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儿童声乐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中,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琴法、幼儿歌曲创编及童声合唱训练等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课程。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这类音乐类课程加以优化整合,能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综合训练学生各方面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未来适应工作需要的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优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51-02
2010年11月,国务院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按照该文件的要求,我国将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积极探索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有赖于科学的课程设置。目前,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设置滞后于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规划,并且重技能而轻理论。为此,学者们纷纷指出,必须改变课程设置中的艺术化的倾向,加强实践环节,以增强本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但这目前还只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并没有拿出一个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带艺术化倾向的技能培养改变为增强学生的幼儿教育能力的方案。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琴法、幼儿歌曲创编、童声合唱训练等,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类课程,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音乐专业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是不尽相同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有很高的技艺和高深的理论知识,但需要通过自身音乐修养的提高及音乐感觉的获得以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能力。为此,学校就应在现有课程门类的基础上,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对音乐类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便能在加强对学生的理论认知教育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做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真正提高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一、对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整合
基本乐理要讲的是音乐中最基本的知识,其中包括音的特性、节拍、节奏、音程、调式、和弦、调性关系、基本曲式结构以及记谱法等。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是学习演唱、演奏、歌曲写作、和声、编曲等各种专项技能的前提条件,也是成为一个有专业素养的音乐人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另一门基础学科。其中,视唱属于识谱技能训练,一般要求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运用自己的视觉、听觉 和感觉进行积极的思维,从中练习识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大量音乐旋律片段或音乐主题旋律的视唱,能从中获取大量音乐养料、积累丰富的音乐素材和资料,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立阅读音乐资料及演唱(奏)的能力,形成自己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练耳即听觉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并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在于丰富和提高学生内在的听觉,增强学生对乐谱的理解能力和对音响效果的想象能力。
学生通过系统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训练,会较牢固地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出自己良好的对音乐的感觉。这两门课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脱离了对基本乐理知识的了解,视唱练耳将会因失去理论上的支持与指导而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对音高和节奏的认知,对音程与和弦的听辨以及对各种表情述语的掌握和运用等,都离不开基本乐理知识的理论支撑。同时,作为音乐实践类课程的视唱练耳课,又相当于是对基本乐理课程学习成果的展示。因此,两者就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着的。视唱是一种音乐实践活动,其感性的因素更多一些;而乐理则是指导一切音乐实践活动(包括各种乐器演奏、人声演唱、音乐创作、音乐研究等)的最为基本的理论知识,其理论思维更多更强些。
但是,在教学中,这两门课却是分开讲授的,这就造成了课程间的严重的脱节或无意义的重复,由此也引发出学生对枯燥的乐理课学习的厌学情绪,引发出由于对乐理知识学习不够而在视唱练耳时缺少必须有的理论上的支持与指导的状况出现。因此,就需要将视唱课与乐理课加以整合,以使二者能相得益彰。要有效进行整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进行基本乐理的教学;当学生初步掌握了音的产生、音的长短、音的强弱以及节奏和节拍之后,就可以引入视唱练耳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较快地克服识谱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视唱的能力,教师还可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一些对中外优秀儿童歌曲或动画片主题音乐的分析与视唱等内容,以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视唱练耳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加深对基本乐理知识的理解;学生有了对基本乐理知识的理解之后,也有利于他们将之用来指导和辅助自己视唱练耳的练习。
二、琴法课与即兴伴奏及和声学课程的整合
琴法课包括钢琴、电子琴与手风琴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技巧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琴法课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比较系统的钢琴、电子琴与手风琴弹奏的基本技能与技巧来开发学生的智力及音乐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和声学是音乐的基础课。通过开设本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声的基本知识,懂得在伴奏中和弦及伴奏织体的应用,并为键盘即兴伴奏做好准备。
键盘即兴伴奏是对键盘课及和声课教学的延伸,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开设键盘即兴伴奏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即兴伴奏的知识与技能,即要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了和声学知识及键盘弹奏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即兴伴奏的正确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的和声语汇及伴奏织体,掌握大小调式体系中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歌曲(主要是少儿歌曲)的伴奏方法,以使之能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
由于琴法课是技巧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对弹奏者的基本功的要求比较高,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在入学前又没有接触过键盘乐器,所以学生对这门课往往是既感兴趣又有点恐惧。同样,和声课的教法也往往是只重视理论的学习而轻实践环节,所以也会使学生对它有望而生畏的心理。
