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认识范文

文化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认识

第1篇:文化认识范文

廖琪看问题总有自己独到之处,总想在许多人之前――这是他的小说思想与众不同的价值。记得几年前,他的长篇小说《燃情经历》写的是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在挂职中真正认识人民认识生活的故事。在当时多数作家更关心政治小说中的“反腐”情结的文化氛围里,这部小说则从复杂而无序的现实运动中看到社会进步的力量。而新作《茶道无道》里,他充分展现了中国乌龙茶文化的魅力。这是他的长项――他对茶文化的长期研究奠定了这部小说深厚文化容量和含量的坚实基础。不过,这个很懂茶文化的作家在一个动不动就用文化吓唬人的年代,并不卖弄文化。事实上,这部小说的主题恰恰是针对现实而去――从“文化热”中看到反文化不尊重文化的问题。仅这一点,我个人认为,作家看得准看得深。

《茶道无道》上部通过“茶仙”丁世昌的故事揭示了一种民族地域文化形成的规律――文化与人民的生活、人民的苦痛、人民的欢乐、人民的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离开了这一点,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丁世昌这样的“茶仙”,只是人民精神力量的凝聚点,一个亮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了对这个浑身上下都带浓浓的文化味的人物有了一个正确的把握。事实上,丁世昌这个人物之所以有思想分量,正是因为他本身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小说把一个那么有文化的“斗茶”情节放在一个那么没有文化的年代去描写,非常精彩,构成了全书华彩乐章。这场比知识比专业比气质比品德比人格的“斗茶”成功塑造了“茶仙”的生动形象,也揭示出茶文化的本质。无论什么样的时代,只要人民的生活在,文化总会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文化这种支撑生活的力量不可低估,更不可抗拒。

我们肯定注意到,在小说《茶道无道》的下部,主要情节变得很有些批判现实的意味。为了搞一条茶文化街,社会各色人等纷纷跳出来表演,以发展文化为名,争权夺利,搞得乌烟瘴气,丑态百出,逼得最有文化发言权的头脑最清醒的茶专家秦凤丫最后退出“茶文化一条街”,回山里当茶农。在这里,小说的主题在描写商业社会人性丑恶中得以升华,那就是文化不是那些上层人物和有钱人品味把玩的东西,更不是他们无度牟利的工具。当文化脱离了人民生活的土壤,就立刻会变质,开始走向文化的反面,就会出现以弘扬文化反文化的悖论。可以说,一切违反文化发展规律而想搞文化的,都会致使文化走向它的反面。真正的文化,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存活,才是文化。被人们放到殿堂里,或者人为地搞成商业街,那是卖文化,不是发展文化。秦凤丫最后退到山里种好茶,看上去好像很被动,但实际上是一种主动。她在真正的劳动中找回了文化的本质,找回了文化的尊严,也找到了我们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我们会说《茶道无道》所揭示的文化辩证法是很可信赖的。茶有道,道从哪来,又到哪去?茶无道,何谓无?我想,作者是要启示我们,别把文化看得高于我们实际的生活。没有生活,哪来道?把道看得太神圣了,也就看不见道了。正如作者在小说中所说的:“如果有朝一日茶变成了道中人、文人墨客、权贵豪绅的,茶也就不成茶了。”他对文化的认识真的很到位啊。

第2篇:文化认识范文

关键词:地景文化、形胜、相地、因借自然、现代景园设计、 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园林设计属于立体式设计载体,它包含了建筑、园林小品、规划、园艺等各方面的设计因素,期间还蕴藏着人生哲理、山水意境、文人世风等多种文化背景意味。可见,优秀的景园设计不仅要注意工程建设,更应注意人文因素。

中国地景文化着眼于人与自然,总结了长期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处理和设计实践中的有关地景文化的理论,将传统的景园设计上升到了人与自然的层面,并且赋予了人文因素。

