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校企合作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教学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对培养高职生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今后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课程通常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分为两个学期进行讲授,一般每学期48学时,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一定课时的实践学时,但总的来说,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然而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内容枯燥无味,教学过程大都在教室内完成,这都要求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教学,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向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发展,学校与企业共同办学不仅能接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思政课开辟了一个实践教学的场所,这样可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校企合作的意义
2.1 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办学,资源共享,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共同编写特色教材。使得学生能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企业中进行实践,做到“零距离”对接,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有效办学机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操作相结合,是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企业一线能工巧匠或有丰富经验老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当前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开设专业,制定课程,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解决传统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与就业之间的脱节,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的对接;同时利用校企合作,可以组织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
2.3 各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形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推动教师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4 企业参与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建设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更加普遍。同时,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指导机构,创新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增强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推动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
2.5 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带入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用人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创新学生的培养模式。
3 高职“思政课”教学与校企合作的探索
“校企合作”是将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对接的一条“直通专列”,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职场氛围,树立职业道德,培养竞争、合作的团队意识,把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工作中,从中获取企业经验和能力,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如何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3.1 校企合作可以提供“思政课”真实的实践教学职业场景,通过合作教育,对有实际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保证,同时,校企之间的合作,可以使高职“思政课”在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思政课”教
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以提高,利于队伍建设和发展。
3.2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校企合作的作用下,能提高高职学生职场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做到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对接。因此,各高职院校的社科部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安排,将社科部的“思政课”与学院内党务、行政、团委、辅导员等相关部门的思想政治理论人员整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将校内实习与校外社会实践相融合;将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结合当前时期的社会思想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思辨、应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3.3 “思政课”教师带着思想政治工作课题与专业教师一同带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真实的社会、教育、工作环境收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职业认知,撰写论文与调研报告,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3.4 注重过程,改革考核办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将对学生的考核融入过程,注重实践,以综合考核的方式给学生判定成绩,实行“过程+实践论文”的考核方式,过程以课堂考核、平时表现为主,实践论文以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将问题在实践中解决,形成文字材料,这样能起到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过程的考核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因此,思政课通过校企合作既让学生学到和掌握了知识与技能,也为祖国培养了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梁英平等.工学结合模式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4.
[2]郑晓云.准确把握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关系[J].职教论坛,2009,2.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融通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通理论(以下简称“融通理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一、“融通问题”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从必然性看来,要从目标这一维度去考查融通问题的必然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要发挥课堂作用,切实发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而育人的主要路径在于充分利用思政课课堂教育,各专业课要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寻找、挖掘德育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成长。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因此,加强思政教育,落实“课程思政”,实现二者相互融通、相互合作,不仅树人,更要立德,从而真正为社会、为地方培养高品质、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和地方发展。从可行性看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既对立又统一,实现二者的相互融通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课程类别上看,思政课与专业课属于高职院校不同类型的课程,但是二者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所以可以以实现德育目标为出发点和着眼点,统筹兼顾,实现二者的相互融通。因此,专业课、通识课不能仅停留于知识层面的教育,要解决二者育人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现象,要统筹育人目标也要兼顾二者的差别。不是思政课教师讲专业课,也不是专业课教师讲思政课,而是转变传统的“各守一方”的思维方式,思政课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未来需要,在专业课知识讲授中积极鼓励学生主体性思考,启发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理解工匠精神、劳动意义等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二、“融通问题”的实践路径探究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3]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教学改革发展中,要遵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立足培养高觉悟、高修养、高能力的人才目标。首先,从教学内容层面看,坚持“专业元素”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是在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说到底是实践的思维问题,非单纯地讲授专业知识,也非单纯地讲思政元素,要转换思维框架,构建新教育理念。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类专业为例,如讲授经济法时,在引导学生学习经济活动中系列法律规范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优良的法律品格,可融入忠于法律、捍卫正义、诚实守信、善良仁爱等元素进行德育价值引导,围绕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个人美德,进行爱国情怀的夯实、人文素养的熏陶、价值观念的思考、心灵情操的滋养。要以专业课程为载体,立足学生成长成才,把专业理论从情感价值观层面进行升华引导。在思政课教学案例讨论讲解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案例故事进行讨论、分析。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如在思政课教学对象为医学生时,可根据医学生专业特点、兴趣爱好、未来职业发展等,在医院领域选取经典案例,如医学界榜样事迹、社会新闻等,加强学生的使命教育,培养崇德尚技的态度、笃实创新的“三观”。结合医学专业课程基础知识、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我国医学行业取得的重大发展成果等,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精神情操等德育要素,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因而,融通问题的路径之一是灵活使用思政元素,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从目的、内容、方法、逻辑上加强课程设计编写,实现二者内容的融通。其次,从教学目的看来,坚持灌输与引领交互,创新教育教学设计。从古至今,教育的发展最根本的立足点就是要实现育人的目标,以优秀文化、传统美德、革命故事、崇高的精神等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育德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因此“思政元素”没有固定范畴。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大德”和“私德”、家国情怀、个人修养、道德品行等元素都是思政元素,深入“现实的学生”这一角度中去,从其成长发展过程培养其思维力、认同力、研究力,增强学习体验,传播专业知识,提升思想品性,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困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在传统教学设计中,将梳理凝练的“思政元素”单独列出并增加具体教学实施计划,创新教学设计(如表1)。思政课教师可在传统教学设计中兼顾学生专业,增加“专业元素”或“专业案例”栏目(如表2),真正为专业发展服务,提升育人实效。无论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在进行德育设计时,还应坚持哲学方法论,打破常规思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更不能牵强附会、舍本逐末,要坚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实现“三全育人”。最后,从教育主客体层面看,引导教育主客体交融,构建师生协同机制。“融通问题”逻辑关键是设计者与执行者,即教师,二者融通的关键、实施的效果直接受教师的思政意识和德育能力的影响。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4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2018年在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会上及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又两次强调了“四有”好老师的要求。所以,要按总书记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激发教师的潜能,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学生充分参与,积极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总结反思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效果。在笔者本学期讲授概论课程中,在学完第一章思想的时候,笔者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一个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想给你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有哪些启示”。很多小组学生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谈到学习、考试不打无把握之仗,做事要实事求是,生活中要独立自主,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被资本主义思想所侵蚀等,通过讨论,学生主动体悟真正的学思结合。此外,通过创新作业形式、考核评价方式,运用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构建师生协同机制,定期通过问、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自觉将思想转化为行动。
