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澳门科技大学;办学理念;发展特色;国际交流
六、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交流,
服务大学和国家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近年来,澳科大招收内地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在逐步提升,请您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孙建荣:根据澳门政府和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的规定,澳门的学校首先要为本地居民服务,非本地学生的招收比例不能超过49%。2011-2012学年,澳科大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晚间学生)共10399人。其中,本地生5589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53.8%;非本地生(来自内地或其他国家、地区的学生)4804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稍高于46%。这是因为内地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家长近些年来对澳门高校的认识越来越多,尤其是对澳科大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从去年的报名人数、报名层次等情况来看,澳科大在内地的认可度提高了很多,报名人数远远超过了我们能够接收的人数。近年来,录取比例从原来的2:1逐渐变为3:1、4:1、5:1、6:1、7:1,报名人数相对于可录取人数的倍数变得越来越高。此外,从去年研究生的报考情况来看,很多考生来自内地的“985”“211”高校,而之前的考生以内地二本院校的学生为主。一本院校学生报名人数的增加和报名学生背景的变化,是澳科大生源质量提升的重要表现。
《世界教育信息》:招收进来的研究生就读的是授课式的研究生课程,还是研究性的课程?
孙建荣:这种课程是研究性的。目前,按照澳门高教法的要求,是不允许有授课式研究生课程的。现在,澳门政府正在修改高教法。如果修订版通过了,之前的一些做法也许会有所改变,但是,目前来说硕士课程必须是传统的研究性课程。
《世界教育信息》:香港的高校会为攻读研究性课程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澳科大在这方面有没有类似的措施?
孙建荣:目前是有的,但不是很多,奖学金的发放主要看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一般来说,香港地区或者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是在“入口处”提供奖学金,这是吸引优秀学生的做法。我们现在也在“入口处”提供一些资助,但还是在学生的结果这方面(“出口处”)做得更多一些。
《世界教育信息》:澳科大与内地的合作交流方式主要有哪些?
孙建荣:澳科大与内地的交流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是通过签约的形式推举保荐生,即签约学校推荐本校优秀的毕业生到澳科大攻读研究生。对这些学生的入学质量监控有两个方法,一是通过内地的研究生考试,二是通过澳科大的面试。另外,澳科大还通过培训项目加强与内地的交流。这种培训常被称为继续教育,是大学越来越重要的一个任务。澳科大通过国际学院为各地提供了很多培训,培训项目主要涉及教师发展、课程设立、教学评估等方面。比如,我们去年为内地院校做了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工程认证准备工作的培训。这个培训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当时内地刚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201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中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成为其预备会员。两年之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有望成为其正式会员。目前,中国工程教育毕业生人数和印度并列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工程教育毕业生没有工程师签字资格,这源于我们国家的这个专业没有经过认证。因此,教育部成立了认证委员会,积极与国际接轨。我们现在提供的培训就是帮助内地学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学会按照认证标准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
七、创新办学模式,提升国际化水平
《世界教育信息》:在国际化办学这方面,澳科大取得了哪些重大成绩,又拥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孙建荣:第一,澳科大的国际化体现在师资构成上。拥有学识渊博、造诣精湛、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创办优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师资建设方面,我校对教师招聘工作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期待,应聘人员要有一定的国际化背景(比如受教育地区在境外或国外)和在国外工作的经验。从人员的组成来说,我们希望教师队伍有多元文化背景。现在,我校的在职教师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我们今后会继续坚持这种做法,因为师资组成会直接影响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前,澳科大的教学方式有三种:一是用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二是双语教学(一般是汉语和英语),三是全英语教学。
第二,澳科大的国际化在课程上也有所体现,即课程的组成、内涵、教课方式要体现大学的国际化。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考察都要体现国际上的通常做法。
第三,澳科大的国际化还体现在管理方面。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有机的管理体制,那么,他的整个工作就不会成为一个整体。在管理方面,澳科大除了建立机制外,还进一步思考机制的实施和作用的发挥,这就是管制的方面。澳科大把权利从大学的校级一层下放到各个学院,以学院作为管制的平台。这样,学校对各学院院长的期待就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学院院长多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开展工作,现在是按照自己学院的理念开展各项工作。可以说,学院有了更高的自主性。当然,学院的理念和大学的整个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各学院在拥有高度的自主性的同时,不能忘记每一个学院都是大学的一部分,整所大学是一个整体。大学的完整性如何通过各个学院的自主性和具体运作展示出来,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第四,澳科大从质量监控来体现大学的国际化。现在,我们计划参加国际认证。这个认证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认证,而是院校认证。通过对整所大学进行质量监控和认证,可以使大学各方面的工作和国际上通常的做法进行比较好的接轨。认证本身是一个同行评审或审核的过程,这些同行都来自于不同的教育体系。尽管认证过程有相应的指南或原则,但是来自于不同背景的认证专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对各自体系和文化的认可。这些专家对澳科大发展的认可,更能体现出我们学校的国际化。这是一项很大的工作,不是通过短期或几年的操作就能完成的。
第五,澳科大也在其他方面(一些比较传统的、各个大学都在做的方面)进行着国际化。比如,鼓励学生进行海外交流,专门为优异生提供长、中、短期海外研习资助;大力支持毕业生在海外继续升学或就业,包括推荐学生升读海外研究生课程。另外,学校还开办了暑假培训班,为境外的学校做培训,这都属于大学国际化的一部分。
《世界教育信息》:澳科大在海外招生方面主要把目标放在东南亚国家,希望从学生的组成方面来体现大学的国际化。请问,澳科大在东南亚国家的招生比例是多少?
孙建荣:现在,我们把招收东南亚留学生作为战略目标里面的一个具体行动。对于招收的东南亚留学生的数量,我们不能期待过高,人数的多少还要和学校现在能够提供的课程服务相匹配。例如,我们现在的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中文,那么,这些留学生入校以后,对其中文的要求该如何处理,这是一个程序问题。因此,我们现在招收的人数还不是很多,不过会逐年增加。在此期间,我们会不断完善现有的体系。
八、加强战略思考,
打造国际学院的特色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国际学院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对国际化的要求更高一些。您可否介绍一下该学院成立的背景和特色?
