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农产品的安全溯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的安全溯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的安全溯源

第1篇: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繁荣,但是农产品在种植、销售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较多,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受多重因素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决定着农产品效益的高低,更好地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管控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实现农产品在供应链中的质量控制与溯源跟踪。

【关键词】农产品 溯源系统 质量 标识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由于食品不安全而导致的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农产品,需要建立一个农产品溯源系统,实现对农产品全流程的跟踪与监控。

1 农产品溯源系统方案

1.1 溯源系统平台设计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基础为智能信息节点,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GPS定位技术、电子标签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通过智能交易器串联起各个节点,而与中央数据库的连接,主要由3G网络、无线传感与有线网络宽带实现,并收集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与检测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并利用二维码技术扫描追溯农产品信息。溯源系统业务流程为企业用户提供系统与基础数据管理、数据采集、绿色履历与溯源数据存储功能,企业可为用户提供查询验证门户,并为购买者提供农产品查询验证服务。具体见图1。

1.2 溯源系统关键技术

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建设,以MySQL数据库与JAVA技术为基础,为三层架构的B/S模式。其中,系统平台构建的基础技术为JAVA技术,系统数据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主要使用的是JDBC+SPRING框架,根据需要创建数据表维护业务层与数据交换层时,用户无需再进行维护。

系统对于数据库的要求,要求数据库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且要求方便维护,安全性符合系统建设标准。同时,农产品数据系统还应支持多线索与多进程,支持SMP处理模式与Client/Server处理模式,并支持多个并发用户,具备性能优异的查询与运行功能。而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速度,应该使用分散存储策略保存相关数据。

2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实现

2.1 系统开发工具和环境分析

本文设计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建立在JAVA与MySQL数据库基础上,采用的是三层构架B/S模式。其中,系统平台构建的基础为JAVA技术,而系统数据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的实现,主要是采用JDBC+SPRING框架。根据所创建的业务层与数据层,不需要任何维护。

2.2 系统平台实现

在计算机平台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点击链接后便可实现对系统的访问。而进入到输入系统界面后,用户输入管理员账号、密码与验证码后,便可点击进入到农产品溯源管理系统运营平台,进入到系统运行界面。其中,系统主界面包括的模块主要有代码、元素、信息元等管理模块,以及用户、模板、企业与监管部门等管理模块,同时还包括菜单、菜单角色、行政区划分与手机软件等管理模块。

按照农产品分类的不同,管理员可归纳总结不同农产品的种植、管理、采摘、存储与出售等环节,创建代码,并通过代码组建元素,构建系统信息单元与模块,最终构建成为农产品溯源系统。系统创建完成后,企业用户可得到相应的权限。登录后,可进入自主平台界面,在界面上可看到企业下用户账号,并可管理下属用户权限。按照通常的农产品流通流程,溯源信息采集主要包括种植户、检验员、加工包装操作员与分销责任人。农产品溯源系统采集流程图,具体见图2。

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实例的创建是在信息采集后,信息采集完成后可生成二维码。其中,农产品的唯一标示就是二维码,主要包括农产品的选种、种植、管理与运输等各种信息,消费者可经客户端扫码查询。作为监管机构的相关政府部门,比如农业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同时也可对农产品种植与运输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管。而在遇到消费者投诉时,可由监管部门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消费者客户端之上。

为提高溯源系统采集、查询的便捷性,应根据主流操作系统,分别开发IOS系统与Android系统的APP,用户在手机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可录入图片、视频等文件,上传至系统平台,消费者可通过客户端查询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同时,通过客户端,消费者可向管理部门反馈相关信息,并等待管理部门的处理结果。

3 结语

当前,我国农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农产品质量不让人放心,为了更好实现对农产品的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大有裨益。在本文中,笔者从农产品溯源系统设计、实现的关键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系统设计与实现,对于系统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敏.基于二维码和RFID个体标识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2]刘俊华,王岩峰,姜平,程昌秀.以企业为最小责任主体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11,06:9-12.

[3]杨运平,周志鹏,李沐华.基于物联网RFID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10:222-225.

[4]张翔,耿晓琴,张云华.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06:129-130+133.

