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第1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河北省境内,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大沽高程度10.5米时),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东西长39.5公里,南北宽28.5公里,淀区由143个淀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主成,地貌景观以水、芦苇、蒲草、荷花为主,水体约占80%左右。荷塘渔村星罗棋布,荷花芦苇交相辉映,素有“华北明珠”、“北国江南”的美称。

一、白洋淀湿地基本情况

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白洋淀仅是古白洋淀的一部分,古白洋淀是上承九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潴龙河、孝义河、杨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因此也称“雍奴泽”。正德十二年间(公元1517年)杨村河决口,形成九河入淀之势,淀水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

白洋淀地处京津石腹地,位置独特,有“九河下梢”之称,丰水季节,白洋淀可大量容量纳上游下泄洪水,按水位8.5米计算,白洋淀可蓄水3.5亿立方米,这对于缓洪滞沥、涵养水源,保卫京沪铁路和华北油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白洋淀水面辽阔,每年蒸发和下渗约2亿立方米,巨大的吞吐能力对于保持空气湿度,调节周边小气候,减轻北京地区的春季风沙意义重大。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湿地,也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淡水湿地之一,有着非常典型的湿地特征,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淀内野生鱼类54种、鸟类193种、浮游植物406种、浮游动物26种、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白洋淀湿地管理现状

为了加强白洋淀湿地的保护,2001年11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白洋淀成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包括四个核心区,,分别是烧车淀、大麦淀、藻榨淀和小白洋淀核心区,核心区总面积97.4平方公里。2004年安新县成立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负责白洋淀湿地的生态保护。开展了湿地科学考察工作,联合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白洋淀进行了湿地资源摸底调查40多次,取得了原始数据200多个,建立了湿地鸟类档案。加强了对生态区破坏行为的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捕猎、毁苇造田、滥采滥摘的行为。加强生态湿地的宣传教育,使淀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显著提高。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白洋淀的生态保护与恢复也非常重视,加快了上游市县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强化白洋淀生态补水等工程。

1991至2007年,国家水利部门先后18次对白洋淀生态补水,总计9.76亿立方米,尤其是2004年实施的“引岳济淀”生态补水工程和2007年实施的“引黄补淀”工程,使白洋淀蓄水量增加,淀区水位提升到6.5——7.5米左右,水面开阔,水质变好,许多鸟类、鱼类重现白洋淀(针尾鸭、罗纹鸭、环颈雉、文须雀、黄腹鶺鸰、中华鳑皮、鳝鱼等),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长势优良,白洋淀生态环境开始改善。

然而,要使白洋淀生态环境完全恢复,生态功能发挥到最好的水平,淀区水位应保持在7.5——8.5米,少量的补水对长期缺水的白洋淀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缺水的问题仍然不能得到根本保证解决。水位的降底使淀底逐年抬高,许多地方淀底已经,湿地变成荒地,村民们把这些干涸的荒地改造为农田,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造成了

湿地面积的减少,据粗略统计,十年来,有将近5万亩的湿地被改为农田,占白洋淀总面积的10%。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三、白洋淀湿地规划与建议

(1)依法补水,保障水源。白洋淀水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降雨,二是上游补水。1995——2005年,白洋淀流域平均自然降雨量仅为524.9mm,尤其是近几年来,降雨量更是低于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白洋淀生态功能的需要。白洋淀上游的9条入淀河流中多数已断流,也仅有府河和孝义河有少量水流入白洋淀。应急补水可以缓解白洋淀缺水的问题,但由于白洋淀水分耗损巨大,每年仅蒸发和渗漏就达2亿立方米,(照此计算,一年不补水,白洋淀就会干淀),短期的补水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使白洋淀水位应保持在7.5至8.5米,发挥出最佳的生态功能,应该建立长效的补水机制,实行依法补水,定期补水。每年补水量要达到3亿立方米以上。

(2)加强上游河流污染治理。白洋淀水体污染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上游污水。目前,白洋淀上游主要有府河(保定市生活废水),漕河(满城县造纸厂工业废水),孝义河(蠡县、高阳工业废水),3条河流注入白洋淀。入淀水水质不达标,导致白洋淀水体恶化。

(3)健全机构,强化管理设施。白洋淀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与2市5县接壤:保定市的安新县、容城县、雄县、高阳县,沧州市的任丘市,其中85.6%的水面在安新县境内。各市县政府在白洋淀管理方面,政策不同,措施不一,没有做到统筹规划管理。

(4)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工作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深入保护区周边个乡镇、村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入户宣讲湿地保护区法律法规,宣传白洋淀湿地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大力度宣传湿地生态科普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以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为载体,向国内外广泛宣传白洋淀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实施淀底清淤工程。白洋淀处于华北平原低洼地区,多年来上游大量泥沙流入白洋淀,沉积物逐年增多,淀底、河床抬高,一些河道行船都十分困难,加之水草腐烂后沉淀水底,淀水含磷含氮化合物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6)实施人口搬迁,缓解淀区自身污染。白洋淀有水区村39个,人口约10万人,其中纯水区村15个,人口约5万人,这些村庄平均每天生产生活拉圾约12吨,生活废水7吨,大部分直接排入白洋淀,超出了白洋淀的自净能力,是水体污染的一个因素。解决白洋淀自身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行人口搬迁,首批应该重点对15个纯水区村的5万人口进行搬迁。同时,改变水区群众织席扒篓、打鱼摸虾的传统生活方式,通过转移或输出老动力的方式解决搬迁人口生计问题。

(7)过度开发旅游,破坏生态环境。现在开发了农家乐、鸳鸯岛、白洋淀博物馆、荷花淀大观园、渔人乐园、元妃荷园、休闲岛、民俗村观光景区、白洋淀文化苑、白洋淀码头、明珠游乐园等人工建筑是必对湿地环境保护造成破坏。对白洋淀鸟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想象的结果。解决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私搭乱建,严格控制保护区项目的审批,对不符合保护区建设的项目一律不批。

第2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生态政府;湿地保护;效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团体(包括个人和团体)逐利的需求不断加大,在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逐步健全的过程中,生态政府建设对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相当巨大,是以生态换取短期利润还是以生态和谐、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是各级政府应该正视的问题。生态政府建设维护的是地方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最大范围内保护公民的利益,防止不法利益团体通过危害环境换取利益,直接和间接危害公众利益。本文以湖北省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这一案例出发,深入分析生态政府建设在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效应方面的效用,加强塑造"环境友好、生态善治"的政府理念,并对以生态政府建设推进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途径和借鉴。

