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新能源技术支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能源技术支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能源技术支持

第1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体上缺乏科学规划,发展不均衡;自主研发企业数量少、投入少,既有的成果实际推广应用成效甚微,新能源规模化生产之前的成本也较高,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新能源产业方面面临着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严重缺失的问题。

2. 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1 科学评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 城市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需要科学评估城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

2.2合理规划不同政策和资金投入下的利用规模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金可获得量、当前利用量与政策以及资金投入量密切相关。以生物能为例,秸秆、畜禽粪便和林木薪柴等可收集利用的数量与可作为沼气、秸秆发电、气化液化等利用的规模的大小,不仅与农业政策有关,而且还与政府给予的资金、技术支持有关。

2.3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由于目前国内外未将水电、核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列入能源消费核算体系,改变以煤为主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可能实现“发展”和“低碳”两个目标。制定规划的任务就是在发展与减排之间求得一个平衡点。

2.4 继续调整能源产业结构 优先开发水电,适度控制煤炭产能增长,是调整现阶段能源结构的主要任务。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农业生产结构中,煤炭占70%。我国电力结构特别是电源结构明显不合理,水火电比例为1∶5,火电比重偏大,需要继续贯彻优先开发水电的方针,并加快发展核电,加快优化电源结构。

2.5 做好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制定科学规划和开发方案 在充分摸清煤、油、气、田的地址构造特征、赋存状况、储量规模及分布等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开发方案,是今后开发过程中能够实现低碳化的关键。

3 .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3.1政府应出台战略计划,加强产业引导 根据我国国情,考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运行,建立和完善新能源和节能政策体系,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使得政策对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的制度保障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

3.2加大技术创新和投资力度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中国目前的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因此要加大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从人才方面注重新能源研发的技术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投资巨大、外部性明显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在技术研发、风险投入、上市融资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形成集研发应用于一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3.3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 基础设施的完善。如电网布局、新能源汽车赖以运行的充电站建设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为新能源的应用提供基本条件;完善补贴机制。需要在补贴领域和补贴方法上进行扩展,如财税支持等;调整能源利益结构。通过补贴或绩效考核等途径,对现有能源利益结构进行调整。

3.4促进经济发展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供需平衡 调整国内的能源消费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启动国内市场,建立绿色能源的民族品牌。

第2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1 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新能源材料课程专业性和社会应用性比较强,涉及面比较广,是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能源技术科学、电子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并且时代性强,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善于综合各种专业知识,又要注意实践动手性,同时还得关注社会在新材料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握最新的新材料方法和技术。新能源材料课程目前在各大高校材料院系都有开设,教师们对教学形式和方法也作出了很大的变革和改动,但从目前的形式看,新能源材料的教学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1.1 课程内容基本以书本为主,而绝大部分书本知识均是已经很成熟或比较成熟的基础理论,社会新技术新材料的更新速度很快,课程教学如果单纯以上面内容为主,教学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体现不出新的概念,跟不上社会科技的发展。

1.2 教学形式跟不上教学内容的时代节奏。内容体现了创新、先进、科技,但是教学形式没有跟上科技的发展,很多只是单纯的把黑布板书转移到PPT上面,没有真正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缺少现代化教学特点。

1.3 授课方式主要集中在教室,缺乏实践性。新能源材料设计到诸多新材料制作的新方法新技术,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性,因此,实践课堂的缺乏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缺乏本质的把握,缺乏技术的创造性。

2 新能源教学课程改革探讨

2.1 整理课程内容,构建课程资源库。因为新能源材料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跟社会热点接触比较广,而书本教程内容难以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准备课程教学内容时,在书本内容上要创新,跟上社会科技的发展。教师要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包括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基本技能、工厂加工视频、前言专题、热点问题分析等等,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多接触社会科技的发展,关注新材料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同时,利用网络的视频资源,多让学生接触新材料的加工制作技术,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开拓学习视界和思维模式。

2.2 利用现代化教学,建立网络空间课堂。现代教学方式非常多样,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了诸多便捷途径,但目前教学比较局限课堂上的PPT讲解,没有真正利用起互联网等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整合所有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视频、作业、微课等等,通过网络课堂进行沟通和讨论,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网络空间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共享的网络空间课堂,可以集合各大高校的资源,包括实验室资源以及师资力量资源;网络空间可以集合各种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资源,邀请专家们给同学们讲解实践经验,可以参与企业相关项目讨论和研究,链接相关工厂、企业主页,掌握新能源材料产业化经典案例,实时了解材料生产制备整个流程,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比如针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以链接到国内大型正极材料公司网址:当升科技,北大先行,湖南杉杉,湖南瑞翔,天津巴莫,深圳天骄等等,或者国际正极材料领导品牌,了解这些企业主要产品工艺流程,材料基本性能基础上,还可实时掌控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2.3 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接触最前沿科技。高校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课题代表着社会热点技术问题,和最新科技关联较近,学生可以尽量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增强对社会前沿科技的了解,提升自己的创新动手能力。老师可以把科研课题分解成若干小课题,分配给学生做,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在科研上面的人力起源,另外学生也能从中学习更多的实践经验。科研项目设计到的高端实验设备较多,同时涉及到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资源设备里面充分学习各种高端设备的操作方法,增强科技见识,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已具体的项目为依托,创造更多的新技术和方法,积累项目实验经验,开拓自己的专业视野。

2.4 建立课程专业实习,进入工厂实践基地。学校可以积极联系当地材料类企业,或者和实习基地关联,在新能源材料教学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基地课程专业见习,时间为一天,让学生进入企业生产车间,观摩企业材料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体验工厂生产实际,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规范、发展前景以及加工制作的生产水平。学生还可以趁这个机会跟企业的工程师们交流,学习他们的现场经验,请他们介绍工厂材料制备和加工的方法、工艺,了解生产加工的设备以及新方法,积累行业生产经验,和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对新能源材料以及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了解。

第3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问题;对策;北京;农村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一个长久战略,而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更是“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北京市紧抓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投资数十亿元到“三起来”(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中,引进、开发、推广了太阳能、沼气、风能等多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技术。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是全国新能源建设的工作典范。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新能源建设的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认识到完善新能源项目的后续管理,对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政府投入实施的各项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长久效益的关键所在。

1新能源项目的后期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远郊区县约有823个村安装了太阳能灯,占村庄总数的20.7%,累计约8万盏。每年可节电1317万MJ,节约电费近200万元;同时还有大中型沼气工程53处,总池容达到l.5万m3,供气1.4万户;即将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约60处,可满足l.8万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各类新能源项目在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北京市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设备的建造厂商负责,或者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区县也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市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例如,在“亮起来”工程中,北京市近郊大部分地区都引进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很大,每个路灯的价值在1.1万元左右(包括了灯杆、太阳能板、蓄电池)。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造的工程,仅因为缺乏合理的后期管理,当开关或者其他零部件损坏就放弃使用,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1.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技术引进、项目开发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笔者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对于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不充分。政府没有对后期维护资金的配置、使用方式、负责部门做出规定,从而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奈于没有合适的方式和可依据的政策对新能源进行后期管理。

