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语口语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知识性实用性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体系。语言有口语和书面形式。”这是新华字典对语言这一名词的经典阐释。不错,语言是工具,然而,这个工具如若使用不当,用错了地方或者用得僵硬,将会产生多么可笑甚至严重的后果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以下两个实例给我们带来一些思想:
近日在网络中看到一段文字,说一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不料出了车祸,连人带车翻下悬崖,美国交警救援队赶到后向下喊话道:“How are you?”留学生答“I’m fine. Thank you!”然后交警就走了,留学生就死了……
另外,我国著名教育家龚亚夫说过:现在的英语教学中,一问“How are you?”学生都会说“Fine,thank you. And you?”但是,我们搞外语研究的经常说起一个流行的笑话:一个中国人走路的时候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外国人撞到了,然后那位外国人说“How are you?”中国人说“Fine,thank you. And you?”龚亚夫说:“现在学生学的很多东西实际上都是没有意义的。”
不难看出以上两例都不是对口语教学进行肯定,相反,我们却是看出了当今口语教学的普遍效应——知识化,应试化。我们都知道“How are you”的意思是“你好吗?”实际上在具体的场合中对此问题的使用和应答不尽相同,然而,较多时候由于在初高中学习时留下的印象便是只要问到how are you,就可以回答fine,thank you, and you?诸如此类的知识系统一直被带入大学,如若不及时归正,我想以上两例将会成为频发的事实。
因此,我就以“How are you”这一话题为例谈谈场景式实用性口语教学。
对于“How are you”的回答“Fine,thank you.And you?”很多学生都熟记于心,但这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如果学生只是对于这个知识性的一问一答的明白到此为止的话,他就会有一个意识,就是凡是这样问我,我就一定是那样回答。我相信这恰巧迎合了一批懒于记忆更多知识的学生之胃口。他们巴不得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简单的知识。至于在实际场景中如何使用没有想太多,他们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套用学过的知识。我认为这样的意识不能全归咎于学生,更多的是在乎教师知识的准确传递并课堂中实战的操练。如若在传授知识时没有表达精当,学生就会误认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套用一些惯用语。相信一些笑话和尴尬局面的产生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所以,在口语教学中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情景中的操练是刻不容缓。
1.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设置具体场景,在不同情景中让学生亲自尝试并操练不同的表达,作出及时并正确的回应。
例如:场景一:你与老朋友在久别后重逢,二人见面并打招呼。
场景二:你偶遇车祸现场,询问伤者伤势如何并作出回答。
场景三:你的亲戚电话问候生病已久的你。
场景四:你近期因考试成绩下降心情很失落,在校门口遇见你的同乡,他问候你。
以下的回答可以作为借鉴:1. If you must know, I feel terrible.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感觉糟透了。2. Actually I'm a bit under the weather.实际上我有点不舒服.3. I'm hanging on.还活着。4. Been better.不太理想。5. Mustn't grumble.没什么好抱怨的。6. Can't complain.没什么好抱怨的。7. Not bad.还不错。8. So-so.一般般吧。9. Fair to middling.还过得去。10. I'm better than I deserve.挺好!11. I'm OK and you?挺好,你呢?12. Fine, thank you for asking.很好,感谢关心。13. Fit as a fiddle.很健康。14. Right as rain.一切顺利!15. I'm much better now that you are here.你来了之后,我好多了。16. Better than ever.好得不能再好了。
2.将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共同分享与学生,使其得着的不仅仅是僵硬的知识,也是得到了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有正确的反应。并设置场景在遇到不同国家的外国友人当如何做出正确的回应。
以问候语为例:
美国:美国人的确常用How are you这样套路来问候他人,然而多数美国人还是很期待每次的问候都会有一些变化。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美国人可能会问“How’s it going?”(他不是在问你的目的地在哪里?)她也可能会问“What’s up?”(他也不是询问股市的动态),而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问候语则是Good morning. Hello, nice to meet you.或者提及你的工作,提及天气或者时事,How are you doing today?今天怎么样?How have you been?最近怎么样?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You look so beautiful!你看上去很美!I love your shoes, where did you get those? 我喜欢你的鞋子,你在哪买的啊?(不见得真的想知道,只是客气而已)
英国:英国人问候方式通常是以此打开话题的:It’s a nice day!今天天气真好!可能我们会觉得奇怪,怎么不是how are you之类的疑惑,岂不知这就是英国文化所带来的不同之处,这就相当于中国人见了熟人的常见问候语是“你吃了吗?”一样的道理。
新西兰:新西兰人对“您发福了”,“您太瘦弱了”或“他的头发白了”之类针对个人的评论很反感。所以在问候时需要很谨慎。
澳大利亚:我们来看看澳洲人的称呼与问候语:1.限于男士对男士的称呼、对话:“G’day mate!”“Thanks mate!”2.男士、女士都可以说的、等同于“How are you!”:How’re ya going? How’s it going? Hi guys! 3.青少年通常用这句:Hi buddy!4.澳大利亚人喜欢这样称呼自己:Aussie。澳大利亚人说话直说,喜欢实事求是和低调的作风。通常澳大利亚人不会慷慨给予表扬,也不随便发表批评——他们说话很客观,比如“我的小饰品很不错的,考虑买—个。然后他们会等着别人发问。极端的公开表扬别人会感到尴尬。他们喜欢开玩笑,尤其是气氛紧张时;他们尽量避免夸张的笑,喜欢实事求是和直指重点的谈话,澳大利亚人喜欢说话直接的人。谈话直指重心而不是拐弯抹角,这种直接会使美国人和中国人大为吃惊。
时代变迁,问候语也在变化。当然还有很多口语话题在等待我们谈论。因此,教授口语的教师要在给学生搜集太多材料的基础上也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切身经历英语语言的变化。这样,知识性的内容便较好地转化为实用性的内容,相信学生也会更主动地接触社会,亲自触摸世界并获取更多实用的信息。
以上实用性口语教学体验,虽不是教学之经典,期盼成为大学口语教学的借鉴。
关键词:口语课;口语环境;大型英语社区;口语学习方法;口语学习内容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往活动的蓬勃发展,实际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语言的重要功能——说的能力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已成为第一需要。而由于我国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是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的,说的时间少,实践机会有限,现代化教学条件不很完善,再加上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说的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师的口语教学方法
(一)、口语课的开展
1、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是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的。无论是学习什么,如果学生对它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再好的教师也无法教好学生。“在口语课上,做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并非易事。它除了与学生的基础、性格等有关外,更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1]因此,在口语课的设计上,教师就得先思考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首先,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做到多样化,否则学生会产生乏味和厌倦的情绪。对于基础比较差或是刚刚开始进行口语训练的学生可以进行类似排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们接话尾,一个接着一个说下去,不需要说太多,只要说上简单的几句。这样就可以激起他们开口说的兴趣又不会因为词汇量或是语法方面的问题而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进行片断练习或是文章复述、续编、改编练习。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各抒己见,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使每个人都有成就感。
