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设计概论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多元创新 设计理论 教学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从“物”到“非物”时代的转变,纯粹产品市场向品牌营销、服务系统、社会创新等领域开始拓展,设计的范畴也逐渐延伸。因此,社会对于设计专业人才知识体系的认识度、宽广度、纵深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能够针对不同项目主题将各个学科知识打通、同时有垂直能力的设计专业人才,即多元创新型人才。设计理论课程作为学生的设计知识理论体系构建和设计价值思辨力形成的重要承担者,在其研究性、思考性、综合性上需要做更多教学改革工作。
1.设计理论课程情况概述
目前在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中,设计理论的主要课程涵盖了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学、设计心理学、设计艺术史论、设计文化学、民俗学等。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时间一般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也是设计历史、设计方法、设计基本知识的集中讲授阶段,这对于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意识、专业能力培养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设计理论课程枯燥乏味,没有与后续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就会产生学生专业兴趣淡化、思想空洞、思维僵化、设计实践出现瓶颈等现象。
笔者所任教的是一所地方特色明显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是立足地方发展、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学校。以此为培养方向,结合设计专业多元学科知识交叉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问题意识的思维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转化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程具有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和可提升为设计管理者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研究中,主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文献检索法、调查法、比较法、归纳法,依据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对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工作。通过搜集现阶段设计理论教学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分类和总结。从现在全国高校的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总体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①课程建设盲目,教学体系没有连贯性;②知识点抽象,学生难以消化;③理论脱离实际,学生无法应用于实践;④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互动少。
在笔者教授的《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创意思维与方法》、《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这些设计理论课程中,联系学生产生的实际问题,结合培养人才目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2.1教学对象知识吸收能力进度不一
在目前的高校设计理论课程中,设计理论课程的授课对象一般是50人甚至100多人的大课堂,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最后是记忆知识性质的笔试。笔者讲授过六门设计理论课程,基本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也都是大课堂的形式,课时安排基本是32学时,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广博的设计理论知识传授给设计才刚刚入门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设计理论知识无法传递到每个同学身上,因为每个同学的学习背景和接受程度不一,而老师基本是按照教材进度和大多数同学的进度安排教学,由于人数过多,因此无法针对每个同学的特点来教授。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具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成长的背景,如果还是传统的知识填鸭式教学,这些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又何谈设计创新呢。所以,笔者认为设计理论课程也需要小班化教学,设计理论本身具有不好理解的特点,更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经常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增强设计理论的学习兴趣。
2.2课程之间交叉渗透性不够
设计理论课程基本是按照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设计心理学的知识层层递进的规律给学生上课。但在实际教学时,这些理论课程之间缺乏交叉性和渗透性,学生不明白前面一门课与后面一门课的关系。同时,现在社会上的问题不断出现,新的议题不断进入设计视野,仅仅用某个理论点或者某门设计理论课程解决问题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运用两种或者多种设计理论解释复杂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具备多种设计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达到整合知识进行设计实践的目的。
2.3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薄弱
通过多门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学习时,理论运用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相对薄弱。例如对一个老年人产品进行分析,就需要用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的理论知识来解读,才能表达规范、专业的设计观点。但是学生面对现实设计案例,自主运用理论知识能力欠缺,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设计理论,如何找到设计分析的切入点,或者在实际设计对象上概念模糊,需要授课老师深入辅导,引导学生。而由于大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内教学,校外实践活动较少,为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老师只能以小组讨论形式或者集中汇报交流发现学生问题,再给以具体辅导,或者利用网络和平时时间在课外辅导学生。但这些教学方只能照顾到部分学生,无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反复讲解和多花时间让学生掌握设计理论并运用于实践。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复杂问题,社会急需众多的多元创新人才,因此,应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问题,从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中,聚焦具体问题,增强深入思考的能力。
3.设计理论课程的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应用
