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

第1篇: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关键词】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环保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资源环保在国际快速发展的趋势,资源环保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在降低其对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中,减少水土流失和植物破坏,降低能源损害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节约能源、节约用地和节约材料。

一、我国资源环保的现状

1、水资源缺乏且严重污染

虽然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中国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缺乏,特别是北方地区,其农业占全国的66%,而水资源供给的80%却在南方,主要在长江流域。中国的粮食生产严重依赖水资源,大约80%的粮食产自水浇地(这一数据在美国是20%,在印度则是60%)。从1982年到2000年,黄河每年有2/3的时间干涸。与20世纪50年代初相比,全国湖泊面积减少15%,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天然湿地面积减少26%。全国每年平均消失20个天然湖泊。建国以来,已有1000个湖泊干涸。

中国北方的蓄水层被消耗的速度要快于它能得到补给的速度。海河流域的水位线下降了50至90米,许多城市,如天津和济南发生了严重的地表沉降。中国水资源使用效率很低。有专家估计中国用来灌溉的水资源的60%由于种种原因而浪费掉了。中国也长期受到洪水的困扰。2003年7月的洪水影响了中国南方、东部和中部的一亿人口。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森林的过度采伐加剧了洪水的发生。从20世纪80年代起,这些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了30%。

据《2006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556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8.9%;全年总用水量571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5%。这一增一减之中,不难看出我国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2、矿产资源的现状

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必然会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坏,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地表下沉、滑坡和泥石流等。矿石选冶过程造成大量废水有毒气体、粉尘及固体废弃物等"三废"的排放。许多矿山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没有完善的环保设施,有的企业甚至对排出的"三废"不进行处理就直接外排。"三废"的排放造成大面积的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砷、氟、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累积,直接危害到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量矿山废弃固体堆砌场和尾矿堆放库存在地质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能耗高,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走绿色矿业之路,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巨大潜力所在。

3、土地资源的现状

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人口压力加大,地区财政来源单一,国内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经营方式的恶性循环,我国土地生态环境的的污染和破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土壤最重要的成分是“有机质”,它由微生物和动植物的代谢物组成,是土壤的养分。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不足以使大量的植物生长的状况就是土地沙化。沙化土壤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物,沙壤粗糙如砂、保水能力很差,即便有植物生长,也十分稀疏。土地是否会发生沙化决定于土壤中含有多少有机质和水分可供植物吸收利用。任何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破坏土壤储存水分的因素都会导致土壤沙化。我国各种成因的荒漠化土地面积8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7%。其中,水蚀作用形成的荒漠化土地37.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的45%;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土地37.1万平方公里,占44.3%;物理及化学作用(包括盐渍作用和水渍荒漠化土地)6.9万平方公里,占8.2%;工矿开发引起的为2万平方公里。我国还有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141万平方公里,其中,易受水蚀荒漠化影响的土地87.5万平方公里;易受风蚀的沙漠化土地53.7万平方公里。总计已经荒漠化和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224.7万平方公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垦拓荒力度增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未利用地或农用地用于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结果是:一方面,农用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也小幅度上扬;另一方面,未利用地不断的减少。导致绿林交错过渡带的生态用地较少,生态防护作用减弱。众所周知,耕地、林地、园地等农用地的面积增减会影响地区的小气候。土地利用规模增加了,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来达到的,破坏了原始植被和生态平衡,会导致地表覆被破坏,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循环难以持续,受到风沙侵袭,土壤养分含量大大下降,也影响了土地的经济产出和土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的对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护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水资源保护的基本理念,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作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的载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人类是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球上,水资源作为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生态因素其作用是人人皆知的,也是其他任何物质都无法代替的,离开了水资源,人类和其他生物将不复存在,人类的前进和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同时,物种进化、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都和水资源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保证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进化,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护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不但要考虑当前,而且还要考虑将来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⑵、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和人口、环境、经济以及资源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协调发展。⑶、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水资源的整体协调发展,保证水资源的优化以及高效率的使用。

2、矿产资源的发展

矿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例如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植被等的破坏,以及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因此,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时,应本着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即在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在开发前,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矿区及其周围环境认真进行勘查,特别是地质条件的勘查工作;在开发过程中,应尽可能较少地占用和不占用已有的耕地、农田、植被区等,对开发中产生的废弃物应遵照排污标准进行处理。在开发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对矿区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对已被破坏的土地资源、植被进行恢复,如土地复垦措施,可将采剥与复垦同时进行,既降低成本,又能使破坏区域及时恢复绿化。

3、土地资源保护

土地资源保护的实质在于预防耕地减少和退化,防止对耕地造成污染、破坏和损害,以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土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促进土地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众所周知,森林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长城。森林可以涵养水土、调节气候并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因此,积极植树造林、切实保护森林、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并不仅仅关系林业工作,而且关系人类生态环境的全局。

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保护土地质量。实行农地保护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量,减轻水土流失。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休耕就是将容易发生侵蚀的地区的耕地转化利用方式为林地、草地或者休耕,用于更好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从长远看,通过农地保护措施,可以维持和稳定粮食以及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按照经济学家和农业专家的相关分析,农业有其自身的生产周期和生产规律,在这个生产周期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导致自然环境的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因此,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与治理对策,达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的,实现“绿色资源”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静.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3)

第2篇: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关键词:矿山开采沉陷 沉陷预测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027-01

20世纪以来,地下矿产资源开采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矿产资源开采所带来的地表沉陷及开采损害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课题,呈现在大家面前。近些年,各国矿区城市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新难题,一大批企业厂房、建筑群、大跨度隧道、桥梁、高速公路等急需在采空区地表建设,而原有的地表沉陷预计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新理论、新思路在该课题中的研究运用成为势在必行。

地下矿产资源开采以后,采空区周围岩层原有平衡状态发生变化,应力重新分布,进而引起矿山岩体移动,地表沉陷,最终达到新的平衡。这类运动具有显著的随机性,视条件不同,其运动过程及地表沉陷结果也不同[1]。

1 开采损害

开采损害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解释,广义上的开采损害是指由于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地上、地下的建筑物及构筑物所受到的影响。而狭义的开采损害是指地表和岩层受开采影响而发生的大量变形和移动所导致的后果,前者强调现象,后者注重理论系统。根据采动对象、地表变形大小和性质,开采损害形式可以分为地表沉陷损害、地面倾斜损害、地面弯曲损害、地面水平变形损害、山区地表滑移与崩坍及矿区地表水位下降六种。

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关开采损害的经验和资料,以它们为基础进行统计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了可用于可行性设计的一般性规律。苏联建筑师叶尔马科夫在1939年提出了不同保护等级建筑物的地表允许变形指标。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各国对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都做了统一的规定。我国对砖面结构建筑物破坏等级标准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2 我国现状

地下矿产资源的开发开采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社会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及建筑物、构筑物造成破坏,影响到整个环境系统,留下塌陷的采空区和荒芜的采矿场。根据加拿大矿产矿物公司统计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3×106 hm2的土地遭受露天采矿的破坏,仅在我国就占有(1.4~2.0)×106 hm2,除此之外,我国的土地破坏量还以每年2.0×104 hm2的速度增加。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每年因煤炭开采造成的塌陷土地有2.4万公顷,平均每采1万吨煤炭就有0.2 km2土地坍塌,至1990年底,我国已有30万公顷土地因煤炭开采而坍塌,然而这个数据竟在近20年内被翻了一番。土地沉陷不仅影响整个环境系统,也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必须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地表沉降预测的准确性,控制地表沉陷引起的破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 国内外研究概况

地表沉陷研究历史悠远,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英国和比利时的预防开采损害法。1825年对列日城地表沉陷的调查为最早可见的文献,此文献中提出了垂线理论,后被Gonot修正,直到杜马特(Dumont,1858)提出下沉量计算公式W=m.cosα(m为煤层开采厚度;α为煤层倾角)。

20世纪以来,全球进入一个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地表沉陷研究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03年Halbaum提出了采空区上方地表应变与曲率半径成反比的结论,此后一大批研究者也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与假设,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909年Korten的水平变形和移动分布理论,1913年艾卡特(Fckardt)的各岩层逐步弯曲理论,1919年莱曼(Lehmann)的地表沉陷褶皱理论,以及Schimizx(1923)、Keinhost(1925)和Bals(1932)提出的影响函数概念[2]。

