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1篇: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留守儿童在社会环境、教育、家庭等方面存在缺失,其成因分析如下:

1.家庭原因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造成儿童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留守儿童无法同父母进行交流和思想交换,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形成无助、自卑、怨恨、暴躁等情绪。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最早的启蒙教育,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一代,父母作为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留守儿童缺乏这种家庭教育,由于监护人教育水平、精力、体力等限制,不能对留守儿童实行家庭教育,造成孩子行为发生偏差。

2.学校原因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重视不够,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留意到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需求。学校对留守儿童关注力度不够,表现在办学条件的制约,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备不齐全,造成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有些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短缺的现状,导致教学过程中耗尽教师精力,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留守儿童,影响教学质量,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政府原因

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不够,并没有提供可执行的有效帮助。当下对儿童提供有效发展的机构数量不多,尤其在广大农村,更没有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对游戏厅、舞厅、网吧的管理并不完善,有些企业为了商业利益,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公共场所,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4.社会原因

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村的治安状况比较差,这部分儿童大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社会对违法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导致伤害留守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家庭应对措施

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责任意识,客观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恰当选择监护人,同监护人合理搭配,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强化沟通交流。首先,父母应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其次,采用多种沟通方式。父母可在使用电话的同时辅以书信的方式,强化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也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再次,强化同监护人的沟通。父母应该及时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交流,获取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信息,进而采取有效沟通,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疏导解决。最后,沟通内容应宽泛。沟通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重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也应当注重孩子的健康问题,涵盖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等,注重孩子的健康发展。

2.学校应对措施

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学校应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监护人、家长的心理辅助能力,推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可通过心理机构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

3.政府应对措施

政府应树立责任意识,尤其是乡、县,应对留守儿童多加关注。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建设,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由于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所以政府需要对体制进行改革,同时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改变留守儿童的现状,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享受同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加强对基础设施、学校资金的投入,发展农村经济,解决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4.社会应对措施

应加强对游戏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监管,加强农村治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应引导社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集合社会力量,鼓励爱心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进而帮助留守儿童自强、自信、自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三、小结

第2篇: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字】儿童心理健康 孤独感 自卑心理 恐惧心理

一、引言

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儿童一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不仅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儿童健康教育的主题。关注和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父母培养儿童的必备素养,也是儿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为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对其健康成长,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对儿童心理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儿童因其社会经验不足,不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资料表明[1],在我国约有2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儿童心理教育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面对社会现实,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典型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健康教育对策

(一)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虽然一定程度的孤独体验对于人格的成长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但是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会使儿童产生被遗弃感,并导致自尊心的下降、自信心缺乏,不仅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2]。

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有多个方面,主要有[3]:第一,师生关系与儿童孤独感。学校背景下的孤独感是学生基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情绪反映和行为表现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无助和不满的主观情感体验;第二,家庭环境与儿童孤独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要通过社会能力和行为、同伴接受性等中介变量实现;第三,同伴关系与儿童孤独感。其是按“受欢迎儿童―一般型儿童―被忽视型儿童―被拒绝儿童”的顺序递增的,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其孤独感就越强;第四,认知因素与儿童孤独感。儿童的社会认知对孤独感的体验有一定的影响,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是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对于儿童的孤独情绪的干预和辅导,需要学校和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主要针对个体进行,重视认知改变、人格因素、归因方式、行为塑造,采用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的形式。同伴接纳水平低的儿童体验到更多孤独感,而且同伴地位一经确定是比较稳定的,不易改变,即使儿童有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变,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同伴的正性强化,是不容易固定下来的,对于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效果也不会明显,所以无论是作为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还是作为儿童孤独感干预过程中的强化因素,都应该同时对孤独感儿童所在团体进行干预,增强团体的接纳性,优化团体氛围[4]。

(二)自卑心理

自卑往往是非常消极的自我防御形式,会让人变得敏感、羞怯和自暴自弃等。自卑的心理对于儿童的成长非常的不利,一个儿童如果内心被自卑心理填充,将会影响到他未来的身心发展和与人交流的能力[5]。

存在自卑心理儿童主要有以下表现[6]: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往往在正式参赛时会临阵逃脱;语言表达较差,或表现为口吃,或词汇贫乏等;常常贬低、妒嫉他人;怕羞过度,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三)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在儿童中是常见的,一般情况下,恐惧情绪是短暂的、不过分的。而有些儿童会出现持续的、严重的恐惧反应,表现为适应行为异常和焦虑、紧张,这种状况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以主体来分,有个体恐惧心理和群体恐惧心理,如个别儿童怕兔子,而绝大多数儿童怕黑;从引起恐惧的事件来划分,最常见的有动物恐惧、社交恐惧、自身损伤恐惧、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恐惧,其中社交恐惧如儿童怕见陌生者,现象恐惧如儿童怕影子等;以恐惧症状的程度来划分,有怀疑、担心、害怕、恐惧、恐怖等不同阶段和程度的心理状态。

