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美育教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育教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育教育总结

第1篇: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一、思想政治工作

继续搞好思想政治学习,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教师法》、《教育法》及“泰安市教师十不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法律意识。坚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二、教学工作

(一)、英语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了六年级一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六年级英语要求学生能够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看图说话,简单的写作。

1、根据我班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学科水平,以及新课标要求,学期初,我让学生自定目标,自我加压,让学生在自己身边找榜样,结对子。在平时的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以优带后,共同进步。使其增强了竞争意识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本学期我取消了“英语天天读”中的签字制度,改为“课文录音”。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后,把自己觉得能够读或背诵得熟练的或教师指定的课文录音,增强了其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每天读英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口语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没能坚持下来,缺乏必要的监督。

3、当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①对学生估计不足,或考虑不周。我在平时的训练中,只注意了大方面的情况,没能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因素。盲目的认为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出错的问题及时纠正。只强调了学生的优势,忽略的其薄弱方面的及时补差。

②对学生自觉性过于自信,没有盯上靠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强调对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的培养,对他们抱有过高的估计和评价,因而没有对其具体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做出及时准确的验证和审查。

③由于本学期我所担任的少先队内的工作较繁杂,经常是该找学生补差的时候因没有时间而错过,致使学生们认为英语老师不厉害不用管,导致其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也有所降低,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不能及时地给予纠正。

④对待优生的帮扶不利。本学期,由于主客观因素,我对班内的10余名待优生的辅导没能落到实处。一个是我对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一个是时间没能靠上。我有时间的时候他们没时间,他们有时间时我有其他工作要做,错过了最佳帮教时机。

(二)、美术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仍然担任三(1,2)的美术教学工作。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少教条多指导练习的原则,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体会所学知识,避免了枯燥的课堂讲授。

1、欣赏课上,以学生为主,教给他们欣赏的方法后让他们自己去“欣赏”体会,只给他们提一些建议。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想和感受,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2、手工课上,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并互相帮助,学会合作学习,并采取物质与精神奖励并行的办法鼓励他们自己动脑,创作与教师示范的不一样的作品。

3、绘画课上,最多只讲10分钟,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采用命题与自由创作并存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绘画技巧,并指导他们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2篇: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该局对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以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工作的原则和要求,以依法行政统筹全局工作,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度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督促严格落实,并严格考核,2009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加大法制、诚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力度,促进全市煤炭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向法制化、正规化迈进,该局按照市法制办的要求制定了《*市煤炭工业局2009年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意见》【*煤(2009)41号】,今年以来,局党组以及局领导班子,对我局依法行政工作长抓紧不懈,细致指导,有力地推动了该局依法行政工作。

二、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

(一)为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该局专门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行政目标管理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内部考评评议制度等有关制度。年初,该局将行政执法工作作为年度目标管理的重点,与煤矿安全执法大队负责人签订执法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执法工作完成情况、执法责任落实情况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并由局法制科组织了法律知识考试,同时对局机关行政执法资格证进行上报。由于该局对执法工作高度重视,执法队伍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廉洁意识、责任意识”,使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始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执法大队开展工作以来,未出现一起行政诉讼案件,执法人员无一人因廉洁问题被举报查处。

(二)认真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制度。为规范执法行政执法工作,该局按照市政府法制办的有关要求,结合行业工作实际,专门对涉及本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煤炭法》、《矿山安全法》、《乡镇煤矿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和违法生产煤矿遏制重大事故的决定》(*政【20*】4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罚条款逐项进行详细梳理,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制定了数个处罚阶次,以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法制办,制定了《*市煤炭工业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和《*市煤炭工业局行政处罚自由栽量权执行基准》,在煤矿违法行为规划为轻微、一般、严重等阶次的基础上,细化、量化相应罚款数额,作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标准,并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认真遵照执行,使该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政规范在法律框架之内和合理幅度之内,保证了行政执法活动高效进行。此外,按照市政府法制办要求,还制定了行政执法首查整改制度、行政执法目标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并将使用率高的法律法规、自由裁量权执行基准及执法文书式样汇编成书,使行政执法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三)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按照市政府法制办要求,市局组织了全体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考试并对行政执法证进行了审核、换发,同时严格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人员进行行政执法;为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的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增强该局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专门邀请了河南省能源发展局副处长孙耀霖、市政府法制办科长洪志勋为八个县(市、区)煤炭局主管法制、执法工作的副局长,执法队队长和执法业务骨干,市局有关科室人员,市煤矿安全执法大队全体人员执法就行政执法业务知识和煤炭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了专项培训。

