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动物的科学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的科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物的科学常识

第1篇: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情境 活动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63-01

设计理念:

初中学生的特点是对未知的事物比较新奇,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若能将物理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阐明其原理,必将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下,由常见的现象引出物理问题,然后通过学生实验,由学生自己来探究,归纳出物理规律,使学生对物理规律有较深刻而完整的认识,强化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尝试成功的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操作程序:

一、创设情境

1.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物理来源于生活,新课标也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根据学生日常接触到或已积累的生活经验来创设物理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思考:也能很好地体现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物态变化”内容教学时,可以创设下面的情境:为什么擦酒精可以为中暑病人缓解症状?为什么夏天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快?医生给病人测体温之前,通常要拿着体温计向下甩一甩?为什么?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看到过,甚至是经历过的现象,学生很熟悉,会感到很亲切,教师要启发他们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悟出其中的道理。

2.利用实验活动创设情境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设计一些简单、有启发性的实验,让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实验探究,在实验活动的情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例如在讲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时,让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铁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前进时,再将铁块放在多只铅笔上重做上述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揭示此现象的本质,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从而使学生总结出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能把生动的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整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受和表现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形象地展示情境的核心内容,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能把学生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例如在《机械运动》教学时,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和学生共同回顾神州八号飞船发射升空的壮美场面,以及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的模拟画面等片段,通过这些生动的视频让学生情绪渐趋兴奋,再加上逼真的视听感觉,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充分地激发学生对有关机械运动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这样的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楚地再现有关物理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探究活动

1.明确探究活动的目的

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不是重在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掌握多少科学知识,而是重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提问题,会着手对问题去进行探究,会进行证据的收集,归纳和分析。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获取科学知识和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科技人员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打破科学研究的神秘感,认识到原来我们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2.注重在探究活动中的引导

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教师引导的好坏是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我们要做到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的给以培育不要因学生问题太简单而不给予支持,也不要因学生的问题太简单、太浅显而不给予支持。同样对那些好高骛远或因知识和能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给予适当的疏导,使学生不因问题过难或过复杂而失去探究活动中的乐趣。

3.重在鼓励

活动能否持续开展下去,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成败的关键。学生的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的本身,二是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对任何一个活动,只要能开展起来,总能从中找到成功的有用的地方,抓住这些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是重要的手段。对那些有创意的思维和活动则可以以班级的名义,给以适当的奖励:课堂引入小组竞争机制,也给后进者树立了榜样,促进他们比学赶超。

三、交流讨论

1.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推动课堂的生成与拓展

探究活动结束时,教师都和学生一起进行交流:活动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到了哪些技能?应用了哪些方法?有哪些体会和情感体验?还可以是不同学生谈本节课之最:最显著的实验现象,最美的场景,最难记的公式、定律,最精彩的分析推理,最有悟性的猜想,最得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的学习障碍等。同时反思自己还有什么问题没弄懂。

2.在交流中查找学习的盲点,寻找成因,并进行再学习

学生的学是会有遗漏和盲点,教师不要急于补充,而要适时正确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进行自我查找,通过反思找出原因,进行补偿性再学习。对于自查出的遗漏知识可以在交流中进行自我再学习,完成学习目标。

3.在交流讨论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完成拓展}生学习

第2篇: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发电厂电气部分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各种学习方式,熟练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一次系统的原理与设计及运行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同时熟悉发电厂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树立工程观点,掌握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分析、计算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从事电力系统中的设计、运行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不仅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质。所述知识技能是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的基本要素,也是进一步掌握专业其它课程知识、技能的基础。[2]

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对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的占有和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自我建构。[3]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 教学模式设计

创新改革教学模式,注重任务驱动,推行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系统化专业知识为主线,以开放的教学实验室为基地,以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求知为动力,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在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中广泛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

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在“发电厂电气部分”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从工程实例方面选择适合的综合项目,通过布置任务提出工程实例项目讲解相关知识分析解决方案讨论总结经验等环节,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通过基于实践基地的模拟设备模拟实操环境,拉近理论与应用的距离,使学生得到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锻炼,为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教学任务设计

在讲授变压器的绝缘老化定律内容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首先提出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任务,假设某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容量已经不能满足负荷需求,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立即扩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尽量保证负荷的供电?

