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孔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们之所以怀念孔子,是因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更是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以“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儒学精髓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88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3种不同字体的“和”字,表达了“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中华人文理念。以此推动了“孔子热”、“儒学热”在五大洲的“薪继火传”。
我们回顾孔子的一生,他仅有五年掌握权力,施展才华,其余的时间均在周游春秋列国,传播他的“仁爱、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另外就是教书育人解惑。传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名贤徒,这些人跟随孔子一生,帮助生不逢时的孔子,实现理想,影响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美丽的光彩,让世人传诵。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曾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学既保持着其仁爱、和谐的精神特质,又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它以开放的姿态生发扩展,为世界文明形态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毋庸置疑,当今社会出现了种种问题,生态危机、精神危机、道德危机和价值危机正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此,众多的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儒家思想资源可以为治疗化解这些问题提供宝贵的智慧理念,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有一整套关于国家、社会合理秩序(建立)的东西,为当今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的资源。孔子毕生所尊崇的“仁、义、礼、智、信”更将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无论民间还是国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视程度均有增无减,纪念孔子的活动也屡屡增多。为了进一步宣传孔子,让全世界的人能够通过大银幕走近孔子,影帝周润发在片中扮演孔子,让人们领略一下孔子的风采。进而走近和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电影里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人物便是卫国国君夫人南子。是南子给了孔子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的机会。南子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所以孔子真有些相逢恨晚感激涕零的味道。南子说:你说“仁者爱人”,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我爱诗歌,你能教我吗?我还想多见你一次,行不行呢?孔子其实不仅是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而且更动心南子对他内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有一种一见如故,即成红颜的感觉。但他却终以一句“我没有见过如此好色又好德的人”决然截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南子在戏中,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是神来之笔,她的言语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形象。这让观众体会到了孔子实际上也是普通人而并非神,但他只是在信仰与本性之间选择信仰而已。世人皆称南子是孔子的红颜知己。
影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便是鲁国大相国季恒子。季恒子的扮演者陈建斌,其演技可圈可点。季恒子虽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识时务懂谋略。季恒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鲁国改革的主要对手,又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国的推动人,最后还是让孔子还归故里的邀请人。造化弄人,季恒子的所作所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礼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季恒子还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至死不忘迎孔子回国。
“没关系,没关系,您可是圣人哪!能救您老使我荣幸之至!”这是我和孔老夫子的对话。怎么?孔老夫子怎么复活了?请听我慢慢道来。
公元前479年,孔子享年72岁,被葬在了曲阜城北泗水南面。可谁知有一天他突然醒来,张开嘴却叫不出声,于是他想:我再睡会儿吧,说不定一会儿就有人来救我。
孔子突然从梦中惊醒,一个白胡子老人站在他面前,says:“I‘mGod。Let’sgototheGodSchool。”孔子曰:“来者何人,怎通晓鸟语?可见来头不小呀!”上帝不听他罗嗦,把他带进了天堂。