三、总结

本文从儿童典型的心理行为问题视角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孤独感、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三种典型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其相应对策,为类似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儿童心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儿童的培养都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儿童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洁.新时代下教师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商界论坛,2013(19):328-329

[2]梁艳.浅析小学儿童孤独感的因素及辅导[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10):474-477

[3]李幼穗,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84-88

[4]李昱霏,王继玉.近十年来我国儿童孤独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09):287-291

第3篇: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儿童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的境遇使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没有寻求帮助的对象,长此以往,其人格方面会产生攻击性强、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等问题,集中表现为冲动、好怒、焦虑、神经质、自闭等不良心理特征。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个性自私冷漠、敏感多疑、任性霸道且情绪多变,有的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而留守问题导致家庭教育缺失,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甚至导致出现心理危机。年幼时缺失父母关爱,儿童很难形成对周围人的信任感,性格容易变得孤僻。尤其在心理启蒙阶段,当遇到困难,由于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引导及鼓励,留守儿童很容易感到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甚至陷入自暴自弃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二)学校教育不完善

家庭生活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很多困惑,这时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学校教育应该降低亲子关系缺失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帮助与疏导。但限于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各种因素,学校在开设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等诸多方面存在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引导。另外,师资匮乏,导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很少有时间与留守儿童进行单独沟通,这种被家庭及学校双重忽视、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政府缺乏有效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也与社会大环境有密切关系。地方政府部门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但对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却了解甚少,更没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机制

(一)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搭建与外出父母的沟通桥梁。一是必须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其教育意识,将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外出打工的家长意识中,为孩子赚足够多的钱,让孩子在物质上获得满足,就是为孩子负责、关爱孩子的表现,同时也是自己作为父母的价值体现。由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在心理及情感上对父母的需要。对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树立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并在必要时对孩子进行有效引导。二是慎重选择委托监护人。外出家长必须重视与委托监护人的沟通,对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了解。不能一托百托,对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不闻不问。三是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提供便捷的沟通途径。务工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创造父母与孩子联系的便利设施、渠道及机会,在儿童放假期间积极提供住宿条件使其与父母相聚等。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在意识层面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制定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教育工作。同时,建立专门的督导小组,实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各方帮助引导下“感受关心,学会用心,建立信心”,实现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首先,村委会要对留守儿童的人数、住址、年龄、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调查,以便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充监护;其次,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委托监护人及学校,实时了解儿童学习、生活及思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教育指导;最后,为留守儿童举办丰富的公益活动,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活动为载体,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及爱心,并鼓励其发扬自律、自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四)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第4篇: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由于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的特殊性,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面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突出。因此,文章借用生态系统观来看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从修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微系统、强化学校微系统和同伴微系统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作用,加强微系统间的沟通,完善留守儿童的中系统三个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理论;微系统

生物学对于生态系统的定义是:“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生态学已经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领域,衍生出社会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从生态学视角解决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针对中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需要我们站在新的理论高度、实践平台,去探索解决新模式。生态系统发展观认为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生态系统大多受到损伤,成为备受关注的弱势群体。生态系统的嵌套理论一提出就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构建新型的生态的系统工程都十分必要,也在研究方法上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从生态系统发展观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基于微观生态系统视域下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途径。本文试从美国学者布朗芬•勃伦纳的生态理论,将“家庭、学校、社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微观系统,探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生态型”模式,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微观生态系统的界说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勃伦纳在1979年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这一理论强调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人的发展的重大影响,他把人的发展放在一个宏观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主要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系统:(1)微观系统,指发展中的个体与即时环境(家庭、学校)之间的复杂关系;(2)中观系统,是指个体与微观系统之间、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过程,对儿童来讲,包括他在家庭、学校和邻里伙伴之间的关系;(3)外部系统指并不包含个体的主动参与,但对个体产生直接影响的情境系统;(4)宏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和文化、亚文化的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等。个体受微观系统的影响最大,各种社会文化通过微观系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厌学严重、学习成绩差,性格孤僻、自闭、自卑,行为放浪不羁,违法犯罪时有发生。以上提到的只是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既然存在,就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毕竟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说,这些都是一些负面的因素。从生态系统发展观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环境系统,要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已缺损的微观系统、中系统、宏观系统进行修复。

二、微观生态系统视域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显然不能简单地将之归咎于其中的任何一方,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微观系统失衡

