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精神文化的需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神文化的需求

第1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吸引农民走进农家书屋,利用农家书屋,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家书屋中农民的阅读状态是衡量农家建设实际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阅读状态调查有助于今后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和完善。

为了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更好地适应农村文化生活,了解农民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需求、意见和利用情况。东海县图书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先后走访了苏北17个行政村,调查方式是直接走访农民群众和农家书屋,说明来意和目的,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表。整个调查基本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从回收率来看群众参与度不高,调查结果将与其他调查报告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分析。

一、基本调查情况

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以农民群体,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兼职从事过建筑、家政、餐饮、手工艺品加工、美容美发、出国劳务等职业。从年龄看,以青壮年居多,大部分被调查者的年龄集中在20―40岁(88.7%);从学历来看,京津沪和苏南地区农民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占被调查人数的73.6%,苏北乡村农民文化素质高中以上占被调查人数的26.1%,文化素质相差很多。农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被调查者中大学本科18人、专科43人、高中(中专)136人、初中生189人、小学57人、文盲7人,初中以上学历占85.8%。为此,统计时把农民读者分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群体、初中文化程度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三个层次来分析。

1.农村读者对文献类型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投资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四位。高中以上农民读者以娱乐信息、投资信息、卫生知识、致富为主;初中文化农民读者以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卫生知识为主;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读者以农业知识、致富信息、娱乐休闲、法律知识为主。总体来说农民读者还是以娱乐休闲为主,但是,致富愿望强烈,法律、投资理财意识增强。

2.农村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

农民群体获取文献信息的主渠道目前还是以电视媒体和报刊为主。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体则以电视媒体和上网为主;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体主要以电视媒体为主;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体更注重通过电视和亲友交流获取信息资源。此外,村委会宣传橱窗也是农民群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宣传橱窗中的信息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文献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政策指导性比较强,占被调查农民群体的21.2%,占被调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1.3%。

3.农民群体的阅读习惯

从调查结果看,农民群体的读书看报的愿望还是比较高的。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看书阅报的愿望更为强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群体有良好看书习惯的高达53.4%;没有看书阅读习惯的仅有1.3%。整体来看,有良好阅读习惯农民群体占被调查的31.0%;有阅读愿望的占被调查农民群体的84.4%;没有阅读习惯的大部分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群体。

4.农民群体对文献信息获取渠道的分析

农民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电视、报刊、上网及亲友交流。由于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农民茶前饭后主要是看电视和听广播,信息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获得。也有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自购报刊获取有关信息,充实业余文化生活。网络的普及带来新的信息获取渠道。目前,我国大多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宽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有37.8%通过网络获取文献信息,有的农民种植专业户就是通过网络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农民群体中亲友交流也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一是农民亲朋好友中外出打工、出国劳务带回大量的信息,亲友交流中无意识地传播相关信息;二是部分农民群体文化素质较低,其它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有限。调查中还发现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有26.9%通过亲友交流获取所需信息。

二、农家书屋提供服务与农民群众需求的矛盾

尽快缩小城乡间的信息获取差别,使农民通过读书脱贫致富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目的,也是考量其功能成效的标准之一。在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图书目录推荐中可以看出,农业科学技术文献占30%,想让农民通过这些农业科技图书信息,成为种植、养殖的专家里手,这个愿望和动机也是好的。但是农业科技信息图书与文学著作不同,时效性极强,许多科技图书从编辑到付印出书需要数月和1年以上的时间,科技信息的半衰期只有区区3到5年,如此配送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客观的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服务对象是农民,主要是为了化解农民看书难的矛盾,通过一段时间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这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而不是要将农民培养成农业技术员。

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编制了农家书屋推荐书目,通过专家评审和征求各方意见,制定了两期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各省新闻出版部门也依据本省情况制定了农家书屋推荐书目,图书文献的品种也大多为几千种。按照国家财政下拨经费和省级财政下拨采购经费的使用办法,一般是必须购买推荐书目以内的图书文献,原本推荐书目执行时便成为必备书目。我们暂时不考虑推荐图书文献的可读性、实用性、科学性等因素,就图书文献品种来讲,一共万余种图书文献,每家500种,采购招标中普遍是复本率高,在某个区域内一次采购招标几百种图书,几千册副本,使得图书“货到地头死”,进了书屋就不用流动了。检查一个农家书屋的图书就知道这个地区大多农家书屋的图书配供情况。事实上,全国每年要出版30万种以上的新书,5年之内出版的新书百万多种,如此配供限制了农村农民的阅读范围。管理出版传媒的主管部门实际上是用财政经费养活了文化产业,而忽视了文化事业的真正目的。

三、针对农家书屋文化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与建议

1.改进配供形式

配供农民喜爱阅读的出版物是农家书屋建设的目的,但是,如何才能让农民喜爱的出版物送到农民手中,则是农家书屋建设机制中需要研究的。现在农家书屋出版物主要有三类,即图书、报刊、光盘。农家书屋建设是公共投入,一般依据资金的来源采取政府招标形式购买,然后发到村里。从过程上来看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从具体配供上分析则需要再思考。正如我们在分析矛盾时提出的全国出版物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出版物可以在购买时选择,且复本太多。而这种选择又给下一步农民阅读和农家书屋功能发挥带来了困扰。农民需要的出版物选择空间太小,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农民不需要的则占相当一部分,削弱了书屋的影响力和农民的阅读兴趣。配送的图书文献资源应该尽可能做到品种多、副本少、区域性图书文献资源占有量最全,这样才能使得农民可最大限度地免费地享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2.增加读物范围

出版物是未来农民阅读的基础,也是农家书屋生命力所在。按照《建设管理办法》书屋图书配供时,原则是要按照科学性、实用性、经济型和通俗性的原则选配,内容要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法律、卫生、文艺、文化教育、少儿等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配送出版物可以是图书、报刊和光盘。出版部门在为农家书屋编辑出版物和配送过程中,要首先考虑出版物是不是适应当前我国农村农民阅读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拓展阅读内容涉及范围,增加阅读品种,特别是适应现展的阅读内容和出版物。在图书类出版物中,可以增加儿童类、老人类、娱乐类的品种和数量;可以大力提高报刊和电子出版物进入农家书屋的比例,这些出版物涉及内容宽阔,知识更新迅速,阅读方式灵活,可以按照年度调整,非常适合现代浅阅读人群;此外,还可以通过邮政系统及时配供到村级农家书屋,增强了阅读时效性和阅读效果。