言即语言,也即人们日常交际中所说之话。它是人日常交际和开展公务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高超的言谈艺术是展示自身形象与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形成良好文风的基础。孔子作为中国的大圣人,对人们之“言”曾有过精辟、深刻的论述,它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今天读来,对于指导人们交际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说话如泼出的水,覆水难收,因此一定要慎重。孔子有言“驷不及舌”,形容话语传播之快速。讲出的话如泼出的水,覆水难收。所以讲话要慎重小心,观点正确,诚实守信,不能信口开河,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结果。孔子发现一条规律:“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那些说话大言不惭的人,往往很难说到做到。他认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无德的表现,应该杜绝这种现象。言语的不当则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点对于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而言尤为明显。在《子路》篇中,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都给予了肯定回答,正说明对言语的理解正确与否事关重大。
孔子认为说话人一定要注意对象、场合、身份。孔子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有智慧的人要看讲话的对象,既不错过人,也不浪费言语。他还说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没轮到他说抢着说叫急躁,该说的时候不说叫隐瞒,不看看对象的脸色便贸然开口叫盲目。现实中确有一些人独霸讲话权,絮絮叨叨,令人生厌;也有的人金口难开,一言不发,让人费琢磨。所以说话的时机、多少都是艺术是水平,应把握一个恰如其分的度。孔子对那些能说会道、夸夸其谈的人没有好印象,孔子毫不留情面地说他们“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相反他觉得“刚毅木讷近仁”,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做得好,政绩突出,但不善言谈,没有问题;反之,只说不做,没有成绩,就会给人不好的印象。所以孔子强调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在对待别人的言语上,孔子也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也就是说,不要仅仅凭借某人的几句漂亮话就对其做出肯定性的主观评价,也不要因为某人的性格、人格等方面存在缺陷而武断地否定他所说的话。因为一个人的言语并不能完全真实地体现出其品质的优劣,仅以此为据很难得出客观公正的结果。更何况忠言逆耳,无论对于说者还是听者言语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情绪色彩。再者,“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以人废言”同样不可取。因此,孔子认为我们对待别人的言论应采取辩证的态度。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采取联系的观点,把人的言行结合起来看,根据其言行的一致性作出整体评价。《公冶长》篇载: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正说明孔子对人言行一致的重视。另《宪问》篇中有“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语,也佐证了这一观点甚至,为了保证言行的一致性,孔子在《为政》篇中提出了“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观点,也即先做后说。
孔子虽然离去了那么多年,但他的这些关于“言”的话让我们今人读来仍感如捧气贯顶,受益非浅。
某一天,孔子带着几位弟子驾车出了曲阜城,准备前往齐国。师徒一行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泰山脚下。子路说:“老师啊!咱们驾车走了不少路了,颠颠簸簸的,骨头都快散架了,你看是不是该休息一会儿了?”孔子看看天色尚早,吩咐道:“这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也没有特别值得观赏的景色,我看还是再赶一段路吧。等见到一个村庄,咱们就进去,到那时,再好好休息也不迟。”子路就继续驾车前行。
刚走了—二里路,孔子就听到前方不远处似乎有人在哭,且哭声很是悲切。孔子吩咐让马车跑得再快一些。转过一道弯,孔子眼帘中顿时出现了这样一幕:路旁不远处有一座新堆的坟头,一位妇女正跪在坟前,两手不住地拍打着坟土,嘴里拉着长音哭诉着什么。
孔子示意子路停下车,自己手扶车轼听了一会儿,然后朝子路使了一个眼色。子路会意,于是向妇人走去。
1、孔子诞辰,全称孔子诞辰纪念日,是纪念孔子诞辰的节日,为鲁襄公二十二年夏正八月二十七,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日(周正)或西历9月28日。
2、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诞生于今山东曲阜。
(来源:文章屋网 )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树是最后凋谢的.
译文: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路在家乡被叫做“野人”。这当然不是说他长得像神农架的野人,而是说他没有正经职业,成天无拘无束地到处游荡。在那个动荡不安的乱世,到处游荡说不定会惹来麻烦。但子路不怕,他身材魁梧,性格豪爽,好勇斗狠,打起架来平常人可不是他的对手。平时他喜欢戴着一顶鸡冠似的帽子,上面还插一支雄鸡的黄黑翎毛;衣襟上佩戴着一把猪皮装饰的剑。这两样东西都是一位勇士的标志性佩饰。
子路带着这两样东西招摇过市,谁在大街上迎头碰上他,都忙不迭地退避三舍。
孔子就是子路最看不惯的儒生,一遇上,子路就骂骂咧咧地给了孔子一通冷嘲热讽,还把剑,在孔子鼻子底下舞来舞去,大言不惭地说:“你们不是喜欢讲什么古代君子吗?你说,古代君子也应该像我这样佩着剑的吧?”
