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5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32-03
近代日本高等教育自明治维新开始,并于战后获得快速发展。日本之所以能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高素质劳动人口的增加。到了80年代,日本在许多尖端技术领域超过美国,“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之后,开始追寻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并把教育改革视作与行政、财政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包括新世纪的“新成长战略方针”“人财立国”等国策在内,都体现了日本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大批国际化日本人的目的。2007年,日本高等教育中全日制在校生的毛入学率达到54.6%,如果将非全日制大学生入学人数也算进去,大学入学率则达到77.6%。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达,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各种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可以说,日本能够在国际舞台中扮演“强国”的角色,与其高等教育的强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凸显特征,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提出有益启示。
一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1 国家意志始终是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无形指挥棒,政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
日本国家、政府层面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明治初期就制定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强国战略。战后,日本政府所倡导的经济增长主义(如《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强调将教育计划纳入经济计划,促使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了快速扩充。到70年代后半期,日本将高等教育政策由“扩大数量”调整为“提高质量”。作为战后一直是靠技术、靠教育立国的日本,进入80年代后开始推行“科技立国”战略,掀起了新的技术革命,并将教育改革与行政、财政改革共同视为日本未来的三大改革。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来自政府。它总是以法律的形式“自上而下”地贯彻国家意志,在它背后有许多教育咨询机构为其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例如,“临时教育审议会”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专门对于教育各项改革方针开展咨询的机构。该机构陆续发表的四次咨询报告基本上揭示了日本未来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日本政府则是本着“最大限度地尊重咨询报告的精神,尽快将其付诸实施”的方针,随后就颁布了“四六答申”、《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法规。1987年日本又成立了大学审议会,它和临时教育审议会一起成为影响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府咨询机构。大学审议会在成立后的10余年中向文部省提出了22份高等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日本90年代修订的《大学设置基准》《学位规则》等以及制定的《国立大学法人法》《研究生教育振兴施政纲要》等,都是在此咨询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的。
2 多种角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精英、大众人才的培养任务
日本与美国通过新成立“赠地学院”实现大众化的方式不同,它是依赖于战前就存在的“专门学校”实现其规模扩充的目标。日本战前就形成了“二元二层”(二元指官、私立;二层指帝国大学、专门学校)的高等教育体制。帝国大学是日本政府所建立的、能够真正适应国家需要的一种精英教育机构,它一直扮演着培养高级精英人才的角色。专门学校在日本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二战前的所有大学都是以“专门学校”的形式建立,它为日本培养了大批适应时代所需的劳动力。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机构除原有的四年制大学、短期大学外,又建立了专门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专修学校以及许多新型的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大学、图书馆情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基本上是依靠帝国大学为其培养“向上”的高级人才,专门学校为其培养“向下”的各类人才的方式。
此外,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充还得益于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本私立大学几乎与国立大学并肩产生,而且只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就远远超过国立大学。1952年时,日本私立大学就已经有116所,占全部大学的53%,学生数为22.5万人,占大学生总数的56%。到60年代,日本大学数量增加1倍而学生数增加3倍的原因也在于私立大学的发展。1979年时,四年制大学的入学新生中79%都上了私立大学。这些私立大学适应社会需要,为日本培养了大批工商法等各类企业职员。
3 激活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不断推进,以扭转大学变革的力量源于外部的局面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完全处于一种外力促进的“被动”状态中。各高校开展的许多改革都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70年代以后,大学开始主动参与改革,开展了更多倾向于来自大学内部的、围绕大学课程、内部管理等微观层面的一系列改革。此时大学的改革相比之前来讲表现出很高的活跃性,包括各老牌大学在内都纷纷独立研究生院、设立“综合科学部”、并进行系列课程改革等。但这种内部改革的动力最终还是源于外部力量的刺激,并没有从内部体制、机制上发生根本变化。日本各大学,尤其是官立大学,仍然保持着依靠文部省“保驾护航”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文部省修订了以《大学设置基准》为首的一系列法规。此次修改采取了粗线条式勾勒的方式,只就一些主要、重要问题作“大钢化、简要化”的规定,这也就给予大学相对自由的空间。进入新世纪,伴随着要求增强大学教学研究活力和适应性的强烈呼声,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进行了法人化改革,将其纳入以“市场与竞争”为基础的、新型的“开放体系”社会秩序中。这次改革与以往的历次改革不同,它要改变包括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在内的整个大学体系,实现政府、市场、大学之间的资源重新配置。这项改革不仅为日本公共财政减负,而且从体制上扭转了大学长期的“惰性”,实现了组织机构的自律。
4 从模仿、依附到独立、创新――基于本土和院校内部的发展是根本路径
战前日本模仿德国,形成了“国家主义”教育体制。此时帝国大学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在积极学习西方。战后,日本教育在美国占领军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全面改革,使战前只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大学转变为向广大民众开放的新制大学体系。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规模扩充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日本开始探索独立发展之路。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为了将日本大学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构,日本出台了一系列诸如21世纪“COE”计划、国立大学法人化等强化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纵观近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模仿、依附是存在的事实,但不断寻求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改革、创新也是其发展的特点。单从高等教育机构上看:专门学校是最具日本特色的、也是仅存在于战前的一种“日本式”高等教育机构;短期大学则是日本战后初期对于一些不符合升格为大学的专门学校实施的一种“暂行措施”;70年代后建立的专修学校又是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学校,等等。可见,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基于本土策略的、寻求院校内部动力的改革。
二 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如果说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赶超”式的,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3%提高到38.9%仅用了15年时间(1960~1975年)。那么,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跨越更是快得惊人,我们仅在几年内就跨过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路。两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相似性,决定了吸取日本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之“精华”为我所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高等教育强国的实现至少在起步时需要经历“自上而下”的路径,需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
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甚至需要采取不均衡策略,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最有益的项目上。尤其对于这样一个有着“自上而下”传统的国家,往往是政府牵头的改革才能发挥资源的集中优势。比照日本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至少在改革之初需要这样。另外,就我国高校目前的融资能力看,暂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因此,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通过政府的外力推行改革,对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性价值,保障自上而下地贯彻一种“把高等教育做强”的理念,促进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行动。
2 提高高等教育政策出台的适恰性,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是有效改革高等教育的保障
