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后修复理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康妇消炎栓;慢性盆腔炎;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7.157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 多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所致。其主要症状有经常性的下腹疼、白带增多、不孕、月经失调等, 本病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消炎治疗, 但因其病情顽固, 反复发作, 单一的抗生素治疗不但疗效不够确切, 且容易导致菌群失调、耐药等, 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又增加患者额外的痛苦, 故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院采用中药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配以微波治疗仪理疗, 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4例。观察组年龄21~46岁;病程最短4个月, 最长7年。对照组年龄19~45岁, 病程最短6个月, 最长6.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1] ①反复小腹疼痛, 下腹部坠胀, 腰低部酸痛, 白带多, 月经失调, 低热、疲乏和不孕。②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宫旁增厚, 有压痛。③一侧或双侧, 附件压痛、增厚。④宫颈抬举痛。⑤除外慢性阑尾炎、盆腔肿瘤, 盆腔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⑥B超提示炎性包块及伴有后穹窿积液。
1. 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中药康妇消炎栓(葵花药业生产)于睡前直肠给药, 1粒/次, 1~2次/d。具体方法:便后洗净, 用食指套上胶质套送入直肠约7 cm处。7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同时, 服用替硝唑片1.0 g, 2次/d, 阿莫西林胶囊0.5 g, 4次/d, 7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 合并支原体或衣原体则采用抗支原体或衣原体药物。同时也予以微波治疗仪理疗:将一组贴片电级分别贴敷在下腹疑似局部压痛点, 选择处方, 该处方由6种调制波形, 自动按序循环, 起到解疼、镇疼、消炎、促进血液循环, 1次/d, 30 mm/次, 7次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用药种类、剂量、方法同观察组)同时辅以微波治疗仪理疗(方法同观察组)。
1. 4 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B超显示盆腔肿块及盆腔积液消失, 白带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 B超显示盆腔积液消失, 盆腔肿块缩小, 白带减少; 无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B超显示炎性包块盆腔积液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 观察组显效28例(82.4%), 有效5例(14.7%), 无效1例(3.0%);对照组分别为13(38.3%)、11(32.4%)、10(29.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一般都有急性炎症病史, 如产后或流产后感染以及宫腔操作术后的感染。下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及细菌性阴道病上行感染也与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其病原体多为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及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应涵盖以上病原体, 选择广谱抗生素以及联合用药。替硝唑和阿莫西林胶囊联合用药对所有致病厌氧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起到了相互协同的作用。慢性盆腔炎主要病理改变为盆腔局部组织破坏, 广泛粘连, 增生及瘢痕形成。康妇消炎栓主要成分为:苦参、紫草、穿心莲、薄公英、地丁、败酱草、芦荟、猪胆粉等, 该成药作为栓剂直肠给药, 可在直肠中迅速溶解, 释放出有效成份[3]。组方中苦参、穿心莲、蒲公英具有抗菌消炎镇痛的功效, 直接被直肠黏膜吸收, 并扩散至体液及附近机体组织中, 局部药物浓度高;紫草、地丁和芦荟用于加速盆腔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状态, 提高新陈代谢, 利于炎症的消退, 积液的快速吸收, 迅速消灭炎症。促进受损组织修复, 加速新细胞的再生, 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3个疗程患者症状体征可有明显好转。特别对于子宫一侧呈片状增厚或索状增粗且伴有局部压疼的患者明显。结合微波理疗更能增加药物疗效, 理疗作用的红外线具有电磁波的多种生物效应与辐射温热作用, 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可激活多种生物学酶类, 提高机体免疫力;温热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增加, 血流加速, 改善组织营养状况, 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病灶在单位时间内更好地吸收中药有效成分, 提高疗效。
总之, 康妇消炎栓配合抗生素和微波治疗仪联合治疗, 效果显著, 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玉海, 李克湘.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导报, 2002, 8(6):316-317.
[2] 陈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中医学报, 2008, 23(1):58-59.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7-0067-02
急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急性的炎症。它为妇科常见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急性炎症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主要病因有: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经期不卫生、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等。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菌、厌氧菌等。急性盆腔炎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变为慢性盆腔炎而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值得注意。我院应用常规抗菌素药物治疗的同时配以全科妇科治疗仪(QK-S08D型)治疗急性盆腔炎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急性PID共100例,年龄为30~45岁,平均年龄为37.5岁,排除肝肾功能损坏,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过敏史。
1.2 方法
1.2.1诊断标准
1.2.1.1症状体征:戏法压痛或伴反跳痛;宫颈、宫体举痛或摆痛;后穹窿触痛阳性;附件区压痛。
1.2.1.2辅助检查: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脓性液体;B超检查可显示盆腔脓肿或炎性包块;盆腔积液>1.2cm;血常规化验WBC大于正常值;腹腔镜检可见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渗出或包裹性脓肿。
1.2.2治疗方法
将100例患者进行常规抗菌素治疗同时配以理疗,并随机分为两组:
全科组(50例):在常规消炎、抗菌治疗的基础上,配以全科治疗仪(QK-S08D型)治疗,选用强档剂量,照射部位分别以小腹部、会及腰骶部,配加归来、中极、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及足三里等穴位,轮流照射,距离为20cm左右,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
微波组(50例):在常规抗菌素消炎治疗的基础上,配以微波治疗仪,选用功率为20W,照射部位及距离同全科组,每天1~2次,每次时间为30分钟。
1.2.3效果判断
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随访。治愈标准为:(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及辅助检查阴性。(2)好转:临床症状消失,体征减轻、辅助检查个项指标接近正常。(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均同治疗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四格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照分析(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情况
2.2 两组病情复发对照比较(见表2)
全科组病情复发率为4%,微波组病情复发率为20%,两组进行X2检验,P
[关键词]剖宫产术;切口;脂肪液化
[中图分类号] R719.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69-02