1.中国地景文化的发展过程

中国地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也是人对自然的认识的一个过程,对地貌的功用和对景观认识的过程。最初,人类对自然仅仅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依据古代文献记录,距今约5000年前伏羲氏绘制八卦,辨识东南西北西北方位,认定天、地、水、火、山、泽、风、雷八种自然景象的活动。这就是地景文化的启蒙阶段,也是对自然认识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只是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还未对其产生感知,即美与丑之分,好与坏之分。西周时期《周易大传》中提出了“形”与“象”的美学概念,此时期已对自然开始感知,已出现评价,选择。战国时代《荀仔.强国》记载中对秦地秦川所作评述中“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是对那个时代自然景观与自然资源的一种认识,“形胜”已属于地景文化的一种理念。此时已涉及到对自然景观与资源的应用,使人对于自然的认识更上一个层面。东汉三国时期将“形胜”理念与人文心理观念相融合,使中国地景文化登上了风水学的殿堂。到了隋唐时期,地景文化已达到兴盛,营造工程、因借自然的造园手法已普遍应用于帝王宫殿、都城、陵墓等的营建。在此时期,地景文化发展迅速,并且已经提出了许多基于“形胜”理念的设计方式。如“笼山为苑,冠山抗殿”、“包山通苑,疏泉抗殿”、“因山借水”、“因山为陵”等。在此时期工程营造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宋元两代在隋唐时期兴盛的地景文化基础上持续发展。到了明清,继承了各代的地景文化,创造了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体现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绝佳之作,使中国地景文化达到了蔚为大观的时代。

2.“形胜”理念以及对“形胜”的基本认识

从字面意义讲,形,《说文解字注》讲“象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胜,《新华字典》讲“优美”。形胜,《辞源》解释为“地势优越便利,风景优美”。形胜一词最早见诸《荀子.强国》,云:“其(秦)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中国地景文化的核心理念为“形胜”,在古代各地志书,史书中多有“形胜”一节,即对城市所在的环境形势予以描述。而现在对形胜的解释多为: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山川壮美;利用有利的地形制胜。可见,形胜与地势有关,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且形胜之处往往山水景观优美,人们往往利用这些形胜环境进行人工创造。形胜在其物质层面的意义主要指其自然地理的条件的优越,而精神层面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景观元素的比拟与概括,且加入人文心里元素与风水学理念。如古人诗画中都会描绘出心目中理想的精致的范本。在诗人眼里,天象、地理、石壁、烟柳、人家等都属于形胜范畴。而风水学将形胜的概念得以形象化,有了所谓“龙脉”、“九星”、“天门”、“地产”等等概念。

3.相地

在古人看来,相地是很重要的,造园必先相地,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构园得体”。

计成于《园冶》相地篇中将造园用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等六种。六类地虽各有偏宜,但是都具备一定的地利,因而通过造园手段可以提升可以达到“完形”园林甚至于出人意表的效果。

古人相地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卜邻 造园中卜邻则是强调借景。卜邻不仅指邻借城市之地,还包括山水之邻。卜邻的范围不仅包括相邻的构筑物和自然山水,也包括周围整个环境。在现代景观设计相地中,也应将视野放宽,不能仅局限于场地之内,应充分挖掘场地潜力,结合场地周边环境,因山就水创造佳境。

(2) 究源与察地 造园相地除了考虑周围环境之外,还要考虑园林基址范围内的立地条件,造园讲究随曲合方,得景随形。只有顺天然之理,才能自然、合宜,故对基址的了解十分重要。设计师应将用地看作是有生命的物体,与场地进行心灵沟通与对话,尊重场地。

古人相地尤其注重对水体的处理,古人注重引水究其源,察其之历,以便创造有生命的景观。这也是在相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古人造景通过水景彰显其灵气,而现代景园设计亦离不开水景。在景园设计前期相地过程中应寻其源、察其历,若场地本身有水源,则是创造佳景的绝佳场地,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彰显水景之魅力。若场地无水资源可利用,应充分考虑其周边环境,寻找是否有可利用资源,充分挖掘场地潜力。