中国的《三字经》中提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明传统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西方也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100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更是说明了父母亲在儿童教育中地位与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则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是“社会化的第一设置”。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关系有着深刻的自然生理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更改的、血源性的遗传联系。子女的诞生,既是生物学意义,也是社会意义。家庭的功能不仅是生儿育女,也是生命的摇篮。对子女的抚养父母责任主要的不是养育,而是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儿童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健全人格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留守儿童被剥夺了这一权利。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去顾及更无力关爱孩子,基本的关怀和温暖得不到导致儿童长期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形成悲观、孤僻的畸形心理;其次,祖辈们的教育观念落后,培养意识淡薄,对于儿童大多是“重养不重教”,疏于对其的管理;再次,祖辈们的溺爱造成了儿童性格上的娇纵,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交往中任性、自我等缺陷,长此以往,产生叛逆心理,年迈的祖辈们难以管理。最后,父母长期在外,过多的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有些家长觉得平时不在家,对孩子关心、体贴较少,孩子在钱物方面要多少给多少。而在隔代教育中多半是溺爱放纵,只管吃饱穿暖,无力也无能力考虑他们的心理需要。在过多的物质满足情况下,孩子的许多恶习逐渐形成:赌博成瘾,并沉溺于玩游戏,埋下了走向歧途和犯罪的祸根。

(二)教师教育力不从心,导致学校支持系统失衡

从微观角度研究教育生态结构,是以学校中的个体———受教育者为中心,整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注重局部生态环境的教育,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改变受教育者的不良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家庭是儿童的启蒙教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就显得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无可代替性。而在农村,家长对学校的依赖性和期待性也更加明显,不仅承担着农村儿童通过受教育迈进大城市的期待,也寄托着儿童道德教育得以完善的主要场所,更兼替着对儿童的监护功能。学校的质量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就学校教育来看,农村中小学的条件差,教育资源、师资力量非常有限,而且师资整体素质较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如破旧的校舍难以满足学生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在家庭系统受损弱化的条件下,学校系统的功能上升,但是,学校并没有完全担负起弥补家庭教育欠缺的责任,相反也出现了弱化现象。一方面,一些学校的负责人及教师尚未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没有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任务。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学校和老师没有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此外,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偏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对他们采取:“只要不出事,遵守学校纪律就行,学不学无所谓”的管理策略。因此,留守儿童对学校教育的挑战如经常犯事、违法乱纪一再的挑战教师智慧、学校教育;教师本身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心理教师队伍和适合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缺乏,导致教师教育的力不从心;家校之间沟通的缺乏,不能及时地与教师交流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等情况,致使家庭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丧失。

(三)同伴交往问题突出,导致社会支持系统失衡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同伴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同伴关系,是发展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也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除了家庭就是学校,他身边的同伴环境也大都是学校里的同学,这样的关系结构会带给儿童较大的影响,即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在学校的校园生活,反之,同伴关系的紧张则会影响儿童的校园生活,甚至导致厌学等情绪。因此,良好的同伴关系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校园里心情愉悦,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塑造健全的人格。但是由于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缺位,一方面,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长对其情商的培养,在人际关系方面不善于沟通交往,产生问题的时候又没有父母在旁指导,在同伴关系中发展社会性情感受阻,易出现情感问题。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自由时间相对同伴会多很多,加之容易被诱导,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同伴家长担心孩子被带坏,不让孩子跟他们玩耍,人为的隔离致使留守儿童完全被社会边缘化,产生恶性循环。

三、微观生态系统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路径

儿童的成长呼吁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教育生态系统发展观表明,一个健康的环境系统是儿童成长的必然诉求,然而,留守儿童不可避免的系统缺陷呈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必须要着力修复其所处环境系统,维护其所处环境系统的完善。

(一)修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微系统

家庭生态系统的受损,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来自家庭的教育与引导,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致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急需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家庭是个体首先面临的是生存环境和生活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个体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1.对父母系统缺失的重构

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使得家庭生态结构失去了平衡,生活在缺陷家庭中的他们容易感到孤苦无助,感情冷漠、茫然,不知所措,以致被坏人引诱走入歧途。问题孩子往往来自缺陷家庭,因此,应重视家庭生态结构失衡对儿童的教育成长的影响。首先,尽量保证家庭系统的完整性,出外谋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留下父母其中一个人在家陪伴小孩或者将其带在身边到城里打工,就可以确保家庭结构的完整性;若无法陪伴在身边,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经常打电话、定期回家等,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化解孩子的孤独感。尤其是针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妥善方法予以解决。其次,重视监护人的选定,为孩子找到负责任、较为美满的家庭作为临时监护人,父母应该合理妥善的寻找监护人,通过结构上的“父母”来创建事实上较为完整的家庭,通过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增强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效果。此外,临时监护人应认识到自己的监护责任,应该平等、民主的对待小孩,不能过于宽容和放纵,不仅对孩子的养育,还要通过家庭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创造家庭内部良好的家庭氛围,让留守儿童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再次,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要适当,留守儿童父母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观念,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2.在新的条件下构建亲子间的互动关系