3.改进出版样式

第2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一、继承以往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优点

图书馆在长期的精神文化建设实践中,要吸取以往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继承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优点。图书馆进行精神文化建设需要继承的优点有: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要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坚持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图书馆理念,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要本着独特性、人文性和服务性原则加以实施,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等等。图书馆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时充分继承这些优点,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图书馆精神文化,推进图书馆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二、图书馆领导大力支持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

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图书馆领导给予大力的支持,这样对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发展起到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图书馆领导给予精神文化建设以支持,有利于在图书馆内部营造一个精神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与氛围,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热情。图书馆领导对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书馆领导要为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有资金保障;第二,图书馆领导要对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及其效果发挥监督作用。第三,图书馆领导要建立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鼓励机制,鼓励创新,对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作出贡献的馆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全体图书馆工作者建设图书馆文化积极性,推动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

三、对馆员开展教育培训

通过对图书馆进行培训与教育才能使得图书馆的精神文化深入图书馆员的内心,他们才能取得对本馆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对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图书馆的管理理论、馆训、图书馆规章制度以及本馆所取得的成就荣誉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馆员产生荣誉感与自豪感,从而主动投身于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实践。图书馆对馆员开展培训教育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举办有关图书馆精神文化的讲座,通过讲座将精神文化进行阐释,使其变得容易被广大图书馆员所理解,使得图书馆精神文化深入图书馆员内心;在图书馆员内部开展有关图书馆精神文化讨论,也是进行图书馆精神文化培训教育的重要方式。各图书馆员聚集在一起,对图书馆的精神文化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彼此的观点看法,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对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内涵理解更加深刻透彻,增强广大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精神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图书馆精神文化,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此外,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对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参观培训等也是对图书馆员进行精神文化培训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将精神文化融入到对读者服务的各个环节

1.开展人性化服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要确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性化服务,这是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体现。图书馆必须注重用户的需求,把用户的信息需求放在首位,全心全意服务用户,尽最大努力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的信息文化需求。核心是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2.加强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就是图书馆对用户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符合其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图书馆进行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同时也使用户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定制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定题服务、主动推送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

3.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就是图书馆通过服务集成使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在图书馆一个站点获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每个用户可以在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定义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种服务方式,将不同的图书馆服务系统集成,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水平,使用户多样的信息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有效避免了用户在不同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效率不高的情况出现。

五、加强图书馆制度建设

第3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嵌入性;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172-0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问题无疑已经进入当前社会的主流话语。但是当前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物质生活和收入维持方面,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不多。一个简单而直观的事实是。养老必须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来开展,而老年人的需求无疑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所幸的是,部分学者已经将视野投放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领域中来。并初步形成一个研究框架,即老年人精神需求要素分析框架。但是我们认为,这一框架忽视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嵌入性,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应该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出发并采取历史视角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框架——嵌入性框架。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

在当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中,要素分析视角是主流视角,该视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结构是怎样的?换句话说,老年人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精神需要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穆光宗建构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的一个三角结构。他认为,老年人精神需求包括三个维度的需求: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分别与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和情感的慰藉相对应。自尊需求是指老年人有自主决策和得到尊重的权利;期待需求是指老年人对于子女的美好期待和内心要求,得到满足则体现为“安心”;亲情的需求则更多地体现为代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满足。

明艳以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为背景,指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大体包括情感需求、娱乐需求、求知需求、交往需求和价值需求。这些需求就像差序格局一样,由中心向外推,越推越广。有学者在梳理国内外精神养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结构”。认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情感需求、文化娱乐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教育的需求、政治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经验研究层面,多数学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地域的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了实证调查。浙江的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单调性、自发性和低质性。胡军生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远远低于城市老年人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子女的孝顺与尊重是影响老年人主观满意度的主要变量。一项针对南京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显示,受动型活动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相对来说,主动型活动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分量有所下降网。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尽管在具体的需要表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在分析思路上都是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理论背景、以类型学为基本的研究策略。这一研究视角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内在需求,并尝试建立了比较有效的理论框架。但是这一视角下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

第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设定了一个脱嵌于任何结构和文化的需求内核,但是这一视角缺乏历史视角和结构视角。马斯洛建构了一个相对系统的需要层次理论,但是其关于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对于需求深层次影响的机制分析一直是其研究的一个弱点,遭到一些学者的诟病。国内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者采取“部分截取”的策略,集中提取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精神层面(如自尊、归属与爱、自我实现等等)作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理论架构,这样一种研究策略同样面临“脱嵌”的风险。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固然有其内部结构,但是其内部各个要素的“问题性”却是深深嵌人在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中的。换句话说,老年人的某种精神需求是否会构成“问题”是由社会决定的。因此,只有关注社会变迁、现代化转型等宏观因素才能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个更深入的解释。

第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都采用类型学的分析策略,但是划分类型的标准仍然比较模糊。如果一位学者声称自己采用的是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那么他必须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采用的分类维度是什么?恰恰在这一点上。传统需求视角的回答是不完善的。许多学者都划分了自己的老年人精神需要类型,却很少有学者交待类型划分的依据。以“可理解”或“可领悟”方式建构起来的分类类型容易陷入到“自说自话”的陷阱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分类的交叉和重叠,却几乎看不到各种分类的对话。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的这一问题与上一个问题(“脱嵌”问题)存在着一定关联:正是由于缺乏历史视角、文化视角和结构视角,所以才难以提取出一个关键变量,并依据这一变量划分出若干类型。

二、嵌入性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个综合框架

(一)嵌入性的视角

正是在以上两点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框架——嵌入性框架,这一框架显著不同于上文中所述的需求视角。如果说需求视角强调“要素分析”,嵌入性框架则更强调“因素分析”,即研究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因素如何形塑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嵌入性框架倾向于历时性分析,它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嵌入在不断变迁和转型的社会之中的。

