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石油化工智能制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油化工智能制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石油化工智能制造

第1篇: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关键词]石油化工;压缩机;发展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M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188-01

20世纪70年代,石油化工得到发展,进而出现与之相应的压缩机。压缩机对其材料、技术、密封等具有较高要求,尤其是真实气体适应性要求颇为严格。化肥工业大型离心压缩机包含:工艺空气压缩机、原料压缩机、氨冷冻压缩机等多种。

一、石油化工压缩机发展

第一,自20世纪70年代,离心压缩机发展迅速。在某化工总厂国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发展中,上海一些机厂分别研发了工艺空气压缩机、合成气压缩机、氨冷冻压缩机、配套驱动汽轮机等。同时我国最大离心压缩机制造厂、工业汽轮制造厂也引进了高科学技术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将离心压缩机制造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我国研究单位也推进了研究进度,在三元流理论与气体实验上研究效果显著。三元流动叶轮计算形式与流程、气体模拟方法等已经走线国际化趋势。

第二,70--80年代末,离心压缩机不管是在科学技术还是在工艺技术、质量上都得到了提升。自1987年四川化工产建设20万吨合成氨国产化项目过程中,我国一些制造厂接下了压缩机制造项目。现阶段,国内已有约30家石油化工厂使用该种压缩机。据调查统计:我国制造的离心压缩机约30台。

第三,乙烯工业压缩机包含:裂解气压缩机、乙烯、丙烯压缩机。70年代中,化工系统首次研究了4万吨乙烯压缩机。随后,研制出了12万吨乙烯三机,为大庆石化提供48万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与丙烯压缩机。现阶段,我国某厂有6台45万--60万吨乙烯三机应用。

二、大型压缩机发展方向

第一,大型离心压缩机具有密集型、高技术水平等特点,需要有专业的生产技术。受化工与石油化工系统区域大型化发展影响,用户对压缩机的稳定性、技术水平、消耗等提出了较高要求。

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上,传统生产中时常出现性能与工艺技术冲突事件。现如今,一些机厂已经研制有属于自己的二氧化碳闭式实验台,使得传统问题被解决。所以,大型化工与石油化工压缩机优化完善主要在其性能方面。现阶段,我国一直投入于该方面研究上。例如:压缩机气动性能设计,可以适应在多种气压环境中;在临界范围中能够适应多种气体,提升了计算精度。另一方面,在转子性能上,现已研发出了超二阶、三阶高柔性转子。或是在轴承、密封、系统调试等方面,已成功应用。所以,怎样与国际上压缩机设计水平相等,成为现阶段主要问题。

三、离心压缩机组设计方案

(一)CAD开发设计

通过三维设计能够简化设计机组程序,并且使机组设计更具有美感性,同时能够自主检查,防止出现设计问题。具有自动结构研究,提升设计精度与效率的特点。CAD开发包含:构建单位实体设计模型、设备图库、数据库等。

(二)轴承系统动力特点设计专家系统设计

在开发设计时,在转子--轴承系统特点与设计要求不符,或是机组振动较大、稳定性较差状态下,需要通过改变原机组结构数字、物性数值。不过能够影响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点的数值包含多个,改变哪组结构数值更具有效性,能够提升稳定,成为专家系统软件目的。其研究包含:转子结构、轴承数字对系统动力特点影响、智能型专家设计软件包。

(三)智能型计算机控制研究

现阶段,国家上应用计算机控制容错控制系统、性能调试、稳定性保护等系统,离心压缩机控制变得更为多样化系统控制。其研究包含:离心压缩机专用的、具有性能调试、安全保护的数字化计算机控制形式。

四、离心压缩机应用

第一,离心压缩机为叶片旋转式压缩机。其高速旋转的叶轮能够给气体离心力影响,并在扩压通道中进行扩压影响,进而提升气体压力。较早以前,因为这样的压缩机只能够适用在中低压力、大流量中,进而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不过随着化学工业的进步,一些大型化工厂兴起,离心式压缩机应用在化工输送中,效果显著进而成为核心设备,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其重要性也随之提高。伴随着气体动力学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了离心式压缩机效率,同时因高压密封,小流量窄叶轮加工,多有锲轴承技术的成功,使离心压缩机高压力问题得到解决,进而取缔了传统压缩机。工业使用的高压离心压缩机压力为150×105Pa,油田注气使用的离心压缩机压力在700×105Pa。高炉鼓风应用的鼓风机流量在7000m3/min,功率在52900KW,转速在10000r/min之上。

第二,一些化工原料,例如:丙烯、乙烯、丁二烯等能够制成塑料、纤维、橡胶等。在其技术材料的石油化工厂内,离心式压缩机具有重要作用,占有主要地位。离心式压缩机被广泛使用,究其原因包含:首先,气量大,结构单一、体积轻巧、无需较大空间。其次,操作稳定性强,运行平衡,效率高,成本低。最后,在化工程序内容,离心式压缩机能够实现无油压缩过程。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能够回转的机械,能够应用在工业汽轮机中。

结语

综合分析,上世纪50年代研发出现的离心式压缩机,至70年代初将石油化工厂、大型化肥厂为中心,提升了压缩机性能,效果显著。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引进实行接受、吸收、创造等。

参考文献

[1] 王菊红.螺杆压缩机在石油化工工艺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6(08).

[2] 刘二斌,杨艳,韩斌.螺杆压缩机在石油化工工艺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6(18).