作者简介

胡竟伟(1981-),女,现为内蒙古河套学院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监控技术。

刘娜,现为内蒙古河套学院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

尹嘉敏,现为内蒙古河套学院理学系讲师。

第2篇: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关键词:蔬菜;追溯系统;质量安全

蔬菜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生的“毒大米”、“毒蔬菜”、“多宝鱼”和“桂花鱼”等事件表明,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不乐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势在必行。而除了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外,着手完善蔬菜从生产到流通过程中的跟踪与问责机制也很有必要,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一种产品信息化监控系统,是当前蔬菜生产的发展趋势之一,它既可以有效地管理蔬菜产品生产,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又可以对蔬菜的流通进行跟踪,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可追溯系统是一种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目的,以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质量安全保障系统[1]。追溯系统主要通过二维码识别技术和条码技术,将实物流与信息流结合起来,让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记录贯穿整个供应链,利用网络技术完成信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传输和信息,最终达到跟踪和溯源食物的目的[2]。编码条码采用国际通用的编码规则,让企业的每一份产品都能有独特的追溯码可供查询,由此关联产品所有生产环节的信息。消费者可访问追溯系统服务器,查询所购买产品的详细信息。目前增城区6.67hm2以上的蔬菜基地有32个,其中广州市10大蔬菜生产基地增城区有4个,包括超振裕(原大业)菜场生产基地、合利菜场生产基地、小楼冬瓜生产基地及从玉菜场生产基地。以广州市增城区一衣口田公司的农产品溯源系统为例,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入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产基地、仓库、市场进行连接,构建出一个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农产品溯源管理平台,使农产品的溯源工作更加信息化、简便化、大众化。推广该系统可促进广州市增城区各个镇街、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农产品检测、溯源工作规范化,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农产品安全信息,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1追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法国是最早着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国家,该体系主要用于监管牛肉质量安全,这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辟了新方向[3]。欧盟在疯牛病爆发流行后,颁布了178/2002法令,通过法律的形式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以求对农产品各个环节信息都可追溯[4]。英国政府实施的家畜辨识与注册综合系统,可记录家畜的耳标、养殖管理、身份证等信息,用于对家畜进行追踪定位[5]。美国建立的食品追溯系统强制性要求生产者、运输者、销售商都如实记录食品信息,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管理[6]。日本除了建立农产品认证制度外,还颁布了相关追溯系统法规,并强制销售终端安装溯源设备[7]。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于2003年启动“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开始着手对蔬菜和肉品进行编码、记录、追踪管理。2006年国家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得到重视,农产品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包装标识等管理制度也愈加规范[8]。北京、杭州、南京、寿光等多个城市都开展了相关的农产品监管和溯源体系的建设,为溯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依据[9,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则大规模运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配合溯源标签的使用,有效保障了运动员的饮食安全,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为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运用提供了范例[11]。学术界也有很多学者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进行了研究。刘越畅等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了蔬菜流通的数据采集与溯源系统,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风险分析,从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12]。邢美等基于WEB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溯源系统,可统计检测信息和蔬菜流通信息,以实现农产品从生产监测到市场流通的全程监管[13]。郑业鲁等分析规模化蔬菜供应企业的市场供应链模式,构建了蔬菜供应链全程追溯体系,实现了蔬菜供应链全程的信息化管理和质量安全追溯[14]。李友水等结合农业物联网技术开发设计的追溯系统,实现了对农田环境和种植管理的实时监控与跟踪[15]。建立完善的蔬菜产地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不仅对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解决当前农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产销对接”、“诚信问题”等问题的有效方法。

2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

2.1追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1.1溯源系统分析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以蔬菜为核心,产业链为纽带,质量安全与预警为目的的信息监管系统,而要满足生产者、销售商和消费者不同的利益需求,关键就是确定溯源流程及信息节点。其中关键信息点包括:蔬菜生产地、生产企业、耕种、种植管理、收获、存储、加工、物流和销售等。信息记录要详细、具体,有明确责任主体,以方便消费者和市场监管者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倒逼监管蔬菜质量安全。

2.2总体设计

系统服务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服务平台自下至上分为3层,第一层是表示层,一般情况下就是展现给用户的图形界面与数据,中间层由应用逻辑组成,即业务逻辑层,第三层包含应用所需的数据,即数据组件层。3层系统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扩展。

