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高等教育的范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范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的范畴

第1篇: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关注理论体系建设,就是为学科发展服务。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依然处于构建之中,一系列体系构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本学科理论体系构成现状如何?每个研究领域在整个学科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这些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从教育经济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后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探索,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己经初具规模,并继续不断丰富和深化,为本文对其进行统计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分柝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的比较,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不尽相同。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该涵盖更为一般、广泛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应该存在于教育的一般领域不仅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都脱离不开它的疆域。而高等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学科的一个特殊领域或分支领域使教育经济学的支流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对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32部着作(国外9部我国23部)中的各基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柝计算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得出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并对其中5部以“高等教育经济学”为名的着作所反映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柝与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进行对比,希望发现目前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在理论体系结构上的异同点,以教育经济学体系结构为鉴,寻找高等教育经学体系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1.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从他们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既与教育经济学有重合的领域又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将上表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按比例大小排列:投资理论、概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收费问题、产业理论、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及产学研研究。我们进行对比发现,教育经济学将关系到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元研究”放到了重要位置(该内容在所有着作中占到了81.5%,在我国着作中占到947%)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对这部分内容却关注甚少,这也反映出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学科指向性,而高等教育经济学却以问题研究的思路来构建理论体系缺乏对“元研究’的思考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和不完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将教育投资问题不约而同地放在了重要位置,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理论、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等问题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些在教育经济学范畴内也是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产业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及产学研研究等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独特研究领域,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以问题研究为主各着作的理论体系也主要从问题研究出发进行构建,即使其中遵循了学科构建的规范,其要素也不完整,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不够规范与完善。

2.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国外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我们发现数据所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我国与国际研究相接轨的内容主要为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收益理论、投资理论和经费问题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无论是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都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来构建本国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以及产学研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纳入了诸多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

(二)理论体系结构的分类

纵观我国20年学科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目前着作中所反映出的学科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经典型或传统型.

经典性或传统型的体系主要是指在学科发展一开始在借鉴前苏联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由学科最基本的一些研究领域构成能够较为全面的学科研究的各个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读者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对该领域的基本范围和基本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觯但是这种体系结构下一般不会对问题研究的太过深入常常是一些概述性或常识性的探讨,研究方法也较为传统和规范。我国大部分着作都属于这种类型。

2个性型或专着型.

这种类型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体系完全不或不完全按照传统型体系进行构建而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或研究优势对学科某一(些)领域或某一(些)方面以独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来对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地研究,得出一些有创新性的结论形成富有个性化的体系结构。这种结构的作品常以专着的形式出版,其体系结构的个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如张万朋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对高等教育产权、经济规制、产业融资、后勤社会化和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探讨。

(三)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1以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中国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晚,这便有了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机会。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之初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就吸收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内核,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问题、教育投资和经费等问题。同时,在理论构建上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来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乘市场浪潮参与市场运行机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研究以理论为本,放眼实际对许多高等教育领域中显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如高等教育的产业问题、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问题、产学研研究、产权制度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等等。这些内容既丰富了理论体系扩展了研究内容,又显示了中国的特色。

2以问题研究为主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问题研究为思路的。我国在借鉴西方理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以问题研究为主的特点。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够严密,缺乏一个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即逻辑起点,理论体系的结构总体上是问题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和高等教育投资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传统理论部分;一部分是以后勤管理理论、产学研研究、学生就业研究、筹资收费问题研究甚至包括产权制度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研究等问题理论部分。问题研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头戏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指向性。

3强调与社会的外部联系,突出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必然会将高等教育的这一功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如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学生就业问题、产学研研究、后勤社会化、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和区域经济问题都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特有的研究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高等’性注重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功能的角度来探索高等教育经济理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经济学具有明确的社会指向使得研究获得的所有结论和成果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为高等教育的运行服务。

4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兼用规范分析。

注重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高等教育经济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问题,明确事实。从大的范围来说主要有: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甩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问题(包括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研究、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等)高等教育经费筹资多渠道的可能性、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负担与补偿、成本与效益。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采取调查统计、量化研究、数理模型、经济学模型等多种方式。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另一部分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他们涉及道德规范、价值判断等问题。主要有: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财政资助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二者的融合所获得的结论优于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我们应该走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彼此补充,互为支撑,更加有利于学科理论建设。

三、主要存在问题及展望

(一)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

1.逻辑起点的确定。

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而每一种体系都应该有各自的逻辑起点,它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首先应当确定逻辑起点借助逻辑推导,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倾向于问题研究其理论体系不严密也不完善,并且缺乏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服务。无论是从逻辑学中队逻辑起点的规定性还是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来看,将教育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都具有科学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概念体系的重构。

可以说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成熟与否,其核心是概念体系的建构是否科学,概念体系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总结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现,现有的基本概念体系存在不完整、逻辑层次不明显的特点。因此应该从对概念体系的现状研究出发剖析目前概念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观点从“高等教育服务”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明确高等教育服务存在的环境及运行机制理顺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构建科学的概念体系.

3理论体系的重建。

理论体系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范畴,它是通过作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概念是基于人们对现实事物的理性认识而产生的抽象要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构成了概念体系的逻辑,沿着这种逻辑对理论内容的展开就构成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行程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以凸显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研究视角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的范畴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丨性科学、成熟的理论体系应该以系统性和逻辑性为其重要标志,因此,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有系统论的观点和逻辑性的视角。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发生联系时产生的现象问题和理论问题,对该学科研究传统所累积的庞大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重建,运用系统化的方法把己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现象、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系统.

