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文化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再生产;城乡差异;二元差异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4-0005-03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反思当前教育现状时指出,教育不平等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诸多因素中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将目光集中在文化障碍问题上,认为当下文化障碍和经济障碍(文化障碍有时甚至比经济障碍更难逾越)已成为生产与再生产社会阶层以及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1]。1973年,布尔迪厄正式提出了文化再生产理论。在该理论中,他强调了三个观点:首先,教育行动是一种符号暴力。无论从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来看,教育都具有双重武断性,即教育内容的选择是一种武断性,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文化,而这种教育内容又通过独断的方式强加给学生[2]13。其次,学校通过符号暴力实现文化再生产。
阶级的文化武断地强加给学生,有利于统治阶级子女的学业成功。而同时,教师的权力是由统治阶级给予的,评价学生的标准也是由统治阶级的文化决定的[3]29。因而,在统治阶级文化背景中成长的儿童显然在教育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被赋予文化资本[4]192-201。不同的学校教育,更是强化了不同阶级文化资本的差异!最后,文化再生产导致社会再生产。文化资本被制度认可后变成了一种资格如文凭和学历,然后通过把学术等级转化成社会等级,就完成了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优势阶级则通过把自己的文化资本转化为子女的文化资本,让其获得教育证书,确保子女的优势地位,实现代际间的传递[4]42。
目前在我国,农村学生能够考入国内一流大学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接受基础教育后又不得不返回基层从事劳动。从表面上看,是他们个人能力或天赋的问题,前期的研究也偏向于经济原因上的探讨,很少触及到社会文化方面的深层隐形原因分析,而布尔迪厄则以其敏锐的视角和洞察力将目光聚焦到深层的社会文化上。
一、文化再生产视角下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差异呈现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形成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占据优势主导地位,而农村地区则处于弱势被动地位。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
(一)教育起点的差异
布尔迪厄提到,在考虑经济资本的同时,不能遗漏最隐蔽、最具社会决定性的教育投资,即家庭所输送的文化资本(在将来的教育行为中,所产生的学术性收益直接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4]194。
1.文化资本的不同
文化资本以三种不同形式存在: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可以被视为是具体状态的文化资本;被社会认可的学历和文凭是制度化状态的文化资本;书籍等文化商品则是客观状态的文化资本。前两种形式的文化资本虽然不可以直接传递,但可以通过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让子女在无形的熏陶中得到继承,并通过学校教育使其制度化为教育资格。与城市父母相比,农村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非常少,因此,在前两种文化资本上,农村子女相对城市子女处于弱势地位。而客观状态的文化资本虽然可以直接传承,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家庭的图书拥有量远远高于农村家庭,因而,在第三种文化资本的占有上城市子女依然处于优势地位。
2.教育投入的差距
布尔迪厄认为,衡量文化资本最为精确的途径,就是将获取收益所需时间的长短作为其衡量的标准[4]198。从闲暇时间的拥有量来看,农村居民的时间也许并不少于城市居民,但其花费在子女身上的时间却远不如城市居民。首先,在观念上,农村的父母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赚钱供孩子上学(当然有些家长还持教育无用论,不支持孩子接受教育),认为为子女付出了学费就已经够了,其次,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知识方面的局限性使他们无法较好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同时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也使得他们无法常常带着孩子出去游玩,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特长;最后,近年来,大批农民离乡背井进城务工,造成的大批留守儿童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父母和子女连见面的机会都屈指可数,毋庸说教育子女了。
3.教育期望的差异
教育期望影响着成功机会,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现实中,农村的父母出于一种相对保险和相对传统的考虑,往往不会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而市民阶层基于其本身的地位及周围面临的压力,往往会希望子女通过良好的教育能够更上一个阶层。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影响到了城乡家庭教育的实际行动。
(二)教育过程的差异
1.课程内容的城市价值取向
根据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的观点,课程就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化选择,它界定什么样的知识是优越和特殊的,什么样的知识是可以称为学校教育知识的。而这种知识的选择与界定其实又与权力相关,它必须符合特定时期优势团体的价值和信仰,与优势团体的文化相一致。因此看起来似乎是中性的、不偏不倚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却暗暗地偏袒那些已经获得语言和社会竞争能力以及掌握优势文化的人,因而再造了更大的社会等级制[3]116。
首先,从课程的设置来看,音乐、美术、语文、英语、思想品德等科目相对来说更加体现强烈的城市价值取向;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知识本身相对来说价值中立;仅有劳动课与农村学生的经验及文化更为接近。其次,从各科课程内容上看,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学科内容更倾向于城市文化价值的取向。
2.教育过程中城乡教师文化水平的差距
如果说父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对于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么教师的文化资本对于学生的影响则是直接而深远的。因此,城乡教师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学生的受教育水平。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师资面临着以下两个突出的问题与挑战:
(1)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尤其在偏远地区复式教学、包班教学现象依然严重。另外,农村音、体、美教育师资短缺,使得这些学科大多形同虚设。
(2)总体说来,城市中小学教师无论是学历、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研能力等方面都要明显高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以山东及北京城乡小学教师学历情况为例(见表1)。
(三)教育结果的差异
1.基础教育评价标准的不公平
在我国,最具权威的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就是高考,但其公平性同样值得推敲。我们知道,当前高考日益重视学生各种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察,如山东高考采取“3+X+1”的模式,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英语;“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指基本能力,主要涉及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而实际上,农村考生信息相对闭塞,资料相对匮乏,优秀的教师资源更是紧缺。采用这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评价方式,无疑会使我们的农村学生处于更加劣势的地位。
2.基础教育评价结果的不公平
基础教育评价结果的不公平鲜明地体现在高等院校的新生城乡比上。余秀兰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南京大学2002级9个学院19个系的学生的家庭居住地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如图1[4]213。由此可见,高等院校新生来自城市和县镇的要占大多数,仅有部分新生来自农村。
