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第1篇: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第一节课;学生积极性

生物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生物学的世纪,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生物学,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就是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生物学科重要性也是日益彰显。因此,上好高中生物第一节课,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重视生物学科就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第一节课任务繁重,难度极大。初、高中学习存在很大差异,学习难度不同。九年义务制初中教材的特点是“浅、少、易”,而高中教材的特点是“起点高、难度大、容量足”,此外生物知识的学习也不连贯、不扎实。学生在初二生物毕业会考后,初三并没有开设生物学科,造成了知识的脱节。又由于生物为非中考科目,社会、学校、家庭对生物学教学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多数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动力。要完成第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需扫除以上教学中的障碍。作为高中生物教师,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为学生介绍生物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及作用

选择读高中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以考一所理想大学为终极目标。强调生物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生物在理综合中占90分,虽然所占分数最少,但没有生物理综合就要瘸腿,学不好生物想考一所好大学是很难的。与其他科相比,生物考查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少,题型主要以选择、填空题为主。如果物理或化学成绩不太理想时,好的生物成绩可以帮你在总分上“力挽狂澜”;如果其他两科成绩还不错,那么好的生物成绩可以为理综合“锦上添花”。这样的一段话可以让学生对高中生物产生一种强烈的信服感,对帮助他们学好生物的自信心的建立有很大好处。

二、强调生物学在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处于高中时期的孩子,他们的青春期心理特点极其明显,求知欲特别旺盛,独立性增强,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在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中,他们强烈期盼表达自己的见解,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为学生举例介绍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实际应用实例就是吸引他们眼球的最好方法。例如,如何运用生物科学中的DNA指纹技术帮助刑侦破案,在军事上如何利用仿生学迷惑敌人、隐藏自己等等。从情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难、再艰涩的学科都可以被学生接受。

三、教师好的授课技巧是让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关键,在这里我强调幽默教学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感染和吸引学生,能使自己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讲授,深化记忆,不但能使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而且能给学生留下一种上生物课既轻松又亲切的感觉,不仅能教好知识还能为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没有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要让新同学了解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的区别。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课堂纪律,强调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学习的保障。其次,介绍生物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应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及时做好课堂笔记,紧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最后,强调作业的按时完成和课外复习的重要性。由于学校尚未脱离“应试教育”,适量的习题和练习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印象的最好途径。

第2篇: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袖珍型“社会”;社会学干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71-02

引言

1997年9月,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世纪的话,那么21世纪就是生物学世纪……”放眼世界,“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的预言正在实现,而基础生物教学对其具有奠基性作用。着眼于我国教育实践,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需要中学生物教学同样面临着从教育理念到教学策略,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必要转变。在此背景下,广大中学生物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炼和总结,为基础生物教学构筑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正是诸多探索、提炼和总结的一个片段,试图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干预,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高中生物课堂:一个袖珍型“社会”

教学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的,这种特定的时空被称之为课堂。因此,课堂既是一个时空概念,也是一个实践概念,因为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体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表现为教师职业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价值规范等刚性约束。因此,课堂是一个有着严格秩序的组织化空间。这种组织化空间可以被视为一种袖珍型“社会”,因为它和校园之外的社会一样,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需要自己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规范。社会是有序的,课堂同样也是有序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课堂是一个袖珍型“社会”。既然课堂是一种“社会”,那么它就有“常态”和“病态”之分。“常态”课堂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病态”课堂则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种“病态”课堂就需要社会学干预。那么,“病态”课堂到底有哪些症状呢?或者说,生物课堂中存在哪些社会学干预对象呢?因为干预对象的确定是干预过程顺利实施的前提。

二、高中生物课堂的“病态”症状

当前高中生物课堂这种袖珍型“社会”,出现了一些“病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一)生物学科地位较低