1.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固定的人员负责看管和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设施出现不必要的故障。而目前北京地区很多沼气设备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二是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很多问题比一般设备复杂,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而北京市农村地区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区县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4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于北京地区的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却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解除其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加深其对新能源的认识[1]。

2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政府应该牵头,针对现有的各种新能源项目,根据各区县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尽快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服务体系,实现包含新能源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管理、维修在内的整体服务网络,以推进农村能源的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改变项目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就此,国家在2007年推出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其中提到了建立乡村服务网点的建设内容、标准和补助标准等等。关于这一点,房山区政府率先做出了创新,到2010年,共建设1个区级服务中心、2个镇级区域服务站、120个村级服务队,形成一个3级实时监控服务网络,实现“管理维护一条线”,同时运用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模式,而这样的服务网络尚未普及到全市的范围内。

2.2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项目多在各区县农村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北京市政府每年在新能源整体上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例如,自2010年1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后,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太阳能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不低于2亿元[2]。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政府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的重视仍不足,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各级财政应该制定长期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维护的重视,做到“重开发、重维护”,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新能源设备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中,技术是关键[3]。只有在专业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切实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的完好及正常运行。故政府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能源技术的普及,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和科学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例如,2010年大兴区青云店镇会同区能源办公室组织孝义营、大谷店等村的8名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参加了太阳能利用工专业等级知识培训,学习了有关太阳能公共浴室配备设施的维护、操作,太阳能路灯的安装、日常维修等知识。这样类似的活动都非常实际,能有效提高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2.4引入物业化管理服务的模式

对于部分类别的新能源项目,在其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中,可以引入物业化的管理模式,例如沼气池的管理。由于沼气池本身具有物业的属性,其后期管理也符合物业管理的一些特征,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4]。沼气物业服务模式是指由政府引导,个人、企业或政府承办,建立沼气服务站或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员工,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提供全方面的管理、维护服务,并通过对农户定期收缴一定的费用来支持其自身的运营[5]。

这实际上是公益化和市场化的结合。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沼气池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水平,提升沼气池使用率、保有率,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的工作岗位,故这一模式是非常可行而有意义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用户物业服务费如何规定,政府对此类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何制定以及优惠幅度等等。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意识

政府应该及时加强新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热情。让绝大部分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能源建设中,而不是单纯得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首先,对于新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基层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向农户宣传,让其了解到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其次,可以用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例如张贴宣传画报、组织培训、向农户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和基础科学知识。

3参考文献

[1]大兴区青云店镇对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EB/OL].[2010-04-14]./cxyth/jcssjs/201004/t20100443-246943.html.

[2]北京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介绍[EB/OL].[2007-07-13]./zhuanti/zwgk/jujp/zdjngc/t796432.htm.

[3]张明娇.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的探索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9(11):28-29.

第4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改革开放也加速了我们专业的发展,从总量来论,我国已是这方面的大国,日益受到世界 同行们的关注。21世纪我们要向成为主导潮流的强国方向努力。

    这里就我个人的理解谈一些想法,供参考。

    一、 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人们对改善居住与工作环境的要求,即健康、舒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随之而消耗的能源日益增多,相伴而来的保护环境的压力(温室气体限排、ODS物质替代等)日益增强。急需提高认识,寻求对策。对习惯做法要重新加以审视。

    经济全球化是大潮流,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观念、技术、管理、法则等诸方面都会有深刻变化。人才争夺将更为突出。

    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将深深影响我们今后的活动。我们要关注、要应付。

    二、 关注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推进节能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大局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清洁优质能源-天然气在城市中应用的数量会增长,推进以电力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的努力会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会加大。我们如何应付对这方面的变化,在技术与应用上早作准备。传统的集中供热模式在何种条件仍可继续发展,应该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复合能源技术及工程应用。

    电力经营体制会改革,发电输送和分配会分开,用户有优选权利。对于我们专业这种非均衡性负荷的日益增长,供电峰谷平衡难题将凸显。对电力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如何更好互动。

    终端用户用热(冷)计量收费的实施,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和实施方式的问题。这一改革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要从整体系统地加以思考,寻求各种对策,应对复杂的实际情况。

    建筑节能是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我们专业担负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促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开发和工程应用,优化专业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及手段是近期的一项迫切任务。

    三、 关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站在巨人肩上求更好发展

    因特网的影响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它在信息掌握与共享上最易做到,不重复,不做虚功,推进智力接力赛,最能体现效益和效率。

    利用因特网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无时间与地域限制,开放、互动、双向沟通等,改变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实施异地智力协作与集成,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异地联网调控、电子商务等等都值得关注。

    四、 技术发展途径的选择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系统;

    开发新设备、新系统;

    以新技术实现优化运行管理;

第5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学者Castells(1996)对信息技术范式进行了深刻的诠释,他认为,信息技术范式“构成了网络社会的物质基础”,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要素,二是信息技术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和网络化特征,三是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具有“重塑”功能,四是信息技术对相关技术具有强大的整合性。

与传统的技术经济范式相比,信息技术范式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社会生产和交往中的信息沟通问题。它带给社会经济的变化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特征,首先是全新的经济交往手段。即信息化经济使得社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依赖于信息技术;其次,全新的经济活动内容。即信息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该产业提供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具有全新的产品形态和特点;第三,独特的经济规则主导着信息化经济的兴衰。这些规则是:“摩尔定理”“、梅特卡夫法则”和“信息垄断”等。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必然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必然与低碳技术相互渗透,并成为其基础性技术。因此,有人说低碳经济是能源革命与信息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形成的能源互联网(TheEnergyInternet)。

1信息技术在低碳经济中的应用模式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进步,将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1.1低碳技术信息化

低碳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技术,主要包括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和碳捕获和碳存储(CCS)技术。它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如再生能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环保技术、低碳建筑施工和低碳设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信息技术已经在全社会获得广泛应用,并全面渗透到低碳经济技术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得以实现的关键途径和手段。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最活跃、最具变革作用的技术,发挥着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产生着强大的“扩散效应”。即其他产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能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对资源能源依赖的“高碳”产业更好地优化升级,尤其是在工业节能、物流节能、建筑节能和电网节能等方面,是发展低碳技术的重要方向。风电、太阳能、核电和新能源汽车这些低碳产业的代表,它们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信息化是贯穿新能源产业的一条干线。有资料显示,由于大规模应用信息技术,我国工业用水循环率达到了96%以上。《信息化时代推进低碳经济》的报告认为,如果将信息通信技术充分运用于节能减排,那么在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不采用信息技术减少15%。国际气候组织的《SMART2020:实现信息时代的低碳经济》研究报告认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到2020年将可以减少7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1.2低碳经济运营环境信息化

低碳经济运营环境的信息化,主要是构建信息共享的社会化网络平台,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快捷、完善的网络环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2.1低碳环境监督信息化。建设全社会范围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是发展低碳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三级环境信息管理体系,积累了大量环境信息资源,实现了环境监测监督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扩大了监控监测范围,提升了监控监测效率。

1.2.2环境管理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已经在政府各部门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有效实现了环境管理业务的网络化办理,环境政务及业务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环境管理政务信息的资源共享。

