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素质养成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技术能手 职业素养 教学转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Professionalism Heritage and Teaching Conversion
Research of Student Technical Experts
――Take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as an example
YU Xiyong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vocational colleges participate in various competitions, the students appear as the sudden emergence of technical experts. Its professionalism, however, still need refining,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teach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achiev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spirit of competition and employment-oriented, technical experts to enhance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talent, and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ism of the design a reality transformed into vocational courses to the teaching reform. Finally, discuss the students' technical experts professionalism heritage and teaching conversion path.
Key words technical expert; professionalism heritage; teaching conversion
1 学生技术能手的异军突起及研究匮乏
近些年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创造佳绩。我院传统强势专业数控专业获得的各类大奖,数不胜数。即便从近期来看,我院学生在全国多项赛事中就屡获大奖。在第三届“浙江五洲杯”高等院校软件算量大赛全国总决赛大赛中,我院建工分院的同学分别获得了总冠军和二等奖;在2010年首届“广联达杯”全国高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总决赛中,我院建筑工程分院获得总决赛团队二等奖;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首届纺织面料检测大赛、第三届染整专业技能大赛中,我院纺织分院的同学获得了首届纺织面料检测技能大赛一等奖,纺织面料检测技能大赛和染整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两个二等奖,以及四个三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中,我院机电分院的三位同学获得二等奖;第十一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我院机电分院学生取得“国际赛制机器人灭火比赛”项目一等奖、“机器人戏剧舞蹈比赛”项目二等奖、“人形机器人擂台比赛”项目三等奖;在第九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大赛中,我院计算机分院学生共获DV组一等奖1件、平面组、动画组、课件组三等奖5件;我院机电分院学子在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荣获佳绩……然而,和有声有色地宣传相比,我院技术能手的职业素养研究乏善可陈,更缺乏在教学转化方面的系统性研究。
1.1 “技术能手”的职业素养特质尚待提取
各种“奖项”是外在形式,其本质体现了我院学生的内在价值。他们尽管不全都获得“技术能手”称号,但都是所在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从广义上来看,他们都是“技术能手”。他们的比赛精神值得继承,他们的职业素养值得继承,他们的经典案例值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1.2 学生大赛成绩的宣传需要转化成自觉的学校教育
教育既是对现实肯定也是否定,从广义来讲,教育是对文化的传承。我院“技术能手”不断涌现,但其尚未很好的实现教学转化。我院众多学子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充分体现出我院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但是,从总体来看,如何使优质教学资源惠及每一位普通学生,成为我院内涵式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从现实来看,学院不可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竞赛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但是却应该且必须通过日常教学,使他们间接地共享学院教育教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在此意义上,如果说挂条幅、写标语、发新闻是宣传,那么整理、提炼、反思则是教育。
1.3 经过教学转化的经典案例应“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每一场比赛后面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每一位同学获奖的“台下”都有扎实的基本功。然而,如果不对这些“故事”进行搜集、整理、归纳、提升,就很难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和课题教学行动。我院在多年来的大赛参与过程中,已经积淀出深厚的大赛精神、大赛文化,而这种文化迫切地需要融入到校园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自觉传承过程中。唯有将此种文化写进教材(或教案、教学设计),体现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且最终进入到学生的头脑和心灵,我们的教育才能说是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才是真正开展了“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
2 实现学生技术能手职业素养的传承与教学转化
2.1 实现竞赛精神与就业导向的有机结合
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已经大大提升。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精神是勇往直前、克“敌”制胜的精神,以取胜、获得名次、奖项为(近期)目标。而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矛盾:我们大赛选手、“技术能手”的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是否匹配?怎样匹配?这就需要学校培训平台、比赛平台和岗位平台的三方联动。
2.2 实现技术能手向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提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本人的答案是: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已故科学家钱伟长回应“钱学森之问”时指出:“大学不是教给学生一脑子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院“技术能手”具备了哪些“杰出人才”的职业素养?还有哪些方面比较欠缺?这就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在“MBA智库百科”中,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纪宝成教授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在本研究中,创新型应用人才,是能够把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人才。
2.3 设计一种优秀职业素养向教学改革的现实转化的高职课程
所谓职业素养(Career Quotient,CQ)或曰“职商”,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性因素。现代课程观以“泰勒范式”为典型,过于注重科学化的预测与控制而缺乏弹性,无法应对多元而又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高职课程固然以就业为导向,但是所就之“业”乃是变动不居的。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处理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变性的关系。在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的条件下,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过于强调针对性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后现代课程的旨趣为,“设计一种既能容纳又能拓展的课程,这种课程通过不平衡与平衡之间的基本矛盾以促成新的具有综合性及转变性的再平衡化的出现。”后现代作为一系列思潮,企图解构行为目标、标准化测验、量化研究,崇尚非线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应从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视阈,构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优秀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课程。
3 学生技术能手职业素养传承与教学转化路径探析
3.1 强化真实性评价
在应用人才的评价观念层面,能力本位已经替代了学科本位。能力本位往往把能力分解为一些能力单元,制定出“科学化”的能力标准。但是,课程专家哈格尔(Hager)等人认为,“如果结果被划分得非常简明,那么也就不需要做出独特的判断……因而评价标准永远不可能是明确的,也不可能是完全清楚的、不含糊的。”(A.Jones,1999)为此,学界提出真实性评价,以“整体性原则”、“主观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和“时间性原则”为基础原则。
3.2 依托具体课程进行开发
根据机电、数控、电气、纺织、建筑、计算机、经管、黄酒等专业课特点,形成可供我院不同专业课从事教学的案例,并突出与专业结合的职业素养的重要性。针对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契合教学的经典案例。如在“基础课”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尤其是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素养对于择业与创业的重要价值;如在“概论课”第十章第三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教学过程中,突出技术能手及其职业素养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意义。总之,应从厘清我院技术能手职业素养着手,从概念界定到量化分析、从理论阐释到实验测验,综合文献研究到行动研究,最终生成可供操作的具体教学改革方案。
