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1. 力推中华五千年优秀中医养生文化教育
中国直销行业在推动中国中医养生文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直销行业的企业序列中,除了部分外资企业建立在西方医学基础上力推西医健康产品与文化之外,所有中国民族直销企业无一不在推广中医养生文化以及建立在中医基础上的健康产品。在这些企业对于广大消费者的教育中,他们推广的是中医养生理论,高举的是中医养生旗帜,传授的是中医养生通俗方法,传播的是中医养生文化,销售的是中药材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加工的产品与产业。在这方面非常突出的直销企业有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天津金士力佳友日用品有限公司、湖南炎帝生物科技公司、上海春芝堂生物工程公司等,这些企业通过专门讲座、大型报告、与电视台合作开辟专门栏目、在全国建立中医养生馆等形式,使无数百姓和中国家庭感受到中医养生文化的巨大价值,并且从中受益。
2. 助力中华五千年优秀国学文化教育
近几年来,国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一种文化潮流。而在这种文化潮流中,中国直销行业同样行走在前列。行业内诸多企业在自己的教育培训中制订了国学教育与推广计划,把有各种造诣的专家学者、国学大师请到了自己的课堂,从各种角度让自己的经销商受到健康向上、蕴涵正能量的国学精神洗礼和熏陶。其中,在中国直销企业的参与者中,有许多优秀案例,如南京中脉集团道和商学院,把国学教育列为对于广大直销员的必修课程,儒家经典著作《弟子规》也成为其直销员的必备学习资料;新时代集团更是每年召开多次有数千人参与的大型讲座,讲解国学精髓,弘扬国学精神;江苏安惠公司更是把《孝经》专家请入企业,专门向自己的经销商讲解“孝道”;通过这些形式,直销企业不仅成为国学教育与国学文化传播的首发阵容,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对于国学文化的激情与传播。
二、推进中国的商业道德教育
1. 力推传统商业精神和道德教育
在中国直销行业的教育培训活动中,各个直销企业对于直销从业人员的商业道德教育也同样非常重视。做事先做人,直销虽然本身是一种并不太复杂的商业活动,但是由于它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而且销售人员的收入和他们的销售结果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在这种简单的商业活动中遵循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和规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一个直销从业人员而言,讲求营销活动中的诚实守信,做到童叟无欺等也是直销的基本要求。故此,诸多直销企业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不仅在岗前教育中专门设计和规划,同时在直销员从业过程中也经常贯彻,并且建立严格的“营业守则”和“商德约法”共同遵守。许多直销从业人员也通过接受这种传统的商业精神和道德教育。而做好直销的核心就是信守这些流传千古的商业道德和法则。很显然,在中国直销行业中,能够出现这种对于中国传统商业道德和现代商业精神的认同,正是体现了这种教育培训的巨大力量。中国直销行业正在这种传统商业道德的教育下表现出健康向上的主体形象,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商业文化的净化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 推进健康人生与个人成长教育
一、职校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贯彻现状及问题
与普通本科、专科院校相比,职业中专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殊性。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层面上,也必须准确把握职业中专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达到教育效果。
(一)职业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度亟待提升。从课程设置的情况看,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两个文件,设置了相应的德育课程,不过没有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从笔者调研的情况看,职校的思政教育体系中普遍没有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德育课程或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活动也很少。只有少数师范类中专学校开设有“国学修养”课程,也是作为文科的专业课设置,没有纳入思政教育的体系中。
就德育课程的本身来说,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也相对不多。在职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中,《职业道德与法律》和《哲学与人生》等课程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涉及,不过没有设置专门的章节。在一般职业院校的课堂教育实践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也关注不足,这就造成了传统文化在职校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比重不足。
(二)德育课程模式老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不够。长期以来,“讲授――背诵”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主导教学方法。这种课堂教育“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2]。在这种模式和方法为主的课堂上,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陈旧落后,教师缺乏创新精神,学生的贴近社会现实生活的主动思考更受到抑制。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的联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也很难发挥出来,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实际状况,也很难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效果。
(三)职校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修养水准有待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纪律与文化基础不够,传统文化修养水准更是普遍不高。在笔者所调研的学校中,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等原因,相当多的中专学校放宽了招生要求,大多数学校甚至不设分数线、不设门槛开门招生。这一先天不足的情况导致相当部分生源基础素质不够,纪律观念不强,甚至有相当数量的“问题学生”。如果没有能够触动其心灵的德育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其产生不良倾向或不当行为,教育的实际效果较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并使之内化为个人修养更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上滋生了某些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不良观念,在高职中专学生和家长群体中也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观念的畸异本身表明当前高职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力度和效度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传统文化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二、职校思政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的强大内生力量,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针对职校学生社会意识相对不足、自我定位相对不清、心理素质相对不强的特点,在当前职业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结合教材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一)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永恒的主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规定“涵养爱国情感,增强权利意识、义务观念”[3]。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古代的民族英雄如屈原、范仲俺、岳飞等,近代的林则徐、谭嗣同,现代的雷锋、孔繁森,都是这一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在思政课堂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中专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努力提升职业水平的爱国热情。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职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偏差,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便充满失败心理。长期不能很好的排解心中的郁闷,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走向极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可以成为激励他们奋发有为的精神食粮。《易经》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格言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的绝佳写照。具体到每一个中职学生,加强自强不息精神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勇于面对挫折,树立起坚强的意志,在职业的道路上创造新的人生。
