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文化精神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精神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精神的内涵

第1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精神文化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它既诉说着民族的过去,更昭示着民族的未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传统和文化的发展,而文化是发展过程伴随着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问题之所以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凸显,缘于经济全球化冲击下民族文化由多元趋于一体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即文化认同的变化所导致的民族身份模糊和民族重构,继而引发的民族认同危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想,即是应对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浪潮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全面冲击(如主流价值失位、民族文化日渐式微等)而作出的积极回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谋求国富民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既以开放的胸襟学习、吸收西方的优秀文明和文化成果,同时又以自信的心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重建民族的精神支柱,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为根基,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情感表达体系和信仰体系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它是中华民族成员共有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是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对这一精神文化系统的认知、建构和接纳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就是文化意义上和精神层面上的民族认同过程。因此,揭示民族认同过程中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因素,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思路和建设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民族认同的基本界定

什么是民族认同?在英文中,“民族认同”的对应词是“ethnic identity”或“national identity”,其中,“ethnic”和“national”意指“种族的或民族的”,而“identity”的意思是“身份”、“认明”、“确认”,组合起来就是“民族身份的确认”,即民族认同。一般认为,“认同”一词源于心理学,最先由弗洛伊德提出,意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心理学中的“民族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与情感依附。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认同可以分为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在个体层面上,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或身份的理性确认,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吉登斯所言的认同就属于这一层面,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在社会层面上,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法国学者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就属于这个层面的认同,他指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因此,当谈及“民族认同”时,必然涉及民族成员的个体认同和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在本文中所谈的民族认同更侧重于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方面。依据以上所述,民族认同可以界定为“社会成员对自己归属于某一家庭、家族、社区、阶层、阶级、国家、文化等的认知和感情依附”。

在当今的全球化话语系统中,“‘民族认同’实际上已经被理解为‘民族认异’,即一个民族确定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差异或他性”。而“民族认异”的突出是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多元。正如罗伯森在论述“民族认同表现”的当代条件时所指出的那样,“民族认同首先从其触及范围和意义来说可以确定为全球性过程的文化方面及对这些过程的反应;其次,某种已经被概念化为世界体系的实体。贝尔纳德・麦克格兰所谓‘用于解释和说明他者不同之处的权威范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越来越由‘文化’解释他者的不同之处”。因此,从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的视域来考察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剖析民族认同的实质,揭示其内蕴的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因素,对于理解精神文化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

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文化是人类后天习得之物,“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性式样也包括隐性式样”,“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起反应的各种业已模式化了的方式当中,通过各种符号可以获得并传播它……文化基本核心由二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人与文化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人是一种悬挂在由他自己织成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文化“就是这些意义之网”。人类创造了自身的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类。以文化为其独特标记的人类,无一不是生活在自己造就的符号体系或意义世界之中的。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在心理上表现为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进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对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体系、精神结构进行不断的内化、保持与发展。文化认同作为个体的文化归属和价值支点之所在,成为维系群体秩序的“黏合剂”,是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深层基础。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就是民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心理或文化归属感,它是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文化认同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同一民族的文化认同,即世界范围内超越民族国家的同一民族对各自文化的认同,如世界各地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又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中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的认同;二是同一信仰的文化认同,如全世界范围内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的社会成员,不分种族、性别、国籍等的相互认同;三是同一文化圈即同一文明的认同,如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等的认同。

同一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同一民族的成员共有的文化心理或文化归属感,它是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从社会学角度看,民族是“臆想”的共同体,由一系列文化符号所建构,有自己特殊的大众神话及文化传统。认同这一共同体的民族成员承担共同的命运。作为共同体的民族,可以使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民族成员”互相认同,如中国人互相认同于“中华民族”,并以“中华民族”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民族由于民族成员的认同和民族情感的凝聚而存在,无论这种认同是如何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具有神话的特点,即“民族”可以借助想像和幻想来实现认同。“民族”在这种想像中是原生性的,即认为自己认同的共同体是从来就有的,甚至有着神圣的、不可质询的起源。就此而言,民族的历史是根据共同体认同的需要“编造”出来的。在这一历史 中,有民族的祖先、民族发展的谱系以及作为民族象征的一系列文化符号。②而且,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和英雄人物。在民族叙事中,所有构成民族史的幻想情节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存在。当民族成员被如此地驯化和熏陶,民族神话就成为他们内在的心理、心性、情感的结构,成为特定的民族文化的象征。社会学意义上的民族神话来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民族认同的需要。定义“民族”的要素或者确定民族身份的标识可以是种族、语言、宗教、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民俗,甚至是某些文化和历史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能够让民族成员认同的标识物,就都可能被用于界定自身所属民族的特性。

历史研究表明,所谓的民族身份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民族身份的标识物也是可以变化的。民族认同是文化范畴的问题,在思想方面,涉及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哲学思想、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等等;在行为方面,涉及风俗习惯、礼仪、家庭、生死嫁娶,等等。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共同的历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认同感”,这是一种与其他现代的集体观念如集团、种族和阶级等完全不同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族群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而民族的文化又孕育、形成于民族的生活土壤中,民族由其自身的文化所标识,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的意义也就不存在,至多具有种族的意义。由此可见,文化在民族认同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在大多数社会里,“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可以具有种群的、地域的涵义,也可以具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涵义,还可以是这几种要素的交叉混合。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考察民族认同问题,与单纯从人类学或政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相比,更有利于揭示民族认同过程的复杂性。