2.3系统的实现过程

2.3.1蔬菜追溯编码在分析蔬菜的个体属性、包装形式、生产方式基础上,对于蔬菜采用批次追溯编码方法,定义同一天收获的来自于同一生产单元(地块或温室)、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农产品为同一批次。追溯编码采用15位数字码,其中4位企业代码+4位品种序号+6日期编号+1批次号。编码示例见图1。采用的编码类型可通过企业编号直接将企业锁定在一定范围内,便于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快速定位;采用的6位产品编码,预留了一定的产品数量,便于根据追溯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扩大产品;将认证类型直接写入编码中,便于直接监管;采用的校验码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2.3.2应用系统开发为了充分满足系统在安全性、跨平台性、可移植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系统主要采用基于Java平台的J2EE技术体系,构建于B/S三层应用体系结构之上,并采用XML等编程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将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控制逻辑和数据存取逻辑通过在不同的技术层面上实现,在应用服务器之上,实现业务逻辑的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充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可靠访问。系统支持ORACLE、SQLSERVER、SYBASE、DB2等各种大型的主流关系型数据库;同时支持Windows、国产Linux及Unix等各种操作系统;利用XML作为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具体采用技术如下:(1)J2EE架构J2EE平台企业版(Java2EnterpriseEdition),是一套全然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许多组件,主要可简化和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与再用价值。(2)3层体系结构本子系统采用流行的J2EE3层应用体系架构,这种标准的体系结构以及其所支持的跨平台的Java语言可以方便用户的应用开发以及应用集成。同时由于该应用支撑平台支持多种流行的开放工具,用户可以选择其熟悉的开发工具开发应用,缩短了开发部署以及应用移植的时间。(3)XML技术XML代表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是一套定义语义标记的规则,这些标记将文档分成许多部件并对这些部件加以标识。它也是元标记语言,即定义了用于定义其他与特定领域有关的、语义的、结构化的标记语言的句法语言。在本子系统中,XML技术主要用作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标准以及数据共享的方式。(4)WebGIS技术互联网(Internet)的迅速崛起和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使万维网(WorldWideWeb,简称WWW或Web)成为高效的全球性信息渠道。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需求,利用Internet在Web上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功能,已经成为GIS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均采用WebGIS技术构建展示信息平台,基于服务器的GIS解决方案,以创建和分发J2EE应用和服务。用户在任何连通网络的客户端上都可以通过IE使用GIS系统,不需要另外安装GIS操作软件。2.3.3监管平台建设集成生产、流通等数据构建中心数据库,同时,完成蔬菜基地或专业合作村的数据收集、整编与入库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地环境评价系统、执法巡查应用系统,项目和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作用。推广部门要将这些创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农业技术的转化,使其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重视。通过明确构建思路、创建和完善涉农组织以及突出教育单位和农业科研单位主体性等方式,健康有效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促进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李小林,张胜文,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9(04):13-16.

[2]李维生.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必由之路———论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8(01):22-25.

第3篇: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本次论坛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服务平台”,并启动了平台的上线仪式。论坛上,与会专家提出了“溯源三级论”,强调农产品实施溯源管理要重点向消费者传递合格、信任和美誉等三个层面的积极信号:一级溯源抓合格证,二级溯源抓信用,三级溯源抓品牌。

未来10年我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取得成效

2017中国农业展望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

报告预计,今年我国农业结构将以市场为导向持续优化调整,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有望继续增加,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将得以缓解。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将调减1000万亩以上,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900万亩。农产品消费总量则将继续刚性增长,玉米加工消费增长超过10%。

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逐步化解,粮食供需将由阶段性供大于求转向基本平衡。稻谷、小麦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将保持基本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到2020年将较2015年减少约6000万亩,大豆生产将恢复至历史高位。

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公司挂牌

由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共同组建的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日前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健全全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据介绍,该公司作为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国家层面政策性担保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坚持自身信用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实行政策性主导、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相关负责人表示,构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可以为农业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有助于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全国范围内33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已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

河南“真金白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河南省财政厅和河南省人社厅日前共同《财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条政策措施》,创新就业资金支持方式,支持返乡创业平台建设。

第4篇: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追溯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什么是可追溯体系?追溯包含两个主要内容,即追踪和溯源。追踪是指沿着供应链条从开始到结尾跟踪产品向下游移动的轨迹,即提供下游信息。而溯源是通过记录沿着整个供应链条向上游追踪产品来源,即提供上游信息。

可追溯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是不是拥有了可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有了保证呢?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产品――蔬菜为例,蔬菜溯源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先行介入措施,即在蔬菜生产、检测、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正确而完整地收集溯源信息。其实,蔬菜溯源本身不能提高产品安全性,但它有助于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必要地召回等,继而提高其安全性,因此,可追溯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近年来,江苏省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标准示范项目建设。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示范基地创建和各类标准园创建工作,共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16个,实施了18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乡镇项目,1000个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基地。江苏省自建立追溯体系以来,在200个乡镇进行追溯体系建设,在省级示范乡镇建设项目中,每个乡镇选取2-3个基地进行追溯建设试点,并有配套检测仪器。

江苏省对农产品生产主体试点全过程追溯管控,制定出台江苏省地方标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规范》,从农业投入品采购、上市检测、标识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规范信息采集管理。