3.3 构建职业素养指标体系(见表1)
美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倾向测验量表可资借鉴。该量表区分了实际型活动(R)、艺术型活动(A)、调查型活动(I)、社会型活动(S)、事业型活动(E)以及常规性活动(C)。还在每个“活动”项目下设定了可以调查和量化统计的分值。本研究将借鉴该量表,对我院“技术能手”的职业素养进行科学测评。而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VQ)能力标准对职业素养划分出层级。
表1
因此,应整合上述评价体系,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我院技术能手职业素养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关键词:实习护士 养成教育 思路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的行为指导,也包括良好的习惯训练。习惯养成教育在西方国家研究较成熟,如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提出英国教育的目的:有德、有用、有能力。即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道德,还必须有学问。在我国研究养成教育有孔子、夏丐尊、叶圣陶等,最终使养成教育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叶圣陶。现将养成教育的概念运用到实习护士的带教,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养成教育的思路也与一般中小学的养成教育有所不同。
一、目前实习护士存在的问题
1.由于近年普通高中扩招,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下降,但护生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
2.护士就业实行合同制,面对就业的不确定性,对前途感到迷茫;
3.护生实习时多为17-19岁,该年龄段的孩子道德观、价值观都不成熟,正处在易变易教育的年龄段;
4.90后的孩子具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习惯于独立地比较和判断,但多数情况判断和比较有失偏颇。
5.他们渴望学习新的东西,但真正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行动并不多。
二、养成教育的思路
1.实习期间加强其职业道德的教育,有利于护士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作为带教老师,要树立榜样作用,为人师表,展示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职业道德的养成,重点强调“慎独”,慎独在《辞海》中的解释,在独处时,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护理是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1]。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护理工作经常要护士独自一人进行,而且服务的对象自身又是身患疾病需要更多关爱的人,能否认真负责,准确完成护理任务,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护士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律性,因而其“慎独”精神要求较其其他行业更高更严[2]。例如,当你给病治疗时,是否严格无菌操作,配制药液时是否准确无误,严格操作规程;工作时是先考虑病人利于,还是先考虑自己方便,是否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夜间独自值班时是否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按要求护理病人、巡视病房、观察病情等。
2.安全责任意识的养成,在执医疗护理临床服务中,要有很强的安全责任意识,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同时也保护自己。实习护士进入临床实习时,一定要逐渐培养安全责任意识,技术可以熟能生巧,安全责任是不断强化养成的,如执行医嘱,护理处置或护理病人时,严格操作规程,无菌观念。“三查”、“八对”一注意等,每个环节要认真执行。不能遗漏或马虎了事。只有不断强化,才能养成很强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责任意识的养成教育应该是实习护士要上的第一课。
3.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一样,是一门不断发展、创新的学科,护理模式在不断的发展。护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护士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进入实习、工作后有的已经陈旧老化,这就要求实习医院和带教老师有计划的针对实习护士举办讲座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带教老师要多提问,留问题,让实习护士去思考、查资料、找答案,或是共同探讨问题,要不断激发护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清。护理是终身学习职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
4.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养成,实习护士进入临床学习,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护理技术操作是陌生的,也不敢随意去做,作为带教老师,你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从简单的肌注、皮试,到复杂的护理技术。老师的示范就是标准,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技术不是一天能练成的,是一个学习、养成的过程。
5.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带教老师在带教学生时,尽量不把太多负面信息传递学生,比如太多的报怨,工作辛苦、医疗环境差、待遇低,护患关系恶烈等,同事之间不要相互报怨、抵毁,应正面引导护生学习,如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建立良好的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对工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也应该明 白,护理工作确实辛苦,实行三班制,工作不规律,生物钟颠倒,容易导致护士免疫功能下降,作为护士一定要注意体育煅练和休息,调理好自己的身体,锻炼身体和保健的习惯是养成的,首先要有健康的理念,信息决定行动。
一般认为,护士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3]。护士的基本素质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学习培养过程,学校的学习是基础,真正的养成教育开始于实习阶段,因此教学医院或提供实习教育的综合医院,制定完整的、系统的护士养成教育计划和实施安案,从护士开始进入临床学习,由综合素质高,有经验的临床护士带教,对实习护士连续的可评估的养成教育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对护士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红梅,王秀花.护士慎独意识对护理工作的意义[J].职业健康,2007,23(24):2359-2360.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
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和定位问题上,也存在着过度夸大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用,忽略了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功能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也强调要“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因此,在公共基础课中引入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及其实践教学效用
1.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和宝贵财富,产教融合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两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及计算机等课程组成,教育部在《意见》中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界定为“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不难看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一主体两兼顾”,即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体,同时兼顾专业课教学需要和服务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
2.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效用。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要求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掌握实践技能,适应岗位需要,其课程的职业指向性也就十分明显。因此,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效用就体现在“优、实、能”:“优”即优化课程设置,使公共基础课适应且服务于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实”即课程内容实用,突出基础课程理论的应用;“能”即职业能力与创新,公共基础课有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精神的发挥。公共基础课程效用,不仅包括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学效益,更是涵盖了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及终身学习的社会效益。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的内涵
