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荀子;道德教育;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72-03

在中国道德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中,先秦诸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遗产,而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又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在战国末期社会大变革的形势下,荀子不仅继承了孔子、孟子的思想,还在融合诸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育思想的新观点,实现了理论创新。荀子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身后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正如谭嗣同所说:“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①荀子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道德教育思想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仁义至上,以礼为纲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一系列道德教育内容,其中有属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如“仁”,旨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意识;还有属于道德行为方面的,如“礼”,旨在给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准则。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围绕“仁”和“礼”扩展开来的。更具体地说,他视“仁”是“礼”的本质内容,“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为此,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仁”的道德范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仁义”观。在他看来,“仁”是人们心中应当有的道德情操,是人之为人应当归宿的“安宅”,而“义”则是人们应当行走的正确道路。

荀子继承儒家传统,在孔子“仁”、“礼”和孟子“仁”、“义”的基础上,着重发挥了“礼”这一道德范畴,把“礼”放在更主要的位置。据郭沫若考证,在《荀子》32篇中,没有涉及“礼”的仅为两篇②。荀子生活于战国末年,他从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希望借助“礼”打破奴隶旧秩序,重新规范封建新秩序。荀子明确提出“隆礼”的主张,把“礼”看成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准则,视礼为修身和治国的根本。荀子确立了以“礼”为纲的道德教育内容,同时并不排斥其他诸方面的道德教育内容,诸如“信”、“义”、“忠”、“孝”、“仁”、“诚”、“慈”、“惠”等,认为这些内容对人的道德教育同样不可缺少。要追寻仁义的根本,只有把握礼,才能得其正确门径,而知礼尤为诸德之纲领。这也是荀子继承儒家道德教育传统的充分见证。

(二)兼容各家,注重实用

战国末期,随着这一国家统一局面的渐趋实现,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也接近尾声。先秦诸子虽异说纷呈,但却有着共同的学术源头,且都着眼和服务于现实,彼此间在学术内容、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通之处,这就为他们在对立斗争中互相借鉴、彼此渗透并适时走向融合奠定了基础。荀子在《致士》中说:“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如何对思想文化进行融合,从而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提供理论论证,便成为思想家们亟待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为此,荀子适应这一社会大变革的客观形势需要,在与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在解诸子之蔽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其长处,援诸子之学入儒,从而综合百家之学,提出了一套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和策略,初步完成了这一伟大历史任务。

荀子对诸子百家的融合,目的在于扬其所“见”,弃其所“蔽”,建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思想体系。首先,荀子吸取百家之学的原则,是看其是否有功用。即是否与改造社会、促进统一的目的相适应以及是否有利于充实自己的学说。其次,荀子认为,吸取也是一种改造。荀子对于诸家之学的吸取并非照搬照抄,而是作了一番改造,经过自己的消化,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荀子自觉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百家学说的批判、吸取与改造,成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关乎人性,与时俱进

战国末期,秦国逐步吞并了其他诸侯强国,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即将建立。荀子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趋势,开始致力于如何将道德教育落实到现实中来,即服务于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国家统一和巩固封建政权的现实需要。荀子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强化儒学适应历史发展的能力,从强调人性恶到论证礼义的合理性,完成了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从“内圣”到“外王”的过渡,从而体现出了创新性特征。

1.提出了道德教育起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的观点

荀子坚持“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如果放纵本能,而不加节制,各种罪恶将随之而生。认为“善”是人们后天接受“礼义道德”教育的结果。另外,荀子还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特点是“能群”,合群在于定分。在荀子看来,“分”只有作为这样一种等级,与伦理关系之“定分”才意味着一种息争合群之道。

2.提出了道德教育内容的新观点

荀子在“隆礼”的前提下,结合孔子、孟子关于“仁”、“义”、“礼”的思想,提出了一个以“礼”为核心的“仁”、“义”、“礼”三者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成为荀子“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所说的“仁”,也指“爱人”;所谓“义”,是使君臣上下各安其分有所节制,而“仁”和“义”都必须以“礼”为最高准则。这是荀子对先秦儒家所提出的宗法等级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结,是对孔子“仁”、“礼”说和孟子“仁”、“义”论的突破性发展。③

关于道德教育内容,荀子认为,首先要分清善和恶、荣和辱的界限。

“正理平治”即礼义法度,“偏险悖乱”,指破坏社会秩序。在荀子看来合于礼义法度、遵守社会秩序的行为和品德,则谓“善”;而破坏、背离社会统治秩序的行为,则谓“恶”。荀子把维护还是损害国家的制度作为区分善恶的标准,把善恶同治国安邦的大事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局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范围,反映了他对道德在社会治乱中作用的高度重视。荀子认为,人之善恶,不在长相,而在内心。荀子对善恶的评价,是以区分善恶的标准为尺度的,而不是以内心为标准的。

何为荣,何为辱,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观点,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④ 荀子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提出了自己的荣辱观。荀子明确指出:“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他认为,荣与辱的根本区别是安与危,利与害的恒常规律是以仁义为先。以利益为后的人将得到荣耀,以利益为先而以仁义为后的人将得到耻辱。得到荣耀的人永远都会通达,得到耻辱的人永远都会穷困。通达的人永远制服别人,穷困的人永远被别人制服,这就是荣与辱的根本区别。