学科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物科学被重视的程度。虽然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识,但由于我国高考制度几经改革,高考科目几度设置,表明高中生物学科地位不稳定。现在生物科学虽属高考科目,学科地位较以前有所提高,但因高考分值仅占理科综合的20%左右,这种分值比例与其在当今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匹配的。这种边缘化的地位,导致学生及其家长形成这样的错觉,即生物知识不重要,生物课不重要。研究表明,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影响。来自学生及其家长的这种负面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而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主体因素,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对教学质量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作为教学实施过程的主导者——教师,他们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更新,要求生物学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而教育改革的推进,更是要求生物教师不断丰富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理论,具备较高的教育技能和能力。但就当前高中生物教师队伍而言,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陈旧、能力素质不高,缺乏机会培训进修,等等,从而导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到教学质量,无法让学生和家长放心、认可。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的提高,依赖于良好的学生素质,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将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新旧知识交互作用,使原来材料在学习者脑中获得新意义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极为重要。然而就当前学生对高中生物课兴趣而言,他们尚未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长远的生物学习动机,缺乏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方式单一、被动、陈旧,缺乏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学习方法不当,也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设备不足

挂图、标本、模型、实验器材以及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开展生物课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知识传递的高效性,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获取、理解、巩固和探究生物科学知识。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备普遍不足,投入不够,设备陈旧。这种局面显然无法满足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需要,不利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社会学干预:高中生物课堂的再组织化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对高中生物课堂的社会学干预就是要实现这种袖珍型“社会”的再组织化。这种再组织化过程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

(一)树立高中生物教育的新理念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高中生物教育必须彻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包括:1)强化育人观念——在转变应试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变应试升学为素质培养。2)更新质量观念——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升学率”就是教育届的“GDP”,这种“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科学的质量观念应是有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地、主动地发展,从片面追求分数转变为促进全面发展。3)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观念看来,高中生物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严重阻碍了学生内在能力的开发。新教育理念应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能力,从改革教法入手,加强学法指导,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都得到能力培养和潜能的开发。4)树立现代学生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求知,使之从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

(二)确定高中生物教学的新价值

高中生物教学的新价值需要确认其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三方面。就教育价值来看,知识既是认识结果,更是认识过程;知识既是对事实、概念的系统描述,更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知识是综合的,既有纵向发展,又有横向渗透。因此,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应确定为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的综合。就社会价值来看,生物科学与人类生产实践、人类活动、社会发展联系密切。在教学中要辩证地引导学生理解生物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关注“生物—社会”,关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各种环境、人口、资源等社会问题。就人文价值来看,生物学科中蕴藏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以及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这些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

(三)建构生物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要建构高中生物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需要做到:建构生物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表现为生物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科学世界观和一般素质;其次,建构生物学科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表现为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建构生物学科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表现为正确理解考试的功能,使学生素质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素质的教育力量。

(四)创新生物学科的教育方式

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注重“做”,在“做”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技能,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帮助学生储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实现从“权威者”向“引导者”、“控制者”向“参与者”以及“预设者”向“合作者”的转变。与此同时,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结语

从社会学视角看,高中生物课堂可以被视为一种袖珍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教师和学生是主要的社会成员,教师职业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价值规范等,是主要的社会规则。这种袖珍型“社会”的“病态”症状表现为生物学科地位较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设备不足,等等。要实现“病态”向“常态”的转化,就需要对这种袖珍型“社会”进行社会学干预,其实质是实现高中生物课堂的再组织化,主要通过树立高中生物教育的新理念、确定高中生物教学的新价值、建构生物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创新生物学科的教育方式等途径完成。

参考文献:

[1]庞树奇,范明林.普通社会学理论新编(第三版)[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理科的一个重要科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学科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高中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点较多,且结合着实验和实证操作,这对高中生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对我们从事生物教学的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极其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高中阶段,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普遍注重语文、化学和英语三大主科的教学和学习,对于生物这样的“副科”并没有足够多的重视和认识,长此以往,造成了生物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在课堂上老师充当着绝对的主角,硬性的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强加给学生,学生的调动很不够,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课堂接收程度,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配备合理的师资力量,专业的生物教师少,一些学校绞尽脑汁,不愿意接纳生物专业教师,并且部分教师提供的知识并没有完全与社会接轨,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总是把非专业的“老”、“弱”教师安排去上生物课。