三、结语
“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消弭了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功能上的分离”[4]解决了“融通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有实践意义。一方面在专业课教学中兼顾德育,思政课教学中兼顾学生专业,无形中拉近了师生距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改变传统育人“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在推动二者相互融通的过程中,一定意义上跳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是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此外,二者协同育人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了积极影响,还对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引言
现阶段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施行中关键的一环,其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但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所暴露出的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形式单一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应该引起当代高等教育界足够的重视,否则势必会对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极大不利影响。新时期下高校思政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中的各类优秀教育资源,通过加强思政教学内容开发来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高校应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推动思政教学改革,这对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
一、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其开始进入到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对高校产生的影响,使很多大学生都盲目崇拜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主义,这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急迫性,同时也使当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很多的困境与挑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发展中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影响,使广大社会居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居民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消解,再加上被很多大学生作为第二世界的互联网对其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在基本价值判断过程中产生困惑的主要原因。
(二)形式化教育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中都是基于我们党、国家以及社会的角度进行实践,所以就当前提倡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政策下其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使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一种教育活动,这便是当代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社会至上、国家至上等价值定位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该种形式下的思政教育难以发挥出对大学生的亲和力和说服力,这也是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政教育过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主要原因。
(三)新兴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
现阶段诸如QQ即时通信软件、博客以及微博等新兴媒体开始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并且其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以及传播知识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该类新兴媒体已成为主导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这也使很多大学生十分热爱“第二世界”的虚拟生活,再加上高校思政教育容易受到新兴媒体信息传递速度快、覆盖面积广以及渗透性强等因素影响,所以对于思政教师的信息获取来说受到极大挑战,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开始受到社会质疑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不成熟使其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冲击,甚至可能对一些大学生产生误导,大学生对大众媒体中的繁荣景象与美好生活开始持以否认态度,这也是当前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不完善的主要原因。
二、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思政教育重视度依旧不足
现阶段高等教育体系中虽然确立了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但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知名度为目标的高校战略目标来说,一直将改善高校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作为重点,同时在发展中也开始注重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建设,但这也导致很多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度较低,其主要体现在课时、课堂组织形式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很多高校都过于重视专业课。高校思政教师在市场经济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十分注重自身发展,部分思政教师只是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谋生手段,所以部分高校依旧存在教师将思政教育当成教育任务的现象,再加上高校为了获得学分而应付思政教学,所以这些问题都充分暴露出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的不断恶化。
(二)高校思政教学效果普遍较差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应该否认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基础的薄弱,同时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也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有重复的教学内容很难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说思政教育中的大部分内容均与自身发展没有关系,所以本文指出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上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并且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依旧受到传统高等教育理念的限制。再者,部分民办高校将思政教育划为选修课程,在课时安排等方面也没有彰显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这些课程安排方面的弊端导致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普遍较差,再加上大学生身处这个重视物质利益的社会大背景下,很难产生一些道德准则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约束。
(三)思政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近年来,高等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中虽然再三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下思政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我们无法否认当前各大院校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素质以及人数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再加上高校思政教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较为琐碎的工作,所以当前很少有高校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与考核机制。现阶段部分高校思政教师缺乏责任心、耐心,使其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没有不断加强自身知识体系完善,教育部及各大院校尚未就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培训与进修机制,所以这些问题最终造成部分思政教师的知识体系陈旧、工作态度不端正。
(四)高校思政教学手段普遍落后
现阶段很多高校均开始注重互联网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但是更多高校在思政教育具体实施阶段依旧以课堂教学为主,利用必修课的硬性管理来要求大学生进行学习,或者是通过高校文件的上传下达来对大学生进行说教教育,还有一部分高校利用大班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思政教学,所以这些问题都充分揭示出当代高校思政教学手段的落后。本文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对于高校思政教学来说其教育载体多元化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所以评价一个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是否完善便要从其课程体系与教育手段方面出发,所以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在发展中最大的弊端在于其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这也是导致当代高校思政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严重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成效的建议
(一)科学设计思政教育内容
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在发展中应对教育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只有确保思政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将思政教育相关的最新理论融入其中,对进一步充实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有着重要作用,确保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可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再者,本文认为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彻底打破灌输式教学格局,其不仅体现在教师可以将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引入思政教学,同时也要通过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关系到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与否,同时也可以保障思政教育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将人文理念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策略,加深每一个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内涵的认识与了解。