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切口脂肪液化使手术切口不能按期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本文回顾并总结了我院2014例剖宫产术后52例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诊治体会,以加强对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防治。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临床上出现以下情况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1)多发生在术后3~10d,患者诉切口有渗液和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脂肪液化切口长度为0.15~3.0cm,体温正常;(2)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3)渗出物为淡黄半透明状,油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无明显异常,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标本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选择2003年4月~2008年5月在我院剖宫产2014例中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52例患者资料,年龄21~33岁,平均25.7 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11例。孕期合并症:贫血17例,妊高征14例,妊娠期糖尿病6例。根据早孕和分娩时的体重和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如分娩时BMI≥27则为肥胖[2]。
1.2方法
应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由专人负责对抽样病历进行归纳总结。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切口脂肪液化的伤口愈合时间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脂肪液化发生原因
剖宫产术后发生脂肪液化为2.58%,手术切口方式、肥胖、高频电刀、孕期合并症均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关,横切口与直切口比为22/1244(1.76%)vs 30/770(3.89%),P<0.05;肥胖BMI≥27 与BMI<27比为3.55% vs 0.33%,P<0.05;使用电刀与否为3.31% vs 1.07%,P<0.05。重度贫血、孕高征与妊娠期糖尿病切口脂肪液化率分别达到5.35%、9.15%和11.1%。产次与脂肪液化的发生无关(初产/经产为2.48% vs 3.02%,P0.05)。见表1。
2.2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时间分析
脂肪液化后主要采取单纯伤口换药、加注射抗生素、加红外线理疗,三者的愈合时间分别为(19±5.23)d、(20±4.16)d、(11±5.35)d。单纯伤口换药与加注射抗生素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与红外线理疗比有统计学意义[(19±5.23)d vs(11±5.35)d,P0.05;(20±4.16)d vs(11±5.35)d,P0.05)]。见表2。
3讨论
3.1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
3.1.1手术切口的选择剖宫产术腹部可行纵切口也可行横切口[3]。纵切口的优点是快速、简易、空间大、出血少、胎儿易娩出,尤其对早产儿有利;缺点是影响美容,伤口愈合相对差。横切口的优点是能弥补纵切口的缺点,但纵切口的优点亦即横切口的缺点。因此,横切口宜较大,包括皮下、筋膜及肌肉的分离。根据本文统计分析,横切口比直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机会少些(1.76% vs3.89%,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应尽可能采用横切口。
3.1.2高频电刀的使用高频电刀可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率明显增加,减少电刀对脂肪层的切割是防止脂肪液化的较好办法[4]。本文的统计显示,使用高频电刀比未使用电刀发生脂肪液化的机会明显要高(3.31% vs1.07%,P0.05)。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在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时,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的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供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的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3.1.3肥胖在妇女妊娠期间,肥胖[5]是导致众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常肥胖妇女在产前、产时和产后发生异常的机会增多。Cedergren[6]的研究示病态肥胖孕妇的剖宫产率是正常体重孕妇的3倍。孕期体重增加越多,巨大儿的发生率越高,手术产率和各种并发症率随之升高,肥胖者更为明显。肥胖产妇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机会显著超过非肥胖产妇(3.55% vs 0.33%,P0.05)。肥胖使皮下脂肪厚度增加,术中对于脂肪的反复切割、钳夹、挤压等,使脂肪组织发生缺血,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产生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刘宝存[7]的研究表明,皮下脂肪超过3 cm以上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而且随着脂肪厚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3.1.4妊娠期合并症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特别是中重度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对母亲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更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及存活。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高危妊娠的常用有效手段,对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有显著成效,但剖宫产毕竟是手术,存在麻醉意外、出血、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方面均有较大的风险。贫血特别是重度贫血发生脂肪液化率高达5.35%,孕高征与妊娠期糖尿病切口脂肪液化率分别达到9.15%和11.1%,严重影响产妇的恢复。
3.2脂肪液化的治疗
及时的局部处理,提供良好的修复环境是加速愈合的关键。若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液化的范围较深、较大,且经挤压排除渗液加强切口换药,治疗2~3d后,切口渗液无减少迹象,应及时拆除部分缝线,内置碘伏纱条,充分引流。部分切口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应及时Ⅱ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若渗液较少,液化的范围较浅、较小,无需拆除缝线,挤压切口排除渗液。辅以红外线照射切口,可使切口顺利愈合,较单纯换药及注射抗生素缩短伤口愈合时间(11±5.35d,P<0.05)。由表2可知,抗生素的应用意义不大,无需静滴或肌注抗生素,可给予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激光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8],认为弱激光刺激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功能、调整身体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等,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微波(功率20~25W)和红外线照射具有抗感染、促进组织愈合等功能,对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或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显著[9]。
3.3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1)充分做好孕前准备,科学加强营养,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定期检查,及早治疗。(2)重视切口液化,早期诊断和处理。对于术后患者,特别是肥胖和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的患者,一旦发现有黄色渗出液后应及时处理。(3)手术操作的技巧与切口脂肪液化有关。脂肪液化[10]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切割、钳夹损伤及血运较差等引起。因此,手术操作要精细,尽量采用横切口,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4)高频电刀的使用。正确使用电刀,特别对于肥胖产妇,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应将电刀强度调到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另外电凝止血灼点尽可能的准确而小,不应在钳夹组织较多的血管钳上长时间电凝,造成大块组织灼伤坏死。(5)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一味加强抗生素的使用意义不大,辅以理疗如红外线治疗、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可加强疗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 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 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疗体会[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
[2] 彭凌湘,乐江华,劳一平,等. 孕妇孕期肥胖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99-4100.
