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字的来历和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

第1篇: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关键词:汉字文化;小学;语文

一、汉字文化教育与传统识字教育的区别

传统的识字教育就是老师单纯地将识字的一些方法来教给学生,把学生当作识字的机器,而没有去注意汉字的文化教育,只注重课堂上学生学了多少字而不是学了多少文化,传统的方法是按照汉字特点进行教学,例如“肚、肝、脏”老师在讲述时,让学生自己去找到汉字共有的特点并再找出其他有类似特点的字,注重了学生的课堂识字效率,却忘记了文化的教育,而汉字文化的教育是要老师教会学生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它为什么是这么写,例如“肚”字,它为什么会这么写,这个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二、如何进行学生的汉字文化教育

1.识字时讲述清楚汉字的构造

我国的汉字大部分是从古代沿用至今的,每一个汉字都表达了一种意思和一种传统的文化,例如“安”字,老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去告诉学生,这个字是怎么得来的,安是平安、安宁的意思,那么安为什么会这样写呢?“安”字的部首是一个宝盖,在古代象征着一座房子,一个庇护的场所,底下的女字,代表的是房子里面的人,在古代的时候由于经常会有一些野兽出没,人们只有在家才是安全的,所以这个字就是由宝盖和女字组成,同时学生可以联想到“家”字,大家都知道宝盖代表了房子,有了房子就有了家,“家”字的下半部分是猪的意思,在房子里养猪,这说明这是一个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小团体,这就是“家”字的构造。我相信,如果把这些汉字所包含的含义去跟学生讲出来,对于培养学生的汉字文化和学习汉字、探究汉字的兴趣远比只注重趣味教学和识字数量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2.在识字时,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

老师在教授汉字时,可以把汉字背后的故事以及所蕴涵的意思去讲述给学生,这样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才能够更加完整有效。例如“章”字,现在有很多人认为章是由立和早组合而来的,其实不然,“章”字在古代有乐章的意思,“章”字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音”是音乐乐曲的意思,这个学生都明白,那么“十”字是怎么得来的呢,在古代“十”为万物之终,“音”和“十”合起来就是把乐曲完整地演奏一遍,这就是“章”字的来历,把这个来历讲述给学生,对于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教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再例如“妻”字,老师可以找到“妻”字的甲骨文的写法,让学生看看是不是特别像一个跪拜的女子,这是因为古代的妻子都是通过抢得来的,演变到现在变成了这样的一个字,上半部分特别像战争时用的钝器,下半部分是一个“女”字,代表了性别,通过战争抢来的女的当作妻子,这就是“妻”字的来历,这对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识字都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三、汉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汉字文化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汉字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丰富的文化意蕴,以它独特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向人们阐述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和生产的特点,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想让学生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那么汉字的文化教育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起点。而且,教会学生汉字的文化,让学生知道这个字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是怎么一点一点演变成现在的样子的,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眼界的扩宽和汉字的认识都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只注重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这节课我教了多少汉字,学生认识了多少,而忽略了对于汉字文化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并不够,对于识字也没有多大的兴趣,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汉字文化的教育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2.汉字文化中承载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基础

现在越来越流行中国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热,在我国对外文化的输出与交流中,中国汉字文化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基础,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喜欢中国文化,喜欢学习我们的汉字文化,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作为教授学生汉字的语文老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把我们的汉字文化发扬光大呢?有什么理由不去带领我们的学生去融入我们的汉字文化中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文化作为交流的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将我们的汉字文化去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时展和社会的需要,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去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告诉他们汉字的起源和构造,那么,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爱上我们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的。

第2篇: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关键词:识字;编字谜;游戏;古文字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上识字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对识字失去了兴趣。通过低年级有效识字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识字方法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自编字谜,“乐”中识字

一些较难的字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会比较难。如果光靠死记硬背,靠单纯的结构分析,很难让学生真正地识记。学生对这样枯燥无味地识字会有极大的厌烦心理,提不起识字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降低识字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字型本身的特点自编一些字谜,让学生猜谜底,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编字谜。其实,不管是猜字谜的过程,还是编字谜的过程,学生只要有参与了这个环节,就是一个有效的识字过程。

比如,我教“叔”字,谜面编成“上小下大,又字陪他,论起辈分,准比你打”。“叔”这个字学生很容易将左边部分的“丨”和“|”合成一笔来书写,利用编字谜的形式,不仅仅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避免了学生书写错误。通过猜字谜燃起学生对识字的兴奋点,因此,我趁机抛出“雷”字,问学生:谁能够给“雷”编编字谜呢?当然,我们要适当地给学生时间思考,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收到启发的学生,就能够编出字谜“雨水灌溉着田地”等。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经过不断启发,我让学生们给剩下的字编编字谜,并让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比如“扛着大米走”,谜底“迷”;“万人一起走”,谜底“迈”;“西面都是水”,谜底“洒”等。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踊钇茫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单纯分析字的结构,让学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识字方法来讲,我认为在课堂是适时的利用编字谜、猜字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效果会比传统的识记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在编、猜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而且在一个较为放松、快乐的课堂中学习的,教师教学更有效果,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二、追溯字源,“趣”中识字

字源识字,就是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理据,识记汉字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对图片都较为敏感,图片和文字同时出现,学生会对图片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而甲骨文、金文等仿佛都是一幅幅有故事的图画,适时地引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比如:在一年级的《咕咚》这篇课文当中有这样几个生字:三个生字。在这三个字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利用甲骨文,追溯到字的原始阶段。教师出示“羊”、“象”、“鹿”的甲骨文,让学生去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字,并让学生指导文字的来历,这更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再如,我在教学《雷雨》这一课时,学生有这样一个问题不得其解:“虹”字为什么是虫字旁呢?在学生的潜意识当中,与“虫”字有关的字大多都是昆虫、动物。为了解释清楚,并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探索,我这样处理:出示“虹”的甲骨文,并让学生说说像什么?并告知学生,古人以为“虹”是雨后出来饮啜水汽的神龙,古人称龙为“长虫”,因此“虹”字是虫子旁。通过利用甲骨文的书写方式,不仅仅解释了学生对“虹”字的疑惑,而且学生对这个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古汉字的书写方式很有吸引力,它就像是一幅画,每幅画就像是一个故事,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会更有学习的欲望。他们更愿意去听这个字的来源故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适时引入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让学生在趣味课堂中学习生字。

三、巧用游戏,“玩”中识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做游戏是他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一举两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读读认认”时,有这样几组字:萝、茄、菇;炖、烧、烤;扒、扛、捡;跺、踢、跳。这几组词语分别是食物、烹饪方式、与手有关的动作、与脚有关的动作。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把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对应食物,第二组对应烹饪方式,第三组对应与手有关的动作,第四组对应与脚有关动作,如果老师喊“手”,对应的那组学生就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读出生字。还安排学生演一演,如:在学习“鸡、鸭、鹅”时,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演出来。这样既帮助了学生识字,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形象特征、生活习惯的了解,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游戏识字的方法在教学中会有很好的效果。捉住了学生爱玩的特性,在玩乐当中识字,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一个识字的乐园,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使识字不再那样枯燥无味。

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识字教学的重要地位不可小觑。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往往不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也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生字。所以,在识字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充分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可以是编写字谜、追溯汉字起源、利用游戏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识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辉.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2]陈树民.汉字特殊功能与教学创新[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黄嘉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第3篇: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关键词:语言知识 苏教版 小学语文教材 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016YYB130)的研究成果

从陈述性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出发,可以将语言知识分为原理层和工具层,从程序性知识“怎么办”入手,将语言知识分为实践层。针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三个层面语言知识教学进行分析和探索,对于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增强原理层语言知识教学

原理层语言知识处在最基础的层面,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原理层语言知识的呈现略显浅少,因此,为弥补教材中此层语言知识的不足,需加强原理层语言知识教学,以期学生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教师应加强自身原理层知识的储备

为加强原理层知识教学,首先要从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入手,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原理层语言知识,才能对教材中未涉及而又需要学生了解的语言知识进行有效地传授。那么教师究竟需要掌握哪些原理层语言知识成为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针对此问题结合黄强军语言知识内容的量化标准[1],对教师需要掌握的原理层语言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

首先,语言的本质方面,包括语言特点、汉语定义、汉语特征。其次,汉语方言基本知识方面,包括汉语的变迁,汉字产生以前的原始汉语;先秦时代的上古汉字;两汉至隋唐时代的中古汉语;从晚唐到五四的近代汉语;五四之后的现代汉语;以上汉语的五种形态及其各自的特征等。

另外,关于其他层面的具体语言知识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的发展源头和历史变迁过程等知识也包含于这一层面的语言知识内容中。

(二)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教材中原理层语言知识分布较少、形式相对单一,因此,教师不能仅根据教材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的单一教学方法中,很难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相应工具书,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将自己储备的原理层语言知识活化地传递给学生,将枯燥的课程转化为生动、形象和充满趣味性的内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活跃,充满生机和活力。

例如教授四年级上册第24课《春联》时,除了讲解书中有关对仗(即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的工具层语言知识外,还应当依据自身所储备的原理层语言知识,让学生知道春联的来历以及对偶修辞的演变和发展,单一的讲述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减弱学习动机。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有效的对偶教学。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具有较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教师需要以直观形象的图表形式和引发学生感性的情境创设为主要呈现形式,利用图表形式介绍对偶和对仗的不同,直观表现出对偶大起大落的发展史,从而使学生一目了然,激发兴趣,拓展知识。对于“春联”起源,可创设具体情境,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春联”的来历,“桃符的故事”“五代后蜀皇帝孟昶过春节的故事”“明代朱元璋写春联的故事”将其原理层语言知识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春联所表达的含义。

二、重视工具层语言知识教学

教材中呈现最多的即为工具层语言知识,它处于中间层面,作为工具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层语言知识,因此重视工具层语言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为实践层语言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更是促进学生直面生活的动力源泉。

(一)依据汉字特点,加强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由于汉语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包含着大量古代汉语的因素,无论是从语音知识的汉语拼音,还是文字知识的字构书写,甚至是词语知识中词汇的积累和词义的理解,都是作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承续着历史的脉络。因此在充分解读和分析教材中工具层语言知识的同时,要与汉语言文字特c相结合。