了解原址的植被情况,在察地中也十分重要,园中树木是难得的造园资源,应尽量保留利用。

4.因借自然

因借,在于造园宜“因地制宜”,即依所在的地理、地形、地貌、地势设计园林,顺应于自然,不违逆自然条件而强作构建。同时,要求园林内部的山石、水域、道路、花木以及建筑各景点之间相互巧借得体,通过一定技法将园外景致借入园内,构成一个和谐而充满生命意蕴的园景。

《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一书中所提到的“笼山为苑,冠山抗殿”是借景的内涵。即笼山水为苑以形成群山环抱、水流相汇的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因借自然的效果。冠山抗殿则是选择自然地势优越的山体高点,点缀建筑,形成标志,使建筑融于自然山水之中。“因山为陵”即借助自然山形为陵,凿山洞为墓,借助自然山势地景景观显示皇帝的威严与宏伟的气魄。

5.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地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场地分析方面,现代景观设计师应学习传统造园师对场地环境考虑还应从大处着眼,通过对场地内各种要素和景观资源进行细致的勘查和分析,从整体角度指导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因此,我们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加强对场地周边现有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园林建设与城市开发及资源相结合,促进景观综合价值的现实,达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因借自然”。使自然与人工完美融合。

在设计思想方面,我们应当传承古人崇尚自然的传统,加强对自然山水的保护意识。无论是传统园林还是现代景观,尽管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很大不同,但都注重对景园设计思想的表达,将传统造园中的这一优秀设计思想与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气候环境和景观资源,因地制宜,营造具有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景观类型,使园林景象的营造更具有深意。使地景中的人文思想得以延续,精神得以流传。

总结

中国地景文化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使园林营建充分结合自然、并结合人文心理、风水学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应继承中国地景文化,使景观营建更加尊重自然。

参考文献:

[1] 佟裕哲,刘晖.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佟裕哲,刘晖.中国地景建筑理论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3(08).

[3] 刘莹.相地合宜地塑造城市地域景观[J].山西建筑,2009,35(33):25―26.

[4] 周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古典园林的选址与立意[J].中国园林,2005(04):46―48.

[5] 封云.相地因借―中国园林的造园之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3,14(01):9―12.

[6]于亮.中国传统园林“相地”与“借景”理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7] 封云.相地因借―中国园林的造园之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3,14(01):9―12.

[8]张薇.隋唐长安城自然形胜及其保护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9] 陈芊宇.相地与地景、景观的关系[J].四川建筑,2007,27(05):33―34.

作者简介:

第3篇:文化认识范文

茶艺师是现代兴起的一个职业,专指那些对茶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精通于茶艺的表演,同时对于其服务、管理技能者方面的素质也很高的一种专职人员。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一张茶几、一套茶具就是她们用于表演的全部的道具,而那小小的茶席就是她们要展示自己的舞台,舞台虽小,可内涵很大,一个专业的茶艺师,本身的举手投足就可以表现茶的韵味,而其自身气质与茶给人带来的感觉也是非常相似,浑然天成。茶艺是茶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茶文化精髓的体现,而茶艺师对于茶文化的理性理解要高于一般人很多

