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城市管理效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管理效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管理效能

第1篇: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住宅是从智能大厦的含义中延伸出来的概念,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上就已开始推广智能住宅,我国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智能化小区的概念。住宅小区的智能化是结合现代建筑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防卫、多元化信息服务、物业管理、家居智能化和家庭办公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务。小区智能化管理,是利用智能建筑技术综合管理一个区域内的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在智能建筑之后的新热点。

一、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房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不仅要求居住环境舒适、安全,更是对其便利性、网络性、智能性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住宅小区智能化、网络化、有序化的统一管理,是智能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从1997年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准则》开始,就不断对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小区智能化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具备安全防范、物业管理、信息网络、家庭智能化系统四个基本功能的智能化系统。

1.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功能包括出入口管理、周界防卫、电子巡更、可视与门禁控制、住户报警、紧急求助、防盗报警以及防火、溢水、燃气泄露的防灾报警等等。小区需要设立安防报警中心,借助计算机通过友善的人机界面处理小区安防信息,并将处理后的报警记录存储到数据库以便查询、打印。小区的网络可以使用LonWorks等先进技术,在住户处设置独立的网关设备以连接LonWorks报警网络、以太网等网络。每个安防报警子系统都必须具备紧急求助、家居安保和防盗报警等方面功能,并使用标准的信号接口以连接常见的人体移动探测器、声光报警装置、煤气泄漏检测器等传感器。在接收触发信号后,系统能够引发相应的动作,例如报警信号能够引起灯光闪烁、警号响起并向物管中心报警以及电话远程告警。安防报警系统安装简便,能够借助高科技手段及时报警,有效的防范入户盗窃和火灾,还能及时的处理煤气泄漏、意外事故呼救等紧急事件。

2.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包括收费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与“水、暖、电、气”计量、收费的远程抄表和远程管理,还包括车辆出入、停放管理和公共照明管理、小区背景音乐管理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排污、电梯、垃圾储运、园林等公共设施的管理。小区需要设立中央监控服务器,对小区住户的编号、姓名、家庭成员、居民联系电话、住址和紧急处理办法等信息进行登记,在小区服务器建立一个住户信息的数据库,为房产管理、房屋维修管理、小区综合查询等提供信息支持。另外,小区要建立电表、煤气表、水表组成的多表系统,通过多个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多表出户,并要保证多表系统在24小时停电状态下能够照常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不丢失数据。智能表能够定时结算用户水、电、气的费用,用户逾时未交费会收到中心发出的提示信息,若多个表欠费则轮流提示。提示频率为10分钟1次,每次60秒,用户在终端点击“确认”后,中心停止发送提示信息。

3.信息网络

住宅小区需要提供人性化的信息服务,因此信息网络要考虑实用性、更新性和经济性原则,要便于安装并使用真正的电话交换机和网络交换机。家庭内部使用的有线电视系统需要采用双向宽带结构,以适应广电改造网络的需要,布线系统要做好整体规划,利用小区周边的网络资源使用HFC或PDS来构成布线结构。网络结构可以使用结构化UTP建立数据网络,或是建立ATM高速网络、千兆以太网以满足模拟计量数据、开关控制量传输和程控数字交换、视频以及综合服务信息数据网等功能的要求。

4.家庭智能化系统

家庭智能化系统由家庭布线系统、智能控制器和智能传感执行设备构成。智能控制器即是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节点,又是家庭智能化系统的核心,力求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具备自动抄表、安全防范、联动控制等功能。由于现代家庭使用了许多种类的电气设备,家庭智能化系统必须能够借助计算机、手机实现家用电器、室内人工环境的远程控制,以满足住户对智能家居的需求。

二、小区智能化管理的实施

小区智能化建设是为住户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而不能建设成现代化办公室的延伸。小区智能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小区智能化管理要给居民带来生活的享受,不能因为重视安防就安装过多的监控设备侵害个人隐私。智能化管理要以尊重居民、保护居民、为居民提供优质生活为前提,实现远程控制、代管代租、联网报警、小区进出管理,水电费用由相关部门直接收取等功能。

1.远程控制

小区智能化管理的远程控制是指人员能够在异地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实现计算机、家用电器等的远程控制。小区智能化管理需要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对小区管理以及住户对家用电器等的远程智能化管理,以提高小区管理的水平,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2.代管代租

代管代租是小区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区管理中心对住户信息、服务需求的登记、管理和,帮助住户管理或是租售物品、房屋。代管代租能够为住户提供便捷的服务,提高小区智能化管理的水平。

3.联网报警

联网报警是小区智能化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小区智能化管理必须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住户的安全。传统的做法是装设防盗门、窗、网等设施,不仅影响美观,违背了防火要求,还不能有效的防止入室盗窃。如今使用智能化的联网报警系统,小区管理中心能够接收住户传来的报警信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能够起到防范、控制事故的作用。报警中心起到报警监视并接收报警信息的作用,能够记录报警时间、地点和原因,针对具体事件采取相应的处理程序。除了住户报警和防盗外,还能够对火灾、天然气泄漏、自来水溢出、漏电等事故自动报警,以便小区安防人员和附近派出所民警迅速的处理警情。

4.小区进出管理

小区内住户众多,为了保障小区的安全,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必须加强小区进出管理。小区智能化管理能够借助门禁等手段有效的控制人员、车辆流动,并做好相应的进出记录。小区进出管理能够对进出人员、车辆和特殊物品进行准确的记录,控制人员、车辆的随意进出,能够有效的保障小区的生活环境,为意外事故等情况的处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5.水电费用直接支付

