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第1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

一、改革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我国针对目前形势确立了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新战略,实现了从单纯的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推广的转变,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成为世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实用价值。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2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截止到2009年,我国有209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是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严重紧缺。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量,更要重质,要明确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体现国家的总体规划,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学生的自身发展。对外汉语专业注重双语教学,培养目标是要对中国文学、文化及中外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及体魄的人才。但在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本专业教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等一系列问题,都急需解决。

二、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现状与新形势下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对人才的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导向作用。对外汉语专业是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响应汉语国际推广战略而设置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具有基础性、应用性、专业性和复合型的专门人才。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到2000年,许多高校及地方院校设立了该专业,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管理方案等诸多方面都不完善,在设置对外汉语专业时,把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为双语人才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外语专业很相近,就长远来说,很可能会在培养本专业的人才质量上留下问题。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很大一部分高校在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素质上没有足够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专业特色,这是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中一个较大的问题。

2.专业特色不明显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专业提出的业务培养要求来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要能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要受到中西比较文化的基本训练,还要熟练的掌握英语,最终目标是要具备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现在本科毕业生主要是被派往东南亚国家的中小学,而这些国家的学生群体的汉语是零起点汉语,面对这样的用人市场,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了解和熟悉非汉语国家的文化、风俗等。但是从目前许多高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大问题。首先,在汉语类课程与外语类课程的比例分配存在偏外语的现象;其次,普遍存在文学文化类课程所占比例偏小的现象。在对外汉语的专业教学中,汉语教学应居于本体地位,但是很多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计划中英语教学所占的时间多过汉语教学。最后,没有开设系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学生只是简单的了解一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远远不能达到对外汉语教学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3.实践场所不固定

对外汉语是一门侧重于传授知识、强调具体操作性的学科,本专业的教学对象是中国学生,教学目的主要是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人才,因此,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外文化对比、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本知识的传授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做到知识、理论、能力三者的相互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大多数开设此专业的院校都不具备给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条件,很多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都没有实地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过关,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

4.就业渠道不通畅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对外汉语这一专业,本专业本科层次超常规模大批量的培养计划导致该专业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2009届对外汉语毕业生一共73人,真正被学校推荐,由国家汉办派遣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只有15人,占总人数的20%,其他的毕业生进入各种行业工作或者选择读研。另一方面,在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上,很多学校把对外汉语单纯的看为是给外国人教汉语,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毕业后不能很好的顺应社会需求。就业面过窄导致对外汉语人才的极大浪费,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三、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1.确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认清学界对“对外汉语”的认识,“对外汉语”原本是“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二级学科下设置的专业,后来出现问题是在专业的名称认识含混及由此带来的专业定性不清楚、层次不明确和目标失准等因素上。笔者认为,“对外汉语”这一专业的定性应为:以师范为主,对外交流或其他为辅;培养定位为本科;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兼或培养相应的对外交流及翻译人才。所以,在培养方案上要有针对性,首先,必须开设第二外语,特别是小语种。其次,在学习方面,除了学习口语技能,也要加强中英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着手,根据就业需求改进培养方案,实行宽基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2.突出办学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针对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来培养人才的,很多地方院校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与重点高校竞争,那就要依照自身条件突出办学特色,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准确定位,特色办学,避免盲目跟风。本专业的课程优化应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目标来开展设计,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法;增开中外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外事工作概论等。根据学校面对的市场需求,学校应开设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及文化课程,除了学习本专业必学的基础理论课之外,还应增设相关的文化知识课程,比如中国民间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外国文化常识和风俗习惯。除了懂得语言教育、语言学习之外,要更熟悉我国及所教学生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民俗、国情等情况。还建议学校开设文艺课程,鼓励学生学习一门甚至多门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艺术,像剪纸、葫芦丝、二胡、民族舞等,这样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力。

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很多高校陆续招收外国留学生,为对外汉语专业提供了实践机会,针对本专业来说,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平台。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传播了中国文化。除了学校自身组织安排的活动以外,要开发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开设“文化沙龙”“我学汉语”的语言角,便于和外国留学生交流。总之,一定要创建多种形式的实践,以便提升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4.拓宽就业渠道,重视后续发展

第2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现实 分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而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战略性意义。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在当前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环节。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分析

国家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政策诉求。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为了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也需要管理创新型人才、文化创新型人才等,因此,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说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诉求。

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分工影响。当今世界的生产发展已经进入产业链时代,在产业链中占据最有利的分工地位对一个国家及民族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现有产业链可分工为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等七个环节。在国际分工中,除制造外的其他6个高创造价值的环节多分布在发达国家,我国仅在低创造价值的制造环节承担一定作用,这使我国成为所谓的制造业大国。但现有的产业链分工对我国存在诸多不利,要想改变我国现有的产业链分工地位,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承担产业链中高创造价值环节的运作职能,投身以科技和人才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建设,适应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