二、文化再生产视角下审视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启示
以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更高、更深刻的剖析当前城乡基础教育差异,我们洞察到城乡基础教育之所以出现二元差异,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原因,还有更隐蔽的社会文化因素。如布尔迪厄所言,教育确实具有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功能,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即在创造公平机会的同时,又在制造着机会内的不公平。既然教育有存在的必要性又有内在的矛盾性,那么教育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呢?毋庸置疑,这需要政府、学校、家长整个社会的合力:首先,在教育起点上,广大农村父母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抱以更高期望。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摒弃一味倡导的“城市至上”的课程价值取向,适当地添加一些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村文化的课程内容;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范生投身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去,为其注入新鲜血液。最后,在教育结果上,应该修正城市取向的评价标准,选择一些适合农村学生的考试内容;变革考试制度形式,增加对弱势群体倾斜的政策法规,从而达到实质的公平。
正如罗尔斯所说,“对于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5]。希望我们的教育可以在这样一种不断反思自我的基础上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朱伟珏.一种揭示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2006,(5):109.
[2[法]布尔迪厄,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3.
[3]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一、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主要方式
1.银行贷款、融资平台为主要来源。近三年来,全市金融机构累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贷款220.16亿元,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贷款余额达到70.1亿元,其中政府融资平台贷款55.3亿元。从贷款方式来看,一是通过商业银行融资,由郴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公司等平台公司为主体,凭借政府信用,与商业银行签订借款授信协议,获取城市建设资金,如2012年12月末,市城司在商业银行有贷款余额10.5亿元,目前正在对接当中的贷款有4亿元;市出口加工区高科司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5亿元;二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融资,国家开发银行以其作为政策性银行的特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为郴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如市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009年,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签订了3年100亿元合作框架意见,截止2012年12月末,市城建司在国家开发银行有贷款余额19亿元。
2. 民间融资、居民自筹分量不小。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但除了部分龙头农业企业,大多数的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还是面临资金短缺难题,在银行系统融资不大的情况下,只好靠自己想办法,大部分资金是靠自筹,向亲朋好友借款。在缺口比较大时,一般是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筹集资金,据调查,有70%的小微农业企业都是靠自筹和民间借贷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的。另外,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大多数居民在建造房屋、购买大件家用电器或交通工具时,也是通过向亲朋好友借款或民间借贷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3.土地出让收入不容小视。近年来,郴州市将原来实行的土地有偿使用、协议出让的做法,转变为对除工业项目用地外的经营性项目用地一律以招标拍卖或挂牌交易供给的方式,建立了政府统一规划用地、土地储备收购、土地市场交易等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供地制度,实现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为城市基础建设募集了大量资金。据统计,2010年以来,郴州市(只含市城区及苏仙、北湖两区,其他县市财政直接归省管)累计实现土地出让收入约127.3亿元,其中2012年,市本级出让土地7399亩,121宗,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土地等完成土地出让收入达40亿元;2013年上半年拍卖土地40宗,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1.2亿元。
4.财政投入不断加大。财政拨款是当前郴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不但直接用于城建基础设施项目,也作为稳定的收入来源用于支付平台公司银行贷款的利息。据统计,2012年,通过立项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补助资金14.8亿元,郴州市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财政拨款达到75.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3%。郴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公司2009年成立以来,公司累计筹措的136亿城市建设资金中,财政拨入城市建设资金达17.9亿元。另外,2012年财政还安排偿债(贷款及利息)基金40亿元,增强后续融资能力。
5.招商引资持续增长。据统计,2010年至2012年,郴州市实际到位外资19.1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676.8亿元,其中2012年实际利用FDI7.5亿美元,增长19.5%,实际利用内资268.7亿元,增长19.1%,新批内联引资项目745个,增长7.3%。招商引资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招商引资的资金大多用在新城区、工业园及农村观光旅游等项目的建设,加强了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6.其他融资方式创新。 一是BT、BOT融资。据统计,全市近三年BT融资195.6亿元,BOT0.5亿元。其中,市城司采用BT模式建设的项目已达27个,BT融资达71亿元;二是发行市政债券。如市城司2011年、2012年分两次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募集城市建设资金36亿元;三是采取信托方式。2010年,与湖南省信托公司签订了3年10亿元的战略合作意向,2012年,又与湖南省信托公司签订了10亿元的战略合作意向,使郴州成为迄今湖南省信托在湖南除长沙外最大的投资城市。近三年全市采用信托方式募集城市建设资金23.5亿元,其中,仅2012年市城建设投和市出口加工区高科投分别通过湖南省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融资6.5亿元和1.5亿元;四是发行基金方式。如市出口加工区高科投有限公司通过工商银行承销,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发行了湖南省第一支城市建设基金,金额3.34亿元。
二、金融支持郴州市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困境
1.县域金融机构少,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丰富。郴州市现有银行类金融机构18家(含5家村镇银行),但大多集中在郴州城区,新入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在城区,县域只有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加上农发行、邮储银行及农信社等机构,甚至桂东、汝城、嘉禾、临武几县连上述机构都未配齐。在县域,农村镇以下地区的金融机构只有农信社或邮储银行,据调查,有41%网点集中于县城和周边城镇,80%以上的乡镇没有ATM机或POS机。目前除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外,其他县级金融机构几乎无信贷审批和产品服务创新权限,严格的层层报批程序降低了县域经济融资效率,使金融辐射薄弱的城镇更加难以享受到便利化的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产品单一、雷同,信贷门槛高,审贷环节多、时间长等问题仍普遍,难以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