[3] 江森. 关于剖宫产术几个问题的探讨[J]. 现代妇产科进展,1998,7(2):101-104.
[4] 岳树强,窦科峰. 电刀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外科杂志,2002,10(1):51-52.
[5] 乔福元,龚洵. 肥胖妇女的妊娠期疾病[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2):713-715.
[6] Cedergren MI. Maternal morbid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J]. Obstet Gynecol,2004,103(2):219-224.
[7] 刘宝存. 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 15(5):390.
[8] 骆东辉. 半导体激光治疗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57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8,48(12):67-68.
[9] 杨全兴. 微波及直线偏光红外线对脂肪液化的愈合作用探讨[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25(5):436.
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暖宫贴贴于对应气海穴的内裤外侧,每12小时换一贴,连用3贴;对照组术后不给予暖宫贴贴敷,其余治疗相同。结果 观察组术后阴道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阴道平均出血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子宫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使用暖宫贴在减轻子宫疼痛程度、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可以缓解术后腹痛、腰背酸冷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暖宫贴;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01-02 中图分类号:R 71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21
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容易出现子宫疼痛、阴道出血多、出血时间长等子宫复旧不良的症状[1],以及腹痛、腰背酸冷等不适,以至留下慢性盆腔痛、痛经等后遗症。笔者应用暖宫贴促进产后子宫复旧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因有停经史(停经49天以上)来本院门诊就诊,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证实为早孕,无阴道炎,血尿常规、心电图均正常,无严重内外科、内分泌等合并症,且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0例,年龄18~40岁,平均(26.5±7.85)岁,初次人流23例,占38.3%,非初次人流37例,占61.7%。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孕次、产次、停经天数、既往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无痛人流方法按照人流操作常规进行吸宫术或钳刮术。术后留院观察2小时,了解其出血量,并于术后1周、4~6周各复诊一次,了解出血情况和停止时间,有无其他并发症。观察组在人流术后给予暖宫贴(天津康乐产业有限公司,康乐牌)3贴,将暖宫贴贴在对应气海穴的内裤外侧,每12小时换一贴,连用3贴;睡时勿用,注意使用中若感觉过热,可适当加以隔垫,谨防烫伤。对照组术后不给予暖宫贴;其余治疗不变。
3.主要观察指标 ①阴道出血时间:自术后阴道流血开始至完全停止持续的天数(d)。②阴道出血量:与自身平常月经量(一般月经量为50~80 ml)相比,超出一倍者为量多,相同者为中等,少于50%者为量少。量的计算:以普通卫生巾阴道流血扩散面积估计阴道出血量,即1/2卫生巾血液面积相当于10 ml阴道出血量,当血液面积≥1/2卫生巾面积时,要求患者立即更换卫生巾。③月经恢复情况:月经周期及量与既往有无明显变化。④腹痛、腰背酸冷等不适、慢性盆腔痛、痛经等后遗症发生情况。⑤视觉模拟评分法[2](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VAS用于疼痛的评估在我国临床使用较为广泛,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临床治疗前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即可得出较为客观的评分,并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阴道出血量比较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两组阴道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5,P<0.01),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平均出血持续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8,P<0.01),观察组出血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
2.腹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腹部疼痛评分为(3.33±0.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0±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5,P<0.01)。
3.术后一般情况 临床观察到大多数患者月经周期及量与既往比较无明显变化,月经恢复时间为26~56天,平均39天,部分患者感腰腹酸冷,使用“暖宫贴”后有温暖舒适的感觉,明显缓解了腰腹酸冷等不适感。
讨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作为女性计划外妊娠的补救措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一种安全、简便、副反应轻、效果好的非手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但人工流产术并非完全没有副作用,保养不当会有感染、慢性盆腔痛、痛经、月经失调等后遗症,将给女性健康带来威胁。人流术对子宫内膜是一种机械性损伤,它不同程度地损伤子宫内膜,尤其是宫体部内膜,再孕时可致蜕膜组织及相应肌层发育不良,从而引起妊娠及分娩多种并发症[3]。且人工流产术会使女性阳气虚弱,气血两亏,此时若保养不当,容易受到寒邪之气的侵扰,犯下一些妇科疾病。因此,防止寒邪之气的侵袭是术后保健的关键。
暖宫贴是从纯天然原料中提取,经科学配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铁粉、水、木粉、活性炭、无机盐等。采用现代高科技工艺使中医外治与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物物理新材料巧妙结合,充分发挥了物理温热和红外线理疗的协同作用。其温度半小时可达36.5℃,以后维持温度55℃达12 h,温度降至43℃维持1.5 h。暖宫贴产生的远红外温热理疗可激活子宫的活动机能,促进血管、子宫正常收缩,加快子宫内组织的修复生长,加快恶露的排出,防治人流术后的疼痛,还能抵御各种细菌对子宫的侵害,使受术者顺利度过流产之后的虚弱阶段。同时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慢性炎症的吸收、消散。现广泛用于流产术及分娩后,以减少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产后恶露、腹痛等相关后遗症的发生[4-6]。气海穴位于任脉,位于脐下1.5寸之处,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赤白带下等妇科疾病。验证于临床,气海穴对于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新瘥、产后体虚等证以及因体虚所导致的外邪侵袭等病均可取其作为治疗要穴,从而获得显著疗效。气海穴底部即为子宫底部,人流术后局部贴敷暖宫贴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并且应用穴位的近治及远治作用,发挥其培元固本,暖宫护阴,调和气血,祛风散寒之作用,疗效更优。
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使用暖宫贴在减轻子宫疼痛程度、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可以缓解术后腹痛、腰背酸冷等症状,而局部外用,避免了术后服药对胃肠的刺激等弊端刺激不适的弊端,具有“一贴多效”的功能,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852-2893.
