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独处的心理学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第1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心理学家把个人空间定义为:我们与其他人共同占有和分享的领域,这种领域的拥有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允许他人随意靠近的特定领域。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仍然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需求。

个人空间的稳定

心理学认为,很多烦恼的根源都在于“失去自我”。在家庭生活中,个人空间被侵犯和丧失,无疑是失去自我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相对稳定的静态空间是减少冲突的一个有效途径。

分离空间

有时你可能会无意识设置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来强调自己对某些特定领域的临时性占据,这种对空间需求的自我保护和防御,也许我们自己也没有觉察。夫妻双方长期厮守,个人的空间逐渐变得模糊,・这是我们不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烦躁和愤怒的原因之一。我们应该让对方有机会独处。当对方表示想一个人悄悄地呆在“自己的地盘”思考时,尽可能不要去打搅他/她。

分配空间

对家庭成员的个人空间应持尊重、理解和认同的态度。家庭成员应该通过协商来确定自己的个人空间。让每一个人在家里都拥有自己一席之地,例如,饭前丈夫常坐的沙发,妻子的梳妆台。当然,严格说来,在家庭中这种空间只是一种相对的意义。

开放空间

家庭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应该是流动开放的。夫妻之间不能经常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双方应该合理地共同占有某一个领域和共同分享某领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允许对方的个人空间延伸和拓展进入你已有的领域。

个人空间的变化

个人空间的大小是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个人空间的变动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和感情的变化。

间隙空间

间隙空间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之间物理距离的远近。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已经形成一些默契,对彼此的空间需求有一定了解,能找到最适宜彼此相处的间隙空间。在大多数时候,夫妻双方应根据当时的心理状态,选择一个最适宜的距离一边做家务一边闲聊。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地传输信息,又能利用其间的间隙来休息和调整。

庇护空间

庇护空间即夫妻双方从对方的屏蔽中得出的一种感受,夫妻间的气泡还有一种相互掩蔽、相互倚托的作用。例如,在过马路的时候或者在遇到想像中的危险时候,妻子可以从丈夫伸出手臂的保护行为中或者靠在丈夫的胸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第2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人格特征

分类号 B849

1 问题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新兴产业不断进步,从而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遇。不仅如此,网络技术也对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1998到2005年,中国大学生总数从108万激增到2000多万(董增云, 2010)。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有年轻人的消费观,又存在一些不同于同龄人的特点。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万晓霞, 郑雪, 2008; 卓兰芳, 汪秀英, 2008)。

1.1 概念定义

人格一词的原意是指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人格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让外界所能看到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展现给别人的人格成分,这也叫做人格的内在特征(于馨, 2008)。从目前的研究上来看,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有: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艾森克人格类型论以及MBTI人格理论。此次研究主要是以大五人格理论为基础。

“大五结构”这个名称最早是由词汇学研究者Goldberg提出,用来概括词汇学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基本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或文化。现代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分为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这几个维度。外倾性包括喜欢交流沟通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开放对含蓄;情绪稳定性包括烦恼对安静、危机感对安全感、自怜对满足;开放性包括富于幻想对务实、寻求刺激对遵守纪律、自由对顺从;和善性包括热情对冷漠、信任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配合;自律性包括:有条理对混乱、细心谨慎对粗心大意、自制力强对意志薄弱。

网络消费者行为理论涉及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等多种领域,它是一门跨领域的综合学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人们从事评定、获得、使用和处理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身体活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关于个人、群体与组织如何选择、购买、使用及处置产品、服务、构想与经验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的一种消费行为 (陈林芬, 王重鸣, 2005)。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人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搜集、购买、使用、评判和处理希望满足其需要的服务、产品、资源和思想时所体显出来的行为(李保娜, 2008)。综合以上定义,网络消费行为是指人们在网络这种虚拟的空间中去寻求、买卖、利用、评价和拥有希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服务、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消费行为。

张红明和李庆梅(2007)基于网络消费的目的将大学生网络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别。类别一:信息搜集型。该类大学生主要利用网络去搜集和整理一些学习信息,网络对于该类别大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学习工具,是深造专业技能和获取职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主要工具。对其他网络活动没有特别需求。类别二:游戏娱乐型。该类别大学生比较喜欢在网上休闲娱乐,网络成为了他们放松自我、缓解压力的工具。此外,他们还通过QQ空间、校内、微博等网络产品来表达和展示自我。类别三:网络交易型。该类别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个性张扬,网上购物是他们表现自我个性的一种途径。对于他们来说,网络上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而且价格实惠,运送便捷,是他们理想的购物平台。类别四:沟通交流型。该类别大学生表明他们使用电脑主要是为了与人沟通交流。MSN、 QQ、电子邮箱、论坛等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使该类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与人交流沟通的乐趣。

1.2 研究意义

互联网帮助大学生平等自主地学习、实践和交流,是一个自由地表达观点、张扬个性的平台。它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途径,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从相关研究来看,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大多围绕社会学、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从纯粹的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还比较少。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以此来建构心理学领域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理论体系(朱海龙, 2009)。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和塑造期,正确的消费观念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不恰当的网络消费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刘庆武,肖水源,曹晖,徐慧兰,周亮,罗丹,2009)。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同时,网络消费已成为了当今大学生生活的一大部分,他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学习、娱乐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消费。这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取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刘俊, 董冰, 2003)。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2期 (总第28期)渠立松 大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与人格特质的关系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综合前面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定义,我们认为上网即是一种网络消费行为。结合前人研究发现,以往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常将网络消费行为简单归结为网络购物来进行研究探讨,并没有系统和完整地将所有的网络消费类型整合到一起进行研究。此外,关于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的研究也非常少。本文在已有的网络消费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原则,试图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做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2.2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在山西大学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0份,有效回收率88%。其中男、女分别为147 (33.4%)、293 (66.6%)名,文科249(56.6%)名、理科191(43.4%)名,一至四年级被试数量分别为90(20.5%) , 152(34.5%), 102(23.2%), 96(21.8%)名,城市、城镇、农村的被试数量分别为124 (28.2%)、104 (23.6%)、212(48.2%)名。

2.3 研究工具

采用朱晓春(2011)参照前人编制的网络消费行为问卷并发放开放式问卷,编制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问卷,共22个题目,4个维度分别为:网络休闲、信息收集、网络交易和沟通表达,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大五人格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在1987年编制成,中文版由中科院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量表共60个题目,5个维度分别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64~ 0.814之间,平均0.793(王孟成, 戴晓阳, 姚树桥, 2010)。

2.4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在被试填写问卷之前,主试先宣读指导语,简要介绍施测的内容和目的,然后提出施测要求,说明答题方式,解答被试提出的问题。确信被试已明白后,要求其开始填写问卷。所有问卷的答题时间没有严格限定,只要凭第一印象尽快回答就可以。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3 研究的结果

