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文化交流音乐教育改革

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一)进行文化交流是发展的必然

首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各有千秋,双方皆具有艺术文化特征,有价值且有必要在世界领域中传承。但同时,音乐文化的存在并非完全以物质形态为主,其更多是以精神和意识形态为主进行传播。而人们对于艺术和精神思想的追求皆不受制于空间限制,故在中国古代就常有西方文化传承者进入到东方境内进行交流。其次,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仅在内部进行,国家必须要不断接触新的外部环境,不断与外界进行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国家才能够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中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因此,东西方进行文化交流无论在哪个时间段内都属于必然现象。

(二)可拓展外部交流空间

国家在开展文化外交的过程中不能仅专注于一个方向,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艺术文化体系,每个文化体系都具有可取之处。国家之间建立文化外交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平等状态下,也就是说,我国需要保证自身的文化体系具有传播价值,如此方能不断开拓外部交流空间。而在保证自身传播价值后,国家便应该不断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扩大东方文化传播的渠道,这样便能不断拓展空间,直至令东方文化能够持续在西方文化空间中加以影响。

(三)可互补并更新我国文化属性

东西方文化均发展多年,双方都具有极为特殊的发展价值。双方文化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精炼,在传承过程中会有一些落后的元素被移除,于是文化体系内部便会出现一定的空缺。这种空缺会在短期内形成发展缓慢局面,例如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便在传承过程中受到阻碍。而各个国家为了保证自身文化能够持续传承,就必然会选择融入一些外国的文化元素,取对方体系中的优质部分来填充或糅合到本国文化体系中,两种文化元素进行组合和发酵,就会形成另一种创新形态的文化发展结构。而一个国家在完成发展创新后,国家的文化属性也会从单一的对内或对外发展更新为多元化发展状态。故实现东西方文化交流,实际上就是实现了文化互补,具有落实的必要性。

二、我国音乐教育面向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亟待转型

中国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而音乐文化的成型也源自古代,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征。拥有历史文化价值仅能够说明其对于中国而言具有特殊的含义和价值,中国人应该将古老的音乐文化铭记,这却并不代表坚持传统音乐文化一贯的发展形式具有可行性。我国音乐教育也是如此,传递知识、呼吁传承是我国长期使用的音乐教育方法。但如若国内音乐教育体系长期未能更新内部素材,那么长此以往就会落伍于他国。令学习者产生厌倦情绪,进而一方面会令学习人数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也会降低音乐文化传承的实际效果。因此,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加以转型,而音乐教育作为发展中的核心类别,也有必要进行转型,如此才能配合宏观发展诉求。

(二)多元教育已成为教育转型方向

近年间,国内逐渐开始呼吁音乐教育体系的转型,转型方向即为多元教育。多元教育以本土教育为核心,以其他国家的文化体系作为融合性元素,旨在通过多元的文化传递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奇、更有价值的文化教育服务。当多元教育成为教育转型的基本方向时,我国音乐教育便也应该朝着这一方向及时改革。如此,能及早令音乐教育成为具有多元化特色的现代教育课程,及时为学生提供来自于各个国家的音乐艺术文化与学科知识。

(三)面向东西方文化交流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国家开展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培养专业的音乐艺术人才,但深入研究可知,音乐人才的含义绝不仅仅为音乐的呈现者。国家需要的音乐人才是具有活跃思想、艺术思维,能够以自身音乐素养、音乐审美为核心进行创新创作的人才。因此,国家开展音乐教育的重点绝不会围绕在技巧方面,更多的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而当学生仅能学习内部知识时,他们的眼界以及音乐审美就会停留在中国传统音乐层面,无法对外国文化产生认知,也无法产生新的创作思维。当音乐教育直接面向东西方文化交流时,校方和教师便都会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来自于西方的音乐素材。学生可以在过程中积累自身的音乐审美经验,提升音乐素养。

三、我国音乐教育改革路径

(一)以东西方文化交流为目标,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开展音乐教育的核心仍然以教学人员为主,也就是说教师个人的观念能够直接影响音乐教育的改革状态。对此,校方应为教师深造提供便利条件,保证负责音乐教育的教师能够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继而将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思维带入到学生群体中。不仅如此,除了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外,教师也应对具体的音乐理论体系进行研究,一方面要明确当前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也要适当采集外国音乐教育理念中的价值取向以及音乐思维逻辑等。教师的研究重点应该在于如何将两种音乐教育体系进行融合。只有坚定观念、深入研究,才能保证音乐教育在未来阶段中发挥正确的教育作用,为国家东西方文化交流事业做出推动性贡献。

(二)以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为核心,强化教育根基

国内的音乐教育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虽然需要适当吸收一些来自于外部的音乐艺术元素,但也需要大力维护本土音乐的重要性。当前,国人或多或少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但不可过分吸收外部文化而忽略本土文化。针对此,国内各个院校在改革音乐教育体系时便应该直接以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作为核心,端正多元音乐文化融入的“被动”特征。在教育领域中,强化本土音乐的教育根基属于必然行为,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都需要夯实对于本土音乐的传承态度,大力强调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的核心地位。