日本高等教育每一项改革的背后都有着某一重大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它们给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创设了有效的外部环境。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同样离不开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尤其是对于一贯以来存在的某些偏见,比如对民办院校的偏见等,更需要从政策、法律的视角给予“纠偏”。但实际情况是,政策、法律在发挥“纠偏”作用的同时往往也冒着“跑偏”的风险,因此,最大程度地防范政策出台的非理性和法律制定的民主参与性,加强实践环节的监督都显得非常重要。日本在减少政策、法律风险方面的一个有效策略是开展各种专业机构的咨询、审议、评价活动,而各咨询会、审议会等也“不负众望”地影响到了日本文部省的决策。结合我国实际,我们既可以鼓励各种第三方部门开展政策咨询、评估等活动,也可以考虑在政府部门内部设立专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的专业研究、咨询、评估机构。
3 倡导“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推进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
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其核心要义是消除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所有群体均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并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在高等教育面临着各种复杂形势和重大历史使命的背景下,将“包容性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有限性决定了只能谈“发展”)作为指导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理念,无论从解决教育公平的视角还是从激活教育机制的视角,都将是一种新的思路。其实,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同样是“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国际化、开放化也一直在作为它的一个改革方向。包容性发展理念本身要求开展兼顾教育公平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变革,它的实践落脚点也就体现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上。
4 加快进行本土化改革和基于院校内部的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大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民众把人才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都直接归咎于扩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唯有靠基于自身实际的独立、创新之路。日本高等教育追寻质量提升的过程展现的是一幅充满“荆棘”的图景,尤其是最近开展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更是一项不断经历“阵痛”的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文部省对大学的控制逐渐由微观控制变为宏观调控;大学的发展逐渐由外部动力刺激下的变革转变为源于内部动力的自主发展。可见,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越来越表现的宏观、模糊,而高等教育变强的“期望”则越来越寄托在院校层面的改革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基于质量提升的改革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加快进行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变革,努力盘活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2]史朝.现代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机制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
[4]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朱永新,王智新.当代日本高等教育(当代日本教育丛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6]天野郁夫.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M].陈武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8]天野郁夫.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现状与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9]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8(3).
[10]邬大光.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也日趋活跃。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界来说,也开始逐渐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作为辽宁省自身,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转变的时期,辽宁省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国际化人才。所以,要重视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问题。
一、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征
(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发展
随着辽宁省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高等院校开始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机构和合作项目中学习的人数在逐渐的增加。通过进行联合办学,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做好“洋为中用”,积极发展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制度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强化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为辽宁高等教育国家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积极推进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国际学术交流是学习外国优秀科研成果的重要方式。这样既展示了高等院校自身的优势,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进一步吸引教育投资打下基础。还能加快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让他们不断开阔思路,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辽宁省高等教育机构一直支持和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比如,大连理工大学专门设立了“国际化基金”,每年都拨款资助一些海外学子,还资助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此外,辽宁省还举办一些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国际学术会议,向世界展示院校风采,比如,沈阳建筑大学举办了“人居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首届辽宁国际大学校长论坛在东北大学举办等等。
(三)高校自身国际化程度的加强
辽宁省高等院校积极主动开展一些深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加深自身国际化程度。结合高校实际的发展战略,辽宁高校先后跟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高校以及一些大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中以大连和沈阳的高校交流合作成就最为突出。比如,辽宁师范大学已经跟十多个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大连理工大学也是跟海外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总的来说,辽宁省高校自身国际化的发展程度不断加强,有力的推动了办学理念的创新。
(四)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的积极成效
当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阵汉语热的时候,国外留学生来华留学的数量就开始逐年上升,辽宁省也是如此。当前,辽宁省大部分院校都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还有一些院校具备招收政府奖学金学生资格,来辽宁留学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据统计,辽宁省来华留学的学生来自将近150个国家,成效显著。此外,辽宁高校也在不断的拓展出国留学的工作层次,在高校中选派一些优秀的人员进行出国深造,出国留学的形式多样化。高校积极出台政策来筹集留学的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教师和干部出国深造创立机会,这些出国留学归来的人才为辽宁高等院校国际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积极发挥政府和高校的主导功能
首先,要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咨询部门,给当地政府和高校提供一些操作意见和行动方案,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信息交流。这样能够更好的掌握一些最近动态。要定期的一些留学参考信息,对留学人才进行信息服务。其次,要利用广播、影视、宣传册等作为传播的载体,举办一些高校国际化进程展览,用形象营销的手段来制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再次,要强化中外办学方面的立法监督,加大社会公众监督的有效性,不断打击具有欺诈的招生行为,保护留学人员的正当权益。最后,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法律保障机制,不断强化高校的学位制度,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提高当地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对于辽宁省的高等院校来说,要发挥区域高校的办学优势,彰显出中华民族特色和文化气质。在高校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坚持职业发展的主体性,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国际交流会议,用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和模式,来抵制西方观念中的一些不良价值观,要找出中西文化结合的部分,减少不同国家之间的认知分歧。要积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高等院校办学经验,把先进的办学模式运用到辽宁省高等院校中来。与此同时,要严格恪守学术规范的基本准则,建立相应的成果问责机制,严格国际学术成果的申报机制,维护当地高等教育的形象,提高影响力。