第2篇: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关键词:石油化工 自动化技术 发展 信息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随着工艺和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步,从初期简单的手工操作到连续工艺作业,对生产稳定性和对控制的要求及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闭环控制到装置的全面自动化,使用的控制工具也从实现了DCS的广泛应用;控制技术方便又先进的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系统.随着工业规模的进一步推广,快速反应、临界稳定工艺、能量综合平衡等工艺的开发成功,对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油化工发展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和增加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今后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趋势。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自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现场总线的应用正在逐步推广

现场总线应用于生产现场,实现全数字化、串行、双向、多变量数字通信的网络互连技术。现场总线虽然没有实现“制定单一现场总线”,但与现有的DCS、PLC等相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由于具有的全数字多点通信、现场设备状态可控、开放性、互可操作并能实现分散控制等特点,仍然是石油化工行业基础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2.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及各种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技术成为核心技术,取代系统硬件而成为高附加值的载体

具体的技术手段首先是FCS将与DCS共存.DCS技术实现了性能可靠,软件丰富,功能完善等优点.已经成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主要手段,当前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没有随着FCS的出现而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DCS将会与FCS共存下去。其次是现场总线与DCS相结合。从集成到控制系统,将现场总线智能仪表连接到DCS上,利用DCS的控制功能和软、硬件产品带动现场总线来应用。利用现场总线的全数字通信功能,收集现场大量非控制信息,建立现场智能设备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智能设备的远程状态监控、故障诊断、预防维护、在线调校等远程管理功能,实现对现场设备的一体化管理与控制。

二、石油化工企业综合自动化的有效手段

1.实现企业的管控一体化。

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自动化技术就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到了一起。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自动化技术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使得过去的均匀控制、解耦控制、模糊控制等变成了一段段比较容易实现的软件代码。如何把IT技术尽可能多地应用到自动化技术中的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1是更好的应用IT技术,通过优化来产生效益,和具体的工艺、设备相结合,挖掘设备和工艺潜力,促进提高产量、降低消耗、并使生产过程更加安全。

1.2是将企业中的“自动化孤岛”变成一个统一的平台,具体措施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实效性,实现管控一体化。

2.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立。

以PCS(过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自动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控制软件、软测量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控制系统(FCS)、多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高速以太网和无线技术的现场控制设备、传感器技术、特种执行机构等等。同时以MES为代表的生产过程运行优化层。

2.1信息的集成、挖掘和增值

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是信息集成的基础。因此要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同时设置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系统。利用信息挖掘和增值的目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

2.2成本效益分析

应用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得到全企业综合经济指标的过程。在炼油企业综合自动化中,成本效益分析是炼油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炼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必需步骤。成本效益分析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方案的盈亏分析,为企业提供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生产计划的经济指标,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了达到公司预先的利润目标,就必须协调好原油采购、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调度和产品的销售,控制控制原油的采购价格。

3.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

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仓库技术、设备资源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等。通过研究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可以实现在线成本的预测,以形成生产成本控制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跟踪、安全监控,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健康保障体系,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4.进行流程模拟,建立过程模型

实现流程模拟,是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的关键技术。由于炼油生产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特点,必须将工艺机理建模与系统工程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结合应用线性规划或动态规划的办法建立计算机调度系统,实现优化调度的有效途径。过程操作优化根据市场原料和产品需求变化,技术难点是建立过程稳态数学模型。此外,还有设备过程故障诊断技术、生产过程的安全保护技术等。

参考文献

[1]李文锋. 由仪表接地问题引发的 系统故障及其排除方法[J]. 石油化工自动 化,2007,(4).

[2]陈俊武 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M] 2 版 北京:中国石化出 版社,2005.

第3篇: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关键词: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

中国石化自动化经过50 多年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创新,自动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虽然中国石化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一些难点与长期未解决的问题,仍然造成企业自动化总体水平发展受阻。

一、 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发展现状

中国石化工业是指包括从原油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油等石油产品的石油炼制,以蒸汽裂解生产的乙烯、丙烯等为原料生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基本有机原料等的石油化工。当前,石化企业自动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自动化水平相差较大。大型石化企业自动化水平普遍较高,存在的不足是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外尚有差距,而有些行业特别是染料、农药行业自动化基础仍然较差,大量小型化工企业及部分间歇生产过程企业自动化水平依然很低;二是在自动化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上,未能形成工程化、产业化、商品化、标准化,成果推广和转化困难重重;三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观念更新落后于形势发展,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与企业机制的协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造成总体进程不快。信息仍不能在企业内有效地传输和利用,“自动化孤岛”问题依然突出。

二、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一些控制难点与解决对策

石化自动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维护,其内容较为丰富,涉及控制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如石油化工对象的特性分析、建模方法、控制器原理与相关计算,以及自动化仪表工具(如变送器、控制阀等) 。其研究对象既包括简单控制系统,又包括复杂控制系统及先进控制算法,还涉及控制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大型石化装置的过程控制系统则是其重点各种过程及设备,如储罐、储槽、流体管道、换热器、加热炉、精馏塔、反应器、泵和压缩机都是被控制对象。这些对象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2.1炼化一体建设

随着炼油化工装置大型化、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设备构造越来越趋向复杂,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炼化一体建设既是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也是世界石化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