(三)以吸收西方音乐文化为形式,丰富教育结构

实际上,国内音乐教育体系多年来都在吸收西方音乐文化,之所以未能收获到更加乐观的成果,根本原因就是在融合和吸收的过程中并未积极创造。也就是说在吸收的过程中,多数院校都会在音乐理论教育层面加入一些西方音乐理论内容,却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西方音乐文化素材。因此,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不深入、不透彻,进而令学生无法在素材过少的状态下产生创新思想。对此,国内的各个音乐院校便应该大胆吸收、大胆融合,令音乐教育能够创新为具有新属性的教育结构。例如,可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作为主题开设新的教育板块,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对比性素材。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和对比学习到多个国家的音乐文化,学生在日后的即兴表演或创作过程中便也能够利用西方文化进行创作,进而成长为具有多元化音乐文化素养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成为国家未来的作曲家和演唱家,利用音乐艺术不断吸引其他国家的艺术欣赏者,继而真正做到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面向西方。

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举措

(一)更新教学方式,突出多元化教学特色

首先,教师在传达新的音乐教育内容时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具体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构建完善的音乐实践场景,令学生在场景中体会和感受,明确多元化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其次,校方也可以适当改革课程设置结构,除了要在乐理课程中加入西方的音阶外,也需要传达一些文化传统和历史习俗方面的音乐文化素材。重点在于校方要在多个教学领域中融入西方文化,进而大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的音乐人才。

第2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

    翻译主体研究是近年来翻译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也是翻译理论研究取得进步的一个标志性的话题。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技巧以及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如意识形态、翻译规范等领域,而对翻译活动的从事者——译者大家似乎都视而不见,极少有人谈及译者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文化构建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巨大贡献。忽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存在是翻译研究领域里的一种很奇怪的普遍现象。本文试图从译者对文化交流和文学构建的巨大贡献出发,论述译者卑微的社会地位,分析造成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指出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一、译者的角色及其对跨文化交流的贡献

    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交流需求使得语言和翻译紧密相连。如果没有翻译,跨文化交际和交流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就是在同一语言群体中,由于地域或者时间的差异,也需要翻译来实现交流。任何一种孤立的语言和文化如果不能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都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互相联系的。一种文化需要不断地和其他文化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需要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翻译。也可以说正是文化交流的需要催生了翻译活动的出现,而翻译又是一个极其困难而且复杂的工作。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感慨,“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即从事翻译工作有三项不易做到的事,忠实于原着,译文通达晓畅,文字典雅。要做到忠实于原着就很不容易,但是如果只注意忠实于原着却忽略了译文的流畅,即使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郭沫若先生(1954)也指出,“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通过翻译我们可以继承全世界的文化遗产。”“翻译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不但尊重翻译,也深知翻译工作的甘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这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创作要有生活体验,翻译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因此,翻译活动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只要懂点外语,手头有一部字典,任何人都可以做翻译工作。对于译者来说,语言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译者要充分体验原作者的生活,想原作者之所想的同时,还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在充分衡量和反复修改之后才算完成翻译。

    我们谈论翻译主体,实际上就是在谈论翻译活动中涉及到的人。翻译活动中涉及到的人有三种: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从主体这一概念出发,我们认为,原作者创造了原作,是原作的写作主体;译者创造了译作,是翻译的主体;读者(主要指译文读者)阅读、理解译作并期待从中获取自己期待的价值,读者就构成了阅读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翻译主体实际上就是译者主体,译者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文化和审美创造性(夏贵清,2004)”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译者对翻译过程的总体把握和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上,包括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对原作的理解和阐释、语言转换的艺术、翻译目的的操控和由此带来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取舍等等。因此,我们可以说,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译者主宰着整个翻译活动,离开译者,翻译活动的链条就会中断。从宏观上看,翻译主体就是译者主体,翻译主体性就是译者主体性。道格拉斯.鲁宾逊也认为,要推翻长期以来译者与作者、读者的关系,要把研究的中心和重点落实到“人”身上,要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所能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译者所受到的不利影响和制约。要注意到作者和译者以及读者是平等的,这样人们才能更好的认识翻译的本质。

    二、译者的边缘化地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似乎对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和做出的重大贡献视而不见,译者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简单回顾一下译者的生存状态,我们不难发现,边缘化地位(marginal status)是对译者地位的最佳描述。

第3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渗透作用

大学生是未来跨文化交际的主体,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生力军。大学英语,是学生在系统教育体系中,较长时期的习得中西方文化的关键环节。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能够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环境中,渗透中国文化,让学生加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担负起文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

一、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文化形式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践阶段必须掌握渗透作用的具体要求,行之有效地进行。以下将对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作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1.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我国是个具有丰富国家内涵和民族文化的文明古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强化,我们一方面需要对外经济文化形势进行更为深入地了解,另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对其他国家同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文化更广更深入的传播出去是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必然。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文化的习得,对未来担当文化交流主要责任的大学生,渗透深厚的中国文化,强化对其传统意识的培养和宣传,是全球化发展及中国进一步走向国际的必然。

