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工业污染处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污染处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污染处理方法

第1篇: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水污染;污水处理;防治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206-0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人类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取水资源的同时,也不断的向自然界排放污水,从而污染环境。

水资源正在遭受各种污染的侵袭,水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水污染问题。

1 简单了解水污染

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称之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为: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

2 水污染的具体分析及应对措施

从防治角度来说,可以将水污染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

2.1 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控制工业污染对于水污染的防治具有关键作用。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工业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铅等重金属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除此之外,工业污染还有热污染。针对工业污染,加强管理,后期水处理至关重要。1)要加强法律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对不严格处理污水的企业应严肃处理。2)加强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建立足够的污水处理厂,并尽量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污水处理成本高是污水不合格排放的主要原因)。3)工业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作他用,只要指标合格,可用作城市道路清洁、建筑清理工作,这对于节约水资源至关重要。

2.2 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农业污染跟农业生产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是因为我国对于农作物的浇灌大多采取灌溉的方式,水的利用率极低,同时我国农民使用化肥的量很大,同样存在很大的浪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入水体。主要造成了水的富营养化,而水富营养化在淡水中会造成水华,在海水中会造成赤潮,危害水体生态平衡、妨碍经济发展。应对农业污染,主要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节约用水,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

2.3 生活污染

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其中无机盐有氰化物、硫酸盐、磷酸盐、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一些重碳酸墁等;有机物质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和尿素等,另外还有各种洗涤剂和微量金属,后者如锌、铜、铬、锰、镍和铅等;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生活污水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生活污水的排放空前增长。可以看出,生活污水的成分复杂,主要造成的危害还是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有机物污染物造成的水体缺氧等情况。

生活污水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生活上我们能做什么?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例如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做到一水多用,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继续冲马桶,淘米的水可以继续浇花。选择环保的清洗剂,如使用无磷洗衣粉。

3 水污染的防治

水污染的严重性没有异议,我们应该采取有效地方法对水污染进行防治。污水资源化是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一般处理方法包括以下

几种。

1)活性污泥法。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由于污水处理是一项侧重于环境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设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术与资金问题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瓶颈”。

2)生物膜法。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生物膜法主要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物,主要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开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气化一般直接来自大气。由于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能好、产泥量低、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行管理等优点,在处理中极具竞争力。

3)氧化法。氧化法是目前广泛采用并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生活污水预处理方法之一。根据氧化剂的种类及反应器的类型,氧化法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等。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地球外看地球,地球是一个为蓝色的美丽星球,地球是一个水的世界。然而,看似不缺水的地球却正在面临水危机。事实已经证明:是时候行动!地球上,此时此刻正有无数的人遭受缺水带来的痛苦,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正在遭受水污染的伤痛。

参考文献

[1]余杰,田宁宁,王凯,等.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7,1(1):82-86.

[2]高廷耀,顾国维 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 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雷乐成,等.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邱维,张智,周建华.生物絮凝沉淀/生物膜过滤处理城市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4,11(5):44-46.

[5]许保玖,龙腾锐 主编.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2篇: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 水污染 措施

水是生命的起源,远古时期最早的生命诞生在古老的海洋里,即使实现登陆,生命的存在仍然以水作为首要前提,即使在当今代表了最尖端科技的航天范畴,对外太空生命的探索,仍然以水作为第一判断前提。可以说:没有水,一切生命创造的精彩都将不复存在。当今世界,经济在高速成长,我们对水需求也在逐渐增大,然而我们却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水危机。全世界196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缺水,这其中又有2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可见我们面临的形势有多么严峻和紧急。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20亿的人口面临缺水,21世纪将是一个水比油更名贵的世纪,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1、我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现今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使水质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有资料显示: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系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以上这些对我国可持续成长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们的水资源正在遭受各种污染的侵袭,水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成长,首先要解决水污染疑难题目。

2、水污染及水污染的分类

2.1 水污染

水污染简单地说,是指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的污染。

2.2 水污染的分类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天然污染;另外一类是人为污染。现今后者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祸首。

依据污染杂质的不同水污染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为: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

从防治角度来说,可以将水污染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

3、水污染及其防治

3.1 工业生产对水的污染及其防治

(1)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在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水体和水质的污染。工业废水污染是水系污染最重要的污染源,其具备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容易净化、难处理等特性,是防治水污染的关键。

(2)工业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铅等重金属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除此之外,还有热污染。

(3)工业污染的防治:针对工业污染,加强管理及后期水处理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法律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对不严格处理污水的企业应依法严肃处理。第二,加强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建立足够的污水处理厂,以便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污水处理成本高是污水不合格排放的主要原因)。第三,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只要指标合格,可用作城市道路清洁等,这对节约水资源至关重要。

3.2 农业生产对水的污染及其防治

(1)农业污生产对水的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化学农药、化肥污染等。其中化学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是最重的。

(2)农业生产中大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也会使大量有污染物的水被排放入水体。过量的使用农药其结果往往是害虫、益虫一起消灭,而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最后只好不断加大药量。有资料显示,真正作用与农业害虫的农药仅有10%~30%左右,进入大气、水体的部分约为20%~30%,残留在土壤中的约有50%~60%。所以,不合理的使用农药不但不能彻底解决农业病虫害问题,相反还会使许多原来危害不大或不难防治的虫害变得不易防治。这样就有可能使农药用量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将逐渐加重。