3.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口学变量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M=65.79)显著高于女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M=64.13),t=1.225,p< 0.05,其中男生在网上交易、交流沟通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女生,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年级之间的网络消费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网络交易的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大四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交易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详见表2。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生源地为城市或城镇的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生源地在农村的大学生(p< 0.01)。在各维度上比较发现,在网络交易维度上城市大学生的得分(M=10.21)和城镇大学生的得分(M=10.46)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M=8.73),而在其他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表3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3.2 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为了检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对数据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中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人格特质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类型之间是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的。具体表现为:和善性与沟通交流呈负相关,与网络交易、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自律性与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与信息搜集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与游戏娱乐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开放性与信息搜集、游戏娱乐呈显著正相关。表4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注:

4 分析与讨论

4.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就性别而言,在量表总得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网络交易、沟通交流维度上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说明男女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消费行为,具体表现在网络交易、沟通交流维度上。在沟通交流方面,可能是因为男生比较主动,更乐于去和别人去进行沟通,尤其是在恋爱方面,男生会更加主动地去进行交流,因此表现在沟通表达上的行为会比女生多。在网络交易上,男生的网络交易行为明显比女生的高,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使得男生会更多地关注与金融、财富有关的信息,并且很多男生喜欢玩网络游戏,而很多网络游戏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这也可能导致男生在网上交易的行为高于女生。

4.2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年级上的差异

经过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信息搜集、网络交易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信息搜集方面,大四学生信息搜集的平均分最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面临着就业和考研的压力,他们开始借助网络的资源,搜寻与自己专业或特长相关的工作信息,谋求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人生道路,他们想从网络上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因而在信息搜集的维度上,大四学生比其它年级学生得分要高。在网络交易方面,大四学生和大二学生的平均分最高,这可能与大四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有关。一般而言,到了大四年级的时候,由于课程较少,很多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论文之外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会较其它年级多些,他们中有很多在闲暇时间里会选择玩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等,这就导致了大四学生的网络交易维度得分比其它年级的学生更高。对于大二年级来说,在大一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后,此时的他们有了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网络打交道(罗蓉,刘铁川,龙,蒋寅泉,徐伟强,魏丽威,2014)。

4.3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来自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们在网络消费行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城市生源的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大学生。具体到各维度上,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在网络交易维度上,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和城镇生源地的学生在网络交易上的得分比农村生源地的学生要高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城市生源或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他们成长于城市中,各种新鲜的事物接触较多,也较早地使用了网络,因而他们更多地使用网络交易这种途径来购买一些时尚潮流的商品。因此,我们发现,生源地为城市或城镇的大学生网络交易的行为要比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高(张晓丽, 2008)。

4.4 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类型之间是存在着显著相关的。和善性与沟通交流呈负相关,与网络交易、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研究发现,和善性维度得分高的人往往具有热情、信任、乐于助人、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受欢迎程度都较高,他们容易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身边朋友较多,不会轻易地和别人发生冲突,总体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正是由于在现实社会中他们能够很好的与别人进行沟通,在空闲时间他们会选择和朋友在一起消遣,不需要再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与别人进行联系,因而他们利用网络与外界沟通的情况较少。这也就导致了和善性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类型中的沟通交流、网络交易和游戏娱乐呈负相关。

自律性与网络消费类型中的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自律性的人所具有的特点是:有条理,细心谨慎,自制力强。而相关文献表明,有不少青少年之所以网络游戏成瘾,大多数是因为其自我克制力太差。网络上形形的娱乐节目,刺激火爆的网络游戏,丰富多彩的电影电视剧,使得越来越多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所以,自律性高的人,能够时时提醒和克制自己,能够理智地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很好地控制自己,掌握好使用网络的尺度,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内外向与信息搜集和网络沟通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外倾型的人比较外向、开朗和冲动,他们比较喜欢参加学校里的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他们拥有广泛的社会爱心,喜欢与人结交,不喜欢独处。对外向型的人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可以去倾诉,在他们看来,与朋友交流更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他们不需要在网上进行沟通表达。而内向型的人比较喜欢安静,他们比较保守,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可能只会拥有几个好朋友,交际圈子比较狭窄。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拘束、非常矜持,还会感到有些紧张不安。但研究发现,有些内向的人,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或熟悉的人面前则可以表现得偏向外向,紧张感、拘束感会消失,他们也可以变得开朗和健谈。这意味着没有绝对的内向人和外向人,其实内向的人也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只是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时可能会出现紧张和不安。然而在互联网上,由于大家都是通过呢称来彼此认识的,大家可以把呢称当作自己的人格面具来和别人进行交流,内向的人就会很愿意在网上与别人交流聊天,敞开自己的心扉。另外,内向型的人内心体验极为深刻、情绪兴奋性弱、爱独处,他们更容易在网上进行资料搜集的消费行为(任亮宝, 张国英, 2010)。

情绪性与游戏娱乐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的人容易焦虑、害羞和紧张,自尊心较低,危机感较强,在现实生活中不太愿意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比较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对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网上的匿名性给了他们很大的交流空间,但由于情绪性的人往往对人有敌意且自我意识较强,所以他们并没有改变现实中形成的交往模式,即使他们在网络上与人聊天,也是选择那些很熟的朋友,甚至就是一两个人,而不会与陌生人交流。另外,由于他们易冲动、脆弱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由于害怕失败,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波动,这导致了他们对于网络上的游戏娱乐方式也不热衷。

开放性与信息搜集和游戏娱乐呈显著正相关。开放性的人其特点为:富于幻想,寻求刺激,渴望自由。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追求新鲜、创造、智慧等特征。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喜欢创新和变化,而网络作为一个大众的信息平台,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其中汇总,开放性格的人会更加喜欢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网络游戏富于刺激性、可操作性和可玩性,而这也符合开放性人格的人喜欢幻想、寻求刺激的特征。因此,具有开放性人格特点的大学生们更加喜欢玩网络游戏。

参考文献

陈林芬, 王重鸣. (2005). 网络消费者行为与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关系. 消费经济, 03, 78-81.

董增云. (2010).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642-644.

, 刘俊, 董冰. (2003). 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 网络道德人际SEM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02, 29-34.

李保娜. (2008). 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刘庆武, 肖水源, 曹晖, 徐慧兰, 周亮, 罗丹. (2009). 不同网络使用程度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2, 138-142.

罗蓉, 刘铁川, 龙, 蒋寅泉, 徐伟强, 魏丽威. (2014).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偏好、网络元认知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探新, 04, 372-377.

任亮宝, 张国英. (2010). 网络成瘾的人格特质归因及对策. 河西学院学报, 04, 79-82.

万晓霞, 郑雪. (2008). 大学生上网行为与总体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3, 279-282.

王孟成, 戴晓阳, 姚树桥. (2010).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的初步编制Ⅰ: 理论框架与信度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545-548.

于馨. (2008).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人格特质、适应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张红明, 李庆梅. (2007).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细分――基于网络消费目的的实证研究. 商场现代化, 19, 66-67.

张晓丽. (2008).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 西北医学教育, 05, 847-848.