荀子认为,礼是最高层次的道德,也是根本的客观规律,因此是“公义”。而个人和不同群体的物质欲望则是“私欲”。要教育人们树立“公义”,“以公义胜私欲”,即以地主阶级国家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个人或局部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注重德操的培养和训练,是荀子道德教育的特点。荀子认为,德操是一种尽全尽粹、尽善尽美的道德境界,具有德操的人才是成人。成人具有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能应付一切,万无一失,无不成就。德操不是人所固有的,而是后天努力学习、思考、修养,经过长期艰苦磨炼的结果。培养德操是“以心知道”、“心合于道”的过程,即学习客观外在的“道”,并使之内化为个体道德情操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内求所能获得的。荀子所说的“道”,包括“天道”、“人道”,指的都是客观规律性的东西。

二、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是当时各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礼法”思想因其阶级性带有陈腐与消极的内容,但在目前,认真研究荀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具有生命力的精粹内容,并加以改造升华,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教育必须以树立荣辱观为起点

认真研究荀子的荣辱观,摒弃其消极因素,挖掘其合理、积极内核,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荀子荣辱观有利于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荀子·不苟》中强调:“惟仁义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荀子看重的是那种道义上的“荣”,而不是势力上的“荣”,这种重“义”轻“势”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荣辱的自我评价标准:那种表面上风光的“荣”有时固然值得追求,但决不能“唯利无义”,不择手段地追求,否则必然堕落为令人鄙夷的势利小人;荣辱有大小之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和一己私利,只有追求道义上的光荣,并将自己的光荣和国家的、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那才是最大的光荣。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今天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有利于我们传承以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总之,荀子的荣辱观有利于我们正确树立“两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荀子荣辱观要求我们要言行一致

荀子的实践观和知行观启示我们,确立和践行荣辱观不仅要“坐而言”还要“起而行”,一定要把培养个人的荣辱观与日常修身处世结合起来。首先,要激发人们的知耻之心,“人不知羞耻,乃不知成人”,引导人们反省内求、自我评价,使人们在内心深处自觉产生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渴望,进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其次,行高于知,要通过反复实践巩固已有的正确的荣辱意识和荣辱观念,最终化为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我们要自觉“明荣辱之事、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个人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

3.荀子荣辱观告诫干部必修官德课

荀子在《荀子·正论》中主张“仁人在上”,“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重品行,修官德”乃是从政者的生存修身之本,为官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官德”和“品行”,才能摒弃私心杂念,踏踏实实为民服务,从而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从政者要成为清官廉吏,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官德的养成,把握正确的道德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更应注重加强官德的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始终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自己工作成绩的检验标尺。因此,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官德作为必修课,不折不扣地践行荣辱观。

(二)道德教育必须以树立义利观为核心内容

苟子认为,欲望是人的生理需求,本无善、恶之分,只是因为顺着这种本性发展下去,就会破坏社会整体的利益,所以它就变成了恶。因此,他提出“明分”,并确立“先义后利的”基本原则,用来处理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或集团利益之间的矛盾。从社会整体利益来讲,荀子既反对孟子“言不及刑”的思想,也反对墨子“寡欲”和道家“去欲”思想,认为只要人们按照“先义后利”的原则行事,也就能得到应得的利益,也就是说,取财获利必须经过正当的途径,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反对“不义之财”、“取利无迫”。这其中包含的“取利有义”思想、“利民”思想、“见利思义”思想等,无论是作为一种人格理论,还是一种经济政策和立法的指导原则,都有其积极的正面价值。

如何在发展中做到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对双重效应作此合理的调适。而指导这一调适的根本点在于社会成员对“义”和“利”关系的道德认识上。合法有道地求“利”才叫“利”,利益的合理分配叫“义”。这就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规范要维护利益主体的“利”;同时又要求利益主体不仅要遵守法纪,还要在道德认识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三)道德教育必须走德法并举之路

荀子认为,统治者只有隆礼重法,方能治理好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并正确处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相互关系,既重视加强法制建设,又不放松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对社会秩序的调整和保障作用;发挥二者对社会个人的内在约束作用;发挥道德教育的引导、教育、评价等功能对法制建设的影响和补充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的功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道德调整的广泛性、非强制性以及对人的内在约束性,决定了道德必然会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要求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从而建立一个法律他律体系和道德自律体系相协调的和谐社会。当然,我们今天强调的德治,是对包括荀子在内的我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在这样的德治基础上,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创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必然需要加大气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尽力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把依法治国与之相结合,可谓是全新的意义的“隆礼重法”。

[注 释]

①陶师承:《荀子研究》,大东书局1926年版。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第2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6004105

对生命意义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的人学思想中,通过人与客体(包括自然、社会、人和精神客体)的关系深刻阐述了人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三种历史形态,即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不断的扬弃和超越的辩证过程。人的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正是从最本质和最一般的方面概括和思考了人的生命本质、价值与归宿,也内在地规定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目前,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已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念,而人文关怀的根本正是生命关怀,如何通过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新的建构,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视阈中的现实责任与使命。