“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一概念借用自波兰尼。波兰尼在考察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其实始终嵌入于社会,“经济体系嵌入于社会关系”,这是人类历史的本质和普遍逻辑,完全脱嵌的市场经济只不过是经济学的一个神话而已,而试图实现这一神话必然以人类社会的毁灭为代价。不管是经济危机、生态退化或者世界大战都是市场无限扩张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实质性破坏。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双向运动的历史:一方面市场在寻求不断的扩张,另一方面社会也在一直进行自我保护。这样一部双向运动的历史实际上是嵌人性的生动描述和现实形态:不管自由市场如何扩张,它必须以社会的自我保护为限度,必须受到社会规制的约束。

波兰尼提出的嵌人性概念,经由格兰诺维特改造式运用从而成为了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波兰尼的嵌入性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实际上代表了两种关于嵌入性的观点。前者是实体嵌入,而后者是形式嵌人;前者提供了值得深思的思想启发,后者则提出了简化的操作方法。在我们看来。两种嵌人性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都具有理论建构的意义,但是本文将更多地从波兰尼所倡导的实体性嵌入或整体性嵌入的角度来开展。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嵌入性

波兰尼更多是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嵌入性命题的,这是因为,“市场”的确是嵌人性最佳的切入点之一。但是,从实体性嵌入这个角度来说,嵌人性是无处不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嵌人性作为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我们尝试性地将嵌人性这一分析工具引入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当中,开拓该领域研究的新空间,并为该领域建构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问题的关键是,尽管嵌入性的无处不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如何从嵌入性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却是一个现实问题。回到波兰尼关于嵌入性的本义,我们认为,所谓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嵌人性是指,没有脱嵌于特定社会形态的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总是受到特定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约定,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嵌入性以历史阶段性表现出来,正是由于社会变迁导致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变,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某一具体方面的“问题性”更凸显出来。因此,如同波兰尼以经济史的方式来研究市场的嵌入性一样。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嵌入性研究也必须采取历史性视角。

就当前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来说,历史视角更直接地体现为现代化视角,考察现代化的进展和现代性的转型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深层次影响。

什么是现代性?社会学界对于这个基础性问题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共识,但是所有关于现代性的阐述都是在与“传统”的比较中展开的。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指出:“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大约在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吉登斯明确表明了其考察现代性的制度主义视角:“(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虽然吉登斯并没有明确地给“现代性”下一个内涵式的定义,但是他关于现代性的阐述显然是从现代与传统一系列的“断裂”与“连续”中着眼的。因此,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一种简单化描述,它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1)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实现世界向人类干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2)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一系列政治态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基本上,由于这些特性现代性同任何从前的社会秩序类型相比,其活力都大得多。这个社会——详细地讲是复杂的一系列制度——与任何从前的文化都不相同,它生活在未来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之中。”鲍曼作为当代研究现代性的另一位著名学者,对现代性的研究也很有启发。鲍曼认为,现代性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他用“流动的现代性”这一术语来描述这一宏大而连续的过程。鲍曼认为,现代性是对传统的不断瓦解和突破,但是这样的超越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像流动的液体一样,没有固定形态,在连续的时间维度上不断持续并发生变化。

以上的分析显示,现代性的研究视角就是在“传统-现代”这一连续统中通过从一端来反观另一端的方式来考察现代与传统之间既“决裂”又“连续”的复杂关系。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现代性视角也同样遵循这一分析逻辑,注重考察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系列重大变迁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所造成的负面或正面影响。

我们认为,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来说。现代化转型的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社会,人口和资本的流动性极大增加,老年人情感需求的满足面临时空困境。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个不断走向开放的发展史,人们不断地打破人群、组织和地域的界限开展更广范围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在开放社会形成过程中,一切稳定性都只是暂时的,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再正常不过的市场现象。尤其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子女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家庭增收的主要依靠。这样就导致许多农村家庭成为只有老人和小孩的隔代家庭。虽然现代通讯的发展能够部分弥补时空距离,但是子女的空间缺席也必然会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及时满足造成一定的障碍。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生活境遇并不尽如人意,这更增添了留守老年人的情感牵挂和担忧。

第二,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人们不断在祛魅过程中得到解脱,同时也造成传统价值的流失与式微。在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过程中,神圣事物的世俗化和世俗事物的神圣化在交替进行,即“神圣与世俗的置换替补”时常在上演。传统价值中的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的孝道文化是植根在传统的生产结构之中的,这种生产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生产。就物质财富而言,当时的老年人虽然已经退出生产领域,但是还是拥有着家庭的财产所有权,它通过特定的继承规则而维持较高社会地位。就知识生产而言,传统社会由于变迁的缓慢性,知识往往来源于经验甚至是直接经验,老年人由于经验积累的缘故,能够在知识生产和传递中居于主导地位,从而获得社会的尊重。但是现代社会的迅速变迁同时改变了这两种生产结构,从而使得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迅速下降。一方面老年人退出生产领域之后,不再是物质财富的主要生产者和拥有着,某种意义上还成为下一代的依赖者;另一方面迅速变迁社会中的知识生产和传递不再完全依赖直接经验,创新和间接经验将成为知识的主流。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老年人不但在整体社会中的地位下降,在家庭内部也不得不面对相似的境况。

第三。现代社会组织形态走向松散化,社会成员原本获得的稳定性组织庇护正在经历弱化和重建,老年人从组织获得的精神情感慰藉也面临转向。随着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追求大规模和大集体的早期现代化过程渐渐退出,一种新的、更灵活的组织形式日益成为组织模式的主流。对于中国城市老年人来说,单位制改革是去集体化或后集体化的典型标志,老年人从归属特定单位转变为归属于整个社会;对于中国农村老年人来说,改革早期的以土地承包经营为标志的生产方式变革更是将去集体化过程迅速推进。回顾改革早期的情况,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组织型庇护被迅速削弱。但是今天为基层社区建设和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代表的社会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这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来说似乎又在重建一种庇护机制。无论如何,从单位(村庄)到社区、从国家到社会的这一历史性转向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四,社会保护制度呈现周期性波动,但是与民众的保护需求体现出某种不同步性。自从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提出社会保护的动力机制以来,学术界和决策界关于社会保护力度和范围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也导致全球的社会保护制度建设呈现出周期性波动。战后三十余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张的“黄金时期”,“福利国家”是一个令人羡慕神往的理想境界。但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福利国家饱受批评,社会保障制度正面临全球变革。中国经历了不尽相似的过程,改革之前的中国建立了以充分就业、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护制度,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早期改革过程对从根本上破除了原有制度。而最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大战略。必须肯定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进展,社会保护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仅仅注重社会保护而较为忽视社会投资,仅仅注重物质性需求而忽视精神文化需求等等。