一、洪湖湿地保护区面临的困境

洪湖地区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产资源丰富,原本并不需要围网养殖。但是受公共资源外部性的影响,外地捕捞者和本地捕捞者在利益驱动下,捕捞强度不断加大,使洪湖渔业资源遭到掠夺性的乱采,致使野生的水产资源不断减少;同时,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所带来的养殖环境污染直接造成渔业资源破坏;另外,由于长江上游大坝的建筑使得该流域水流不畅,使鱼的生养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使鱼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减少;再加之捕捞竞争越来越激烈,利益纠纷也越来越直接和激化,于是,周围居民纷纷开始围网养殖,直接侵占共有渔业资源为己有。对于公共经济利益的侵占与追逐是围网养殖的直接原因。由于洪湖属于公共性资源很难界定产权,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一方面,政府没能有效地界定产权,造成政府不能有效规制渔民的行为;另一方面,渔民之间就有限的洪湖养殖水面的争夺愈演愈烈,造成"谁占有谁所有"的零和博弈局面,形成大大小小的所谓"渔霸"。这些"渔霸"圈占大片的湖面而其他弱势散户渔民根本没有水面可供养殖或捕捞,这种无政府状态下的湖面分配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性和混乱,人为导致了洪湖湿地保护区面临的困境。

二、以生态政府建设解决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问题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纷纷开始了建设"绿色政府"的实践,生态政府价值实现的过程,要从政府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入手。在政府管理缺乏生态化的情势下,生态效益往往是让位于经济效益,但是,当政府管理具有生态化导向后,政府管理的生态责任意识就会释放出一种保护生态效益的责任机制,从而可以将生态效益作为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

用人水和谐的科学思维定位洪湖的功能。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洪湖作为中国知名湖泊,国际重要湿地,生态和经济价值重要,它是人类共享的自然资源,有着众多无可取代的重要生态功能,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江汉平原商品粮、商品鱼基地。探索洪湖终结目标来定位洪湖,简言之就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洪湖湿地经济"。和谐洪湖湿地经济关注的是内部各系统和谐与平衡,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和谐,保护与利用和谐,历史与现实和谐,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与湖区渔民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在实践中充分展现洪湖水生态与水文化理性思维。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着力于洪湖的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起洪湖湿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保障体系。

明确价值导向,发挥生态政府职能。一是明确生态保护为导向,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将生态成本纳入综合评估体系,完善有利于洪湖湿地休养生息的环境经济政策。二是成立跨行政区域的流域管理体制,改变分散治理、无序治理的局面,形成政策合力。要尽快确立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区和部门统筹协调、分工合作、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协调管理队伍。三是以政府引导为主体,对洪湖湖区人口经济结构和生存方式进行指导,鼓励以渔业养殖为主要经济发展来源的湖区人口向多种经济来源发展,减轻洪湖湿地人口方面的压力;不再让洪湖湿地作为湖区人口投资、经营的主要项目。四是有针对性的采取生态手段解决生态问题。从基于社区的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江湖联系、保护区与网络建设、流域综合管理四个领域入手,开展湿地恢复和重建"江湖联系"。采取停止围栏养殖,拆除围网,恢复开阔水面,为水鸟栖息提供条件;调整养殖结构,人工种植水草,促进水质恢复。

三、生态政府建设对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具有长期的战略效用

洪湖湿地是湖北省"二圈一带"(即武汉8+1城市圈、鄂西生态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是复合交叉区域,生态功能和经济地位无可替代。洪湖冬排夏蓄,以调蓄为主,在长江中游地区所有湿地类型的湖泊中极具代表性。具有蓄洪排涝、物种保护、净化污水、调节气候、工农业供水、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生态功能(卢山等,2004)。洪湖是长江中游重要调蓄型湖泊,是江汉平原重要水源地,是华中地区重要"生物基因库"。洪湖湿地是中国36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已被国际湿地公约局列入《国际重要保护湿地名录》,是《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优先项目区,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全球最重要的238个生态区之一。建设生态政府,对洪湖乃至更为广泛的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深刻的战略效用。

生态政府建设能充分发挥洪湖生态功能的效用,能充分发挥洪湖湿地社会经济功能的效用,能充分发挥洪湖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效用。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9月24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年)》显示,200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2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当年GDP的1.23%,达到历史最高, 世界银行估计,大气和水资源污染方面给我国居民造成的损失为GDP的3.5%~8%(仅只健康损失,不包括干旱、洪涝和沙漠化的经济损失),环境治理成本成为了经济良性发展的巨大负担,生态整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生态政府建设将洪湖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利用同时进行,延长了洪湖湿地的生命周期,并逐步实现生态的平衡,达到人与湿地的和谐共生,引导发展绿色经济,有效的降低了后期治理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湿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2000年以来,洪湖湿地日益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行动项目。2003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开始实施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并被WWF在全球范围内推介;在2006年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洪湖被授予"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洪湖湿地在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洪湖不仅是一个城市品牌,而且洪湖作为武汉城市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持续走生态型政府建设发展的道路,才能够实现洪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才能确保洪湖地区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山,姜加虎.2003.洪湖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对策.湖泊科学,15(3):282-283

第3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引言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随着城市建设对景观多样性的美学需求、对保育湿地资源重要性的认知和开展科普教育、休闲游览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一些城市正在申报和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但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需求与自然生态资源供给之间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如何从环保角度评价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使项目建设能符合生态安全,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环评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生态功能保护论”的基本原则,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立足于“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切实维护好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方可达到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开发建设的目的。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他水景公园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与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影响评价与一般城市公园环境影响评价的最大区别,前者是以自然为主体,人为客体;后者则是以人为主体,公园为客体。即两者评价的立足点不同,保护对象的优先顺序和功能取舍的从属顺序不同。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把握住这一本质的特点和区别。

3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影响评价比一般城市公园的环境影响评价要复杂得多。除了两者都要阐明项目对环境,以及环境对项目的水、大气、噪声、固废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之外,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一般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般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侧重于以人的美学感受和对人的服务功能为出发点进行评价,评价多采用生态满意度分析(即人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满意程度)和美学景观分析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该生态满意度的指标体系以人为核心而建立。比如以公园实现保障绿化的义务、服务设施比例、便利程度、绿地比例、园路场坪比例、可提供的环境质量、景观效果等作为生态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公园内部景观效果美好程度和与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性作为景观评价的评价要素。