一、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生命教育,从狭义上来讲主要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对个人、他人及一切自然生命的关注。本文所讲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就从广义上而言,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有许多一致的地方。马克思认为,教育对于唤起无产者的阶级意识,激发其历史主体精神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正是从知、情、意、行激发人的主体意识,解放人的思想,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雅斯贝尔斯也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这与生命教育的本质是相契合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视阈中的价值诉求。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内容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具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23青年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甚为普遍,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思想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脱离,失去生命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抽象的东西,这与其本意是相违背的。比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教育内容上关注普遍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而忽视受教育者的生命感受与体验;在教育方法上以管代导、压抑生命,只关注受教育者思想性的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现实性的需要,影响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养成。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合生命教育的理念和目标,透过理性思维与人性经验来探索人性的真善美,启发受教育者的生命智慧,升华其生命价值,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不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整个社会,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负责,继而培养和塑造“四有”、“五爱”的社会主义新人。可以说,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现实责任之一,对于一个没有生命的人来说,任何的理想都是空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形式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并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调整和充实,它并不是通过简单的一门课程或一项活动,就可以达到教育效果的。在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独立的生命教育课可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生命意识,使个体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仅仅属于基础层面的生命教育,要使个体真正学会欣赏生命和尊重人生,就必须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生命教育,将生命意识内化为个体的情感和需求。目前,国内外学者倡导的以“生命取向”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主要有情感型教育、主体型教育、生活型教育、发展型教育、欣赏型教育等。正是基于此,生命教育被逐渐融入到各个学科、各种知识和各项活动之中,潜移默化激发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热爱,让受教育者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确立积极进取、健康上进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它的教育实践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生存和人的发展”教育的渗透过程,这在所有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不能代替的优势,是扩宽生命教育发展空间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

(三)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要求

生命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它贯穿于受教育者始终,从受教育者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出发,关注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个体性、生活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要求。

首先,生命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特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在个体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个人在理解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意义。生命教育的本质要求正是从每个个体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的实际出发,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个性化特点相契合,二者都是从根本上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

其次,生命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性的特点。生活与生活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马克思比较重视生活世界的本源性,生活与生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等都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阐释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31思想政治教育也理应源于生活,从关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其来自实际生活方面的压力,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

再次,生命教育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生理以及心理的发展规律,从人性化的关怀而非政治性的桎梏来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深刻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3]所以,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根本内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应如此。对生命的关怀和以人为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收到成效的前提保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归宿。只有将生命意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他们才可能成为活动主体,创造生命的意义,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社会价值的历史性回归。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

教育的价值探究 生命是人的诸种价值中最基本的形态,生命教育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由于现代社会中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以及疾病、犯罪的蔓延等日益吞噬着人类的生命感,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工具主义价值观的驱动下,普遍忽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重视和倡导生命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和终极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课题。

(一)生命教育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民主社会的基石,应该成为唤醒、弘扬个体内在潜能的力量,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生命的“缺席”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上,也体现在教育观念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推崇“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等奉献精神,而脱离受教育者的生存实际,甚至异化生命,将思想道德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理论灌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非生命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视受教育者内在情感和精神品性,只是将思想道德教育变成模式化的训练,压抑个性和生命发展的多样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命力和感召力。总之,“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无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还是发展的动力而言,都源于生命,这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向生命的回归。

(二)生命教育是人类应对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的迫切要求

人类在享受自身发展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威胁。一方面,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加快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割裂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在“断层”的异化中,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遭到扭曲;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更也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引导和保证人们的思想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功能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凸显,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存的压力引发了人们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加强生命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重要课题和迫切现实需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

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而青年又有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青年时期是确立人生目标和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青年正处于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十字路口,为此,他们中有些人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在一项关于“对生命的看法”的调查中,对于“你认为自己的生命最宝贵”此问题有28.7%的同学回答了“否”;对于“人生什么都可以舍弃,惟独生命不能”此问题有35.1%的同学回答了“否”。 [4]可见,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生命教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已刻不容缓。学校要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受教育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痛苦与失落,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挖掘出生命的潜能,提升其生命的质量。

(四)生命教育研究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觉性的必然趋势

我国生命教育起步较晚,缺乏理论性的指导,更多的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经验来指导和影响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理解,无法引导受教育者理解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对其出现的思想问题,不能洞察清晰,教育也就缺乏了有效性和针对性。日渐增多的伤人自伤事件从事实上证明了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针对性,正如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所指出的:“自杀率高与我国生命教育几乎空白密切相关。”[5]因此,不论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自身素质的要求上,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现状而言,都要求积极探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领域的发展空间。

三、通过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进行新的建构 通过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新的建构,内在地包涵了三个向度,分别为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践行生命价值。即通过生命教育深化人生观,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生命性;通过生命教育内化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静态转向动态;通过生命教育践行生命价值,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本质。