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奠定了孩子对社会环境作反应的最基本模式”。父母与子女异地而居,不能面对面的交往,失去的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对社会环境作反应的机会。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去构建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互动方式,重视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教育机会。家长要想方设法与孩子保持联系,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想方设法了解孩子在家庭、学校、社区的情况,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如“亲情电话”是留守儿童教育实践中的一条有效措施,是亲子间建立远距离人际互动关系的有效形式,不仅具有交流亲情的功能,还对亲子间面对面交往的缺失具有补偿作用。

3.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范围内和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及家庭成员对其子女及其他未成年人实施的积极的影响。留守儿童虽然长期与父母分离,但其监护人也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良好的家风。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应该具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勤奋好学、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其监护人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留守儿童营造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予彼此温暖、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强化学校微系统和同伴微系统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要科学化,体现关爱与健康理念

由于教育生态结构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只有整体、全面、统筹规划,才能使教育生态系统的各组成因素的关系基本协调,使教育生态结构同周围生态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相适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结构,促进教育生态系统持续协调发展。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普及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长期与父母的分离导致的情感缺失,对他们的教育,教育者需要更多的耐心,倾注热情照顾他们,以弥补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足带来的缺陷。其次,学校在服务中延伸教育功能,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必须拓展其工作领域,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给予功能性补偿,通过全面推行寄宿制,营造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让留守儿童过上家庭式的学校生活。再次,在学校教育中,经常组织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享受集体的温暖和幸福;在学校管理中,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专门培训,组建模拟家庭、开展留守儿童活动站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消除内心的孤独、自卑的情绪,慰藉他们不完整的情感系统,弥补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所造成的伤害。

2.促进留守儿童同伴交往中情感社会化的策略

赫洛克认为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积极意义就是:带来稳定性,让内心充满欢乐,获得与人相处时的丰富情感体验,有利于帮助孩子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学会理解和接纳别人。对于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中的敌意和攻击性,教师应鼓励采取主动接近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抵抗和反叛。因此,应充分重视同伴对填补父母角色缺失的座位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鼓励留守儿童与同伴交往,注重培养他们合群、乐群的性格,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感。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促进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交往,让留守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健康成长。

(三)加强微系统间的沟通,完善留守儿童的中系统

从大系统观着眼,家庭生态系统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而言,仅是一个微系统,但其功用却不可小视,不但要强调其内部各水平及水平间的交互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与其他外部系统的相互联系,也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家庭、学校与社区这三个重要且相互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能够凭借各自生态环境的优势给儿童提供多方面的有利资源。

1.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众所周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合作才能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家庭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家长本身不健全或不健康人格心理、不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家庭、学校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采取“家长和学生也获得教育”的战略,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意识,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心理教育合作。

2.实行“多维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儿童的品性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产物。因此,学校必须拓宽其工作领域,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给予功能性补偿。加强家校合作,可以形成对青少年教育的合力,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可靠保障,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优化教学资源,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建构“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立体式教育管理网络,优化“生态型”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社会”的诞生。

3.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仅靠教育是完全不够的,整个社会需要达成共识,并积极配合,必须从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企业、社会等多方面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多赢,抓住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各个关节点,明确“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会为补充,家庭为后援”的工作思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从生态系统观视域下去探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它的解决需要小到个人大到整个国家的全力支持,家庭、学校、社区及各种非政府组织应提高认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作者:林婷婷 游毅文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立玲,杨英琪.生态系统发展观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5).

[2]高峰,汪玲.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

[3]杨雄,苏萍.转型社会的中国青少年[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4]范小萍,汪国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

第5篇: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44;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18-01

一、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他们身上存在一些心理弊端。比如有的孩子特别好动,有的爱攻击他人,有的则胆小、不爱甚至不敢参加集体活动。问题原因包括多方面,有社会性,有习惯方面的,也有学习和神经功能方面的等等。目前幼儿园普遍注重智力开发、卫生保健,也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缺乏相对应的措施。面对出现心理问题的这些孩子,如何以最好的方法方式来进行引导呢?

二、以游戏为载体,各领域活动方案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1)以体育游戏激发儿童的自信心。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运动性特点符合孩子新奇、好动的天性,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游戏教学的优势,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游戏有利于发展学生乐观进取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包容心理、发展学生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发展学生的集体观念等。比如针对缺乏自信、胆怯、退缩、娇气的孩子,可以设计体育游戏“刘翔,我帮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设立三个不同维度的栏架,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大胆地展现自己。通过不断尝试,不断突破,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设立多个奖项,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伴的鼓励,老师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2)以音乐游戏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无论是寓音乐于游戏中,还是寓游戏于音乐中,都要将这两个因素有效结合,使音乐活动更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与探索乐趣,也从中学习到严谨科学的音乐知识。音乐活动中的游戏性,可以让音乐活动的形式和方法都更自由、灵活、丰富多彩,让学生能够经常体会“和玩一样”的感受,自觉自愿地、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其中。在音乐活动“狮子王进行曲”中,可以请平时厌学的学生扮演孩子最想扮演的狮子角色,让他成为游戏中的主角,激发其参与兴趣。