(三)加大国际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开设一些新的课程,比如,国际热点问题、公共主题等。可以实施多语种教学,不断强化专业外语在实践中的运用。还可以依托东北亚地区的教育资源,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去开展国际的交流活动,获取相应的国际化的学习经验。认真借鉴欧洲的学分互认体系,积极建立国际学历认证与管理体制。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国际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教育,让不同文化理念下的人才进行认真的交流,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积极开展生命关怀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关注需要全球一起面对的环境问题、资源减少问题、饥饿与贫穷问题等,加强高等教育国家化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对于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大力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
辽宁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明确进行国际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不断调动学校以及对外交流机构的积极性,强化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设施来吸引留学生。首先,要不断完善对留学生的奖励机制,设立留学生助学基金,鼓励企业、团体等的资助;其次,高等院校要参与到无国界高等教育中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开展远程网络教育,建立所谓的虚拟大学;再次,要不断挖掘院校的传统文化优势,根据学习人员的需求,在中医、艺术等领域设立一些特色化的课程,扩展留学生的招录范围。最后,可以支持那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海外分校,选派一些优秀的教师,募集一些志愿者到国外进行文化的传播。
(五)开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形式
国际性人才需要国际意识和国际态度,同样也需要国际知识。积极推进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就要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形式。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会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活动舞台。要进入国际人才市场中来,就必须要熟悉国际上的行业准则,根据相应的办学理念,要明确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不能忽略企业的作用,尤其是那些跨国企业,要积极的通过与这些企业的交流合作,让学生进行跨境的实习活动,把国际人才市场的标准用在国内人才的培养方面。
结论
综上所述,要加快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就要认清当前教育国际化的特征,积极发挥政府和高校的主导功能,加大国际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当地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保驾护航。(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昌贵,曾满超,文东茅.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0).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特征;研究创新
一、课程目标:体现职业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职业性。“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源动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性的定向教育,是从职业岗位出发而不是从学科出发,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第一,在当前我国面临改造传统工业、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等任务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将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人才结构的发展变化而作相应调整。第二,高职学生在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职业岗位所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都是与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必然使用或即将使用的。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与培训中,培养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是以掌握岗位技能为目的,无不把目标与劳动市场的需求,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职业教育课程这种定向性的特征,要求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来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二、课程内容:体现应用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目的在于从事职业的准备教育,一种以学习为将来的职业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教育,要求学以致用,学以谋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体现应用性:第一,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强调具备从业能力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知识的传授,强调规范、价值和事实的主导作用。职业实践所需要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是课程内容的重点。而针对这些技能所进行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态度或行为方式的培养,是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紧密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按心理认知规律展开,同时兼顾学科理论的逻辑顺序,这将使得课程内容更加实用,也更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更加扎实。
第二,强调职业教育课程的应用性,并不意味着否定课程的理论性。作为系统的学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职业培训,理论基础知识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常常是相近职业或某职业群的共同理论基础,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学习专业理论技术和实践技术的前提。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在智能结构上要具有较强的现场性与综合性,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要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保证教育对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三、课程组织:体现整体性特点
传统学校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课程实施是一种对课程内容进行的报告式、描述式的诠释,往往只有观察和思考但缺乏实践行动。传统企业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课程实施则是一种对课程涉及的职业活动进行的演示式、模仿式的学习,往往只有行动但缺乏对行动的修正即反馈。因此,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开环教学系统。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求构建一个闭环教学系统,即把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整合起来。这表明课程实施、评价以及学生相应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包括观察、思考、行动和反馈的整体系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整体性的特征,实质上是职业活动系统整体性的反映。职业活动的整体性要求劳动者对职业活动具有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能力,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组织以实践为中心。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不是强调简单操作技能的训练,而是强调课程要紧紧围绕切合实际需要的技术运用与开发活动,综合安排多种课程成分。具体地说,在课程成分方面,它强调高职课程同时有情境设置、学生活动安排、技术信息呈现三种要素;另外它强调课程单元要同时具备明晰具体的学习目标、结构完善的学习内容,以及与目标一致的简便而又不失效度的评价方案。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不是片面强调固定化简单操作,而是注重开放性的高水平的技术学习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强调职业教育课程的整体功能,并不意味着忽略课程的阶段性,即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局部功能。
四、职业能力:体现融通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就业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学识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体现融通性特点:第一,体现变通性特点。即学生能“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能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此基础上,在相近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能力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要过渡期,转岗亦不需要过多的再培训。第二,体现融通性特点。即学生既具备职业领域的方法和能力,又具有社会活动能力,且能将这两种能力运用自如。这些能力包括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处理资源的能力、社会交往与互动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第三,体现潜通性特点。即学生应具备今后多次创业和广泛就业的潜在素质,包括创新精神、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学习以及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人的职业角色的变换,得益于每个人的潜在资质。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导致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不同职业岗位的内涵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应用能力和就业弹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8.
[2] 黄慧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M].南
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
[3] 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杨文明.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8.
[5] 穆晓霞,陆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
研究导刊,2009,(3).