三、嵌入性视角下的实证研究:来自浙江的报告

(一)研究设计

为研究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利用自制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问卷在浙江省内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643份,有效回收率94.6%。其中,男性老年人为320人,占49.8%;女性老年人为323人,占50.2%。70岁以下的老年人为319人,占49.6%;70至80岁的老年人为234人。占36.4%;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90人,占14.0%。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在问卷设计中以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来测量,即“您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吗”这一问题的答案设计为从“很不满意”到“很满意”五个维度。对于因变量的统计描述结果如下:“很满意”的54人(8.5%),“比较满意”的180人(28.2%),“一般”的298人(46.7%),“不太满意”的93人(14.6%),“很不满意”的13人(2.0%)。

本研究的核心主题是社会转型或社会变迁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提取若干影响因素以说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不同分布。与上文的嵌入性理论框架相对应。本研究对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自变量体系进行如下的设计,见表1。

如同表1所示,本研究的自变量体系包含四个方面,分别对应嵌入性视角下的现代化转型四个维度。进一步。我们将“开放社会的流动性”、“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和“组织型庇护的变化”、“社会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度”等四个一级变量分别操作化为若干二级变量,在问卷中以相应的问题体现出来。

(二)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利用SPSS12.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上述因变量和自变量纳入到回归模型,得到的统计结果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二级变量共有8项,因此这8个变量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有着显著影响,该模型的拟合优度(R2)达到0.628,说明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变化的原因。对于这一模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第一,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它的表现形式较为复杂。统计显示。“儿媳妇对老年人的孝顺程度”是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一研究发现与有关学者关于亲子关系和养老方式的研究结论相互印证。需要说明的是。儿媳妇对于老年人的孝顺程度事实上是嵌入在整体社会的价值流变之中的。传统社会的亲子关系遵循“前喻文化”的逻辑,老年人拥有较高的权威;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生产方式、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前喻文化”被“后喻文化”所替代,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著削弱,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样衰落。统计结果显示,“老年人在村里的地位”是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之一,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

第二,组织型庇护的迅速变化既给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挑战也形成了新的转机。在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显著影响的8个二级变量中,有四个是属于组织型庇护领域。可见组织型庇护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中的重要地位。这四个变量分别是“是否有图书室”、“是否有上门护理服务”、“是否有老年人维权组织”、“是否有民事调解小组”,四个变量之中有两个属于社区组织建设、一个属于社区设施建设、一个属于社区服务建设,总体来看都属于社区建设的范畴。这也充分说明了基层社区建设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关键性作用。在中国现代社会的迅速转型过程中,老年人从组织中获得的庇护经历了从逐步完善、迅速瓦解和稳步重建三个阶段。在计划经济时期,村庄集体经济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在改革早期,去集体化的趋势导致村庄集体经济的衰落,从而使老年人原本能够从集体中获取的保障体系迅速瓦解。随着改革的进程,基层组织的建设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老年人能够从稳步推进的社区建设中重新获得一定的组织型庇护,这给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带来的新的转机。

第三,社会保护制度得到逐步完善,但是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比较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建设以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早在数年前已经开始了以城乡统筹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尝试。本次调查显示,有369名老年人获得了政府的养老金或养老补贴,约占调查样本总数的57.6%。但是这一社会保护制度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两点还需注意:首先,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片面侧重于物质条件的满足,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忽视,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政策设计方面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社会养老金的享受与否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没有显著影响,这也就不难理解了。其次,统计结果显示,在回答老年人“第一位的收入来源”这一问题的调查对象中,回答“自己劳动所得”的老年人获得了较高的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保护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第4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群众文化需求是群众对于精神文明层次的需求,需要相关文化部门加以满足。为此,本文从群众文化需求的特征入手,分析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以供参考。

关键词:

群众文化;文化需求;精神文化生活

看问题的视角不同,群众文化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就历史视角而言,许多人都对群众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因为都是根据其自身的实践经验得来,因此不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较为普遍。我们一般说的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在自己的工作以外,参与的具有娱乐性质和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这是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它以人民群众的活动为核心,以自娱和自教为主要功能,并通过这种自娱和自教来实现和满足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一、群众文化需求的特征

群众文化需求具有社会性和成长性两大特征,它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发生变化。这些需求包括视听,如广播电视;看读,如书籍报刊;社交,如参加各类活动等。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群众文化需求呈现四大特点:其一是多元化。根据相关调查,简单的看看电视以及打打麻将等低层次单调的文化生活已经不再能满足大多数群众的需求,对于科教、文化、娱乐、健身等多元化的综合性文化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是新昌县现在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各类功能不够齐全,这与逐渐多样的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不一致的。新昌县需要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其二是主体性。农民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既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又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群众文化群众办”,这个大方向不能更改。根据相关调查,群众文化主体意识已明显增强,已经不再喜欢那种“你来演、我来看”被动文化消费模式,而是希望亲自参与,自编自演自办。如新昌农民“种文化”活动已走出一条“党政扶持、农民主体”的农村文化建设新路子,农民从文化观众变成文化主角,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转变。一年一度的农民文化节上,大家自己编导,自己出演,其趣味性和文化性不输专业的演出团队。其三是求知性。农民群众,特别是中青年群体,对于知识文化的渴求十分强烈,希望能够参加各类培训或讲座,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建设,用知识武装自己。典型代表是新生代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他们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学习动力,他们不愿意过一辈子打工的生活,希望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四是群体性。随着社会发展,公众的社会公共意识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愿意进行社交等活动,对于可以增进感情沟通,并带有比赛性质的集体文化活动青睐有加。例如书法比赛,各种球类比赛等等,跳舞也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十分的接地气,是群众易于也乐于接受的形式。