新时期人才成长需求的现实分析。审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代人才所具有的个性和特点。新时期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但同时对知识的接受范围也有较个性化的选择,倾向于追求自身喜好,不喜欢受到约束,不盲从。这一心理特征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个性的展现使得人才自身更有创新精神,更富有创新的激情和动力;另一方面,过多精力分配在对新事物的关注上,往往会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长远发展。加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从了解人才出发,以引导人才为核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模型塑造

创新了解人才的途径―SWOT分析模型的引入。第一,关于SWOT分析, SWOT分析(或企业评估)是管理学中提供企业在市场中所处地位的分析工具,具体表现为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以确定企业在市场中地位进而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做到以人为本,从了解人才出发,在明确培养对象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实现培养模式的构造,通过引入SWOT分析模型,对人才进行内外优劣的分析。既可以促进人才个体发掘自身成长的内动力,又可以促进人才培养遵从市场机制的有效引导。

第二,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四要素。优势(Strengths):优势是指能给人才带来重要竞争优势的内在积极因素或独特能力,包括天赋、个人兴趣、知识积累、家庭环境和实践经历等。劣势(Weaknesses):劣势是限制人才发展且有待改进的内在消极方面,包括基本能力欠缺、数理思维不健全、天生语感较差、应试能力差和不合群等。机会(Opportunities):机会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有利于人才个体发展的时机,如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出台、新的市场需求出现、各类证明人才自身能力的机会等。威胁(Threats):威胁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不利于人才个体发展的时机,如过于繁冗的行政干预、知识淘汰速度加快、经济不景气等。

第三,引入SWOT分析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均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即调用大量教育资源,加大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是一种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教育系统对市场的反应存在滞后性的固有缺陷,也无法解决在外部威胁普遍存在时该培养哪类人才的问题。

引入SWOT分析方法,有利于人才充分发现并对比内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在的机会和威胁。在综合分析中确定自身发展的优势位置,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外在机会,并最大程度地回避自身劣势,减小外在威胁对自己的影响。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市场定位,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对现行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当下,个体和社会对高校的教育需求已不再仅限于搞好自身建设、办出自身特色,而是在此基础上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高校间的相互协作”以及“高校与实践部门互通有无”等领域,以期在更高的层面上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首先,高校间的相互协作。现代社会已不是敝帚自珍的社会,而是团结协作的社会。具体来说,各高校可仿照一些成熟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本校的精品课程录制上网,供校内外人员观摩学习。同时,建立精品课程交流系统,相互共享对方的视频、课件等教育资源,以帮助本校学生通过较为简便的途径学习自己感兴趣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实现自身能力的塑造,满足市场多层次复合式创新人才的需求。相应的,可通过网络辅修等方式对参加网络学习并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发放结业证明,实现人才培养的标准化管理。

其次,高校与实践部门的互通有无。在理论创新型人才需求火热以外,市场越来越多地对实务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诉求。在“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的政策指引下,高校和实践部门的合作必将成为大势所趋。且经过多年实践业已探索出一些成熟的合作模式,获得了一些较为体系化的经验性结论。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研等是高校实践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由于运行上缺陷,致使这些教育形式很大程度地流于形式。因此,完善当前的高校实践教育,就必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实践教育体系,从制度设计、教育运行、动态监管、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更加注重动态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与实践部门密切合作,互通有无,打造理论扎实、务实肯干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创新考评人才的标准―多元化评价标准的正确使用。目前对学生的考评体系中,已成熟地引入了综合测评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优秀、科技创新、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精神文明、志愿者服务、自立自强、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多重标准。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各类人才的发展诉求和志愿方向,一改旧日一元化的考评标准,为各个领域的人才培养保留充足空间。

避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误区

纠正人才培养观念中的误区。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对人才培养而言,不论采用何种分析工具或建立何种保障机制,都只能为其提供一个合理但并非绝对有效的制度保证。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将培养模式的构建寄托于某条政策的或某种制度的建立,而应该在充分发挥人才内动力的基础上再通过市场机制加以引导,充分实现人才的发展并满足市场的需要。

找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计的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更不能脱离现实环境。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培养出各类创新型人才,当然也会伴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但评判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必须以是否适应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切不可太过于追求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创新”而“创新”,使培养模式不能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实现,甚至陷入与培养目标相悖离的窘境。

重视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态监控。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已将相当数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付诸实践,但就目前看来,许多方法收效甚微。其中固然存在某些方法经不住实践检验而被淘汰的情况,但不得不承认,许多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在实践中遭受到了一定扭曲,甚至被形式化。因而,在创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必须相应设立一整套监督和考评机制,深入落实相应的培养方法,避免许多科学的方法流于形式。同时,对于表现突出的人员应加以奖励,对较好的经验应加以总结,切实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第3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 优化 反思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具体要求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企业转型换代升级,对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中职“2+1”和高职“4+1”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企业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深入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职业教育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也提出“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中,就“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提出: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各专业大类教学指导方案。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内文化基础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认知实习、教学实习,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