2.教科书结构和样式呆板、单调无法引人入胜。

目前实施课改之后,我们对教科书的选择虽然灵活了许多,但是和国外的相关科目教科书相比,我们的教科书仍然是以罗列知识点为主要目的,版式设计和插图等方面还是不够生动,适应高中生年龄特点和口味的内容不多。由于学生对于教材没兴趣,上面知识繁杂,太难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记住的东西,过了一会又忘记了,对于课本上知识的理解非常的肤浅,而且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欠缺,这样对于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生物课课时少,实验操作时间尤其缺乏。

目前高中的生物教学,一般是每周两课时,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完成很多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容易造成知识消化不够,更没有时间去安排很多的生动有趣的生物试验。高中生本身有过多的负担,对于生物课程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他们每天只有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更能体现成绩得语文、化学和英语等学科上,这样很难提起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重视和兴趣,会造成恶性的循环,对于高中生物的发展很不利。

二、创新生物教学方法的途径

从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手段和内容都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实施教育改革,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使之得到深化。具体来说,要对生物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确立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学生是生物课程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生物。学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乐趣,引导学生不断的去了解生物世界中奇妙的现象,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生物科学与周围事物和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2.让生物教学更加密切的联系生活。

生物学科作为高中理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自始至终给学生的感觉是“书本感”十足,理论感十足,是冷冰冰的理科科目。课堂教学效果的完美理想是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自我感觉中学到有意义的知识,那么针对高中生物,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尽可能地完善教学效果,那么就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在轻松有趣的课堂讲解下学习生物,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脱下生物“书本感”十足的外衣,使生物充分和现实生活结合,使得生物成为一门实实在在的,有亲和力的高中科目。

如果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每节生物课的中心问题融入到日常生活实际中,就会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是实际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学科,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倍感亲切。同时这种结合日常生活的教学方法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更有兴趣,也增强了生物教学的效果。

3.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生物作为理科科目,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具有直观性,科学性,实际操作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教学,使学生体验生物学科的真正魅力。就高中生物来说,其实验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观察型实验和判定型实验。观察型实验较为简单,实验者可借助显微镜等生物实验工具,对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形态等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型实验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叶绿体,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巩固了相关知识点。至于所谓的“判定型实验”,即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分析,来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就是我们所说的“判定型实验”。如: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种所谓的“判定型实验”的目的是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巩固了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基于以卜的实验重要性,任课教师必须特别注意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生物学习的主动性

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而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是建立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基础教育的主旨。

为了创造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话题,学生课下根据教师的话题,通过找资料看书等方式自己试着解决,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昨天的话题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讨论问题。这种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督促学生自己进行课后的预习工作.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高中理科科目,有着自己的学科特色,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现实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为了避免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陌生感和“书本感”,生物教师在课常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使生物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生物课堂教学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再次,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要充分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索的理性科学精神。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生物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元认知发展与主体教育.西南师大出版社.

[2] 张庆林.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4篇: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0.引言

作为高中理科教学的重点内容,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生物科学有一个根本的认识,同时掌握生物学科实验的基本方法,以提高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量储备,进而对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概念

从专业的视角来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让教师通过在课堂有效的策略让学生获得预期内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之后从认知上的不懂到懂、从没兴趣到充满兴趣的过程。所以,总的来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知识储备上更加丰富,在情感认知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管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高中生物课堂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根据

高中生物学科是由丰富的生物学事实以及生物学理论组合而成的学科知识体系,是在长时间的教学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学科,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提高探究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就是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根据,利用教材作为素材,通过教师在课堂设置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导向和调控,并辅之以激励和评价等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

3.1 做好与章节相吻合的三维目标方案

准备教案的目的是让教师对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予以合理安排。而要形成三维的教学目标方案,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确立一个合理的整体方案。在确立的过程中,要坚持"心有全局,整体把握"的基本原则。

例如,在讲授《遗传与人类健康》中的《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等章节的内容时,在设置教案的过程重要将现代生物技术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结合起来,以将生物学本质生动的展现出来。可以将"怎样预防遗传病"作为重点内容加入到教案的设计当中,而在讲授过程中则将知识、方法与情感等嵌入知识体系当中,让学生掌握遗传规律,知道如何有效的预防遗传疾病,为遗传疾病的预防提供一个解决途径。