为推广发展可追溯体系,江苏省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输入网址http:///login/main_login.action,消费者便可进入该平台。在防伪追溯一项中,消费者可依次输入购买产品的防伪追溯码,然后点击“查询”便可获取详细的产销履历信息。在管理平台,记者见到“诚信体系”一栏,其中有“诚信企业”排行榜,有分别来自江苏省及地方的农产品企业。点开一家企业,如淮安区高档蔬菜专业合作社,便会出现合作社节点编号、节点类型、性质、所属地区、联系人、具体地址等信息。这些诚信企业队伍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与可信度。

可追溯体系,一方面使消费者能够按需查阅农产品生产信息,放心消费,另一方面,对于生产者来说,也是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推进器。江苏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狄崇兰告诉记者:“追溯本身就是一种责任,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做追溯工作,但不要把追溯神化,能找到源头便是追溯!”

严格农产品追溯过程

现在的农产品要全方位包装标识、全程记录很难,但是如果不监管,就找不到法律主体和责任主体。为此,江苏结合实际情况,从组织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的农民合作社、公司人手,鼓励他们采用标准化工作流程,开展可追溯体系建设。狄崇兰说,在企业内部追溯上,企业拥有自检设备,对蔬菜进行快速检测,这些检测数据将会自动上传网络,企业自身没有办法修改数据,没有检测的蔬菜不准流入市场,若检测数据不合格,检测的蔬菜便不能流入市场。

“一些蔬菜检测时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休药期还未到,需推迟上市时间,大约间隔7-10天左右才能上市。”在参观联农农产品合作社过程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合作社建立了产地准出制度,对于每一批即将进入市场的蔬菜,监管员都会提前到基地采摘并将这些蔬菜拿到检测室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上市,并向客户提地准出证明,让客户明白消费、放心购物。

“我们保证每一批农产品都经得起检验,都可追溯到源头。”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联农成为江苏省首批农产品追溯示范基地,投资750多万元对配送和检测场所进行了扩建,新建了配送中心2000平方米,农残检测室40多平方米,安装了农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了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的信息化管理,销售农产品都加贴二维码追溯标签,消费者用手机扫描就可直接了解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2013年,合作社被张家港市农委评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最高等级――A级基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追溯得以建立的一个首要前提是农产品信息的详细记录。为达到追溯目的,企业必须严格全面记录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全部信息。江苏省润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展“蔬菜安全生产追溯体系”建设,包括从原材料到消费单元的跟踪,从消费单元到原材料的追踪,该公司每年销往南京的蔬菜有8000万吨左右。据总经理刘必祥介绍,蔬菜溯源信息登记流程:生产上,主要包括投入品记录、生产记录;检测上包括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加工上包括加工车间出库记录,此外还有销售记录。这些具体详尽的数据记录保证了蔬菜上游信息和下游信息的获得。

江苏南通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培育、生产、销售、运输以及农业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农业公司。副总经理杜朗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销售全部依托超市渠道,有别于农贸市场。他说,农贸市场现金交易,如质量有问题很难找到摊主,而超市有小票,是购买的重要凭证。发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首先找到超市,顺着编码找到公司和产品相关信息。杜朗说,二维码是公司最近一年刚刚建立的体系,这套体系需要企业、商家或超市共同合作建立,还要经历对接的过程,这个过程正逐步发展成熟。公司农产品还涉及国外出口。跨国连锁企业标准如何建立呢?杜朗说这些需要协调,如国外有自己的标准,我们也有标准,按照谁的体系来确定,执法按照什么标准,这些都将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安全建设。

追溯体系有待发展

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我国的可追溯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外可追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就江苏省发展情况,狄崇兰说,可追溯系统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生产者太分散,规模小,人力和财力资源不足等。

在江苏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规范基本要求中,记者看到农产品生产者指的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但目前在我国农产品生产大多还是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合作社、企业仍处于少数,这就使我国可追溯体系建设难以达到全覆盖,如日常消费者接触最多的菜市场很难做到可追溯。主要原因是这些蔬菜,大多来自散户蔬菜基地,大多没有包装,不能实现追溯。狄崇兰解释道,鲜活农产品与工业品相比,工业品包装是最基本的,但鲜活农产品做包装很难,主要原因是:鲜活农产品易腐烂,保质期太短;鲜活农产品效益低却包装成本高;生产者分散、规模小。

狄崇兰告诉记者:“追溯系统,估计没有哪个省可以做到农户这个面上,而且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也没有对农户提出要求,主要还是企业和合作社。”针对未来追溯体系的发展,狄崇兰说:“追溯必须要搞!越简单越好!一般的公司或合作社有包装就应该有追溯,而散户则可通过农村经纪人,实现信息追溯。”