其次,就是话题的选择。话题的选择应该遵循真实性与相关性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上。比如:学生情感问题、学习压力、同学之间交流方面都是很好的话题,对于这些话题,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这样就可以刺激他们开口说的积极性。对于有某些特殊才艺或嗜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分组的方式让他们进行交流。比如喜欢明星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以某个明星为话题,喜欢电脑游戏的学生就可以以电脑为话题,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交流,这样就极大的刺激了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
再次,开设口语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交流,因此,要注意氛围的民主,让学生们感到口语课是轻松的、自由的,乐于开口。教师应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摒弃“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情绪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外语。”[2]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应让学生发言自由,鼓励他们不要怕说错,踊跃发言还会受到表扬。在除明显的语意错误需纠正外,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适度纠正,以避免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2、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如何营造氛围,创造情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师来说,无论语音、语调、连读、意群和语速等都会与英语外教存在着某些程度的差异,要改变这些情况更需调动各种教学手段,来扩大知识范围,开阔学生视野。学生若对西方的社会不了解,缺少相关背景知识,只是用我们所熟悉的思维逻辑去判断、理解,那就必然出错。而只有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才能使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将来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3]
多媒体教学在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播放外语原声影片、录像材料、情景生活剧等等,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多关于英语的信息,比如:不同年龄层的语音语调、说话方式、用语等等。这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语感,增强反应能力都有好处。
3、举行辩论
辩论是口语课堂上水平较高的层次。辩论使得口语的学习不再是拘泥于普通的交流、闲谈,更注重思维的灵敏,话题的转换以及语音语调的掌握。辩论的话题一般都具有“两难性”,即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纪律会不会限制个性的发展、大学生兼职打工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个性会与规范相冲突还是不会冲突等等。这些话题都是贴近校园生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学生们对这样的话题有讲的愿望,有话可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既获得了语言技能,又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的各个阶段,都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准备阶段,学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这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是中文的资料,又锻炼了翻译的能力。在辩论进行阶段,学生们要听得懂对方的陈述才能进行辩论,这样又锻炼了听力。在辩论结束后,同学们在写篇作文谈谈对辩论的感受,这样又锻炼了写作的能力。
辩论的举行最大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意识。“为了团体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查询资料、调查研究,这既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整个辩论过程还渗透着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从多个角度看问题。”[4]
4、混合式英语的教学
如今说英语的人不仅仅限于英美,英语已成为世界主要的语言。但各国人说的语音语调都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比如,日本人说的英语就很特别,他们是用假名标示英语的发音,因此他们说的英语就有很重的日文腔调。诸如此类的还有印度、韩国、以及非洲国家等等。
因此,在高校,大学的口语教育中应该插入一些有关于日式英语,印式英语这方面的课程,因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可能总是和英国人或美国人这些说纯正英语的人接触,很可能会与日本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接触、交谈,在只能用英语交流的情况下,如果事先对他们的语音语调有所了解,那么交流起来不是就更方便了吗?
当然,这类课程仅限于大学口语教学中,小学、中学基础的口语教学还是应该以标准地道的英语为准,以免发生混淆。
(二)、口语环境的建立
1、开设英语角
英语角可以说是口语课课外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其优点就是易于组织,加入性强,口语锻炼效果好等等。
英语角如果要达到更好的效果,也要进行分类组织,比如按照年龄、兴趣、英语水平等等,如此分类更快的让参与者找到共同的话题,更好的融入交流。
英语角不拘泥于校园,可以在城市的各种地点组织,像广场、公园、纪念堂等等。这种英语角包罗万象,各个阶层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学生也可以在这里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结识更多的“口友”,有利于口语的练习。
2、大型英语社区的创建
大型的英语社区可以说是英语角的最高形式了,这是模仿“唐人街”的形式,在中文的社区中开辟出一块英文的地界。在这个社区里各个阶层都是用英语交流,这样就产生一种环境的压迫感,迫使你加强英语口语的锻炼,更快更好地融入这个社区的生活。
当然,这样的社区的建立需要政府和大批优秀英语人员的支持,但是这种大型英语社区的创建可以说是英语口语练习环境的一个突破,使得口语联系环境从零散转向集中,大批优秀英语人员的集结使这个英语环境更加的完善,从而保证了口语锻炼的效果。
三、学生的口语学习方法与内容
(一)、原则
“要熟练地掌握功能某种语言并能够进行实际交流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最终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具体的、科学的方法和三大原则:准确原则、内容原则和功能——效果原则。
1、准确原则
准确原则是口语训练的起始点,其目的是培养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使语言运用能力达到语音语调清晰自然,用词准确,语法正确的程度,从而完成语言的信息功能。
2、内容原则
内容原则目的在于培养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是指学生在准确、自如地运用语言之后,能根据交流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手段,即在言语和非言语方面学习来补救交际的中断或增加交流的有效性的技能。
3、功能——效果原则
功能——效果原则主要培养语言运用的恰当性,是指语言运用的恰当程度和交际的实际效果。学会运用语言本身,只能说学会言语交际的一半。因为在实际交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本身,还要考虑到交流时的语境、交流双方的身份、态度、礼节及风俗习惯等非语言的因素。”[5]
(二)口语学习方法
1、自言自语法
“自言自语法”,即以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促成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之方法。它不受时间及其他交流因素的限制,只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自己对着自己用英语讲就可以了,此方法是课堂英语口语训练的有益补充。
中国人较内向,在公开场合羞于开口,尤其是当对自己要说的不够自信的时候。而“自言自语法”是克服害羞心理,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要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言语自信,最终达到流利表达的目的。采用“自言自语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要学会模仿。模仿的原则:(1)要大声模仿。这一点很重要,模仿时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型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小声小气地在嗓子眼里嘟嚷。(2)要仔细模仿。优美的语音、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也是如此,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则更是如此。此外,模仿时还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不能有任何松劲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模仿得更好。