首先,这一考察角度可清楚地显现“民族”与“种族”的不同。“种族”主要用于揭示人群的血统或血缘关系,而“民族”则强调对共有文化传统的认同。譬如“中华民族”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种族概念。尽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几千年的共有文化传统使各民族成员长期在同一屋檐下得以栖息、繁衍、交流与融合,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体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其次,从文化角度考察民族身份比从政治角度要更加全面和符合实际。有的学者认为“民族”应该是一个政治概念,认为它是由现实的政治权力(主要是国家)所定义的地域和人口来界定,因此,“中国人”是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享有一定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公民。然而事实上,许多拥有中国国籍的外来移民并不一定拥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外来移民在中国生活多年并拥有了中国国籍,但在中国亲友、同事之中还是不知不觉地、或多或少地被当作“外国人”看待;在西方国家中的中国移民也有类似的感受。可以说,每一个移民至异邦的民族个体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承受原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被割裂、被更新所带来的阵痛。也正因为如此,尽管许多中国人通过在海外的多年耕耘,拿到了“绿卡”甚至更改了国籍,获得了应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得他们的“叶落归根”情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依然殷切。可见文化对于民族个体的认同与被认同的重要性。

从文化层面来看,个体民族身份的确认或者说民族认同是建立在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基础之上的。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是,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身份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它以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安全感和自信心。一个民族的正向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

三、精神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核心

如果从文化的外延分析或结构分析人手,可以大致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文化产品,其基本功能是维持个体生命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与人类的个体生存和群体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制度,如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商品交换、教育、婚姻制度等。精神文化包括个体和社会、民族群体的所有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它是以心理、意识、观念、理论等形态而存在的文化。

笔者认为,民族认同的过程和民族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即民族历史的发展是通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与奋斗而实现的,而民族认同则是民族发展的基石。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奠定了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民族认同的外部条件,而精神文化则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和内部依据,因为世界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表明,促使一个民族形成“自在性”并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或制度文化,还包括由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内在文化机制和由民族的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外在文化形态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其中,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要素更是在促进民族认同、维系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心理是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漫长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特定生存方式的直接的生理一心理反映,是“对自己的民族归属和民族利益的感悟”,它具有高度的“自在性”特征,可视为初级阶段的民族意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民族心理能够引导某一民族生存的发展方向并促进本民族内部的凝聚与团结,成为维系民族统一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民族心理具有自发性、个体性和情绪化的特点,存在走向非理性并演化成为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危险。要想维系民族的团结、推动民族的健康发展,民族心理必须经历一个由自发的初级民族意识阶段上升为自觉的民族意识阶段的过程。

自觉阶段的民族意识是社会成员对所属民族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所持有的理性认识,它是引领社会时尚和风气形成的、具有主导性的文化模式,具有高度的“自为性”特征。作为民族的精神文化系统的基础性要素,它以潜在的方式贯穿于民族的生存活动的全过程,具体表现为民族的处世态度、价值尺度、应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定式、情感方式,等等。

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是一个民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并通过他们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性格与心理的总和。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被高度综合和概括了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的精神品质和风貌。民族精神能够被该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所理解和信奉,为本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和共同拥有,它是民族认同和归属的本源所在。正是民族精神的这一特性,使它千百年来成为一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心灵和生活中的纽带,它以超越时空的力量,不分地域、职业、性别与年龄,把民族成员牢牢地维系、凝聚在一起,成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强大的内在力量。

第2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情感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挖掘方向

1.自身情感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需求则是最大的原动力。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对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例如,制作《母亲节贺卡》既可以满足学生对母亲的情感表达,又可以实现自身能力的价值体现。

2.社会文化熏陶

作品课恰恰是知识融合提升形成自我个性化认知的过程,带有学生自身成长环境文化烙印的内容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例如,宜兴的“陶文化”,学生对此认知度非常高,主动性也非常强。当然,社会文化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大至国家小至家庭都可以是社会文化环境。例如,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题材,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学生更容易接受,在制作作品过程中更容易形成积极、健康的信息技术使用意识。

3.精神文明培养

信息技术课堂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文明传播途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融入了精神文明的培养。例如,学雷锋活动伴随了数代中国人的成长,以此为契机开展信息技术作品课,既是对学生内心的一次自我翻阅,又是对学生的再一次教育,很容易激发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热情。

情感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挖掘方法

1.导入环节纵览全局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就如画龙点睛,为整节课打下成功的基石。作品课的导入方法和其他类型的课相似,但作用区别很大。作品课的导入环节需要为学生描绘一幅恢宏的背景,从而触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且利用信息技术达成自己的目标。最直接的第一是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展示优秀作品;第二是自身情感需求――母亲节、教师节等;第三是社会文化环境――家乡美、爱国情等;第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强国富民、中国梦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引导切入点。

2.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作品课展示的必然是作品吗?不是。作品课需要展示的是学生的自身成长和个人魅力。具体如下:展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激发出来的智慧火花、个性化的创意、甚至是作品上的创新;展示学生的提高与进步――自我成长的过程、自我突破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展示学生的思想精神面貌――体现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个体特色的学生思想精神面貌,具体可以表现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等;展示学生的团队协作。

第3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 教育 当代技工院校学生

1.前言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奥林匹克的理想和追求。奥林匹克运动注意将体育运动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力求创造一种在竞争中求欢乐、在竞争中受熏陶的环境,发挥体育运动的社会教育功能。当代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需要多种精神因素的陶冶和多种品质的滋润,而奥林匹克精神又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具有教育与启迪意义。本文拟就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途径作一初略探讨。

2.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奥林匹克》作出了权威的界定。其“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显然,《奥林匹克》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来看,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内涵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重在参与精神

