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月光启蒙范文

月光启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月光启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月光启蒙

第1篇:月光启蒙范文

月光启蒙》一文词浅意深,言近旨远,其中穿插的民谣童谣易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增加了学生厘清结构层次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情境,去揣摩课文特点,厘清课文脉络。首先,教师激发学生:“同学们在初读时已经了解‘启蒙’一词的含义,就是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那么,童年时代的作者从谁那儿得到了文学启蒙呢?既然妈妈是作者的‘启蒙老师’,为什么作者却用‘月光启蒙’作题目呢?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课文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铺展开,让我们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这层意思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把学生诱入一个多彩的语言空间,探究作者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让学生站在新的高度去触摸文本,不断提高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学生带着诸多疑问去读课文,教师又该如何点拨呢?例如,导读第1自然段:“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作者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夏夜的美妙?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作者的这些感受?”讨论这些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夏夜“柔和的月色”,母亲伴着月光,深情地为我吟唱“动听的歌谣”。在这样的情境里,学生们感受到母亲质朴地把自己受到的东西感染传承给作者,才使作者“童心豁然开朗”。因此,写景、写歌谣、抒情,都是为了表达母亲的文学启蒙使作者刻骨铭心,终身不忘。寓情于景,以景托情,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二、 理解词句内涵,体味作者对文化的审美视角

课文用了很多自然段记录了母亲当年在月光下吟唱的民歌童谣,这些民歌童谣浅显易懂,具有“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特点,学生很爱读,这是课文的重要内容,却不是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作者将这些歌谣铺陈开来,让它融到特定的意境中,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在导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词句的内涵,体味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从中受到感染。导读第1自然段,教师可设计两组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1)“我”为什么会感到“童年的夏夜”是“最美的时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母亲唱的童谣,给了“我”怎样的感受,产生了哪些联想?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第一组问题是让学生从“散去了”“出齐了”“升起来了”“柔和”“洒满”等词语来体会夏夜的“美妙”,月光下的恬静、安详;从“搂着”“唱起”体会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她吟唱,该是多么幸福而美妙啊!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把我们引进夏夜美妙的情境。第二组问题是要学生通过“轻轻的”“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飘满”等词语,来感受母亲“甜甜的嗓音”和“吟唱”的“深情”,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母亲那“芳香的音韵”永远留在作者的记忆里。通过“清苦”“丰富”“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等词句,体会作者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摇篮里,故乡的人民有着不畏艰苦、积极乐观的品格。通过“天资聪颖”“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豁然开朗”等词,体会母亲质朴地把自己受的文化感染传承给孩子,这也正是“月光启蒙”所包含的意思。

导读第2大段,可让学生读好第6自然段,通过“沉浸”“玉石雕像”让学生想象作者听母亲讲完神话故事,沉浸在“高深莫测”的“神话世界”的情景。这时,他看到了母亲沉醉于美丽动人的神话世界的形象,心中充满对母亲的爱。

三、 挖掘内在联系,感悟课文深刻的蕴含

第2篇:月光启蒙范文

一、类比

类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相似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在《月光启蒙》的备课过程中,我设想学生会被“月光是如何启蒙作者的”这个问题吸引,但是对“启蒙”的含义可能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启发”,它与“启蒙”的含义相近,因此,我想通过类比来帮助学生认识“启蒙”。在教学中,学生看到“月光启发”的板书后,举手示意书写错误了。这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词:“启发”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帮助我们解决疑难问题,而“启蒙”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帮助我们开启了认识新事物,认识新世界的方法。民间文学对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事物,所以这里用“启蒙”更合适。理解了“启蒙”的含义,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帮助,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用歌谣和童谣来说明不同的内容对自己的不同影响,但对学生而言,区分度并不明显,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歌谣和童谣的不同,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歌谣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包括民歌、民谣。童谣是指在儿童之间流行的歌谣,内容简短。歌谣中渗透着作者的故乡情,而童谣讲述了一些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和小道理。通过类比,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了解得更加清楚了,也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对比

对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对立的学习资料,通过正反分析,突显对立事物的特征的方法。《月光启蒙》一文中,作者提到“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我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体现作者和母亲日子清苦的词语或句子。母亲的衣服是母亲自己动手用一块白布做的褂子,煮饭用的是院中的干草堆,在那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作者的精神生活却是丰富的。表现作者精神生活丰富的内容,包括歌谣、童谣、神话故事、谜语。通过作者清苦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形成的对比,以及作者现在的文学地位和已取得的成就的描述,学生认识到,精神生活的丰富远比物质生活的优越更有价值,更能促进个人的成长。个人的价值不是通过物质条件的攀比来体现的,而是通过精神生活的充实来体现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树立学习目标,在业余生活中多读有内涵的书,多做有意义的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而对比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