2、交流法
在实践中进步是交流法的本质所在,口语本来就是用于交流的,只有不断磨练才能进步。找一个学伴一起练习,两个人的水平不能相差的太大,这样才能刺激学习,才能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效果。英语角或是英语俱乐部是一个不错的课外学习地点,在那里可以找到不少的学伴,一起进行口语锻炼。
3、持之以恒
无论是学习什么语言,持之以恒都是最重要的,口语的学习重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口语锻炼每天都得坚持,比如大量背诵原汁原味的单句、对话、生活习语;写日记,这个习惯看上去练习的是写作,其实它更是练习口语的妙法。当动笔的同时,大脑正在激烈地进行着英文运作。用英文进行思维是高级的口语训练方法;大量阅读报刊、杂志及各种故事、杂文,之后将它们复述出来等等。
(三)、口语学习内容
1、英汉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结晶。它凝聚了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民族意识、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特征。因此要实现跨文化的交流,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词汇、语法、语音知识以外,对于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重视。”[6]我国的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他们在即使有比较深厚的语言功底,也可能不自觉的运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判断和理解对方的话语,从而产生双方的误解。所以,对汉语和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之处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以及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体现群体价值,不允许把个人价值置于群体利益之上。而英美国家的价值观则是以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竭力发展自己,通过个人奋斗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实现个人的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7]
比如营业员和顾客在商店里的对话。在中国,营业员是这么问:“你想买什么?”。而在英美国家,营业员则是这么问:“WhatcanIdoforyou?”或“IsthereanythingIcandoforyou?”。一个是强调的是你,另一个是强调的是我。一字之差就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也是一样,老师通常会问:“这个问题你们都懂了吗?”。而在英美国家则是这么问:“HaveImadeeverythingclear?”。再一次强调了个人。
对于赞扬和致谢的态度,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很明显。中国人以谦虚为本,而西方人则比较实际,很自然的接受对方的赞扬。比如在两个中国人之间,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A:你的菜煮的真不错,非常可口啊。
B:哪里哪里,还差的远呢。
而西方人则是这样:
A:Yourskirtisverybeautiful.
B:Oh.Thankyouverymuch.
西方人对于他人的称赞,并不以谦虚的态度来应对,只是稍微表示谢意即可。
其次,在礼仪习俗上的差异也很明显。“中国人邀请英国人赴宴时常说:“为了表示我们的敬意,特备便宴为各位洗尘。”英美人听到这些话会感到不高兴。他们觉得“便宴”招待他们可能是因为他们地位低下。当他们看到宴会上丰盛的酒菜之后,会大为吃惊地问:“Isthisanordinarydinneryouusuallyhaveasfamilydinner?”
劝吃劝喝这是中国人对朋友表示亲热,而英美人一般不这么做,只是说Helpyourself,please.吃多少,喝多少完全由对方自己决定,强行劝吃劝喝被视为不礼貌甚至侵权的行为。故在他们看来,饭吃过饱,酒喝过多,或剩菜、剩饭太多均为不文明的表现,不了解这些,也会造成交际上的失误,使对方为难。”[8]
再次,在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和确定性上也有很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中国文化反映在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比较多的,很多情况下要靠听的一方猜测琢磨出来。”[9]比如中国人之间的拜访,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回答:“不,不必麻烦了。”其实客人还是想喝点什么的。主人也深知那只不过是一句客套话而已,还是会给客人斟点茶水,咖啡之类的东西。但如果在英美国家还使用这样的客套话,那么客人就什么也喝不到。因为英美人士在这方面很明确,要喝咖啡就说:“Yes,coffee,please.”要是不想喝就说:“No,thanks.”
这些都是中西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明显的差异,学生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应该注意的枝节。当然,中西文化差异不仅仅是以上这么几点,本文只是强调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差异的学习,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什么时候、对什么人应该如何措辞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
2、加强英语俚语的学习
英语俚语的学习可以说是口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在英美国家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大量的使用俚语,俚语在英美人的现代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交际作用。很多学生在学了大量的单词、词组、语法、句型,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却用不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俚语的陌生。俚语作为英语中最富有表现力、最夸张、最富有感彩的部分,已摆脱了过去语言学家对其的约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尤其具有美国年轻人的特点。俚语已从昔日不登大雅之堂的市井杂语提升为更为常见的时髦用语,所以加强俚语的学习,对于提高口语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俚语具有风格独特、新颖时髦、生动诙谐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俚语被广泛的使用。“毕竟几乎所有人在说话或写作时都想沉闷单调的问题,摒弃平淡无奇的词语,破除语言中一切枯燥乏味的常规惯例和陈词俗套。”[10]
俚语是英语中更新速度最快的文体,仅仅凭借死记硬背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平时就应该多阅读一些国外的有关资料,不要放松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在与他人交流时多穿插一些俚语,不要怕自己说不清楚或是别人听不懂。要敢说还要知道如何解释,这样就既有利于自己口语的锻炼又可以加强他人对于俚语的认识。
俚语是英美国家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因此要更好的了解,熟知俚语的形式和使用,就得贴近西方人的生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到国外,那么只有通过与外教交流、多观看影片等方式来加深对于俚语的认识。最好是看当前流行的影片,因为俚语的更新速度十分快,如果是老片的话,里面的俚语成分大多都已经落伍了。当前的影片中不仅有时髦、流行的俚语存在,而且可以利用学生对于影视明星的崇拜,刺激学生对于俚语的模仿和使用,更好的利用了“明星作用”。在与外教的交流中,更要多穿插俚语,这样可以得到外教对于俚语使用的指导,加深印象的作用。
俚语的内容很多,仅仅靠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主要是靠平时在生活中的积累,把课堂上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更好的提高口语的水平。
3、交际策略的运用
无论是与中国人交流还是与外国人交流,熟知交际策略是展开口语对话的前提。如果一开口就得罪了对方,那交流如何进行?因此,只有熟知交际策略才能更好地、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
如何让对方开口进行交谈?说怎样的话题才能不得罪对方?怎样摆脱不利于自己的局面?这些问题是交际策略中的关键。本文就这三个问题举例解释交际策略的运用。
如何让对方开口进行交谈?在与西方人交流中,最好的开场白就是天气了。比如:Itisaniceday,isn’tit?这是最简单实用的了。也可以说说国际时事或是八卦新闻之类,总之能调起对方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涉及。可以通过看对方的口气开始判断对方对于某个话题的喜好。比如这样的对话方式:
A:Hello.Mr.Green.Itisaniceday,isn’tit?