1.2.3低碳经济数据库化,通过搭建全国统一的低碳信息交换平台,可以有效沟通各行业、地区的相关信息,实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低碳项目交易。如低碳经济中重要的废物再生技术,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产业间的物质交换,将原来的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转化为经济活动的动力。

1.2.4建立全国统一的能源消费统计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对资源消耗的计量和监测管理,能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准确、可靠和科学的监测数据,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突出节能问题。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更合理地进行能源调配,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对解决我国能源约束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1.3物资资源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从以物质能量为主的生产力转换到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的生产力,从工业经济转到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对资源消耗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物质的减量化。信息化从时间和空间上极大地缩短了交易相关方的距离,使得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力资源等在信息网络系统内部的共享,流动的效率和效益得以提升,信息的传播逐步进入虚拟化和无纸化,为信息资源替代物质资源提供了契机。低碳经济体系内部物质(包括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的流动越快,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就越明显,经济效果就越好。而信息网络的发展为这一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平台,并由此重构和优化了整个经济流程,从而促进了低碳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运行。

由于低碳经济强调资源的减量化,尤其是生产领域的物质资源减量化,可以通过增加低碳经济系统网络内的信息流来替代物质流,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优化。目前,虚拟交换前置已经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它以物质资源的最优消耗为目地,建立物质资源的最优消耗的激励约束机制,以信息资源的交换部分地替代物质资源的交换,以信息成本的增加取代物质资源的无谓消耗。如通过按定单生产和以需定产,将生产之后发生的交易提前进行,对企业来讲,可以更好的实现零库存生产,大大减低成本,对社会来讲,可以减少总生产中非必要物质的流动和损耗,又可以缩短社会总生产的时间。体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实现了社会生产、消费模式的革命性转变。原来的社会经济流程:生产—分配—交换一消费,在信息环境中,变为:虚拟交换—生产—分配一实际交割一消费。通过交换与生产环节的置换,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将被纳入运转有序、物耗优化、流转快捷的轨道。可见,用信息资源替代物质资源,可以使交换在生产之前实现。

1.4低碳信息产业

第6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网;监测装置;新能源;电能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27 文献标识码:A

1 智能电网概述

1.1 智能电网应具备的特征分析:一是高效:输送电的走廊有更好的单位输电水平、有更加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输配电耗;二是智能:要具备自我分析方法、自我感知的能力和控制自动化,构成利用广域通信网络相联的巨大的智能化机器;三是自愈:能够靠自己检测到故障,然后自己判断并做出相应的控制行动,在客户发现问题之前自行解决问题;四是可靠:电网承受扰动与冲击的能力更强、运行更加安全;五是经济:非常高的电网资产利用效率、可以让电力工业和公众的利益达到一种平衡;六是绿色:这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方式,电力传输的损耗相当的小,发电的比率相当高、并且实现了电力工作环保化。

1.2 以下因素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几方面的动力:(1)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大;(2)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力并网的主要形势,分布型与集中型的共存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区域散布不是很平均;(3)相对较高的可靠性、相对高电能质量的供电需求在不断增长;(4)潜在的市场推动力;(5)与智能电网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快速发展,以此来带动经济发展。

1.3 智能电网,基于新能源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信息网络水平、远程极大规模输电水平和智能控制水平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的发展是推动能源变革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必由之路。

2 智能电网建设的必要性

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大量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以及用电智能化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要“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理念。当前,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目前对于整个新能源发展缺乏详细的规划;二是有关新能源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够,自主创新太少;三是新能源成本普遍较高;四是发展新能源缺乏冷静地思考,过分炒作。而发展智能电网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会加大对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力度,加快电网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扩张与联网逐步形成,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研制一套完善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提高整个电力系统及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保证,对其所进行的探索和研究可以显著提高电网的智能水平,配合我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部署,能有效地为电网的检测、分析、事故排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进而起到改善电气环境,减少事故频率的作用。

3 新能源发电的电能质量难题

什么是电能质量?它是指电力系统里面电能的质量。最完美的电能的波形是理想的对称正弦波形。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干扰会导致波形发生偏离,所以就带来了电能质量难题。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不能再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电能的质量问题,同时,应当把保障电能质量作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谐波的问题:当前,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电压暂降、暂升和短时中断,谐波产生的电压波形畸变,已经成为影响电能质量的最重要的问题。用新能源进行发电的程序里,谐波出现的最关键的原因是:线路电抗和发电机并联补偿电容器产生的谐波电流和发电机自己的设施,谐波电流很大程度决定了电能的质量好坏,严重的会导致电能事故的发生。谐波是随着用电环境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再者,配电网系统相当复杂,非常容易把谐波电流放大从而发生谐振,这会对电力系统产生极大的损害。

3.2 闪变的问题。如今我们了解的我国的风力发电设备里,很多都是用的软并网方式的发电机组,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冲击电流,因此产生闪变问题。在真正风速大于最高限定的风速的时候,发电机就会自己启动,当所有的风力发电机一起运行时,就会对配电网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使电网产生闪变问题。

4 新能源发电电能质量问题的控制方法

4.1 对谐波的抑制策略。产生谐波的最关键的原因是负载的非线性。在电流经过负载的时候,和负载上的电压不是线性关系,这样就会有非正弦电流产生,因此谐波也随之产生。谐波污染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在工厂用电力电子转换器大电机组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对应的系统谐波电流控制布置,谐波加入的电流要符合公共电网谐波的规定。在工厂把谐波电流加入配电网里的时候,要以供电公共连接点的谐波源发电和发电厂装机的容量为参考,并且考虑供电设施的总的容量比值,再对谐波电流进行分配,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更好的抑制发电产生的谐波问题。另外,在用新能源发电时,尽量不要用单一的发电机,由于它会导致部分谐波电压变高,这会对系统产生损害。所以,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相互配合,控制谐波电流,保证新能源发电的运行过程更加的安全、可靠。

4.2 解决闪变问题的措施:风力发电时,对电网产生损害最大的因素就是闪变问题。接入风力发电厂的连接点的闪变干扰值一定要符合电能质量、电压规定的波动以及闪变的规定,并且,风力发电厂因为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长、短时间的闪变值,一定要要以供电公共连接点的谐波源发电和发电厂装机的容量为参考,并且考虑供电设施的总的容量比值,再对谐波电流进行分配,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更好的抑制发电产生的闪变问题。

5 电能质量的6个显著特点对监测的要求

电能质量指标的动态性:概率统计方法(通常取95%概率大值)。电能质量扰动的潜在性和传播性:监测记录时间长短、监测设点等。电能质量影响的相关性:设立同步监测点,综合评估。电能质量责任的特殊性:功率方向、谐波潮流等,对特定用户及发生源等的重点监测记录。电能质量评估的复杂性:质量评估方法、兼容性评价、CBEMA曲线与智能化分析。电能质量控制的整体性:事故诊断、监测预警、指导缓和抑制补偿措施,监测监控。

结语

在利用新能源发电的过程中,改善电能质量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管理和分析起到关键作用。在改善电能质量问题上,对电力系统的不间断分析与监测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7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公共政策 理论向度 现实路径

