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资源资产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

第1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关键字:森林、资源、评估、行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重要标志是:1996年和1997年由原林业部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有关问题的规范意见(试行)〉的通知》,《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这三个文件为我国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的需求,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都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现状还不能适应这一发展需求,具体表现在:

(一)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机构缺乏

当前,全国范围内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的机构有三类: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资产评估公司;由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依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林业科研院所设立的专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构;其他机构,如近年成立的物价鉴定机构。

1、具有资产评估资质,又有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能力的评估机构数量极少。

森林资源资产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特性,要求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人才具有丰富的林业知识,熟悉林业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果评估面积小,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可以独立完成,但收取的费用少,考虑作业成本,资产评估机构不愿承接;如果评估面积大,评估机构无法依靠机构自身的资源完成,就需要外聘当地林业系统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临时雇佣人员配合工作才能完成。但林业的各类调查所关注的重点及调查因子,与评估机构计算价值量时所关注的重点及计算因子不同。

2、对林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专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构管理制度的质疑。

依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林科院所设立的森林资产评估服务机构,在成立初期为当地的林业经济发展和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对评估行业的规范,法律法规的健全,其机构本身的法律地位和所出具评估报告的合法性、有效性受到了质疑。虽然评估服务机构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但整体来看规模不完整、区域性强、行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机构独立性差、风险意识薄弱、资产评估方面的知识技术相对不足。因此,虽然上世纪90 年代后期的极少数省份成立了一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但能坚持从事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质业务的很少,主要从事行业咨询服务。

(二)对复合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量骤增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森林资源资产的实物量向价值量的转化过程。评估业务质量的高低受制于实物量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价值量转化过程,对立地的条件、地利因素等把握的经验和能力,取决于资产评估人员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

由于森林资源所具有的众多特点,例如地域辽阔,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管理困难等,因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人员除具备一般资产评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外,还需要熟悉林业生产经营过程,掌握林业的方针政策。这样复合性的人才,在目前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人员之中少之又少,成为制约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瓶颈,随着国家林业政策对资产评估行业的重视与大力扶持,对相关的专业化人才需求程度也大大提高。

(三)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市场的完整性相对滞后

我国林业的改革与开放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滞后,造成了林业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规模小、结构复杂等特点,市场交易案例的价格因受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不具备可比性和参照性。

市场发育不充分直接表现为,森林资源资产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之间有着较大的落差,造成对林农利益的侵害和国有集体资产的流失。在有些地区,评估结果如反映森林资源资产的内在价值,却不能被市场认同,反之,参照当地市场交易价格的,又不能反映森林资源资产的内在价值。因此,不同的评估机构对同一项目的评估结果往往会产生较大差异。

(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标准和和方法不够科学

森林资源资产因评估目的的不同,所采取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就有所不同,现实评估业务当中经常会出现因多家评估出现结果差异性大的问题,从而导致精准度难以保证。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的对策

(一)规范、引导、整合现有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形成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评估行业多资格并存、部门分割的现状制约着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暂行规定》的制定和下发,为打破这一现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要利用这一契机,在现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基础上,从政策上加以规范、引导、整合,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才资源,统一管理,才能从源头解决管理混乱的问题,为了使评估机构具有权威性,评估机构都必须获得省级及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才能成立,从而规范评估行业,形成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 深化体制改革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社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以市场体制为依托,才能扩展业务范围,实行行业自律,让评估行业充分利用现有林业政策和市场资源,进一步深化体制内容改革和创新,保证机构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 依法依规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以高质量的评估推动林业交易价格的理性回归

评估机构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要依托相关林业政策和法规,加强林业调查和林业经营生产方面知识的学习,做好实物量调查和价值量计算工作,通过切合实际,认真细致的评估工作,推动林业交易价格的理性回归,打破区域限制,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森林资源资产要素市场,实现评估与林业要素市场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随着《暂行规定》的颁布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暂行规定》其目的是为落实中央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促进林业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加快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如何加强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管理。在本文中,作者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现状分析为依托,分析了当前市场条件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不仅促进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的进步,也有利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远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第2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摘要:本文是在分析现有GIS技术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应用的基础上,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践需求出发,提出了以GIS技术为基础建设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具体分析了系统设计目标、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开发方式。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的建立将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GIS;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