二、茶艺师对于贵州茶文化的理性认识

贵州是一个盛产名茶的地方,以绿茶见长。“茶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叶专著《茶经》里说到“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这文章中的地点对照到现在的地图其实就是在贵州界内。“茶圣”陆羽是一个嗜茶如命的人,一生中爱茶、研究茶、精于茶道,而其所著《茶经》就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写茶的著作,这本书和这个人给茶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茶文化的体现往往就是从茶艺上体现的,不同的名族和地域都有其独特的茶文化。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省,在贵州省内的少数民族种数多达28个,在全国范围来说算是一个很大的了。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而贵州一些有名的地方名茶和古代进贡的“贡茶”都是出自于少数民族之手,如历史上很出名的“镇远天印茶”其实就是产自于贵州的黔东天印山区。少数民族虽然跟着社会在发展,但是再传统工艺上还是保留着最原始的手法,因此经过多年的变迁,少数民族的茶文化不但被传承下来了,而且还更加的丰富了。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其传承具有历史性,可以通过了解各个地区茶文化的发展进而了解这个地区的发展;也具有民族性和地区性,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所特产的茶,而又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进而形成的丰富的茶文化。茶文化包含了茶道和茶艺两种,茶道是一种精神,即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茶文化发展,茶道也没有其明确的定义,因为这是每个茶独特的气质;茶艺即为泡茶的艺术,很多地方泡茶的方法都不同,而现在外行人对茶艺的理解仅仅为备具、赏茶、洁具、置茶、温润泡、冲泡、奉茶、品饮这八个茶艺表演步骤,而作为一个真正的茶艺师,其对茶艺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茶艺表演的上面,而是里面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贵州产绿茶,绿茶的其实跟别的茶不一样,其为凉性茶,因此冲泡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为80~85摄氏度,在冲泡时茶叶也不宜放太多,这样才能将绿茶的本质发挥到极致。绿茶在茶艺表演中是按照常规的步骤对于茶叶进行冲泡的,其实在贵州的地方习俗中,还有很多关于绿茶的吃法,这也就是茶艺师对于贵州茶文化的理性认识之一。绿茶的吃法很多,在贵州有名的有“罐罐茶”,这是在贵州一个非常独特的吃茶方法,如果你要到石阡仡佬家庭作客,他们一定会用这个茶来招待你的。罐罐茶的用具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选用的是本地的土茶罐,水也是山泉水。当地人最喜欢的就是闲时烤上一壶茶,边烤火边聊天,时不时喝上几口茶、吃几口馍馍,生活怡然自得,气氛其乐融融的。“擂茶”在吃茶中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一般存在与客家人中。擂茶是需要人用擂棍在擂钵中捣制的,在捣制绿茶的同时,还会在里面加入到芝麻、花生仁、草药等,这样等到成为了碎泥,茶便算好了,然后过滤、煮茶,这个茶的茶香是非常的浓郁、绵长的。在黔东的侗族最喜欢的还是“煮油茶”,除了他们之外,贵州很多民族都喜欢吃“油茶”,在当地还有一个顺口溜,意思就是吃一碗“油茶”一天都有劲,没有吃的,就一点精神都没有。作为一个茶艺师,不仅仅是做好茶艺表演,同时要了解各个地区的茶文化,茶文化其实也就是对于这个地方、民族的认识。

第4篇:文化认识范文

长期以来,人们在疗养康复实践中,对疗养院文化建设在认识上有不同观点,重硬文化建设的多,重软文化研究的少;重有形的、物质的多,重无形的、技术的少;在有限资金的投向、投量上出现失衡。究其原因:①认识模糊,评价疗养院文化建设水平仅看硬文化建设方面的指标,如侧重于规模,建筑、设备等建设水平。②认识偏差,重视立竿见影的设备、营房等有形文化建设,而轻视或忽视服务观念、人才培养、特色资源等方面建设。③认识错误,把硬文化建设与软文化建设对立起来,认为投入软文化建设是一种浪费,在精力、人力、物力上研究发展硬文化多,研究发展软文化少。为此,要在思想上更新观念,明确以下认识。

1优质服务是疗养院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文化

多年以来,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疗养院在服务理念、内容、模式、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如:把服务重心从“以疗养为中心”转变为“以疗养员为中心”;服务标准从满足一般需要转变为满足疗养员个性需要等等,其实也是在实现服务宗旨的过程中体现出新的文化理念。可以说,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塑造疗养院优秀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疗养服务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一步说,疗养院的主导文化也是围绕优质服务的目标而建设和发展的,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到“体检、保健、医疗、健康咨询与讲座”等全程式的服务流程;对不同年龄和类别的疗养员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的相应服务对策及措施,到具体的服务技巧与艺术,都蕴寓着服务保障的丰富内涵,应当有意识地相互结合与融合。

2特色技术是疗养院建设和发展的支撑文化

疗养院与治疗医院不同,主要采用自然疗养因子、人工疗养因子矫治疾病、促进康复。如海滨、森林、湖泊、温泉、水疗、磁疗等。同时,由自然疗养因子、社会疗养因子、心理疗养因子等组成的康复医疗体系,对机体产生积极变化是疗养院固有的技术特色。