二、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

1.要努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产和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部分群众文化活动比较空洞,不具备相应的精神文化建设价值,思想内涵比较欠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缺少优质的文化产品,无法为群众提供充足的选择。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加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迫在眉睫。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更加自觉地增加财政投入,大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各级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博物馆、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广播电视台等,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产传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千方百计增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产和供给。要多组织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感受美的价值。通过积极向上,多彩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引导力。以自身的努力来换取出色的工作成绩,为更多的人提供更丰富的更好的精神食粮。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人、感染人、熏陶人,使人民群众能够普遍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滋养和沐浴。要充分认识到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活动,总结这些活动具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时刻以提高群众的精神境界为己任,将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教育性相结合,让其为帮助群众形成更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光发热,让人们接受先进思想的洗涤,感受美的熏陶,向更全面发展,成为更完善的人。

2.努力创作更多能满足各阶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虽然我国的文化产品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产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比起来,仍然显得十分稀缺,虽然数量多,但是缺精品,大多数产品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欠缺,能够流传于世的经典还是较少,缺少能够适合基层人民群众欣赏水准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上,由于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重视从人民群众火热生活中汲取营养,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了一大批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现在,在电影、电视剧、戏曲等各类文艺作品数量猛增的情况下,反映基层人民群众生活、深受基层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指战员和青少年欢迎的文学艺术作品却明显感到缺乏,农民真正喜闻乐见的电影和电视剧题材较少,没有多少是原本的反映农民的真实生活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就得不到满足。以农民为代表的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提示我们要加强对精神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以主旋律为基调,创作出多种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类型,做到百花齐放。结合音乐、舞蹈、影视等相关文学的经典作品,采取基层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鼓励艺术家们多创作此类作品。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的过程中来实现自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只有不断地增加优质文化产品的数量,才能做到满足各个阶层群众的各种需求,才能让群众不至于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文化产品,才能让群众才让群众能各取所需,真正让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作者:梅女杰 单位:缙云县壶镇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若实,薛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农民需求导向视角的实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李国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发展——《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解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3).

[3]杨瑞芬,徐苗苗,霍孟林,王亮停.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建设之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5(34).

[4]池浩.论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大众文艺,2015(21).

[5]嵇婷,吴政.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的来源、采集与分析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1).

[6]唐品,王景文,高玉洁.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论文计量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3).

第5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精神需求;文化权益;工会工作

一、精神需求的内涵

笔者认为,精神需求是指能让人心态和情绪感受愉悦的非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即被尊重和关怀的需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理解就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包含着宽容、谅解、同情和支持。2.平等。平等包括管理者与职工的人格平等。职工之间公平待遇。3.关怀。关怀即需要帮助时及时地雪中送炭。

(二)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的需求。有心理学家研究调查。职工持续积极工作的动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劳动报酬,而是成就感。职工工作得到肯定和赞赏的成就感,能让职工高度兴奋,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和精神动力。

(三)提升自我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将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当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和价值得到认同后,渴望做得更好,全面发展自我。这体现在学习、娱乐、健身等多方面。

二、影响职工精神需求满足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文化价值导向。社会文化价值导向、历史文化、社会舆论等影响着职工的生活信念、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并最终影响着职工精神需求的满足感。

(二)企业稳定合理制度和公平公正考核机制。稳定、合理的企业制度能使员工产生职业安全感和归属感。当职工的行为符合企业要求,并得到公平公正的考核时,职工才会有认同感。

(三)自我预期和定位。职工的自我预期和定位过高,与实际得到的评价相差加大,职工将会自我感觉价值无法实现,毫无成就感而沮丧。

三、当前地勘单位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突出的问题

(一)劳动强度大,精神文化生活基本匮乏。近年来,由于地勘单位业务范围扩张及承接任务紧急等原因,职工不得不超时间工作。2010年,笔者所在单位,做了一项关于青年思想现状统计调查,89%以上调查者,感受身心疲惫,最大的愿望就是休息,根本无暇顾及精神文化生活。然而,作为地勘单位新生支柱的80后,90后,他们普遍有较高的教育程度,他们追求生活品质,注重精神世界。他们害怕工作单调乏味,特别是工资待遇普遍提高的今天,他们对精神需求的渴望更加日益突出。

(二)地勘单位传统的行政化管理。虽然地勘单位属地化,实行企业化管理。但一直未甩掉行政管理的帽子。地勘单位一直比照行政机关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度,把待遇与人结合起来。单位内部“论资排辈”,搞小圈子利益,按身份血统论英雄等现象依然存在。这显然是影响公平公正的不和谐因素,也势必影响职工渴求尊重和平等的实现。

(三)家庭和情感的后顾之忧。由于地勘行业的特殊性,大部分职工工作时间在野外。新进大学生,往往一毕业就直接派往野外工地,一去就是好几个月,没有节日和假日,也无法和亲人和朋友团聚。有句俗话说“好女不嫁地质郎”。虽然今天的地质郎,已不是以前贫寒不修边幅的形象。但长期无法兼顾家庭和感情仍然是他们不能言语之伤。他们渴望家庭的温暖和关怀,渴望享受天伦之乐。

(四)职工对精神文化权益的漠视。工作就是为了劳动报酬的观念在职工中根深蒂固,许多职工对自己精神需求是敢想不敢求,敢怒不敢言,他们在物质权益上寸步不让,而在精神权益上却听之任之。长此以往,职工积压在心里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但影响职工的工作态度和效率,也将给地勘单位管理带来不稳定因素。

四、工会在满足职工精神需求方面的途径

(一)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工会要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挖掘一线职工中的人才,向单位推荐培送。通过授课、讲座、训练等方式加强思想修养,使其保持健康和感恩的心态。教育职工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理性和平的心态,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精神需求观念。

(二)发挥工会大家庭的温暖,从细处入手关注职工精神需求。帮扶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帮扶工作重点是对重大疾病或经济特别困难的职工予以扶持。关注职工精神需求,及时帮助职工解除思想上的包袱是在新形势下工会帮扶工作的新课题。比如为单身职工“相亲”;帮助身在野外的职工家属解决生活难题;帮助新进学生熟悉环境,理解单位管理方式,让其感受工会大家庭的温暖等。职工的喜怒哀乐,工会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职工需要鼓励的时候送来贴心的话语,在职工需要援助的时候伸出有力的大手,虽然不能普度众生,却也能感人至深。