(三) “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规定“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相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普高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中职学生,则更多地通过诸如上网吧、下饭馆、逛公园、溜大街等多种方式较多地接触社会。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可能发现自己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是一套思想,但在现实社会中却奉行着另外一套准则,从而产生某种厌学、厌世的倾向。“知行合一”强调身体力行的思想,表明要想实现人生的理想,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些对职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职校思政教育贯彻传统文化的途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这是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和改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之道,是中等职业学校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手段。
(一)改革思政课程体系,重视历史教育。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除师范学校与导游等专业将历史课作为专业课开设以外,其他专业的思政课程均不包括历史课。在笔者看来,没有历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 [4]。就中职教育自身的特点来说,通过系统的历史教育,能激发他们恪守传统文化的准则,培育良好的文化修养,并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内化为学习和行动的实践活动中,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良好的基础。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没有接受系统的高中历史教育,历史知识的欠缺更为严重,因此非常有必要在中职教育的思政理论课体系中开设系统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中职学生中存在的某种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厌烦乃至抗拒情绪,不仅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还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接地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各方面都有体现,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结合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探究能力,开创一种接地气的教学新模式。
(三)创新教育途径,在课堂之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课堂之外的教学也属于教学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就职业学校来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培养的重要目标,在思政教育中也可以结合文艺表演、工艺制作、技术展示、模型展览等实践教学方式,展示和体现职业学校的特色和风采,融入传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精神,形成课内课外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经典文化;医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45-03
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归根结底都是以人类的发展为中心。就医学的领域来讲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这就要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除了具备高超的医学技术,还须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文素养,不仅能治疗病患的伤痛,还需要给病人以外的人文关怀。作为未来继承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医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应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浓厚的人文素养,这样在医院实际诊疗时就能处理好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1]。
一、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1.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内涵。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劳动者在参与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要遵守职业标准以及行为规范标准,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要求,是能够妥善处理职业与职业之间、职业内部、职业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依据。职业道德不仅可以折射出本人的形象还可以影响整个企业、公司的形象。因此,职业道德具备以下特点:适用一定的工作范围;所包含的内容相对具体、稳定,短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同时具有多样性与专业性两种特质。(2)医生的职业道德。与其他的职业道德相比,医生的职业道德更具特殊性,因为医生在每一次的诊疗中都掌握着病人的健康与生死。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医生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解除疼痛;关心爱护每位病患,不能区别对待,不泄露病人的隐私;文明礼貌,同情关心病人;廉洁奉公,不收取病人的红包等。不断钻研与创新,提高自身的医术与诊疗水平,正确处理同事的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关系等[2]。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都不会改变。
2.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在人类对自我关怀下形成的,一般表现为对人格、价值的追求,并且能够对人类历史文明长河所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都能高度地重视,是对全面人格的不断创新。人文精神其实也是指在人类的思想与意识、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心理活动中包含的人文主义倾向。人文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感性方面,追求广义上的人道主义,以实现人格上的需要与追求;第二,理性方面,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广义上的科学精神;第三,超现实方面,人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还要追求生活的意义。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永远的课题。不论是我国的医学的灵魂人物还是西方的医学的引领者,都充分意识到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中国自古就有“医乃仁术”的说法,西方医学的奠基人曾说过“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病人着想的”的医学理论,就可以看出医生是具备良好的医学技术,同时还兼具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在1988年讨论制定的《爱丁堡宣言》中也对医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是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医学的模式发生了转变,医学教育是必须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出改变,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3]。
2.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医学的发展。而医学同其他的职业不同,要面向的是饱经病痛折磨的病人,医生要比其他的职业更注重去关怀每个病患,提高和培养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在每一次的诊疗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也能给予人文关怀。
3.医患关系紧张。近年来,医患关系经常出现紧张的局面,医患纠纷事件经常被曝光出来,且医患纠纷事件的频率、次数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伤害都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据有关部门调查与统计,在医患暴力事件中68%是为了寻找宣泄口或为了索赔,剩余的32%则是来自社会仇医心理,而恶性的医患事件原因30%是因为患者的死亡,剩余的则是由于其他患者非死亡事件。其中大多是行为上的冲突,有的甚至对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4]。究其原因,除了非人为因素导致病人死亡,大多都是医患双方互不信任,未能及时沟通而导致的,因此要求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在面对病人时,不但可以通过优秀的专业技能进行及时的治疗,也能与病人展开良好的沟通,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避免出现医患恶性暴力事件。