汉字知识教学,教材中以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和字理识字法为主要方法呈现。而教材中的根据字构呈现的字理识字却被许多老师忽视,应充分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例如教“鸟”字,出示鸟的图画,解析“鸟是有眼睛的,里面的一点就是眼睛,千万不要丢了,丢了,小鸟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如教“牧”字,点出“牧”的本义是手拿鞭、棍在放牛。“沙”字教学时,启发学生想象河水少会出现什么――水少而沙现。字理识字法运用范围广,遵循汉语言特点,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二)结合阅读和写作,加强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

通过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呈现内容的分析可见,其语法知识呈现零散分布的特点,但是在小学教材中将其整合又是难度极大的,因此,便需要教师结合阅读和写作对语法知识进行教学时采用适宜的方法,让学生“在零散中学,在整合中内化”。付惠均[2]在《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提出“三个结合”的方法论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示正与纠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语法教学方法要求一是精简语法项目,淡化理论色彩;二是紧密联系实际,强化具体运用。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必要的语法项目有针对地进行教学,低年级重点在于单句语法的练习和巩固,初步了解和学习人称代词的使用方法;中高年级出现复句以及单句、复句相融的较复杂句式。而且在强调语法规则的同时紧密联系语言实际,如一年级上册练习4中“我喜欢吃的水果有……”单句的学习,在分析句子成分的同时又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提高了语法教学的效果。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脱离实际的语言单位和联系具体语言环境进行语法分析,两者在语法教学中应该结合运用,相辅相成。示正与纠错相结合。是语法教学中不可偏废的两种方法,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双管齐下,才能更有效。

根据教材中各学段修辞格出现频率,充分利用修辞的表情达意作用。修辞知识教学主要采用“切境法”。语言材料选得好与不好,主要就是看选用的语言材料是不是切合于具体的语境,即题旨情趣。因此我们在修辞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来阅读理解文中修辞艺术。修辞教学只有在应用中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不可为教修辞格而教修辞格,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学好修辞对阅读和写作带来的好处。

三、关注实践层语言知识教学

实践层语言知识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层面知识,强调语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层面,为学生直面生活、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起到推进作用。

(一)注意语境创设,引导学生习得言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语境的创设,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语境的创设,关注话语语境,其中上下文语境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它要求在书面语的话语阅读理解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不要孤立地去理解语言片段;除此之外,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氛围作适当调整,对前后语境构建,使其相衔相配,并且运用情景化的语言让学生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语言。

例如可以在虚拟情境中根据语境理论来创设虚拟语境,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的复习巩固阶段中,可以通过扮演奶奶的角色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虚拟语境创设,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文本,更加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艺术性地创造语境,引发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试看以下于永正老师通过艺术性的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中“翠”字:

师:下面看于老师写课题。哎,这个“翠”字怎么写?提笔忘字,谁能提醒老师一下?生甲:“翠”字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生乙:不带钩的。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请学生看于老师写,并且抬起手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于永正老师并没有直接将课题写在黑板上,而是艺术性的“懂而装不懂”,营造了一种“不懂就问,积极好学”的学习氛围,满足了学生自豪感,认为老师对自己拥有极大的期望,这就是“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自信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遵循会话得体原则,增强话语评价功能

“得体原则”是衡量言语行为的终极标准,无论你遵守的是合作原则,还是礼貌原则,但最终都必须以“得体”作为评价标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是否得体做具体的评价。如看是否适应不同语境要求。在正式的场合,说话应当严肃、认真;在欢庆场合,说的话就应当有助于欢快气氛的营造,例如二年级上册练习1中口语交际“学会祝贺”,显然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在亲人离散之时发出的渴求团圆期望的诗句在这里就极不合适。

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年级上册练习5中“别人你什么,有时可以这样回答。”举了这样一个例子[3]:

一姓张小孩听到别人跟爸爸初次见面,总是先问:“您贵姓?”,爸爸总这样回答:“免贵,姓张。”接着别人又问:“弓长‘张’,还是立早‘章’?”于是他也耳熟能详了。有一天,只有孩子一人在家,有客人来访。小孩问:叔叔,您贵姓?客人:我姓李。小孩很恭敬地又问:是弓长“李”,还是立早“李”?客人:愕然,不知如何应对。

上述例子表明在进行语用知识学习时,要能够灵活运用,注意语言得体原则,案例中小孩的表达是不得体的,老师举了这个例子之后,学生能够体会到表达需得体,从而对自己和他人的表达也能进行合理评价。

参考文献

[1] 黄强军.语文课程教材中语言知识内容的建构[A]//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20-121.

第4篇: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一、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一)语音

汉语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其独特的特点承载了大量文化信息。在语音方面,汉语常常讲究两音之间的整齐与和称,节奏上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和轻快的音乐感;追求成语、楹联、诗词等艺术形式的对称和押韵等。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清静平和,娓娓道来。

(二)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层建筑,词的意义不仅起到说明作用,同时也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词汇方面,很多词语展现了我国文化独特的观念与思维,在词语意义的内涵上与其他国家、民族的语言词汇有很大的不同。如:“狗”的形象在汉语词汇中常常含有贬义的意思,如“狼心狗肺”等。然而,“dog”在西方人的眼中是忠实、可爱的象征,常常带有褒义色彩。如:“luckydog(幸运儿)”等。这就需要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心理模式与思维方式。另外,学习者也需要掌握汉语中独特的用语,如敬谦词,惯用语等。“你”和“您”的区别体现了中国人谦礼敬孝等传统思想。

(三)语法

语法文化是指在遣词、造句以及谋篇中体现出来的特有的文化模式。汉语重视形象思维,擅长使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概念,其中和西方语法结构大不相同的在于句子结构较为松驰、随意,以意合为主。古代中国人的思想中以天下最大,家庭次之,最后个人,因此汉语的逻辑思维是从大到小,如:某省某市某县;而英语受基督教影响,往往先以人出发。因此其逻辑思维是从小到大。如:某县某市某省。

(四)汉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的代表,它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见证者与陪伴者。如古时“钱”是用金属做的,仍然保留有金字做其形旁。从汉字本身的构造和意义上看,方块字让人有一种平稳整洁、协调和睦的感觉,反应了中国古代中庸的思想。从甲骨文、金文、篆文到隶书、楷书,每个时期的汉字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状况与文化隐含。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出现的基本问题

(一)忽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语言教学本身应以语言教学为首要目标,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化教学,甚至是零文化教学。其实,将语言教学视为首要目标是没有错的,但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它们互相影响,语言学习好了便能更方便快捷的理解文化内涵,而懂得了文化意义则会更加快速、精准的掌握语言知识。

(二)忽略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差异性

汉语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生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学习目的不尽相同。对外汉语教师没有对其进行了解,没有针对性的了解学习者的母语对其学习汉语产生的负迁移。比如,韩国的学生很容易接受教授的内容,而非洲、南美洲的学生就不一定能完全领会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动动力。对外汉语教师不仅需要意识到这一点的存在,还要进行深入研究,在实践教学中解决此类问题。

(三)忽略文化依附性矛盾问题。

在面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汉语学习者,老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文化感受,又要传授给其中国的思维方式。这也就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大矛盾。但这绝不意味着当学生本身的民族文化同我国文化相抵触时,教师需要进行退步,教师更应该相近的解释这种思维,充分利用这种不同,是学生找到对比记忆更加深刻,也避免学生因为某种文化差异而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不顺,慢慢理解中国的文化深意。

三、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确立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文化是是蕴藏在各个因素中的,教师不能够脱离汉语本身的各个方面的要义而单独讲授文化内涵。无论如何,语言知识与技能是实际交际和提升语言能力的基础,文化思维则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恰当运用语言的保证。所以,教师需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与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不脱离语言教学本身。

(二)交际性原则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很好的完成语言实践。同样,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要牢记培养言语运用技能为主的交际性原则,它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设立情景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不仅要运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设立不用的需要运用文化知识的交际场景,还要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在交际中掌握我国人民在交际中的思维与处理方式。

(三)阶梯性原则

第5篇: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在读过沈兼士《鬼的原始意义试探》后,致函沈氏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法”正是这样一个字,对它的破解,即可作一部关于法律起源的文化史。本文试图从“法”字“水”旁本身表现的事实出发,结合古老的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物,证诸神话传说和文化人类学材料,探寻中国远古初民 时代 法律文化事实和观念,以期有助于理解“水”与中国法律起源的内在关系。                     一

   关于“水”与法律的关系,从文字学的角度切入进行考察,东汉许慎的解释无疑最值得我们注意。他在《说文解字》十部上“廌”部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法,今文省。”“水”旁在“法”中的意义是“平之如水”的象征,这一解释高度凝聚了秦汉时期人们的传统认识,并 影响 后代中国人的理解。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作了解释,在“水”下注曰:“说从水之意,张释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段玉裁是信服和支持许慎的解释。可见“平之如水”的解释既能长期沿袭流传而不被怀疑,确实是有一定的认识依据。从造字结构来看,古“灋”字是由“水”、“廌”“去”三部分合成的,对照出土的钟鼎文和秦基竹简可得到证实。许慎的认识依据可以进一步检索《说文解字》:“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凡水之属皆从水。”由此可见在许慎生活的时代,“水”的主要指示特征为“准”,参照段玉裁注可知,“水”当时普遍取“平”“准”之意。    但是关于法字中的“水”旁是“平之如水”之说受到当代少数学者提出的怀疑和新的解释的挑战。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三种:一、蔡枢衡先生认为,“水”当指把有罪者置于水上,随流漂去,即今之所谓驱逐。

二、武树臣先生提出“水”的原始功能是禁忌与流放,本义是消除犯罪和确保平安。

三、苏力先生以为“水”旁,可以理解为古人强调法象流水是自上向下颁布的。

他们均怀疑“水”表示“公平”“正义”的抽象含义。    以上诸家大胆怀疑,又小心求证,使我们对“法”字的认识挣脱了迷信经典的好古传统,进入了一个重新思考探索的阶段。    许慎在观念上没有突破时代流行看法的情况下,又缺乏上古材料验证(证明或证伪)他的解释,可能犯了以他生活时代的认识代替“法”字发生时代的事实的错误。对于“法”字中无意表现的事实,可算得没有参过水的古史材料,可能作了“参了水”的解释,因而出现若干疑点,而且他忽略了“法”对于探寻法律起源的价值,对此,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现在,随着地下考古发现的增多和 科学 研究 方法 的更新,我们对于中国早期文明有了更生动、更确凿的认识条件,从而可能恢复“法”字所隐涵的古史原貌,并可见“水”与中国法律起源的内在关系。                      二