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应有严密的逻辑性。它们都应当是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按照逻辑的必然联系组成的严密系统。爱因斯坦曾对理论体系的概念逻辑进行论述。他说“在发展的第一阶段,科学并不包含别的任何东西。我们的日常思维大致是适合这个水平的。但这种情况不能满足真正有科学头脑的人因为这样得到的全部概念和关系完全没有逻辑的统一性。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创造出一个包含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第一层’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作为逻辑上的导出概念和到处关系而保留下来,这个新的'第二级体系’由于具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第二层的概念)而有了较高的逻辑统一性。对逻辑统一性的进一步追求使我们到达了'第三级体系这种过程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到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体系:它具有可想象的最大的统一性和最少的逻辑基础概念,而这个体系同那些由我们的感官所作的观察仍然是相容的。

(三)研究领域丰富化

1.加强微观领域研究。高等教育经济学从研究层次来看,应该从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并结合实际问题完善理论体系;但从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以宏观和中观领域的教育经济问题研究为主,而对教育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仍然缺乏研究兴趣,特别是教育内部的经济问题如学校、班级教育中显现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关注较少。

2重视主体研究。从上文分析我们还可以明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主要集中在对教育的客体研究上,而对教育主体即人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力度不够。一些教育经济学着作己经注意了对教育者即教师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但受教育者即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学者关注也是势单力薄,没有形成一股整体力量来推动其发展。论文也会从人的角度提出这一现实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第2篇: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强调教育层次中的教育类型,是不同类型的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以及中等专业学校或技工学校等教育机构,这意味着基于机构的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是两种类型的中等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同样,高中后的高等教育阶段,有学术性大学、工程性大学,以及应用性大学、职业性大学,如职业技术学院等。如果把学术性大学和工程性大学统称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话,那么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职业性大学则被称为高等职业教育。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考虑,倘若把应用性大学也纳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的话,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存在着基于机构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种教育活动,即两种类型的高等教育。这就是所谓教育层次中的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就业导向的教育。因此,对职业教育来说,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是显性存在的。同样,不管是普通中等教育,抑或是普通高等教育,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却是非显性存在的。这表明,培养目标指向一致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同一类型的教育,都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由这一目标决定的教育规律,既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宏观层面,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二标志,在于课程内涵的不同。职业教育的规律集中体现在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计划——课程结构的特征之中。形式为内容服务。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同于普通教育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构,它同样具有普适性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阶段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称之为 5A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而将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称之为5B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这两类教育是以课程为依据分类的。

模糊不同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混淆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内涵,将会导致处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的衰落。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在现代化教育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现阶段办综合高中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因为重升学、轻职业的倾向,将会使其演变为“第二高中”,最终结果可能会“消灭”职业教育。同样,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区别,例如,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与学术性大学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学术性大学可以替代职业技术学院。换句话说,如果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取而代之,则高等职业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使职业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才能够生存。

强调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是同一类型的教育赖以发展的空间。

在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个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系统。初等职业教育是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这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性决定了在老少边穷地区,为使部分适龄初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还需开办一定数量的初等职业学校。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体,目前在校生已占高中阶段的42%。而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发展迅速,学校数已占高等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二。世界上这一独一无二的由纵向递进的三个层次组成的职业教育系统,清晰地表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存在着因循自身进化规律的运行

时空。这就是所谓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的概念。

教育层次不同的第一标志,在于教育功能的差别。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的层次,与劳动分工的层次之间所存在的天然而紧密的联系。职业活动的专业化和专业化,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呈现层次性的特点。这种层次性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比中等职业教育“高”,高就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综合、全面程度及其所显现的责任、价值功能,高于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复杂程度的高低。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的功能层次上的差别,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功能层次的本源性映射。

教育层次不同的第二标志,在于教育内容的差别。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课程内涵,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显现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的层次,与工作范畴的层次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而具体的联系。职业活动的作用域和集成度,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活动范畴呈现层次性的要求。这种层次性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深度广度。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比中等职业教育“高”,高就高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一般只需有能力把握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经验层面的职业活动往往是“点”和“线”的,策略层面的职业活动则常常是“面”和“体”的,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深广程度的大小。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的内容层次上的差别,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内容层次的整合性迁移。

第3篇: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关键词:法学;成人高等教育;范畴;策略

一、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理论之维

1、社会转型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转型”理论被我国学者引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李培林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一文中较早地阐述了社会转型理论,他认为社会转型的典型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整体性发展、结构性变动、数量关系分析框架。笔者认为,社会转型理论比较复杂,应从多个角度理解这一理论:首先,该理论的内容集中反映为社会整体结构的变迁;其次,社会转型的过程非常复杂,它体现了两种不同社会范型相互渗透抑或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相互融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矛盾冲突;最后,社会转型理论充分剖析了社会在发展变革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和规律,社会转型的结果将导致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发展。当前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整体结构变迁的重大任务,社会转型理论所揭示的要义及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社会转型,对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成人发展研究。发展是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人共同的人生任务,成人既面临发展的需要,也具有发展的可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知识社会中,学习是实现成人发展的有效手段;引导成人学习,促进成人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价值追求。第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人共同的需要;第二,学习是实现成人发展的有效手段。学习是机体改变自身,适应环境的一种活动,越是高级的生命,学习行为越复杂、越明显,学习活动对自身发展和发挥其生命的张力越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引导成人学习,促进成人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育人是根本,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就是要挖掘成人的潜能,促进成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

3、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概念提出后,由于其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极强的理论概括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开始广泛地传播起来。终身教育理论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对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它确认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存在价值,引导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之途,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需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思想观念、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积极主动的变革。

