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学前教育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教育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前教育思想

第1篇: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西安;回族;学前教育

思想回族重视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尤其是重视对学前幼儿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学前幼儿的教育思想也不断得到丰富。本文主要以西安市莲湖区聚居的回族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安回族学前教育思想。西安市莲湖区是西北地区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在长期与汉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其自身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回族传统学前教育的形式及思想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回族学前教育思想的类型较为单一,家庭教育和寺院教育是主要的两种教育形式。这两种教育方式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零散,引导儿童“向善”和“学习”是古代教育的最终目的。

1、家庭教育

家庭自古以来便承担着教育的责任,回族也不例外。回族的家庭教育有两大主题:道德与宗教,这两大主题在教育过程中相互交融,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回族家庭学前教育常见的一种方式为讲故事。回族在形成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都生动体现了回民的精神品格。另一种教育方式为言传身教。回族作为忠实的穆斯林,必须遵守伊斯兰的戒律,如在伊斯兰教历九月进行斋戒,参加伊斯兰节日,“不食猪肉”等。家长自己在进行这些活动时,也会向孩子告诫这些行为的原因及由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从小形成民族意识。

2、寺院教育

回族的寺院教育起源于阿拉伯早期伊斯兰教寺院教育。寺院教育,就是将孩子送入清真寺学习《古兰经》的诵读。[1]信仰伊斯兰教是回族文化特征之一,清真寺不仅是他们生活的中心,而且也是伊斯兰文化在回族中代代相传的场所。早期的寺院教育以教授宗教知识为主要任务,由经师、阿訇为师,教授内容主要是《古兰经》内的一些基本宗教常识。但是,伊斯兰教刚传入中国时,“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没有专门培养伊斯兰教人才的学校,经师、阿訇或来自境外、或父传子授,满足不了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的回回民族的需要”,[2]这种现状也不利于回族儿童在清真寺的学习。此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是在明代嘉靖年间,陕西咸阳的伊斯兰经师胡登洲创立了经堂教育,才形成了正式的学习宗教知识的场所和形式。

二、西安回族当代学前教育的形式及思想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西安回族和汉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其学前教育的形式与思想都发生了新变化。在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寺院教育之外,幼儿园教育发展起来,并逐渐在当代西安回族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教育仍承袭着传统作用,寺院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则发生了较大变化。

1、幼儿园教育

在当代社会,西安回族学前教育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建立了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逐渐成为回族学前幼儿教育体系的中心,并且日益受到回族家长的青睐。回族儿童就学的幼儿园中,又分为综合性幼儿园和专门的回族幼儿园,两种类型的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与师资力量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89.39%的回族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上幼儿园,接受专门的学前教育;6.06%的家长则认为没有必要让孩子上幼儿园;4.55%的调查对象选择弃权。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回族家长还是认可让孩子接受专门的学前教育,这说明家长重视孩子接受教育;而认为“没有必要”的家长或是由于其个人思想、或是经济基础原因导致孩子无法上幼儿园。因此,家长思想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发展。(1)西安回族学前幼儿的就学状况。51.52%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综合性幼儿园,28.79%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回族幼儿园,只有小部分回族幼儿在家庭和清真寺接受教育。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寺院教育已不是回族家长为孩子选择就读的主要形式,幼儿园成为家长的主要选择。上述现象可以反映出在西安聚居的回族发展到现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们也乐于接受政府创办的综合性幼儿园。选择回族幼儿园的家长数量仅次于综合性幼儿园,说明在回、汉文化交往日益深入的今天,回族希望保存自身民族性的强烈愿望。总之,不管是回族幼儿园还是综合性幼儿园,回族家长的选择说明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回族学前教育体系的主体。(2)西安回族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的学习内容。回族学前儿童入学的主要选择是综合性幼儿园和回族幼儿园,由于两种幼儿园性质不同,教授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根据表3所示,回族幼儿学习社会科学知识选项占65.15%,这说明回族儿童也会学习汉族幼儿园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各方面能力。伊斯兰文化和儒家经典的学习,则反映出回族儿童所受的“双向培养”,说明回族儿童既要学习伊斯兰宗教文化,培养民族情感,同时也要学习传统道德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