   在出土的上古文物中,甲骨刻辞有“御廌”的字样,周代的铜器铭文正式出现“灋”字。周初彝器《盂鼎》、《师酉簋》、《克鼎》、《恒簋》铭文均刻有“灋”字。由于金文所用质料和书段的关系,其象形程度往往高于甲骨文,金文“灋”字更有利于我们探索造字取象的原始意义。 通过比较金文“灋”字的几种写法,可以确证,“法”是由“水”“廌”“去”三部分构成,但三者位置并不固定,是一组形象的组合。这三者构成“灋”字的原始依据。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追寻“水”的故事,找到在上古初民生活中“水”与“法”的原始联系。 “水”在中国文明发轫时期给初民留下了惊心动魄的记忆,也激发了中华民族最初的意识觉醒。康有为说:“洪水者,大地所共也。人类之生皆在洪水之后。大地民众皆区萌于夏禹之时。”

丁山明确提出“《尧典》洪水即中国 历史 的起点。”

透过中国古老的经典我们仍可以管窥一些上古“洪水”的消息: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尚书·益稷》)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诗经·商颂·长发》)    由于洪水规模浩大,声势威猛,先民们无不为之震恐色变,惊惧不已。洪水泛滥,山林丘埠都被淹没,“大益横流,无有丘阜高陵,尽皆灭之。”人们的生存空间剧减,大家纷相奔走河岸、争夺山头,原有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式的氏族分立的 社会 秩序被打破,争战时有发生。    在中华民族的众多民族中都有类似的洪水故事。放眼世界,大洪水可以说是每个民族历史记忆中一个可怕的梦魇。对照全球各地古老民族开创史的传说,无不是从洪水谈起,如巴比伦最早的文献《吉尔加美士》记载的历史,就是从追述“大洪水”开始的,希伯来名着《旧约·创世纪》也是从洪水中的诺亚方舟开始。他们都描述了古老的洪水故事和在洪水面前战战兢兢、震慑恐惧的心理状态。    由于“水”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如此重要,而水的神威又如此超乎人的想像,中华民族把水奉为文明之源。在古人眼里看来,洪水等 自然 力的巨大威力不可捉摸,他们只好归之于神灵的行为,并乞求神灵保佑,于是原始宗教和神话产生了。水既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命根子,而洪水又是如此可怕,人们普遍认为江河湖海都有神主宰。“水”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物。中华族对水的崇拜似较其他民族更甚,于是人们想象出超人的水神、水伯、水母、龙王等等。    水神:“集于天地而产于万物,产于金石而集诸生,故曰水神”(《管子·水地》)    水伯:“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山海经·海外东经》)    水母:“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    由于水神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力量,当人们遇到难以决断的争执纠纷时,就求诸水神--投诸于水,让水神裁判。这也许是“水”与“法”建立起的最初最直接的联系。    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记载:“或跃于渊”、“利涉大川”、“不利涉大川”。就透露出“水神”裁判的信息。《乾卦》“或跃于渊,无咎”,反映了古代跳入大河深渊作为神明裁决的习惯。《需卦》“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说的是对俘获物的亨有发生争议时,可以用跳入大河的神明判决手段来判断是非。《讼卦》是诉讼的专卦:“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川”,即对俘获物的占有发生争议不能和解,应投诉于大人,不要使用跳入大河的神明裁判,亦可见《周易》制作时代“水神”裁判渐渐衰落之势。    对照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调查资料,许多原始部族都存在类似的借助“水”神进行裁判和惩罚的法律现象。水神裁判应该说是古老的神明裁判中流行较广的一种,我国南方山地少数民族也有调查记录,如景颇族遇到疑案,难以决断,可请山官等人主持,以“闷水”决曲直:当事人双方各沿一竹竿潜入水中,以在水中停留时间最长者为胜。

非常类似在南洋的尼亚士族人中流行的沈水神判也是这样进行的:纠纷是双方均沉于水中,最久者得胜,淹死者即有罪,死是神对他的惩罚。 由此可以推测,“法”字的“水”,是根据原始宗教还处在自然崇拜阶段形成的“水神”裁判习俗的取象。“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法最古老的渊源。因此,“水神”的神明裁判可以说是“水”在法律起源阶段的主要意义。

                   三

   上古洪水灾难的挑战是推动中华文明起源的强大原动力。大禹治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从洪水到大禹治水,与中国国家和法律的起源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诚如着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从文献与考古结合考察,洪水与治水传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要从洪水到治水谈起。” [10] 事实上,从法律文化的角度考察,我们可以说是上古洪水和治水活动直接导致了中国法律的起源。    国外学者过去认为“文明起于大河”,主要指两河流域及尼罗河流域的灌溉水利工程的兴修催生了文明。但是,在中国古代则意味着江河带来的洪水灾难,江河灌溉水利工程没有那么重大的意义。

   尧舜禹 时代 治水主要是为了对付洪水灾难,而不仅仅是兴修水利工程。组织抗洪救灾更重要的是一项 社会 工程。为了生存而治理洪水,导致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还处于氏族社会阶段的各酋邦,不得不超越生产力 发展 水平,组织起强有力的治水机构――从治水联盟到治水联合体,最终催生了超 经济 的国家的出现,即如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原地区国家的最终形成,主要是在从洪水到治水的推动下促成的,这是超越社会大分工产生 政治 实体的推动力。” [11] 中国 国家和法的产生是以上古洪水和治水为契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治水导致中国 法律 的早熟。

第6篇: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一、“姓”的来历

“姓”字由“女”和“生”组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姓,人所生也。”由此可见,它的本义为“生”。而女旁正昭示出姓的来源。据考证:汉语中较为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旁。相传上古姓“姜、娲、姒、赢、姚、k、姑”或以女旁,或含女字,决非偶然。这是母系社会共同血缘关系的标记和表征,起着“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生来就是母系氏族的成员,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至今《百家姓》中仍有“姚、娄、姬、茹”的姓被沿用。

随着父权制的产生,姓氏成了男性的专权。部落间的合并,少数部落首领成了奴役俘虏以及氏族内部其他成员的贵族,连氏族名称也被他们独享了。上古有一段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姓,但为了使“同姓不婚”的禁忌不被破坏,女子可以称姓。这样,姓就成了女子专用的代号。

封建时代,男性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男性作为一家之长,子女取姓都得随父,女性取姓“在家随父,出嫁从夫。”“仪礼”中的六礼,第一是用雁,即男方带着雁做见面礼去访问。第二是纳采,即与女方男性家长谈得投机后送上聘礼。第三才是问名,男家询问女名。可见女方名字对男方来说,是不太重要的。接下来是纳吉,即奉上正式的聘礼。然后是请期,商量出嫁后,闺名留在娘家使用,在夫家只公开姓,将姓当作名来用。汉代以后姓氏不分,直至今日。有些地区出嫁的女人仍称陈氏、张氏等,所生子女均随夫姓。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女子婚后改随夫姓的习俗,至今仍有保留。如日本著名女排运动员江上由美婚后改名为丸山由美,连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也不例外。以《三国》为例:已婚女子皆称某人某妻、某人某母,如:孔明妻黄氏、曹操妻卞氏,如果其子成名,则以儿子姓名为称,如“刘宗母蔡氏”等。“这种明显带有性别歧视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达两千多年之久。”即使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社交场合中的“某夫人”、“某太太”,实际上还是随夫姓的一种延续。从没有“某丈夫”、“某老公”的说法。由此,我们从“姓”的历史变化可以看到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二、“名”的来历

关于人类名字的起源,可以从汉字“名”字本身推知其最初含义。“名”字由“夕”和“口”两部分组成,对此,《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说,在人们的交往中,白天可以通过相貌,声音等特征相互识别,但到了晚上,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报名字来认识对方了。据研究:我国最早拥有自己固定名字的人正是那些传说中氏族社会的首领或在部族战争中出现的英雄。比如:黄帝、鲧、伏羲、尧、舜、神农氏、大禹等。

当然,取名的方式也有一个过程,为了能区分彼此,人类早期只是用每个人身上的特征来作为名字。比如:大个子、二麻子、三黑子、小矮子等,也可以取动物的名称,甚至是婴儿落地时的重量。鲁迅在小说《风波》里就有“九斤老太”、儿子“七斤”、孙女“六斤”的人物名字,这也许是古代取名的遗风吧。

“总之,人名是在人类社会处于原始时期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最早,它是人们随意用来区分彼此的称号,以后又演变为固定身份的标志。在文字出现以后叉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已显示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名字本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名字也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三、女性取名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女子不仅不能讲究起名的艺术,而且多数人连起名的权利都没有,在家用小名称呼,婚后往往就在丈夫的姓或父亲的姓后加个“氏”字,作为她的终身代号。仅以《三国》为例,共出现人物298名,其中有25名女性,在这25名女性中,共有2名女性有名:蔡琰即蔡文姬,蔡伯楷之女,另一位貂禅、即王允的歌妓、吕布之妻,这两位女子皆有不同寻常的经历。其余的女子或称某夫人、某太后、某母,更多的是父姓后加个“氏”字。如:甘夫人、姜叙母、郭妻、何太后、胡氏等。一般的老百姓家更简单,未出嫁时。依行第称大丫头、二丫头、三丫头或大姐、二姐、三姐。出嫁后依夫行第称大嫂、二嫂,年长后称大娘、二娘等等。

随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女性也开始和男性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数女性取名仍旧受到古代妇女取名模式的影响,喜用“娇、柔、小、巧、香、甜、怡、悦”之字,甚至有“盼弟、招弟、来弟”等明显带有性别歧视的名字。

女名的命名特征表现在取名用字时,对某类字特别侧重。女名用字的特点可细分为如下几类:

1、多用女性字。女性字是指含“女”偏旁的字。古代神话中的名女人女娲是第一个以女性字命名的。后来女性称名几乎一律加“女”旁,这类名字很多,如玉娇、芳婷、慧娟、琼娥、妙玉、静婉、丽娜等。

2、多用花鸟字。花鸟字多能显示女性的阴柔之美。以花命名的如:春华、芝兰、碧荷、香梅、杨柳等。以鸟命名的如:鸣凤、玉鸾、春莺、飞燕、秋雁、鸳鸯等。我国古代在取女名时,常常有这样一种习惯,就是根据出生当月的物候特征来命名。正月生的,常取名叫春兰、春芳、春梅、春霞;二、三月桃李花开,女孩往往取名杏芳、桃红;四月燕归来,于是有叫小燕、飞燕的;五月榴花开,生于此月的,常取名榴英、榴红;六月荷花放,常取名菏香、英莲、芙蓉;七月看巧云,因此,巧云、巧姐、巧儿之类的女名也应运而生;八月桂花香,常用桂香、桂兰等;九月黄,因此取名菊英、秋菊、菊香、菊仙的很多。十月、十一月入冬,冬梅、冬美、冬花备受青睐;十二月是腊月,取名常用腊梅、腊珍、腊月等。按物候命名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不过,随着文化水平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农村尤其是城镇,已不拘泥于此,取名力求新颖脱俗。

3、多用闺物字。首饰、服饰、化妆品、零物等,均可用于女名。以首饰命名的:宝钗、玉环、金钏等;以服饰命名的:云裳、翠裙、玉绣等;以化妆品命名的:玉粉、香兰、黛眉的;以零物命名的:红线、银瓶、英台等。

4、多用珍宝字。金、银、珠、玩,既有黄金价值又有功利之美,因此珍宝字常用于女名。如:婉珍、佩玉、银凤、琼瑶、璧君等。

5、多用彩艳字。五彩缤纷的颜色能引起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多受女性喜欢。如:丹凤、碧兰、丽红、美艳等。

6、多用柔景字。以天地之间柔和景物作女名。如:抱月、冰心、凌波、彩云等。

7、多用女德字。如用“贞、淑、端、庄、娴、静”表示德性。

8、多用叠字。元稹妾名莺莺,吴三桂宠姬圆圆。

四、男性取名的特点

中国的远古时代,取名几乎是男性的专利,据说, 最早有固定姓名的是部落首领和部落战争中的英雄,流传最早的就是中华民族常常自称的“炎黄子孙”,远古时代,华夏有两个部落首领,一个是轩辕氏,姓姬,号首熊氏,因“土德之瑞”、土色黄而被称为黄帝。他定居中原,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个是神农氏,是火德王,被称为炎帝,他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对先民很有贡献,炎黄是华夏民族的祖先,由于华夏民族在汉代以后逐渐融合为汉族,而历史上的唐代又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汉唐就成了华夏的同义语。因此,炎、熊、中、华、夏、汉、唐等字被大量使用于男性人名中。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龙有着神奇的力量;古人以龙作为统治者的象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炎黄子孙又以“龙的传人”自称,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遗迹。古人认为:“云从龙则日乾为龙,风从虎则日坤为虎。”于是凡吉祥的动物或与此相关的事物也都大量用于男性人名,如“虬(小龙)、虎、乾、坤”等。

我国远古畜牧业十分发达,男性人命中,出现了大量与“马”有关的字眼:驹、骐、骥、骏、驱、驰等,因为骏马的奔驰和骠悍正象征着男子汉的气概。

具有特色的物类也往往成为男性取名用字的源泉。如中国古代刨造了独一无二的东方建筑群体,历代人名中多以殿、宫、亭、台、楼、阁、斋、堂、轩、庭、栋、宇、桢来命名的。

因儒家学说的影响,表现男子品德的字眼也颇受男性取名的青睐。如:仁、义、礼、智、信、德、诚、伦、孝、忠、良、勤、俭、廉、文、章、斌等。

由于男子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所决定,表现男子继承父业,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字眼也特别受到欢迎。如:光宗、耀祖、昌世、继先、根柱等。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男性强壮雄健的字眼,如:强、壮、力、高、伟、彪等;表现志向和抱负的:宏、登、大、杰、博、邦、国、举等;表现平安吉祥、富贵安康的,如福、禄、贵、寿、财、禧、康、年、安、祥、平、吉、瑞等这些字使用频率也很高。

五、男女取名常用字的调查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男女姓名有哪些常用字?它们在整个人名体系中具有什么规律?在语言文字应用和语言艺术中有什么特点呢?本人为此专门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语用分析。

笔者就南通市55年到66年。67年到77年,78年到90年出生的2万人的名字做了分段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55年到66年这一阶段抽样调查了5千人,有4356人能明显看出性别,将近90%。男名用字最多的是:德、国、建、金、福、洪、龙、志、祥、良;女名用字最多的是:英、芳、梅、丽、秀、凤、娟、淑、霞、云;可男可女的用字最多的是:华、君、俊、文、瑞。单名有560人,只占10%。用“变名”的很少,“变名”即故意将男名女性化,女名男性化。

67年到77年这一阶段抽样调查了7千人。有5782人能明显看出性别,将近81%。男名用字最多的是:明、伟、忠、德、文、军、光、民;女名用字最多的是:春、红、英、萍、静、蓉、莉、晓、惠、兰;可男可女的用字最多的是:敏、华、文、杰、铭。单名1120人,将近20%。“变名”的也稍多一些。比如:有男生取名卫红、志芳;女生取名:文强、志杰。

78年到90年这一阶段抽样调查了8千人。有5889人能明显看出性别,将近74%。男名用字最多的是:俊、振、诚、华、昆、明、鹏、博、和、昌;女名用字最多的是:婉、颖、洁、燕、荣、宁、馨、清、敏;可男可女的用字最多的是:晖、杰、清、平、文。单名的有2140人,将近30%。“变名”的更多了,比如:有男生取名:瑗玉、靓靓;女生取名:振华、鹏程。

从上述分析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男女人名用字有以下特点:

1、从用字上看,女性主要以淑华、英蔚、芳瑜、瑞萍、秀莲、凤仪这类命名来间接象征其美好的品德和秀丽的芳容,或以秀敏、玲慧、丽娜、淑媛、雅洁、妙钰来直接赞美其美好的品德和秀丽的芳容;男性多在直接表达美好愿望。如:金晖、明杰、振坤、汉标、建华、志远等。

2、从词义组合看,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在双名组合中词序位置比较灵活,如:建华、华建;秀如、如秀;明贤、贤明;丽荚、英丽;清俊、俊清;惠美、美惠等。男性取名的范围更广。比如表现全社会普遍美德的字眼:仁、义、诚信、忠良、勤俭、廉正、谦恭等,都只用于男子,很少用于女性。女子要以美德命名,只能用表示“女德”的字眼,比如贞、淑、娴、惠、婉、静、庄、贤等。

3、从音节来看,单名呈上升趋势,但从取名的总体分布看,仍以双名为主,这符合汉语双音化的趋向,又便于称呼,避免了重名过多。

4、从语意色彩看不同的生理特点带来不同的取名用字。男子魁梧伟岸,女子则婀娜柔媚;男子强悍有力,女子则秀婉温和。因此,男名一般具有阳刚之气,女名重阴柔之美。拿动物来说,女子一般用美丽的鸟,而男子却用勇猛的虎;拿景物来说,女子用柔和的风、花、雪、月,而男子则用雄壮的山、峰、海、涛。即使使用同一事物作比喻,着眼点也不同,如同样用“凤”起名,女子着眼于它的美丽,而男子则着眼于它的富贵不凡;同样用“华”起名,女子多取其本意“开花”,男子则多取其才华、风华、中华的意思。

5、“变名”现象虽然多了一些,但仍是个例,有的因为希望生个男孩,将女名取作男名;也有的是将男名取作女名,认为好养育一些;有的甚至于是后来自己改的,只是想标新立异。或者是出于对异性的喜爱。

6、发展趋势。今后取名,文化热将代替时代热,人名一般不再带有政治色彩,追求新颖,不落俗套。女名向中性发展更为明显,表现女贞女德、风花雪月的字词,在女性取名时,不会像以往那样受到女性的热捧,特别是城市女孩,更追求名字的表意性和人格的平等。人名的性别差异将逐步缩小。“传统人名的‘见其名而知其性’的现象越来越少,正如当前男女的着装打扮趋向于中性化一样。人名也将逐步趋向中性化。虽知“名”但难知其“性”,这是对传统取名习惯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社会前进发展的一个缩影。

(指导教师:孙汝建)

参考文献:

[1]王军云编著冲国起名宝曳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13

[2]王安邦编著,姓名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3]张联芳著冲国人的姓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第7篇: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一、教学常规执行情况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关心下,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深入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省规范办学行为相关文件精神和《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谨治学,以“实”和“严”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制度

学校根据校情制定了课堂教学常规及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求等制度,细化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要求,以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

1、细化备课要求。新学期第一周必须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由备课组长组织研讨,教导处审查确定。备课要切实落实教学计划,课时计划中要包含目标设定、重难点分析、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反思,不仅要求过程要完整、具体,还要求充分备生情,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学的落实。

2、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落实课时计划,达成设定目标,目标意识要强烈鲜明。教学内容要准确,抓重点破难点,关注内容的多重性、多样性、疑问性、启发性和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主题意识。重视课堂练习,以多种方式在课堂中穿插必要的训练,巩固所学,让学生“一课一得”,树立训练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了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内化、生成知识,加强教学互动。

3、实化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布置要以目标和生情为依据,及时、适量、适度,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推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反对简单机械、过度的抄抄写写。作业的批改要求严格,要统一批改和订正符号,明确批改内容和方法,各学科作业分类要求。作业是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过程和效果的重要衡量依据,我校对作业的常规要求是比较细的,如作业类别明确,像数学作业有口算本、课堂作业本、基础训练册等;作业书写规范,像数学课堂作业,每次作业前写清日期、次数、作业内容,每小题空一行,每次作业相隔三行,订正要写“订正”,中高年级统一用蓝色钢笔;作业批改细致,像语文作业小作文的简批要求做到:对好词好句进行标记、对错别字病句错误标点要标记明显并及时订正、不打大钩打等级,对大作文要求精批,有仅做到以上几点,还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评语,写眉批和旁批。