2.2采用一些新的理论与方法

近几年来,一种基于SOS 约束的凸优化方法,在国外控制界引起广泛关注。在系统及控制理论中,许多系统分析与综合设计问题都不能表示或转化成相应的SOS 凸优化问题,运用近年提出的高效可靠的内点算法,从数值计算上给一些没有或很难得到解析的问题带来生机。SOS ,SOS 凸优化方法以及SOSTOOL S 工具箱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已经成为一种研究控制问题的重要工具,不管是李亚普诺夫函数的构造,还是系统控制器的设计,还是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研究多项式系统最有效的工具。

2.3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石化工业作为典型的流程企业,在资源优化配置上面临着规模庞大、流程复杂、产品多样、产品价格变化频繁等诸多因素影响经济效益。鉴于此,石油化工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石化企业生产优化模型,然后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出效益最大的生产方案。

三、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级规模的工厂需要集成自动化的系统。对于当前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来说,为应对全球竞争,对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高度重视,这就要求DCS系统打破以往只是单装置控制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的状况,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真正的全厂集中控制、操作和管理。

当前的现代石油化工企业在网络架构上通常采用ERP/MES/PCS三层网络结构。一体化的网络结构,促使我们从规划伊始就要从硬件、软件以及维护等方面统筹考虑。随着智能HART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无线技术等数字技术向控制系统和现场仪表的不断延伸,数据总线处理的信息将不断增加,对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合理利用将是自动控制系统面临的重要考验。同时,大量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逐步替代自动控制系统固有的软硬件设备。如何保证DCS系统的安全可靠将是工程公司及制造商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产品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经验的不断丰富,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制造工业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开拓。从应用效果来看,可以说现场总线技术在大型石化项目中采用是可行的,可实现预测维护和远程维护,但是当前也仍存在包括用户理念的转变、对现场维护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以及技术本身有待进一步完善,使得现场总线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发展比较缓慢。

工业以太网系统是大型数字化、自动化系统的命脉,推进信息化带动自动化的新选择、新技术,能够促进和提升生命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工业以太网的开放性和标准化。

第4篇: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关键词:石油化工;DCS;应用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91-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化工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产生了大量的生产过程控制数据,DCS由于具备其他系统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采集、处理、归纳和控制这些信息,方便企业作出及时、正确决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1 DCS的发展

DCS,即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结合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阴极射线管图形显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控制站,作为整个DCS的基础,可在不与操作站及网络相连的脱机状态下,完成企业生产运行过程控制策略,保证生产装置运行;操作站,往往通过数据组织和存储实现操作员、工程师、通信和高级语言等功能;通信网络,是保证整个系统实时性、可靠性和可扩充性的生命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DCS伴随着计算机、控制、通信网络、组态软件、信息集成和数据库等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单一发展为管控一体的综合集成系统,保证DCS系统从生产现场到车间和从工厂到公司的整个信息通道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实时性;二是适时融合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自适应、预测和推理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功能;三是由封闭发展为开放的网络系统,方便安全地通过网络进行生产指挥调度;四是将无线网络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和容错以太网结合,进行现场操作监控、故障处理和仪表校验,实现操作与维护的无缝集成;五是采用无底板模块结构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增强控制站功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 DCS的优点

在讨论DCS的优点时,我们首先要清楚DCS在石化生产过程中所能满足的功能。具体来说,DCS首先要满足的功能是采集和控制占据绝大比例的温度、流量、压力等模拟量的数据;其次要满足的功能是在塔、罐等大型工艺设备运转中各种机电设备如风机、泵类及各种阀门的开关量的顺序控制;第三要满足的功能是结合前两个功能的石化工业产品的批量控制,也被称为混合控制;第四要满足的功能是一般系统通用的要求,如安全、便捷、简单、人机界面友好、便于维护和升级。

正是由于DCS功能众多,才使其具备其他系统无法比拟的特点和有点,满足石化企业的生产所需。

(1)分散自治性:指通过地域、设备和功能的分散,将硬件积木化,软件模块化,保持系统中设备的工作独立性,如控制站自主地进行输入、运算、控制和输出,操作员站自主地实现监视、操作和管理,工程师站可以在线或离线组态等,实现分散危险的目的,进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集中协调性:这与分散自治性并不冲突,因为集中协调是指通过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用通信网络把分散的设备构成统一的整体,用分布式数据库实现全系统的信息集成,进而达到信息共享,相互协调工作,以实现系统的总体功能。

(3)灵活扩展性:硬件采用积木式结构,可以灵活地配置成小、中、大各类系统,并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逐步扩展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式结构,提供输入、输出、运算和控制功能块,可以灵活地组态构成简单、复杂各类控制系统,并可以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改变,随时修改控制方案。

(4)可靠适应性:前面已经讲到,DCS的分散自治性可将危险分散,再加上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高性能的元器件,运用一系列冗余技术、热拔插技术、抗干扰、故障诊断和故障屏蔽等技术,可大幅提高DCS的可靠性,使其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5)先进继承性:DCS更新换代一般比较快,先进性是指硬件上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人机接口;软件上采用先进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管理和控制语言;控制算法上采用自适应、预测、推理、优化等先进控制技术。继承性则体现在新、老系统互相兼容,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利益。

3 DCS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行中,虽然DCS技术日趋完善,但在某些方面仍然需要十分注意。

3.1 选型问题

选型问题是DCS在新建项目或改造项目中都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石化企业在标书中通常不是指定DCS的型号,而只是规定I/0点数、控制回路数、控制室与现场工艺装置之间的物理位置、人机界面要求、先进控制或数学模型优化等方面的要求、与整个企业管理网络之间关系等要求,所以企业在标书中为了显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还应提出DCS应符合各种标准或特殊的性能指标等等。另外,DCS在论证和选型时往往关注业绩问题,会选一些适合自身,被其他企业采用最多的DCS系统,因为这样风险较小。