2、家庭教育

回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随社会发展而逐渐淡化,反而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幼儿园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当代人才,那么家庭教育在回族则是培养“民族接班人”的方式之一。它兼具一般教育与宗教教育两种任务,是对回族儿童进行宗教传承的重要途径。(1)西安回族家长教育儿童的主要内容。与传统回族家庭教育内容相比,现代社会回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并无实质变化。家长所教授的回族宗教经典依然是回族历史上长期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可见,“回族重视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并将其放在本民族教育的核心位置上”。[3]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回族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回族社会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4]重视实践技能有助于让孩子从小养成勤奋、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3、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方式

(1)榜样示范型。这种教育类型包括言传和身教两种形式。回族有句谚语“父亲是儿子的镜子,儿子是父亲的影子”。[5]在生活中,家长的待人处事方式及其他一切行为细节,无形中都会成为孩子的学习对象。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一整套人生理念和行为方式。所以,父母此时在教育儿童方面就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回族家长很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以期他们从小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2)民主教育型。这种教育类型包括表中奖励、宽容两种方式。“民主教育型”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教育类型,它包含的奖励、宽容教育方式,都能构建一种宽松的家庭教育氛围。这种教育氛围也更有利于孩子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从这两种方式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回族家长还是较乐于倾听孩子意见,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下成长。(3)严厉批评型。在这种教育类型下,家长经常用严词厉色、强迫、惩罚等方式让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并不顾孩子的意愿和想法。相比较于上述两种教育类型,严厉批评型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会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对事物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主见。综合比较发现,严厉批评型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并不可取。

4、寺院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要求及大量幼儿园的建立,寺院教育在回族教育中的地位受到冲击。如今寺院教育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回族儿童学习伊斯兰教知识的需要,成为回族学前教育的辅助方式,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当代社会,寺院教育是除家庭教育外,回族学前儿童学习宗教知识的第二种途径。但它的授课时间主要集中在寒假和暑假,平时回族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上学。在两个假期,家长会把孩子送入清真寺学习系统的伊斯兰文化。这是出于对回族的传承。回族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忠实的穆斯林。回族向来以“信仰伊斯兰教”为其民族特征之一,为了民族得以继续延续,让儿童自小学习伊斯兰教文化,不断强化他们的民族身份,自然也显得十分必要。

5、当代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思想及特点

(1)传统民族教育受到主流教育的冲击。西安回族传统民族教育受到主流教育的冲击,这一教育特点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中。回族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就读综合性幼儿园,这类幼儿园一般由政府主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可以同时适用于各民族儿童学习。与回族建立的民族幼儿园相比,综合性幼儿园更具有“科学性”和“现代性”,能满足回族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综合性幼儿园深受回族家长的欢迎,可充分说明汉族主流文化教育对回族教育的影响之深。(2)德育为主。回族家长重视德育与《古兰经》的教诲密切相关。《古兰经》中有大量篇幅教育信徒重视道德修养,内容涉及孝敬父母、信仰、道德、善心等方面。在《古兰经》的引导下回族家长十分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行,他们教育孩子要与人为善、礼貌待人、不欺人、诚信做人等。在这些思想教育下,回族儿童从小就养成了孝敬父母、有礼貌、诚实等良好品质。(3)宗教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双重特征。在当代社会,回族儿童接受知识的明显变化就是其学习兼具“大众性”和“民族性”。一方面,回族学前儿童到适龄时期要进入幼儿园学习一般性知识,这些知识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符合。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接受身为回族必须学习的伊斯兰教文化知识,定期到清真寺接受教育,这部分学习内容是回族所特有的。上述两方面的学习内容说明回族儿童拥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任务:一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任务,二是继承本民族文化,使本民族继续发展的任务。

三、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问题与启示

1、西安回族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以西安市莲湖区回族聚居区为田野点的调查中发现,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回族学前教育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大部分家庭有能力让孩子去幼儿园,一小部分家庭孩子却无学可上,从小就随父母在社会上闯荡。随着社会发展,“回族儿童上不起学前教育”这个问题在西安市政府的帮助下有很大程度地改善,但是目前仍然有一批回族贫困家庭幼儿没有入园。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政府的扶持与帮助。回族贫困家庭可以借助政府相关民族教育政策,给孩子创造入园条件。政府当下正在大力推行“教育精准脱贫”,在这一政策帮助下,相信这些贫困家庭儿童入园问题可以得到改善。第二,回族自身的努力与民族部门的帮助。民族部门应该采取一些救济措施,如为贫困家庭安排劳动力就业的机会等,帮助他们改善目前的经济状况。同时,这些贫困回族同胞也应该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学习实用的工作技能,通过各种努力提高经济水平,为孩子接受教育创造物质条件。