(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该局不断完善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奖优罚劣、激励约束等机制。对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上级交办或其他部门转办,以及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执法行为,要严格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和《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试行办法》(*政(20*)1号文件)的规定,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加大对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

(五)煤炭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以“五五普法”和《纲要》颁布5周年等法制宣传活动为载体,采取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突出法制宣传主题,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大力宣传,共展出牌板60多块,发放宣传材料5000多份,营造了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六)积极探索服务煤矿企业新举措。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该局不断加强分类管理,为煤矿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坚持“一保一打”,保证对复工复产服务到位,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矿井,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秩序。要加大复工复产工作力度,尽快纳入正常管理。对市局批准的第一批复工复产矿井,要召开矿长会议进行大力支持和宣传,由市煤炭协会牵头,组织专家在验收、设计、办证等方面加大对复工复产矿井的指导服务力度,形成支持先进,控制中间,打击落后的氛围。二是“三个限制”:对省验收组没有定性的煤矿,要严格执行入井人数不超过5人的规定,只允许通风、排水;对技改没完成的煤矿,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对三个月内采矿证即将到期的煤矿,严格控制工作头面、入井人数和火工品供应,严防煤矿违法违规酿成事故。三是抓好“三个督促”。对“六证”齐全矿井,要督促在六月底前按程序进行复工复产,督促技改未完成矿井限期完成,督促技改已完成矿井限时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等有关证照后按程序复工复产。要加强“雨季三防”、监测监控管理等工作,确保查出的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三、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由于工作开展时间短,队员的业务知识、工作经验、执法水*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有些法律法规条文掌握不够准确,理解不透彻,运用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提高。

2、执法程序、文书制作不够规范,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3、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落实备案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法制宣传力度

第3篇: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深入开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育技术与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便于教师交流工作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学年初,我校发出了多媒体与学科整合优秀课评比活动的通知。通知一发出,我校教师积极响应,教研组举行了教学沙龙和集体备课,同时也利用我校充分的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备课等多种形式,从理论到实践,认真研究,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合农村中学的多媒体与学科整合的有效的教育模式。教师之间也相互深入课堂互听互评,共同切磋,实现现代多媒体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达到了多媒体与学科的有机整合,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我校多媒体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比赛,在本月初正式拉开帷幕,在这次比赛中,数学组的张立丹、刘芳老师,语文组王立影、王凤丹的老师,英语组的于海兰、高芳老师,物理组的赵树兵老师,政治组的宛术静老师,历史组的孟凡微,张艳,地理组的邹碧云老师,生物组的满宁老师等脱颖而出。他们对现代多媒体的合理运用,生动、简洁、幽默的教学语言,温婉、细腻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通过这次比赛,我校在多媒体与学科整合方面,无论是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是根据课堂教学所设计的网络环境,均有很大的提高。这次赛课充分体现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为学校更好地把握运用多媒体,延伸课堂,挖掘课堂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创设了广大的舞台!

第4篇: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一、美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问题

(一)美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办学力度不够

综合性大学在美术教育办学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有很多综合性大学是由许多院系组成想美术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项目。综合性大学开展美术教育专业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综合性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学校开办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综合性大学的还处在美术教育的摸索阶段,学校对该系的办学力度不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美术是一个贵族式的学习项目,纸、笔、颜料、模特等都是需要资金支持的。一个学生要完成高等美术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最低标准为1万元。综合性大学对对美术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学校的办学条件一般对教室、工作室、石膏模型、模特、书籍等资金投入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需要。由于资金投入过少无法正常的展开教育活动,综合性大学无法负担学生过大的外出写生费用,教学活动展开的力度有限。