朱海龙. (2009). 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其援助. 教育探索, 05, 121-122.

第3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信任; 孤独感; 特征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loneliness,and the different gender,grade,whether the one-child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of college students,were compared between loneliness and related analysis,learn about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loneliness two rela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terpersonal trust;Loneliness;Feature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与人际信任理论

(一)人际信任的概念

人际信任,是由 Rotter J.B.最早在社会学理论中所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人机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辞、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简单来讲,就是“放心”,不必提心吊胆、担心对方不会按照自己的期望或托付而为自己做事。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就会形成各种人际关系。当某个人与周围人相处时,对有些人会产生信赖,对另一些人则有一种不安全感,这就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信任现象。

(二) 人际信任的重要理论

1、Rotter的理论

从 Rotter(1966)对控制和人际信任的结构进行研究以来,他关于信任的研究被多次引用和讨论。Rotter(1967)提出信任对社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一种积极期望,期望另一方的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或承诺值得信赖。Rotter(1967)认为信任是“个人或团体所拥有的,对于另一个人或团体的言语承诺或口头声明值得信任的期望”。他的研究测量表明,人们普遍认为信任是一种对他人的感觉[1]。

2、Simmel的理论

在社会层面,对信任问题做出专门论述的是德国社会学家Simmel。他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并详细地论述道“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因为几乎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在对他人确切的认知之上。如果信任不能像理论证据或个人经验那样强或更强,则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持续下来[2]。”

3、Lewis 和 Reigert的理论

Lewis 和 Reigert等人将信任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产物,是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决定的人际态度,并对信任的特点、维度、基本类型等进行了颇为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人际信任有理性和情感两个重要维度,二者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信任,其中认知性信任和情感性信任是最重要的两种,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信任大都是这两者的组合。他们还认为,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都以认知性信任而非情感性信任为基础[3]。

4、Moorman和Deshpande的理论

Moorman和Deshpande的研究确定了几个对信任研究很有贡献的关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直。Moorman 认为正直是一个人不会以达到个人或组织目标而牺牲道德标准。在他们的实验中,认为一个人是否正直的观点是这个人不会故意有所隐瞒地提供信息。第二个要素是确定性,即人们会通过对一个人过去经验和行为的判断来减少对其提供的复杂而模糊信息的不确定性。这起了主要作用,通过减少另一方的不确定性,提供者得到了更多信任。第三个因素是保守秘密的能力。信任的第四个重要因素是专业技术[4]。就信心而言,他们同意Luhmann(1998)的观点,即信任的必要条件包括一定程度的风险,但信心在没有风险意识的情况下也能产生[5]。

5、Butler的理论

Butler(1991)通过他对文献的回顾详细阐述了信任的决定因素,并且确定了一栏清单,上面包括信任产生的 10 个条件。这 10 个信任条件是:提供条件、能力、一贯性、慎言、公正、诚实、忠诚、包容、承诺履行能力、接纳能力。接着他用李科特量表得到了信任的 10 个指标,他把它们叫做信任目录条(Conditions of Trust Inventory,即 CTI),这个目录他在许多研究中都有采用。Butler 指出在 Jennings(1971)和 Gabarro(1978)提出信任的条件中,也有类似的条件,包括对特殊承诺能够实现的期望、公正和接纳能力(但 Jennings 使用的是易接近的概念)[6]。

二、孤独感的研究现状与孤独感理论

(一)孤独感的概念

国内外心理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观点出发,对孤独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朱自贤将孤独与孤独感分别定义,他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且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而把孤独感看作是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7]。在这两个定义中,前者相当于独处,后者与大多数心理学家对孤独的定义相似。王健则从哲学的角度把孤独看作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其重要表征是主体与对象相疏离所导致的一种铭心刻骨的精神空落感[8]。在本研究中,将孤独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被他人接纳的程度感到不满或焦虑,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

(二)孤独感的理论

1、Perlman和Peplau的主要观点

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产生的不愉快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Perlman和Peplau认为孤独感有3个重要特征:第一,孤独感源自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以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众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情绪体验[9]。

2、Stokes的主要观点

Stokes研究发现外向性、神经质、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神经质与孤独感的相关最高。他认为,具有神经质个性特征的人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害怕被拒绝,害怕受到伤害,往往使用过当的自我防御机制,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因此会时常产生孤独感[10]。

3、埃里克森的主要观点

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在成人早期(18~25岁),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大学生能否顺利度过这一人生重要时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大学生活,也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心理发展[11]。

4、Weiss的主要观点

Weiss(1973)指出孤独感不是由于独自一人引起的,而是缺乏某种明确的、需要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的结果,或者是对缺乏具体关系的提供的反映。Weiss(l974)认为孤独感可以区分为社交性孤独感和情绪性孤独感[12]。他认为,社交性孤独感是在社交融合中觉知到的不足,即个体与朋友虽然有着共同的兴趣和活动,却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社交性孤独会驱使个体寻求他/她可以参加的活动,寻找接纳他/她的社交群体或网络。另一方面,Weiss把情绪性孤独感描述为:个体觉知到自己没有真正的知己,没有亲密的、充满情感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没有这种可以让他/她感到安全、被接纳、被关爱和被理解的人际关系。Weiss认为,情绪性孤独的人,从来都是把别人评价为他们所期望的人际关系的可能提供者。要注意的是,虽然社交需要理论区分了社会性和情绪性这两种形式的孤独感,但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是完全独立、没有重叠的。尽管二者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可能会一起产生。有研究就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共同变异[13]。

5、Altman的主要观点

Altman(1975)认为对实际的和渴望的社交关系质量、数量比较通常与对自我知觉和他人知觉的比较有关。这种比较可能导致孤独感(当实际的关系被认为未满足期望或质量不高时)或导致“清净被侵犯感”(当实际的关系被认为过于亲密或比渴望的密切且范围大时)[14]。

6、李传银的主要观点

李传银(2000)用 UCLA 孤独量表和“状态―特质孤独量表”对 549 名大学生的孤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测量了孤独与心理健康(SCL-90)及人格特征(EPQ)的相关。结果发现从自我报告孤独情况看,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时常感到孤独和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体验。从方差分析结果看出,无论是 UCLA 量表,还是“状态―特质孤独量表”,女生得分都高于男生,而且差异显著;新生和高年级学生在UCLA 和“状态―特质性孤独”上得分均未表现出差异,尤其是状态孤独得分差异并不显著;农村来源的学生孤独程度高于城市学生。大学生孤独与 SCL-90 各因子均呈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孤独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情绪稳定性呈负相关[15]。

三、综述

综观西方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和测量,无论是在孤独感的概念、理论、预测指标和影响因素上,还是在孤独感的应付方式的研究上,学者们目前还都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而国内关于孤独感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加强。特别是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一方面不仅数量较少、力度尚浅,而且几乎没有针对我国文化的、专门的大学生孤独感的定量研究,多局限于定性的分析或简单的描述统计或直接运用西方研究者设计的量表进行相关研究。虽然最近国内有学者尝试建立了对孤独程度高的大学生进行干预的团体咨询模式,结果也表明团体咨询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其对孤独感的测量采用的是UCLA 量表。另一方面,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结果不一致的地方却不少:如骆光林、李传银、孟晋等人的研究都存在着许多的不一致。

所以,在我国开展大学生孤独感的本土化定量研究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这也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有利于查明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的结构,澄清己有研究中的矛盾,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能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Tyler T R.Krammer RM.Whither trust?[J]Krammer & Tyler,1996.331-57.