三、横比

横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同一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在各个方面的状况和矛盾,然后进行比较的方法。《月光启蒙》中提到的歌谣、童谣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教师可以比较歌谣和童谣的内容,具体分析这些内容对作者的影响。“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这寄托着作者家乡人的期望,也使作者从小树立起奋斗和努力的目标。“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这首童谣反映的是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作者在小时候帮助大人上山割荆草、编箔篮,这些劳动带给了作者很多乐趣。作者家乡特有的生活,加深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认识。歌谣中渗透着作者家乡人的希望,童谣渗透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童年乐趣,内容和形式都各具特色。

四、纵比

纵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不同时间段内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在各个方面的状况和矛盾,然后进行比较的方法。作者日子清苦,精神生活却非常丰富。在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行对比的同时,我结合作者和母亲的生活条件以及学生现在的生活条件进行对比;作者的精神生活和学生现在的业余生活进行对比;作者母亲的白布褂子、生火的干草堆和学生的名牌衣服、统一供给的液化气与供暖设备进行对比;作者童年割荆草、编箔篮的行为和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行为进行对比;作者精神生活的歌谣、童谣、神话故事和谜语与学生业余生活中的电脑游戏和电视剧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富裕和安逸的生活条件中,更应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学习。

第3篇:月光启蒙范文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在文本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程度。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需要教师依据教材特点,进行精心预设,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浓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情的激荡下。不断强化感受与体验。

《月光启蒙》刻画了一位睿智、朴实的母亲。用黄河滩边的民歌、童谣。借着大自然月色的美,“为我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常见的教学活动,多见于参照《教参》研读到“月色美,童谣美,真情美,母亲美”这样的层次。在教学《月光启蒙》即将结束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flash课件。在徐小凤轻柔深情的演唱《明月千里寄相思》中,月光下的母亲以及文中描写母亲的文字,让学生的思绪飞到了作者那个充满诗意的童年时代。回到那个有着如水的月色、璀璨星空的美妙夏夜。原汁原味的生活片段伴着柔美的月色,缓缓而来,极其自然地生成了学生对儿时生活的幸福回味,对母亲真情的美好眷恋!

这时,我没有满足于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程度,而是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延伸、拓展。我给学生朗诵了作者孙友田《往事如歌――月光母亲》原文中的一段话“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投影中同时出现了作者母亲苍老面容的画面。学生一下子被母亲苍老甚至有些丑陋的形象惊呆了,他们无法想象儿时那个曾经拥有甜美嗓音和玉石雕像般美好形象的母亲现在竟是这样!他们沉默了。内心却被深深震撼。此时此刻。他们也和作者一样,有好多的话语要对母亲倾诉。我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当即引导学生:“看着母亲木然的神情。想起母亲给‘我’的最初的启蒙。作者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千言万语一下涌上心头……你能把当时作者对母亲的感情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写下来吗?”

此时的课堂自然地生成了“母亲,我爱你”这样的深层主题。学生倾诉了对自己母亲和天底下所有母亲的感激和热爱,这是学生发自灵魂深处的对母爱的回应!也是学生是对至善人性的真切呼唤!

第4篇:月光启蒙范文

一、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体验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和应用语文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内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听得有趣,说得尽兴,读得有情,写得用心,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看似简单,实则并非易事。教师要有“我是学生中的一员”的观念,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上,创设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了不起的进步。”“相信你能行!”等友情传递,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和睦气氛,构建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通过师生的合作,使学生在个性化的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从而获取知识。

二、抓关键语句,品词析句,促进体验

叶老曾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潜心读书,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语句,抓住文章的文眼去品词析句,引领学生“语语悟其神”,从而闪现智慧与情趣的火花,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发愤”是这篇课文的重心与核心。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从题目入手,抓住“发愤”二字,直奔文章重点部分。组织学生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作的?结果如何?通过抓疑点抽丝剥茧,启发学生从课文本身出发,抓住前后文联系,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感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忍辱负重,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贵精神,品味司马迁“发愤”的精神所在。

三、抓住课文中的数字,促进体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课文中的数字,让学生读数字时生成爱国情感、人物精神,感受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智慧。