提出任务后,首先引导学生将任务进行分解细化,然后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分析如果仍然要求变压器满足增长后的负荷,即过负荷运行时可能带来的影响,按照在电机学课程中学习的旧知识,得到结果――过负荷会使得变压器发热量增加,热量会经过散热途径散失。然后再研究当变压器过热时对变压器的作用,此部分为新知识,老师讲授变压器温度与预期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得到结论,变压器热点温度维持98℃,可得到预期使用寿命,另外引出变压器的热老化定律――温度每升高6℃,寿命减少一半。接着提出问题,如果一段时间内变压器热点温度超过98℃,另一段时间内变压器热点温度低于98℃,这种情况对于变压器寿命有何影响?经过分析得到等值老化原则,在此种运行情况下,只要热点温度高于98℃时多损失的寿命与热点温度低于98℃时少损失的寿命相平衡,仍然可以得到预期使用寿命。然后讨论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正常过负荷遵循等值老化原则,不会多损失变压器的预期使用寿命,而事故过负荷为了保证事故时负荷的供电,牺牲了变压器的预期使用寿命。所以在授课前提出的工程实践问题得到解决,虽然变压器为了满足负荷用电会过负荷,但只要符合等值老化原则,就不会造成寿命的多损失。

第3篇: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一、教材中与科学知识有关的课文分类

1、介绍动物的成长或独特习性的课文。如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松树金龟子》详尽的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包括婚恋、发音、繁衍等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课文。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涉及到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看云识天气》介绍各种云的形成以及如何通过看云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山市》展现了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奇特的自然现象。

3、证明某种科学理论。譬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明了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原理;《斜塔上的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的正确性。

4、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苏州园林》告诉人们在设计建造园林时要追求自然之趣,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幽径悲剧》则从一株古藤萝被砍告诉人们要善待一草一木。《明天不封阳台》也从一只受伤的鸽子得到救治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的道理。

5、介绍宇宙天文知识。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在介绍“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热爱,对未知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两小儿辩日》中涉及到不同时间段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以及“大气折射”“直射”“斜射”等科学常识。

这些课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知识

面对教材中如此众多的科学常识,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用好多媒体技术。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使他们对上课内容充满好奇感,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对教学有关动物成长或习性的课文有着出人意料甚至锦上添花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松鼠》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中央台“动物世界”栏目里有关松鼠的视频。真实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再加上主持人充满磁性的嗓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许多生活习性,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继而也提高课堂效率。

2、与科学老师协调,同步教学。教材中有些科学常识比较复杂抽象,在我们语文课堂中没有必要去细细揣摩,这样既耗费时间,又弃长就短,得不偿失。不如与科学课堂结合起来,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解释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我们往往只能流于表面,学生也只是半懂不懂的。其实可以让物理老师提前上“光的折射”这一环节,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仅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而且两门学科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3、布置作业,提前观察。对于教学一些比较贴近现实的科学常识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独立解决问题。比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学生对那些可以看见却很难言表的天气变化有些束手无策。我就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作业,让学生每天通过观察云彩来预测天气,然后再与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互相印证,找出其中的规律。

第4篇: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黑格尔说:“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毕达哥拉斯说:“数支配着宇宙。”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是被抽象化了的语言,但数仅仅是“数”吗?我认为“数”也像车,“道”即是车上所载之货物,可以理解为“数也载道”。

所谓“数以载道”就应该在描述抽象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同时,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常识性、人文性、教化性等特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素材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这些素材应当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课改之后倡导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基于此,我们的数学教育岂能罔顾生活本身?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眼里只有数学,没有科学,没有生活,没有其他百科知识,没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贯通。在出题时只注意数字的组合和公式运用,而忽略了题目本身是否合乎常识、合乎科学。往往对学生形成误导,传道授业解惑从何谈起?