2、西安回族学前教育的启示

(1)教育应具有开放性。伊斯兰教崇尚知识,以追求知识为荣。传统社会回族幼儿是不学习汉族文化的,在现代背景下,汉族相关文化已成为回族幼儿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回族这一教育特点同样适用于我们汉族教育,汉族儿童在进行启蒙学习过程中,除一些传统读物外,也应该选择少数民族幼儿启蒙教材来学习,不断完善本民族的教育体系,在理论上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回族传统以来就重视学前儿童的道德培养,家庭一直承担着这一重要角色。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作为教育指导文献,充分保证了教育思想的一致性。这些条件都有助于回族儿童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很多不良教育问题的出现。而我们汉族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则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如“隔代骄纵”、“上下教育思想不一致”现象。父母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老一辈多数扮演着“宠溺孩子”的角色。相比较发现,回族的教育有值得我们汉族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习回族教育思想中先进的部分,不断改进汉族的当代学前教育方法。(3)注重民族教育。由于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长期混居在汉族之中,面对汉文化的强烈冲击,为了使本民族得以生息繁衍,向儿童灌输民族概念,提高民族意识,进行民族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回族重视对儿童进行伊斯兰教文化教育,也会向儿童渗透“信仰伊斯兰教”的思想。这种做法保证了回族统一的信仰体系,进而提高回族的民族意识。总之,西安市莲湖区回族学前教育思想有其积极方面。首先,从家庭教育、寺院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三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可以看出,回族学前教育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其次,在努力使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同时,更不忘记加强民族教育,确保本民族能在历史长河中继续存在;最后,回族学前教育思想中也有对我们汉族学前教育有益的部分,值得我们汲取,有益于回族和汉族交流、交往、交融、团结和城市民族工作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希提.阿拉伯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45.

[2]李健彪.试论近代西北回族教育的几种类型[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22.

[3]马莉.回族传统文化中的幼儿家庭教育——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6.

[4]沈蕙.回族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其启示[J].教育评论,2003(6)69.

第2篇: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吸收心理 

蒙氏思想认为儿童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一种天生的吸收功能。知识以外部信息的元素进入到儿童的大脑之中,当然在吸收这些信息元素的过程中,儿童同时会对外界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信息同时吸收。这种吸收的能力是儿童天生的。但是在吸收完畢之后,儿童需要对这些信息元素进行主体性的加工和吸收,将这些信息元素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进入到自己的文化信息结构之中。因此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而言,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让儿童吸收进优良的信息元素和丰富的知识这只是引导儿童学习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引导才是关键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儿童对所吸收的知识内容进行主体化的加工,将之有效地转化为对于某一个特定年龄段的儿童而言十分必要且优质的信息。 

二、蒙氏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与启示分析 

结合蒙氏思想在儿童认知学领域的独特发现,吸收性心理成为学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理论依据。毋庸讳言,我国学前教育开展较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从蒙氏思想出发,结合儿童的吸收心理,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前教育活动十分重要。 

(一)蒙氏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应该说,蒙氏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从积极影响的方面上看,蒙氏思想启迪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晰地认知了儿童的认知心理过程和特点,然后注重开发活动课程,注重营造良好的幼儿园教学环境,注重教师引导者角色职能的发挥等。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很好的确立,并在实际的学期纳教育活动中得到切实贯彻。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做到万法皆备。积极的一面必然对应着消极的一面。比如蒙氏思想的引入固然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兴盛带来了巨大动力,但同时也引起了一股盲目模仿之风。毕竟蒙氏教育思想并不是我国本土产生的教育思想,它与我国的具体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甚至是与中国儿童的发展心理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差别之处。片面引入和照搬照抄,只能让中国的孩子们更受伤。比如,很多幼儿园错误的认为,蒙台梭利教学法就是通过操作教具展开教学活动的方法,这种错误的理解使得在许多幼儿园,所谓的蒙氏思想的借鉴只是停留在引进一套教具模式上,而缺乏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上的改进。 