孔子一看子路盛气凌人的样子,心想,和他讨论剑的问题,说不定他会真的和我动起手来,那可就斯文扫地了,还是和他说说道理吧。于是,孔子温文尔雅地回答道:“古代的君子可不会像这样傻乎乎地举着剑挥来挥去。他们的‘剑’一定是用忠诚、仁爱铸成的,带着这把剑在一间小屋子里,就能知道千里之外的事。遇到危险,用忠诚、仁爱就可以化解,哪里需要这种铁家伙呀。”
子路也是性情中人,听了孔子的话幡然醒悟,收起剑,理理衣服,恭恭敬敬地向孔子行了礼,说:“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教诲,真是有些迟了。请您收下我这个学生,让我向您学习君子之剑的学问吧。”
在孔子的循循善诱之下,子路进步很大,不仅跟着孔子学习,还做起了孔子的车夫和贴身侍卫,深得孔子器重和信赖。有了勇猛有力的子路保护,孔子也躲过了很多恶意的攻击。孔子常常夸奖他自信、坚毅、忠诚,但是也在心里暗暗为他担心,担心这样的忠勇会为他招来杀身之祸。
不幸真的被孔子说中了。
子路在卫国做官时,叛臣发动了兵变。子路正在外地出差,一听到这个消息,星夜赶回,在城门口碰见子羔,子羔告诉子路:“卫出公已经逃跑了,你还是回头吧,别惹祸上身。”子路却回答说:“替别人效力就不能怕死。”
“你这孩子,见到马车来了,怎么也不让一下,要是被车撞着了怎么办呀!”孔子责备那个孩子道。
谁知这孩子不但没有悔过的意思,还理直气壮地质问孔子:“孔老先生,大家都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学者。我看你连一个简单常识都不知道,从来只有车绕城走,哪有城让车路的道理呀。”
孔子看着那座还没有完工的“城”,笑着问这孩子:“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几岁了?”
“我叫项橐(tuó),今年七岁。”孩子大声地回答。
“哦,项橐,我看你嘴巴很厉害,我来考考你,看你有多大能耐: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车没有车轮?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孔子说完,得意地看着项橐,心想:这下把你问住了吧。
“这有什么难的,你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里没有鱼;人抬的轿车没有车轮;铁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柴的砍刀没有环;萤火虫肚里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的时候白天短;夏天的时候白天长;枯死的树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孔老夫子,我说得对吗?”
孔子听了,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项橐不等孔子回过神来就问道:“你考过我了,那么我也考考你,鹅和鸭子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能叫出好听的声音?松柏为什么冬天也不枯萎?”
孔子回答道:“鹅和鸭子的脚掌是方的,所以能浮在水上;鸿雁和仙鹤的脖子细长,所以能叫出好听的声音来;松柏的树心是坚实的,所以四季常青。”
“不对”,项橐驳斥道:“乌龟也能浮在水面上,难道它的脚掌也是方的吗?青蛙也能叫出好听的声音,难道它的脖子也细长吗?胡竹四季常青,难道它也有坚实的树心吗?”
孔子回答不上来,他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真是后生可畏呀,这样一个七岁的小孩就可以做我的老师。”说着孔子认真地向项橐行了礼,驾着车绕道走了。
孔子和他那个时代
二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呈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就是这种灿烂文化的代表。在希腊有自发唯物论的奠基者泰勒斯(约在公元前624—前547)和辩证法的奠基者赫拉克利特(约在公元前540—前480),在印度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约生于公元前550),在中国有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就中国来说,和孔子同时还先后出现了不少优秀人物,像渊博的季札,政治家晏婴、子产,思想家老子,历史家倚相、左丘明,军事家伍子胥、孙武等。
孔子出生的时期,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正当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前481)的中期。这时的中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冶铁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513年晋国用铁铸刑鼎就是一个例证;一般生产工具——农具、手工工具,大致已用铁制,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黄河中下游广大的土地被开垦了,森林等富源也有被开发的可能了。手工业则逐渐走向专业化。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发达起来,当时像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曾为越国上将军的范蠡,都以经商致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标志着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公元前6世纪时,在中原地区和淮水、汉水、太湖流域广大的地域里,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家,这些诸侯国家名义上是周天子的属国,其实是一些自主的或半自主的独立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各国诸侯、卿、大夫为代表的贵族,彼此为了争夺土地或劳动者,不断地发生兼并战争,战争的结果,许多国家灭亡了,许多贵族没落了,也有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人,由于依附胜利的贵族而上升了。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以及上升的人逐渐形成了“士”这一社会阶层。这种“士”,在频繁的战争中间,在各种军事、外交、政治活动中间,获得了广泛的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在当时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过程中,曾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孔子,正是“士”这一阶层的最早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这以前的文化是被贵族垄断的,但在社会剧烈变动、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时,这种垄断情况就要被迫改变了。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在这一改变中就起了桥梁作用。他们顺应了广大人民学习文化、学术和各方面知识的迫切需要,开创了私人教授学生、传播文化的新教育制度。孔子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卓越的教育家。