根据以上情况,如果我们只为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而一味地要求学生像音乐院校的学生那样反复地弹奏练习曲,那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消磨掉。鉴于对幼儿歌曲的即兴伴奏才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最常用的技能,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的教学就应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正确的弹奏姿势、正确的触键方式及正确的指法的运用后,适时地加入对作品进行和声分析的内容,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力度与不同音乐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效果,以及不同的和声语汇与伴奏织体对不同体裁的歌曲的表现作用等。这样,在教师的要求与提示之下,学生通过逐步积累,其弹奏与伴奏的技能技巧等就能不断地提高,就能为他们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声乐、幼儿歌曲表演唱及童声合唱训练课的整合
声乐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类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不同于一般音乐专业的声乐课。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目前多数教师还是按对待专业艺术院校声乐课的办法来授课的,所以就使学生较难有机会接触儿童歌曲及童声演唱的技巧与方法,这会使他们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应用技能的训练。为此,除了应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声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演唱技能与技巧之外,还应让学生了解儿童嗓音保护常识,了解儿童歌曲演唱的特点,并能运用自己所学的歌唱方法正确地范唱儿童歌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用自己的最佳音域来范唱儿童歌曲的能力,要使之做到歌唱的声音位置靠前、音色明亮而甜美、表情亲切而自然。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儿童歌曲的音乐形象,提高自己歌唱的艺术表现力。还应适当地加入重唱与合唱的训练,应培养学生具备能指导儿童进行合唱训练的能力。还应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选择一些新创作的优秀幼儿歌曲或幼儿园教材中的歌曲,将其充实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材之中,以让学生能较早地接触到幼儿园或学前班歌唱教学的内容。还应尽力探索如何为幼儿歌曲进行简单的舞蹈创编,或进行儿童歌曲的表演唱,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应结合琴法课的实际运用,自弹自唱,使学生练就自己的实用技能。
四、幼儿歌曲创作与幼儿舞蹈创编课的整合
儿童歌曲创作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开设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儿歌创作的理论,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以满足他们将来在工作中的实际需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舞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幼儿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及我国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还要掌握幼儿舞蹈的特点、典型动作和表现力等。要通过幼儿舞蹈训练使学生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的身姿,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还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的教学能力,以使学生初步掌握自学、记录和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掌握幼儿舞蹈的教学法,使之能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活动。
这两门课都是要通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的。幼儿园教学要求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要求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以发展和提高。这样,作为幼儿音乐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幼儿教师,就要在活动中充分地激发出幼儿的情感,激发出幼儿活动的兴趣,以使他们能积极而自由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这就要求尚在学习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消除对创编课的畏难心理,要求他们要试着学会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带着一颗童心,选择合适的主题来进行音乐创作,并随之创编出合适的舞蹈。这种将幼儿歌曲创作与幼儿舞蹈创编加以整合的做法,将会为他们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科学而合理的课程整合,会使课程间原本就存在的内在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因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而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易山.视唱练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岳晓枫.当代大学生乐理与视唱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高专学前教育;声乐课程;体系构建
高专学前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针对学前教育的师资特点,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文化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技能课程等四大当面。其中声乐课是专业技能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为学生以后开展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学前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引导幼儿的音乐天性,使幼儿可以很好的领悟音乐,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既为托儿所、幼儿园、学前教育保教工作培养一线能唱能教能创编的教师,又为其输送管理人才。
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规划理念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观念,培养职业素养以及对于音乐的艺术素养为发展方向,完善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的构建。凭借课程的知识特点,实施科学教学模式方案,运用逐渐深入的教学理念把音乐理论知识和声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得到统一,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上的灵活运用,融教、学、演于一体,理论与实践合一。例如启发式的情感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恰当合理的有利运用,改善歌唱时的状态,得到科学专业的发声方法,这是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体系构建的基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内容总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声乐理论以及声乐实践。声乐理论部分具有歌唱发声的基础原理、基础功能、基础方法、基础技巧等。因学前教育专业具有特殊性和综合性,还涉及到了嗓子的保养和口语发声的内容。教学实践部分根据声乐理论知识为基础,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幼儿的音域、儿童歌唱的发声与教唱;儿童歌曲、发声练习与练习曲、中外独唱歌曲、齐唱歌曲、合唱歌曲。这样可以更好的开展高专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为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构建打下良好的坚定基础。
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目标方向理念
构建顶尖师资队伍,构建顶尖实际训练条件,达到课程目的以及专业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歌唱时候的姿势,歌唱时候的气吸,歌唱时候的腔体以及位置等,都可以对声乐作品实行诠释。培养学生初步感受、欣赏生活并且喜爱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感,积极自主参加艺术活动,提高培养对艺术的敏感度。掌握一定简便的歌唱方式,提高学生声音的表现能力,例如情感和韵味的展现。能以不一样的声音形式开拓性的大胆展现自己的感情和体悟。在歌唱活动过程当中体验集体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在与他人一起合作的时候,能互相理解、欣赏、尊重其他同学的创作灵感与表现形式,多多欣赏不一样表现形式与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