参与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首要条件,参与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首要内涵。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上,曾用法语演讲了这样一段话:“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因为只有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奥林匹克理想,所以奥林匹克崇尚“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2.2 不断奋进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运动参与者的一种号召与鼓励,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要坚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奋斗到底的精神。不断奋进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它的本意是一种竞争精神,要求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去追求新的境界。

2.3 公平竞赛精神

《奥林匹克》把公平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之一。公平竞赛精神指即奥林匹克运动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按章办事,决不作假。

2.4 团结友好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遵循奥林匹克的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年,以增进人类了解、促进世界和平、团结与进步。奥运会在不同国家、文化和团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用共同的价值观将他们团结起来。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一场国际性体育运动盛会,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运动员欢聚一堂,赛场上公平竞争,赛场下相互交流,这既是体育技艺的竞赛,也是建立友谊、促进理解和团结的机会。

3.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3.1 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奥林匹克精神一定程度的缺失

当代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精神、品格的滋润,奥林匹克精神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方面。然而,由于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未能普及,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也未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加上社会影响,导致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奥林匹克精神一定程度的缺失。比如,参与运动、参与社会、参与实践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正是在参与中,个人的能力与素养得到提高,个人的品质与境得以升华。然而,当代技工院校学生中有部分同学不愿参与运动、参与实践、融入社会,或者虽有参与,但过于计较得失名利,这与奥林匹克的重在参与精神是相悖的。又如,当代技工院校学生中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有些学生基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独生子女成长家庭环境的熏陶,养尊处优,往往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创造,更不知道创造的艰难辛苦;而有些困难家庭的学生由于陷入现实生活的困境,往往失去了依靠自己能力去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现象有违奥林匹克的不断奋进精神。因此,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奥林匹克精神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3.2 奥林匹克精神具有育人功能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顾拜旦恢复时开始,就赋予了教育的功能、育人的功能。奥林匹克的核心功能是教育,育人是奥林匹克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奥林匹克对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发挥作用和影响,而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教育。事实上,置身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现场,能使心灵受到冼礼,人格得以升华,其震撼力、剌激力、感召力是一般的场合所没有的。

4.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4.1 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标

4.1.1了解奥林匹克精神

了解奥林匹克精神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前提。要求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首先要让其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由来及涵义。除了解前面所述重在参与精神、不断奋进精神、公平竞赛精神、团结友好精神外,还应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历史发展与其他内涵。

4.1.2 认同奥林匹克精神

在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增进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同,这是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具体包括:认清奥林匹克精神的国际性、科学性、合理性,明确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世界精神、科学精神;意识到奥林匹克精神的对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作用,明确奥林匹克精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认识奥林匹克精神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明确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认同奥林匹克精神,是促使学生实践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

4.1.3 实践奥林匹克精神

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自觉实践奥林匹克精神,将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学习和工作之中,让奥林匹克精神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品质,让实践奥林匹克精神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4.2 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方法

4.2.1 开设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相关课程

课堂教学是技工院校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主渠道。技工院校可开设奥林匹克专题讲座,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一课程传授奥林匹克精神,让学生感受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价值和魅力。体育专业可开设传授奥林匹克精神的系列课程,如“奥林匹克运动史”、“奥林匹克精神学”、“奥林匹克道德学”,将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重要内容来研究和传授。为此,教师要加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研究,以深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识。

4.2.2 开展渗透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展示奥林匹克精神的平台,也是升华奥林匹克精神的途径。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在参与中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价值,在竞赛中领悟参与、不断奋进、公平竞

赛、团结友好的意义与要求,在这是对大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最好方法。实践比说教更重要,开展渗透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比一般的奥林匹克精神宣传更为有效。为此,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球类、田径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参与、奋进、公平、团结的内涵与重要性;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阳光体育活动,通过锻炼促进技工院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自身发展进一步领悟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

4.2.3 营造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氛围

学生的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建构过程,在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土壤的培育,营造有利于奥林匹克精神成长的文化氛围。为此,社会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应担负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责任,宣传奥林匹克的历史,展示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校园媒体应结合学校特点开展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与传播活动;学生会、团委、学生社团可组织学生开展奥运知识竞赛、奥运精神演讲等活动,通过竞赛与讲演促进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与传播。文化对人的作用是根本性的、持久的,营造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是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

5.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开展。但也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开展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方面还做得不够,部分技工院校不太重视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没有意识到奥林匹克精神对于当代技工院校学生成长的意义,由此也影响了当代技工学生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了解、认同与实践。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当代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是我们应当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6.

[2] 冉明.我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冲突与融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

[3] 汪涌.国际奥委会出台最终报告高度评价北京奥运会[N].光明日报:2010-04-30.

第4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培养 方法策略

教学时,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文精神,让他们理解人文精神的意义。从而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目标,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将人文精神的内涵传递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从心灵上给予他们一个正面的指导和改变。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的来源是人文学科,它所集中的表现的是人类文明中的价值观以及其精神的体现。在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里,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广义来说,人文精神是一种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它所追求的是人在生活过程中的尊严与幸福;二是从狭义上来说,人文精神指的是个人的精神生活,即关心人自身。掌握内涵是最基本的,不明白要学什么就不可能学好,化用兵法讲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这些内容有所了解,明确内涵,然后再徐徐而图之,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对人文精神更进一步的了解,最终达到热爱,并全面了解的目的。