三、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现状及原因
1.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现状。现在进入医学院的学生,深受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中进行文理分科,医学院的学生大多是理科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由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出现的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学生等现象,导致大部分的医学生心态比较浮躁,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都较差。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精神,有的人甚至不能回答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名称,不关心时政与周边的变化,有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是因为缺乏人文素养与精神,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课外常常会觉得空虚、无聊,生活乏味无趣,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也有的学生经常阅读各类武侠、言情小说,观看电视影片,对于世界著名的作家、作曲家一问三不知,只顾追求一时的刺激与享受[5]。
2.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缺乏的原因。造成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缺乏的原因是比较多,但是究其根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在教学上不够重视。在医学院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医学技术与技巧上的教学,在课堂教学或者实践练习中更加侧重对专业技能的练习与探讨,而忽略了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不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一部分的医学生在成为医生后,虽然有高明的医术,但是却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在诊疗过程中不断受挫。(2)教学环境淡化了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因为在学校学习中是借鉴理论的医学案例,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一开始会害怕然后慢慢转变为麻木甚至冷漠,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医生对病患的关怀。
医学生培养起人文精神对提高职业道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对医生展开救治工作十分重要,因次要积极地寻找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6]。
四、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五千年的沉淀,萃取精华,在应用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时有着积极意义。
1.儒家的“仁爱”思想。儒家的主要思想就是“仁”,孔子诠释它为“仁者爱人”,孟子将其发扬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也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把它们运用到现代社会中就是宽厚仁爱,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培养医生的仁爱之心,以及舍己救人的精神,而且对医者的评价就是“医乃仁术”,医生的职业道德就要求医生能够尊重患者,并且以患者为主,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尽量减少病人的疼痛与费用。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渐渐养成良好的诊疗习惯。在以后真正参与到医疗工作时,及时地运用高超的医学技术,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不仅有利于病人的痊愈也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忧患意识以及爱国精神。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例如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清朝的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观点都是出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发出的感慨,还有文天祥、陆游等爱国诗人所传达出的忧国忧民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品格,当代的大学生更要培养爱国的精神,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促进医学生和谐发展。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特别注重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促使人们养成自强不息,不断完善自身的品格。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不断地通过反省完善自己,传统当中的一些文化素养同样适用于现代医学教育,以及对医学生的培养,学生能通过对自己每天行为的反省,可以明确自己每天在实践中有哪些不足、缺点,可以不断地完善医学技术,不断地提高职业道德的认知,医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能全面地提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提高。
4.优秀的医学典籍的指导作用。虽然中医在很多方面不如西医,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诊断病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等潜伏期比较长的疾病,但是在很多方面,中医的医学典籍仍旧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大医精诚》、《金匮要略》等医学论著,书中不知讲述了医学知识,同时还包含了大量朴素的道德文化。例如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突出了在中医治疗中将“人”放到了最高的位置,真正诠释了“医者父母心”的概念,这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也很有帮助。《大医精诚》一文出自唐朝“药王”孙思邈,是我国医学中重要的著作,也是学习医学的必读之作,它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每个医生都应秉承“大医精诚之心”。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国不少的中医院校将它作为学生的医学誓言。经常朗读背诵这些医学经典著作,不仅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更高的审美水平,还能够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五、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
认识到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就要在日常的医学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产生积极影响。具体举措为:
1.让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阅读、背诵经典的医学书籍,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医疗事业的发展、深入了解病理,在实际进行救治时就不会拘泥于西医的技术,而可以灵活结合中西医技术,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病痛。
2.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能够引入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成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诊疗时,能够记住自己作为医生的职责,救死扶伤,任劳任怨。
3.学校不仅要组织多样化的课外生活,也应该重视去积极推广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结束语:
当代的医学生的专业水平比起以前的学生,是借助于现代化的科技发展的原因,水平更高,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但是也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使得医学生在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上有所欠缺。通过加强对医学生宣讲传统经典文化,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更加重视对待医学事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以后的医学事业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莹雪,刘红霞.文学经典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
[2]中国医师协会.在全国部分省市调查“医闹”的分析报告[J].中国卫生产业,2007,(2):57-59.