(二)蒙氏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注重儿童的自我发展 

儿童自身具备了自动性吸收和学习的能力,这项能力是儿童自然的学习能力,也是学前教育得以开展并取得高质量成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但是由于儿童的这种能力长久以来被忽视,所以在我国学前教育初期存在着一定的忽视儿童自身主体性的错误观点。这种错误观点甚至存在于一定数量的幼儿园教师身上:凡事亲力亲为,以言传为主,忽视身教,忽视儿童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吸收心理,这导致儿童内在的学习禀赋和自我接受的能力逐渐淡化甚至是丧失。最终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层面上损失了天性上的优势,极度不利于儿童未来的综合发展。在此认识下,我国学前教育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设置手工课等多样化的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吸收和内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主要的角色是引导者,为孩子的自我学习和吸收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环境和正确的方向。注重让孩子自己去教自己,让知识自己钻进孩子的心里。 

2.注重活动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儿童对知识的吸收是在具体的活动中完成,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含量丰富,元素多样的信息载体,在这个载体中,有许多信息元素可以借机进入儿童的思想之中。比如说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来让学生学会团结、自强等,这一教学方式本身就是蒙氏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启示之一。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和深化,活动课程逐渐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各大幼儿园在课堂建设和拓展,课程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不遗余力,从儿童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儿童内在学习心理的特殊性出发,通过设置手工课,建立美工区,开发新的幼儿园游戏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知识,培养技能,获得内在文化的、社会的、知识的提升和升华。 

3.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 

学前教育在我国尚属新兴,相对于素质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而言,学前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仍在探索阶段。而蒙氏教育思想则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模式的逐渐形成。不仅在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儿童主体性的地位和价值,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游戏的重要性,同时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拓展活动课程,构建更加完善和科学的课程体系,为儿童接受外部信息,吸收外部指示元素提供更加有力的环境。此外,更为关键的是,丰富了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国一般采用的同龄编班的形式。混龄编班可以看作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一个特点。以上几点足以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在科学的道路上亦步亦趋,不断前行。 

第3篇: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在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目标从原由对人才基本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转向国际视野、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不断在管理体制、管理制度、课堂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推进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二个特色

我们充分运用学前教育专业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办学的优势,积极打造长三角地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突出艺术素养的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形成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双语特色和艺术特色。所谓双语特色是指在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办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幼儿园双语教学能力。所谓艺术特色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素养,同时还具有突出的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技巧。学生不仅能够胜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基础音乐教育。这种人才培养特色既符合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又符合目前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教师素养的要求。体现出宽口径、多渠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点,能够使学生就业时具有更多的职业选择。

(三)三个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彰显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改革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娴熟的教师专业技能、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幼儿园双语教学能力,能胜任学前教育机构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具有从事艺术教育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教学模式改革以幼儿园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着力促进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与实践的紧密衔接。建立以幼儿教师技能训练为主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让实践教学贯穿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整个过程。构建具有幼儿教师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安排青年教师下园锻炼,加强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联系,通过多种途径向社区、家庭提供早期教育服务,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和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共创共享,提高教育成效。创新教学方式,借鉴丹麦优质教育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教育内容,充分考虑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根据长三角地区对幼儿教师素质需求,大胆尝试,探索更加融合中西方学前教育改革前沿成果充实课堂教学内容。3.课程体系改革学前教育是与就业市场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服务行业。我们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借鉴丹麦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构建以就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改革的目的,进一步完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三个模块的教学计划。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注重教学能力强、效果好、水平高的专业课程精品化建设。注重教材建设,建立幼儿园及丹麦教师参与的校本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技能的需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组织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研发实习指导教材,精心制作一批教学课件和幼儿园课程教学资源,实现教材、教辅和网络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四)四个建设

第4篇: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一、基于当前我国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不断促进教育综合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性改革与创新。在这种大环境下,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少校外学习机构以及社会团体都开始积极开展关于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方面的活动。基于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形式发展迅猛,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目前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呈现出特长花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多数的学前教育组织机构在组织学前儿童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将其往往只是作为一种兴趣课程安排在日常课程以外的时间段内。并通过开设兴趣班,吸收学生进行学习。尚未能认清舞蹈教育本身的重要意义。而且,这又造成了兴趣班收费的教育方式,使得原本的舞蹈教育掺杂了杂质,使教育变了“味道”。