第5篇: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追溯 系统设计 功能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1.1系统功能目标

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是以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指导思想为核心,为推进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宣传推广特色、优势农产品;增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单位的品牌建设和品牌保护意识,同时提升政府部门的全局监管能力。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的目标是为政府、农产品的生产者以及农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提品追溯服务。

1.2开发初期的主要工作

系统在开发初期主要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将农产品从种植、栽培、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标准化、信息化,建立合理的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农产品市场形成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二是构建详细完整的田间种植数据采集数据库。三是通过建立形成产品二维码信息,设计各阶段的数据库,这样既可以规范生产,又能为消费者提供详实的质量追溯信息,达到对农产品长效跟踪。四是建立涉农企业、个体数据库,农产品追溯码数据库、农产品数据库等数据库,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流程化、网络化管理。

2系统总体设计

2.1基本思路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以农产品条码标签作为主线,针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进行及时采集上传,并通过二维条码技术的嵌入加强透明度、实现追溯信息的共享。系统要求农业部门内部网络体系完善,并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企业利用前端数据采集软件,指导督促统一记录格式,规范建立生产档案。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服务,为农业管理部门部门提供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手段。

2.2系统结构

任何软件或者系统的运行都需要一定的硬件环境的支持,否则其作用和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具体而言,它包括服务器端的硬件以及客户端的硬件要求。网络拓扑主要就是对服务器端的硬件进行组织的形式,如数据库的部署、网络的连通、防火墙的部署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作为一个分布式的系统,这一部分的设计尤其重要。在本系统中,整个网络架构包括数据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以及提供给用户的接口等几个部分,具体的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体系结构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各种不同的角色依照系统分配的角色定位对其的功能和资源进行访问。考虑到不同角色使用的浏览器的不同,系统对各种不同操作系统上的浏览器的界面效果进行了统一,并且充分考虑了系统的使用方便性。

2.3二维码设计管理

产品追溯系统在农产品装箱、打包出售前使用,针对包装规范的产品。追溯标签可由农业部门统一格式,并对优质生产企业统一发放,

消费者通过二维码进行产品追溯查询,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消费者进入查询界面,扫描产品二维码码,系统后台对产品追溯码在信息处理平台进行解码算法,算法结果在业务处理平台进行分段查询农产品信息。在数据库找到匹配信息,数据库返回信息列表,在列表中找到匹配信息,在查询界面显示数据结果。

二维码追溯系统主要功能:①验证农产品的真伪;②获得农产品信息:通过二维码扫描得知农产品生产日期和时间,农产品的生产者、生产地、生产设施、质检情况。③二维码的生成:由合作社、农业生产单位在农事管理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在产品批次生产后抽取关联数据形成二维码。

3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软件开发选择J2EE技术体系,采用MVC(模型一视窗一控制)模式开发,将J2EE技术整体构建在JAVA技术之上,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Web项目中的变化并提高产品专业化水平,引入了当前先进的Struts技术框架,并在数据持久层引入了数据访问对象技术(DAO)。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功能分析及面向组件的分层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对系统软件的总体功能进行设计开发。

4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直接与公众健康相关,而且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种植业农产品为质量控制和追溯对象,采用二维码技术、多平台溯源、J2EE技术体系以及、Struts框架等技术,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设计,建立了多层次、多角色的质量安全控制追溯体系。以实现了对农产品质量信息的跟踪溯源,满足了人们“明白消费、放心消费”的基本需求,也能为政府动态监管、企业构筑质量控制信息平台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达到了质量可查询、产品可溯源、事故可预警的示范目的。本研究对其他农产品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余华,吴振华.农产品追溯码的编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801-4806.

第6篇: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关键词] 绿壳蛋鸡 发展措施 农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203-01

2013年我县绿壳蛋鸡发展到480万羽,目前产值达14亿元,规划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县存栏绿壳蛋鸡2000万羽,绿壳蛋鸡养殖将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一项主导产业,过去普普通通的绿壳蛋鸡成了带动农民致富的金凤凰。

长顺县绿壳蛋鸡,以产绿壳蛋而得名,是长顺县人民群众长期驯化而形成的山区地方优良品种,原产我县鼓扬、中坝、交麻等少数民族乡镇,经过长期选种选育,长顺县绿壳蛋鸡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区是汉族、 苗族、 布依族混居地, 具有悠久的养鸡历史。当地民众在长期的养鸡过程中, 从本地土鸡中发现少数产绿壳蛋的个体, 所产绿壳鸡蛋风味极佳, 而且可入药治病, 被当地老百姓视为治病良药和病人产妇的滋补珍品,极强保健和医疗功能,还被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誉为“神蛋”——长顺绿壳鸡蛋。因其诸多优点而世袭流传,不断选留, 长期繁衍至今。在产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粗放的散养条件下, 长顺绿壳蛋鸡逐渐形成体型紧凑匀称, 耐粗饲, 抗病力强, 觅食能力强, 肉质细嫩, 肉蛋鲜美等特点。