因此,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需要对原有模式进行认真的反思,并实施必要的对应措施。

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1.原有培养模式的作用与不足

中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江苏省实行了许多年,五年高职及其“4+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江苏省率先开办实施的,在该模式下,学生在校学年或四年,最后一年进工厂实习就业,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经济发展历史时期为地方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工人,对实现校企结合、职业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快步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旧的培养模式其实就是一种规定名义上的教学模式,简单地将在校三年或五年的课程缩减为二年或四年。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培养方式基本上不考虑企业的感受和需求,不需要在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实训实践训练,学校的实训条件也很简陋,不管毕业生质量如何,全部进工厂就业,更不会考虑学生就业前的在校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进入21世纪,随着企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2+1”“4+1”的人才培养模式渐现其不足与问题,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学生进入企业体现出理论基础薄弱、岗位实践动手能力差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吻合,在校的实训实践与企业生产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不能满足企业顶岗操作的现实需求,学生的各项能力有待在校内进一步的提高。对此,职业院校也积极应对,学校开始师生角色的互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校企的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对口人才,从而使职业教育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和后续发展的需要,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均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国家和地方从职业标准、学生能力结构、企业需求层面提出优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企业需要的,就是毕业生走出校门能够直接站在操作岗位上,适应专业工种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企业产生即时的经济效益,不需要经过企业的专项再培训后上岗;在岗位上能够发挥专业特长,有所创造和创新。学生的需求就是在校“学有所得”,毕业后“学有所用”,上岗“技有所长”,发展“积有所发”,同样期待进入工厂产生即时的能力效益。因此,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新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三、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对策

“2.5+0.5”“4.5+0.5”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不是简单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加长,不是学生校外就业实习的时间缩短,而是需要我们思考,怎样培养才能实现专业与行业的高度吻合,实现质量与企业的高度吻合,实现学生上岗就业培训与企业“零距离”要求的衔接,将学生上岗前由企业短期培训转变为在校完成,切实满足企业当前与长远发展的需求。

1.要立即转变教学思想和实训理念

在教学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模式优化,教学管理人员更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由“1”变化为“0.5”不是数字游戏,其内涵非常丰富,不要简单地认为多加的“0.5”就是让学生在校多半年时间,把以前人才培养方案的学时拉长半年就可以了,或者把过去缩减的理论课程再回头让学生学一学。其实不然,优化后增加的“0.5”不是简单复习回顾理论,不是重复过去的实习实训,不是“散养式”让学生撰写论文等待答辩。而是要回顾、审视和修订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企业现实需求重新制订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在上岗培训这方面作重大调整,使得增加的“0.5”计划更现实、内容更翔实、措施更扎实,真正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满足和达到企业的要求。

2.要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

要突出“教育服务”的宗旨,组织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目前毕业生的上岗、就业状况与企业长远的需求,在理论和校内实践上查漏补缺,充实专业理论和上岗培训的计划,增加专业知识模块内容,增加实训实践模块的项目量,细化校企结合的内容,把校企合作进一步引入项目教学和就业指导教学,保证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的衔接吻合。为了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要将毕业生上岗就业前的人才评价制度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增加课程结构“实践课程”板块的内容。

3.坚持能力为重,有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我们要着力加强校内理论教学,将学校理论与岗位需求的不够吻合以及理论浅薄的教学不足等问题,通过顶岗实习、企业专家进课堂等有效途径进行课程与实践融合的改革,弥补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要优化课程结构,严格执行和把握实训教学要高于60%总学时的教学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后,学生在校时间加长,实训教学学时比例要进一步扩大,有条件的学校要达到70%。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学要学得精,做要做得会,教要教得好,加强“导师制”的实践。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实施“场景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熟练操作能力;强化就业前的实训操作能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新模式下,要非常重视校内实训环节,校内实训必须实施“六定”:定学时、定课题(目标)、定岗位、定师傅、定期考核和定期轮换。同时要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指导的评价考核。第五或第期既要在理论基础上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查漏补缺,修补“理论软肋”,更要在实训实践上为学生强化技能实践的操作能力,防治“操作硬伤”。

4.挖掘合作内涵,密切校企融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国家和江苏省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都强调“全面推进校企合作”。经过多年实践,江苏省校企合作已取得了许多成就,合作的模式也被校企和社会认可。但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路子会更宽更远,合作的内涵会更丰富,都有待于今后不断地探索。

当前,学院要加强校外认知实习和教学实习,优化校外顶岗实习,引企入校,熟练上岗。顶岗实习是锻炼和检验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发掘许多合作内涵和教学模式,教师要在顶岗实习上做好大文章。《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出要“严格顶岗实习管理,全面执行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优选顶岗实习企业,落实实习岗位,建立一批顶岗实习基地。”“强化顶岗实习跟班指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实习工作考核,强化对实习学生、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