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学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须具有适应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即职业素养。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分别是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职业素质就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这八项核心能力。有学者指出,职业素质养成有别于理论系统知识的习得,两者教学方式不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培养知识理论系统所指向的能力而不是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识理论系统。所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任务驱动的学习实践为过程,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实际工作所需的实践能力,是职业素质培养的不变宗旨。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计算机”“英语”等与职业素质养成所包括的八项核心能力都是能够相适应的,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渗入信息处理、与人交流、外语应用的能力。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领域的特殊性,结合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将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
三、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不同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要求不同,因此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观念、实践教学、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意识、考核办法等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上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往往是高职院校最为鲜明的特色。
2.实用性原则。以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分析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应习得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依据专业的教学规律及特点,制订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方案。要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并紧密关联专业岗位群的发展,以实用性为原则组建一个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3.综合性原则。综合性体现在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综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综合、课内与课外的综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社团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体化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四、以职业素质养成为导向,构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
相较专业课而言,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质性改革明显滞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课程的实施主体——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意识淡薄,绝大多数还停留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层面上,即关注“怎么教”。因此,在公共基础课中渗透职业素质养成的同时,还要通过课程优化、课堂实施、课外实践及教材重构等方面强化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程实践教学意识。
1.优化课程。优化课程指的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性内容的建设和设计。教师要以实践性为基础合理地选择课程教学的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任务项目化,不必过多地满足课程的完整性,重点要求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例如,英语模块化教学是以英语实践应用为理念的一个模块化的整体,在模块化的整体中设置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子模块,如英语基础知识模块、行业英语模块、求职英语模块等,在每个子模块中再设置不同的任务单元。以能力为主旨的模块设计,以模块链接与组织为特点的课程设计是模块化教学思想的特色。同时,将教学内容情境模块化,把学生所需的实践项目分为竞聘演讲稿、活动策划方案和海报等情境模块;加强创业就业教育,将创业就业教育优化为项目计划书、求职信、简历、劳动合同、工作计划、总结的撰写等。
2.课堂实施。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渗透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关键环节,在公共基础课本身寻找出包含能力点学习训练的载体,在设计策略上,紧扣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行动化和学习结果具体化。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要克服缺乏行业、企业背景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结合任教班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分析专业需求和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所教授课程,构建项目,然后分解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通过加入案例讲解对基础知识分析的教学方法,即在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中使用“引导式”案例教学。该方法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预设好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陷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主,适时引出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解决的方法。这不仅能够让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将基础知识融入案例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知识。“引导式”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差不大,也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但不同的是在案例分析中,学生扮演的是观察者的角色,学生通过观察对案例进行分析,将分析结论反馈给教师,学生的反馈成为教师进行下一个案例教学的提示;教师扮演的是舵手的角色,将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分步骤告知学生,适时地进行提示。因此,“引导式”案例教学法能够让教师有效掌控课堂教学,更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操作当中去。
3.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设计任务链,将课外实践的内容穿插在任务中,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课外实践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在课外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发展特征,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并在其中融入行业企业的实用要求,专业发展需要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需的、有用的题材,挖掘、整理教学内容并重组成为一个个学习任务,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链,优化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链中主动获取主要信息,一步步接近目标,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在器重、包容和激励的氛围中实现学习目标,在合作探讨交流中提升素质。课外实践另外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辅导学生社团。教师通过辅导学生社团,展开具有趣味性、计划性、常规性的职业素质培养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并非只是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场所中应用。
4.教材重构。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进行整合优化。公共基础教学的教材重构须以教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根本,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取舍,跳出教材过多单独阐述理论的怪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追求课程的生成性而避免课程的僵化。另外,课程教学不能只拘泥于教材,应尽可能为课程增加各式各样有用的、开阔学生视野的教学资源。
5.评价体系。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评价(考试)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可选择的方式包括主题演讲、模拟场景或构想推介、主题活动、调查报告、资料综述等;也可借鉴清华大学的考试方法,允许学生自带一张复习题纸来考试;或采用实践表演类考核,如大学语文的“话剧表演”、英语的“商务接待表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拟招聘”等。语言类的课程不应统一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可以调整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也不应只用一个分数来反映,而是以分数、级别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另外,应该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平时考核状况和期末考试成绩,还应增加学生技能操作、合作探究、独立完成任务等方面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刘建文.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2]杨利香.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9).