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中,“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一句时,让学生结合肖邦生活的时代背景,想一想:这18年是什么样的18年?学生通过联想以及补充阅读,深深地体会到,这18年是痛苦的18年,是强烈思念祖国的18年,是漫长等待的18年。在这18年里,肖邦不停地用音符和音乐工作着、战斗着、思念着,把自己的亡国之恨、爱国之情都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然后再读“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的。当时他才39岁。”让学生抓住“才39岁”说说自己的感想。经过交流,学生感受到肖邦生命的短暂,而造成他生命短暂的原因就是他长期为亡国而痛苦着,为祖国前途而忧虑着,为抗争而不停地工作着。读到这个程度,学生就会为这位富有强烈爱国心的音乐天才英年早逝而感到痛惜。

四、入情入境,角色朗读,加深体验

1.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如,《月光启蒙》这一课,课始,我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图文对照,感悟《月光启蒙》的美好意境。此时,教师动情描述,生边听边用心体验想象:

师:童年的往事是难忘的,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让我们随作者孙友田再一次走进这洒满月光的篱笆小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你体会最深的文字读给大家听。

此时,学生有的说我体会到了作者的童年很美好,很幸福;有的说,我体会到了母亲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有的说母亲很勤劳;还有的说,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孩子,要带着他走上千万里去寻找幸福生活……就这样,学生真实地到那洒满月光的篱笆小院中走了一回,在那飘满芳香的小院中陶醉了,在甜甜的歌谣中陶醉了。

2.角色朗读,加深体验

还以《月光启蒙》为例,师动情地读幽默风趣的童谣,问: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很积极,有的说童谣很有趣,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那可爱的小老鼠等等。此时,我轻轻地走到孩子中间,说:“瞧,我现在就是月光下的母亲,你们就是月光下的孩子。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生:朝哪里猜?

师:朝吃的猜。

师:(轻轻地、甜甜地、笑眯眯地)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师接着问,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学生说,很快乐,很幸福,还有的说我觉得月光下的母亲很慈祥。

这时让学生分角色去读,学生的体验就更深了,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月光下的母亲是那么聪颖,那么慈爱。

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个性

1.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我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当司马迁遭到飞来横祸,忍辱发愤写《史记》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士可杀,不可辱!在遭受酷刑后,要坚强地活下去,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可司马迁做到了。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他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他想到了父亲的临终嘱托,有的说他想到了《史记》还没有完成,不能就这样死了,有的说他想到了死的不同意义,他如果就这样死了,就比鸿毛还轻。所以,他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完成这部史书!还有的说他想到了屈原在流放中写《离骚》,左丘明在眼瞎的情况下完成《左传》……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了人物的情感。我珍视学生这种独特的体验,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第5篇:月光启蒙范文

关键字表达;氛围;情境;技能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62-01

新课程改革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课堂要求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三方”对话。可是学生懒于思考,畏惧发言,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课堂成为了老师的舞台,学生养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等”的学习习惯,为了新课改的有效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思考。

1营造“敢于表达”的氛围

课堂气氛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情绪高涨,感受性提高,反应积极敏捷,思维活跃,融融一堂,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每一节课学生都会觉得是一种享受。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却存在表达中的心理障碍,担心自己说话不当、举止失措,害怕当众出丑有失“面子”,害怕一旦说错话就会遭到同学讥笑讽刺。长此以往,表达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形成优柔寡断,畏首畏尾的负面心理。因此,鼓励他们敢于说话,是快乐表达的前提。

1.1语文课堂应构建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在学生心里种下信赖的种子,开出自信的花:我们是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畅所欲言,只要我勇敢地表达,我就会进步!学生在表达时,教师应该是真诚的听众,不凌驾于学生之上,不隔离于群体之外,敞开心扉,融入学生的世界,和他们一起聊天、讨论、畅想,进行没有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个体,在思维和表达中肯定有着很多缺点和不足,常常会出错,但他们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多称赞,多鼓励,这一次努力做了,相信他们的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1.2语文课堂应营造积极、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都要尊重和关注他人,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包括一些“异样”的声音。如朗读时结结巴巴,答题时错误百出,议论时词不达意,甚至文不对题、标新立异,都要做到不嘲笑,不挖苦,大家予以及时的提示和善意的帮助,让课堂里听不到呵斥,看不到僵局和苦恼的阴影,鼓励学生敢于说话,学会合作。