二次大战后,地表沉陷研究趋于系统理论化。在苏联,阿维尔辛(1947)提出了水平移动正比于地表倾斜的观点,并首创下沉剖面方程,而后,萨乌斯托维奇在1953年运用弹性基础梁理论解释了下沉盆地边界鼓起现象。在波兰,Knothe和Budryk(1950)利用几何原理得出了正态分布影响函数,后被李特维尼申(1954)修正,最终发展成为被广泛应用的概率积分法。在英国,Berry(1960)和Wales(1961)在假设采场顶底板为不接触、部分接触和完全闭合等不同情况下,根据弹性理论推导得出了地表移动表达式。在德国,Brauner(1961)提出了圆形积分格法计算地表移动的方法,克劳奇(H·Kratzsch,1978)发表了《采动损害及其防护》。

我国地表沉陷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系统的研究工作,但在老一辈长期实践与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跻身世界之林。第一次将开率积分法全面系统的引入我国地表沉陷研究中,是有刘宝琛教授和廖国华教授在1965年共同出版的《煤矿地表移动的基本规律》一书,同年,刘天泉教授提出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的研究方法。1981年,何国清教授、马伟民教授和王金庄教授提出了碎块体理论,同年,刘天泉教授等人在对地表沉陷预测深入研究的同时,提出了沉陷计算方法。1983年,周国铨教授提出运用负指数函数计算地表沉陷的方法。此后几年间,也有大批科研工作者提出大量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国地表沉陷预测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 结语

煤矿地表沉陷预测研究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了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对地表沉陷预测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在新阶段的研究中应该运用新思路、新方法,结合实例,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

煤矿地表沉陷预测方法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连续介质岩层向非连续介质岩层研究方向转变。

(2)地表沉陷二维动态预计体系向三维预计体系转变。

(3)地表沉陷静态预测研究向动态研究方向转变。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随着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对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地表沉陷研究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该领域必将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

参考文献

第3篇: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承载力理论起源于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与其各种支撑资源之间匹配的种种忧虑、预测、期望,它修正人类的行为由肆意支配资源逐渐变为主动协调人与资源关系,其起源与发展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自省。支撑承载力理论呈三个阶段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体现不同阶段人类关注重点的三大背景理论:适度人口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天人合一理论。本文基于推动承载力理论变化发展的三大背景理论,对承载力的起源、发展与升华进行合理、深刻、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承载力 适度人口 可持续发展 天人合一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最本质的内涵是资源作为基础对某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的最大支撑能力。承载力理论发端于人口统计学(I.Seidl,C.A.Tisdell,1998),进而涉及到农学、环境与资源科学、生态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各类学科。它从一出现就备受争议(Brook et al.,2004),争议涉及是否能真实反映人类的生存、发展状态,是否可以被人类信赖去指导各种生产、生活、管理活动,甚至是否有存在的必要(Roe,1997;Buckley,1999)。承载力理论就是在这些争论中不断拓展与完善的。

从18世纪末承载力思想萌生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承载力理论主要应用于物种存活数量的研究(Scheffer,1951),地球上的食物可以供养多少数量人口是焦点问题(Trewavas,200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资源、环境状况与人类的全面工业化形成尖锐的矛盾,如何协调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从而使得人类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成为推动承载力理论进步的巨大力量(程国栋,2002;王俭等,2005)。进入21世纪,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人类逐渐意识到,应当与整个生态系统和谐相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到天人合一思想的转变(徐静,2005;韩民青,2010),使得承载力理论发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变化――承载力理论的研究目的由单纯促进人类经济、社会进步转变为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发展。

承载力理论的起源

(一)适度人口理论

承载力思想起源于适度人口的讨论,将两者第一次紧密结合的是马尔萨斯(I.Seidl,C.A.Tisdell,1998)。适度人口理论(optimum population)渊源于柏拉图《理想国》对人口应有“最佳限度”问题的思索(郭斌和、张竹明译,2009)。前期的适度人口思想主要讨论人口增长受土地等生产资料限制及两者保持均衡的问题(Trewavas,2002;原华荣,2002)。第一次使得适度人口理论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缘于马尔萨斯1798年的《人口原理》(李宗正,1992;王存同,2008),其观点从两个永恒法则出发:一是食物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二是两性间的是必然的并且不会改变的。他还分析指出食物以算术级数速度增长,而人口数量却是以几何级数速度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将难以调和,从而必须通过一些方法限制人口增长。之后适度人口理论不断发展,主要代表人物阿尔弗雷・索维(1952)将适度人口定义为“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

(二)本阶段承载力理论的演进脉络

1798年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第一版引领承载力思想出现,其所探讨的土地生产食物可支撑人口数量问题在社会上掀起一场大争论。马尔萨斯人口论反映了生物(人类)与自然环境(粮食)之间的关系,认为生物具有无限增长的趋势, 而自然因素是有限的,生物的增长必然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马尔萨斯人口论中隐含的这些假设条件构成了承载力理论的基本要素和前提, 后来的承载力研究学者都是基于这样一些基础假设条件(张林波等,2009)。1838年比利时数学家Verhulst根据19世纪早期法国、比利时、俄国和英国的艾塞克斯20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将马尔萨斯的理论用Logistic方程进行了数学表示(I.Seidl,C.A.Tisdell,1998),为承载力理论提供了数学模型,之后承载力思想在一些领域得以运用。1870-1890年间美国西部畜牧业发展在物种存活方面运用了承载力思想(李秀霞,2009),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承载力思想正式拓展到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领域(景跃军、陈英姿,2006)。承载力研究逐渐规范化,1906年《美国农业年报》中出现了“承载力”一词(Price,1999),到1921年人类生态学家Park和Burgess正式提出了“承载力”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个体存活数量的最高极限”。1922年,Hawden和Palmer在阿拉斯加观察引入驯鹿后产生的生态效应时,定义承载力概念为:在草场条件不至于威胁到牲畜的变化范围内,所能支持的牲畜的最大数量(Pulliam and Haddad,1994) 。1933年Leopold从密度角度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定义: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草场单位面积所能支持的野生食草动物的最大密度。结合适度人口理论,承载力研究不断开展,1948年威廉・福格特在其著作《生存之路》中提出人类数量超过土地负载能力的世界人口过剩论,1949年另一学者威廉・阿伦提出以粮食为标志的土地承载力计算公式,并认为承载力就是在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封志明,1992)。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Odum在《生态学基础》一书中将承载力与Logistic方程中的上限值K连结在一起(Young,1998),将承载力定义为“种群数量增长的上限”,即逻辑斯蒂方程中的常数K,这为开展实证研究统一了量化方向。

(三)本阶段承载力理论的特征、内涵

承载力理论在这一阶段属于起源阶段,由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发端,虽然中间穿插了对其他生物种群存活数量的研究,但如何解决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与人口数量均衡这一问题无疑是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方面。适度人口理论在承载力思想起源阶段运用较多,使得从承载力思想诞生到土地承载力研究,甚至延续更长久的各种承载力(如部分学者定义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研究都以可支撑的最大人口数量为研究目的。这一阶段的承载力理论特征是承载对象主要为人口数量,承载介质主要为土地(所提供的食物等生活资料),研究方法比较静态,研究的范围比较封闭。由此,在基于适度人口理论的承载力理论起源阶段,可将承载力内涵归结为:土地所生产的食物等生活资料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承载力理论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类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全球问题”,包括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口激增、温室效应等(晏路明,2001;罗慧,2004)。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了她的名著后来被称之为“生态运动”发出起跑信号的《寂静的春天》(2008),这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全球问题”促使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的出现,而这又成为推动承载力理论不断发展的动力(杨光梅,2009)。Daly(1993)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途径有人口控制、减缓资源利用速度、改变消费方式。Pearce(1989)阐述可持续发展是要追求代际公平。最被广泛接受(范柏乃等,1998;李秀霞,2009)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表述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发展范式。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就是要改变人类的传统工业化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刘仁忠,2007)。虽然相对于以前的发展思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突破,但这种范式并未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最终目的。