1.引言

随着我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需求越来越多。由于评估手段的技术研究方面仍比较落后,严重滞后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手段的技术研究是评估业面临的紧迫问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成为评估技术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于森林资源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评估实践中涉及宗地分布地形图、小班资源数据、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如何通过一个方式将这些数据有机组合起来,生成评估工作所需要的成果,提高工作效率。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即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引入GIS技术,建立以GIS技术为基础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通用型的技术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可视化功能,但就具体的应用领域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专业应用的需要。如果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业模型与GIS有机结合,既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能力和空间分析功能,又应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业模型进行各项评估工作,无疑具有很强的优越性。本文在分析了前人对GIS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应用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并对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开发方式进行了探讨。

2.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学者对于GIS技术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应用研究非常少,主要有这几种应用方式。学者于洋[1]利用ArcGIS9.0软件,制作用材林各优势树种、各年龄面积分布图、各龄组资产分布图,用图形比较直接形象直观反映评估结果资产状况。这种研究是将GIS和用材林资产评估模型分属于两个独立的系统,没有深度融合,仅仅停留在数据文件交换的水平上。张年生等学者[2]借助GIS的空间分析与显示功能,结合计算机程序的灵活计算功能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自动实现评估值的计算,为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这种系统设计思路的构想可移植性较差、设计还不够全面。

本文是在分析现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践具体需求的基础,利用GIS技术,构建设一个基于完全一体化的内嵌式结合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其基本方法是进行GIS的二次开发,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模块,构建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一体化的内嵌式结合系统不仅能进行数据之间的交换,更主要的是实现了内核一体化,在操作方式、功能模块方面可以进行内部无缝的链接,实现了整体的集成,如图1所示。

3.系统设计

3.1系统设计目标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开展的实际情况,系统目标主要是解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计算量大、评估结果与图面资料不够直观形象、项目管理松散等问。系统的目标为:①自动生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将采集的数据录入系统后,直接生产评估报告。如业务流程相关文档填写、评估过程以及各种形式的评估结果汇总表和各种直观的专题图等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

②输出评估结果明细表、评估结汇总表及对应专题图。

③力求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数据共享性、开放性和扩展性。比如可以在该系统基础,增加开发房地产估价、矿业权评估等模块,可以进一步形成一个基于GIS技术的资产评估系统软件,也可将该系统与RS软件系统等连接问题。

④能提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管理功能,比如数据更新、评估项目管理等内容。

3.2系统设计的结构

系统是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界面下,调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模块和信息查询模块进行评估和信息查询。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模型库是将森林评估技术规范标准(DB35/T642—2005《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中的评估方法转变成评估模型,主要由林木资产评估模型、经济林资产评估模型、竹林资产评估模型、林地资产评估和森林景观资产评估模型组成,共计5类资产29种具体方法。模型库是按一定组织结构形式存储多个模型的集合体,模型之间不仅可以相互独立,而且可以互相组合。

知识库存储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相关知识和经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的专家知识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与评估有关的规范,如相关评估法律法规。②有关评估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公式计算方法等。③启发性知识:在资产评估师的指导下,通过学量的评估案例,间接地获取资产评估师的评估经验。知识库目的就针对评估对象,结合评估目的、收集资料情况及相关评估经验,确定合适的评估方法。

GIS辅助评估部分的功能除了实现GIS软件内部的分析显示查询的功能外,还需要利用GIS二次开发拓展其他的功能。

3.3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两部分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3]是用于描述、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程序系统,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建立、删除、修改与维护,以及数据的存储、检索、排序、统计等,现在应用较多的是关系数据库如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Oracle9、SQLServer 2000等。数据库中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5],其中对于空间数据库的操作可以通过使用GIS软件的控件开发进行,如Map Objects、ArcGIS、ArcObject。

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一般是评估对象对应1∶10000地形图,主要包括小班分布图、林相分布图、森林资源分布图、行政区划地形图等。图形数据的采集主要由地形图、行政图等地图扫描、配准、矢量化输入,并在ArcGIS9.0中对其进行配准并通过数据分层、属性编码和空间索引设计,建立空间数据库。

属性数据主要有采集和更新得到,采集是通过样地调查数据和小班调查数据直接输入或将已存在其他数据文件经过格式转换读取,更新是利用已有的调查成果数据,如一类、二类、三类调查、专项调查数据库,根据变化情况,可对原有数据进行更新到评估时点数据。