孙建荣:国际学院是澳科大八个学院中最年轻的学院,成立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从学历教育来说,国际学院和内地大学的外语学院的性质是一致的,主要从事语言学历教育。目前,澳科大国际学院共有四个不同的学科或者课程。其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是学士学位课程;国际汉语教育(即对外汉语教育)是硕士学位课程。
为什么叫国际学院呢?因为澳科大是一所私立大学,他要求自己的体系精简、运转高效。我们没有像公立大学一样,设置一个专门负责对外交流或者大学国际化的办公室(如港澳台办公室、内地教育办公室、“外事处”等),而是由国际学院行使相关的行政职能,协助学校的各部门和大学在大学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我们提供的服务是面向整个大学的,比如其他学院做一些相关的大学国际化活动时,我们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如协议书的起草、具体的操作、资源的提供。至于我们为大学提供的服务,就是由国际学院举办的在大学这个层次上的一些国际交往活动。
《世界教育信息》:这是贵院的一个特色了。您如何展望贵院未来的发展呢?
孙建荣:对于国际学院的发展远景,我们有自己的考虑。一是传统的发展,我们叫做语言教学,比如增加语种、扩大现有语种的人才培养层次(从学士扩大到硕士、硕士扩大到博士)。
二是实现学院现有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学科交叉。目前,在国际学院学习三门语言的学生需要选修其他学科。比如,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选择其他专业(会计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人文学科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此外,如何把交叉学科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也是国际学院需要思考的,因为我们不想将国际学院办成一个传统的外语学院,即学生只是学习语言和文学。这种做法培养出的人才竞争力不是很强,学院学科的组成和内涵与社会发展的呼应度也不是特别高。
三是国际学院发展的层次问题:是立足于本科教育,还是在此基础上加强研究生教育?现在,国际学院开设了一个硕士学位专业,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也叫国际汉语教育。目前,我们在考虑是否要在这个基础上设立一个博士学位点。当然,从内涵、目标定位来说,这个博士学位点的设立还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能将其做成专业的学位点,因为博士是研究型的。目前,现有的高教法对专业学科有一定的规定,尤其是在博士层次,不允许大学开设授课式的博士学位课程。一般来说,传统的博士学位课程是一种学术研究型课程,学术研究型课程与我们对学科的设想应该有一个结合。如果我们立足于交叉学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这也是很多私立大学的一个具体做法),那么就一定要提高效率。相应地,我们对博士学位的办学目标就要做一些思考了。现在,我们思考的方向是管理方面,即我们不再去培养研究语言的高级人才,而是培养在这方面有一定语言知识背景的管理人才。这样的毕业生不管未来是在政府工作,还是在类似于像孔子学院的机构工作,在澳科大受到的管理方面的训练对他们来说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一点就是学科的整体形态。当然,澳科大还在讨论某些学科到底应该“落户”在哪个学院。这个还没有最终确定,除了传统的语言学习之外,其他一些学科也可能“落户”到国际学院。
《世界教育信息》:涉及到主修、辅修这方面的情况,澳科大现在有没有在做?如果国际学院的学生主修西班牙语,他们现在有没有可能去辅修其他的学科,或者说他们有没有可能拿到双学位?
孙建荣:澳科大现在已经开设了主修课和辅修课。国际学院的学生一入学就要进行第二外语的学习。从第一学年开始,如果学生主修的是英语,那么他们必须从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里面选一门作为第二外语。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选修课,如法语、日语等。
现在,双学位课程还没有完全考虑成熟。我们还在思考,双学位对于学校,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价值,同时还要符合澳门高教法的要求。
九、积极与国际接轨,
关注教育评估和教育认证
《世界教育信息》:您谈及的很多方面都涉及到了教育评估,比如澳科大在质量监控方面打算进行某种院校认证。国际上有哪些主要的院校认证机构?他们会颁发一些证书吗?证书的认可度又如何?
孙建荣: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做教育评估和教育认证,尤其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我在美国工作了几十年,从2000年开始一直在做院校认证,对这方面的信息了解得稍微多一些。从认证的层次来说,院校认证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对整个学校的认证,一类是专业认证。目前,专业认证做得比较多,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做,但是,至于院校认证,据我了解,只有美国在做。这和美国自身的体系有关,美国的教育体系不是全部由政府操办的,它采用的是一种分权的做法,就是教育质量由政府以外的部门进行监控,非营利性的认证组织承担认证的任务。另外,其他的一些相关做法,像评估、审核、审查等,也属于质量监控。大学排名是在学术之外的一种质量监控,它不只是质量的评价,更是社会的评价。排名是大学以外的机构做的,从社会的角度对大学的教育进行监控或者审查。一般来说,大学不做此项操作。虽然有的评估机构落户于大学里面,但是并不代表大学去主持评估。
目前,大家对排名的重点和大学内部质量认证的不同之处已经有所了解。其实,大学的本职工作(如教学)在排名过程中基本上是很难被测量到的。排名看到的只是大学的一部分职能(如科研能力、对社会的服务等),其教学功能很难从排名中反映出来。因此,院校认证可以和排名互补。
在美国,院校认证在以前是十年一次,现在是七年一次。这个认证叫做“门槛质量标准”,就是看学校能否达到最基本的门槛标准。最低标准的设定前提主要有两个:一是保护社会和老百姓的利益,二是保护社会和老百姓的安全。所谓安全就是参与的安全,当然这个和我们的食品安全不太一样。参与的安全是指大学毕业生的质量能否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交了学费、政府投了资,其利益就必须得到保护。上述两点是大学认证中两个最基本的目标。不像其他的评估、审核和审查,认证不做排名,只对院校是否达到最基本的门槛标准进行评估。因此,颁发的证书实际上也不是真正意义的证书。它只是一封信,或者说信的本身就是一个证书,最关键的是在网站上能看到某些大学进行过认证,却不会挂牌子。
《世界教育信息》:那是由谁来发这封信呢?
孙建荣:在北美国家,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都是通过认证机构来做的,专业认证有专业组织,这个专业组织也可能是多个组织的综合。
美国的院校认证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就是有六大院校认证委员会。这六个大的区域形成于100多年前,最大的区域是我现在工作的区域,叫做中北部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这个区域最大,管辖美国19个州内院校的认证,总部在芝加哥。第二大区域叫南部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总部在亚特兰大,管辖11个州,美国南部州内院校的认证都归这个区管辖。剩下的四个认证委员会比较小,即新英格兰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中部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西北部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和西部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其中,前三个认证委员会分别管辖4个州。最小的是西部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只管辖2个州。但是,其中的加州非常重要,另一个州是夏威夷州。
这几个认证委员会全是非政府、非营利的组织,由专业人士发起、广泛吸纳会员而形成。各个大学可以加入这些组织,成为其会员,所有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会员在做。这种参与性体现于同行认证。
问:近年来企业债券资金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哪些作用?2014年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是否继续增长?