二、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基本范畴

1、转变观念。教育观念是不同的教育主体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来源于客观存在着的各种教育事物和现象,同时具有情感性和评价性,是知、情、意的结合与交融。正是因为教育观念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任何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任何教育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任何教育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激烈斗争的结果。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就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旦转变,许多问题和困难便有可能会迎刃而解。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首先从观念的转变入手,摆脱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教育观念。就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而言,当前需要转换的观念主要是:在教育目的观、价值观上,实现从“成材”到“成人”的转换;在师生观、教学观上,实现从“重教”到“重学”的转换;在学习观上,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换。这三方面观念的转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层递进。

2、创新制度。教育制度不仅是教育行为的外在框架,更是一种重要的内生性资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如不通过制度调整和重新设计使之具体化,则会落空。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笔者主张,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应该取消全国统一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实行注册入学的招生制度,放开入学条件,改全国统一招生为高校自主招生;改考试入学为注册入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凭高中会考成绩、学习工作的各种证明以及参加普通高考的成绩等向有关成人高校提出申请;成人高校在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自主招生。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力的成人都可以进入成人高校学习。入学时间、学习形式、学习专业、 课程安排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学生入学可不拘于固定的学习年限,对无法坚持学习的学生,允许中途离校,一旦想回校继续学习时,原来获得的学分仍然有效。这样的招生制度,不仅符合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大众化开放教育的特点,也适应了目前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生源不足的现实需要。

3、调整结构。调整办学形式结构,使之多样。办学形式结构反映了成人高等教育不同办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关系。成人高等教育属高中后教育,面向广大在职、从业、待业人员,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和任务的多样性特点,这就决定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实行多样化办学,以尽可能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不同求学需要。调整类别层次结构,使之合理。类别层次结构是指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别,以及学历教育中本科、专科层次的组合比例关系。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类别层次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结构的合理化,它包括: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类别层次结构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相契合,符合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体现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类别层次的低重心特点,有利于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三、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推进策略

1、创建开放式网络化学习的转型策略。开放的学习网络是组织和个人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中,这包括:校、系、教研室和个人四级学习体系的建立;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报刊资料和多媒体网络等学习基地、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各种论坛、沙龙、讲座、学术报告会等对学习氛围的营造,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创建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学院构建了从校领导到教职员工的各级学习体系,创设了学校成员及时沟通、交流和讨论的良好学习环境,建立了各种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一种制度,形成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形成校内成员人人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成人高校开放式网络化学习模式的创建,不仅是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系统转型的组织保证。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人高等学校应善于发挥已有学习资源的作用,引导全体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调动师生员工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习作为实现个人发展,推动学校组织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首选。

2、建立市场化开放办学的转型策略。社会转型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社会背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与经济的转轨相适应,引入市场机制,这既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型的重要保证。首先是办学的市场化。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提高质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利用与经济部门、行业、企业有着广泛联系的优势,走出封闭,实行开放办学,广泛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筹措教育发展基金。此外,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面向行业和企业,还应该拓展自己的服务面,面向社会大市场,进入广大的农村、社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实施开放办学。其次是招生的市场化。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努力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提高自身竞争力:第一是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和市场需要为参照,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努力吸纳本地生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培训各类高级应用人才,使他们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的主力军;第二是扩大招生领域和范围,对各地生源市场进行细分,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生源竞争策略,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最后是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的市场化。引入市场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整成人高教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

3、采取分步推进、分类引导的转型策略。运作的有序化使得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任务艰巨而复杂,涉及到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具体运作,应充分体现系统有序的原则,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分类引导。由学历导向向学习导向的转变,是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走向和价值预设,它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应该实施分步推进的策略。具体来说,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应先行职业化的改革,在职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引导整个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系统向学习型迈进,并最终实现由学历导向向学习导向的转变。分步推进的同时,还必须同时注意分类引导。多样性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具体体现为:办学形式多样、学习方式多样、对象多样、层次规格多样等等。多样性特点决定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注意分类引导,对不同类的成人高等教育应该采取不一样的转型方略,不能以同一个模式对待差异颇大的成人高等教育。笔者在前文中主要依办学渠道的不同,把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大致划分为三类:院校类、考试类和远程类。对这三类成人高等教育,在转型的具体推进上应该有所区别。加强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确立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调节和管理成人高教工作,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活动有序进行的基础,也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保障,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与整个成人教育的法制建设密不可分。但在我国,成人教育的法制建设步伐一直滞后于成人教育发展的现实,也滞后于其他教育,尤其是我国一直没有一部专门的成人教育法,来统筹规范协调整个成人教育活动,加强立法是成人教育法制建设的当务之急。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5.

[2][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陈联.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J].高教探索,2011.1.

第4篇: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摘 要 题】改革与发展

【摘要】In seminars on&n

一、讨论的趋势

关于高等教育的讨论,在不同的时期中通常会集中于一个或两至三个大的。各种希望、担心和活动总会把为数不多的几个问题推到引人注目之处。高等学校中的人们虽然深知的复杂性,但讨论起高等教育问题,也不能免俗。这些重点问题总是短命的,大多数议题只有五年、最多十年的寿命。流行一时的口号性词语可以决定优先讨论的事项并导致流行的举措。在其特定的视野中,整个高等教育也具有了新的形象。当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受到特别关注时,可能若干改革已经付诸实施,但通常是所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一问题仍然构成某个大问题之中一个问题,那么改革就没有完成。有时改革措施真正开始实施时,所针对的问题已被淡忘,资源也被用于对付新的问题。当然改进的尝试还在继续,但通常已不具备理想的环境条件。

在过去的30~40年中,各国高等教育政策讨论的重点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忽略发达程度、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差别,我们真的怀疑,国际上相似的高等教育问题与改革议题是否真的来自于各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倒很可能是一些超越国家的机构或有眼光的超前家,在世界上散布着高等教育讨论的传染病菌。世界上大多数专家和决策者似乎也愿意接受这些性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语汇。迄今我们经历的这些讨论和改革重点包括教育与经济发展、机会均等、教学与培养、面向实际、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知识社会等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一个核心的议题。对此我们不禁也要问,这场讨论以及相应的活动是否不久也会终结?这场讨论之所以持续这么久,是否是因为全球化问题的介入?