(二)美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课程安排不精细

在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育中的课程安排过于广泛,课程种类众多但不够精细深入。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与专业的美术学院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更加注重书本理论的教育。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创新,只是依照专业美术学院的传统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沿用中国注重理论,注重技巧的教育模式。在该种教育模式之下培养的学生成为匠人的可能性多于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性。在专业美术学院艺术教育的基础上综合性大学美术还增加了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对待这些课程的态度各有不同,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育设置了众多需要学习的美术项目看起来很专业,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学生将时间投入到众多的学习项目之中,每一种艺术都只是学会了一个皮毛。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育体系不成熟,正处在不断的摸索建设之中。

(三)美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师资力量薄弱管理经验不足

综合性大学对美术教育的师资投入有限。在多数综合性大学教师结构单一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从事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一般都是从正规的美术专业毕业之后在到综合性大学中执教的,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一般教师结构单一。传统美术教育培养的专业化人才渐渐不能跟上当今社会美术专业的需求。教师队伍的组建缺乏高精尖人才。当前教师的思想受到传统美术教育理念的限制,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十分薄弱,学生的学习多数是靠自己。

二、美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优化措施

(一)加大美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办学力度

综合性大学需要充分的认识到了学校开办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积极的展开综美术教育探索,有意识的加大学校的美术教育办学力度。加大对美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大对纸、笔、颜料等基础美术教育基本工具的资金投入。提高综合性大学对美术系学生的资金支持,适当的调整学校的收费情况,降低办学费用使贫寒学子能够独立完成美术学习。综合性大学需要加对美术教育的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教室、工作室、石膏模型、模特、书籍等教学资源的整体水平,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课堂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展开教育活动,积极推广学生的写生活动,教学活动展开的力度有限。

(二)优化美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课程安排

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育中的课程安排过于广泛,这即是一个优点又是一个缺点。学校需要将课程教育精细化,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深入学习。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课程需要教学优化设置将其与专业美术学院相同的优点发扬下去,注重课程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理论体系。不断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在传统教学活动的优势上提出新的办学理念。注重理论与重技巧的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与创新精神,努力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加强对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端正学生对待公共基础课程的态度,保证学生认真学习。改变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聘请优秀的教师对众多美术项目进行专业的讲解,同时增加学生课程选择的自由行,使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自身真正感兴趣的项目,将学习时间与学习的精力充分利用,展开精细化的美术教育模式。建立成熟的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体系。

(三)加强美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师资投入与管理

加强综合性大学对美术教育的师资投入。改变综合性大学教师结构单一现象,充实当前的教师队伍。培养一些打破传统美术教育思想束缚的美术教师,跟上当今社会对美术的需求。将高精尖人才引入到教师队伍的组建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有意识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结语

第5篇: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唐卡;藏传佛教;宗教;审美;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64-01

一、唐卡形成存在的背景

唐卡是藏族地区常见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藏传佛教的寺院、宫殿、佛堂、信徒屋内,都有悬挂供奉唐卡的习惯。唐卡的发展繁荣和佛教在藏区的发展传播是同步的。

藏族人民生活的雪域高原,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经济发展慢,大多过着游牧的生活,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因此,成为人们的心灵寄托,深刻的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唐卡的轻便、精美、形象、便于携带的特点,相较金属佛像的携带不便,满足了牧民的游牧、流动生活,可以随时膜拜、祈祷,所以,唐卡得到很多信徒亲睐,是藏传佛教最常见的膜拜艺术品。

二、藏传佛教唐卡独特的宗教意识及视觉审美

(一)唐卡具有的宗教意识

唐卡的藏语意思为平坦宽广,唐卡是通过把藏传佛教的教义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唐卡虽为绘画艺术品,但从唐卡的功能来说,是佛龛、佛像等宗教膜拜物的替代品,是人们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为了更适应膜拜所创造的特殊绘画形式。唐卡属于宗教艺术的范畴,在藏传佛教的仪式中,作为信徒和神灵的沟通纽带,能够激起信徒的强烈宗教情感,营造出浓烈的宗教氛围。

