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

第1篇: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语言;思维;认知科学

中图分类号:H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78-01

一、引言

语言既能够影响人的思维,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然而万物皆流,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语言也是这样,在不断的交流互借中强化着自己的功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贮存,它创造着思维同时又被思维所创造。同时,可以通过一种语言成长与发展的历史窥见一个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风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语言仅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在二者的关系上,人们也一直认为语言居于完全被动的从属地位。然而,语言的起源与思维并非同时。从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看,语言发展中存在非思维阶段,思维发展中存在非语言阶段。但是语言和思维一经产生后却又常常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和制约。在很多情况下,语言和思维直接联系,但也确实存在语言与思维分离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主张: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同。这一说法虽有道理但过于绝对化。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比喻:“讨论语言与思维如同在木头炉子里生火”,可见我们的确不能在语言之外进行思维,也不能在思维之外运用语言。语言对思维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不能因此说,人的思维和行动受着语言的“残酷”限制,而不能冲破语言的束缚,只能做语言的“囚犯”。任何语言中的科学发明和创造都可以被其他语言所理解。可是,反过来说,如果在语言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都在用英语表达思想,那么对同一问题,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是否会用同样的思维去思考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一下索绪尔用弹钢琴来的这个比方,即使每一个键盘手用同一架钢琴弹奏相同的曲子,演奏出的乐曲也会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可能舒缓,有的急切;有的含蓄,有的奔放;有的低沉,有的悠扬等等。

三、语言为人们提供了整合各种信息的工具

斯伯克(Spelke,E. S.2002)通过一系列研究认为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类掌握了语言这种可以把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的工具。他认为动物和人都被赋予了核心知识系统,但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核心知识系统有它的局限性:这些系统传递的表征是没有经过整合的。这些核心知识系统是人们从出生到成人一生都具有的,同样,动物也具有这些核心知识系统。人之所以比动物更聪明,是因为人拥有自然语言这一工具,它允许人对具有上述缺陷的核心知识系统进行合并整合。

四、语言趋同的程度讨论

实际上,语言的改变只是语言的外在符号的变化,具体的说,也就是音和形的变化。它所承载的文化的根源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同化。英语在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向全球传播时,也成了各种文化相互冲突、对话和融合的媒体。它甚至缩小了世界上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时空距离,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虽然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每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包括世界观、、民俗风情等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中国人说英语,并不能从改变自己东方思维的模式,也不会因此摆脱自己的本族文化。这就好比一台电脑,安装了不同的软件,却永远不可能因此改变它的硬件配置。所以,尽管各种语言的词汇在不停的互借,但外来语给语言带来的表层变化并没有使得持不同语言的民族思维得到根本的同化。语言外在形式的部分改变,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模式,语言全球化的倾向也不可能形成人类思维的全球化。语言只能解决“用什么说”这样的方式问题,而“说什么”才是人类思维的本源。在物质条件无法彻底同化的前提下,语言形式本身的改变不会导致思维的方向性。

五、结语

语言是人类精神所创造的最有意义的成就,它能表达一切可以交流的经验。这个形式可以受到个人的无穷的改变而不丧失它的清晰的轮廓,它的更新与发展有着其特定的运行规则。民族文化、生产方式、地域风情、历史文化、个体差异等因素是影响思维的重要因素,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语言形式的趋同不会对人的思维模式带来根本的改变,同样也不可能给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相反也许会是更快速的发展。

第2篇: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饥饿的猫放在装有特殊开关的笼中,猫经过不断的尝试后触到了开关,逃离出笼。通过这个实验,他提出了著名的尝试错误学说,主要观点是:学习是一种盲目的、渐进的尝试与改正错误的过程。随着练习,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得以产生,于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种稳固的联结。这一理论还指出,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效果律(如果联结伴随着奖励,联结就会加强;反之,如果联结伴随着惩罚,联结就会削弱)、练习律(联结因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因得不到重复或练习而削弱)和准备律(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给予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这一理论以实验研究为基础,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及规律,对后来学习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理论虽然有不科学的地方,如把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归结为尝试错误的过程,忽视了人类学习行为中认知与理解的作用;把人类和动物的学习简单地画等号,抹杀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但它也有合理的因素,其所强调的尝试错误现象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人类学习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人作为高级动物,虽然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尝试、发现错误、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地心说到太阳中心说,从上帝造人到生物进化论,从空想的乌托邦到社会主义的实现,每一个正确的结论后面,都经历了大量错误甚至是荒谬的尝试。可以说没有对错误的认识,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肯定。从人自身的成长来说,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也有一个过程,虽然人可以直接习得许多间接经验和技能,但要将其内化为个体比较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还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来获得亲身体会,这个过程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尝试错误说能给我们如下启示。

一、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教师有时也难免会出现错误。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喜欢探究的年龄,他们会尝试做各种事情,即使是教师认为错误的事情,他们往往也想试一试,看看结果怎么样。在学生违背教育工作者意愿的时候,或者跳出了我们为他们设计的条条框框的时候,教师要能够正确理解,不必大惊小怪、求全责备,更不能为他们贴上另类的标签。要知道犯错误的学生并不是有意如此,错误行为也不代表他是品行不好的学生。比如有时学生没交作业可能确实是忘记带了,上课迟到可能确实是闹钟坏了,不了解实情的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我们经常对学生提出一些近乎完美的要求,而在没有达到要求后的求全责备会使他们变得胆小怕事。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种多样的,是与非、对与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因此,对待学生在不断成长中出现的错误,我们要能正确理解,适度宽容,把这些看作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部分。

二、有意识地设置错误情境

这里的错误情境主要指不符合常规、不合要求的现状。我们在考试后,对答对的题目印象不深刻,而对做错了的题目往往难以忘怀。平时给学生做的练习题中常常设有错误选项,对学生的教育也应该设置一些错误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比如:故意在校门口放一个垃圾袋,计算早晨学生上学的时候有多少人会主动把它捡起来,同时把这个过程悄悄录下来,如果把这个过程回放给学生看,我相信不需要任何语言,学生的感触都是很深刻甚至是终身难忘的。实际生活中,面对诸多选择,学生会明白正确的选择并不容易。在错误情境下,我们才会发现问题。如果都是正确的情境,表面上看来学生好像都知道,但他们缺少尝试比较的机会,歌舞升平的表象掩盖了问题。当学生真正面临困境,需要作正确选择时就可能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犯错误