网上盛传的一道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时速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有多远?

广州一位四年级学生给出的答案超乎我们的想象,被喻为神一样的回答:“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规!”

这件事在引起网友关注的同时,给教师们敲响了警钟――数学仅仅是数学吗?数学教师常犯的错误有哪些?

一、有数量,缺衡量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这句话告诫我们:数学教师不能眼里只有数量、图形,命题时还要权衡其他要素。而这却常常被传道的教师忽略。

例一:小明做180件衣服10天可以做完,如果每天多做20件,多长时间可以做完?有学生答曰:“小明做不完,要把小明累死吗?”

这道题从数学角度看无可厚非,但从其他角度看就问题甚多:小明多大了?到了法定劳动年龄吗?一天做38件衣服符合生活常识吗?是否违反《劳动法》?通常我们说所谓的“数学意识”,其实就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时看问题能有数学角度、数学敏感性。那么,我们编制数学题是否也应该有生活常识、法律意识?

例二:这里有两座房子,它们都有三角形的墙面,哪座房子是长颈鹿的家?哪座房子是斑马的家?(此例出自《小学数学教育》2014年第四期58页)教师试图从生活中的高引入三角形的高,想让学生明白:房屋的高就是房脊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可是长颈鹿住在三角形房子里,它怎么进去?又怎么出来?即使低头进去了,难道让它一直扬着头卡在顶尖处吗?这不是虐待动物吗?

相似的还有“树上有10只猴,用枪打掉1只,还剩几只?”编制数学题为何要以屠杀动物为例?岂不与每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冲突?只考虑数学问题,不考虑生活常识,“数学生活化”“数学渗透德育”只能是一句空谈。

例三: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成人票10元,学生票5元,团体票6元一张,怎样买票才省钱合算?(此题出现在某市三年级期中数学试卷上)按常规,团体出行都是买团体票最合适,而这道题算下来,团体票反而比个人票还贵。学生在试卷中错误百出,不是错在计算,而是错在试题与常识相悖。与此相似的还有:游乐场门票2元,问:7人去买票要花多少钱?现在还有这么便宜的门票吗?

美国数学学会主席魏尔德说:“数学是一种会不断进化的文化。”数学命题应该兼顾素材与现实生活二者的关系。

二、有数据,无依据

例:一个游泳池可装100吨水。一个水龙头以每小时3吨的速度注水,另一水龙头以每小时1吨的速度放水。多长时间才能放满整个游泳池?这是一道被相声演员讽刺挖苦过的数学题,也是学生认为最讨厌、最浪费时间的数学题。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有谁见过游泳池一边注水一边放水?这样的怪题缠绕了多少学生,苦恼了多少学生。这样的题如果继续出现在教材或练习册上,那么“节约用水”贴在墙上就成了“稻草人”。

三、有事例,无事实

一位教学能手为了体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原则,改了教材原本就有的教学情境。她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夏天到了,企鹅们来到了森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上有几只大企鹅、几只小企鹅?”

企鹅本来是生活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中的,它怎么会生活在森林?难道是品种变异?学生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此时还有谁关注数学信息?尽管老师再三启发,但是怎么也牵不回学生们的注意力。情境创设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搭建起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未知的学习内容之间的桥梁。这个“创设”不但没搭起桥梁,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类似的情况还有,上午9:00一根旗杆和一棵大树的影子的长度如图(上午本来影子是偏西的,而图上画的偏东),已知旗杆的高是15米。这棵大树的高度是多少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看不懂!