而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更侧重于评判城市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合理确定开发强度,以保障湿地资源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为出发点进行评价,在强调保障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兼顾其服务功能。即着眼于在对拟议建设用地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从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入手,预测其环境功能的变化及程度,并寻求保障湿地生态功能和合理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其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中,优先考虑的是保障生态功能,其次才是服务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围绕着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而建立。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3.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应是反映拟建设用地建设前后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变化的生态指标。可选取湿地形态指标(类型、蓄水量、面积、形态、水系联通性);理化指标(水质指标、富营养化程度、底泥成分、土壤);水平衡变化指标(补排平衡、补排规律、水源来源、生态需水量、水质变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标(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水禽水鸟、保护物种);重要生物种指标(植物、动物);功能指标(水文调节、气候调节、生物生境、资源生产);整体性指标(面积变化、水系隔断与河道通畅性、河道和河岸自然性、河流整体性维持);可持续性指标(生境维持、恢复保育、压力趋势)等反映拟议建设用地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现状、演化的指标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3.1.2选取反映城市湿地公园服务功能的指标,包括服务设施比例、便利程度、绿地比例、园路场坪比例、可提供的环境质量等服务性指标。在对服务性指标的分析评述方面,应注重服务性指标与湿地生态功能指标的协调性,包括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的协调性、建构筑风格与湿地功能与特征的协调性、优先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各种管理服务设施配置的合理性等。景观效果分析方面应分析项目建设前后的自然、人文、社会景观变化情况,分析项目内外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提出景观资源保护在原物、原位、原状这“三原”标准基础上整治,推崇自然野趣,使公园环境保护达到景观相融性的要求。

3.2 注重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的环境适应性论证

由于湿地是一个开放的、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和干扰的生态系统,因此,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的环境条件如何,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生态要素在受到城市化发展影响和压力下的演化趋势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湿地公园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关系到湿地公园建设的可持续性与成败,因此,在湿地公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注重项目选址与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论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谋求解决途径。

在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的环境适应性论证中,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3.2.1不能违反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国家对湿地资源采取分区、分类保护政策,城市湿地公园不能建于湿地自然保护区之内,应当依照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要求,建于允许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区域。

3.2.2应分析、论证项目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包括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利用规划、河道防洪和岸线利用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等规划的适应性和协调性。

3.2.3应通过对构成湿地生态系统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查明环境条件,分析项目实施的资源可行性。

3.2.4以反映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指标和服务性指标为评价指标体系,用开放、系统、前瞻的视角分析选址环境条件中各环境要素对湿地公园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论证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连贯性、完整性、稳定性的演化趋势和服务功能的可实现性。

3.2.5在全面分析项目建设环境制约要素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应针对性地提出防止、减轻或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以及对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提出环保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3.3 注重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论证

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当注重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包括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判别其规划设计方案是否会对地域的连续性造成切割、使生境趋于破碎、自然性降低,是否会使植被盖度减少或斑块化、使物种多样性减低,是否体现了对稀有、重要物种的保护,是否会使系统生产力衰退、生物量减少,是否会使生物组成的协调性受损,是否会造成土壤流失贫瘠化、使生态用水减少导致环境匹配条件的恶化,是否造成环境功能的衰退,也即规划建设方案是否能有利于维护和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避免开发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造成破坏和损害。其基本原则应是基于湿地自然生态特性上,保障和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连贯性、完整性和稳定性朝着良性的方向保育和演化。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立湿地保护政策。城市湿地公园既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种植湿地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景观;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城市湿地+城市公园”;更不应利用宝贵的天然湿地资源,开辟成人工气息浓厚的水上乐园。

3.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证

城市湿地公园开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与合理规模不仅取决于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及开发项目的污染与非污染生态影响程度,还取决于开发项目所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力度。有效的生态环保措施可使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使其已受或可能受损害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保育,使工程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所以生态环保措施论证使湿地公园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和精华,也是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和有效性的主要体现。因此,在城市湿地公园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证。

第4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干海子;候鸟保护区;湿地;恢复对策

1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类型及生态现状

1.1类型与基本情况

甘肃省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属湿地类型保护区。湿地水源为由西向东汇集地下水渗出小溪流、盆地地下水聚集而成,是地下水的排泄、蒸发地带。周边环境为盐渍沙漠,天然植被主要为柽柳,发挥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干海子水域植被有芦苇、盐角草、盐爪爪等,适合候鸟栖息繁衍,是候鸟迁徙、繁衍的重要栖息地。为保护在这里迁徙的候鸟资源而建,总面积667hm2,其中核心区水域面积300hm2,保护区距最近的人类生活区30多公里,人为干扰较少,候鸟资源丰富,初建时保护区有鸟类26种万余只,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种,加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13种。

1.2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现状

1.2.1地下水位下降。干海子候鸟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湿地环境和干旱沙漠生态环境。据1982年水利资料显示,花海盆地地下水位下降了1~3m,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得盆地集聚水源减少。

1.2.2湿地萎缩,保护区环境恶化。保护区初建时有水域300hm2,以后逐年减少,至上世纪90年代加剧,导致最终消失。湿地盐生、沙生植被因水面萎缩逐渐露出水面干旱死亡,候鸟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而移往其他水域,湖底暴露盐渍化严重,湖区周围灌木植被柽柳也趋于衰退,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

1.2.3生物多样性降低。干海子保护区湿地萎缩直至季节性消失,使候鸟迁徙栖息环境退化,候鸟种类及数量锐减,从地域上、种群上也日趋减少。

2干海子保护区生态环境退化成因分析

2.1保护区管护工作落后

自然保护区体系尚不完善,现有的管理还很薄弱,管理水平不高,设备落后、资金缺乏。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远离人类居住地,水质不可饮用,通行道路常被流沙掩埋,管护工作及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2.2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保护区环境质量下降

2.2.1地表水来源减少,造成干海子湿地水量补给减少。干海子地处花海盆地中心,水源由南部河流渗入的地下水在向北运动的过程中,以泉水的形式沿洪积扇前缘开始溢出地表,形成泉水河,由西向东汇入干海子。但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潜流泉水减少,河流滩涂地生态质量下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泉水河断流时间逐渐加长,干海子得不到水源供给,湿地生态严重退化。据1992年资料显示干海子地下水均衡量为(28.25×10)4m3,地下水呈现负均衡。

2.2.2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耕地增加,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加,从1982年到2004年,花海地区新增人口5 868人,耕地面积增加1.30万亩(资料见表1),实际灌溉面积超过10万亩,远期规划将达到18万亩,其中有一部分为井灌,这样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到干海子湿地地下水的补给。