[3]贾晓莉,周洪柱,赵越,等.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3):1-3.
[4]温长路.医以术为精――再谈《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思想[J].中国中医药报,2006-10-11(5).
古诗词教学 音乐鉴赏 人文素养 社会需求
一、融古诗词音乐鉴赏于高职音乐课程建构的理论分析
1.课程建构的必要性分析
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十二五”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砝码。在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愈来愈重要的今天,社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综合型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目前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存在明显的人文素养欠缺、专业思想观念不先进。首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主体性、创新性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在教学上起不到骨干和带头的作用。其次,在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为:传统人文修养欠缺;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人文、社会关怀。在高校竞争愈演愈烈和职业人才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的情势下,每一个企业都不断地以科技兴企、人才兴企,由此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生智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自身的长远生存和发展。作为职业院校的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老师,有责任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建立提升本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职能、提高其就业成功率的方法和机制,推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科学发展。
职业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以缓解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就业或者继续深造出路的压力。因此,探索出一条提升职业院校音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之路显得刻不容缓。
2.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分析
职业院校存在的普遍的教育漏洞——培养对象的人文涵养较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倾向于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高素质多元综合型人才。一方面,要求员工具备突出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从业者是否具有良好的综合型的知识储备。这些要求是大部分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所达不到的。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研究显示,幼教一线存在明显的智能水平较低、人文综合素养欠缺的问题。在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为:传统人文修养欠缺;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社会关怀。另外,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不先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主体性、创新性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在教学和科研上起不到骨干和带头的作用。其次,综合技能不过硬。随着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目前幼教很重视特色教育,开设了英语口语、电脑绘画、幼儿体操、舞蹈、音乐、书法等特色课程或兴趣班,开发幼儿特长、潜力及培养幼儿艺术修养与兴趣。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有以上特长的很少,不能满足幼教的需要。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每一个企业都不断地以科技兴企、人才兴企,由此企业对劳动者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职业教育的目的也正在于培养大批市场需要的人才,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课程方案不仅要讲求实用,而且不能冗杂、繁复,如果不注重知识的学术性、系统性,那么不仅学生的专业素养得不到提升,且知识结构、综合文化素养也得不到优化与加强。
二、融古诗词鉴赏于高职音乐课程建构的可行性实践构想
将传统诗词音乐鉴赏与高职音乐教育课程相融合,不断提升本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养,是一件长远性的有利于高职音乐教育科学地、可持续地发展的有效措施。
应加强音乐学科与其他人文类课程尤其是传统诗词教学的整合,避免知识的交叉、重复,以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诗词与音乐自古就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弦诗三百,歌诗三百”之称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篇篇均可入乐歌唱;“楚辞”的产生也与楚国的民问祭神歌曲、地方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汉代乐府诗也是可唱之诗,其“相和”、“鼓吹”和“杂曲”因音乐风格不同而各具特色;词受到音乐尤其是燕乐的重要影响;唐代的乐工歌女突破绝句的句式限制,在歌法上实行创新,创制了长短句歌词,从而导致了诗到词的转变,而且在词的时代又有“倚声填词”一说。
不断探索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高职音乐教育课程建构之路,采取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法,横向考察目前本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与社会、企业需求存在的纰漏,强化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纵向研究培养对象与社会企业需求进一步接轨的可行方式,并将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本专业教学的长效机制。
强化人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熏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市场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新的职业岗位不断产生,对原有职位提出新的标准,这些都对就业者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课程的内容和体系要紧随这种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合理的课程体系需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目前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知识褊狭、只对某专业具有较高的技能的问题,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比较欠缺,如人文修养、自我反省能力以及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应战能力等,这不仅不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影响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亟需从历史关照和人文关怀的层面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
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充实学生的人生、发挥生命价值、增强自我认同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生活态度、人生观、人格修养。《荀子?性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只有接受礼仪的教化,通过知识的积累,将中国传统文化落实到学生实践生活中,以人文气息涵养之,即以历史文化、经典智慧、道德传统影响之,才能走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地。
另外,探索融传统诗词文化教育于高职音乐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和评价机制,亦有利于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有效得评价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将企业文化、传统文化以诗、词、赋以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进入课堂可操作性强,不但对于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借鉴,在验证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思维并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音乐教育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人文涵养”协调发展。
三、结论与引申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职业院校的培养机制也开始逐步建立并且不断革新。本课题的研究者提出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这在目前国内外的高职音乐教育领域并未有人细致探讨和实践。人才培养理念应源于企业又要高于企业。明确合理、内容先进、全面适应新形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成功培养人才的前提和保证。以社会要求为导向,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素养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
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把职业技能的掌握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关注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紧迫任务。
在市场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和和谐文化建设的“十二五”初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整体人文素养,建立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系统、科学地改革我国职业学前教育体系已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本课题研究者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的职业教育经验,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以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为突破口,适时研究提出符合“十二五”发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希望对整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并希望能够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以期不断促使各类综合型高智能职业人才的科学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
参考文献:
[1]李来成.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比较.2006.