(一)通过生命教育深化人生观: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生命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经世致用传统的伦理古国。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受其影响,具体体现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化目的和社会性整体利益,忽视个体的生命需求,使教育沦为空洞的抽象,受教育者无法理解其深刻的内涵,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使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但必须把生态教育、健康教育、情感教育、抗挫折教育等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其内容更具新意,富于时代性和生命性。所谓时代性,就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关注一切生命及其未来为终极目标,不断满足社会和人类的新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更强的生命力;所谓生命性,是指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生命关怀因素,构建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点和统一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二)通过生命教育内化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静态转向动态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不重视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交流,忽视受教育者所处的具体情境,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看成从社会需要出发去实施规范个体的过程,把受教育者当作“美德袋”进行灌输教育。在这种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往往缺乏主动性,将道德规范视为强加于自己的异己力量,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和道德的幸福。杜威批评这种从行为和情景中抽象出来而孤立讲述的道德学科,认为它就像离开肉体的骷髅,也好似不要学生跳入水池而光给他讲游泳术一样地可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忽视了道德活的基础,即生命本身。正如关怀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所认为的,人的关怀能力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因此,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的交流对话,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才能让受教育者在体验中获得对某种价值和道德的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感受生命的真实性,进而增强他们的生命活力。而受教育者的生命状态是一个动态的、本原的世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和日常生活,帮助他们通过生活不断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时刻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命状态,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重视受教育者个体内在的精神需求,增强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三)通过生命教育践行生命价值: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视阈

人是劳动的前提,又是劳动的结果。在理论中,劳动被置于基础、本源乃至中心的地位,人在劳动中而且也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能动地表现自己,实现人的肉体的和精神的潜力,表现人的生命的创造性社会本质,从而确证人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正如恩格斯指出:“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作用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人是劳动的前提、主体,也是劳动的产物、结果,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是互为因果的。”[2]508因此,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视阈,通过生命教育践行生命的价值,是唯物史观的价值出发点和归宿点。

生命教育凸显了人的自我表现与自我肯定,人正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实践去满足自我、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展开的过程。要实现生命的价值,还要对价值进行正确的评价,即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功能,评价是发现价值、实现价值和表现价值的手段。在人学视阈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价值给予正确的评价能更好地引导和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因为,人的价值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人的不断实践来实现和完成的,人也因此而成为现实的主体而实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

[3]邓涛.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J].教育育人,2002,(8):2.

第3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关健词: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性参与 统一性 学理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是指除学校专门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其它社会力量所参与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其重点是强调各种社会力量、多条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彻底改变学校(培育人)与社会(影响人)两个环境系统之间“我教我的”、“你做你的”的相对非连贯性,广泛倡导社会性力量对主体性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承接与反哺,改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身效力的有限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展和成效诉求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其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和生活观,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与渗透化趋势。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提出,是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的深化,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本身的内生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本质需要,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作为理论支撑。

    一、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本质基础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本质基础,理由在于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出发,科学分析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并由此推导出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性。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出发点和本质归宿点,也是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基础,为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理论原则奠定了本质基础。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根源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本质问题始终是社会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问题。产生以前,从总体上看,对人类自身本质的探索仍没有达到真理性的认识高度。而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特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自然性,也不在于人的意识或思维,而在于人本身所特有的活动方式。人的现实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是生产,并在生产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人们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生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人们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劳动,个人、小团体的存在与发展与整个社会的事业是相通的,受制于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个人、小团体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观要求务必服从国家利益的要求。换言之,现实的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核心和目的。

首先肯定个人与社会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个体有自己对社会的期望,社会也对个体的行为角色充满期待。同时始终坚持认为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对统一的过程,社会的发展本质上还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根本上是由人来决定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每个人的发展最终也会内在地蕴涵和促进着社会的整体发展。马克思曾指出:“现实的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它充分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将松散的个人意志整合为整体国家意志,形成热爱祖国、追求发展、渴望进取的国民精神风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化育人的实践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极强、需要参与程度较高的工作。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促进性,而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剥离的内在统一性。个人的发展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泛参与来促进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同步。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本质基础,还在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的所具有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现实的一致性而不是抽象的一致性,它科学地反映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对此,马克思积极强调人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人的活动和能力的发展,人是社会生产力当中最为积极和最为活跃的因素,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本身。进一步说,是由人的实践力量,即人的最重要的实践动力—生产力来决定的,而人的精神思想或精神动力决定和影响着人的现实实践力量的大小和强度。由此,某种程度上社会的发展进步力量必不可少地可以推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力量,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整合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个体自由性意志形成社会共同性意志,进而不间断地彰显自身特有价值。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本身也在通过人,继而通过社会促成了社会结构的有序化、现代化,促成了社会多元力量的同向化,最终促成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从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广泛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客体,体现为主客体二者的统一。于是,理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价值。不同地方在于:每个人都必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每一个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必定都是影响其他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毫无疑问,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承担者,或者说是个体承担者,都有义务和责任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密切相关,社会发展及社会结构的稳定客观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客观地需要来自社会系统力量或资源的积极支持。

    二、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辩证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根本基础