二、如何有效地给初中生传达人文精神

我们习惯将人文精神的培养统称为人文素养教育,要想有效的实现这种素养的教育和精神的建设,必须以优秀的文化作为基底。而这种优秀的文化基底是经受过历史的不断考验才积累形成的,而且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不断翻新。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要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文化和精神作为责任,让学生能更好的完善自身心灵、品格的成长。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经历,来简要论述如何有效的给传达人文精神,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人文情怀的丰碑。

(一)精读历史文本,剖析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历史人文情怀的书籍,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本,精确剖析其中的所具备的优秀的人文文化,结合适当的教学案例,来将这种文化和精神有效的传达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细致,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自己讲解,一个人在上面慷慨激昂,底下的学生却是面无表情,呆若木鸡,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效果的,是被动的。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抛出问题、设置悬念、组织表演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调动学生兴趣,让课堂更加活泼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纳人文精神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初一语文上册中诵读欣赏这个课程时,在讲解孔子的《论语八则》时,我会首先和学生介绍论语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于论语有个基本的概念学习。在对每一则的语句进行讲解时,我会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更加生活化的和学生传达一个精神,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要意义。

(二)定期开设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活动

主题活动的开设,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整体的学习气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来设计一个主题的班会或者讨论会,并且让学生自己来组织这个活动,设计一些游戏的环节,来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和空间。

例如,我在教完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以后,我在班级还开展了一个以“不同民俗风情、文化交流”的班会。学生可以课后去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资料以及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来做成一个简单的演说节目,和学生们进行分享和交流。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将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成一个小型的快板表演,十分有趣生动,整个课堂的讨论气氛达到顶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当于乐队的指挥,要发挥自己指挥棒的作用,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什么时候该松弛舒缓,什么时候该紧张激烈,都要把握好。讨论环节,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发言,激起学生发言的欲望,而在出现言论激动,观点相悖,气氛过于激烈时,还要懂得调节氛围,放松学生的神经。

(三)灵活使用教学语言,传递人文精神

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对于人文精神的传递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灵活、生动的教学语言发挥出的教学效果往往比一个教学策略要达成的效果的还要显著。因为语言本来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我们知道单纯的精神素质教育,只通过一种乏味而单调的陈述是十分无味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的使用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思维的灵动性。而且教师的日常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时常在言语中注入人文文化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做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习的标榜,从而促进整个班级人文精神的建设。

【结 语】

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是人格塑造、自身修养上难能可贵的品格。然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从点滴做起,不急不躁,掌握以上人文教学的精髓和方法,用我们的心血浇之灌之,定能浇开人文精神这朵语文教学的奇葩。

【参考文献】

第5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大学使命;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一、解读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内涵

我国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二字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体现于《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通俗的讲,人文精神无非是指人要学会处理好三种关系:人的自律、人的创造力;人与人的关心、关爱、和谐;人对自然怎么样有一种感恩。

二、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现状

(一)区域环境的急剧变迁给人文精神带来较大冲击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转型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迅速反馈到校园。市场经济的建立正在不断解构传统价值体系, 但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在社会面临价值彷徨的情况下, 纯粹的物质功利主义不断向大学渗透, 超越既得利益的精神诉求在大学里不断失去自己的领地,缺乏直接经济效益的人文学科倍受冷落。

(二)现存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公共决策机制不利于人文精神培育

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开展,人文精神缺乏生长的土壤。首先, 人文精神难以量化,当前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不够,缺乏开展人文教育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其次,高等教育决策及其资源配置过多强调了公共政策部门的价值倾向,大学对于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自主性, 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人文教育的开展。

三、人文精神的构筑有助于大学使命的实现

(一)大学要以包容的态度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

历史证明了科学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产物,二者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文化传授和科学研究始终都是大学的重要任务。在中国这个传统极其深厚的国度,科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科学显示出来的力量及其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的改善使人们产生了对科学的盲目乐观精神。这反映在大学里,就是理、工科成为显学,人文科学备受冷落, 这直接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困境。今天,大学所要的人文精神是在科学视野下的人文精神;作为实践的存在,人文精神应该关照现实,只有在实践的层面上,我们才能真正解读人文精神。大学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而人文精神的培育最终要回归到大学人文教育,这也正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使命。

(二)大学要重建人文学科教育的精神内涵,避免传统形式化

当前中国人文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形式化。流于形式的人文教育不仅不能促进人文精神的培育,反而是人文精神的毒害者。为此, 大学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改变人文教育的现状。首先,大学人文教育要避免仅仅满足一些硬性指标。大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文、史、哲等学科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内在需求,这不仅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进行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其次,人文学科应该加强对非人文学科的穿透力。第三,大学要建立开展人文教育和培育人文精神的制度保障。人文精神及其人文教育是大学存在的本质要求,必须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进行考量。

(三)大学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恢复其本质特征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始终保持着自身特有的精神气质,那就是对社会进步的关注、对丑恶的批判和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核。今天,大学已经开始从社会的边缘向社会的中心迈进,大学被推向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前台。但对于大学而言,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唯有这样,大学才能维系其独特的人文精神气质。

四、提升大学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推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举的重要理念

注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和交叉,形成一种文理相通教育模式。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双翼,只有科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失去了大学的灵魂,大学沦为职业训练的场地;只讲人文教育,没有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大学,称不上大学,只能是政治教化的场所。

(二)自觉形式下的人文教育渗透大学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的实施要依托于文化知识的实体之上,通过文化的选择、继承、融合和创造,使知识内化成人的思想和个性品质。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是大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身处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接受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大学文化的熏陶,身心不断成长,逐步接受民族的、传统的、大众的优秀文化,使外在的、有形的文化载体转变为内在的、无形的精神理念。因此,人文教育成为学生自主、自愿的民主教育,这样才能使人文教育真正体现它应有的人文精神。