(二)本阶段承载力理论的演进脉络

在承载力理论发展史中,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一书。它虽然并没有明确使用承载力这样一个概念, 但这项研究却是这一阶段以及整个人类承载力研究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牌(张林波等,2009)。它延续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思想脉络,认为地球生产粮食的土地、可供开采的资源和容纳环境污染能力的有限性不能支持人类经济的无限增长。但与马尔萨斯人口论所不同,它直面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困境等问题,将承载力研究对象从土地资源拓展到水、矿产、能源、环境等一系列资源领域(Maserang,1977;高吉喜,2001),宏观综合地考虑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工业发展等因素,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世界模型”,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命运进行预测。从此,承载力对象由单一土地要素向多要素发展(Marten,Sancholuz ,1982),研究方法逐渐开放、动态。与《增长的极限》出版同期,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了一系列承载力项目研究(张林波等,2009),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森林资源承载力以及矿产资源承载力等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主持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对全球和区域经济、社会的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陈英姿,2010)。其中Slesesr(1990)教授提出的ECCO模型的研究方法真正开启了承载力的动态预测研究,并且该模型假设“一切都是能量”,凸显了资源的本质特征,使得该方法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资源承载力研究领域(张保成、孙林岩,200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各种资源承载力研究不断涌现(景跃军、陈英姿,2006)。与此同时,环境承载力研究开始迅猛发展,1968年日本学者将环境容量概念引入环境科学,成为环境承载力理论的雏形(王俭等,2005),Bishop(1974)认为环境承载力是在可接受的生活水平下,一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永久承载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强度(李秀霞,2009),《保护地球》(1991)中指出承载力是指地球或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的影响,承载力可以借助于技术增大,但往往以减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作为代价,因而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将其无限地增大(张红,2007)。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特别是综合考虑人类文化社会因素的生态足迹方法的提出, 推动了人类承载力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各个尺度、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张林波等,2009)。1995年Arrow et al.发表《经济增长、承载力与环境》一文,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这一阶段人类开始认识到自身的文化、科技、社会特征对承载力的影响(Harding,1986;Daily,Ehrlich,1992),提出人类既受承载力限制又创造承载力的双向性特征,认为社会承载力是指在各种社会系统条件下(特别是与资源消费有关的社会模式)可以支持的最大人口数量。

(三)本阶段承载力理论的特征、内涵

承载力理论在这一阶段呈井喷式发展状态,土地承载力的研究逐渐成熟起来,并必然地仅仅作为承载力理论的一个子领域存在,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作为两大重要研究领域相继出现并且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唤醒了人类对各种产生能量的自然资源(根据ECCO模型“一切都是能量”的设定)利用的重新思考:为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需使得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具有可持续性。自然资源是包括土地、水、矿产、环境等能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源。这一阶段的承载力理论特征是承载对象为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承载介质主要为各种自然资源,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层出不穷,研究关注开放性、动态性,并且开始关注人类的科技、文化、社会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由此,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承载力理论发展阶段,可将承载力内涵归结为:自然资源所产生的能量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

承载力理论的升华

(一)天人合一理论

天人合一是我国自古有之的思想,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林可济,2009),正是这一思想推动了承载力理论的升华。其实天人合一思想不限于中国,也是整个东方的思想基调(季羡林,1994),如印度的“梵我一如”,日本的“万物与我一体”等。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体现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必须服从这个普遍规律(潘祖平,2004)。对于天人合一思想,法国学者施韦泽在他的《敬畏生命》一书中认为这是“最丰富和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陈泽环译,2003)。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自然观思想与天人合一思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把宇宙间万物看作一个统一体,认为人类应当融入自然,在与自然的相处交流中体验和思考自身的意义,而不是把征服自然看作社会现代化和人类进步的标志(刘鹏,2009)。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东西方思想具有差异,东方思想的思维模式是“合二为一”,而西方是“一分为二”、“主、客二分”(季羡林,1994;程爱民2009),那种强调人与自然对立、人类征服自然的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显然会导致环境、生态危机。承载力理论要解决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就必须变人类中心主义为天人合一。海德格尔(Martin Heidergger)认为东方文化可以“作为一种良药来疏浚西方文化血管中物质沉淀的阻塞”(林可济,2009)。

(二)本阶段承载力理论的演进脉络

此阶段承载力理论的发展始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有学者从物种生态学角度指出生态承载力是特定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支撑的最大种群数(Smaal et al.,1998;Andrew,1999)。继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大量涌现。国内比较认可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支撑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人口数量(高吉喜,2001)。生态承载力之后,环境承载力、旅游承载力、区域承载力、城市综合承载力层出不穷。在环境承载力研究中,陈加兵等(2002)认为环境承载力中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的结合。虽然早已有学者进行研究(O’Reilly,1986),但现在旅游承载力研究成为承载力理论中的热点,它主要关注环境、社区等复合资源所能支撑的最大游客数量,需要指出的是李天元(2001)认为旅游承载力除与环境等有关外,还与旅游管理能力有较大关系。随着承载力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区域承载力、综合承载力的研究相继出现。其中孙莉等(2009)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人工基础设施等支撑整个城市各方面发展的能力,而城市又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构成的人工化生态系统(王燕枫、钱春龙,2008)。生态承载力的出现和其他领域承载力研究的发展,使得承载力理论开始研究多要素耦合的复杂系统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承载介质变为包含自然特征与人工特征的整体资源,承载对象关注区域的经济、生态、环境等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三)本阶段承载力理论的特征、内涵

承载力理论在此阶段获得了质的飞跃。其目的由单纯支撑人类的经济、社会进步变为促进整个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发展。一些在整个承载力理论研究中登上舞台的新生学术分支,比如生态承载力、旅游承载力、城市综合承载力等,使得承载力理论得到升华,并显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天人合一理论,作为传统的东方思想,改变了西方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观念,在承载力理论中,使得研究目的由人类主宰利用自然转变为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阶段的承载力理论特征是承载对象逐渐演变为包括人类与自然的整个生态系统,承载介质也由自然资源变为整体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以及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等特征的人工资源),研究方式愈加动态、开放,量化方法更加科学精确,包括能够比较好的计算研究对象与科技、文化等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由此,基于天人合一理论的承载力理论升华阶段,承载力内涵可被归结为:整体资源所能产生的能量对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

结论

承载力最本质的内涵是资源作为基础对某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的最大支撑能力。从承载力思想的出现,继而到土地、水资源等资源承载力,再到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以及百花齐放式的旅游承载力、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出现,这个过程是承载力理论不断演化进步的体现,更是人类由主宰资源到最终主动协调人与资源关系的过程。这背后的原因便是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人类继续生存发展。穷则思变,人类当然要避免穷途末路,于是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自省,适度人口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天人合一理论轮番成为人类关注的重点,并推动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升华。

适度人口理论奠定了承载力理论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促进了承载力理论的发展,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了承载力理论的升华。基于适度人口理论的承载力起源阶段的承载力可被描述为“土地―粮食―人口生存数量”;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承载力发展阶段的承载力可被描述为“自然资源―能量―经济、社会发展”;基于天人合一理论的承载力升华阶段的承载力可被描述为“整体资源――能量――生态均衡发展”。前两个阶段的承载力理论发展历程比较清晰,第三阶段(承载力理论的升华阶段)现在表现得还不是非常充分,它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

将适度人口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天人合一理论归类一下,可以很清晰地洞察出前两个理论属于人类中心主义(适度人口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而后一个理论(天人合一理论)属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升华正是人类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不断调节人与资源的关系,由肆意主宰资源到主动协调人与资源关系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审视自己、调整自己的文明进步历程。

参考文献:

1.Andrew, Hudak T. Rangeland Mismanagement in South Africa: Failure to Apply Ecological Knowledge.[J].Human Ecology,1999(1)

2.Arrow K, Bolin, Costanza R, et al. Economic growth,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environment.[J].Science,1995(268)

3.Buckley R.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arrying capacit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3)

4.Daily G C, Ehrlich P R. Population, sustainability, and earth’s carrying capacity: a framework for estimating population sizes and lifestyles that could be sustained without under mining future generations.[J]. BioScience,1992(42)

5.Hardin G.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A Biological Approach to Human Problems. [J]. BioScience,1986,36(9)

6.H.Daly,etc.Valuingthe earth:economics,ecoloy,ethics,The MIT Press,Massachusctts,1993

7.张红.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述评[J]. 理论学刊,2007(10)

8.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M].长春出版社,2010

9.韩民青.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大自然主义[J].东岳论丛,2010(6)

10.季羡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J].中国文化,1994(1)

第4篇: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摘 要 题】可持续发展

【摘要】China"s national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sustained rapid grow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to some degree,the national economy grows at the expen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 has also suffered from problems caused by rapid growth.This artiele analyses the thre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cluding population quality,using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some strategies are advanced.