[2]宋,傅志俭.临床疼痛学[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10-523.
[3]杨爱华,梁莉萍.人工流产对再孕的影响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3,31(4):346-347.
[4]黄晓虹. 生化汤加味配合暖宫贴促进产后子宫复旧72例临床观察[J].医学文选,2005,24(5):779-780.
[5]王 焕,黄 敏. 暖宫贴减轻药物流产后腰酸腹痛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3):301-303.
一、治疗方案
1. 顺气孔开孔位置。牛、羊、猪均在上腭齿板第一条腭褶间的正中,有一三角形切齿,两侧各有1孔,即顺气孔的开口。此开口有的地方叫“鼻腭管”,有的地方称其为“窍眼”。而顺气孔的另一端约1/6处微向上是个盲管,后端抵达筛骨处有1层薄膜,在1/6处微向下开口于咽喉。
2. 插枝材料。多采用桃树、榆树、柳树、李树、冬青、桑树等的枝条,要求软硬适中且较直,粗细0.25厘米左右,削去枝皮,使其光滑。插枝长度牛的为35厘米左右,羊、猪的为16厘米左右。
3. 操作方法。牛、羊用木棒横架于口中,使嘴巴适度张开,掀起上唇,露出顺气孔,用枝条小心插入孔内,以5°的角度向前、向上徐徐推进,直至抵住筛骨板为止。树枝插好后,除去口内木棒,任其舌头自由活动。猪采用横卧保定或将猪两前肢提起,用木棍横插口内予以固定,然后将备好的枝条插入两顺气孔内(方法同上),直到插不动为止,并将多余枝条剪掉,除去木棍,病好后将枝条取出。
二、治疗病例
插枝后一般2~4天痊愈,慢性病例需8天左右。现将几个典型病例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1. 2008年5月21日,楚侯乡太后村村民侯某家1头2岁牛患瘤胃膨气,前来就诊。患牛当时张口呼吸,站立不安,左腹部鼓胀如篮球样,拳头压之弹性极强,叩诊为鼓音。当即用一柳枝插入右顺气孔,术后10分钟即行嗳气,20分钟后腹胀消失,30分钟后开始吃草,并排尿。到晚上8时反刍,次晨痊愈。
2. 2008年7月30日,李汉乡西三里村刘某牵来1头左眼患角膜炎的病牛。就诊时左眼角膜被一层厚厚的白翳覆盖,无视力,结膜发紫,有眼屎,已患病3天,其他一切正常。用柳树枝条插入右顺气孔,让其牵回观察,到8月3日发现白翳变薄,并怕光,有视力,8月6日白翳已退完,牛康复。
3. 2009年8月18日,城关西阳村村民王某用手扶拖拉机运来3只羊就诊,均为急性瘤胃膨气。畜主用食盐撒入其口内,并让本村兽医用针头放气均不见效。笔者同样采用插枝疗法进行治疗,用桃枝插右顺气孔,两只羊30分钟后开始嗳气,腹胀消失,2小时后食草,5小时后开始反刍;另1只羊插枝半小时后不见嗳气,左腹部仍胀如鼓,因畜主着急,于是在左顺气孔又插入桃枝1根,20分钟后患羊开始嗳气,30分钟后胃胀消失,开始食草,3小时后反刍,痊愈。
4. 2010年6月份,大闫乡景庄村贾某的1头奶牛产后发病,症见食欲、反刍稍减,呼吸急促,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诊断为产后虚喘。笔者对患病牛进行插枝理疗,插枝两天后喘息减轻,第五天即痊愈。
三、小结分析
1. 通过对198例牛、羊、猪病插枝治疗的验证,该法对传染性疾病无效,对非传染性疾病则疗效显著。
2. 在插枝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分寸。一是选用的枝条必须光滑,长短粗细要适宜;二是操作时速度宜慢,注意安全,防止用力过猛擦破血管。
顺产伤口护理篇
顺产一般会留下阴道撕裂伤,或者会阴侧切留下的伤口。顺产产后并发症少,相对复原速度比剖腹产来得快。
恢复时间:因为会阴及阴道的血管丰富,所以切开处的伤口通常约1~2周疼痛感都已消失,大约在三到四个礼拜即可完全愈合。
伤口部位:伤口位于尿道口、阴道口、交汇处。
防止外阴感染要点
1勤换卫生垫,避免湿透,让伤口浸泡在湿透的卫生垫上将会很难愈合。
2每天要用温水勤冲洗会,尤其每次便后更要用消毒棉擦拭冲洗外阴,切忌由后向前擦,应该由前向后。
防止会阴切口拆线后裂开要点
1产后早些下床活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鱼汤、猪蹄汤等汤饮,不吃辛辣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
3当发生便秘难解时,不要屏气用力,可用开塞露帮助通便。
4拆线后的几天内,避免做下蹲用力动作,如在解便时,宜先收敛会阴和臀部后再坐在马桶上,屏气用力常常是会阴伤口裂开的原因。
5坐位时身体重心偏向右侧以防伤口受压切口表皮错开。避免摔倒或大腿过度外展,这样都会使伤口再度裂开。
6不宜在伤口折线后当日出院,因伤口裂开多发生在伤口拆线当天。
避免伤口发生血肿要点
1术后最初几日内产妇应采取右侧卧位,这样可使伤口内的积血流出伤口外,不致发生血肿,也可防止恶露中的子宫内膜碎片流入伤口内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2术后注意刀口情况,如果在术后1~2小时内伤口出现疼痛,并且越来越厉害,应马上与医生联系,很可能是缝合前止血不够而形成血肿。
3有血肿时可用50%硫酸镁溶液冷敷。
会阴切口发生感染护理要点
1当伤口出现肿胀、疼痛、硬结时,遵循医嘱服用抗菌素,局部采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浸泡伤口,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
2用清热、解毒、散结的中药(请中医开药)煎液倾洗伤口也有很好的效果。
3可在家中用台灯进行局部理疗,但须注意不要烫伤。
伤口水肿护理要点
1伤口水肿,可用95%的酒精纱布或者50%的硫酸镁溶液热敷,湿敷,每天做2次。
2卧位时抬高些臀部,以利回流因而减轻水肿。术后一周内最好进无渣饮食,即含纤维质少的食物,如牛奶等,以防形成硬便而不利会阴切口愈合。