摘 要 本文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在新时期体育教育田径课程的总目标与深化田径课程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 田径课程 时代特征
随着教育指导思想的落实与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转变,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也要进行改革与发展,以适应体育改革的整体要求。作为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田径课程的改革既要体现项目特征,又要融合时代特性。
一、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内容演变
(一)建国初期的田径课程特点
建国初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是我国开展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创造运动成绩与体现项目竞技性就成为了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远目标。建国初期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开展照搬前苏联的竞技体育项目模板,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方法等都是从前苏联进行移植,导致了我国的此时的田径课程笼罩着浓厚的竞技色彩。直到前苏联人员从我国全部撤走之后,我国才对田径课程依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重新的改进,但这次改进随着的爆发而在此陷入困境。
(二)课程兼具竞技性与灵活性
我国国家教育部体育学科组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7次修订过程。而1986年修订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是其与6次修订的框架内容的基本代表。《关于办好体育学院的意见》(1978年)、《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本科(四年制)的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0年)等都是1986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基础,1986年版《田径教学大纲》的内容涉及了所有的田径竞赛单向,以田径训练理论为主,同时也介绍了体育科研方法,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也保证了科学技术的先进性。
(三)课程与竞技性、健身性与实用性为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年)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价值需求,人文化、具体化、定性化和相对化了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了体育教学内容的手段和载体,服务于与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我国高等普通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2003年)、《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4年)是田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的理论依据,田径课程首次改为了“田径类课程”,将田径课内容定为了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此外田径课程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单项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并加入了一些新兴体育项目。
二、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深化改革的方略
(一)树立教育指导思想
田径课程改革成果保证的思想前提是“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通过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大纲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田径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从过多的注重竞技性渐渐转向健身性、实用性等综合特征集合。这些田径课程内容的改动能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建设综合性教学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竞技技术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已经暴露出了严重的弊端。我国要在当前现实情况及问题的基础上改革田径课程。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跟踪把握现代竞技体育发展态势;第二,将普遍意义上的广大学生培养成为普遍的田径运动人才。因此,创编田径课程教材要以学校体育项目摄入筛选规则为基础,建立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体系。
(三)建立个性化教学培养模式
美国教育者乔伊斯(B. joyce)和韦尔(W. weil)指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解释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教学模式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方式,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出变化性的特征。结合田径课程的项目特点与学生兴趣多样的现状,教学培养模式应该既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热爱自然生活的心理。传统的田径课程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讲解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主体,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特点学习田径技能。这种“个性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既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又能够亲密师生情感,轻松实现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完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田径课程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够实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了。要对田径课程评价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实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三、总结
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时代特征为从上世纪90年代的浓厚的竞技特征向竞技性、人文性、健身性和休闲性的综合发现不断发展。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竞技化,而是更加注重人们的健康全面发展,通过一系列方式进一步促进田径课程内容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沛林,王玉敏.我国田径教材的发展走向与前苏联教材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8(2):67-69.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进步,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高校扩招趋势明显,高等教育不仅迎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高等教育在未来如何发展,朝向哪一个方面发展,都成了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有关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因为从当前情势来看,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而由教育资源配置带来的问题不仅影响具体的教育活动,更影响全国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发展。由此,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势在必行。
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概念界定
高等教育资源指的是组成、维持、参与并服务于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是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资源配置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因此,在二者概念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概念界定,是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将所需的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到教育过程的环节之中,从而确保高等教育的高效、合理开展,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优质的人才,其中包括师资资源、教材资源、人力资源、场馆资源、财力资源等。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特征
由于教育资源不同于其他社会资源,并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特征如下:
2.1多层面性
合理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可以进一步确保高等教育的合理开展,而其多层面性的特点,也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需要合理分配,多层面性的资源配置对于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等都有着积极作用。首先,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始终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发展至今,高等教育也是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输送专业性人才的,因此,为了维护国家意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要满足社会需求;其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人才培养,促进社会进步,并进一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第三,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合理配置有限的教学资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要遵循多层面的特点,针对这一特征合理配置资源。
2.2渐进性
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迟效性,所谓的“百年树人”,就是因为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渐进性,不可能立刻显现出教育的效果,而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资源配置自然也要遵循其固有特征,表现出一定的渐进性。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教育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的,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相应地选择教育手段,进而促进教育的发展,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也是以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因此,资源配置体现出渐进性的特征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的发展时期,统治阶级的意志直接决定了当时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必然会影响资源配置,因此,教育在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资源配置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阻碍,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到教育资源配置的渐进性,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3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对于高等教育做出了多次改革,而且逐渐提高了对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视程度。但是,在改革中,却发现要想确保资源配置的完善、优化,需要突破层层阻碍,才能深化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3.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大
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就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这种空间差异进而表现在资源配置方面,而且差距正在逐渐加大,资源配置在空间上的差异也会影响高等教育效果。首先,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差异性表现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资源配置更丰富合理,基本能够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学生学习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但是在我国的部分不发达地区,资源配置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资源配置不合理,而且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平均拥有的教育资源少,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进步,从总体情况来看,无论是教育规模、师资力量,还是资源数量,我国的东部地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要优于西部地区。其次,在教育资源的经费投资方面也存在着比较大的空间差异性,经费投资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该地区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视程度,往往经费投资越多,在建设学校、发展教育方面要更具有优势,因此,这种空间差异性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需要尽量缩小差距,从而提升全国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质量,根据调查可以得知,我国东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资要高于西部地区。第三,入学机会存在差异性,这种机会的差异性表现为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性方面,由于高校的地区保护政策和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同等因素,将这种差异性无限扩大,高考大省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考生想要考入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要付出远比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大得多的努力,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也是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差异性的表现,而且会影响全国性的教育水平提高。
3.2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无论是财力资源、物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很多高校都没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这就给资源配置无法实现有效性提供了空间,从而影响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在财力资源方面看,高等教育应该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教育条件、优化教育体系,应该鼓励学生创新、鼓励教师科研,在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进而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学生水平的提升,才能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完善教育体系,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改革风头一过,一些单位就开始节约资金,将有效的资金投入到“面子工程”上,在有效提高师生素质、能力方面缩手缩脚,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物力资源方面,一些高等教育的相关单位能够按照改革要求,加强物质建设,进而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但是,还是有很多高校教学资源匮乏,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源来供应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得很多教育环节无法按照大纲要求顺利开展,尤其是在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文艺素养等方面,而将物质建设更多地投入到专业发展中,这也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之一。在人力资源方面,一些单位甚至出现了资源浪费的情况,后勤、行政人员冗余,一个职能部门闲置很多岗位,这些教师工作任务轻、负担小,而且又不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还有一些教师能力强、素质高,但是出于学历要求,只能做行政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与此同时,还有的学校师生比失衡,教师人数少,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顺利开展。在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出现的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已经不是新鲜事,这种差异性长期存在,而且也没有随着改革的势头而减弱,并始终阻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4解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的对策
4.1相关部门宏观调控
相关部门如果能够加强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干预,将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和合理。首先,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虽然高等教育可以收取学生的学费等用于学校建设,但是除去学生培养、校舍维修、教师津贴等,剩下的也不足以完成教育改革,在资源配置方面无法做到优化配置。因此,政府要给予适当干预,提供资金支持教育发展,并采取措施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政府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要严格控制,给予资金支持不代表可以随意支配教育发展资金,而是要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可以设置高额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要确定这笔教育资金被发给了确实有需要,而且学习成绩好、专业水平高的学生,因为学校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进行资助,而且资助数额比较小,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和帮助。
4.2发动社会力量
社会力量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贡献也不小,而且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加入,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很多高校在学生的实训实习方面比较欠缺,虽然与一些单位、企业有合作办学的关系,但是只是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而不会在校内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多是因为高校不具备这样的实习实训条件。如果搭建实习实训平台的费用由学校承担,那么很多高校将无力支撑,反而会影响教育发展的进度,因此,应该广泛借鉴高职高专院校的经验,联系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力量,促进校企合作办学,那么,无论是对于学校进步,还是学生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而且还能为学校节约资金,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5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推动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而对学生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反过来保证每一个教育环节的完善,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已经影响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从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着手,切实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武.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岳建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倪晓娜.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4]孙玉凤.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3.