水电等日常生活费用可以借助多表系统实现准确、即时的查询、确认,小区管理中心能够协助相关部门直接收取水电等生活费用,为住户和相关部门提供了便利,保障了小区水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将持续的提高。小区智能化管理不仅为人们的高质量生活提供了多元化、智能化的服务,还将随着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富梁. 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1,(01)

[2] 侯健,车莉娜. 我国智能化小区的现状与展望[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4)

第2篇: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关键词】成长能力;绩效;EVA;GRA

一、引言

企业成长能力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多数研究者仅以主要财务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因而不能全面地掌握企业的成长能力。

二、文献回顾

评价企业的成长能力常需结合财务报表采用一些诱导因素指标进行评判。企业盈利、营运、偿债、创新能力以及企业资源和企业外部的发展环境都是综合评价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关键指标(郭蕊,张雁,吴欣等,2005)。

企业成长理论创始人彭罗斯[英](Penrose Edith T,1959)认为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即人力资源(HR),融资能力和信息技术资源,构成影响企业成长能力的内含层因素(王国顺,盛意,2008)。

近年来政策导向及企业自身需求促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经济的可持续性保持一致,实现企业、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悄然成为很多有实力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需要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包括企业的社会贡献和环保意识(王国顺,来特,2006)。

绩效评价是对会计期间内对经营成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判。EVA(Economi Value Added)的创立者美国纽约斯特思・斯图尔特咨询公司解释到,会计收益未考虑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不能反映真实业绩;而现金流量虽能反映长期业绩,但却不是衡量年度业绩的有效指标;相反EVA能将这两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广泛用于企业内外部的业绩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归结出评价成长能力和绩效的指标体系(见表一)。

三、变量和模型

(一)变量

评价企业的成长能力需考察会计期间内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结合存量数据和流量数据分析,考虑多因素的作用。所以:

(二)灰色关联度

灰色系统理论(GRA)提出用关灰色联度来衡量事物之间的关联程度。算法如下:

1、确定最优指标集

设为第k个指标的最优值,为第i个上市公司第k个指标的原始值,构造出矩阵D。

2、指标规范化

设的无量纲值为,则:

为数列对参考列的关联度。

四、实证研究

本文拟选28家创业板首批上市的公司作为评价对象。对于评价体系中定量数据,通过公司2010年报及公告获得,定性数据则通过企业调研获得。不少公司未对研发费用进行披露,则创新能力无从评价,数据完全有效的公司如表二所示11家。

经过调整,本文以为参照列,把表二的数据代入灰色模型,取,计算得表三。显然EVA的前8个因素依次为x3,x5,x8,x15,x2,x1,x4,x9;成长能力排名基本上与EVA排名一致,成长能力各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与EVA值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

据上分析,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净资产增长率,运营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行业发展潜力,社会贡献率等,这些因素都排在了前三位。值得一提,创新能力排在了12位,创新表明成长能力与绩效关系不大,但这正符合创业板的现状,即研发投入比率太小。成长能力内含层的各项因素相对排位落后,是否也反映出了创业板块的发展症结,也很值得后续思考,投资者也要慎思慎行。

注释:

①因权益资本成本算法不同,用EVA评价绩效还有基本标准和理想标准。

②NOPAT是税后营业净利润;IC是投资资本;D是长期负债;E是所有者权益;是长期负债成本;是无风险投资报酬率;是风险补偿。

参考文献

[1]王国顺,盛意.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和企业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21).

[2]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宁生,赵秀兰,臧逸中.关联度的计算方法[J].地下水,1990(4).

作者简介:

第3篇: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技能;创新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抓住每一个契机,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以质量赢得市场;向业主提品和服务,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获得健康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结合本公司实际,如何才能抓好企业的工程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1. 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我国施工企业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存在技术创新与生产脱节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不完善,重经营轻技术,搞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使一些人另谋职业。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投入量不够,制约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滞缓。 

2. 加大创新的力度和投入 

(1)要强化创新意识,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促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适应工程技术新、工艺新的需要,技术难题必须先解决好,并得到评委的认可才能中标,企业应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风险投资;争取业主和地方的立项和资金支持。争取政府或社会的立项和资金支持,也是一条不可忽视的筹资渠道。 

(2)我们要顺应市场,开展技术创新,将国内自主研究的科技成果,具有独创性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将已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活动,能将技术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应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在项目管理多层次的情况下,抓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工作,必须建立技术改造项目责任制,建立技改项目管理责任制,从领导部门到企业、干部和工人都明确各自的技改职责,从而加强技改项目全过程。 

3. 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 

(1)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建设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各部门要遵照这个管理暂行办法,负责检查和监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项目管理不单是项目组这一层次上所进行的管理。是由决策、管理、实施3个层次组成的。只有管理的权限和所处的层次相匹配,建立起明确的分层次管理责任制,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 

(2)为确保项目管理实现质量高、工期短、消耗低、安全好的目标,使项目成本管理能够按计划实施,对内分工负责,对外统一服从项目经理领导。实行项目法管理,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管理上水平,效益上档次”的指导思想,做到谁施工谁负责。实施科学的内部管理,用国家劳动定额与工程质量、进度挂钩,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和施工班组负责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