4、量化质量评价和检测。书面测试每学期举行两次,易中难按6:3:1比例进行安排。年级组和班内还可进行小型的单项内容的书面或口头检测。每次检测要进行严格分析,以各题的得分率等数据的分析明确对后续教学的调整或加强。

我校每学期各学科还组织一次学生的小型竞赛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或数学口算、数学综合能力,或拼音、演讲、美文诵读、语文综合能力,或英语歌曲、英文朗读,小竞赛旨在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延伸学习评价。

(二)加强常规检查,严把教学质量关

全体教师严格执行课表,临时调课需经教务处审查同意。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检查,严格教学规范性,鼓励教学创新性。

1、平时检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开学初重点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期中重点检查教案设计和作业布置和批改、推门听课看课堂教学常规;期末重点检查评比优秀作业、优秀教案。平时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则由年级分管段行政领导总负责,各年级备课组长参与督导。平时检查内容有相互听评课、作业交流、课堂教学常规等。

2、单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检查,主要是听随堂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在期末阶段检查时,对每个教师的各项教学、分工等进行全面检查。教导处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情况的记录。

3、组织检查与教师互查相结合。阶段性检查,主要由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对每位教师的每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平时的随堂听课、教案、作业抽查主要以学校领导为主。平时的交流活动,主要以年级组教师间相互检查交流为主。

4、明确常规与倡导创新相结合。在检查过程中,既以各项教学常规为标准进行评价,也提倡老师们创新方法,如作业订正、补缺补差、教案设计等,老师们在工作实践可有更实用更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旦得到认可,则成为一种教学常规要求得以推广。

(三)狠抓校本研修,提高教师教研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实施新课程,“成在教师”,显而易见。在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方面,学校采取多种举措,形成开放、深入、求实效的教研体制。

1、实行年级组集体备课制度。我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集体备课,定时召开备课研讨会,随时开展教材研讨活动。

2、实行大小教研组单双周活动制度。学校成立了三大教研组,语文、数学、综合,下设各年级语数教研组、英语教研组、非英语综合学科组。单周年组教研组(小组)开展教研活动,双周大教研组分别于周一、周二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3、实行全员上课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初制定公开课安排表,分别于每周二、周三、周四上午第一、二节课开课,除年级组内教师必须到位听评课,凡空课教师均参加听评课。

4、实行学期主题研讨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主题研讨活动,或就课堂教学有效性观摩研讨、或专题讲座、或为教师专题展评,如说课竞赛、教学设计现场赛等。

5、实行城乡携手、异地联谊、送教下乡制度。我校与北岸中心校、金川学校、小川学校、森村学校、雄村学校为手拉手结对学校,我们常年开展教学交流、送教下乡、校际各项工作交流活动。自2008年秋季,我校与上海爱国学校结对,两校开展了几次有影响的教学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还与黟县实验小学常常有相互的交流。

6、实行个人研修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制度。

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施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总结出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三种策略。

(一)自主学习,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教学要实现主体性教学,或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首先须把握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教学活动中角色的定位。为此,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或让位,应从“前台”“退隐”到“导演”(导引)、策划、组织的角色地位。同时,要帮助学生确立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学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第二,衡量自主学习的一大量标:教学时空占有量。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与空间占整个教学活动时空之比,愈大则愈趋于主体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要实现导引着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大胆实施一些“转移”,观念是教师不要做学生能做之事,变教师之说而学生能说的为学生之说,变教师之写而学生能写的为学生之写,变教师之做(说写之外的)而学生能做的为学生之做。第三,从何着手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这段话包含这几个着力点:(1)学习兴趣,(2)学习态度,(3)学习习惯,(4)学习方法。第四,实施利于主体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1)主动参与策略:教师要力求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少而精地设疑引趣,促思,并顺应排阻和追问;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2)迁移为本策略:教师要善于利用背景资料,教给学习思路方法,培养学习元认知,从而促进迁移提高迁移水平。(3)活动促学策略。(4)合作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合作学习目的性认识,确保合作学习时空,培养合作学习的技能。这样,学生的真正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二)有序组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无论哪一套版本的教材,学生作为一种学习材料,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局限性。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系统分析教材,详细掌握整册、甚至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及教学内容,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要求,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实际情况,适时、灵活地对教学知识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调整,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同时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1、重组教学知识点。

例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中的句子: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c.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发现句子中带点的词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不难,因为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中就已经出现过,比如,“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等,而且让学生在说话和作文时运用这种方法,既然四年级上册就让学生学以致用,那么下册仅仅是“发现”是否有些简单?因此,教师就应该在“发现”的基础上再加以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习作中加以运用。这一教学内容在四年级习作教学和习作点评中要加以凸显。教学内容的改变及深入并没有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相反,避免了四年级上下册内容重复出现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口语不仅得到了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还得以运用,使习作内容更形象、生动。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通常是一个单元围绕某一主题,由几个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组合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单元目标,按照教学意图,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安排做到前后衔接、连贯。

重组后的教学,紧紧围绕主题层层深入,达到了读写结合,较好地实施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有机调整教学主题。

语文教材是编者依据整册任务布局编排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把这组内容调整到九月份的第三周,与“语言文字的推普周”同时进行。学生第一步,了解了祖国汉字的文化,也明白从哪些方面去了解汉字,并制定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第二步,学生分别开展各项活动:有搜集资料的,他们了解汉字的演变,汉字的起源,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等;有上街查找不规范汉字并深入了解为什么要写不规范汉字,经过调查,有的是找商业广告(衣衣不舍),有的是简化字(山里氿店)等;第三步,每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份调查报告或谈谈个人看法或制作小报办成果展示。调整后的教学,与推普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而不空,有序而不乱,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兴趣学,学中乐。

(三)有机整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语言框架,是静态的文字、简单的情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给学生呈现丰富灵活的生活语言,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充分内化语言。这样,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同时也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1、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教学。

将生活实际引入教学,能够激活静态的语言,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提升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看——议——说等活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热烈讨论,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形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充分发挥。

2、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还要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延伸到生活中,让课堂教学在生活中延续,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精彩篇章。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乡下人家》古诗《乡村四月》和略读课文《麦哨》,一个县城长大的孩子对农村的生活现象一无所知,老家在乡下也仅仅是逢年过节去一次。上完《乡下人家》后,让学生的父母带着真正走入乡下农村,看农民耕田插秧,看农民收割菜籽、养蚕,看农村的人家养鸡、养猪、养鸭等情景,特别是麦子收割的时候,让学生摘其麦杆做麦哨吹吹,到桑园地里去摘桑葚吃吃,感受田园风光带来的无限乐趣,同时,也明白作者写文作诗的喜悦,让课本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动起来,舞起来,而不是想象中的农村形象,让农村也有声有色,有苦有乐。

3、捕捉生活气息完成课堂教学。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只要善于发现并捕捉生活相关联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本组的难点是让学生学写研究报告。如果学生对各方面的信息都不是很了解,又怎样引导学生写研究报告呢?有心的语文老师都不难发现。上此组内容时,正逢“端午节”前后,于是,“端午前”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上街看看端午的气息,做端午鞋、买绿豆糕,准备端午用的材料,插艾叶等,同时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民俗文化的寓意。“端午时”让学生吃吃粽子,再看周围人的行为举止,喝黄酒、吃蚕豆,墙角洒石灰等,问其因说是辟邪。“端午后”让学生把亲身看到的、感受到的、搜集到的都写在研究报告中。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还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民风民俗,学生的情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语感积淀,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素养

第8篇: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关键词]口耳相传 巫师 韵文 文献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3-0105-07

一、口传历史时期

语言的出现较文字更早,口耳相传理所当然地要比成文记事更早。但在人类初始阶段,口耳相传的内容并非传说,而是当时所发生的事情,由于没有办法记录下来,只能凭着记忆一代一代地传述。

现代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社会初期,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过一个口头传播知识的时期(在当今尚存的无文字落后民族地区,口耳相传的方式仍然被广泛使用),它包括前文字社会和文字产生初期的人类社会。学术界对人类社会初期口耳相传这种现象的关注,最早是在比较文学领域,代表人物是北美学者米尔曼・帕里和艾伯特・洛德。20世纪30年代,他们从对荷马史诗研究入手,提出了口头程式理论,对口头传播的特点从文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一理论现已拓展到对活态口头传统的探究中。

在我国,清代史学家章学诚也已比较敏锐地注意到了我国历史初期的口传现象。他在论述上古三代与后世历史知识传播方式的不同时,指出:“三代盛时,各守人官物曲之世氏,是以相传以口耳,而孔、孟以前,未尝得见其书也。”(《文史通义・诗教上》)故而“后世竹帛之功,胜于口耳;而古人声音之传,胜于文字;则古今时异,而理势亦殊也。” (《文史通义・诗教下》)章学诚将文字著述取代口耳相传的原因,归为“官守师传之道废”,有其偏颇之处,但生活于300多年前的他,就已经注意到中国上古社会先民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有其独到之处。近现代学者陈梦家也认为:“古代历史,端赖神话口传,神话口传,遂分衍化;由于口传一事,言人人殊,故一事分化为数事,各异面目由于人与神与兽之间分界不清,故人史与神话相杂;由于神道设教,人史赖神话以传,故人史皆神话。有此三故,古史因具重复性与神话性。……故虞、夏、商三系本于一种传说。”[1]

流传下来的先秦时代的文献,关于口头传说时代的记载十分罕见。从一些现存的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材料中,可以找到一些我们先民在口传时代的影子。佚名的《彝诗史话》叙述了书写工具和物质载体产生前后的诗歌状况,其中有“古时的人间,诗歌有人吟,却无纸来记,无纸可记诗……在那古时候,如若无纸笔,用什么写诗,用什么写歌;至于写历史,就更加困难了。后来人世间,世间有知识,知识到处传。世间的男女,他们有知识,有了知识后……那些智者们,他们造出笔,他们造出纸,纸笔造出了,人世间的事,凡事可记事,故事可写了。”[2] (P288) 这段彝族古歌,以纸笔的发明为界限,纸笔的发明要比文字晚得多,因为没有纸和笔,所有的诗、歌及历史,就只能在人们之间通过口头吟唱的方式流传,我们可以想象,在前文字社会,历史的传播更是完全依赖口头传诵了。