(3)以角色扮演游戏促进儿童交往。角色游戏不但有着其他游戏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而且它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孩子的某些心理问题,可以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治疗和矫正。比如,通过“我是小小主持人”的每日播报活动,让孩子学会关注社会,关心身边的大小事,培养社会责任感。或通过故事活动,让孩子身临其境去体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结合班本书香课程开展心理教育

(1)创设愉快的活动情景,营造有效的师生互动氛围。首先,主题墙上向孩子推荐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绘本。可以让孩子们把阅读后的想法写下来,用便利贴的方式贴在墙上,还可以将人物或是动物形象用图片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孩子喜欢看,喜欢听,也喜欢学,主题墙真正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了作用。其次,在阅读角里投放各种心理健康的绘本。这些绘本以创意独特、想象新奇、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学生天天看着书,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2)多姿多彩的绘本课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一课多研”的基础上,精心讨论,设计精彩的活动方案。如心理指导活动“我不要嫉妒”,通过了解绘本的整体内容,进行“角色转变”的游戏,让学生充当绿妖怪,充当小兔,充当小老鼠。在不同的场景中,尝试不同的角色,体验嫉妒的危害性,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想出更多消除嫉妒的方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心理小短剧,快乐齐分享。每学期,不定期以小组为代表进行心理小短剧表演活动。心理小短剧活动,总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选择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故事(绘本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等)作为表演内容,采用多种表演形式(木偶剧场、成语秀等),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故事内容。第二,分配角色、任务,学习角色对话,制作道具,进行练习。第三,表演展示。比如,在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表演中,选择佳佳参与表演。她平时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次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彩排中,表现越来越好,从最初的胆怯变得勇敢。在表演那天,佳佳出色的表现给在场的家长和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四、结束语

总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结合体育、音乐、角色等具体的多形式的游戏方案,以及班本书香课程和家园互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探索更多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孩子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成就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高岚.幼儿心理教育与辅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音乐教学学前教育有效结合促进作用一、音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龄前儿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在美的形象与情感熏陶下,在身心愉悦的享受中,使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他们健康趣味的提高,为高尚道德观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条件,获得一种精神人格的净化和升华。学习音乐使孩子终身受益,音乐是一首与人生相伴的赞歌,音乐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音乐艺术上的天赋,只有我们这些伟大的人类才有资格与之共享。它是孩子们享受快乐人生的源泉,它又是我们每个人走向成熟的翅膀。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以音乐教学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在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影响因素很多,又因为心理的内在性,其健康与不健康的表现不是那么容易判断,心理健康的维护、预防和治疗工作都有一些特殊的困难。音乐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目的是使孩子们在音乐中轻松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新世纪的音乐教学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音乐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地渗透,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品格健全的新世纪接班人做贡献。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提高儿童的审美修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将来的心理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孩子们感知生活的美,体验生活的快乐。音乐教学活动正是这样通过它独特的表现方式,艺术地将各学科领域整合起来,达到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

二、发挥音乐教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它对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众多音乐教师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深深地体会到,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艺术,而且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儿童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音乐教育有利于儿童健康情趣的培养,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专家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对于儿童,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治疗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音乐教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音乐教育和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和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从内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补救性和预防性两项任务。补救性教育主要是对在心理素质或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的孩子进行专门的帮助、辅导、咨询、治疗,使之得以克服,是矫正性的;预防性任务,侧重预防不健康、不正常状况的出现,增强其“免疫力”,重在“防患于未然”。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预防性和矫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结合的。

三、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道德修养教育

利用音乐教学手段,将德育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形式之中。结合教材中的多元文化,通过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幼儿小班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从音乐的印象中去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凭听觉直接感受音乐说表达的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喜悦、欢乐、悲伤、愤怒、呐喊、幽默等人类所具有的真善美的情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从情感上、精神上理解音乐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我们只要在音乐教学时候,充份挖掘教材中所寓含的德育因素与健康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孩子们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不仅要让儿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使他们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通过教材中所寓含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健康的心理,最终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效果。

四、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审美教育功能

在音乐教学中充份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雷默明确指出艺术教育首先应发挥其审美功能,至于其它非艺术的目的只是审美功能的附庸。由此可见,音乐的审美功能应放在其育人功能的首要位置。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儿童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孩子们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教大班孩子们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真正做到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五、音乐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空间