孟子有句名言:“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意思是,我虽然迟钝,也要尝试。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了一番心力,寻一番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除非不要读书。”让学生尝试获得体验十分重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怕说错而不敢说,在做事时怕做错而不敢做,以致一些学生连犯错误都不会了,这实际上是在逃避问题,并不是好事。从长远来说,这不利于学生的成才,因为有思想总比没思想好,即使是错误的思想。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往往是我们采取灌输式教育,把结果告诉学生,没有让他们尝试,没有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有的学生看起来中规中矩,是教师喜欢的所谓“听话”的学生,可他们缺少创造性,缺少活力。科学发明从来都是建立在错误尝试的基础上的,爱迪生发明电灯,不是进行了一千多次尝试吗?中国学生缺乏创造性与我们不鼓励他们尝试,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是有密切联系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可以说,没有错误的尝试,就没有正确的认知。当然,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不是要他们故意去做错事,更不是鼓励他们做违纪违法之事,我们需要把握好是与非的尺度,所以允许学生犯错误是需要勇气的。

四、科学引导错误

当然,对学生的错误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放任自流。在他们尝试的过程中要给予指导和调控,对他们尝试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及时矫正,让他们能够从尝试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教师要赏罚分明,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及时表扬尝试过程中的优点与成绩,对不良的行为习惯要采取有效措施削弱这种联结。即强化正确的联结,削弱错误的联结。如果教师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公正的处理,势必会导致不合理的联结出现。当然,由于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要削弱错误的联结必须讲究方法,否则引起逆反心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根据尝试错误说的三大定律,我们还可以认识到:对学生的及时鼓励与肯定十分重要,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必要的重复是不可缺少的;要尽量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比如有的学生喜欢举手回答问题,但教师却总不叫他;有的学生有兴趣参加活动,但教师却不允许,他们在这方面准备传导时却受到阻碍。或者教师强迫学生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都可能使他们感到烦恼而引起心理失衡。

第3篇: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其一,“创新”并不专指科学发明创造,如果把指导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当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惟一途径,显然是从狭义上理解了创新教育的含义。这种模糊认识的存在,导致部分音乐教师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学科密切协调,需要教师全员参与。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胆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要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基本方法,绝非单靠某几门学科的教师所能完成。相反地,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故而音乐课堂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其二,对“创新”的含义不可定位过高,新与旧是相比较而言的,以什么作为比较的参照系,决定了音乐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持有的态度。那种把“创新”的含义定位为“前所未有”、“世界首创”的认识显然是以人类历史作为参照系的。在中小学生中有多少人能搞出这种意义上的“创新”呢?对“创新”的含义定位过高,直接地引发了教师们的畏难情绪:就凭我们这样的水平,能指导学生创出什么新玩意儿来吗?其实在创新教育中,“新”的比较参照系是被界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班级或团队中别人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可以看作是新的,甚至在学生个人历史上没有说过和做过的也可以看作是新的。当然,判断某行为是否属于“创新”,还牵涉到价值取向问题。在学校创新教育中,如果过于看重创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则很容易滑入“功利主义”的泥沼。学校创新教育应该着重于评判“创新”的发展价值,假如学生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一问题,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完成某道习题,都应视为有较高的价值的“创新”,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并不神秘,创新教育并不是无从下手。

澄清了以上两点模糊认识,也就解决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问题。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才有可能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观念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反映在音乐教学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大量音乐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等等。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客体的做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古代中国尚有四大发明,而当代中国虽然拥有的科技人员的绝对数在世界名列前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明却聊聊无几。中国人突然变笨了吗?当然不是。说到底,还是教育出了问题。在中国的学校里,教师是学生的管教者,是“上帝”。而在美国的学校里,学生是教师的“上帝”,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前不久新闻媒体曾报道:美国有两名女教师赤身给学生上生理课,此事引起舆论哗然。我们姑且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评说此举的是非功过,但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去观察美国的教师是如何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的。此时的教师既是学生探索人体奥秘的引导者,又是学生观察、了解的对象,这种煞费苦心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正是我们的教师所缺乏的吗?当然,国内也有不少教师正在尝试角色的转换,比如有的音乐教师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做法,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坐在一起,甚至也像小孩一样戴着头饰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把个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轻轻松松。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变化。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环境,才是这种变化的实质。归根到底,教师观念的变化才是这种变化的实质。

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接着就应该考虑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应该着眼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学生创新的意识、胆识以及意志品质均属于非智力因素。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即使偶有另辟蹊径的“非分”举动往往也会在初尝失败的苦涩后就心灰意冷,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的发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给我们一个启迪,教师在课堂上故意作错误的讲解和示范,可以打破学生对老师“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现在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群羊,驱赶着他们在一条狭长的巷道里“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的精神呢?如果我们的音乐教师能作一些尝试,我想一定受益匪浅。如在上音乐课之前告诉学生,老师在讲解音乐作品、音乐知识时,在示范演唱和演奏时都故意安排了一些错误,谁发现的错误多,老师就会奖励谁。可以想象,只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的学习态度定会由“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的意识亦将由此而生。

有了创新的意识不等于就能进行创新。我们的学生普遍地还缺乏创新的胆识。其实这胆识孩子们本来是有的,只不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胆识就在家长和老师的“紧箍咒”中逐渐消失了。比如说:幼儿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见新奇的玩具一定会拆开来看个究竟,然后再随意地东拼西凑,哪怕那是家长花几百大元新买的遥控电动玩具也照拆不误。碰到这种情况,恐怕很少有家长为之拍手叫好,而让孩子尝点皮肉之苦的做法,倒是司空见惯。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学校里。孩子们进了音乐室就喜欢摆弄陈列在教室里的乐器,他们从自己胡乱“制造”出的嘈杂音响中获得无限乐趣。在国外,老师会用赞赏的眼神鼓励学生们的“胡作非为”。而在中国,这种“不轨”之举一旦被老师发现,照例会遭到一通臭骂。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冲动也就随着老师的臭骂声飞到了九霄云外。由此而造成的对学生的伤害还只是浅层的。有极少数教师以粗暴的态度嘲讽、训斥那些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从而彻底、干净地摘了学生的“胆”,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这种情况的严重性。

在一节音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们欣赏琵琶曲《大浪淘沙》,讲到兴头上,教师像是在提问,又像是在自语:“那起伏的旋律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色呢?”一学生抢嘴道:“像空中乱云翻滚。”教师听罢,脸色一沉,讥讽道:“就数你神气!也不想想这首曲子的曲名是什么。是大—浪—淘—沙!难道乱云是可以淘沙的吗?信口开河。”