过量的使用化肥,造成了水的富营养化,而水的富营养化在淡水中会造成水华,在海水中会造成赤潮,危害水体生态平衡、妨碍经济成长。

(3)应对农业污染,应控制化学药品的使用量,采用环保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加强技术人员的对农民使用化肥的田间指导,控制化肥的使用。

3.3 生活污水对水的污染及其防治

(1)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其中无机物质的盐类有氰化物、硫酸盐、磷酸盐、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一些重碳酸墁等;有机物质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氨基酸和尿素等,还有各种洗涤剂和微量金属,后者如锌、铜、铬、锰、镍和铅等;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结肠菌群。

其它生活污水中氮和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必定会逐渐增加。可以看出,生活污水的成分复杂,主要造成的危害是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有机物污染物造成的水体缺氧等情况。

生活污水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干,因此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对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要节约用水,做到一水多用,如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继续冲搪瓷马桶,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第二,选择环保的清洗剂,如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第3篇: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制浆造纸废水是指化学法制浆产生的蒸煮废液(又称黑液、红液),洗浆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中段水及抄纸工序中产生的白水,它们都对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一般每生产1 t硫酸盐浆就有1 t有机物和400 kg碱类、硫化物溶解于黑液中;生产1 t亚硫酸盐浆约有900 kg有机物和200 kg氧化物(钙、镁等)和硫化物溶于红液中。废液排入江河中不仅严重污染水源,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如何消除造纸废水污染并使废液中的宝贵资源得到利用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的工作,应当受到重视。

根据物质守恒原理,产品中物质总量与废物中物质总量之和是一定的,等于原料中物质总量。可以说,污染物也是原料存在的一种形式,只不过这种存在形式使可利用资源量减少,损害了人们的经济利益,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物质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措施得当,存在于污染物中的物质就可能变为可以被利用的形式。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合理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方法,并尽可能多的对处理后的废水和废水中所含的有用物质进行资源化利用。

1 制浆造纸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1.1 蒸煮工段废液

第4篇: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强度;结构优化;Kmeans聚类算法

中图分类号 F06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29-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6

快速的工业化过程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转变发展 方式、调整工业结构成为中国经济调整的要点。要走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理清工 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David I. Stern,Michael S. Common[1],Dasgupta S,L aplante B, Wang H[2],毛建素、杨志峰、路钟武等[3]对工业污染与经 济增长关系做了宏观的研究;赵雪雁[4],赵彤、丁萍[5],彭建、王仰麟 、叶敏婷等[6]对区域产业结构与环境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江珂[7]、武 鹏程、红[8],梁淑轩、孙汉文[9],李志强、王忠辉[10], 陈磊磊、尹昌斌、米健[11]等对工业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赵海霞、明 、王波[12]从资源节约角度对工业行业进行了分类;赵海霞、曲福田、诸培新[13],陈东景[14],刘星、聂春光[15]等对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分布 规律进行了分析。上述文献对工业污染从各个角度做了深入的分析,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 基础,但对污染排放的度量多采用单一的排放指标,不能全面度量行业的污染排放量;也缺 乏对行业污染与经济贡献率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工 业行业污染排放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聚类算法挖掘工业污染贡献率与经济贡献率之间的潜在 规律,为工业行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1 陕西工业经济发展及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

1.1 工业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全省总面积20.56万km2,是欧亚大陆桥上连接 我国东西南北的枢纽。陕西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全省 煤炭探明储量是1 860亿t,仅次于山西和内蒙古,位列全国第三。陕西省经济发展成就巨大。2001-2006年,陕西省GDP总量和工业增加值持续高速增长, 增速保 持在9.8%-12.9%之间。自1999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为陕西经济注入了巨大的 活力,尤其陕北能源的开发及其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尤其是工业产生了巨大的 拉动作用(见图1)。

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经济增长依赖能源重化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 三次产业 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52∶17.5调整到2006年的11∶54∶35,这一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 始终 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十五”以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从2000年底的43.38%快速上升到2 006年的53.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来看,重工业所占比重从1978 年的55.4%提升到了2006年的78.1%,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见图2)。

产业结构偏重的倾向和对能源重化工产业依赖的增长,也给陕西带来了突出的环境问题 。截至2006年底,陕西省规模以上企业共3247家,但大公司、大集团数量少、规模 小,特别是缺乏在全国具有规模集聚优势的企业,进入全国500强的企业仅7家,重点企业大 多未达到适度竞争规模水平,低产值高排放、高消耗的企业较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 学制品制造业这5个行业的工业SO2排放占了全部工业行业SO2排放的91.35%,然而它们 的工 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只有16.43%;其中最为突出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SO 2贡献率高达69.69%,增加值贡献率却只有6.66%。而造纸及纸制品业、饮料制造业、 化学 原 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这5个行业的工业COD排 放占了全部工业行业COD排放的84.51%,然而它们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只有1 3.63%;其中最为突出的造纸及纸制品业,COD贡献率高达67.29%,增加值贡献率却只 不过区区0. 60%。可见,污染排放水平高的行业未必对经济贡献率就高,有必要对目前工业污染状况进行 科学合理的评估,探寻其内在规律,为工业行业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 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强度评价