(二)唐卡具有的视觉审美

藏传佛教唐卡在具有宗教意义的同时具有很大的视觉审美意义。唐卡的宗教意识是高于唐卡的视觉审美放在第一位的,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从构图到色彩都有严格的传承要求,尽管如此,仍然没能遏制唐卡的色彩、线条美,反而使唐卡的绘制更加的独具特色。

线条、色彩的有机组合和奇妙变化是绘画唐卡的主要技法。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具有流畅细腻的线条美,绘画以线描为造型骨架,线描勾勒是藏族传统唐卡画的基本手段,也是与藏族远古文化一脉相承的优秀审美表现技法,具有勾勒细腻、节奏性强和线条种类多样化的特点;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同时具有娇艳和谐的色彩美。唐卡绘画艺术的色彩是画师们在遵循藏传佛教唐卡画严格的色彩要求下,在线条勾勒基础之上,运用多种颜料进行巧妙的配合添彩,使线条所创造的美感更加的鲜明化,达到唐卡绘画艺术独具的审美效果。色彩的运用构成的整个画面艺术色调,正是藏族人民坚强勇敢、勤劳智慧、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所形成的审美情趣的艺术表现。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充分利用了色彩的对比反差、金色勾勒调和及色彩的象征意义,利用色彩不同的冷暖属性和饱和度而产生的和谐与对比,使绘画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从而达到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效果。

(三)藏传佛教唐卡的宗教意识与视觉审美的融合

藏传佛教唐卡独特的视觉审美是依托于唐卡的宗教性质而存在的,同时,唐卡宗教性质的发挥,是通过唐卡的图案、色彩的象征手法而进行的。

象征作为在艺术领域常用表现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些事物、图景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藏传佛教唐卡正是很好的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自身图形、线条、色彩的象征的意义,达到传达宗教意识的目的。

藏传佛教唐卡的图像、色彩、线条主要作用并非视觉审美,而是在服从宗教氛围上的宗教意义的表达。藏族文化之中,每个不同的色彩都有自身固有的色彩象征意义,藏传佛教唐卡的画面色彩是其表达象征意义的重要途径。比如,红色代表着权利,白色代表纯洁、和平与吉祥,黄色象征功德圆满等等,这些色彩象征意义在藏族的文化中深刻的嵌在了藏民的潜在意识之中,在浓厚宗教氛围的宗教仪式中,唐卡的色彩象征意义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藏传佛教唐卡的绘制要求严格,更是激发了唐卡艺术家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丰富想象力,集写实、情感表现、宗教意识、视觉审美于一身,将藏传佛教唐卡中神灵形象创作的更加生动完美。

结语:唐卡作为我国藏传佛教的艺术瑰宝,集合宗教膜拜与视觉审美于一身,独特而神秘,是信仰与审美的结合,是藏族人民独有的宗教艺术结晶。

第6篇: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美育在发展之路上也有不同之处,但人类对情感的诉求、对美的追求又是共通的,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才能促进文化教育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发展。美育的发展也是在中西方美育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前行的。

(一)中国美育的发展之路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要从奴隶社会开始,中国艺术家和思想家把审美与艺术问题同最原始的自然问题到后来的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并贯穿了中国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理念。中国美学的历史分期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大时期:

1.近代以前的美育思想。

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黄金时期:第一个黄金时代———先秦两汉时期。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起源时期,这个时期关于美育的思想十分活跃。两大思想源流当属于儒家的和道家的美育思想。其中,儒家思想的代表是以孔孟为核心的。孔子论“兴”“观”“群”“怨”,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为后来我国美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道家学派以老庄为核心,全部思想建立在关于“道”的理论基础之上。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至明代。这一时代的美学思想可以看作是一个回到老庄美学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的人格美育思想对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第三个黄金时代———清代前期。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王夫之和叶燮的美学体系,为前两个时期的美学思想作出了概括性的总结。