在另一节音乐课上,老师问学生们:附图的节奏型模仿了什么动物奔跑的声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马──。”然而混杂其中的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引起了老师的警觉:“刚才是谁在说‘牛’?”老师大有兴师问罪之意。这时,一个毛头小子怯生生地站了起来:“是我。”老师一见,气不打一处来:“我看你倒是像头牛,不动脑子!”学生一片哄笑。在这哄笑声中,坐在后排听课的我,隐约听到那学生在低声嘟哝:“笑什么?牛急了也是会奔跑的嘛。”我不知道上课的老师是否听到了这句话,也不知道这位教师是否熟悉名曲《西班牙斗牛士》的旋律。

音乐确实是一种语言,但不是一般意义的语言。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人们提供了展开想象的巨大空间。如果我们的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理解去统一学生对某音乐形象的认识,这无疑是给学生的思维罩上了一具大铁笼,对学生与众不同的言行作不适当的评价,更摧毁了学生的自信心。我想,上述事例中的两个学生,恐怕这辈子也不敢“乱说乱动”了。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学生的“胆”其实是教师给的。当你要求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学生依然正襟危坐,默不作声时,不要埋怨学生;当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因碰到困难而退缩时,不要埋怨学生。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应该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坚毅的创新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新世纪的中国培养出一群“虎”,而不是一群“羔羊”。

学生仅仅“敢创新”还不够,还要“会创新”。要使学生会创新,就必须帮助他们储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养成多向可变的思维习惯,学会基本的创新方法。一言以蔽之,要注重从智力因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之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传承”何以“创新”?如果让一个既不认识也唱不准乐谱的学生创作一段短小的旋律,他能做到吗?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创新性教育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问题是: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该废止,那些并非经常使用的知识信息不要强塞给学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有条件的地区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学会通过互联网络检索、调阅所需的资料。谁都不会怀疑这一点:电脑在记忆的容量与准确程度方面远远胜过人脑。而人脑与电脑相比,其优势在于,人能够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如果我提出让小学生完成一份“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报告,你一定会说:“这种研究生做的题目,小学生怎么做得出来?”然而,这题目如果让美国的小学生去做,他们一定会让你吃惊!奥秘就在于他们会迅速敲击键盘,把世界各大图书馆中有关的资料统统调过来,经筛选后连拷贝加摘录,最后成为自己的文章。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功地进行创新,创新成果是优是劣,其知识储备是否丰富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性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信息,如何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存在一个创新思维的质量问题,也就是创新性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多向性的问题。有一例子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在一节音乐课上,老师教唱歌曲《小熊请客》。这首歌有三段歌词,第一段歌词是:“喵喵喵,真呀真快乐,今天过节小熊请客。我们到它家里去,又吃又玩又唱歌。喵喵喵,喵喵喵,真呀真快乐。”另两段歌词除了动物的叫声换成小狗、小鸡的叫声外,其余部分均不变。学生会唱后老师说:“小熊不仅请了小猫、小狗、小鸡来作客,还请了其他许多动物。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创作一段歌词,唱出别的动物快乐的心情呢?”这个创作要求并不高,学生们很快地就把小羊、小鸭、青蛙的叫声填进去创作了新的歌词。但有一个同学在创作时碰到了困难,他起先想创作小白兔的歌,觉得不行;接着想创作小刺猥的歌,还是不行;第三个他想到了大象,又不行。老师问他:“为什么不能给这些动物创作歌呢?”学生回答:不知道这些动物怎么叫。这时另一个同学急切地向老师表示:他能够创作大象的歌。原来,这位学生用大象的脚步声“噔、噔、噔”替代动物的叫声,创作了大象的歌。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前一位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没有问题,因为他明白:不知道某种动物怎么叫,就不能创作该动物唱的歌词。从逻辑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因果关系。然而,他在思维的多向性方面出了问题,“模仿动物的叫声”这种思维定势,限制了他的思维方向,使他的创新进程受到了阻碍。在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思维的轨迹,并加以引导,提高他们思维的质量。

能否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创新成果问世,然而细细分析这些成果的作者们所采用的创新方法,也不过就那么几种!比如“加减法”、“重组法”、“模仿法”、“迁移法”等等。把铅笔加上橡皮,就有了橡皮头铅笔;坦克加上船,就有了两栖坦克;雨伞去掉柄,就有了降落伞;火车去掉轮子,就有了悬浮式列车。以上就是“加减法”。把原先手术室中无序排列的灯重新组合,就有了无影灯;把传统式店铺的柜台、货架重新排列,就有了超市。这就是“重组法”。模仿鸟的飞行,就有了飞机;模仿蝙蝠捕虫的方法,就有了雷达。这就是“模仿法”。由利用电话线路开发电脑网络,想到利用有线电视线路开发电脑网络;由利用电视台开办远程教育,想到利用电脑网络开办网上学校。不用说,这就是“迁移法”。

以上这些创新方法,教师必须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发现”,加以总结并学会运用。其实,不少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这么做了。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时准备了四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有如下节奏:附图。把四张卡片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含有四个小节的节奏谱。老师提示学生用重新排列这些卡片的方式创作新的节奏谱。这实际上就让学生了解了创新的方法之一:“重组法”。再如,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时,要求学生在附图后面续写两小节,有的学生感到困难。这时老师提示学生:“能不能从老师给的两小节曲谱中‘抹’去一些音,把剩下的音调整时值后,用来作为后两小节呢?”经过讨论,学生们终于完成了这个创作任务。下面的曲谱中,后两节是学生们的得意之作(箭头所指的音在后两小节中被‘抹’去):

附图

在这次创作实践中,老师让学生掌握了“加减法”这种创新的基本方法。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恕不一一列举。

我们切不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能通过作曲训练来实现。其实,在音乐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均可达成这个目标。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途径是广泛的。

在唱歌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

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用体态及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对某段音乐的感受尝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可以要求学生画一幅画来表现音乐的意境。

在律动和歌表演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自由分组,并设计本组的队形变化等。

在器乐教学中看来很难有机会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有的老师在进行打击乐训练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简易的打击乐器,这不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吗?还有的老师在训练学生吹奏竖笛时,自己吹出一个“问句”,要求学生吹出“答句”,虽然这“问句”与“答句”都是极短的旋律,但对一个相同的“问句”,被“问”的学生要作出与其他若干同学不同的“回答”却是要费一番脑筋的。