2.2.3自然环境变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整个祁连山区的雪线抬升,冰川大幅度退缩,有些地区退缩速度甚至达到每年16m以上,地下水补给不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从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气象资料上看,气温成连续上升趋势,1982年年平均温度为7.30 ℃,2004年年平均气温为8.20 ℃,上升了0.90 ℃,年极端最高气温也由33.30 ℃上升到35.60 ℃,上升了2.30 ℃,而年降雨量却降至不足年平均量的一半。(资料见表2)。

2.3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退化

干海子保护区湿地的退化,候鸟栖息、繁殖环境遭到破坏,候鸟种类、数量锐减,天然植被减少,直接导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衰退,保护区的候鸟保护功能下降。

3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的意义

甘肃省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湿地是内陆干旱地区的典型湿地类型,湿地的逐渐缩小、干涸,直接威胁着迁徙候鸟的生存与繁衍,因此保护和建设湿地,恢复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存迁徙候鸟的栖息地,保护和拯救濒危物种,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重建,以及对甘肃河西走廊乃至我国西部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有重大意义。

4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的保育与治理对策

湿地是地球的肾脏,湿地的消失预示着地球环境的恶化,分析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与功能的退化,属于湿地缺水萎缩型退化。水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得以维持的关键因素。干海子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不仅使迁徙的候鸟失去了栖息环境,也向当地的人们敲响了环境恶化的警钟!恢复干海子候鸟保护区的生态功能,也就是恢复湿地功能,不仅能拯救迁徙候鸟的栖息环境,还能使泉水河沿岸一百多万亩的天然柽柳得到恢复,充分发挥其防沙固沙的生态作用,改善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

4.1建立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

建立保护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实现生态变迁监督体制的前提。加强本地区湿地资源调查及其生态变化研究,也会对干海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政府加大保护区建设投资,管理部门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用科学的手段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和谐社会。

4.2合理利用水资源

建议政府和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部门高度关注环境变化,合理调配水资源,促进疏勒河下游地下水的恢复。使用水资源信息自动化高科技管理系统,对疏勒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变化进行电子监测,为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调配生态用水提供科学依据。

4.3采取人为干预措施引水恢复干海子保护区湿地

保护生态环境,拯救干海子湿地是当地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依靠自然恢复力量已不能满足保护区需要,经过几年的实践,采用人工措施疏通河道,引水入湖已初见成效,干海子湿地已开始重新聚水,迁徙的候鸟也有部分回归,此项措施应继续实施,并辅助以当地境内湿地资源的保护措施,为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发挥积极作用。

4.4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体系

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深处沙漠腹地,与之息息相关的花海绿洲盆地现有天然柽柳灌木一百多万亩,是天然防风固沙的屏障,保护好这些资源就是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也是对干海子候鸟保护区湿地的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保护保育。现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有:区划公益林,以公益林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增加天然林管护站数量及巡护队伍,修建望塔,设立宣传碑,防火、围栏禁牧、禁樵。

4.5加强湿地保护区宣传,提高人们湿地保护意识

湿地环境保护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此,今后一段时期要以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精神为指导,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实施可持续开发战略,遵循全面保护,科学恢复,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巨大作用,保护和合理使用湿地,转变不利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传统的资源环境观念,树立新型湿地环保理念,让人们认识到湿地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兴土.我国湿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治理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年 第三卷(1).

第5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洪湖湿地;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G 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77-02

一、洪湖湿地生态旅游策划的研究背景

ズ楹位于湖北省东南部,1996年洪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洪湖围堤为界地跨洪湖监利两市县,以洪湖为主要保护区域,总面积37088公顷,以水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未受污染的淡水资源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2000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审批准晋升为湖北省首家湿地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其恢复和重建已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和国际湿地公约局数据库。

ジ檬地地处北亚热带,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生境复杂,在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为生态旅游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湿地,是进行湿地、生物、生态、地理、水文、气候等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

プ苤,洪湖湿地资源不但有很高的景观视觉美学价值,而且蕴涵着极高的科学文化价值,具备了厚实的生态旅游资源基础。

二、洪湖湿地生态旅游策划研究的开发条件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

(1)区位优势

从宏观地理位置来说,洪湖湿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四湖流域的下游,是湖北省最大的湖泊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7088公顷。内陆腹地十分广阔,客源市场庞大而稳定。

(2)生态环境优势

ズ楹湿地生态系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而且它在维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被誉为“长江流域的一颗明珠”,是“世界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并被确定为优先发展项目,同时列入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流域重要生态规划区。

(3)洪湖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ズ楹湿地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湖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该湿地自然风光优美,四季各有特色,是理想的水上旅游风景区。春天渔帆点点,绿草依依;夏天则荷藕丛丛,野花盛开;到了秋天,湖区莲满菱熟,品香莲,尝鲜菱,好一派水上渔家生活图。冬季来时,更是吸引令人大批珍贵候鸟来此栖息、越冬,是观鸟的绝好时间,每年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4)历史文脉久远

ズ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革命老区,其在全国都具有较大的知名度,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引起多少人的遐思,附近的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已经成为人们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此外,该地区还保存有三国“赤壁之战”火烧乌林的古战场、瞿家湾的明清建筑一条街等古迹、古建筑,这些都对外来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2.2劣势(Weaknesses)

(1)旅游季节的限制

洪湖区域位于北亚热带中纬度南缘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炎热多雨,多为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控制春秋两季两种季风交替出现。而受季风的影响,77%的降水量集中在6、7、8三个月。由此,洪湖湿地的最佳旅游季节集中在5月至10月,旅游季节相对较短。

(2)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尖锐

洪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是洪湖市最具影响力的资源依托之一,但是由于该区域处于国际重要湿地范围,如何科学规划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的关系成为洪湖湿地旅游发展的突出难题。

2.3 机遇(Opportunities)

(1)有利的国内外发展环境

ゴ邮澜缧问评纯矗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符合当前所提倡的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主导思想,我国有许多湿地都被开辟为旅游目的地,而本文所提及的国内著名湿地无一例外的都开发了项目繁多的旅游项目,每年都有大批游人前往,湿地观鸟等旅游项目在我国湿地也已经非常常见,市场范围逐渐扩展,发展前景良好。

(2)政府高度重视

ナ地生态旅游由于其追求的是旅游经济与湿地保护的协调发展,逐渐引起有关政府、国际组织和湿地周边社区的关注。荆州以及洪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洪湖湿地这块宝贵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都很重视,纷纷提出不能闲置洪湖湿地这块珍惜资源,要求在在搞好保护的大前提下,全面规划,并依据规划搞好综合开发利用,而洪湖湿地现也已被列入荆州市近期重点开发的两大旅游景区卖点之一,有关洪湖湿地开发与保护的项目也相继上马。另外,由于生态旅游注重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遵循分配相对平等的原则,普遍受到洪湖当地社区人民的支持,湿地开展生态旅游深入人心。