[2]唐帼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当代企业文化建设[J],2009,(9).
[3]王玉莲.我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分析[J],2008,(9).
[4]李春莲.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J],2008,(10).
[5]赵君尧.台湾高等职业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卢仲衡.卢仲衡教育心理学论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7]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8]虞永平.学前课程价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石伟平,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丛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标榜学院“精致的校园”“精美的陈设”更多融入的是对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潜移默化的培养。这种“一校一品”的职校校园文化打造,培养了师生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现实中我最担心的是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中图省事儿去“复制”与“拼合”的建设手法。这种“拿来主义”,忽视了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或者盲目照搬别处、他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结果水土不服,沦为“花瓶”,难以让学生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共鸣,失去文化教育的灵魂。
校园文化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建设要有特色、接地气、育(人)渗透。
有特色。“内化于心、外塑于形”,校园文化教育应成为学校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是当前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标榜学院校园环境建设之美、之雅、之韵、之气,充分表明环境文化是起点,活动文化是基点,精神文化是支点,专业文化是重点,企业文化是焦点。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深入挖掘学校的个性特征,确立学校文化育人独立精神,要体现区域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营造出既有浓厚的职业教育气息,又有积极向上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校环境特色文化、活动特色文化、精神特色文化育人指向学生成人,专业特色文化育人指向学生成才,企业特色文化育人指向学生成功。
接地气。近年来不少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渐走上“形象工程口号盲目跟风,文化内涵互相复制、东拼西凑”的歧路。职业院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本校为基点,以区域文化为支撑,打造有特色、接地气、聚人气的校园文化,切实发挥文化示范的功效。如我校建设了“长荣农耕文化博物馆”、食用菌科普文化中心、船舶文化展示中心、汽车文化展示中心,构筑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学习场所,注入职教元素(工匠文化、企业文化、劳动文化、创业文化、古明、工业化进程、专业文化等),让学生视线所及无不带有“职业”特色,使区域的优秀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交互碰撞、B透,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性综合素质的提高。
育渗透。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种组织文化育人渗透。职业院校要从学校理念、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设计,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特点、职业特质、院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建设,形成可传承发展的独特校园文化标识,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传播,发挥文化育人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性;研究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目前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其对国人的思想、行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能够帮助国人找到自身的历史归属感,同时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然而部分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未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从宏观角度来说,这既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亦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进行详尽的阐述,除此之外,还会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一、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一)思政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所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集体生存发展形成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群众的工作、生活、娱乐等都是紧密相连的。国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其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密切,而且思政教育工作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1]。为此,在当代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出现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而是要使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二者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无论是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都具有重要的教化和育人功能,并且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塑造和行为规范引导方面。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重视文化艺术修养和个人自身的人文素质,不仅具有引导人行为执行方面的功能,还能持续对广大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形成正面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对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的影响,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思想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规范,这是现代社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具有高度的可行性[2]。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支撑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长期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精神、含义等都可以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譬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人伦、崇道德”的良好伦理道德体系,这一道德体系就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方面的功能,其对于培养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任何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其必然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空洞和形式主义现象,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情感和态度