3.1课程内容多元――合理规划和衔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设计理论课程必须精心设置,要符合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规则,前后课程做好衔接,并针对专业课有选择地适时开设。由于课程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无法改动,但是在课程内容上可以针对设计变化趋势和学生特点,找到最佳的设计理论知识组合。例如针对学生喜欢看设计案例的特点,教学方式可以从完全理论知识传授型向理论应用型过渡。当然设计理论课程还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基本的理论知识体系必须完整讲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专业课程中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可以在设计理论课程中添加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案例和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3.2探讨问题多元――及时变通设计理论课程的核心研究问题
面向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工业设计概论》和《创意思维与方法》课程,后半阶段教学主要是结合实际竞赛主题,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课题中聚焦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增强学生的参赛竞争意识。如《设计心理学》课程,可先介绍设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设计心理学在设计实践中运用的案例,然后针对丽水学院大学生关心的七个方面让学生进行用户调研,如校园安全、住宿环境、学习环境、娱乐生活、饮食问题、消费情况等,并撰写调研报告。让大家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访谈同学,填写调查问卷,既体验生活、关注生活,又让设计心理学这样较为艰涩难懂的学术理论应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同时从专业角度提出设计方案。
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教授学生理论。多给学生动手操作和训练的机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并在实践中加深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3.3课堂形式多元――师生互动的设计理论教学课堂
传统的设计理论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老师在讲台上讲自己的课件,学生在下面听,偶尔记一些笔记,不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反馈单一。由于课时紧信息量大,导致课堂效率很低。因此,要采用不同课堂教学形式,营造轻松、热烈的课堂氛围。可根据设计理论课的特点,对设计理论观点开展必要的思想交流和辩论,促进多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可以在课上就某个重要设计理论知识,开展课堂专题训练。在工业设计史上有许多百年经典产品,可以以“重塑经典”为题,为学生组织几场辩论赛,让设计经典思想越辨越清晰,对设计理解越辨越深刻。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设计的趣味性,还可以在理论课程中加入“游戏”概念,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
3.4考核评价多元――增加设计理论课程的学生成果考查方式
设计理论课程考核评价,如像以往一样,仅通过几个人物、事件、理论点进行考查,使学生习惯于应付考试,不能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让学生掌握设计理论知识,同时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能够巧妙运用设计理论及设计史上的经验,灵活解决当代各设计领域中的诸多难题,依靠理论和历史元素,开展设计创新。
《设计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应首先把基本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领域的理论观点传达给这些学生。其次,在学习理论时,应安排三种实践练习:第一,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布置理论知识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第二,图案纹样的搜集和绘制,让学生认识传统纹样并加深理解;第三,传统工艺的文字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通过从理论知识到现实案例,从理论掌握到手绘操作,从课堂教学到实地调研,多方位、多层次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让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掌握一些设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感悟设计生活的能力。
4.结语
设计理论课程在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上的研究及实践,有利于增强设计理论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延续设计学科完整的发展脉络,有利于设计专业人才融入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通过对设计理论课程的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开展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设计理论学习兴趣,打破传统固有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设计理论知识,开展富有创造力的设计活动,以促进设计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杨先艺.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9.
[关键词]办学定位 课程群 双师型教师 基础课
[作者简介]陶宗晓(1982- ),男,河南滑县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河南 郑州 45115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20-02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专业名称由中国美术学院于1996年在国内首先使用,众多高校闻风而动,纷纷把原有专业名称进行更新。发展到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之花基本上开遍全国所有高等院校。同时,我国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大部分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都设置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但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并没有随着扩招而提高,我国众多设计院系已经演变为质量低下的生产线,每年数十万的毕业生就是其产品,这些毕业生既无理论知识又没有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无法满足社会对设计人员的要求,所以设计公司不愿意接纳刚毕业的学生。河南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对下辖高校艺术类专业办学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将停止其招生资格。可喜的是,近期国家把“艺术学”学科提升为单独的学科门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由原有的专业方向提升为二级学科。在学科调整的大环境下,全国高校都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笔者所在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2010年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教学进行了大幅度改革,现以教学改革措施为例进行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重新定位办学方向,制订配套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不同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比重的差异,我国将高等学校分为三个层次或类别。