[2]Hardin R.Trusting persons,trusting institutions,Strategy in Choice[J].MA MIT,1991.487.

[3]Krammer R M.Trust and Distrust in Organizations:Emerging perspectives,enduring questions[J].Annual Review Psychology,1999,50:569-598.

[4]Burt R,Knez M.Kind of third-party effects on trust[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1996,50:68-69.

[5]刘斌.“信任问题”研究评述[J].理论前沿,2004(4):47.

[6]王昭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2(3).

[7]M.Horowitz et al.The prototype of a lonely personal 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J].Research,and Therapy,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82.

[8]Malka Margalit.Loneliness amo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theory,research,coping,and intervention[J].Springer-Verlag New York,Inc.1994.5-9.

[9]Perlman D,Peplau L A.Loneliness:A source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M].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82.

[10]Stokes J P.The Relation of societal Network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to Loneli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148(4):981-990.

[11]Peplau,Loneliness amo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J].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82.

[12]Weiss,R(1974).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In Z.Rubln(Eds.),Doing unto others.(PP.17-26).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13]Russell D,PePlau L A,Cutrona,C E.(1980).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eale: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te validity evidenee.Joum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9:472-480.

第4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一、“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战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约3700字)

参考书籍:

第5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这个问题从来没有给张怡筠带来过困扰。作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博士,这个从19岁便决心“下嫁”心理学的台湾女人熟稔地将心理学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对于她而言,这并非难事,“我想的是怎么活出自己,而不是让别人定义、评价我”。

电视荧幕上的张怡筠形象堪称完美,知性、优雅,不乏机智幽默的言语抚平人们的情感伤痕。与大多数心理医生坐在办公室内为病人疗伤不同,张怡筠似乎找到了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平台:运用先进的大众传播平台,用更为知性有趣的故事来展示心理学的实用价值。连她自己都承认,她是个更人世的人。

“我愿意站在生活的层面,用高于生活的精神来指导生活。如果你站在生活的外面,纯粹用道德标准来指导大家是不够的。”

张怡筠在用自己的方式解构心理学的神秘感。可以说,她似乎成了大众和心理学之间密切勾连的最好中介。是她,让人们对教科书上冷冰冰的心理学语言有了更生活化的理解和运用。

幸福来自于平衡感

很多时候,人离幸福只是一臂之遥,却往往会擦肩而过。如果没有错过,那么成就的可能是一世的幸福。张怡筠对此感受深刻。

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的她,在高考报志愿时,系主任因为心理学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专业而不愿意签字,最后张怡筠说了一句话:“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幸福应该离我不远了。”因为这句话,张怡筠打动了系主任,才得以报考。

随后,她如愿以偿考入心理系,并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从1992年至今,为国内外600多家企业做过专业企管顾问和心理培训,并在国内多个情感类栏目中担当情感专家。

很多时候,她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

“在我看来,幸福来自于平衡感。你可以极端的有钱、极端的健康、极端的事业有成,但是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上呈现的状态就是幸福。从我的角度来说,在工作成就之余找到一个自在的平衡感,并能自我实现发挥价值、体现出正面的成就就是幸福。”

反过来说,张怡筠认为世间有三种人不幸福:第一种生活在过去的烦恼中;第二种生活在当下的比较中;第三种生活在对未来的担忧中。

生活中,张怡筠也非常懂得如何去宠爱自己,按她的话说,所有女人懂得宠爱自己的方式她都会去尝试。她会经常和女伴去逛街购物,重视阅读和思考,不吃辣的、不吃炸的、不喝酒、不抽烟、不吃红肉……

“我很会照顾自己,活着的层面需要有活着的动力,不会亏待自己。有时朋友也会问我,你这不吃那不吃的,活着干嘛呢。可是我认为这就是我宠爱身体的方法,因为我尊重我的身体,我不希望给它很多的垃圾,那当我善待我的身体的时候,我的身体就有能量来善待我。”

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张怡筠不会急着去洗脸刷牙,而是开始她自创的“情绪启动仪式”,她会去打开音响,放很轻柔的音乐,给自己泡杯茶或是热饮,然后坐在窗边边敷面膜边阅读三十分钟,她觉得这样做最能开启自己的能量宝库。

即使再忙,张怡筠也一定会在每周抽出两天时间放松自己。4月29日,在接受《徽商》采访时,张怡筠正在赶往机场的路上,假期里她选择飞回台北,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去年我在徽商名媛俱乐部的成立仪式上就和大家分享过关于时间的话题。现在很多人的日程表都安排得密不透风,其实挤出时间去放松并不困难的。”

张怡筠认为,很多时间其实都是属于你自己的――比如你走下楼梯的时候,比如你坐在出租车上的时候,甚至是你吃饭的时候。

这些碎片时间千万不能小看,因为正是它们,把紧张的工作切分成了一块一块。张怡筠说在上下楼梯的时候,放慢一下脚步,不要用赶火车的速度行走在楼道之间;而吃饭的时候,也要留一些时间独处,让紧张的大脑放松下来。在出租车上,则更是要多想想轻松愉快的事情,不要再苦苦纠缠于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做事的时候要快,但是生活的时候要慢。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容易得到幸福感。”

在接触过很多人之后,张怡筠惊奇地发现人们似乎渐渐在丧失慢下来的能力。“快做”几乎每个人都会,但是“慢活”却几乎成了大家鲜有的特异功能了,每个人都快惯了,根本慢不下来,其实这样的生活节奏本身并不健康。

“其实大家可以常常换个方式去生活,试着让自己慢下来,也许能收获不一样的生活快乐。”做情绪管理达人

张怡筠在和企业家的接触中发现,其实最令他们困惑的,往往不是事业上的问题,而是家庭、情感上的问题。而解开这些的问题终于被她在1996年找到:人快不快乐百分之百跟情商(EO)有关。

“EO对于人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可能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一个人的成功,80%决定于智商,20%决定于情商,我们把它称之为“情绪生产力’。”

张怡筠说,情商也分很多种,可能有些人在事业上是情商高手,但是在处理家庭情感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聪明了。大多数人总想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改造身边的人,去建立自己的幸福天堂。可是,最终他们都会活得很辛苦很疲倦,也很快就会老。

张怡筠曾经有一个朋友是比较优秀的女企业家,她很优秀很能干,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把老公当员工来骂,每当比较生气的时候,不管旁边有多少外人都会难以克制自己。