三、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内容理念
(一)声乐课程基础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前没有接受过相对正规声乐训练条件下而制定的,包含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理论基本知识,发声练习方法,儿童声乐良好的训练方式以及规范的唱歌姿势动作等,目的是通过相对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使学生可以发出清新自然,优美的歌唱声音。
(二)儿童歌曲的学习和演唱
对儿童的发声训练及儿童歌曲的演唱进行学习,其基本目的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到的发声方式进行演练,使其可以更加精准的对歌唱作品进行演唱,从领唱、齐唱等角度来调节自身的声音,将歌曲更好的表达出来,并且这也是当前学前声乐教育主要培训内容之一。
(三)儿歌表演唱
这样的表演方式是边进行表演边进行唱歌,独立自主的即兴编词、即兴演唱,用身体动作互相组合表现音乐体系的结构、情感以及内容,积极、熟练的运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身体动态与人沟通。让学生学习更多乐器的使用方法,达到基本表演阶段。积极主动参与乐器的制作,辨别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体验各种演奏方式中音色、音量、音乐感配置的表现模式,积极参与合作,大家一起设计演奏方案。比如在对《丢手绢》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进行表演唱歌时,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设备来搭建游戏场景,以游戏场景为寄托,让受众更好的了解儿歌表演唱歌这一教学方式的优点,可以大胆地运用各种音乐的、非音乐性质的表达方式参与到欣赏活动当中去,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想象以及创造,提高体悟和表达音乐感情的能力,这是教学内容当中的难点。
(四)儿童歌曲的教唱
使学生熟练掌握如何让儿童学会唱儿童歌曲,能够积极组织和实施音乐课堂教学,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内容的安排,和其他相关的知识课程是紧密结合的,充分理解结合了学生教学的认知特点,体现出紧贴就业的实际性。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里的学生声乐大多是零基础的没有学过声乐的学生,由于声音条件有限,音乐的根基又很薄弱,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例如:学生的音乐基本功很差,学习歌曲非常困难;声乐学习是依靠大量的课后训练练习,鉴于练习场地有所受限,很多学生课后不能够进行练习等。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学生个人的音乐修养以及对音乐的认识也是十分关键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通过识谱、音律学习等方式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其日后学习效率。为了可以达到声乐课的教育教学目标,积极培养学生应对岗位能力,主要应用了教师授课以后自主的训练练习和社会实践方式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理论教学:其中包括技巧练习以及学唱声乐作品这两个部分。让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实践相结合,较全面完善的掌握本专业的学习。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带领和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与声乐课和声乐教学相关的视频、文本资料进行自学和研究。社会实践:强调艺术实践、舞台表演锻炼的重要性,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能力施展的平台,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不定期让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类声乐、合唱比赛;让声乐方面优秀的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校内建立声乐社团;去学校以外实习基地实行锻炼,学生们每年都要到幼儿园见实习,把学到的声乐理论知识、声乐技能技巧,运用到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和课堂教学中,在实训中发挥作用,学以致用。
四、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方法理念
遵循能力自身本位、课程岗位相融通、学了就好好利用的原则,以自身职业岗位技能作为基础核心,教学活动过程当中以学生本身为主体,不断加强深化课程进行改革。紧紧的围绕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提升人才培养重要目标以及幼儿声乐课程本质的性质和地位,结合学生职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根据教学过程,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确定声乐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为姊妹课程体系服务,积极加强学生职业操作能力和对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不仅为学生在学习姊妹学科的时候提供了基本知识,又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就业与自主创业、甚至一辈子的长远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坚定基础。努力将教学、学习、做事一体化,完全体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性以及实践性的理念,保证学生肯定既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又拥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教师应该不断变换理念,探究出带有中国特色的素质职业教育型方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发展空间以及时间,积极指引学生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增强多媒体课件的实施和利用,建立自主、灵活、积极的课程练习平台,目的是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学习积极能力和创造能力。良好的利用网络共享资源,使教育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丰富教学方式,是开拓学生的学习知识和锻炼自身能力的重要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和开展学生的歌唱水平能力是声乐课堂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式和任务。
五、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评价理念
(一)突出学习过程评价
结合师生课堂提问内容,学生自身业务能力,以及学生课后作业内容,声乐技术能力考核等方式,增加实践性教育教学环节的考核次数,主要针对于表演和学习内容的评分。
(二)学生互评法
为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对每个人演唱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声乐的能动性以及声乐教学方法的判断力。
(三)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价
指引学生实行学习方法的变换,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牢固,从事工作以后教导儿童的时候也更加得心应手。
(四)加强课程结束后的技能综合评价
在教育教学和技能实践当中充足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重视考核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综合能力。
六、结束语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不仅仅只要求掌控高专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方面和基础知识方面,还能够具有很高的演唱水平等表演实践操作技能,且融合了多方面的专业技能为一体,对学生以后音乐才能的长期发展、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培养学生专业音乐素质,为学生以后开展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为学前教育事业打下坚定的基础。
作者:时霞 单位: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坦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3).
[2]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
[3]虞永平.学前课程研究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
[4]徐浩.声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6).