日常护理tips:
1要保持外阴清洁,自分娩第二天起用10%的洁尔阴液冲洗外阴,或用10%洁尔阴擦洗外阴,每天两次直到拆线。如感到外阴伤口肿胀、疼痛,要及时就医,一般可用95%酒精纱布湿敷或50%硫酸镁热敷。
2保持大小便通畅,便后要冲洗外阴和。勤换卫生垫,勤换内衣。
3平时睡眠或卧床时,最好侧卧于无会阴伤口的一侧,以减少恶露流入会阴伤口的机会。
轻松清洗妙招:
新妈妈要做好身体的清洁工作,可是,刚生完宝宝的那几天,因为伤口疼痛,很多人无法像平时那样蹲下来清洗会位,用什么办法才能让清洗工作完成得即轻松又彻底呢?
让产妇坐在抽水马桶上,把温开水装在水壶里,家人拿住水壶让水慢慢地冲在产妇的会,产妇一边用手轻轻擦洗,这个方法绝对是即卫生又省力。伤口也可以恢复得更快。
另外,在产后头几次排便时,可以拿一块干净的垫子托在会位保护缝合伤口,这样还可以起到止住缝合处似乎要裂开的感觉(事实上,它们是不会裂开的)。
剖腹产伤口护理篇
剖腹产因部位的不同,在促进伤口复原时就必须运用不同的技巧。
恢复时间:剖腹产手术伤口范围较大,完全恢复大约需要五六周。
伤口位置:会阴和腹部。
促进伤口愈合要点
1剖腹伤口未愈合前请勿弄湿或弄脏,万一弄湿的话,必须立即擦干,并涂上优碘。
2术后,医师会在伤口上贴美容胶,美容胶上再覆盖纱布,纱布满4天即可取下,或潮湿时须立即取下,美容胶约在一周后撕下,改贴换气纸胶带。
3淋浴后可将伤口上的胶带全撕下,将伤口拭干后(无须擦药),以3M透气纸胶带2条,宽2.5厘米顺伤口贴上。
4贴透气纸胶带须与伤口平整密合,以压迫疤痕,以免变宽变厚,3~4天更换一次,可碰水,碰水以后用干毛巾吸干表面,满月后贴一层即可,持续3~6个月。
5使用透气纸胶带如有过敏情形,例如起疹、发红、破皮现象,则暂时不要使用,待改善后再继续使用。
6伤口较平的人使用透气纸胶带,若是易过敏、易产生疤痕体质的产妇,则可按医师指示,使用硅胶。
7每天用手指头轻轻按摩伤口3到5分钟,减少疤痕产生。
8避免阳光直接曝晒伤口,使疤痕颜色加深。
9腹部伤口有红肿、灼热、剧痛、渗出物等情形时,请返院就诊。
10避免拉扯伤口,满月后再做产后运动。
剖腹产后日常护理tips:
1会阴的清洁和顺产的相同,但是顺产需用煮沸的水,剖腹产只要用浴室热水即可。
2睡觉时采左侧卧睡,对血液循环最好,期间也可以更换姿势。
3取下伤口纱布后,先在伤口上覆盖一条干毛巾,再围上束腹带,以减少摩擦不适,束腹材质要软,不要宽,以免长时间使用不舒服。
4在咳嗽、笑、下床前,以手及束腹带固定伤口部位。
5下床时先行侧卧,以手支撑身体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
6手术一周后才可淋浴,之前可擦澡。淋浴后将切口擦干,可用75%酒精涂抹切口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7手术后刀口的痂不要过早地揭,过早硬行揭痂会把尚停留在修复阶段表皮细胞带走,甚至撕脱真皮组织,并刺激伤口出现刺痒。
8手术后,阴道会有少许的恶露流出,可使用卫生棉保持干燥,但是如果血量超过月经量,应尽速就医。3~4小时要排尿一次,并注意排尿时是否灼热或刺痛的感觉,以防尿道感染。涂抹一些外用药如肤轻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止痒。鼓励新妈妈在手术后多散散步。散步能帮助新妈妈尽快恢复胃肠系统功能。在手术后1周内,每天测量两次体温(如果新妈妈自我感觉身体不适,应增加测量体温次数)。
14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紫外线刺激形成色素沉着。
15保持疤痕处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去汗液。
16勿迅速减肥,以免脂肪流失、内脏下垂、皮肤松弛。产后第7天与第42天至医院回诊。
提醒:出院时,医生会在新妈妈的伤口上贴一块敷料包。这块敷料包最多只能贴3天,到时候一定要撕掉。很多新妈妈怕伤口暴露在外面会引起摩擦,其实只要穿上生宝宝前的孕妇内裤,就能盖住伤口了。另外,现在缝合伤口的多是羊肠线,万一遇到线头外露的情况,妈妈可别用剪刀去剪,也别试着去抽,等产后42天复查时,让医生来解决。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病因;治疗进展
慢性盆腔疼痛主要指病程大于6月,呈现无周期性,使用非镇痛药物可缓解,发生于盆腔的疼痛症状,是妇科常见性、多发性病症,病发率达18.3-26.3%。盆腔疼痛的特征主要有慢性症状,难以寻找确切病因,不宜确定病因与症状的关系。慢性盆腔疼痛是盆腔周围组织出现障碍的结果,直接导致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家庭生活、社会行为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
1 病 因
盆腔淤血综合征,又称卵巢静脉综合征,是引起妇科盆腔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其症状涉及广泛,而患者自觉症状与客观检查常不相符合,在体征上常与慢性盆腔炎相混淆,故此类患者常被误诊为慢性盆腔炎或慢性附件炎而久治不愈。任何使盆腔静脉流出盆腔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成盆腔静脉瘀血。和男子相比,妇性盆腔循环在解剖学、循环动力学和力学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是易于形成盆腔瘀血的基础。盆腔静脉的侧支循环较丰富,网络较为密集,且由于盆腔静脉较为薄弱,无静脉瓣,无法阻断静脉的回流,极易导致盆腔内淤血,引起盆腔静脉怒张,因慢性缺氧导致结缔组织增生、淤血与水肿,临床特点主要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感确实、腰骶痛、腹痛等。给予妇科检查,可显示有阴道、外阴呈现蓝色,宫颈肥大且质软,静脉曲张。轻压双侧或一侧的卵巢部位,均可引起疼痛,属于盆腔瘀血证常见性体征,然而盆腔内无触痛包块、结节。给予阴道超声检查,几乎可有效诊断。实施腹腔镜检查,也可有效诊断盆腔淤血,然而因盆腔静脉直径不同,没有确定数值,在镜下诊断受到客观性限制[1]。