一些高校在分层办学的理解上还存在误区,认为办学层次低,就是办学水平低,以致互相攀比,都向研究型高校发展。其实,不同类型的高校仅是社会分工不同,因此衡量其办学水平的标准是不同的,并无孰高孰低之分。教学型高校在办学层次、学生素质、教学资源、办学条件、培养目标等方面和研究型高校存在客观的差别,这决定了教学型高校在学生培养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不同于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不能完全复制其他类型高校的办学经验和模式。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中,教学型高校要在高教界取得一席之地、获得发展,要认真考虑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握住专业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只有办出特色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三本院校基本属于教学型高校,但三本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创建初期大都直接照搬研究型或教学型高校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由于生源和师资的不同,导致人才培养计划定位不准确,与一些老牌高校形成正面竞争,这其实是一种以卵击石的做法。2010年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展了办学情况“清仓查库”,彻底摸清了专业的教学现状和不足,发现存在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清的问题。通过对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知名院校设计专业调研,根据生源情况、自身教育特点与定位、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科发展预测等多种要素综合考虑,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按照应用型专业发展方向,确定了与其他高校同类型专业形成错位层次,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外校专家来校考察、帮助发现薄弱环节,经过几易其稿,完成了比较完善的新版方案。
二、根据培养定位,梳理课程群体系
课程群指教学计划中由若干课程组成的群组,他们具有相同的课程性质或类似的教学目标,是构架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单元。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课程群建设改革过程中,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师研究方向重新组合,不再受“教研室”编制关系限制。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将课程整体上分为五大课程群,每个课程群都设置1名组长负责组织教研活动。
1.专业基础课程群。此课程群主要包括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构成设计、图案设计、插画设计、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主要解决学生基础造型与分析事物的能力、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相关电脑软件操作技能,同时把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植入专业基础课教学,提高了授课效果,缩短了讲授时长,能够移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
2.设计初步课程群。此课程群主要包括图形创意、文字设计、标志设计、版面设计、pop设计、广告设计(I)、包装设计(I)等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相关设计门类的方法,尽早接触专业知识,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核心课程群。此课程群主要包括品牌视觉设计、广告设计(II)、包装设计(II)、书籍设计、网页与用户界面设计、展示与陈列设计等课程。可以使学生在阶段内系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强化了专业方向性课程的核心地位,使学生在平面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出版物设计、品牌形象识别设计等方向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采取“单课独进”的方式,学生不注重前期课程的延续应用,所以本课群安排了广告设计(II)、包装设计(II),使学生在前期掌握的相关知识得到强化,同时凸显了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课程的核心地位。
4.实践课程群。此课程群主要包括摄影、商业摄影、专业考察、卡通形象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能力拓展等课程。把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和现有实验室和待建实验室结合起来,并把实际设计项目、社会招标项目、展览比赛引入课堂,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真实的项目,积累实践经验,通过项目提高专业的社会知名度。
5.专业选修课程群。此课程群分为3个课程组。传统美术类选修课程模块:油画、壁画、雕塑、中国书画;美术史论类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美学、中外美术简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相关设计选修课程模块:广告策划、公共设施设计、3DMAX设计与制作、影视剪辑、专业写作与评论、设计流程与管理。
课程群建设有效整合了全院教师资源,体现了“因材施教”,拓展了专业课程间的相互支持和渗透,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面,提高了就业能力。
三、更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理念
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基础课教师大多是绘画专业出身,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长期存在一种“美术”至上的惯性,教师片面地理解设计学科的基础,训练手段陈旧,虽然课程名称表面加入“设计”二字,但教学内容和思路还是固守成规。教师过分注重训练学生的绘画写实基本功,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偏差,重情景再现轻想象力发挥,设计学科需要的理性分析物体结构与快速表现能力不足,学生所需要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理性设计观念受到削弱。我校的做法是撤销基础教研室,将教基础课的教师分到各个教研室,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备课,研究教法,增加对设计理论的研究。设定新的教学目标,打破了全因素素描和写实色彩纯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强化“知识与技术齐头,理论与实践并进”的教育观念。开始从分析结构着眼,观察物体的构成因素、从物体的形态特征分析设计寓意的表达;从表面材质着眼,体验视觉感受和触觉感受;从固有的色彩现象着眼,分析色彩的构成关系,引导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发挥想象力。同时把多媒体与动画手段植入专业基础课教学,如把动画技术、3D手段植入基础绘画课程教学,使学生更加明晰地感知透视、结构、明暗、色彩等绘画原理;把计算机软件技术引入构成课程教学,不再把时间花费在调色、涂色上,初试效果良好,极大地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使基础课真正起到了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基础”的作用。