2.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

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及领域跨国合作的日益频繁,以及我国优秀人才输出逐渐增多,都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搭建了更大的平台。在向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其他的文化尊重,认可;更为重要的是,要向外适当的宣传我们自身的文化,让我们的文化也得以认可,尊重和理解。基于此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的良好土壤。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考虑到传统文化形式的具体要求,树立中国文化渗透的理念,起到关键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教学实践环节,需要做好教育的导入和渗透工作,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通过中国优秀文化影响和熏陶,激励大学生更好更丰富地掌握英语知识;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完善自身人格,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力争成为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些年来我国英语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的进步,通过大学英语阶段的学习,相当数量的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实践发现,他们的对外交流更多的在于对对方的吸收,而自我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则显得薄弱。在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结合传统文化形式的具体要求,需要将中国文化和大学英语学习结合在一起,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英语表达,让交流者不再囿于对交际对象的吸收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交际对象进行文化传播和共享。

二、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针对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采用渗透式教学形式,突出重点。以下将对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进行分析。

1.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具备坚定的文化立场,对中国文化形式和英语教学体系进行深入了解。文化的渗透和有效吸收,不同于某一学科某个知识点的传授。教师不能简单的分析说教。鉴于此,为有效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本身要强化自身文化修养,了解中西文化形式的内涵,做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教师本身要对传统文化具有洞察力,从全球化的角度入手,掌握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践阶段要对不同文化形式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学习阶段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所在,从而更加深刻的领略我国历史文化精髓,进而为后续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2.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是课堂,因此中国文化的渗透也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担负着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任务,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掌握更多类型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要充分备课,对教学实用性进行分析,尽量开阔眼界,增加教学的实用性;在充分备课环节,还需要考虑到中国文化渗透的恰当时机,自然有效的实现渗透效果;此外由于不同文化形式种类有很多,要注意培养跨文化的敏感性,适当进行语言文化的交流。

3融合师生互动

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对文化渗透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原有教学体系的限制,加入更多的互动交流形式。师生有效的互动除了能够密切师生关系,让学生多渠道和多途径了解英语知识外,还能够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思想的碰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得学生潜意识地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增强其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未来中国文化的传播打下基础。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对塑造学生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教育阶段,需要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我国历史文化,逐渐提升对文化意识的认知。中国文化落实到大学英语教育中,符合英语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实现跨国家文化交流的关键所在。可以通过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以及融合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渗透教育,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倩,孙晓.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2):207-209.

第4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一、进行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语言和文化有密切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为了高考,英语老师大量的给学生灌输各种单词和句子的意思,学生们只能死记硬背,各种单词语法,以至于经常在学习中或者生活中碰到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甚至还闹过不少笑话,比如学生把富贵不能武不能屈翻译成富贵但不能性感。这就是典型的因为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根据单词或者字面上的意思去翻译,造成了这种“美丽的错误”。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有朝一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时候,从事相关的跨文化交流的活动的时候,能够理解并尊敬英语国家的文化,并与对方进行流畅的交流,顺利沟通。

因此英语教学一定要贯穿文化渗透,我们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教学和文化理解教学,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根据所教的内容,认真备好课,挖掘内在的文化因素,因势利导,努力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的方法和途径

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既然有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那么,教师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根据教材,根据学生特点采用灵活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英语的文化背景中去。具体方法如下: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渗透相关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我们结合课文,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制度、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国家。我们的学生即将面向世界,与各国人民交往,必须了解西方文化中重大的节日圣诞节,狂欢节,复活节和感恩节等等。我们的教材里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比如在外研社英语第五册四模块《carnival》时,我们分组合作,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制作了有关课件。第一小组提供了狂欢节的历史,有关狂欢节的英语故事、歌曲,整体内容丰富有趣,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第二小组在课堂中提供圣诞节的内容,其中同学们可以和可爱的圣诞老人现场互动并且进行对话;可以通过阅读ChristmasEve等英语故事,可以欣赏Silentnight等优美的歌曲来感受圣诞的气氛。课后,让学生制作一张ChristmasCard并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浓郁的外国节日文化气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趣。谈及赠送礼物时,就将接受礼物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是一脉相承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国友人交笔友,在交流过程中逐步认识、了解异国文化,从而加强文化意识。例如:我们在讲到教材二册三模块中的《music》时,Beatles乐队时,又讲述了摇滚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爵士音乐诞生的社会环境等,这样寓教于乐,提高学生们学习跨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活跃英语学习气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游戏表演法

学习英语不应只是做练习,真正学会使用这种语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教师能多安排一些短剧表演和游戏,那也不失为学习使用英语的好方法。短剧表演和游戏不仅给学生带来笑声,让学生轻松学习,还创造很多使用英语的好机会。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知识,开阔视野。假设的和较真实的情景,又可以锻炼学生在特定语言背景中英语的运用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第四册《traffic jam》为例。这单元主要谈论的是在人们日常出行中应遵循的基本交通规则。教师可以模拟一个“traffic jam”。如果学生对课文不够熟悉,可以由教师来引导一下。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对中西方国家的交通规则区别就不言而喻了。

三、开设学习英语第二课堂,拓宽文化习得渠道

课堂教学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若要扩展词汇文化习得的教学渠道,还得依靠第二课堂。比如说,可以开展词汇文化讲座。讲座对于词汇文化习得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讲座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进行文化知识学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英语广播,听英语歌曲,观看原版的英语电影等形式直观地、快速地学习相关词汇的文化知识,歌曲、电影等往往提供某些词汇的最新的、最时尚、最地道的意义。