答:多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坚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注重发挥债券融资对调结构、转方式的引领作用,为支撑项目投资资金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0年以来截至2013年11月底,企业债券累计发行32044亿元(2013年1—11月发行5700亿元)。从企业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结构看,9470亿元投向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项目,4786亿元投向水电、火电、太阳能、风能、煤矿等能源项目,4685亿元投向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987亿元投向保障房及棚户区改造项目,2464亿元投向工业领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并购重组项目,1030亿元投向水务项目,840亿元投向江河湖泊治理项目,639亿元投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513亿元投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其他投向还包括农业、旅游等国家政策支持领域的项目建设。企业债不等同于政府债务,但在企业债中,符合政府债务标准的部分都分别包含在了政府的各类债务中。
2014年,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我国金融市场的基本稳定,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在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环境下,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持续发展,稳步提升直接融资比重,规范发展城投债,保持企业债券规模合理增长。企业债券募集资金投向仍然要紧紧围绕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方向,根据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不断优化调整募集资金投向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问:近日审计署公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您如何评价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状况?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各项工作。中央提出要强化教育和考核,使各级领导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
2013年8—9月,审计署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全面摸清了我国政府性债务的底数,为立足现实、防范风险、完善制度提供了良好基础。经审计,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万亿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万亿元。应当看到,后两类或有债务并不会全部由政府偿还,这些债务大多有经营收入,只有在被担保人和债务人自身偿债出现困难时,政府才需承担一定的偿还责任。从审计结果看,2007年以来,各年度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实际由财政资金偿还的比率最高只有19.13%,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最高是14.64%。另外,到2012年底,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负债率为36.74%,债务率为105.66%。从上述我国政府性债务的指标看,均在国际通常使用的控制标准参考值(国际上一般以负债率60%、债务率90%—150%作为控制标准)以内,尚在合理范围,尽管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总体可控。尤其是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大部分是投资性债务,债务资金形成了大量的优质资产和经营收入,有利于当地经济增长和财源培育。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土地、矿产资源归属国家及集体所有,政府拥有相当数量的国有经营性资产,我国的政府性债务与一些国家的养老金等消费型、福利性债务有本质区别。应当看到,虽然政府性债务的局部风险有所显现,但政府融资平台规范治理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国家治理影子银行业务对多种高利短期融资已经有所控制。随着国家各项制度措施的跟进,政府性债务无序扩大的情况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消除财政、金融风险隐患。同时通过改革,将进一步明确政府性债务和企业债务界限,做到科学分类,明确责任,有效防止政府债务责任外延过大。
问:在防范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方面,下一步应该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答:应该说,此次如期公布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有利于增加市场透明度,提高市场的风险识别和投资选择能力,增强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信心。
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投融资平台公司风险的摸底排查和监测预警,落实偿债责任,杜绝出现局部性风险。2014年是企业债券偿债高峰,预计将有1000亿元城投债券到期兑付。我们正在进行企业债券风险的摸底排查,要求投融资平台公司按照约定落实偿债资金来源,切实防范投融资平台公司违约风险、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二是推进“阳光”融资,实行债务重组。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加大债务重组力度。对于高成本融资计划中明确用于项目建设的,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可申请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置换高成本融资,以低成本债务置换高成本债务,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因平台公司项目建设资金出现缺口,无法完工实现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可考虑允许这些平台公司发行适度规模的新债,募集资金用于“借新还旧”和未完工的项目建设,确保不出现“半拉子”工程。
四是2014年企业债券发行要继续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引导债券募集资金投向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扩大收购兼并化解产能过剩等领域,服务经济中心工作。
五是以“有保有控、支持重点、防范风险”为原则,坚持分类管理。以产业政策导向、企业信用水平、偿债保障安排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将发债申请区分为“加快和简化审核类”、“从严审核类”以及“适当控制规模和节奏类”三种情况的分类管理办法。
六是坚决刹住地方政府性债务无序扩张势头,区分债务情况实行差别化管理。要尽快出台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按照不同地区信用水平、负债规模和债务率等风险指标的不同,实施差别化分层次监管。要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严格政府举债的投融资范围,对有一定收益的地方基础设施项目,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可以进行投融资,对纯社会公益性项目,应以政府预算内投资为主,辅以必要的地方政府债券。
问:2014年企业债券工作在加强改革创新,提升对实体经济支持能力方面有哪些考虑?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我们做好企业债券的改革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2014年,我委在企业债券改革创新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责任制度,提高审核效率和透明度。切实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和改进债券监督管理。按照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加强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券发行核准预审工作交由省级发改委负责的有关制度设计,并定期对各省区市的预审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加强督促指导,提高审核效率和透明度。
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债券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覆盖面。
三是推广“可续期债券”试点,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可续期债券发行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地铁、城际轨道交通等投资大、运营周期长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需求。
四是扩大“债贷组合”试点,支持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完善由银行统一融资规划、统一债贷授信、动态长效监控、全程风险管理的融资模式,充分发挥债贷组合模式在成本控制和风险防范方面的优势,保证棚户区改造资金足额到位。
五是发展收购兼并债券,支持化解过剩产能。按照国家化解重点产业产能过剩的政策要求,创新企业债券品种,发展专项收购兼并债券,在发行主体、募集资金管理、偿债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范围和领域,为化解产能过剩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问:国家发展改革委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之一。请问,2014年在企业债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重点考虑?