基于此,教师在设置"三维目标"教案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其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意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认识到婚前检查,产检和遗传咨询的重要性;其二,过程和方法。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话题讨论当中,并学习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其三,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形成正确对待遗传疾病,体会到生物遗传学对社会的知道价值。

3.2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拓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延拓尤为重要,它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当前高考对学生知识发散能力的考察也更加注重,因此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延拓就十分重要。例如,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激素调节内容中,课本只对激素调节的发现和几个简单的激素调节范例进行了介绍。但是,在实际的考试考察过程中关于该部分的知识点却并非课本上介绍的那么简单。所以,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就应该适当的对这部分知识予以适当的扩展,适当的增加一些激素调节与控制的实例。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人体内的激素,并选择几种重要的激素来进行讲解。而讲授的内容可以包括这些激素的作用、分泌的部位以及当这些激素量过多、过少时对人体的影响,并分析这部分激素紊乱时如何处理等内容。通过延拓讲授的内容,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认为生物知识并不遥远,学习兴趣马上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得到提高。

3.3 充分挖掘生物实验课程的有效性贡献

在新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增加了部分生物发现史方面的内容,诸如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史、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激素的发现史以及酶的发现史等。这些发现过程其实也是生物学科的实验过程,它不但将生物学知识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呈现了出来,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途径与方法。同时,人们在探索生物知识过程中锲而不舍、勇于实践以及持续创新的学术态度对学生也是一种潜在的鼓舞,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在试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综合进行多种类型的教学方式,诸如演示实验、探究和调查、课外实践等,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实验方式和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方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3.4 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手段

在传统教学课堂之上,教学评价一般是在教学工作完成之后进行的,这种方式对提高学生积极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评价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促进平衡以及强化导向的方式使得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持续提高。同时,在多个环节插入教学评价环节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结语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际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提出了若干教学策略,给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方法 创新性分析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生物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生物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和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随着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以及生物学逐渐与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进行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新的知识,这一趋势扩展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使得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仅要求生物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技能。同时在通常情况下,学校教师缺乏一定的危机意识,对于生物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生物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致使生物教学效果差。[1]

2.生物整体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故而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实验教学,但是目前的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实验教学距离标准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生物教学实验场地拥挤,学生不重视实验课,实验操作误差,实验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等,同时,目前我国生物教科书采取“一纲多本”的政策,在选定生物教材的过程中,学校没有充分考虑教科书的更新换代,对于教科书更新不及时,影响了对于生物知识的更新速度,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同时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生物学科在高考分数比例中占得不高,导致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于生物的重视程度不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是一些学校教学安排的指挥棒,因为生物学科所占比例较低,学生和家长认为生物是不重要的,导致不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这就大大降低了生物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没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不明确,导致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内部动力不足。[2]

二、提高高中生物教育创新性的建议

1.加强生物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物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教学能力。由于生物科学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实验教学,因此,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实力,需要结合学校的实力和条件确保学生实验设施完备。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等更方便的使用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校兴趣。同时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需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加强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促进生物实验课形式多样化。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此外,要根据生物教学需要,及时购买和更新所需的实验设备,加强对生物教学硬件设施的保管和使用,并加强对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生物教学设施完备。

2.提升生物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实践,生物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提升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促进教师充分认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是生物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鼓励教师在备课的同时研究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创新生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给教师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因此,为了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自身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型升级,这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推进生物教育方法的创新