(三)挖掘学科专业精髓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在专业课教学中,除了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程, 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到本学科的学科精神,这才是学科的基础和精髓,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熏陶和教化的良好效果。如果强制性开设的人文课程不能和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流于形式和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我们的人文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知识的因素被学生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被遮掩了。

(四)校园文化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升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就是在这样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中得到培养。例如大学校园内开展的晨读早操、演讲辩论比赛、文体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学术性强的学术讲座,处处都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涛;魏朝晖,论人文精神的实质与当前大学生人文教育,南昌高专学报,2012年版。

第6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以大学精神引领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师生的归属感、认同感;促进远程教育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增强远程教育院校的品牌优势;提升远程教育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大学精神引领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难点及原因分析,提出以大学精神引领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发挥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作用、突显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精品。

【关键词】 大学精神;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虚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78―05

据教育部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等远程学历教育专、本科毕业生数达1105529人,在校生人数已达4531443人。[1]目前,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在全国已建成2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奥鹏(Open)等国家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全面启动,高等远程教育市场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与这几年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相比,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一些高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必须大力改进,加强建设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质和学校特性的校园文化,这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2]和谐、文明、特色、品质的校园文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是提升远程教育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远程教育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必然选择。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学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言:“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3]和谐、文明、特色、品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大学精神为引领。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美国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柯尔曾做过一个统计:在全世界1520年之前创办的组织中,现在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做着同样事情的只剩下85 个,其他的都消亡了,其中有70个是大学,15个是宗教团体。[4]这85个组织之所以能一直延续下来,关键在于他们不以经济利益为重,而是非常重视组织的精神和文化。可见,精神与文化是决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关键在于它传承的是知识和文化,是给人类提供精神养料的圣地。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近年来,大学精神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很多专家和学者各抒己见,对大学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无论学者们从哪种视角对大学精神进行解读,都涉及以下四点:一是大学精神是一种精神存在,是大学人的气质和风貌的凝聚和表现;二是大学精神的形成是一所大学悠久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三是大学精神是广大师生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四是大学精神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等功能。可见,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悠久的办学实践活动中深层的文化积淀,是广大师生在教与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气质和风貌,是他们广泛认同并自觉践行的价值理念、价值追求以及行为规范,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内在品质和核心要素,是大学的灵魂,是激励大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大学精神的特征

1.传承性与创新性共生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统,离不开历史。同样,大学精神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对大学的办学传统和历史文化等的有效传承和自觉认同。尽管沧海桑田、世迁,但大学精神的精髓始终伴随并影响着大学的变化和发展。如: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北京大学的“自由”精神,等等,这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大学精神,历经岁月的风风雨雨,一直伴随着他们。同时,大学精神在传承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注入符合时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需要的新鲜元素。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大学精神才能永葆活力和生命力,才能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

一直以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等是公认的大学精神所应蕴含的普遍性特征。但是,不同的大学在坚守普遍性内涵前提下,由于各自的办学背景、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决定了其大学精神有各自特殊的标识,并彰显出自身的独特魅力。如:北京大学的自由精神、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等。不同大学所具有的独特的大学精神体现了该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别具一格的办学风格。本研究的重点即是指向大学精神所具有的特殊性。

3.激励性与制约性互依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漫长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大学精神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予大学人以心灵的感染和熏陶以及历史的震撼力和时空的穿透力,激励大学人奋发向上、不断前行,进而推动大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精神在激励大学人的同时,其固有的价值理念、价值追求、精神品质等也在不断规范并制约着师生的思想、言行,使他们以大学精神为价值标杆,在实践中不断校准自身的言行,强化对大学精神的认同感,增强对大学的归宿感和自豪感。

二、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一)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

对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内涵的解读,已有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环境为载体的虚拟校园文化;二是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是没有实体校园环境的“准校园”文化,施教者与受教者在空间上处于长期分离状态;三是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是属于混合型的校园文化,它既受到办学母体校园文化的辐射,又受到校外学习中心校园文化的影响;四是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一样,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但在内涵与外延上有很大区别。高等远程教育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在网络硬件支持下所形成的网络文化环境;校园制度文化是指为保证远程教育顺利实施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章程;校园精神文化指的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感、价值理念、审美情趣等以及他们表现出来的气质和精神风貌,它离不开办学母体“大学精神”的辐射;校园行为文化一方面指师生参与的各类网络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指师生在实体校园环境下开展的文化活动。

(二)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特点

1.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导致校园概念的淡化

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环境为载体,而网络无边界,它不但对远程教育师生产生影响,而且对社会其他人员产生影响。此外,由于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主体是社会人,他们在接受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熏陶的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不是“象牙塔”式的校园文化,而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使得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成了“没有围墙的校园”,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是一种没有校园的“准校园”文化,也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概念逐渐淡化。

2.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虚拟性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

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立在虚拟的校园网络基础之上,虚拟性是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在人机对话的学习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由此造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淡化,人际关系疏远。

3.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复杂性导致师生参与度有限

远程教育学生大多为在职成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学习背景、学习动机和社会阅历等,这种主体的多元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复杂性,使得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困境,吸引力不足,师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非常欠缺。

三、大学精神引领高等远程

教育校园文化的价值探析

(一)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远程教育的师生准永久性分离、虚拟性等特征,常常使师生对远程教育办学母体缺少归属感、认同感。而反映大学的历史传统、观念形态、价值理念的大学精神通过远程教育校园文化这一载体,能够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行为文化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产生认同,形成共同意识,进而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乃至自豪感。