(三)做好职工“娘家人”,拓宽职工诉求渠道,倾听职工心声。工会是职工的娘家,是职工的代言人。工会可通过设立主席信箱、调研、恳谈会等多种诉求渠道,了解职工的各种合理需求。成立心理服务小组,对职工的需求尽力解决,对职工的权利努力争取。增强职工对单位的信心,对单位的认同感,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四)发挥工会大舞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工会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能舒缓职工压力,锻炼职工体魄,培养团队意识,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第6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工作开展

新形势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群众文化在逐渐地进步。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还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建设,本文将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开展意义和具体开展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

(一)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精神支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社会的建设目标就是实现政治、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精神指导作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逐渐得到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升华。现阶段,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任务,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群众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基本原则,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对于群众文化工作,各级政府必须积极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对于各项公共事业的顺利展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更好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使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文化艺术底蕴有明显的提升,推动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1.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必须先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工作,才能使后期的群众文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增加资金投入。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缺乏资金而导致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资金投入。

3.建立长效机制。群众文化工作具有长久性的特点,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保证群众文化工作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做好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进行提升。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队伍成员必须不断地学习知识,紧跟时代潮流,保证群众文化的先进性。其次,干部成员必须对思想观念进行更新,摒弃落后思想,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号召群众积极参与群众文化建设,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进行整合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其艺术学习意识以及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都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来看,政府部门对群众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各地政府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将乡土民俗很好地融入群众文化工作中,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又要符合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另外,群众文化建设不仅要对传统的优秀民俗进行保留,还应适当地注入现代元素,进行整合创新,提高群众文化的活力。

(四)进行空间拓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公益性较强、规模和影响力较大,因此,政府部门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要合理地利用工会的力量,强化各组织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不断进行新元素的融入,使群众文化保持鲜活性,更好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要尽可能地对群众文化进行空间释放,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空间整合,拓展群众文化的内容,推动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

(五)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意识。要注意人民群众的精神意识的提升,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精神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教育文化的宣传或者是演讲比赛等形式,来带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起群众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文化培训,提高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文化内涵,保证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来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设开展。

(六)增加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包括当地特色,还要适当地添加新元素,满足不同阶级、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诗歌朗诵或是歌唱比赛,组织书法、绘画展览等形式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受众人群,不断提高建设队伍的凝聚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作为重要任务被对待。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将群众文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提供动力,推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于红丽,张晓宁,王瑞平,等.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探讨[J].文化纵横,2013,32(08):55-56.

[2]陈海霞,王小静,田万利,等.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J].2014,12(08):262-263.

[3]黎国志,任晓叶,李曼妮,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3,26(12):18-20.

第7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需求 ;精神关爱服务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而更加注重精神,因此老年精神关爱的研究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难题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务实之举。据专家分析,老年人缺少精神关爱可能引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寂寞、焦虑,更有甚者还会有自杀的倾向,因此完善老年人精神关爱具有迫切性。穆光忠指出老年精神需求包含了三个维度的“需求”,即自尊方面的需求、期待方面的需求和亲情方面的需求。①邵南认为老年人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一是健康需求,二是依存需求,三是尊重需求,四是自我实现需求,五是交往需求。②通过文献总结和实地调查,本文所说的精神需求包括情感慰藉需求、文化娱乐需求、心理疏导需求、健康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老年人精神关爱现状

1.1所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以南京市A社区为调查点,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选取样本,以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105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87.3%。从性别分布上来看(通过对96份有效问卷的分析),男性 45人,女性51人,从年龄上看,最小的62岁,最大的94岁,从受教育程度来看, 小学及以下39人,初中27人,高中/中专19人,本科/大专8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为3人。

1.2调查结果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二者缺一不可。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日益增多,精神生活需求愈加强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情感慰藉需求

经过调查发现情感需求是老年群体最为强烈的一种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独居空巢老人逐渐增多,老年人从子女等后辈获得精神慰藉的难度加大。问卷从“老年人有无孤独感”了解这一问题,调查发现,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有较高孤独感的近1/3,占调查总数的32.29%。

1.1.2文化娱乐需求

老年人退休以后脱离了原有的工作环境和熟悉的同事关系,闲暇时间逐渐增多,社会交往逐渐减少,几十年的工作所形成的生活模式被打乱,他们需要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来摆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但是,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以看电视和散步为主,其中有的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视力差、受教育程度低等多方面原因,平时没有文化娱乐活动,精神生活非常单一。

1.1.3心理疏导需求

首先,老年人精神生活方式较为单一,得不到应有关怀,孤独、寂寞、抑郁现象普遍,亟需心理疏导和情绪调适咨询。其次,老年人由于脱离的原有的工作环境回归家庭,与子女儿媳相处需要进一步的磨合,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子女儿媳等晚辈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很容易引发老年人心理疾病,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的和谐。本次调查将老年人的情绪作为评测老年人心理疏导需求服务的标准,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出现焦虑、敌意和抑郁心理,而多数老人反映这种现象源于离退休后生活的不适应。

1.1.4健康需求

生老病死是社会的自然规律,老年期是人生的弱势阶段,是疾病的高发期,调查发现老年人有慢性疾病史的比例较高,人均患有2-3种疾病,有的老年人患6种以上慢性病。身体的疾病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滋生心理疾病,所以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还应关注老年人健康需求,不健康老年人身心受着病痛、经济、心理多方面的压力,他们更渴望健康。

1.1.5尊重需求

老年人在退出劳动舞台后,其社会角色、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老年人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不被需要感,渴望来自家庭成员和社会的尊重。但是部分老年人(7.29%)表示没有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更多的老年人(40.63%)表示自己是居于儿孙之后的次要人物,34.38%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退出社会舞台让人供养的闲人,而不被社会需要。

1.1.6自我实现需求

部分老年人表示年老后仍希望参与到社会中,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获得满足感。但目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从事家庭劳动、参与社区管理等社会服务工作,但也有部分老人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

2.老年人精神关爱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步入老龄阶段后,因为脱离原来的工作,与外界接触减少,容易产生孤独和悲观的情绪,因此,他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丰富细腻,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家庭成员的尊重、理解和孝顺,但是老年人精神关爱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2.1老年群体精神关爱的法律环境缺失