2.1 研究方法

综合评价法(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是指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 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 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为评价同一行业所产生多种污染物对环境的综 合影响,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每个行业主要污染物体排放强度(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量 (t/万元))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出行业污染排放强度综合评价指数。行业污染排放强度 综合评价指数越大,表明对环境的压力越大;反之,对环境的压力越小。

选取行业的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 工业固体等8种污染排放强度指标,分别对指标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值法标准化处理,消除量 纲;利用平均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标准化后的指标与各指标的权重分别对应相乘 ,并求和,得到行业污染排放强度综合评价指数。

2.2 实证分析

根据2001-2006年《陕西省环境统计年报》,对陕西省34个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相关 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行业污染排放强度,通过综合评价法获得2001-2006年陕西省34 个行业污染排放强度综合评价指数 (表1) 。

由表1可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强度综合评价指数排在前几位,反映出这些行 业对环境压力较大。为了进一步对工业行业结构作出优化,需要对“工业行业对GDP贡献率 ”和“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做深入分析。

3 工业行业结构聚类分析

聚类(Clustering)是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成相似的对象类的过程。簇(Clust er)是 数据对象的集合,这些对象与同一个簇中的对象彼此相似,而与其他簇中的对象相异。将聚 类分析方法应用于陕西省工业行业污染状况的分类,可以分别对其污染强度和GDP贡献率进 行分级评价,进而作对比分析。传统的聚类算法分为五种:基于划分的聚类、基于密度的聚 类、基于层次的聚类、基于网格的聚类和基于模型的聚类。本例中选取典型的基于划分的K means聚类算法,该算法具有运算效率高、适用于处理大数据集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实现 对带聚类对象的划分。

首先根据2001-2006年《陕西省统计年鉴》,计算陕西省34个工业行业的GDP贡献率(该行业 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采用Kmeans聚类算法针对“工业行业对GDP贡献率”和“ 行业污染排放强度综合评价指数”两属性进行聚类(为了减少个别年份数据的随机性,采用 2001-2006年指标均值)。运算采用SPSS 13.0为运行环境,指定聚类数为4,聚类结果如表2 所示,依次将工业行业划分为4个类型,即高经济贡献率高环境负荷、高经济贡献率低环境 负荷、低经济贡献率低环境负荷、低经济贡献率高环境负荷。

4 结论与建议

从2001-2006年陕西省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强度均值看,其污染强度总体上是呈现下降趋势的 。在我国制度变革和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正是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管理进步和技术引进扩 散并推动了污染强度出现持续快速下降,这一下降过程实际上反映了陕西省在经济体制、管 理方法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逐步接轨融合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工业化过程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压缩型的道路,随着陕北地区煤炭石 油天然气开采规模的扩大,陕西经济更加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业和洗选业 、有色金属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行业的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 是投资拉动,而投资又偏重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当前陕西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偏重化的趋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因此,通过上述的聚类分析,可以基本确定下一 步陕西省工业结构优化应当主要放在工业行业内部结构调整上:

第一类:重点发展型行业,主要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 这类行业污染贡献程度低,但经济贡献率很大,应该下大力气发展这些行业。

第二类:优化发展型行业,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燃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 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该类行业污染强度中心值较高,但这类行业经济贡献率较大,关系国 民经济命脉,应该重点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 耗,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

第三类:引导发展型行业,主要指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 制品业等行业,该类行业污染强度均值不高,经济贡献率也不大,但是,行业数量较多,应 对其进行大力改造,在产业规划、产业税收政策以及产业标准的制定以及产业环境规制等方 面,采取有利于环境的各种措施,通过刚性约束和柔性政策引导其作出对环境有利的行为。

第四类:限制发展型行业,主要是造纸及纸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 。该类工业行业的污染强度中心值高于均值很多,而历年的经济贡献率很低,应该严格限制 该类行业的发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其实行严格的监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David I. Stern, Michael S. Common.Is There a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Su lpfur?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1,41(2):162-17 8.

[2]Dasgupta S,Laplante B,Wang H. Confront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2,16(3):147-168.

[3]毛建素,杨志峰,路钟武,等.关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负荷关系的研究(英文)[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6):744-751.[Mao Jiansu,Yang Zhifeng,Lu Zhong wu,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 ts in China[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07, 43

(6):744-751.]

[4]赵雪雁.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及其生态效应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21( 6):17-21.[Zhao Xueyan.The Ecoenvironment Effect of the Industrial Spatial Str ucture in Gansu[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21(6)

:17-21.]

[5]赵彤,丁萍. 区域产业结构转变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 技术经济, 2008,27(12):90-93.[Zhao Tong, Ding Ping.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 pac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Jiang su Province[J]. 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 2008, 27(12): 90-93.]