长顺县畜牧局从2001年开始对长顺绿壳蛋鸡扩繁,通过一系列国家扶持项目支持,让只有几千羽的长顺绿壳蛋鸡发展到20多万羽。

2008年12月,长顺县绿壳鸡蛋通过贵州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并申报注册了长顺绿壳蛋鸡商标。

2009年5月,长顺县绿壳蛋鸡宣传广告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免费播出;10月,长顺绿壳蛋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认定长顺绿壳蛋鸡为唯一遗传资源品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278号)中被录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新品种名单,当时,全县存栏绿壳蛋鸡30万羽。

2010年,我县加大对绿壳蛋鸡养殖发展力度,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建立农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对产品进行条形码认证,注明“身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可以利用电子溯源查询系统查询到长顺绿壳鸡蛋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等详细信息,实现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数字化管理,绿壳蛋鸡养殖发展到46万羽。

2011年,与大中华集团共建了深圳?长顺“东西合作”农产品集散中心;按照“最原生态的地区、生产最有机的农特产品、供给最高端消费群体”的理念,与深圳罗湖区共建了“深圳?长顺‘东西合作’产业化扶贫开发示范区”,签订了十年合作协议,建立了我县特色农产品进入深圳等沿海市场通道,绿壳蛋鸡养殖发展到80万羽。

2012年,在省、州业务部门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我县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绿壳蛋鸡养殖发展到230万羽,并组织申报了绿壳蛋鸡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有机农产品认证,《长顺绿壳蛋鸡养殖地方标准》已通过省质监局审定,同时我县建立了绿壳鸡“二维码”防伪查询平台,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可靠的溯源追踪系统。

参考文献

[1] 王平. 长顺绿壳蛋鸡发展探析[J]. 农技服务,2008,11:95+120.

第7篇: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强化食用农产品身份管理,建立一套质量追溯的机制和制度,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是一种以质量安全为目标的保障制度,通过建立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系统和追溯制度,对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检测、包装盒标识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广大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保障质量安全。当危害健康的问题发生后,可以准确追溯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2002年以来,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确立了食用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加入WTO后,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深圳等地就蔬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及系统建设方面开展了试点示范工作,但因缺乏全面而有效的追溯机制,效果受到制约。生产者所传递的信息是销售商、消费者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进行追溯的依据,生产者传递信息的多少和真实性直接影响着销售商、消费者向上追溯时拥有信息的多寡,能否追溯到供应链中的具体环节及追究到具体的责任主体,也就是说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影响着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宽度、深度以及精确度。因此,本文以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为对象,研究其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食用农产品追溯机制的建立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也为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规范生产者行为提供现实依据。

1 调查实施与样本数据描述

1.1 调查实施

食用农产品是指可供食用的各种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范围十分广泛,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仅以蔬菜为调查对象。调查员为江西财经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正式调查之前,在南昌市新建县生米镇进行了预调研,并根据预调研情况对问卷进行了修正。正式调查采取调查员入户的方式于2010年4―5月在南昌和九江两市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5份,剔除填写不规范或者关键信息缺失的问卷36份,最终有效问卷为179份,问卷有效率83.26%。

1.2 样本数据描述

1.2.1户主基本特征描述

户主的年龄:179个样本农户的平均年龄49.16岁,标准差9.38岁,样本分布区间23~74岁。

户主的受教育程度:179个样本农户的平均受教育年限8.32年,标准差3.42年,样本分布区间0~12年。

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179个样本农户中,担任(过)村组干部的23人,占样本总数的12.85%,没有担任(过)村组干部的156人,占样本总数的87.15%。

1.2.2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179个有效样本中,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生产者58个,占样本总数的32.40%。大多数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在出售农产品时都不向购买者提供质量信息。因此,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的情况看,传递的比例还有待大幅提高。

1.2.3 生产专门化程度

本文的专门化程度用农户生产食用农产品的种类表示。179个有效样本中,专门生产一种食用农产品的农户37个,占样本总数的20.67%,生产两种食用农产品的农户79个,占样本总数的44.13%,生产三种及三种以上食用农产品的农户63个,占样本总数的35.20%。因此,从生产专门化程度看,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的专门化程度还比较低。