【关 键 词】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战略构想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actors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ies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1]。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1]。”在过去的20年间,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瞩目的化过程,其经济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9%,确立了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形象,但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的指标”进行衡量,我们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一定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如果从GDP中扣除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长。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人口及其素质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一、中国人口及其素质

(一)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的原因,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使人口的增长率得到明显的下降,以至到1998年降到1%以下,但2001年的最新统计表明全国人口已达到12.95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新生人口仍高达2100万,自然增长人口达1350万。虽然我国资源丰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按人口平均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且,应该看到,我国人口有70%在,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贡献主要来自城市,上海已经趋近零增长,而农村,尤其是内地较贫困地区生育率仍然很高。有资料表明:1990年,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达1.8亿以上,农村就业人员中,文盲和半文盲近36%,据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截止到1995年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达16.48%,农村(县以下)则为19.66%。城乡人口结构失衡,导致整体国民素质的低下,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表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小学生为43%,中学生为108%,大学生为300%。中国的人口结构必然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增长方式的改变,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湖北省农村抽样调查队早在1986年对湖北省农村调查发现,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人均收入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对人口本身的数量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生育率与文化的高低成反比是普遍。我们应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初级循环模式向低生育率—高人口文化素质—高劳动生产率—低生育率的高级模式转变。

(二)人口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首先是粮食供给的压力。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托·布朗发出了到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的世纪警告,他预测届时中国的粮食缺口将比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还要大[2]。这种观点尽管有些夸张,但目前我国的西南、西北贫困地区全家一年吃不上一次肉的情况的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见,人口增长产生了粮食供给的巨大压力。

其次是就业压力。农村人口比例过高,素质偏低,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形成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化进展缓慢,城市吸纳劳动力的速度慢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速度,因此失业问题不可避免地突出显现。

可持续发展不仅指GNP的增长,还意味着贫困、失业、收入不均等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善。而我国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给就业、、住房、能源、、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各方面造成很大压力,也是许多贫困地区难以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资源的利用

(一)矿产资源

总的来说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矿种配套程度比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93年底已发现168种矿产资源,其中151种探明储量,20多种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大宗矿产拥有相当大规模的储量。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各种矿产都有一些劣势。

石油后备不足,储采比逐年大幅下降,年产量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我国煤炭资源非焦煤多,焦煤少,焦煤中又以气煤为主,肥煤、焦煤和瘦煤比重很小,同主要产煤国相比,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适于露天开采的资源量小,开发和采掘难度较大。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单一矿少,共生矿多;大矿少,中小矿多,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已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依据这一发展战略。下表列出了对15种矿产品2000-2050年的需求量。

2000-2050年15种矿产品的需求量

矿产种类2000年需求量2020年需求量2050年需求量

粗钢(亿吨)11.1  1.8 2.8

原煤(亿吨)14.0  17.4 29.0

原油(亿吨)1.82.9 5.8

天然气(亿立方米) 3001556 3113

水泥(亿吨)3  4.5 7.0

铝(万吨) 225 464 722

铜(万吨) 120 198 308

铅(万吨) 40 85  132

锌(万吨) 80 146 227

金(吨)293 456

硫(万吨) 928 1447 1929

磷矿(万吨)35004045 5393

钾盐(万吨)462 732 976

盐(万吨) 35004666 7257

铀(吨)42005324 21296

资料来源:转引自吴家正、尤建新所著《可持续发展论》第87页。

根据我国资源现状及上述表格数据,对于2000年的目标,矿产资源基本上能保证供应;对于2000-2020年的经济发展,形势极有可能会发生逆转,大部分矿产将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对于2020-205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所面临的资源需求绝大部分完全无法保证。可见,矿产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水、耕地、森林和草原资源

1.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全国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全国缺水城市因缺水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多亿元,如西安市在缺水高峰期约有700多家工矿限产、停产,产值达20多亿元。缺水矛盾也日益突出,西北和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水污染使本已有限的水资源越发紧缺。

2.耕地资源 我国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不足2.0亩,不及世界水平的1/2[3]。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渐减少,矛盾已十分突出,全国有1/3的省份,人均耕地不足1亩,东南沿海一带仅半亩左右。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应引起全民的高度重视。

3.森林和草原资源 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4%,人均森林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5%。用材林的消耗量仍然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大片森林继续受到任意破坏。森林资源的短缺还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放的经营方式,乱开滥垦,草地沙漠化严重,动植物遭受破坏,生产能力不断下降。

由上述对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可见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耗费及破坏为代价的,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不可能再获得。资源补充不足,质量下降,数量减少,呈退化趋势,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源空心化现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的增殖补充,否则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会进一步加剧,我们的经济发展也无法持续下去。

三、环境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对发展具有推动或制约的作用,一旦人类活动对环境污染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环境污染就会成为危害人类的严重问题。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后果是三废产生、噪音污染、水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我国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大气中悬浮物浓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居世界第一,这两者都是煤燃烧的副产物,而煤是我国主要的燃料;另外,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大气污染源之一,这与我国汽车制造业过时的技术、低排放标准及不良的道路设施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不足1%。我国水污染也很让人担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和化肥污水没经过适当处理直接排放,使河流变成阴沟,湖泊变成污水池。调查表明,27个最大城市中只有6个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其中23个城市地下水不符合国际标准。据统计,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的损失价值为417.3亿元[4]。

环境与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和谐,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低收入国家,由于不具备改善环境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问题而造成恶性循环。

由上述可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起到了制约作用,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战略。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不是单纯的经济速度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达到此目标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战略。

(一)人口战略

基于中国人口众多而整体素质较低的现状,制定人口战略时应注重从适当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两方面入手。

首先,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2000年已经把人口控制在13亿之内;2010年争取控制在14亿之内;2030年争取实现零增长;21世纪最大规模不超过16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要侧重宏观人口数量的调控,并同时运用行政与经济政策手段,避免采用一刀切政策,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政策措施。

同时,要加大力度,提高人口素质,包括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其重要政策手段就是实行科教兴国。普及全民,特别是对落后地区和人口,延长年轻人受教育时间,加强对妇女的教育,提高全民的社会意识和知识水平,既可使其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又可增强就业能力。加大智力投资,加快技术进步,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是知识技术的主要载体,技术进步的源泉之一就是对劳动者的教育。舒尔茨提出: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归因于教育的发展,教育大大提高了劳动的质量。由教育所得的报酬至少与非人力资本所得的报酬一样高,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在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家庭负担,解决老人晚年的后顾之忧,转变“养儿防老”的旧观念。

(二)资源战略

进一步完善资源核算体系,全面客观衡量各种资源的储备情况及未来潜力;促进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的前提是进一步理顺资源产权关系;合理界定资源的所有权关系,确定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从根本上抑制我国资源日趋衰竭的趋势;制定合理的资源价格,修正以往的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政策,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对资源的浪费。

逐步建立资源利用的市场体系,加快扩大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有偿使用范围,初步理顺资源利用的租税费关系,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资源管理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除规定可以实行划拨方式外,其它资源的利用应采取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提供;经营性资源使用应采用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协议出让、租赁国有资源,要在协议前评估,协议价格集体决策,协议结果向社会公开。原划拨资源使用权流转和改变用途,如不再符合划拨供地范围,必须有偿使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抓紧制定集体建设用地及资源的有偿使用和流转管理办法;积极推进资源有形市场建设,完善交易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同时严格矿业权市场管理,依法有偿出让探矿权、采矿权,规范流转行为;积极开展探矿权和国家出资形成采矿权招标、拍卖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大力培育矿业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已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正抓紧完善土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价格和矿业权价款评估及处置管理,健全资源性资产的收入分配机制。同时加强地价管理,大力开展城市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更新与平衡。进一步理清产权关系,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的运营监管。

(三)环境战略

首先,政府应该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技术的手段保护环境与治理环境污染。并比较各种手段的特点、成本和收益,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管制标准。尤其要加大经济手段的运用,将保护环境与治理污染与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相结合,发挥经济手段对经济主体的激励作用。在不突破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环境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实现总产值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大化。同时,政府也应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和技术革新,全方位综合整治环境污染。

其次,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改变现有GDP核算体系,变现存GDP为“绿色GDP”。目前,我国在对GDP进行核算时并未将经济增长的环境影响考虑在内,从客观上导致环境污染这类具有负外部性的行为得以存在与蔓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形成巨大压力。今后,应逐渐改变这种现状,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纳入GDP的核算中,如果是环境污染,其所造成的损失则要从GDP总量中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核算方式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国外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曾提出国民收入核算的新指标,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W,Net Economic Welfare)[5],即以是否改善了社会福利为出发点对现存GDP进行调整,其中包括对环境负外部性所造成损失的扣除。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但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具体运作中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如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与数据来源问题等。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变现存GDP核算体系可以改变经济主体的环保意识,引导生产与消费行为,切实将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并将其内化到经济主体自觉的行动中,而且思想观念的改变本身就是极大的进步。

【】

[1]谭崇台.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郭熙保.经济发展与政策[M].北京:出版社,2000.