2.融资平台受政策调控,平台公司融资难以为继。一是投融资风险逐年加大。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运作手段落后,缺乏主营业务收入,“造血”功能不足,自身不具备偿债能力。融资平台的贷款名义上是公司贷款,实际是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二是融资平台贷款政策收紧。国家金融政策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除了保障性住房项目以外,金融机构禁止给公益性项目新增贷款,以前年度贷款也要“逐包打开、重新审核”,严禁“以贷还贷”,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多数为非保障房类公益性项目,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截至2012年末,郴州各类投融资平台银行贷款融资余额54.68亿元,占全市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9.7%。但随着国家加大对融资平台清理整顿力度,相关政策使地市、县级城市融资平台融资业务停滞。
3. 政策制度不完善,信贷融资基础缺乏。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为解决“三农”贷款难题,国家对有效抵押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土地流转、林权处置已经步入进一步深化改革阶段,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法律和政策瓶颈,如由于抵押政策落实还有不到位等情况,抵质押物的有效性降低,涉农信贷风险难以分散,使得金融机构信贷介入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心无力”。如《物权法》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房产不能用于贷款抵押,限制了基层抵押担保资源作用的发挥,使不少乡镇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贷款。同时,在调查中不少农户反映,虽然国家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但由于相关法律缺乏,土地流转困难,扩大特色种养的规模直接受到制约。而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金融体系提供安全可靠的中长期资金难度较大。调查发现,银行贷款期限多比较短,而且多需担保,融资成本也较高,加上限制条件较多,贷款门槛高,一定程度限制了贷款的可得性,同时,大部分银行都还没有出台针对城镇化的信贷政策。另外,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周期长、资金占用额大、成本回收时间长的特点,并多为公益性项目如城市道路、水电管网等,项目本身不产生现金流,需要政府财政补贴或提供政策优惠维持运营,还款来源较难保障,也无法做到贷款风险项目收益全覆盖,制约了信贷支持的力度。
4. 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造成城乡基础设施尤其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为了解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借助融资平台过度负债,加上由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最终还得由财政资金来偿还,导致了财政“包袱”越来越重。尽管郴州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12年财政收入达到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但随着郴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资金需求也大幅增加,目前的财政收入水平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另外,2012年出让土地的收入也不过40亿元,对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况且,土地作为有限的稀缺性资源,政府掌握的可以出卖的土地有限,征地、拆迁安置和建设用地报批更是难度大,依靠土地出让收入不可持续。再者,地方政府在“政绩”激励下,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抬高相关地皮的地价来获得建设资金这,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初衷相违背,土地财政的弊端日益显现。
三、促进郴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创新融资模式,提升资金供给能力。一是探索多种物权担保形式的产权抵押贷款;二是组织大型项目银团贷款。允许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的投资人提供融资,开展和批发性融资服务;三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利用股票、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大、期限长、使用稳定的特点,鼓励符合条件的城市基础建设主体上市发行股票、债券;四是鼓励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面向城镇化建设发起专项私募基金。五是利用租赁融资工具。六是将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社会上公开招标招股。
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引进民间资本投资。一是改革和完善相关产权制度,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逐步放开一级土地市场,允许农民依法自愿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建立一定区域范围内产权交易市场,为金融机构创新土地金融产品提供条件;二是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市场和民间主导的资本运作方式;三是稳妥推进农民和农村合作基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民自己建设新城镇、新农村,如通过农民合作基金、农村合作基金、农民入股等方式,让农民参与建设,让农民在扩大城镇化投资规模的同时,得以分享城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带来的回报,使农民从拥有土地变成拥有财产,获得向产业工人和股东的身份转变,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民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学生在面对不同环境时面临一些问题。城乡差异对学生的影响也逐渐凸现出来,医护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文化环境做出合适的正确的反应,从而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自古以来的统治者掌权人都是注重城市的发展,乡村则在自然的生长发展。城市就能够更早地接触到新事物,接受的程度也要比乡村高。物质、文化上的衍变速度差异,角度差异,深度差异产生了城乡差异。农村由于开化程度较低,一些保守愚昧思想仍然在乡村根深蒂固,难以拔除,城市却早已经在各方面和国际接轨。近年以来,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城乡差异愈加明显。
二、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的各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是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产品的总称。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成长与发展都在一定社会文化的浸染下进行,人既是一定文化的创造者,又是被哺育者,人本身不仅是社会人,而且也是文化人,他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都体现着一定的文化并受该文化的制约,不同的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方面产生差异和冲突也是一种必然。
三、文化差异对学生管理的分析及挑战
对于文化差异不断增大,为了提高学生管理水平,进行以下的分析:
1.对于文化差异可以从文化特征入手,寻找文化沟通的契合点,对文化背景的差异来说,主要是表现在本民族与他民族在上的差异,各种教育模式方面的不同,各民族历经千百年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影响着本民族人民的思维模式和规范着行为准则,学生生源地文化为学生的成长环境提供了最为主要的养分和动力。所以,要及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下,不断进步及提高学习效益。