四、多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文学作品等英文材料

第5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西学东渐;传教士;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随着传教士东来,中西文化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和碰撞。为配合资本主义扩张,传教士欲将西方伦理价值强加于“异教”文明的中国,他们将这种使命称为“以护教为中心,崇教为理念”,“地不分遐迩,人不论文蛮”的万里。[1]尽管其宗旨是从事“赚取中国”的“精神狩猎”,希望将中国基督教化,但也从客观上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在传教士的努力下,明末清初中国曾一度出现学习“西学”的热潮,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天文学方面,耶稣会士汤若望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天监监正,他将《崇祯历书》删编为103卷,改名《西洋新法历书》,得到清政府认可,赐名《时宪历》颁发通用。此外,汤若望还撰有《西洋测日历》、《历法西传》、《新历晓惑》等大量天文著作。地理学方面,1708年由康熙亲自领导传教士参与的中国全国的测绘工作,是世界测绘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医药学领域,明末熊三拔著《药露说》,是最早讲解西药制造技术的著作。清初西医、西药的流传,较之明末也有很大发展。西医在清初的流传,值得一提的是白晋和巴多明合译《人体血液循环和但尼斯的发现》,但未刊印,仅有抄本流传于北京。法国人皮理的《人体解剖学》也被翻译到中国。数学上,《数理精蕴》是清初西方数学传入中国的主要成果。雍正元年(1723)同《历象考成》42卷、《律吕正义》5卷合称《律吕渊源》100卷,正式出版。此外,在音乐、语言方面也有所涉及,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历史条件

明中叶以后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为传教士进入中国及西学的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明末清初,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呼唤下,王学末流崇尚清谈的思想受到批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促成中西文明对话与传教的渠道打开。任何一个民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文化要能够生存下来,必然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发展。文化的进化或发展大体有两种形式:“独立文化系统纵向的历史因素的积累和延续,表现出文化传统内敛的连续性。”“不同文化系统之间通过横向的扩张和传播、冲撞与融合,给原有的传统注入新的活力,表现出文化系统的开放与兼容性。”[2]中国文化曾经有过兼容并蓄不断完善充实自身的辉煌历史。明清之际对传教士和西学的接纳,也是中国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传教士能够获得部分士大夫的认同,主要是他们带来的部分西方近代科技使不少思想趋新的士大夫产生浓厚兴趣。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人的动机,大多是出于对新事物探求的热诚,渴望从外来文化中得到启发。同时他们本身又大都是科学家或技术家,对传教士夹带来的科学有着过高的估计。徐光启就是这一典型,他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新的火炮技术,后来又和利玛窦共译过许多科学书籍,负责历局,引用西洋传教士监修历法。接触到传教士们所带来的“事天爱人之说,格物穷理之论,治国天下之术。”对西方有同样热情的还有李之藻,他曾表示过对科学的愿望:“秘义巧术,乃得之乎数万里外来宾之使。”[3]这些开明知识分子对西学的态度,提供了西学在中国生存的土壤。

此外,传教士所面对的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帝国,入华传教士虽以传教为宗旨,但面对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多数传教士充满震惊和敬佩。双方在交流中,尽管有着虚幻,有着矫情,但地位是平等的,心态是平稳的。这就为中国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接受西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氛围。尽管士大夫中思想保守者不少,并时时挑起争端,但多数知识分子对西学采取接受态度。利玛窦在明末时郊游的士大夫有一百四十多名,几乎朝中的主要官员和主要公卿大夫都与其有过来往。当时的不少士大夫对“利玛窦等人介绍来的西学既不趋之若鹜、盲目随和,也不拒之门外、孤芳自赏”,[4]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地去对待。

明末清初西学的输入,还往往为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兴趣所左右。当传教士以科学为传教工具时,他们不仅激起部分士大夫对西方科学知识的兴趣,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皇帝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才能使“西学东渐”成为可能。顺治帝宠信传教士,康熙帝酷爱西学与自然科学。顺治、康熙两帝,对传教士及西学相继连续采取优容礼遇及吸收引进的政策,使“西学东渐”的势头并未因明清鼎革而中断。在康熙帝的重视下,传教士成了中西交流的使者,西方的许多自然科学知识通过传教士传到中国。传教士传播的基督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对抗性,但是康熙大帝想通过传教士掌握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来达到治国的目的,而传教士们又将西方近代科学作为传教的手段。因而在康熙年间,西方近代科学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康熙年间,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国数学融合时期。利玛窦来华后不久,就与徐光启一起将西方数学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译成汉文。后来,西方的练算、对数等又由传教士引入中国,翻开了中西数学交流的第一页。尽管康熙学习西方科学的初衷是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但他对西学的兴趣,较为开放的政策,以及对传教士的容留与任用,客观上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天文历法与数学方面。正是在皇帝的允许和支持下,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共同努力,使中国在“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流中取得了不少成果,虽然它是以宗教为目的的耶稣会士传教活动的客观产物,但它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却超越了其本身,具有不可抹煞的意义。