自然疗养因子的自然资源多分布在海滨、名山等风景名胜地。要充分认识这些自然、人工的疗养因子是疗养院所独有的,有别于其他医疗单位的文化资产。由此促进特色技术的日趋发展和有效应用,对疗养员来说,正是在消化、吸收疗养文化的过程中促进了身体与身心的康复。

3精神理念是疗养院建设和发展的意识文化

精神理念是现代意识与疗养院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疗养院全体员工共有的内心态度和思想境界,对提升服务标准和质量,实现各种工作目标要求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强化忠诚使命、勇于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可将员工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向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先进典型以及评优评先活动,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激发内部动力,更好地发挥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人文底蕴是疗养院建设和发展的传承文化

文化底蕴,是一个单位受到内部认同和社会尊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疗养院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发掘自身的文化内涵。要通过发掘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总结疗养院建院以来形成的经验、成果、典型和优良作风,让员工具有认同感和自豪感,以期进一步发扬光大;要发掘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员工和社会鉴赏历史知识的独特场所;要充分赋予现有物资资源以文化内涵,对营房、珍贵花木、山丘、河流、道路等,通过取名、请名人题字和作诗等多种形式,增强其文化生命;在院训、院徽、院歌、宣传画等方面的创作上,都要抓住精髓、追求品质,力争成为反映疗养院时代风貌的新的文化亮点。

参考文献

[1]符壮才.医院文化管理与建设[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5.

第5篇:文化认识范文

【主题词】校园文化 建设 新认识

校园文化,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笔者做了八年的校园文化建设者,在改中做,在做中改。但校园文化建设仍不规范,仍是这里贴几句名言,哪里挂几幅标语,红、蓝、白相互映衬,花花绿绿,还着实感觉自己在做校园文化建设。有时在教师们津津乐道授业、解惑的时候,我还独自站在本人指挥设计的校园文化墙前面孤芳自赏,看到自己洋洋洒洒的前言,辉煌雄伟的规划图,精炼意简的校训、校风、学风一应俱全。心里还觉得很踏实,感觉自己已经做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有一种身在巅峰一览众山的感觉。

深圳之旅,聆听了专家们的点拨,得到辅导教师悉心的教诲,实地感受深圳南山的教育环境氛围,这里不愧为中国教育的前沿阵地,中国教育的“试验田”,我特别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认真的讨教,倾心的感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回首这八年所做的校园文化建设,只做了一些低层次的工作,离终极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现谈谈笔者的一些新认识,与同仁共享。

一、什么是校园文化

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有人从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工作对象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有用抽象、概括的语言对校园文化进行定义,无论理解也好,概括也好,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外延进行定义也好,他们都不会离开“校园”这个实体。笔者比较赞同的是:“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个定义既强调了校园文化不能脱离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导文化,又以学校的价值观为核心。既体现学校发展程度和管理水平,以反映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蕴含着学校的传统,学校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校园环境等丰富的内涵。

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理解

1.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

从以上定义我们看出,学校的价值观(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是最高层次的。它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观念,是一所学校的本质、个性特色、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又称为学校精神。正如北京大学的“挑战自我,争创佳绩,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农业大学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攀高峰”。这些大学精神,近百年来,无论是在拯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解放斗争,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用他们在教育、科学、学术等各方面创造出的奇迹,和他们把国家前途命运同学校紧密相连的责任感,不断地传承、丰富和发展学校精神的内涵。今天,仍成为北大、清大、农大师生治学和做人的追求。已构成了北大、清大、农大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这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校风、教风、班风和学校的人际关系上。

校风,是学校精神的塑造,体现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具体表现为“校训、校歌、校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激发学校师生内在动力,催人奋进。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特点,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教风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良好的学风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对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完善都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的领导与教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能在健康和谐的道路上发展。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

2.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层次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层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实现这一核心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它主要包括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各功能教室的建筑设计风格,以及校园的“四化”(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建设。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育人气氛,用环境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让环境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充实校园文化的物质底蕴,为师生拓展综合素质提供物质条件,让校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就连一块顽石,一块冰冷墙壁都赋予它人文的内涵,赋予灵性。让校园处处是教育,师生时时受熏陶。正如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师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

当我们走进深圳南山的学校,那确实是闹市中的一方净土,茂密的绿荫丛中鲜花灿烂。桃源小学的育人氛围,包含在师生的分分秒秒中,浓浓的书香文化让你清清楚楚地感觉出素质教育的特色;华侨城小学雅静的环境,师生的举止习惯,无不让你感觉到你就生活在低碳的氛围中;走进桃源中学那科技的气息,让你仿佛置身于腾飞的科技时代。这些育人的环境不是我们追求的吗!