(3)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城开建

ニ孀鸥绫竟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国际社会对于生态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为确保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和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湖北省“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将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洪湖环湖地区整合成为完整的新农村旅游区,并把该旅游区建设成为湖北省滨湖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的标志性旅游区迫在眉睫,因此“湿地生态旅游城”被提上湖北省、洪湖市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建成后,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城将不仅成为一生态科学研究与环境教育基地,还将为市民再添一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的好去处。

(4)湿地生态旅游迅速发展

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问题出现,生态旅游和湿地保护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重视。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这些无疑都为洪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也为洪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知识支撑。

(5)节假日政策调整,短线旅游升温

随着2008年节假日制度的调整,中国的国内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短线休闲游成为旅游业的主打产品。洪湖湿地位于荆州洪湖市境内,地处洪湖之滨、长江北岸,其必将成为众多县市短线游的最佳去处。

2.4 挑战(Threats)

プ芴謇纯矗洪湖湿地生态旅游的挑战主要来自周边其他湿地生态旅游区的竞争挑战。目前,国内湿地旅游项目纷纷上马,相类似的旅游开发项目层出不穷,一些起步较早的湿地生态旅游区其产品开发已经相对成熟,拥有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相对而言,洪湖湿地旅游开发起步较晚。作为旅游吸引物,其市场知名度较低,游客积聚功能尚未发挥。要实现“建成我国著名的湿地生态观光和水乡风情度假胜地以及湖北省滨湖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的标志性旅游区”的目标,洪湖湿地就必须应对来自已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众多湿地的旅游竞争威胁。此外,临近的石首市天鹅洲湿地和洞庭湖区湿地也必将分流一部分的客源。

三、洪湖湿地生态旅游策划规划

3.1 开发原则

3.1.1 严格保护,适度开发

ナ地生态旅游是在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展的旅游活动,保护是其前提。对洪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景观的保护和修复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以生态学理论指导下,把“天人合一”的开发理念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放在第一位,贯彻“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

3.1.2 科学规划,试点先行

ド态旅游是集约型可持续旅游,是旅游业中的知识产业,其旅游对象是具有生态保护色彩的旅游资源,因此对其开发必须按生态学原则,把它转化成高知识含量的生态旅游产品,而这个转化过程的前提就是制定科学的规划。规划要体现生态旅游的保护性、生态性和知识性,要科学地确定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合理分区,制定资源和环境保育规划,并从试点开始,分步实施,取得经验后再推开。

3.1.3 关注特色,突出重点

ヌ厣是旅游业的灵魂,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才有竞争力。湿地生态旅游的特色反映在它的生态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上。洪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因此开发时要突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乡风情的特点,要紧紧围绕珍稀资源“水杉、银杏、中华鲟”以及特色资源“粗梗水蕨、野莲、野菱、胭脂鱼和花鳗鲡”做文章,规划设计洪湖湿地的旅游活动和项目,把它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湿地生态观光和水乡风情度假胜地,最终使其成为我湿地生态保护的示范区。

3.1.4 居民参与,共同受益

サ钡鼐用竦母叨炔斡胧鞘地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中,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让他们亲身感受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提高办旅游的积极性,促进旅游与当地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他们直接参与一些旅游活动,促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从而自觉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1.5 尊重自然,追求和谐

ナ地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做到景点布局、景点与景区建设与保护区相匹配。洪湖景区的开发要保持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要与原有的自然背景相协调,避免将现代化的建筑物搬到保护区中,杜绝自然保护区的城市化。景区中除了必要的游道、观景亭廊、生态厕所外,其他服务、娱乐设施都应放在景区外的旅游服务区,游道的建设尽量利用原有路径,不破坏自然环境。

3.2 发展举措

ズ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加上洪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人们在对湿地资源开发特别是对湿地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围湖造田、滥捕乱猎、工农业生活污染等,使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洪、涝灾害频繁,极大地的影响了湿地生态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我们在进行洪湿地生态旅游的策划研究时,应注意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承载力,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3.2.1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ッ娑院槭地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我们只有在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珍惜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稳定洪湖湿地面积,特别是湖泊、沼泽等自然湿地生态景观的面积,才能保证湿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要达到此目的,必须标本兼治。保护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是保证湿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前提基础。

3.2.2 恢复重建,确保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

ケ3忠欢面积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开发洪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前提,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人为地改变和消除限制生态系统发展的不利因子,尽快成功地恢复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使其健康地发展。在有些地区则可建立湿地水禽保护区,发挥保护和抗洪滞洪双重功能。

3.2.3 合理规划,开展湿地生态旅游

ナ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洪湖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湿地综合开发与保护规划。必须对湿地旅游资源的生态敏感性、抗干扰性和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湿地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及湿地面积的大小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科学地制定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确定开发的目标和方向及开发利用规模,严禁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充分利用洪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展湿地生态旅游,通过生态旅游提高与恢复湿地自然环境质量,以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2.4 建立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体系,促进湖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

ズ楹湿地生态旅游业必须遵循旅游经济规律和生态学规律,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中一要提高开发层次,建立高水平的旅游服务体系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并带动生态旅游产品的生产;二要扩大国际旅游的比重,采取得力措施招徕尽可能多的境外游客,以此增加创汇并推动湿地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三要加强与周围景区的旅游联系,共同组成高层次的内容丰富的生态旅游线路,比如洪湖―荆州古城景区就可与武陵源景区、三峡景区联袂开发。

3.2.5 加强管理,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ニ孀藕区经济发展、湿地保护区建立、“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等工程实施,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出现了新的局面与矛盾。目前洪湖已建立了洪湖蓝田生态旅游区,并准备建成“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因此,其旅游区更应通过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执法检查,对洪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以“3S”技术为基础,加强湿地监测,编制湿地信息管理系统,促使旅游区系统不断完善,有效地保护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严禁盲目开发和破坏湿地,彻底改变只重视湿地生产功能而忽视其生态功能的倾向,合理地保护和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使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四、结束语

ズ楹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在保证湿地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积极进行旅游开发,将湿地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探讨旅游对洪湖湿地资源乃至整个洪湖湿地环境的影响,按照可持续发展公平原则,对当代人和后代人负起同样的道德义务,使他们都能有享受洪湖湿地旅游的平等权利。

おげ慰嘉南祝

[1]任宪友,吴胜军,魏显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讨―以洪湖湿地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06(12):40-43.