4. 加强成本管理 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成本管理,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成本降低了,企业可以用同样的钱力做更多的事,以同样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使有限的物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关企业的发展。成本低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企业其他方面的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质量和经济效果情况的综合反映。降低成本主要是指减少材料的消耗,减少施工中水、电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5. 强化质量管理 

建立质量责任制,抓奖惩考核,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了企业每一个人在质量工作上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力,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检查有考核。一旦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可以追查清楚责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只有实行严格的质量责任制,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把各方面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杜绝产品质量缺陷的产生。注重培养全员质量意识,开展群众

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坚持“质量第一”方针,“产品是企业的形象、没有质量的劳动是无效劳动”、“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效益观念,并在车间开展“树标兵比贡献”劳动竞赛,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质量管理知识竞赛”。 

6. 施工技术创新 

(1)当前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我国的国有工程建设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初实行放权让利,承包经营,项目法施工,进而探索所有制的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从而使全行业融人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中,成为全国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步伐较快、活力较强、充满生机的行业。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工程建设领域在深化生产方式变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以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代表的企业职业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它以企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为重点,开展资质认证,为企业职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探索虽然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却是我国面向国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业。 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是不断创新,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施工管理的实施,必须通过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立适应生产力和市场需要,走一条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我们不断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何将其及时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中,对于企业而言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

7. 营造技术创新的氛围 

(1)要提高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增强技术创新的责任感。要从企业发展的高度,将技术创新摆在企业工作的中心位置,形成主要领导总揽全局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认真抓,齐心协力共同抓的格局。进行专题讲座和推广应用表彰等形式,引导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工作氛围。 

(2)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施工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 杜.现代管理理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

[2] 陈 健.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1) .

[3] 谢国龙.大型施工企业多维集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4] 刘轶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第4篇: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降耗节能;管理途径

1.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及分布

污水处理过程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电能和燃料、药剂等,其中,电耗约占总能耗的90%。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电耗的平均水平为0.29 kWh・m-3,82%以上的污水处理厂能耗高于0.440 kWh・m-3。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据报道,1999年美国污水处理厂的平均电耗平均为0.20 kWh・m-3 ,日本为0.26 kWh・m-3,2000年德国污水处理厂平均电耗0.32 kWh・m-3,但这些耗值中均包含了污水消毒、污泥消化与焚烧等我国污水处理厂目前尚未普及的耗能环节[1]。我国每年污水处理约消耗100x108kWh电,如果能耗降低20%,则可以节约电能20x108kWh,因此,我国污水处理产节能降耗的空间是巨大的。以普通活性污泥工艺为例,其中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能耗占50%一70%,主要的能耗单元是曝气池供氧[2],污水提升部分占能耗10%~20%,污泥处理能耗占10%~25%,燃料、热能、药剂的能耗耗占10%~40%。

2.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途径

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分布在污水提升、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的各个单元,包括设备的电能消耗和污水处理涉及的药剂消耗等。其中,主要的耗能设备是污水提升泵、回流泵、鼓风机和污泥加热设施,药剂消耗主要发生在除磷、污泥调理和污泥消毒阶段。降低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的药剂能耗,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以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为例,分别就各个单元的能耗加以分析。

2.1 污水提升

污水提升泵是污水提升的主要耗能设备,有较大的节能空间。牛住元等对北京某污水处理厂提升泵实际运行能耗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厂污水提升泵电耗占总能耗的17%;提升泵的电耗取决于泵的实际工作扬程,同时,构筑物水头损失设计过大,也会增加污水提升能耗。因此提出在设计阶段采取管道淹没出流和控制跌水高度,减小出口处水头损失,来有效降低污水提升高度,节约能耗。秦怀东等提出了降低泵扬程来节能降耗的措施:总体布置要紧凑,连接管路要短而直,尽量减少水头损失;改非淹没堰为淹没堰;尽量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2.2 污水预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和沉砂池。格栅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前端,用来截留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防止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曝气器、管道阀门、处理构筑物配水设施、进出水口,减少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虽然格栅的节能空间较少,但其对后续的全厂设备减少损耗有着重要作用。沉砂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泥沙等无机颗粒,从而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常用的沉砂池主要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其中,曝气沉砂池因含曝气设备而能耗较高,平流式和旋流式则能耗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尽量采用平流式和旋流式来降低能耗。

2.3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工艺耗能单元可以从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方面来分析。污水生物处理好氧工艺的曝气系统是主要耗能单元,寻找曝气系统的节能降耗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能耗。赵宝江等总结了曝气装置的节能措施,主要包括(1)做到精确设计。选用压力损失小的管材及局部构件,避免不必要沿长和局部损失;(2)选用微气泡空气扩散装置,产生微小气泡使得气、液接触面大,提高氧利用率;(3)考虑在单侧设曝气装置,在水流断面上形成旋转推流,使得气、液接触充分,以达到氧的高转移率;(4)安装自动调节装置,根据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自动调节供气量;(5)采用混合效率更高的潜水搅拌器等来替代曝气设备;(6) 使用方便、故障率低、节能效果明显的变频调速风机。金昌权等将风量作为曝气系统节能的指标,并将其节能途径分为3大类,第l类通过设备升级等方式提高氧在水中的利用率;第2类是通过模拟和优化运行的方式,精确控制风量;第3类是通过变频等技术手段提高鼓风机、机械曝气机的运行效率。黄浩华等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A2/O工艺为例,研究了A2/O工艺中降低供氧能耗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现有污水厂曝气池停留时间过长,存在过度曝气现象,并通过小试试验研究提出严格控制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在2~3 mg・L-1,并把好氧前段变成缺氧区,减少曝气段的长度,以此降低能耗。