3.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层次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层次,也就是最低层次。制度文化是由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构成的显性文化,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得以实施的保障。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可以把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只有建立起学校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才能保障校园各方面的工作得以开展和落实。只有制度也是不行的,还需要有组织和落实制度的机构。因此,制度文化的建设包括制度和机构的建设。

制度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全部,每一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制度。如:校长、副校长、教导处、工会、党支部、教代会、少先队、后勤、安保等均有他的制度,还需要人去监督、去执行。让这些制度成为学校师生规范言行的指南。让各项工作上下左右联动,形成一股合力,保障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沿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涵盖学校的一切活动,我们平常所做的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或一小部分。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第一层次,在底层,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基础和保障。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第二层次是物质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这一核心的途径和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起来相对要难一点。最高一层是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金字塔尖上,做起来有难度,要做到更好就更难

校园文化建设虽有难度,但我们也要尽其心、尽其力把它做到更好。因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的重要体现,对师生的影响是任何课程都不能取代的。

第6篇:文化认识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发展;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为此,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疯狂学习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现象。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

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体育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体育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二)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三)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也代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5]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四)整合创新是民族体育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存的 (下转第82页)

(上接第74页)生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历来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疯狂学习,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现今世界上任何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都源自于各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同样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渗透、使团表演、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7]。实践证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性。同时,我们的创新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进步的文明,并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5]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朱家桢、厉以平、叶坦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第7篇:文化认识范文

在当代,我们对设计的看法逐渐趋于相同: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这么一种认同感使我们对设计学的任务有了新的认识。使设计学研究必须从传统的单纯对设计师传统研究和设计宣言的研究中分离出来,给予其研究对象的经济特质、意识形态特质、技术特质和社会特质以应有的重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情形,才出现了令人感兴趣的景象;对当代设计学施加影响的诸多观念,都不是直接来自设计领域。由此可见,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那里获得启发。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而中西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设计影响也起着很深远的意义。

我们追随人类的历史足迹,古埃及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近代欧洲和美国文化,中华文化都对现代设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常说的文化,其本身就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而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正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所以,正如本书导言中所说的人类至今仍然生活在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里。这一点毋庸质疑,无论是文化上的传统主义者,还是反传统主义者,他们讨论的对象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前进中的积淀,它为人类历史前进积蓄着力量,提供着营养。所以,它对人类创造的现代的和未来的文明,都必然产生不可否认的巨大影响。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 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据比较一致的理解。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 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他们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同时也受到刚刚引入欧洲的日本艺术的影响,他们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主要是回复手工艺传统。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墙纸、家具和其他的用品上。他们反对机器美学,主张为少数人设计少数的产品,所谓的the work of a few 。

包豪斯是1919 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通过10 年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荷兰风格派、苏联构成主义运动的成果,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成的中心,它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虽然这所学院在1933 年4 月份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了,但是,它对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难以估量的。中西方的文化交叉对于现代设计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是不同的,但意义都是极其深远的。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的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能够制作出非常优美的彩陶。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縄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彩陶的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充分体现了我们劳动祖先伟大的艺术创造力。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灯的应用已很普遍。汉代铜灯的形式分为好几类,分别为:盘灯、虹管灯、筒灯、为主。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虹管灯,虹管灯也称釭。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是溶于水中,这是利用科学原理以防止空气污染。著名的长信宫灯,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的十分自然。

汉代的铜灯造型丰富多彩,灯体优美。既适应实用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的原理,即可作灯,又可作为室内陈设品。做到了工艺品的多用化,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意匠和艺术构思,汉代的传统文化赋予了汉代铜灯不一样的色彩。