B:Notbad.
A:Andwhatabouttheconcertlastnight?Ithinkitshouldbewonderful.
B:Yousaidit.
A:Iheardofyourdaughterwonthefirstprizeofthedebate.Welldone!
B:Yeah.Ofcourse.Sheisaveryclevergirl,andsheexercisedveryhard.Ilovemydaughterverymuch.
这样一来,关于Mr.Green喜欢的话题就找到了,那就是关于他女儿参加辩论赛的事。抓住这个话题,交流就可以进行下去,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试探转换到其他话题上,避免交流的枯燥。
说怎样的话题才能不得罪对方?怎样避免涉及到得罪对方的话题?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了。比如年龄问题。在中国,年龄对于老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东西,在交流中,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年龄挂在嘴边;而西方的老人却不愿意交流中涉及到自己的年龄,如果很冒失的问及年龄问题,势必会引起不快。
西方人对于个人隐私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在交流中也要尽量避免这方面的话题。在中国,两个人见面通常会问:“嘿!上哪去啊?”而在英美国家,如此关心他人的行踪是侵犯隐私的举止,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快,得到的答复通常诸如:“Sorry,Idon’tknow.”或“Itisnoneofyourbusiness.”等等。
怎样摆脱不利于自己的局面?对于一个对于英语能力还不是非常强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技能十分关键。不仅可以避免自己处于尴尬的局面,还可以让对方对你的机智感到佩服,从而加深对你的好感,为下一次的交流铺平道路。
首先,要懂得回避。对于一个英语初学者来说,不是什么话题都可以插得上嘴的。有的话题比如:文学、经济、政治之类的,没有一定的英语功底,这方面的英语交流是无法进行的。
其次,转移话题。对于自己不是很清楚的话题,可以把话题转换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自己开脱。如同在某些国家的国会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场面:被某党议员们严厉追问的另一政党的议员们,不慌不忙地、轻易便将话题移开。“正如您所言,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稍后调查再作报告,在这之前先……”
“这些宝贵的意见且先搁置,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如此这般,话题就被切换了。
在英语交际中也是一样,可以运用比如:“Let’stalksomethingabout…first.”或“Youknow,forthistopic,…ismoreimportant.”就可以轻松把话题转换,为自己打开另一个空间。
掌握好交际策略,对于任何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口语交际的敲门砖,还是个人交际能力的体现。
四、结语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准确、地道、流利的口语是检验是否掌握英语的重要标志。教师在重新认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进有助于更好的对学生口语锻炼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内容上的改进也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本文在口语教学方面所提出的几点观点和意见,相信对于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口语能力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彭绣茹.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1):P78。
[2]朱广春.在对话、互动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J].CrazyEnglishTeacher,2004,20(5):P17。
[3]同[1],P79。
[4]方守江、严淑.充分发挥课堂辩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69(3):P65。
[5]尹富林.大学英语学习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P216。
[6]孙正虎.了解英汉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
7(2):P42。
[7]同[6],P42。
[8]同[6],P43。
关键词:赏识教育;民办高职院校;课堂教学
一、赏识教育相关理论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赏识教育首倡者周弘先生身临其境,用20多年的时间探索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赏识教育大势兴起,他的理论应用不仅实现了从简单的模仿到批判吸收,而且也经历了从单纯的移植到不断创新融合的演变历程,在中小学教育研究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成功的有效策略,改变了无数人的学习观,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依然是以“学”为主,依然需要激发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动机,这亦是赏识教育适用于此的首要原因。
1.赏识教育概念的界定
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之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者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也指出,人需求的第四个层次是对尊重的需要,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后者指的就是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谓赏识,指的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由此可见,赏识教育也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赏识别人的行为结果。它需要通过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尊重作为基本原则,肯定学生的个性,调动他们的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发展自己。
2.赏识教育的应用价值
赏识教育认为,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家长和老师应该更多地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过错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指责孩子,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孩子也不例外。赏识教育的立足点便是尊重,而尊重的前提是爱,换句话说,爱是赏识教育最本质的核心。家长和老师只有学会对孩子有爱,才能进一步学会尊重孩子,继而赏识孩子,才能抓住赏识教育的本质。赏识教育跟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它承认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他们各自的优势,持续强化并使其发挥最大潜能,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极大满足,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虽已在法律上成人,但还是未完全社会化的孩子,同样适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它的具体意义则是围绕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等详细展开。
1.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1998年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职院校生源数量大增,但是质量却逐年下降,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流,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则比较低。因此,当出现“三本”院校之时,高职院校便开始门庭冷落,不但生源数量不断减少,而且生源质量也在走下坡路,教育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之后,福建省取消“三本”,并入“二本”,接着开始实行高考制度改革,考试时间一般定在每年的一月份,为了区别于6月份的全国统考而被称为“小高考”,同时也被认为是要为今后本科和专科“分家”考试做准备的“侦察兵”。参加“小高考”录取的高校绝大多数都是省内高职院校,极少部分是本科。成绩优异的学生基本都报考了公办院校,而保底线一般划在150分,试题的难度比6月份的统考低得多,考不上公办的或者没考上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就读民办高职院校。或者可以说,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无奈的选择,再加上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系统不充分,使得他们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普遍较低。同时,高职学生个性强,学习自律能力较差,思想过于放松,缺乏进取心,易产生自卑心理。笔者通过调查、访谈本校及厦门其他几所民办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结果显示:一部分高职学生在高考失利之后,便开始怀疑自己,进而产生自卑心理,逃避现实,不敢正视自己的身份;另一部分进入高职院校后,缺乏紧迫感,丧失了学习干劲。由此带来的学风现状令人堪忧,突出体现在:迟到、早退、课上玩手机、无故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高职院校要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例如: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等也较为薄弱。
2.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研究的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16级商务英语和17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参加6月份统考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4.8%和56.4%,其余均为参加“小高考”考进来的和尚未获得学籍的预科生。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所教两个年级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英语口语基础薄弱,表达不规范;不熟悉英语的句型结构,常常按照汉语的语序表达;积累的词汇量和句型极其有限,不懂得该如何表达。第一,口语基础薄弱,且受中式思维影响,表达不规范。例如:(翻译)听到这个消息,他哭笑不得。有学生表达成“Whenheardthisnews,hecouldn'tcryandlaugh”,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Whenheardthisnews,hepulledawryface”。第二,不熟悉句型结构,常用汉语的语序表达英语。例如:(翻译)我想预订一张晚上六点的桌子。有学生这样表达“Iwanttobooka6pmtable”,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I'dliketobookatablefor6pm”。第三,词汇量和句型积累有限,口语表达词语运用不熟练。例如:(翻译)我想知道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口语。有学生翻译成“I'mthinkinghowtoimprovemyoralEnglish”,更贴切的则应该表达为“IwonderhowtoimprovemyoralEnglish”。