关于什么“化”的说法,表明过去存在一种有问题和不足的状态,因此有变革的必要和机会,而且实际上已有变革的趋势,但这一过程还没有走到尽头。

当然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或者对一种趋势、一种政策和措施取向的分析,并不一定与支配社会讨论的规范性观念相一致。当然也不能说,日益发展的国际化的各个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可以看到,它忽视文化特性和语言的多样性,导致质量的下降乃至新帝国主义倾向等。但总体上可以看出,多数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即国际化带来的机会多于危险。

二、欧洲化 国际化 全球化

当讨论到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问题时,在欧洲就首先会碰到三个概念:国际的、全球的和欧洲的。如果说到发展趋势以及政策目标,这三个概念就成为国际化、全球化和欧洲化。[1]

这三个概念在两个方面非常接近。首先,三个概念都包含一个观点,即高等学校将会、而且应当比过去更少一些国别的特征,知识将在更大的范围中传播,跨国界的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加,高等学校会更多地受到世界性因素的。其次,三个概念不仅用于表示高等学校活动环境的变化,而且也表示高等学校内部发展的特征。

但三个概念从一开始也有一些区别。首先,它们都有特殊的基本含义:[2]

——国际化意味着跨国界的活动的增加,但各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原则上不变;

——全球化通常隐含这样一种观念,即国与国的界限和各国制度的差异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

——欧洲化则是国际化或全球化的一个区域性观念,在讨论中更多地被看作是国际化的组成部分。

其次,不同的概念往往与不同的现象相联系:

——与国际化相联系的一般是人员的流动、学术的合作、传统的知识移植和国际教育等;

——欧洲化也强调人员流动和合作,但同时还涉及区域内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以及各国体系的多样性和差异(如“欧洲维度”、“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等),欧洲高等教育与其他区域的差别(如“欧洲堡垒”等);

——全球化则首先与市场调控、跨国界的培养计划以及商业性的知识转化相联系。[3]

这里当然还有许多没有回答的问题,如国际化与全球化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互冲突?全球化的挑战会使国界消失,还是恰恰相反,会导致新的、更具国家特性的高等教育政策?国际化和全球化在保存与取消国界上的冲突是否必然与以上所说的现象相联系?人员流动是否也是全球化的内容之一?跨国界的培养计划是否也属于国际化的内容?

这些问题我们先不去讨论。下面我们会看到,公众讨论中的用语本来含义就不确定,也不会长期稳定不变。,公共讨论中的全球化概念有取代国际化概念的趋势,但两个概念最初的差异却日渐为人们所忽视。

三、高等学校国际化——并非新现象

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国际化,这一说法多少让人费解。大学是社会中真正的国际性机构。大学所创造的、所保存的和所传授的的知识在许多领域具有普遍性,就是说,在本质上是非国家性的。大学长期以来的目标,就是积累所有地方的知识。科学家常常具有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家来说,国际上的认可被看作为是对其成果质量的最高荣誉。

但细一观察就会发现,高等学校处于知识的国际性和本国特有的结构、组织和培养制度两者的张力之中。[4]而且,国际性人员交流的活动在目前的国际化浪潮之前还十分有限。比如在不久以前,富裕国家的大学生中仅有大约2%的人去国外留学,高层次人才比没有上过大学的就业者更少去国外工作。[5]

学家的使我们注意到,高等学校只是在19和20世纪具有强烈的民族国家的特征。如有人估计,在17世纪大约10%的欧洲大学生有国外留学的经历。[6]这样看来,我们今天似乎应当讨论高等教育“重新国际化”问题。

四、国际化——并非渐进的变化

大多数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表明,国际化这一概念并非用以表示一种所希望的或已实现的渐进的发展,而更主要的是表示一种质的飞跃:[7]

——国际化已不再是为数不多的尖子大学的事情。那种国际化的尖子大学在上,国内大学居中,底层是地区性低水平大学的格局,已不复存在。所有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必须国际化。一些新的词汇如glocal或glonacl都反映这一趋势。

——高等学校中的国际化活动已不再是特殊的活动,而日益成为高等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经常性、系统化的部分。

——国际化活动不再是边缘性活动,不再局限于一些仪式和孤立的外事办公室之中。国际化已成为中心事务,所有重大的决策都涉及国际化问题,外事处的工作也比以往更多地与其他领域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已不再仅仅是未来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专家的任务,比如外语学者或区域研究者,而或多或少成为普遍的要求,已进入到大多数专业之中。

这里不过是举一些事例。很显然,在这方面将会出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五、国际化政策与措施的对象

留意一下迄今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和分析,便会发现总是会涉及到五个方面的问题:

——知识的维度,特别是知识非均衡转移问题;

——关于国外对大学成绩的承认问题;

——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

——行为主体的国际或本国取向;

——世界上高等学校的控制问题(各国政府和团体的地位,以及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和全球化的势力)。

以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但并不是要详细展示发展的趋势,而主要是探讨国际化、全球化和欧洲化讨论所依据的种种基本观念。

六、国际化中的知识因素

迄今为止,学者还没有提出一种普遍接受的关于知识维度分类,用以恰当地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但有一些有关的尝试,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于留学的收益的分析,通常区分出专业知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职业知识上的收益。[8]

基于对欧洲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人员流动的多年研究,我想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我认为,关于国际合作与流动的收益应当分为科研、教学和学习三个范畴:知识的转移;国际性知识和国际性能力;跨国界的交流与讨论。