答:抓好信用体系规划落实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由我委牵头会同35个部门制定的《社会信用体系规划纲要(2013—2020年)》已经上报国务院,待国务院批复同意后,2014年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如牵头开展信用城市试点,推动在行政管理事项中率先使用信用报告,加强信用服务机构自身信用建设,启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04-02
创新是国家繁荣昌盛的灵魂,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而培养创新人才是创新的基础,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惠州的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已形成相当的规模。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提升教育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当今,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几乎抛弃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需重新接受新技能培训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这也说明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专业建设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一定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惠州的现代服务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旅游度假产业、绿色产业已形成相当规模,各行业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知名企业。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作为基础,职业学校与当地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是必然趋势。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能停留在安排毕业生就业或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到企业参加简单的劳动生产挣取劳动报酬的层面上,要在专业建设上有所创新,使职业教育更适应企业需要,服务社会发展。
1. 校企合作共同创建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
职业学校只有为企业源源不断提供来之即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曾有教育部督导办负责人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存在专业适应性不强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能直接用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如果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出资建立实训室,使实训室的设备与企业生产一线的设备相同,并且学校教师和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开展实训课程,让学生在课程实训操作时与生产一线操作“零距离”接轨,让毕业生跨出校门就能成为企业的技术工人,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目前广东省LED封装产业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惠州LED封装应用规模较大,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及从业人员众多,产值和规模位居全省中上游。技师学院根据以上经济特点与广东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创办全国技工院校中第一个LED封装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院内建设实训工厂,校方负责出设备和教学团队,企业提供技术人员协助,共同为LED专业开展实训课程。只有这样的校企合作才真正做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培养的学生能直接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技术人才。
2. 职业学校为企业员工开设成人班,提供学历教育
珠三角存在一线技术人员难求的现象,招工难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企业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提供知识是留住员工的一个重要方法。职业学校可根据自身能力为企业的一线员工提供中专、成人大专学历教育,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学历、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学校根据企业对员工的知识、技术要求和学习时间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让员工在工作之余能接受教育。这种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的成人教育比社会上的成人教育在学习内容和时间上更有吸引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课程设置的创新
1. 课程安排的创新
(1)加强实践课程设置,重视学生顶岗实习课程。职业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很多职业学校容易受条件限制,犯“闭门造车”的错误。职业教育一定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从培养岗位能力着眼安排知识的有机衔接,增强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要求的衔接性,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做到学以致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操作性实践环节。现在职业教育中学生实习一般采用顶岗实习形式,学校要将学生顶岗实习作为一门真正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加强对学生实习的管理,不能把学生放入社会不管。学校要组织专业教师专门管理,给教师计算教学工作量,让教师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具体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日程安排、岗位安排、配套培训课程安排,要求达到的实习成果、学生生活心理辅导等;同时,老师要参与实习全程管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实习期间得到指导,能更深刻领悟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适用范围,避免在与专业对口的岗位碰到暂时的困难时放弃了所学专业,不利于自身长期的职业发展。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也让老师更了解工作岗位和企业的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培养适合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
(2)科学地将竞赛项目纳入课程。职业学校在将职业资格证内容纳入学生必修课程的同时,也可适当地将竞赛项目纳入课程,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般来说,各行业、级别组织的技能竞赛项目往往都是当前社会很需要的知识技能,学校在参与以上竞赛的同时也可以和合作企业根据岗位的需求共同开展竞赛课程。竞赛课程采用比赛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可锻炼学生的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职业学校在市场营销专业和房地产企业共同开设房产营销大赛,通过将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纳入竞赛课程,让学生在竞赛中更有效、更直接掌握企业所需能力,达到以竞赛为载体,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创新。
2. 课程考核的创新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都在强调教学改革。课程考核也是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课程考核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方向标。职业教育的课程考核要尽可能避免在限制的考试时间内让学生在试卷上答题的形式,在考试内容上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要尽可能避免死知识,重视能力素质考核。考核方式尽可能采用形成性考核,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专业课程可以采用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的实践作品就是评定成绩的依据。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授课方式的创新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教育中永恒的教学规律,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基础和特点研究、探索适用于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升高中碰到困难的学生,职业学院的学生也是高考时成绩并不优秀的学生,因此,创新适合于他们的授课方式势在必行。
授课方式的创新不在于具体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而在于对教学对象充分研究、了解后得出的一种教育观念。目前在德国职教运用广泛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让学生同时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被视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之一。广东省教育厅曾专门组织教师赴德国进行实践学习后在省内各职业院校广泛推广,受职业院校的广泛认可。该教学方法的特点是让学生以团队来共同学习;动态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学习综合性地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在实际行动中发现性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对课程要有一个系统的思路,要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发展,并相应提出或设计出既发展个性又注重全面平衡的教学方案。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可运用于实践教学,也可运用于理论教学,包括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大脑风暴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现场教学法等等。这种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选择恰当的项目作为载体,可使学生以较大的学习兴趣较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强调学生动机形成和核心能力培养。在培养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社会的创新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社会需求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职业院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需要为前提,更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产业建设发展和社会创新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创新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 服务 地方经济 发展 对策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院校着力在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抓好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需求的对接、科技项目与支柱产业的对接,可以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创新能力,是推动高校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对策如下:
1 调整结构,增强能力
1.1 科学构建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要科学构建学科专业结构,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要求,实行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培育地方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群。瞄准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
1.2 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学科、科研综合优势,以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为重点,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科研教学团队,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
1.3 增强高等教育服务能力。高等院校要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推进技术与资本融合、成果与市场对接、专家的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同企业家的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相结合,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开展面向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引导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农村和社区开展科技服务;大力开展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活动,全面实施“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
2 加强协调,促进合作
2.1 全力支撑产业发展。围绕地方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由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联合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集群、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企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发展战略研究、技术攻关、智力服务和人才培训,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
2.2 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产学研对接。高等院校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产品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黄冈的高校就依托大别山林业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大别山旅游与文化研究中心、黄梅戏曲研究中心、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转化一批成熟项目,确立一批创新项目,储备一批前瞻性项目。
2.3 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沟通,定期组织信息会、科技洽谈会、科技成果展示会,建立行业需求与高等院校成果信息对接制度。鼓励高等院校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提高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立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目标管理制度,积极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建立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激励机制。
3 创新机制,提高效率
3.1 创新高等院校科技管理体制。高等院校依据应用研发和科技服务工作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机制,对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及业绩考核中,应重点考核其成果转化创造的经济效益及企业的评价。建立和完善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高等院校教师以职务成果创办企业,允许职务成果作价入股,推动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推行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重奖获得重大研究突破和重大技术发明、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效益的科技人员,维护高校科技人员从事科技研发和服务的合法权益。支持高等院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研究和自主创业。将自主创新、知识贡献、产学研合作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估指标,评估结果与高等院校获得办学支持、资源配置等挂钩。
3.2 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基地、科技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资源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完善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和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创新资源信息库,强化高校科技资源向社会、企业开放共享。建设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加快“产学研用”相结合,以整合的资源、技术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相互聘用各类人才,推进人才资源共享。
3.3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按照创新平台功能确定不同的投入和运行方式,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财政、金融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要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基础创新平台建设。
3.4 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出台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法。政府每年遴选几十家企业作为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并挂牌,挂牌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支付给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工资支出,符合条件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共担顶岗实习风险机制。
4 领导支持,监督保障
4.1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由地方发改委、商务局、经信委、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和相关行业、企业参加的市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协调机构,在信息服务、科技立项、扶持政策、经费支持等方面,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服务。
4.2 强化部门责任。各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要加快制定并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为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3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本行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立足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吸收、承接、转化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能力,提高接受高等院校科技辐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与高等院校合作的内在需求,形成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发展机制。
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大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专项经费投入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产学研合作项目资助计划,对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的高等院校提供配套资金,对科技创新发明团队或个人提供奖励经费。
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各类科技计划中,设立面向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专项。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政策引导,对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的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博士点和硕士点设立等方面争取政策扶持和倾斜。对高等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建设等要给予指导和服务。
行业、企业要营造有利于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开展工作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
4.4 建立督导评估机制。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协调机构要对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项督导评估。建立督导评估结果公示制度,把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等院校、企业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产学研合作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意义,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模式,大力表彰奖励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先进典型。
参考文献:
[1]冯晓宁.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与路径探析[D].河南大学,2010.