在过去的顶岗实习实践中,教师只是跟班管理学生,谈不上也不可能跟班指导,只有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跟班指导,才能解决毕业生就业前的实操不足和专业缺陷。

加强学生岗前培训,通过学校教师的培训往往达不到企业需求的效果,必须“引企入校”,邀请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实行“岗位教学”,在校内外的岗位上让学生熟悉实习环节、操作流程、企业规范,减少企业对人才的再培训时间,使毕业生能直接走向工作岗位。

5.创新和实践人才评价机制,加强学生社会能力的再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第4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 法商结合 模式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背景转向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组织,也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使法制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当代社会,具有单一商学或者法学专业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讲,其必须将既懂经济、又懂管理和法学作为培养的目标。这一点不仅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是美、英等经济发达国家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即将工商管理类专业与法律专业的结合作为主流,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法商结合”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另外,根据有关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层次不明确以及知识面不够广等问题,被排在我国十大就业难专业中,这也严重影响了政法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为了实现政法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又好又快发展,利用政法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法学”的支撑作用,在政法类院校实施“法商结合”势在必行。

国内对“法商结合”的研究进展不是很多,基本上局限于一些政法院校和商学院,如湖南商学院刘梦兰(2004)首先考虑了法学专业的“法商结合”问题,提出要对法学专业学生加强商学类课程,使法学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法律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龚志军(2008,2009)对就业角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了论述,指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法商结合;曾荇(2008)从法商结合的课程设置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尽量体现法商结合;胡艳香、陈蓉(2010)基于商科院校法学本科专业的法商结合针对商法学课程体系设计作了探讨。但是通过目前仅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法商结合”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法商结合”还没有形成共同的观点,故此,本文就政法院校如何实现“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一些探讨,为政法院校“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突显“法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计划。围绕着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这一目标,“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商结合”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到达具有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宽口径、重交叉,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该实行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三大模块的教学方案,可以确定“三面六点”的“法商结合”专业特色建设立体框架(见图1)。

而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可以设置以下专业,如法务会计、金融市场运作与管理、国际贸易与WTO、市场营销与市场法律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制度、经济犯罪侦查等。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基本上来自于西方国家大学,可以说,它一方面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脱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存在着“本土化”的要求,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此,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以“法商结合”为目标,以教材建设为核心,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新教材的建设。

而考虑到法商结合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教材建设中主要要考虑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法商结合,比如:对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和公司法的内容结合起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和劳动、社会保障法结合,技术创新管理和知识产权法结合,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法律结合等等。

三、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1、围绕“法商结合”专业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一,可以进行相关教师到企业中去兼职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并实行轮岗制度,扩大专业教师的企业认知度,从而丰富其教学内容,增加本土化案例教学;第二,聘任企业家在“法商结合”专业做兼职教授,或定期邀请企业家为学生讲授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内容;第三,鼓励相关教师兼修或者进修法学方面的课程,使教师队伍首先实现法商结合。

2、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青年教师去国内外进修、企事业单位参加生产实习,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给每位助教确定一名教授或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建立“一帮一”的机制,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鼓励教师参加诸如人力资源师资格、注册会计师、物流师、报关员资格等各种资格证的认证,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3、建立企业服务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发挥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优势,建立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工作,从企业的设立、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流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战略的制定、营销策划、企业形象设计、企业项目论证以及税收筹划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服务于地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尤其是要对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涉及法和商的问题及时研究,并对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处理意见,真正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应用性人才

“法商结合”类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实践性教学是“法商结合”类专业教学的生命线,因此,实现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法商结合”类专业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方面。故此,法商结合的教学团队必须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以校内实践性教学为主、校外实践性教学为辅;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性教学为辅,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三动能力。

结合政法类院校的实际情况,政法类院校可以构建“校内实践性教学(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教学+第二课堂教育+论文撰写)+校外实践性教学(课程企业实习+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的“法商结合”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1、校内实践性教学

(1)案例教学。该方法的运用主要是以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为主。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式教学法、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来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该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良好。

(2)实验室教学。建设“商务实验实训中心”和“法律实验实训中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功能,通过较全的实验教学用资料,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进行课内实验,使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了所学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

(3)第二课堂教学。丰富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可以邀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司法工作者来校举办专业前沿理论知识的讲座或经济管理、司法实践的报告会。同时,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效果将会非常显著。

(4)撰写论文。主要开展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两种形式。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在训练学生获取知识、选择信息能力、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非常有效。

2、校外实践性教学

(1)相关企业实习。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概论》、《物流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项目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通过任课教师带队,到相关企业进行短期的企业实际感受,使学生对相关企业管理环节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感知度。

(2)暑期专业实践。这是一种利用假期让学生通过打工、调查等方式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3)毕业实习。可以采取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和功能。

综上所述,对政法类院校来讲,“法商结合”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政法类院校可以通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以及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从而发挥政法类院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龚志军:商科院校“法商结合”特色与法律专业就业形成机制研究[J].网络财富,2008(6).