2.4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单元也是耗能较多的部分,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污泥稳定、污泥脱水等。常用的污泥浓缩方法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胡锋平等旧比较了不同污泥浓缩工艺的能耗,结果表明,重力浓缩的比能耗在0.02~0.14kWh・m-1,气浮浓缩的比能耗在0.2~1.0 kWh・m-1,离心浓缩的比能耗在0.5~1.2 kWh・m-1,而气浮浓缩中的生物气浮比能耗在0.05~0.12 kWh・m-1。可见,重力浓缩的能耗最低,但由于其浓缩效率低,可能会造成磷的释放,将会被逐渐取代。因此,用生物气浮代替重力气浮是降低污泥浓缩能耗的一种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常用的污泥稳定技术是厌氧消化占38.04%、好氧消化占2.81%、污泥堆肥占3.45%,也有部分被采用,约55.7%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未经稳定处理。厌氧消化的能耗包括热耗和电耗,热耗主要在于维持消化所需的温度,而电耗主要在于搅拌和泵输送;好氧消化的能耗则主要在于风机对消化池的曝气。所不同的是,厌氧消化所生成的沼气能够用于补偿消化时耗费的能量。李维等介绍了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对生化沼气的利用情况,其污泥处理采用中温及高温两级消化工艺,日产生化沼气设计量为5.3万m3。稳定运行平均日产沼气4万m3,相应平均日发电量可望达到7.5万kWh,全年发电量可望达到2 700万kWh。污泥脱水目的在于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量,以便进行后续处置。污泥脱水包括自然脱水和机械脱水。目前,国内多数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进行污泥脱水,主要包括带式压滤脱水、离心脱水、板框压滤脱水等。而制约机械脱水发展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电耗。赵庆良等总结了不同燃机械脱水方式的电耗情况,其中带式压滤DS脱水33~66 kWh.t-1 ,离心DS脱水11~33 kWh.t-1,板框压滤DS脱水33~55 kWh .t-1。可见,离心脱水的电耗较低,但其对污泥的预处理效果要求高,而且容易磨损。因此,改进现有污泥脱水工艺,开发新的脱水工艺,是污泥脱水降耗节能的可行途径。

3.节能降耗管理

(1)节能降耗分析。通过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各个处理阶段的能耗情况,明确不同处理单元对能量的需求,确定与污水处理厂能耗密切相关的控制节点,分析各控制环节的节能降耗潜力。

(2)建立统一能耗评估指标。建立具有明确的边界界定、统一能耗审计和评估的指标,建立基于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不同工程规模等条件下的污水处理系统能耗评价指标,反映各部分的能耗水平,便于进行工艺间的横向比较,建立污水处理厂不同单元的能耗评估指标。

(3)建立节能降耗目标。深入的能耗分析、节能潜力的识别以及能耗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对污水厂运行的精确控制,完成降耗节能的目标。

4.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有较大的节能降耗潜力,通过改进工艺、引进新技术、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机制,将是今后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凌波.曾思育.鞠字平篇.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规律的统计分析与定量识别叨.给水排水,2008。134(10}:42-45.

[2]姚远,张丹丹,楚英豪.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能耗及能源综合利用明.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3):

第5篇: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关键词 管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军队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119-02

1 管理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需求分析

近年来,由于我国军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的“合训分流”模式日趋成熟,毕业学员任职去向集中到指挥、管理、工程等应用性工作岗位,“合训”阶段对学员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自然也随之日益提高。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合训”阶段的专业教育之一,经历了多次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上走过了模仿地方同类专业、强调军事管理工程、突出专业基础特色等三个阶段,但在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实验内容偏“软”的领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健全。

军队院校作为军事人才输出方,如何围绕部队岗位需求,实现“院校向部队靠拢”的基本指向,在重视专业学员“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学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应用能力的培养,便成为了其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来看,提高管理工程专业学员实践创新能力,需要着力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通过实践训练平台解决学员分析和规划管理系统能力偏弱的问题,挖掘学员认识和掌握部队管理系统运行规律的潜力;

二是要解决学员把专业理论和技术转变为现实管理工具或技术手段能力不足的问题,切实提高学员做到学用一致的水平。

2 构建管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点突出管理科学领域军事特色

着眼部队管理信息化需求,管理工程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受到基础科学实验和管理科学研究训练,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具备从事军事信息管理、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等实际能力。

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要突出以部队管理工作系统化、精确化、信息化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践创新内涵 着眼部队任职以及管理工程人才需求,从专业教学训练出发,重点需要突出培养学员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专业基础训练中,紧紧围绕工程实验、系统操作、调查技能和定量与定性分析内容模块,从顶层设计上建立符合管理系统化、精确化信息化内涵和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训练科目体系,在教学训练的全过程中强化学员科学思维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养成;积极提倡启发为主的教学和探索为本的学习,引导学员在思考和探索中掌握知识,在课外活动和管理实践中锻炼本领,四年内完成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指挥军官军政基础训练,达到总部规定的“合训”阶段培养质量标准,掌握学科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体系设置要强化以部队管理工作系统化、精确化、信息化知识掌握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员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员全面素质的提高。构建工程技术基础加专业业务基础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工程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是注重理论性和技术性的统一,重点培养学员系统性思维创新能力。要让这些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需要在精讲基础上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启发研讨和工程训练。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以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牵引,鼓励学员着眼管理工作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案例驱动法”,选择一个适当的部队管理系统,以帮助理解课程内容为主,此系统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作为案例展现系统构建和开发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员将所学的理论与技术运用到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的基本能力。