知识的转移:在交流、合作和流动的国际化过程中,一般学科(即不是针对国际问题的专门性专业)的知识能够更多、更集中、更快地在国家之间得到移植。这里通常是垂直性的知识转移,就是说,知识从一个所专有或水平较高的地方流向一个在此方面知识贫乏的地方。知识的转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实现的,如媒体、人员的流动、合作、跨国的培养计划等。

国际性知识与国际性教育:一些知识领域专门针对国际性、远距离的、跨国界的和比较性的问题。比如外国语言研究、区域研究和国际法。在国际化的,这些专业当然发展尤为迅速。同时在另外的专业,即不专门指向国际性的专业中,国际化和比较性的能力也得到加强。[9]

跨国界的交流与讨论:教学、学习和研究一般会由于创造性的讨论而提高质量。在与其他人的对话中,不同的看法会相互交锋,从而会增加经验的积累。我们学会相对看待我们过去的观点,开阔我们的视野,学会比较性思考和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这些也完全可以发生在自己国家内部,甚至邻里之间。但国际化的交流和流动提供了一条可靠的渠道,使学生能更容易、更强烈地获得对固有国家观念提出有益质疑的经验。增加国际合作和流动可以看作是提高学术反思能力的一种战略。这一战略在某种意义上说包含着一定的危险,或者说,危险是不可避免的。

第5篇: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要理解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先理解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效率的定义内涵。

1.高等教育公平的定义。公平,从字面上讲就是公正和平等,是和社会资源的分配相联系的,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公平观,都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不存在永恒的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政策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它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相联系,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所享有的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规定着高等教育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在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具体的说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能力相同的青年,不论其性别、种族、地域等都具有相同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二是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不论其家庭背景、个人出身,都具有相同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就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说,所谓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一个符合接受高等教育条件的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参加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权利,并且根据考试分数具有平等的入学权利,不受地域、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这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应有之义,也是能够达到并且应该达到的高等教育公平水平。高等教育中的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社会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同时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高等教育效率的定义。高等教育效率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本质上是高等教育投入与高等教育产出的比较,追求的是高等教育收益的最大化。其内涵就是在既定的投入包括资金、设备、师资等条件下,通过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增量,或者提高学校在校生的数量等措施,使高等教育获得最大的产出,培养出更多的合格毕业生,使每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发展。高等教育效率的衡量标准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培养出最多的高质量的合格毕业生。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综述

当前的研究者都是从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在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看待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因此对于该问题的论述是百家争鸣,各执一词。有的研究者从哲学的角度认识这个问题,认为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一对矛盾运动的范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的关系。有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公平问题是分配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所遵循的合理原则。有的从组织学的角度认为,公平在于权利的分配及制衡机制。就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笔者把国内外研究者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统一说。主张公平与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从本质上讲二者是完全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追求公平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公平。一方面高等教育效率为高等教育公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只有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源,才有助于解决由社会资源不足而引起的不公平问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公平为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价值准则和环境条件,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就需要公平的环境,离开了公平的准则必然会导致不公平的竞争,使高等教育陷入低效率;第三就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高效率会创造出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扩大受教育的群众层面,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公平的程度越高,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又推动了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

2.矛盾说。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完全对立的,是一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关系,强调公平必然会降低效率,追求效率必然会导致不公平。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即对资源需求的冲突。提高高等教育公平程度与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都必然要求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在目前高等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存在矛盾性的一面。其次,二者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冲突。在政府投入既定的前提下,公平要求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在各种教育机构之间平均分配,但是这样的平均分配又使优质教育因为资源配给不足而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不利于我国高质量教育与高水平院校的发展。

3.兼顾说或矛盾统一说。这一观点是对以上两种观点的融合,认为公平与效率既有统一的一面,又存在着矛盾冲突的一面。表现在效率决定公平的发生、发展,公平对效率也有反作用。表现在公平对效率的滞后,效率的提高与公平的增长并不是同步的。在现实中,要对公平与效率两相兼顾,尽可能削弱它们之间的对立而增加其统一性,使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一定时期,可以突出强调一方,但要兼顾另一方。如我国经济领域中所提倡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要处理得当,则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处理失当则可能矛盾激化,导致不公平与低效率。为实现公平原则而置效率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达标而置公平与不顾,都是不足取的。由以上的几种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追求绝对的效率与绝对的公平都是不正确的,应当设法寻找使公平和效率都有所提高的途径。

三、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似乎不存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直接的矛盾关系,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我们应该公平与效率并重。

第6篇: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等教育产业;问题;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近些年来经济界和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教育产业化将教育与经济结合起来,符合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发展理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概述

1、教育产业化的含义

所谓教育产业化,主要指的是将教育当为一种特殊产业进行投入、研发和管理,按照经济市场基本规律推出产业产品,并获得对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拉动教育经济的不断增长,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和推动教育事业的长效、经济、可持续发展。

2、高等教育产业的特征

1)消费/投资双重性。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种消费,其产业还直接受他们劳动力的影响产生增值效应,因而高等教育产业具有消费、投资双重属性。

2)选择性和非义务性。高等教育产业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有效措施,因此,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非义务性。

3)准公共产品性。高等教育服务产品既不是私人产品,也不是公共产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其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性。

4)社会服务性。高等教育产业的产品主要为高等教育服务,因而其产业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性。

二、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1、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的“教育产业化”模式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在制度、方法、经验等方面均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在立法制度方面,缺乏一套专门、全面、系统的高阶法律法规,导致高等教育产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实体产权不明、产业管理混乱等问题,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的行业规则不清晰,缺乏充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市场竞争混乱无序,从而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影响到高等人才的培养。