3.4系统的功能设计

从总体来说,建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既具有数据管理功能和事务管理功能一般信息系统的功能,同时它必须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要求能够把模型库和数据库结合起来辅助评估人员完成评估工作,降低评估人员工作劳动强度,减低评估人员的主观臆测性,保证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合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要能保证评估人员的能动参与和决策,即从评估开始到评估结果最终确定的整个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都参与其中,同时又要提供足够的信息帮助评估人员做出判断和决策。同时,还应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开放性方面的要求。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作业特点和GIS特点,基于GIS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功能设计如图3所示。

4.系统开发

根据目前主流的GIS二次开发平台,本系统以ESRI公司的ArcInfo为平台,运用ArcObjects组件库和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alBasic 7.0进行开发,即VisualBasic 7.0的应用程序中,利用AO直接将GIS功能嵌入其中,实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数据库系统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将数据流向分成两组:一是利用AO控件开发管理和控制空间数据,实现对空间数据的显示、查询和分析;二是利用ADO组件技术访问属性数据库,实现空间和属性数据的交互查询。系统的开发结构如图4所示。

5.结束语

本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程序化、软件化,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评估结果计算准确性。系统所实现的功能主要是小班数据、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地形图数据管理,评估操作流程管理、评定估算、评估报告生成、报表和专题图输出。本系统就是利用GIS技术强大的信息储存、管理、运算、动态管理及跟踪、图形显示、二次开发等功能,结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初步构建基于GIS技术支持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该系统的开发将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技术和方法。目前来看,理论是完全可行的,但真正实现工作量非常大,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开发。(作者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洋.基于GIS的梅城林场用材林资产评估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

[2]张年生,王国华,蒋共和.基于GIS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的设计[J].国土资源导刊,2009,05:64-65.

[3]胡宗庆,王李进.基于WebGIS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信息系统[J].华东森林经理,2007,03:77-80.

第3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全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财企[]529号)、《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实施细则》(陕财办企[]99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区范围内从事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集体森林资源资产,指集体林木、林地、森林景观资产以及与森林资源相关的其他资产。

第四条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指评估机构和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资产评估准则及评估技术规范,在评估基准日,对特定目的和条件下的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第五条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一)涉及公益林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国家级公益林,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准或授权核准;地方公益林由市林业主管部门核准。

(二)集体商品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实行备案制。500公顷(含500公顷)以上报省林业主管部门备案;500公顷以下200公顷以上(含200公顷)报市林业主管部门备案;200公顷以下的报区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遵照资产评估准则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第二章评估范围

第七条集体森林资源资产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一)森林资源资产转让、置换的;

(二)以森林资源资产作价出资进行中外合资或者合作的;

(三)以森林资源资产作价出资进行股份经营或联营的;

(四)以森林资源资产从事租赁经营的;

(五)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贷款、担保、作价抵债的;

(六)收购其他产权主体森林资源资产的;

(七)涉及森林资源资产诉讼的。

第八条森林资源资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根据需要进行评估:

(一)因自然灾害造成森林资源资产损失的;

(二)盗伐、滥伐、乱批滥占林地人为造成森林资源资产损失的;

(三)资产占有单位或个人要求评估的。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集体森林资源资产不得进行资产评估:

(一)山林权属有争议或者不明晰的;

(二)未办理林权登记的。

第三章评估机构和人员

第十条集体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凡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金融机构抵押贷款项目,应委托财政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评估,并有不少于2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参加;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可委托由林业部门管理的具有丙级以上(含丙级)资质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评估咨询服务,出具评估咨询报告。

评估咨询服务机构出具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咨询报告,须经2名参加国家林业局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共同组织的培训后取得相应资质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人员共同签字方能有效,签字的评估技术人员应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咨询报告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一条资产评估机构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人员从事评估业务应当遵守保密原则,保持独立性。与评估当事人或者相关经济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不得参与该项评估业务。

第十二条资产占有单位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过程中,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并对所提供情况和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四章核准和备案

第十三条需核准和备案的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申请人应向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下列有关事项:

(一)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情况;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范围的确定情况;

(三)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清单;

(四)选择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资质;

(五)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时间安排情况。

第十四条评估项目核准工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森林资源资产占有单位收到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后,在评估报告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核准申请。

(二)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核准申请后,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核,对符合核准要求的,上报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对不符合核准要求的,予以退回。

第十五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的申请应包括下列文件材料:

(一)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申请文件;