有人说,在乐理知识教学中很难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某教师在讲解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时,不是先写出这两种记号,而是先让学生听老师敲鼓声的力度变化,再要求学生用动作或图形来表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听完后用渐渐蹲下又渐渐站起来表示渐弱、渐强的变化;有的同学用吹气球时气球大小变化的动作来表示这种感受;更多的同学用五花八门的图形表示了自己的感受。下面列举几种表示渐强的图形:

附图

老师根据这些图形的共性,抽象概括出了音乐常用力度记号“∠”,从而既讲解了乐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4篇: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语文课程 创新意识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创新意识

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创新意识产生的机会就越多。直觉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我们把活跃于显意识的知识经验称为“知识块”,而把沉积于潜意识的知识经验称为“潜知”。“知识块”积累越多,形成各种联想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当面临某一情境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凭直觉识别。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积累。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能够同中求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具有质疑品质和问题意识。如《草船借箭》,别人想到的都是“造”箭,独诸葛亮想到用“借”的方式智取10万枝箭,成为千古绝唱。教授这篇课文时,不仅要启发学生学习他奇妙的创新之举,而且也要体会诸葛亮创新意识的直觉基础——知人心,晓天文,懂地理。这正是创新意识品质,同样是创新意识方法战胜了常态意识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创新意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有其深厚的知识积累。

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经验,为创新直觉的培养提供物质前提。语文课本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声”反衬“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台上。” 用“光”反衬“暗”。这首诗中创新意识的运用使其寥寥数笔便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境界。别人写小动物总爱写其可爱的一面,老舍却从“性格古怪”入物,同中求异。《司马光》中别人想的都是“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想的却是“让水离开人”。再如作文教学,如果我们再自欺欺人地布置《一件小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那么我们只能生产出一批应试作文的机器。这样的教学,不可能教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教师应善于把握教材中的这些点滴契机,除了课本,教师应从不同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创新意识的空间。

二、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灵感就没有创造。从心理学角度看,灵感是创造活动达到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思考的问题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的状态下,意识活动极为活跃,因此,新思路、新形象、新观念往往一下子就从头脑中冒了出来。灵感是直觉被激活的火花,是创造意识中出现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厚积而薄发”:厚积是直觉积累,薄发是灵感闪现。

教师要把握教育时机,善于点拨,激发学生的灵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享受到意识创造的快乐。灵感被激活,意识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泻千里,畅快淋漓。在这样的训练中,语言和意识同时得到训练。又例如给水果拼盘起名字,开始学生起的名字都很普通:“百花齐放”、“一枝独秀”等,我启发他们进行求异意识,换个角度看。例如站在“水果的一生”的角度看,可以起名:“最后的时刻”。受到启发,一个学生站在小蚂蚁的角度给果盘起了个名字:“迷宫”,还有个学生没带水果,他用别人不用的水果皮做了个拼盘,起名“果盘吃完以后”。对于灵感,要善于捕捉,要引导学生通过求异意识摆脱意识定势,打破按固定思路、习惯考虑问题的枷锁,使学生敢于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听、说、读、写更富有创造力,从而激发创新灵感。

三、展开学生想象翅膀,教给学生创新钥匙

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都来自科学家的“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事物的表象会引发人的一连串联想,联想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人的创造力。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创新意识训练的有利措施,特别是儿童的“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是最有创造潜力的。一次,我在课堂上提了这么一个问题:“核桃,人人都爱吃,可是要敲碎核桃壳取出完整的核桃仁却十分麻烦。你有什么好办法?”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有的说:“让农民伯伯改良核桃的品种,使核桃成熟时自动裂开。”有的说:“发明一种机器,专门去核桃壳。”还有的说:“老师,足球的气打得太足就会炸,如果往核桃里打气,让核桃也炸开行吗?”我和同学们听着,都不由得为这些富有创造性的想法而激动起来,集体的智慧调动了个人的智慧,大家畅所欲言,开阔了意识。有个小女孩突发奇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会到处乱滚了。他爸爸受女儿的启发,将各种形状的玻璃容器套在刚长出的西瓜上,培育出了便于运输的方西瓜。可见,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有多重要。事实上,正是喜欢“异想天开”的孩子,才是最有创造潜力、最具发展前途的人。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大胆面对孩子的想象,不要把孩子的“异想天开”视作“怪癖”,挫伤他们,应加倍关注爱幻想、爱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孩子,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使他们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美国和日本早在70年前就十分重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训练。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潜能,然而这种创造潜能犹如干柴,只有教师用不懈追求的热情才能点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每一位教师肩负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宗海.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5篇: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感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及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美育.新课

改下《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教学目标,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注意“体会其中的科学方

法、科学思想,感受科学的和谐美”“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因此,在高中物理教

学中,要重视美育教育的策略探讨与实施.

1物理学中蕴含的美

美的本质是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物理学中蕴含美的本质,本质要通过形式来反

映,物理学中蕴含的形式美包括: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和多样统一美.

1.1对称美

由于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称

物理学的对称美.主要表现为时空对称、数学对称和抽象对称.例如:杠杆的平衡、平面镜

的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属于空间对称,周期、频率表示时间对称,匀强电场和匀

强磁场同时具备时间和空间对称;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表达式具备数学对称;平衡态的

气体分子热运动在三维空间各个自由度上几率相等体现了物理内容的抽象对称美.

1.2简洁美

由于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简单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

物理学的简洁美.主要表现为物理学理论的简洁美和物理方法的简洁美.例如:牛顿定律F=

ma揭示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动力学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物理学理论整体的简洁美;力是“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物理概念的简洁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的方法体现了物理方法的简洁

之美.

1.3和谐美

物理学的和谐美,主要是指物理理论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构成、运动及转化等规律整

体上和谐性而产生的美感.主要表现为自洽和谐美、对应和谐美、互补和谐美.例如:物理

学各分支理论、概念、规律互不矛盾体现了自洽和谐美;相对论理论中,速度v与光速可以

比较时必须用相对论原理、而vc时相对论则还原为牛顿力学就体现了对应和谐美;光的波

动性和粒子性体现了互补和谐美.

1.4多样统一美

由于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多样统一性而产生的美感,

称为物理学的多样统一美.例如: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是各种各样的,牛顿力学却把地上的

和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把引力、时间、空间、物质统一起来,都

体现了多样统一的美感.