(二)促进远程教育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承载者和践行者,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弘扬过程。如果没有大学精神的引领,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将是没有核心、没有灵魂、流于形式的散乱的校园文化。事实上,对于那些作为普通高校二级办学单位的高等远程教育院校而言,其校园文化必须且应该接受母体校园文化的辐射以及其大学精神的熏陶,唯有这样,才能赋予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以灵魂和发展的动力,从而有效促进远程教育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三)增强远程教育院校的品牌优势

开放性、远程性、虚拟性、灵活性等特征构成了远程教育的基本属性。各远程教育院校就技术和硬件条件而言水平不相上下,对远程教育的品牌形成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唯有在大学精神引领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才能体现各高校不同的文化底蕴、办学特色、校园风貌以及校园文化特色,才能突显其文化品位和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

(四)提升远程教育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大学的硬件和软件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两翼。大学的科研、师资以及一切物质条件是大学发展的硬环境,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翼;大学的制度、文化、精神等要素是大学发展的软环境,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另一翼。当前,各远程教育院校的硬件条件相差不远,已不能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才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大学精神引领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有助于激励广大师生,激发他们的正能量,进而提升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大学精神引领高等远程教育

校园文化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一)校园概念的淡化不利于大学精神对师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大学的校园物质文化,如:自然环境、各种建筑物、教学及生活设施等,无不隐含、记载和传播着大学精神,但遗憾的是,远程教育的准永久性分离特征,使远程教育的师生不能“身临其境”。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概念的淡化,使师生无缘近距离感受一切物质实体所蕴含的大学精神,无法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难以耳濡目染严谨治学等精神的熏陶。

(二)人际关系的疏远不利于大学精神的有效传承

大学精神的传承主体是远程教育的师生,但在远程教学模式下,师生对远程教育办学母体缺少应有的归属感、认同感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各学习中心的教师,尽管从事远程教育的各项管理工作,但更多地是扮演学习中心所在学校的教师角色,更多的是接受学习中心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熏陶,因此很难自觉传承远程教育办学母体的大学精神。由于师生、生生人际关系的疏远,很难在大学精神的有效传承上达成共识,更难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三)师生参与度的有限性不利于大学精神的全面渗透

大学精神因校园文化而得以传承和发扬,而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主要是虚拟校园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硬件进行静态传播,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活动以及网上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动态传播。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传播方式,都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需要主体对大学精神进行有效传播。但由于远程教育学生多为在职成人,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等特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欠缺,因此大学精神很难全面渗透。

五、以大学精神引领高等远程

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前提条件:创设良好的高等远程教育网络文化环境

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与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具有远程虚拟性的特征,因此,创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是以大学精神引领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可以丰富远程教育学生的课余生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孤独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进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形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必须做到:首先,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站建设要从内容、文字直至美工等方面体现健康、文明、高雅、活跃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进入网站及网页后立即能呼吸到清新而神圣的“校园”空气,从中感受到大学精神。要想方设法以多种形式将真实的校园环境展示在网络平台上,如:开发游戏软件,借助游戏模式,让学生走进虚拟三维校园,增强对学校物质环境的认识,感受真实校园风光,接受蕴涵大学精神的校园物质文化的熏陶,增强对高等远程教育学校母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提高网络平台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如:开辟学生社区,使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师生通过网络社区聚集在一起,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共享社会热点、学术观点、兴趣爱好等,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增强网络平台的趣味性,提高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寓教于乐,增设游戏、比赛等栏目,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休闲中交流观点、增长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关键路径:发挥远程教育师生参与校园文化的主体性作用

远程教育师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尽管具有虚拟、远程等文化特征,但其同样属于群体文化,同样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师生的参与热情,才能引发他们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影响他们的行为与观念;只有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才能使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更加富有成效。

为充分发挥师生参与校园文化的主体性作用,首先要设立专门机构,派专人负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高等远程教育办学单位的领导必须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设立专门机构,派专人负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其次,强化系统建设,加强对学习中心的联系和指导。目前各高校均通过校外学习中心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活动,这些校外学习中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高等远程教育办学母体的校外延伸,因此,强化系统建设,加强对学习中心的指导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学习中心更好地完成各项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中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办学母体的大学精神。

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有效的激励能使师生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对受激励者是一种肯定,对没有受激励者是一种鞭策,进而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实践中可以鼓励各学习中心开展体现远程教育所属高校的大学精神与学习中心的本土特色相结合的文化活动,可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同时加强引导和宣传,在提高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内涵。

(三)重点内容:突显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精品

品牌是高等远程教育院校体现自身的发展和竞争优势,体现远程教育个体间价值差异的关键所在,是高等远程教育院校巨大的无形资产。高等远程教育院校如果没有自己的大学精神或校园文化精品,就很难传播自己的办学理念,更难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因此,突显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精品是以大学精神引领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要突显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精品,首先要树立科学理念,强化战略思维。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正处于探索阶段,加强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精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只有树立精品意识,集广大师生的智慧才能推出文化精品活动,才能提高大学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才能使大学精神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其次要旗帜鲜明地弘扬大学精神。高等远程教育校园文化要有鲜明的活动主题和丰富的精神内核,就必须从传统校园文化中汲取营养,融主办高校大学精神于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如: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所举办的以“远程教育提升品质,自主学习改变人生”为主题的首届“远程骄子”评选活动、“求是、创新”杯征文比赛、浙大远程教育口号征集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将浙大“求是”精神与远程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有机融合,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7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一、继承与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要全面理解其内涵

1.思想内涵。大庆精神主要内容有: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是:“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为革命“有利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