[2]任宪友.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0(12):271.

[3]徐青.体验湿地生态休闲文化创意城镇低碳旅游格局_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解读[J].小城镇建设,2010(3):32-36.

第6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不再只是局限于自身的衣食冷暖,大家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于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这个关系自身、关系子孙后展的领域。在这不断的关注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三大生态系统,分别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地球之肺”的森林、“地球之心”的海洋。在这三大生态系统中,湿地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湿地中有大量的动植物,这些动植物中都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资源,能够对生态环境的循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湿地公园,即以湿地为主题的公园,在良好的湿地环境和多样化的湿地景观资源的基础上,人类科学、合理、有计划的对湿地的知识进行传播,对湿地的功能进行运用,对湿地的文化进行宣传,并且兴建一些可供人们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的公共设施。总之,湿地公园是一种集合了知识与观光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湿地公园的建造过程,既是对原生态湿地的不断合理改造的过程,又是对公众普及湿地知识的过程。它既能够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又能够发挥出湿地生态的社会。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来说,差不多有两百多个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总共面积预计应该有一百万顷。位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5公里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与西湖、西泠一起被称为杭州“三西”。它的占地面积大概是11.5平方公里,按照功能区域划分,可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在整个公园内,约70%的地区是池塘、湖阳、沼泽等与水相关的地区,整个公园内有六条河流和水道,如交叉口,车道,河网,岛屿等,它们纵横交错,相互融汇勾通,使得西溪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集生态、城市、文化湿地于一身,不愧为中国湿地第一园。2009年11月3日,国际组织把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纳入国际重点湿地名录。

2.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湿地公园本身的自然属性比较特殊,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兼顾湿地公园中每一处河流、岛屿等等。同时,建设湿地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所以湿地公园的建设设计相比其他的景观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2.1湿地在建设过程当中的景观设计原则分析

我国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果比较理想,但对于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也还比较初浅。这样就导致了一部分湿地公园设计不合理,在遭遇一些独特的自然气候时容易导致河流,小岛屿等一部分的湿地缺失;并且建设湿地公园的初心是为了保护这种原始的生态环境,如果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在设计时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统筹、全面、系统的考虑,而随意的进行,那么不仅不只是违背了最初的想法,还会破坏该湿地环境中的原来的生物多样性,得不偿失。如前文所述,湿地公园还有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作用,即它的社会。在吸引人们来游玩的基础上,使人们更多的了解湿地的知识。当然,若是湿地公园收售门票,那么它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应。因此,一旦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不到位或者不合理,极有可能导致其教育性、社会性、经济效益的大大降低,而起不到最初建设湿地公园的作用。所以,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合理的设计以小心翼翼的保护每一处湿地,要全面、科学的统筹以保护湿地公园中生物的多样性,还要在设计景观设计中顾及其他的诸如教育性、社会性、经济效益的作用,遵守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各种原则才能使湿地公园的各种作用得到利用。

2.2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内容

基于湿地公园独特的自然属性和建设湿地公园所要起到的社会作用,湿地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应当以水体为主要对象,以陆地为辅助对象,对整个湿地公园的承载力作好充分的考虑,以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重要前提。大部分湿地公园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借鉴中国第一个湿地公园--西溪湿地,按照湿地公园的功能区划分,一般分为湿地保护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和功能示范区。并且对湿地公园内是否引进外来品种做好充分考虑,既保护了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又对人类起到了科普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除了对于生物的保护外,还要注意对于植物的保护。植物在湿地公园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左右,植物所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不容忽视。所以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的同时,在保护原来湿地公园中所有植物基础上,保护原有植物生态平衡,提高植物竞争生存力,可以适当引进或种植更多的植物,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作用的同时,提高植物生存力。

3总结

湿地在生态环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而湿地公园是实现其作用的一个有效途径,而景观设计是湿地公园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提高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的质量,能够让湿地公园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作者:董凯杰 刘佳 谢仲军 单位:北京中森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王珊.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研究[J].智能城市,2016,(12):229.

[2]徐伟标.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16,(04):93.

[3]龚京美.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2):164-165.

第7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

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外围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外围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外围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j]. 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67-71.

[3]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 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方躬勇. 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7] 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第8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282-02

1 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研究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指标:①河流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河道内应保证60%的水质达标水量,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其生态功能。人类为维持生活、生产和生态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的40%;②湖泊的面积与水量:城市水体面积的比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采用河湖占城区面积比来反映城市水生态状况;③湿地指标:湿地面积比率反映了湿地影响的大小。以湿地面积、湿地水体面积和湿地比率作为衡量湿地状况的指标;④地下水指标: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储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仅不能补给地表水,而且湿地和河流就很难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难以生长。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应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⑤水质指标:水质状况决定了水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发挥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态功能。水体水质是反映水体好坏的定量体现;COD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污水处理率反映了污水治理的程度,决定着进入水体污染物的总量。流域排污总量,应在河流径流量的1/40以内,以达到自然稀释,超标的一定要达标排放。

3 湿地生态环境用水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但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的核算,还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目前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核算,大多参照河流生态环境用水进行核算。如湿地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量,可采用湿地的陆面和水域蒸发量代替。

4 回补超采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

在地下水超采区,用于保护与恢复地下水位所用水量即为回补超采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1993年世界银行的水资源政策文件明确了地下水可再生性维持的标准,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决不能超过地下水补给量,但缺乏有关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确定标准,因此计算比较困难。

(1)全局出发,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主要目标就是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水的分配效率,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

(2)建立健全水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用水的权属管理:在过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使用成本近乎为零,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水资源任意开发利用,很难避免无序侵占和浪费。当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相应提高,这就更加剧了资源的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而这种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更加明显,如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

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明晰用水者的权益界定。特别是生态环境水权的确立及其水权主体的明确,则将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从国外经验看,生态环境水权通常由政府机构监管或由专门成立的非政府公共机构享有。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分配为调整界定初始水权、确立生态环境用水权提供了最好的契机。而这一水权,在初期可以暂时由流域机构等各级水权管理机构分级监管,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入特定的公共机构。

此外,水权制度的引入,可以改变过去取水许可以一次性授权水量分级标准而不控制总量的弊端,真正实现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水权,并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相应的水权,必要时省也可以通过市(地区)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市(地区)分级管理各自的水权:从而,在总量上控制、限制和避免超量用水,真正保障生态环境水权名实相符。