2物理美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 物理美在物理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引领学生体会物理美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美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 物理科学家在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同时

, 都基于对美的狂热追求, 使他们在科学探索中运用美学思维做出了许多发明和发现.如伽

利略从物理规律具有简洁美出发探究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爱因斯坦坚信物理规律具有多样

统一美创立了相对论;法拉第坚持电磁现象具有对称性这一科学美的原理, 经历了多年的努

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是一个审美创造过程,

美育的功能和作用广泛, 只有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把理性寓于情感中, 把概念寓于

形象中, 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有趣, 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把知识学习

寓于美的享受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理解深刻, 记忆牢固,求美导真.

2.3促进学生掌握美学思维方法

物理美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美学思维方法.在向学生展示美学思维方法的同时, 可以使学生学

会利用美学思维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掌握美学思维方法, 从而学会创造美.例如,物理美促进学生掌握臻美法,既能使学生明确物理学发展方向,又能学会应用臻美法欣赏物

理美、创造美.

3高中物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实施美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想像和认识物理科学之美,更重要的是,要通过

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将对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发现美和创造

美的自觉行动.高中物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策略有:

3.1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科学美

物理学不仅具有具体的形象美, 还具有高度抽象美,如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质点、点电荷)

是抓住了物质的本质特征而建立兼备形象美和抽象美的物理概念.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

展示物理知识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应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科学之美是揭示

自然界真谛的道理, 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欣赏物理的形象美,如雨过天晴的彩

虹, 五彩的肥皂泡等, 使他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 激发他们去探索自然科学奥秘.

3.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纵观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科学之美的动力源首先是物理科学美带来的震

撼人心的愉悦,而愉悦的强弱与审美能力正相关.物理科学之美需要靠美的学生心智去体验

,教师在展示物理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教学中, 一方面要不

断地向学生揭示蕴涵在物理知识中的科学美的属性, 使学生接受科学美的熏陶, 不断的积累

审美素材.另一方面, 只有让每一个学生作为参与者、创作者,引导学生像科学家的探索一

样去学习,去探究蕴藏在美的深处的本质的东西,使他们享受到物理美的意识和审美情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3展示美学思维方法

美学思维方法是非常规、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把对美的追求放

在思维的首位,对不完美的对象、规律进行加工、修改以至重构.物理学家在追求美、 创

造美的过程中不断的把不完美变为完美, 积累了许多美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完善和促进学生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记忆能力和操作能力, 尤其对培养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的

想像能力促进作用更显著.而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艺术的想像力会刺激科学的想像力, 这

些都是对美的追求的表现,能够产生灵感,推动物理学发展.

3.4引导学生追求创造美

高中物理美育教育的目的为了引导学生追求创造美.创造美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灵魂, 美感

和科学发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

的形式美、结构美、内容美,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科学家的不懈追求、以苦

为乐、勇敢探索、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精

神,把追求真、善、美作为生命的理想,将对美的认识,转化为对美的追求,去主动追求创

造美.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爱美本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第6篇: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当今社会的改革开放,给文学事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学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的势态。“中国文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难以确立代表性倾向的多元化文学阶段。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与民间文学关系密切。民歌、民间传说及民间故事对沈从文小说的内容有着明显而广泛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在内容上沈从文小说对民歌的大量运用,对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的改写,对民间意象的广泛采用;在叙事模式、叙事框架上对民间文学的借鉴及文体意识的自觉;在表现手法上,民间文学则影响了沈从文小说文本语言、人物形象之特征等。

民间文学在漫长的时间与巨大的空间中世代传袭的事实,证明她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民间文学创作充满了自由的欢乐精神。世有假诗文,无假山歌。老百姓的创作出自人类的生命本能要求,这种本能遵循着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或巴赫金的“狂欢精神”,而与悲观主义绝缘。例如无处不在的民间笑话,就是民间欢乐精神的典型表达形式。笑话中永远充满了乐观的人生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睿智的思维技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欢乐,通过语言艺术加工、生产和消费更多的欢乐。在当代社会,民间文学的许多体裁,如神话、史诗、歌谣等,都在萎缩和消亡,唯有笑话一枝独秀,仿佛是一个永远开心的精灵,通过酒桌、电脑网络、手机短讯,在灰色的尘世中跳着,笑着,奔跑着,舞蹈着,在麻木的世俗生活上空飞翔。

民间文学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风格在许多方面都有表现。从主题看,民间叙事作品大都具有浓厚的道德倾向,无论恶势力多么强大,善的力量总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人物看,民间创作中的正面主人公形象总是完美无缺,美到极致,善到极致,成为民众的道德楷模与精神榜样。从意境来看,现实生活可能沉重乏味,但民间文学中的世界却无比美丽。如同恩格斯在评价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中所说的那样:“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倦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

民间文学充满了飞扬的想象力。众所周知,想象力是人类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之一。在民间幻想故事中,现实物理世界的束缚被彻底打破,神界、人界、鬼界、精灵界从空间上融为一体,过去、现在、未来从时间上被连接沟通。人与神直接交流,自然万物随意变化,人、神、精灵不仅精神上互渗,形体也相互转化,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时空背景下,人们的想象力自由翻飞,这对人类尤其是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具有极大帮助。难怪鲁迅先生直到晚年还对美女蛇的故事、《山海经》图津津乐道。

民间文学还充满了哲理。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两种哲学:一种是学术性的,书本上的,庄严而堂皇的;另一种是日常的,家常的,平凡的。谁要描绘社会,谁就得熟悉这两种哲学,而研究后者尤为必要。在民间寓言中,民众将哲理寓于故事,使听众更易理解和接受。例如有个《抬驴》故事,讲一老人带孙子赶集,当他自己骑驴时,人们说他不知心痛孙子;当孙子骑时,人们又说不尊敬老人;两人一齐骑上去吧,人们说他们不知痛惜牲口;两人都不骑吧,人们又说他们是傻瓜,有驴子不知道骑。怎么样做都不行,两人只好将驴抬起来走,但这样做却更让人们笑话。这个寓言把做人处事要有主见的哲理就讲得非常透彻。还有个《对哄》的笑话,说从前有个小孩常流鼻涕,他父亲叫他把鼻涕揩掉,并答应揩干净后给他一元钱。接下来儿子跑出屋,很快又转回来,找老子要钱。老子见儿子鼻孔下面只剩两道红沟,就笑着说:“我是哄你的!”儿子“哼”的一声,又将缩进鼻孔的两条鼻涕淌到外面来,笑着回答说:“我也是哄你的。”这个搞笑的场面,让人们对“子学父样”的生活哲理留下难忘的印象,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在民间文学创作中,哲理与诗意常常能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宁静的原始森林中,池中的天鹅脱下羽毛衣,变成了绝色的仙女;小小的青蛙儿子,不仅能帮父母干农活,还以哭、笑、跳等方式娶到了最善良美丽的姑娘,待他脱下蛙皮,又变成了一个年青英俊的天神;从灰鹤口中救了条小白蛇,却得到了一颗能听懂所有动物语言的宝石……民间童话像一个顽皮的小天使,用他的魔棒随心所欲地变出各种神奇的时空幻想,但仔细咀嚼,这些象征又是那么合于情理,那么美丽动人!