(二)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申请表;

(三)评估项目批准的经济行为文件或有效材料;

(四)与所评估项目有关的林权证和权属变更的相关证明;

(五)资产评估机构、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资质证明;

(六)对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进行核查机构的资质证明;

(七)资产评估机构提交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和森林资源核查报告;

(八)资产评估各当事方的相关承诺函;

(九)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六条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受理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申请后,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核:

(一)资产评估项目是否获得批准;

(二)资产评估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评估资质;

(三)评估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四)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是否适当,评估结果的使用有效期是否明示;

(五)资产评估范围与项目批准文件确定的范围是否一致;

(六)评估依据是否适当;

(七)资产占有单位是否就所提供的资产权属证明文件、财务会计资料及生产经营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做出承诺;

(八)评估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评估准则和评估技术规范的规定。

第十七条评估项目的备案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森林资源资产占有单位收到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咨询服务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或评估咨询报告后,在评估报告或评估咨询报告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备案申请。

(二)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资产占有单位备案申请材料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审核,对材料齐全的,按照备案权限,办理备案手续;对材料不齐全的,予以退回。

第十八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备案需报送下列文件材料:

(一)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申请表;

(二)资产评估报告(评估咨询报告)和森林资源核查报告;

(三)评估项目的批准经济行为文件或有关证明材料;

(四)与所评估项目有关的林权证和权属变更的相关证明;

(五)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九条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受理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申请后,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核:

(一)资产评估项目是否获得批准;

(二)资产评估范围与评估项目确定的资产范围是否一致;

(三)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是否适当,评估结果的使用有效期是否明示,评估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评估准则和评估技术规范的规定;

(四)资产占有单位是否就所提供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资产权属证明文件等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做出承诺。

第4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我国十分重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以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森林资源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包括制定有关森林资源管理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组织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审核并监督森林资源的使用等。为了加强对国有森林资源的管理,我国陆续在森林资源集中连片的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和西南西北国有林区的部分省(自治区)建成136个大中型森工企业,同时,在全国建成了 4200多个国有林场。这些林业局和林场为国家提供了大量木材并培育了大量后备资源。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林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1998年,国家开始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工程的实施表明,要解决好林区的“两危”,使重点林区的天然林资源从休养生息中恢复过来,必须对国有林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传统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分析如下。

一、政企不分,经营和管理错位

这一问题在国有林区非常突出。长期以来,所有者、管理者、企业经营者等各利益主体角色不清、责权不明,经常越位、错位或缺位。虽然名义上森林资源归国家所有, 国家有财权、物权,以及要求企业完成木材生产计划和造林任务的权力(投资、计划、采伐限额等归国家控制),但森工企业却是省属企业,由省或市政府行使具体管理权,包括人事权和要求企业缴纳利润和税收及提供一部分地方用材的权力。森工企业与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构成事实上的上下级行政关系。在这一制度背景下,企业将属于行政性质的国有森林资源的管理权与属于企业性质的经营权集于一身,社会事务和经营业务混为一体,同时扮演着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双重角色。

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诸多不利后果。

1.企业既管资源,又组织木材生产和管理社会事务,难以建立起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机制。虽然企业建立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并行使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但由于在系统内建制,当森林资源管理与企业利益冲突的时候,短期行为就难以避免。

2.政府不是更多地行使其公共管理职能,而是转变为“企业型政府”。由于利益主体众多而难以平衡,使国有林区森林资源长期遭受巨大压力:国家要木材;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利润;集团公司要效益,保资产经营费用足额上交;森工企业要生存,保职工工资和社会稳定,最后都是向森林资源索求。

二、重计划手段,轻价值管理,重开发和使用,轻保护和资源永续

传统体制下,我国森林资源管理是以部门为主、部门与地方条块分割的矩阵式的计划管理模式,即指令性模式,通过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统的实物量即使用价值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办法。一般地,由上级部门做出管理决策,通过计划指令向下逐级传达,生产者执行计划的灵活性极少。这种方式着眼于社会经济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追求资源供求的总体平稳和长期均衡。在初期,起到了集中生产要素快速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作用,保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木材产品的大量需求,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存在不少问题。

1.计划管理要有正确的发展林业的指导思想,而我国恰恰在这方面长期出现偏误,即更多地强调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这种计划管理思想助长了靠过度消耗和依赖资源维持整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行为,忽视了国土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的维护。