3.2 服务问题

严格来说,DCS厂家或系统集成商应提供的服务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服务。前期阶段服务主要是指在签订合同前,厂家应无偿提供方案认证、报价,技术谈判等方面的DCS服务;中期阶段服务是合同签订后,厂家提供的开工后、投产前硬件方案最终确认,软件(指系统组态等)编制和键入生成,整机出厂前的验收,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服务;从货到现场后的开箱验收、整机现场安装通电验收、回路静态连调、顺序控制逻辑关系的确认到整个工艺装置开车中系统投运的指导、程序修改后的拷贝和工程验收,甚至延伸至保质期内的无偿维修服务及过后的有偿维修服务(全球24小时响应)及网远程服务等都属于后期服务。但随着DCS厂家的硬件、软件自己生产的部分愈来愈少,目前国内许多DCS厂家或系统集成商的服务工作做得并不出色,还无法提供最优质的全面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冰,陈卫林.DCS技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1,(16).

[2]刘齐忠,吴文信,孙晓晓.石油化工企业DCS选型浅谈[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0,(3).

第5篇: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一体化;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73-02

职业院校通过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人才、提供培训及技术服务,方能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采用的办学模式是否科学和先进,是否符合职业院校的实际。而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可以提高职业院校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所谓 “教育培训一体化”,是指在当下职业院校所在行业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做到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融为一体。实践证明,“一体化”建设可以显著提高职业院校的服务能力。

一、 实施“一体化”办学模式,增强服务能力

由于历史时代和思想观念的局限,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很多人褊狭地认为职业教育只局限于正规的学历教育(职前),忽视或弱化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职后),造成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职能,职业院校就要实施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整合院校内各项资源,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融为一体,以增强服务油气企业与区域经济的能力。

1.以做大做强员工职后培训为重点,找准为油田企业提供服务的切入口。多年来,大庆职业学院培育了丰厚、优质而宝贵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取得一系列由各类权威机构授予的教育培训资质。学院不仅是国家百所示范性职业院校,而且集国家、中石油和大庆油田三级重点培训基地于一体,现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定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认的国家安全生产二级培训机构、中石油命名的中石油大庆培训中心、中石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中石油HSE管理体系培训基地,以及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黑龙江省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等16个优质培训资质。近两年,学院开发和承担培训项目46项,打造出以安全培训、油田财务培训、油田井控作业培训、油田基层小队长和班组长培训等在大庆油田及中石油乃至全国拿得出、叫得响的培训品牌20多个。优质的培训资质加之企业办学的优势,使得学院在培训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庆油田提出“4 000万吨硬稳产,油气重上5 000万”的宏伟目标,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就急需对现有一线操作员工15.6万人全员轮训。学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拓展油田内外培训服务市场,扩展培训服务项目,发展培训服务能力,受到企业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随着培训数量增加和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也不断增大。

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为石油企业员工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以2012年为例:举办各类培训班404期,培训员工50 008人。我院的“井下作业井控培训”从满足油田井下作业安全生产需要出发,紧密结合井下作业生产一线的实际,以权威的师资阵容,实战的课程内容,科学的教学模式,准确地向学员传授井下作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提高员工井控技术水平,保证油田井下作业实现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三年培训井下作业队的班长、副班长等生产骨干达31000多人次,很多人经过培训成为井控方面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为油田安全生产,增大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中石油的嘉奖。2012年5月学院与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校企签订合作备忘录,对校企合作的内容、方式等做出了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企业为学校提供实际生产任务,使学生能参与生产,提高技能;学校为企业员工培训、产品研发、经营生产及技术服务提供支持,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企业在互动中不仅员工培训有了可靠的保证,而且利用学院的人才优势,把一些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科研项目委托给学院帮助解决。学院与企业形成良好互动,从中了解了企业生产的实际,掌握了实际工作岗位用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水平等要求,因而职前教育就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劳动力市场的用人要求,所以学生的就业率就高。通过这些方式,最终实现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融通。

2.以培养在地化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石油主体产业、重点产业以及地方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石油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化工产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撑产业,也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增长点。黑龙江省提出了全省打造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四条化工产业链,提高下游化工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提高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程度,延伸化工产业链。同时,大庆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在未来五年,将加快构建以石油工业为基石,石化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端服务业为支柱的“1+5”产业格局,全力打造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现代装备、汽车制造、商贸流通等5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集群产业,支撑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数控专业和营销专业作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职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大都在大庆市和本省及东北地区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近三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平均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为86%以上。

二、以“一体化”专业建设为立脚点,跟踪产业走向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石,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职业院校办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必须遵循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规律和要求,紧密联系行业背景,只有从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市场需求出发,准确预测并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走向,依此进行专业设置及专业改造,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办学特色,建设特色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使学校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追溯大庆职业学院六十年的发展的历史轨迹,从特定角度看,也是专业建设紧紧追随和不断适应产业发展走向的过程。尤其是在2011年,我院提出了“石油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标准”的办学目标。在办学中,瞄准产业抓专业,着力打造“石油特色”;依据发展定专业,力争“国内一流”;开阔视野办专业,对接“国际标准。