第4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电子商务;网络犯罪

第一章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我们科学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逐渐演变出来的。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治集团、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干预和影响,以期待其转变思想观念,塑造人们的道德品德,预期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主要以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为重点,也包括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伦理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曾经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显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使“内化的人的品质”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思想品质的改变,这也是实践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体现和证明。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切合实际地对这些具体的人开展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素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认为,应该从主客体的角度来考察价值,认为价值产生于人与外物的关系,外物作为客体满足了主体人的需求,就产生了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实践活动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性质来满足主体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主体的人、社会具有导向价值,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领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的方向上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动力价值,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能动性,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还可以塑造主体人的人格,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对于社会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领域和拓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规范。我们不仅需要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同网络环境的实际相结合,准确把握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施加干预和引导,才能更好的作用于实践。

(一)电子商务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的电子商务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到网络购物时代,享受网络购物的方便、快捷与畅快。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都在逐年增加,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也在增多。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先进的商务活动方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法律和制度等因素还不完善,层出不穷的问题也是逐渐暴露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诸如网络诈骗,非法虚假交易,个人信息丢失,不良竞争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电子商务环境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诸如在管理上的技术受限,电子支付问题,以及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网络化环境的冲击下,网络逐渐成为信息传播中的重要角色。大量的网络信息充斥着网络环境,也时时刻刻在影响着网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问题层出不穷,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等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及时介入,把握网络的特点,利用网络的特殊性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除了我们需要在网络技术上保障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安全通畅,人们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不劳而获的思想导致网络病毒时刻潜伏在网络环境中;欺诈欺骗等行为也同样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虚假的信息、诚信的缺失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思想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引导网民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干预网络欺骗以及诚信缺失的虚假交易等行为。同时也需要对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人们提供一些网络交易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电子商务的对策分析

在《导言》中,马克思有这样一段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具备说服人的理论,理论没有很好地实践,学习、宣传和教育没有落到实处,层出不穷的问题就证明思想没有被人们所内化。

结合当前电子商务环境的实际,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更好地作用于网络、服务于网络。提高网民的思想素质和觉悟,创造性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帮助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电子商务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本质论:引导理,干预网络犯罪

网络具有虚拟性、言论自由、信息泛滥等特性,很多网民对于处于新奇等原因对于网络没有正确的认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网络,理性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干预人们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欺骗,散布虚假信息和言论等违法犯罪行为。另外,我们也需要利用网络的一些优势,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创新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规范和引导人们理性使用网络。

开展深入、细致的网络调查,对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归纳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符合电子商务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施加影响和干预,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二、价值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诚实守信

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是一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得到所要达到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段性、渗透性的特点,我们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教化过程。我们要长期教育、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大能够对人们价值观正确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诚实守信的教育,青少年是使用网络主力军,要从小就教导他们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尤其在网络这个信息大杂烩,观念复杂的网络领域,更应该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念、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导向和规范作用,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看待事物、办事情,帮助人们提升个人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电子商务活动也能够得到稳步发展。(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耀灿主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5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本质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136-04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元”理论问题,它不仅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畴、价值、目标、任务、内容和发展方向,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目前学术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术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的困惑与分歧,虽然进一步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由于观点不一,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笔者认为,本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矛盾或基本矛盾所决定的。而学术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困扰和纷争,究其本源是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认识不够全面造成的。因此,本文将根据“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从反思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人手,在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的过程中逐步求得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科学认识。

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认识的反思和重构

所谓根本矛盾或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一个事物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着该事物的根本性质,且其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该事物中其他矛盾存在和发展的矛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当前我国学术理论界和教育界普遍把其界定为“一定社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现有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这里所说的“一定社会”应理解为受特定统治阶级控制的社会,从而这个“要求”应是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确定的要求。根据“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这一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我们自然而然地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项把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思想品德的要求转化成社会成员实际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这从儒家经典《学记》中所说的“建国召民,教学为先”到今天的“灌输论”说等等,都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一种普遍认识。在这种本质观的指导下,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与统治阶级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便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者就不得不把社会对其成员思想品德的要求“嵌入”教育对象的内部,有时甚至以消灭个性和个体间差异作为成功地实现“使命”的标志。这种以外在于个体的价值体系为“蓝图”将社会成员形塑为统治阶级所期望的样子的异化思想政治教育,离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相去甚远。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着眼点不仅仅是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与统治阶级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的思想得以改善、境界得以提升,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因此,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我们必须循着“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行事逻辑,从反思和剖析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入手。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界定为“一定社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现有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这样一种似乎已成“共识”的通行的观点,细究起来,其分析和阐述仍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其最终的目标不仅仅是让教育对象知晓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使教育对象在对上述内容进行反映、选择、整合的基础上,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意识、情感、信念并体现在行动中。可见,和一般的认知过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传递、加工过程,也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情感信息交流、感染过程,是二者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交互作用的过程。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是情知交融的活动,那么这项实践活动的独特性自然应体现于该项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应该包括在对该项活动根本矛盾的分析中。但当前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界定却只涉及认知这一方面,至于情感方面,即教育对象为什么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涉及。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界定包含着一个不言而明的假定: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以为理论基础,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得到修改、补充和完善的,所以,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对象肯定愿意且能够把教育者传授的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自觉内化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外化为品德行为,也即真正地接受。然而,大量的研究和事实告诉我们,人们接受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个最根本的前提:一是需要接受的事物能够满足接收主体的需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由于存在不足或者过剩而导致不均衡的时候,就会产生紧张或不安,为了消除这种紧张与不安,就会努力趋向于某一目标,这就是需要。当需要产生时,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这种内驱力就是动机。由此可见,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没有需要就不可能产生动机,没有动机也就没有行动的主动性。人们接受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只有教育对象认为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或有可能满足其需要时,教育对象才有可能接受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接收主体本身所具有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让其有足够的“前见”或“前理解”来理解、整合和内化所需要接受的东西。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应包括以下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从认知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教育对象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的差距上;从情感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教育对象需要的差距上。前者涉及教育对象能不能接受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接受能力有关,属认知范畴;后者涉及教育对象愿不愿意接受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接受动力有关,属情感范畴。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新规定