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双师型教师是具有双重技能的教师,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还要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技能和一定的设计管理和业务浅谈能力。双师型教师本来专属于职业教育,基于目前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次品”频出的现状,本科层次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对双师型教师需求同样迫切,尤其是许多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教学型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把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作为重心的三本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明确规定设计学学科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授予艺术学学位或工学学位,可见视觉传达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得到了确认。因此,教师在开发学生多维发散思维的同时更应该培育学生的理性工学意识。如果教师极少参与真实设计工程,就无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教师不懂印刷流程与工艺、施工材料或者没有与客户沟通的经验,就无法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有用的设计技能,导致学生的设计作品不切实际,无法服务于社会,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设计公司与学生都会对艺术设计教育产生失望情绪,设计公司不愿主动接纳应届毕业生。学校应该与设计、印刷机构通力合作,共建实践基地,采取措施督促教师在保证正常教学教研的同时积极参与设计方面的社会服务,抽调教师到设计单位挂职锻炼,把掌握的实战经验和其他教师共享并积极融入课堂教学,让授课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应积极进行双师型师资建设,使专业教学更加符合社会需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都具有设计公司经历,或聘请社会上设计、印刷一线具有相应职称的设计、施工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教师将设计行业的规则、设计流程、工艺技术、成本控制等内容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践熟悉行业情况,锻炼工作能力,灵活运用设计知识。在教学中,将实训课题项目分解后,分别交给几个学生组成的设计团队,由他们通过调研、讨论方案、分工协作进行设计。教师扮演“设计总监”的角色,对设计团队进行管理、指导,解决难点,变“教导”为“引导”,变“教学”为“导学”,让实践教学环节呈现出“有章可循”“有事可做”“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良好发展态势。
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参加竞赛
由于全国高校常年扩招,加之生源锐减,现在的学生考大学越来越容易,导致很多学生对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珍惜,学习动力普遍不足,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热情低下,尤其是三本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我校为扭转学生涣散的学习状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严格考勤制度,提高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中的比重,学生逃课、迟到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其次,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把学生圈在教室”为“把学生吸引在教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能力拓展学分”,学生通过提交读书笔记、听讲座心得、各种资格证书及获奖证书才能完成规定的学分。另外,还设专项资金,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学生给予不菲的物质奖励。学生获奖不但证明了专业水平也获得了学分,还能获得学校颁发的奖金。此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参加各级设计竞赛及展览的主动性。近三年来,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国际、全国、省级各类设计竞赛获奖八十余项,平均每3位学生中就有1位获得奖项,极大提高了专业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内涵在不停变化,由于生源的原因,目前全国高校面临重新“洗牌”的危机,必须顺应社会的要求,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让用人单位满意,让学生家长心中踏实。以上观点是笔者所在学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偏颇之处在所难免,期待专家的指正。
关键词:界面;普适计算;自然用户界面
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7-0117-02
一、什么是界面
界面的范围十分广阔,但凡人与对象相互接触即构成一个界面。它的定义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广义层面上它指的是一种信息处理关系发生的介质或者是一种操作的交互产生的介质。界面的定义,应该从现今人与机器的交互所形成的人机界面追溯到古代人与自然的交互所形成的界面。因此,界面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机器进行交互的操作方式,即用户与自然或者机器互相传递信息的媒介,其中包括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如今的信息时代,我们讲的界面大多是狭义界面,即计算机系统中的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又称人机接口、用户界面或者人机交互。它是指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媒介,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感官接受来自机器的信息,经过脑的加工、决策,然后做出反应,实现人――机的信息传递。
二、界面的发展阶段
从文化的发展角度,我们可以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机械电子文化阶段和信息文化阶段。界面在每个文化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口传文化阶段
自然社会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社会活动是为了寻求生命和种族的延续。那时所谓的“界面”,其形式是多介质和全方位的,如:人的语言、手势等肢体语言。这些手段的应用确保信息能够顺畅的交流,但是这种界面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必须是“在场”的交流,大大降低了时效性。
(二)印刷文化阶段
随着文字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印刷术的发明,人类可以高效地复制信息。信息的传播媒介依赖于印刷物,使得“不在场”交流成为可能。同时,社会分工使得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社会上建立的一些行业确保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如:驿站。这种人与物的交互即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机界面”,这时的界面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跨越。
(三)机械电子文化阶段