2、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和放开,高等教育院校不再仅仅局限于公办学校,各种民办教育院校也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的限制,导致公办高校在法律上的地位远远高于民办高校,甚至有些民办高校的学历文凭不受法律认可。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在法律地位上的不平等也导致民办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容易在就业、应聘、工资以及职称测评等方面受到资格限制,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性。

3、容易导致教育不均现象加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产业化容易导致部分高收益人群享受更多的政府教育经费,而低收益人群则只能享受小部分甚至不能享受政府教育经费,从而使得教育不均现象加剧,也导致人们的社会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造成社会不平等、不公正问题增大,影响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

三、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1、积极完善和创新高等教育产业制度体系

国家要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现状,以市场经济为指导,积极优化和创新高等教育产业市场准入制度,提高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市场主体化地位,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投资结构,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实现不同教育类型的公平性和公众性。同时,还要加强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标准,提高高校收费标准的时效性、切实性和合理性,完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公平、公正、长效发展。

2、加强高等教育院校的产业管理

高等院校要帮助和引导全校师生积极树立高等教育服务意识和自主求学意识,让学生充分适应和接受高等教育产业所带来的市场化的教育服务模式。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办学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高校体制改革,重视和强化教师及各岗位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完善和优化职工考核评价机制,积极增强高校内部的教育水平。同时,还要积极联合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教育宣传,强化高校形象建设工作,提高和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使高校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公共职能,促进高等教育产业的不断建设。

3、加强对高等教育产业的宏观管理

国家要重视和加强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高等教育产业的法律地位,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范畴中。同时,政府还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通过设立发展特区的方式,以点带面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要积极整顿和完善高等教育产业服务市场,规范行业运行和竞争,提高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现代化、信息化、长效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各地高等院校在经营办学过程中,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积极开展和落实高等教育产业,转变思想观念、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制度体系,从而更好的提高教育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增强高校在资源、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综合积累,进而保障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着科学、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高秀春,于琳琳,汪新瑞.高等教育产业创新与体制改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36-138.

[2]董登珍.论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的特征和发展[J].交通高教研究,2002(01):1-3+35.

[3]陈晋玲.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VEC模型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20-324.

[4]丁苗苗.高等教育“产业化”反论与高等教育产业的重建[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03):18-20.

第7篇: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有效性;阻滞因素;制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57 — 03

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作为保障和提高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目标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跟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有效性紧密相关。在现阶段,存在着诸多因素阻滞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有效性的提高。这意味着,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有效性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政策的“穹顶效应”的坠落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出台都需要制造出“穹顶效应”以便更好地吸引广大公众的注意力,形成视觉的聚焦,让大家关注这项政策,重视这项政策,并认真学习和领悟这项政策。制造“穹顶效应”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更好地集中各种资源来为这些教育质量政策执行做好铺垫和准备。这种自上而下的层层推动,层级传递,使新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从政策文本慢慢向实践行动进行渗透,是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由文本走向实践行动的重要环节。然后,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保持永恒的“穹顶效应”,就连保持比较长期的“穹顶效应”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国无论哪项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出台都不可避免面临着“穹顶效应”的坠落问题。

政策穹顶效应的一旦坠落,就意味着“太阳已经落下,月亮还没有升起”,政策执行的落寞时期就已经来临。其他事件的“穹顶效应”取代了先前轰轰烈烈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地位,摆出后来居上,唯吾独尊的架势。后来接二连三的其他事件的“穹顶效应”,总是在吸纳我们的资源和赚取我们的注意力,要长期保持对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热度与激情,那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很容易导致对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执行与贯彻的懈怠,进而导致政策的有效性打了折扣。

二、从问题偏好到行动偏好

“如此之多的教育问题只有成为教育决策部门所考虑的问题时,才能称为教育政策问题。”〔1〕然而,教育决策部门的问题偏好,让本来应该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政策问题的教育问题远离了教育决策者的视线,进入了高等教育质量政策问题认定的“视觉盲区”。而已经纳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问题认定范畴的非关键性教育问题的决策行动却无助于根本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解决。由于教育决策部门的问题偏好,导致作为教育政策过程的第一环节——教育政策问题认定就开始偏离了解决高等教育质量根本性问题的基本宗旨。

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执行者根据自身的行动偏好,对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有选择性地进行执行。这种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对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就比较积极比较认真地执行,对自身利益相关非常小或者没有相关性的领域就比较消极地执行,甚至选择搁置。又如,对执行成本比较大的或执行起来阻力比较大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往往也会被政策的执行者所回避,进而选择消极执行或束之高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失真现象,高等教育质量领域的政策表面化、政策缺损、政策替换难以避免,因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有效性。

从问题偏好到行动偏好,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难以摆脱这些偏好的影响。这些偏好的形成既有认知上的局限,也有主观上的选择。尤其在外部约束比较微弱以及自身内部约束也很微弱的时候,偏好的主观选择就显得更加明显。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决策主体和实施主体会从这些偏好中获得了一些不错的“收益”。反过来,不错的“收益”又构成了对决策主体和实施主体的正向刺激,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问题偏好和行动偏好。这种偏好与“收益”之间的“双向互动”,也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有效性的内在耗损机制。

三、政策本身缺乏制度伦理

“制度伦理是对制度的伦理分析,其核心是揭示制度的伦理属性及其伦理功能,其主旨是指向“什么是善的制度”、“一个善的制度应当是怎样的”、“何以可能”、“有何伦理价值”等问题。它是中国语境下的“制度正义”问题”〔2〕。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从教育政策问题认定到教育政策评价整个过程,缺乏制度伦理建设的有效介入。因此,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体系中,势必存在一些的质量政策缺乏制度伦理的情况。现阶段一些缺乏制度伦理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在高等教育质量的调控领域就会表现出制度缺失、制度僵化、制度异化和制度失灵等现象。