有一次,张怡筠和一些朋友跟这对夫妻一起出去吃饭,聊着聊着不知说到什么事情,女企业家突然问开始训斥老公,让张怡筠和这群朋友非常尴尬,便各自找理由纷纷离席。

后来有一天,张怡筠偶然又碰到了这个女企业家的老公,他偷偷地跟张怡筠说了一个秘密。他曾经下定决心要离婚,要投奔自由而且愿意净身出户,不带走一毛钱。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这个男人的看法。

有一天夜里,这个男人突然胃很痛,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撑了半个小时后他还是忍不住坐了起来,老婆也被他吵醒。这个男人此时已经疼痛难忍,而外面下着滂沱大雨。女企业家赶紧起床拿车钥匙,从来都有专门司机开车的她已经很久没有开过车了,最后在二十四小时药房终于给她老公买到胃药。

当女企业家浑身湿漉漉地跑回家,把药和开水端到老公面前时,这个男人没有去接,而是伸手把被子往上拉遮住他流泪的双眼。从此以后,这个男人决定不再投奔自由,决定留在这个婚姻里。他知道虽然老婆嘴巴是厉害一点,但是她心里还是有他的,对这个家是有爱的。

“其实人要得到幸福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要看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张怡筠认为要想成为“情商达人”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学会随时随地察觉自我情绪状态,然后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拯救负面情绪,与压力和平共处;时时激励自己达成目标;能够察觉别人的情绪状态;与自己的情绪互动,将心态调整到最佳。

我的爱情日日保鲜

在大众眼中,张怡筠是位Mrs.Allknow,她也在大学教授、企业顾问、畅销书作家和心理节目主持人多种身份之间切换自如,似乎没有什么能难倒她,那么,她最喜欢自己的哪个角色呢?

答案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张怡筠最认可最在意的是“做我老公的老婆”这个角色,她毫不讳言“老公是她的心灵力量的源泉”。甚至直到现在两人也会互相耍宝,互发甜蜜的短信,甚至会在她敷完面膜后,将带有她体温的面膜贴到老公的脸上,“尽管我之前很排斥男人敷脸,但后来我觉得这样做很有生活情趣,非常有助于夫妻的感情。”

与老公李康文相识在她19岁那年。到现在张怡筠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当时的李康文留着长发,系了根红色发带,衣服破破烂烂的,脚上是红色的厚袜套。如此怪异又朋克的装扮,让张对眼前这个长发摇滚少年并没有多少好感,以至于此后两人交往时,朋友都以为她是在做心理学实验。

毕业后,两人一同前往美国留学,与这个有趣的人相伴让张怡筠开始了愉快的留学之旅。有一年情人节,两人一起出去玩。大雪天里张怡筠冻得连步子也迈不开了,李康文背起她就往回走,就在那一瞬间,张怡筠的眼泪掉下来了。那一刻,她知道身边这个人值得托付终身。

有一年张怡筠过生日,她拐弯抹角地提醒了老公半天,就问了等来“生日快乐”这四个字,可是直到挂了电话还是没听到那四个字。第二天她的朋友包了个舞厅为其庆祝生日,可是老公却打来电话说自己不能回来了,这让张怡筠很沮丧。正当大家要切生日蛋糕时,突然整个舞厅暗下来,舞台中央发出一束五色光束,只见李康文就这么“从天而降”了。他穿着燕尾服,拉着小提琴出现在张怡筠的面前。张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抱住了他,两个人在优美温馨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因为身体不适,张怡筠神情有些憔悴,可是李康文的话让她感动地当场落泪,“这个姑娘19岁的时候我就遇到她了,我见过她22岁、32岁和42岁的模样,我发现,她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像一朵绽放的鲜花……”

在选择对方为伴侣时,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对未来的期待而做了慎重的选择。可是,往往自己选择的婚姻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走到最后,张怡筠发现很多婚姻的破裂都是因为吵架时说了难听的话、伤及了彼此的自尊心而导致的。

“如果非要吵架,那不妨吵一个有‘格调’的架: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不要翻旧账;不去回避或漠视,因为冷战比争吵更受伤。更要坚持三要:在生活中要轮流说话,多沟通;要经常对彼此说出感受;要愿意道歉。”

如何让事业和家庭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是很多女性的困扰,而张怡筠却从没有面临过这个抉择,因为她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对她来说,家庭和事业在她的生活重心中会维持在60%和40%,她不会也不愿意以家庭为代价得到事业上的成就,这个从来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因为我知道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都能得到快乐,如果以家庭为代价,我会放弃,因为我认为能在工作上得到幸福和自我实现的方式比较多,然而家庭就只有一个,在这个前提下,大家就会知道怎么样去选择。”

名媛非常谈

最为珍惜的财富是:幸福自在的心情儿时的梦想是:做心理学家一生中的最爱是:除了爸妈,就是老公

最钦佩的人是:妈咪,小时颠沛流离,却仍超级乐观健康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自豪:毫无方向感,却独自旅行过五十多个国家

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让他人的悲观变乐观的神奇魔法认为生活与事业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懂生活、爱事业平日里最大的爱好是:和老公一起阅读,互相耍宝

最欣赏女性身上的品质是:优雅真诚

最欣赏男性身上的品质是:幽默大气

最喜爱的时尚品牌是:许多都不错,但努力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全身最有价值名牌

第6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规划

中图分类号:U6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园林景观的概念

1.1园林的概念。关于园林的定义,人们一般采取的是园林界专家的说法。陈从周教授认为:园林是有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中和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埋水要造成一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这个定义主要是概括式园林是综合艺术品,描述了其精髓所在。孙莜祥教授认为,园林是有地形地貌与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合而成的统一体。这个概念则侧重于讲述构成园林的条件以及其特性。张家骥教授对园林的定义是: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物质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的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定义其都涉及到借助物体进行规划设计而达到所要求的目的的。

1.2景观的概念。景观原意是指风景,首先是一个地理学名词。但随着发展,在现代具有广泛的概念:地理学认为景观是一种地表景象,指相互隔离地段,按照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比如常说到的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文学艺术上认为景观即是风景,是艺术表现和再现的对象,比如山水秀美,原野广袤,都受到文学家和艺术家的描绘;旅游学认为景观是一种资源,是自然和人类经过长期的活动的产物,具备一定的利用价值可以开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园林景观实际上可以概括为采用山水、树木、建筑物等素材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艺术的设计而达到充当景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性。