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音乐可以丰富孩子的头脑,扩大想象的空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使儿童在没有压力、天性舒展的状况下,给想象力以无限驰骋的自由空间,使创造力得以迸发、显现。一段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想象是将积累的表象加以改造。因此,必须开拓想象的空间,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能在一个广阔的天地里翱翔。音乐可以在拓展想象空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活动直观具体,易于被学生接受,艺术活动又有非常大的自由,能通过活动的过程把想象现实化,可以为其他创造性的活动建立起模式。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音乐听觉感受力、音乐控制力、音乐情感、音乐记忆和想象力才得到锻炼和发展,良好的素质转化为创造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自由自在的想象创造。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和前提,我们应让孩子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间自由翱翔。

六、结束语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学前教育中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科整合这一特点,利用音乐教学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儿童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看到“画外之景”,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也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配合,从孩子们自身条件出发,引发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能力。作为幼儿园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活泼健康、乐观向上的的情绪,促进智能、情感和意向和谐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时敏,于惠敏.音乐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J].2000,21(4):29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陈鹤琴.音乐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

第7篇: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1.1文化知识教育现状

教育薄弱是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家庭教育现状,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其临时监护人大多年龄偏大或文化程度比较低,疏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或监管不力,使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现状,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成绩好坏来评定教学标准,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忽视对儿童身体健康的教育指导,对于留守儿童也缺少更多的关照呵护。

1.2道德品质教育现状

农民工弱势的社会地位、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重智轻德”的倾向,使得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在“知”、“行”、“情”、“意”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知,多表现在自我认识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容易不良行为的影响;行,表现在行为随便消极,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情,情感缺乏,或情绪稳定性表现较差等;意,自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

1.3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其中包括了要重点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众多的研究表明,目前留守儿童存在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有:孤僻任性、情绪消极、冷漠自私、自暴自弃、自由散漫等,甚至会产生叛逆、厌世、自杀等极端行为。根据基层妇联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遇到挫折时,认为生活没意思占4.7%,而产生过自杀念头的占0.5%。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往往没有引起学校、家庭的重视与关怀,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2.1家庭教育

可采取改变务工方式,尽可能避免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最好留一方在家尤其是母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除了祖父母等年长长辈,最好也有较为年轻一些的,能够积极主动、可靠地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父母要与留守儿童、学校老师、委托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等,且保障留守儿童正常的物质需求。

2.2学校教育

可采取以下措施: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老师除了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的教育外,不可忽视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辅导;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感情沟通,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跟踪调查档案。

2.3社会援助

引导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企业及国际组织参与支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鼓励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到农村地区开展支教、宣传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工作,以及各种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的活动;农村村委会、地方政府机构等,落实好农村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做好监督,保障留守儿童获得义务教育的权利,繁荣农村文化,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由妇联、共青团等单位组成专门的机构,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

2.4政府扶持

2015年新出台的《规划》指出:国家在人口管理上要出台相应措施。户籍改革是关键,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待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确保农村务工人员与城市人享有同等的社会政治地位,确保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明确地方义务教育目标,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综合考虑物价上涨、教育质量、信息化教育及学生体检等需要,增加中央财政的经费补贴,提高在校生的经费标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明确部门的职责分工,开展监测评估,切实提高支持政策和项目的执行效率,做好留守儿童发展的各项工作。

3小结

第8篇: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贫困家庭儿童;心理救助;儿童利益最大化

贫困家庭儿童属于儿童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得不到充裕的甚至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还难以得到正常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关注,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心理救助制度,利用学校和各种社会力量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救助原则

笔者认为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一般认为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起源于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该公约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该原则在以后的其他国际条约中也得到多次重申,已经被公认为一切涉及儿童事务的行动的首要原则。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当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

(二)国家引导和学校、社会救助相结合原则

国家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健康,所以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国家是当然的义务主体。国家的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鼓励、引导和协调、监督各种救助力量上,而不是直接参与救助工作。具体的救助主体首先是学校,因为学校本身是教育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它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各种发展情况包括心理健康状况。但贫困家庭儿童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多样的,对其进行心理救助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性技能和强烈爱心耐心的人才,还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仅仅依靠学校和政府很难完全实现充分有效的救助,而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弥补学校和政府资源的不足,更有效地进行救助。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事业应“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公众参与儿童公益慈善事业的需求与期待紧密契合,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奉献爱心的原生动力和最大热情,将‘人人可慈善’的现代慈善理念落到实处[1]”。

(三)直接救助和间接救助相结合原则

一般认为,家庭是儿童的最佳成长环境。因为家庭较福利院等公共机构,可以给儿童更多的个体关注和情感支持。当然这个家庭应该是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家庭,不是困境家庭。贫困家庭是困境家庭的一种,通常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需要外界帮助和支持。对于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除了直接给儿童提供心理救助,还要帮助其父母改善心理素质,改进教育方式等,以帮助儿童改善家庭环境,在舒适融洽的家庭关系中健康成长,这等于给儿童提供了间接的心理救助。