三、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赏识教育遵循教育的本质,实现教育的目的,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培养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的专业知识亦都是来源于课堂教学。因此,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教育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有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表明,赏识教育不仅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激励效果明显,而且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赏识教育,从尊重学生个体出发,肯定他们各自的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允许差异性,因材施教,以学生各自独特的闪光点为中心,改变传统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标准,引导他们不断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肯定自身的优点,树立自信心,激发潜能,将优势最大化,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二,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观。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详细介绍专业的广阔前景,使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帮助他们走出认识误区。与此同时,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充满信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积极的学习观。第三,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长期的自律性。大学是人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听取他们的心声,通过赏识教育,尊重和关爱学生,鼓励他们塑造个性,挑战自我,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自觉遵守课堂教学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改变高中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律意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养成严于律己的好习惯。第四,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治疗专家以及家长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HaimG.)在他的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文中指出,“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药。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需要谨慎小心是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赏识有度。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和鼓励为原则,通过理解和宽容,赞扬和鼓励学生,对他们的失误,给予正确的引导,既不伤害自尊心,又能调动积极性,培养学生面对错误,敢于担当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我责任感。
2.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注重培养教师的赏识意识;二是在赏识过程中要因“人”施“法”。(1)注重培养教师的赏识意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赏识教育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直接决定了赏识教育的成败。作为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善于赏识学生的优点,而且更要发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向好发展。这就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赏识意识和综合素质。首先,要求教师以赏识为主,发掘学生的亮点。其次,它还要求学生认可教师的赏识,所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游刃有余的教学技能,而且还要有循循善诱的人格魅力。赏识教育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可,任课教师就不能单纯地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主,而是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特长等进行全面、综合、细致的了解,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变化。(2)在赏识过程中要因“人”施“法”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通过赏识教育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同样的学习内容,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所以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有的依赖汉语的表达方式等。笔者采用文秋芳(2004版)的外语学习观念调查问卷,针对本校16级商务英语专业59名学生和17级商务英语专业88名学生,共计147名,以他们大一《英语口语》上学期期末口试成绩为研究内容,划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共23人;60分-70分之间为及格,共44人;70分-80分之间为中等,共63人;80分-90分之间为良好,共17人;90分以上为优秀,共0人,计5个等级。调查问卷的内容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管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对学习形式与学习意义的偏爱程度、对学习的正确性与流利性的偏爱程度和对汉语的依赖程度等。因为无优秀等级,故不作统计,具体调查数据分析如下。第一,成绩中等和良好的学生越是相信自己的努力是学习进步的关键,成绩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则没有明显意识到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赏识方法,成绩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鼓励他们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激励他们在学习环境中勇敢迎接新的学习任务。第二,对于管理学习过程,几乎所有等级的学生都认为很重要。但是,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不等于他们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通过赏识优秀的学习管理者,对所有学生进行学习管理策略的引导是必要的。第三,在学习上对学习形式和学习意义,不及格的学生偏爱程度最低,其次是中等的学生;及格的学生偏向于注重学习形式;良好的学生则偏向于注重学习意义。由此可见,该项中,对于不同等级的学生,教师应当注意运用不同的赏识方法方能奏效。对于不及格的学生侧重赏识学习形式;对于及格的学生侧重赏识学习形式与学习意义并重;中等的学生侧重赏识学习意义;良好的学生侧重于赏识学习意义与学习形式并重。第四,对学习的正确性与流利性的偏爱,不及格和及格的学生偏向于正确性,中等的学生偏向于流利性,良好的学生则侧重于两者并重。除此之外,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的学生相信两者同等重要,该数据也进一步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在主观上希望能够准确而流畅地表达自己。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要注意不同活动的不同侧重点,运用好方法灵活调整赏识教育的侧重点。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交际;重塑自信
虽然人们常说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初中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快,所以他们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也比较高。初中生在刚刚练习英语口语的时候,虽然会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也会产生紧张、害羞的心理。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一直都是以汉语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很多学生害怕自己的英语发音不够标准,但同时他们会对英语口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必须要抓住初中生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考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下面,笔者将从利用考试激发兴趣、利用考试找出不足、利用考试重塑自信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将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与应试教育融合在一起。
一、利用考试激发兴趣
中考依然是高中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很多教师与初中生都以考试为指向标。初中生的好胜心、自尊心都很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与其他同学的认可与赞扬,并为此而努力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利用考试激发初中生对说英语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口语练习。在日常的英语考试中,除了利用纸笔测验考查学生的英语知识以外,教师应该要设计专门的口语考试,让学生从内心重视英语口语交际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之后,我都会以这个单元为主题,考核学生的英语口语。在“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一课教学结束之后,我让学生按照本课的重点词汇与语法,如tennis,basketball,interesting等,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交际对话,以此作为考核内容。这种考试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兴趣,还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真正重视说英语。
二、利用考试找出不足
由于现在英语口语考试还不普遍,很多学生喜欢说英语,但是无法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也无法时时刻刻椭他们检测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考试是短期内考核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考试使初中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口语问题,以便及时改正。教师在依据考试成绩指出初中生的不足之处时,要注意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如果学生自尊心较强,教师要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指导;如果学生的好胜心很强,教师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指导学生;如果学生需要教师的严厉批评才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便可使用严厉的语言进行评价。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十分聪明,但总是不愿意主动学习。在英语口语考试中,他的成绩总是忽上忽下,十分不稳定,如果老师管得严了,他的成绩便会上升,反之,成绩则会下降。于是,我经常在课下严厉督导这个学生。有一次他的考试成绩下降了,我对他说:“英语是现在很多人工作沟通的最主要交际语言。很多时候,你的梦想会由于你的英语口语水平太差而与你失之交臂!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说好英语。这次英语考试成绩下滑,就是因为你不认真学习……”在接下来的英语教学中,我经常为他创造说英语的机会,锻炼他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三、利用考试重塑自信
通过考试,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此做出一系列的改正措施,使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地往更高层次发展,学生在看到自己的进步之后,会更加积极地展开英语口语交际活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一课的口语考试中,我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改正意见,很多学生在我的意见指导下,改正了自己的口语问题,并为这些进步感到欣喜。我发现,更多的学生渐渐开始主动说英语,且更加自信。
总而言之,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人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必须要把英语口语纳入考试范围,利用考试不断激励学生说英语,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利用考试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使其认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教师要利用考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口语问题,以便做出改正;教师要利用考试,使学生不断享受进步的喜悦,逐渐更有自信说英语。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 文化素质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76-01