(3)实施水资源分类分级优化配置管理:目前,在流域内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下,水资源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首先,从水资源的特性上看,尚未将可更新的水资源(如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与难以更新的水资源(如更新时间达千年以上的深层地下水)加以区别对待,也未将可以导致地面沉降、含水层破坏的承压水超采与一般潜水超采相区别。这实际上模糊了生态环境破坏成本,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今后的水资源管理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以及承压水超采的限制,一方面在取水(水权)许可中严加限制,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水资源费等手段提高取水成本。

其次,在流域水管理中还有必要建立鼓励水资源优质优用,污水监管的管理模式。如,一般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农业用水标准的,可以再利用;农业回归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还可以进一步用作湿地、河口冲淤等生态环境用水。而水资源优质优用的目的,则是通过对不同水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可利用水量。其关键在于,污染的控制方式。一方面,需要通过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总量,促进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提高水资源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合理利用导污、治污、天然降解等治污手段,最大限度地合理提供生态环境用水。

此外,还应注意到,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破坏积重难返,生态环境的恢复必定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因此,选取合适的治理恢复目标极其重要。从用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分析,上游生态环境用水是最容易获得和保障的;河流的排盐、排沙及鱼类泅游等功能的恢复、河口冲淤平衡的实现以及河口生态恢复则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5 结语

生态环境用水还是一个新近提出来的新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需要。但对于“生态环境用水”的内涵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这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目前,生态环境用水量分析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需要加大其研究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用水量分析的合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衷平,杨志峰,崔保山,等.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 2005,(8).

[2]赵斌,董增川,徐德龙.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分质供水及模型[J]人民长江, 2004,(2).

[3]胡永宏. 综合评价中指标相关性的处理方法[J]统计研究, 2002,(3).

[4]赵翔,崔保山,杨志峰. 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研究[J]生态学报, 2005,(5).

第9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铁路沿线虽地处中纬度地区,但却有着与地球其它同纬度地区迥异的气候特征: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低、日差较大、年降水量少、多大风。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特点

1.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一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一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青藏铁路经过的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一8000MJ/m2的高值。尽管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局部可耕种地区种植冬小麦和青稞的单产因受太阳强辐射的影响创全国最高纪录。

2.气温低、日较差大。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的另一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的特征。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大小与地形、植被、干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

3.降水少、地域差异大。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青藏铁路格拉段处于高原亚寒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成熟。而且多大风和风沙,是青藏高原多大风区,给牧业生产带来危害。气温日较差十分明显,为15一19℃,甚至可达23℃以上。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固态形式降雪、冰雹为主。这一地区具有高原寒带干旱气候特征,冬春多大风、酷寒,气候十分恶劣,无农作物,植被稀疏、贫瘠。

4.多大风、气候恶劣。青藏铁路沿线地区除西宁及其以东的湟水谷地盛行偏东风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盛行高原偏西风。青藏高原的年平均风速西北大于东南,最大风速出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角的茫崖镇和阿拉尔地区。青藏铁路沿线极端最大风速和历年平均最大风速都出现在铁路中部的沱沱河,风向多为偏西风。

(二)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寒冷地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

1.生态环境的原始性。青藏铁路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跨越青海、两省区,铁路沿线的一部分地区仍为无人区,自然环境还保持着较原始的自然状态。随着高原内部水热条件的差异,形成了由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高寒生物区系。其中,尤以高寒草原分布最广。青藏地区的高寒草原在亚洲和世界高寒地区中均具有代表性,至今还基本保持着原始的自然演变过程。

2.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具有其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青藏高原上动物物种虽少,但珍稀特有物种多,种群数量大,哺乳动物共有16种,其有物种11种,占本区总种数的68.7%。鸟类科动物有30种,其有物种7种,占总种数的23%。植物种类有199种,其中高原特有物种80种以上,占总种数的40.2%。

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是漫长的地质运动和气候演变的产物,是在长期的生态演替过程中形成的,是地球上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脆弱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近一二十年以来,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草原严重退化、冰川大面积退缩。由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与恶劣环境和严寒气候是相适应的,现代经济开发会给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需要高度关注。

4.自然景观的多样性。青藏高原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既有由这些生态系统组成的水平地带系列,又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冰雪带等垂直带系列。同时,在水平地带系列中还间布有一定面积的沼泽植被、垫状植被,更增加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二、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青藏铁路在筹备和建设阶段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和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据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自建设至今,对铁路沿线的江河水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冻土、自然景观等都得到了有效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

(一)保护“亚洲水塔”不受污染

青藏铁路穿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水污染防治责任重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众多天然固体水库,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数十条江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维系整个江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调节器,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水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亚洲水塔”。在长江源特大桥施工中,建设单位将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严格的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错那湖是怒江的发源地之一,建设者用沙袋垒起的“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建设单位还制定了“苛刻”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准向湖水排放污水和垃圾,违反者立即下岗。

(二)高原、高寒地表植被的保护

受严酷的气候条件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长非常缓慢。50年前的取土坑,至今还是光秃秃一毛不长。针对植被生长非常缓慢的事实,建设者采用分段施工、植被移植的方法,先将施工区的草皮切成块,然后用铲车将草皮连同土壤一起搬到草皮移植区,专人负责养护。路基成型后,再把草皮移植恢复到路基边坡上。对昆仑山以南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精选适合高原生长的草种,辅以适合的喷播、覆膜等技术,尽力恢复地表植被。在沱沱河、安多、当雄等高海拔地段,进行种植和移植草皮试验,获得成功后在全线推广,开创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区人工植草试验成功的先例。建设单位选择取弃土场、砂石料场、施工场地和生活营地时煞费苦心。营地全部选择在废弃场地、无植被或少植被的区域。沿线严格划定便道,所有施工场地、宿舍区、施工便道,都用防护网和彩旗标定活动范围,人车不得越界。

(三)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青藏铁路沿线共设置33处野生动物通道,沿线路方向累计宽度近60公里。根据不同动物的迁徙习性,通道被设计为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三种形式。为保护青藏高原独特而又极为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铁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段工程绕避了林周彭波黑颈鹤保护区。对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如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组织专家研究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掌握沿线野生动物分布习性和迁徙规律,尽量减少对它们的干扰。野生动物通道问题被认为是环境保护的头等生态问题。对于藏羚羊等中小型动物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3米。藏野驴、野牦牛等大型动物的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4米。沿线还设有大量的桥梁、低路堤及家畜通道,也可供野生动物通行。