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舞蹈教育过程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针对那些具有舞蹈特长的学期儿童进行教育培养,忽略了整体,使得舞蹈教育公平性丧失,造成学前儿童接受舞蹈教育的范围缩小,并逐步成为了一种特长化的教育方式。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于我国舞蹈教育之间相互违背的。

(二)基于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呈现出技巧化现状

我国不少的学前儿童舞蹈教育呈现出技巧化教育形式加强的特点,不少相关的舞蹈教育机构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并不关注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片面的追求和迎合学生家长的期望,将舞蹈教育的侧重点放在了学前儿童的舞蹈技巧训练上。但是,过早的是学前儿童进行技巧培养与学习,实际上是脱离舞蹈教育本身规律性的方法。更加不利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不少的舞蹈教育本身采用相当粗野的方式进行训练,对学前儿童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剥夺了儿童学习舞蹈的快乐,何谈舞蹈艺术。

(三)学前儿童舞蹈教育表现出功利化

经过一些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现在很多的家长送学前儿童去参加舞蹈教育都是因为“总是想让孩子学点什么”或者是“某某的孩子都在学习舞蹈”这样的一些想法,使得家长就非常盲目的送孩子去参加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还有的一部分家长则是希望还是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使得学前儿童去参加舞蹈教育的时候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在相关的舞蹈教育工作中当中,有些人并不能很好的意识到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全面能力以及身心素质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思想,比较重视比赛训练而对于那些日常的教学工作去却往往会忽略掉。让学前儿童成为了大人们竞争的牺牲品,违背了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最根本的价值。

二、实现我国学前儿童的舞蹈监狱价值转变的主要措施

(一)将学前儿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舞蹈教育

在进行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过程中,应当将侧重点放在学前儿童本身上面,舞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综合素质提升,通过舞蹈教育本身的特有属性,能够更好的提升学前儿童的身心素质发展,实现他们的生命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想要更加实现这一点,需要通过对学前儿童进行人性方面的培养。

1.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应当将儿童本身作为主体。

2.加强对儿童个体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升,促进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对他们爱模仿、好动的天性不能一味的抹杀。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这个世界的变化与发展,以及更多他们并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因此,在进行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时应当更多的关注学前儿童的本体感受。

(二)坚持公平原则的学前舞蹈教育

在对儿童进行学前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以公平教育的方式作为教育的前提,向学前儿童提供舞蹈教育平等的机会,学前儿童学习舞蹈并不是为了成为一名舞蹈演员或者舞蹈家。儿童之所以学习舞蹈是为了能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审美情操等,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精神和心理都应当是放松的,是回归天性与自然的时候。学前儿童舞蹈教育应当令儿童感受到快乐。学前儿童有学习舞蹈的全力,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条件与身份,都应当具有相同的机会接受舞蹈教育。除此之外,针对学生各自情况不同,也应当因材施教,使学前儿童在舞蹈教育过程中感受艺术的未来。

(三)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前提是科学、快乐

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具有特殊性,其教育前提是形成健康科学、快乐的教育模式与方法。只有这样学前儿童才有可能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获得量好的收效。但是,尽管如此,舞蹈教育过程中本身具有的训练的严格性和科学性仍然是一切的前提条件。想要实现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水平提高,必须坚持上述中的两种方法,形成健康、科学、快乐的舞蹈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的是关于学前儿童教育阶段的舞蹈教育问题。舞蹈教学应当建立在尊重儿童的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其目的和根本是为了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应当以尊重每一位学前儿童,保证教育公平。只有这样儿童才有可能在健康快乐的教育环境下学习和成长,更加才能促进学前儿童的舞蹈教育真正发展,实现教育目标。

第5篇: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一、培养特殊人群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这样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授知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有趣的方式来对特殊人群学生讲解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快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还可以提出论题,利用提问回答或者讨论辩论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会学生明白书中教授的道理。

二、精心设计课堂上提问的问题

特殊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新课改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标准,达到帮助特殊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进行精心的设计,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和分层施教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两大问题。