2.因计划方法不完善(如按需定产),计划不周全(在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导致对森林资源的“有计划”破坏和自然环境的退化。

3.忽视森林资源的商品属性和价值管理,排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做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调查时关注的是资源的储量和增减数量,不进行经济评价和价值核算,对资源的使用和处置采取无偿、无期限、无流动的行政划拨方式。资源显现的只是它们的使用价值,其收益权被掩盖,价值量被忽视,处置权被限制在理论研究方面,使得国有资源既不能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为所有者提供投资收益,也不能进行产权的有效分解和有偿流转。在管理上建立的是一整套忽视资源的商品属性和价值,而只注重其数量和使用价值的行政性的实物管理体系。组织木材生产时,采多采少,采好采坏,不计成本,无需核算,导致严重的重采轻育、低效和无偿使用资源。

三、政资不分及资产所有者缺位

多年来,在森林资源管理上还存在政资不分的问题:政府将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及公共管理职能集于一身。由于政资不分,直接导致资产所有者主体缺位,并引发一系列资源管理问题:

1.名义上资源是国家所有,但实际上是谁占有、谁使用、谁得利,资产收益权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分割的,国家利益被部门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所取代。所有者权益不能得到保护,经济上的权益实现,受到严重侵蚀。

2.缺位导致无机构和人员对资源的价值管理和资源的未来负责。既得利益者只管眼前使用,不管保护、再生和持续,只管局部利益不顾整体,最大限度地攫取和利用他们所能得到的资源,并由此增加了寻租、地方保护主义和采伐纠纷等问题。资源长期无主、无偿、无序被开发和利用,加速了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和资源价值的流失。

第5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2011年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的第三年(即是本文所称的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以下简称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也是改革后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的时期。同时,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引进了新的资本和资源,也使得林农的收入和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权抵押(质押)融资,作为有效解决林权制度改革中,森林资源资产有关问题的两个关键点,理应得到更多地关注和思考。

一、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不同体制的国家对森林这个特殊资源的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外的研究现状更多的是从整个森林资源资产和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角度去探讨,并没有做详细的划分。而且在评估的过程中,不管是国有林,还是私有林,都更注重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同时,国外的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方法也是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值得重视的是,自2003年以来,国外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注重参与式的方法在其中的运用,其精髓就是重视当地小区在其中所发挥的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在信贷融资领域的前置环节应用和评价。

目前,我国针对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集体森林资源评估管理和现状问题研究。主要是对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投融资管理建议;二是区域性的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主要是针对某区域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分析该区域森林资源评估存在的问题;三是案例研究。针对某个实践案例,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不可否认的是,自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尤其是在全国全面推开以来,引起了针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新一轮热潮,引起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总结我国目前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森林资源评估问题的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针对性不强、偏重于理论”。针对性不强主要是指目前的研究范围太宽,虽然也有某些区域性的研究,但是提的政策建议或者结论在其它地方几乎全部可以适用。偏重于理论主要是指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差,尤其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流转增加,作为新型的评估形式更需要实践性较强的措施去指导各个利益相关方尤其是林农森林资源的评估。二是忽略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背景下的集体林地的“三重”特殊性。集体森林资源资产与国有林地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三点就是地块分散、面积较小、集体林地流转面对的对象为单个的林农(有的地方是针对村民小组)。总体而言,我国森林资源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存在不少问题,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更为滞后,因此,建立一个适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森林资源评估标准显得十分重要。

二、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与林权抵押贷款

随着林业事业的大力发展,林业的生态作用越来越被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林业市场要素逐渐成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在平衡相关利益者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也受到政府各个部门的重视。但是根据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实地调查,总体认为后集体林权制度时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以下问题:

1. 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人员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目前,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财企[2006]529号)《关于印发〈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是森林源资产评估的重要行政规章,其中,对我国林业行业涉及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人员做出了原则性规定。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注册资产评估师,二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前者需要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后者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和国家林业局共同审批,并下发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和国家林业局共同盖章的专家资质证书。而对于森林资源,一般都处于偏远的地方或者深山,对集体林权的森林资源进行评估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如果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的话,一是当前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现在评估的需求,二是在评估时需要考虑很多专业评估员不所知的地方因素。

2. 评估结果多样性,偏离市场的价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要求客观、真实、公正,然而目前部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活动由于受人为干扰和评估理论、方法的局限,常常出现评估结果与实际不符的现象。