[6]彭建,王仰麟,叶敏婷,等.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 例[J].地理学报,2005,60(5):798-806.[Peng Jian,Wang Yanglin,Ye Minting,Chang Qi ng.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Ecoenvironm ental Effect:A Case Study in Lijiang City, Yunnan Province[J].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60(5) :798-806.]

[7]江珂.不同污染类型工业行业的环境污染分解分析――基于1998-2005年间中国工业行 业数据分析[J].生态经济,2010, (4):96-99.[Jiang Ke.Decomposing and Analyzing th 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Different Type of Pollution ofIndustry: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Industrial from 1998 to 2005.[J].Ecological Economy,2010, (4):9 6-99.]

[8]武鹏程,红.区域环境污染影响因子的数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14-16 .[Wu Pengcheng, Zhang Shuho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Impact Factors[J].Statistics and Decision, 2008,(2):14-16.]

[9]梁淑轩,孙汉文.中国工业废水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 0(5):43-47.[Liang Shuxuan,Sun Hanwen. Industrial Wastewater in China:Pollution

and Affecting Factors Analysis[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3 0(5):43-47.]

[10]李志强,王忠辉.中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 信息论坛,2008,23(5):44-48.[Li Zhiqiang,Wang Zhonghui. Change of the Industrial

Polluti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in China[J]. Statics &

Information Forum,2008,23(5):44-48.]

[11]陈磊磊,尹昌斌,米健.无锡市工业SO2污染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 解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128-132.[Chen Leilei,Yin Changbin. Mi Jian.

D 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Spatial Features and Determinants of Changes in Industr ial Pollution:A Case Study on Industrial SO2Emissions of Wuxi City[J]. China

P 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5):128-132.]

[12]赵海霞,明,王波.工业行业资源节约程度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自然资 源学报,2008,9(5):151-160.[Zhao Haixia,Zhu Deming,Wang Bo.Evaluating on Resource conserving Degree of Industries:Taking Nanjing City as an Example[J]. Journ 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8,9(5):151-160.]

[13]赵海霞,曲福田,诸培新.江苏省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 环境,2005,15(4):57-62.[Zhao Haixia,Qu Futian,Zhu Peixin.Positive Analysis on En vironmental Effects of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Industrialization[J].China Popu 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15(4):57-62.]

[14]陈东景.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2008,17(1):133-1 37.[Chen Dongjing.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Main Pollutants Emiss ion Intensity in China[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2008,17(1):133-137.]

[15]刘星,聂春光.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排放的变化[J].统计与决策,2007,(2): 65-67.[Liu Xing, Nie Chunguang.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Emission in China[J]. Statistics and Decision,2007,(2): 65-67.]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ectors un der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LI Wei1 ZHAO

Guohao2

(1 College of Law,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Shaanxi 030024, C hina;2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 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Shaanxi 030006, China,)

Abstract Industrial system is an indispensable driving force ofsocial development, b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dustry is facing increasin gly severe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What’s more, the structures of industrialsect ors within the system and their pollution levels are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 s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The paper selected the western province, Shaanxi, toconduc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 f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its pollutant emission s trend, indicators of 8 pollutants emission intensity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第5篇: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有色冶炼 重金属废水 BI03#制剂 工业应用

1.前言

目前,国内多采用石灰中和法、硫化物沉淀法等处理重金属废水。但石灰和硫化物等的操作卫生条件差、产渣量大、对设备要求较高;而且氢氧根离子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的溶解度有差异,很难达到多复杂离子同时一步去除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治理工业废水污染,控制重金属废水的排放,急需开拓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1-2]。文章对工业上常用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探讨,并采用中南大学研发的新型BIO3#制剂对甘肃金川某冶炼厂废水进行重金属离子脱除实验,效果十分明显。

2.新型BIO3#制剂处理甘肃金川某冶炼厂废水试验研究

2.1 主要原理

废水通过制剂中多基团的协同配合,形成稳定的重金属配合物,用碱调节pH值;由于BIO3#制剂同时兼有高效絮凝作用,当重金属配合物水解形成颗粒后很快絮凝形成胶团,并形成溶度积非常小的、含有多种元素的非晶态的化合物,从而实现重金属离子(铅、锌、镍、砷、铜等)的有效净化。

2.2 原水水样

实验原料为甘肃金川有限公司化工厂的重金属废水,原水样呈微红,浑浊,有刺鼻性气味,酸度很高。水样经实验室检测分析,其特征污染物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2.3 仪器和试剂

新型BI03#制剂、电导仪、pH计、500ml烧杯、磁力搅拌器、石灰乳、PAM絮凝剂。

2.4 检测仪器和分析方法

检测仪器:北京普析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海精通722型分光光度计。

分析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镍、铅、锌含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氢氧化钠标准滴定酸度。

2.5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2.5.1 新型BIO3#制剂处理甘肃金川重金属废水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量取一定体积的重金属废水于500ml烧杯中,加入BIO3#制剂进行一级配合反应,搅拌15min后,用石灰乳调节pH值到10左右,过滤,取部分上清液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然后取一定量的剩余滤液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BIO3#制剂进行二级配合反应,搅拌15min后,添加石灰乳调节pH值到10左右,并添加少量助凝剂进行沉降,取上清液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