[2] 胡艳香、陈蓉:商科院校法学本科商法学课程体系的个性设计[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3] 刘梦兰:商学院法学专业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第5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大赛、高职、人才培养、素质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创新实践大赛的目的和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可以有效推动高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高职学生参加创新实践大赛是为了在高职学生当中弘扬创新实践动手操作的学习氛围,通过大赛促进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大赛培养选拔优秀的操作能手,进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二、创新实践大赛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1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往往内隐于个体,需要有效激活,创新实践大赛具有引领、带动和示范效应,能有效激活隐藏在学生当中的创新理念。它在展现参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又推动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充分发挥,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因此,大部分参赛学生能够得到操作能力的有效锻炼,同时部分优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如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赛项,比赛不限定具体的参赛设备,只是给定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比赛中的产品可以由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自主设计制作,引导学生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应用开发工作,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2.2 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创新实践大赛的主体是学生。以机器人大赛为例,大赛产品的设计、制作、操作、维修;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独立完成,需要参赛学生能够自主查阅相关技术资料,自主思考,自己动手制作,这就培养了学生们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意识。通过不断进行产品的设计制作与操作试验,不断完善改进,培养了学生们主动思考、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3 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所谓创新素质,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在参与创新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懂创新、会创新、能创新、喜欢创新、善于创新的基本素养。具体应包括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方面。创新实践大赛对学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具有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坚强的意志等等。在机器人大赛中,需要同学们自主设计、制作参赛产品,并且是团队作战,这就需要学生们具有创新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协作能力,大赛中还要具有好的心里素质,能够承受大赛的压力。机器人大赛团队成员比较多,分别来自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团队的合作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团队成员互相配合,团结协助,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取长补短,相互默契,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最大限度地体现团队精神,这就需要很好地组织。通过大赛前的准备和大赛中的实践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荣誉感、积极上进好学进取的精神,在大赛中承受压力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的素养。

三、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作用

3.1职业院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技能竞赛强调实践,注重参赛者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引导了职业院校的教学观念,提高了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认识,引导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办出"职教特色"。同时技能竞赛尤其是软件编程类比赛,由于技术更新得比较快,比赛的形式和内容几乎每年都在更新,所以就应引导参赛方及时调整教学及实践内容,保持学生的实践内容是前沿技术。

3.2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技能竞赛使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更扎实,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了综合应用,得到了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技能竞赛不仅是学生比拼的平台,也是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较量。比赛促进了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3.3比赛涉及行业前沿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新技术

多数大赛的比赛内容或形式都会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而更新,保证比赛内容的前瞻性。比如2014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中使用联想的智能环境移动应用开发系统,进行模拟农业大棚中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PM2.5值的检测等,涉及到流行技术及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不仅包含软件知识,还包含传感器等的硬件知识,这些知识学生在学校从来没有接触过。以大赛为动力,教师与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研究这些新知识,这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学习。

3.4获得知名企业的就业绿色通道,提高就业率

一些竞赛主办单位与企业联合,使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能够获得知名企业的就业绿色通道。比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主办方联合了百度、东华、亚信、方正、文思海辉等知名软件企业,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提供就业绿色通道,即免笔试,直接面试或直接录用的机会,另外还开通一些大学的保研通道。

如何选拔和培养参加比赛的学生,是参赛方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也是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发挥特长的关键。参加比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为学生争光,为学校争光,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比赛使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锻炼

四、总结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时展的需要,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作为高职院校,应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革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新性教学。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懈努力、不断探索,为这项伟大的工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谌丹.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影响研究 .文学教育:中, 2014(8) .

[2] 张晓艳,甄祯,林秋华.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分析文摘版:教育, 2015(7):266-266.

[3] 孟倩.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技能大赛下的培养对策分析,《求知导刊》, 2015(22) .

基金项目: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级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与探索》部分成果。

课题编号:14JY026

第6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一、准确定位“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去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首次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明确提出,要“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其后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新提法,作为处在实际操作层面的高职院校的施教者,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及时厘清“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与中职的技能型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及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各自内涵与区别,也即要搞清楚什么养的人才才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只有找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才能办出高职教育既姓“高”又姓“职”的特色,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这里我思考了以下,将“高端技能型人才”归结为“六高”,供大家参考。即至少应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需求)掌握高新或产业前沿的技术、获得高级技师或技术等级证书、较高的就业率、较高的薪水,我想这就是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二、深化校企合作、产学对接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之策

高职院校在明确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之后,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呢?这就必须要走校企合作、产学对接的路子。当然这个问题我们职教界的人士都知道而且都在做,正如苏志刚书记说的目前我们全国已经找不到没有开展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了。关键的问题我们怎样去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和对接,合作的深度、广度与实际效果又是如何?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产学对接上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那么高职院校又如何开展产学合作呢?