课外教学活动开展要紧扣以部队管理工作系统化、精确化、信息化技术为中心的实践能力训练 为了切实锻炼和有效提高“合训”阶段管理工程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员更好地贴近和满足部队第一任职岗位的现实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院校教育过程中蕴藏的教学潜力,不仅要突出课程内实践性教学环节,更要以课外活动为平台,突出部队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和管理信息化手段开发能力的培养。在课外教学训练中重视引导学员发现管理与决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部队管理系统模型,运用课堂教学知识开发和构建精细化管理系统,使课外教学训练成果作为课内教学的实践补充。

课外教学训练内容还要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员能够构建起适应终身教育和军队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

3 搭建管理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培养工程领域实践创新能力

依托工程实验建设条件,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切实解决专业建设中实践创新能力训练不足的问题,建立和运行“管理工程实验俱乐部”是个有效途径。针对当前管理工程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和部队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实矛盾,结合管理工程专业学员自身特点,科学确立管理工程实验俱乐部的建设目标,重点以教学资源集成与共享为基础,以专业课程设计实验、专业兴趣实验、专题创新实践等创新项目开发为手段,积极探索建立管理工程专业学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支持和激励学员进行管理工程领域应用创新,将管理工程实践俱乐部建设成为学员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开放式平台,不断承担课外创新与工程训练、军内外专业能力竞赛、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等自主设定实践选题、自主实施系统综合设计,不断在实践中强化学员独立思考、协同工作的素质和攻坚克难的能力。

加强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选题上紧密结合部队管理实际和学科专业承担科研任务,通过学员参与指导教员研究课题或自主拟题,开阔学员的思路,活跃其思维,促进学员提出富有创见性的新思想和新见解;系统分析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系统分析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导和把关,提高学员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部队管理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毕业设计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高学历指导教员知识引领和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和新方法、新思路提高研究开发质量,使学员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增强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毕业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即针对设计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也就是确定一个系统,并以此系统为任务,来完成其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实施与测试、运行与维护各个阶段的制作及文档的编写,在实践中去体会信息系统的整体开发过程,从而培养学员将所学的理论与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创新能力。

结合重大活动运行管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一是结合重大活动开展联合性教学。发挥学历教育院校多学科专业的优势,借助专业实习、毕业综合训练(演练)等重要时机,开展专业训练互补、毕业综合演练互动,提高学员多专业交叉及重大活动组织管理和协调控制能力。

二是结合重大活动扩展实践性平台。借助重大技能比武竞赛活动平台,增设管理案例分析和系统设计项目;利用新学员入学入伍强化训练时机,选派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年级学员担任教练班长;利用部队实习参与基层管理,切实把管理知识与能力教学训练带进部队客观环境,让学员自主提出管理实践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选题,推进实践教学的应用性。

三是结合重大活动拓展模拟性训练。教学过程重点防止理论讲授偏多、过程训练偏少、实践性教学中技能训练不充分等问题。要在开展教员指导、案例分析、系统开发、技术培训等系统环节基础上,积极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管理能力训练模拟平台和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库,拓宽专业实践创新能力训练途径,从而增加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6篇: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商务关键能力 过程性考核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基于这样的政策导向及中国高职教育的实情,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完全符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2+1模式及商务关键能力

目前高职校企合作的形式尚以企业支持学校为主,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订单教育等。其中,“2+l”的校企合作办学是最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正在探索和实施的教学模式,是指2年校内课程+l年企业(行业)课程。即学生在三年的高职学习生活中,前两年在学校重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即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基本技能:后一年边在企业上课,学习企业所需技能课,即岗位核心技能,边到企业项岗实习。这一模式,前两年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一年则以实践为重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对于国际商务方向的学生而言,毋庸置疑,商务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能力,是国际商务人才应该具有的最根本的能力。我们认为商务能力是指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即人的商业素质素养,也就是人们在经济事务,商业往来中表现的商事专业技能和水平,主要应该包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一些最基本的能力,例如,信息获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进出口实务操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商务环境分析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一般需要先在学校里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并在随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积累提高,仅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培养出学生的这些能力的。而通过“2+1”模式,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和工作环境中,通过参加和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工作任务,在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加深、细化、操练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商务关键能力的培养。

二、国际商务专业2+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往往未能贯通校企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往往是由原来的外语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改良而来的,和高等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区别不大,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备,和企业实际需要相脱节等问题。由于国际商务所涵盖的面较广,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广而杂,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而且,作为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者,大多数教师都是在英语专业等学科体系模式下培养而来的,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高水平师资力量相当匮乏, 更别谈是本专业、本行业的行家里手,这一现状导致课程设置实践性不强,双语教学流于形式,实务类课程教学纸上谈兵。所有这些都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往往无法马上胜任工作岗位。