1.2.4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

179个有效样本中,将食用农产品销售给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农户61个,占样本总数的34.08%。而将食用农产品销售给小贩,或者农户直接去农贸市场销售的农户118个,占样本总数的65.92%。因此,从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看,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1.2.5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

179个样本中,89个生产者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占49.72%。因此,从农户接受农业技术指导情况看,虽然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接受农业技术指导的比率接近50%,但仍有超过一半的生产者没有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指导。

1.2.6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

179个样本中,54个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参加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占样本总数的30.17%。因此,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情况看,尽管政府近年来积极鼓励农产品生产者加入农业产业化组织,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生产者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积极性并不高。

1.2.7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

安全认证农产品特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179个样本中,53个生产安全认证农产品,占样本总数的35.20%。剩下的126户生产普通农产品,占样本总数的64.80%。

2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变量及模型选择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是指生产者在出售农产品时是否向购买者提供农产品信息,由于信息传递是在生产者与下一级购买者交易时发生的,信息传递行为本质上属于生产者生产经营行为中的销售行为,会受到户主的年龄、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生产专门化程度、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及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用置表示这些变量。一般来讲,户主年龄越大,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越大,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越小;农户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清楚信息传递的必要性和好处,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户主担任(过)村组干部,其综合素质高些,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强些,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大些;生产专门化程度越高,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信息的记录会更专业、更方便、更完善,更倾向于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一般而言,当生产者面对的销售对象是拥有较强鉴别能力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时,为把握住出售农产品的机会,促使交易能够顺利进行,生产者会主动向购买者提供农产品信息,以取得购买者的青睐和信任;生产者通过农业技术指导能提升自身的生产技能,自然也就乐于向购买者提供农产品信息,以显示所采用的技术,期待卖出更好的价钱;生产者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除享受相应的权利外,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即必须在产业化组织的管理下,建立农产品相应的信息档案,按照组织规定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这部分生产者在交易时更愿意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向购买者显示自己

产品的优势。安全认证农产品生产者,本身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其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各个影响因素的含义及预期作用方向如表1所示。

由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是一个二分变量,即传递或不传递,因此,本文选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被调查的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是否进行质量信息传递作为二项IJ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的因变量,户主的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生产专门化程度、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及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等作为自变量,则被调查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表述。

2.2 实证结果考察

表2显示了被调查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其中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的Wald检验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Wald检验值在5%的水平上显著;生产专门化程度的Wald检验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以及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的Wald检验值不显著。根据模型回归结果,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如下。

①户主年龄。不同年龄的生产者,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各自特有的生产特点和生产行为。从回归结果看,户主年龄的系数为负,说明年龄越大,质量信息传递的可能性越小。但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户主年龄不是一个显著性变量。

②户主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教育背景使生产者对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必要性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并导致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差异。从回归结果看,户主受教育程度的系数为正,说明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质量信息传递的可能性越大。但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户主受教育程度不是一个显著性变量。

③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户主如果曾经或者正在担任村组干部,其综合素质高些,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强些,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大些。从回归结果看,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担任(过)村组干部的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大。但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不是一个显著性变量。

④生产专门化程度。如果农户生产的食用农产品种类比较多,会导致记录生产档案比较繁琐,从而不愿意传递质量信息。从回归结果看,生产专门化程度的系数为负,说明生产专门化程度越高,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越大。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生产专门化程度在10%的水平上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⑤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一般来说,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在收购农产品时对质量的要求要高,对农产品生产过程更加关注。从回归结果看,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系数为正,说明将食用农产品销售给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销售渠道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⑥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整体而言,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程度还比较低,缺乏获取食用农产品生产技术的能力。因此,在食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农业技术指导会影响到其质量信息传递行为。从回归结果看,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的系数为正,说明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的农户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但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不是一个显著性变量。

⑦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一般来说,农户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可以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较高的经济收益,但农业产业化组织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的传递行为。从回归结果看,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系数为正,说明参加了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农户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在5%的水平上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⑧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安全认证农产品生产过程有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求有详细的生产档案,因此,生产安全认证农产品的生产者更倾向于传递质量信息。从回归结果看,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的系数为正,说明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的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当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还很缺乏,大多数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在销售农产品时并不附加相关产品信息,一旦食用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处于供应链中下游的销售者、消费者向上追溯十分困难。

②目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年龄整体偏大,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生产专门化程度不高;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与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对接的程度还比较低;农户接受农业技术指导的比例还有待提高;农户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比重偏低;从事安全认证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比例偏低。

③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因素有生产专门化程度、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以及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建议政府在当前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中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①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政府应该积极组织和引导与食用农产品生产有关的部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的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信息传递意识。

②鼓励农业产业化组织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合理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和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并通过利益连接机制引导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将产品出售给农业产业化组织。

③提高食用农产品生产的专门化程度。通过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鼓励生产者不断提高食用农产品生产的专门化程度。

④提高安全认证农产品生产比例。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宣传,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有全面的认识,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提高食用农产品中安全认证产品的比重。

⑤加大对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宣传。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海报、宣传栏、讲座等多种途径宣传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翔.建立食用农产品溯源机制的途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9(10):71―74.