[3]世界资源报告[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第5篇: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关键词:科技异化 海德格尔 天命 解蔽 座架

一、关于“天命”的思想

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的思想出现了一大转变,他对“天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海德格尔那里,“天命”指的是既遮蔽又接蔽的双重运作,他们是不可分离而交织在一起的,它是一种是一切存在着得以存在的神奇的力量。正如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所声称的“存在者是否显现以及如何显现,上帝与诸神,历史与自然是否进入以及怎样进入存在的澄明,是否以及怎样在场与不在场,都是人所不能不能决定的。存在者的到来在于存在的天命。”即天命是不为人所决定和支配的。

其中,遮蔽可以理解为“非真理”、“神秘”,真理则为“既解蔽又遮蔽的双重运作”。非真理是真理的起源,真理本身就包含着遮蔽。人的角色,是按照天命来看护存在的真理,而不是去破坏真理、创造真理。

对于“天命”的阐释,海德格尔主要从技术、艺术、语言等方面展开。如果说艺术是“天命得以展开之所”、语言可以“带来天命的消息”,那么科技就是“解蔽的天命”。今天的科学技术试图穿透一切,掀开一切遮蔽的东西。这是对真理的一种破坏。

二、科技异化的阐释

随着现代社会的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我们生活中出现了众多科技的产物,大到克隆技术、航天工程,小到转基因食品、交通工具、电脑、手机……我们的衣食住行,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科学技术。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便利,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带来了财富的增加;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异己的统治和操控人得力量。也就是说,科技出现了异化现象。

“异化”的概念是黑格尔其著作《精神现象学》中首次具有哲学含义的。在黑格尔那里,“异化”指向自我意识的辩证的运动历程。马克思对这一概念做了重要发挥,他不仅说明了“自我意识”、“人的本质”和政治、经济的异化,还提出了“劳动异化”。和其他异化一样,科技的异化不单单具有最初人的创造赋予它的性质,还产生出了可以控制人的异己的力量。

海德格尔也认为,“在当代,技术已成为一种超于人之上的异己力量,已成为一种驾驭人的‘座架’。”“座架”是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现代技术的本质。技术是对于天命的解蔽,座架则是人们解蔽的道路,他是一种命运的遣送。也就是说,它是我们为达到解蔽目的而使用的方式、手段和设备。作为技术的本质,“座架”不仅仅是一种把自己和人摆置在其中,转化为“持存物”的方式,同时,他也存在着着极大地威胁:“作为命运,座架指引着那种具有订造方式的解蔽。这种订造占统治地位之处,它便驱除另一种解蔽的可能性……真正的威胁已经在人的本质处触动了人类。”作为人创造出的产物,科技本应是由人所控制、支配的,但恰恰相反,在现今社会,科技反过来控制、支配人类。

三、科技异化的危害探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服务。来自美国的微软、苹果,来自日本的本田、东芝,来自法国的雪铁龙,来自德国的西门子,我们的生活的衣食住行科技所包围着。科技的异化所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科技的帮助下,一方面,我们满足着自己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以合理的理由将神秘解开。科技是一种解蔽,拥有祛魅的力量,它驱除黑暗,使不可解的神秘不再神秘。也就是说,科技改变了世界对我们的显现方式。科学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活动,而是和诗歌、艺术一样,是存在物借以向人类展现自身存在的方式之一。但在现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成为对现实的干预性的加工,使事物不能再让其以自身的方式显现。在科技的力量下,大自然的造物,诸如森林、海洋、宇宙对于我们不再是那么神秘。在我们的眼中,森林不再是心灵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而是有着诸多可供砍伐盈利的树木的聚集地;海洋不再有它广阔的胸怀,只是可供我们打渔、开采石油、矿产资源的宝库;山川不再有灵气,而只是等待着技术开采矿产资源的堆积场……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来砍伐森林、探测海洋,乃至宇宙。我们可以通过卫星来定位任意地方,通过科技去探索其奥秘,大自然毫无秘密可言。在光取代黑暗,事实取代神秘的时候,大自然对于我们的魅力和吸引力当然无存。在科技的作祟下,他们不能如其自身的显现。

其二,科技不仅改变了世界对于我们的显现方式,同时也破话了人与自然地和谐状态。“在这种现代科技的促逼下,人们运用现代技术蛮横地预置自然、榨取自然、奴役自然,毁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破坏人与自然地和谐。”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力量,特别是其对于发展、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由此而导致的问题也如影随形。这样的事实比比皆是,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森林荒芜、气候变化……借助科技而换取的盲目的工业的发展,GDP的增长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生存困境异常严峻。人与自然由互相依赖的平衡关系变为对立的失衡状态。

其三,科技的异化不仅危及到人们生存生活的外部世界。对于人类自身、人的内部世界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一方面,在科技的作用下,不仅自然地神秘荡然无存,人的隐私、人性的神秘也暴露于众。在众多的科技,诸如监视器下,我们的隐私就存在着被侵犯的可能,我们会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人们在利用科技相互挖掘隐私的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会变得不信任、相互冷淡。另一方面,

科技异化给人来带来了信仰危机。科技作为解蔽的天命,会揭开未知事物的神秘面纱。这个世界的神秘渐少,我们的畏惧也会随之减少。心中无所敬畏、无所畏惧,我们对于神灵、对于祖先的信仰就会不攻自破。科学力量对神力的驱逐将有可能产生人类的信仰危机。继而,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

其四,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即技术理性的统治。马尔库塞不否认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所作出的贡献,但他更关注的是科技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所产生的根本的改变。他在《单面人》中写道:“社会在一个日益增长的事物和关系的技术聚集——这个技术集聚把对人技术利用包括在其中——再生产了自己……科学管理和科学分工,极大增长了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的生产率。其结果就是更高的生活标准……它甚至为这一事业最具破坏性最压抑的特征辩护、开脱。科学—技术理性和操纵结成社会控制新形式。”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使科技不再是中性的,它成为一种统治的力量,扩展到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甚至于深入到政治统治之中并与之结合。由此,在现代社会,统治由暴力、强权统治变为以技术支持的提供多种消遣、娱乐消费手段的新型统治。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中的人心甘情愿纳入到现存社会体系中。在这样的统治下,面对科技,人们难以自拔,人逐渐丧失主动性,自觉地成为被动的统治对象。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从解蔽的天命出发对科技的本质做出批判。结合马克思、马尔库塞等人的科技异化的观点,本文探讨了科技异化对于人和自然、对于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诸多危害。在科技异化的克服问题上,海德格尔并不否认科技的作用,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强调对科技的发展应有所限制。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C].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第6篇: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关键词]协调;新工业基地;环境保护;发展

[作者简介]李英策,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讲师;陈青,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讲师,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F127;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010-04

2003年7月,广西区党委、区政府提出了“三点带一面”的广西工业发展战略,即明确柳州市是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百色市是以资源型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基地、桂林市是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工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带动南(南宁)、北(北海)、钦(钦州)、防(防城港)一面发展。在这一工业发展战略中,百色被定位为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这是广西区党委、区政府根据百色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现有基础和发展态势以及广西工业发展“三点一面”的总体战略部署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由此,百色便以广西新工业基地形象出现。

一、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建设现状分析

(一)发展速度非常快

作为广西新工业基地的百色市,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三点一面”的工业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工业立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合作,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2006年全基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297.27亿元、40.08亿元和249.92亿元,分别排在广西的第5位、第4位和第2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5%、68.89%和23.56%,标志着百色从传统的农业地区向工业化大步迈进。2006年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很大,达到-87.56亿元,增长22.1%;产品销售率96.8%;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6.73亿元。其中金属冶炼、电力、糖纸、石化、煤炭等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7.4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85.8%。目前,百色铝业已形成年产92万吨氧化铝、249万吨电解铝、5万吨铝型材加工的生产规模,2005年铝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0.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62%;实现利润15.7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75.88%。可见,工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铝工业更是名副其实地成为百色新工业基地的支柱产业。