二、利玛窦与西学东渐

文化交流是互动的,而不是以一种文化流向另一种文化或是以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它需要有一平等的可供交流的平台,这就决定了两种文明必须要以平等的身份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只有这样文化交流才能真正实现,才有可能相互接受,文化的整合才能得以实现。“此期间中国与欧洲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上处于大体相当的发展阶段,这就为中西文化在较为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而相互补充和促进,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5]在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利玛窦就是一个推动中西文化平等交流的关键人物。

利玛窦推行学术性的传教与倾向于士大夫的策略,使明末清初掀起了学习西学的热潮。利玛窦根据中国的传教环境,分别将“敬孔”和“祭祖”解释为“敬其人师范”、“尽孝思之诚”的非宗教礼仪。在此解释基础上,尊重士大夫和平民的祭祀习俗。让当时具有一定政治、社会地位的天主教徒,在需要参加“敬孔”、祭祖仪式时不致产生宗教上的阻滞和困难。利玛窦以天主教“合儒”、“补儒”希望进而达到“超儒”,利用儒学经典和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相结合起来作为传教方法。为了博得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价值观的认同,就连上帝的名称他也煞费苦心地选用了中国古代“天”,使“事天”“奉命”的“天学”看起来好像并不是外国人强加之于中国,而是某种中国原来就有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像西方神学那种创造和被创造的观念,把“天”的主宰说成是“天主”,自称是在宣扬“天教”或“天学”,这一论证手法可谓相当高明。后来,康熙皇帝将此称为“利玛窦规矩”。[6]利玛窦又把儒家区分为“先儒”和“后儒”,标榜要把人们从误入歧途的“后儒”引回到正确的“先儒”那里去。利玛窦遵守天主教的传统,极力反对偶像和偶像崇拜。因而极力反对佛、道二氏,但孔子崇拜和祖先崇拜却并不视为偶像崇拜。在思想理论的论战上,他的策略是联合儒家反对佛、道,援引“先儒”反对“后儒”。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行妥协和利用的策略,为了能在中国站住脚,利玛窦和他的同事们努力避免天主教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突,试图用科学知识来赢得中国信徒,也竭力寻求天主教与中国传统道德和宗教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样,中国儒生士大夫对西方传教士跨越大洋传来的“天学”能与自己的传统相合而感到欢欣。利玛窦等传教士利用的这一策略大大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进而在广阔的儒学领域中为传教打开康庄大道。[7]

在利玛窦的推动下,传教士纷纷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郊天,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礼节习俗,进而提出“耶儒合流”论。他们主张将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宗法思想与罗马天主教教义体系相融合,使基督教文化在中国文化氛围中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利玛窦本人亦儒冠儒服,尽量迎合中国传统文化,并利用他掌握的科学知识博取一部分士大夫的好感。使“泰西文明便普遍地成了士大夫中间时髦的学问。”[8]利玛窦制定的这一策略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士所遵循的基本路线。

三、礼仪之争与“西学东渐”的中断

“任何一个文化团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另一个团体发生扩张和相互摩擦,会有各自价值体系的输出与输入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体系。”[9]而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又能各自代表不同本质的伦理体系,“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世界观都不同于欧洲人,这些差异结合中国的社会组织的政治传统,对基督教文化构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10]由此造成的“礼仪之争”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转折点。

“礼仪之争”最初乃是天主教内部在华传教方针及方法的争执,这场争论反映了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矛盾和各殖民国家对在华传教领导权的争夺。而罗马教皇则以此直接插手干涉中国内政,并订出禁约,禁止中国天主教徒遵守中国政令习俗。禁约规定数条,其中有:“西洋地方称呼天地万物之主用宙斯二字,此二字在中国用不成话,所以在中国之西洋人,并入天主教之人方用天主二字,已经日久。从今以后不许用天字,更不许用上帝字眼,只称呼天地万物之主。如敬天二字之匾,若未悬挂,即不必悬挂。若已曾悬挂在天主堂内,即取下来不许挂。春秋二季,祭孔子并祭祖宗之大礼,凡入教之人,不许作主祭助祭之事,连入教之人,也不许在此处站立,因为与异端相同。凡入天主教之人,不许依中国规矩留牌位在家,因有灵位神主等字眼文指牌位上边说有灵魂。要立牌位,只许写亡人的名字。再立牌位作法,若无异端之事,如此留在家里可也,但牌位旁边应写天主教孝敬父母之道理。”[11]本来,清宫中的传教士对于清代宫廷了解世界,发展自我都在一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康熙对于利玛窦在传教时立下的规矩十分欣赏,那就是基督教的传播要尊重中华文化的根基――儒家文化,一旦这个基本条件得不到道守,那么康熙大帝马上就采取严厉的手段对付它――禁教。在罗马教皇特使呈递了教皇对中国教民的禁约后,康熙愤怒之下,作出如下批示:“今见来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异端小教相同。彼此乱言者莫过如此。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12]1700年,康熙宣布禁教,驱逐传教士。由于康熙大帝在向西方传教士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时,想到更多的是中国的政治需要。另外,“文化交流的活动受到皇帝个人兴趣的影响,一旦皇帝本人对西方科学技术失去兴趣,中西文化交流也就会受到挫折”。[13]