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环境下,生物教师应避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注重学生的差异,从帮助学生成长的高度,来创新生物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生物学习过程中,同时,学生们也需要发挥自己生物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接受生物教育,并且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合理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探索自己,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同时要结合具体的发展实际来促进生物教学法的创新和发展,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当然与此同时看,学生也必须改变学习方法。在教学方法上,生物教师应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生物的潜能,让学生探索知识,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日常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的课程学习内容和具体实际生活有目的的联系起来,通过生活实际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来吸引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学到生物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同时,加强生物实验课的日常学习和引导,也能吸引学生用生物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生物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组织开展各种生物知识竞赛,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3]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育现状,虽然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和修改的地方,因此加强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质量观,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采用现代化的生物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促进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伟靖.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质量――以梅州市曾宪梓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第6篇: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10-0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生物信息技术开始显示出其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已经成为近代科学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科目,促进高中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新要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新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适应素质教育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新标准要求,高中生物课堂积极进行改革,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各位生物老师共同努力,让生物课堂更加精彩。本文将浅论高中生物的课堂问题及我作为一名高中生物老师的处理方法,希望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一、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中有问题是正常的,每一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关键的是要能发现这些问题,并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然后才能解决问题。高中生物课堂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有老师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老师填鸭式的讲课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在以前的应试教育状态下,老师的授课方式就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只管接受,然后记忆就可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虽然目前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也出台了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但是高考的巨大压力仍然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赢得高考,不管是出于对高考的无奈还是难以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强行进行灌输,而不注重激发式教学。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也给了很多学生偷懒的机会,只进行机械记忆,不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不能做到学习和思考并重,那么学习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2、课堂以讲为主枯燥乏味。目前的高中生物课堂稍显枯燥,首先是老师不停地讲解,不管是语调还是用词都是单一的,另外,有些老教师还不会使用多媒体等设备,这样课堂就严重缺少吸引学生眼球的内容,导致学生对生物课程无兴趣。其次,实验课太少。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生物课程设置紧张,各位老师都在赶进度,以便为学生最后的总复习留出更充足的时间。另外,实验器材缺乏,尤其是农村生物实验器材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验课不断被压缩,在农村的一些高中甚至是没有实验课的,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导致了课堂的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下降。

3、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依赖心理。生物课程是一门需要学生自己通过生活、实验来领悟的学科,但是长期的被动学习让学生形成一种懒惰心理,不懂得在生活中学习和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学生有被动接受的坏习惯,他们从不主动学习,不主动动脑思考,只能被动接受,机械记忆,这样的学生缺乏对生物的兴趣,学习效率不高,更别提研究性学习了。

4、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在高中文理分科之时,生物就被当成是“理科中的文科”,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共识”。由于生物的记忆内容较多,再加上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解偏差,认为生物就是背诵不需要理解,而理科学生普遍倾向于理解性较强的学科,对于记忆性的学科就有“歧视”的现象。高考中生物在理综卷的占分比较低也印证了生物的“次等”地位,所以对生物的偏科现象已经不是个别学生的个别现象了,而是大多数学生的普遍心理。偏科严重影响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问题改正刻不容缓。

二、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改正,如果不能改正,那么前边不管做了多少工作都会付之东流。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丰富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内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老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师生间多一些互动与交流,多给学生发表意见和想法的机会,激发学生多思考,活跃课堂氛围。其次,老师要学会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最后,老师要适当增加实验课,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

2、激发学生兴趣。高中生物课是生物学的基础课程,高中学习生物课不仅仅是高考的要求,更是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兴趣,为以后培养生物学人才奠定基础。所以在高中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兴趣,而最好的兴趣培养方式就是在生活中体会,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生物无处不在。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逐步发现生物的博大精深,从而对生物学产生兴趣。

3、老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生物的思考,逐步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形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以往的课后作业都是呆板枯燥的课后题,基本上不需要学生思考或者实际观察,老师可以适当改变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上网查询或者通过同学一起观察、讨论,最后得到答案。我认为这样的形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7篇: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改;有效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和高中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教师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实现目标和教学要求。从高中生物教学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可以看出,新课标对高中生物教学产生的影响比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然而目前不少学校和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仍以传统的单一方式教学,这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环境下的生物教学要求。笔者通过生物课的教学实践,对在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做法,希望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所参考。

一、在新课改环境下生物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缺少生物学习创新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没有更新教学理念,只注重对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和技能,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生物学习的创新意识,没有对学生进行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重要性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缺少创新,学习效率不高。

2.教师教学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新课标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一些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能力素质的欠缺使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重要性和高中生物教学内涵的理解不深不透,不能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再加上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很快,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待改善和升级,造成了生物教学效率不高。