几乎所有的领域在科学指引下的机械电子文化阶段都有了更深程度的发展。在充满技术、机械的社会中,如何实现人机交互,成为设计师研究的中心。由于空间的限制,机器操作者与设计者不会面对面交流,而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大有改写设计者原本意图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人机界面的设计,要实现产品设计者与使用者间的“在场”交流。
(四)信息文化阶段
如今,个人计算机已经普及应用,虚拟化的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生产、生活脱离了物质化的层面,进入了虚拟的信息网络空间。在信息载体方面,图形用户界面是当前用户界面的主流,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和图形工作站。多媒体技术引入了动画、音频、视频等动态媒体,特别是引入了音频媒体,从而大大丰富了计算机表现信息的形式,提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效率。
由此可见,信息文化阶段的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的媒介,不再只是人作为主体单方面的输入和输出,人类语言、肢体动作等自然沟通方式已经应用到计算机技术中。此时的界面,正向触觉、视觉、味觉等多感官、多维度、智能化的自然界面发展。
三、普适计算环境下的界面
(一)普适计算思想
普适计算思想最早为Mark Weiser于1991年在Scientific American发表的“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一文中提出,他认为人们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完成任务上,计算机不应分散人们的精力,它应该嵌入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中。它的目标是实现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人都能与任何信息进行交互。普适计算的理念一经推出,即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了科技界的研究热潮,尽管我们距离未来的目标――“计算机的不可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在逐渐缩短这一理想到现实的距离。
普适计算环境中的界面是消失了的界面,计算机能够通过智能分析了解人们所要表达的意图,并根据人们的语言和行为,帮人们完成各项任务。
(二)自然用户界面的提出
在普适计算理论的指引下,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被重新思考和定位。伴随计算技术的革新,网络时代的发展以及多通道技术地不断创新,自然用户界面作为人机界面新的发展趋势被提出。
比尔•盖茨在一次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曾预言说,未来五年人机交互的状况将有很大改变,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将会在未来逐步被更为自然、更具直觉性的科技手段所代替,像触摸式、视觉型以及声控界面都将会被广泛应用。这种技术即被盖茨称为将给人们生活带来全新体验的自然用户界面。现今主流的操作系统是间接的、非自然状态的交互模式,这类模式虽然高效,但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交流的需要。而盖茨所讲的自然用户界面是直接的、自然状态的交互模式。自然用户界面,代表了计算机技术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设计思想,是科技人性化的体现。目前市场上苹果公司的I Phone手机(图1)、I pad平板电脑以及任天堂的W ii游戏机(图2)等都处于热销状态,这也证明了自然用户界面已经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
四、自然用户界面的特点
在信息文化阶段,在普适计算环境下,自然用户界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多感官、多维度、智能化这几个方面。
(一)多感官
表情、语言、动作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方式,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是人类用以沟通的多种感官系统。普适计算环境下,硬件界面设备的创新是多感官界面发展的基础。
近几年图像识别技术被应用到很多的多媒体交互艺术作品当中,投影、大屏幕等媒介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用户在融入艺术作品的同时能够获得真实的参与感。图像识别技术也被应用到了计算机中,计算机能辨认主人的面容,也能根据人类的肢体动作做出一定的反应。另外,触摸屏作为颇受欢迎人机交互设备,在I pad以及笔记本电脑上已经有了广泛应用。如今,触摸屏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多点触摸”。
总之,多感官通道的人机交互系统能够使人们更具参与感、认同感与真实感,产品能够在各种感官上刺激用户,以实现打动用户的目的。多感官即是自然用户界面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多维度
通过维度观念看人机交互界面发展,整个过程就是维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一维形态阶段,输出方面指的是早期单一排列的字符信息,输入的设备就只有键盘。二维形态阶段,输出方面是指图形用户界面的出现允许能够在屏幕上运用图形、色彩、动画等二维平面形态进行展现信息内容,另一方面是指现在所使用的鼠标只输出二维数据。
我们现在已经处于三维形态的发展阶段,这其中主要指计算机系统中三维图形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但是,目前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局限,三维图形的计算结果主要还是通过只有二维显示能力的显示器呈现。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很多场馆已经引入三维全息影像,如印度馆、台北案例馆等。这些影像就像是现实的物体,人们可以从正面、侧面、后面等所有视角去观看它,无论哪个角度都能看到立体的影像。
(三)智能化
人工智能也是自然用户界面发展的一个趋势。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理解智能的实质,并制造出一种能够独立思考,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自主判断的智能机器。人机交互过程对于计算机来说就是一个接受指令,进行运算,最后输出结果的过程。但目前来看,计算机基本仅处于数学逻辑运算阶段,对于意识、情感等生物性的活动还不能做出判断和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将逐步强大,它所能做的逻辑运算也会越来越复杂。无论如何,计算机会越来越像生物,智能化会使计算机对外部条件做出更加人性化的判断和交流。从设计角度讲,自然用户界面的目标不是对高科技的片面追求,而是普适应用态度决定一切,人们要有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和使用科技,设计首要考虑的是人,而不是技术。自然界面的设计,应该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不断发掘和发展各类应用系统。从技术角度讲,自然界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必须以计算机软件及硬件技术的平台为基础。新技术正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些必然会对下一代的用户界面产生影响。新技术为多感官、多维度、智能化的自然界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这也为设计师和从事数码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应用手段。
界面的发展经历了改变自我,又寻找真我的过程,是一种自然形态的回归。身心和谐的体验是自然用户界面追求的境界,自然用户界面的实现需要借助艺术与科学的合力,艺术设计应发挥对科技的引导作用,使人们未来的数字化生活和谐美满。
参考文献:
[1] 关琰.普适计算与自然界面设计[J].装饰,2009(5).
[2] 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潘永亮.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自然化趋势[J].装饰,2008(6).
[4] 赵超.界面设计―从人机关系走向人际关系[J].设计论坛,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