2.对于文化差异可以树立大教育观念,理顺学生管理体制,形成一种高效的管理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复合型的工作。同时,学生的管理也是一个复合型的工作。它可以涉及到外事、招生、教学、后勤、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但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要树立服务意识,管理和服务是学生教育的两个方面,管理也是服务,服务体现着管理。
3.对于文化差异可以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利用各种载体,加强交流和文化熏陶。沟通与交流是消除隔阂,减少分歧的最好途径。作为管理者,要善于组织并运用各种载体,使留学生参与其中,在沟通中增进理解,在交流中建立友谊。当留学生的交际范围不再仅仅是留学生时,他们的事业也会变得开阔,对学校,对中国的情感也会随之增加,对学生身份的认同度也会提高,管理的阻力会大大减少,冲突的可能会大大降低。
四、结论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文化建设
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在我国,城乡“二元化”问题非常突出。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经从经济效率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比较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现代化至少落后了一百年,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而且城乡“二元结构”日渐突出。”所谓的城乡“二元化”问题,主要的表现集中在:一个国家的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为主,而农业则主要是小农经济;城市具有较完善的现代化交通、通讯、卫生和教育等设施,农村则十分欠缺此类建设;城市人口具有较为充裕和悠闲的消费方式,广大的农民却仍然以温饱等于消费在生活。
长期以来,重庆作为我国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最终都可以溯源到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一主要矛盾。重庆市3100多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80%以上,而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正好与之相反,为4: 1。有研究表明,重庆和我国很多地区一样,正在从“城乡分割”的阶段(城市化率10%-30%)逐步向“以城带乡”阶段(城市化率30%-50%)过渡。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对农村的建设主要着力点还是集中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经过直辖十年的不断努力不断拼搏,重庆的农村面貌得到了较大改观,经济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来说,还是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人民生活的基础,在生活得到改善的基础上,我们的农村人民必然会增加对文化的需求,而与此同时,文化的存在也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如何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下好下活这盘棋,就成为了统筹城乡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目前,对于重庆的四十个区市县来说,在不同程度上,城市和农村各自的文化建设工作还是存在着自成体系,相对分割的局面。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城市有城市的规章制度,乡村有乡村的风俗习惯,两者之间的融合交流程度还是比较薄弱。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大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破固有的“城乡分割”的思维模式,改变城市和农村各自为营、故步自封的状态,将城乡建设,尤其是城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共同进步。
一、牢固树立城乡文化平等共进的观念
重庆和全国所有地区一样,在城乡文化方面,不仅在文化基础设施和投入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城乡文化本身之间也存在差异。这种城乡文化差异很大一部分是经济社会差异造成的,因此在消除城乡文化差异主要是依赖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有首先消除经济地位上的差异,才会消除心理上的差异,城乡之间也就不存在根本性的文化差异。当然由于生活和生产方式不同,城乡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内容上的不同。对于这种不同也要客观看待,有的方面可能有先进落后之分,也有许多方面不存在优劣之分,只不过是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而创造出的不同文化内容和形式。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城市和乡村这两种文化之间,谁是更好的,谁应该被谁取代。
我们提倡的城乡文化统筹,应该是在城乡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统筹的条件下,通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减少城乡之间在文化上的高低之差。但是不论如何统筹建设,都不需要完全抹杀城乡文化的不同特点。我们进行城乡文化统筹,必须首先确立一个观点,那就是作为不同性质的个体,城市和乡村都不可能取代对方,只是各自以更好的形态存在。
二、让城乡统筹文化建设成为重庆人统一的精神寄托
我们进行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共同目标,就是要以文化的平等、自由的交流为主要内容,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融合过程中实现主体对自身价值的内在认同,这种主体,要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
我们提倡的文化的最终价值,就在于人们通过文化活动实现对自我生存方式和自我价值的认同。城市与乡村之间由于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这就造成了广大的农村群众产生对自身价值容易产生否定感,而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可以在城乡经济融合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对自身价值的再次肯定。我们应该让城乡文化通过统筹的形式,来融合和开创出一个新的文化体系,在这个当中,城乡之间平等自由交流是关键所在。我们在封闭对立的城乡“二元格局”中是不可能实现文化整合的,因此,城乡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是城乡文化融合的基础和前提,而城乡统筹发展也必将为文化融合提供机会和可能。
三、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在城乡统筹文化建设中的先锋作用
农村文化深受城市文化影响,文化生活水平和与之靠近城市的距离成正比,以城市为中心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布。通俗的讲,就是越靠近城市的乡村,其文化建设工作就显得越充分、良好和扎实。
重庆拥有40个区市县,每个地区的中心区域,其实都已经成为了该地区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把各地乡村的文化建设,主动和与之相对应的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设接轨,接受和传播城市文化的辐射,开发利用地理优势和文化产业潜能;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区域的中心城市,让它们充分发挥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做带动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先锋。我们要加强城乡文化互动,努力缩短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距离,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局面。比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结对子”活动,互帮互学,互惠互利。文化市场也可以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图书、音像、电影、网吧、娱乐等项目逐步走进农民的生活。要更加自觉地推动城乡文化之间的联动,改变长期以来二者分割的状态,在新的高度实现二者的融合,逐步构建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新体制、新机制。
四、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