(二)有宏伟的发展目标

广西新工业基地建设的核心任务和根本目标是把百色建设成为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和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该目标要求百色市在“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00亿元以上,成为实现年生产氧化铝500万吨、电解铝150万吨和铝材加工120万吨的大型铝业生产基地,实现铝工业产值达1000多亿元,税收收入达60亿元,财政收入达80亿元。并以此为动力,强力推动百色乃至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主要依靠资源拉动

百色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农林等资源,已发现57个矿种,探明的有34种,其中铝土矿、水晶、褐煤等储量居广西首位,特别是铝土矿已探明储量7亿吨,远景储量1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3以上。百色铝土矿以其储量大、品位高、矿层厚、易开采而闻名;褐煤储量超过5亿吨;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600万千瓦以上;黄金累计探明储量70吨,远景储量200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是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基点所在。

百色经济的发展依靠资源开发的强力拉动,以铝工业为主导的广西新工业基地,主要依靠铝土矿、煤矿、锰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电力资源的消耗获得高速发展,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产业占绝大部分比重,并且重复建设十分严重。可以说,广西新工业基地的起飞,正是起于铝工业的发展,百色的发展离不开铝业的发展。

然而,在以铝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型新工业基地雏形日显的建设中,我们不能忽视环境问题,应时刻协调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毋庸置疑,百色作为从贫困老区起步的后进地区,必须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铝工业昂起了百色工业的龙头,是百色经济的一大亮点,铝产业的做大做强已成为百色人民摆脱贫困,跨向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希望所在。然而,铝工业毕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我们也应冷静地面对因铝工业兴起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一)“石漠化”问题日趋突现

新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是其发展的先天性因素。同时,人类经济活动中大面积开挖地表,扰动地层构造,排弃大量土石等,所造成的“石漠化”也将日益扩大,陆生生态系统面临加速失稳的危险。据有关统计,百色新工业基地石漠化面积12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占石山面积的56%,占广西石漠化面积的28.99%,潜在石漠化面积74万公顷,且每年仍以3%―6%的速度递增,约有2/3的人口生活在石漠化地区。全市12个县(区)都有分布,其中靖西、德保、平果3县石漠化面积最大。

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植被破坏,岩石,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层瘠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地表渗透性强、保水能力差、旱劳灾害频繁,小生态环境气候恶化,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物量低、承载能力弱等特点。“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危害最大的缓变地质灾害,陆生生态系统十分的脆弱和敏感,有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加剧。因此,在今后经济开发过程中,如何改善并维持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已经成为必须直面和妥善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加剧了环境污染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广西新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优势,开发这些资源,尤其是铝矿、煤矿、锰矿、铜矿,无疑将对新工业基地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然而,新工业基地前期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的资源和初级加工,如果按照资源依赖型传统的发展模式,则将面临资源减少,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三重压力,表现出“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的特征。比如,铝业生产一直是一个重污

染的行业,几乎在世界各地,铝冶炼加工单位都是被环境保护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虽然各个企业也在不断地应用新的手段减少污染,然而,铝厂始终是所在地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各工序排出的含碱废水、沉降分离洗涤后的赤泥及其附液;氢氧化铝陪烧炉排出的含尘烟气、含氟废气;燃煤锅炉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锅炉灰渣等,这些都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含碱废水会导致当地水质恶化,含氟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再有,氟化物是电解铝行业的特征污染物,其对土壤和农作物甚至人群健康都有较为明显的累积作用。当空气中氟化物含量超过1mg/m3时,会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呼吸器官产生直接危害;当大气中氟化物含量达45―901mg/m3时,植物的叶组织就会坏死;低浓度氟污染对人畜的危害主要为牙齿和骨骼的氟中毒。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单独的电解铝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炉窑标准确定的电解铝厂氟化物排放量约为1kg/吨铝,但实际大部分企业氟化物的排放量都要大于1kg。新工业基地500万吨氧化铝、15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铝材深加工的发展规模,如果不按国际上最先进的氟化物排放量为0.5kg/吨铝以下的标准,采用先进的除尘设备和净化工艺流程生产,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工人操作水平等,那么到2020年,在经济实现翻两番的同时,所需的资源投入与污染排放量也将达到现在的2倍。这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三)认识上的偏差加重了环境的压力

广西新工业基地地处广西西部内陆,属后发地区,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薄弱,腹地是贫困的农业区,市场支撑的潜力非常有限,缺乏城市发展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拉动效应,自身造血和发展的力量不足。直到如今,发展经济所遇到的最大瓶颈仍然是资金,为破解这一难题,地方政府出台坚持激活民间资本与引进外来资本相结合决策。然而,外地区某些重污染企业借此机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千方百计向区内转移污染产业,加上区内一些急功近利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为一些外地区污染企业打开方便之门,这种情况,目前已初露端倪。

(四)环保措施的不健全导致环境治理不到位

为加快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建设步伐,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造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同时,百色也正掀起新一轮城市扩张和小城镇建设的热潮。然而,在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一些进场、进站大道两旁树木遭砍伐严重,如果没有同步配套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其后果则难以设想。

由此,如何积极地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防止经济增长、资源投入和污染排放的同步翻番,提高经济效应,使百色成为迅速崛起的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问题。

三、广西新工业基地发展与环保协调问题的对策建议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历来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是很多的。无论西方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还是在二战后许多力图“西化”的非西方国家,都曾以经济发展、财富积累为唯一目标,结果造成了环境恶化、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价值失落、治安恶劣,有的甚至演化为民族分裂、引起战争等,从而影响和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广西新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好当前的利益,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树立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

全新的发展观念包括新的发展观、新的资源观和新的规划观。

新的发展观要求在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中必须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针。在计算其直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引发的环境生态危机,应科学地评估其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新的资源观要求在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中既要发挥土地、能源、矿产等天赋资源,也要积极创建品牌、商标、专利、市场网络、信息、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

新的规划观要求在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中既要有适应市场需要的短期规划观,也要有环保生态的长期规划观。

(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打造绿色铝基地

环境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人类生存与发展里程看,环境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符合生态规律,按照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规范人类的各种活动,爱护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广西新工业基地发展铝业,必须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把环境因素通盘考虑,一定要高度重视新工业基地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制定科学严谨的环保方案,坚持把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严格把关审核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进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用绿色环保的理念,精心打造绿色铝基地。

(三)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走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路子

广西新工业基地隶属较为贫困的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上,长期以来存在着资源浪费大、综合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质量低等突出问题。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拼资源、拼投入来获得的,这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制约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极其有害。

广西新工业基地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坚持以科技为依托,采取集约经营方式,加强对铝工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单位能耗,扩大企业规模,减少环境污染,坚决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按照规划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创新办矿模式,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抓紧制定和实施铝土矿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规划,进一步规范矿业秩序,实行保护性开发,提高采收率,降低贫化率。有重点、有计划地选择一批铝工业项目,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努力使单位产值物耗、能耗有明显降低。增加加工制造业的比重,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强和发展产品的深加工能力。新建或扩建氧化铝及电解铝项目的建设规模和生产工艺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实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的“三同时”制度,促进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四)实施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

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一方面要发展生产,一方面要治理环境,要解决发展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循环经济是一把金钥匙。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利用废物”,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与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为特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根据广西新工业基地的资源和产业特点,必须重点建设铝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具体措施为:(1)铝矿石有序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2)延伸铝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铝深加工产品,形成全国铝及铝深加工产业基地;(3)开发可拆卸的铝配件产业,建立铝循环回用网络,组建全国性的铝配件循环体系;(4)大力推进铝产业的清洁生产;(5)建立铝化工生态工业园;推进煤电铝联营,构筑“铝―电一热―化”生态工业链,完善铝工业生态体系。

总之,循环经济能够实现“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循环经济理念引领工业企业持续发展。

(五)在发展中恢复广西新工业基地的生态

在广西新工业基地,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极其脆弱,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所获得的经济发展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这种经济发展也是不能长久的。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建设一定要注重环境保护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与社会才能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在具体的生产和建设中必须保护好现存完好的自然生态;其次,广西新工业基地发展铝工业每年采矿要征用数百亩耕地,如果不采取恢复措施,区内耕地将难逃石漠化厄运。地质资料表明,岩溶地区1厘米厚的土层需要经过上万年才能形成,这就意味着采矿挖土势必加剧当地的石漠化。对待潜在的石漠化、荒漠化地区,采取产业调整,解决采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探寻选矿泥浆回收利用的办法,即浓缩压滤法――把洗矿后的泥浆压成泥饼,再把泥饼回填到采空矿坑,滤出的水澄清后返回洗矿车间,实现洗矿废水的循环利用。压滤出来的土用于土地复垦,实施开采与复垦同步,因地制宜造田工程,以及在区内的裸石区采取大面积封育和退耕还草还林等措施,减轻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压力,使生态恶化趋势得到缓解。

总之,广西新工业基地任何形式的建设和发展都应该将保护环境放到首要位置,使生态不因发展而受很大的影响为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庆发.铝污染物治理及环境保护[J].轻金属,2001,(1).