[5]徐青.浅析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职前教育策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
关 键 词: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 问题分析 实践性教学手段
伴随国家教育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我国进入现代教育史上最深刻、最全面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同时掀起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合唱与指挥”课是培养中小学合唱教学与活动的组织者与教育者的基地,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及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音教专业毕业生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然而从目前我国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现状以及中小学合唱活动的开展现状来看,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的不科学,学生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联系的不紧密,考核方法的不全面等。
一、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我国师范院校“合唱与指挥”教育不断进行自身的教学改革,但目前其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高师“合唱与指挥”教育存在着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滞后现象,两者之间缺乏及时、全面的沟通。
1.教学过程多是合唱排练课
高师合唱课与音乐学院声歌系的合唱课因教学目的、培养目标不同,双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各有侧重。音乐学院声歌系培养的目标是歌剧演员以及专业团体的合唱队员,而高师培养的是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是将来能够担任中小学合唱教学和歌咏活动的组织与指挥人才。而目前,师范院校的合唱课多是专业合唱团合唱排练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合唱队员的身份被定位于某一个声部,教师从音准、音色、音量、感情等方面对合唱作品进行排练,其教学过程往往是偏重近期的演唱效果而忽视长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及教学组织。因此,由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合唱教学法”的认识和学习,他们往往只会“唱”合唱,而不会“教”合唱,不懂如何训练与编排,不能适应中小学合唱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
2.教材内容存在缺憾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师和学生学习音乐时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主要媒介。目前我国“合唱与指挥”相关教材非常多,但缺乏适合现今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能够体现师范教育特征的、能指导中小学合唱活动、突出实践环节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教材。笔者认为,无论是高师“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合唱与指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的《合唱与指挥》,还是秋里著的《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杨长安、周跃峰编著的《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等书籍,在内容和结构上均存在一定雷同。如都含有一定的合唱训练和指挥技法知识;大量篇幅是中外经典合唱作品的选编,且偏重于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曲;文字部分关于中小学合唱实践的问题、重点不够突出等。同时这些教材都相对缺少欧洲早期优秀的宗教合唱作品、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合唱作品的选编,以及缺少切实指导合唱实践的相关论述。
3.专业教师的欠缺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师“合唱与指挥”教育发展很快,但仍缺乏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合唱课多是由声乐教师、器乐教师或理论课教师兼任授课,亦或由院系选送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短期进修培训,这就造成合唱课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系统的“合唱与指挥”教学方法。而根据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的授课内容及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该课程教师的要求并非单一的声乐、器乐或理论教师,而必须是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
4.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受音乐学院办学模式的影响,师范院校的学生多重技能、轻理论;重单科领域的精深技巧,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性和通用性;重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同时,由于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师缺乏科学的合唱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贯彻师范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以及学生中存在“声乐好,合唱就能唱好”的错误思想,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学习效率不高。
在对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高师合唱教学对美声有研究,但对童声及变声期研究却很少;高师合唱作品欣赏多是各时期的经典性作品,而对中小学教材中的儿童合唱作品较少接触;高师学生会唱合唱,却对作品的改编、编排以及组织青少年合唱活动的方法缺乏了解。另外,高师合唱教学缺少从“合唱”的角度研究教学法;缺少从学生生理、心理的角度研究合唱心理;更缺乏对合唱教学手段的系统研究、探索与创新等。因此笔者认为,高师“合唱与指挥”的教学需要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实践性的转变。
二、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手段应向实践性转变
我国传统的“合唱与指挥”教学多是教师排练、学生演唱,教师指挥、学生模仿的形式,学生多处于一种被动、盲目的学习状态。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且忽略和弱化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围绕当前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在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材状况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从体现该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特点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可采取从面向学生单一的技巧训练到面向学生全面的技能训练的转变;从“合唱”“指挥”单一教学向“合唱与指挥”联合教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向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双向互动方式转变;由以技术训练为主的教学过程向音乐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交叉学科综合教学的转变。在学习评价上,可由单一的考试形式向综合能力的考核测评转变。而通过具有实践意义的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手段,可以为中小学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的合唱教师,从而实现合唱教育的审美、合作、创新、传承的价值。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授刘沛先生在其论著《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前言第一页中曾指出:“教育的科学,总体来讲是经验的科学,是见诸于实践的科学。”
因此,针对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中小学教育实践联系不紧密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汲取国际先进的合唱教学方法,利用恰当的、科学的教学手段,重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创设良好的教学互动环境,选择能够最有效地解决教学任务的实践性的方法和手段,以争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郁文武,谢嘉幸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李海燕.高等师范院校合唱课教学设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每个孩子都能够歌唱
人类之所以歌唱是希望在有限的语言之外能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演绎音乐远胜于文字交流,音乐能够表达很多用语言难以描述的感觉。每个小孩子都可以歌唱,并能够做到通过歌曲来表达那些难言的感觉。
歌唱代表了一种共通的文化内容,让人找到一种参与感和归属感。音乐是一种文化特征的组成成分,歌唱则是其中最基本的音乐表现形式。基本要素一旦确立,歌唱就能够给人们提供终生的音乐体验机会和最小成本的自我宣泄途径。除此以外,歌唱和所有的音乐形式一样能够成为人类感受快乐、获得安慰和情感宣泄的源泉。歌唱是每个有着正常说话能力的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那么,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却不会唱歌呢?