2.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融合

多数校企合作仍流于表面。企业往往会把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看成是聘用较为廉价的劳动力,更注重其背后的经济利益而非其社会效益。而且,由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劳动强度,工资福利待遇与学生心理要求有较大差距等原因,有部分学生在稳定一个学期之后选择离开该企业,从而导致共同培养无法再实施下去。这样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影响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锻炼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3.过程监控及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顶岗实习的学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而且由于尚未签订劳动合同,学生跳槽较频繁。在长达一年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如果没有完善的过程监控及考核体系,顶岗实习很易失去有效的控制,形成“放羊”现象。而目前各高职院校虽然也开始注重过程监控与考核,但考核形式还是较为单一。多以实习报告、企业综合评语、指导教师意见为评价依据。监控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监控和评价效果不够明显。

三、以凯越国贸为例,构建校企合作的过程性考核体系的探索

2011年~2012学年,笔者担任了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外贸)方向 “凯越”班的班主任。本班是学院和“凯越国贸”签约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共同培养学生的校企合作班级。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校企双方为建立完善的过程性考核体系做了有益的探索。

1.建立企业、学院评价双管齐下的评价体系

“凯越国贸”由行政部牵头,由专人以职业素养为标准,对学生的服从性、协作性、积极性、责任心及业务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填写《实习生考核评分表》;项目管理教师要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周记》记录情况、巡查与指导情况、《顶岗实习报告》及《调查报告》完成情况、职业能力的形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填写考核表。顶岗实习成绩结合双方评价进行总评,通过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助于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形成,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以企业考核为抓手,加强过程性考核

“凯越国贸”对实习生的过程性考核非常重视。行政部有专人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从服从性、协作性、积极性、责任心及业务能力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如下:

(1)服从性(28%)

①是否理解并遵守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4分)

②有无迟到、早退、无故缺勤的情况;(4分)

③发型、服饰等仪表是否干净整洁;(4分)

④与他人的言谈举止是否富有礼节;(4分)

⑤是否注意收拾和挺理工作场所;(4分)

⑥工作是否有效;(4分)

⑦有无因其言行,破坏了现场的风气和纪律以及扰乱秩序的情况;(4分)

(2)协作性(24%)

①是否能够立足全局,把握各部门(各职务)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情况进行积极而妥善合作;(4分)

②是否能够立足本职工作,并跨越本职工作的范围,求得上司、同事及其他部门的通力协作;(4分)

③是否能够帮助领导改善工作环境,创造便于工作的场所;(4分)

④是否能够上下沟通,在提高团队士气中发挥作用;(4分)

⑤是否能够帮助上司、同事和他人完成工作;(4分)

⑥能否与上司及同事和睦共事;(4分)

(3)积极性(20%)

①是否具有不满足于现状、积极奋进的精神;(4分)

②是否具有改进和改善工作的热情;(4分)

③是否具有增加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的愿望;(4分)

④是否具有排除万难、争取成功的干劲;(4分)

⑤是否具有在集会和会议上争取发言的勇气;(4分)

(4)责任性(20%)

①是否明确自己有责任经常检验下属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的结果;(4分)

②对于下属的失误是否能够从中找出自己应负的责任;(4分)

③是否能够善始善终地完成本职工作;(4分)

④遇到工作中的失误时,是否向其他部门推卸责任;(4分)

⑤在接受上司全权委托交办的工作任务时能否让上司放心;(4分)

(5)业务能力;(8%)

每一项得分又有详细的成绩评定方案及标准,按0到4分给出详细的评定标准。过程性考核每一月由专人对实习生进行考评,并及时通过其帮带师傅反馈给本人。对于得分较低者,责令其限期提高。通过这种多时段考核、反馈及整改的办法可以严把顶岗实习的过程监督关,从而可以切实提高商务关键能力培养的效度。

第7篇: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关键词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南宁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分析

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项目总投资约1500亿元,是南宁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整个项目规划建设8条线路,设计总长度252.1公里,总投资约1500亿元。即便按照2016年年底建成的地铁一号线的里程数32.1公里和2017年建成的地铁二号线37.3公里计算,两者的里程数超过69.4公里。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法,一公里地铁建设与运营时,至少需要80至100名技能型人才,即便以运营管理最基础的运营管理的每公里50至60人来计算。南宁市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人才的需求最低限度为3000至4000人。未来,南宁地铁设计总长度超过252.1公里,对于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总需求将超过20000人。南宁乃至广西地区的地铁人才的缺乏,尤其市建设初期运营管理人才的缺口已经达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考虑到未来全国地铁建设和运营的的到来,在待遇较高的地区大量招工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的人才缺口会越来越大。

值得说明的是,企业对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表现出的矛盾表现为,地铁企业会一方面在“饥不择食”招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或类似专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同时,又希望能招聘到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到岗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的工作人员。

这种矛盾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类岗位的特殊性造成的,就岗位能力而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求培养出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城市轨道专业技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生产、经营与服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指挥和管理工作,行车调度指挥和客运服务工作等。这些职业和岗位要求尽管对于地铁企业是不可或缺的要求,但对于高职高专而言,受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和实习基地的影响,并非能够全部达到。

