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医学进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以公司“两会”精神为指导,充分利用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开展技术培训、技术练兵、技术比武等有效载体,针对职工队伍的实际和生产所需,以提高职工的岗位操作技能为重点,通过开展培练比活动,锻炼造就一支适应示范型“双高”矿井建设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二、奋斗目标
(一)搞好全员培训,在岗职工培训率达100,使95以上职工达到应知应会的标准;(二)主要技术工种要普遍培训一遍,其中要有60以上的职工达到本工种高一级的技术水平;(三)年内争取培养出各工种技术尖子100名,并在上一级技术比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活动内容
(一)强化培训,打好职工素质达标的理论基础
搞好职工素质达标活动,抓好培训是基础。职工培训分两级,既公司和区科。
1、区科成立业校,实现全员培训。区科业校由区科工会主席主抓,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聘请培训教师,组织培训活动,抓好培训考核。培训内容主要根据本单位现有岗位工种情况,以及职工素质的高低,因人施教。要求各区科要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年度教学计划,有规范的教案、学习签到、培训记录、考试试卷、成绩登统、奖罚记录等,真正使培训正规化、规范化。实现对本单位职工的全员培训。
2、充分利用五大培训基地,实现对公司特殊、关键岗位工种的培训。今年公司工会要进一步加强对综采、掘进、开拓等五大基地的管理力度,做到组织机构、教学计划、兼职教师、教材教案、教学时间、奖罚制度六落实,并健全各项基础档案。
(二)强化技术练兵,实现规范操作
只有将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达到提高职工素质的目的。要充分发挥实物教学培训基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现场操作示范,达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练,在练中提高的目的。
(三)强化技术比武,培养选拔技术尖子
在技术培训、技术练兵的基础上,开展好两个层次的练兵比武,一是各单位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练兵比武活动。比武工种不少于本单位工种的60,职工参赛面不低于98,使练兵比武更具有群众性、广泛性、经常性、实效性。3-5月份,通过区科练兵比武选拔培养一批优秀选手,推荐参加公司比武。二是公司级技术比武活动,将在6-7月份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比赛。最后公司将从中选拔一批技术尖子参加集团公司和煤业公司的比武。通过开展两个层次的技术比武活动,使职工的技术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并选拔一批技术尖子。
四、几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活动机制
为保证这项工作的扎实运作,从公司到区科要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公司工会成立由工会主席任组长,分管副主席任副组长,主管部委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公司培训、练兵、比武总体部署安排。各基地及各区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并根据已制定的工作安排,狠抓落实。各区科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一是考核评估机制。各区科要给每名员工建立考核档案,由车间和班组根据活动要求进行打分评定,做好记录。二是奖惩机制。要将活动的考评结果做为评先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公司届时还将组织开展评选“先进单位”、“优秀教师”、“技术标兵”、“技术能手”、“岗位明星”和“优秀学员”等活动,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除给予表彰外,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励职工学技术、学业务、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利用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发动
各单位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职工发动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向职工讲意义、讲目的,提高职工对活动的认识。要为职工接受教育和练兵比武创造条件。
(三)抓好落实,搞好三个结合
1、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与选拔和培养岗位带头人工作相结合。在广泛开展培、练、比活动,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同时,对那些思想进步、技术过硬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职工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导师带徒弟、脱产培训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使他们尽快地成为生产中的骨干、创新中的能手、岗位上的明星。全年共评选出100名岗位明星,为公司两年一次的评选岗位带头人选好典型。
摘 要:由肺阳虚证的概况及其动物模型的理论为基础,本文将从肺阳虚证的研究进展以及中药对肺阳虚作用的研究进展详加阐述。
关键词:肺阳虚;动物模型; 中药复方
肺居胸腔,在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其主要生理功能有主气而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阳与五脏关系密切,肺阳虚势必涉及五脏。而五脏久病必累及肺,可见肺是人体各脏器的调节中心。
目前国内外关于肺虚证本质和肺虚证定位的现代医学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现代中医学引进了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两大类方法。现行的动物模型大多为病理型模型与病因型模型。病因型模型强调模拟临床病证形成的原因,将引起相应证候的病因施加在动物身上力求造成的模型和病人的临床主要表现一致,突出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能较好地体现“从证测因”。利用临床上已取得的肺阳虚证病理研究成果作为依据,将能够造成该种证候特异性病理改变的因素(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作用于实验动物,即可造成病理模型。
多数研究者认为,肺阳虚临床表现概括起来为肺气虚与寒象或阳虚共见.
[关键词] 淋巴瘤;肿瘤细胞密度;淋巴瘤进展;表观弥散系数值
[中图分类号] R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9(c)-003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 with the tumor cellularity den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ymphoma. Methods Twenty Raji cell stress nude mice were prepared. MR was used to scan their different grow stage. Path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 cellularity density were detected by Image J software. The correlation of ADC value with tumor cell density and the different progres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ADC value of the 5th week after inoculation [(0.58±0.07)×10-3 mm2/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value of the 3th week after inoculation [(0.74±0.08)×10-3 mm2/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4.722, P < 0.01); the density of xenograft at the 3th week after inoculation [(45.84±3.5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5th after inoculation [(55.51±2.98)%],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6.561, P < 0.01); ADC valu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ellularity density and the stage of lymphoma progression (r = -0.97, -0.97, all P < 0.01). Conclusion ADC value can be us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density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ymphoma, and judgment the prognosis, thus direct the treatment, monitoring efficacy.