二、救助主体

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的主体是广泛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国家

国家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重视对儿童尤其是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国家应该鼓励、引导学校和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工作,比如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免费心理知识培训,对为心理救助进行爱心捐赠的企业进行精神奖励,鼓励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定数量的免费心理咨询等。

(二)学校

学校应该把维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作教育的一部分,树立平等育人、全面发展的先进文明的教育观念。学校应该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特殊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救助措施。

(三)社会

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事业,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在资金支持上,应该鼓励有爱心有实力的企业和一般社会公众进行捐赠,用于设置必要的心理咨询设施和对从事这项事业的心理学专业人士进行必要的生活补贴。在人力资源上,应该要求所有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定量的免费心理咨询,鼓励心理咨询师担任学校或社区的儿童心理顾问。在组织、协调上,各种社会团体比如共青团、妇联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起到良好的信息沟通、宣传引导作用。

三、救助措施

贫困家庭儿童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应依据儿童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救助措施,分类型分标准救助。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对贫困家庭进行救助,改善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成长环境,家庭的经济压力、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儿童成长的家庭进行救助,帮助其解决各种问题,无疑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等于对儿童进行间接的心理救助。

1、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减轻经济压力。

“贫困是儿童心理健康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因为它使贫困儿童及其家庭面临一系列的压力,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消极影响,使儿童产生大量的外化问题(如违纪、攻击、冲动等)和内化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贫困持续的时间越长,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就越可能出现,等等。[2]”为什么贫困压力有可能导致儿童焦虑情绪呢?“长期的经济资源稀缺使贫困儿童常常感到挫折和受局限,对生活的控制感降低,对于未来生活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无法控制、无法应对,因而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3]”

要解决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当然是有效的手段。具体的扶贫措施是多样的,应该以直接发放生活保障金为辅,提供职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为主,因为后者更能提高受助者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自信心,更能帮助受助者从根本上摆脱生存困境。

2、帮助贫困儿童的父母改善教养方式。

很多研究表明家庭贫困压力会影响到儿童的情绪甚至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因为贫困给儿童造成匮乏感及不确定感,另一方面因为贫困压力导致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不良的教养环境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贫困儿童的父母因为经济压力,容易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而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整个家庭的生存状态。在教育方式上,出于贫困压力下的父母容易采用压制、惩罚方式管理孩子,而较少采用说服、鼓励方式引导孩子。“Rander等人的研究发现,和一般家庭的母亲相比,贫困妈妈更倾向于使用高压强制手段。她们更强调使用惩罚使孩子服从自己,而和孩子说理的频率显著少于一般母亲。Banyard等人则发现贫困家庭的父母较少使用表达情感和关心的语言;同时,当孩子发出情感需求的信号时,他们回应的频率也显著少于一般家庭。[4]”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情感匮乏状态下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帮助贫困儿童的父母改善教养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贫困儿童的心理状况,等于对儿童进行间接的心理救助。

(1)各级政府应该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居民委员会、社会志愿者参与贫困家庭的救助工作。基层组织贴近群众,更了解实际情况,应该与专业人士联合,经常深入学校、农村和贫困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贫困家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有利于各种社会力量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由有关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居民委员会组织联系,邀请相关方面的教育专家走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亲子活动,帮助贫困儿童的家长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培养正确的育儿观念。让贫困儿童的家长认识到“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应多关心孩子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完善,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5]”,认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让家长改变以惩罚、压制为主的教育方式而采取以说服、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充分的感受到爱和自由,从而身心和谐的成长。家庭教育的完整和有效对儿童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关爱不可替代的。改善家庭教育,自然是儿童心理救助的应有之义。

(二)对儿童直接救助。

1、学校的心理救助。

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由专业教师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贫困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家庭环境,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也帮助其他学生正确对待贫富差距,防止对贫困学生的歧视。当然这不仅是心理健康课的任务,也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所有教师都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防止带给学生不良影响,营造平等、和谐、友善的校园环境,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贫困学生产生自卑、厌世等消极心理。另外,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信箱,由专业教师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于没有专业师资因此无法开设心理健康课的学校来说,除了注意校园氛围以外,应该与校外爱心机构联合,定期邀请心理学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也可以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烦恼、困惑等心理问题投入信箱,由心理咨询师及时解答。

2、社会的心理救助。

社会可以利用公共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社会关注贫困家庭,关注儿童教育,树立尊重、爱护儿童尤其是贫困儿童的良好氛围。公共媒体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类栏目,为贫困儿童及其家长解答困惑,纾解心理问题。各种社会团体和公共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组织、联络作用,为需要救助的贫困儿童和愿意提供救助的爱心人士提供信息沟通服务。