(四)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青藏高原湿地”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湿地,对全球生态有着重要而独特的生态价值。为保护高原湿地,青藏铁路尽量绕避湿地,必须经过湿地时,一般采取“以桥代路”、多设涵洞、路基基底抛填片石等措施,避免路基下地下径流被切割,防止湿地萎缩,这类“环保”桥梁在青藏铁路中长达几十公里。2003年,中铁十三局在建设那曲古露车站时,投资110多万元,移植建设了8万多平方米人造湿地。建设者先在原湿地旁边的植被稀疏处挖出与湿地等深的洼地,将湿地原水引入,再将车站用地上的牧草连根挖出半米深,植入人工湿地内。如今这里,青草茂盛,上面不时有黑颈鹤、黄鸭等野生动物飞翔觅食。人工湿地已与自然湿地浑然一体,外人几乎辨别不出来。这是世界上首次在高寒地带人造湿地获得成功。这些保护湿地的措施,虽然使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施工难度加大,这一实践对高原生态保护与恢复意义十分深远。

(五)对高原冻土环境和沿线自然景观的保护

为了保持冻土环境稳定和避免对沿线原生的自然景观产生影响,工程采取了路基填方集中设置取土场,取、弃土场尽量远离铁路设置并做好表面植被恢复;对挖方地段,在路基基底铺设特殊保温材料并换填非冻胀土,避免影响冻土上限和产生路基病害,以确保路基两侧区域冻土层的稳定。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加强环境监察,有效保护了青藏高原冻土环境、江河源水质、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青藏铁路两侧的自然景观。

(六)成立青海省环境保护局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行政监察办公室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

铁路建设前期,环保部门就已依法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而且青海省环保局专门成立了青藏铁路建设环境监察办公室,青海省环保局和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与参建单位签订了环境保护责任书。这份建设单位与青海境内青藏铁路各施工单位的指挥长在格尔木市签订的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第一份环境保护责任书,明确了环保目标,量化了20余项具体环保要求。

三、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青藏铁路筹备期间国家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建设期间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随着“钢轨经济”的快速发展,涌入铁路沿线地区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管理,防止其对沿线生态环境破坏就显得愈加重要。而且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合作以及监测力度不够,在一线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数量太少,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

(一)对铁路沿线人类活动的管理力度不够

青藏铁路从立项开始,就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多年冻土环境状况进行了8次大规模现场调研、踏勘和采样。用获得的试验成果指导后来的青藏铁路建设的环保设计和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伴随着天路的开通,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使沿线的人类活动激增。对这些人员的管理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能保住青藏铁路建设以来的环保成果。解决的不好沿线环保成果就会前功尽弃。

(二)缺乏科学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如何在长达近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沿线坚持不懈地、科学地进行长期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青藏铁路的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整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重点,解决好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生态环境监测力度不够

国家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环保,其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十分迅速。目前青海省和自治区共有108个生态环境监测点,但与这两个地区共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面积相比,数量上显得远远不够。监测站点的设置不仅仅起到监测、预报的作用,还应具有持续收集生态环境变化资料和科学研究基地的作用。监测站点太少,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就少,对科学研究不利。

(四)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力度不够

除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大部分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加速;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增加大气的湿度,从而导致降雪增加,会使青藏高原上高海拔的大陆性冰川生长发育。近期观测表明,祁连山冰川正在增大。因此加强地质、生物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国际合作对发现科学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五)一线生态环保工作中专业人才参与度小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平衡机理独特。这就要求生态环保工作者应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按科学规律办事,“像护理危重病人一样”保护高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必须由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按科学规律来做,否则只能破坏植被生长。如此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玉树州缺乏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州政府曾从外地引进草种播种,搞人工种草,最后以失败告终;玉树州政府也曾数次引进比较效益高的新品种牛羊牲畜,最后连成活都困难,也以失败而告终。另外陕西省靖边县当年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时,发动群众大力种植杨柳等乔木树种近几年树木衰败枯死现象非常严重,好多地块已经退化变成了疏林地,山风从林间呼啸而过,立刻卷起阵阵沙尘。

四、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系统平衡一旦破坏,恢复极难。现有研究成果并未完全揭示青藏高原生态演化的规律。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维持现有原始生态环境不被人类破坏。因此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也应紧紧围绕着保持高原原生态的原则,同时增加生态环境监测点的数量,加强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深入揭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本身以及其与外界环境、气候等的相互关系。

(一)划分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禁止涉足区

青藏铁路沿线人口相对青藏高原其它地区集中,人类活动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大,为加强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建议明确规定禁止人类涉足区域,制订青藏铁路沿线人类可通行区和禁止涉足区管理细则,铁路两侧向外延伸至1000米处划出每名当地居民看管的2平方公里生态环保责任区,人类在地面通行只能走指定的可通行过道。当地居民有义务按细则要求监督外来人员的活动情况。建立外来人员只要进入上述区域即在当地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的制度,然后将这些人分配给当地居民进行一对一管理。当地居民不履行监督义务,将被罚款或减少其收入;同时当地居民有责任完成政府下达的所负责的生态区域中长期发展目标。执行生态环保任务是其工作,并以此向政府领取工资。当地居民增加绿色GDP也应同样被视为生产劳动者。

(二)建立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考虑制订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来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议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中设立绿色GDP准备金提取条款,作为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所做劳动的报酬。把与青海的环境保护管理与研究融为一体,打破环保机构在行政上的条块分割,使管理与研究更为有效,同时根据最新环保科研成果不断修正环保行政法规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成立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基金会,用于扩大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的国际影响和资金募集渠道。以强大的资金为后盾促使生态环保工作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相互了解,必然会增强中外人民的友谊,营造友好的国际氛围,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其职能除生态环保本身外还兼有对青藏高原地理生物的国际合作研究功能。其好处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并应用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做法。

(三)科学放牧,减少对草原的破坏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要扎实工作,科学地确定草原放牧方法,坚持长期向牧民宣讲科学知识,并形成帮扶对子。减少草原放养牲畜数量,增加圈养数量,防止草原承载过大。加速城镇化步伐,农牧民由游牧向定居,再向城镇集中,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增加效益型环保企业数量吸纳农村人口就业。

(四)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政府强制行为和大力宣传使青藏铁路沿线居民生产、生活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充分利用我国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向辖区居民宣传政府的环保法令法规,增强居民的环保法律意识,并向游客、群众发放《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手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和任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书籍,同时向他们宣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新闻会向全世界公布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状况,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终达到自觉地遵纪守法。

(五)增加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

大量增设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来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第一手详实资料,通过对青藏高原生物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研究,揭示出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最终促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态环保工作的第一力量。

(六)加强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

建议让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牵头协调组织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耐寒、耐旱植物的生长规律,为更好地保护该地区植被,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七)增加高校的环保系(科)内容设置,壮大生态环保专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