我们提倡的城乡统筹,很大部分包括了乡村的城市化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文化事业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不断加大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使农村文化发展有较快较好的起色。针对重庆广大农村的现状,我们能采取的重点工作可以有: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用健康向上和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占领阵地,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质量,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投入,把村级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着力点,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切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加强农家子弟的学历、素质和职业教育,培养他们成为现代社会的劳动者。
五、建立城乡文化产业链
重庆广大的农村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重庆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象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重庆的评书、“言子”、清音、连箫等地方曲艺形式,象铜梁龙灯、秀山花灯、大足石刻等民间传统文化瑰宝,如果通过充分挖掘、整合、优化、利用好这些存在于广大农村的传统文化资源,除了满足农民自身的文化生活需求外,完全可以进城展演或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一方面,对于广大乡村,我们可以用较为繁荣的城市文化进行援助,另一方面,对于经济条件较好乡村,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形式,着手规划利用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构建文化产业链,以期达到文化和经济上的良性互补,可以真正实现城乡全方位的互动与交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建设中,我们要用文化搭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用文化筑实城乡统筹发展的根基,就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事业的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城乡文化统筹建设,让文化事业真正成为重庆――“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力向前发展所倚重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l]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城市;农村;大学新生;适应性
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由于新生的不适应性带来的各种难题,因此,不管是对于社会还是学校而言研究城乡大学新生适应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城乡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一、城市与农村大学新生适应性现状及问题
学生在大学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课余生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许多新生进入大学之后会在心理、人际交往、生活、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出现出各种不适应。地域之间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大学的适应过渡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心理接受与适应能力的差异
大学课堂里学习的能动性增强,面对课程门类多、周期短、专业性强的学习,农村大学新生较之城市学生比较难接受与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这就会使他们容易陷入迷茫、无所适从的状态。现实与梦想的差距会使他们陷入挫败感,对未来没有定向与把握从而容易产生心理的焦虑和抑郁。
(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差异
地域的不同给城乡新生造成了语言、生活习惯、性格上的明显差异,这就给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城市大学新生生活条件优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容易与大多数同学有共同话题并使他们很快熟悉起来,从而结交新朋友。而农村大学新生由于自卑,性格内向,家庭贫困等因素往往致使与同宿舍外的其他同学的了解程度和交往范围不够。
(三)生活独立性的差异
城市大学新生大多是第一次住校,离开了父母,任何事情都得自己完成,生活自理性、独立性弱于农村大学新生。当以自我为中心的城市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得不到同辈的关心也不能得到家长式的关怀时就会心生埋怨与孤立情绪,进而可能诱发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四)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城市文化具有多样化、与时俱进、时代感强等特点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农村文化很容易与其碰撞而妥协被同化。农村大学新生来到城市后,全新的环境与生活方式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例如当代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攀比心理、信任危机、道德滑坡、政治冷漠、庸俗化现象就是很好的说明。
二、造成城乡大学新生适应性差距的原因
城乡大学新生存在的这些差异必然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及自身发展,要想解决问题必然要找出其根源。本文从社会经济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学校培养方式方面探讨其原因。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教育双轨制。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农村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显然物质生活亦是如此。在生活方式上,因为经济基础不同,农村大学新生消费以基本需求为主,心理压力较大。农村大学新生在生活上的苦恼有经济上依赖与生活上要求独立的矛盾; 经济上的绝对困窘等。素质教育虽然已经逐步渗透到农村但是落实程度很低。由于思想观念较难转变加之社会现实的压力,大量农村新生视野狭窄。机械学习现象普遍存在。
(二)城乡父母价值观不同带来的家庭教育方式及内容的差别。
城乡父母由于教育程度、生存的年代及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农村大学新生的家庭教育先天不足,他们的成长多处于自发状态,性格相对传统而保守,而城市大学新生受到环境熏陶,家长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与大学、社会容易接轨。
(三)城乡学校着重培养层面、培养方式及老师授课方式的不同。
城市的大中小学校在提倡及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层次全面发展方面比较重视,而农村学校仍把学生的学习教育放在首位, 心理教育相对忽视。同时农村大学新生从较为封闭、 社会生活节奏较慢的乡村进入充满刺激诱惑的现代都市, 不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容易感到无所适从、自信心不足、紧张烦躁。
三、提高城市与农村大学新生适应性的措施 (下转第34页)
(上接第30页)无论城乡大学新生都要以学习为第一要务、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合理安排业余生活、培养广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保持心理健康适应大学生活为更好地走向社会积累经验。
(一)城乡大学新生应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城乡大学新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独立思考大胆创新,进而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应对能力和心理耐挫力,正视生活中的各种意外和挫折。农村大学生更要全面发展基本素质,广泛涉猎,提升自我意识,做生活的强者。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务求全面丰富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顺畅的知识传播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新生心中逐步内化。在坚定理想信念、纯洁思想道德、端正价值追求等方面狠下功夫,学校也可以应利用各种仪式、标志符号及宣传措施或者宣传可歌可泣的事迹来进行教育,同时,制定一系列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管理规章制度,为大学生营造公平、公正、平等、关爱的氛围。