[2]张娜依.我国高校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关键词:高职教育;科研工作;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07
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三大基本功能。普通本科院校,三大功能并行,其中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高职院校具有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双重属性,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是各类教育中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类型。办学类型与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的特殊性,其科学研究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服务,与普通教育相比,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更为突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2014年7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研讨会上强调,高职院校要与行业企业联动,重视应用科研能力建设,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尽管从顶层设计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比较明确,但落到学校层面,科研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科研组织相对薄弱,教师积极性不高,科研成果转化数量少,项目研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社会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针对上述现状,笔者就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完善科研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社会服务长效机制
1.1 完善组织架构
学校成立科研与社会服务建设项目工作组,下设工作办公室,挂靠在科研处或校企合作办等部门。工作组的职责主要是统筹规划,协调资源,研究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保障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科研处、财务处、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继教学院、团委及各系部落实专人负责,建立上述部门定期会商联动机制,切实推进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1.2 完善体制机制改革相关制度
出台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完善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建立支持广大教师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加大科研投入,支持科研人员在岗离岗创业,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将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等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规范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放开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潜心科研的积极性。
1.3 创新科研组织管理形式
建立学校、院(系)两级科研管理体制。在学校科研政策的指导和考评机制的引导下,使院(系)在科研项目评审、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拥有足够的科研管理责任和权利,充分发挥院(系)在科研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同时,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跨领域组建科研创新团队,遴选学院各部门优秀科研人员,联合有关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凝聚行业、企业科技创新资源,专兼结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增强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1.4 探索混合所有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可以探索将政校行企共建的科研和服务平台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进行建设,成立理事会、顾问委员会等机构,在体现公益性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形式运作,以此充分调动建设多方的积极性,激发科研平台的活力。
2 加强科研人才培养,重视科研和社会服务队伍建设
2.1 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
围绕学校科研重点研究和重点服务领域,实质引进和柔性引进并举,争取引进一些具有博士学历(学位),有符合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前沿研究项目,与学校目前专业群研究领域发展一致的领军人物;加强与科技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联系,柔性引进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专家担任特聘专家和特聘教授,指导项目研究和带培科研骨干。
2.2 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团队建设
对接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学校重点专业的人才优势,培育以新技术、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研发与服务团队,主动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应用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2.3 培养科研骨干力量
按照“择优选拔、目标考核、动态管理、成果导向”原则,启动技艺大师、青年科研骨干教师等项目,强化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逐步形成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技和社会服务队伍。
2.4 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
为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学校应切实落实科技主管部门的政策部署,鼓励科研骨干教师积极申报“科技特派员”,开展向企业、农村派遣科技特派员活动,主要通过技术支持、技术指导、技术咨询、项目申报、人员培训等方式开展全方位社会服务。
3 搭建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撑应用技术研究
3.1 建设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技术研发水平,依托重点专业及专业群,以市场为导向,集聚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的资源,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此加强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人才提升,进一步调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加快协同创新中心成果的产出,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组织学校教授、博士及科技骨干力量积极承担横向项目,设立政校行企合作开展科研专项项目,鼓励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教师积极服务企业,为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3.2 建设重大科研服务平台
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模式,以平台建设和项目研究为载体,打造重大科研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孵化高水平的科研合作成果,支撑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3 建设咨询服务中心
针对文科专业教师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还存在临时性、随意性,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服务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可以整合管理、财经类等专业骨干教师,引进校外专家资源,成立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社会发展与咨询服务中心等咨询服务机构。拓宽服务领域,确定稳定的服务对象,落实咨询服务项目,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打造社会服务品牌,为当地政府及中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决策咨询服务。
3.4 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以专业为基础,与专业建设紧密对接,鼓励条件成熟的专业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领军人物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工艺技术、新产品研发、带徒传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创新提供平台,力争产生一定的社会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技术研究、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合适的岗位。
4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1 成立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机构
学校成立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配备专门人员统筹指导和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在高等学校、行业、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消除瓶颈和障碍,出台相关制度,推动、组织、协调、激励各方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科技创新信息对接平台,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加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力度,以此作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4.2 设立科研成果孵化基金
利用自有资金和引入社会资金共同设立科研成果孵化奖励基金,资助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有效实现学校科研成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3 进一步优化专利结构
鼓励有条件的院(系)积极组织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与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企业科技人员共同解决企业生产和新产品研发中的技术难题,重点支持发明专利、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
4.4 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
改变科研评价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实行分类评价,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等科研业绩等效评价机制。将市场技术创新需求、知识产权运用及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等作为应用技术类项目立项、验收及资金资助的重要内容;将专利授权、行业标准制定及成果转化等作为工科类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朱磊.地方院校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4,(05).
[2]杨聪,孙宾宾.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8).