结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的探索,我认为搞好校企合作、产学对接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要主动服务,找准校企合作“共赢点”。高职院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特质的主体,校企双方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双方一旦找到合作的“共赢点”,实现合作的互利双赢,就有了构建稳定校企合作机制的动力和基础。我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坚持主动出击,找准校企合作的“共赢点”,确立服务行业企业的“五为”校企合作思路,即为企业的发展需求设专业、为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建师资、为培养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人才做课改、为实现企业所需人才知识技能建基地、为企业所需人才的持续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主动求变,增强服务行业企业的针对性,提升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二要立足实际,瞄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我们积极推进“企业进学校、设备进学校、技师进学校,办学出校园到企业、教师出教室到车间、学生出课堂到岗位;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技师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质量与效益合一”的“三进三出、五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学院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改革跟着地方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超前谋划,自觉求变,主动服务,培育校企合作的兴奋点,吸引行业企业与学院“喜结连理”,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例如通过与南方航空公司组建“豫南航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促进航空服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建设发展;通过与康通华晨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合作建设华晨宝马汽车4s店与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将企业引进校园,实施“校企一体化育人”,促进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三要服务地方,抓住产学对接的“发力点”。根据信阳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需要,主动搞好产学对接,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如药学专业主动对接羚锐制药有限公司等大型制药企业,校企双方在药品生产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职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为生物制药等信阳新兴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第7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对策

21世纪是人类更多地依靠知识创新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中华民族能否在21世纪取得更大发展,关键在于高等学校能否培育和造就出大批适应时展的创新型人才。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适应知识化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实施创新教育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1、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加速、知识爆炸、技术革命层出不穷,究其根本,都源于创新。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原创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信息社会中,社会的职业特色已由原来的操作为主转向了以知识为主,由明晰的分工变成综合创造。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所以,教育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就要重视教育创新。

2、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狭窄的专业模式使大学中呈现出专业教育面过窄、功利导向过重、文化陶冶过弱和共性制约过强的状态。高校中忽视了人才应有的人文基础以及建立这种基础所需要的文化背景,再加上近几年市场经济过于追求利润的短期效应的负面影响,不断助长了高校中浮躁的学风和对功利化的追求。再者,中学的应试教育,过早的文理分科,也促成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的缺失。以致有学者认为,我们的学生是有知识没有能力,有能力没有思想,有思想没有个性。因此,作为高级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实施创新教育。

3、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世纪之交在国外兴起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各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探索、调查、发现是大学的核心,大学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学习者”的理念。80年代,日本把发展创造能力视为国策,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20世纪末,法国也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上。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学术讨论会上,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形成创新性思维品质,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我国高等教育要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施创新教育。

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在实施创新教育中,首先要树立师生和谐平等的民主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做法,加强与学生平等交往,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赋予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思想的自由空间。其次,要树立人才冒尖观念。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育人才。第三,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只有不停地充电和学习,保持自身知识的动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转贴于

2、优化教师素质,造就创新人才

“教师自身有创造性,是使儿童有创造性的第一原理”。因此,必须优化教师素质。一要加强培训,积极开展教育研究。要不失时机地实现高校教师培养工作重点和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二要转换机制,努力营造提高教师素质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竞争机制,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激发教师的创新欲望,激活教师的创新潜能,聚集教师的创新优势;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处理好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使教师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三要抓好以名教授为核心,以优秀教师为骨干的教学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名教授讲课、名教师主持教学改革项目、名教授编写教材等工作。

3、加强教学过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创新型的优秀人才,必须控制、把握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

加大备课改革的力度与步伐:组织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策划出最优的整体方案;在分工基础上合作,根据课程组教师的知识、经验、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分工编写教案;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使教案达到优化;在趋同的基础上求异,鼓励教师在具体操作和运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的教学设计,使之更加完善。

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推行“精讲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运用启发式、问题式、探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使用校园网和国际互联网的机会,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大教材改革力度,提升教学质量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的质量是影响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必须加强教材改革。

在教材编写上,要强调高质量、高档次、高品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既要对参编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更要在编写质量上严格把关。在教材结构上要实行理论、实践、科研相结合;在编写内容上要突出创新因素,尽可能地反映本学科、本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材使用上要强化竞争性,鼓励各院校及个人编写优质教材,要打破区域界限,允许院校选购其他省区确定的优质通用教材。这样才能激励高校的专家去编写精品教材,才能不断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5、加强考试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科学的考试不仅不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组织考试,以及如何认识从考试中获得的反馈信息。为此,考试制度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改革:

第一,平时检测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仅以期末考试定优劣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检测,把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紧密结合起来。

第8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复合型泰语人才 开放培养模式 教师 教材

中图分类号:H4/8 文献标识码:A

面向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是以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需要的专业能力培养为指向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面向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学校的毕业生不能马上适应泰语工作实践的需要的问题,使学生的泰语专业学习紧密联系职业知识教育实际。