3. 评估标准不统一。集体林的评估标准灵活性较强,用林农夸张的说法是:“在一个大的框架下,怎么评估、评估出来多少价值都是评估人员说了算”。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评估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如何掌握“度”成为评估的难点。

4. 评估时没有考虑一些隐形的因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流转日益活跃,流转出去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利用集体林地的特殊性开展农家乐在某些地区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也为当地的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有利的条件。此类的集体林在评估时就要考虑一些外在的因素,例如政府对当地的投资(水利、交通、电力等等) 。

5. 集体林地评估费用高。目前的森林资产评估收费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2914号)。

按此标准,集体林地的评估费用堪比房地产的评估费用,没有充分考虑到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用和农户收入较低的现实条件。以价值最少的100万元的森林资源为例,评估费用至少都是几千元,这对农户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评估费用高增加了集体林地流转的难度。

6. 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滞后。长期以来,由于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滞后发展,加之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滞后,使得林权抵押(质押)融资在支持“三农建设和发展”的作用方面也大打折扣。

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不匹配;二是贷款利息偏高;三是贷款抵押范围狭窄;四是林农办理抵押登记不便;五是资产评估机构少,收费标准偏高;六是林业资源变现困难。

三、建议

第6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分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地处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坡,北纬46°01′30″~46°37′23″,东经127°54′40″~127°51′15″,林区地处哈尔滨市所辖木兰、通河两县内,局址设在巴彦县兴隆镇。

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工作是实行分类经营的基础环节,也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可靠手段和基础工作。调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它是伴随着我国建国初期国家大片林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学习原苏联的经验,以查清资源为加快林区木材生产的需要及为国家计划经济服务发展起来的。当前,森林调查规划体系,尤其是“二类调查如何适应分类经营的发展”,跳出传统林业向跨越式林业的转变,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二类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1 存在问题

1.1以测树因子为重点的小班调查方击不能完全适应分类经营的需要 长期以来,森林资源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直还是着眼于单一的立木材积为主,调查提供主要成果是林木的商品利用特性,如小班调查中优势树种(组)、树种组成、平均年龄、平均高、平均直径、郁闭度、每公顷株数、蓄积等,评价指标主要有经济组出材率、可及度等,而忽视森林生态功能调查评价。生态公益林没有建立其生态特性和功能的调查技术标准、技术方法等。公益林小班的经营重点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考虑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以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功能性和健全性为目的。如何建立防护林才能使森林的防护功能效益化,森林的现状和资源的持续性,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完整性等都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仅以单一的资源利用角度调查森林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分类经营的要求。

1.2目前的“二类调查”过于粗放,满足不了林业当前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技术支撑问题 长期以来,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工作主要是查清林业企业家底,受计划经济影响,逐渐形成了忽视分类经营后出现的许多新的课题。如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行,旅游业的大发展,各种森林公园的建立,企业多资源的开伐利用,形成了森林生态调查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缺损和空白。目前,二类调查的切入点仅仅是乔木资源,对森林的其它自然特点的调查方法粗放,如森林的自然结构调查——乔木、灌木、草木、苔藓、枯枝落叶、腐殖质层和根系的分布、组成以及立体结构状态,这些内容对森林和生态防护功能效益发挥影响极大。在小班调查中,如果缺少对森林的自然结构调查,就无法对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效益做出客观科学评价。另外,土地沙化、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状况内容对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效益发挥及森林的经营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目前的二类调查现状是把大量的精力、财力、人力都用在了小班以立木为主的各项因子调查上,在质量检查时评分的标准也主要是依据每木调查和蓄积量的误差上。

2 几点建议

第7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关键词】“3S”技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应用

“3S”技术是遥感信息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简称,近年来,“3S”技术发展迅速,在林业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动态掌握森林资源状况、进行林业调查设计的重要武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总场、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为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需要所开展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规范森林经营单位科学经营森林的重要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覆盖面广、内容复杂、技术要求高、时间跨度长、工作难度大,利用传统调查方式,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且调查精度低、调查成果质量不高,不能准确反映森林资源现状。“3S”技术具有效率高、质量高、精度高、成本少、时间少、人力少的特点,利用先进的“3S”技术进行二类调查是今后林业勘察设计工作向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省范围内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旨在全面建立黑龙江省数字林业管理平台、准确掌握全省森林资源现状,及时快捷地进行森林资源信息交流、科学合理地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在对当前全省林业发展成就进行客观评价的同时,为今后制定林业发展战略和实施林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1.1技术路线