关键词: 普通高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机制
0引言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所提供的服务均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国家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更需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为解决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重复设置、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低下、学科结构单一等问题,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00年对252所普通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本科院校199所。其中,合并32所,划转教育部管理36所,划转地方管理127所[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后,这些高校在行业、政府、社会之间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总体来看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很多高校抓学术,轻服务,进而导致高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第二,高校社会服务的定位不明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高校忙于扩大招生规模,未能及时定位。服务定位直接决定服务质量,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从而导致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第三,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许多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差,其社会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缺少话语权,同时在服务的技术层次上一般以中间技术为主。第四,社会服务效益低。从经济效益上讲,高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获得的经费有限;从社会效益上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评价、社会赞誉不高。最后,普通高校因其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使其学科专业和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高校很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优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解的偏颇,也与高校在走向社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行为有关。
1.2 高校服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出了贡献。但目前主要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改制后,高校学科结构发生变化,总体呈现出“多科化”、“去行业化”甚至“综合化”的趋势,削弱了高校传统的学科专业特色,使得高校渐渐远离行业。第二,高校与原行业之间的沟通渠道狭窄。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不断被弱化,进而原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也日趋减少,从而导致高校发挥传统特色优势、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进一步缩小。第三,高校来自原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锐减。改制后,使原行业部委对这些高校的支撑弱化,经费投入减少甚至取消,政策上也没有倾斜。最后,高校本身对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普通高校实力下滑,导致这些高校对原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行业优势日益消退,甚至产生了不断被边缘化现象。
总之,高校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以上问题,多源于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探究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内部动力,旨在更好地满足行业和地方的服务需求,形成普通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良好的内部动力机制。
2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及相互关系
所谓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服务系统内部各主体对服务产生的内驱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只有把外部动力因素的作用真正转化成内在动力,才能实现其动力功能,形成真正的服务动力。
2.1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包含了三个主体,即普通高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下面就从服务的三个主体来阐述其内部动力因素。
2.1.1 普通高校内部动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普通高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政府在加大对教育力度的同时,也对普通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通过评估等手段,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若办学水平不能达到一定要求,就会被淘汰出局。普通高校相对底子薄,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二是, 高校之间竞争激烈加剧。全国有一千多所高校,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普通高校在政策上倾斜、师资队伍建设、生源及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无法同中央部委所属的重点高校相比,从而导致资源更倾向于实力强的名牌高校集中。三是,民办高校、私立高校等多种形式的高校迅速崛起, 电大、自考、 成教、函授等不同办学层次冲击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求生存,谋发展,就需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原所属行业,拓展自身特色,同时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与地方的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通过服务,获取资源。因而,普通高校需要以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来获取资源以谋求发展。
2.1.2 行业内部动力近几年来,我国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低碳经济已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这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具有本行业齐全的学科专业门类、综合的行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与行业企业联系密切,与行业协会、学会和行业科研院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较深的感情,在本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着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跨度大的学科交叉以及数量巨大、源源不断脱颖而出的创新型人才,使其在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制定行业科技发展规划、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而且,普通高校能够无私地、全心全意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服务。积极承担的科研任务,且大多数均有较明确的为行业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的应用目标。其科研团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人员来自工程或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实践,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1.3 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信息的创新、处理、应用等因素的整合能力[2]。而作为面向社会,竞争性地提供知识产品、教育培训和科技服务的社会组织,普通高校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等方面恰好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当地社会对普通高校也就不断产生新的期望和要求,要求高校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为其解决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和领导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会整合地方的各类教育科技资源,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积极地对普通高校的社会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的行为,客观上也构成了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强大牵引力。
2.2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之间相互关系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三大主体的内部动力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系统。在服务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会随时产生多种作用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动、推动作用,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产生阻滞服务的进行。所以,在服务过程中,应仔细深入研究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所涉及因素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使各动力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积极作用,避免各因素的消极作用,以形成利于服务健康运行的合力,推动服务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这个系统中是以普通高校为纽带,服务行业与地方,同时通过服务,又拓展了行业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因而,构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的构建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涉及三个主体以及多个层面,是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构建其内部动力机制。
3.1 人才培养机制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自身原行业高校特色和行业的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3+1”模式,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教育上,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上,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各专业的特点,抓好预测并事前设置,部分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从而毕业生毕业后就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研究生培养上,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沟通与联系,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计划,并组织该项计划的实施,积极制订、实施高校为地方企业和行业培训人才,并为企业员工和行业系统单位员工开设学分或非学分课程的计划,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3.2 科研机制科研要面向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与地方企业搞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地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①科研工作紧紧围绕行业和地方社会发展的重点,促进行业和地方重大问题科学地解决。普通高校的科研只有紧紧围绕“科教强省”、“科教兴市”等地方发展战略,从原行业和本地区资源出发,注重捕捉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对策研究,才能找到三者相互发展的“耦合点”,更好地服务于原行业和本地区的建设发展。②建立成果对接机制,提高行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成果的对接机制实质上就是成果的流通渠道,普通高校要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要积极邀请或聘请社会、企事业和行业方面人士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在科研计划、科研立项,乃至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努力与行业和地方联合,加快产学研合作,从而取得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并要加强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的信息沟通,如积极参加技术交易会、网路信息沟通、开展厂校联合等。
3.3 服务机制为了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普通高校还应建立一些实体性或半实体性的专门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或实施校地、校企合作事宜。这些机构包括: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合作研发机构、信息咨询中心、校企联络办事处、董事会等。
3.3.1 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供成果转让一站式增值服务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三边合作中,普通高校可更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等活动中,为此,可建立专利技术推广机构。美国许多大学都建立了大学专利公司,专门提供技术转让服务,推销科研成果,同时也帮助大学教师确定商业上可能有利的研究项目,承担各种专利任务[3]。这样可以凭借行业和地域优势,加强横向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3.3.2 以互补性为基础,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共建研究开发中心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一些高新技术、尖端技术项目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技术交叉集成性,开发难度大、耗资大、风险大,共建研发中心可以共同承担的。