2.管理内涵。“三老四严”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所谓“三老四严”指的是“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一作风是大庆石油工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科学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最基本、最典型、最生动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三老四严”是新时期下石油队伍建设的重要条件,要渗透在企业管理当中,融合在企业发展规划中。

3.文化内涵。“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财富或资源具有丰富的继承性和借鉴性,甚至对日本、美国等国外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曾经发挥过直接或间接的借鉴性、示范性作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财富或资源不像大庆地下蕴藏的石油只是在大庆的土地,而是油田各个企业可以学习、传承的宝贵资源。

二、继承与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要把握四点原则

1.全面渗透的原则。坚持把继承与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渗透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中,从管理中发现蕴含着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从发展中窥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来的实效。

2.突出主题的原则。在继承与发扬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思想精髓,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真正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3.继承发扬的原则。在继承与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过程中,应着眼于自身发展实际,在吸纳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基础上,注重融合创新,使继承与发扬活动,既保持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精髓,又呈现出自身特色,使其更具有实践性与创新性。

4.创新实践的原则。在继承与发扬活动中,要切实把活动的落脚点放在具体实践工作中,积极寻求各项平台,使实践活动更富有特色、更具有成效。

三、继承与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要做到四个结合

1.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继承和发扬大庆优良传统,就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潜移默化为广大员工的价值理念,从而由内及外地焕发出每名职工和每个团队的强大战斗力。因此把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学习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是十分必要的。要积极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等主题活动,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入厂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直观教育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口头教育与书面宣传相结合,使石油员工能在方方面面中嗅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气息,不断沉淀在(下转第38页)(上接第35页)思想深处,进一步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做到重点突出、循序渐进,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潜移默化为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思想基础。

2.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文化若水,遇形而定。企业文化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在油田发展中起着管理之基、发展之魂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纲要是十分必要的。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寻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契合点,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积极融合在其中,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精神教育基地,为广大员工提供有形的思想教育阵地,为确保定期开展学习活动提供有效平台。

3.与榜样选树相结合。新时期的学习榜样在油田单位起着引领、带动、示范的积极作用,在石油创业年代,铁人王进喜是创业先锋模范人物,而在今天,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以及各个单位选树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都广泛的代表了新时期石油工人的优秀作风,全面展示了其先进形象。在选树典型过程中,我们要大力挖掘榜样身上的铁人精神,以促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源源不息,传承成为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奋发进取的力量。

4.与助推发展相结合。新时期继承与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核心目的就是把政治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发展上来。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把队伍建设能力、发展的水平作为检验活动的成效上来,如若不然,要及时调整活动步伐,使其增强适应性,促进发展力。

第8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子贡;儒商精神;讨论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儒商精神自古以来虽然对于不同时期商人所产生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哪一时期对儒商精神的诠释,儒商的核心本质均是将儒家的价值思想与不同时期阶段的市场运行的运行法则相结合。儒家精神督促着不同时期的商人遵循指导市场活动的行为法则。

一、何为儒商精神

古代儒商精神是以孔子倡导的儒家道德来对商人自己的商业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对内部进行科学管理。本文将结合时代不同特征对于不同时期的儒商精神的内涵进行阐述。

儒商是以子贡为代表的儒家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其理念重点是把“儒”与“商”相结合的商人。儒商精神对于商人的职业与儒家的伦理品种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行为主体。与一般人认为的商人的区别在于对商业道德的强调。换言之,儒商的从业理念为不取不义之财。儒商精神的理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看。从广义上看,儒商精神指的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与如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的思想融合的商人;从狭义上看,儒商精神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思想道德水平。

儒商精神由子贡提出,其核心思想在于“儒商”。所谓儒商,指的是凡是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较为高尚的品格的成功商人。儒商的典型行为为见利思义,并对社会有所贡献。传统理解中对于商人经商行为的定义为“无奸不商”,而这种认定是对于商人群体中的个别人的不当行为的阐述。由此可以看出,民众对于商人品格的界定常常依据其不当行为的印象。可以说,儒商形象的建立过程并不容易。

结合当前市场环境而言,儒商指的是具备儒家道德观、儒家价值去想的成功企业家。这类企业家区别于一般商人的典型特征是他们均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现代儒商精神是基于古代儒商精神的升华概念,其把内圣与外王进行有机结合,将传统美德和新时代的道德观念进行匹配,在重视商人经济利益及发展利益的同时,更加关注个人的价值及人格完善管理,并对市场利益的维护起促进意义。

二、儒商精神的经典理论

鉴于意识到儒商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影响,我国近几年来对于儒商这一热门话题在学术界及研讨界的讨论热度越来越强,不同结论、观点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研究者们在对儒商精神进行相关研究、讨论时,普遍发现当前时代的商人的地位相较于以往有很大提高,同时,在全民皆商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从商人员的素质水平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从子贡从普通商人演变为儒商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商人职业素养的提高不仅有助于自身利益的提高,同时也会对国家、社会利益起到促进意义。从儒商精神的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对社会有益的典型理论有如下几项:

第一,“瑚琏”精神。瑚琏指的是古代庙堂供奉器具中非常精致、简洁、庄严的玉器。《论语.公治长》中提到:“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这一段是子贡向师傅孔子询问起对自身的看法时的记录,而子贡得到的答案是师傅将自己称为瑚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孔子看来,子贡是具有高尚、清廉的精神水准的典型代表。