基于以上分析论述,循着“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逻辑,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包含以下两个不可分割的根本性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它要为一定的阶级、政党和集团的利益服务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超越性,它通过尊重、满足、提升和丰富人的需要而实现人之自我超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一)意识形态性。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首先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在阶级社会就是一定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由于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价值的法理和逻辑基础,因此,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社会成员灌输反映本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意识形态,力图使其上升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目的。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则“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它是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本质决定了其根本任务之一就是维护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由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才是主流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使社会成员认可和信奉主流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进而成为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标准和依据。关于这一点,可谓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可以说,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的一个特有名词,但并不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而是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项客观的实践活动。虽然不同的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甚至称谓上有种种区别,但在力图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思想品德上,都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的。

(二)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满足、提升和丰富人的需要而实现人之自我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状态下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人”。作为“现实的人”,他们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而且他们的需要还是他们全部活动的原动力,人的一切行为,无论是物质生产活动、社会关系活动还是自我建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出现、不断自我超越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做”。但和动物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能靠本能活动从自然界中求得现成的物品来满足,人要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人之为人的实践去改造自然使之由“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来满足自身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言:“动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们当时所居住的和所适应的环境造成的;人的生存条件,并不是他一从狭义的动物中分化出来就现成具有的;这些条件只是通过以后的历史的发展才能造成。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对象性活动,人不仅满足了其自身的需要,摆脱了自然的束缚,扩大属人世界的范围,把更多的“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设新的生存环境和可能空间,而且创造了人自身。在实践中,人与自然、与他人必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随着实践的发展、关系的丰富和扩大,人性的全面性随之而发展,人的能力和智力也随之而提升,人最终能够在不断否定自己有限的规定性中,创造出具有新的规定性的自我,使人能够“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第6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研究; 基本方法; 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 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37-03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方面都作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人文关怀仍然欠缺,一方面在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人”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卢梭曾指出,“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1]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于人的理解和分析也极其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理解和分析也很不完备。理论回应现实的乏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在客观上要求理论研究必须获得新的突破以增强其指导性和预见性。

不可否认,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为政治、社会服务的一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社会性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人自身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凸显为核心、迫切的问题。单纯囿于政治、社会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单纯以政治性、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已经显示出“解题低效或失效”的弊端,也不完全符合“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哲学中蕴含着科学而丰富的人学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学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政治服务、为社会服务,但它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又有其“建设人自身”的根本属性,这种属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下更需要进一步展现出来。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运用“社会需要”、“政治需要”等社会学、政治学研究视角考察其满足社会与阶级需求的一面,更需要运用人学研究视角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寻它的属人性。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世界,而且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和推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事实上,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已经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1998年6月,《宜春师专学报》发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与人学基础》首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学的结合问题。在2002~2009年间,有20多篇论文从人学视角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张耀灿教授和笔者曾撰文专门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取向出现的原因。[3]

2003年,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一书提出: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自由和平等、人的理想和信念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拓展了一个崭新的视野。2006年,张耀灿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一书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传统“社会需要论”转向“现实的个人”,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研究。2006年12月,万光侠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一书出版,该书全面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研究现状,并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四有’公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框架。随后,山东师大雷骥的博士论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福建师大潘玉腾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以及笔者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人学的视角》等先后发表,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研究。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维度已经形成并越来越引起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正逐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但由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领域不够集中,不成体系,还未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框架。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维度旨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最根本的方法是凸显人学价值观,并坚持人学辩证法。

1.坚持个体、群体和类的统合

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他是由所有个体、各种类型的群体以致整个人类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系统,每个个体都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上的特殊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中必须坚持人的各种存在形态的统合,坚持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无论是离开个人的所谓族类,或是离开族类的所谓个人,都只是人的存在的一种片面抽象,都无法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在目前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强调的是人的个体层面,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社会”转向“个人”,从“群体”转向“个体”,这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曾长时期存在过分重视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而相对轻视个人价值、目的价值的弊端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它凸显了人的创造性、自主性等,但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一种片面性反对或矫正另一种片面性。