一 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素质教育是要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它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以及知识的“内化”来养成并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和学习,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始终。
二 英语口语课堂存在的问题
英语口语课程多以学生互动练习为主体,所以课堂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是从目前英语口语课堂现状来看,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1)上课内容较为枯燥,学生毫无学习兴趣。(2)课堂活动形式单一,多以模仿训练和编对话为主,学生已经厌倦这种活动形式。(3)课堂活动次数较多,但质量较差,学生没有精力和耐心完成多次的课堂活动,所以大多应付了事,练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 如何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英语口语课堂中
1.加强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
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把建设先进的、进步的校园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大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思想、学识和能力将直接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教师更不能满足现状,不仅应该时刻关注本专业研究的前沿领域,及时更新知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扩展自己教学各相关领域的知识面、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他们给予一定的指导。
2.开设与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
在课程改革方面,高校需要调整一部分专业教育计划,应该增设一些与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要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以及彼此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英语口语这门课程来说,辅助的课程包括英美概况、英文影视欣赏、中英文化对比研究等等,可以通过生动的、有趣的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在文化中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这样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学好语言,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精选授课内容,丰富课堂活动,优化课堂结构,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口语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做到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可选取一些内容丰富的外语教材,里面包含有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风土人情的注释。除此之外,尽量多地用一些实际交际活动中的真实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到涉及各种交际场合的、更接近真实生活的交际活动。这些材料既会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英语口语教学来说,课堂活动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让学生通过进行文化背景介绍、英语演讲比赛、趣味话剧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大赛和外国名著导读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总之,文化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应该重视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素质教育输入的问题,把文化和语言密切结合到英语口语课堂中,达到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目的。各位教师也需要继续探索,找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文英.将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课堂[J].快乐作文,2011(7)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关键词:师范学校 学前教育 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目的 教学手段 见习实习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51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优秀幼儿教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师范学校教育中陆续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随着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英语在各个领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英语学习已经普及到了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当中。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标准就是看这所幼儿园是不是双语学校,有没有专业的英语专业师资队伍。作为为社会输送合格师资的师范学校,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成为我们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师范学校的学生往往存在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运用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为将来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成为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实践来浅谈自己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几点拙见。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在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当中有明确的英语课程设置,但是这些英语课程的专业性不强,不管是什么专业,英语学习的内容基本相同,不能够体现出不同专业的特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英语学习与自己的职业选择联系不够紧密,而没有学好英语的紧迫感,导致英语学习兴趣缺失。所以,要想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就要针对他们的专业特色来设计一些与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的英语教学内容,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场景,让他们把英语的学习和应用与专业知识的应用相结合,从中体会到学好英语的价值,从而能够努力学习,为自己走上幼儿园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师范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词汇、语法、阅读和翻译为主的英语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以实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师范学校英语教师,我们当然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和教学软件,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多媒体展示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材料,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并且,英语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学习能力来设计适当的课件,引导学生依据课件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交际环境
英语的学习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解来完成,课堂的练习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必须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创设一个英语练习的平台,通过大量的听读训练,来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从而为英语语言的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我通过班长的帮助在班级内建立了一个QQ群,每个周三的英语日,我们会利用晚上6点到8点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在网上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提出课堂上遗留下来的问题让教师解答,也可以进行一些英语口语的对话练习等。我还鼓励班上的学生去参加学校的英语角活动,让他们在英语氛围的感染下,主动用英语去聊天和交流,英语角聊的内容非常丰富,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很高涨。此外,学校也很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会定期举办一些英语朗读比赛、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教学比赛等活动,可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英语的学习氛围当中。
五、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见习的机会,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师范学校输出的人才是面对学校的,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在幼儿园的实习,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真实的感受和具体的实践去把课堂上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解决教学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到幼儿园进行观摩课学习的机会,并且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幼儿园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和见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英语口语技能和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出学生学好英语的内在动力,为他们的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多说,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上,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我们的工作重点还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幼儿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说一口地道流畅的英语的同时,具备优秀的幼儿教学技能,从而为将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马春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7).
[2]李赛.谈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用性教学技能的培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吴白兰.形成性评价在幼儿园英语口语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2(8).