孩子需要帮助
才能唱好歌
1,缺少唱歌的机会。很多情况下,孩子们不会唱歌的原因很简单,即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缺少唱歌的机会。可能是因为家长很少唱歌;可能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歌唱的欲望被不喜欢音乐的大人压制了;可能因为自己的歌唱水平被哥哥姐姐或同学们嘲笑过……最为遗憾的是,当询问大多数成年人不唱歌的原因时,所得到的答案是:因为在小时候表演时,音乐教师告诉他们“唱歌就是说出每个字即可”,因此他们就不再尝试唱歌了。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他们有限的歌唱能力可能源于缺少接触优秀歌唱范本的机会。很多孩子在上学以前都是通过大众媒介来接触音乐的。而所接触到的这些音乐种类和表演方式并不利于声音的正确发展。即使是对于那些经常进行表演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往往也可能会降低了歌曲的原调,但是这和孩子那娇小的、还不成熟的声带是不相符的。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因为在孩童时代的声音欠佳,因此成年后在课堂上演示歌曲时往往是采用适合自己的音高,而忽略了那些小演唱者们的实际情况。很多和儿童音乐教科书一起出版的音像资料都没有能够在合适的音调上给孩子们提供优秀的歌唱版本。
2,缺乏自信。缺乏自信可能是孩子不愿意歌唱的另一个原因,特别是那些说话声音轻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在唱歌的时候也试图要轻声一些。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习唱歌既能够锻炼呼吸又能够建立自信心。同样地,对于对唱歌缺乏兴趣的孩子来说,这种动力的缺乏往往也是没有自信心的一种体现。
普遍认为具备音乐天分是学习唱歌的先决条件,就像具有拼写天分的孩子会更容易学习拼写,而具有数学天分的孩子学起数学来会更容易。而事实上我们却不会因为孩子缺乏拼写或数学天分而不让孩子去学习这些技能。那么对于让孩子们学习歌唱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要传授技巧,然后加强练习。
3,听觉处理困难。儿童的听觉处理和准确歌唱都是很困难的。那些注重让孩子们在一定时期内始终停留在一个调式的教师们,在此对家长或其他有机会和孩子们接触的人进行告诫:要对孩子们进行听觉处理是很困难的。及早的诊断分析能够减轻学习后期将会出现的难度(详见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1
弗吉尼亚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上学前就经常在家里唱歌,上学后也经常表演。但是,她唱歌音高总是在正确音高之上。在一、二年级期间,音乐教师为帮助她校正音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到了三年级后,事实证明弗吉尼亚有学习缺陷,在接受了特殊教育的全套确认测试后,音乐教师确认她是听觉处理困难,这种困难表现在当很多声音同时出现的时候她就会比较混乱。
与此同时,她的音乐教师了解到有一种叫Hearfones的东西。演唱者戴上后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Hearfones有点像耳机,在戴上它听音乐的时候,有两块透明塑料片从两边的耳塞部位一直延伸到两个脸颊部。当弗吉尼亚第一次戴上这个设备以后,她的音准立刻有所提高,再也不会总是高于正常音高了。在参加合唱队的彩排时戴上这种设备,大多数情况下她能够和其他队员的声音保持很好的协调。最后,即使不戴这个设备,她也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了,只是偶尔也还是会跑调。她的老师发明了一种信号,就是在弗吉尼亚跑调的时候。老师就指指自己的左耳向她示意,她就会抬起一只手指头塞住自己的耳朵,立刻就能够找到原调。现在她愉快而顺利地参加着学校的各种音乐组织。
4,听力损伤。孩子们听力受损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孩子也是能够学习唱歌的。但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些孩子在歌唱时的局限性,以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声音潜能(详见案例分析2)。
案例分析2
初秋的一天,一位母亲来拜访琼斯女士,介绍说自己的小儿子克里斯多弗的听力出了问题,请琼斯女士不要对他寄予太多的期望。琼斯女士微笑着感谢这位母亲给她提供的信息。克里斯多弗从上幼儿园时就成为了琼斯女士的学生,而琼斯从来没有发现克里斯多弗有任何反常情况。现在他上小学一年级了,能够不使用头腔共鸣唱到高音谱表第二间A。他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也和同学们一起唱歌。
一年过去了,克里斯多弗看上去在音乐课上没有遇到任何困难,琼斯女士很谨慎地和他进行了直接交谈,确定他能够听懂自己的指令。上了二年级后,克里斯多弗成为合唱队中的领唱员,音准非常准确。
在寒假开始的前一天早上。他的妈妈再一次拜访了琼斯女士,用哽咽的声音告诉琼斯女士当天早上听到克里斯多弗洗澡的时候在唱歌,他准确无误地唱着《铃儿响叮当》。她衷心感谢琼斯女士对孩子的帮助,琼斯女士再一次微笑着告诉她不用客气。其实,琼斯女士知道克里斯多弗是通过日常音乐课上的活动,自己教会自己唱歌的。
5,其他身体障碍。那些不能够正常说话的孩子们会遇到歌唱方面的困难。鲜有长期声音沙哑的孩子以及总是喜欢尖叫着说话的孩子能够正常唱歌。声音沙哑可能是因为经常喊叫而伤到了嗓子,也可能是因为使用药物不当和鼻窦问题,或者其他健康原因引起的。年轻的歌唱者如果总是不讲求方法地唱高音,会导致声带过于劳累,也会产生上述问题。长期不良的用声习惯可能会导致声带永远的损坏,因此父母们应该寻求语
言专家的指导。音乐教师不能只专注于传授头腔共鸣(高音区)的演唱技巧,应该提醒学生们如果感觉不舒服就不要强迫自己唱高音。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应该带点水,需要的时候可以喝些。孩子们总是会希望自己能唱得和别人一样好,但是如果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地和别人比,就可能会让声带受到永久性的损坏。
基本技巧
和其他的音乐技巧一样,唱歌也需要适当的培训和练习。这里提到一些基本方法,仅供各位歌唱者参考。
1,姿势。正确演唱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很小的孩子也要能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演唱的姿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平衡姿势,即当老师或其他学生停止唱歌、进行交谈的时候所采用的一种姿势;二是坐姿,要求孩子们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后背不要靠在椅子背上,双脚踩在地上,头、肩膀和脊椎放松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放在大腿上或拿着谱子;三是站姿,双脚分开与肩部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需要的话也可以拿着谱子),提升胸腔,压低肩部,下巴和地板平行。
在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演唱姿势时,要先从站姿开始,当大部分人都能够熟练掌握以后,开始进入坐姿练习。孩子们站着唱歌时通常会感觉声音效果比较好,这是因为改善了他们的姿势。不过对于那些比较懒散的稍大的孩子来说,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训练正确演唱姿势。很多教师都会使用手势或语言不时提醒孩子们,以便帮助他们牢记三种演唱姿势。
2,呼吸。在每次上课、彩排的头几分钟安排一下混合呼吸练习,能够帮助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即将要进行的事情上。练习应该由浅入深,开始可以简单一些,例如长时间地发出嘶嘶声,从保持10秒钟(或数8个数)的嘶嘶声开始,逐渐延长保持的时间,要让学生用一口气尽量保持长时间。另一个方法就是让嘶嘶声持续两分钟,期间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换气。在孩子们有效进行这些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几组“五下嘶声法”,就是前四下嘶嘶声一下下冲击着空气,到第五下时则是连续嘶声。
如果时间和空间允许,还可以让孩子们躺在地板上,在肚脐上放一本书,让他们尽量吸气使腹部隆起将书顶到最高,保持几秒钟,然后逐渐增加保持的时间。此外,还可以要求他们在用腹部顶起书的同时唱一首短歌,在此期间要保持书的位置,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他们体会到在唱歌时横膈膜的支撑作用。让孩子们观察熟睡中的小猫、小狗或婴儿(可以带一只到班上来,或让孩子们看影碟),注意自然呼吸的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在不耸肩的情况下将气吸满。