[2]实现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双赢――记平果铝业公司环保工作[J].环境天地,2000,(11).

[3]李玉田.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爱护地球环境优秀演讲稿范文 篇【1】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护地球家园》。

我曾经看到过一幅画,画的题目是《残忍的理发师》。画面上一个面目狰狞的理发师正在恶狠狠地给顾客理发,顾客一副痛苦的表情,它正流着泪,低着头忍受着理发师粗暴地用大剪子给他理发。同学们,这个恶狠狠的理发师就是人类,那个可怜的顾客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幅画告诉我们,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由于人们种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地球已经伤痕累累。地球不堪忍受人类对他的破坏,对我们做出了最严重的警告。就拿我国来说,20xx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今年云南遭遇的特大灾害以及前不久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频发的地震,怪异的天气,不正是地球对我们人类不满的表现吗?同学们,你可曾注意到成千上万辆汽车排出大量尾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猛增造成的温室效应致使南北极冰川缓慢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许多沿海城市也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更可怕的是,由于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每小时就有一个生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不难想象,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轮到我们人类!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保持校园清洁,随手拣起地上的果皮纸屑。在学校内不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以上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片蔚蓝的天空,一起呵护一片纯净的海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春天”。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爱护地球环境优秀演讲稿范文 篇【2】

朋友,当你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地球资源正一步步的减少?当你打扫自己的美丽的庭院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当你充分享受春日里和煦阳光的时候,可曾想到南极上空已经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

同学们,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悄悄洒落校园时,我们身处郁郁葱葱的树林,耳边是悦耳动听的鸟声,你心中有何感想?当灰茫茫的天空弥漫着尘土和黑烟,苍蝇蚊子的“嗡嗡声”,嘈杂的喧哗声充斥着你的耳朵,你又会怎么想?曾几何时,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森林是那么密,就在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人类同样在向大自然索取并不应得的东西……

我在广州日报上看到这样两幅照片,第一副是印尼南苏拉威西当地人手持破碎的地球复制品纪念地球日,另外一幅则是在20xx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泄露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一只棕色醍醐在被原油污染的水中挣扎,这两幅图片让我感慨万千,不禁回想到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是啊,从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到1990年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直至如今所提倡的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趋势,提高公众对国土资源国情的认识,普及有关科学技术知识,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节约利用资源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竭尽全力的目标。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无比的星球。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环境。但水土流失、沙漠化仍不断困扰着人类。正疯狂地侵吞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据有关资料统计,地球上的沙漠、荒地正以每年2700万公倾的速度扩展,我国沙化的土地也正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面积延伸。目前,我国已有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化,而潜在沙化的土地差不多也有15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已成为危害全球环境最严重的问题。

地球资源的急剧减少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但要向可持续发展过度还必须采取很多行动,达尔文说: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在时代飞快的进步中,人们任意的开采,破坏,污染,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水龙头不停的流出清澈的自来水,用水人却不知去向;开着电视电灯房间却长时间空无一人;笔记本被随手扔进垃圾桶,却只用了几页。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就需要我们的社会提高和加强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认识。不让水龙头空流,缩短淋浴时间,尽量少用电器,随手关灯,随时关紧电冰箱的门这些小事我们都做得到。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啊,我们不该将大量的污水排到它的血管里,将大量的垃圾埋在它的肉体中。地球不是垃圾场,我们不能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烟头等杂物,不注意环保。让口香糖使它长满了黑斑,乱扔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还使它寸草不生、龌龊不堪,到处都是浑浊的世界。这些行为完全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相悖。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人类能及时弥补,能保护树木;节约用水;减少废水废气排放,减少煤矿的开采,那么我们的地球资源将不会那么可消耗殆尽。我们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让我们共同保护生活的环境,首先使自己的校园变的清洁,然后为城市的清洁出力。保护环境必须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能再犯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了。

地球越来越拥挤,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的日见变化,资源日见匮乏。人们在对幸福的追寻中好梦频惊,不得不回头省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签下可持续发展的天人之约,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恶果。所有的一切无不在提醒着我们: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趋势!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享用同一片资源,我们拥有着共同家园,请保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我们的资源。大地期盼着绿色、河流期盼着绿色、,水鸟期盼着绿色、花儿期盼着绿色。滴水成川,积土成山,珍惜资源,从你我做起。

谢谢大家!

爱护地球环境优秀演讲稿范文 篇【3】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她是人类共有的家园。?

法国有个古老的谜语说:有个水池,池中的睡莲开始只有一片叶子,但叶子的数目每天翻一番,即第2天变成两片,第3天为4片,第4天为8片……依次类推,问:“如果第30天的叶子布满全池,那么何时叶子布满半个池子?”答曰:“29天。”?

当地球也进入第29天的时候,我们站在地球这个睡莲池边,看着环境问题遍布全球,人们为了生存拼命争夺土地和资源。作为危机的受害者,我们深为明天担忧,不禁会问:“这‘睡莲’为何增长得如此之快?能不能在今天傍晚之前想出办法,不让睡莲‘明天铺满全球?”?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她历经无数风霜血雨的洗礼,黄土成绿洲,高峡出平湖,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里生衍,绿洲就成了我们的家园。

我们因家园而生,家园因我们而建。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却可以改变环境。为了生存,我们的先辈们先后把旧石器换成新石器,新石器换成青铜器……直到今天的现代化工具。从捕获猎物,采摘野果到垦荒种田,兴建工厂。从作草窝,搭茅庐到建瓦房,起大厦。昔日的原野被征服了,高山低了头,深海变了色,河谷改了容。一座座繁华的闹市冒了出来,商厦鳞次栉比,车辆穿梭往来,工厂林立,行人如鲫。?

经过无数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人类生活得到空前的繁荣。可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付出了健康和生命的代价。我们正处于世界危机丛生的时代,人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空气污染……每一项都对人类有着致命的危害,而且互相紧密联系,此增彼长。人类不会忘记: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死亡60人,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死亡120xx人;1953年日本水误事件死亡60多人;1955年富山痛病事件死亡128人……而近日里,香港凤凰卫视台播出大型环保宣传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更是将一个个惨不忍睹的事件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发现,我们的家园不再是蓝天白云,杨柳依依,绿草芊芊,红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的天上人间,而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人间地狱。?

我们哀叹:人类生于愚昧,死于文明。现在,我们人类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为我们的许多成果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我们震撼: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沉默,随着环境危机死亡;要么行动起来,走出困境,捍卫我们的家园。

值得欣慰的是,惨痛的代价教育了人们,人类恍然大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于现阶段的人类和万物生灵来说,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唯一的家园。大自然哺育了一切生命,为人类的生存、进化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如果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就等于人类在亲手毁灭自己的家园。因此,全人类必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199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享誉全球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政府更是热烈响应,积极采取措施,迅速制定了中国的“环境与发展”十大战略,并颁布一系列环保的法律法规,号召人们植树造林,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绿色消费和绿色投资的良性循环,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一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已在中华大地上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1978年全国只建有34个自然保护区,到1999年已有799个,所占比例由原来的0。13%上升到6%;森林覆盖率也由原来的12.3%上升到23.5%;水土流失下降了30%。事实证明,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我们依旧可以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家园。?