雍正对西学不感兴趣,再加之“礼仪之争”的影响,于是中国拒绝了与西方的文化交流。“礼仪之争”就西方来说,此事已经暴露出基督教文化的排它性,缺少宽容性的一面。乾嘉禁教之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已成定局,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运动终未酿成社会大潮。“西学东渐”的星星之火终久未能形成燎原之势。

四、结语

“西学东渐”是明末清初中西文化的第一次正面接触,在此过程中双方都表现得相对平和,以及传教士采取的有利策略,迎合了中国士大夫阶层,并得到皇帝的赏识,故当时西学在中国蔚然成风。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西学在中国渡过一个“蜜月”之期,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并没有继续演下去,中国也没有将西学吸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突破。华尊夷卑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外来文化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偏见,虽然在明末清初中国对西学基本认同,但并不认为西方文化与自己有同样高或是高于自己的水平。而最重要的是,继利玛窦之后的传教士放弃和改变了对华传教的策略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他们“带着征服的心理,施主的傲慢和种族偏见来布道,坚持自己有挑战古老的风俗和权威,谴责传统的礼仪信条和神明,剥夺异教徒的精神传统和文化身份,并试图摧毁中国传统文化,将西方的一整套价值观强加于中国。”[14]传教士这一做法激怒了中国士大夫阶层,从而与西学对立之情结油然而生,正是这种对立情结的滋长漫延阻碍中国对西学的现状认识,西学便从此被堵在中国文化之外,即使它也曾因地浸入,但终因不入主流文化之流而影响甚微。加之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提倡重农抑商,物质生活所需完全没有外求的必要,对西方提出的贸易不感兴趣,否定了对外交流的必要性。另外,由于东西方远隔重洋,交通极为落后,即使双方偶尔有所贸易往来,也仅局限于体轻价贵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奢侈品,这些都不是出自国内的需要,反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历代统治者常视为奢侈罪恶之来源,称舶来之品为“奇技巧”严禁入口,[15]贸易作为文化交流的渠道之一也被堵死。此外,明末清初认同西学的士大夫也没有形成一个群体去对西学做出积极的回应,只有少部分知识分子对传教士带来的有限“西学”进行研究,但始终未能够将视线跨出国门之外去对西方先进科学实行主动研究。这一系列综合原因,使首次正面接触的中西文化交流在“礼仪之争”后,以失败告终。

参考文献:

[1]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78.

[2]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

[3]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2.

[4]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4.

[5]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7.

[6]顾裕禄.中国天主教的过去与现在[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9:37.

[7]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

[8]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8.

[9]许志伟.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11.

[10]谢和耐.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299.

[1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3.

[12]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69-70.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13]许明龙.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世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132-133.

[14]王立新.后殖民理论与基督教在化传教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3(1).

第6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闽台;妈祖文化;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一、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全球文化正处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世界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转型文化产业。闽台妈祖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前发展重心主要集中于探寻信仰根源和政治意义,至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仍存在发展瓶颈,在改革上已进入盲区,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适应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寻求发展新途径。

二、闽台妈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闽台妈祖文化产业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①会展交流。福建由05年开始举行海峡妈祖旅游工艺品展销会,至今台湾参展展位已达100多个,且近年来成功举办多次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大型文化创意会议;②旅游合作。06年妈祖文化旅游对接与合作意向书在湄洲岛签订。07年在湄洲岛举行了海峡妈祖文化旅游合作联谊会。16年,福建黄岐镇建立了与马祖互通的旅游港口;③创业合作。福建相继成立了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发展项目,为闽台妈祖文化交流建设了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载体。

2.存在问题

闽台妈祖文化产业对接主要存在问题要从福建自身的制约条件及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分析。

①自身限制。福建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创意产业水平发展靠后,有限的市场、投资环境和创新能力均无法很好的满足闽台文化产业发展要求。拥有的文化资源未能得到良好发挥,未能营造出具有代表性的闽台妈祖文化产业。

②政治因素。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政策较模糊,加之文化产业具有短期内难体现结果的特征,因此制约了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投入,在文化产业建设工作上出现了短期行为,缺乏长期性、连续性。

③经济因素。由于台湾文化产业发展较早,正走向知识经济体转型期。如台湾妈祖文化产业,具有代表性的“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能够很好的将政府、企业和妈祖文化相结合,借助妈祖文化开拓文化产业市场。而内地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如莆田在妈祖旅游与工艺美术两者的产业比例较重,使得海峡两岸产生了较大差距。

④社会因素。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妈祖文化产业融合性高,但能够真正了解妈祖文化而又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及产业化的人才甚少。

三、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转型闽台妈祖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1.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要求

妈祖文化作为两岸交往的和平女神,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作用。当下闽台妈祖文化产业一味流于形式,未能够抓住妈祖文化的内在人情风味和底蕴,无法真正打动或长久的吸引消费者,且未能实现品牌化、系统化和产业化,缺乏创新,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在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整合有效的文化资源,打造全新的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要求。