(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现阶段各大院校有必要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对思政教育师资队伍选拔机制、培养机制以及激励保障机制进行调整,这是因为对于思政教师来说其职业成长也十分重要,再加上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所以高校只有注重教师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项问题,才能帮助每一个思政教师树立良好的责任心与责任感。再者,当代高校要通过充实和加强专业、兼职思政队伍数量建设来满足高校思政教育发展需求,并要结合当代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特点对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结构进行调整,通过上述多种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思政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将全员思政意识和全程育人意识有效贯穿于高校教师培训中,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满足其实践要求。
(三)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本文认为不同高校在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与完善阶段要具备自己的特色,有的高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推动思政教育的快速发展,有的院校利用互联网思政教育来培养学生兴趣等,而这些思政教育模式的关键在于提升其实效性与针对性,尤其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口号下,只有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深入认识、了解思政教育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各大院校思政教育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四)创设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
本文认为高校如果要想彻底解决上述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其必须要为思政教育创设一个适应其发展、实践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各大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这一重要的思政教育阵地,如何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微博以及BBS等来拓宽思政教育途径,已成为当代教育界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上述多种创新教育形式对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有着重要作用。再者,各大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力度,这需要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避免一些互联网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产生影响,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独立学院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型“IE”要素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电子商务的日益创新,据CNNIC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 3.88亿,互联网普及率39.9%。随着各行业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必将让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势头得以延续。
2014年,国家开始进行教育转型尝试,即从学术性转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独立学院也不例外。如何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现状及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现状
2001年电子商务本科院校13所,2010年本科院校339所,专科院校则高达800多所。课程内容主要以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为主。尽管在校学生达到数十万,但仍然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企业需求。特别是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岗位需要存在着差距,造成了人才供需的进一步脱节。
2.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无区域特征.多数院校定位于培养“多能一专”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因为没有专业特色,比如没有地方经济特色、没有清晰的产业链定位等,导致毕业生素质和能力与区域企业需求不符。
(2)课程体系与时展脱节.电子商务是门新学科,课程体系本身还有待完善,加上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更新又快,所以目前多数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核心课程不清楚。
(3)缺乏双师型教学队伍.多数电子商务教师不仅本身没有从事过电子商务行业,而且从管理、计算机等专业转聘教师不在少数。重理论、轻应用成为了必然。
(4)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目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机房模拟软件为主,类似产、学、研和深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很少或几乎没有,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
电子商务是电子环境下的商务,其课程设置应该突出“电子技术”与“商务”,课程内容则以创新实践环节为重点,无论是“电子技术”创新还是“商务”创新。
“IE”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创新(Innovation)和创业(Entrepreneurship)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创新能力,就无法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是最适合创业的专业之一,但不是人人都能成功。这就要强化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对新技术、新市场的敏感反应,从而抓住机会。具体而言就是以下的“一、二、三、四”。一个核心:创新能力为核心;两个能力:创业能力与技术应用、转化能力;三个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商务运营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培养;四个一工程:一个网店,一个网站,一次创业,一门网络技术。
三、电子商务专业应用技术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1.明确电子商务的专业定位
目前独立学院面临着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其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电子商务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细分行业,从产业链上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应该与当地区域岗位能力和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2.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转变教学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长期以来存在着偏商务和偏技术的争论,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提炼出电子商务的核心课程与内容。
(1)邀请行业专家、高校学者根据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和岗位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地方特色,将计算机、商务、管理三方面知识进行融合,体现专业的跨学科及创新特征;
(2)积极构建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教学和学工共同创造有利于学生创业的条件,强调学生创新理念、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3)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尤其需要注意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商务运营三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结构;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4)注重选修课设置。选修课形式分为任选课和限选课,内容上除了专业选修课以外,还包括公共选修课。特别是公共选修课,除思政课程外,应有针对性的多设些人文和竞赛的课程。人文素课在第一学期就应该开设。
2013年4月份报纸《参考消息》资料显示,2013年年初,韩国延世大学要求全体新生在“住宿学院”生活一个学期,一天24小时都要与教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目的是通过共同生活来培养学生的领导素质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能力。英国牛津、美国耶鲁等国外著名大学,在数十年前就已开始。
3.建立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认知型实践、创新专业型实践、创业实战型实践三部分构成。实践教学安排贯穿大学全程。内容相应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课程实验、专业实践和综合实习。基础认知型实践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和各课程实验,时间可安排在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创新专业型实践主要包括生产实习、管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等,时间可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创业实战型实践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业实践、创业竞赛等,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
参考文献:
[1]第3O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CNNIC.2O12.7.19.
>> 中美酒店与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广告学本科课程体系研究初探 英国高校地理规划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启示 论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工学结合下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 适应新形势高等护理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 素质模型在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地方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本专科思政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普通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韩旅游高等教育本科课程体系现状与比较分析 中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邵进 刘云飞")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以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项目”为基础,凝练出中美高校课程体系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自由选修、交叉复合培养、课程层次、研讨课程这五个方面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中美高校课程体系在五个方面的差异,且从传统文化、课程资源、高校发展背景等因素探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美高校;本科课程;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本科教育是高等院校的立校之基。中国要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本科教育。近年来,我国一批高水平大学在进行本科教育改革时,希望借鉴美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成熟经验,以“他山之石”来提升我国的本科教育水平。国内高等教育界对于中美两国各高校的本科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也有很多比较分析,但全面地比较两国高校各个院系本科课程体系的文献还较少。南京大学为了更好地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组织本校所有院系进行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28个院系共比较研究了美国几十所一流高校相关院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在各个院系研究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这一高校本科教育的关键要素入手,全面分析了中美一流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异同,这对我国高校借鉴国际经验、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异同