[3]叶红.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4]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 职业素质养成 酒店管理专业
一、职业素质养成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指教育者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将良好的职业习惯融入其思想中。
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建设项目预审标准(试行)》,“专业建设”一指标的子指标“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中提到“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有效地、创新性地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活动。”这一标准明确的说明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是高等院校的职责所在,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也更多地将学生的职业素养考虑其中。当今,在校大学生出生年代大多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学生中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体,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意识理念叫前些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有个很大不同,自我意识强烈,而在工作方面,更多地表现出在责任意识上的薄弱。只有将道德教育、责任教育贯穿到平日的知识教育当中去,才能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理想以及职业道德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养成的。它涉及了从意识到实践、从语言到行为、从生理到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环境和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养成影响重大。学校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利用各种场合、坚持长期性的坚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不仅成为课堂上知识的接受者,更能通过生活中、社会上的实践提升自身水平,日后是自己成为酒店满意的高素质人才。
二、职业素质养成的主要内容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大致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等方面。
目前,我们大致可以将这也素养分为两种感官类型。其中,学生的外在形象、资质、知识、执业行为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能直观感受到的,被称为显性职业素养,这些是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或是专业能力考试获得的。此外,一些内在的,如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是人们看不见的,被称为隐性职业素养。上述二者共同构成了从业者应具备的全部这也素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些隐性职业素养决定着、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而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化表现。当今社会,企业最看重的是从业者的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和融合程度,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酒店业竞争中立稳足跟。
三、职业素质养成的主要方法
(一)提高专业兴趣
在校大学生应针对本专业的各类科目,有根据地选择,可以很好地提高专业兴趣。比如在我校的每次选课时间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这不仅让学生很享受学习的过程,还可以用这种办法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听课、参加实习实践活动等方式方法,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
(二)培养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岗位上严格遵守敬业乐群、吃苦耐劳、一丝不苟、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坚守信用等优秀品质。从业者在就业过程中,更应具备各自岗位所要求具有的特殊技能。
当今社会每个企业要求自己员工应有的职业道德是诚信为人、与人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应重视企业的这些要求,在校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为今后在职场中提升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打下稳固的根基。在酒店业提升职业道德需要全心投入、忍受寂寞,从基层做起,要求别人做好的事首先自己要做到,这是对酒店管理专业入职学生的忠告。也是我们培养职业道德的一个很好的依据。
(三)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校大学生所学知识分两类: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是根基。专业知识是未来的入职钥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稳固的基础知识是必须的。但相比而言,我们要始终认清扎实专业基础。对酒店管理专业要有足够尊重和理解,同时绝不丧失自信。学校也根据酒店专业的特点,落实“以集体的大发展带动个人的成长成才”的方针策略。结合实际教学总结,实施理论教学建设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建设适合区域酒店管理现状的特色专业课程,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注意保护和完善特色专业课程的建设,不断更新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争取做大做强;要结合时下酒店管理人员素质开展力所能及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力争在理论学环节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贯通、“专才”和“通才”教育的完美结合。比如前厅管理与客房服务课程结合,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可以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熟练地运用到实践中。
(四)规划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培养力一案制定明确合理的实习计划,实习计划要尽可能细化,既要注重实习效果,还要保障酒店利益;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要充分发挥企业与学校的双重育人功能,尽可能使酒店、学校、学生三力一在实习主体内上达成一致,促进实习环节取得效益最大化;校力一要与实习酒店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内部沟通,创造和谐实习环境,并要注意保护和保障实习学生和酒店权益,进行定期的质量监控,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不断完善实习内容,深化合作力度,使实习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不断地正规化。
四、职业素质养成过程中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问题是一个包含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合作模式和学生就业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招聘单位很难找到称心的员工,而应聘毕业生同时却面临着难以找到合适单位的困难。一般来说,目前的用人单位大多表现出了重知识逊于重素质、重文凭逊于重人品、重学历逊于重能力的倾向。我们不必一味责怪用人单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人数基数大、市场需求量少、毕业生普遍眼高手低、缺乏实践经验等。学校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创新实践实习环节加大学校企业间合作力度,全面提高中外联合办学水平。与此同时,更要注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经以上改革,可全面建立一套适应当今束带背景的开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就业等环节一体化教育教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综述,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多角度,不能片面的强调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某一个方面,要贯彻完全的职业素养教育思想,做到技能教育、通用知识与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相互依存。为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伟;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熊伟;方兴;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模式问题再审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3] 解厚荣;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0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师德养成教育 师范生 职业素养 具体途径
中图分类号:G 416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进行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师德养成教育还不能够满足师范生的基本成长与发展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学校需要在明确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根据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从而加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进行,以此在理论等层面上为师范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与促进的作用。
一、对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绝大多数的师范生在未来实际就业上都是选择成为教师,然而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有所不同,需要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对于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个人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培养优秀的师范生过程之中注重对于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进行,对于师范生个体的发展而言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因为进行师德养成教育更多地能够培养师范生的个人素养[1],提升师范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之中的市场竞争力。这不仅仅是要在行为举止上对师范生予以相应的规范,更是在实际内在需要以及个人品质方面上的提升与培养。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也是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是优化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方式。所以突出了师范教育专业特色的同时,也为师范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基本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培养要求,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样也需要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根本是在于育人。所以除了要从师德养成教育的理论体系上进行创新与完善[2],同时也需要从实践的途径上进一步的发展与探究,突出学生们的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学生们德育教育的开展,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切实将目前的师德养成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二、对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之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对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很多师德养成教育工作不能够切实有效地落实到位,一些教育行为及教育措施只注重理论化的教育层面,而致使很多教育内容都流于形式。