(三)家庭引导侧重心理沟通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多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多与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爱与呵护时也应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和解决难题。此外,父母平时应和老师积极沟通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及可能遇到的心理难题,及时地给予疏导和帮助,使其顺利度过难关。
(四)社会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城乡新生的适应过程也是社会化过程,社会也要有一个良好的风气保证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受污浊氛围侵蚀。全社会各方面应充分利用电影、广播、网络、媒体等传媒技术传扬社会美德,为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巍.关于城乡大学生差异性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02).
[2] 杨植强.城乡文化差异下的在校农村大学生继续社会化[J].社科纵横,2010,(12).
由于各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有所差异,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英语,了解各国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在各国之间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基础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并且跨文化交际能够让学生了解各国的待人接物、、文化知识、行为举止以及国家典故传说等,进而可以更清楚的明白英语的用法,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尊重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交流。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中英语教师如若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让学生适当的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那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
2.1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
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一般为课堂,所以高中英语教师也可以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战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逐步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与中国的现代生活的文化相对比。例如:某校高中英语教师把课堂设置为学习西方文化的主要“战场”,让学生认识西方文化与中方文化的差异,如:为学生讲解中西方对待城乡生活的态度及看法。除此之外,高中英语教师还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比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总结归纳差异形成的原因。让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并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2扩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渠道
高中英语教师如若仅仅靠教学课堂作为培养渠道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扩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渠道,让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手机、电脑、电视、报纸等)查找西方文化,以便于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了解西方文化,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某校高中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为学生扩宽了认识西方文化的渠道———这位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室中为学生设立了一个专门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角,这个学习角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不同的渠道查找西方文化的相关知识,然后把所查找的资料粘贴到学习角以供所有的学生参考。然后在特定的时间举办一场西方文化知识竞赛,最后评比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来鼓励学生学习西方文化,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提升高中英语水平。
2.3有机结合语言与文化教学,提升西方文化价值
虽说西方文化对学生学习高中英语尤为重要,但是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却并没有注意到在教学中的价值,从而忽略了西方文化的传授。所以在高中英语教育中,教师必须学会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以便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交流能力。例如:在西方文化中“old”代表着某人需要被帮助,然而在中方文化中“old”表示年老,并且中国人喜欢在朋友的姓氏前加一个“老”字,其主要表示对朋友的尊敬以及亲切之感。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学会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提升西方文化在高中英语中的价值,并且以便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4合理设置高中英语课外活动
高中英语教师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之外,还可以为学生合理的设置高中英语课外活动,以便于学生能够有效的认识西方文化。例如:某校高中英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与西方文化有关的相关短片,让学生在短片中体验异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报纸、音像等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式方法。
3.结语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意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07-1.5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对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掌握,同时也是对于文化的理解。语言的交际意味着文化的交流,交际过程必定会涉及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存在于所有语言之中,例如语言之间会话的内容、表达的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息息相关。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交际准则,一种文化的交际准则可能和另一种文化的交际准则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如果不了解对方文化的交际准则,在交际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问题。为了避免在交际过程中产生问题,必须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化的热情。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人的世界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情感以及交际准则都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我们存在、思考、感知以及交际的一种方式。