在培养目标上,中美高校都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本科教育目标。如斯坦福大学是要培养“有教养和有用的公民”,斯坦福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有“一技之长”,还应注重思想修养和社会责任,让学生在专业领域和公民领域共同成长,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1]。麻省理工学院提出要培养“受过教育的人”,必须具备三点素质:理智、知识和智慧。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中美高校虽然在本科教育理念上表述各有不同,但其强调的本科教育的精神实质和本质目标是一致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高校本科教育的基础,体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项目”,初步凝练出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共性特征,即重视通识教育、自由选修、交叉复合培养、课程层次、研讨课程,同时还比较了我国高校在这5个方面与美国高校存在的差异。
1. 通识教育
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根本目标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基本能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人才。以哈佛大学和南京大学为例,如表1。哈佛大学课程体系含核心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三个模块,南京大学在2009年实行“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后,总学分从160~170分减少至150分,含通识通修、学科专业和开放选修三个模块。哈佛大学规定学生必须在通识课程的八个领域内,每个领域选取一门课程,南京大学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4学分的通识课程。
表1 哈佛大学与南京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比较表
哈佛大学
南京大学
总课程
32门课程
总课程
150学分
核心课程(8门)
八个领域: 审美和解释性理解,文化和信仰,实证和数学推理,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世界上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每个领域选取一门课程
通识通修(49~5分)
公共基础课程:政治课,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等等。通识教育课程:七个领域,包括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世界历史与世界文明,价值观与思维方法,科技进步与生命探索,经济发展与社会脉动,文学艺术与美感,跨文化沟通与人际交往。学生必须选修14学分以上
专业课(16门)
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
学科专业(41~62学分)
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选修课(8门)
自由选修课程
开放选修(31~52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创业就业课程,公共选修课程
在通识课程比重方面,哈佛大学本科学生修读的32门课程中,核心课程有8门,即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1/4。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改后,开始强调通识教育。通过比较可知,南京大学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仅1/10左右,而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在本科课程总量中占到1/4到1/3左右。
在通识课程内容方面,哈佛大学把实证和数学推理单独单列出来,作为一个专门领域,强调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耶鲁大学等美国高校也把推理定量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南京大学在逻辑推理方面开设了逻辑思维与表达、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两门通识课程,但与美国高校相比,在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资源仍相对不足。
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高校集校内外力量研究论证,将各类课程科学搭配组合。我国仍有许多高校在通识课程配置上没能将多学科、跨学科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课程整体性较弱。
2. 自由选修
美国高校鼓励学生自由选修课程,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都有1/5到1/3的任意选修课,这些课程区别于通识教育课程,它没有任何限制,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各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2]。我国大学专业课程比重较高,专业必修课加上专业选修课,总的专业课程比重高达60%~70%,跨专业任意选修课比重相对较小。
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南京大学为例,在理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各选取2个专业分别比较[3],伯克利分校总学分120分,南京大学教改前160~170学分,教改后150学分。
表2 伯克利分校与南京大学专业课学分及其占总学分比重比较
伯克利分校专业课程比重相对较小,历史学的专业课占总学分的40.8%(见表2)。教改前南京大学历史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占总学分的54.4%,比伯克利分校要高出10多个百分点,再加上大量的公共必修课程,自由选修课程的比重不到10%。教改后南京大学将专业选修、跨专业选修及创业就业课程等一起归入开放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选修空间,自由选修的比重大幅提高,达到20.7%~34.7%。
伯克利分校专业课程比重在各学科之间也存在差异。理科专业课所占比重比较高,如化学专业高达60.8%。教改后南京大学理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比重还是比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高,如化学专业比历史学专业高10多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更为强调专业基础的理科专业上,中美高校均设置了相对较多的专业课程,这是由理科专业的学科特性决定的。
3. 交叉复合培养
美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强调跨学科学习,在选修课程上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选修课程涉及学科范围上有一定的广度。如耶鲁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分为四大领域:文学与艺术类、建筑学史学类、人类学社会学类、天文学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生要获得学士学位,至少修读36门课程,但要求学生必须在自己必修的领域之外,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占本科所修读课程的1/3,并且来自同一个系的课程不得超过4门,一个领域内的课程不得超过6门[4]。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拓展学生在社会、科学、历史及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国内高校很少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完成跨院系选课门数及限制在同一领域选课的门数。
美国高校除了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外,各专业都会开设多学科交叉复合课程。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态学专业为例,与生态学相关的交叉课程就有4门,生态学中的电脑模型介绍、植物生态学、热带地区生态学、动植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和进化学。南京大学生态学虽然专业课程比较丰富,共有25门,但缺乏这类交叉课程。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要求每位学生必修一门高级专业课程,这一课程学生可有9门选择,除了纯粹的物理学课程之外,还可选择与物理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如生物物理、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地球物理、地球物理系统等[5]。国内许多高校的学生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学习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研究视野的开拓以及研究能力的提升。
4. 课程层次
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非常注重课程梯度,在完成规定的低层次课程、储备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后,才能进入高层次课程的学习,同时重视低层次的入门级专业课程。如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专业规定:一年级学生最少成功修完7门课程后可以升入二年级,二年级学生最少成功修完16门课程后可以升入三年级,三年级学生最少成功修完24门课后可以升入四年级,同时还规定前两个学年必须修完4门专业预修课程以及2门跨学科专业预修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课程设置上是按宽口径原则,把本科生课程分为低级课程、高级课程,实行分阶段培养。低级部分降低专业课程的要求,含有大量实用性高的课程,高级部分才进入较高要求的专业课程。
国内一些高校在注重专业课程层次设置的同时,往往忽略低层次专业课程,但这些课程能让学生尽快了解所学学科领域,发现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如今国内部分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这类课程的重要性,如教改后南京大学开始设置新生导学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尽早制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5. 研讨课程
美国高校的教学是同交流、讨论联系在一起的,研讨课程在课程中占很大比重,已是美国本科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讨课程分成多个层次。在一门研讨课上,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交流,研讨课的授课对象不仅有不同年级,而且有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组成,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系除了普通专业课程,课程体系中还有大量的研讨性质课程,例如新生研讨课、二年级研讨课、高年级研讨课等。研讨课程往往在不同学期由不同的教授授课,每学期的主题都可能在改变,不断有最新的研究成果补充到研讨课程中。南京大学天文学院目前主要有2门研讨课程,且由固定的教师指导,缺少高能天体物理、太阳物理、空间科学和技术等主题的高年级研讨课。
杜克大学规定,主修历史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9门专业课,以及初级研讨课与高级研讨课各1门。如在历史“法律与政府管理”这一方向下开设的13门专业课程中含4门初级研讨课和4门高级研讨课,可见在专业课程中研讨课所占比例非常大。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大力建设研讨课程,但国内高校的研讨课比重还远远低于美国高校,研讨课程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原因与分析
中美高校在课程体系上的差异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传统文化、课程资源、高校发展背景等都会影响高校课程体系的形成。
第一,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着现代知识观。“信而好古 述而不作”将知识看成是永远正确的[6],只需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反映在高校课堂上,就是老师上课传授知识,学生只管接受,不鼓励去思考和质疑知识的正确性。美国的文化则强调个性,鼓励学生去探索和质疑已有知识,将知识看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知识也在不断进步,强调学生独立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中外传统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我国以前会更强调传授知识型的课程,美国则喜欢讨论质疑类型的研讨课程。现代学科和专业体系是以逻辑分析和实验思想为基础的,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我国高校除了传统教授知识的课程外,需要补充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新型课程。
第二,课程资源的充足与否影响着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我国高校受学生人数和教师资源的限制,生师比较高,学生人均课程资源会相对较少,决定了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大规模普及小班研讨教学。开设打破学科界限的跨学科课程,其困难明显要高于普通专业课程。如果不在教师评价机制上采取特殊的鼓励政策,将有许多老师不愿意开设此类课程,必将影响我国高校建设交叉复合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通识课、研讨课等其他新型课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美国高校一般采取多种奖励手段,从政策上鼓励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开设新的课程,而且课程开发和评价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主要由任课老师自己组织进行,这与我国的评价方式大为不同[7]。南京大学通过“邀、聘、提、扬、止”教学动力机制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提升全校本科教学一线师资的力量与水平。高校课程发展是与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的,美国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为高校新型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空间。