由图1的数据显示,97.4%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持积极、愉悦的态度,不到3%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持消极态度。44.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产品相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造,用先进、新颖的现代文明代替腐朽的封建文化,把传统文化和美德作为新形式、各种交流平台和现代文化观念来接受,而不是简单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倾向于在日常课程中传授各种科技理论,导致在人文和思想教育,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方面没有投入。我国高校思想教育中缺乏优秀的文化教育,因此正在引发各种新问题。比如:教育学科过分强调工程教育模式,因此存在重大的缺陷。但是他们缺乏情感,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人文教育不满意,明显缺乏对人性重要性的认识。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各种优质的人文教育项目也被提上了日程。我国部分高校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深化学术的广度和多元化。然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肤浅的,采取的教育措施也没有产生实际效果,采取的做法也没能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在优质教育号召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未能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很多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融入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是从过去发展起来的文化,也是现代文化的反映;是存在于民族土壤中稳定的东西,但又是动态的,是过去与现在的交融,渗入了不同时代的新思想、新血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促使国内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成长。高等教育的德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多元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也为了保证经典诵读课题的实施,部分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礼”遇经典》等,使新时期的思政教育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人们处于一个异常发达的网络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相关的衍生事物充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其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负面影响。在众多高等学校的学生中,存在身心发育不健全的情况。因此,在这种网络发达但内容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能够促使学生朝着更加系统的方向发展,而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非常多的德育内容,能够起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强化相关教学之后,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强化学生的自我分辨能力,可以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积极正向的学习和自我提升。
三、现阶段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目前,在全球化经济大背景下,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互相促进的同时也在相互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避免外来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长远角度来说,这对于国内社会长期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
(一)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事实上,国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二者之间的结合能够形成重要的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为了保障二者结合的效果和作用,就需要在当下开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争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加合理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后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无论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还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工作、任务,其实都是理论先行的,开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研究[4],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得到有效引导,避免在教育工作中走上错误的路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经之路。
(二)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难以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融入深度不足。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后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开设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一方面需要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课程形式,另一方面需要确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可以在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领域内进行融入,使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熏陶和引导,这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发展。从成长规律角度来说,需要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覆盖率,同时要真正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不同方面都能够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和立体化的教育,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良好氛围,增强社会成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后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于教育工作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5]。
(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方面的活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地域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样化特色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有力的保障,就需要以各种文化实践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参观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影响到学生,这是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能使学生的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同时富足[6]。
(四)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发展至今,并且依旧发挥出相对应的作用和价值,其主要原因就是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同样也需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7],另一方面要使创新改革的精神融入其中,进而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内涵和新的活力,推进创新发展。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不同的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切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同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信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4):93-95.
[2]丁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3]王燕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4]王春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9.
[5]王金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1-73.
[6]赵红梅,王晨曦.论中华传统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0):135.