1.以服务油田主体产业为目标,建设独特的品牌专业并开发专业培训项目。大庆职业学院开设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油气开采技术、数控技术(石油装备制造方向)类专业是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独有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专业。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示范作用和服务油田企业的作用,我们深入油田企业调查,同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一线操作员工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标准和员工培训验收标准,共同研发课程体系构建和培训项目模块,使标准切合生产工作实际,教育培训内容更加实用,探索出政府、行业、企业共建共管高职专业的新途径、新模式。2011年9月与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签字仪式,学院为其订单培养32名石油工程技术人才,校企合作进入了深层次。近三年,上述几个专业的毕业生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国企就业的毕业生就达到300多人;今年,国际著名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从我院成功招聘6名毕业生,学生的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为我们拓宽服务视野,按照国际标准培养特色人才摸索出了初步的成功经验,迈出了“国际标准”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我们按照大庆油田石油、钻井等岗位工种的标准要求,为企业开展了3500名新招聘员工子女的岗前培训。2012年3月份,炼化公司将51名待业子女为期一年半的岗前培训任务交给学院。由于培训效果好,2013年大庆炼化公司又将100名子女工交由学院培训。2012年我们将HSE培训拓展到了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和吉林探区,为企业进行200多个班次3000人次的培训。由于我们制定的培训标准严格、培训内容和方式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学员培训结束后到了工作岗位就能做到“用得上,上手快,干得好”,深受企业的欢迎。

2.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旨归,建设适应产业发展战略的专业。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主动学院主动适应我市、我省及周边省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面向石油主体产业、重点产业、地方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一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大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石油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在2011—2012年间,学院专业数由32个增长至42个,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门类齐全、专业覆盖面广的的职业院校,院校面向二、三产业整体平衡,专业不仅平均地分布在办学成本较高的生产制造类专业、资源开发与测绘等专业,也聚集在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管理、服务型专业,形成了以资源测绘、制造、电子信息、财经专业大类为主体专业。

此外,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紧密依托大庆市智能交通、数字城管、现代物流等应用项目和先进的数字通信、互联网络资源等基础平台建设,以及扩大物联网在城乡管理、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生产生活领域应用,快速壮大物联网产业规模,力争打造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示范城市为契机,我们经过调研和论证开办了计算机物联网专业。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提高院校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必然的趋势,走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道路是服务能力得以提升的有效选择,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产业的发展放到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去,职前职后一体化是用动态的思维服务企业的发展,用过程的模式去培养人才,这更符合企业的要求和人才的发展规律。

收稿日期:2013-06-19

第6篇: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关键词: 化工设备 技术 发展

化工机械源于化学工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石化等化工产业技术突飞猛进,使得化工机械不断为适应时展产生新的变化,在化工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在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不断增加的大好形势下,我国化工机械行业为适应石油和化工等行业需求的新变化,正悄然进行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新一轮战略转变。传统的化工机械主要包括化工机器(如压缩机、离心机、风机、泵等)和化工设备(如各种塔器、换热器、反应器等)两大类,本文主要介绍化工设备技术的发展。

1.塔器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塔器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型塔板试验引进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又开发出了一批新型塔板,如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导向浮阀塔板、郑州工业大学开发的高效吸收喷旋塔、上海科技大学研制的网角塔板等都各有创新,大多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其中新型垂直筛板塔乃是世界上第三代板式塔设计技术之一,具有传质效率高、处理能力大、阻力小、操作弹性好等优异性能。在塔板性能方面的研究,如通过流动状况来探讨塔板上传质机理是国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化工塔器的优化匹配,如工艺和塔器的优化匹配、塔内构件的优化匹配更是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乙烯裂解气体油洗塔的技术改造等。目前,塔器已向复合塔和并流塔板等方面发展。另外在填料塔的使用过程中,为降低填料层的阻力和持液量,以达到节能的效果,规整填料就应运而生。目前,可根据需要,制成金属波纹填料、金属丝网填料、塑料及陶瓷波纹填料等[1]。

2.换热器技术的发展

目前,除少数特殊高性能品种外,从传热、流动性能计算到结构设计与加工制造,基本上都可立足于国内。在强化传热方面,更有不断地创新发展,如应用最广的管壳式换热器开发了许多传热性能优异的传热管元件,有螺旋槽管(传热系数提高60%)、横纹管(传热系数提高85%)、非圆形管(螺旋扁管可提高传热系数40%)、多孔表面管(提高沸腾给热系数4―10倍)、管外用纵槽结合管内用多孔表面(提高冷凝给热系数4―5倍);壳程用折流杆栅可提高传热系数20%,压降低50%,还可防流体诱振。壳程用螺旋形折流板可提高传热能力30%―40%。新发展的板壳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一般是管壳式换热器的2―3倍,而且压降小,结垢倾向小,易清洗维修,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压工作条件,单台传热面积最大已达3000平方米;此外,我国在板式换热器方面的发展也较快,已可生产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板式换热器,各类空冷器则均已全部立足于国内[2]。

3.压力容器技术的发展

压力容器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学科的综合性产品,其建造技术涉及冶金、机械加工、腐蚀与防腐、无损检测、安全防护等众多行业。随着冶金、机械加工、焊接和无损检测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压力容器技术领域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3]。