2.坚持主客体统一

人学专门对人进行哲学层面的整体思考,涉及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自由、人生目的、理想、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人学研究将着重从人是主体,如何发挥人的主体性的角度考察人。因此,思想政治人学也必定主要从这些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但我们必须注意,主体是主观与客观的双重存在,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对主体的研究也离不开客体,无论如何不能把主体同客体割裂,把主体性和客体性(受制约性)割裂,否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中,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3.坚持现实和历史的结合

个人一方面是现实的社会存在,即由个人本身的实际生活和活动形成了个体的现实人生历程和状态;另一方面是历史的社会存在,即置身于由所有前后相继、彼此相联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体现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需要从现实视角出发关注个体的人的有限此生,也需要关注“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一方面从个体现实的社会存在视角贴近个人的现实人生,给人以具体的人生指导;另一方面从人的社会历史存在的视角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个人的生存发展进行总体把握。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为展现个人的完整图景创造条件,也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生成、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既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建构时紧扣时代脉搏,从丰富的实践中汲取养料和依据,又要求我们不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理论层面的建构,而且也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应用层面的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为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撑,实践方面的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现实的资源并能推进理论的创新研究。离开实践的理论无法指导实践因而彰显不出其价值,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可能偏离正确方向而漂泊放逐。归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研究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求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理论研究只有切实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加强、改进,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其价值。

5.坚持资源借鉴的综合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只有综合借鉴人学资源,才能真正形成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成果。一方面要坚持人学指导和借鉴中西方的人学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必须坚持人学的指导和借鉴人学资源。中国化的人学思想是把人学思想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契合中国实际,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奉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西方人学思想作为人的生存样态的一种反思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一种展望,无疑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因此,需要同西方人学展开对话。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应是中国特色的,既要紧跟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展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平等而非贬斥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人学思想,在指导下实现其现代转换。其次,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学有机契合的研究,除了人学资源外,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相关资源。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管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论等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启示。再次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综合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同样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德育等学科的相关成果。只有综合运用这些资源,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平台。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论域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人学为理论分析框架,反思并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主干学科,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等分支学科。具体思路和论域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基础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理应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人学研究。目前,以万光侠为代表的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一书,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探索开拓性、奠基性的成果。作者以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三大方面,全面运用人学理论,系统、深入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意蕴,不仅从一个关键方面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研究,而且为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鉴于这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建构的至关重要性,学术界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形成百花齐放的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添砖加瓦。

2.思想政治教育反思和重构的重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价值、目的、过程、规律等进行人学解析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价值、目的的人学透视,意味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探讨。我们要做的是以人学为指导从整体和本源的角度,从人的角度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意义何在、人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什么目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真的理解,这一理解对于从人学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问题具有关键和首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不能避开对这些方面的人学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更切实、更直接地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价值的实现。结合目前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体――客体思维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上,对这一过程作出新的解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在强调教育规律的同时,应把着力点放在受教育者接受和学习规律的探讨上。

3.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重建应以人学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和艺术性研究更应该坚持以人学为指导,按照人的特性和需求,探讨如何实施符合人性的方法,其中重点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习过程和规律建立起接受、学习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应加强教育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而且可以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人学解读需要结合社会发展,更要结合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结合人性的特点分析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得与失,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历史的启迪。其中,重点是依据人的存在、本质、发展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重新进行阐释,凸显人的存在、本质、发展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制约,厘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2.

[2]陈志尚.人学原理[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5.

第7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一、“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价值追求的初级境界

从哲学上讲,“真”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真”与“假”、“错”、“非”等相对。而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真的追求可用陶行知老先生的话一言蔽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真”的内容实现其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要“真”,即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给受教育者的内容必须能够真实、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是以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小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进行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教育,为其灌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为增强其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阵地。

其次,“求真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求的目标。人们在“求真知”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其获得的知识及方法可积淀为人的精神能力、感受能力和抽象能力等。从而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实践方面讲,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体现,是对人的精神动力的调整和促进,因此,“求真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之一。

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求的另一种高度普遍的理想境界

“善”是指这样一种境界:“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言行达到了同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社会需要相一致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科学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其本身就具有善的品质,其所追求的“善”的价值更注重满足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表现为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

首先,道德价值,是指人的行为能够满足人们社会关系的需要,维护和促进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结构秩序的稳定和发展。道德是用以维护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之间内在的约束和规则。道德主要以善为内在宗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道德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善德、善行。只有社会中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符合道德的评价标准,人心向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其次,功利价值是指满足主体现实存在和发展的直接需要。用的价值观来分析功利价值,是属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即个人价值。而要想实现和满足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其个人必须对社会做出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在灌输一种思想理念即:用善的品格、善的原则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个人的社会价值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美”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