制度缺失使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无法对各种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规约,从而导致很多利益主体为了自身利益不作为或滥作为的现象发生。”〔3〕 “有时虽然有法,但缺乏强有力的具体的配套立法或政策措施,导致制度的完整性无法实现。”〔4〕这充分说明了因制度伦理的缺乏所导致的制度缺失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有效性,使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完整性难以实现。

第8篇: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双轨制 意义 难点 探究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3

现阶段,我国社会最重要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就是高考,是基础教育上升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步骤,所以每年高考都会牵动全国的神经,已经成为每年一度的重大社会活动。虽然社会中不乏对现有高考体制进行批判的声音,但是目前却没有其他选拔机制可以替代高考,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也正为如此,所以高考进行自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就更有必要。从高考改革之初到现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整体改革思路不清晰、新模式的稳定性不足、没有触及到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评价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却不容忽视,仍然是困扰高考改革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教育部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积极探寻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此背景下,于2014年9月我国教育部门正式下达了双轨制高考改革的相关文件,对双轨制高考改革的具体内容进行规范。①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只是为正确的结论提供了前提,但并不意味着正确的结论本身。在这种背景之下,要真正实现改革的目标,就需要在充分认识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改革推行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并下大力气进行攻坚,切实解决问题,促进双轨制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

1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

1.1 有助于突破传统高考改革框架

早在1952年我国推行高考招生制度以来,经过多年的阻碍,自1977年恢复高考,我国的高考改革制度从未停歇。1993年我国开始试行“3+2”的高考模式,1999年又变革为“3+X”模式,2003年我国高考正式启动自主招生改革,2012年异地高考也被纳入改革范畴等等。在几十年的改革进程中,高考改革的内容包含了高考的方方面面,例如考试的科目、次数、命题方式、录取制度以及技术环节等,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②但是这些改革更多的是从普通高教的基础之上,很少涉及到高职教育的内容,因此并没有发挥出高考改革对高职教育的引导作用。而实行双轨制高考改革就可以打破传统高考模式的限制,将高职院校的人才选拔从普通高校的选拔中分离出来,不再捆绑式发展,所以能促进高职教育独自招生,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进行双轨制高考改革还能使改革更贴近实际的教育需求,更深入、更全面地推进高考改革的发展。

1.2 有助于实现不同教育模式的并轨发展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中,除了普通的高等教育之外,还有其它不同的教育模式,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高职教育,它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也具有重要地位。现就以高职教育为例,对双轨制高考对并轨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这无疑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从外部的环境需求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趋向多元化;从自身的内在发展来看,高职教育数量和规模正不断扩大,已经基本具备了和普通高等教育抗衡的能力。③再加上这两种教育模式的功能具有独特性,无法相互取代,所以从我国教育改革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来看,两种教育模式的并轨发展,以便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教育功能,完成自身的教育使命和价值,共同完善能和社会人才需求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

2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难点

高考改革在社会中和国家发展中承担着挑选建设人才和栋梁的重任,在为高校挑选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之外,还要肩负起指导基础教育发展的责任,尽力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为了完成这一使命,高考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盲目,一定要建立在现实教育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安排。从高考改革至今,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就是从单一到多元,从知识到能力的趋势。要推行双轨制高考制度的改革,就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突破,超越之前的改革模式,这就要求推进双轨制高考改革之前一定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对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足的准备,对各项改革措施进行深化,而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科学制定改革的目标。下面,我们就对双轨制高考改革中无法规避的难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第9篇:高等教育的范畴范文

[关键词]教学质量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吴晔(1985- ),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浙江 杭州 31005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44-02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持续多年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跨上了新的发展平台。规模扩大与质量保证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受到高等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和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高校教学质量已经有了不少研究,但几乎都遵循着理论到实证的研究模式,即先提出观点再用事实去证明观点。本研究将从大量事实出发,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来研究高校教学质量的特征。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扎根理论方法

“扎根理论”是目前被公认为定性研究中最权威与最规范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理论的发展,而且该理论植根于所搜集的现实资料以及资料与分析的持续互动。其核心在于应用若干量化技术以理论归纳和文献演绎的方式对质化的资料进行量化分析。与其他定性研究方法相比,扎根理论在定性研究中吸收了定量研究的优点,是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典范,并且该方法具有动态性,可以随着研究资料的不断补充来改进结论或者增强结论的说服力。比较规范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其关键环节是资料分析和理论建构。

(二)数据采集

研究目标的信息是扎根理论方法的基础,原始资料来源越广泛,资料搜集得越丰富,与研究目标相关性越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强。因此,本研究在搜集大量与教学质量相关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法来获取相关资料。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我们将访谈对象确定为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学管理者,即他们本人既承担过或者正在承担教学工作,同时又是管理教学工作者和教师的管理者。研究采用了结构化的深度访谈,让被访者从自身的管理角度来谈教学质量的问题。访谈资料都是叙述性语言,研究对一手资料进行了整理整合,以保证资料能准确反映教学质量方面的内容。

三、扎根理论研究的过程

(一)高校教学质量特征资料的开放性译码过程

开放性译码过程是经由密集地检测资料来对各现象加以命名与再类属化的过程,不仅要将收集的资料重新归类、分组,进行概念化,而且要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且更利于操作。开放性译码可以细分为下面的过程:首先是对概念化过程的界定,即重新或解释定义现象,再者是挖掘出相关内隐的范畴,从而在深层次方面进一步为这些范畴命名,最终发掘范畴的性质,确定其维度指向。另外一种意义上说,对范畴的性质及其维度进行界定是为了确保概念到范畴的提炼操作尽量科学明晰。对于一般的操作,概念和范畴的命名有多重来源,有的来自文献资料,有的来自访谈记录,有的是笔者研讨的结果。45页表1是高校教学质量特征资料进行开放性译码的过程。