近年来,压力容器产品大型化、高参数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千吨级的加氢反应器、二千吨级的煤液化反应器、一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球罐(日本最大的天然气球罐为三万立方米)等已经在我国大量应用。压力容器在石油化工、核工业、煤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场合也日益苛刻。因此,耐高温、高压和耐腐蚀的压力容器用的材料的研制与开发,一直是压力容器行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压力容器用的材料主要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高纯净度:冶金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纯净度,提高了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提高了压力容器的整体安全性。

(2)材料的介质适用性:针对各种腐蚀性介质和操作工况,已研究开发出超级不锈钢、双相钢、特种合金等金属材料,使之适合各种应用条件,给设计者以更多选择的空间,为长周期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3)更高强度材料的应用:在设备大型化的要求下,传统的材料已经无法解决,诸如3万立方米天然气球罐、钢厂的大型球罐、2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及超高压容器的选材问题。目前σb≥800MPa高强材料的应用引起了国内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4.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以其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分析压力容器失效,以及对其安全进行评定、诊断,排除化工过程机器的故障。除此之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还在计算与模拟过程设备复杂的反应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从而满足过程设备优化设计结构的需要。此外,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对过程装备的应力应变场、温度场、流场等环境进行即时演算,能够生动地进行模拟,为过程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提供直接的依据。将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辅之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过程设备内部的多相流时空变化过程的实时反映,可以对过程设备中存在问题,以及缺陷进行准确的检测,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做出帮助。在过程设备中,整合具有不同功能与作用的其他设备,从而实现原有设备功能的扩展,形成一个高度集成化、功能多样化地及智能化的综合系统,从而实现过程装备的效率最大化[4]。

5.结语

化工设备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整个化工行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各种设备的更新换代可以催生出新的化学工艺,为其诞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长时间高效稳定运行,保持化工生产过程的连续不中断。此外,新的化工设备往往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化工设备的发展创新,对于整个化工行业来说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伍广.过程装备技术的发展.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3):16-17.

[2]时铭显.我国过程装备技术的发展与展望.当代石油化工,2005,(13):3-6.

第7篇: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强化转型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形成若干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力争“十二五”末全省石化工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形成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建设石化强省;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钢铁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打造东南沿海新兴钢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10%以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涉海现代服务业,打造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把物流、文化、旅游等培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商贸和家政等服务业,扩大城乡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数字福建”工程。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公共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推进协同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争创“福建制造”和“福建创造”双重优势。

完善规划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落实《海西规划》中对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发挥福州省会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建设马尾新城,构建福州大都市区。莆田、宁德要发挥港口优势,加快城市发展。发挥厦门经济特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泉州要在创新转型中创造新优势,漳州要依托大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三明、南平、龙岩要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崛起步伐。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要不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加快十大新增长区域发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完善沿海内陆对口帮扶机制,推动山海合作、联动发展。

第8篇: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关键词]波士顿矩阵 区域经济 产业分析

地方政府是产业发展的规划者和市场监管者,掌握着各种行政资源与政策资源,可以统筹规划各个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区域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如果把地方政府看作一个经营组织,它在各个产业投入资源,收获的是就业提升、利税等整体经济社会效益。要保证地方政府在同等投入水平下整体产出最大,就需要对现有产业的发展前景、行业内竞争地位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确定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合理投入和调配。

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洛阳市经济发展围绕着“先进制造业、铝产业、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硅产业、钨钼钛”等六大支柱产业展开,近年来取得了较好成绩。本文采用产业战略布局分析的经典方法――波士顿矩阵法对上述产业进行分析,为洛阳市制定相关产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一、波士顿矩阵法的改进

波士顿矩阵法也称为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分析法,将之应用在区域产业分析中,须作出一些改进。通过把区域内生产经营的所有产业或业务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解决区域相关经营业务之间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兼顾短期利益与长久永续发展。该方法假定,最小和最简单的经济体除外,所有的区域经济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产业单位组成。换言之,一切区域经济体都有若干在经济上有明显区别的产业市场。在一个区域内的这些产业单位合称为区域经济体的产业组合。地方政府必须为产业组合中的每一独立单位分别地制定战略。

该分析方法认为,一个产业单位的相对竞争地位和市场增长率,是决定整个产业组合中每一产业单位应当奉行什么样战略的两个基本参数。以这两个参数为坐标,波士顿矩阵法设计出一个具有四象限的网格图,本文称之为产业分析矩阵(如图1)。横轴代表产业单位的相对竞争地位,通常以产业单位相对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对市场占有率来表示。因产业主要竞争区域很难有明确的划定,相对市场占有率数据不易取得,本项目选取各产业的区位商来表征该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相对竞争地位决定了该产业单位获取现金的速度。

区位商是一个反映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指标,又称区域产业专业化率,指的是一个区域某个产业增加值占该区域GDP的比重与全国(或上一级区域,下同)同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之比(商),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ir表示r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Eir为r区域i产业的增加值;Ein表示全国i产业的增加值;CDPr表示r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n表示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地说,当Rir1时,表明r区域i产业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在国内的竞争力较强;如Rir越大,则说明r区域i产业越具有比较优势;当Rir=1,则表示r区域i产业只具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优势;当Rir

纵轴表示市场增长率,代表着对一个产业单位来说市场吸引力大小,也就是说它决定着投资机会的大小。用该产业的增长率弹性系数来表示,指的是某产业增长率与当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为了消除短期经济需求波动的影响,采用回溯若干年数据,并加权得到最终数据。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1代表当期的弹性系数,F代表产业阶段增长弹性系数,由最近几期数据加权平均得到。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某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系数值越大,越具有发展优势,产业吸引力越强。相反,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某产业发展态势欠佳,系数值越小,越不具备发展优势。