第二,通达精神。通达即通情达理之意,指的是商人在经商过程中需要持有一颗对于社会其他人员的帮助之心,不自私不自利,不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做违背社会道德的事。在子贡的经商过程中,其对个人利益的持续追求热情并不高,其在盈利后总会将钱财用于博施济众、资助老师。子贡为人谦和不骄傲。这一精神品质对于当今社会的商人来说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瑚琏式企业家的努力。

三、儒商精神给现代社会的启示

从客观时代背景看,当前我国对于商人的诉求在于商人们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清除社会上由于历史个别案例造成的“无奸不商”的片面观念。

儒家文化与几个主要家族思想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四线,现代社会,儒商思想把儒家文化以及传统儒家思想的创新性应用于市场经济,这也是社会影响的经营理念。换言之,当前新时代的儒商的内涵包括:具有现代社会特色的人文道德、具有竞争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现代管理能力,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集聚上述内涵的企业家对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当今社会的儒商精神文化推动经商、贸易领域的合作的主要方式为以思想文化领域作为交流方式,诚信经商、中庸从商、仁爱待人的哲学思想也是值得当今市场企业家团队的每个商人学习并遵循的儒商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的儒商精神并不局限于国内区域,对于海外华人商人的事业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孔孟的中庸、忠恕、仁义、礼制等思想内涵需要华侨企业家牢记。在儒商精神的影响下,很多海外华人商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遵循诚信为先、信誉第一、义利并重。

四、结束语

对于具有历史特色及中国魅力的儒商精神,需要国内外从商人员的共同努力,以认真、谨慎、科学的态度看待儒商文化及其的精神内涵。值得注意是,对于当今社会的新儒商精神,需要对传统儒商精神进行选择,以符合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儒商文化为重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1]臧宏.论子贡的儒商精神.[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11)

第9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校;人文精神;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47-1

1 人文精神的当代内涵

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古今中外有不同的解释,在古希腊人文指代人性的批判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人的教养和文化,德行和智慧的体现。人文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个性、自由、权利、人格等的综合体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人文精神侧重科学、文化、艺术、理想、道德和风尚等综合素养,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的文化中蕴含的符合本民族特点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人文精神包涵着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对人的发展的关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性发展为终极目的。人文精神通过心灵的体味,精神的熏陶,而最终促成人格、信仰的形成,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规范。

2 高校人文精神需要重新构建的原因

2.1 市场经济的负效应销蚀着大学的人文精神

我国现代化进程也是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使人们价值取向完全改变,造成了人类在文化、人文学术领域以及整个社会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体缺失。我国大学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缩影,也受到改革开放负面效应的冲击,很多大学生没有崇高的远大理想,只有脚踏实地挣钱的短期目标;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高雅文化被淹没在满足感官刺激的体育、娱乐、游戏等庸俗文化中;金钱的巨大威力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日益扩大的财富差距亵渎着社会公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已经蜕变成“冷眼旁观”的冷漠。诸如此类的负效应,导致了大学人文精神衰落。也就是说,无论外在的变化多么复杂和深刻,但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即对人的教化和培养的本质不能改变,教育在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整体进程中不应该缺位,而应该大力弘扬和发展,人文精神应该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趋势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

2.2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大学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世界各个国家集中力量发展的一种文化软实力。一所大学的水平不仅取决于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人文魅力。例如美国的很多大学从整体水平来说不会被认为是一流大学,但是只要把人文精神考虑在内,这所大学的名气就会得到提升,像耶鲁大学理工科就是因为它承载的人文精神而被认为是一流的大学,按照我们一般的想法,人文精神可能在文科大学比较盛行,但是耶鲁理工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人文精神是共有的精神文化遗产。大学如果不在继承中发展人文精神,就失去了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就不会造就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尤其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新阶段,要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的就是通过人文精神培养造就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和方面,是大学培养人文精神的关键。

2.3 大多高校办学思想过于功利,陷入科技教育至上的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确立,中国由贫困逐步走向富强,从而刺激了社会对科技人才的渴望,一些高校一切以市场为指南针、以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简单对待教育规律,过于重视科学的工具价值,压缩人文课程,即使安排了人文课程,也不是由很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教育,而是把人文课程作为选修来讲授,讲授课程的教师的人文素养还没有达到标准,就开始给学生讲课,造成了学生马马虎虎听课,人文教师装模作样上课的不良现象。人文的精神家园,在大学里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学校抓专业学习,抓就业。孰不知,培养千千万万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有理想和道德的学生才是根本。所以,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培养人文精神,高校应端正办学思想,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

2.4 传统文化缺乏传承,高校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革开放后,良莠不齐的文化,包括不良的传统文化和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西方文化,让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面临极大的挑战。人文精神在本应该坚守的地方却屡遭退败,社会中上演着一幕幕人文精神缺失的惨剧,老人被妖魔化,爱心被利益化,奉献被功利化,学雷锋被作秀化,我们的民族脊梁人文精神在误解中遭受质疑,在高呼应该加强中却一次次面临弱化。我们怎么了,我们期盼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传统哪去了,我们那种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精神不存在了吗?人文精神从来不会也不应该消失,它一直都在默默考量着人们的内心,当人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的时候,恰恰就是人文精神在起作用的表现。我们要以学生为本,把传统的仁义道德大力弘扬,把在市场经济浪潮面前的好人形象和精神下功夫继承。人文精神要体现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要灌输给学生,让传统的优良人文精神和现代的文明造就的新的人文精神得到发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可以说真正关照到人的各方面需要,关注了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要把握住这个弘扬人文精神的大好时代,把人文精神贯彻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 郭鹏.浅谈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4):14-16.

[2] 焦炜.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与培育[J].图书与情报,2008,

(6):107-109.

[3] 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J].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