唐代工艺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工艺美术的生产,几乎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点。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的高度发展? 自信和开放的政策? 中外工艺美术生产的交流? 工艺美术生产的传统发展。一种传统文化可以传达一种思想,也因此可以反映出一种特色:人的意识的解放、装饰的生活情趣化、多种装饰技法的应用。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4 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简,是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屈指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第8篇:文化认识范文

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是:拥有特色鲜明的、系统的企业文化。树立精神的旗帜、标杆,鼓舞人,激励人;

转变观念,统一意念,凝聚人心,形成难以模仿、难以赶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接受的、可以传承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标准的总称,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物质文化是外显的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以及企业的品牌、商标等;精神文化主要指隐性文化,包括价值观、信念、作风、习俗、行为等。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外显形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管理哲学的应用和具体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必不可少的要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在广大企业家群体中达成共识: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树立企业形象,密切企业与社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企业组织内部形成基本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并渗透到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之中,通过软科学的方法,实现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从而更好地完成企业各项任务,实现企业所肩负的使命。

(二)、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文秘站:

第9篇:文化认识范文

关键词:公安文化;作用;建设方法

公安文化是公安组织群体在长期的警务活动中形成的公安意识形态,它是公安思想、公安职业道德和和公安价值观的总和。公安文化是公安制度特定的上层建筑,它是以物化行为为外壳,以管理机制为内容,以人的价值观为核心而构筑起来的文化体系。它是在社会文化、法制文化、军事文化的基础上经公安的具体实践形成的行业文化,是公安队伍观念形态文化。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就是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结合实践,有力地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公安队伍的思想道德、作风建设和法制建设。

着力建设先进的公安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安组织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增强公安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改善公安组织管理水平,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安队伍形象。在当前,公安机关要推行正规化建设和人性化执法,就必须克服过去队伍建设中的种种弊端,如重用兵、轻养兵,重整顿、轻养成,重治标、轻治本,重片面、轻系统等问题。一阵风式的教育整顿,难以走出整顿——好转——反弹——再整顿的怪圈。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着重从“根上”和“本上”下功夫,没有着重解决好民警的观念、理念问题,没有真正建立起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公安作为不同于一般公务员的执法队伍,公安文化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应时之举,而且是治本之策。用先进的公安文化武装公安、塑造公安,是时代的呼唤和公安自身的需要。

1 公安文化的涵义

公安文化从浅层上讲是指公安装备、公安组织、公安制度、公安法制、公安艺术、文献资料等方面的文化形态。它是社会进步、人类文化、军事、法制、公安意识现代化的产物。它具有文化的综合性、实践性。从形成过程讲,公安文化是指公安人和公安群体在社会文化基础上经长期的实践、具体的活动而逐渐积淀了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行业文化。它是以价值体系为基础,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为内容,要求全体公安建立起一种文化认同,在价值观念上趋于一致,形成一种强大的无声无形的力量,以确保公安宗旨的实现,任务的完成。从深层讲,是指公安所获得的有关公安知识、理论、认识经思维转换而表现为公安行为、态度、期望、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理想追求等观念形态上的具有独特性的行业文化。它主要表现为主观上、心理上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又构成了指导公安行为“非人的本能”的力量,成为指示公安行为的指令,构成了公安行为、生活、活动的方式。公安文化的内涵是客观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具有独特性行业观念形态文化,是公安群体共享、共遵、共融的一种观念形态文化。

2 公安文化建设的作用

公安是具有一定文化和文化创造力、具有共同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的特定群体,公安的文化心态和精神意识是公安事业发展的动力。以这一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公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广大民警和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对促进队伍建设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1 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

蕴涵先进文化思想的文化生活能无声地不断地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文化的作用就是滋养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公安文化的核心是公安文化的价值观,它以一套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标准,通过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提高人、发展人、激励人来引导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并通过强烈的舆论氛围使民警产生一种自我行为控制,从而使精神变物质,产生出巨大的能量。