同时,由于文字形成初期的不完善及社会发展进程缓慢等因素限制,在文字形成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口耳相传的方式仍然是社会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当然,无论在前文字社会或文字形成以后的时期,除了口耳相传,同时也存在着其他的知识传授形式,如中国古代的结绳记事,就是先民记事的一种方式。关于早期社会中存在的结绳记事的方式,摩尔根有形象的描述。据他介绍,在北美易洛魁人中,有一些古老的贝珠带,按照他们的说法,关于联盟的组织和原则已传述给这些贝珠带,因此便把这些贝珠带加以宣读或解释一番。一位巫师(不一定是首领中的人)将这些贝珠带一条接着一条拿起来,在两组首领之间来回踱着,同时宣读这些贝珠带上所记录的事情。按照印第安人的观念,这些贝珠带通过一位讲解人就能把当年传述给它的章程、条规和事例原原本本复述出来,只有贝珠带是这些章程等等的唯一记录。他们把紫贝珠带和白贝珠带合股编成一条绳,或者用各种颜色不同的贝珠织成有图案的带子。其运用的原则就是把某一种特殊的事情同某一串特殊的贝珠或某一个特殊的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对事件作出有系统的排列,也能记得准确了。这种贝珠绳和贝带是易洛魁人唯一可以目睹的史册。但是,它们需要一些训练有素的讲解人,这些讲解人能够根据各串或各种图案将其所隐含的记录表白出来。[3] (P137-138) 从摩尔根的介绍中不难看出,易洛魁人的巫师主要是依靠口头传诵的形式来传播历史知识,贝珠带只是他们采取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没有巫师的讲解,贝珠带记事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在文字产生的最初期,文字被掌握和使用的范围是极有限的。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是祭司掌握的,楔形文字总共有500多个符号,况且有些字符还有几种不同的意义,要掌握它极为困难,因此神庙内设有专门训练写字的学校,青少年在这里要花几年时间来学习楔形文字。而真正能够到神庙里学习的青少年又不是很多,他们即使学会了楔形文字,受字符数量的限制,也不能大范围地使用。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比我国的甲骨文大约早1700年左右。甲骨文的出现,已经是汉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了。从甲骨、兽骨到竹简、木牍,都是不易书写的材料,而这些书写材料的使用又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自上古至公元后3或4世纪,竹简、木牍一直是中国主要的书写材料。[4](P60) 由于竹木笨重且难以制作,势必限制文字书写的发展,这就为口头传诵历史知识留下一个广阔的舞台。

因此,在前文字社会和文字产生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口头传诵历史知识是历史传播的一种主要方式。章学诚以战国为口传与文字著述的分界。战国诸子勃兴,诸子对上古一些口头传诵的历史有过不同程度的整理,在这个意义上,章学诚的认识有其合理性。但章学诚忽略了一点,战国诸子在整理上古历史的时候,材料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口头传诵,其整理结果又往往是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在这个意义上,战国时代包括之后的几百年间,历史的口头传诵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本文主要对中国早期社会中历史的口传现象进行分析。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以章学诚所说的三代及之前的前文字社会口传现象为主进行分析,统称其为口传历史时期。战国时期及以后的口传现象,就不赘述了。

二、口传历史时期的历史传播者:由巫到史

在口传历史时期,最早的历史传播者是巫师。巫史不分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巫师不但是天然的部落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唯一有资格传播部落文化的人,一些文化要传给部落子弟,一些文化则只能传给自己职位的继承人。“最初掌握历史的人,是氏族长、家长。满族有一句谚语:‘老人不讲古,小的失了谱。’其中的古,就是故事、历史、古规,如果老人经常讲古,代代继承,就能维护氏族的规范,否则氏族规范遭破坏,连氏族的谱系都会搞乱,婚姻、家庭关系也会被破坏。广西瑶族极其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但无文字,老人就以诗歌的生动形式,把瑶族的历史故事、英雄传说、农业生产、习惯风俗编起来,在过节、娱乐、婚丧等时候诵唱。”“除了老人、氏族长而外,掌握历史知识的人就属巫师了。”[5] (P332)

从现存的一些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材料看,最初的巫师没有经典,是以口授经典的方式保存知识的。彝族古代存在一个文化阶层――毕摩,他是彝族文化的中坚。所谓的毕摩,就是彝族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者,他作为彝族自源文字的创制者和执掌者,掌握着诸如历史、文学、语言、哲学、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身系一族之本位文化,是彝族社会的知识阶层和彝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作为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毕摩在纸笔形成前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历史知识。“最初的巫师并没有经典,而是口说经,如永宁纳西族的达巴、佤族的巫师就是如此。”[2] (P25) 从纳西族、佤族、彝族巫师的情况看,在口传历史时期,巫师作为最早的历史传播者,他们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因为处于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在口传历史时期,社会知识的积累尚不充分,最初的历史知识也十分简单。宋兆麟根据对永宁纳西族、佤族、凉山彝族、云南白族、广西瑶族等的巫师所做的调查,指出各族巫师掌握的历史多是关于民族历史、谱系的。以广西瑶族的巫师为例,他们具备的历史知识,“其中包括人类起源等神话、创世纪史诗、英雄史诗;掌握氏族部落迁徙历史和原因;通晓各氏族和家庭谱系以便确定是否通婚;能够背诵各氏族间的仇杀事件;掌握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其他人物事件,以及所供奉的神谱。”[5] (P332) 这些历史知识通过巫师们的口耳相传,在各民族之间历代相传,成为各民族早期历史的主体。在先民的历史知识中,家族的世系是最重要的内容。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和周边各族,也同样都有自己的口头传说的历史。口头传说历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是,以父系为中心的父家长世代传承的情况。”[6]

巫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这对巫师本身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巫师多由见多识广的部落长老担任,即使在部落文明晚期,已逐渐转变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君主仍然被看作是知识的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上黄帝的例子就特别明显。黄帝是部落时代晚期的首领,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已经不完全等同于部落长老,更接近于后世的君主。在太史公的笔下,黄帝天赋极高,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他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治五气”,“迎日推策”,“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史记・五帝本纪》)据《世本》等的记载,皇帝任用雍父杵臼,其鼓、货狄作舟,挥作弓,夷牟作矢,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大挠作干支,伶伦造乐器,夷作鼓,仓颉造字等等,进行了一系列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创造。从仓颉造字的说法来看,黄帝时代作为文明时代的开始是可以成立的,黄帝也无愧于“人文始祖”之称,中国的人文文化都可在这样一个部落联盟首领身上找到源头。这其中肯定有后人的牵强附会,但它传递出来的信息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初期,部落首领是各种知识的掌握者,所以后人才会把所有的发明都归在他们身上,从春秋战国直到汉代,还有人不断将学术的源头追溯到黄帝,如汉代的黄老之学和后来出现的《黄帝内经》,都以黄帝为始祖。

巫师除了必须具备先天的素质外,也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巫师训练的内容,“包括掌握各种神话、历史传说;熟练精通各种祷词、咒语和经典;能主持祭祀、占卜和释兆;会施行各种巫术技能;掌握巫舞;会运用巫医;了解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熟悉各种鬼神形象、特点和职守等。”他们所掌握的这些知识,都是用来在具体的巫术活动中口头诵唱和表演的。同时,巫师之间知识的传授,本身就是以言传身授的方式进行的,“具体有两种方法:一是口头方式,即言传,平时由老巫师进行讲授;二是身授,即学巫者跟老巫师一起从事祭祀、占卜和巫术活动,既可观察又能协助,久而久之就掌握巫师本领了。”[5] (P53) 这种传授历史知识的方式,是人类社会口传现象最具典型意义的例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巫师是我国口传历史时期最早的历史传播者。

巫师之后,口传历史时期的历史传播者就主要是“史”了。我国古史中,巫史的分离大概是在商代。商代时史官已经出现,这是学术界较为认可的看法,陈梦家根据甲骨卜辞总结商代职官为三大类:臣正、武官和史官。其中史官类包括:尹、多尹、又尹、某尹;乍册;卜某、多卜;工、多工、我工;史、北史、卿史、御史、朕御史、我御史、北御史、某御史;吏、大吏、我吏、上吏、东吏、西吏。[7] (P521) 在史官中,陈梦家事实上是分为尹、卜、工、史及吏五类。按照陈梦家的这种观点,史官在商代社会已算得上是十分兴盛了,且其中许多职官(如尹、作册等)的地位已经很高。但需要注意的是,陈梦家对商代史官的描述是建立在对卜辞的解读上,在先秦文献中,关于商代的历史记载,“史”出现得很少,这就是说,甲骨卜辞与文献所反映出来的商代史官是有差异的。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商代巫与史的交替尚未完成,巫、史共同存在于殷商的宗教祭祀中,故在不同的文献中,史与巫出现的频率也就不同。