慢性盆腔炎,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多数是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约占90%以上。而由于盆腔器官多由内脏神经支配,疼痛感觉常定位不准确,而炎症本身并不是只单独局限于某个盆腔器官。慢性盆腔炎的来源外界病原体、阴道内菌群,主要在不洁性生活、流产、人工流产、产后等后发生感染,继发输卵管内膜、子宫内膜炎症扩散,通过肌层导致盆腔腹膜、周围结缔组织出现炎症。主要包含有子宫几眼、输卵管积脓、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积水、盆腔结缔组织炎症、间质性输卵管炎症等。因炎性细胞浸润、周围组织粘连、炎症局部充血等,均可导致盆腔疼痛。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特点主要有持续性腰骶部酸痛、坠痛、下腹隐痛、月经期症状加重等疼痛特点。患有慢性盆腔炎者,通常伴有急性盆腔炎史,其症状随个人机体状况改善而时轻时重,常伴有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等症状,长期患病者,会出现纳差、精神萎靡、乏力、失眠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宫腔壁表面以外的异常位置而引起的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一般在盆腔内,也可异位到盆腔以外的器官,继发性进行性痛经为其主要特点,病因复杂[2],难以用一种学说完善解释:①经血倒流及内膜种植。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这种说法最有说服力,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②体腔上皮化生。体腔上皮有分化潜能、受炎症、内分泌等因素激活后,可化生为子宫内膜组织、脐部、腹股沟部及其他盆腔以外的内膜异位症。③淋巴或血行播散。如偶见盆腔淋巴结、大腿部或胸膜处的异位子宫内膜。④胚胎发育过程中副中肾管残余组织演变。疼痛为主要症状,最常见的是继发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初潮头几年无痛经,以后开始出现症状,重者疼痛从经前持续到经后,为下腹或腰骶部痛,伴有呕吐、虚脱、坠胀、便意、大便困难、腹泻、便血或低热等,部分患者则表现为或合并慢性盆腔痛或痛,月经不规则或月经量增多也是其常见症状。
盆腔创伤后,由于盆腔生殖器官经过手术、分娩、创伤、阴道难产后,出现的器官变位、器官切除、组织创伤等,都需重新调整血液后,方可软化疤痕、修复创面。有关研究报道,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节育手术。接受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患者,术后导致慢性疼痛,其机制较为复杂,在术后疼痛复发,不可完全避免。子宫切除术会影响卵巢的血液循环,周围组织粘连、卵巢周期性喷张、淤血与充血等,均可引起慢性盆腔疼痛。在术后,有少量功能性卵巢组织残留,引起卵巢综合症,也可引起盆腔疼痛。
盆腔粘连,盆腔粘连是指盆腔内的组织器官,譬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器官由于感染了细菌或者病毒以后,使的组织器官发生了炎性病变,如常见的有子宫输卵管炎、卵巢炎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组织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月经前后疼痛加剧。其粘连部位与触痛、疼痛部位相关,盆腔粘连引起慢性盆腔疼痛,与其他盆腔气管扩张、脏器自然活动受到限制相关。然而粘连范围与疼痛程度不明确联系[3]。
盆底松弛,主要以盆腔内气管下垂为主,例如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子宫后屈、子宫后倾脱垂。主要发生于双胎、阴道难产史、巨大儿产史、经产妇等,因器官失去支托,导致腹压下垂。筋膜与韧带遭受牵拉,导致骶前神经丛、盆腔神经丛受到拽扯,导致骶背部疼痛、下腹疼痛等。例如卵巢脱垂,其下腹两侧的深处卵巢神经丛受到拉扯,而引起月经增多、下背部疼痛、通、慢性盆腔疼痛,有时会伴有肠道功能、膀胱功能障碍。
肛提肌痉挛,是慢性盆腔疼痛的忽视的病症,该疼痛放射至腰骶部、后背部,在卧位时能缓解。接受体格检查时,触及肛提肌疼痛,收缩肛提肌疼痛可加重,以便于确定慢性疼痛的病因。在检测时,嘱托患者进行阴道收缩,练习收缩盆底,放松肌肉,可达到治疗作用。
性刺激失调,由于性刺激失衡,例如雌激素过剩,孕酮缺乏,均可导致盆腔内疼痛。由于雌激素过剩,经前血管与淋巴充盈、组织水肿、盆腔内组织肿胀等,周围盆腔神经纤维受到压迫时,均导致坠胀性盆腔疼痛,常伴有醛固酮增多、经前紧张症。