问题综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渐凸显,气候灾害、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现象加剧,沿海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2006年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我国的气候变化将会加剧,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将会继续上升,并将严重影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生产。如今,我国已成为碳排放大国,2007年我国碳排放为约61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1%左右,成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但我国的人均碳排放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2006年美国人均碳排放为20吨,而我国仅为4.6吨。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的碳排放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根据《京都议定书》的有关原则与规定,我国并没有减排义务与具体的减排指标,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仍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并实施了积极的节能减排政策(金乐琴,2009)。2004年,我国政府出台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目标;2005年我国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将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新方向;2007年我国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单位能源碳排放、建设低排放型社会的目标。

(二)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

1.经济发展阶段与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矛盾。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与重工业快速发展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个时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会急剧增加。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这必将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多,建设中的大工程、大项目的数量多,但这种经济扩张只是常规技术的简单复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排放较多的温室气体。可以预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需求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使得低碳经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2.产业结构问题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虽然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较差,缺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在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先进装备制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此外,我国采用的是资源密集型、“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工业生产与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落后工艺多,有着明显的高排放特征,并形成了很强的发展惯性,使经济发展陷入“碳锁定”的困境,这无疑会增加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又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水泥、钢铁、火电等高能耗产业迅速扩张,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急剧增加(杜飞轮,2009)。

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储存有着煤多油少的特点,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球储量的13%,而石油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国内能源需求,这种资源禀赋使我国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当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比重尚不足10%。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据7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9%。煤炭燃烧后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而,我国的能源结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4.法律制度不完善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管理机制不完善,低碳市场不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战略规划、政策体系等存在很多缺陷,关于碳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低碳消费理念、低碳采购标准等尚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与行业仍是高碳运行。

理论向度: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在公共产品消费过程中会出现“搭便车”的行为,消费者可以不付费而享用产品,私人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动力,因此,通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公共产品供需平衡。由此可见,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而税收就是公共产品的价格(付允等,2008)。发展低碳经济,使用新能源、环保技术等可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社会福利,但这样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而企业缺少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这时政府要对能产生正外部性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补偿企业损失的利润。同样,对碳排放过高、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政府应向其征收碳排放税,以弥补污染环境而带来的损失。

(二)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是通过技术理念或技术手段来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性与贡献度的理论体系。学者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改变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方式,能够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索洛、兰斯・戴维斯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与内生变量,创新环境、政策因素、产权因素等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等对低碳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低碳发展制度等直接影响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用来描述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具体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会逐渐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临界点时,生态环境就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好转;但并非所有的国家都会呈现出这样的发展态势,因为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环境恶化超过临界点,环境恶化就会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态势,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来恢复生态环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启示人们,工业化初期产生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政府应采取措施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

现实路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选择

(一)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

2005年我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这标志着新能源产业开始进入国家基本法的层面;2008年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新法律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虽然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已经出台,但配套法规还不完善,缺乏实施细则与可操作性(朱四海,2009)。同时,由于我国的低碳市场尚不成熟,法制环境较差,导致相关法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应加强立法建设,制定与基本法相配套的法规政策,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法律体系。

另外,应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应建立能源效率标准体系,完善能源标识制度,建立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科技等政策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低碳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财税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财税政策有利于低碳产业模式的建立。

例如可以通过税收奖惩机制解决低碳发展带来的市场外部性问题,通过对使用低碳技术、环保设备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对高污染、高消耗企业和资源出口型企业施以重税,从而实现低碳发展;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通过税收体制改革、征收碳排放税等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政府应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文化产业等低碳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为此,应将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剂,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金融与环境互动的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低碳领域,通过金融市场培育低碳产业龙头。

(二)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快速增加,对国际能源的依赖度也在不断增加,为此,应积极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来降低能耗。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资源禀赋的制约,我国建立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体系,这种能源结构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障碍(陈振明,2001)。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供应多元化,我国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律规范。

同时,还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发清洁煤电技术和煤层气资源,通过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带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逐步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应根据低碳发展的理念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抑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发展低碳产业,限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此外,服务业有着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完全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因而应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加大生产业、高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应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优化升级,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优化工业生产,提高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三)强化低碳技术的研发

低碳技术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央政策明确指出,应对低碳技术开发进行超前部署,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因此,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环境,建立能体现人才价值的薪酬激励机制,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低碳产业等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国家通过宏观政策进行扶持,需要政府积极参与能耗技术标准的制定、节能减排指标的实现、低碳技术交流等。

为此,政府应加强低碳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应对先进技术、新能源开发等给予政策优惠和财税支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制造的国产化水平(庄贵阳,2008);完善低碳市场服务机制,扶持中介机构的发展,开展低碳行业的技术服务与认证活动,增强民众对低碳产品的市场认同度。此外,应制定合理的技术引进政策,通过引进外资提高我国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的竞争度,提高先进技术的扩散程度。还要引进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组织管理等技术体系,在工程招标中可以附加技术含量的要求,迫使跨国公司提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破除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垄断。

综上所述,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与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制定各种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立以政策法律为基本保障、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手段的低碳经济支持体系,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

2.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2)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选择[J].发展研究,2009(5)

第8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从能源的角度来看,中欧能源合作与欧盟同俄罗斯或中亚等地区的合作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欧盟和中国之间并不存在“消费者一生产者”的关系,相反,两者目前甚至还在为保障各自的经济增长而争夺有限的能源资源。然而,气候变化给未来世界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成为中欧能源合作的基石,中欧能源合作更多是探讨欧洲如何帮助中国调控其对能源的需求,从而降低其给世界气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减少双方在能源供应上的压力和竞争。本文旨在梳理中欧能源关系的缘起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介绍中欧能源合作开展的关键领域,分析合作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为中欧能源合作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能源安全气候变化中欧能源关系中欧能源合作

中欧关系自1975年建立以来已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早期,中国与欧共体的互动基本上都是围绕贸易关系而进行的。在布伦特兰报告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之后,“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前沿政治议题,中欧环境对话才正式展开。1995年,欧洲委员会首次发表公报,表达了为中欧关系发展制定长期政策的需要。该报告肯定了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但也明确指出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能源消耗仅次于美国,已成为环境、人口、健康等国际议题讨论不可或缺的一员。因此,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同中国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之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3期间的联系已逐渐受到重视。

气候变化有时被各国决策者称为“威胁叠加器”,即如果不加干预,气候变化有可能通过改变天气常态而导致大规模的干旱、作物减产、江河基床下陷,并迫使部分人口迁徙,形成“气候难民”,甚至可能会造成社会恐慌或武装冲突。令人欣慰的是,在气候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意愿要强于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确实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对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上,从能源的角度来看,中欧与欧盟一俄罗斯或欧盟一中亚等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欧盟和中国之间并不存在“消费者一生产者”的关系。相反,中欧甚至还为保障自身经济增长而互相争夺有限的能源。因此,中欧能源对话与合作更多是探讨欧洲如何帮助中国调控其对能源的需求,从而降低其给世界气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减少双方在能源供应上的压力和竞争,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成为中欧能源关系发展的推动力。