就人类文明的普遍规律而言,巫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宗教神职人员,继巫之后出现的宗教神职人员,都与巫有着种种渊源关系。商代,在巫之外,宗教神职系统中也出现了史官群体。西周初,巫已退出了宗教神职的上层,史官群体代之而起,成为宗教神职系统的主要职官。巫、史演变表现为这样一种链条:巫―巫史并列―史。当然巫与史的交替,并不意味着巫的消失。就商代的情况看,巫、史的交替表面上是围绕着权力的转移而展开的,它反映的却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趋势,即神职人员的职官化。而随着神职人员的职官化,口传历史时期的历史传播者,也逐渐成为政府职官系统中的成员。“史”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掌文字,但从最初的历史来看,掌文字的“史”在传播历史知识的时候,仍然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先秦时期活跃的“瞽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先秦史学研究中,“瞽史”之辨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关于瞽史的争论,郑玄认为瞽即大师,大师是瞽官之长。但他认为“史”不是单指太史。(《周礼注疏》卷37中郑玄注瞽史,瞽为大师,史为太史、小史,说明郑玄已不能确定“瞽史”的“史”究竟为大史还是小史。)韦昭认为瞽是大师,史为太史。孙诒让认为瞽为大师,史为大史。(《周礼注疏》卷26)近代以来,将“瞽史”分为“瞽”与“史”,只得到了顾颉刚等少数学者的认同。顾颉刚在《左丘失明》一文中认为,瞽和史是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侯王近侍,多谈论机会,自有各出所知以相熏染之可能,其术易甚相通。[8] (P223) 徐中舒认为:“春秋时代我国学术文化虽有很高的发展,但有关历史的传习也还未能脱离这样的原始方式(只以口语传诵历史,以结绳刻木为辅)。当时有两种史官,即太史与瞽,他们所传述的历史,原以瞽传诵为主,而以太史的记录帮助记诵,因而就称为瞽史。”[9] 王树民认为:瞽与史存在职业分工,“直到近代,许多民间艺人还是由瞽者来作,他们演述的内容,一般的是以历史故事或当时动人听闻之事为主,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启发。瞽者的听力和记忆力比普通人都要强些,最适宜作音乐和演述故事的工作,古代还没有文字的时候,或已有文字而书写条件十分困难,那时要想保存历史事件的具体情节,惟有利用瞽者这一特长,这样瞽和史就自然地结合起来了。远古时期的历史传说能够流传下来,应归功于瞽史的作用。”[10] 暂不论他们对“瞽史”的解读是否确切,但就目盲、靠口耳相传的“瞽”与“史”并列,并且有“瞽史”这样的著作,就不难说明,直到春秋时期,历史知识的传播仍然是口耳相传与文字记载并行不悖。文字记载最终取代口耳相传,应该是在汉代以后了。

三、口传历史时期历史知识传播的特点

由前文可知,巫师口耳相传的知识主要是:人类起源等神话、创世纪史诗、英雄史诗;氏族部落迁徙历史和原因;各氏族和家庭谱系;各氏族间的仇杀事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其他人物事件,以及所供奉的神谱等。如黔东南巫师所唱的丧葬风俗歌《焚巾曲》,其内容十分庞杂。它除了唱述死者的出生、成长及恋爱婚姻等情况外,还包括有洪水神话和兄妹结婚的原因以及民族的来源、民族的战争与迁徙,此外很多民俗及某些历史缩影。[11] (P195) 这表明,口头传说的内容主要是为了保存母系、父家长制时代氏族显贵们的家族历史,这种情况,不限于中国古代,世界其他诸族也同样如此,因而它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口头传说的历史起源甚早,著名盲诗人荷马所歌唱的《伊里亚特》、《奥得塞》 两篇史诗,就是有关古希腊英雄时代亦即父家长制时代的历史。史诗中所提到的一些情况,如古代城堡等,已被后来的考古发现所证实,因而这个传说的历史并非无稽之谈,其中不少是可信的。

从人类历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从我国周边各族和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演变情况来考察,最原始的历史编纂形式是以氏族显贵人物为中心的编年史,是从父家长制转变为奴隶制,从口头传说转变为文字记载的历史。

口传历史时期,先民们主要是通过琅琅上口的韵文来传播和保存氏族世袭等方面的历史,这从最早的文字记载都是韵文可看出一些端倪。“上古之时,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有声音,然后有点画;有谣谚,然后有诗歌。……观《列子》所载,有尧时谣,孟子之告齐王,首引夏谚,而《韩非子・六反篇》或引古谚,或引先圣谚,足征谣谚之作先于诗歌。厥后诗歌继兴,始著文字于竹帛。”[12] (P227) 先民们采用韵文的形式来传播知识,主要因为韵文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形式,易于记忆,易于传诵,易于传播,能弥补古时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口耳相传容易走样和淡忘的不足。

在先民们所采用的韵文中,最重要当属诗歌。“从历史和考古学的证据看,诗歌在各国都比散文出现较早。原始人凡遇值得留传的人物事迹或学问经验,都用诗的形式记载出来。这中间有些只是应用文,取诗的形式为便于记忆,并非内容必须诗的形式的。”[13] (P1) 古诗最初的功能是记载性的、实用性的,而非情感性的。[14] 口传时代先民以诗歌记事,也可以在少数民族中找到一些影子,如瑶族:“作歌记实,是瑶族人民记载本民族历史的传统方式。他们的歌,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自己的历史:‘信歌’,记述了瑶族人民的迁徙史;‘历史歌’,记述着瑶族内部不同支系的来历,揭示了瑶民族形成的进程;‘纪事歌’,记述了他们苦难的经历和辛酸的往事;而《桃源峒》、《梅山峒》和《千家峒》三首古歌,则记述了瑶族的最早源头,成为多数史学家确认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说的有力旁证。有些歌谣,如纪事歌《里八洞》所记述的‘里八洞’衰落史,比《连州志》所记的更为详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纪事歌就是瑶族的历史文献。”[15] (P8)

文字出现初期,先民们采用琅琅上口的韵文来记载历史知识,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口头传播。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诗”,在当时则是“乐”,是用来诵唱的。《诗》300篇全为乐歌。今存《诗经》中《雅》、《颂》各篇大都出于宫廷,不少篇章就是为某种需要配合祭祀、宴饮仪式而作的音乐,即使是从民间采集得来的《风》,也经过太师整理而配以音乐。据春秋战国有关文献记载,诗歌通常是借“乐”来传播的。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记吴公子季札来聘于鲁,观于周乐,鲁襄王使乐工为之歌舞,所奏乐章和所观歌舞全是今存《诗经》的篇目。[16] 所以朱自清曾指出孔子时代,诗乐开始在分家。从前是诗以声为用;孔子论诗才偏重在诗义上去。[17] 春秋战国时期仍然有为数众多的韵文出现在各种文献中,“就韵文而言,在春秋时代,虽然没有集成的专书,但是像《诗经》一类的歌词,仍然散见于群经诸子之中。例如《左传》中之‘晋舆人诵’,‘宋城者讴’,‘鲁国人诵’,‘(宋)筑者讴’,‘郑舆人诵’,‘莱人歌’,‘齐人歌’,与《诗》之‘国风’的体裁几无二致。此外如《晋语》(二)中之‘暇豫歌’,《孔子世家》中之‘去鲁歌’,其词调亦无异《诗经》中之歌曲,惟更通俗而已。到战国时代,《孟子・离娄》的‘孺子歌’,《荀子》的《成相》与《赋》,《燕策》中的‘渡易水歌’”,[18](P382) 这些“诵”、“歌”之类的韵文和《诗经》广为先秦时代的贤达所征引和传诵,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口头传播仍然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

口传历史时期,先民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本民族的历史记忆,口耳相传中传播者在复述传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传说的内容有所编辑加工,所以同一素材的历史记忆,在不同的传播者中就有了不同的内容,这造成了同一史事在流传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版本,我们以流传甚广的“赵氏孤儿”为例进行说明。

关于“赵氏孤儿”最早的版本出现在《左传》中:(成公五年)晋赵婴通于赵庄姬(按:庄姬,赵朔之妻,赵朔为赵盾之子,赵婴与赵庄姬是夫叔与侄媳通奸)。五年春,原、屏放诸齐。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弗听。成公八年,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谗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s为铡A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庄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左传》成公五年)

而到了《史记》中,司马迁在《晋世家》、《韩世家》 中采用了《左传》的说法,在《赵世家》中则又提供了另外一种关于“赵氏孤儿”的版本:屠岸贾是晋灵公的宠臣,晋景公时出任晋国的司寇,他以治“灵公之贼”为名,诛灭弑灵公的赵盾之后赵朔等赵氏家族成员,赵朔之妻是成公姊,她带着遗腹子躲在宫中,屠岸贾索于宫中,赵氏的门客程婴、公孙杵臼大义救主,公孙杵臼牺牲自己,程婴带着赵孤躲入山中,赵武长大后在韩厥的帮助下,赵孤(赵武)杀了屠岸贾,恢复了赵氏。(注:限于篇幅,这里并未全列引文,具体引文见《史记・赵世家》。)

《左传》、《史记》 之外,汉代学者刘向也提供了两种关于“赵氏孤儿”的传说,一见《新序・节士》,其中关于“赵氏孤儿”的叙述,与《史记・赵世家》的记载相似,它主要昭显程婴、公孙杵臼的义薄云天,于韩厥的事迹言之不多,二者只是在文字上有个别字词的不同。一见《说苑・复恩》,其中的记载,文字上《史记・赵世家》多相同,主题与《史记・韩世家》相同,突出的是韩厥不忘赵氏提拔之恩。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史记》在《赵世家》与《晋世家》同时保留了两种“赵氏孤儿”的说法一样,《说苑》对“赵氏孤儿”的记载,在《复恩篇》与《贵德篇》也是迥然不同。《贵德篇》中,智果谏智伯应防备祸患时说:“夫s氏有车辕之难,赵有孟姬之谗,栾有叔祁之诉,范、中行有亟治之难,皆主所知也。”所谓的孟姬之谗,应是《左传》所谓的赵庄姬进谗言打击赵氏,这与《左传》的论调略同。

汉代之所以会出现多个关于“赵氏孤儿”的不同记载,是由先秦两汉历史口耳相传的特点决定的。(注:陈梦家说:古代历史,端赖神话口传,神话口传,遂分衍化;由于口传一事,言人人殊,故一事分化为数事。参阅《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因为口耳相传,所以先秦典籍的形成本身就是动态的,一种典籍最原始的面貌是什么样子?何时何人编成?汉代人都不十分清楚,他们也无法看到一部完整的典籍。[19] 所以,在汉代学者对前代文献进行整理时,同一史事往往就有不同的版本流传,《左传》、《史记》、《说苑》、《新序》 中关于“赵氏孤儿”的不同记载,反映的就是这个特点。

先秦时期历史相传以口耳,到战国开始述旧闻而著于竹帛,《左传》中很多材料就来自“传闻”。[20] 春秋各国史官留下的编年记注,其中包括承告的材料,多为提纲式,如《春秋》体,而在这种提纲体外,‘本事’另有传承形式,比如瞽涞拇诵,以及聆听这种传诵的国子学生。春秋战国之际,这些口耳相传的本事逐渐被记录为史记了,左丘明的工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21] (P91-92)