论文关键词:英语口语,中介语,石化
很多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经常发现这种现象:学生的英语口语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英语表达能力就很局限,汉式表达频繁出现,而且有些错误屡改屡犯,无论怎样练习,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就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中介语石化现象。
中介语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体系。它即有学习者母语的特点,又有目的语的特征,它以母语为出发点,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不是目的语(Selinker,1972)。理论上说,随着语言的不断输入和学习量的增加,学习者的中介语最终会达到目的语这个理想终点。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习者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达到目的语的终点,相反,他们的语言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教育教学论文,不但没有继续向前发展的趋势,反而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现象就是中介语的石化现象。Selinker将此现象定义为:学习者的中介语与目的语相关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知识趋于稳定的状态,它们并不受学习者年龄和目的语学习量等因素的影响(Selinker,1992)。
一、英语口语的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 母语的负迁移
在学习者没有完全掌握目的语的语法规范之前,他们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母语的规则运用到目的语之中。如果母语和目的语相似或者一致时,就会出现正迁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但若母语和目的语有所区别时,就会出现错误或不恰当的表达,这称之为母语的负迁移。长期的母语负迁移会对英语口语产生一定的干扰,如果这些不正确的表达长期被使用并僵化下来,就形成了英语口语的石化。
从语音上看,虽然英语中的很多发音都能在汉语中找到近似音,但是一些发音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让学习者很难掌握好英语的发音.如一些学生将”Ithink”误说成“I sink”。在词汇层面,很多学生认为中英词汇是一一对应的论文下载。其实不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很多情况下英汉词汇在文化外延上是不对等的。在句法方面,由于英语重形合,即句子本身的语法手段,而汉语重意合,强调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所以很多学生在表达“虽然---但是--”时,习惯于用“although-----but---”的形式。
2.交际策略与交际反馈
在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有限,为弥补他们的语言缺陷,他们会借助回避,简化等交际策略达到交际的目的。Tarone指出学习者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使用到一些交际策略,如“回避”,“换说法”“借词”“请求帮助”及“动作模仿”等诸多策略(Brown,2001)。Coulter认为学习者在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后,使用避免、简化等交际策略确实可以克服交际中存在的困难达到交流的目的,但他们的学习动力也会减弱,要么完全停止学习进程,要么不再像学习初期那样重视自身语言水平的提高。这样也会产生石化现象(戴炜栋,牛强教育教学论文,1999)。
石化现象的交际反馈又称为“相互作用论”,其主要代表人物vigil和Oller认为人际交流传递着两方面的信息,即认知信息与情感信息。认知信息以语言形式来表达,包括事实,猜想和信念。而情感信息是通过超语言形式来实现,如面部表情,声调和手势等。交际中的反馈信息会对学习者可产生肯定,中立或者否定的心理作用。Vigil和Oller发现,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是防止语言石化的最佳方式(Vigil& Oller, 1976)。因为在交际中,肯定的情感反馈和肯定的认知反馈会鼓励学习者继续采用相似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引起石化,而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会激励学习者在继续语言交际的同时,注重对自己的言语作出一些修改, 故能防止石化现象的产生。
3.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
学习策略的失当也是导致出现口语石化现象的原因之一。学习者在交流时经常将目的语简化,最明显的简化是体现在句法上。如,许多学生倾向于用简单的主谓宾结构、简单的时态来表达他们的观点。虽然这些简化的句子并不影响交流,但却使语言失去了多样性,长远来看,学习者就不能自如地创造性的使用语言,阻碍了语言能力的提高。
学习环境主要是指教师的不正确的语言输入和教材的不完备方面而引起的石化。一方面,由于有些英语老师缺乏语言的正规训练,他们不地道的语言运用使得学生缺乏正确的语言输入。比如,一些教师的发音不标准,学生就会模仿他们的发音,久而久之,就导致了石化。另一方面,教材或和材料的选择不当也会产生石化。如教材中为模拟的一些场景,或训练某个口语句型,出现的一些特定的貌似真实的语言输入,却与实际交流有一定的差距。一旦这些不地道的语言输入在脑海根深蒂固后,学习者就无法摆脱其影响,形成了语言习惯。
二、英语口语突破石化的对略
1.优化语言输入
地道的目标语输入是英语口语输出的前提,也减弱了母语的负迁移的干扰。所以在口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优化语言输入的质量。一方面,口语教师不仅在口语输入时教育教学论文,要注意发音标准,语调规范,措词准确,语句正确,以确保规范的语言输入,同时教师也应该正确的评估学生的口语水平,并根据其水平提供相应的语言输入论文下载。最佳的语言输入是难度要略高于学生的当前口语水平,这样既能防止学生过分借助交际策略,也能防止他们对口语的失去信心。另一方面,英语教师也不能忽视教材甄选的重要性,摒弃那些语言和内容已过时的教材,选择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教材,灵活的处理教材内容。如,将口语课本与日常使用的口语素材结合在一起。
2.采取正确适当的纠错方式
对于学生口语课堂所犯的错误,教师若是漠然视之,学生就意识不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甚至会反复出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口语石化。若是频繁纠正学生的错误,会使得学生产生焦虑感,也不利于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因此,采取正确适当的纠错方式尤为必要。首先判断错误类型,如果学生所犯的错误不影响交际的错误,可暂时忽略,但若是阻碍了交际,就要指出他们的错误。依据相互作用论,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是防止语言石化的最佳方式。在口语练习中,如果教师能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给予情感上的肯定,鼓励他们继续用英语来交流,同时又巧妙地指出他们所犯的错误,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激励他们对自己的言语进行改变,防止口语石化的产生。;
3.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观点过分强调交际的重要性教育教学论文,认为英语口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之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成功地应对交际。这种教学忽视了语言既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忽略了语言的变化性特征,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不仅仅以交际为目的,更要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中,既要加强对交际策略,会话技巧等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要考虑到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结构等口语基本功的培养,不提倡过分依赖于简化,回避等交际策略。
三、结语
虽然英语口语的石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只要英语教师为学生提供最优化的语言输入,采取正确适当的纠错方式,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才能有效防止石化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10)
[2]Selinker, L. RediscoveringInterlanguage[M].London: Longman,1992
[3]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4]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1999(2)
[5]Vigil,N.A & Oller, J.W. “Rolefossilization:a tentative model”. [J] Language Learning,1976.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论 英语口语 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理论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现今流行的一种教育理沦,它的主要思想是指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整个教学的月的和教学的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活动,体现“教少学多”的原则,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当中,笔者意识到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要摆脱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模式,用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来重新设计教学,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障碍
1.1学生语言训练机会少
口语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每个学生栩泌须有足够多的机会进行实践,但班级人数多就很不利于口语训练活动的开展,学生就自然难以提高口语能力。近年来,各高校扩招,一个班级学生人数都在5。人以上,有的甚至更多,或者把两个班合起来集中在一个教室,教师使用扩音机、投影仪和多媒体讲课,然而不论何种方式,都让学生很难有较多的机会练习口语。例如一个50人的班级,老师每次课给15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口语练习,最多有3人能够有机会,一周也只有C人,一学期完了每人也就最多得到两次机会,这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远远不够。
1.2缺乏英语语言环境
我国的大学生是在汉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每周就只有有限的几节英语课,课堂上的一点口语训练很难在课外得到巩固。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也存在问题,发音不够准确,不能流利或自如地用英语进行教学,这些都不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更有甚者,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本不进行口语活动。据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N12年初在我国3所院校的9(N)多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只有3%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口语活动,这样就造就了许多“说不出”、“不能交流”的人才代.