一、中欧能源关系的缘起与发展

(一)1981―2000年:寻求共同基础

能源是中国和欧共体(欧盟前身)开展科技合作最早的领域之一。早在1981年,中国国家科委代表政府与当时的欧共体能源总司就开始了接触和交流。中国开展中欧能源合作的目的是了解欧洲在能源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政策、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借鉴欧洲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中国的能源战略问题,为中国的能源发展服务。节能培训班是中欧能源合作使用和交流的内容之一,而有关能源发展的政策性研究则是中欧能源合作的另一项内容。此后十多年间,中国国家科委和欧共体共同成功举办了近二十次能源技术和发展政策的研讨会,这对中欧能源技术知识和政策方面的沟通、促进中欧能源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中欧能源技术合作示范项目不多。1985年中国国家科委和欧共体能源总司共同确定和支持在中国浙江大陈岛上建立了分散能源系统、风力测试站、太阳能电池供电的电视差转站和地面卫星接收转播系统。在开发天然气资源方面,中国主要是应用欧方的技术对北部以陕甘宁盆地为中心的地区进行了勘探、钻井、气田开发的技术研究和盆地模拟试验。此外,“中欧能源管理示范项目”为南京被服厂提供了能源管理、数据采集、计量、温度控制和变频调速的欧洲先进设备和技术系统,达到了降低能耗和料耗、提高产量及能源管理水平的目的。

1996年,中国国家科委徐冠华副主任与欧盟委员会能源委员帕普蒂斯(PAPOUTSIS)签署《中欧能源合作联合声明》,提出成立能源合作工作组。这个工作组主要负责协调和管理中欧官方支持的能源合作项目和活动,成为中欧开展能源合作交流的主要官方渠道。中欧在1998年和1999年召开了双边关系中最早的两次峰会,从而为更广泛的政治对话打下了基础。90年代末,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为与中国达成关于和平利用核能源的协定,开展了多次会谈。

2000年,欧洲能源技术促进网(OPET)向中国开放,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浙江能源研究所分别与欧盟签署合同成为(OPET)中国联系成员,通过这两个单位,中国和欧洲的能源技术信息相互沟通,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同年,在能源合作工作组第四次会议上,中欧着重讨论了制定中欧能源与环境合作计划的相关事宜,双方同意把计划的优先合作放在清洁煤技术、天然气综合利用、提高能效(节能)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合作交流的方式包括政策研究、人员交流、政策和技术研讨会、人员培训、技术考察以及可能的技术示范和转让。

虽然欧盟委员会早已指出,强化同中国之间的科技合作伙伴关系十分必要。上世纪90年代末,中欧也签署了《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为合作建立了永久的合法性基础。但总体而言,在这一时期中欧能源合作仍较松散,对于强化合作的必要性还未形成充分的认识。

(二)2000-2005年:对中国发展的关注

由于中国的能源需求高速增长,欧盟逐渐开始关注这种增长对欧洲能源安全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应对这种影响。

2000年,欧盟委员会表达了自己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能源政策的关注。欧盟委员会强调,这些国家有必要考虑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景,同时指出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将有助于减缓这些国家目前能源利用不良趋势的发展。

此后不久,中国公布了“十五”规划,首次提出了“能源安全”的概念。该计划指出,为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须加强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同时,该计划又提出要实现中国能源结构的合理化,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但2001年9月召开的中欧峰会并未提及以上规划,也未就缓解中国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问题达成共识,仅强调了加强双方在环境和能源方面的部门间合作。在《2002-2006年关于中国的战略文件》中,欧洲委员会讨论了将中国纳入欧盟的能源环境技术标准适用范围的可能性,提出尝试优先考虑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技术转让、清洁燃煤、天然气、核裂变、可替代性能源技术,特别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等项目。然而,欧盟并没有对这些项目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

2003年,欧盟与中国联合启动了副部长级环境对话。中欧能

源与环境的联合项目(EEP)也在同年展开,欧盟预计投资4500万欧元。项目内容包括发展中欧产业部门在中国能源市场中的合作、依据国际标准确保可持续发展,以及为推广新兴科技资助中国国内的可行性研究等。2004年至2008年间,在该项目框架下中欧召开了26次研讨会,而合作也扩展到了包括生物能源、农村电力供应、近海风力发电等诸多新领域。

(三)2004至今:中欧气候变化伙伴关系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增长,欧盟在政治上已开始将中国视为“战略伙伴”对象。在2004年召开的第7届中欧峰会上,中欧就和平利用核能签订了研发合作协定,这成为推动中欧伙伴关系建立的里程碑。

2005年的中欧峰会最终促成了中欧气候变化伙伴关系的建立。这一关系旨在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内的政策对话与实践合作,有力支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与《京都议定书》的相关目标。此后,欧盟理事会下设交通、通讯和能源司同中国科技部就两项行动计划达成了协议:一、清洁燃煤行动计划,协助中国开发和应用欧洲清洁燃煤技术;二、推动中欧间的产业合作,在中国推动能源节约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目前,中欧已经开展的技术合作包括节能、环保与可再生能源、清洁燃煤、甲烷回收、碳捕捉和储存技术、氢燃料电池、电力生产等六大领域。2006年2月,中欧就以上目标签署了理解备忘录。实践证明,中欧伙伴关系的建立已经催生了一系列新方案。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3期

2006年末中国公布了“十一五”规划,计划以煤炭行业为基础,目标包括优化国内能源产业、有效缓解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能源紧张状况,以及限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2007年,欧洲理事会也设定了针对欧盟本身的诸多气候目标,如欧洲各国同意削减现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如果其他发达国家能承诺做出相应削减,欧盟可考虑将削减幅度提升至30%等。除此之外,欧洲投资银行承诺向中国国内气候变化项目提供5亿欧元的贷款。

2007年8月,中国政府公布了“关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规划”。为了实现规划目标,中国与欧盟协议决定在2020年前成立一个中欧清洁能源中心。此外,相关动议还包括建立一个总投资280万欧元的中欧清洁开发机制促进项目。

在2009年5月召开的中欧峰会上,双方同意加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并就设立中欧清洁能源中心发表了联合声明。一个月后,首次亚欧能源安全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该会议重点关注增进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低碳技术的开发、转让和交换,以及在广泛的能源安全政策领域内加强技术管理等。此外,中欧还决定加强在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框架下的政策对话与合作。然而,本次峰会的最大成果莫过于签署了关于建筑能效与质量的合作框架谅解备忘录。

近几年来,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最大的风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且正在大力推动核反应堆的建设,以进一步发展本国的核工业。然而,中国煤炭消耗量的迅猛增长却也引起碳排放的同步增长。目前在中国的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仍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形势反而有恶化之势。事实上,中国国内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相关技术迅速普及的前景并不容乐观。中国在上述领域的快速发展致使欧盟开始考虑采取措施保护其在绿色科技市场的领先地位。例如,欧盟理事会的2020年战略将中国定位为其在“绿色能源开发”领域的竞争对手,并呼吁欧盟采取措施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该论调与之前“迈向欧洲能源新战略:2011―2020'’的总结性文件内容有所冲突。从当前的现实状况来看,中国正日益被视为欧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领先地位的挑战者。