2创设“乐于表达”的情境

2.1入境,表达“美”。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入境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我在教学《月光启蒙》时,将词句融进多媒体课件之中,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适时引导:“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这样的景象吗?”学生通过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从而感悟词句中洋溢的浓浓的母爱。

2.2入情,抒发“情”。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入情就是要用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如:教材展示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的天真活泼,《爱如茉莉》的爱就如茉莉般平淡而真实,《月光启蒙》那浓浓的母爱;《七律》中那“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可以说,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叠彩纷呈的情感海洋。我在教学《月光启蒙》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爱你的母亲吗?你是怎样向你的母亲表达爱的?”引导学生“入情”,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抒发感情。

2.3入理,谈论“理”。作品中的“理”,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画意、诗情之中。如《谈礼貌》一文中,“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中的礼貌问题,让学生就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爱因斯坦是不是伟大的人?学生谈自己的真实看法,《海伦凯勒》一文学完后,学生写写自己的读后感,通过课文中的例子,引导他们小中见大,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得出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表达自己的见解。

3锻造“善于表达”的技能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会表达的有关技能,说话要说普通话,力求发言准确,吐字清晰,运用恰当的语调,注意句子停顿,控制说话速度,使表达的语调、语脉、语流、语速等自然合度,大方得体。因此要求通过以下四关:

3.1语音关。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声音宏亮,口齿清楚,正确地发音吐字,语气连贯,表达清楚。

3.2内容关。训练学生审清话题,明确中心,围绕中心进行说话;善于抓住关键性的概念,有的放矢地展开话题和准确贴切地答话;合乎逻辑地论述问题,发表见解。

3.3结构关。要求学生表达有头有尾,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严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样,才能言之有序,有利于阐明己见。

第6篇:月光启蒙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亲情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28

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家长的过于溺爱,导致对亲情淡漠,不懂得感恩,缺乏孝心,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不但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工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文本亲情元素,帮助学生感知亲情

由于亲情教育的缺失,亲情又非常抽象,现在很多孩子不懂亲情,不知道感恩。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有很多与亲情有关。教师要认真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亲情元素,营造浓厚的亲情氛围,有机整合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亲情,对亲情形成正确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月光启蒙》一课时,教师通过分析课文,找出其“亲情”内容,重点是“儿子对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的歉疚”。为了突显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感知,教师通过一则感动很多人的公益广告《他忘记了一切,却从未忘记爱你》,营造出浓厚的亲情教育氛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重点展示这部分内容,让学生重点朗读感知“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她已经不知道我从哪儿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这段话,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通过文中的亲情元素,让学生对亲情产生了真实而独特的感知。

由此看来,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整合者,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有关亲情的教育环节,让学生感受亲情,形成对亲情的认知,了解亲情的日常表现,从而学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感知亲情。

二、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理解亲情

在与学生交流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无法理解家长的做法,对亲情十分淡漠,不懂得珍惜亲情。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进行深入的讨论,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教师为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亲情,设计了小组讨论学习环节,并提出问题:文中的“园子”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让“我”念念不忘?这个“园子”中有什么?题目为什么叫“我和祖父的园子”?你认为文章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启发引导下,在与同伴讨论交流,感受到祖孙俩之间那种深厚的亲情。这样,学生对亲情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增强了对生活中亲情的感受能力。

由此看来,运应用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讨论交流,增强知识和情感的信息传递,使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并深刻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对亲情形成真实感知。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体验亲情

小学生理解亲情这种抽象的情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搭建亲身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参与,体验真实的亲情,获得对亲情的感悟,学会珍惜可贵的亲情。

例如,在学习了《月光启蒙》之后,教师为了增强学生对亲情的感悟,设计了家庭作业:亲自动手为家人做一件事表达自己的爱,然后完成日记写作。这种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完成过程中,增进了与家人的情感。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对亲情产生了新的感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在日记中,有的学生写为父母做了一次早餐,有的学生写为爸爸妈妈端水洗脚,有的写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通过亲身经历的详细描述,学生对亲情的认识更加深刻。

由此看来,通过精心的设计家庭作业,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生活中的亲情,教会学生关心家人、感恩家人,感受亲情的重要。

第7篇:月光启蒙范文

一、有效尝试。启迪心灵。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而是要启发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尝试掌握方法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那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尝试呢?