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是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的,并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教学活动和教育活动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特征,作为外语的小语种——泰语教学活动尤其是如此。事实证明,封闭式的课堂教育难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泰语人才。泰语教学活动只有把课堂教育和具有社会实践性的系统化培养活动结合,才能符合泰语教学规律和现代教育关于“人的发展”的要求。

泰语教学活动是具体的和专门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造就和培养能熟练掌握与运用所学泰语知识,并能够善于运用泰语与泰国人顺利进行社会交际和工作等活动的人。因此,我们认为泰语教学活动的目标应有三个方面:(1)专业知识目标:扎实、规范的语言知识;(2)专业技能目标:熟练得体的语言应用能力;(3)交际心理发展目标: 通过泰语专业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最高目的是运用所学泰语进行交际和工作等活动,而取得成功就需要需要良好的心理和高尚的品德基础。因此对于泰语专业学生来说,课程中相应的交际课程和交际训练时必须和必要的。其目标包括对外部环境关系的认识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待自我生活事业的态度、情感和意志的能力即品德修养等内容。

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教育目标,教学活动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 为了适应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下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面临着众多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是传授知识者还是知识源,是学习者的伙伴,还是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教师、专家权威如何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以往处于被动的学生,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如何使学生以外语学习为中心实施学科知识交叉,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心理发展,避免高分低能现象?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是选择强调语言规范知识的语言材料,还是应选择即包含外语规范知识内容又能体现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外语语言材料?

在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对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重要要素提出新的要求,并同时赋予了其新的含义:

1 教师

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的教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而且使教师这个职业更具挑战性:

首先,教师必须是泰语语言专家和泰语教育专家,是泰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师和组织者。同时,还应当是学生的交际对象和学习伙伴。

其次,教师必须具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行业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如: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外贸、旅游、法律、外交、市场营销等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

最后,教师设计的课程及课程项目要明确、具体,同时要教会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教师要广泛收集各种语言材料,按既定的课程或教学活动项目的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设计制作大量的泰语教学活动项目备用。同时,教师要明确各项教学活动的目标和预期效果,充当泰语教学活动的协调者、咨询员和学生学习心理的调节者,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有新鲜感和成就感。教师要根据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各类具体课程的目标,制作泰语教学活动效果评价标准,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不断体验生活,不断自我发展专业技能,以应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和应对开放式课程和教学活动项目的挑战。

这几点实际已经包含了教师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和师德发展等主要的素质要求。

2 学生

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系统。 所以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教学活动中的学生,首先应当按照学科知识对人的规定性塑造规律严格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也要根据社会对人才消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其次,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中的学生还应当明确自己的所学专业的总体学习任务,还必须是开放性课程学习中的有思想、情感、实践、创造性的学习者,是课程活动和具体教学活动项目的主人;是泰语语言学习与实践课程中带着各种角色性质的参与者。所以这个模式下的教学必须对学生和学习方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如下:

(1)学生必须自己选择和确定学习活动并选择完成课程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学生必须把教师、图书馆、校园文化活动等作为主信息源,明确这些信息源是学习的客体而不是学习的主导。学生应当明确自己才是学习和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自己动手广泛收集必要的泰语信息和资料,并根据课程要求自我加工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和资料。

(3)学生必须学会自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自主设计学习方案并按照课程要求进行独立的学习并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学生必须学会运用所学泰语主动交流,积极参加讨论、接待外宾,在实践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

(5)学生必须有学习成果,学生必须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和毕业设计。

因为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教学模式是一个围绕学生学习展开的外语教学的方法系统,所以它的教学实践活动就必须随时随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认知活动的变化。并建立一套根据学生学习差异、刺激、鼓励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对帮助学生和老师随时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外语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3 教材

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的标准有如下:

(1)教材编写或选用要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教材必须注意以学生的学习即以具体的教学对象的学习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调配好泰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的关系。 作为放映课程主体内容的教材就必须具有可诱发学生主动学习动机的刺激性、激励性和生动性特点。 同时,教材还应当能给学生预留空间,促使学生主动选择和利用相关学习材料。

(2)教材应符合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事实证明,几乎没有人能够只靠正规语言课程就能学会一门语言,并能流利地进行交际的。能用外语流利进行交际的人多数是因为大量真实交际的结果。可见,交际是学习外语的最重要的活动,这里的外语当然包括小语种之一的泰语。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强调它的教材还必须具有能够提供泰语交际环境条件的功能。

(3)教材必须具有真实性特征。人对他人语言的反应通常有三种:一是经验反应,二是理解反应,三是公认。经验反应是人对客观事实的反应,理解是一种个人运用知识的过程,而公认则是个人在参与群体的争论并通过争论最终达成的共识。根据人与语言关系的这一规律。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的教材,不仅要满足泰语交际活动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学生长期学习目标的需要。