当然,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他还是个思想家。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而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这是孔子进步的一面。但是,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同时主张礼教、礼治,这就是说,孔子主张人跟人还是要按一定的等级、一定的规矩相处,也就是他说的: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所以他说的仁——爱人,便又被等级秩序削弱了。在这一点上,孔子终于没有完全突破阶级限制,终于没有突破旧的思想意识的限制,终于没有突破那时社会还处在过渡期的最初阶段的历史限制。在对当前的政治态度上,也有类似情况。孔子对当时各国诸侯、大夫的互相兼并很不满意,他主张天下和平统一,这是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也是符合中国后来成为一个大的封建国家的历史要求的;但是他所主张的统一,是要像西周初期那样,在以周天子为首的旧贵族统治下的统一,这就虽然含有新的因素而终于和当时社会变革的现实相矛盾,这也就是孔子在当时不能不碰壁,政治活动不能不失败的根本原因。进步和落后,改革和妥协,孔子兼而有之。这是孔子的矛盾,也是时代的矛盾。
尽管如此,孔子能够提出“仁”,而且能够普及文化知识,在教育事业上有很大的贡献,其进步的一面还是主要的。源远而流长的中国文化,孔子正是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传播者。
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儿到周的京城洛阳去观光。鲁昭公答应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老子这时担任保管文物的工作,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院院长。
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自己车上下来,把作为见面礼的大雁捧着,送给了老子。
老子比孔子年纪大得多,经验阅历也丰富得多,他所接触的文物史料也远比孔子这时所接触到的广博得多。因此,这一次会见,对孔子是极其有益的。这时孔子还在壮年,在求知和修养方面,积极和热情有余,但是还不免有些急躁、粗枝大叶,仿佛还需要更阔大的胸襟,需要在精神内容上更加丰富一些,还需要从更高的眼界对自己已经获得的学识技能加一番审量。而在这些方面,老子恰是有资格对孔子有所助益的。从老子方面来说,他似乎缺乏孔子那样的积极和热情,好像缺少什么朝气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凑合起来,却就可以构成一种宝贵的东西了。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其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会见是灿烂的古代文化史上饶有意义的一页。
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甚至就是孔子所熟悉的礼数方面,也证明老子比他懂得多。例如出丧的时候逢见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近处还是远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战争的时候应该把已死的国王的牌位带着还是不带,等等,老子都根据事实和情理给孔子作了明确的解答。老子也深深器重像孔子这样一个虚心求知的人。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给他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告诉他道:“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的是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没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这样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了。”
孔子深深地玩味了老子的叮嘱,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了洛阳。孔子回到鲁国,见到自己的弟子,还不住地赞美老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可是会飞的还常被人射下来。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钓起来。兽,我知道它会走,可是会走的还常落了网。只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它,它爱云里来就云里来,它爱风里去就风里去,它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捉摸老子这个人,老子就像龙一样吧。”
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孔子这时已经是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了。像孔子那样享着高年的人,自然会见到一些比他年轻一些的人的死亡。这在老年人说来,是会分外地觉得感伤的。
在他六十九岁上,他的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孔鲤死时已五十岁。——孔鲤有一个儿子叫孔伋,号子思,子思后来也是著名的学者。
老年丧子,终是伤心的事。但更不幸的是,过了两年,在孔子七十一岁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接二连三而来。先是这一年的春天,有人在鲁国西郊打猎,打了一只像麒麟一般的动物。麒麟在传说中是一种仁慈的兽,它一出现,向来认为天下要太平的,但现在被打死了,孔子觉得这就不是好兆头。孔子于是哭了。不久,孔子又眼见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死去。
孔子是非常器重颜渊的。颜渊生活很穷困,但是并不因为穷困而放松了自己的学习。孔子曾说:“颜回(颜渊名回)太好了!吃的是粗饭,喝的是清水,住在又窄又小的巷子里,要在别人就愁死了,但是颜回还是照常快乐。颜回太好了!”