3.5.2 处理结果分析

通过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原液中各重金属含量比较高,特别是砷含量高达250mg/L,含有一定量的铅、锌和镍。通过一段BIO3#制剂处理后液中铅、锌、镍得到了比较好的脱除,但砷含量还有25mg/L,不能达到排放要求。通过两段BIO3#制剂处理后液中各重金属浓度均低于国家《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规定的限值要求,砷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效果良好。

重金属废水通过两段BIO3#制剂处理,渣水分离效果好,水质清澈,渣量较少。渣成分主要为钙离子沉淀物和重金属与BIO3#制剂的配合物。

4.结论及建议

(1)重金属废水中含有较多有价值的重金属元素,回收之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张永锋[3]采用络合一超滤一电解集成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超滤的浓缩液可通过电解回收重金属,实现废水回用和重金属回收的双重目的,但是此法尚处于研究阶段。

(2)BIO3#制剂直接深度处理新工艺具有抗重金属冲击负荷强、净化效率高、能实现渣的资源化利用等优势。在经过一段处理之后,Pb的含量从15.40mg/L降到了0.115mg/L;Zn的含量从184.50mg/L降到了0.938mg/L;Ni的含量从3.46mg/L降到了0.236mg/L;已经达到了排放要求。As的含量则从250mg/L降到了25mg/L,尚未达到排放要求,但是经过二段处理之后,降到了0.36mg/L,均低于国家《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规定的限值要求。

(3)BIO3#制剂直接深度处理新工艺过程可以采用工业上成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可在原有的工程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废水处理效果,操作简单,便于控制。

参考文献

[1]邵立南,杨晓松.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有色金属工程

第6篇: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合成革废水;水质分析;脱氮除磷;人工湿地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090-03

Study on Experiment of Synthetic Leather Wastewater Disposed by Artificial Wetland

YING Jun-hui,CHEN Mao-quan,WANG Dong-ming

(Lishu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Lishui 323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 By taking a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a leather enterprise in Lishu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hoosing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reinforced process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local hydrology and geomorphology condition, and using the pilot device to carry out the experimental study, we have reach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s follows: in this system, the removal rate of DMF, CODcr, TP, NH4+-N and SS was 89.91%, 83.68%, 64.04%, 69.01% and 93.39% separately, and the water processing level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ynthetic leather and artificial leather industrial pollutant discharge standard”(GB 21902-2008).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eatment by using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to process the synthetic leather wastewater works well, which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t benefits from the low-cost and easy-to-run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Key words: synthetic leather wastewater; water quality analysi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rtificial wetland

收稿日期:2013-04-22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Z200908239)

作者简介:应俊辉(1976-),男,浙江缙云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电话)13867086019(电子信箱)

近年来,以制革为主导产业的丽水水阁工业区已经成为丽水市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合成革制造成为地方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制革工艺流程中使用各种有机、无机类的皮革化工原料,这些原料以溶液或者悬浮物的形式进入制革废水[1],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受国家高度重视。在2011年12月国务院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着力减少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制革行业被列为重点工业水污染防治对象。

当前对合成革废水的处理研究主要有强化预处理[2,3]、复合型微生物制剂[4]、DMF(二甲基甲酰胺)回收[5]、工艺改造[6,7]等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处理效果,但都存在设备投入高、工艺复杂或运行管理难度大等缺点。本研究以丽水某制革企业污水处理站改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水文及现场地貌条件选择人工湿地强化处理系统,采用小试装置对合成革废水进行试验,为破解合成革废水处理难题提供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强化工艺设计

如图1所示,合成革废水先经厂区原有A/O(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出水引入均化池,通过PVC管导入潜流式人工湿地,再由出水管收集排放。

1.2 湿地构筑及工艺装置

试验装置由均化池和潜流式人工湿地组成,均化池有效体积为0.50 m3,湿地单池容积为0.25 m3,湿地平面尺寸为1.00 m(长)×0.50 m(宽),填料层有效高度为0.50 m。湿地种植菖蒲,填料层采用当地河砂,有效砂粒径为0.25~1.00 mm,不均匀系数小于4.0。系统底层铺有直径为1.0~2.5 cm的砾石排水支撑层。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

1.3 进水水质

一般合成革废水主要包括合成革生产废水和合成革生产清下水。合成革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精馏塔塔顶水、DMF回收系统冲洗水、水环泵废水、水鞣废水、地冲水及生活污水等;合成革生产清下水主要来自锅炉烟气除尘下水及循环冷却水排水。人工湿地工艺进水来自于丽水某制革企业排放污水,试验用水直接取自制革企业污水站二沉池出水和清下水排出口,水样1∶1混合后使用。试验进水的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