第三,美国高校本科课程改革已持续了上百年时间。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就开始着手通识教育改革,而我国高校的本科课程改革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真正开始。我国高校要在十几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内追赶上美国通识教育教学水平,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比美国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因为美国可以有较充足的时间去探索、纠正因走极端、走弯路造成的错误。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已取得很大发展,但与发展了上百年的美国高校课程体系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我们认识到国内高校本科课程体系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发现了一些具有借鉴和启示的地方。
第一,加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我国高校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设计和研究课程,确保通识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注意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均衡,逐步增加课程的涵盖范围,如可开设美国高校都非常重视的定量推理等课程;在课程所占比重方面,在确保通识课程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
第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我国高校可以通过精简专业课程,增加自由选修课程的比重,提升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学生可根据兴趣学习各学科知识,建构更合理的知识体系。但在不同专业间应体现学科差异性,如理科专业就应谨慎减少专业课程比重。
第三,加强交叉复合培养。一方面,完善跨院系课程开放政策和管理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另一方面,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专业交叉课程群建设,建设一批相近学科群或学科类层面的交叉课程,同时鼓励院系之间合作开发专业交叉课程或者组建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教学团队。
第四,合理设置课程层次。我国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课程之间的次序和相互联系,尤其要重视一些初始课程(如导学课等),这些课程难度不大,但能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学习领域,促使学生尽早制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第五,重视研讨课程教学。研讨课程也可分多个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增加研讨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比重,多开设能够进行较为深入探讨的专题研讨课程,使学生在拓宽眼界的同时能够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某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嵇艳. 斯坦福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与特点[J]. 大学(学术版),2013(4):52-59.
[2] 熊耕.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2(2):75-81.
[3] 金顶兵. 中美两所一流大学本科课程比较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7(3):33-37.
[4] 任钢健. 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1-24.
[5] 吴迪. 中美综合性大学物理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J]. 高等理科教育,2012(2):86-93.
[6] 张红霞. 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J]. 高等理科教育,2010(5):67-72.
[7] 张红霞. 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2):60-65.
(上接第45页)
[18] 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著. 逻辑学基础教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5.
[19][20] 刘培育主编. 中国古代哲学精华[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内容简介;213-358.
[21] 周云之. 名辩学论[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22] 崔清田主编. 名学与辩学[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3] 董志铁. 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2007.
关键词:民办院校 区域经济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一、前言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民办高校如何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更重、更高水平的要求,构建什么样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具有表现在: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可以优化区域人才资源结构,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与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实力竞争最终反映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创新创业新人才培养是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
(三)地方高校教育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实力的支持,经济发展程度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这三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作清晰表示: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继承者,而应该是知识和财富的创造者,是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平台培养应用性复合型实践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与思维。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创业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民办院校应转变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
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遇到的瓶颈
(一)培养观念普遍存在误区
在2003年,我国将创业教育正式纳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范畴之中,从起步上就晚于国外,因为他们在小学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创业意识,而且尽管我国许多民办院校都在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但自己对其重要意义认识却不深刻,在某种程度上依然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国家重点高等院校的责任,而自己只需培养掌握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简单技能的毕业生。由于这种人才培养误区的存在,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流于形式,抑制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推进。实际上,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毕业生,满足区域创新型经济发展才是地方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二)民办院校优质师资队伍匮乏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技能的“双能型”教师。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实际出发,具有一支素质优秀、结构优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双能型”的师资队伍,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和国家教育部要求相差甚远。这种师资现状,不仅影响了地方民办院校教育发展,更影响到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功能发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校在教师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锻炼方面缺乏一定统筹兼顾机制,使教师难以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致使课堂教学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不仅严重抑制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无法确保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民办院校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经费有限且迫于生源的严峻形势,许多民办院校大半的资金用于学校规模发展上,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密切相关的实习和实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双能型”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微乎其微,致使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跟不上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形势,造成学生在知识学习、更新特别是在创新创业知识方面相对滞后,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新创业技能欠缺。
四、构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措施
(一)调整办学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学思想、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现,亦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在搞清民办高校在培养目标、服务对象、生源状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基本特征后,民办高校应该瞄准市场需求定位,走应用性、实用型道路,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教师的培训可以通过在职攻读学位、委托培养、到相关单位实习的方式来提高学历或增加工作实践,同时学校给与费用或时间上的支持,并通过完善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进行激励。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列入课程体系中,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管理、风险投资、经济法、管理学等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作为公共重点课程,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四) 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强化创业技能。
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实施个性教育。第一,注重实践教学,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去企业参观、实践。第二,增设第二课堂,以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例如建立创业园、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等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颖、张爽、汤海峰,民办院校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商场现代化,2012年26期
[2]刘争绵、吕直、李喜梅,提高民办院校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3]王晶、武晓霞,在民办院校思政教育中重视校园文化载体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Chen Haibin;Xia Xidong
(①漳州市陆海环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漳州 363803;②厦门市路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厦门 361012)
(①Zhangzhou City Land and Se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Zhangzhou 363803,China;
②Xiamen Road and Bridge Tourism Development Co.,Ltd.,Xiamen 361012,China)