3.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单调枯燥

一些教师在生物教学上没有创新,方式方法比较单调枯燥,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方式,在教学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利于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

4.高中生物教学资源比较缺乏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比较缺乏,缺少与新课改配套的课程资源,特别是缺少生物课外练习题等资料,缺少多媒体教学课件,缺少生物实验必须的材料和实验设备,这些因素也制约了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素质

要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对高中生物新课标教学内涵和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发挥新课标的导向作用,用新课标的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这也是提高生物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应注重从教学理论水平和实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入手提高能力,教师应加强现代高科技生物知识的学习,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对我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使学生树立现代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以此来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下,提倡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中开展探究式学习,采用自主学习方式,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喜欢的内容来设计有兴趣、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辩论讨论等形式进行问题探究,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生物学科素养,有效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

3.加强生物实验教学,提高生物教学水平

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确定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加强对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生物课的教学水平有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合理优化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就能把生物知识通过实验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水平,需要进行综合课程改革,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有通过这样的改革才能提高生物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教学;生活化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的表现

1.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物教学要想达到生活化的目的,首先在内容上就要实现生活化,驾驭改革的方向是,要使教学的内容形成一个开放性和多元性的局面。因此,将生物教学的内容与平时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所学习的生物知识,这是一个较为动态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脂类和糖类”这一部分的时候,首先需要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回忆细胞中的有机物以及这些有机物中所涉及的脂类和糖类的内容。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是在饥饿的情况下,通常都会感受到身体没有多少力气,但是进食之后,就会恢复体力,这其中就要思考原因,因为平时吃的食物很多,我们并不能清楚地知道到底是哪一种食物能快速地补充人体需要的能量,再结合生物的知识,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就是糖类,那么由此就可以知道,食物中含糖类较多的对体力的补充是最快的。

2.教学模式“生活化”

生物教学想要实现生活化,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平时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将生活和课堂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的来源就是生活实践。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平时常见的物体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通常的做法是,学生可以将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与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一个全封闭的环境里,这样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但是换一个情况,将正在燃烧的蜡烛单独放在全封闭的环境中,蜡烛很快就会熄灭。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领会到光和光合作用的原理,自己动手,让事实说话,就会更加容易理解。

3.教学过程“生活化”

最后,还要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也就是要将生物学的知识理解成从生活中来,利用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很多细节。

例如:“种群数量变化”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将生活与生物联系起来,比如,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老鼠,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控制老鼠的繁殖速度和活动范围,这里就要用上生物学科中的很多知识。第一,可以先断绝它们的食物,将食物贮藏在安全的地方;第二,改变室内环境,硬化地面让老鼠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第三,可以将老鼠的天敌,也就是猫放到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控制老鼠的繁殖速度,会出现种群数量变少的现象。其实生活中很多的小常识都可以和生物学科联系起来,使生物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

二、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引入生活情境,营造学习气氛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带动他们主动学习。而大量的事实也证明,运用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联系课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课堂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生物迹象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2.利用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本质

很多的生物知识都是来自我们的生活,但是比生活要高出一个层次。只有在学习了生物知识之后,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才能正确地去面对。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应有的知识,并且可以让他们的世界观更加全面。在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素材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将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就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学生并不是不知道,只是缺乏相关知识的了解,只有问题化了之后,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去了解这些知识。

3.利用生物知识,指导学生生活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生活经验有限,但是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头脑与心理,这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其意义所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就要好好地将生物知识利用起来,以此来帮助指导生活中很多事情,来解释迷惑。

总之,要达到生物教学生活化目的,一方面要不断地增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老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生物的实体来自生活,而其本质就是要回归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孙战垄.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样态[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第9篇: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北师范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No.600864)资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4-0066-02

生物学科研究的是生命本质、生命与自然及其法则等,其内涵是有理有据的理论假设与仔细大胆的求证及精准求实的生物观察的结合。生物科学课程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是在严格的实验、敏锐的观察基础上的学习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把探究性作为教学基准点。教育本质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则是创新与知识的有机统一。因此,探究性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命题,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途径,是学生构建理论体系的重要过程,可以促进教与学的转变,达成学生具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一、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存在的弊端