1 获得成功的体验

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尝试呢?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材料、创设探究情境后,应让学生自主进行尝试,激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实践、操作,而不是教给学生每一步该做什么,领着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在《月光启蒙》这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歌谣童谣,然后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这个知识点相对简单一些,许多学生通过自读都能够理解了童谣歌谣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这样一来学生心灵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成功。学生变得主动起来。学生已经能够在一定范围有组织地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尝试获取知识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动起来。我让小组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读童谣,有的同学唱,有的同学拍手读,有的学生用家乡话读。学生的兴趣盎然,又一次体验了成功。

2 质疑的习惯。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及发展,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有赖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其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让学生来质疑,往往会让我们眼前一亮。我在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我说: “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们发现了哪些‘前后矛盾’想不通的地方呢?”学生说; “爱他的大黑骡子,却为什么又把它杀了?…战士们,身无御寒衣,肚内饥,为什么能做到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很多,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准质疑的切入点。让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可以突破思维定势和思维惰性的局限,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依托情境。共鸣心灵。教学是一门艺术。知识的传授、师生情感的交流时不时地需要美的感悟。教师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的语言、画面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往往能使课堂更有说服力、感召力。令人鼓舞,展示课堂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上课是一种享受,并一步步地进入到一种心灵的“纯净界”。

《二泉映月》教学中,我创设了多种情境来让学生感受、想象阿炳命运的悲惨。比如说:在一个寒冷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会是怎样的情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在疾病交加的晚上,阿炳躺在床上会怎样?等等,使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去拓展,去创造。同时将文本与情境相结合。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文字的变化起伏、推进、延续,与此产生共鸣,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也是学生用自己语言尝试表达的过程,在说话的过程中吸收语言,进行内化。

三、语言各异。触摸心灵。文本语言有的或清新、或华美,给人修饰之美;有的或朴实、或简洁,如行云流水:有的则或平缓、或生动,亲切温馨……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文的语育特色,让不同文体的课文散发出各自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体的语言艺术美,在不同的美中熏陶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的语言具有了诗意,才能在学生的语言中播下诗意的种子。

1 把握时空,感受体验。课堂上有意识地留给学生思考、分析、想象、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揣摩问题。结合实际充分讨论后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以达到深化对课文理解和感悟,发挥思维潜力的目的。如《月光启蒙》一课的教学,母亲用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迫我的想象,孙友田飞向了诗歌的王国,而母亲却老了。我对课文进行了拓展,出示了母亲晚年的照片以及作者后来补充的一段文字。音乐渐起,在我那深沉地宛如叹息一般的朗读声里,孩子们的心酸了、痛了、溶解了,此时的母亲已失去了记忆,斑驳的皱纹纪录了岁月的沧桑。教室里寂然无声。

当我的声音再度响起:“可是,我却从没有片刻忘记过你,妈妈,您可曾记得――”此时。万般感触涌上学生的心头,童年夏夜的美好,那些动听的歌谣、童谣,如水月色里母亲如玉石般的雕像一一从学生口中飞花溅玉般冲出。这一情感的激发,等于是引领着学生再次投入了文本里,沐浴在月光下。

2 点石成金,资源拓展。如果我们能故意制造一些美丽的错误并主动呈现错误,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比较、判断、思考、甚至引发争议。让学生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那么课堂就会展现出它真实、精彩的魅力,学生也因此兴趣盎然。《咏华山》一课,我教学时,让学生理解“更无山与齐”这句诗时,我故意将一座小山与华山贴得一样齐,学生看我贴好后,都说老师贴错了,我追问为什么。学生很准确地说出了诗句的意思,达到了教者的意图。通过教师的主动呈现错误,让学生的心理泛起了涟漪,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而这正好是学生克服困难和主动探究的重要动力。真可谓“理不辩不明,错不呈不省”,错误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8篇:月光启蒙范文

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再现文本情景,从而加深体验。如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身临其境,感知海伦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等本领。这样,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了文章主旨,体会到海伦的身残志坚及伟大,从而教学重难点就迎刃而解。

二、寓情感体验于动手中

如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让学生用手帕捂住眼睛,然后让学生动手写字、走路等。让学生感知残疾人的艰辛,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学生都会说海伦虽是残疾人,可是她于命运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生有了这些心声,这就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寓情感体验于音乐、想象中