摘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经济危机形势下研究国有企业的培训问题更有现实意义。本从从国企培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逐个角度分析问题与现状,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文章认为,现有形势下,国有企业充分认识到危机中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下决心完善培训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
Abstrac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onstitute the leading force in national economy. It requires to study the staff training of them under the very difficult external economic situatio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verag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ives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tatus taking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hen makes various suggestion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urgency and importance of career training in the crisis so that make efforts to build an effective system of training.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培训工作 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career training;problems and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43-02
1当前国有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对培训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呼吁加强员工培训,重视知识和人才。但实际工作中,国企员工培训更像运动式的:上面抓得紧,下面就多做一些;上面抓的松,下面就放一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没有把培训工作作为企业实现科学、和谐、长远发展的有效手段来抓;没有把员工培训做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来抓。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仍处于“迫不得已而培训之”。培训计划即使有制定,也常处于“被修改”与“被实施”的地步。
1.2 培训经费的投入量与投入方向依然不够科学金融危机下,国有企业大幅减少员工培训经费。以厦门国资委下属10大国有企业为例,培训经费在08年汶川大地震后,锐减4成,全年度所剩经费,几乎全部捐出;09年进一步缩减预算,共同应对经济危机。人力资源部的培训经费“最专最红”,但费用严重向高层倾斜,中基层员工几乎很难享受到培训机会。即使有,也是少数人少量的使用。
1.3 企业培训缺少激励机制,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未建立培训后的激励机制,要么不培训,要么就当政治任务。而企业在干部任职资格和持证上岗方面也尚未制度化,培训考核与任用未能有效结合,因此受训者对培训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存在学与不学差距不大,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错误认识。从而使培训流于形式,成为“变相旅游”的“特权培训”。
1.4 企业培训缺少评估体系,培训效果不明显国有企业历来重培训,轻考核,效果评估机制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对培训效果检验仅仅局限于过程,员工回到实际工作岗位,效果不能体现,造成培训与实际生产脱节;二是考评方式单一,大多企业惯以考试成绩来说明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再也没有跟踪调查,培训效果难以延续;三是没有详细的评估记录管理制度,培训效果缺少数据支持,在下一次培训中不利于查漏补缺。
1.5 培训课程体系单调,创新能力不够多数大型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培训中心,但随着国企改制分流,很多中心硬件设施一流,软件却跟不上,总提供不了满足员工需要的课程体系。即使提供,也是一些思政教育、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对员工心态、职业生涯、时间管理等软件培训却爱莫能助。而在国企,某种培训方式一旦被认可,在某时期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就会被当成一种标准存续下去,从上到下很少有人提出质疑或修改,一直要等到这种方式被全社会否定才会重新评估其价值。这种课程体系往往导致培训理论与实践脱钩,造成创新格外困难。
1.6 培训管理模式陈旧,培训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大型国企在培训管理模式上带有学校管理的痕迹。单一的纵向管理结构,使各部门各自为政。直接导致各部门培训很多,公司整体效益却不明显。培训中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培训业务的权威性和示范性得不到认可,外界信息得不到把握,导致整体培训效果出不来。而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更像高校里面的教务人员,只是在从事一些重复性和事务性工作,缺乏压力和动力,容易安于现状。最终成为培训业务的采购者和贩卖者。
2国有企业培训对策与思考
2.1 加快培训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加大培训管理工作重视程度
在国有企业,机制比体制更有效。因为机制是无形的,大家真正愿意遵守。而没有有效的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培训也很难做好做大做强。所以,应从两方面着力推进机制改革:①变“事业主体”为“市场主体”。将专业培训部门由原来的“事业性质“转变为“经营部门性质”,培训部门成为“培训市场主体”和“委托法人”。其负责人的地位也由培训部门主任转变为面向市场的“法人代表”。把被动接受培训任务,转变为主动寻找培训业务,提倡企业“内部市场机制”。②将师资与培训剥离,师资共享。培训中,经常出现项目开发、教学培训、后勤服务、质量控制不同步不协调的矛盾。因此在培训中,将师资与培训剥离,独立列入师资数据库,从而实现不养师资,却随时都有师资。这种培训部门是甲方,师资是乙方,上级领导是监督方模式,必将利于激活企业内部培训氛围,也显示出公司对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视。
2.2 增加培训经费投入,经费向中基层倾斜随科技进步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所需岗位也在不断变化,高管的战略眼光越来越重要,员工的执行和领悟能力也越来越重要。企业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多渠道拓宽经费来源,将各个渠道培训经费按比例提留做培训专款,严格控制以“吃喝玩乐”代替“培训”行为,明令禁止变向“套现”行为。②鼓励员工开展有偿培训,既减轻公司资金投入的压力,也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以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③鼓励员工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降低经费隐性流失的可能性。
2.3 建立和完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没有激励措施,单单从岗位职责要求员工参加,员工就没有参加的动力和动机,培训就无从开展,因此可从三方面入手:①根据培训效果对参加人员进行物质、精神奖励。员工都希望尽早能将所学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若企业能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并积极认可,必将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②重视员工培训后的总结和心得的提升。将员工培训后的心得体会,归纳整理成册,适当的时候,在公司刊物上刊登发表。③优化培训与职业晋升、薪资提升的关系。在企业内部推行培训积分制,想得到职务晋升或薪资提高,必须参加公司培训,并达到一定量的培训积分。
2.4 强化对培训效果的考核与评估长期以来,国企形成的重培训轻考核的习惯,使培训几乎趋于一种形式,因此,必须建立对培训结果的考核与评估,重点考察4个方面:①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和看法。②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技术、态度等。③员工在培训后的组织行为是否得到改变和养成。④培训对企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
2.5 重视培训需求分析,制定有时效性的课程体系培训需求就是员工的工作能力、绩效与工作要求及标准之间的差距,企业培训就是为了通过各种手段缩小差距。培训需求分析是建立完善培训课程体系的基础和前提。通常需求分析包括三部分:组织需求分析、岗位需求分析、员工个人需求分析。在企业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培训计划必须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要求。否则培训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活力和后劲。②培训计划必须能协调企业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职业目标之间的关系。③培训计划和其他管理、生产计划一样,必须注重时空结合。短期培训、中长期培训之间应互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脱产培训之间要相互协调。既要考虑现阶段工作需要,又要结合绩效考核的结果找出员工不足,有针对性的为他们补课。④企业应根据科技进步和发展做出有前瞻性、预见性的培训计划,以满足企业向深发展的需要,使培训计划及时有效。⑤培训计划要建立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调研统计分析和需求预测的量化基础上,而不是凭主观意愿制定,必须做到客观、科学和合理。培训需求反映了员工和企业对培训的期望,但是要将这些需求转化为计划,还需要对需求进行评估。
2.6 加大对企业内训师培养的力度企业培训需要建立一支内外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需要聘请所在行业的专家、学者为企业带来新的前沿知识、方法和行业动态。另一方面,也需要立足企业,聘请企业各领域的专家、领导、骨干作为兼职培训师――企业内训师。现代企业的内训师已经不只肩负讲授知识的任务。其工作目标不是完成培训,而是提高员工素质以提高企业绩效,可以说内训师已成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道路上核心的执行人员之一。培训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当今培训创新主要有包括:内化、E化、磁化、M-Learning、行动学习、培训基地建设。其中内化是创新培训的重中之重,它既可有效利用企业自身资源、又能培养一些培训方面的优秀人才、同时也给具有授课天赋和兴趣的员工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内训师是培训内化的一线力量,相对于外聘讲师,对企业的自身,员工,业务更加的熟悉,对企业存在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作为企业的一分子,内训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关心,具备天然的工作动力。
2.7 加强企业培训文化建设企业培训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做强做优企业培训,就要锻造一支热爱、执着企业培训事业,愿为企业培训献身的队伍;还要塑造先进的企业培训文化和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只有强化培训文化、规范培训体系,才能使培训团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形成企业培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①全体教职工共同学习和实践国内外先进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在工作中不断加深理解,并结合企业培训自身特点、通过教研研讨、精品项目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开发等培训教学实践活动,研究论证最适合石油企业培训的程序、模式和方法、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培训标准、规范体系;②在培训标准体系形成的基础上凝炼出我们的培训理念、管理模式,进而把目前的现状结合企业和培训改革发展的总目标与设计的最终发展结果连线形成愿景和发展目标;③从培训的实质任务和目标出发,结合规范标准,提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完成、实现这些目标和价值应有的、应该保持的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从而形成我们的团队精神;④我们通过完善执行培训规程、标准、体系,推进培训流程的优化,合理整合培训要素与业务结构,在全体教职工中不断引入现代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模式、建立科学的质量体系、培育先进的培训思想和技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现代企业培训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坚持不断的应用达到熟知。并逐步成熟内化为培训机构的价值标准和自觉行动。