3.3.3 信息咨询中心普通高校是行业和区域信息中心,理应成为行业和政府的智囊团、行业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参谋。普通高校应该主动接受行业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委托,组织有关科技人员,为他们进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对策及其它专门的重大决策,或重要产品的研制、开发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制订确实可行的方案,为行业与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3.3.4 校企联络办事处联络办事处是实现高校与行业、地方“对接”的重要平台。学校设立企业联络办公室,帮助教师与行业、地方企业牵线搭桥,以便建立固定的、畅通的联系渠道。
3.3.5 高校董事会和校友会普通高校应通过建立董事会密切与行业、地方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与行业、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行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相互协作与支援。同时,董事会和校友会是普通高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学校的重大事项应该由董事会参与,使普通高校更好地适应行业与地方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校友会可以协调高校与行业、社会的关系。
3.4 保障机制普通高校要长期、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就高校科研状况而言,目前普通高校中有很多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主要是职称评定,看重论文的发表与成果的评审与鉴定,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缺少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因而,普通高校要发挥自身管理机制灵活的优势,调整政策,整合资源,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他们积极为为行业和地方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从管理体制而言,目前部分普通高校既接受教育系统纵向管理,又接受地方政府横向管理,束缚了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能力的全面发挥。为此,在管理权限上,要扩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决策统筹权,让地方政府通过经费评估、监督等手段调控高校,使高校主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教育法规上,既要明确对高校与社会双方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又要对高校内部在为行业和地方建设服务中的人员编制、职称评定、收入分配、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保障服务地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2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湖北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总结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基础上,着力探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途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2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G587);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3A041)。
作者简介:李慧(1981-),女,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讲师,华中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李萍(1987-),女,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5-01-20
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经历了由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过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使之充分发挥推动湖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湖北省高职院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围绕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力度。
第一,初步建立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产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度报告》显示,2012-2013学年度,湖北省共有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55所,包括3所公办高等专科学校,41所公办高等职业学校,11所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6所)。湖北省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44.83万人。
第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湖北省实施职业教育“319工程”,开展职教园区建设,组建各种层次、不同行业的职业教育联盟,建立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实施“楚天技能名师”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三,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实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与其对应的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四,充分发挥湖北高职院校技术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创新、咨询、推广和服务。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湖北省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产业界等方面的重视,也做出了许多成绩,但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职教育设置专业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市场需求不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被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不少区域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又十分匮乏。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按“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评价要素来看,学校专业设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质量上,尚不能体现“高”;从结构上看,武汉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对应的专业还不具规模,如动漫、文化创意;与武汉市千亿产业对应的专业仅有汽车;从总体规模上看已经具备,但存在均衡性问题;从效益上看部分专业的规模效应还未体现,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也是湖北省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由“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高技能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可知,到2015年,湖北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与2008年相比,7年之内增加5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5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25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1%以上。由表1可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在校生数较少,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由表2、表3可知,面向“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纺织、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几乎还是空白。
2.2 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客观来说,高职院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不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攻关能力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其专业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相比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十分匮乏,课堂讲授与企业生产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使得教师开展的社会服务与企业的要求不对接,服务效果不够理想。
2.3 服务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宽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的内容还比较单一,还只停留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上,缺乏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
3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前身为“两湖总师范学堂”。学校办学条件良好,设施先进,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0个,校外实训基地166个,馆藏图书121万余册,现代化信息网络覆盖全校。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教职工840余人,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涵盖12个专业大类,制造、文教、土建、财经、电子信息、旅游、艺术设计7个大类为我校重点建设与发展专业大类。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一直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鼓励和支持广大师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在服务中形成优势,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才能提高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3.1 明确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高职教育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承担起经济发展中技能型人才保障任务。学校坚持“五个三”的办学理念:“面向现代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三个面向),坚持“城市导向、区域导向、市场导向”(三个导向),瞄准“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三个方向),实施“高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三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就“能工巧匠、岗位专家、行业大师”(三种层次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与差异化发展。2014年,学校进一步确定了“服务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市场紧扣产业设专业;服务职业人才培养,依托行业深挖内涵建专业;服务国计民生工程,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兴专业”的总体思路。专业结构布局以土建、教育类专业为特色(行业、企业背景),以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为骨干(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以财经、文创、管理、服务、传媒类专业为重点(生产、生活类服务行业)。
3.2 以“订单培养”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
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如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在校区内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联合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举办“长安福特订单班”。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科达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开设“新型墙体材料制造生产副厂长”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将成为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订单式培养,该校机电学院焊接专业毕业生月薪超过6 000元,打破了高职毕业生拿不到高薪水的成见;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生均6个岗位,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汽车类、建工类、机械类等专业近年来就业满意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3 精心打造职教集团,积极构建区域校企交流平台
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紧密联系。截至目前,该校已成立和加入了五个职教集团,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与近300个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合作开发与设计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程、实训手册;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接纳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因其成熟的文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企业管理、较强的就业岗位储备,成为学校校企合作的可靠战略伙伴。如,该校学前教育学院以武汉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为依托,通过各级专家评估并获批承担《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高考》组考资格。
3.4 发挥各二级学院特色专业比较优势,面向社会服务城市
学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现武汉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其中不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及电信学院承担“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基地主要承担汽车维修工、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等7 个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实训及鉴定基地工作。职业网球学院、外事外语学院积极服务WTA顶级赛事。赛前,网球学院承接了此次活动600 多名志愿者的培训,全院师生全程参与、成功策划并实施培训方案。电信学院智能楼宇专业师生共同走进“国家级城市住宅试点优秀小区”常青花园社区,对社区高标准道路、水电和现代化的电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并帮助维修社区监控系统;参与社区信息采集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信息查询网站系统,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义务为社区开办电脑培训班,为大家讲解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为城市社区提供服务。