本次调查的总体技术路线是以“3S”技术为平台,采用掌上电脑(PDA),将传统调查方法与先进实用技术有机结合,提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调查质量和成果准确性,为我省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奠定基础。小班划分室内采用卫星影像判读区划,现地采用PDA验证的方法。有林地、疏林地小班采用实测与目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各项因子,林带及四旁树的小班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地调查,其余小班可利用有关资料采用实测、目测或遥感判读的方法调查各项因子。小班蓄积量调查也可采用回归估测法进行调查。总体蓄积量抽样控制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

1.2技术准备

遥感数据准备,根据调查区域的森林分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采用最新时相SPOT5卫星5m分辨率全色数据和10m分辨率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或TM卫星遥感影像作为遥感数据源。每景影像现地选取多个分布均匀的控制点,按高斯—克吕格投影对遥感数据进行几何精校正,使遥感影像坐标与现地地物坐标相吻合。

1.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准备

包括省、市、区、:乡、村行政界限,及主要道路、河流、湖泊、山峰、等高线等。以北京54坐标系为投影基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矢量化,作为与遥感影像和地形图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制作基本图和专题图的基础地理信息。

2.解译标志的建立

解译标志是遥感影像上能直接反映和判别地物信息的影像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位置和布局。解译者利用其中部分标志能直接在影像上识别地物或对象的性质、类型和状况进行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区划图班。根据遥感影像大小、颜色、纹理等特征不同,每景影像选择3~5条能覆盖区域内所有地类和主要树种(组)、色调齐全且有代表性的线路,以卫星遥感数据景幅为单元,参照林相图、森林分布图等资料,对不同影像特征进行现地对照判读,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库。现地调查地类、林地郁闭度、林木年龄、植被状况及其他地面特征,拍摄与遥感影像坐标位置相同的现地实景照片,与相同坐标点的遥感影像对照获得相应影像特征,建立现地类型与遥感影像的对应关系,即根据不同土地类型在影像上的色调、光泽、纹理、形状、分布等特征,建立目视判读标志库。

2.1现地核实

将初步解译的矢量化小班调查数据导入PDA掌上森林资源调查仪,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现地验证。外业调查人员对照已区划好的矢量图,利用GPS进行定位,现地核实小班边界,并根据调查要求,调查相关因子。现地核实后,利用掌上森林资源调查仪对小班边界进行修正并填写调查因子后,将数据再导入ARCVIEW GIS中,进行数据统计和汇总处理。

2.2面积平差与质量检查

ARCVIEW GIS和掌上森林资源调查仪采用地理坐标系统自动求算面积。根据行政区域的实际面积和调查面积,按照“层层控制、分级量算、按比例平差”的原则,根据总体面积由计算机进行平差形成小班面积。现地核实数据导入ARCVIEW后,对图班进行重线检查、图形拓扑检查后,对其属性数据进行重号、漏查、面积不吻合等项目进行检查,使图班与属性数据一一对应,最后形成完整的图形和属性数据库。

3.调查成果

通过外业调查与内业数据处理后,由调查属性数据库形成所需的各类统计表格,由图形数据库利用AR cmAP等GIS软件制作基本图、林相图、各级森林分布图、森林分类区划图等其他专题图。最后形成了以图形为基础的空间数据、以调查因子为内容的属性数据和行政界线数据三类数据信息,汇总形成完备的森林资源信息系统。Spot5影像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比起传统调查方法,工作效率、区划精度等得到明显提高。但是受到地面天气及卫星运行周期影响,在短期内收集齐一个地区的卫星影像比较困难。所以部分森林资源调查中就使用了TM影像作为替代。影像配准是以地形图控制的,但地形图的成图时间比较早,许多地物已发生了变迁,增加了控制点的寻找难度。建议使用GPS到现地采集控制点,以保证控制点的精度。

第8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57-1

国有林场是林业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是林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随着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探讨国有林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1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经营,保持森林资源的长久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以此来满足社会对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和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1 社会目标

森林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各种和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原料及生产成品,满足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这是森林资源的主要社会目标。除此之外,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还能够为社会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美化环境,满足人们对于优质的生活环境在精神层面的需求。