孔子又曾说:“告诉一个人如何学习,听了从来也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了。”
颜渊不只学得孔子乐观、积极、勤奋不息的精神,而且也学得了孔子的谦虚。他原是很聪明的人,孔子曾问子贡说:“假如你和颜回比,你觉得谁聪明?”子贡说:“我怎么敢比他?颜回听到一桩,就能悟到十桩,我顶多听到一桩,悟到两桩。”孔子说:“对了,你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子贡就算聪明了,还赶不上,连孔子也承认赶不上。但是颜渊平常虚心到像傻子一样。孔子说:“我和颜回谈一天,他也不反驳,就像笨得要命。可是我事后自己想想,他也给了我些启发,他不笨呵。”
孔子是有政治热情的人,但却并不怎么迷恋功名富贵。颜渊也是这样的。在一般人看来,颜渊是有宰相之才的,可是他并不急于做官。所以孔子曾对颜渊说:“有机会就实现理想,没机会也能安心,只有我和你可以做到。”
总之,颜渊就是一个小孔子。这样的一个弟子死了,孔子当然要痛哭。当他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说:“老天要了我的命了,老天要了我的命了!”
孔子哭得是如此哀恸,连自己是在哀恸中也不觉得了。别人说:“你太哀恸了!”他说:“哀恸么?我竟忘了自己了。这个人死了再不哀恸,还哀恸谁呢?”
颜渊的父亲颜路,自然也是悲伤的。他想给颜渊葬得好一点,想买一副套棺,可是买不起。就去请求孔子,把孔子的车子卖了,去换一副套棺。这是使孔子为难的事情。孔子只好率直地告诉他:“不管成材料儿不成材料儿吧,咱们是各人说各人的孩子呵。鲤儿死的时候,也是只有一层棺。没法子!我不能出门不坐车。因为我有时还和朝中做官的来往,我不能跟着他们步行呵。”说得两个老人都伤心起来了。
孔子的弟子们也想厚葬颜渊。可是孔子觉得哀悼也不应表现在这上头,太过分了是不适宜的,就说:“不行!”但是弟子们终于厚葬了颜渊。孔子说:“颜回待我像父亲,可是我没能待他像儿子。这是弟子们干的呵,我也做不了主了。”
这一年——公元前481年的夏天,齐国发生了。逃亡到齐国的陈国贵族陈氏(在齐改姓田氏),在齐国掌握政权已有八代,这时便把齐国国君齐简公杀了。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田氏就篡夺了齐国政权。齐国这次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先声。在某种意义上说,齐国可算是战国时代的序幕。不过在孔子当时,他还看不出其中的历史意义,只能感到这是大变动,很不以为然。
七十一岁高龄的孔子着了急,他最后一次表现对政治形势的关切。他郑重地去告诉鲁哀公说:“陈氏把齐君杀了,请出兵讨伐!”可是鲁哀公是怕事的,而且鲁国的政权实际上又掌握在三家贵族手里,鲁哀公便推给三家贵族,说:“问他们好了。”孔子说:“因为我从前参与过政治,所以不敢不来告诉;您却要我去问他们,我就只好问他们了。”孔子就又去告诉了三家贵族,但这三家贵族在鲁国的情形原和齐国的陈氏差不多,当然不会过问这种事。孔子碰了钉子。在齐国这一次中,孔子的弟子宰我牺牲在齐国。
第二年孔子又遇上了一件不幸的事,这就是他最亲密的弟子子路也死了。子路而且死得很惨。
原来子路是有勇而无谋的。孔子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过他。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你率领三军的话,要带谁去呢?”因为子路以勇敢出名,他以为孔子一定说要带他。可是孔子说:“我决不带赤手空拳就和老虎打一通的人,我也决不带莽莽撞撞一点准备也没有就要过河的人。我要的是遇到战事能谨慎戒惧、善于策划而能成功的人。”孔子还认为子路性子太直了,太好强了,平常就觉得他不会善终似的。
子路对孔子的事业最热心,虽然因为心直口快,常常受孔子的申斥,但对孔子的感情始终很好。有一次,子路的好意又给孔子顶了回去。事情是这样:有一回,孔子病得很重,子路为了让孔子高兴,就叫其他弟子当做孔子的家臣,摆一摆场面,仿佛孔子还在做官似的,其实这时孔子已经退休了。这被孔子发觉了,很生气,说:“很久以来仲由就这样会做假了!没有家臣,装作有家臣,骗谁?骗老天么?而且我也不一定死在家臣手里就好呵。我与其死在家臣手里,何如死在弟子手里呢?我纵然得不到政府的厚葬,难道还怕死在路上没人掩埋吗?”