2.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闽台妈祖文化产业在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转型闽台妈祖文化产业,能够使得妈祖文化作为文化资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闽台文化产业合作共赢;台湾方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大陆地区领先一步,因此借鉴台湾方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促使闽台文化产业进行结构互补;而闽台两岸的物质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源可以进行对接,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福建有众多的闽南、客家人,而台湾有85%的人口熟练闽南语,可以很好的实现人力资源互补。

3.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当下,闽台妈祖文化仅仅存在于形式上的合作,未能得到深入、可持续性的合作。由于文化方面同源,闽台两岸应着重抓住妈祖文化的同源性,大力、深入推进闽台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化,能够避免两岸妈祖文化的断层,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

四、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转型闽省妈祖文化产业的对策探讨

要转型闽台妈祖文化产业,需要牢牢顺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的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方面对闽台妈祖文化进行转型。针对以上分析,对闽台妈祖文化产业的转型提出对策。

1.思想转型,改变妈祖文化产业发展宗旨

当下大部分对妈祖文化有着较全面了解的人才并未将妈祖文化当做文化产品进行包装,政府有效政策较少,造成妈祖文化后继无人的窘境。因此,应该从思想上进行转型,要将妈祖普世价值进行包装,融合当代的文化元素,将其作为产业进行建设及人才培养,这样的文化输出才能够广泛吸引消费者,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从教育上入手。在福建省,应大力宣传妈祖文化,提高人们的认识。政府应加大力度扶持莆田妈祖学院,培养人才,宣传妈祖文化。

2.细化政府政策,建立文化特区

政府应每年落实、更新统计数据,了解消费者对妈祖文化的需求点。可以设置专项的调查统计部、部和信息中心,开展市场调查和咨询项目。政府可加强建立妈祖文化特区,建立妈祖文化传承的载体,加强保护力度,修复妈祖祖庙,举办节庆活动,形成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在过程中,不断创新,建立史料馆等文化物质遗产。

3.拓宽妈祖文化交流的平台和途径

建立妈祖文化交流平台可通过相关的网络途径,如网络绕境进香活动,从民间将妈祖文化推广开来。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专门的品牌。通过发挥明星效应进行文化构建,创新发展品牌,任何产品,有品牌才能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增加附加值。要在保持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传统魅力的基础上,将其放在文化创意的时空中,进行多元立体的探索研究,以打造具有鲜明闽台特色的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彭文宇.妈祖文化研究论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第7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59-02

一、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大学英语教材中所选教学材料来自于英语国家,讲述的都是英语国家的事情。相对中国文化的内容在教材中则比较缺乏。Widdowson[1]指出,语言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跨文化交流。交流中吸收和传播两者是缺一不可的。目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已基本形成共识,英语教学不再是听说读写等基础阶段的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向跨文化交流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大量增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并不是一种单向的交流。在吸收英语国家语言知识、文化、风土人情等的过程中,也同样担负着向对方传播中国文化的任务。否则,双向的交流就很难进行下去,而英语学习者也会成为只会说几句英语的文盲。

然而,高职大学英语教材中却几乎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且绝大多数学生也表现为更愿意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他们不但不能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而且事实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就导致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能够平衡发展。从而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能够满足对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导致中国文化不能够顺利向世界传播。

二、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而沉淀下来的优秀成分,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更主要的是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和个人强烈地想了解中国。然而,事实是作为中国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随着中外交流途径的拓宽和交流手段的便捷发展,全民英语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借此强势地冲击着我们文明古国的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现在的年p人热衷于洋快餐、洋节日、洋品牌,西方的生活方式几乎等同于时尚的代名词,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喜爱、认同却渐行渐远。[2]大学阶段正是广大青年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广大英语教师既要介绍西方文化,也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对中外文化的比较学习,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鉴别力,使他们学会辩证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而避免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

(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它要求交际的双方要相互尊重和理解。交际的一方要善于尊重对方和理解对方的文化,同时也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和理解。但是,也要避免一味地尊重和迁就对方,导致达不到平等交际的目的,同时也使自己一方的文化得不到发扬光大。如此发展下去,将会导致世界文化不能够相互交流、融合和发展。相反,在跨文化交流中适当地保持自我是赢得交际对方尊重的前提。深入掌握中国文化,同时了解西方文化才能够使在中西交流时能够顺畅并深入地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中国古老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发展动力。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成为一个精通西方文化的研究者、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一)教材中融入反映中国优秀文化的语言材料

高职大学英语所采用的教材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少,甚至是空白。我们的学生知道“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甚至也能用英语讲述这些节日的来龙去脉,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怎么样用英语去表达清明节、元宵节等中华传统节日。教材编写者要积极地加入有关中国文化的材料,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科技等。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适当地向学生介绍反映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些英语词汇,使学生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要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词汇介绍给学生,如:豆腐(tofu),功夫(Kungfu)等。对于用英文表达起来有歧义的词汇,要大胆地借用汉语词来表达,比如“龙”,翻译成“dragon”并不恰当。我们可以大胆倡导使用“long”或“loong”。