2.近现代美育思想。

随着西方鸦片对中国本土社会人文等的摧毁,与之而来的还有西方文化的带入。时期,中国人自主创办了新式学堂,一系列的新式美育教育课程接踵而来。以后,随着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涌现出一批新人物、新思想新美学。梁启超的美学启蒙思想为中国美学理论作了下一个阶段的准备与发展,是中国美育教育开启的另一个里程碑。是中国美学体系真正的创始人,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失其陶养之作用,而转以激刺感情”,用现实世界的人性信仰代替对幻想世界的神性的信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美学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从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初,以批判旧美学、建立的新美学为课题开展的学术讨论,中心是从哲学上探讨美的本质、自然美以及美学对象问题。朱光潜等人介绍了西方美学理论,宗白华等人运用西方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艺术和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他们在传播美学思想的同时融入了美育观。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众所周知的美学家、教育家。

(二)西方美育的发展之路

西方美育的产生比中国早,发展相对于中国成熟许多。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美学、美育发展史的光辉开端。西方美育的发展可以分为:

1.美育的兴起和发展。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算是美育的开始。柏拉图十分重视美感教育,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爱美的习惯。这一点与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观点十分相似,即“如果一个人在青年时期就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那么终其一生都是有益的”。由此看来,中西方的美育观同样重视少年时期的审美素养的培养。从毕达哥斯拉学派到亚里士多德。西方的美育观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美育真正的提出要到下一个阶段了。

2.席勒美育观的提出。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明确提出通过美育的实施发展完整的人格。在他看来,每个人都能通过美育实现自我人格的调整,达到充分的人性自由以摆脱传统思想的禁锢。从西方的美育产生和发展来看,西方对于人文、人性、心灵培养的重视,就如同中国古代一直以来倡导的“天人合一”。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始终不认为人与自然中会存在“天人合一”的可能性,因为它大多是从微观的视角审视美的。但不难看出的是不管中西方美育之路的发展是如何的不同,它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即达到丰富审美、美化情感,让每个人在社会中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当人们快速进入“科技时代”时,美育可以使人不受异化和奴役,保持审美的赤子之心。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四讲》中提倡的“保持中国式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进入工艺、科技时代的时候,怎样在“工具本体上生长出情感本体”,从而使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得到和谐、交融、统一。这是一项人类长期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今大学生美育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改进美学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这一要求把美育定位为可以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育。近几年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提出,对促进美育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的类型、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及不同性别等对接受美育教育的程度是不同的。,目前有许多理工科、军事等高校为学生们开设了美学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于美的描述中基本上呈现了一个大的趋势,即:绝大多数的同学觉得善良、健康、品行端正、和谐就是美。说明在新的时期,大学生们不仅认为内在美极为重要,还有一部分同学把个人的美不美与是否对社会做出贡献挂钩。由此看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们的责任心不断增强。大学生们的素质在美育中得到无形的提高和升华,足以证明美育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三、美育教育对大学生人格与修养的完善的意义

美育使人和谐地融入社会,正如指出的,美育陶养感情的目的,在于使感情变得强大而深厚。美育教育能够推动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情感品质,跟其他人和谐相处,共创和谐社会。

1.美育使人获得充分的自由。

在西方美学中,自由这一概念是在康德的二律背反中提出来的,后来这一词成为席勒美学中的核心论断。正如《审美教育书简》中说的:“为了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美才可以达到自由。”美育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去牵引每个人感受美,创造美,而是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地发展,通过挖掘美的因素的过程切身体会美,这是一般教育不能达到的。美育本身就是“怡情”的过程,从最基本的感受到心神志的完全融合,即我们所谓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到最后的“悦志悦神”。

2.美育的“潜移默化”。

这里的“潜移默化”说明了美育的一个特点,即非强制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通过对人的“怡情养性”,在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感化中,经过审美从而深入到人的“内心”,从而陶冶我们的精神境界,完善我们的人格与修养。它不同于一般的素质教育或者是德育,经过长期的美育的熏陶,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完美的心理结构,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也是“潜移默化”的,你会不自觉地发现很容易去欣赏一件事物或者是一件作品,不自觉地心胸开阔,不自觉地想事情会带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通过美育教育,可以使人们的内心具有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