二、中欧能源合作开展的关键领域

在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框架下,中欧技术合作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中国的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和“近零排放燃煤”技术的发展,同时努力降低关键技术的成本,并促进推广和应用。如果“近零排放”能够取得成功,那么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在未来将对中国以及其他地区的二氧化碳减排做出巨大贡献。更重要的是,碳捕捉与储存技术本身还可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种富有价值、可以交易的副产品。另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处于仅次于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和清洁燃煤技术的地位。

(一)碳捕捉与储存技术

2006年10月,欧盟与中国在合作伙伴框架下就具体工作方案达成共识。方案致力于提升能源利用率与节能、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掘和利用沼气资源、开放氢能源和燃料电池、加强相关的能力建设等工作。此外,该方案还强调将“近零排放”技术的开发与示范作为中欧合作的重点。

2007年,中欧决定实施两项可行性研究,从而揭开了“近零排放”计划的第一阶段。此后,中欧启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合作行动计划(COACH),该计划于2006年制订,旨在协调谅解备忘录框架下的各项活动,为在2020年前提升清洁燃煤设施的开发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相关的信息共享及能力建设。COACH所研究的技术隶属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下的热力发电部分,而这一类型的成套设备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且其中的气化过程可以保证电力与甲醇的同比生产(也称“多联产”)。由于甲醇的应用有望降低中国对进口烃的依赖,因此中国政府对相关技术十分关注。

尽管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前景可观,但目前其商业利用在中国还未真正实现。一方面,对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储存会降低总体生产效率,并因要维持原有发电总量而相应引起化石燃料使用量的增加,专家们担心对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的投入将影响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工作。另一方面,目前广泛使用的烟气脱硫设备将降低现有生产率的4%至8%,从而导致相关产品价格增高。因此,中国的生产商虽然拥有设备,却因顾虑成本而很少使用。以一个普通的IGCC车间为例,如采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净用电量将增加超过44%,由此可以换算得出,捕捉1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164元人民币,而二氧化碳减排的成本甚至更高,约为每吨205元人民币。显然,如果不建立相关规范鼓励低碳环保型电能的生产,以上述成本生产出来的电能将很难与目前中国市场上常见的同类产品竞争。

中国的二氧化碳存储能力也不容乐观。据估计,大港油田的二氧化碳存储能力在220万吨左右,不具备大规模存储的能力;胜利油田的二氧化碳存储能力在463到472万吨之间;开滦煤矿由于进一步开掘煤矿的可能、其他矿物可渗透性过低,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对二氧化碳的存储能力十分有限;济阳洼地中的惠民子流域具有多达22亿吨的二氧化

碳存储量,但较深的盐碱含水层若储存二氧化碳则可能导致土壤酸化,进而带来更严重地理侵蚀。

目前,中国在煤炭仍占主导地位的能源结构下,缺乏可再生能源或相应的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只能是提高核能的利用。如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中国就需增加10000亿吨的核电力。即便不考虑大规模开发核能可能引发公众认可、选址、安全保障与废料排放等一系列问题,一些专家仍认为,核能开发未必有利于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的发展,因为对核能的大规模投入可能会分流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研究享有的资源,从而减慢后者的发展。

除了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应用竞争力、实际的碳存储能力以及现行规范系统的不足,中国的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还存在两个制约因素。其一,欧盟与成员国在清洁燃煤技术领域还未达成一致,欧盟各成员国在对中国的政策上未能真正实现协作。一些国家,如德国和荷兰出于担心知识产权的考虑,不愿意同中国分享自己的技术。其二,中国国有企业垄断电力的传输、分配与销售,体系利润分配不均的现况阻碍了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的发展。在市场中,用电价格是由各电网公司间的竞争以及其各自最终售价决定的,而如果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得到应用,那么大部分利润将流向电网公司,从而使得电力公司不仅承担更高的发电成本,而且无法享受公平的利润分配。

(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自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措施出台以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实现了巨大的发展。2009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总产能已达到226 GW(千兆瓦特),其中包括197GW的水电、25,8GW的风力发电、3.2 GW的生物质和0,4GW的并网光伏电,可再生能源已占中国860GW总发电量的25%以上。中国技术上可利用的水电产能为542GW,年均生产电力2474 TWH(太瓦时),高居世界水电生产国排行榜的首位。自2005年以来,中国风力发电也实现了产能翻一番。2009年,中国风力发电已经突破26 GW,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风力发电大国,到2011年风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超过4000万千瓦。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从2007年开始连续4年世界第一,2011年产量占全球的45%。中国的生物气化也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全国气化总体产能可达6MW,系统功率接近28%。

尽管取得了上述突出成就,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资金和技术的短缺、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发达以及发展经验的欠缺。此外,可再生能源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或商业化的初始阶段,可充分商业利用的技术为数尚少,因而在价格和质量上都还无力同西方技术竞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电能源)的价格被低估了,且其质量尚未达到欧盟的标准。要改善上述状况,需要庞大财政的支持。然而,高昂的售价成为节能技术应用的障碍。由于在技术开发的早期阶段往往存在经济回报小、搭便车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私人企业通常不愿意投资。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为了垄断清洁能源技术,又限制其在私人商业领域内的转让。

中国当前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还存在更紧迫的问题,即应如何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将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完全注入中国的电网。事实上,中国电网企业不愿意扩建电网,使其与风电供应商良好对接。由于风能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3期发电的需要,很多风电供应商分布于偏远地区,因此要将其充分覆盖无疑所费不赀。另外,在电网供应方看来,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的贡献相对有限且每千瓦时的成本较高,因此对该领域的创新进行投资可能存在高风险。比如内蒙古、宁夏等地,电网既要新增风电、光电的输出,又要保证输出既有煤电,输电压力较大,为了提高当地配额而新增的技改等成本,最终仍将转嫁到上网电价。此外,目前中国电力部门的生产效率还低于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的生产者,这也增加了问题解决的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于2009年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新法案于2010年4月1日起生效。首先,为使电网的发展跟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进程,新法案中要求进一步协调可再生能源与电力部门、传输规划的互动,以及地方发展同全国发展的关系。第二,新法案强调要保证为所有已投产的可再生能源进入消费市场提供保障。第三,修改可再生能源公共基金会的相关政策。公司不再加收费用,消费者直接向基金会付款。这一变化的关键在于,中国政府可以通过此种方式集资并向可再生能源研发进行投资。同时,这种做法也有助于收集东部富裕地区的资金,向西部较不发达但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投资。

新法案包含的修改带来了很多必要的变化,但仍有问题未得到解决。鉴于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相对次要,因此开发“非电可再生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气、农村燃柴和农业肥料取暖就应被赋予战略意义。然而,当前生物能开发与应用的规模仍相对较小,中国到2020年将产能提升30GW,仍面临很大困难。作为石油的可替代能源,生物燃料富有特殊的潜力。然而出于保障粮食供应的考虑,中国过早加入生物燃料的讨论恐怕风险太大。