【关键词】:中职教育 传统文化 教育目标 教育评价 系统化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缺乏成熟的理论导向和操作模式,办学尚处在探索中。加上基础薄弱、生源素质差,办学实际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构想,导致中职学校办学困境明显,其中,德育与技能教育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从2008年下半年起,湖南省武冈师范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君子淑女培养研究”实验课题(湖南省“十一五”规划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在课题研究和实践中,学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化改造,创建“中职学生学衔制”(以下简称“学衔制”)教育目标评价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实验得到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改造传统的“八德”“六艺”,首创现代“学衔制”。
“学衔制”是一套学生品德与技能的评价方案,借鉴了学术界的“学衔制”、军队的“军衔制”等人才评价制度。分品德学衔,技能学衔,综合学衔三种。品德学衔序列有:初级孝士、初级礼士、孝士、礼士,技能学衔序列有:初级习士、初级能士、习士、能士。凡同时具备孝士、礼士、习士、能士学衔的学生,可以获得综合学衔君子(或淑女)衔。
武冈师范学校通过对传统儒家“八德”“六艺”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建立了新“八德”与新“六艺”。传统的“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在这个基础上,联系社会与职业的要求,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武师人构建起学生“学衔制”教育目标考评体系。武师人新的解释是:(八德)孝: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悌:善待兄弟,博爱众生;忠:精忠报国,爱岗敬业;信:待人以诚,言而有信;礼:仁爱谦让,温和谨慎;义:正直公道,见义勇为;廉:奉公守节,勤俭朴素;耻:知耻明礼,去恶从善。(六艺)礼:知书达礼,和谐相处会做人;乐:音乐熏陶,情趣高雅会审美;射:体育健身,以武养德会保健;御:专业有术,身怀一技会做事;书:寄情书画,静心养性会修身;数:崇尚科学会运筹。在“学衔制”中,联系学生生活与职业道德要求,对新“八德”进行改造,制定“孝士”、“礼士”的标准;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与职业能力要求,改造新“六艺”,制定“习士”、“能士”标准。每个学衔的标准,按照“学衔名-观念性目标-指标性条目”的结构进行表述,既有指导性观念,又有相应的生活化、实践性的具体操作性指标支撑。观念性目标分A、B两段,达到A段的可授初级学衔,AB两段都达到的授正衔。
如“孝士”标准为:A知恩孝亲,尊师爱友,B尽责报国,真诚守信。最高学衔“君子”(淑女)标准为:“践行八德,精通六艺,厚德博学,励志笃行”。学校分阶段对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进行评价与授衔,凡考评合格者,通过大会进行宣誓与颁发学衔徽章;凡获学衔者,平时着装要把徽章佩戴在胸前。学衔还与学生的学分、评优、入团、入党、毕业及就业推荐等直接关联。
2.“学衔制”的优势。
笔者认为,一套好的目标评价方案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实实在在解决现实问题,而且具有内涵明确、易于操作、富于感染力等特性,武冈师范的“学衔制”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主要体现在承传性、人本性、自治性、系统性四个方面:
2.1承传性。顺应时代,扬弃传统,构建教育蓝图。
“信而好古”、“且述且作”,应是当代教育者的为学态度。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承传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对传统精髓的继承加上对现代职业教育特性的把握,必然使武冈师范的教育发展的步伐稳健而厚重。 2.2人本性。启发人性,切合需要,引导学生追求幸福。
“不学礼,无以立” 、“孝为德之本”。“学衔制”因为它的人性化与亲和力,让学生强烈地感觉到在武冈师范的学习,是为自己的终生幸福在奋斗,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习士”标准关注学生的职业精神与学习态度,让学生形成职业神圣、终身发展的理念。“能士”标准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文素养质和职业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概而言之,“学衔制”十分贴近学生需要,关注学生终生发展,让学生懂得孝道,讲究礼仪,学习得法,技能过硬。从而,老师快乐,家长满意,邻里称赞,单位欢迎,学生自豪。
2.3系统性。整体有机,简明有序,有效提高了教育效率。
“学衔制”是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的构建,是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支系统。按照实验方案,武师人构建了有校本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生态系统,分为四个支系:“学衔制”教育目标评价体系、“686”传统文化教育工程体系、“八修”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体系“六艺”技能过关考核体系,各个支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组织严密,涵盖全面,协调发挥出教育功能。
“学衔制”目标结构的显著特征是阶梯化。有简明、具体、可操作的优势。学衔目标设定大的原则主要遵循“三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简要化、生活细节化。设计时,武冈师范学校以《中学生行为规范》、《弟子规》、“八德”“六艺”等为基础,扼要地提炼出“孝”“礼”“习”“能”四个中心要求,四者齐施,内外兼修,相得益彰,做到了德智体能四位一体,全面地涵盖了当今国家和职业岗位对一个中职学生的要求。
结束语
关键词:音乐鉴赏 古典诗词 课程建构 有机结合 现实意义
一、融入古典诗词元素的音乐鉴赏课程建构体系的理论性分析
1、课程建构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自身的长远就业生存和发展。艺术职业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提升各专业的办学水平、重视课堂人文教育,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数千年,比如《孔雀东南飞》等脍炙人口佳作,在音乐鉴赏课程中加入诗词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探索出一条提升本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之路刻不容缓。
2、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分析
艺术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校生人文涵养较低,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倾向于能把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综合人才,一方面,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更重视从业者是否具备良好的丰富的知识储备。我相信现阶段,这些要求对我们艺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有些困乏。我们深知,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批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专业素养在得以提升的前提下,如果综合文化素养得不到优化与加强。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融入古典诗词对于音乐鉴赏课课程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将中国古代传统诗词音乐鉴赏与艺术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有机融合,对于不断提升本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都是一项有利于艺术职业院校音乐专业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使得教师需要不断要加强自身学术研究水平,开阔视野,提升软实力方面有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上应加强音乐学科与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尤其是传统诗词教学的整合,避免传授过程中知识出现重复交叉,更加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几千年来,诗词与音乐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可以说篇篇都可以入乐歌唱,“楚辞”的兴起和发展与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地方音乐有密切关系,当然汉代乐府诗也是可唱之诗,因音乐风格不同而各具特色,争奇斗艳,诗词受到音乐尤其是燕乐的重要影响。
不断探索将传统诗词文化教育融入艺术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课程建构之路,要采取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法,横向要做到本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与社会、企业需求相结合,对于强化各层次人文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纵向加强学生与社会企业需求进一步接轨的方式,不断丰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融汇于本专业教学的长效机制。