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教育改革
Abstract: in the many resources with the exhaustion of the mining area, the wasted lands of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again, be in mining area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essential problem. This paper, from the mining area of the problems of waste, analyz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bandoned min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urse again revival, in mining area of the waste classificati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different type of eventually abandoned the revival of the mining area to a different way to open.
Keywords: mineral resources, a mining waste, Renaissance reconstructio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higher education basic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level of economic market deman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the higher education expounded scientific and economic market deman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need that adjust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and market dem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economy, education reform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化市场对于经济变革与腾飞的巨大贡献,国家发展对于高素质劳动力与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正在面临着结构性重要转型期,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正因为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就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主动的体制变革,满足市场导向上对于人才的需求,坚持教育的社会公益性。
高等教育的多属性特征
目前,国内外教育学研究者普遍认为,教育存在多属性的特点。教育的多属性特点表现在其资源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诸多方面。就这一点而言,高等教育既具有教育多属性的普遍性特征,又具备它独特的属性特点。
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
教育的投入主体以外,教育产品和受益群体也具备社会公益性特征。根据公共产品的分类和属性,我国教育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即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个极端属性之间的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的混合产品。这种准公共产品不仅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而且对于国家而言获得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非经济效益”[ 杨德广、张兴,论教育的公益性和产业性[U],江苏高教,2002(5)]②,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所以,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产品和受益群体的公益性。
高等教育具有市场化特征
“从 1999 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政策,同时,高等教育投资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政拨款逐渐成为政府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手段,许多高校学校的自筹资金(含学杂费收入)与社会筹资已经超过了国家财政拨款的部分。另外,由于高等学校独立法人实体地位的确立,使我国高等学校具有一定的筹资功能,近年来高校纷纷到金融机构和社会上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融资。这样便形成了以国家投资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高等学校与各种社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为补充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 吴开俊,混合化: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与投资体制变革之走势,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4):49-53]③
高等教育水平标志着社会竞争力水平
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的今天,“地球村”带来的经济机遇与挑战也不断涌现。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其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水平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高等教育竞争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美国最为明显。
经济多层次需求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影响
产业结构需要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经历了结构性的转变,最为突出是第一产业(农业为主)与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对调(如图2)。
图2三大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趋势变化
如表1所示,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措施的实施,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与发展的结果。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与高素质劳动力的塑造应顺应这一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表 1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教育对不同产业的影响程度不同,高等教育在各产业间的贡献也不尽相同。适当调整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专业培养建设的项目与比例,以期改善现实中高等教育就业结构和高端人才发展方向同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的情况。
区域经济特征需要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影响
通过以下图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表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如表2)。其中,在校学生数与前3项经济指标均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8);高等学校数与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高等院校教职工数与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地方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与4项反映区域发展经济水平的指标都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表 231个省市区经济与高等教育指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反过来,经济建设也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也同样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1.在发展高等教育时,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必须相结合,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高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主要是全日制教学,成人教育可采取电大、夜大、函授和网络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
2.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使专业建设与经济建设互动发展。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3.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使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全过程都始终能与生产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把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四、结论
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无疑对经济发展有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单单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应在保持其社会公益性、市场化特征和贡献于社会竞争力的自身属性,根据经济市场多层次的发展需求,采取调整高等教育形式与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等措施,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向。
参考文献
[1] 劳凯声. 面临挑战的教育公益性[J]. 教育研究. 2003(02)
[2] 马明. 多视角下的教育公益性[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01)
[3] 刘伟. 全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D].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4] 安雪慧. 中国三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分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2)
[5] 樊华,陶学禹. 区域高等教育- 经济发展复合系统协调性研究. 科技导报. 2005(9)
关键词:产业集群;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2- 0030-07
收稿日期:2013-01-05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区域内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L11AJL016)。
作者简介:王少媛(1970-),女,辽宁凌源人,辽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 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基于地缘、技术、价值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特定领域形成的产业群体”[1]。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被认为是产业质量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标志。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发展。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要“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2]。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整体产业布局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通过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协同互动关系
根据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一般具备以下特征:一是“群”特征,即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相对聚集。二是“链”结构,即以一个或几个企业为龙头,聚集了一批分工明确、在业务上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极强的配套能力。三是“网络”形态,即除主体的企业之外,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金融、科技服务中介等能够提供政策、研究与技术、资金、信息支持的相关机构或组织,与主体的集群企业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关系,并形成能够满足各种公共服务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一系列集群共享的规则、程序和制度。四是依靠创新。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集群企业依靠提升知识吸附能力、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手段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关研究表明,正是由于产业集群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推动了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整体优化,从而改善了企业与区域的技术创新环境,赢得了企业与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创新科技的重要阵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从协同理论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是企业的“自组织过程”,是产业链上各企业以及相关辅助服务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的结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高校作为一种外部能量,是推动集群企业由无序到有序发展的重要“序参量”: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集群企业主要依托信息网络、分工协作以及资源共享等手段获得经济优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极大地满足了集群企业对优秀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才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诸多需求;在产业集群发展成熟阶段,创新技术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功能则满足了集群企业对知识吸附、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层次需求。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现特定区域内高等学校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是形成拉动效应、实现整体加强、两者共同前进的根本路径。