1. 对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探究性理念把握不足

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与习惯的转变与提升,要求学习的客观存在是学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更是帮助学生进行构建探究的引路人,是探究性教学的执行者。但受制于教师力量及其他条件的瓶颈,教师往往是为了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探究行为的研究与实施。比如,一些高中学校生物实验操作课程的开设不能满足探究课时需求,或者仅仅对某一节课进行探究性教学,本质浮于表面,方式也是片面武断。

2. 严重低估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生物学科的本质是研究神奇的生命现象并试图发现其规律,这就决定了高中生物应该是建立在实验观察与理论学习结合的基础上的学科。但现实情况是,高中生物教师对实验课产生畏难心理,将做实验变成讲实验,自主实验变成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产生毫无建设性的教学。比如,对于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性实验,严重低估了其实验的延展探究性,而变成了学生事先就知道答案的伪探究,忽略了通过实验来达成知识内化的探究性过程及其中创新性的隐形条件,导致学生盲目地学习新知识,这无疑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策略

1. 要发挥学生的探究性主体

生物学科能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很多生命现象、生命本质及规律,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物学习缘由之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知识应该是来源于也是服务于生活的,生活与知识是一脉相承的。教师必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生活趣味化,让学生产生对科学探究的热爱,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在生活中的奇妙,明白科学就是生活,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师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责任人,是教学行为的存在主体,任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都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要务。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性教学中来,喜欢学、愿意学、知道怎么学,才能产生真正有益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把生物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来构建内化知识,搭建探究性教学的桥梁。

例如,在教授“细胞呼吸”一课时,引导学生发现细胞呼吸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戚戚相关:水果若放置时间过久会散发出酒精的气味;高强度体力劳动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堆置的稻谷会慢慢潮湿并发烫。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这些现象做出探究,教师再顺势讲解细胞呼吸的反应条件、反应产物以及要释放能量,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深刻的理解。

2. 要创设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之一便是提问与回答。问题可以是理解型、追问型和综合型等,而学生根据问题的不同可以做出不同的策略行为,这种策略行为应该是基于自己已有的旧知与生活经验,而与教师互动的过程就是对问题再认识与再加工的过程。因为一个好的问题是知识内化与形成的重要方式,是对先前的旧知与经验产生冲突并形成新知的过程,这与探究性教学的目的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教师可以问题类型为依据来创设不同的问题预设,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达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是具备主题、依据、任务等要素,可以较好的通过问题来解决问题。

例如,讲解单倍体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对多倍体的认识来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单倍体生物是不是只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呢?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吗?基于对多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认识,学生很容易产生疑惑:单倍体与染色体组的个数究竟有没有直接的数量关系?达成认知的矛盾,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便很容易得到单倍体应该是与生物体发育来源有关的正确认识。

3. 要通过探究性实验强化逻辑推理

生物学是建立在大胆假设、细致观察及合理步骤的科学实验基础上的,这一点可以从分散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各个实验窥得端倪,这些实验大多是作为知识的铺垫与导入存在的。比如在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条件时,便是通过“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来完成必要的知识储备。新课改理念下对探究能力的解读就包括了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及分析实验的能力。因此,通过具体实施实验来完成必要的探究是符合此研究背景的。而“人教版”探究性实验的数量并不可观,其中最典型的恐怕要数“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与“探究酶活性的条件”。对于这些典型的探究性实验要注重发掘其中的隐形条件,比如在上述提到的后者实验中,学生可以探究“沸水”与“冰块”对酶活性降低的不同影响等。

而对于占多数的验证性实验,也就是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一些重要的原理与定律正误的实验,又该怎样来完成探究性教学?笔者建议,可以适当地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比如在讲解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时,笔者就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将萎蔫的萝卜条与正常的萝卜条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放置在清水和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探究实验结果出现的缘由。

通过对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进行探讨,希冀可以让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肖娜.新课改视阈下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3,(4):6-7.

[2] 卞正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