3结论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企面对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企业培训也面对着更多元的选择,培训工作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体,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更应集合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培训经验,在学习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从自身现有条件出发,构建科学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增加对培训的投入,夯实竞争基础,全面提升企业业绩,促进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宝森.加强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建设[J].经济师,2009,(8).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学者们对高校思政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研究主要从四个基本内涵方面进行界定:首先,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指导,就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郑建岚认为以为指导思想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特别是中国化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为此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学好中国化的,必须教会学生识别各种非的和反的思想观点。其次,要引领大学生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邱秀华认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内容。理想不仅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更是凝聚大学生的一面旗帜。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十七大报告从理想层面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然后,要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指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成为国家栋梁的必备素质。最后,当代大学生要有社会主义荣辱观。郑建岚认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作为引领大学生安身立命的目标。荣辱观是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是大学生安身立命的是非标准。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八荣八耻”教育中的诚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节俭教育尤为重要。
二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世界上的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当其在受其他事物的影响时,它同时也在影响着其他事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实施会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的贯彻和维护。目前学者也在这个方面有所研究。汤文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从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施以影响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政教育之所以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途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拥有知识层面广博的教辅行政人员;可塑性强的学生群体;拥有复杂性低、学术性强的人文环境。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地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和维护。姜正国、张卫明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转化功能、凝聚功能和开发功能。鉴于此,我们应该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贯彻和维护。
三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它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多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针对怎样有效地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许多学者给出了观点和看法。纪玉超、林海涛认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应对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扩张的需要,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需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价值观浸染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应对其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奠定了基础。刘长城、程样国则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更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我党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工作的现实需要。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再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的关键环节。最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谈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必要性,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融入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四 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路径选择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达到一定的效果,我们不能纸上谈兵,而要用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它的有效实施,我们不能只看形式的华丽,而要注重内容的充实。以下是近年来学者们所选择的一些时效性路径:
1.融入课堂教学
黎开谊认为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和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衔接。高校要深入实施以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深入推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下大力气解决最为关键、最为根本也是最为困难的“进头脑”问题。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04-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可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了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必须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为此,本文针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际,对完善该课程评价体系进行较为系统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内容建设的思考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内容是该课程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课程评价的基础与依据之一。我们在总结参照大学本科的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做好每年的心理健康月宣传、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工作外,还十分重视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但许多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却重视不够。只有少数高职院校于2006年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于上级部门的不断重视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重要性,从2010年起才开始普及开设此课程。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课程至今没有统一的教材,为此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需要不断研究逐渐完善,并具有创新性。目前不少高职高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心理健康意识、自我意识、人格心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挫折应对、性心理与性健康、恋爱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心理、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咨询。从整个课程体系来看,已符合教育部对该课程的基本精神的要求,但共性有余,个性和创新性不足。实质上是本科心理健康教材的简单翻版,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独有特色。
要体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色,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制定必须考虑两方面的因素。首先,教材内容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实际。因为高职学校招生对象是高考招生中的底层生源,面对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高职学生比同龄本科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心理压力更大,他们在心理上表现出更明显的自卑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要根据高职生的心理实际,设计有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轻松活跃,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形成强化与内化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性教育机制。其次,教材内容要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实际。在课程设计中,要根据高职学生将来职业的实际情况,将“工学结合、职业导向”,“热爱职业,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了课程的整体设计之中。如针对狱政管理专业,要考虑监狱民警工作的复杂艰苦环境,考虑现场心理体验教学,就需要在体系完整的基础上,体现出狱政管理专业的特点,随后要形成与专业特点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心理影视资源库、练习题库等,并建立教学网站、监狱系统实践基地,这些都使该课程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的内涵。
二、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内容的思考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涉及青年心理学、精神卫生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它与一般学科课程不同的是特别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体验性,因此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内容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要求。
(一)要有科学的课程建设目标体系。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实现过程,是一个教育影响力生成、接受、内化、体验与评价选择的复合过程。课程建设目标体系自然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等目标要求,评估的目标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应该包括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而且应该以学生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为评估重点。具体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精神,清楚了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主要任务。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高校大学生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需要分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辅导,使辅导更具针对性。例如,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适应新环境,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为主;二年级学生以处理好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人格等问题为重点;三年级学生则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做好择业心理的调适工作。只有建构科学的课程建设目标体系,才能发挥其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