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具有协同发展的利益基础。一方面,集群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协调合作可以找到创新的源头,大大提升其知识吸附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满足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本能;另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协调合作,能够激发创新的动力,使学科建设获得发展活力,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双赢关系,不仅为实现协同创新提供了可能,更为实现协同创新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产业集群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深度影响
(一)产业集群的“群”特征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这种全新的产业形态,相对于以往非集群化的企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群”特征。这种特征不仅体现在企业空间位置上的相对集聚,更体现在企业间互相合作、相互竞争和彼此依赖的专业化分工关系,以及因维持这种关系而产生的共享平台、共性规则、共同制度等。这些特征与在非集群化状态下的企业存在状态不同,体现了各企业在相对独立基础上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产业集群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会打破以往“点对点”服务模式的需要,体现出一种“群”服务的特征。这种特征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可以推动高等学校向集群所在地理空间的集聚,进而改变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布局。产业集群各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内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需求引力,会极大地促使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及科技力量,以各种方式向集群企业靠拢与集聚。而且,由于企业的“群”结构存在,高等学校在向产业集群的集聚过程中,为缩短和减少高校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成本,往往会通过设立分校、建立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等多种形式进驻产业集群所在地,进而引发高校集群的产生。
以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心为例,自“一五”时期开始,围绕着国家整体的工业基地布局,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服务指向明确的高等学校集群。如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核心的东北地区高等学校集群;以西安为核心的西北高等学校集群;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高等学校集群等。这些高校集群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的基础,与老工业基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和互动关系[3]。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崛起,我国传统的以省级行政区域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部分高等学校的办学资源、毕业生以及科技力量开始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新的跨区域的、以服务大经济区和产业集群为指向的高校集群正在形成,展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布局除了行政力量动因之外的经济推动因素的影响。而且,新的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也正在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手。如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等,就是因为大学资源在某一地区的汇聚,通过知识中枢和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关产业的集聚。这充分说明,产业集群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
第二,产业集群的“群”特征使高等教育的服务方式发生着改变,进而深度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已经不仅仅是以个别企业的形态出现,而是突出地以众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群形态出现。因而,高校对产业集群的服务,将突破“点对点”、“点对多”的服务形态,更突出对“群”服务的特征,呈现出“多对点”、“多对多”的服务模式,出现不同类型层次高校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配合与相互融合。如此状态,将会促进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等大跨度的高校集群、学科专业集群的出现,进而深度影响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布局状态。
所谓大跨度的学科集群,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性质和需要,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群)之间的聚合、结合与融合。其特征:一是聚合性,是指多种学科或多个学科群的汇集与聚集;二是关联性,是指各学科聚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和服务产业集群需求。究竟哪些学科可以聚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学科集群,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的性质和需要。学科集群既顺应了现代学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演进路径与方式,也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复杂关键性技术解决的跨学科需求,是高等教育为适应产业集群特性而进行的重大变革。
所谓大跨度的专业集群,是对应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上的岗位需求,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有机聚合。专业集群的特征:一是与产业链上各工作岗位的对应性;二是各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和相近性。高校的哪些专业能够聚合到特定的专业集群中,同样取决于产业集群的性质与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与集群产业链的人才需求直接相关,并具有上下游的互补性。专业集群的存在与产生,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在相近职业中的流动性需求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对相同、相近性质专业课程配置的调整与优化。
(二)产业集群的“链”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除明显的“群”聚现象之外,同时也体现出“链”状结构特征,即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产业链的上下游供应商、制造商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达成整体竞争优势。这种“链”状结构,要求高等教育的服务必须追踪产业链条的发展,促进产业链条的成熟。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的链状结构催生了高等教育的链式服务,进而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和科研组织结构。产业链无疑是创新链的载体,技术创新必须附着在产业链上进行。学科作为知识的基本单元,从理论上讲,每个产业链的关键技术都能通过学科来组织攻关并实现突破;每个学科都可以为产业链提供服务,并在每个环节上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但是在现实中,产业链的形成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其产业链涉及到研发—销售—售后服务—汽车文化赛事等多个领域,更涉及到了汽车制造、机械、电子信息、新材科、软件、交通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这种链式结构和多学科需求,使企业的技术攻关,不仅需要高校内部突破单个学科、单个项目的单打独斗现象,凝聚形成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学科群和学科链,更需要多所学校紧密配合,形成大跨度的学科汇聚和协同,形成交叉优势和群体优势。这必然会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布局、科研组织机构与科研攻关形式产生深度的影响。
第二,产业链上各技术节点间的高度协同性,客观要求技术创新主体间的高度协同,这将对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产业链上各关键技术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使附着在各技术节点上的科技攻关项目也不可能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客观上需要建立起能够推动各项目间有机联系、互相衔接与良好结合的结构体系。这对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与合作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破除人才、学科、科研、企业、经济、社会之间的壁垒,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而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创新,又有可能引起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变革。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所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高等教育传统组织结构上的一种新型的变革形式。
(三)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态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除了具有鲜明的“群”特征和“链”结构之外,更呈现出一种“网络”形态,即集群企业与相关的政府、教育与科研机构以及金融、科技服务中介等,彼此联系、相互交织成为一种频繁互动、不能分割的网状结构。许多学者认为,“集群产业发展中将各个企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一种资本”[4],资本是联系集群企业与相关机构交错成网的结点。在这种资本构成中,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资本作用明显,而且“在资本充裕的产业集群中,专业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速度更快,也逐渐地引起企业对教育的重视”[3]。由此可见,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态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突出体现在教育是联结产业集群网络结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教育作为企业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才的供给方,发挥着人力资源开发、供给与培训的重要作用;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和发育成熟期,高等学校作为专业知识的承载体和知识溢出体,为集群企业的创新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着重要支持。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产业集群网络结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适合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作用。而这种功能与作用,取决于高等教育的结构状态,包括是否能够为产业集群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支持和技术创新支持。这必将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与布局以及创新要素的集聚方向、配置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一)原则与目标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将产业集群的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与性质,综合调整与优化其各个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二是将区域高等教育对产业集群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推动产业集群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发挥程度,作为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三是把区域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调整,目标是实现1+1>2的综合效应。评判个体高校结构的合理与否,既要看它作为个体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与功能,也要看其在区域高等教育整体结构中的定位与作用的发挥。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目标是: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推动区域社会发展为根本追求,建构与区域产业布局特别是产业集群布局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宏观有序的高等教育系统。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目标的关键:一是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要以层次、专业、类型上的多样性来适应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社会复杂多样的需求;二是建立高等教育系统的自我调适机制,通过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反应,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产业集群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基本适应;三是依据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适时探索以高等教育结构的超前布局和前瞻性调整,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路径和手段。