综观我国关于精神关爱的立法及司法实践,还是存在缺陷的。首先,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只描述性的说明赡养人有对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义务,缺失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其次,在法律结构上,法律后果缺失,法律规则不完整。

2.2对老年精神关爱缺乏认识和重视

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属和生活的港湾。受传统文化的的影响,中国人十分依赖和重视家庭。家庭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说,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场所,而且是精神慰藉的主要源泉。家庭在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方面过多的重视物质生活,精神关爱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政府也缺乏重视,没有形成统一的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体系。

2.3老年人精神生活方式较为单一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方式较为单一,老年群体的知识信息来源少、文化活动缺乏以及精神生活得不到应有关怀的情况比较严重,老年人精神关爱问题日益突出。

2.4老年人自身参与意识较弱

部分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由于离开原来的岗位,不积极投入新的生活状态,与外界交流减少,加深其精神需求的 满足程度降低。

3.完善老年人精神关爱的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要完善养老政策与机制。在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给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不仅做到“老有所养”,更要做到“老有所乐”;首先,政府可以建立老年大学,其次,优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规划出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 第二,强化家庭和社区的作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随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子女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对老人的生活照料方面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候,社区居家养老就成了一种很好的养老方式,老人们可以跟子女一起居住,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社区提供必要的支持,子女主要承担精神照料的责任,这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精神生活水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多种社区活动,丰富老人的兴趣爱好,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上门服务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精神关爱。

第三,社会也应积极参与老年人精神关爱,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养老产业属于微利、甚至公益事业,需要大量的公共资源来进行配套。目前中国养老服务资源严重匮乏,解决庞大人群的养老问题,更需要大量的民间资本介入。政府应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志愿者服务,为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注入活力。

第四,老年人应积极乐观,提高自我意识。面对生理机能的逐渐衰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自我调适便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老年人要调整心态,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豁达心情,以开朗乐观的心情对待生活,这是老年人实现自我精神慰藉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精神孤单,老年人要让自己的生活主动充实起来,坚持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和一些健身活动,以提高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积极参与一些文化活动,丰富生活的乐趣,从而使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注释]

①穆光忠.老年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4-129.

②邵南. 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J]. 南平师专学报,2006,(1):137-138.

[参考文献]

[1] 穆光忠.老年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4-129.

[2] 邵南. 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J]. 南平师专学报,2006,(1):137-138.

[3] 王进,张晶. 城市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精神赡养[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4]刘婧娇,宋宝安.吉林省老龄人口精神赡养研究[D]. 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特刊,2011(9).

第8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我问过一些白酒消费者,在他们印象中白酒包装是什么颜色的,几乎都会说是红色、黄色(金色)的。再问他们一些比较出名的酒包装有什么特征,除了对个别商标印象比较深刻之外,大都回答不出或表示都差不多。走到酒类柜台前,我们发现琳琅满目的各种品牌的白酒包装的确是惊人的相似,就好像全中国的酒均在使用一个共同的品牌,他们很象是一家子,亲近的已经不分彼此了!

近两年来,不管是高中低档的酒,包装工艺和材质都越来越讲究起来,咋看起来还真的具有帝王般的高贵,只可惜那只是一个个的平民穿着帝王的外衣自欺欺人罢了。曾经一些业内人士跟我说,酒就是卖个包装,于是他们总是期望我们的设计师们能设计出比其它品牌更高档的包装出来,好卖个好价钱。即使是一个毫无名气,也不打算投广告的小品牌也在做这样的白日梦,可是设计师们总是让他们失望而归。因为,现在各品牌白酒的包装的档次已经到了“珠穆朗玛”的顶峰,再超越已经没有太大可能了。

品牌要想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个性,但从目前白酒广告来看,大部分品牌所诉求的形象几乎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狭窄传统文化表现上,如吉祥、尊贵、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因此大家给消费者的品牌印象都显得很相似,这就造成大部分品牌在竞争中无法创造明显的优势。

水井坊算是近几年难得的成功白酒品牌,其成功就在于把同样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有现代意识的“包装”。我认为水井坊的品牌打造策略其实也算不上高明,只不过是白酒业整体品牌形象实在是太保守、太相似而成就了它罢了。

云峰酒业的糊涂文化定位也是属于传统酒文化之一,由于在它之前还没有其它白酒品牌采用过类似的定位,而且符合部分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因此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但这毕竟是少数。因为,1、可挖掘的传统酒文化资源是非常有限的;2、传统酒文化一般只适用于中高档品牌,而中高档品牌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因此成功的机会很少。

自小糊涂仙、小糊涂神等成功以后,大批的同行们也就跟着真的糊涂起来了。在其它许多行业,模仿大品牌往往是可以捞到一笔钱的,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此行业还正处于BICC(品牌形象分类组合)的前三个阶段,即工业式营销阶段。当行业营销发展到精神性品牌阶段后,模仿大品牌一般来说是难以获得赢利的。白酒业作为传统产业在很久以前就已进入了精神性品牌营销阶段,所以模仿大品牌的做法即使对于小企业而言也是难有收获的,甚至会带来严重的亏损。 为什么都往高档挤?

近几年不管是大小品牌都在指望通过高档产品,特别是高档包装、高档形象来获得高额利润,理由是中低档白酒利润太薄。在他们看来,做高端产品是最容易的了,无非就是换个高档包装,标个高价吗。我是反对这种做法的。因为:

第一、事实上在任何行业、产品市场上要获得最高的市场地位、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多的利润都必须去占领中低档市场。高端市场虽然利润率较高、甚至很高,但需求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只能容纳少数品牌。目前市场上高档品牌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约30%,这样的比重无疑是太大了,因此估计最终会有一半以上的品牌将大败而归。做高档品牌目前的企业身份和地位是首要因素。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份和地位,做高端白酒就好比夏利生产劳斯莱斯相同品质甚至高于劳斯莱斯品质的汽车,一定是卖不了劳斯莱斯的价钱的,甚至亏本销售也没人理睬一样的道理。

第二、不管是高中低档品牌,要取得成功均必须有自己的品牌的个性。品牌的个性来源于品牌独特的内涵,而非简单的一个包装或口号。对于酒类品牌而言,包装就象是一个人的外表装扮,只有外表没有内涵是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的,因为那只是一个空壳子而已。反过来,只有品牌独特的内涵没有符合内涵的独特包装形象也是不够的。 喝酒的都是富人、商人、文人吗?