3.5 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增强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能力,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外派120多名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走进课堂,并为行业大师成立“服务大师工作站”,请他们定时到实习基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服务领域。
3.6 学校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各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项目
学校注重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开发,既服务了区域经济,也锻炼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企业服务能力、技术指导能力、项目研发能力。机电学院与武汉交科港口机械工程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张家港保税码头汽车滚装物流系统规划分析项目。建工学院与新八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合作签订协议,为对方制定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施工方案,所编制的《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质量》QC 成果获得湖北省建设工程一等奖、全国建设工程二等奖。财经学院教师担任上海库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调研项目的项目经理。创艺学院教师参与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WTA 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和平台宣传工作。汽车学院教师参与武汉市泽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骐铃系列车型车辆及部件的设计开发、售后技术文件(维修手册、零件图册、使用说明书)的编撰。机电学院教师参与焊接技术专业教师、科玛公司人员共同开发“焊接教学训练模拟器”软件。酒店学院教师为多家知名酒店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学校还承担了工作室项目。如,建筑工程学院的“造价工作室”承接工程造价项目。酒店管理的“中国服务大师(湖北)工作站”为酒店行业提供营销咨询、开业策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经营分析、管理顾问、餐饮连锁推广等服务;为专业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考证、酒店兼职、实践教学等服务。学校一直支持各学院、各专业教师积极依托“产学研”项目服务地方,2014年度,学校有7项“产学研”项目获武汉市教育局立项。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追求生源扩张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内涵发展、品牌构建、凸显特色、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现实趋势下,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服务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服务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汪立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
2 史晓英.高职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的途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 雷久相.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研理论,2012(36)
4 李慧.高职院校服务湖北经济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11)
5 王霞.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
6 付义朝.湖北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6)
一、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医疗卫生设施缺乏,导致“因病致贫”的人口增加;人地关系矛盾恶化,失地严重,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②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增长乏力。农村劳动力已经由过去的数量过剩转向了现在的结构性的人才短缺。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③地方财政困难,到期债务无力偿还,影响政府形象。现有的政府转移支付机制还不能立即有效地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地方政府还债压力大,影响了政府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其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二、财政工作服务方向
针对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上述问题,我认为财政税收部门需要转变服务方向,发挥财税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向农村投资。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外,适当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转移,参与农村建设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通过税收减免,税前抵扣,提供优质纳税服务等措施,支持民营资本投入农村建设。适当放松进入限制甚至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基础教育建设,针对不同层次群体提供不同的医疗和教育服务。民营资本向农村转移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有利于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二)为回乡创业农民工创造优质的税收环境。由于政府鼓励和其他因素,已经有大批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回报农村。他们有一定的技术和资本,又熟悉市场,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受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如:前期资金少,税收知识缺乏,财务管理风险大等。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可以为农民工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提供资金支持。包括:①适当减免企业创办之初的税收,提供资金扶持,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②普及税收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
(三)在农民培训方面,需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人才是农村建设中短缺的资源。通过财政支持,利用原有的政府各级培训机构,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思想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此外还要改变以前的培训模式,由单一的技能培训向多元培训教育转变。既要培育他们的技术技能,又要培育他们的市场市场生存能力。
[关键词]高校科研仪器设备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 对策
[中图分类号]TH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39-0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被公认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服务社会功能的强弱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尺度。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拥有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人才培养、科研支撑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工具”,是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保障,科学仪器设备对科技创新、国民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因此如何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强大优势,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科研仪器测试服务情况现状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充分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已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很多高校在最大限度满足校内实验教学和科研测试服务的前提下,依托大型仪器设备,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该校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平台和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实行网上提前预约制度,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等广泛建立联系,基本满足社会各界的测试需求。仅2011年测试样品数量1945个,开机时数1380小时。长期支持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有:河北省果树研究所、河北燕山试验站、昌黎县植保站、秦皇岛海港区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北戴河集发有限公司、昌黎县碣石源水泥有限公司等等。长期支持服务的中小型企业有唐秦地区的园林绿化公司26个,京津地区的园林绿化公司5个。还有很多园林设计公司、水产品养殖单位、动物饲养单位、饲料加工单位以及周边地区的农民。中心服务的对象还包括相当数量的科研院所和兄弟院校以及政府部门。中心的测试服务质量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但是,根据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部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偏低,主要表现在:
首先,管理不到位。由于缺乏前期调研和科学论证,导致部分仪器设备规格型号不适合实际需要或配置不全,设备买来就不适用,造成资源浪费;有些部门仪器设备没有专人管理、操作和维护,导致很多贵重仪器使用故障多、寿命短,甚至无法使用。
其次,运行维护经费不足。部分贵重仪器配套设备和零部件配置及耗材费用偏高,单位科研仪器维修费用不到位,造成仪器长时间闲置乃至报废。
最后,开放共用程度低。很多单位实验室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只供内部使用,局限于实验教学和科研测试。对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接受外单位和社会测试任务,导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用程度低。
二、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走进基层,对外开展技术服务
在保证本单位教学、科研测试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和对外宣传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加大社会各界人士对高校科研仪器的技术指标、当前运行状态、预约使用状态,特别是仪器的应用领域、服务功能和用途的广泛了解。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支农、阳光工程、联村帮建、科技特派员、科技讲座等多种形式,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走进基层,积极对外开展技术服务。
(二)推进“产、学、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地方优势资源及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基地、校地(企)合作基地,将高校创造的科技和知识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地方政府要加大科研经费投资力度,鼓励以校际合作、院地合作等多种形式在科研平台领域开展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支持高校科研平台与地方平台集成,强化高校科研平台和地方平台各类资源和服务的融合和衔接,合理布局建设跨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利用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服务行业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三)构建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行开放共享管理制度是当前高校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院级共享平台。在学校内部把原来分散使用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集中调配到分析测试中心,实行“统管共用”。每台仪器配备专门的仪器负责人,实行“责任到人”。从仪器设备申购、调研、论证,到实验技术人员的调配,仪器的日常使用、维护维修等各个环节均统筹安排,合理部署,统一管理,使仪器设备使用有序化、协调化,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共享率。
其次,建立社会共享平台。重点购置一批通用型、覆盖多学科和不同领域的贵重分析仪器,面向社会开放。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成立“贵重仪器协作共用网”,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为社会各界提供测试服务。
(四)建立仪器设备信息开放平台,完善网上提前预约制度
首先,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中心网站汇集全校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的各种信息,校内、校外用户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用领域、服务功能和用途、当前运行状态、预约使用情况等各种信息,方便用户使用。开辟宣传窗口,定期在网站由仪器负责人进行讲座,详细介绍仪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应用领域、服务功能和用途以及对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等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仪器设备的用途。
其次,建立仪器预约管理平台,完善网上预约制度。中心指定专门的管理员,对仪器信息、用户信息、预约信息、通知信息进行管理,重点对预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根据预约时间以及仪器使用状态及时审批并下达通知,保证用户及时得到服务。这种网上预约、网上审批、网上用户管理、网上系统分析的网络预约管理平台,对大型仪器既能实现集中管理,又能实现分散管理,灵活,方便,快捷,满足校内外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明显提高仪器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熊娟,杨向荣.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及资源共享的探索[J].分析仪器,2010(5).
[2]陈敬德,温光洁,周海涛.贵重仪器设备共享激励机制的系统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