(二)基本思路
学科是科学知识划分的基本单元,是高校组织结构、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载体;专业是高校根据学科设置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单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变化必然以这些基本元素结构的改变为基础。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与“网络”形态,要求区域内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有机配合、相互融合,形成符合集群产业链条上各技术节点需求的结构体系。基于此,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打破校际壁垒、学科壁垒和专业壁垒,以组建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为核心,以建立有效的合作载体和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重点,着力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区域结构和形式结构,形成充满活力的、宏观有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1.依据产业集群布局组建相对接的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与专业集群,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
根据我国以及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不同区域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不同。如辽宁围绕两大基地发展优势产业,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地域化”发展的原则,重点培育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等12大类产业集群[5]。“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将重点培育90个20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预计到2020年,全省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将达到100个以上,每个市将有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每个县将有一个百亿产业集群。而且,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依据其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在性质与特色上也将各有差异。
以辽宁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为例。辽宁的石化产业基础雄厚,拥有炼油、乙烯、三大合成材料、橡胶制品等主导产业,拥有油气开采、农用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等传统产业,以及化工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具备了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配套的基本条件。目前,辽宁已在沈阳、大连、抚顺、辽阳、盘锦、葫芦岛和阜新等地形成了不同方向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这种布局状况,需要辽宁在区域范围内打破产学研分割壁垒,充分整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省内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催化剂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农药、染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以及设置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专业的高等学校等各方资源,分别与省内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精品钢材产业集群、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等对接合作,定向服务全省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产业链各节点上的技术需求、人力资源需求,对口组建跨区域、跨校际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高效地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服务。
当然,构建相关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专业筛选机制,更需要依据协同创新、合作双赢的目标,建立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专业集群对接合作的有效载体——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并形成各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以及各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与产业集群之间的深度合作机制。
2.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汇聚,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是建国以来多次动态调整的结果,也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自主调节和高校自我调节的综合结果。其中,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整体布局是基础框架,改革开放后以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的大规模院校调整、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和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局部调整,是形成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的重要诱因。产业集群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在我国各区域迅速发展,已经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外部诱导因素,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集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有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状态,形成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需求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结构布局。
以产业集群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主要措施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的倾斜与流动。由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依赖于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成,往往处于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但是,自然资源驱动型、龙头企业牵引型、招商引资型等其他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仍然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区位优势等因素,这些类型的产业集群所处地区的科教基础并不一定很好。例如,辽宁本溪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营口大石桥镁制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等,都不具备相应的科教优势。为此,需要以产业集群的科教需求为导向,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汇聚。
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的汇聚方式,既包括组建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并依托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与企业共建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基地)和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包括对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进行局部的调整。如,在政府主导下推动部分高校整体搬迁至产业集群所在地,或在产业集群内新建高等学校、设立大学分校,等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所在地理空间的集聚,将必然改变高等教育的传统区域结构,形成与产业集群关联度较高的新的区域结构布局。
3.组建技术产业创新联盟,探索符合产业集群需求的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以及“网络”形态,不仅对集群企业间的协同互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对围绕其形成的科技教育支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也提出了协同创新的共性要求。如前所述,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正积极探索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高等教育传统组织结构的一种新型变革。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形态,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作为产业集群背景下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新型探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鲜明地体现出产学研结合中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优势。在这种结合中,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战略目标相同,创新任务一致,联结形式紧密,行动计划周密,因而就更有利于实现各方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共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合作攻关,创造出创新效果倍增的局面”[6]。
2008年,科技部下发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其指导思想就是以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上的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单位。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也应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的布局,探索组建区域性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从组织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等方面完善其组织架构,以作为产业集群背景下传统高等教育形式的发展与补充。
4.对接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状况,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取决于其所培养人才的规模、类型、层次与外部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和满足程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预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学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使任何组织和部门都难以提供社会需求在层次、类型、专业和数量上的准确信息。因而,追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宏观有序、大体平衡,同时用人才资源的流动与替代机制补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差距成为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
产业集群发展背景下,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对接,一方面需要强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专业、类型的多样性,以提高对外部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并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以提高其进行自我调整的灵活性。为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区域人才市场网络体系,通过汇集和各产业集群人才需求信息以及各类人才短缺、过剩的市场信号及扩大高等学校从社会上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二是要在专业设置和办学管理上给予高校更多的自,允许各个高校按照人才市场需求信号及生源情况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并确定相应的办学规模和收费标准;三是政府要组织社会力量加强对各高校同类专业的评价,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排名情况,推动高校办学、办专业实现优胜劣汰。这样,在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导向和政府宏观管理下,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将逐步趋于宏观有序和大体平衡。
总之,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经济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公共服务结构。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对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方式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新要求,必须结合其发展趋势与特征,构建符合其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结构新布局。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述评[EB/OL].价值中国网,2007-09-13.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企业[2007]2897号)[Z].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11-13.
[3] 魏小鹏.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9.
[4] 庞昊琳,朝克.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校学科群建设的研究[J].网络财富,2009(5):28-29.