3,暖身。开始练习前对声带进行暖身活动是有好处的。最简单、最快捷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孩子们效仿老师发出的声音,随着一次次的重复,逐渐增加模仿的范围。另外为了让孩子们对于声带暖身感兴趣。还可以让他们模仿口哨的滑音进行滑唱,从下滑开始,然后上、下滑唱交替,最后上、下滑唱随意地进行。
在识谱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孩子们的声音要跟随着波浪线的走势进行高低变换。随后可以邀请孩子们轮流上台来画线,然后让他作指挥,其他孩子根据他随意的速度沿着线的走势做发声练习。画线的孩子可以用手指当指挥棒,不过最好能够使用激光指示器,这是进行这项活动的重要工具。最后,可以在五线谱上画线,这些线逐渐变成了音符,至此孩子们就开始过渡到识谱上来。
4,健康的声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嗓时注意不要受伤,总是要求孩子们大声唱会伤害到嗓子,让他们唱歌时注意利用气息的支持,也会使声音大而且效果好。用胸声硬喊上去的那种唱法在小学课堂上(或童声合唱团中)是不适用的。
如果嗓子受伤就提醒孩子停止歌唱,而且要求学生在嗓子疼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老师,生病的时候是绝对不能参加任何演唱活动的,用疼痛的嗓子唱歌是绝对有害的,过敏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也都会妨碍唱歌。不过哮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倒并不是问题,很多患有哮喘的孩子都能通过学习健康的呼吸法而唱得很好。
很多音乐课堂上都不给孩子们提供适当的饮用水,因此脱水也成为一个问题。教室里一般都装有空调或取暖设备,这些都会诱发嗓子不舒服。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或老师)连续上半个小时声乐课是不会有任何不适的,但是如果再长时间就会因为缺少水分而感到嗓子不舒服,当孩子们在经历了剧烈的身体活动(如体育课)后再来上音乐课的时候,这种不适会更加明显,他们必须在上课前或唱歌前先补充点水分。
发声法的探索
有很多途径可以帮助孩子们全面开发他们的歌喉,并能够像说话一样运用自如。卡尔・奥尔夫提倡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吟唱来激发孩子们的音乐潜能。
还可以让孩子们用“猫式交谈”来学习使用胸腔发音的方法。很多孩子都能够模仿猫叫,猫式交谈就是用猫叫的方式交谈。教师作示范,可以请其他教师或家长参与其中,当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使用问号、句末停顿以及各种标点符号的区别时,此种方法比较有效。在模仿猫的声音询问问题或发表陈述时,会找到很多乐趣。然后孩子们可以分成一对对进行练习,使用猫式交谈法交流一两分钟。对于稍大点的孩子,要给所模仿的猫设定一个故事背景,例如一只猫在尝试向另外一只猫推销什么东西,等等。
充分利用声音应该包括快速进行高低音区的转换。如果可能的话,让孩子们从胸腔发音开始,然后逐渐向低音走,他们很快就能够轻松掌握这种转换了。年龄稍大的学生们可以利用下降的琶音作同样的练习。
另外一个能够锻炼声音弹性和呼吸的有趣方法是像蜜蜂一样发出低沉的嗡嗡声或振动音来唱歌,有些声乐教师也把这个称之为嘴唇颤音法,就是让嘴唇松弛地跟随音乐节奏振动,不用唱歌词,只要发出的声音跟着节奏就好。如果不能够好好利用呼吸的支持,就不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练习,因为在没有呼吸的支持下,嘴唇是振动不起来的。
那些需要个人发挥的歌曲和游戏能够帮助年幼的孩子们找到音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独唱应该成为日常学习的一部分,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且使得教师有机会来评估他们的歌喉。很多小学教师通过唱歌的方式进行点名,例如教师唱到“你好,苏茜”,然后让苏茜在相同的音调上以唱歌的方式做出回应“你好,琼斯女士”。还可以进行歌唱式交谈,教师唱到“你早餐吃的什么呀?”每个孩子都要用唱歌的方式来回答,不一定要和老师在同一个音调上,但是他们必须要唱出自己的答案。在内容紧凑的课堂上,这种“交谈”方式只适用于小范围内。
如何解决跑调问题
这里所说的跑调是指那些能够唱歌的孩子们,包括那些
能够使用头腔(或胸腔)单独正确唱出五线谱第二间的A,但是却不能匹配其他人的音高的孩子。玛丽・埃伦・峻达提出有四种跑调类型:
1,高于原音高的歌者。这类歌者使用头腔的演唱从始至终都高于原调,通常会高很多。
2,方向性歌者。在演唱时,当旋律走高时,他们会高于原调;当旋律走低时,他们会低于原调,总之,经常会游离于原调上下。
3,走音歌者。即使跟着正确的伴奏旋律,依然不能正确演唱。
4,变调歌者。演唱时音符之间的音程关系是正确的,但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在既定的调上。
通过调查研究,又增加了两种类型:
1,依赖性歌者。在团队中可以正确演唱,但是不能够独唱。
2,表现性歌者。能够正确独唱,但是不能参加团队合唱。最后这一类情况在年幼的孩子中间普遍存在,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参加合唱队的经验。
下面介绍一个四步法用来解决跑调问题:学生们听老师唱一个音符一学生在自己脑子里构想默唱这个音符一学生唱出这个音符一由学生判断自己唱得和老师唱得是否一样。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教师要给出正确答案,不过要注意,一定不要用判决性的语气。重复这个过程,对于那些始终无法听出自己唱的和老师有区别的学生,可以尝试采用录音机等设备进行辅助,然后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在此帮助下通常是能够正确回答的。这种方法除了在校正音准方面有效以外,在下面介绍的这些方面也同样有效。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辨别不同的音调。先唱学生选择的音调,然后更换一个调演唱,询问学生是否有区别。可以先从两个音符的音程变换开始练习,逐渐发展到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进行转换,看学生是否能够发现这种变换,即使不能发现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时教师可以说:“没有,这两个音不一样,第二个音比第一个音高。再听一遍(唱出两个音符)。再练习另一组。记住在回答前要在脑子里构思默唱这个音。”在学生们能够分辨两个音后,变换高低音位置,继续同样的辨别练习。
下一步是让学生模仿两音符练习模式,在既定的两个音符组合的基础上,从上方加一个全音,让学生模唱出来,这种方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可行的。如果从上方加一个全音的方法成功了,那么就再从下方加入一个全音进行练习。一旦初次练习模式大多数人都成功了,那么就可以转入另外一种练习模式,扩大音符范围,直至学生可以在任何调式上正确模仿出任何音程结构的音符。
上述所有方法都是要使用人声,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不要弹奏钢琴或其他乐器,不要让学生们对乐器产生依赖性,从而不能够进行独立的模唱。
利用设备将歌者的声音更为直接地传输到跑调歌者的耳朵中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有一种简易的设备就是用一根柔软的管子,就像真空吸尘器的软管,唱歌的时候,学生们拿住管子一端的尾部靠近一只耳朵,把另一端放在嘴前;也可以利用PVC材质的肘型管子;还可以让学生用一只手呈杯状捂在一只耳朵上,另一只手呈杯状放在嘴前,手指指向捂住的耳朵,尽管手不能完全代替管子,不过有的时候这种方法也是很有效的。
借助外力时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气息,对于那些演唱始终高于原调的学生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调整这类学生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进行下滑音练习,下滑到一个既定音符。让他们塞住一只耳朵就能够更多地听到自己的声音,这种方式能够起到较好的校正音准的作用。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音乐老师教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音乐老师教学心得1一、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3、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 具体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思路分析