1.4 监测与分析方法

工艺装置于2012年10月26日建成并开始运行、调试,为保证该系统在冬季能够保证良好处理效果,该湿地系统构建于设施温室大棚内,棚内平均气温9 ℃,平均水温12 ℃。试验从2012年12月份正式开始,通过对DMF(二甲基甲酰胺)、CODcr(化学需氧量)、SS(悬浮颗粒物)、NH4+-N(氨氮)和TP(总磷)等主要污染物的定期监测研究该系统的净化处理效果。试验进水流速控制在0.25 m3/d。DMF采用气相色谱法(GBZ/T 160.62-2004)测定;CODcr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 399-2007)测定;TP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89)测定;NH4+-N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测定;SS用重量法(GB/T 11901-89)测定;BOD5(生化需氧量)用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测定;pH用玻璃电极法(GB/T 6920-86)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SS的去除效果分析

由图3可知,人工湿地对SS的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达到93.39%,出水平均SS为6.37 mg/L,远远低于《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2008)SS排放限值40 mg/L的要求,结果充分展示了人工湿地在去除SS方面的功能优势。人工湿地去除SS主要依靠于湿地填料的过滤作用和湿地植物根系的截留作用,第10天SS去除率提升到94.87%,主要原因是依赖于湿地植物根系不断成长变密。同时,注意到湿地床有效容积与污染物量大小的相关性,一方面增加湿地床有效容积可以有效改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需要控制SS低浓度进水,以免造成湿地床超负荷运行甚至出现堵塞、溢流现象发生。

2.2 CODcr的去除效果分析

如图4所示,人工湿地对CODcr的去除效果明显,最低去除率在80%以上,平均去除率达到83.7%,出水平均CODcr为62.0 mg/L,低于《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2008)CODcr排放限值80 mg/L的要求。CODcr的去除依赖于异养菌和菖蒲构建的小型生态系统,试验进水平均CODcr379.7 mg/L的负荷强度较适宜于该试验装置,试验数据表明24 h的停留时间足以保证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2.3 TP的去除效果分析

如图5所示,人工湿地对TP的平均去除率达到64.04%,出水平均TP为0.75 mg/L,低于《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2008)TP排放限值1.0 mg/L的要求。湿地除磷功能的相关研究显示,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主要依赖基质的吸附固定[8],植物的吸收为辅,微生物对磷主要起形态转化功能,对磷元素在系统中的迁移有重要影响。为避免试验中单日(12月24日)排放超标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添加菌制剂改善湿地除磷效果[9],减缓填料中磷的积累。

2.4 NH4+-N的去除效果分析

如图6所示,人工湿地对NH4+-N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去除率达到69.01%,出水平均NH4+-N为6.58 mg/L,低于《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2008)NH4+-N排放限值8 mg/L的要求。湿地脱氮功能的相关研究显示,在试验条件下曝气能显著提高湿地的脱氮效率,尤其是NH4+-N的去除率[10]。试验水样注入均化池的复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试验装置的脱氮能力。

2.5 DMF的去除效果分析

如图7所示,人工湿地对DMF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去除率达到89.91%,平均出水DMF为1.70 mg/L,低于《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2008)DMF排放限值2 mg/L的要求。在制革生产中采用DMF作为溶剂,是产生大量含DMF合成革废水的根本原因。DMF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是较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人工湿地装置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主要归功于湿地床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和植物根系的吸附截留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如下具体结论:

1)试验运行效果良好,系统对DMF的去除率为89.91%,CODcr的去除率为83.68%,TP的去除率为64.04%,NH4+-N的去除率为69.01%,SS的去除率为93.39%,处理出水能综合实现《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2008)达标排放。表明人工湿地工艺适合该厂改扩建工程,工艺具有可行性。

2)潜流式人工湿地对SS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脱氮除磷效果也较佳,刚好与A/O工艺形成互补加强,有效地改善了出水水质。

试验探索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初步参数,为合成革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能充分利用地域环境特点并发挥人工湿地系统廉价、运管方便等优越性,可节约废水治理费用。针对试验中出现的单日排放超标现象,按照目前的工艺参数具体运行必然存在一定的超标风险,需要进一步开展优化工艺参数研究,以解决实际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 MANNUCCI A,MUNZ G,MORI G, et al. Anaerobic treatment of vegetable tannery wastewaters: A review[J]. Desalination,2010,264(1):1-8.

[2] 翁觅离. 强化预处理/兼氧/好氧工艺处理皮革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2,28(8):56-60.

[3] 薛同站. Fenton组合工艺在合成革废水处理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0(5):59-62.

[4] 宋 平.高氨氮浓度皮革废水处理研究[J].广东化工,2012, 39(7):124-125.

[5] 张 伟,赵瑞红,冯晓霞,等. 皮革废水回收DMF工艺中甲酸分解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2,33(4):364-369.

[6] 黄广道. 曝气生物滤池法深度处理制革废水试验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81-83.

[7] 陶亮亮,李 鹏,刘柯彤. 某皮革厂产出污水治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J].皮革与化工,2012,29(2):36-40.

[8] 刘 波,陈玉成,王莉玮.人工湿地基质除磷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8,27(6):41-45.