社会公众和爱心企业可以为救助工作提供救助资金;爱心企业还可以为贫困家庭提供救工作岗位;社会公众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参加合适的救助活动,如为贫困人口免费传授职业技术、提供就业信息、参加社区联谊等;专业心理人才应该提供适当的免费心理服务,如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提供义务心理咨询、与贫困儿童一对一帮扶等。

结语: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事业,需要国家、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贫困家庭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面临的困难是多样的,所以在救助方式上也要分类型分标准救助。但无论采取怎样的救助措施,

都要坚持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首要原则。在制度设计中,要一切以儿童的健康、幸福和尊严为出发点,以儿童的良好生存和顺利发展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如何使儿童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

[参考文献]

[1]中国首份儿童慈善需求报告.【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3(2):60.

[2]吴华清.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3):52-54.

[3]毕玉,王建平,成吉祥.贫困压力和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的影响【J】心理研究,2008,1(2):71-75.

[4]李晓丽.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20-121.

第9篇: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儿童;性教育;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01-01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者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对孩子的“性”问题上,大家仍在回避着。

和孩子谈性总是有一点困难和尴尬的。有人认为“性”方面的问题不能和孩子谈,担心谈论早了,会导致他们过早尝试。然而,现在孩子们有很多机会接受性暗示,如:电视广告、纸刊、光碟等等。从这些渠道得来的性知识往往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作为教育者如果回避,塑造出来的孩子会出现偏差。许多研究表明性心理障碍多数都植根于童年,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了解一些“性”知识和教育方法,使孩子从小就得到正确的性教育,健康地成长。

一、儿童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弗洛伊德关于性的学说里指出:人类两大基本本能的其中之一即本能,并将性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他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如下:

第一阶段,口腔期。自出生到一岁左右,该时力比多①贯注于口唇口腔活动,婴儿通过吸吮母乳获得营养和。

第二阶段,肛欲期。一到两岁左右。该时力比多关注于、直肠区,幼儿可以从排便中获得。

第三阶段,性蕾期。二到四岁。这种幼儿期的与成人的性质不同,只是幼儿的一种性游戏。

第四阶段,俄荻蒲斯情节阶段。四到六七岁。该时期力比多转移对外界对象,开始“恋”家庭内部的异性家长。

二、学龄前儿童的性问题、性表现及处理方式。

1、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性问题、表现及处理方式。

孩子们眼里的“性”为一种类似于游戏的行为。常见的幼儿与性有关的主要问题和行为表现如下:

类型一:对性器官好奇

问题:为什么男孩站着小便?女孩蹲着小便?

表现方式:

1、偷看异性上厕所

2、学习模仿异性上厕所的样子。

案例:我为什么不能站着小便?

3岁的佳佳学哥哥站着尿尿,把裤子尿湿了,妈妈火冒三丈:“你是女孩怎么站着小便,裤子湿了怎么穿?”

产生的原因就是好奇,说明孩子在探索自己和他人。妈妈的反应错误。

对策:告诉孩子男女有别。

妈妈可以说:“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哥哥是男孩,有小,站着不会尿湿裤子。女孩子站着尿就会湿裤子,很不卫生。”

类型二:一般性问题

问题:卫生巾是做什么用的?

表现方式:观察大人后提问

案例:问题:妈,你也用尿不湿吗?

文文发现妈妈在用卫生巾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妈妈随口说:“这是大人用的尿不湿!”文文问爸爸:“你也用尿不湿吗?我要看看。”爸爸难堪离去。文文继续追问,爸爸说:“这个东西只有妈妈才有,以后不要问这个问题了,”爸爸极力回避。

问题的原因也是因为好奇,不知道具体用途。

对策:大方面对,告诉孩子“女孩子才用它”。

妈妈解释道:“这是卫生巾,只有女孩子长大了才用,男孩子不用。妈妈肚子里有一个小房子,你没出生时就住在这个小房子里。有时候,小房子会流出像鼻涕一样的东西,妈妈怕弄脏裤子,所以要用卫生巾。”要尽量保持讨论的随意性和趣味性,让宝宝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成长的秘密。

2、关注幼儿的行为。

有一些孩子有行为,大多是在午睡或厕所里。有的孩子喜欢把手放入内裤和露出性器官,用手玩弄或抚摸。幼儿的行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整的性意识,不存在不正当的概念。儿童心理学家主张,成人的引导不可忽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提高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最积极有效,如多参加集体游戏等。总之,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广泛的兴趣是最有效的措施。另外,不要给孩子穿过紧,过小的裤子。

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家长或教师都应负起责任,不要觉得难为情羞于启齿。但愿在这样的“充电”下,大家都能成为孩子合格的“性”老师。

参考文献:

[1] 《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周宗奎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

[2] 《如何与孩子谈“性”》【美】琳达.艾尔【美】理查.艾尔著.新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