[2]胡庆龙,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溯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9(07):98一101.

[3]金海水.我国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02):50-53.

[4] 王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有效实施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概念框架[J]软科学.2009(07):109一113.

[5] 王锋.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和支付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03):68-74.

[6]辛岭基于DEMATEL方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9(04):65-68

[7] 张利国.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管理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8(06):53-55.

第8篇: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一、进一步提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促进我区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的需要,是增加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农产品质量问题作为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问题来抓,落实专门负责人和监管员,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实。

二、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地准出”

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强有力的监控,必须大力加强农产品产地的管理。我区是南通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所以要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对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对上市的蔬菜实行农药残留检测。

三、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建立严格农产品监测体系

蔬菜批发市场要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个重点,加强流通环节的质量检测设施建设,把好市场准入关口。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溯源查处,在市场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反映机制。

四、加强农业投入品整治,把好源头关

要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危害的农业投入品,要明令禁止使用,违规使用的要严肃查处。

五、加强工作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第9篇:农产品的安全溯源范文

与国际形势相适应,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农业生产多个方面如农产品溯源以及精准农业等诸如这些现代农业物流中也开始引入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如依托物联网技术,省会城市南宁市已经建立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建设的试点。如广西牛博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广西成立最早的农业物联网企业,在山西太谷2万亩的红枣基地、百色澄碧湖上千亩的芒果基地,用物联网技术监控均获得成功,两个基地的农产品均成为国内同类最优;其它城市,如梧州、凌云也已开展了一些信息管理试点项目,如无公害蔬菜、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在这个追溯体系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电话或手机短信,方便、快捷地扫描获取柑橘运输车辆以及柑橘的信息,并实现快速放行。当前,为了增加农产品的安全性,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多项农产品在其生产和流通环节都已经开始使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借此技术建立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档案。RFID技术推广应用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该技术毕竟属于新兴技术,其价格尚且偏高。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扩大以及需求的增加,RFID技术也正在逐步走向寻常百姓,实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今后,在广西物联网农产品溯源技术中,RFID技术将会是主流应用形式。再如有些市实施了卫星定位配方测土施肥。在计划施肥中,就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投入即增加收益。如金光农场就实施自动化控制,还应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可以采集和控制远程数据,所有与农作物生长有关的包括温度、风速、风向以及蒸发量、日照辐射量等在内的数据都会被精准采集到,从而有助于土壤中水含量的测定,在对作物进行浇水、施肥时,都可以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借助于现代物联网技术,实现有效节约水、肥以及农药。

二、智慧物流: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物流的结合

1.物流网在广西畜牧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广西农业生产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水产畜牧业也稳步发展,但与其生产相比,其质量安全水平仍然比较低。而且,和畜牧产品质量的国际通用标准要求相比,广西的畜牧水产的质量安全仍有较大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迫切需要在畜牧养殖过程及其物流中引入现代技术。而物联网可以使这一想法变为现实。如可以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植入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为每头牲畜建立档案,并且设置相应传感器,并适时监测建立档案的牲畜体征,准确感知其生长发育状况。此外,还可以依托网络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牲畜的投料喂食的智能化。也可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的不同需求,在线采集、处理和传输水质环境的参数。信息处理平台还可以实现对增氧设备和饲料投放设施的智能控制,对它们的增氧或喂食也可以实现远程遥控,通过这些现代物联网技术,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就可实现及时预警。

2.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前景

广西是水果之乡,这里的特色水果很多,如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等,大多保鲜期短,鲜嫩易烂。在运输过程中,借助物联网技术,不妨利用CPRS、WCDMA等2G或3G等技术,可在农产品运输车辆上安装GPS定位及温度、湿度等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可实时地向调度中心传递运输车辆的相关信息,有效降低农产品运输的损失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运输车辆及货物的快速识别,有效防止伪造和涂改通行证,同时也可实现远程运输。

3.智慧物流: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物流的结合

智慧物流的发展对于广西物流企业,生产企业,最终消费者,政府部门等都有重要意义,将会给物流行业带来新一轮变革,这种变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广西物流企业,制造业、物流业等各行业的成本被大大降低。随着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企业物流将更加智慧地被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造智慧企业。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