区位商为描述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静态指标,产业增长率弹性系数是描述产业发展速度的动态指标,表征了产业对竞争者的吸引力。根据有关产业单位的区位商和产业增长率弹性系数标准,产业分析矩阵可以把区域产业组合中全部的产业单位定位在四个象限中。纵向和横向指标以1为边界来进行划分。每个圆圈代表一个产业单元,圆圈的面积代表该产业单元的规模。分别为:

图1 区域产业分析矩阵

第一象限高增长―强竞争地位的“明星”产业。这类产业处于迅速增长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经济体的全部产业当中,“明星”产业的增长和获利有着极好的长期机会,但它们是资源的主要消费者,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为了保护和扩展“明星”产业在增长的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应在短期内优先供给他们所需的资源,支持它们继续发展。

第二象限高增长―低竞争地位的“问题”产业。这类产业通常处于最差的现金流量状态。一方面,所在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高,企业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其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其相对份额地位低,能够生成的资金很小。因此,地方政府对于“问题”产业的进一步投资需要进行分析,判断使其转移到“明星”产业的可能性及所需要的投资量,研究是否值得提供政策支持等问题。

第三象限低增长―强竞争地位的“现金牛”产业。这类产业处于成熟的低速增长的市场中,市场地位有利,盈利率高,本身不需要投资,反而能为地方财政提供大量税金,用以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

第四象限低增长―弱竞争地位的“瘦狗”产业。这类产业单元处于饱和的市场当中,竞争激烈,可获利润很低,不能成为地方政府税金的来源。如果这类产业单元还能自我维持,则应缩小其经营范围,加强内部管理。如果这类产业已经彻底失败,地方政府应及早采取措施,妥善安排失业人员及资产清算,进而退出经营。

二、在产业分析矩阵中定位六大支柱产业

1.区位商的计算

以全国为参照系,从区位商的角度来看,2007年洛阳市六大支柱产业的区位商(专业化率)如下表。

表1 各产业区位商列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河南省统计年鉴2008》、《洛阳市统计年鉴2008》及相关行业报告数据计算而得

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典型性指标与综合性指标相结合的办法。例如先进制造业,年鉴没有现成的统计口径,我们采用一揽子产业的综合数据来替代;铝工业的统计采用的是典型的电解铝产量来代表;石油化工产业以年度原油处理能力来代表该产业的发展态势。

从表中可以看出,钨钼钛产业因其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且矿藏开发发展很快,区位商排在第一位;铝化工及石油化工是因为产业主导企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保持了较高的区域优势;能源电力企业依托本地煤矿资源,取得了较快发展,具有较强优势;传统制造业是洛阳的优势产业,大功率拖拉机的产量占到全国的20%强,但近些年整体面临着很强的挑战,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方面,洛阳因地处内陆,已全面落后。

2.产业增长率弹性系数的计算

根据过去几年的统计资料,对六大产业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2 各产业增长率弹性系数列表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2004―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相关行业报告数据计算而得。

统计分析过程中,发现钨钼钛产业、硅产业近些年都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尤其是钨钼钛产业过去两年的增长速度均达到了45%以上,硅产业也因为太阳能发电的巨大需求,保持了近30%的增长速度。铝工业也因为近些年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先进制造业是我国重点培植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增速正逐步加快;能源电力产业与整体经济增速相近,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石油化工因国内原油产能已充分释放,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因此增速不高。

3.洛阳市产业分析矩阵

根据上面计算出的各产业的数据,对应总横坐标,在产业分析矩阵中标出六大支柱产业的具置。如图2所示。

在产业分析矩阵中,可以很明晰地看到各产业所处的位置。钨钼钛产业、硅产业及铝产业属于明星类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并且有很强的区位发展优势。石油化工产业增速放缓,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属于金牛产业。能源电力对洛阳来讲是金牛产业,只是靠近与明星产业的边缘,说明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先进制造业处于明星产业区域,但靠近与问题类产业的边缘。

图2 六大支柱产业波士顿矩阵分析图

三、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策略

波士顿矩阵法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战略分析方法,我们通过定量计算来确定各产业在矩阵中的位置,但导致产业处于某个位置的原因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结合定量的方法,对各个区域内各产业应采用的发展策略做一具体分析。

1.先进制造产业

先进制造业处于明星产业和问题产业的交界。一方面是传统制造业的衰退,虽然还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市场份额丧失很快;另一方面亟需提高制造业(生产技术及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既能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又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以实现更新换代。如果不能及时实现产业升级,将很有可能沦为瘦狗产业,进而退出市场竞争。

制造业是洛阳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些年发展速度有所放缓。首先,改革步伐缓慢,相当一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不足。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国有资产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过重,改革改制步伐缓慢,缺乏创新机制和自我改造能力,贻误了发展时机。其次,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结构层次低。企业的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意识不够强,承担重大技术装备自主设计和成套供应的实力不突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密加工和智能控制等装备比例低,产品多数处于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中低端。最后,没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发展迅速的优势,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

因此,洛阳市发展装备制造业须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优势企业;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铝产业