(4)要符合长期教学目标的需要。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的教材,为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保证学生在离开课堂或走出校门以后,乃能不断地、有方向性地参考教材,提高所学泰语水平,就必须使教材具有教会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方法的功能。

(5)教材应具有多样化学习功能。由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所决定,它的各个课程的教材应具有多样化的学习功能,应能够满足不同教学对象和学习方法的需要。如所选教材要能够适应动态的、系列的学习活动的需要,符合追求语言准确性学习活动的需要,能满足那些追求交际经历的、分析性、综合性、演绎性和独立性的学习活动需要,可以应对依赖性学习活动、全封闭性学习活动和开放性学习活动需要等。

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要求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开放性系统,这个系统由诸多要素构成,其中教师、学生和教材是影响教学活动中的最重要的要素,这三个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复合型泰语人才开放培养模式较于过去封闭性培养模式,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材成为鲜活的丰富多彩的专业职业技能知识。在这个培养模式下,我们学校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发展中泰两国人民友好往来需要的泰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江兵.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9).

[2] 王建华.自主学习与能力培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5).

第9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而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成人高等教育要真正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较快发展,必须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复制普通高等教育版本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亟待改革与创新。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套用普教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采取了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式”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以学术性质量标准衡量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二是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由于没有突出的办学特色、缺乏针对性,很多专业课程都是普教教师兼代,是其“第二职业”,投入精力有限,重视程度不高,教学偏理论,只注重学科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轻实践,学生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和提高;三是成人教育社会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成人教育的发展规模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远远不能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成人高等教育包括学历补偿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一直以来学历补偿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学历补偿教育里面的专科层次已接近饱和,本科(专升本、专接本、专转本)层次是大势所向;另一个重心就是职业技能培训,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都有向这方面转移的趋势。尤其是现在我国规模化企业不多,规范化程度不高,很少企业承担职工职后教育任务,社会行业培训也很不发达,成人教育具有与社会联系紧密,占有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在为成人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的机会方面将长期担任主力和骨干。因此改进管理模式,并把校企合作办学作为新的发展战略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和校企合作机制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高职院校固有的培养机制和专业培养特色更有利于这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

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紧跟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

应紧扣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定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职业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重组学科内容和结构,将原来以学科为组织方式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以职业能力要求为组织方式的课程体系,变学科导向为市场导向。打破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形成以不同社会需求定位的教学模式。其中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企业提供人才需求标准,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标准制订教学计划,双方共同探讨、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种“量身定制”的培养模式、主动与市场接轨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主动服务社会发展的新形式,更好地履行了成人教育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充分调研,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借助校企合作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能力为中心,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制度为保障循序渐进,稳步推开。其中专业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而其他要素则是为了使课程体系正确而有效的安排和施教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到实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得到企业、地方的认可和欢迎,就必须依据地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形势,充分调研,不断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时更新课程结构和内容,突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按需施教。要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技能;要与产业分工所产生的组织生产流程相吻合,要使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岗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拓展的能力;在结构上更要改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重视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训练,使培养的人才具有专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具体而言,要本着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原则。

(三)挖掘地方资源,建立灵活的互动式人才培养机制

以江苏省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年来,该院充分发挥现有的“中国医药城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泰州市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泰州市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中心”、“泰州市城镇医技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机电技术培训基地、建筑业人才培训基地、医药化工人才培训基地和现代营销人才培训基地,主动对接园区、社区、企业的需求,加大对企业员工、再就业人员、农民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包括中职毕业生在内的各类社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学院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信息、设备优势,开展了各种科技和社会服务。

此外,随着服务外包领域的逐步拓宽和服务外包产业层次的逐步提高,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培训和具备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该院本着“政府协调,校企结合,市场化运作”的理念,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还主动加强与医药、计算机软件、船舶、机电、化工、物流及其他行业的联系,积极开展与中国泰州医药城、泰州软件园、机电、化工、物流等服务外包企业的合作,承接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工作,同时依托人才培训基地,结合该院教学特色,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服务外包企业发展需要和教学要求,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方案,实施具备课程置换功能的特色教学。通过全方位培养人才,为泰州服务外包企业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培育既有精通相关行业知识的专业技术和研修人才,又有能满足多种服务外包工作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扩大外延,建立灵活的互动式人才培养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要从刚开始的企事业单位逐渐扩展到与当地政府、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构建教育资源共享、供需互动的办学机制。该院在2011年3月还与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通过这次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借助兴化市这个广阔的平台,既可以推进该院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校地校企紧密合作,使学院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四)精益求精,强化品牌意识

根据地方特色,打造成教品牌,是提升学校成人教育档次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后取得的成果。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泰州市的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中心,为了办出特色,进一步提升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品牌的品位和质量,扩大行业培训的影响力,打造了“学历+技能+就业”退役士兵培训的“泰州模式”,该模式得到了军地高层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学院社会培训的亮丽品牌,中央新闻媒体为此还专门进行了现场采访和宣传报道。

(五)加大重视力度,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