2 宜人原则

园林景观是为人们的休闲、放松、娱乐而建设的, 所以必须应该以“宜人”为首要原则。当人们暂时放弃俗世事务, 信步来到园林里放松紧张的心情时, 园林作为一个栖息地应该提供给人们轻松、惬意、安全的氛围。那么在园林的建设中, 设计者应该考虑应用环境心理学。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 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 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 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都会对人的生活发生重要影响。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当设计师要布置一座假山或某种植物, 不仅要考虑它们的空间位置关系,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它与人的关系, 设计师应该通过一系列关系的设计来充分发挥这一景观设置对人心情、性情的陶冶。城市园林是一个公共性质较为强烈的场所, 互不相识的人们来到这里共同享受这一公共空间, 广阔的草坪、舒适的座椅带给不同人们相同的轻松感受。但设计者同样应该考虑到保护人们的私密性。私密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以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人对私密空间的选择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独处, 或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支配自己的环境或几个人亲密相处不愿受他人打扰。在竞争激烈、匆匆忙忙的社会环境中, 特别是在繁华的城市中, 人类极其向往拥有一块远离喧嚣的清静之地。这种要求在家庭的庭院、花园里容易得到满足. 而在城市园林这一公共空间也应该力求满足, 比如可以通过植物种植等设置来达到这个要求。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运用是创造私密性空间的最好的自然要素。设计师考虑人对私密性的需要, 不一定就必须设计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 但应要对空间有较为完整和明确的限定。一些布局合理的绿色屏障或是分散排列的树就可以提供某种程度的私密性, 另外, 园林中的座椅、方凳应该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 并可掩映在树下或草丛中, 从而可以使人们可以静坐其中,或读书, 或交谈, 或私语, 但彼此不会互相搅扰。

3 安全原则

城市园林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所以无论男女老幼在闲暇之余都会来此处寻找一份快乐, 但杂乱的人群往往会有不安全因素, 尤其老人和孩子这些弱势群体更容易出现某些突发事故。如某处城市广场, 一女孩在一个木马上玩耍时不小心将手伸入这一器械的连接空隙处而“难以自拔”, 当家人赶到时小女孩的手已受了严重创伤, 后在各方人员共同营救中小女孩才顺利脱险。所以园林设计者因该以此为戒, 在一些公共设施的安排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性。可在一些小池塘周围设置富于装饰性的小栅栏或种植密集的灌木, 以阻挡有人不小心跌落其中。在一些器械、玩具上要注意加固和定期维修, 以求人们能在此获得稳定感和女全感。

4 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的重要性以及思路

园林景观设计和规划是城市市容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合格良好的设计和规划方案不仅仅是植树、种草、摆放雕塑,而是要通过科学的种植规划、空间分布以及源于艺术美学的统筹设计。园林景观在满足美观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功能性的体现。园林景观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也可以为城市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居住舒适性。所以,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讲,园林景观存在着以下问题:

4.1整体上缺乏宏观调控。有些城市盲目的追求人造景观,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重复投资重复开发、建设,已经使得园林景观不再是精品已经沦为了粗制滥造,并且景观显得“供大于求”,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4.2规模盲目求大,景观内容贫乏简单。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很多地方都投资极高,有的甚至过亿元,占据大量的土地。园林景观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作为自然风光的补充,如果投资巨大并且占据极大的资源,那么就是本末倒置现象。同时,许多景观在设计和建设后往往内容比较雷同,缺少创意,也没有与当地的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模仿、复制痕迹明显,没有能够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景点,背离了政府开发的目的而导致很多园林景观最终废弃,浪费资源和金钱。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思路主要有:

4.2.1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设计规划。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关系到城市生态的改善和保护,因此其规划和设计必须要依据城市的生态环境,在注重美观与实用的同时,还要注重景观采用的植物、动物、建筑体不应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构成危害。在进行设计和规划时,要尽量采用城市原有的植物,避免由于引入外来植物而对本地的植物造成影响,破坏本地的生态环境;

4.2.2设计规划契合园林文化主题。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通常采用许多副主题进而突出主题,在进行设计与规划前,设计人员应该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分析园林建筑风格,了解原有建筑的故事以及所有的故事,并结合典故进行设计与规划。同时,可以根据选择园林景观的主题的场地地形、城市气候特点、人文背景等,确定设计主题,进而展开设计与规划;

4.2.3要以互动性为设计规划方向。通过互动性的设计与规划,可以为居民提供生活与休闲的娱乐场所,不仅要注重“景”的体现,更要注重人与景观的互动娱乐。比如可以通过水景来提升互动效果,也可以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水面秋千在满足人们欣赏的同时也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在注重景观价值的同时提升园林景观的娱乐可参与性。

5 结语

总之我们要力图营造和谐健康的绿色生态园林景观, 构建人与自然融合共处的生活环境, 将自然引入社区, 引向居民, 使居民亲近自然, 融入白然, 在自然中使疲惫的精神得到栖息。

参考文献:

[1] 王战江. 浅谈城市园林景观环境绿化技术的应用[J]. 园林规划设计, 2009, 08.

第7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孤独 心境 出处 感悟 理解

“孤独”一词的出处。

“孤独”一词在《礼记・礼运》的《大同篇》中,有这样几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意思是说:让老的各有适当的归宿,年轻的各有一定的用处,年幼的,各有赢得的成长条件,鳏寡孤独和废疾的人,都有都有受到赡养的权利,这是儒家的所谓的“大同世界”的景象。

“孤独”的定义

孤独有两种,一种是对自我意识的强烈注视,另一种相反是自我意识的流失。其实精确一点点来说(语言再精确,人也会误会),前一种是孤独,后一种是空虚。

“孤独”是文明所允许的野蛮人的缩影 ”这句话应该是前一种,我们的社会,让我们不像原始时那样必须相互间紧紧地团结,而又不能随意地向他人咆哮发泄,所以许多的自我意识别深藏。有些人当他的自我意识过于强烈时,渴望自身与他人的不同,就会切断与他人的联系、比较。这时孤独是唯一允许完整自我的时间和环境,因为不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是小的,所以说是“野蛮人的缩影”。

另一种是人的自我意识长期得不到伸张,得不到他人的肯定,会害怕表露出自己的意识而引来更多的批评,渐渐地会以他人的意识来模糊自我意识,所以一旦当他独处时,就觉得缺少了什么。其实他一直都缺少自我意识,只是在有他人在场时,他人的意识作为替代品使他忽略了这种感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孤独”的解释是形容处境单独冷清。在《新华字典》中“孤”有三种解释,而与“独”紧密相关的解释是: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独”有三种解释:单一、没有子孙的老人;没有依靠或帮助;只;唯有。能与“孤”紧密相关的是“单一”。

孤独是指一种可见的状态,同样也可以指一种态度。所谓孤独就是指没有人陪伴或者拒绝别人陪伴。作为状态来说,只要一个人有人陪伴着,便不是孤独的;作为态度来说一个人可以选择孤独,也可以选择不孤独,人在这一点上是十分有主动权的。

“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子严厉的,苛刻的评价、许多有孤独感的人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从而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持久的关系。

自我意识

除了突变的环境因意外,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建立,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他们很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正因为这样,他们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告诉别人,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特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孤独感。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不当,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往往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很容易导致他人的不满,因此,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也往往缺乏朋友,感到孤独。

情感障碍

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联的是害羞和恐惧,害羞和恐惧会使人产生逃避行为,从而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到了青年期,少年时代人际关系的特点继续发展着。但青年期人际关系发生着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从精神上脱离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新的友伴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对成人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竞争和对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际关系具有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特点。