四、有数学,无科学

一位教育杂志的记者在一次《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观摩课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那么患流感的这个人在第一轮中传染了x人,第一轮后共有1+x人患了流感。

(2)第二轮传染中,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又传染了x人,第二轮后共有(1+x)(1+x)人患了流感。

则:列方程(1+x)(1+x)=121,解得x=10,即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课后,他向二百多名教师提问:“题中没有考虑病菌的传播方式,是线性传播还是放射性传播?”有的教师说:没有想过;有的老师则回应:数学可以不考虑这些因素,只要学生能运用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就行了。

第5篇: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奈3岁起,妈妈每天临睡前会抱着我坐在床上,拿着书,讲着一个个小故事,直到我睡眼惺忪。那时,我最爱读的就是巧虎系列的书。每个月收到的《巧虎哥》,不仅有和年龄配套的精美知识绘本,还有光碟和学习玩具,让我在玩乐中学会了很多生活常识,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在3岁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和妈妈分开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原地等妈妈;自己的东西从哪里拿的就放回哪里去;过马路要牵着妈妈的手,要走斑马线……从第一套的智慧版本,一直到8岁的星空版为止,每一套妈妈都给我买了,每一本都认真读了。是《巧虎哥》的一点一滴,慢慢让我懂得了讲规则。

在我5岁时,记得有一本书叫作《格林童话》,那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绘本。那时的我,已经可以认得三四百个字了,尽管磕磕巴巴,但我还是独立把这本书翻看完了,也深深地被它吸引了。从此,我就像一只贪婪的饿狼闯进了羊群,喜欢上了各种各样的童话书。在有趣的童话故事里,我懵懵懂懂地知道了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7岁时,我开始喜欢上了漫画书,因此妈妈给我买了许许多多的漫画书,其中有一套《百问百答》的科学漫画书更是让我情有独钟。全套书一共有40册,每一册我都很仔细地读过。它让我懂得了很多科学常识和道理。懂得后,我经常会得意地向妈妈卖弄。比方说,世界上最高的树是什么树,有多少米之类的……每每妈妈答不出来,反问我时,我就很得意地告诉她答案,这个过程让我很享受。

现在,我10岁了,老师经常会发给父母一些经典的书目,要求我们扩大阅读量。家里的书柜也因此从最初的一个,增加到现在的5个。现在的我,已经会看一些长篇小说了,像《最后的獒王》之类,又带点描写动物的小说是我的至爱。小说向我展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真善美的理解,看问题不再仅以“好”或“坏”来做唯一的评判……比如,通过阅读动物小说,我就懂得了: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动物之间,只有信赖才是无价的。

第6篇: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一、借助科学常识,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教材中的科学素材有些是作为数学知识点出现的。如速度、质量单位等。对于这些是数学知识点的科学素材的教学,我们可以从数学教学的要求出发,借助它们的科学内涵,通过查找资料、阅读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认识。

如“速度”的教学,从数学模型的本质分析,它就是“每份数”的教学,但是这个“每份数”刻画的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科学常识之一,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物体运动速度的认识与表示速度的单位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速度的数学模型。如:1.寻找生活中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人的行走速度、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汽车的行驶速度、飞机的飞行速度等);2.了解动物的运动速度(游得最快的动物的速度、跑得最快的动物的速度、爬得最快的动物的速度、飞得最快的动物的速度等);3.说一说你感兴趣的速度(如光的速度、声音的速度等);4.上网查找速度单位(米/秒、米/分、千米/小时、节(1.852千米/小时)、马赫(1126千米/时)、码等)。对这些科学常识的了解,学生可以加深对速度的认识与理解。

又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的教材中,用“你知道吗”出示:“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据经线和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东经116°。”这样的科学常识,是运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教学时很好的补充材料,但是经线、纬线比较抽象,学生仅凭阅读很难建立直观印象。于是我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将地球仪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并分小组开展“我的家乡在哪里”的实践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的家乡,自己所熟悉的城市,自己所喜欢的城市等,用经度和纬度描述其位置。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到运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以及“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创设科学的情境,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