铝产业属于洛阳市的明星类产业:拥有很高的市场增长率,并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目前也面临着产业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成产业发展软肋,随着我国铝工业发展从“量”为主进入到“质”为主的新阶段,资源、能源、环境和高技术产品开发等新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洛阳铝产业发展的重心在于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核心技术,突破资源、能源、环境等发展瓶颈;通过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实施整个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研究解决一批常用有色金属新材料制备的共性关键技术,以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替代进口。如铝合金产品,应加大对大型型材和板材的加工、精整和热处理技术,薄板铸轧开坯技术,锂铝合金工程化开发和杂质控制技术等各项技术的研发投入。真正走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之路,通过技术创新完善“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的产业链。

第9篇: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范文

关键词:石化企业 仪表 节能降耗

计量和数据是石化企业日常生产计划和能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基础,稳定可靠、准确经济的仪器仪表,不仅能够适应生产工况的变化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同时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是石化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为了满足计量工作更高的技术性能要求,在仪器仪表规划布设、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过程中,采取多种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方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1]。

一、石化仪表节能减排集成自动化技术

石化企业仪表节能减排对集成自动化技术提出的进一步严格要求,也就是说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石化企业仪表自动化领域里重要的研究内容,不仅要积极优化升级改造石化企业现有的计量系统与测量仪表,同时还要注重仪表节能的集成一体自动化功能。

1.建立一体化综合测控节能仪表系统

通过先进的测控系统,进行生产工艺的优化调度和优化石化企业资源规划,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重点能耗设备和重点污染源,采取先进节能的测控系统进行优化改进,可以大大节约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效率,大大节能降耗的目的。

2.自动控制技术与数字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

利用工业一体化测控系统,结合自动控制理论、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对石化工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在线实时检测、动态控制、全面优化、准确调度管理和可靠决策,在提高测控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确保其功能高效稳定发挥,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生产能耗、确保安全可靠生产等运行管理目标。

3.大力研发节能型仪表设备

利用先进的能源计量仪表或设备装置,如智能数字化热量表、智能超声波流量计、智能液位计等先进节能型仪表,可以大大提高石化产品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浪费,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石化企业仪表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1.仪表优化选型节能

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石化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优化过程中,仪表优化选型布设过程虽然是其一项辅较强的工作,但其优化选型布设方案和质量水平的高低却是整个工艺仪表节能降耗的开始和节能水平的关键环节。如:在设置温度计时,很多布设安装人员在每一个换热器循环口入口部位均设置相应的温度计,但从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际运行工作经验可知,完全没有必要在所有换热器循环水入口均设置相应温度计,只需在循环水进水总管处设置具备现场和远传功能相结合的智能温度计即可按照整个工艺测温需求,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仪表按照费用。假设对于一个中型规模工艺而言,如果节省约300支温度计,按照平均每支约160元进行计算,仅温度计这一种仪表就可以节约近4万元,可以大大提高工程项目综合投资经济效益,其直接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再如对于对压力控制要求不是太高(通常其调节精度在±5%~±10%范围内即可满足要求)的使用场合,此时可以优选考虑采用自力式调节阀进行压力控制,无须盲目提高测控系统自动化水平配置自动测控调节系统,这样可以有效节约自动化测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能资源浪费,达到节能效果。随着石化企业节能降耗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加上仪器仪表生产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低压损或无压损仪表在石化生产工艺中得到广大工作人员的重视和普遍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阿牛巴流量计、旋涡流量计等在石油化工企业石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如:阿牛巴流量计,由于其具备价格低、安装维护方便、压损小等优点,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其它流量计更为优越。从大量实践工作经验可知,在测量同一流量过程中,阿牛巴流量计其计量时所产生的差压为孔板的5%以下,而其压损也只有孔板的2%以下,同时阿牛巴流量计的压损随管道直径的增大占整个计量装置满刻度差压的百分数将会迅速降低,对于测量范围较大的复杂工艺流程中,其节能效果相当明显[2]。

2.仪表安装节能

石化仪表安装节能,只要是在仪表安装调试过程中,通过方案的合理优化和规范操作减少安装材料和附件的消耗量,同时提高安装调试质量水平,确保仪表安装调试具有较高质量水平,减少后期运行费用和维修维护费用。石化仪表安装调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审查安装图纸、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确保其具有较高可行性和直接节能或间接节能水平。如在现场进行压力表和差压(或压力)变送器安装调试过程中,通常采用引压管方式进行取压调试,在实际安装调试时可以通过优化方案缩短引压管长度,对于差压管则需要尽量减小两引压管间距,这样可以在确保仪表测量的准确度基础上,减少安装材料消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实际安装调试过程中,应结合安装施工现场合理进行优化布局,尽量避免管(缆)出现弯路、转折点等不利情况,减少敷设信号电缆和附件数量,且缩短测管管长降低各种动力源的压力损失等,进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运行维护节能

为了确保石化工业生产设备装置长期稳定、高效可靠地运行,仪表设备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必不可少,也就是说仪表正常高效运行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对仪表节能就尤为重要。通过经常清理、更换小部件等维护维修技术措施,改善不良设备装置运行工况,确保其高效稳定的运行发展,相应达到的节能效果显而易见。

4.管理节能

管理节能也是石化企业仪表节能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采取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方案措施,杜绝或减少仪表“跑、冒、滴、漏”等不利现象发生,可以达到较为良好的节能效果。结合先进的石化企业ERP节能管理系统,可以将生产工艺节能、设备装置节能、仪器仪表节能、以及电气节能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有效提高石化企业产品生产运营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地加强生产工艺能源计量仪表管理工作,加快计量仪表技术性能升级改造步伐,才能进一步促进石化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深层次开展,推动石化企业石化产品生产经营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运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