第7篇: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秦淮河是长江下游南岸的一条支河,秦淮河流域面积2631km2,平面呈蒲扇形,为一完整的山间盆地,丘陵山区占流域面积的80%,腹部低洼圩区占总面积的20%,

秦淮新河分洪道于1975年动工,1979年竣工,上起江宁区河定桥,流经雨花台区,切铁心桥分水岭,纳西善桥沟水,在金胜村入长江,全长18 km。集行洪、灌溉和航运功能于一体。

二、秦淮新河水环境现状

1 水资源量分析

(1) 地表水资源量及其可利用量

地表水资源数量是指河流、库塘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南京市地形比较复杂,沿江、河、湖地区为平原圩区,腹地为丘陵山区。将下垫面划分为水面、水田、旱地、城镇四种类型,旱地主要包括水浇地、果林、绿化及未利用土地等,城镇包括城镇用地、工矿用地、公路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等不透水面积。根据各种下垫面的特征及不同产流规律,利用水文模型由降水系列推求径流系列。

(2) 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可利用量

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水体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地下水的补给有大气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灌溉水回渗及区域外的侧向径流补给,而以大气降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来源。

根据南京市多年长观资料,潜水水位、承压水水位,始终高于长江水位(除洪水位),说明在正常情况下,潜水、承压水补给江水。长江、秦淮河、滁河是地下水的排泄通道。潜水、承压水水位动态与降水量大小,雨期长短是正相关关系,且承压水水位升降变化滞后于潜水,说明大气降水是孔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此外,基岩地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降水后水位明显上升。人工开采与泄入地表水是基岩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并且在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和不造成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及其他不良后果条件下可供开采的多年平均地下水量。

(3) 区域水资源总量及其可利用量

秦淮河流域各分区水资源总量可有以下计算公式求得:

Q总=Q地表+Q地下不重复量=Q地表+Q雨

式中,Q总—当地水资源总量;

Q地表—地表水资源量;

Q地下不重复量—地下水资源不重复量;

Q雨—降水入渗补给量

2水质现状分析

根据南京市水利局提供的2007—2009年南京市区及各分区的水质资料进行水质现状评价。

1.评价方法与标准

(1)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 污染危害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评价参数,分指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Ci为实测浓度值;Csi为该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允许浓度(评价标准)值。

② 污染危害程度随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评价参数(如DO),分指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DOf为饱和溶解氧浓度;DOs为溶解氧的地面水水质标准;DOj为溶解氧的监测值。

③ 有最低和最高允许限度的评价参数(如PH),分指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pHj为监测值; pHsd为水质标准中规定的下限值;pHsu为水质标准中规定的上限值。

④ 超标率计算方法

达标率L:

(2)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区域水质现状评价

规划区域内共设22个地表水质监测断面,其中溧水县设3个地表水质监测断面,江宁区设12个地表水质监测断面,市区设7个地表水质监测断面。本次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作为水质评价因子进行不同区域水质达标率分析。2007年秦淮河流域DO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23.91%、50.59%、48.08%,IMn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71.74%、62.35%、21.15%,NH3-N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36.96%、20.00%、5.77%,TP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41.30%、45.88%、42.31%,可以看出2007年各项指标达标率均较低;2008年秦淮河流域DO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36.96%、48.00%、78.57%,IMn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30.43%、46.00%、28.57%,NH3-N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32.61%、20.00%、17.86%,TP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36.96%、31.00%、46.43%,可以看出2008年各项指标达标率均较低,仅DO在枯水期达标率超过50%。

3入河污染物调查

(1)工业

工业污染源排污资料主要为环保部门2007年开展的污染源普查资料。根据环保部门2007年开展的污染源普查资料,主要影响水质的工业污染源有96家。

(2)生活

人口资料来自南京市统计年鉴资料。生活污染源排污当量参照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规划院提供的排污当量范围,按排污系数法计算城市及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及入河量。

(3)农田

农田面源排污数据根据2007年南京市统计年鉴中耕地面积,农业现代化程度等资料,按排污系数法计算得到。

(4)养殖

养殖排污数据根据2007南京市畜牧业生产情况及规模化养殖等资料,按排污系数法计算得到。

(5)城市污水处理厂

根据环保部门2007年开展的污染源普查资料得到各分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等相关资料。

(6)秦淮河流域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秦淮河流域工业企业点污染源主要分布在溧水县、江宁区及南京部分市区(包括雨花台区、秦淮区、建邺区、玄武区、白下区)。根据环保部门2007年开展的污染源普查资料,主要影响水质的工业污染源有96家。调查得到的各涉及区县人口、经济以及耕地面积资料。分别计算出各区县工业、农村生活、城市生活及农田COD、氨氮排放量及入河量。研究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入河量及其构成。

(7)污染源评价

综合各方面资料,排入秦淮河污染物量COD为87137t/a,氨氮为11311t/a;秦淮河入河污染物量COD为43145t/a,氨氮为4010t/a。

三、保护思路

1.要彻底改善秦淮新河水环境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治理的根本在于治污。为此要理顺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和市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的管理和整顿,做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生活污水集中治理达标排放,有条件时做到雨污分离。

2.杜绝向秦淮新河排放工业废水,扩建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保证工业废水采取相应的截流工程最终送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坚决杜绝向秦淮新河排放工业废水。加大对秦淮新河沿线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力度,杜