民间文学创作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掌握文字需要接受相当的训练,口语却是庶民与生俱会的本领。民间社会中,许多普通人都有极好的语言天赋。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个好吃的人,瞄中哪碗菜了,哪碗菜就只有他的搞场,旁人很难吃上嘴。这天,他在人家屋里做客,瞄中了一大碗鸡汤。鸡汤碗里只放了一把汤瓢,他拿起连舀直舀,硬不松手。满桌的人都把他望起,他才勉强停住,将汤瓢放回碗里去。刚刚放稳,他又去拿。坐在他对面的那个客人好气又好笑,也伸手去拿时,迟了,汤瓢又被他捏在手里啦!拿到了他还跟对人家讲客气话:“你看我拿得到哩,你不屑跟我递得口沙!”又舀。舀了又做样子把汤瓢还原。才还原又去拿。这一下,对家的手快,将汤瓢抓到手了,满桌的人都看他再怎么讲。他说:“嘿,你已经拿到手啦?我正想给你递过来的呀!”

这个故事只有200多个字,焦点集中在餐桌上的“汤瓢”之上,几个动作和对话,就将好吃者的形象活画了出来,其白描技巧令人叹服。如果加上讲述者的语音、动作、表情,与听讲者的现场气氛互动配合,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想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语言的丰富表现力。

第7篇: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在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高职院校历史教科书应充实人文素养的内容;二是高职院校历史教学过程应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质;三是高职院校应重建人文精神的价值。

一、 现阶段历史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分析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目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成为整个教育教学界的共识,尤其是历史教育更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毫无疑问,人文精神的培养理应涵盖整个历史教育教学体系,把好的教育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接受教育的兴趣。但是现行历史教育中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明显缺失。

(二)缺失现象

1-历史教科书缺失人文精神的内容

(1)泛谈社会结构,忽视人性结构。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主要是按照社会结构几大领域编写的,没有呈现这些历史人物的具体历史和反映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特别是理智属性。如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说司马迁只说写《史记》,不说其史德;讲商鞅变法,只讲变法措施,不提商鞅的改革勇气和无畏精神。这样的教科书留给学生的无非是几个孤立的人名而已,无非是一个个历史符号,不会在学生思想上、情感上引起共鸣,更不会使学生由此产生积极的态度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2)倚重知识累积,忽视心灵呵护。历史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历史教科书应该是通过寻找先人留下的历史文化、历史遗存、历史现象、历史思想来启迪心智、感悟真理、把握现在、预测未来,也完全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大智大勇、奇思妙想给学生以一种智慧、巧思与良知。然而,现行历史教科书在强调人对社会发展、人对社会适应、人对知识的依赖以及高度重视学生知识累积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的心灵的呵护。疏谈民族亲和,少有鲜活的史实,不谈人群类性,鲜讲社会协作。这样的教科书难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和衷共济的人世、领略到真实深刻的人生、体味到错综复杂的人际、感受到丰富多味的人情、体会到客观实存的人道。

2.高职院校教育缺失人文教育理念

(1)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理念的淡化。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为迎合市场的需要,很多院校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急功近利,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培育、完善人格的塑造被逐渐淡化。

(2)教师疏于教学内容和教育规律的研究。“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然而,现在高职院校承受着各项排名、评估等巨大压力,经常忙于拉项目、迎接评估检查等,领导关注教学的时问越来越少;而教师则在职称评审的压力下,忙着想办法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规定篇数的论文,甚至有些教师为此花钱买版面、托关系走后门。这样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术腐败,也使教师忽视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的研究。那么,人文教育的缺失就成为必然。

二、高职院校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历史教科书中应充实人文素养的内容

1.要增加有关人的发展的内容。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教科书中应该充分地展示关于人的发展的内容,要介绍人们追求自身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历程,要把人的群体活动,包括把杰出人物的群体活动作为教科书叙述历史人物的重点,通过历史人物的群体活动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来再现历史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具体、全面的评析。

2.要增加有关人的思想发展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容。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具有思想、能够思维的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须臾都离不开思想的支配和思维的支持,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一部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历史,又是一部思想发展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历史。为此,教科书应该突出人的思想发展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容,既要介绍传统的思维方式,又要介绍现代的思维方式;既要介绍中国历史上思维方式的变化过程,又要介绍世界历史上的思维方式的变化过程。只有如此 ,才能为历史教学构建合理的思维前提和方法论前提,才能使学生在人类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发展中求得对社会、对人类的深刻了解。

3.要增加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容。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人们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并有效地为社会服务,是人们主动、积极地调节自我以适应转变的根本保证。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须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人格教育。历史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历史教科书中必须增加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内容。

(二)历史教学过程应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质

1.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历史上有许多反映浩然正气的事例,孟子的“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文天祥的“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千古名言充分反映了先人的民族气节。今天,讲正气,既要讲历史传统中的浩然之正气,又要讲革传统中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更要讲爱国主义的正气。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一个鲜明的主题,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新型人格。培养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新型人格既是“三个面向”的本质要求,又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许多历史人物的身上闪烁着这种可贵的人格魅力,从瓦特的蒸汽机到爱迪生的电灯,每一项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无不是科学家敢于开拓、勇于进取的结果;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个举措的实施 ,无不体现着政治家挑战传统、大胆创新的精神。今天,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人格,既要说明历史人物的创新成果,更要展示创新的过程;既要强调创新的作用,更要突出创新的精神,使学生从中体悟到创造的价值,感受到开拓的力量 ,树立不畏困难、敢于进取的时代精神。

(三 )高职院校应重建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

1.高职院校应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当代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最新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人文学科教育、知识理论的传授与育人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最终使当代高职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科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