风力部门内存在的基础性问题格外突出。首先,中国在涡轮机制造、风力田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仍高度依赖国外的专业技术。即使制造本身日臻发达,但涉及到软件控制和精密的技术部件,中国仍无力充分复制西方的科技成果。其次,风力发电项目与能否通过取得“清洁发展机制”(CDM)地位而获得经济收益有关。CDM风力发电项目的成本往往低于没有CDM地位的项目,因为后者不能从“经核证的减排量”(CER)中获益。然而,一个风力发电场要取得CDM地位通常需要保证至少51%的股权控制在中国企业手中。因而,外国投资者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这一限制增加了外国公司在该领域运作的难度。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相关领域内国际合作的开展程度和质量,以及中国国内政策的未来走向。

三、结论与建议

由于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中欧在能源领域的联系将不断加强,中欧的伙伴关系更是不断提升双方在可再生能源、节能与绿色科技开发等领域的互动。就中国的能源与社会发展而言,在以下领域中欧合作的前景尤其广阔: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中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都比较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国除了小水电等部分技术实现了商业化,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外,对其余核心技术掌握较少。欧盟国家较早进入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在该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为中国提供技术支持。

(二)提高能源利用率

中国能源资源短缺,为了维持经济稳定高速增长,中国必须提高能源利用率。中国目前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是欧盟的7.7倍左右。欧盟是目前全球能效最高的地区,其能源强度比美国低30%。中国应大力从欧盟直接进口节能技术和工艺,加大共同研发力度,增加节能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交流,并在相关培训项目等领域加强合作,提高中国的能效技术水平,加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

(三)降低排放

欧盟作为世界碳排放的主要消费体,不仅有责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还有责任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合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但随着中欧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与清洁燃煤技术方面合作的展开,各种负面因素也相继显现。要促进中欧能源关系继续健康发展,中欧都要付出努力,具体措施为:

(一)必须为中欧能源合作建立适宜的规范性体系

欧盟和中国都有复杂的、形式各异的管理体系,体统中各部门在开展对话和跟进合作时难免出现不协调的情况。例如,有时不同政府部门会同时就同一议题展开工作,从而导致工作重复低效甚至被延误。目前,欧盟内部提出建立一个更为高效的对话框架的建议,设想将今后各种不同的项目纳入统一的行动框架内,行动框架是一个纪律严明的上传下达体系,以便强化内部问责,保证各项目的运转。中国至今还未建立一个关于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及相关技术的规范性体系。由于利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生产的电力耗能更多、售价更高,因此相关的规范体系就必须能够切实鼓励低碳电能的生产,如设置电能生产碳排放量的上限,对超标排放收取“碳排放税”,利用财政政策支持应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的生产者。

(二)转变观念

中国电力生产应该转变旧观念,不再将二氧化碳看作“多余产品”,而是将其视为可用的“副产品”或者潜在的新的增长点。将二氧化碳应用于工业生产,如提高原油采收率,来促进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的推广及其价值链的成长。

(三)打破国有企业对能源市场的垄断

“十二五”规划鼓励私人资本进入相关领域,并有望在增强市场竞争、鼓励企业对研发进行投资、防止大企业为争夺风力发电经营特许权过分压低价格排挤竞争对手等方面带来实质性改善。从长远来看,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体系。但是,由于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电力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比例也仅能达到20%,因此标准体系最好能为各类非电可再生能源,如生物燃料、农村燃柴和农业废料取暖等设定具体目标。

(四)中国和欧盟应签订“联合承诺框架协议”

双方应通过碳补偿或实施适当的国内减缓行动,真正对中国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做出财政、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贡献。

(五)欧盟与其成员国行动应协调一致

欧盟同其成员国在环境和商业目标上的不一致可能造成中欧之间的不信任,且增加双边互动的不确定性。当务之急是欧盟委员会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需要加强协作,从而真正促进中欧在能源合作上的互信互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参考文献:

屈伟平:清洁煤发电的CCS和IGCC联产技术,《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0年第1期。

第9篇:新能源技术支持范文

1 概述

煤炭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煤炭给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但煤炭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却日趋严峻,以雾霾问题为代表,煤炭利用的清洁化已刻不容缓,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供应的70%以上,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减少煤炭使用量,而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才是解决当前空气污染问题的关键。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但我国煤炭清洁利用的总体状况仍然不够理想。技术的广泛利用不仅牵涉到技术创新的问题,也牵涉到既有技术的推广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构建一套完整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煤炭加工和利用的清洁化。

低排放、低消耗的新型工业化已经倡导了二十年,煤炭利用的清洁化也早就成为目标,但日趋严峻的空气污染证明从全国范围而言,清洁利用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任重道远,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很多。比如:煤炭产业和产煤区域发展的利益、经济快速增长的能源安全、低成本的电力供应、易获得且低成本的工业要素、煤炭高消耗型区域的工业经济效益、高成本的清洁利用技术,等等,这些都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创新与推广的阻滞因素。煤炭清洁利用不仅涉及企业巨大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和制度创新,更需要政府从财税、政策、制度多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把企业的清洁利用行为放在整个煤炭资源利用的全面战略以及相对应的价值准则中考察,才能构建起煤炭清洁利用的政策制度体系。

2 资源利用的多维价值准则与煤炭利用的清洁化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需要遵循一系列重大的价值准则,必须从这些价值准则中厘清煤炭清洁利用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探寻如何实现清洁利用准则与其它利用准则的有机统一,进而寻找清洁利用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激励约束机制。我们试图从清洁利用、发展、公平三个方面十个维度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准则,见表1。

2.1 基于清洁利用的价值准则

2.1.1 生态开采。生态开采价值准则要求煤炭在采掘环节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避免对森林、草场、耕地、水体的污染,提高煤炭的回采率。

2.1.2 污染物低排放。在煤炭加工利用的过程中,要减少在洗煤、炼焦、炼钢、火电行业等产生的废水、废渣、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降低对空气、水体、土壤的污染,要降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尤其以粉尘和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空气污染物。污染物的低排放要求企业通过清洁技术的创新和清洁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包括在使用过程中间环节的控制和末端的治理,在中间环节要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物产生的比率,在末端治理环节要建设脱硫脱尘等设施,这些需要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降低企业内部污染治理的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2.1.3 环境支付。在煤炭加工利用的过程中,炼焦、炼钢、火电行业等产生的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有负的外部效应,对这些企业和行业,需要实现与排放一致的环境支付成本,实现负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可通过设计对煤炭利用的污染物排放交易机制来控制总体污染,也可通过直接的税收机制内部化污染效应,需要对煤炭的下游产业进行有效的设计,可在煤炭价格中植入污染税,利用污染税发展替代清洁能源,或者为下游企业的脱硫除尘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应当通过有效的税收约束机制限制煤炭的粗放式利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推动企业加快先进降耗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

