景观建设
自驾游沿途景观建设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要保持沿途生态环境建设,二是要加强风景道建设。景区建设首先要保护好景区的文物和景区环境,采取措施防止景区尾气污染和降尘,尽量避免大量汽车进入给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营造一个让人回归自然又享受自然的舒适氛围。全省的高速公路、国道属于旅游快速通过游径,重点整治路旁垃圾、杂物,加强道路两边绿化,对加油站、服务区进行亮化美化;省道、县乡公路是自驾游的重要通道,也是居民主要聚集地,并且缺少垃圾清理等措施,道路两边存在垃圾、杂物、建筑材料、店面经营、私搭乱建、断壁残垣等脏、乱、差现象,对于这些现象,予以重点整治,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沿线绿化水平,强化道路景观化建设,建成自然生态或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风景道。
(六)促进旅行社与汽车俱乐部合作,加强自驾车救援系统建设
充分发挥旅行社对资源、线路、组织等方面的特点,发挥汽车俱乐部在汽车救援、道路交通、汽车故障等方面的优势,由自驾车俱乐部、公路附近的修车点组成河北省自驾车快速救援点,由交通局、旅游局统一配置,建立河北省自驾车快速救援体系,鼓励非盈利车友会及其他形式的自驾游团体出游,发展自驾游产业。
(七)发展汽车租赁业务
汽车租赁业的发展对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很大,应制定保障河北省汽车租赁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切实完善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制定有利于汽车租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给予汽车租赁行业宽松的政策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短信平台、热线平台简化租车手续、交通服务,鼓励大型汽车租赁公司连锁经营、异地还车;鼓励大型租车公司建立全程跟踪服务网络,完善自驾车救援系统,充分考虑自驾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升市场满意度。
(八)加强自驾游营地建设
在保障景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在省内3A级以上景区建设40―50个自驾游营地,建设若干个在国内知名的汽车旅馆。制定相关标准,对自驾游营地的服务条件、露营地营位、住宿设施、娱乐设施、旅游信息系统等进行约束,对全省自驾游基地进行星级评定认证。
参考文献:
[1] 王勇辉.对我国汽车露营地运营相关问题的思考[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2] 我国自驾游发展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0-04-23(11).
[3] 韦倩虹,等.广西自驾车旅游初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
[4] 张晓燕,等.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细分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