(二)主轴译码过程

主轴译码是将开放性译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主轴译码要做的仍然是发展范畴,只不过比发展性质和维度更进一步。为此,我们将开放式编码中能呈现不同范畴之间联系的资料逐一分析,从而解析出其中潜在的脉络和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将原始资料中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可以形成以下五个大类的关系(如45页表2所示)。

(三)选择性译码过程

选择性译码过程指的是经由科学的方式筛选出核心范畴,并将它系统地同其他范畴予以关联,验证其之间的关系,把过于概念化且尚未发展完整的范畴补充完备的过程。它首先要求识别出能够关联并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工作;其次利用现有资料以及由其衍化、开发出来的范畴、关系等简要明释全部现象,通过建模将核心范畴同其他范畴进行直接关联,用全部资料去支持和验证这些联结关系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继续挖掘其他范畴使其具有更系统化、更深刻、更完备的特征。选择性译码过程中的资料分析与前面的主轴译码具有相似性,但相对而言,它所处理的分析层次,无论是操作层面还是理解层面都更为抽象。

本研究将表2中的五大类分为学校因素与教学工作者责任因素及好的教学质量的标准。其中考评体系和教学环境为学校因素,教学安排和社会关系为教学工作者因素,好的教学质量的标准为学校因素和教学工作者因素共同决定,影响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

四、研究结论

(一)优良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征

1.合理的教学安排。汇总被访者的意见我们发现,合理的教学安排,必须从合理的教学内容、正确的教学设计、完善的教学过程组织入手,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对照不同的教学大纲,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据此选择合理而实用的教材和内容。在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学设计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模式多种多样,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理念,明晰授课思路,为组织好教学过程做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制定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情施教,进行差异性教学,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2.融洽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会关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和班级的领导和管理,其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核心。笔者认为,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经常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学生对教师的考核目的和要求是否明确以及教师能否解决学生的个体问题并让学生满意。在班级的领导和管理中,人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也必须由以事为中心的“监督式”管理发展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管理。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关键在于协调控制、激发积极性,提高每一位成员为班级服务、为班级做贡献的实效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沟通能力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学会社交的技巧和策略,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

3.公正的考评机制。公正的考评机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考评机制应以在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建立的目标体系为基准,运用质化与量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不但要考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德育和情感标准提升做出评价,同时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过程和绩效的价值进行全面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过程。

4.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环境从里到外可以分为教室学习环境、校园学习环境和校外学习环境。长期生活在整洁、美观、安宁、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中,对大学生的气质、性格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健康的审美情趣、正义的人道精神、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学校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环境不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极大地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外实训和就业平台,让教学环境的创设与实际相结合,充分挖掘学校的教育资源,并追求和谐统一,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质量的四因素立体影响模型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本文还构建了高校教学质量的四因素立体影响模型(如46页图2所示)。四因素是指y轴向平面域中的“学校因素”“教师因素”以及x轴向平面域中的“教学投入”“教学产出”。所谓立体,是指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四因素的内在作用和联系,“高校因素”“教学工作者因素”共同决定好的教学质量的标准,教学投入通过高质量的教学作用于教学产出。高校因素是指学校管理层包括高层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影响;教学工作者因素是指从事在一线教学的教师们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影响;从方向纬度看,y轴向平面域表示高校因素和教学工作者因素的影响,x轴向平面域表示教学的投入产出效果;y轴向平面域决定了高质量教学标准,x轴向平面域受到高质量教学标准的影响。图2为展现了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四种不同模式。

以教学投入、教学产出和高校因素为特征――教学环境(如图中的A)。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学校因素对教学投入的影响。教学环境的重点在于为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创造一个有和谐、愉快气氛的教室,让教室成为学习者的中心,营造符合新时代教学发展趋势的教室环境。

以教学投入、教学产出和教学工作者因素为特征――社会关系(如图中的B)。这种模式主要体现教学工作者即学校的专任教师和政治辅导员因素对教学过程、教学产出的影响。大学就是一个小的社会,高校社会关系的重点在于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可采取以下措施:(1)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引导。(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做一个德才兼备之人,同时努力解决师生之间沟通难的问题。(3)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作用,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的岗位职责,并建立和健全班级管理的教育制度。

以教学投入、教学产出和高校因素为特征――考评体系(如图中的C)。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院校因素对教学产出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各门课程的性质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教学成果的评价不只是测量记忆性的知识,而且要顾及学生智力、社会、情绪、身体等各方面。在知识考评与能力考评方面应各有侧重,力图做到专业课程评价和职业技能评价并重,尽量降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践难度。

以教学投入、教学产出和教学工作者因素为特征――教学安排(如图中的D)。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主体责任对教学产出的影响。重点强调教师自身素质在合理进行教学安排中的作用以及在教学投入中肯定智力资本的价值。可采用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并行的方法,来激励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教师潜能,让优秀的教学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何雨,石德生.社会调查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J].调研世界,2009(5).

[2]李志刚,李兴旺.蒙牛公司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J].管理科学,2006(19).

[3]Michael Quinn Patton.质的评鉴与研究[M].吴芝仪,李奉儒,译.台北:桂冠网书公司,1990.

[4]盛亚,蒋瑶.吉利汽车从模仿到自主的创新路径[J].科研管理,2010(1).

[5]David Currie,Paul Levine,Josph Pearlman,etc.iPhase of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north-south endoge-nous growthmodel[J].Oxford Economic,199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