教学重点: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
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学思路: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面向团体,因材施教;
2、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5、音乐教学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6、改革评价机制。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
五、提优补差的途径:
(1)、通过学期教学。
(2)、通过艺术节活动。
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音乐老师教学心得2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音乐教材学期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
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演唱”、“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渗透德育。
2、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分段。
2、为音乐情景剧设计图画、节奏、伴奏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几种民族和西洋乐器,全音、半音,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有效学期教学设计:
1、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学期有效教学的前提。在不同的几个班上不同的一课时,教师就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做了不同的调整。对乐感较好、表现力的较强的班加强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对于好动、学习兴趣浓的班级增加了画旋律线的游戏环节;对于乐感稍弱、接受较慢的班级则采取了“三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的游戏激励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学期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积极的创设学期情境。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期情境是实现学期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讨论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学期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学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期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学期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和发展:
(1)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插图、观察荧屏自主深入学期学习。
(2)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
(3)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结合表演创作、歌曲创作、节奏创作、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4)灵活的运用学期语言。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学期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学期教学的有效度。音乐学期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5)充分的利用学期评价。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学期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学期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学期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
八、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初一年级的音乐教材学期教学主要是以优化学期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学期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学期,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7、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8、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
九、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难忘岁月3课时
第四单元乐海泛舟3课时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3课时
第五单元轻歌曼舞3课时
第三单元长江两岸3课时
第六单元春之声3课时
音乐老师教学心得3一、基本情况
我担任高一年级6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鉴赏模块的学习,对音乐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在这个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欲望。但这些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习惯、表情等方面较好,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较弱,咬字、吐字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歌唱时常常出现喊歌的现象,导致缺少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针对这些情况,为了让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进入音乐世界,感悟音乐的形式美,体验人声的无穷魅力,现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审美水平,使修养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素养,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组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5、通过歌唱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和浅点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识读简单乐谱的能力。
6、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享受和声之美,培养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要求
1、在动口、动手、动脑的音乐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态度。
3、创设情景,提供诱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
4、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5、在教学中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以达到教情合一。