如阅读《二泉映月》时教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后,放《二泉映月》的曲子给学生听。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中秋之夜,月光依旧,可听泉的啊炳已经历了无数次坎珂,不在是十年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了,他触景生情,禁不住拿起二胡,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出来。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这种积淀于心中的情怀,瞬间迸发,才使阿炳产生了灵感,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这样一来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音乐的王国,这样不仅感受了音乐美,也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又如教学《长江之歌》一文时,我带领学生深情地唱这首歌,当学生会唱后,我抽学生背诵。除了个别特困生外,其余都能背诵。进一步提问学生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如此一来,老师不需要作多少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在音乐中轻松地学习课文。这就达到了寓教学于音乐中的目的。

四、寓情感体验与生活中

如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风景区、名胜古迹。如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古桥,让学生体会先辈的智慧与勤劳。带领学生游览天台山、紫微山,给学生介绍世界第一秃杉林,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高山道士的勤劳。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大树杜鹃王,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及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参观、游览后再将感受写下来。然后再走进课文中去,让学生感悟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这样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体会了黄山奇松的美,学生明白了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进一步培育了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读写结合,加深情感体验

如读《早》一文后可写读后感,读《梦圆飞天》一文后让学生写《假如我是宇航员》,读《爱如茉莉》一文后写《如何感恩父母》等。另外,还可以将自身实际于课本情景结和起来,让学生发挥想象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受到启发教育。如读《月光启蒙》一文,使学生在作品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母亲的伟大,感受母亲的温暖。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情感,还提高了学生的自身修养。

六、总结

第9篇:月光启蒙范文

一、在诵读童谣时滋养语言

诗人孙友田在《月光启蒙》一文中这样深情地感谢自己的母亲,“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细细咀嚼这句看似平常的感恩语后,我们感受到孙友田不仅在感恩母亲,还在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启蒙着每一位读者。品味这句话,作为教师的我豁然开朗起来,原来帮助低年级学生打开文学宝库之门,使语言带着情感、充满灵性的秘笈之一就是让他们在低年级大量诵读童谣。经典的民间文学是学生成长的精神摇篮,散发出语言魅力的童谣,带给学生精神滋养的同时,也帮助他们积累汉字基本词汇、接触并逐步掌握汉字汉语的句子结构,形成语感,让写话能力拔节长高,让语句更有个性。

例如: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时,一个学生以猜谜语的形式开头,“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大家猜猜看,我要向你们介绍的小动物是谁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开头比较新颖,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的兴趣。平时背诵了不少关于秋天的儿歌,看图写话描写秋景时,学生会很自然地引用这首熟悉的儿歌, “秋风起,天气凉,梧桐叶儿渐渐黄。片片黄叶飘飘落,叶上坐着秋姑娘。”一首充满生命活力的儿歌,让读者感受到了美丽的秋姑娘身穿黄袍,乘着秋风来了!向人们报告着丰收喜讯!

二、在落实训练时习得语言

名师薛瑞萍认为,语文不比数学,有课外阅读做暖窝,生柿子是可以慢慢捂熟的。此话不无道理,但是仅靠积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技巧的习得。技巧是外化的形式,是准确实现表述的途径。技巧的习得就像火箭助推器一样,能助学生语言表达一臂之力,会使语句变得有理、有趣、有情。阅读课中扎扎实实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是消除学生语言生硬、句法单调症状的有效途径,多种形式的词句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句表达技巧。缺乏感染力、无法打动人的语句巧妙变换一下说法,定会趣味盎然,妙不可言。

譬如:“小雨点飘落下来”一句,语句通顺,简洁明了,但缺少韵味。此时,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一下,“同样一句话,还可以通过怎样的表述,让句子变得更生动、更贴切,更能反映你表达的意思?比一比谁的改动更独特,更富有情趣。”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精彩的语句不断呈现出来。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顽皮的小雨点将雨伞当作了舞台,尽情地跳起舞来。”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述,所描述的意境大不相同。有效的句式训练,不仅使学生表达的兴趣浓厚,还促使他们运用形象的语言文字把想象的美好画面充分地表达出来,言语表达能力也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

三、在练习写话时运用语言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但他们有时又是懒惰的,需要老师不停地鼓励、不断地鞭策。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大多数学生嘴皮利索,笔头不利索,老师要“逼”着学生用笔来思维,这样能有效地将口语学习转化为书面思维,“逼”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灵活地运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告诉我们习得的语言在反复运用中会越用越活。习得正确的言语表达方式,儿童的言语之树才会愈发枝繁叶茂。因此,要为儿童打开一片语言的空间,必须给学生提供操练的空间。低年级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写话激情,每日变换方式让学生写一句话,既不增加负担,又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运用语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