3.美育教育对人格与修养的完善。

中国教育自古有“学以致用”的传统。现代大学的教育仍然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这种传统演变到今天就变成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也成为当今很多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近年来,大学生虐待老人、伤害他人身体的案例屡见不鲜,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了人文情愫、人文关怀以及大爱精神的情怀。说过:“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美育,可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以及人格的修养与完善,起到塑造人的心灵、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

4.促进大学美育教育的实施。

大学美育教育的实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即:高校的切实方针、教职工共同参与和学生自身素质的加强。只有“三管”共同实施,才能有效地推动美育的发展。(1)学校方面。首先,开设多的美育课程,加强对美育理论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其次,营造浓厚的积极的文化氛围,创造更多的和美育教育相关课程及校园活动。另外,引导大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活动,如:有水平的书画展、艺术演出等。除此之外,多引领学生去户外欣赏美丽的风景,增加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憧憬之情。(2)教师方面。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态度对于美育教育的实施尤为关键。首先要加强教师对美育教育的理论认识。其次,教师应注重审美素养,提升心灵美、言语美和行为美的切身教育,引导学生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作为老师应该首先培养一颗热爱生活、乐于观察、勤于审美的心,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创造美。(3)学生方面。首先,自身得培养提高感受美的能力。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尽可能去感染别人。其次,培养和提高鉴赏美的能力。积极参与审美活动,如讲座、书画展等,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另外,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文学艺术修养,会运用形象思维去解决抽象思维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总结

第7篇: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一:思想重视,计划明确。

思想是指导工作的根本源头。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开学初就安排我们术科组策划好本学期的美育工作,制定好工作计划。因为美育教育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面比较大,是一项不好*作的工作。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时把各项工作都安排得非常细致。这为本学期的美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机结合,把美育工作渗入各科、各项教学工作。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我们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中学习就能提高美的意识,树立美的思想。特别是音、体、美的课程,又特别是美术课。我们学校领导规定术科的教学一定到各功能室上课,并严格要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绝对不允许出现“放羊式”的课堂教学。

第8篇: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美育;小学教育;作用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33-01

美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具体来说,老师们在美育教育中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美的标准来培养学生的内心,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的“美”包涵一切积极向上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发现,美育是可以与德育教育以及课堂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将美育教育与这两者进行不同形式的结合,也就能够诞生出新的内容。所以说美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为避免让他们受到社会上不良诱惑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完善美育教育的内容。

一、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新时期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之下,美育不仅要发挥培养学生的素质,陶冶情操的作用,更应该发挥其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的效果。首先在基础阶段的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艺术,丰富心灵的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课程中来。而将美育教育应用到小学教育之中就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具体来说美育教育应用在小学教育之中主要有以下意义。

1、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行为受其心理支配,而要想让学生们对教学在心理上产生认同的前提就需要丰富现在的课堂教学情景,真正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这需要我们的老师改变过去的教学思路,真正在传统的课堂之中创造出新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将这些兴趣化为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之中“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先对学生们讲解这个成语故事,在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借用多媒体设备来丰富教学情景。这个过程就等于是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说,兴趣的激发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教学片段,正是将美育应用到小学教育之中才有的效果。

2、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解放孩子们的天性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们的心灵比天空还要广阔’,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内心是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外面的世界,更渴望与同龄的孩子进行交流。所以说为了让他们不受到社会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我们有必要通过美育教育来丰富他们的内心。通过学习环境的营造让他们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收获学习的快乐。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借助于美育教育为他们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学生们才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自由的想象,在这环境中进行教学,老师应该注意的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的角色,而并非教学过程的决策者。要让孩子们保持自己的天性,就不能够将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这才是解放孩子们天性正确的做法。其实借助于审美教育我们就可以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缺乏创新的理念,但是创新方面的实践却一直存在问题,只有借助于美育,才能够真正为传统的课程创新打下一个良好的开始,真正为学生们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美育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措施

1、改变过去的教学理念,挖掘现有教材

要真正在小学教育中改变美育的现状,就需要老师们转变过去自己长期坚持的教学理念,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现状,真正在日常的教学中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长期以来因为应试教育大环境的限制,老师一直推崇的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说这样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不会出现问题,但是长此以往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个性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转变教学理念方面的工作可以通过给老师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及定期对老师组织培训来完成,通过这方面的工作让老师意识到尊重学生个性的重要意义,这才是美育教育在小学应用中的开始。