实际情况中,绝大部分高职高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面,只有大约2年不到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很难较好地掌握上岗应有的理论知识和进行系统的规章学习。毕业后,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进行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直接被推向工作岗位,很多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进入角色,这也让地铁公司对于此类毕业生的招聘热情不高。更加重这个问题的是,在地铁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人才的培训周期也有被压缩的可能,导致运营管理类的实际能力达不到岗位需求的标准,这也是不少城市的地铁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小事不断”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国内部分地铁公司在招聘时热衷于“挖墙脚”的原因,从其他地铁公司招聘具有1至3年工作经验的运营管理人员实际效率更高。这种方法一方面有跳槽嫌疑的“熟手”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必然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大量能够吃苦耐劳,懂规章能操作的“新人”进不来,导致原本紧张的供需矛盾更加激化,同时这种着重短期的招聘,对于定向培养的高职高专而言则是灾难。

我校作为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订单班”的培养学校,本人作为“订单班”的专职辅导员,就如何培养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实际,符合地铁公司实际需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做简要阐述。

2强调适合自身特长和发展需要的成长计划,在职业能力上进行重点培养

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知识一般较弱于本科学生,很多学生表示对本专业的《运筹学》之类的基础科目表示学习困难。从专科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讲来讲,理论方面的接受能力要明显弱于实践方面。可从在职业教育上,重视学生的自身特长和发展需要,设计符合其发展和成长的职业。在总体上,针对学生的岗位设计,来要求学生进行重点性的学习和实践。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成长是很有意义的。比如对于某些理论学习能力较差,但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将其设计成从事客运管理方面的工作,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和就业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势。对一般学生来讲,应当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加对于今后从事职业有帮助的课程,例如普通话,口头表达,应用文写作、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内容,或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

在学生进入第二年的学习时,应该安排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或类似的比赛。这种比赛一方面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未来就业方向。

3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当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增强对于岗位的适应性

受部分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不足,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仅放在和专业有关的动手能力上。而应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可以挖掘学生在体育、文艺、写作、摄影等其他方面的特长,在学校里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能提高兴趣,培养能力的社团或组织。同时,学校应该在寒暑假,和学生家长联系,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能够锻炼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的打工和兼职,并委托学生家长代为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较为灵活,而且是家长管理,风险更小。前提是和家长讲清楚,这种兼职或打工是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增强就业能力。

从已有的效果来看,绝大部分参与兼职或打工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且在从事工作方面有更强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比以前相比,这些在暑假参与这些活动的学生更加能吃苦耐劳和服从学校的管理,和其他未参加类似活动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在表达能力和行动能力上都有显著的变化。可以预见到的是,这些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岗位适应期间,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比未参加类似活动的毕业生有更强的竞争力。

4提前进行学生求职和就业前的各项教育,做好学生离校前的职前准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就业单位一般是有独立人事部门的单位,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司在应聘时会以较高的要求来考核毕业生。因为这些公司理想的招聘对象是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而并非缺乏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所以在学生离开学校前,要为学生的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求职简历的设计和制作、个人形象的设计、职业礼仪的培训、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些准备工作至少要放在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前完成,这样学生在初步进入社会前就有一定的准备。和其他专业不同的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立即进入相对较短岗位适应期的岗位进行锻炼,要求立即面对该行业必然的高压力环境。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讲,相对较高的工作压力对于没有很好做好职前准备的人来讲,在表现和成长上都是非常危险的。

在经过了求职环节的增强和一定的职前教育后,特别是在经历了具有很强现实性的顶岗实习环节后,这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强调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经历,能够在面试环节中有较好的表现,能够大大增加被公司选中的机会。

参考文献

第8篇: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一、充分认识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城市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近年来,全省各地在创新城市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城市管理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滞后、管理粗放、资源分散等问题,影响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在城市管理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把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推广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由滞后向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低效到高效、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方便人民群众,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广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入手,有效整合和充分运用城市信息资源,研究推广适应当地实际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出发,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理顺城市管理部门职责,整合各类城市管理资源,应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建立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二)目标任务。到*年底,全省各城市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任务。到*年底,苏南各省辖市和县级市以及苏中省辖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到2009年底,苏北省辖市和苏中苏北有条件的县级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各城市基本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

(三)基本原则。

统一标准。按照建设部有关行业标准,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等多种信息技术,统一信息系统建设、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地理编码制定,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整合资源。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对人员、设备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提高城市管理效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因地制宜。结合各城市实际,加强研究分析,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突出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创新、注重实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生搬硬套。

信息共享。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建立健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并与城市其他监管系统相互衔接,实现技术数据共享、相互移植。系统预留接口,方便升级换代。

三、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围绕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结合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的特点,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省内外试点城市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要合理确定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构架模式、网络建设内容和方法步骤,突出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解决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方面实现突破。在*年底前,各城市要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工作,经省建设厅组织论证后,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二)认真做好基础信息数据采集和管理工作。各地要依照建设部有关标准规范,建立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数据库。在积极整合城市各类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前期基础工作,认真采集、分析、整理单元网格、城市管理部件、空间地理??管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同时,适应提高管理水平和拓展管理范围的需要,注重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为各行政区域之间的系统联预留接口,为系统升级换代预留发展空间。

(三)创新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合理构建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和监督管理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覆盖各区、街道(镇)、社区的数字化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起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进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统一形成快捷高效的联动和互动服务方式,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数据的处理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四)建立健全综合监督考评体系。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合理改善管理职能,调整落实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体制。着力强化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和衔接,建立健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综合监督考核评价体系,从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和岗位评价等方面,实现对各区、街道及专业管理部门工作绩效的综合考核评价,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积极引入社会评价,强化社会大众参与度。