孤独者因为采用消极的交往方式,并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而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与这些人交往常常让人感到不愉快,于是他们很难建立有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的人际关系。因而难以摆脱孤独。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基本社交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孤独者走出孤独的恶性循环,并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这些方案提供一定的希望,即孤独不必陷入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不能自拔。

怎样做才不孤独?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孤独感。有孤独感并不可怕。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习惯,就会变得性情孤僻古怪,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变成自闭症,这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了。 以下是克服孤独感的一些方法,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克服自卑

由于自卑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不敢与别人接触,从而造成孤独状态。这如同作茧自缚,自卑这层茧不冲破,就难以走出孤独。其实,人与人不可相比,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人都是既一样又不一样。所以,一个人只要自信一点,就会钻了出自织的茧,从而克服孤独。

外界交流

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客观上与外界交流造成困难,但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如当你感到孤独时,可翻翻旧日的通讯录,看看你的影集,也可给某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写信。当然与朋友的交往和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到孤独时,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需要并能体会到友谊的温暖。

勇于交往,与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时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例如,你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由于你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情感中,所以,你在他人热烈的气氛中会感到倍加孤独。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你应该懂得温暖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你自己。

享受自然

第8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名词:离群值(outlier)

释义:1、与众不同的人,局外人;

2、统计名词,离群值,指统计数据中明显和其它数据不同的数值。

【定义】根据统计学观点,当“巴洛特利值”偏离观测平均值的概率小于等于1/(2n),则该数据应当舍弃。

【解析】在数据世界里,离群值(outlier)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引起较大的系统误差,当这个数值超过一定概率时应被剔除。但在体育界,“离群值”却被用来衡量天才的标准,而这也给出了一个暗示:往往天才的另一面,就是麻烦。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格拉德维尔设定了一个恒定值——10000小时,意指一般运动员将用到10000个小时才能达到某个水准。而一些天才只需要十分之一时间就能达到,但格拉德维尔举得包括特雷西·麦克格雷迪(NBA前火箭队球星)在内的天才例子最终都成了大麻烦,巧合的是,巴洛特利的故事,也在这一轨迹中。

【解决方法】在统计界,出现离群值后最重要的是找出其出现原因,而不是将责任推给离群值将数值删除。巴神出现间歇性无厘头和屡屡让人费解的行为,他的教练团队理应在团队环境、战术激励、整体调整等方面做工作,而不是将责任都归罪于他一人。在此,我们建议普兰代利们采用统计学中“线性回归法”来处理巴神离群值。

巴神是个质数

名词:质数

释义:质数,也叫素数,指除了1和本身外,不能被其他任何自然数整数的自练数。

【定义】根据质数定义:“巴神就像一个质数一样,除了自己外,不能被任何足球秩序、人间法则、教练指导,球场作风、道德教条,以及任何所谓他的好朋友们所整除。”

【解析】和意大利青年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质数的孤独》里的主人公一样,巴洛特利同样有痛苦的童年(被亲生父母抛弃),同样孤独(因为肤色在成长过程中遭到歧视),同样无法拉近与人的距离(人们都当他是个笑料)。“没有人理解我,”他曾说,“除非我找到和我一样懂我的人,我就请你喝咖啡。”在欧洲杯上,另一个“质数”卡萨诺助攻他敲开了诺伊尔的球门,但遗憾的是这两个人也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因为质数学的另一个规律是“质数越大,相邻的之间离得越远。即使相邻最近,他们中间也永远有一个偶数,他们相似,却永远无法握手。”足坛存在着很多项巴洛特利这样无法被理解的人,卡萨诺、伊布、贝拉米、巴顿、阿德里亚诺、阿尔贝托、阿内尔卡……他们归属一类,却很难能一起坐下来喝杯咖啡。

【解决方法】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哥德巴赫、黎曼、欧几里得、维纳格拉芙、伯林纳克,还是费曼、哈代等,没有一个学者能够准确给出一个质数的通项公式,在足坛,“巴洛特利质数”已成为世界难解的谜题。但不是说我们对此就毫无办法。在现实中,质数被广泛运用于密码技术中,原理为:大质数乘积的因数很难被找到,即使运用超级计算机也无法找出那两个大质数的数值。这似乎说明了,尽管巴洛特利质数很难被破解,但教练如果利用他的特点,使球队战术更加捉摸不透,仿佛上了一道密码锁,任何球队难以破解。

巴神就是黑天鹅

名词:黑天鹅

释义:经济学中不可预测事件的代称。

【定义】经济学中对突如其来导致经济危机的事件称为“黑天鹅”,你不知道巴神下一步,正如经济学家不知黑天鹅何时来。

【解析】在发现世界上第一只黑天鹅前,人们都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巴洛特利作为意大利队第一位纯种的黑人国脚(比里维拉尼更黑),他的身躯和球场舞步也像桀骜的黑天鹅。而他无来由和让人费解的一系列乖张行为,就像那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一样,让人不可预测和带来极大的破坏性。撞车,闯监,掷镖,摆阔……在人们以为这个混小子无药可救的时,往往在关键时候,他却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塔勒布在他的著作《黑天鹅》中说:“人们总是有限的生活经验和不堪一击的人生观来解释这种不可预测带来的危机,结果总是被现实击溃。”欧洲杯半决赛上德国队应该能赞同这个观点。也许诺伊尔先生应该买一本《黑天鹅》看看。

【解决方法】在经济界,对黑天鹅的预防异常艰难,信息不对称(你和巴神的信息根本不在一个频道),认识有限和群体性思维差异(群体行为和巴神个人行为存在差异)都是重要原因,最麻烦的是,学界还存在“已知黑天鹅”(可以预测到的未知情况)和“未知黑天鹅”(不可预测的未知情况)。就像,我们可以预测巴神很快会给我们一个新的段子,但你永远不知道它何时和怎样发生。

巴神就是彼得潘

名词:Peter Pan syndrome

释义:一个在社会未成熟的成人,畏惧承担责任,依赖他人,害怕独处、不愿面对现实的症状。

【定义】“彼得·巴综合症”的表现就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计划不能持之以恒,依赖性强,这些症状巴洛特利都曾出现。

第9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心理健康尤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标准、种类、影响因素以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策略等方面研究的综述,力图把握当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最早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概念的套用与“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者不满于此,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ArthurS.Reber在其编著的心理学词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或称心理保健),一般用来指明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在良好的调节和适应中起作用的,而不只是精神上没有疾病就行。”〔2〕ArthurS.Reber主要强调了行为和情绪的调节和适应性在心理健康上的重要作用。

郑日昌、陈永胜等总结了心理健康的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弗洛伊德学派大多持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把这种对心理健康的消极理解称为“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另一种是指心理状态稳定,具有抵御挫折、迎接挑战、适应环境的良好人格素质,使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持这种观点。这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积极理解,也可简要地概括为“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3〕