2 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主要三个方面:其一,使用外周性止痛剂,主要包含乙酰氨基酚、非类固醇抗炎药物、阿司匹林等,但具有明显的副作用,阿片类属于中枢性止痛剂,应用于慢性盆腔疼痛治疗中具有一定争议;其二,由于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常伴有抑郁症,可对于慢性盆腔痛的治疗可使用抗抑郁药物,可有效降低疼痛轻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其三,针对激素反应型者,例如子宫肌瘤、子宫肌力变性、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选择激素类药物治疗。使用孕激素,可有效治疗激素反应型盆腔痛,因避孕药的副反应低,且价格低廉,可作为治疗的首选周期性药物,若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其疼痛症状无明显变化,可改用丹那唑。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通常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治疗,因该类药物与手术治疗相比,其疗程无明显差异。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时,若在一年内出现反复,可给予重复治疗。对于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使用该药物均可缓解症状,但需要长期服药,若停药,症状会立即出现,主要适用于合并症、围绝经期,对手术耐受较差的育龄期妇女。针对盆腔瘀血证的治疗,可选择乙酰甲羟孕酮联合精神治疗,根据病因给予对症治疗,可取得良好疗程。针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较差,应选择局部与全身结合性治疗,注意局部理疗、劳逸结合与中药治疗[4]。
手术治疗,由于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属于诊治难度较高的疾病,如果单纯依靠体征、临床症状,难以确诊,可选择无创性辅助检查,例如盆腔B超、超声诊断、实验室检查等,尤其是盆腔B超,对于盆腔包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恢复快、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可有效降低慢性盆腔痛的误诊率,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目前,对于慢性盆腔痛的检查,最好的方法是腹腔镜检查,其诊断阳性率高达84.6%,该方法可直接对盆腔进行探视,若必要,还可选取组织实施病理检查,以为慢性盆腔痛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在腹腔镜下,还可进行一些质量,例如卵巢囊肿剔除、病灶烧灼、松解盆腔粘连、缩短骶骨韧带、悬吊圆韧带等。必须向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将泌尿道、胃肠道、骨骼肌肉系统等疾病排除,对无病因引起的盆腔疼痛,且超过7个月患者,给予腹腔镜检查。对于慢性盆腔疼痛的手术治疗标准,已有相关确定,作为术前的必备条件,但美国妇产科科学会并未正式通过。手术治疗时,患者具有长期接受疼痛折磨、希望保留生育能力、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给予性生理学、精神病学等治疗指证。部分患者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盆腔疼痛,但无法有效缓解,腹腔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对于附件神经切断术、子宫神经切断术、粘连性疾病的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5]。
心理治疗,针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需加强心理治疗,以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在治疗时,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的治疗原则,同时,需加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根据不同病因、患者年龄差异,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向患者详解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相关知识,明确病因后,给予正确处理。慢性盆腔痛的治疗虽然成功,但不表示患者的疼痛得到完全缓解,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精神、家庭生活、工作能力得到完全改善。另外,还需将坚持服药、长期远离手术、治疗配合性作为诊治的重要标准。
3 结 语
总而言之,慢性盆腔疼痛属于多病因综合征,且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疾病诊断,其治疗措施也各不相同。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疗法、辅助理疗的同时,还需加强心理治疗,以利于提高疗效,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身心健康、疼痛症状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
参考文献
[1] 李仁杰,经燕.许润三教授运用补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860- 862.
[2] 张晓薇,欧璐.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4):195- 197.
[3] 付丽萍,陈素文.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08,43(6):23- 25.