2.2 基于发展的价值准则

2.2.1 为增长提供生产要素。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评价煤炭定价机制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有价格机制能否给煤炭供给方提供强大的激励机制,以满足持续增加的需求。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供给的第一大来源,特别是在我国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相对缺乏的资源条件下,煤炭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保障,在过去和将来相当一段时期,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根据BP2013年世界能源统计,2012年我国煤炭资源的消耗约18.25亿吨石油当量,占全球煤炭资源消耗的47.5%,而同期我国石油的消耗仅仅占全球的5%,煤炭在我国能源的贡献中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煤炭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目标是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增长要求煤炭的使用成本相对稳定、供需相对平衡。从未来煤炭资源的供需平衡关系来看,随着煤炭深加工以及能源需求的巨大潜力,煤炭供需紧平衡的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还将持续存在,煤炭减量化使用目标很难实现,这将使煤炭清洁利用面临巨大的压力。

2.2.2 可持续利用。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日益面临可耗竭性的制约,必须从未来长期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实现煤炭资源的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替代利用。煤炭价格不仅要体现其生产成本,还要体现其稀缺价值,不仅要体现其对当代人的价值,还要体现其对后代人的价值,当代人的使用会产生基于未来使用的机会成本。从煤炭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来看,需要实现对煤炭的高效率使用和减量化使用,降低企业单位产值煤耗。

煤炭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从长期看必然面临替代利用的问题,从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煤炭的替代利用逐渐迫切,目前,大多数替代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与煤炭相比,仍然会呈现成本高、价格高、相关配套产业与下游产业不成熟等等因素。新能源产业发展进程与国家的煤炭产业政策有很强的相关性,实现煤炭利用的清洁化无疑会提高煤炭的利用成本,也相对提高了替代能源的相对效益,政府明确的煤炭清洁利用目标能提高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提高投资预期效益。

2.2.3 市场配置。煤炭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高效率利用的前提是高效率的配置,市场是实现高效率配置的平台,市场配置要求建立系统的交易制度,包括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公平竞争的规范制度以及完备的政府竞争规制体系;市场配置也要求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格局、发达统一的交易场所、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在此基础上要求煤炭价格能敏感地反映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同其它市场条件下的商品价格一样,供给和需求是决定价格变化的直接因素,煤炭的产量、港口煤炭库存、电煤需求量、焦煤焦炭需求量、煤炭进出口量等反映供求的指标应该对煤炭短期价格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场配置还体现在价格波动能有效地影响供求,当煤价高位运行时,能有效地抑制需求,并能促使供给扩张,而在煤价低位运行时,能抑制供给,扩张需求,降低库存。

2.2.4 环境优化。减少煤炭使用的负外部效应已经成为煤炭资源利用的重要目标,价格能影响煤炭使用的环境效应,必须建立有效的煤炭定价机制以应对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就当前突出的雾霾问题而言,煤炭的利用面临两大任务――减量化使用和清洁化使用,另外,在煤炭采掘过程中,也要降低对生态的破坏,并对不可避免的破坏进行生态恢复。外部效应的内部化是煤炭定价机制设计的重要目标,可以考虑通过环境税、可持续发展基金等形式的税制将煤炭使用的环境成本内化在煤炭的价格中,提高煤炭使用的相对价格,促进煤炭的减量化使用;对污染型企业开征污染税,对清洁使用企业提供价格补贴,促进煤炭的清洁使用;对煤炭深加工产品(如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提供价格补贴,推动煤炭的深加工和清洁使用。因此,通过建立有效的税费制度,内化煤炭使用的外部成本,激励约束企业行为,使环境优化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2.3 基于公平的价值准则

2.3.1 平等主义。经济福利上尽可能的均等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价值准则。由于煤炭资源的稀缺性,而环境恶化又面临减量化使用的压力,竞争性使用下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强势产业对弱势产业会存在排挤效应,由于煤炭资源稀缺性日益强化,竞争性使用的格局会日益加剧,这使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以及农业等弱势产业在有限的煤炭资源使用中面临富人等强势群体与强势产业的挤压,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对能源的支付能力也大大弱于东部和城市,市场经济的一价定律却使他们在市场中面临同样的使用成本。在煤炭价格高涨时期,煤炭资源开发、加工会给煤炭产区和煤炭行业带来巨大的意外财富,但在煤炭产区内部和煤炭行业内部,人们从资源开发中获取的收益存在较大的落差,已有文献研究证明,煤炭资源型地区的收入差距往往要高于其它地区,且有扩大的趋势(赵康杰、景普秋、贾琳,2011),因此,需要规避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暴利以及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3.2 补偿原则。为保障煤炭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煤炭产区在发展中为经济增长和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在资源采掘过程中,还造成了地区对其它产业的挤出效应,先进制造业和其它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发展不足,造成了今天一些资源型城市的“荷兰病”效应,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长期的补偿;一些生态发展区域在保护空气、水源等重要环境资源过程中减少或者限制了煤炭的使用,也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补偿;新能源比如风电、太阳能等科技型资源的建设促进煤炭减量化使用,这些行业也应该获得补偿。

3 煤炭清洁利用的财政激励效应

煤炭清洁利用准则要求以煤炭的清洁利用为目标,然而,清洁利用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在一定意义上,煤炭清洁利用可能需要牺牲经济增长,降低煤炭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率,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下游企业煤炭使用成本,降低高耗能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高耗能区域的短期财政收入等等。但煤炭清洁利用同时也能推动其它价值准则的改善,比如,煤炭清洁利用能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成本,进而提高煤炭资源的边际利用效率,促进煤炭节约利用和替代利用,煤炭清洁利用能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循环利用技术、节约利用技术、废气废水处理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创新,从而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空间。

从(5)式来看,显然财政激励后的清洁利用方式市场占有率要高于没有财政激励的市场占有率。财政激励对社会总收益的影响效应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收益,空气和水质量的改善,还包括清洁型生产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清洁生产方式还将带动新型环保技术及环保设备产业的发展,并可能带来乘数效应,清洁生产方式的推进还将释放替代能源的市场前景。成本则主要来自污染税的经济效应,包括对煤炭采掘行业需求终端的抑制效应,对下游行业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对资源采掘区域税收负担的加重等,同样也可能带来乘数效应。根据测算,若对污染型动力煤使用方式征收100元/吨的污染使用税,对清洁型动力煤使用方式补贴100元,以当前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均价550元/吨的价格水平,两种生产方式的相对成本变动接近40%,将彻底改变清洁型生产方式的市场前景;从污染型企业的煤炭使用成本来看,并不会大幅度增加企业的负担,2008年以来,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高达700元/吨以上,下游发电企业和热力企业应该能承担相应的成本冲击。

污染生产方式相对使用成本的提高还可加速替代能源的应用,新能源利用的经济价值不仅取决于新能源自身使用成本,也取决于煤炭资源的使用成本,若煤炭使用成本提高,则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利用的价值相对提高,有利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从欧洲新能源的推广经验来看,煤炭清洁利用的强制性推广政策支持大大促进了新能源技术的科技创新和应用。

4 以财政激励为主导,构建煤炭清洁利用的良性发展机制

煤炭清洁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然而煤炭的清洁利用由于受企业成本的影响,在市场条件下,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内部动力去进行投资,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来实现清洁利用,但政府若能构建有效的财政约束与激励机制,改变企业在污染使用和清洁使用的收益,内部化企业的污染外部效应,使清洁利用成为关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则清洁利用可以通过企业的自我实施行为实现自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