虽然子路常常挨孔子的骂,然而因为子路是个直爽的人,孔子对他也就最容易说出真心话,同时子路也有不少长处,像正直,勇敢,听了就做,说得出就做得出,没有任何犹豫,而且如果别人指出他的毛病就高兴等,因此孔子对他仍是十分爱惜的。
子路是死在卫国的。原来卫出公立了十二年以后,他父亲蒯聩又来夺取王位。这时子路在卫国的一个贵族孔悝那里做官。孔悝是蒯聩的外甥。孔悝并不赞成蒯聩。可是孔悝的母亲,即蒯聩的姐姐,却欢迎蒯聩,原因是她在孔悝的父亲死后,爱上一个仆人叫浑良夫的,蒯聩支持她这一段爱情,并允许她改嫁。结果,孔悝的母亲和浑良夫当了蒯聩的内应。
蒯聩潜回卫国,住在孔悝的菜园里。孔悝的母亲就帮同蒯聩来强迫孔悝也参加。他们是那样匆忙,要歃血为盟了,连牛也来不及找,就抬了一口猪来。孔悝的母亲拿着戈,蒯聩带着五个武士,就把孔悝从厕所里寻了出来,胁迫他登上了立盟约的土台子。
孔悝的家臣栾宁这时正在烤肉吃酒,也没等肉烤熟,就赶快派人去告诉子路。栾宁又急忙找了一辆车,一路上吃着烤肉,护送着卫出公逃往鲁国去了。
子路听到信息,就赶了来,要进城。恰巧孔子另一个也在卫国做官的弟子子羔从城里出来。子羔说:“城门已经关了。”子路说:“我是赶来的呢。”子羔劝他离开。他说:“吃人家的饭,在人家出了事情的时候不该怕出头。”子路瞅了一个使者出城的空,进了城。
他主要是想救出孔悝。他对蒯聩说:“何必一定扣住孔悝呢?就是杀了他,也还会有别人来继续反对你的。”但蒯聩没有听。子路料到蒯聩胆小,便准备在土台子下放起火来,以为蒯聩怕火,会释放孔悝。
蒯聩果然怕火,但没有放出孔悝,倒派了两员勇将下来和子路战斗起来。子路受了重伤,帽缨也断了。子路说:“好汉临死的时候,帽子还是要戴正的。”他在把帽缨结好的时候,断了气;身体被剁成了肉酱。蒯聩终于取得了卫国的王位,这就是卫庄公。
孔子一听说卫国发生,就感到不安,说:“高柴(子羔名高柴)还可以安全回来,仲由一定牺牲了。”不久果然凶信到了,孔子就在院子里哭起来。这时有来吊唁的,孔子立刻还了礼。孔子哭完了,才又问起子路怎么死的,送信的人说:“成了酱了!”孔子便赶快叫人把屋子里吃的酱盖起来,为的是怕看了心里难受。
颜渊和子路的死,对于孔子都是沉重的打击。一个是最好的弟子,一个是最亲的弟子,共过若干患难,相处过三四十年,现在都离开他了。
(选自《孔子的故事》,北京出版社)
【推荐书目】
《〈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
《孔子的故事》,北京出版社
《有关孔子与〈论语〉的101个趣味问题》,中华书局
【高考链接】
(2012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2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