6、以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增强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强调学生学习交流。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积极做好特长生的辅导工作。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4、突出学科特点,努力把良好的道德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5、创设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6、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与提高。
音乐老师教学心得4一、指导思想
继续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学校相关工作意见,坚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各教育法规为准则,结合学校音乐教学实际,把握音乐课程多元化、人文性特征,全面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促进学校艺术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优化音乐学期教学,丰富课余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主要工作
1.切实加强学习研讨,努力提高综合水平
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将定期组织组内、外学习和平时查阅教育教学资料、相互探讨交流及反思、自学自练相结合,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理论修养。
2.认真落实课改精神,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⑴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⑵严格“五认真”规范,以学期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效率。
⑶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以“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主体式发展性学期教学模式;构建“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听、说、唱、玩、想、演、做、画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受,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⑷灵活选用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情景,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⑸组织好课外活动,使学期学习得以延伸,并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新知,兴趣巩固。抓好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学生尖子,积累优秀作品,积极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
3.致力追求以校为本,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开展教研活动,加大研讨力度,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⑴重视自身业务学习和提升,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专业和教学技能。
⑵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注重理解新教材,创造新模式,设计新课型,运用新方法,突出研究性、实效性。
⑶开展经常性听课、评课系列活动,做到听、评、导、学,推动学期教学效果的提高,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⑷以现代化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学习现代教学手段,大胆改革学期教学,拓宽活动形式,改进评价体系,不断总结,成长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4.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积极准备市级申报
邀请专家领导对现有的校本课程提出修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准备镇江市级课题《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申报工作。
音乐老师教学心得5拾起一片金黄的落叶我发现秋天到了!当大雁南飞时,我醒悟秋天到了!翻开桌上的历时,我惊喜秋天到了!新的学期也伴随着秋天到来不期而至了。硕果累累的秋天让我们看到春的生机与希望,新的工作又给了我信心和力量。音乐教研组又开始了新的教研活动。为了更好地搞好音乐教研工作,使其更具有自己的特色,现将这学期的音乐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时代步伐的迈进,让我们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以培养健全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宗旨,对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因此,搞好音乐教研工作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指导教学向深层次发展,更可以为音乐教学提供条件,创造条件,开展多项活动,组织学生集体进步。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交通方便,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学资源丰富,我校共有50多名兢兢兢业业的教师,他们个个求上进,在这里辛勤耕耘着,他们都有很厚的教学基本功,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因此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学校从过去到现在不断的进步,吸引了很多领导和有关社会人员来我校参观、学习,这给了我们信心。虽然我校专业教师不多,但我们都能克服困难,为了学生情愿多付出,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音乐器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从对音乐的简单认识到音乐具有的的内在魅力,让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工作任务及目标
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教育,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途径之一,音乐教研组
将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以新的姿态迎接一切,努力开展各项教研活动,调动师
生的积极性。本学期将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音乐组教师共同探讨新课标后新的理念,鼓励老师潜心钻研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2、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3、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文艺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热衷于音乐。
4、坚持培养部分音乐方面的特长学生,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信心,提高他们的水平,并为他们创造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四、工作措施
1、开学初,我们音乐教师探讨新的音乐教学方向,以便指导音乐教学
2、坚持常规月查,把好备课、上课质量关,保证教学高标准的正常进行,并及时公布总结,以便改进音乐教学。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如正确的站姿,练声,练耳,视唱,唱歌习惯。
4、充分利用学校的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