中国古典文化诗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讲,弥足珍贵,学生们一旦步入社会以后,以目前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来看,存在知识面较窄,只对某专业具有较高的技能,但在其他方面,素质较欠缺,如人文修养、自我批评以及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应如何挑战等,因此,教师们应从人文关怀的层面上,提升为学生更加能适应社会的人文综合素养。
强调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自信心,中国传统诗词文化言简意赅,精髓在于先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以及人格修养。通过知识的积累,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学生生活实践中,以人文气息涵养学生,以历史文化、经典智慧、道德传统影响学生,才能使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明理念亘古常青。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迅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学生的模式也开始逐步建立并且不断革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在目前国内外的高职音乐课程教育领域有效的探讨和实践,各个专业都应以全面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素养人才,是当前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
综上,我认为对于艺术职业院校学生而言,音乐的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情感感悟、体验,更要引导他们的智慧火花,诗歌与音乐不分家,在丰富知识储备,升华体验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我认为认真备好课,把握音乐鉴赏课程的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把音乐这门声音的艺术教“活”、让学生们“活学活用”,这才是音乐乃至各学科学习的精髓。如果身为人师,死扣教材,活泼可爱的学生们也会变成教材的奴隶,把音乐鉴赏课堂灵活适度的放开一些,并在鉴赏中与古典诗词文化相结合,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反观一些流行音乐元素,无不渗透出古文化诗词的内涵,如《新鸳鸯蝴蝶梦》,《寂寞沙洲冷》,《涛声依旧》等等,歌词中无不体现出博大的诗词韵律,流淌出古代人的意境,现代人的情感智慧,对于立世时期的学生而言,受益匪浅。归根结底,音乐教学只有走近生活,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真正永恒的精神财富,使学生在认知中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
以上是我在音乐鉴赏课程中融入古诗词元素必要性认识的点滴感受,或许能对各位同仁新时期教育教改大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帼丽.传统文化继承与当代企业文化建设[J],2009,(9).
[2]李春莲.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J],2008,(10).
[3]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虞永平.学前课程价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石伟平,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丛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产业发展与专业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往往存在着由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的一个变化过程。在高职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发展作为办学目标定位,瞄准产业发展走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骨干课程建设为“抓手”,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经济的互动发展。
建立有效的人才互动机制
校企互动机制是指相关企业和高职院校通过多元化互动,有效协调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发挥双方功能和优势,进行人才、信息、设施等资源的合理交流和整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发展“双赢”目标的有机工作系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为我们建立有效的人才互动机制指明了方向。我院以省示范专业人才库为平台,以省级精品课程为中心,建立校企人才联动机制,实施双向流动。
搭建产学合作的互动平台
建立产学合作的互动平台,结合行业特点,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建专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推广,为行业服务,为产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以茶文化专业设置湖北省教育厅“楚天技能名师”岗位为契机,坚持走专兼结合的开放式师资建设道路。在学院宏观政策支持下,以专业发展规划为基础,制定师资建设规划,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加盟教学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从中选聘技术、管理骨干来校任教或承担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工作,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以人才培养、项目开发和技术推广为纽带,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人才双向流动,每年安排1~2名教师到企业锻炼,常年聘请6位企业技术骨干到专业任教,参与专业建设,承担生产性实践和岗前实训的教学任务以及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学院借助于茶文化专业,创建了宜昌市三峡茶文化研究会,面向社会吸纳行业精英,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同时还带来新思想和当前专业人才需求等各类信息,为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寻找契合点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们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借助校内科研人才优势,为中国传统名茶“鹿苑茶”制定了生产加工标准,与湖北省宜红茶叶有限公司联手开发了富锌工夫红茶系列产品,远销东欧国际市场,达到了互利双赢的目的。
建立“三合一化”互动模式
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因是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质量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寻求有利于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模式,形成利益互惠、资源共享的联合体。实施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相融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做一体化,构建茶文化专业建设和茶产业发展“三合一化”的互动模式。
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专业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员工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茶文化专业文化与茶企业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其核心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是相似的。把拼搏创新、精诚服务的企业文化融合到专业建设中,将茶道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企业经营理念及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从而成为茶文化专业与茶产业的文化核心。
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相融合
中国茶产业由传统的农业产业发展分化而来,形成一个横贯一、二、三产业的庞大产业链,第三产业产值以每年100亿元人民币递增,茶文化休闲旅游业、各种形式的茶叶会展业将会成为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设置具有牵引作用,势必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重组和改革,重点突出茶文化学、茶艺、茶席设计和会展服务等课程,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基础。这适应产业发展方向,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根据茶产业现状和茶文化消费发展趋势,依据高职教育特点,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研究并确立茶文化专业岗位群,明确岗位职业要求;茶文化专业有评茶师和茶艺师两个职业方向,根据国家评茶师、茶艺师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对应的课程标准,实行双证融通。建立基于茶类识别、茶叶泡饮、茶事服务、茶叶营销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在教学活动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适应行业岗位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