白酒的消费者层次是非常多样化的,有穷人、富人,商人、民工,文人雅士、凡夫俗子,等等。可从众多白酒包装和广告所传达的信息来看,好像喝酒的人就只有四种人——富人、商人、文人、办喜事的人。我认为,这不是当代白酒业经营者们智慧的结果,而是对传统酒文化只有继承没有发展,并且还没有真正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属于强行推销的突出表现。

近两年,关于酒文化的挖掘方面又成为了新的潮流,于是又诞生了一批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白酒品牌出来,看来定位于中高端的品牌难熬的日子还长着呢。 如何做好中低端市场?

如何做好中低端市场?

目前,中低端市场主要由数量众多的小品牌和杂牌军占领,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按照消费者需求规律,中低端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共性相对于高端市场而言要明显得多,也就是说在中低端市场只要品牌策略得当,由少数几个大品牌所垄断是最有可能发生的,在其它许多行业也证实了这一点。可是为什么在传统行业的白酒行业中低端市场品牌集中度会如此之低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1、因为大家的品牌经营观念都被传统的酒文化固化了的缘故;2、对中低档品牌的精神性形象内涵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把握能力,普遍认为白酒品牌文化是中高端品牌才需要的,中低档品牌消费者不注重这些,而且品牌文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会增加产品的成本,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要想改变中低端白酒市场现状,首先应该从传统的酒文化和对消费者需求的认识误区中解放出来。

根据BICC值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当今白酒市场,无论是高、中、低档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最大的品牌因素均不在产品方面,而是在品牌文化所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性需要方面。目前,在定位于中低档市场的众多品牌中,品牌的精神文化内涵几乎都是一片空白,大都只能依靠企业历史、名气、包装、质量、价格等非常被动的、低层次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于是造成大部分中低档品牌内涵的不完整,各品牌间的对比优势微弱。这可能就是白酒业品牌集中度始终是如此之低的关键原因。

不少经营者也许认为,品牌高中低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包装上面。这是非常狭隘的认识。事实上品牌文化的差异才是核心所在。因为人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当今酒类市场,品牌所能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文化差异才是成功的关键。不同的消费者层次对精神满足需要的类型和迫切程度是有差异的,所以仅仅依靠传统酒文化是难以满足许多消费者的精神需要的。

茶和酒的传统文化是有很大共通性的。近几年茶饮料市场的成功对白酒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茶饮料当初如果象现在的白酒业一样死死抱着传统茶文化不放的话绝对是不可能形象现在这样巨大的市场规模的。可以说茶饮料市场开发的成功最主要原因在于抛弃了传统的茶文化,重新赋予了她新的现代时尚文化。

虽然,茶饮料与白酒无论在产品性质还是消费者特征上均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将当代文化赋予传统行业和产品的做法在任何行业同样都是可行的。

在BICC中消费者精神性需求(精神性品牌)总共分为近二十种大的类型,每一种大类还可以继续作出细分。在这二十种精神性需求中,各种消费者能被有效激发的需求类型和侧重点是有差异的,但这些差异也是有其规律的。

消费者精神性需求类型由其自然特征和行为特征所决定。自然特征如年龄、性别、地域、阶层、职业、收入等。行为特征主要指个性、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从这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同的消费者类型在精神需求上为什么会存在各种差异的原因了。

对各种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差异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白酒业冲破传统文化的约束,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制定新的品牌战略,赋予品牌新的内涵就有了正确的策略导向。改变白酒业品牌分散的现状,使市场朝少数大品牌高度集中发展就有了希望。

对于具体的某个品牌而言,其品牌的精神性形象应该如何在BICC近二十种精神性形象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呢?以下是品牌定位规划的四个基本步骤:

一、我们应该对白酒消费过程、情景、消费者主要类型等与精神性需求的关联性进行推理,找出相关的精神性需求,并依据不同的消费者类型按照关联性的强弱进行排序。关联性越强的需求对购买的决策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

二、对目前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品牌进行分析,衡量其品牌精神性形象的类型、比重、适合的消费者类型,以及目前的市场影响力等。

三、根据以上两个阶段结果,衡量企业的资源和实力条件,选择最有利的细分消费者群作为目标顾客。

第9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证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实现文化权益的共享,推动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弱势群众开放,让公众享受文化服务带来的福利。

也要靠政策支持、法律保证。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文化繁荣发展政策体系。文化发展既要靠资金投入。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证机制,确保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要更多地向农村地区、遥远地区和乡村基层社区倾斜,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逐步走向均衡,解决一些农村地区文化设施落后、文化场地匮乏、文化产品供应紧张的状况,为城乡群众提供必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要充分尊重和尽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不时处置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使公民都能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文化提高”上各得其所,文化发明”上各得其能。

也是精神财富的发明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人民群众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发明者。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效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作潜能,使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层。要坚持“二为”方向、双为”方针,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

不时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要贯穿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活动。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大优秀作品的创作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和道德风貌的主流,反对和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和消极颓废倾向。广泛开展建设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各种和谐创建活动,并使之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吸引群众参与,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要大力建设社区和谐文化、村镇和谐文化、企业和谐文化、校园和谐文化,挖掘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和谐文化创建活动。

二、围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时增长的要通过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充分注重人的精神文化追求。社会和谐必需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在以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把和谐的思想观念熔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发展战略、发展任务、发展举措之中,着力解决当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差别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生态环境维护形势等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正确处置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协调的关系,坚持个人与公众追求的统一。社会发展中增强合作意识。使社会各方面在互利互惠中实现“共赢”社会交流中弘扬宽容精神,提倡沟通融洽、理解信任、恪守诚信、仁义相交、坦诚相待、关爱他人、乐善好施,共同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尊重差别、包括多样的社会风尚。

推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的繁荣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活跃市场。要积极调动文化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发明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势文化作品,实现传达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建议科学精神的目标。要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协助农村解决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促进文化共同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只要着眼于文化产品在质量上的增加,更要着眼于文化产品在质量上的提高,更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在现实中的水平,促进形成高尚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

三、围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空虚精神世界,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社会和谐。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创作出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要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人们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