1.2 经济目标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可以带动经济利益的增长。首先,森林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林业产品,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其次,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能够使林场获得持续的经济利益,促进林场改善环境,更新树种,给林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以及长远经营的经济基础;最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能够促进与其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农业、牧业、渔业等等,形成密切相关的产业链,实现整体经济利益增长的最大化。

2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策略

2.1 加强对林场的财产控制

对林场的财产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财务部门要加强管理,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收支标准,并且科学合理地压缩开销和成本,对于各种费用进行严格审批,科学安排好林场的流动资金,对木材销售的款额做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就是要增强林木资产化管理的能力,在充分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将商品林的经营管理与资产化管理相结合,以达到对林场财产的有效控制。

2.2 商品林经营的有效办法

首先,应该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倾斜与扶持,比如争取国家的森林保险金、森林贷款以及各种对林业建设的补助款项,特别是对商品林建设的专项扶持资金,以此为林业经营活动提供经济保障,抵御市场的多变性带来的风险。其次,应该多争取金融机构的融资,在相关制度不断推出和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开展森林资源的评估、增加森林资源的保险、提高林木资产化的管理水平等等手段进行融资,也可以促进商品林的上市来获取足够的资金,实现林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此提高林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再次,应该对森林资产的流转加强管理,包括注重资产评估,避免一些因为流转产生的纠纷和违法行为的出现,严厉打击黑箱操作、利用职权进行干预等行为,加强对流转资金的管理。最后,建议对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实行弹性的采伐政策,木材的生产量和采伐量都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管理,商品林也可以调整到成熟期后推迟砍伐。同时,国有林场可以通过借鉴历年经验,进行市场调查以及对未来趋势加以预测等方式,科学合理地安排当年的林木采伐量,并按照树种和径级予以细分。

2.3 生态林的建设策略

应对未来的发展要求,要逐渐转变林场的经营方式,建立完善的生态公益林体系,优化生态环境,使林场的发展更加契合今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

2.3.1 重点管理生态林建设 为了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要注重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工作,大力发展碳汇林业,抓好生态防护林和生物防火林的建设,做好抚育造林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有效地管理好生态公益林的项目款项,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2.3.2 增加生态公益林的数量 生态公益林能够起到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符合人们对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生态公益林的数量还不是很多,仍然不能达到国际标准。因此,生态公益林要制定合理规划,逐渐增加生态公益林的数量,为人们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2.3.3 生态旅游服务的开展 适当地发展生态旅游,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森林景观。根据景观特点开展森林旅游,建设森林公园,这样不仅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进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培养青少年保护自然的强烈意识,为创建低碳生活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3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就是在保证资源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实现森林资源的多重利用。因此,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要发展可持续经营,就应该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市场需求实行森林资源的采伐与培育,而林场应该更多地投身于资源的引进和生态建设等领域,这样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 岳守河.对东北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问题的探讨[J].农林科技,2007,(03).

[2] 高敬斌,邢宇鹃.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目标及措施探讨[J].民营科技,2012,(06).

第9篇:森林资源资产调查范文

分队队长:宋昆

队员:汤丹、蒋巧兰、陈瑶、文自兰、党平、李诚诚、黎万军、兰浩升、沈洪波、黄仕华

樊苏恒、罗智凯、张鲁、陈亮、陈霖、王玲玲、任玉梅、王晓娟、徐未、彭川川、彭勇

王彬、何俊良、余鹏燕、唐海龙、周青龙、何鑫、赖登超

指导老师:黄从德教授

项目主题:开展森林二类资源调查,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实践时间:6月22日-8月21日

实践地点:南充市嘉陵区、西充县

申请项目目的:

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以下统称为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二、编制《西充县、嘉陵区两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xx—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纲要(xx—2020年)》的重要环节。为规划明确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空间,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提高林地利用效益,为实现林地科学管理奠定基础,确保如期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区域生态文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而进行的一次实践调查。

三、作为林学院林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实践当中来,将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做到劳有所得,本次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目的:

⑴、了解现阶段森林覆盖率以及森林、林木蓄积量的概括。

⑵、通过实践调查,可以充分的将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快的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

⑶、通过培训,让大家对3s技术有所了解和掌握。

⑷、使队员自身有更多接触本专业的机会,以及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及交际能力,丰富自身的社会经验。

申请项目主要内容

一、 调查背景

(一)、调查介绍

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此次森林二类调查包括区划、调查、资源统计分析等3大部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