历秦汉,对先秦口耳相传之历史一直处于整理中。战国后,陆续有三代时典籍成书,儒家所谓的六经也开始出现。秦统一六国,焚书坑儒,非史官所藏之典籍多为秦火所烧,之后项羽火烧秦宫,焚书之余存,亦难免灰烬。然当时之书主要依赖口耳相传,秦始皇、项羽之火,于三代以来书籍的毁坏,并无史传所言之惨烈。

西汉政权中汉惠帝时首开大规模整理旧书籍的端绪,史称:“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讫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谓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汉书・艺文志》)政府既置写书之官,对口耳相传的典籍进行文字记录,但这些以文字书写的材料在民间流布不易,“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史记・滑稽列传》)所以汉人“故欲学者皆口说,非师师相传,其学无由”,[22] (P39) 知识的流传仍然以口耳相传为主,《左传》的传布也不例外。

《左传》中主要的材料来自“传闻”,西汉初《左传》又无写定之本,不同的传本在记事上肯定存在差异。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也曾以口传史料为著述的重要来源,如写荆轲刺秦王,材料就是来自朋友相告:“公孙季公、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史记・刺客列传》)写韩信,就亲临淮阴,从当地人那打听关于韩信的事,“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仍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史记・淮阴侯列传》)司马迁或许就是从文字记载材料和口耳相传的材料中,看到了关于赵氏孤儿不同的说法,本着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实录精神,为我们保留了两种关于赵氏孤儿不同的记载。

汉代官方虽然设了书写之官,书写之官把在民间口耳相传的知识用文字记载下来。“在昔政府既置写书之官,而民间流布不易,故欲学者皆口说,非师师相传,其学无由,故最重家法。”可见口耳相传仍然是历史传播的重要手段,如儒家重要的典籍《孝经》在汉昭帝时仍然以口头传诵形式流传,“古文孝经者,孝昭帝时鲁国三老所献,建武时给事中议郎卫宏所校,皆口传,官无其说。”(《汉书・艺文志》)为什么口诵呢?如前文所述,文本的流传在当时是特别困难的。可以说,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汉之前包括汉初,经典主要依赖口耳相传而无文字定本,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传统学术一直强调“文”(文字材料)与“献”(口头传诵)并重。

[参考文献]

[1]陈梦家. 商代的神话与巫术[J]. 燕京学报,第20期.

[2]巴莫曲布嫫. 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摩尔根. 古代社会[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4]钱存训. 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M].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

[5]宋兆麟. 巫与巫术[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6]漆侠. 中国古代史记编纂形式探源[J]. 中国史研究,1993,(2).

[7]陈梦家. 殷墟卜辞综述[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8]顾颉刚. 左丘失明[A]. 史林杂识(初编)[Z]. 北京:中华书局,1977.

[9]徐中舒.《左传》的作者与成书年代[A]. 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C]. 台北:华世出版社,1976.

[10]王树民. 中国史学的萌芽[A]. 中国史学史纲要(附录)[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11]李廷贵主编. 苗族历史与文化[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2]刘师培. 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3]朱光潜. 诗论[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14]闻一多. 神话与诗・歌与诗[A]. 闻一多全集(一)[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

[15]黄书光等. 瑶族文学史[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6]陈水云. 先秦时期诗歌的传播[J]. 社会科学辑刊,1999,(1).

[17]可参阅朱自清. 诗言志辩[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剪伯赞. 先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9]熊铁基. 汉代对先秦典籍的全面改造[N]. 光明日报,2005-07-19.

[20]过常宝.《左传》源于史官传闻制度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4).

第9篇: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

茶百科 聚焦手工茶展示制茶法复活古茶艺

作为中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茶》巧妙选择切入点,分别从“土地与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事”、“时间为茶而停下”、“故乡,他乡”以及“一碗茶汤见人情”六个主题来深度解读茶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

不同于以往单一主题纪录片,纪录片《茶》的主题内容相当广泛,首次全方位、深层次地呈现了茶地的自然奇观、制茶工艺的神秘展示、古老茶艺的复活、各国茶道的探究以及茶叶之路的历险等,堪称一部电视版“茶百科大全”。比如该片第一集就讲述了茶如何从中国起源的故事。中国人的祖先从原始森林中发现、选择、驯服了茶树,并创造性地发明了各种制茶工艺,将中国变为茶的国度。此外,从唐朝的煮茶到宋朝的点茶再到明朝至今的泡茶,中国茶饮方法的演变轨迹也通过片中的茶艺表演鲜活展现。

片中,茶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门功夫。从采青、杀青、揉捻到炒茶、烘培,一片树叶,经过了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才最终成为人类改品,而来自同一棵茶树的叶子,也可以调制出千变万化的香。中国6大茶类: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在片中都有所介绍,西湖龙井、太平猴魁、铁观音、祁门红茶、武夷大红袍等世界名茶也齐聚片中,一展光彩。通过这6大类名茶,纪录片《茶》用高清镜头探秘了不同制茶工艺的奥妙,也展现了中国茶人对传统茶工艺的传承。

因而,在机器制茶成为主流的今天,该片仍偏向传统工艺,主要表现手工茶。对此,王冲雷坦言,“我们有想借这个片子抢救文化遗产的意思。所以中国6大茶类,我们都拍了传统手工技艺。”比如片中,几近失传的蒙顶黄芽制茶技艺,因制作过程繁琐、考究,稍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所以从古至今,黄茶的产量很低,更鲜为人知。再比如黑茶的制法,如今,只有雅安长沙村的老师傅,还能用最传统的方式揉捻茶叶。木板斜置放高,茶农要亲自赤脚上阵,由上至下反复将麻袋里的茶叶揉捻,这项技艺叫斜橱留茶。遗憾的是,溜茶耗时耗力,如今已被现代工艺取代。王冲霄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保留了‘溜茶’这道工序的村落,具有唯一性。它不仅看起来新鲜,而且真正具有活化石的价值。”

此外,片中还首次呈现了贵州虫茶。咖啡里有猫屎咖啡,茶有贵州赤水虫茶。也就是虫子吃了茶叶排出的分泌物做的茶叶。它的产量极低,对人体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这也是赤水虫茶的整套工序第一次在电视上出现,非常具有可看性,而且片中主人公是徒手爬上树的,这也是一门技能。”王冲霄说。

除了聚焦茶地制茶,该片也探问了无茶之地,如何获得茶?又如何创造了“非茶之茶”?蒙古奶茶、酥油茶……片中不同族群中国人的生活,因茶而交融在一起。因此,该片首次提出了“非茶之茶”的概念。世界上三大非酒精饮料,咖啡、可可、茶,只有茶的概念包容性最大。除了咖啡、可可,其他的饮品都可以叫作茶。比如水果茶、茶、凉茶等。这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而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王冲霄表示:“茶,是一段旅程。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人们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

为了拍好茶,拍别人没拍过的茶,《茶》摄制组冒着危险,付出了巨大努力。比如拍近些年市场上大热的昆仑雪菊,别的团队可能只拍现成品,但《茶》摄制组是第一个跋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去找雪菊的团队。王冲雷介绍:“那条路窄到只能通过一头驴,非常险峻,经常有村民失足掉下去摔死。我们是第一个上去的,骑着驴在昆仑山上搜寻了一个月,很辛苦,说拿生命在拍片,一点也不夸张。”

茶人生 茶杯中窥人听60多位茶人说茶事

茶是一种人生。按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茶,是几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因茶而生,以茶为伴,他们叫茶人。

寻茶,其实是在寻人。纪录片《茶》从全球200多位茶人中精选出不同国家的60多位茶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汗水、旅程、喜悦、哀愁、爱情、死亡、觉醒、蜕变来讲述普通人眼中的茶以及茶对他们的影响。

云南布朗王子苏国文谨遵父亲遗嘱,将茶文化和民族的历史紧密融合在一起;意大利人加博列拉·波尼诺千里来华,只为体验好茶背后的甘苦;日本“赵雅芝”宫城美惠子收留残障儿童,传授他们茶道的本领;设计出中国第一台木质手推揉茶机的中国最老茶人张天福,104岁高龄还在做有机茶;背负生活重担的贵州采茶女韦学美远赴福州采摘茉莉花……纪录片《茶》从中外茶人的故事中,慢慢渗透出了一种“茶样人生”。

茶文化 跨国访茶地开启全球茶文化之旅

茶香飘远,茶叶版图就会扩大,茶的传播,在最近的一百多年,达到了。从亚洲,到非洲,茶在所有适宜的土地上,部找了家。茶是包容的,在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手中,茶,呈现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无论在故乡,还是远方。

因此,纪录片《茶》穿越全球茶叶国度:中国、日本、英国、印度、美国、格鲁吉亚、泰国、肯尼亚……发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源自中国的一片小小茶叶,奇迹般地将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英国下午茶、格鲁吉亚的刘茶到泰国的拉茶、印度奶茶,王冲霄说:“这是一片茶叶引领的旅程,我们出发,是为了探寻这征服世界的香气,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秘密。”

比如世界上,人均喝茶最多的国家,不是中国,不是印度,而是英国。一个人口不到世界百分之一的国家,每年却喝掉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茶。然而,英国原本没有茶,三百多年前,中国茶,跨越半个地球来到这里,令英国人为茶痴狂,为了茶,他们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金钱、冒险甚至战争。这种对茶不可思议的迷恋,究竟意味着什么?纪录片《茶》就通过川宁家族和英国茶拼配工艺,详细介绍了英国下午茶的来历和下午茶文化的形成。《茶》品鉴五场看片会《茶》质获专家观众好评

纪录片《茶》历时两年艰苦的拍摄制作,才出成品,但摄制组却并不急于让它迅速亮相,而是选择先开看片会,听取各方批评意见,改后再播。为此,该片一共设了大连、北京、成都、昆明、厦门五站看片会,诚邀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品茶赏片。

“我们的看片会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既听赞,更听批,以谦逊的态度听取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正式播出。专家的建议可以确保纪录片的专业性。普通观众的意见也难能可贵,因为这个片子是给老百姓看的。”王冲霄说。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