有些数学问题的情境可以将科学素材作为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拓展科学视野。

如学习了“比的应用”之后,我设计了“我来制作水琴乐器”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师首先演示了一个科学小游戏:准备7个相同的玻璃瓶,每一个玻璃瓶按比例盛水,根据盛水的多少将玻璃瓶依次排列,使它们组成一个具有相对完整音阶的水琴乐器,利用它敲打出悦耳动听的曲子。孩子们既开心又好奇:为什么玻璃瓶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呢?这与玻璃瓶里面的水位高度有什么关系吗?教师引导孩子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他们一边实验,一边记录玻璃瓶的高度与水位的高度以及所发出的声音的高低。通过测算水位高度与瓶高的比,学生发现,水位越低的玻璃瓶,敲击时发出的音调越高,也就是说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在降低。如果要让敲击玻璃瓶时发出的声音形成音阶的话,玻璃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盛水。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发现,他们带着“为什么水位越高,音调反而越低”的疑惑上网查找资料,走访科学老师,最后对水琴的发声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用细棒敲击玻璃瓶的时候,是瓶子和水在振动发声,水位越高(瓶子里水的质量越大),振动发声的音调越低。反之亦然。一节“比的应用”的实践活动课,让孩子们不光学会了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对身边的科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的视野进一步得到拓展。

又如,统计活动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阶段的,小学统计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我在六年级开展“春天的家乡与深圳”数学实践活动,帮助六年级学生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统计内容进行回顾、交流和应用。学生分小组研究三月份、四月份深圳和一个省外城市(最好是组内成员的家乡)的天气情况。整个活动分为四个步骤:1.确定统计项目:将统计表中的项目归为4类——两地天气的阴晴变化、温度、湿度、日照时间等。2.填写天气情况统计表。学生通过查阅报纸、拨打112电话、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两地每日天气变化情况,并填写原始数据,根据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计算每日温差,根据日出和日落时间计算每天的日照时间。3.根据统计表制作统计图,用扇形统计图分析天气变化情况(如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温度、湿度变化情况,用条形统计图分析日照时间变化情况等。4.交流汇报:分析统计图表,你有哪些发现和疑问?

通过近两个月的观察、记录、分析,学生不仅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运用更深入、更自如,也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深圳和自己家乡的春天的气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意外的是,在调查和研究过程中,他们还了解到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纬度、地形和海陆分布等。其中一个研究深圳——崆峒的小组在制作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统计图的时候,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3月9日开始统计的时候,深圳的白天时间比崆峒长,可是到了3月19日,两地的白天时间同样长了,从3月20日开始,崆峒的白天时间比深圳长。这一现象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地球自转引起白天及夜晚的变化,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最后孩子们通过分析知道,由于地球旋转的时候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我们的春分日和秋分日),世界各地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是一样的;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我们的夏至日),越往北,白天的时间越长,北极甚至会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我们的冬至日),越往南,白天的时间越长,北极甚至会出现极夜现象。观察科学现象并记录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学生不仅充分地经历了统计的过程,也感受到了宇宙的奥妙,拓宽了知识视野。

三、联系科学现象,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检验数学问题的答案

有些数学问题的答案,只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检验出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特别是一些与科学现象有关的问题,更是如此。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73页“实践活动”,要求测量并记录上午、中午、傍晚时身高和影子长度的数据,算出它们的比,填在表中,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数据中的问题。这个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实践,巩固对比的认识,提高测量技能,并从测量得到的数据中发现身高与影长的关系,为以后学习正比例知识积累经验。我选择了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4∶30三个时间点让学生以同桌二人为一组测量身高和影长。受测量方法、测量单位或记录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测量得到的数据很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甚至错误。于是在汇报交流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忆科学现象: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东移动,早上和傍晚的影子较长,中午的影子较短。随后,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科学现象先判断测量得到的数据是否合理,并检验身高与影长的比是否与实际相符,由此先筛选掉有错误的数据,排除这些数据对发现规律的干扰。在此基础上汇总与实际相符的数据,忽略测量误差,学生就不难发现“在同一时间,不同人的身高与影长的比可以看成是一样的;在不同时刻,由于太阳照射点的变化,一个人身高和影长的比一般是不一样的”这一规律。