其次有了上一步的工作作为基础之后,就应该是在新的教学视角之下充分挖掘现有的教材,现在我们所用的很多小学教材都可以来开展美育。不管是艺术美还是社会美,在学生们日常接触到的科目之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缩影。就例如语文课本中的诗歌,能够反映不同的社会现实,这就应该算作一种社会美。体育课上学生们忘我的投入到运动中的身影,学生们勇于竞争,敢于挑战的品质应该算作一种形体美。充分挖掘这部分内涵,就能够指导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2、适应学生的心理并且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生的心理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周围不良信息的影响,我们对他们进行美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说美育教育选择的方式以及材料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美育的效果。如果我们在音乐课上教学生唱《老鼠爱大米》或者《两只蝴蝶》这种类型的歌曲,那么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污染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其次美育一定是在有科学的理论支持以及严谨的实践之下才能够进行的,即美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老师在借助于教材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内心情感进行培养之后,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的这种能力得到强化,这才能巩固教育效果,也就能够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造能力。

3、因材施教

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孩子们的性格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他们的兴趣点会有不同。而在美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尝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美育效果的不断提高。而且尊重学生的个性,也是现在素质教育倡导的重要的教学理念,所以说这方面的工作是我们应该去完善的。

总结

美育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却能够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美育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放在孩子们的发展变化上,这样才能够发挥其该有的作用。虽说如此,但是当下美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下文是根据笔者的经验对此进行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洛松曲珍.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196.

第9篇:美育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育人价值;实践探索

作为初中生政治思想的启蒙课程,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所以对“美”的追求极其强烈,在具体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以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实施基础,将初中政治学科中的美挖掘出来,并以此为前提充分结合德育与美育等方面的教育,保证教学的全面性,最终实现美育促德育,德美一体,完成初中政治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由思想政治教学中蕴含的美,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以实际教学情况为基础,初中生在学习政治课程的过程中蕴含着美,并且这种“美”不单单只停留在表面,政治学家将以往的思想政治变化作为初期发现,采取概括总结的方式,将其中所存在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经过提炼、分析最终将初中政治这一学科的内在美全部挖掘并展示出来。

培育初中生的德育发展,思想政治学科学习是一个重要渠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初中政治教师将自身的工作与学校所提倡的德育进行相应的结合才能有效发挥德育的作用。因此,首先要将初中班主任管理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及时将初中生当前所存在的思想动态变化与相应行为表现反映给班主任,然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在政治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提供帮助并积极配合。此外,配合青年团、少先队与政教处的德育工作实施。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节”“灾情救助募捐活动”等,并且实施过程完善且优秀,获得一致好评,随着学校全面性的协作,各学校获得了良好的成果。

二、德育与美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

以我国当前存在的教育体系为基础,德育与美育在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具体而言,德育本质上就是一种规范化的理性教学,而美育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引导体验式的教育。本文认为,德育与美育两者有互补关系,同时还可以互相促进发展,政治美育式教学确保了整体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愉悦性与高尚性,保证学生获得和谐的成长发展过程,促进学生严谨政治思想的形成和优秀道德修养与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实现整合教学质量方面的提升,全面将学生所承担的压力消减,真正意义上实现轻松的自主性学习状态。

学生在进行政治学习时,可以同时促进其智力与道德两个方面的发展并形成两者成长的统一性。而学科知识应该作为道德与精神发展的信息支持,其所运用的教学形式在学生互动、协作性的心理品质构建过程中体现了其中蕴含的潜移默化作用。最后教师在育人时应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在生活与教学中严于律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具体的发展中,初中政治教学所具备的价值撇去知识方面不谈,可以为学生对当前物质世界进行了解、描述、感受、领悟提供独特的观察角度、了解渠道、思维逻辑模式以及思考策略与方式,使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中得到经验与体验,有利于发现政治学科独到的学科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