第8篇: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关键词环境核算经济价值量核算方法

1引言

环境经济核算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焦点,其基本思想是将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测算出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称为国内生态产出或绿色产出(英文简称EDP),以弥补传统GDP指标的不足。

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发展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已经出现了各种严重的生态问题,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森林消失、土壤沙化、资源枯竭等等,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又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相适应,环境保护是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的,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中,经济过程和环境系统是完全分离的,因此,它不能反映环境对经济过程的贡献,从而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为了适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统计核算的新要求,联合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在其联合发表的题为《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未能包括环境资源因素的重大缺陷,并从1987年起联合开展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研究》。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主体文件中明确规定,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会员国的主要目标为扩大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该体系,至少所有会员国的核算体系应包括附属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挪威和芬兰是欧洲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同领域中处于领先行列。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学者还开始利用实际的统计资料开展实证分析。本文拟对我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子系统———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进行研究。

2国外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基本思路

联合国统计局向世界各国公布的《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曾对环境经济核算的范围作了推荐性界定:凡是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地貌、土壤、动植物、矿物等都是环境经济核算的范围。按照其要求,环境经济核算范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这三者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们是环境经济核算的主体。

2.1地理条件核算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条件,主要指某一地域内的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物质要素。在统计核算中具体指与社会人口生活息息相关的地貌、气温和干湿度。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人类的活动,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从一侧面反映某个行政区域或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环境。从这三个方面设计指标构造核算表进行地理条件的核算。

2.2自然资源核算

自然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它包括土地资源、地下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自然资源用以下指标核算:自然资源储量变化串、自然资源结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及消费量、矿产资源回采串、自然资源破坏成退化程度、资源进出口量。

2.3环境资源、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核算

环境资源可分为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其中,生态环境包括土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等。环境污染,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排放的废弃物质超过环境的容量和自净能力,致使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系统失调的一种活动。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治理污染、改造生存环境、维持环境自净能力的活动。

环境指标核算包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变化量,人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故总量及变化串,废气处理串、工业污水排故量及变化串、森林覆盖串、人均森林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及变化串,沙漠化土地面积及变化串、草原退化面积及变化串、自然保护区面积、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及变化率、受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森林覆盖率增长率、格林综合污染指数、“三废”综合利用量、城市噪音水平、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环保投资占GDP比重、抗灾串、人均资源数员以及支撑的潜力、环境承载能力。

上述三个方面构成了环境经济的实物量核算。虽然实物量核算是环境经济核算的基础,但仅仅依靠实物量核算提供的数据,还不能全面地描述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因为,不同的计量单位使各种实物数据无法综合,而且也缺乏可比性。要想得出综合并具备可比性的核算结果,必须同时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进行价值量核算。

由于环境资源的使用大多属于非货币交易,在难以通过市场行为确定其价格的情况下,对资源增减、环境变化的估价只能采用虚拟方法。现从理论上提出了三种虚拟估价方法:

(1)市场价格法。它以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的利用量和相应的市场价格来计算环境资源的经济使用价值。从理论上讲,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核算最适合国民经济核算,但现实中的环境资源利用远未市场化,这就为市场价格法的运用带来了因难。一般认为,市场价格法比较适合于环境货物(如开采的地下资源)数量利用的情况。

(2)住户意愿法。它就是以人们为了自己将来的健康和福利,利用和改善资源环境而愿意承担的费用作为环境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损失价值。由于该方法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随意性大,在目前的环境经济核算中,一般和市场价格法合起来应用。

(3)维护成本法。环境经济成本概念的提出,其理论基础是环境的资源观和价值观。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是因为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得以实现的基础,离开这一资源基础,人类将不复存在。

(4)按照资源环境恢复到耗减和降级前的水平所需的费用来计算其价值。与市场价格法相比,维护成本法在理论上更加体现持续发展的思想,因为维持资源环境的数量和质量水平不变,也就是保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用公式表示为:

EC=(D-S)×I,

其中:EC为环境成本,D为环境资源需求量,S为环境资源供应量,I为环境成本系数。

环境成本表现为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质量和受纳体的不利影响所造成的全部损失,包括对活动地造成的损失和对活动地以外的其他区域造成的损失。从量的角度看,环境成本应等于受纳体损失的总和。因此,国际上一些专家比较看重维护成本法。

总之,国外价值量核算方法注重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的计算,主要考虑耗减问题。同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区户相比,现在,价值量核算方法增加了对“外部”环境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它在以下两方面扩展并完善了SNA体系:产品生产和最终需求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由于污染等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对我国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的思考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实行环境核算,以此强化人们的环境与资源意识。但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不完善,环境统计资料也残缺不全,要建立我国的经济与资源环境综合核算体系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结合对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现状的分析,目前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应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才会更为科学可行:

(1)经济信息与环境信息并重。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基于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在核算内容上会产生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计算增加值时,将考虑生产经营过程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等因素,并把它们视同中间投入予以剔除;二是在认同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和考量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这就需要在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时要将经济信息与环境信息并重来考虑。

(2)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相协调。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的视野不能仅局限于单个企业,也不能单单从社会经济的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在企业环境核算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宏观思维,以保障企业间环境核算信息的统一性、可比性和系统性,同时要根据单个企业的特质区分对待,这样就会使得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考虑的层次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朱启贵.环境核算研究[J].生态经济,1996(2)

2薛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J].统计研究,1996(6)

3高敏雪.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综合环境[J].生态经济,1997(1)

4高敏雪,谷泓.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J].统计研究,1998(3)

5林娜.建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若干思考[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6高敏雪,王彦.环境经济核算再认识[J].统计研究,2000(4)

7刘红艳.环境经济核算初探[J].江苏统计,2000(8)

8陈杏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J].山东经济,2001(5)

9常宁.对微观环境经济核算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4(4)

第9篇:矿产资源对人类的贡献范文

关键词:绿色梦想 环保教育 综合实践能力

一直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以学生的升学成绩为中心来开展的,这就造成了教育的片面性,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实事的了解,学生的敏锐度不够。受应试教育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从思想上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是对于社会进步和文明延续的重要意义。环保教育对于学校的整体工作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插曲。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和学校对于环保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如何从小学生开始,正确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合格公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这是当今时代赋予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任。

小学阶段,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环保教育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统筹规划,有机整合,深化管理,积极探索,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随着中国梦的提出,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继承中国梦思想,把环保意识、环保行动确立为梦想,植入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当中。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我校现状,我校提出了通过参与“绿色梦想”的研究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开展环保教育的切入点是学生参与“绿色梦想”,即让小学生通过参与主题为“我是绿色小种子”的绿色梦想研究,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以在此过程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具体来说,此活动是让学生走出课堂,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能力,亲自发现与“绿色梦想”相关的问题,研究这些问}、解决问}、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体验去影响他人。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开展“绿色梦想”的三个主题:我的绿色校园梦、我的绿色家乡梦、我的绿色世界梦。

一、学校是开展环保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是学生开展环保活动的第一阵地,因此对于学生的环保教育要从校园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抓起。近几年来,我校校园环境建设发展迅速,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但因为学生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所以学校环境不但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有些恶化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发展过快,学校的管理工作繁重,在环境管理方面经验不足;二是学生对于校园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针对这些情况,我提倡全校组织学生开展“绿色梦想”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善我校的校园环境。

首先,制定环境卫生的检查制度,把卫生检查列入班级考核内容,建立领导监察制度,落实到人,全面督察学生乱丢垃圾、破坏公物的不良行为。对于主动维护校园环境的学生提出奖励制度,使学生形成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只有让学生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去保护环境。为此,我校邀请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进行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良好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使他们初步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再次,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来维护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环境不仅能使学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也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种美不仅体现在校园环境卫生方面,还应该体现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我校有很多的温馨提示牌,比如“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别踩她,她会哭哦”“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这些优美的语言代替了枯燥的说教,能使学生从心底自然流露出对环境的怜爱之心。另外,我们还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竞赛,今年就进行了一次“告别不良行为,净化校园环境”的全校师生签名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都为推进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对学生的环保教育。我们可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学科教材,把它们整合成综合实践课,渗透环保教育,如《矿产资源还能开采多久》《生态系统》《饮用水的小常识》《垃圾处理方法种种》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认识到了资源并不是用之不竭的,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才能长远发展,只有我们齐动手、善动脑,才能使环境更美好。

二、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我校开展了“我的绿色家乡梦”主题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去看看校园以外的天地,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参与“爱我家乡,建设我家乡”的征文活动,从而意识到了自己周围环境的日渐恶化,坚定改善家乡环境的决心。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做了一些调查问卷,并总结出调查报告,参与活动的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感触颇深,大家都对我们的环境现状感到担忧,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当然,环保教育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还应该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来真正改变我们的环境,担起维护环境卫生的重任。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清理公路垃圾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劳动美化生存环境,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