第8篇: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写作 体育素材 观察力 想象力 教师引领 练笔 双赢

体育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体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很多学生不仅文字表达能力弱,写作基础也差,往往是教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头疼,觉得脑子空空,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下了很多工夫,但写出来的作文仍然是空洞无味,内容松散,没有中心,不知所云。究其原因,除了对语文基础知识中“文章结构”“修辞方法”“文学欣赏”等掌握不牢,不能进行实际运用外,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力、想象力不足,不知道如何选取素材,缺乏正确的指导也是其中很重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体校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一方面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训练,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在体育训练中寻找素材,让学生懂得生活是观察、想象的沃土;只要在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学习、训练中用自己的眼睛认真去观察,用自己的身心仔细去体味,想象的翅膀就会展开、飞翔,就有了写作的思路,就不愁写不出言之有物的文章, 语文教师不妨进行以下尝试:

一、改变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观察,为写作打好基础

体校学生都喜欢体育训练,因为体育生的好动、活泼的天性在体育训练中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潇洒、矫健、优美、勇猛的技能动作、兴奋的叫喊、激烈地比拼是那么的激动人心。他们尽心的模仿教练的动作,一招一式是那么的自然。在体育训练中他们活动的空间很大,活动的形式多样,活动的内容精彩,手脚得到充分地舒展,他们想动就动,想叫就叫,和教室里正儿八经地听课完全不一样,没有拘谨,没有更多的约束,没有害怕,没有不断地批评、教训,在身体的碰撞中,在活动的尽兴中,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由、开心。可以说运动、训练是体校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是他们最喜欢、最感兴趣、最愿意做的事,而学习文化课,尤其是写作文则是他们最不喜欢、最不感兴趣、最不愿意做的事。体校的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同一个学生在训练场和教室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训练场上的“他”让老师敬佩、心疼,教室里的“他”却让老师反感、气愤。问题的症结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呆板,没有与体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没有寻找到语文

教学与体育训练结合的突破口,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知道体育训练中蕴含着语文写作要素的窍门。因此,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应与体育训练相结合,在学生们乐于从事的体育训练中寻找到语文写作教学的突破口,经常不断地给学生引导和教诲。

科学研究表明,想象是创造的重要条件,许多的科学发明创造证实了这一点。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艾青曾经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象之于文学创作,就好比白云之于蓝天,流水之于高山。想象是使文学作品充满神奇魅力的源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曹雪芹笔下的美丽而性格各异的金陵十二钗;吴承恩手下本领通天、降魔伏妖的孙悟空;《巴黎圣母院》里面貌丑陋但心灵美丽的卡西莫多;《呼啸山庄》中阴郁怪戾的希克厉;《哈姆雷特》中优柔寡断的哈姆雷特……无数成功的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无一例外都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没有想象力的作品,就像折断了翅膀的鸟,太实、太沉,缺乏飞翔的灵动力。其结果不是内容枯燥乏味、文辞粗糙,就是手法单调呆板,缺少感染力。因此,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想象力应该是一项重要内容。而想象力的高低不是与生俱来的。生活体验是影响想象力的首要因素。当人们要开始写作实践之前,往往需经历一个生活积累的过程。体校学生由于环境和年龄等原因,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阅历相对肤浅,思维深度不够,这对于他们施展想象是极大的束缚。浅显的心智活动和狭窄的生活层面,很难使学生在写作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大千世界是那么丰富精彩,但学生的作文却多半跳不出家庭、家乡和学校的狭小空间,笔下人物也大多是教师、家长或同学。当然,我们不否认在这些范畴也产生过好的作文,但是一旦脱离这个选材范畴,学生写作就会感觉艰难,笔下人物也比较粗糙、模糊。因此,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写作想象力,应该从最基本的东西入手,鼓励他们多深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生活阅历。在体校,语文教师则应指导学生学会在他们最熟悉的体育训练中去观察、思考、搜集写作素材;用心去品味人物、事件、动作、细节等。如:将学生训练时如何模仿教练动作的细节与语文写作中如何观察人物、事件的细节进行对比,从中找出二者的相似点,引导学生将体育训炼的观察方法运用于写作素材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会提炼写作素材,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拓展自己的思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练笔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兴趣,尝到甜头。为规范的写作打好基础。

二、运用体育素材,引领学生写作文

第9篇:动物和科学发明的关系范文

我想利用这一机会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中国物流理论研究

在2002年的年会上,我曾提出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十大重点:

(1)物流定义

(2)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

(3)物流成本与物流统计信息体系

(4)传统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转型

(5)物流市场与需求

(6)供应链理论

(7)物流信息化

(8)物流技术、装备及标准化

(9)物流人才教育和学科建设

(10)国外物流发展趋势

一年来,研究的情况如何?从今年征集的200多篇论文来看,基本上都在这10个方面。但有新的扩展,如突发事件中的物流研究、关于物流的数学模型与经济核算方法等。我认为特别取得较大进展的是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研究

对物流、物流产业、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物流行业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内含与外延的研究;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供应链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采购与物流相互关系的研究;物流系统论与物流价值论的研究;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研究;物流与大通关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二,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最多、最广,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成本研究,运作模式研究,物流外包研究,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工贸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研究,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转型研究,第四方物流研究,物流过程各方利益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研究等等。

第三,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

在编辑今年的《中国物流年鉴》时,我感到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的内容比较丰满,说明了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物流的发展,如汽车物流、家电物流、药品物流、烟草物流、连锁物流、食品物流、粮食物流、邮政物流、港口物流、IT物流、服装物流、航空物流、交通物流以及长三角物流、珠三角物流、环渤海物流、中部物流、西部物流、开发区、保税区物流等等。交通部为此专门拨款1000万元。许多部门的研究开始从宏观层面向中观与微观层面展开。

第四,物流市场研究

物流市场如何形成,物流环境包括哪些要素,物流资源如何进入市场达到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不同行业物流市场的供需分析,物流市场主体、客体、载体与中介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物流外包的研究等等。

第五,供应链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是经济运行中一个新的模式,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被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代替,供应链是什么,供应链管理的要素有哪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如何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虽然相对还比较薄弱,但已经起步,并取得可喜进展。

第六,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

信息化与标准化都是中国物流发展中的瓶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如何在物流业发展中充分应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如何使中国物流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我认为,中国物流理论研究起步不晚,但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不深不广,这几年物流业快速发展,更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实践走到了理论的前面,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怎么办?作为物流理论工作者,应当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推进物流理论研究,使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理论指导。这里应该提倡学术评论、批评与争论,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