文化如同一只粘合剂,把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文化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必须依据文化准则行事。文化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语言正是传递文化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说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语言是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灵魂。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
在外语教学课堂中,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当在教学过程中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应该重视这些文化知识。在学习材料中涉及称谓、打招呼、寒暄语等内容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本族文化和外国文化在这方面表达方式的不同。手势、身体语言、说话者之间保持的距离等往往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含义。当学生在阅读外文资料时,他们会意识到另外一种不同的表达感情和需要的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在备课方面要有充分的准备,不仅是语言知识本身的准备,同时也是文化知识的准备。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建立起沟通两种不同认知方式的桥梁。语言的使用一定是在特定的语境之下,这一语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文化,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文化,才能进行成功的交际活动。
如果语言是人的一种行为,那么文化就是人的一种特定的行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行为、交际准则。那么学习外语就意味着在自身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认识具有对方文化特征的行为准则。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交际行为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这是一种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言是形式,文化所体现的信仰、价值观等是内容。
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如果学生希望像使用本族语那样熟练地使用外语,那他们就必须尽量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对外国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应该知道语言本身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所有的语言都能够满际的需要。特定的语言传递特定的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让学生了解本族语和外语在语言上和使用上的差异,让学生能够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在翻译和交际等方面所犯的语言错误。
三、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了解文化的差异,承认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于不同文化之中的。语言是内嵌于文化之中的,因而不可能和文化脱离。语言的差异根源往往在于文化的差异。
在课堂中培养文化意识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了解语言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往往表达了一定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地道的词语和表达,理解适合一定情境的语言表达,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自然的交流,理解并能够接受对方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看法,让交际顺利进行。
学生在跨文化学习中总会有积极的收获,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障碍,这往往是由于本国文化的影响。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肯定会感受到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差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在外语课堂中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融入外国文化之中,促进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教师还可以使用许多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阅读、电影、模仿、游戏等,都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除了使用这些方法以外,教师还应该在文化培养过程中发挥指导者的作用。教师的正确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中取得进步。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对于目标文化怀有求知欲,能够通过图书馆、媒体和个人观察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目标文化。
如果希望学生掌握外语,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提高交际能力。成功的语言学习不仅意味着掌握符合语法规则的语句,同时意味着了解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语句。交际能力必须是语法能力、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的结合。语用能力指的是能够依据特定的社会、语用、文化情境使用语言的能力。
正如在道歉或者提出要求时,我们必须依据说话者和听话者的社会身份、年龄、性别等社会因素来选择使用的语言。在一定的情境下,一种言语行为可能是可取的,另外一种就可能是不可取的。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目的,教师必须尽量打破文化障碍。在讲文化差异之前,可以先讲一讲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讲完相似之处,自然要讲差别。在讲述特定的文化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比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讲述的内容应该体现目标文化的价值观念。
在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开始的内容可以是外国文化的家庭、生活条件、学校、朋友之间的关系、休闲活动、节日、婚姻习俗等。之后的内容可以转到地理特征、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生产、交通、城乡生活、艺术、音乐、舞蹈、电影等等。
进行这些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他们对目标文化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别之处。文化知识的积累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让他们意识到虽然有些文化现象在全球具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文化之间依旧存在着多样性。
四、结语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准则、信仰、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在交际过程中,学生应该一方面可以与对方探讨本国文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与其探讨他国文化。他们可以运用他们的外语知识,与对方进行双向的交流。
培养文化意识的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存在于第一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具备文化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应对交际过程中的问题,找到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冯辉.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及其方式[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胡海,邓海燕.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2).
[3]江玉清.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问题探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2).