(五)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置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工作效能,加强城市管理监督员、信息员队伍建设,合理装备新技术、新装备,强化操作培训与实践指导,尽快掌握数字化技术、标准、规范和工作方法,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从定时管理向全天候管理拓展,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拓展,确保城市运行中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切实提高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组织领导水平

(一)加强领导,科学实施。加强城市管理,是城市人民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程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把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管。要认真组织制定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多方论证,确保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明确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牵头单位,落实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把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和技术保障等落实到位,确保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二)规范管理,创新机制。各级政府要以监督评价为核心,整合行政资源,优化机构设置,着力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理顺涉及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能,建立起部门间相互配合、条块间相互结合、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互补充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将涉及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城市河道、静态交通和侵占道路等城市管理要素,以及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运行问题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施统筹监管。对现有的电子政务、交通管理监控系统、城市管理监控系统、公用事业监控系统、市政公用12319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资源,要积极进行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三)以人为本,公众参与。通过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强化城市管理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运用新型监督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将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管理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和监督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发现、处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将政风热线、市长信箱等内容纳入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当中,努力把城市管理的日常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城市管理的工作成效接受社会评判,实现执法、监督与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9篇:城市管理效能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网络化城市管理服务创新

1智慧城市视野下网格化城市管理的价值分析

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在现代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随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开展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完成现代科学工作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效果,还能顺应时展的需要以及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日益增多的城市发展需要,基于此,要学会利用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深入了解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地位,以此提高现代城市的综合效能。以传统的城市发展需要来看,其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已经足够健全,并且具有十足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经验。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城市发展需求逐渐多样化,对于城市工作而言,这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如何在这个新时代,创新工作模式,改革工作方式,以此提高城市管理服务工作效率是实现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

2智慧城市视野下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原则

2.1信息化原则

在智慧城市视野下创设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体系,要对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深入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通过有效地整合现有资源,并进行分析,以此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实际的需要,强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体系的有效性、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化改革,优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体系,促进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保证智慧城市视野下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2.2智慧化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正逐渐摆脱粗放式模式,向着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等方向发展,对于提高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在工作过程中,还是建设过程中,都要全面考虑,根据工作需求、实际情况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智慧化。进而通过现代化的工作观念促进传统工作理念的转变,从而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时展的脚步。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过程中,如何通过智慧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模式,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推动工作格局的优化。

3智慧城市视野下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创新措施

3.1更新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的工作理念

在智慧城市视野下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中,如果要提高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更新其工作理念,构建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理念,通过观念的转变,更加清晰地认识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在实际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受传统工作理念影响,依旧沿用着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忽略了对于工作理念的更新和工作模式的创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综合效能的提升。所以,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对先进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更新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的工作理念在整个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更新现代化的工作理念,创新先进的工作方法,进而保证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推动智慧城市视野下现代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快速发展,促使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得以有效的发挥。

3.2提高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地位

在现代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不重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代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规划中,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通常被放在相对比较低的层面中,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现代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到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对现代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地位,在资源分配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上,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可以整理相应的工作思路,以此提高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地位,进而保证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构建完善、健全的现代工作格局,完成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优化,以此提高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综合效果。除此之外,现代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要对自身的定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明确自身工作的职责以及范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3健全、完善现代智慧化管理工作机制

在智慧城市视野下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时,一定要健全、完善现代智慧化管理工作机制,以此优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结构,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模式以及方式在现代城市中的实际应用。在传统城市的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有很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城市管理服务工作模式的开展。所以,要深入寻找机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研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进而更新传统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对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衔接、资源利用等内容进行创新改革,进而提高管理效能,为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现代城市网格化管理服务的综合水平。在完善、创新现代智慧化管理工作机制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这就需要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人员从创新的角度看待当前的体制问题,以此排除各种困难,真正解决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体制问题。

3.4壮大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人才队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逐渐向着专业化、复杂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而现代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人员,需要从自身工作能力入手,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网格化城市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其专业型人才对于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要壮大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人才队伍,提高人才队伍总体质量以及综合实力,适应现在不断提高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需求。对于工作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需要工作人员对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局面有着一定的处理能力,所以,对于人才的引进,要进行综合性、全面性的考核,以此吸收符合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需求的专业性人才。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原有人才队伍的培养,根据现代化培训模式,多方面培训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以此适应当前现代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发展需求。

3.5注重与现代城市的发展实际相结合

在智慧城市视野下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多数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在管理理念上过于陈旧,对于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体系缺失一定的合理性,导致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没有真正与城市实际情况以及实际管理情况相互结合起来。在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时,其效果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所以,要根据城市内的实际情况,研究能够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智慧化管理服务工作体系,真正实现科学、系统、高效的城市管理服务目标,城市管理服务工作人员不仅要创新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还要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4结束语

本文首先深入地分析了智慧城市视野下网格化城市管理的价值,然后从信息化原则、智慧化原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智慧城市视野下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原则,最后根据实际情况,从更新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的工作理念;提高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地位;健全、完善现代智慧化管理工作机制;壮大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人才队伍;注重与现代城市的发展实际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智慧城市视野下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创新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柳忠,李建平,宋林蕊.智慧城市视野下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创新[J].地理信息世界,2015,22(4):8-12.

[2]石瑛.智慧城市视野下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创新思考[J].时代经贸,2018(2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