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是以下十二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第二,物流经济学及学科建设研究

第三,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相关政策的研究

第四,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研究

第五,物流信息化研究

第六,物流标准化研究

第七,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

第八,国际物流研究

第九,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第十,物流市场研究

第十一,物流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第十二,应急物流与军地合作的战略研究

我希望,全国从事物流理论研究的同志们,在物流业发展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把中国物流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水平,走向世界,确立自己的地位。

二、关于推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如何推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经过这几年的积极探索。我们认为,主要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制定中国物流发展大纲。要不要做这件事本身就有争论,但我很赞赏日本政府的做法,制定“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与“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是十分必要与正确的,实践证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国家有一个物流发展大纲十分重要。这个大纲实际上是一个指导性意见,有目标,有措施,有要求,但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规划。我们已参与了原国家计委组织的中国物流规划草案的起草。现在国家计委已改成国家发改委,我们强烈呼吁把这一工作继续下去,争取以国务院名义中国物流发展大纲。

第二,出台物流产业政策。原国家经贸委已着手调研物流业发展产业政策,有关部委也在研究行业物流的产业政策,一些省市在制定地区性物流规划时也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涉及到市场准入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标准化政策、投资政策、外资合作政策等等。但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政策,有些矛盾已十分突出。2003年全国政协专门组织一个小组调研物流问题,由石万鹏同志牵头,主要调研两大问题,一是中国物流业的管理体制,二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积极参与了这一工作。但根据历史的经验,国家统一出台一些政策比较难,我们主张先在地方上出台一些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同时在某些领域实现全国性的个别突破。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第三,推进以信息化、标准化为重点的物流现代化建设。信息网络化与标准化是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两大关键,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生命线,而物流标准化则是促进整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桥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每年评选优秀案例来推进物流的信息网络化。对于物流标准化,已经成立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委员会与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分别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编码中心。两个标委会已共同启动了建立物流标准体系表的课题。我们深信,在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物流标准化工作一定能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但这要得到有关部门、行业与企业的大力支持。物流的现代化除信息化与标准化以外,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一是个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这两项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第四,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2001年,我们提出了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设想,分三个层次,一是学历教育,二是继续教育,三是岗位培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已开了三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成立了中国物流学会人才培训专业委员会。在教育部支持下,已有47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多层次、多模式、多目标的物流学历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在职教育目前虽然比较混乱,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巨大的需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劳动部指导下,已制定物流师标准,并已。物流师培训明年将在全国规范运作。国外的一些物流师证书教育也在引进,作为一种补充。上岗资格培训目前还未启动,因为涉及的部门、涉及的岗位太多,需要专门研究。

第五,推动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发展,繁荣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推动,创造一种环境,特别是培育与发展物流市场的环境,使企业真正进入市场,企业在物流市场的运作水平决定一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评选“中国物流示范工程”与“中国物流实验基地”来以点带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通过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发展来带动行业物流发展,推动区域物流发展,并与国际物流接轨。

第六,建立中国物流统计信息系统。物流统计是政府宏观决策的需要,是国内外物流企业市场预测的需要。一些地方已经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上海已建立了统计体系,北京也进行了物流的调查。200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安排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完成了全国物流信息统计系统研究。我们希望国家统计局把物流统计列入政府统计范围。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在中国建立采购经理指数的可行性,已取得重要进展,另外为了给政府经济部门、给行业、给企业、给教学科研单位提供权威信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年编辑出版《中国物流年鉴》与《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第七,抓好物流科技进步。现代物流业既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中必然有科技生产力。在科技部支持下,已批准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包括科技进步奖与科学发明奖。国家2020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中,已把物流科技单列为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与团中央合作,在光华科技基金会下设立“中国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宗旨就是推进物流科技的发展,希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第八,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中国从1978年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物流理论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但由于客观环境所限,难以深入,影响也不够广泛,在最近几年,物流理论研究才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每年一次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通过“中国物流专家论坛”,通过专题理论研讨会,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在全国物流理论界的努力下,出现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九,注重物流知识普及与舆论导向。要发展物流首先就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物流,懂得什么是物流才能知道怎么去干,怎样干得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编辑出版物流读物,通过新闻单位加强物流知识普及,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仅北京就有40多个新闻媒体参与了这一行列。现代物流业的兴起,有新闻出版部门的汗马功劳。

第十,加强物流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代物流业是全世界的产业,是一个整体,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个国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都成立了物流行业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组织,还是大学,都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际物流协会,与国际采购联盟,与各国的物流与采购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并进行多方面的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了两岸四地物流界的交流与合作。国内许多机构也在进行这一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三、关于物流专门人才

物流专门人才我认为可以作不同的区分。从学术与理论研究角度,可以有物流学科带头人,也可以有物流理论专家;从物流实践角度,可以有物流企业家,也可以有物流职业经理。总称物流专家。

我在《中国物流》一书中,推荐8位同志为中国第一代物流专家,他们是:李京文、徐寿波、吴润涛、王之泰、吴清一、张文杰、何明珂、王宗喜。我是从学术理论研究范围讲的,他们著书立说,有观点,有创新,对中国物流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与他们同期的还有一批人,如高博、张卓元、张济民、胡俊明、牟惟仲、张声书、钟志奇、周淑俊、秦毅、詹荷生、王嘉霖、虞和谦、张绪昌、李震中、胡怀邦、黄国雄、陈梅君等同志。推动物流理论与实践的著名经济学家有顾卓新、于光远、柳随年、刘国光、童大林等同志。还有一批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他们都是推动中国物流起步的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这几年,中国的物流业快速推进,涌现出了物流理论研究的新人,他们年富力强,将逐步成为物流学科带头人,成为物流理论研究的骨干力量。比如王佐、汪鸣、刘秉镰、朱道立、宋远方、徐天亮、黄有方、王耀球、陈文玲、任兴洲、王薇、戴定一、许胜余、田学军、刘志学、范棣、桂寿平、鞠颂东、翟学魂、翁心刚、邬跃、沈绍基、马士华、张锦、索沪生、王国文、龙军生、刘凯、杨东援、杨长春、杨赞、骆温平、崔介何、董千里、缪立新、陆大明等同志。以上只是我接触的部分同志,还有些没有接触到,这里不可能全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