第8篇: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冶炼污染;控制体系

0.前言

铅锌冶炼企业污染以重金属为主,企业周边土壤和水体受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影响,重金属含量较高,并且重金属具有富集性,能通过生物链转移。铅锌冶炼污染物可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亟需对铅锌冶炼企业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铅锌冶炼污染控制体系的建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行业可持续发展与污染矛盾解决的需求和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立铅锌冶炼企业环境污染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铅锌冶炼污染风险控制体系建立

污染控制体系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污染物排放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铅锌冶炼企业污染风险控制体系,该控制体系主要由企业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部分组成。

1.1企业外部控制

企业污染物具有负外部性,即冶炼生产过程中,不考虑环境污染影响,造成外部环境污染防治成本增加的特性。因此需进行企业外部控制,外部控制主要由国家政策法规#地方监管#市场调节和公众监督四个部分组成。

1.1.1国家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是利用政策法规对企业环境污染进行控制。我国的铅锌冶炼行业标准、技术政策和技术规范有《铅锌冶炼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铅冶炼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铅锌冶炼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等,为铅锌冶炼行业污染控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1.1.2 地方监管

地方监管是利用地方政府环保执法权对企业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对企业污染控制具有直接作用效力。加强地方监管力度,增加企业环保排查次数,核查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加大企业环境污染惩罚力度,做到严格执法,以控制企业环境污染。

1.1.3市场调节

市场调节是利用市场对企业的作用力,以控制企业环境污染。市场调节促进技术改造和创新,使企业从冶炼过程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市场和政府建立企业环保信誉制度,利用价格。税收。信贷和补贴等市场调节工具,限制环保信誉差的企业其产品在市场中流通,降低其市场竞争力直至被市场淘汰。

1.2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与环境污染风险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环境污染风险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含企业环保文化、环保政策和法规的执行、企业周边环境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预防与治理控制、污染物利用控制、清洁生产技术控制等。美国企业风险内部控制COSO 体系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要素组成。冶炼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污染风险、风险处理程序、风险处理办法。风险责任管理。日常管理措施和内部监督管理六部部分构成,前五部分构成一个循环控制体系,可循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提高。监督管理部分是对循环体系进行监督控制,

1.2.1 污染风险预警

污染风险预警是对企业污染排放对环境危害性进行预警。铅锌冶炼企业的污染物主要为废气、废水和废渣。其中废水主要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一般90%以上废水经处理后回收循环利用,剩余部分按照《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达标后排放。

1.2.3 风险处理办法

风险处理办法是在接到警情后,领导要做出相应的批示和处理。管理者要以全过程技术控制和操作管理相结合进行污染控制。一般警情产生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和操作管理不当。

2.控制体系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企业生产以成本为向导,市场激励促使企业以成本最低的方式进行生产。通过企业环境污染强度与生产边际成本关系分析可得出企业环境污染强度在企业内外部条件允许下的最低生产边际成本。该关系分析如图1所示。图1中斜向上的直线表示企业外部控制条件允许的生产边际成本,斜向下直线表示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空心箭头表示通过企业外部或内部控制,生产边际成本发生变化移动。斜线以上为企业可达到的生产边际成本。斜线的移动即控制成本的调整不一定是平行变化,还可以是倾斜移动,如通过技术改造的内部控制,可能还会造成企业环境污染强度较大时对应的生产边际成本较改造前增加,如图中点线所示。

在没有进行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调整的情况下,企业生产边际成本最低值为P(A),相应的企业环境污染强度较大"由于环境污染形势逐年严峻,这样迫使政府和公众进行企业外部控制,增加企业生产外部控制边际成本,使生产边际成本最低值从P(A)变成P(B),相应的企业环境污染强度也减小。企业为了盈利和增加市场竞争力,必然会通过内部控制的方式降低生产边际成本,使边际成本由P(B)变到P(D),这样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环境污染强度。P(D)为企业环境污染强度为经过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调整后企业生产边际成本最低时对应的环境污染强度。企业虽然可以在虚线区域进行生产运行,但由于边际成本的驱使,企业会选择在P(D)条件下生产。P(C)为企业外部控制没有调整,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调整所能达到的生产边际成本最低值,而且环境污染强度也较低。企业污染减排具有正内部性,但是企业为避免发生内部控制成本如图中点线方式变化。

3.结论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污染日趋严重,亟需对企业污染风险进行控制。建立完善的污染控制体系才能有效控制铅锌冶炼企业环境污染强度。铅锌冶炼污染控制体系主要由企业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部分组成。外部控制主要由国家政策法规、地方监管、市场调节和公众监督四个部分组成;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污染风险、风险处理程序、风险处理办法、风险责任管理、日常管理措施和内部监督管理六部分组成。

参考文献

[1]屈小梭,梁兴印,秦飞,王亚军. 铅锌冶炼企业污染风险控制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3:57-60.

[2]欧阳丽伟. 铅锌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4.

[3]姚莉. 有色铅锌工业的环保问题及政策创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4]姜文英. 典型铅锌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物质流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

第9篇:工业污染处理方法范文

1、 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这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

不仅如此,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 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

另外,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 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 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本文重点分析东部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污染问题并提出未来在全国层面上的对策。

——编者

1、 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3、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集约化畜禽养殖蓬勃发展。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