1.设计问题要精心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是认知能力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存在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都因为一定的认知缺失从而影响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相对于正常的学生他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时候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时由浅至深,从具体到抽象,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更详细的、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同时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2.提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因为特殊学校学生自身的局限性,很多时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就受到了很大的考验。教师进行课堂设计问题时候需要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问问题时候要由浅至深,善于鼓励学生发言以及纠正学生的不足,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另外,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的身体缺陷,设计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进行教学,如回答问题、讨论、或者表演的形式都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课文内容。

3.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特殊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教学,需要对其内心加深了解,加深与学生间的交流和探讨。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施教

1.初级阶段

特殊人群学生因为身体上的缺陷,限制了信息量获取的速度,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特殊人群学生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很是薄弱。很多学生由于家长的溺爱,性格变得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需要针对他的性格特点教授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得到良好的个人发展。

2.中级阶段

特殊人群学生自我意识薄弱,自信心不足。自信心是促进一个人进步的原动力。而身体残疾的缺陷带来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自卑感就常常伴随着这类学生左右。害怕与人交流,害怕他人的目光,甚至抵触了解这个世界。由于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总是感觉自己不如他人,内心压抑和不满,长此以往形成了心理问题。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我们需要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正确的认知自身的生理缺陷,进而正确的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自卑、乐观积极的了解这个世界,达到寻求良好的自我发展的良好效果。

3.高级阶段

相对于健全的学生而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差。随着特殊人群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对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困难。而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会更脆弱,更容易垂头丧气、止步不前甚至自暴自弃。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对于逆境的应对方法。“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讲面对人生逆境时候要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面对和战胜困难,做思想上的巨人和生活的强者。

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候可以采用的方式

1.发挥学生的特长

特殊人群学生虽然自生身体缺陷,但他们在某一方面的认知能力很强。上思想品德课的时候,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特长,采用对话或者短剧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编排并表演出来,以活泼的授课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与课堂中相关的知识,课上进行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和编排,深深理解课文的意义。

2.把关爱学生作为第一要务

关爱特殊人群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是教学目的之一。教师要把这些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轻声细语、和蔼可亲的教授每一堂课程。对于学生的回答和表演等互动性行为要进行鼓励,对于错误的言论观点也要循循善诱、谆谆教诲。适当的夸奖鼓励会让特殊孩子感到温暖和关怀,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这种爱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把教师的要求化作自己努力的动力,积极的参与课堂的学习中来。

第6篇: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目前,小学政治思想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都采取开班会、开队会、参观各种政治活动等,虽然说活动的内容比较健康,内容主题比较明显,但是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何有效地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提高小学政治思想教育措施

如何提高小学政治思想教育,必须有条有序,要纵有层次,横有网络。纵有层次,主要是指要对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学生要一起进行抓,切实搞好小学政治思想教育。横有网络,主要指要将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在资源加强小学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正确、有益的境界中健康地成长。

2.1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政治内容覆盖面广,关系到国家大事,也有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有国内要闻,国际热点;所以小学政治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突出重点内容。教师要切实联系党和政府目前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要切实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讲学生感兴趣的重大事件。

时事政治也是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政治的时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教室设置板块,每日更新国内、国际重点新闻。

2.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也要不断丰富,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除了安排学生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外,要适当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有更好的感性认识。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毅力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伟人、科学家、运动员等名人成长的教育书籍,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学习他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从书籍中学习到毅力的重要性。再比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利用多媒体放映革命伟人的伟大事迹,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教育。

2.3充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小学政治思想教育

小学政治思想教育必须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在知、情、意、行等行为方面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形象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拓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让学生全面发展。比如,邀请名人、伟人等进行课堂讲座;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相应的汇报会,让学生在汇报会中彼此学习;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水平;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7篇: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90后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对90后的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尤其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要加强素质教育,现在许多中小学仍然过分追求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也起不到本质的效果。只有把德育蕴含在各个学科中,才能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思想教育。

2 问题的阐述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它不像语文那样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上既有积极性又受到了思想教育,教师就必须下一翻功夫。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部分案例,提出来以期得到同行们的指教。

2.1 利用“中心对称图形”对学生进行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教育。

我接手的是一个纪律不算太好的班级,班里学习有积极性的学生有好几个想转班,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正好赶上讲“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中有一条“具有中心对称图形形状的物体能够在所在平面内绕对称中心平稳地旋转”。讲完课后,我让同学们思考了一个问题:“人与物体相比,哪一个更高明?”