为分析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特征,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本研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选取了江西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南昌市、抚州市和吉安市三个地市及农村地区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家有高三在读子女的父母、在校大学生的父母、已毕业大学生、已毕业大学生的父母四类人群。为考察高等教育投资前后,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差异,本研究将“家有高三在读子女的父母”视为高等教育投资前的调查对象,将“在校大学生的父母”作为高等教育投资过程中的调查对象,将“已毕业大学生”和“已毕业大学生的父母”作为高等教育投资后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农村105份,城市115份),回收209份(农村103份,城市106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202份(农村100份,城市102份),有效率为96.7%。调查将“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因素划分为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各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在问卷中均以“发生某风险后家庭会不会觉得让子女读大学是不划算的”,即“农村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认知程度”为衡量标准,划分为“肯定不会”、“不太会”、“有可能会”、“比较会”、“肯定会”5级,分别赋值1、2、3、4、5,分别代表风险认知水平由低到高。
二、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的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9]。
(一)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的因素集(指标体系)的确定
(二)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评语集的确定风险意识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一定的等级,本文定义为5个等级。
(三)确定各级指标uij隶属于V中评语的隶属度R采用评委会评分法确定隶属度。由此可见,农村家庭风险得分从大到小排序为:教育质量风险、专业选择风险、教育过度风险、个性风险、就业风险、主体风险、预期收益风险。(3)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系统风险的评估矩阵整体而言,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属于“一般”;从一级指标来看,系统风险高于非系统风险,前者属于“一般”水平,后者属于“较小”水平;从二级指标来看,除“主体风险”和“预期收益风险”属于“较小”的水平外,其余指标均为“一般”水平,且“预期收益风险”最低,“教育质量风险”最高。(5)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部分指标按投资时期区分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分。借助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分3个时期对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及其一级、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1)。由表1可以看出,投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水平并无显著差别。
三、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特征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具有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的普遍特征:(1)客观性:即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受投资者个人意志的影响。(2)复杂性:即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多种类型,其产生的原因复杂多变。(3)滞后性:由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过程相对较长,其风险往往实在投资结束后才能逐步显现出来。(4)两面性:即高等教育个人投资不仅可能遭受损失,也有可能获得收益。(5)可优化性:指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部分风险(如系统风险)通过政府调整相应政策和个人调整个人投资决策可望实现风险优化。
(一)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对比分析(1)总体而言,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城市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略低于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但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均不高。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时设定的指标权重,可以计算出每份问卷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总分值,再通过城乡家庭的两组数据做独立样本的T检验后得出P值为0.093>0.05,即差距不具有显著性意义,可见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水平并不存在明显差异。(2)从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一级指标来看,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系统风险均高于非系统风险且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水平值均不高。但无论是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农村家庭都略高于城市家庭。(3)从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二级指标来看,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各二级指标水平均高于城市家庭。但通过对城、乡二级风险数据做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时发现,P值均大于0.05,城乡家庭二级风险指标的风险水平并无显著差异。(4)从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三级指标来看,教育质量风险、就业风险、预期收益风险三类风险的均值和显著性水平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农村家庭的各类三级风险指标的水平都高于城市家庭。但通过对城、乡三级风险数据做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时发现,除就业风险(就业政策)外,各指标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城乡家庭三级风险指标的风险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农村家庭在就业政策方面的就业风险与城市家庭存在差异,可能说明农村家庭由于缺乏更多的社会资源,在子女就业方面对国政策的依赖性更高。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三级指标中,风险最小均为预期收益风险(社会地位),城乡均值分别为2.12、2.04,可见城乡家庭十分看重高等教育对于提高社会地位的作用而忽视其风险;风险最大的均为教育质量风险(安全管理),城乡均值分别为3.26、3.02,可见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城乡家庭的关注。此外,在所有三级指标中,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水平最大的前三位均为教育质量风险因素,分别为教育质量风险(安全管理)、教育质量风险(学生管理)、教育质量风险(教学质量)。这说明与就业、预期收益相比,城乡家庭更看重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水平,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安全管理。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家庭可支配收人”为定距变量可直接引人,学生个人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家庭背景变量都属于定类或定序变量,需要先将其转换为虚拟变量才能引人线性回归模型中,这里使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回归模型参数。进人模型的7个变量分别为:家庭可支配收人、专业类别、情感状态、兼职情况、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承担者的职业类型,而学生性别、年级等控制变量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故没有呈现(如表9所示)。
表9中的模型(1 ),(2)基于农村大学生样本,模型(3)、(4)基于城镇大学生样本,模型(5)、(6)基于总样本并同时引人学生来源地变量。上述h个回归模型分别控制了父亲受教育程度或母亲受教育程度,回归结果显示,各模型的有效解释率或拟合优度介于37.707o}77.fi%之间,F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值均小于0.001,且多重共线性诊断统计量表明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总体上看,各个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满足要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因素对大学生家庭高等教育负担比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
第一,“家庭可支配收人”变量对城乡大学生家庭高等教育负担比有最显著影响。其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随着家庭可支配收人的增加,大学生家庭高等教育负担比随之下降,其中,农村家庭可支配收人增加对降低高等教育负担比的影响更大。
第二,大学生“情感状态”因素有显著影响。恋爱中的农村大学生的家庭高等教育负担比显著高于单身的农村大学生家庭,这可能与谈恋爱的农村大学生需要更多额外支出有关;与此相反,恋爱中的城镇大学生家庭高等教育负担比显著低于单身的城镇大学生,这可能与谈恋爱的城镇大学生自身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有关,在校额外支出对其家庭可支配收人的影响微不足道不过,总体上看,恋爱中的大学生给家庭带来的高等教育负担要明显高于仍处于单身的大学生。
第三,农村或城镇家庭中“母亲受教育程度” 影响要比父亲更加显著,只是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有所不同。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家庭高等教育负担越重。这验证了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会重视教育和尽力满足子女教育需求,更倾向于为子女受教育支出更多的情况‘“〕,而且有研究发现母亲的影响更大。对于城镇家庭来说,母亲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家庭,其家庭高等教育负担比要比受教育程度更低的家庭更低。造成这种反向差异的原因可能来自两方面:一是城镇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具有多元化资本(已有经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地区的女性教育回报显著高于男性,这对减少或节省子女在读期间的显性支出具有重要作用,在不考虑隐性教育支出的情况下,子女显性教育支出的减少使得家庭高等教育负担比的估值降低;二是调查数据存在误差,具有高受教育程度的农村母亲样本并不多,本身不足以很好地解释模型。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农村或城镇家庭高等教育负担比的影响并不显著。不过,基于不分学生来源地的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父亲或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高等教育负担的关系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