(二)要有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教学与科研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必须构建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机制,在互动中推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教学与科研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二者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课程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源泉,而教师参与科研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及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最终有助于自己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可以说课程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有助于课程教学的发展和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涉及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目前不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只是本科心理健康教材的简单翻版,基本上共性有余,个性和创新性不足,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独有特色。主要原因就是高职教师团队没有对课程教学理念进行精心凝练,没有在课程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创新,对教材建设进行精益求精的探索。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注重教学团队建设,通过科研来不断把握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重视课程的内涵建设,及时吸收和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以真正拥有自己的特色。同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既要重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评估,也要重视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标准对其科研能力、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将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如对教师科研不能只看重档次和数量、转载情况等,更应该关注其在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是否提高了教学质量,最后综合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情况来决定该教师未来的培训、升级、激励甚至是薪酬。
(三)要有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强调知识传授外,更为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成长,于是老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是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老师,必须拥有阳光的心态,在教学中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良性互动关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真正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拥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能够接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较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做好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作为心理健康状态的最好注释,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潜移默化的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强调教学的互动,促进学生心理自助。心理专家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是助人自助,而不能代人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单纯理论说教现象,要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良性互动关系,让课程教学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强调学生的参与,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自助,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
(四)要有实践教学的体验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是一个广阔的、综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同的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实践情况灵活变通,探寻和构建更理想、更适宜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增加实践环节、注重心理体验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一大内容。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通过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实践活动来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造成学生个体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心理体验,增强个体的心理感受,以达到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目的。教学方法既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心理电影分析、案例讨论等课堂活动方式,以及采用课堂外的素质拓展训练、社会调查与见习、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等多种教学实践方式,这样就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更多地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操作、去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个体社会化,等等。
(五)要有全面改善的效果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十分强调个体发展的感悟与体验,需要一个内化的累积过程,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这就彰显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参与性评价的重要性,因此全面改善的效果标准是课程评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
1.需要全面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除了检查学生是否获得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有关信息外,还要注意考查:是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是否培养了阳光的心态;学生是否有情感投入,是否获得了有益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否获得了有用的人际交往技能;学生是否有决心完成某种有意义行为的“行动意向”。例如,一个与同学产生隔阂的学生,决心明天主动找对方谈心,以消除隔阂。
2.需要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往每门课的考核,以课程作业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而这种方式不适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生成绩评价,没有强调心理课程独有的参与性体验过程,评价过于简单和片面。所以,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成绩的评价应采取“1∶2∶2∶5”评定方式。“1”是选课听课就得10分,第一个“2”是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活动为20分,第二个“2”是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能够适应校园及社会20分,“5”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终书面成绩评价都会使每位学生的成绩在合格以上,既符合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只要积极参与就会有进步,成绩自然就会合格,又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性,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心理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管理环节的思考
在考虑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的管理环节,才能不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规(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05页)范化,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程的监控,调动教师与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我们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提高认识,组织保证。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实施的时间还不太长,许多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有人认为高职学生重在学好专业课、练好技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可有可无的,毕竟有心理问题的人占绝少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出于形势,是为了应付有关的检查和评估,从而造成课程教学规范缺失、师资力量的缺乏等,教学效果不佳。为此,各高职院校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狠抓“课堂教学、宣传教育、指导咨询、危机干预、调查研究”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程,其中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要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对课程建设目标体系、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实践教学及全面改善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让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师资,确保质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思政教师,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缺乏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和经验,原有认知行为模式影响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能否有效地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质量这个瓶颈问题,已成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应对已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加强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能力,逐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要求,并争取按需配备一定的专职心理学教师,这样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
(三)建立制度,加强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首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比内容体系建立评分体系,整个体系分为师资队伍及水平25分,教学条件建设20分,教学管理过程25分,教学效果30分。再次,按具体板块进行细化突出特色内容,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为师资队伍及水平的评价内容,课程建设目标体系为教学管理过程评价内容,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全面改善效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等,全面改善效果评比再细化就包括了学生成绩落实方式内容,要通过“1∶2∶2∶5”的评定方式突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必须以学生的参与性评价为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这样,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才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终让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有效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小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华山.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6(5)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年立项课题(2010SZ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