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人”。我摇了摇头,并且补充了一句“我认为:物体更高明。”

班上一片寂静,学生们一个个瞪大眼睛等着我解释。

具有中心对称图形形状的物体知道绕对称中心平稳地旋转,而我们却不知道围绕班集体的利益这个中心来把我们班变成先进文明班。如果每名同学的一举一动都想着为班级增光添彩,那我们班就会成为全校的先进文明班,也不会出现有的同学想转班的现象。单纯的说“团结就是力量”这只是句空话。打算转班的同学别转了,爱违反纪律的同学控制一下自己容易激动的毛病,这特别容易做到,大家拧成一股绳,来为咱们班争口气,有没有信心?回答我的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结果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班的纪律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2.2 利用“二次根式的化简同的联系”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不要搞个人主义。

第8篇: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愉快教学法 兴趣

"愉快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教学方法。

政治这门课,往往被认为只要读读背背成绩就上去了,因此有些学生课堂上就少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愉快教学法"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若要学生乐学,教师必须做到乐教。因为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带有浓厚的感彩,即"亲其师,才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优者不偏爱,学习差者不歧视,了解学生,理解差生,关心差生,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自卑感逐渐消失,激发起他们勤奋好学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多提问,多鼓励,多辅导,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从教师那里受到鼓舞、鼓励,从而尊重教师,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他们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全神贯注,听得投入,学得扎实,记得牢固,理解得透彻,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要适当设疑布悬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上课时,在难点、重点或枯燥无味处,恰如其分地设置、制造悬念,使之感到惊奇、刺激,产生兴奋和热情,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例如,学习《法律规范经济行为》这一节课时,先向学生介绍焦点访谈中的毒火腿、毒腐竹的案例,展开讨论,一下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知识基本当堂掌握,效果很是错,这就应了严里士司多德的另一句话:"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又如在教授《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课时,在课前,我先制作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填写家庭、学校内及周围的环境状况、成因及危害,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学生的认识从感生到理性,不断深化,教学效果很明显。

在练习和复习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羸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开放性地思维。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见,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

第9篇:学前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思想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一般情况下很多老师都认为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数学教学内容中极少有思想教育的因素,而且发掘这些因素很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孔子曰:身教重于言教。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又比如,教师可以不经意的将自己的书写工整美观的教案展示给学生看,将课件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了解。在批改作业中,给学生以一些鼓钚缘挠锞洹J寡生能处处事事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不易、工作的辛苦、工作的认真、以及对学生的关爱。这些现象对学生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成长。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教学中,可以告诉学生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细颗粒物。虽然它们的直径还不足人头发的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但它们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危害。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现在或者以后的生活中养成环保意识,自觉的维护环境,更有可能以良好的习惯影响自己的长辈、以后还可能影响自己的后代和身边的其他人。城市家庭的学生可以建议家长少开车,多坐公交上下班,农村家庭的可以建议家长不要焚烧秸秆,多采用生物技术进行秸秆还田。又如在进行《指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宏观世界的浩大无穷,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个头不大的行星,太阳系又在浩瀚的银河系中,银河系又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作为现在宇宙中可能是唯一的智能生物,一方面我们要自豪,另一方面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要在这短暂的生命过程中创造自己的辉煌,这样才不愧到世间来走一遭,才不愧智能生物的名号。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尽自己的能力学好各门功课,掌握好本领,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再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杨辉三角。杨辉三角是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的著作《九章算术》中出现的,而他是摘录自北宋时期的数学家贾宪的著作《开方作法本源》。以杨辉算,比欧洲最早的同类著作要早393年,以贾宪算要比欧洲早600年。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认真学习别人学习方法的习惯。例如在进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教学中,需要进行小组实验。我们结论的得出又需要大量的数据,只有每个小组都认真进行实验,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数据越大,频率就越接近概率,结论与每个同学的贡献都分不开。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都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份子,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认识到,完成一件较大的事,没有其他人的参与合作是不行的,每个岗位都是不可缺少的。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