另外师德养成教育并不是通过灌输教育师德的相关知识就能够养成的,是以培养、启发为主,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内心表达与内心体验[3]。但是在目前所进行的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师范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不能够给予师范学生们独立的思考空间以及表达自我的空间,所以如何转变师德养成教育方法,充分发掘目前师德养成教育的实现价值与重要意义,是所有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进行过程之中所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
三、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突出师范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在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之中,要注重突出师范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们在进行教育过程之中的内在感受与真实体验。对于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不能仅仅用理论基础体系中的职业理想信念进行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是无法满足师范生真正的职业道德培养需求的。所以要在明确师范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鼓励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师范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通过沟通来明确师范生真正的发展需求。提升其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以及自我认同感[4]。
为了进一步突出师范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部的推动之下,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开展了“育人工程”,并在计划中强调了对于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对于其基本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与设置,不仅仅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的重要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教学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际教学质量。
以学校的教育角度强调其师范生自我感悟与接受道德文化熏陶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突出师范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二)丰富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手段
师德养成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丰富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手段是加强教育工作落实的重要方式。因为师德教育工作的进行是具有阶段性以及层次性的,需要利用相对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师范生能够顺利进行阶段性的教育提升。在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进行过程之中,对于师德教育的基本组成可以划分为“知”“行”“意”“情”等四个部分[5],往往目前的师德养成教育仅仅局限于前两个阶段,忽视了“意”与“情”的实际教育部分。
事实上在师德教育过程之中除了进行教师职业理想信念、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规划等理论知识的教学,还需要进行情感培养,以情感来带动学生们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利用实际的师德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去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的师德教育培养。比如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教师实习机会,让学生在走入实际的教学岗位的过程之中体验教师所需要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等。同时可以邀请著名的教师进行师德养成教育讲座,分享师德养成教育经验的同时,促进教师与师范生对于师德养成教育的再认识。
另外教师自身也要进行良好的规范,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教学榜样,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德养成教育的进行。
(三)加强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认识
在师德构成的理论体系之中,能够细化成很多个教学部分,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教师职业理论的专业技能,师范生需要明确一点,提升专业技能才能够为进行一切教学活动打下基础。但是其中更为重要的还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基本认识,其中包括责任认识、理想认识、规划认识、价值认识以及自我认同感等多个部分。
在进行师德教育培养过程之中,不能急躁冒进,要循序渐进,在教育之中帮助师范生能够进行职业理想信念的鉴定,鼓励师范生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从宏观的角度上看,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可度、尊敬度都是相当高,这不仅仅给予教师较好的职业环境与社会地位,同时对教师的师德也提出更高的标准,师范生要培养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以及荣誉感,理解家长与学生们的期望与发展要求的同时,尽全力作出符合教师身份的行为,进行知识的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传承下去。
(四)完善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发展机制
师德教育的落实需要全方面的计划,以及相应活动的推动,所以各大高校进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之中,一定要从发展机制的角度进行着手,以此进一步促进师德养成教育突进的探索,创新教育养成方法。可以完善师范生职前职后的一体化联动机制,切实促进师德教育的连续进行,为每位师范生安排相应的师德教育导师,以优秀教师为实际榜样[6],以此促进师范生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同时学校也可以举办多种师德教育活动与文化交流研讨会,完善对于师德养成教育的反馈与评价机制,从而针对目前师德养成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实现师德养成教育内容的全面落实。
四、结束语
在目前对于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一些教育工作不能够落实到位、不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明确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师德养成教育理念,通过突出师范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丰富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手段、加强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认识以及完善对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发展机制等多种方法,加强师德建设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以优化实践路径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目前师德养成教育的实际效果与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华.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7):30- 31
[2] 陈飞.价值主体论视角下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养成研究[J].教育探索,2015(07):94- 98
[3] 于莉.师范引领,打造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师范特色模式建设实践研究[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3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3.7.
[4] 邱其荣.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课堂教学探究[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2辑)[C].2015.4.
【关键词】目标管理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培养与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94-02
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生长期自我培养、自我积淀的结果,其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和引导,核心在于学生的自觉意识。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我们在加强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创新性地开发人文素质养成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文素质的自我养成教育,实现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一、基于目标管理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考评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应把人文素质养成作为独立一门课程,列入各专业培养计划,纳入学籍管理指标,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在总学分中记为2个学分,并作为优秀毕业生的重要评价标准。同时,制定科学全面的人文素质养成目标和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大学期间实现人文素质养成的总体目标,促进学生从“要我发展”转化为“我要发展”,实现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自我养成。
(一)人文素质养成课程内容。人文素质养成课程贯穿学生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主修内容包括人文类必修课、人文类选修课、人文类讲座、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经典阅读等,毕业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测试,包括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人文素质综合测试。