第7篇: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创建;幼儿;“玩转科学”体验坊

幼儿园“玩转科学”体验坊指利用幼儿园的环境,设立专门供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活动场所——“玩转科学”体验坊,并提供丰富的科学活动相关操作材料,创设允许幼儿自己摆弄、操作的物质环境。“玩转科学”体验坊的设立能使幼儿有充分的探究空间,在玩中学,在游戏中体验,让幼儿在属于自己的科学小天地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促使幼儿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粗浅的科学知识,萌发探究意识,从而养成好学、好探究的科学态度。

一、创建“玩转科学”体验坊的基本特征

1.本着“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科学家”的理念,让每个幼儿在体验中“玩”科学,在体验坊中学会玩耍,在玩耍中学思考,在思考中动手体验,在体验中探索,萌发探究兴趣,促进幼儿理解科学现象。

2.立足幼儿生活,探究真实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玩转科学”体验坊强调幼儿主动的“科学发现”,教师要成为科学教育体验坊活动中幼儿的伙伴和指导者、环境的创设者,鼓励幼儿自己进行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创建幼儿园“玩转科学”体验坊的特色板块

我们试图根据幼儿园的内外环境将幼儿园“玩转科学”体验坊划分成四个板块:玩转科学探究廊、环保DIY制作坊、生活科学智慧树、丫丫绿色基地,并在各板块中放置各种玩转科学活动所需的设备材料,创设一个允许幼儿摆弄、操作的物质环境,让科学教育成为幼儿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重要因素。幼儿园“玩转科学”体验坊在开展的时间、空间上有机结合,让每个幼儿均有机会进行体验和探索,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三、创建“玩转科学”体验坊的活动形式

幼儿园在开发玩转科学体验坊活动形式的的程中,努力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体验,积累科学的各种经验。因此我们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开发研究:

1.生态科学小游戏:向幼儿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有趣又蕴涵生态科学道理的小游戏,使幼儿在看看、做做、玩玩中感知到玩转科学并不遥远,玩转科学就在身边,从而萌发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游戏中采用以下流程:选择游戏宝盒—观察游戏卡—游戏体验—感悟。

2.生态科学小实验:投放各种低结构性材料及相关活动工具,将材料分类设置、集中呈现,通过自助选择—预测—讨论—实验探究—记录—交流—拓展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有趣的小实验,明白各种有趣的玩转科学现象并得出相关结论。

3.绿色环保小制作:利用幼儿身边的各种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各种小物品,从而懂得物品能循环利用,并能发挥大作用,真正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感受。

4.生活科学小常识:教育的目的本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幼儿玩转科学启蒙教育也不例外。因此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将生活科学的小常识,如“地球的年龄”“牙膏的妙用”“动物、植物是一家”等内容,由图片和实物、多媒体播放等多种方式呈现,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感受、观察、学习,了解和拓展对于玩转科学的认识。可通过观察—讨论—制作生活小画册—生活中用一用的方式来进行。

5.生物小养殖:利用园内的空间开辟植物种植基地和动物养殖基地,为幼儿创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让幼儿亲自参加种植、管理和收获工作,开阔幼儿眼界,了解人类和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激发幼儿爱动物、爱环境的生态环保意识。

幼儿园“玩转科学”体验坊的创建丰富了我园的科学课程,更为幼儿所喜爱,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下主动学习,体验科学的有趣,积累科学的经验,从而启迪了科学智慧。

第8篇: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小儿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病情凶险[1],常损害小儿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将本科2001年5月—2009年5月共收治的7l例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男44例,女27例,年龄1岁6例,~3岁18例,~7岁28例,~14岁19例。中毒原因:误服42例(占59.2%),缺乏中毒常识15例(占21.1%),医源性8例(占11.3%),自杀服毒3例,其他3例。中毒途径:消化道食入65例(占91.5%),肌肉注射4例,皮肤接触1例,呼吸道吸入1例。中毒物质:药物23例(占32.3%),鼠药17例(占23.9%),农药12例(占16.9%),植物11例(占15.4%),其他8例(占11.3%)。