“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高层境界。它是这样一种境界: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了主体身心的一种特殊需要——“美感”的需要,它是客体某些方面达到了和主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对美的追求是为了实现个体的心灵美、人格美、行为美。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实现心灵美。心灵美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心灵美是真善美统一及知情意统一的最高境界。心灵美是行为美、语言美、人格美的内在依据,只有心灵美才能体现出行为美、人格美等。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美是以心灵美为内在基础体现出来的个体的人格美、行为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的思想意识教育,属德育的一种,主要以实现人的思想观念具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崇高的理想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其中,心灵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美的追求的重要追求之一。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实现个体的人格美。人格美是指:人的品德、品格的美,包括尊严、责任、正直、诚恳、光明磊落等。人格美是一个人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的高度境界。它外化为人的美的言行、仪态。具有审美价值和感召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以人为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具有高尚的人格,宽阔的胸襟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以为基础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品德与道德兼具“美”的社会个体,使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使个体实现行为美。行为美是指:人的举止、动作、仪表等体现出的美。行为美是心灵美和人格美的外在体现。行为美是一种外在的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美的价值追求的最终目标。一个人的人格美与心灵美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体现出来。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追求也只有通过个体的行为才能得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的行为之美,将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团结。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

第8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采用不同程度的价值尺度对自身的存在方式进行评判,该价值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从本质而言都是由人类自身的价值需求所引出的,而人类自身的这种价值需求,就是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的主要动力。换而言之,人类实践活动本身与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社会不同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当然,人类的自身价值的体现,前提是其对国家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可以这么说,价值的形成在客观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各理论要素进行研究,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确立及实现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中各基本要素研究

我们知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最核心的即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如何从“隐性”的状态发展成“显性”的状态。这个过程需要一定要素的参与,没有基本的要素,过程就显得毫无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对于其价值的实现是极其关键的。

(一) 人的要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人的要素主要有两大方面――教育者及被教育者,其中教育者及被教育者的素质极为关键。

1.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阶段,教育者起到了主导作用,教育者必须拥有以下素质条件。第一,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第二,教育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2.受教育者。为了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其他要素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编制。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手段。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载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各大要素均体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产生了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合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建立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建立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起着中枢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建立能够明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向标。思想政治教育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的达成而展开。所以说,目标的确立对于整个过程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目标必须满足一定阶级的利益

在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创造的主要工具,其价值目标的确立必须是以满足本阶级利益为前提的。

(二)目标必须具有全民特性及个体特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既能够反映全民特性也能够反映出个体特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

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较为复杂。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通过活动方案的制订、教育内容的编制、教育手段的确立、教育载体的运用等方式,以期对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达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目的。

(一)实现阶段的步骤

首先,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必须对整个活动方案进行制订,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主导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全过程。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案的制订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及选择方案。在方案制订后,为保证其价值目标更好的实现,我们采取的第二步是编制恰当的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手段、采用恰当的教育载体,这一步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教育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实现价值目标阶段的主要内容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阶段,我们可以获知在这一阶段中,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由“隐性”价值转变为“显性”价值,而这一转变是基于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及主体价值(国家价值)的实现。

1.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过程主要是教育者通过特定的传播途径传递给受教育者思想观念、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方面内容,从而让受教育者的认知观念逐渐由内化转为外化。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对所传递的内容具有选择认知的权利,受教育者通过自身思维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判断吸收的过程,称为内化的过程。在对相关知识进行选择性吸收后自觉地对思想政治观点进行相关实践,称为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外化是内化的结果,外化反过来推进内化的实现。

第9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

Abstract: The pres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emphasize humanistic care, which has its profou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needs. This paper thinks that humanistic ca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take the Marxism a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actively explore and construct security system of humanistic care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uses modern technology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new service model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odern media serv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代传媒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umane care;Marxism;modern media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210-01

0引言

高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对于新时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探析

1.1 人文关怀是人学理论的基本维度人学理论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人。的人学理论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可见,人的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1.2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以人学理论和中国化的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反思

首先,针对传统教育价值理性的偏离,加强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具体体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讲授教材知识即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不注意对学生的内心压力投以足够的关怀,不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把握,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的价值的发掘。实质是把思想教育工具化,未真正站在为国家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高度上去,工具理性压制了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价值理性。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很难应对综合国力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因此,高校必须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4]事实证明,尽管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原因有很多,但缺少人文关怀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将人文关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迈出现实的困境,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由于以往思政教育中难免的人本路径的缺失,加强人文关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治心”、“养心”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心灵本身去寻求良方。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教育,而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关注大学生终极追求的人文关怀重视不够。在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基础上,剖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帮助大学生在不同思想观念的比较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3加强人文关怀之保障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阶段,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赋予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内容和时代特征,迫切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4]当现代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时,本文认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也许重点就在于此。

3.1 创建现代传媒背景下校园主网站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心力与辐射力面对悄然而至的信息时代,网络生活已蔚然成风。现代传媒技术信息传播的开放性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其灵活性和快捷性能够丰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其虚拟性和匿名性能够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独特的视角,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专业网页的建立,具有思想性和导向性,运用校园新闻资源,整合校报、广播等媒体,搭建校园网络新闻立体平台,做好典型宣传、热点透视和舆论引导。[5]

3.2 营造文明有序的现代传媒背景下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预警力高校作为各种思想文化思潮交汇的中心。西方文化及其生活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 在大学校园内与民族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进行着激烈的交锋和交融。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环境的育人功能。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校园网络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开设具有交互性、开放式的各种类型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