1.3学生本身存在语言和心理障碍
口语交流时,纯正而标准的发音,无语法、句普误,是每个学生的梦想,但他们英语基本功不扎实,语音语调不够规范,词汇量不够大,语法不够熟练。同时说话时还要受母语的影响,对要输出或输入的信息不能直接用英语思维,还要借助母语来认知,想表达却难于开口。这样就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怕说不好受批评,怕遭人耻笑,越怕越不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由此就慢慢地失去了说英语的自信心,也就失去了用英语与人交流的信念和渴望。
2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众所周知,课堂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果老师采取“一言堂”式的灌输,学生就很容易厌倦,注意力分散,以致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语言活动实践,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需求,为了满足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需求,教师就要为他们创造机会,用真情实景让他们运用巩固语言知识,让教师“寓教于乐”、学生“离学于乐”。
现代教学法专家Earl Stevick认为,教师不应当是课堂的中心,真正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应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他还强调,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把“学习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放到“教学原则”之前。当然,强调大学英语日语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没有任务,或任务的减轻,相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
3.1营造活泼的语言环境,开展兴趣教学
学生讨厌书本一样的讲话,口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更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课堂活动设汁和课堂环境都十分重要。例如,老师在选择话题时,并非完全把书面材料运用于口语训练或完全局限于教材,而应选择一些时尚性、趣味性、常识性和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诱发学生思考、参与。如笔者在讲授《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SHOPPING时,不是按照教材上的程序,而是先播放一小段录像片、刺激学生的感官,然后设计一个在超市购物的情景,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发挥一下想象,就此情景进行实演(act out),学生对此项活动很有兴趣,踊跃上台进行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将使一种作为知识建构和再建构以及获得认识和理解的、主动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容易。
3,2分小组活动,是提高口语课堂教学的可行途径
语言学家Brumfit指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多开展小组活动,能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拘谨感,做到畅所欲言,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例如前面提到的50人的大班,把他们分成11个小组,每组5人,15分钟之内侮人都有机会说3分钟。这样的小组活动就能解决人数多,时间少的矛盾,高效率地利用了课堂时间,也能营造一个大家都来讲英语的氛围,让学生谈得尽兴,听得过瘾,使课堂变得真实自然。事实上,学生有要开口讲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各种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怕“出丑”了。而且在小组交谈中,面对的不是知识和能力处于优势的老师,而只是几个与自己水平相差无几的同学,气氛就不会紧张,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进行交流了。
英语口语教学 合作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教育持续发展,国际化的双语幼儿园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这样也就亟需能够从事中英文双语教学并掌握幼儿教育技能的“复合型”幼儿英语教师。正是由于这种现实情况,众多的高职院校便开设了学前教育(双语方向)专业。
幼儿园的双语教学活动,并不单纯是一种语言教学,它是通过双语来组织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的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幼儿园双语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基本专业技能和英语语言基础,还要具有把专业技能和英语有效地结合起来去独立组织幼儿园各种活动的能力。
然而,高职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高职高专学校生源普遍较差,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模式很难使每个学生在口语课堂中得到充分的训练。众多因素导致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十分薄弱。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上必须进行改革,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合作学习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原则
1.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合作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活动,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合作学习的小组是由不同性别、不同能力和不同成绩的学生组成,这样就使这个小组更灵活,更具有互补性;合作学习是一种使学生把交流作为主要资源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模式重视学生的作用,在课堂上学生表达思想、讨论问题,老师只是引导者;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合作学习模式的评价对象是整个小组而不是个人,这种机制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这就推动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使小组表现最佳。
2.合作学习的原则
首先,合作学习中必须有交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行积极交流的教学活动。”(王坦,2003)合作学习之所以会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是因为它加强了学生间的创造流。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学会怎样去与别人合作,怎样去帮助别人,学生间可以取长补短。
其次,所有的合作学习方法都要采用课堂教学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讨论、表达和合作,他们是积极的合作者和参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不重要了,教师仍然管理着课堂,引导学生不要跑题和防止课堂失去控制。合作学习倡导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再次,合作学习模式评价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体。合作学习模式鼓励教师运用严格的标准和奖惩条例去鼓励学生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基础稍差的学生不会在活动中太紧张,他们会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为自己的队加分。合作学习模式提供的不仅仅是竞争还是合作与自我发展,这种合作与竞争的结合优化了竞争环境。
二、合作学习的优势
1.合作学习可以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去说英语。学前双语专业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必须有标准的发音,而个别学生因为自己的发音不够准确,就羞于张嘴说英语。合作学习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通过合理的分组,每个学前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大班授课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训练。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组长会给每个人分配任务,这样就避免出现小组成员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并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以确保小组任务的成功完成。小组成员可以针对自己的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评论和提供帮助。如学前专业学生在小组试教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要负责的授课环节,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一整节课的授课任务。以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说的机会。通过学生们的自己表述,可以很快了解到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口语中的表达错误也可以尽快地得到更正,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口语学习的效率。
3.合作学习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开始时,一些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努力学习,但是慢慢地他们会意识到他们是小组的一份子,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应该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例如,在学前专业的学生中,有的学生不是很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上也就热情不高,但在小组合作中,她们也都会尽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正如我们常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想拖小组的后腿,这样就使得学生们希望学习去赶上其他同学。为了不落在别人后面,学生们会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4.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学习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基础好的同学主动帮助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研究并一起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5.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是轻松的。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好”学生与“坏”学生的界限不再清晰,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是平等的,它改变了个体竞争的机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这就为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提供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与“队友”在一起会感觉到放松,并且愿意张开嘴去表达,而且越说就越有自信。学前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与其说她们是在上课,不如说是大家在一起策划一些有趣的活动,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们在四五个人一个小组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在学前双语专业口语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前双语专业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习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同时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前双语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幼儿双语教师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伟彬.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西南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8-101.
[2]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二.学科教学,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