[4]杨南薰,邹柳.跨文化交际及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010年初,李红艳的著作《乡村传播学》顺利出版,这不仅成为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乡村传播学理论的著作,同时也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占中国大半的乡村地区和广大农民将不再是中国传播学的盲点。
为了进一步推动传播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李红艳不仅在实名博客中分享了乡村传播学的相关论文和随笔,而且早在2008年5月就创建了中国乡村传播网。
目前,李红艳及其团队研究的乡村传播不止是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乡村社会的影响,也涉及人际的传播和交流——包括乡村社会内的人际交流和乡村城市之间的交流,这也部分打破了传播学研究局限在大众传播媒介上的局面。
在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巨大文化差异。信息的不对称、知沟的扩大、文化心理的偏见等“传播断裂”的现象显然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发展。
作为一门偏重于应用的社会科学,传播学诞生晚(20世纪中期),传入中国更晚(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界在引进、消化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在寻找本土化的切入机会和应用模式,但大多忽略了农村地区的传播形态。因此,传播学的发展一直以城市为中心,广大的农村地区长期处于边缘地带。
事实上,乡村传播研究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就已经得到重视,他们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如何将新技术、新产品在乡村社会中加以普及。随着美国社会形态的转变,城乡之间的差异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流话题,因此,乡村传播研究的现实意义便逐步减退,研究本身也终从热点归于平淡。
李红艳认为,对于美国社会而言,其实用性和经验性的特征,使得关于乡村传播的研究主要侧重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毕竟这是在短时期就可以见效的,而文化概念、人的意识、价值观等则需要漫长的过程。
谈及国外乡村传播学研究对构建中国乡村传播学的借鉴意义,李红艳表示,一些研究成果在中国的现实中也很实用,如农业推广体系和诸多我们认为可以促进农村发展的工作持续地进行中,这些都是自 然而然的发展中的现象,与政府行为体制、政策机制和学者的现实关怀相关联。但同时,我们的社会形态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借鉴毕竟只是借鉴,本土化的民情、乡情和人情还需要细细研究,不能把他们的研究结论完全套用,或者是用来解释现实中诸多乡村社会的现象。
在李红艳看来,虽然我们拥有正在蓬勃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学研究、正在上升中的农村发展管理学研究等,关于乡村社会的研究中心和前沿性的报告日益增多,甚至关于“新”乡土中国的话题也把我们引向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之路上,传播的概念似乎并未被遗忘,但遗憾的是,它只是进入了日常的话语习惯中。
关键词 新疆 双语教育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政府便为提高民族教育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同纲领》,1951年的第一部《宪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都对少数民族教育和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化做出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1950年,新疆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目前新疆教育改革的指示》,1984年,新疆教育厅提出“民汉兼通”的教学基本方针。使双语教育在新疆得到大力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了诸多问题,所以我们应立足于新疆的现状,分析问题所在,提高双语教育。
1新疆概况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分为北疆和南疆,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现在还有其余东乡族、壮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等55个民族。在语言上,使用范围较大的是,汉语、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而在这55个民族中,有些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这就造成新疆成为一个多文字、多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区域。
2多元文化下的新疆双语教育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在西方出现并且运用于解决族群之间的矛盾,即影响族群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差异。并且主张关注民族文化多样性,要求承认不同民族、种族以及性别的文化差异的多元与共存,承认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实行族裔群体公正,以保护族裔少数群体及弱势群体权利,进而追求多元文化的平等共存、繁荣发展。
在新疆,有55个民族成份,形成了多民族混居这一特点。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城乡差异都较大,这就给双语教育带来了困难。
2.1对双语教育理解上的误区
在我国,双语教育就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体现方式。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习主流的文化和语言,还应担负起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接轨。但是部分学校要求所有课程均用汉语教学,不但弱化和忽视了母语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背离了双语教育的本质,同时也伤害了学生的民族情感。
2.2双语教师的质和量都需提高
这已经成为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双语教师的严重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当地的双语学校会派教师到内地培训,但培训后的结果仍然达不到标准。
2.3双语教材有待提高
现阶段的双语教材脱离新疆学生的生活,有些教材是从汉语教材直接翻译过来的,缺少了本民族的文化和地方文化。还由于教师能力有限,对教材的把握上比较有难度,所以更难开展教学工作。
2.4学习过程中民族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部分学生在进入以汉语为主导的学习环境后,由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和汉语言文化产生的差异,会对学生学业产生消极的影响。
3完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疆双语教育建议
3.1正确认识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汉语教学,也是语言上的工具性,也是多元文化的传承性。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和弱化母语的重要性,从学生心理层面上来讲,母语在教学过程中,能消除学生对第二语言的不理解、听不懂带来的焦虑,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母语也是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是民族的载体也是民族的依托。单纯的汉语教学,也会伤害学生的民族情感。
3.2正确理解汉语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
双语教育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的机会,能让民族学生学习社会主流文化和全球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但这也不能说明汉语文化就可以代替本民族文化,学生可以从其他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民族的文化,实现自我理解,同时达到两种文化、语言的学习,可以达到文化互动的目的。
3.3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
对于双语教育,不应该用激进的方式,应该循序渐进。每个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教学,不应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同时双语教育还应该考虑少数民族学生自己的意愿。在教学形式和学校上,应给少数民族学生自主的选择。
新疆双语教育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因为自己的民族身份得到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也能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让各民族学生具有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吴梅.海峡两岸英语教科书多元文化类型的比较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2013.
[2] 库兰・尼合买提,黄敏.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现象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与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2).
[3] 马岳勇,董新强.少数民族文化语境中的新疆双语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