(二)课程管理。人文素质养成课程由各教学部门管理,各班学习委员协助辅导员进行汇总统计,并进行最终评分。
新生入学时给每位学生发放《人文素质养成手册》,手册包含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案例警示、人文素质养成目标、课程内容分项考核表、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与考核汇总表、相关证明材料粘贴页。由辅导员举办专题班会,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按照手册所列的学习任务在大学里进行人文素质自我养成。
人文素质养成课程涉及的内容由学校相关部门协同完成。例如,人文类必修课由学院公共基础部或思政部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人文类选修课、人文类讲座由教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由学院团委和各教学部门组织管理和考核;经典阅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由各教学部门组织管理和考核,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由各教学部门协同就业管理部门组织管理和考核;人文素质综合测试由各教学部门配合教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
(三)成绩管理。成绩管理需要明确各项分值、评分标准和成绩评定。
1.各项分值。人文素质养成课程共计100分,完成课程所列相关学习任务即获得相应分数,由各班级学习委员协助辅导员进行汇总统计。其中,人文类必修课占10%,人文类选修课占10%,人文类讲座占10%,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占10%,社会实践活动占10%,经典阅读占10%,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占10%,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占10%,人文素质综合测试占20% 。
2.评分标准。人文素质是科学知识、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个内在稳定的特质的外化表现,难以进行精确的评分。因此本课程以引导学生加强人文素质自我养成意识为目的,具体考核中,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其中,人文类必修课、选修课按否决制计分,只要有一门课考试不合格,该项即计为0分。人文类讲座、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自主阅读则以参与次数和参与效果进行评分,完成规定的参与次数并按要求提交成果合格则获得相应分数,成果优秀者得分更高。此外,由学生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和辅导员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并组织学生参加人文素质综合测试,这三方面体现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综合评价。
3.成绩评定。学生毕业前,辅导员组织各班学习委员收集《人文素质养成手册》,进行汇总评分。总分7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并根据成绩颁发《人文素质养成证书》。
二、人文素质养成目标与考核办法
(一)人文类必修课。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通识性,注重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和方法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心理健康、卫生、安全教育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养成目标:完成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应用写作等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人文类课程,成绩合格。考核办法:人文类必修课学习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各门课程由相应的科任教师进行考核,课程全部合格者得10分,否则该项不得分。
(二)人文类选修课。由学院教务部门对人文类选修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增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方面。养成目标:选修3门人文类课程,成绩合格。考核办法:人文类必修课学习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学生完成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选修课学分,课程全部合格者得10分,否则该项不得分。
(三)人文类知识讲座。定期举办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人文知识开放性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养成目标:大学3年内至少听取5场人文讲座。考核办法:人文类知识讲座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由活动组织方进行考核。每听取1场讲座得2分。
(四)校内文化实践活动。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组织各种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包括各种社团活动、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评比、古典名画欣赏、影视评论、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对艺术的认识及对美的追求,在参与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养成目标:大学3年内至少参加6次校内文化实践活动,其中2次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考核办法:校内文化实践活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由活动组织方进行考核。其中参与分值满分6分,每参加1次得1分;相关作品获得校级三等奖以上奖项的,每项得2分,满分4分。
(五)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学考察、科研活动和社团活动中自觉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学雷锋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学生个人参与的社会兼职活动等。养成目标:大学3年内至少参加2次社会调查,并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质量优良;大学3年内至少进行3次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效果良好。毕业实习另行考核计分,不含在此项计分中。考核办法: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其中社会调查报告占5分,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占5分。完成1次社会调查并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得1.5分,调查报告被评定为良好以上或获奖的得2.5分,由各班辅导员组织考核。完成1次社会实践活动得1分,完成1次并获奖得2分。依托各社团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组织方进行考核确认;个人自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辅导员进行考核确认。
(六)经典阅读。列出指导阅读书目,鼓励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每学期举办读书主题班会,指导学生阅读。养成目标:大学3年期间至少阅读4部经典原著,每阅读1部原著提交2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和心得,读书报告质量优良。考核办法:经典阅读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每完成阅读1部经典原著并提交2000字以上读书报告或心得并合格的,得2分,读书心得被评为良好以上等级的得2.5分。
(七)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毕业实习不仅是学生将专业知识从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在社会中练就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考验个人职业道德的一次真实社会经历。由学生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综合素质给予评价,包括实习中表现出的人际沟通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该项考核可与招生就业部门每年进行的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相关调查相结合,在调查中加入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考核评价内容。养成目标: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人文素质满意度良好。考核办法:该项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前4个等级分别得分9分、8分、7分、6分,评价为不合格的得0分。
(八)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辅导员在学生大学3年中,对学生生活、学习多方面进行管理,是对学生最为熟知的老师,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由辅导员根据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观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养成目标: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考核办法: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评价细则与实习单位评价办法相同。其中各班优秀等级的学生不得超过20%,良好等级学生不得超过30%,中等级的不得超过30%。
(九)人文素质综合测试。以定性为主的人文素质综合测试不是判定学生人文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但可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是重要的参考标准。可组织制定人文素质综合测试题库,于学生毕业前开展人文素质标准化考试。考核内容包括人文科学知识、人文精神两方面,分值比重各占50%。人文科学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最常见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时事等多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人文精神主要考查学生心理健康、日常行为、价值观、人生观、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养成目标:知识面广,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考核办法:人文素质综合测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20分,根据人文素质综合测试得分情况转化为20分制计分。
总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应提高大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其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温汉华.浅议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喻红丹,杨华山. 论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6)
【基金项目】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中青年课题