1.2 临床表现 有神经系统表现50例,有消化系统表现40例,有呼吸系统表现3例,有局部皮肤肌肉表现4例。

2 治疗及转归

采取洗胃、补液、利尿、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使用特殊解毒剂等综合治疗,治愈64例,好转5例,未愈1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最短l天,最长11天,平均5天。

3 讨论

(1)误服是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由于药物、鼠药、农药等不善管理,小儿年幼无知,缺乏辨别能力,很易误服,故家长应加强这些物质的管理。(2)缺乏中毒常识是造成中毒的常见原因:本组有7例为家长与小孩同食被阿托品毒死的狗肉而引起中毒,3例进食喷洒农药不久的茄子、樱桃而致中毒,故应加强农村家长中毒知识的宣传,杜绝进食毒死的动物及留有残余农药的蔬菜和水果。(3)医源性中毒[2]:基层医务人员对儿童用药剂量不熟悉引起过量而中毒或粗心大意引起中毒,本组有5例胃复安过量引起锥体外系反应,3例将敌杀死误为地塞米松肌注引起局部肌肉坏死。因此,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鉴于小儿为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年幼无知,缺乏经验,只有在家庭、学校、医院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将中毒及中毒后遗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以确保儿童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第9篇: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他兴冲冲地跑到河边,对正在叉鱼的渔夫说:“根据我刚刚发现的科学规律,你在叉鱼时应该考虑光线折射所造成的视觉误差,你所看到的水中的鱼的虚像在真鱼的前上方,所以你叉鱼的渔叉应瞄向你看到的鱼的后方!”

渔夫羞愧地摇了摇头:“先生,我听不懂您的科学……”

光物理学家急得直搓手:“这样吧,你跟我到实验室去一趟,我用实验向你证实什么叫光的折射!”

渔夫磨着他的渔叉:“可一家老小还等着我的鱼下锅呢。”

光物理学家一声长叹:“唉,新的理论新的科学就是这样不被接受啊!愚昧无知啊!”

光物理学家大失所望地摇着头走了。

渔夫按他的老经验叉鱼,晚上一家人吃着鱼。

几年后,运动物理学家利用一套精密的设备成功地测算出了渔叉的运动速度和鱼的运动速度,然后建立了新的理论。

运动物理学家找到了渔夫:“根据我刚刚测算出来的结果,叉鱼时渔叉应该瞄向鱼的前方,因为当渔叉接触到水时鱼受惊会加速逃窜,这时你必须把提前量考虑进去,我这里有一个公式,计算得非常准确!”

渔夫一头雾水:“我实在听不懂……”

运动物理学家说:“你跟我到实验室去一趟,我们一起测算一次!”

渔夫说:“先生,我不能跟您去,今天是我妻子50岁生日,我必须多叉两条鱼回去……”

运动物理学家很失望,说:“顽固不化啊!可悲可怜啊!”

渔夫还是按他的老经验叉鱼,一家人顿顿都吃鱼。

不久,光物理学家和运动物理学家坐到了一起,在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后,他们精确地测算出渔叉应该瞄向鱼的头部。

他们携手找到渔夫:“我们有惊人的发现,经过精确的测算,我们推演出渔叉应该瞄向鱼的头部!”

渔夫憨厚地挠了挠头,笑着说:“祖祖辈辈我们的渔叉都是瞄向鱼头啊!”

(选自《中外读点》,略有改动,本栏插图/魏勇)

【简评】

不知道作者有意还是无意,故事里的光物理学家与运动物理学家像两个十足的书呆子。俩人煞有介事地忙活好久,取得的“科研成果”是叉鱼时应该瞄准鱼头。他们得意洋洋地把这个发现告诉渔夫,大字不认识一箩筐的渔夫却说:“祖祖辈辈我们的渔叉都是瞄向鱼头啊!”

有人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对待科学是很功利的,没有所谓“思维的乐趣”。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是“学以致用”,言外之意,在“学”时就想到了“用”,“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最好不要学。故事里的两位物理学家也是如此,有了科学发现就联系到“叉鱼”,多么具体的应用啊。可他们的科学发现用于实践,不过是叉鱼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