(二)加强中西文化的比较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积极倡导中外文化的比较学习。Krashen 的语言输入理论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他认为外语教学离不开语言输入与输出,没有有效的输入就没有有效的输出。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材以及英语课堂对于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科技以及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成就都鲜有介绍,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严重缺失。忽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用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来看就是缺少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输入,也就造成了难以输出,即难以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局面。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适时输入中国文化知识,并和西方文化加以对比,不但可以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使两种文化的差异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他们发现中西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形成批判性学习。实际上中西方在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以数字为例来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六”是非常吉利的数字,古时候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中国有成语“六六大顺”,古时官制设有“六部”,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但“six”在英语中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数字,如: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six to one(相差悬殊)。[3]通过对比讲解这样的语言现象,肯定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兴趣。在语言教学中这样的语言现象随处可见,教师应该抓住每个机会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中外文化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既能学习语言,又能了解文化,在中西语言对比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三)开展中华文化英文材料课外阅读活动

课堂是学习英语的主渠道。但是学好英语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师应该有组织地、有计划地积极开展广泛的课外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活动。在这个中国文化英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拓宽人文视野,提高文化修养,发展思辨能力,而且还可

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和习惯。实际上这方面的材料也是很多的,有中国作者如林语堂的《吾国吾民》,China Daily和21st Century上也有许多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文章。英语国家作者写的也很多,尤其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研究和书写中国社会、文化、经济的文章越来越多,比如,《红星照耀中国》。而像《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样研究中国和世界的书籍也不少。教师应该选择一些适合高职学生阅读的书目推荐给学生,组织学生在课后阅读。

(四)通过慕课课程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慕课正在风行中外,慕课平台上有很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这些课程有的是中国人用中文讲的,有的则是英语国家的学者用英语讲授的。教师可组织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在要求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慕课的发展概况和慕课学习注意事项,其次要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和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第8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

Bennett & Allen 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了描述,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层含义:(1)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2)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和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恰当表现的能力。(3)在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中,能够根据具体的、不同的交际对象,调整自己的文化框架,以便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科学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描述帮助我们认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并且对跨文化教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跨文化交际学”学科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这为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指导,从而推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

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社会的需要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大动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语言运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缺乏恰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无法尽快培养出合格的跨世纪外语人才。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贯彻语言的交际性原则,把教学过程变成语言交际过程。

2.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当我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我们必须要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预测。正因为交际与文化的这种关系,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把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样才可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内容。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主要渠道,要改变原来以语言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跨文化教学。一方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内容教学中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介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风俗习惯以便学生在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时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手段是多样的。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有必要利用网络媒介,普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环境,做到课本内容的有效扩展和延伸。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网上结交外国朋友、观赏外国电影、看英文电子报纸等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及西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交际礼仪等。

3.有效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开辟第二课堂,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因此,还要有效地开辟第二课堂,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投入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情境中,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和交往,体验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校可通过英语角、英语协会、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4.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前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材的恰当运用、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课外活动的展开,更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等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总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极其重要。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体现在对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掌握上,而且体现在能够灵活地处理在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上。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到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人才,有效地应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俊森.跨文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6.

[2]程维捐.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J].九江学院学报,2011,(04).

第9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教学;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双向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G6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05-02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文化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已成为了英语教学界的共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而跨文化交流者必须保持本民族文化身份。在中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只有通过双向文化导入的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双向文化导入的界定及其关系阐释

1、双向文化导入的界定

双向文化导入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培养语言学习者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为内容,以文化输入与输出相结合方式的一种新型语言教学模式。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文化学习不仅包括目的语文化学习,而且也包括母语文化学习。双向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洞察力,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

2、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关系

从认知角度来看两种文化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1981)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认为“语言习得基本是伴随着语言输入的过程完成的,可理解性输入指i+1,即输入的语言应略高于已有语言的水平”。英语学习中文化输入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在丰富的母语文化知识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目的语文化。Nord(2001)也认为在外语学习中只有“通过与母语文化的对比,才能更好的理解目的语文化此外,根据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论可知,英语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母语文化是学生已有的语言经验且是学习目的语文化核心”。

由此可见,在文化教学中母语文化对于学习目的语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可以使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已有文化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两种文化资源。

二、双向文化导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母语文化在中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双向文化导入的方法将母语文化教学和目的语文化教学并举,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在中学英语教材中,增加“母语文化”的比例

先生在《反 思·对 话·文化自觉》文中指出:“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际,而母语文化又很难为自身所识破,因此教材中对母语文化进行适当介绍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也学会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保证教学与现实文化的吻合将会极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将会有效避免一些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目的语的动机和信心。

2、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

新课标中,对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8级)的描述为: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由于中西比较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自己和他国的文化,教材中也应适当增加中西文化及文学比较的内容。

例如,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 可以进入课文或配套习题当中;当单元主题是节日时,除了介绍西方节日,可以增加介绍中国节日的课文。同时,教师应该多关注一些“文化负荷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文化中所包含的不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汉语中,人们常用猫头鹰此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在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了天鹅体内。

3、在中学英语教育中,加强英语教师的“双语文化”培训

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渠道。随着社会对外语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承担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双向文化导入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中英文化修养以及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这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有很高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善于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就会扬长避短,实现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并重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自己有关中西文化的综合素质;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唯有此才能真正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化宇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双向文化导入策略. 时代文学,2009(4).

[2]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文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3]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罗颖德 从新课标角度谈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存在的必要性.华东师范大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