关于心理健康还有其他几种理解。〔4〕心理学家卡兹那切夫等人主张从身心功能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们提出,心理健康既是个体保持和发展生理和心理功能的过程,也是个体持久地保持劳动和社会积极性的条件。

社会学家波姆(W.W.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主张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又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从临床心理学上讲,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心理正常范畴内的一对概念,而心理正常又与心理不正常相对,所谓不正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有鉴于此,并根据以上几种对心理健康的描述,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精神病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与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虽然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5〕

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幼儿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则应被视为情绪不健康。

3.意志健康。健康的意志一般表现为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的坚持性、明智的果断性、较强的自制力等。对于幼儿来讲,如果本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或完成的任务,却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点困难,如扣不上扣子、系不上鞋带,就哭鼻子;当产生某种需要时,如想要某件玩具或想吃某种食物时,就急不可待,稍有怠慢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等等,则表明其意志不健康。

4.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幼儿具有注意不稳定、做事的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某名幼儿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做事有头无尾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5.人际关系的适应。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亦然。如果发现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这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6.反应适度。人对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是正常的。如果幼儿表现为对刺激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冷漠,则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发展标准、临床标准以及社会标准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作出判断。

笔者试图通过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相比较来归纳出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特点。北京友谊医院宣教科提出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为:(1)智力发育正常(IQ大于70)。(2)情绪稳定而愉快。(3)意志力强。(4)行动协调,反应适度。(5)有良好的人际关系。(6)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6〕从幼儿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来看,两者的衡量标准基本一致,但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又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1.适度性。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强调与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不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反应的适度性。显然幼儿在情绪、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足,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幼儿在行为上反应过度或有过分表现,则应引起父母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根据反应适度标准,心理不健康主要与反应不适度有关。幼儿的不适度反应总体上看更多的是反应过度的问题。

2.发展性。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标准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分析幼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智力、情绪、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性还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青少年都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幼儿则只要求情绪健康、意志健康以及人际关系适应,更注重发展本身。另外,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幼儿的部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社会行为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三、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及其原因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有的问题和障碍。〔7〕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会自行消失,有些问题却会日益严重,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杜代章(1995)总结出目前我国幼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1)儿童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厌学等。这些问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们严重地阻碍着幼儿潜能的发挥,阻碍着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DavidGilliland等人认为心理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影响(包括气质)、家庭因素(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婚姻不和、教养态度不一致)和环境因素(住房和经济不利)等。〔8〕通过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母亲怀孕时抽烟酗酒等。如儿童多动症、神经功能障碍等受生理因素影响较大。

2.心理因素,包括气质和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等。如自卑和过分敏感等性格和情绪问题通常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等。大多数社会行为问题、不良习惯以及学习上的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心理品质以及家庭的气氛、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对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更多的是对父母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种家庭干预。可见,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四、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研究(Garmezy,1985;Rutter,1989,1990)显示,有三个关键因素可以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社会性和自主性;其次,家庭成员要温和,教养态度要一致;最后,要有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9〕幼儿的社会依赖性强,独立自主能力差,因此要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以及社会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影响很大,教养态度粗暴或不一致都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成员的教养态度不仅要温和,更要一致。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此外,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还应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园要建设良好的幼儿园班集体,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与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几个方面),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治有行为矫正、游戏矫治、家庭治疗、动物辅助治疗等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1.行为矫正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学习原理,运用奖罚方法去改变或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幼儿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这一方法在幼儿的补偿性教育中已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相关研究均表明行为矫正法有良好的效果。〔10〕

2.游戏矫治法。游戏矫治法是指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别的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获得情绪上的放松,最终认识自我,并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控制自我。其中,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则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而引起的问题较为有效。高峻岭总结出游戏治疗对幼儿的各种环境适应不良、攻击和反抗行为、焦虑或恐惧、情感调整障碍、自我意识异常、智力低下、残疾或学习困难以及精神障碍疗效显著。〔11〕

3.家庭治疗法。家庭心理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治疗性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性技术来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心理治疗首先对幼儿进行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再对问题幼儿进行家庭干预,对幼儿心理—行为障碍的治疗有良好效果。〔12〕

4.动物辅助治疗。动物辅助治疗是以动物为媒介,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使病弱或残疾个体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或者使个体通过有动物参与的活动,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进而能适应社会的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干预方法。动物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幼儿的焦虑,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尤其是可减少智力落后、注意缺陷、脑瘫等儿童的问题行为并促进他们的发展。〔13〕

五、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起步较晚,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比较薄弱,能够参考借鉴的文献比较少,相关的理论积淀不够深厚,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另外,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少应用于实践。有资料显示,美国有11%的儿童存在心理健康损伤,然而他们却只能依靠并不有效的健康护理系统进行治疗。〔14〕不仅美国有这种情况,其他国家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实践的研究与应用。与此同时,受弗洛伊德学派“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的影响,国内外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研究长期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协调整合模式转变,形成了只重“治病”不重“发展”的消极研究思路。

综合国内外相关资料,笔者发现当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1.研究对象全面化

心理健康研究最初关注的只是问题儿童,后来才对普通儿童进行研究,现在又加强了对天才儿童的研究。美国在1978年通过了《天才儿童法案》,各州开始关注天才儿童的需要,并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那时指导的范围较为狭窄和集中,仅仅涉及优生的学业跳级或者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学业成绩不良等方面。现在学者开始从认识—学业需要、个人—社会需要和经验需要三方面来关注天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天才儿童提供心理指导和咨询。〔15〕

2.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相结合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最重要的是应用于实践,真正为恢复或维护幼儿心理健康提供服务。随着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入,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心理障碍会对幼儿的未来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于是,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英国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CAMHS)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健康服务。〔16〕

3.研究本土化

目前学术界普遍注重本土化的研究,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美国和英国在这方面研究成果比较显著,我国以及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也都通过修订量表等方式,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本国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本土化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幼儿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的本土化方面,需要研究人员作进一步的尝试与拓展。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84.

〔2〕ARTHURSREBER.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93.

〔3〕〔4〕郑日昌,陈永胜.儿童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38.

〔5〕张丽莎.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中国健康教育,2001,(3):154-155.

〔6〕蒋月容,孟庆玲.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J〕.小读者,2005,(2):57.

〔7〕邓萍.浅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EB/OL〕.〔2007-01-20〕..

〔8〕〔9〕DAVIDGILLILAND,PETERGALLAGHER,JOHNGROWCOTT.Developmentsin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services〔J〕.ChildCareinPractice,2005,(1):51-61.

〔10〕黄伟合.关于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心理科学,2003,(3):475-478.

〔11〕高峻岭.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J〕.中华儿科杂志,2002,(5):271-273.

〔12〕JOELLENPATTERSON,LEEWILLIAMS,CLAUDIAGRAUF-GROUNDS,等.家庭治疗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

〔13〕宋玲,王雁.动物辅助治疗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9-93.

〔14〕GLIED,SHERRY,CUELLAR,etal.Trendsandissuesin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J〕.HealthAffairs,2003,(9-10):39-50.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