从学校的角度分析,学校对职业素养教育这个模块缺乏重视,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认知浅薄,学校一度存在轻视素养、侧重技能的不良现象。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缺少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学特色不突出。另外,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片面给学生灌输“一技之长”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其次,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国家教育机构在高职生的职业教育培养计划中,对于“职业素养教育”这个模块没有制定正确的规范和政策,以一种放羊式的态度对待这个模块教育;社会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职生的要求比较模糊抽象。最后,从学生及其家庭背景的角度分析,高职生受到的素质教育欠缺,这直接削弱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高职生对学习常处以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平时不去主动培养自我的职业素养,等到真正面临择业就业的时候问题就一大堆,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涯。另外家庭与学生个人的冲突,导致学生的身心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不端正,对职业素养的认识更是欠缺。
高职院校要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了有效地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在鼓励高职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职业技能等相关实际操作技能的大赛时,也要严抓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在职业心理意识、职业态度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进行综合的培养。1.加强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校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模块,把人文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培养计划中开设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考。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熏陶高职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学生的人文修为,从而适应日后就业单位的用人要求,让学生融入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文化的洗礼。2.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给自己做好正确的职业定位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提前做好规划,这样才能正确地去实行计划。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教室等多种资源免费给予学生服务,帮助引导学生利用有用的资源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兴趣、能力或者当今的社会需求来为自己量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同时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不仅得到练习,还可巩固和提高操作技能,培养自己的心理应变和承受能力。3.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给学生开展创业培训课的好处是可以向高职生渗透如何正确就业的思想价值观,增强高职生的积极创业意识,从而使高职毕业生能够更好的就业。高职生经过一定的创业培训,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并且对职业生涯中应该如何取得优秀的成绩有了新的认知。
高职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有计划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渗透实践教育外,还应充分借助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平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近书本,走出课堂,主动参与,走向社会,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情感,从而把职业道德知识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具体做法如下:
一、社会职业实践调查体验
社会职业实践调查是学生结合本专业的行业特点,以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发展的地位、行业发展的前景、所取得的成就、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等情况为主要内容,本着“客观分析”的原则,在学生做、听、看、思、谈、写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对职业工作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行业的认同感。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的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现状调查,计算机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建筑施工专业所需人才,机械专业就业形势调查,职业道德模范访问等等。通过社会调查和访问,学生增加了对专业的认识、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的认识、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结构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紧迫感,促使学生自觉提高职业技能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学生获得了建筑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增加了对建筑业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情感。又如,我们组织幼教专业学生到当地最大规模的幼儿园进行见习,观摩。培养学生对将从事的职业产生自豪感、热爱感、认同感、责任感。
二、职业技能实习实践体验
职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实习阶段是学生第一次择业上岗的大练兵。职业技能实习过程中的态度是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品质的真实体现,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学生在职业技能实习中的道德行为规范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重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守纪律、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品质。例如,我们组织机电专业的学生在实训期间开展劳动技能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再如,组织财会专业学生到银行实习,体验作为一位银行营业员的日常工作,并在实习生中开展“百日无违纪活动”,培养学生为民服务、爱岗敬业、遵守财经纪律的优良品质。
三、学校日常管理中的道德实践体验
道德实践活动是学校日常教育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列入日常教育计划。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置身于创造优美校园环境的实践中,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珍惜美;开展维护公共秩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提出了更高的纪律要求,更有利于遵纪守法习惯的养成。开展富有积极的道德实践意义的活动,如“贫困学生助学扶助活动”“为灾区献爱心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加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通过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情、对专业学习的态度、组织纪律、协作精神等方面,比以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实习生、毕业生在岗位上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精神、进取精神,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毕业生的满意度也逐步加大。
参考文献:
[1]姜振英,陈水根.中华美德教育实验在南京.
关键词: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专业培养;行业培养;就业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分析
(一)“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用人单位专门培养符合岗位素质要求的人才。首先,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形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明确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需培养人才,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用其所学。其次,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
例如,某校与保险公司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专门培养保险人和保险理赔人员,这是保险公司的两种岗位。学校按照保险公司对这两个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完全对口的实习实训,甚至教学内容都按照保险公司的技术结构、服务规格、经营要求安排。同时,保险公司派出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方面的授课,举办讲座,将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营运手段等内容先期导入,使学生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岗位素质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学生毕业时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无障碍就业。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最紧密的一种形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的,为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找到了途径。不仅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观念发生了转变,市场意识增强,更加注重了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就业导向明确,需求双方参与程度深,促进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是促进了人才供需双方的“零距离”对接,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率。由于学生就业岗位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因而降低了培养成本,减少了风险。此外,由于不是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而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降低了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风险。达不到协议规定标准的学生,用人单位可以拒绝接受,学生毕业时也有选择权,所以双方均无后顾之忧。用人单位也会积极地提供实习场所,解决学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困难,学校还可以与用人单位开展教学科研项目合作,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可谓一举数得。