2.2 有利于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

文化具有一种极强的凝聚力。公安文化能够沟通全体民警的思想,使他们对公安机关的价值取向、职业精神等产生认同感。在公安文化氛围的作用下,正确的价值取向取得公安群体的认同,民警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其职业的自豪感和对公安集体的归属感。激发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从而产生一种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

2.3 有利于改善公安队伍的管理

传统的公安机关管理忽视对人的关心和潜能的发挥,传统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忽视民警个体与群众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在现代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人。在公安队伍的管理上,价值观和公安群体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安文化在引导管理者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以说,公安文化既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公安机关整体素质建设,又以人文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模式。

2.4 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安形象

良好的公安形象主要是靠我们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公安民警严整的警容风纪和文明执法体现出来的,但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视。各种媒体对公安英模先进事迹的广泛宣传,公安机关多种多样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众多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歌颂公安民警的艺术作品的涌现,极大地促进了公安民警间的沟通和了解,向社会展现了公安民警的风采。在这方面,公安文化已经成为树立良好人民公安现象、改善执法环境、密切警民关系的重要媒介。

3 公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

公安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搞单打一和一蹴而就,要因警施策、多策并举,在建立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当前,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公安文化建设深入和健康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公安文化健康发展

公安文化是长期以来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所形成的为公安队伍所特有的意识形态、精神品质和外在形象的总和,是广大公安民警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公安文化在意识形态中,对民警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既是一种导向力,又是一种牵动力,也是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脚步,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将文化育警和素质强警放在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积极拓展和丰富公安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公安文化,以新的理念来发展公安文化。

一是科学谋划,制定规划。要发挥公安文化的综合功能,必须把公安文化建设真正当作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大事来抓,科学谋划,精心安排,精心组织,树立大文化观念,形成大文化格局,从而确保公安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公安文化真正能够走上前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以警为本,促教育养成。公安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项长期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强化公安教育和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培训、轮训和岗位大练兵活动,同时在全体民警中形成一种讲学习、勤思考、爱读书的良好风气,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要弘扬先进文化,树立典型,鼓舞士气,广泛宣传身边公安民警的先进感人事迹,增强民警荣誉感,紧密围绕警营文化建设中心,抓住"热点"和公安队伍中的闪光点进行宣传,特别是本系统树立起来的标杆、榜样,在队伍建设中逐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2 大力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公安文化观念正确定位

没有一个新的观念、新的理念做先导,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地搞好新时期公安文化工作。首先,要解决观念和理念问题,加强公安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公安价值观念。公安的最高职业标准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要解决好为什么当公安,为谁当公安,怎么当好公安这三个问题,最起码也要按公安最基本标准要求公安个体,做到把自己的事做好,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警先做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家庭观念和公共道德,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分辨善恶的水平。其次,要倡导公安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公安机关,提倡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和处处学习。要工作学习化,把工作作为学习的对象,对工作过程和结果经常总结,认真总结,不断提高办案水平。要工作学习化,组织和个人都要把学习像工作一样安排、一样检查、一样

考核。

3.3 大力加强抓制度建设,建立形成公安文化的长效机制

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的同时,注重依法治警,依法规范公安的行为。要认真组织实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纲要,建立正规化示范单位,以点带面,从最基本、最基础抓起,不断推进正规化建设步伐。只有上述这些工作做好了,抓到位了,形成良好的可执行的制度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发展公安文化的良好氛围,才能使公安文化得以良好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对公安文化建设日益重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如公安文化节、公安文化活动周、警营一日等丰富多彩的公安文化活动,一些有识之士对公安文化作出了许多精辟论述,为建设公安文化、发展公安文化作了有益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研究和建立系统的公安文化学,是公安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时代的发展要求。由此可见,公安文化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被提到应有的高度,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公安文化以其丰富而先进的思想内涵,鲜明的独具魅力的时代特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提高公安文化素养,树立民警良好的形象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期望。只有把这项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全面提高民警的文化素质,才能使民警自觉地、文明地为社会稳定服务,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吕云平 公安文化与行政文化的关系和公安文化建设 《公安研究》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