关键词:妇产科剖腹手术临床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30-02
1抗生素在剖腹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前,抗生素在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妇产科手术中。通常,不管妇产科手术是否发生感染、手术种类如何,在手术后使用抗生素似乎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根据临床试验证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阴士子宫全切术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认可,但是关于腹式子宫全切术用药方面的价值还未达成一致意见。笔者通过研究一些文献,同时结合自己在临床上的体会,探讨抗生素在妇产科剖腹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
1.1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一般而言,健康的妇女的阴道和宫颈管中仍然存在很多细菌,不仅仅包括乳酸杆菌等非致病菌,还包含有大肠杆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据有关专家临床经验表明,厌氧菌是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细菌,高达60%。与此同时,下生殖细菌也是引起妇科手术污染的重要来源,引起感染常见的感染因素包括:胎膜早破、术前贫血未处理、产程时间过长、手术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及患者的抵抗力较差等。由于存在较多的感染因素,从而也大大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几率。
1.2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在经过多名专家的长期研究中,总结出科学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后的感染率以及发病率。同时我们要认识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只是可以预防某一方面的感染,要想达到全面预防感染还需要采取其他相关措施,比如说在手术前增强患者的体质、了解手术的适应症等。因此,在手术结束后为了预防感染,也并不是对每一位患者都使用抗生素,而且我们也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努力减少感染因素。例如,对于切除一般附件、结扎手术就没有必要预防用药,但是对于剖腹产手术以及手术时间过长的恶性肿瘤手术,就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后的感染率,加快康复,减少住院的时间。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妇产科剖腹手术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是有选择地应用,也就是说只有满足相关条件才能够使用,绝对不可以滥用,避免发生医源性并发症。
2妇产科剖腹手术切口液化的病例探析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抗生素广泛应用在医学临床中,有效地降低了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然而,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伴随而来的肥胖者也不断增多,剖腹产人数也迅速激增,从而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几率也明显增大。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还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易发生医疗纠纷。笔者通过对我院妇产科在近十年剖宫术产后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总结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1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简而言之,切口脂肪液化是妇产科剖腹产手术过后最为常见的病发症状。如今,关于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形成的机制还不明确,然而从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体型肥胖、有贫血症状、滞产、妊娠期间水肿都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同时笔者认为肥胖是形成剖腹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体型肥胖的患者,皮下脂肪厚度较大,而且脂肪组织容易坏死,因此很容易产生渗透液。糖尿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差,从而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低下,这样就出现了术后切口愈合能力较差,因而脂肪液化发生率较高。除此以外,缝合技术对切口的脂肪液化也有重要影响,若缝合地过于松散,容易造成漏缝遗留死腔;若缝合地过于严密,容易造成血运不佳。而且手术器材的影响、不彻底的止血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脂肪无菌性坏死,导致脂肪液化。
2.2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
(1)及时治疗患者的原发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手术前应该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保证患者在手术时能够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要认真检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后的血糖水平,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立即治疗,避免在手术过后,因咳嗽而加大腹压,导致切口开裂。
(2)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谨慎地操作,尽量做到一次性切开皮下脂肪层,这样就可以减少电刀和脂肪组织接触时间,同时要彻底止血,适度并及时地缝合。
(3)手术后要重点观察患者切口情况。手术完成后的48个小时内,要对患者进行微波理疗这样才能够促进患者切口处血液循环以及渗出物的吸收,以便促进伤口的愈合。除此以外,在手术后换药要认真观察敷料上渗透液的颜色和用量,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3红光照射对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
3.1基本资料。从我院12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有36例子宫肌瘤患者、10例异位妊娠、38例剖宫产、20例卵巢肿瘤、6例宫颈癌、8例子宫腺肌症、2例其他,年龄从22岁到72岁不等。将他们进行抽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照统计学原理,两组患者在病重、年龄、腹部手术切口程度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临床表现:腹部切口出现水肿现象的患者在手术过后会出现发热症状,同时体温也维持在37.5-38℃之间。若触摸腹部的切口,在切口的周围会伴随硬结,及时拆线后,切口也会自动裂开,深度达到腹直肌。通常情况下,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症状为:体温较正常、未出现疼痛现象、切口处也无红肿等炎症反应,若拆线后切口会自动裂开,长度为5厘米左右,创口内会出现黄色液体,未出现浓汁或者血液,脂肪组织呈现出灰黄色而且容易脱落,皮下组织脂肪缝线露出。
(2)裂开处理及结果。由于切口出现血肿而导致切口裂开但是未感染的患者,应该及时清理创口并进行缝合,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消毒、麻醉局部、清除血肿,同时要用双氧水冲洗切口,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含庆大霉素)清洗伤口,间断张力缝合3-4针,同时留一些缝线备用,间断缝合腹直肌后,要缝合皮肤。此外,还可以将橡皮放置皮下,以便引流,在手术结束24小时后可以去除,在手术后还应该重视营养治疗。
①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后都进行了预防性的抗炎止血治疗。而观察组使用了某医疗仪器开发公司生产的红光治疗仪进行红光照射。
②腹部切口愈合评价标准。创口的完全愈合表现为皮损结痂,疼痛将近消失;显效表现为皮损部门约一半面积结痂,疼痛明显减轻;有效表现为皮损约三分之一面积结痂,疼痛减轻;无效表现为皮损结痂面积不足三分之一,疼痛无变化。
③对切口血肿和营养不良而导致创口裂开深达腹直肌甚至更深的患者应该及时再次地进行缝合;对于那些因脂肪液化而导致的切口裂开,而且裂口没有达到腹直肌未出现感染的也同样需要再次缝合;对于切口脂肪液化部分裂口但是未受到感染的患者,应该挤出存在的液体并胶布将伤口粘住,促使自然恢复,若患者创口内部溶液较多或者出现感染状况的,应该防治引流条并用胶布牵拉,及时换药,等长出新鲜组织时,用胶布固定切口。
3.2红光照射对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疗效的比较,两组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观察组取得了更好的功效,红光照射治疗所产生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生物体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由于在细胞中线粒体对红光的吸收作用较大,若红光照射在上面,就会导致线粒体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从而可以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糖原含量。与此同时,蛋白合成、三磷酸腺苷分解也会增加,这样就可以促进细胞的再生,更好地促进肉芽组织及其溃疡的愈合。除此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通过两组试验表明,红光照射对促进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有着较好的效果,在临床中,使用红光照射,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体型肥胖、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在手术后应用是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禹秀芬.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J].中国自热医学杂志,2007(01)
[2]何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5(1)
[3]张晓辉,丁志芳.外壳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疗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1)
[4]古丽红.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46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看杂志,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