这种模式存在的风险是:(1)难以准确预测人才需求。除了发展势头迅猛的企业,大部分企业都不能准确地预测三四年后企业的人才岗位需求,更不愿意先行签订培养协议。(2)转岗困难。由于是按岗位需求培养,一旦学生毕业时该岗位需求已饱和,需要转岗时,就显得知识面狭窄,难以实现顺利转岗。
(二)专业培养模式
专业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行业中对应的某专业对人才的需求,为该专业培养各类符合岗位素质要求的人才。学校与用人单位不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而是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形成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学校按需培养人才,用人单位提供所需岗位的不同素质要求与实训场所,学生毕业时,用人单位根据岗位的不同需求录用人才。虽然该模式学校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培养和用人协议,但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仍然十分明确,仅仅是岗位导向不够明确。
例如,学校专门培养满足金融行业中保险专业的各种岗位素质要求的人才,包括保险人、经纪人、核保理赔人员、客户服务人员、保单保全人、组训和培训讲师等。学校按照保险公司对上述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完全对口的实习实训,甚至可以将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营运手段等内容先期导入,但学生并不知道未来将从事哪个岗位的工作。
专业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较为松散的一种形式,同样要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学校对专业中存在的各种岗位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对各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应有清晰的认识,再次,应有足够的实训场所进行能力训练,所以其培养难度比“订单式”培养模式要高。由于是专业培养,在确定了用人单位后,还是能够获得相关单位支持的,只是培养的岗位较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训安排比较复杂,管理难度也较大。该培养模式为用人单位最终选择使用何种岗位的人才提供了足够灵活的空间,且不会发生转岗困难的现象,所以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这种模式存在的困难是:(1)培养成本高。由于培养岗位较多,实训种类较为复杂,所花费的成本也较高。(2)职业资格证书选择困难。由于该种培养模式面对多个岗位,获得哪种职业资格证书成为难以事先确定的事,会直接影响教学计划的安排。
(三)行业培养模式
行业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该行业培养各类符合岗位素质要求的人才。学校不与任何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而是形成一种口径更宽的培养方式,学校按行业大类培养人才,学生可灵活就业。学生毕业时,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自主选择就业专业和岗位。虽然学校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培养和用人协议,但整个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还是十分明确的,仅仅是专业导向不够明确。
例如,学校专门培养满足金融行业中保险、银行、证券、投资理财专业的各种人才。学校选择几种最容易就业、最受欢迎的专业进行培养,并按照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多方向的实习实训,甚至可以将金融行业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营运手段等内容先期导入,但学生并不知道未来将从事哪个专业的工作。
行业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最为松散的一种形式,是建立在对行业充分了解并具有一定预测能力的基础上的。首先,要求学校对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应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有明确精准的预测。再次,应具备多样化的实训场所进行能力训练,所以其培养难度高于任何一种培养模式。由于是行业培养,不能确定用人单位,就难以获得相关单位的支持,又因为培养的专业较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训安排更为复杂。该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提供了高度灵活的空间,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多种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在不同的专业中自主择业,就业面较宽。
这种模式存在的困难是(1)培养成本高。由于培养专业较多,实训种类复杂,所花费的成本也较高。(2)职业资格证书选择困难。由于几乎每个专业都有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又不明确未来将从事哪个专业的工作,所以难以事先确定考取哪种职业资格证书。(3)课程难以安排。由于面向的就业群较为广泛,需要学习的课程也较多,在规定的学时内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课程安排较为困难。转贴于
三种培养模式的比较
从就业导向看,三种模式都很明确。“订单式”培养模式就业导向细化到岗位;专业培养模式细化到专业;而行业培养模式则面向整个行业的职业群。
从岗位适应性看,行业培养模式最为灵活,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岗位就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岗位适应性最弱,几乎不能转岗;专业培养模式介于两者之间。
从用人单位的参与度看,“订单式”培养模式用人单位的参与度最高,用人单位参与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参与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并提供实习基地;行业培养模式参与度最低;专业培养模式介于两者之间。
从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角度看,行业培养模式由于培养口径较宽,面对的职业群较广,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较多;“订单式”培养模式只能获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培养模式介于两者之间。
从课程设置看,行业培养模式由于面向的专业较多,课程科目也较多,在规定的学时内学完相关行业的主干课程十分紧张;“订单式”培养只需面向一个岗位,课程设置较少,时间较为宽裕;专业培养模式介于两者之间。
从实习实训的要求看,“订单式”培养模式面向单一岗位,课程较少,用人单位参与度高,实习实训较容易安排;专业培养模式由于面向的是一类专业,与用人单位又有松散联系,实习实训也可以解决;行业培养模式面向的领域广泛,用人单位参与度低,实习实训种类繁多,安排最为困难。
从培养成本看,行业培养模式实训多,课程多,用人单位参与度低,职业证书考核多,所以培养成本最高;“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成本最低;专业培养模式介于两者之间。
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因素
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应面向就业的职业群,培养目标则应满足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素质的要求。“订单式”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较为简单,职业目标明确且单一,专业建设的目标面向一个领域或行业,较为广泛和复杂。所以,在行业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模式中,应有选择地在职业群中确定几个比较有吸引力和易于进行培养的专业和岗位确定培养目标,而不是面面俱到。
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应当满足用人单位的经营方式、技术结构和服务规格。课程建设应体现专业建设目标,在上述三种培养模式中,行业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最为困难,由于面向的是职业群,岗位素质要求较多,课程建设较为复杂。在实施过程中,应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建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在专业选修模块中,应按照不同的专业领域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将各专业领域的基础课程放置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这种办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课程设置繁杂的困难,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模块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实习实训实习实训始终是高职教育最难解决的问题,尽管学校可以在校内建立相关的实验室进行实训,但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实训要求,很多内容都要求学生走进社会,在现场学习。由于实验室建设需要较高的投入,而学校的教育经费又比较紧张,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校外对口的用人单位建立对口专业的实训基地。相对而言,“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习基地建设较为容易。
师资无论何种培养模式,对师资的要求都很高,为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师资来源可以从多方面解决。首先,校内专职教师除应达到规定的学历要求外,还应具有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从业经历,获得相关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其次,还应从对口企业中聘请有关专家参与教学工作,特别是技能培训,通过专家,学生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行业法规、企业文化、职业要求等。
能力培养不能片面地将能力培养只看成是专业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应该包括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除了应该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技能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即做一个有理想、会创新、善于学习、热爱生活的有较强适应能力与独立人格的人。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规格、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都要有所创新,提高对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适应性。要在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复合的技能、全面的素质、较强的适应力、广阔的就业面,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这是高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企业参与的热情由于近几年大学的扩招和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许多单位人满为患。国家近几年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人单位的成本逐渐增加,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对学校抛出的“橄榄枝”并不热情。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对上述培养方式很感兴趣,但因无法预测未来几年的用人需求,也不敢贸然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导致学校很难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