[Key words] Lymphoma; Tumor cell density; Lymphoma development process;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侵袭性淋巴瘤是化疗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而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对于临床医生采用适宜的化疗方案和及时准确的改变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B超、增强CT为两种运用广泛的影像学评估手段,但较难鉴别化疗后淋巴瘤细胞残留与化疗后组织坏死、纤维化,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淋巴瘤的个体化及精准治疗。近年来, PET/CT因能够将代谢活跃的残留病灶显像,成为侵袭性淋巴瘤疗效评价的推荐手段[1]。但PET/CT检查费用高、造影剂具有电离辐射、对于惰性的淋巴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低、组织分辨率较差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特别是在年轻的人群中,电离辐射的暴露有着比年长者更高的电离辐射诱导的第二肿瘤的发生率[2-3]。磁共振作为一种非电离辐射的手段广泛应用于各实体肿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通过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反映水分子在活体组织内的弥散运动,可达到了类PET的功能成像效果,从而间接评估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及密度,本研究主要探讨淋巴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ADC与肿瘤细胞密度及淋巴瘤进展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只SPF雄性Balb/c裸鼠[广西医科大学实验中心,许可证号:SYXK-(桂)2014-0002,实验动物合格证编号:No.45000300000546]。周龄4~5周,平均(5.0±1.0)周;平均体重(16.5±0.5)g。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房饲养,将环境温度调节在22~25℃,相对湿度调节在50%~60%。实验细胞为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由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提供。本实验经广西医科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并按照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要求实施实验。
1.2 仪器与试剂
磁共振动物专用线圈直径5 cm(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GE discovery 750W 3.0T磁共振扫描仪(日本GE healthcare公司);RPMI-1640培养基(上海博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胎牛血清(上海恪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细胞培养和处理及淋巴瘤动物模型制备 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Raji淋巴瘤细胞。取对数期生长的Raji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7/mL,将0.2 mL细胞悬液接种在每只Balb/c鼠右下肢皮下。每天对小鼠进行检查,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严格依据淋巴瘤细胞接种后时间将其分为接种后第3、5周两个阶段。
1.3.2 磁共振检查和图像处理 分别于开始移植瘤接种后第3周及第5周对小鼠进行磁共振扫描,扫描前用10%水合氯醛(3.5 mL/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麻醉满意后在磁共振动物专用线圈内放置荷瘤小鼠,取仰卧位并固定于线圈中央。首先行TSE T2WI轴位、矢状位扫描定位肿瘤,后行DWI轴位扫描,扫描参数:TSE T2WI:TR/TE 4000 ms/85 ms,翻转角150°,FOV 56 mm×90 mm,矩阵200×320,层厚/层距7 mm/1 mm,回波链长度(echo train length):10;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TR/TE 3000 ms/58.5 ms、翻转角150°,FOV 76 mm×80 mm,矩阵128×125,层厚/层距7 mm/1 mm,b值分别为0、800 s/mm2,在X、Y、Z轴方向施加弥散敏感梯度。磁共振扫描仪所获取的DWI数据采用GE Medical Systems Functool 9.4.05软件重建ADC图。在病灶最大层面避开囊变、坏死、出血区及邻近区域,选择信号较均匀区域为感兴趣区(ROI),获取病灶的ADC值。每1个病灶层面进行3次测量后取平均值。
1.3.3 细胞密度分析 测量ADC后取得BALB/c裸鼠移植瘤病理组织标本,将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理科,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每张组织切片(HE染色,200倍)随机选取5个视野,选取视野尽量避开,坏死、炎症及血管等区域,图片经电子显微照相机(奥林巴斯DP22)拍摄保存后导入计算机。所有照片用ImageJ 2.1.4软件分析处理,将彩色病理照片转换为8位灰阶黑白图片,再选择合适阈值,计算机自动统计出每个视野中细胞核面积占照片面积百分比即为肿瘤细胞密度,用百分率表示,每个淋巴瘤标本的细胞密度为5个视野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语言软件包(R version 3.3.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淋巴瘤ADC值与细胞密度、淋巴瘤进展计数的相关性;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荷瘤小鼠病理切片及磁共振图像的表现
肿瘤接种后第3周的荷瘤小鼠病理切片可见,瘤细胞较稀疏,间质成分较多;肿瘤接种后第5周的荷瘤小鼠病理切片可见,细胞较致密,间质成分较少。肿瘤接种后第5周的小鼠瘤细胞排列较接种后第3周的致密,间质成分也较少,见图1。小鼠磁共振瘤体DWI图像呈高信号,而ADC图像信号减低。肿瘤接种后第5周的小鼠瘤体DWI信号较接种后第3周的增强,而ADC信号较接种后第3周的减弱,见图2。
2.2 不同发展阶段淋巴瘤ADC值和淋巴瘤细胞密度的差异
肿瘤接种后第3周淋巴瘤ADC值显著高于接种后5周的淋巴瘤(t =4.722,P < 0.01),肿瘤接种后3周的淋巴瘤细胞密度显著低于接种后第5周的淋巴瘤(t =6.561,P < 0.01)。见表1。
2.3 淋巴瘤细胞密度、淋巴瘤进展与ADC值的相关性分析
淋巴瘤ADC值与淋巴瘤细胞密度及淋巴瘤进展均呈显著负相关(r = -0.97、-0.97,均P < 0.01)。见图3。
3讨论
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可直接显示任意角度的切面像、无电离辐射、拥有高于CT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及不用造影剂就可得到很好的软组织对比度等优势,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方面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磁共振成像及其扫描序列难以提供肿瘤病理学及增殖程度的信息,而DWI为磁共振的一种功能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反映肿瘤形态学的变化,还能够直接反映活体内水分子的微观运动。与传统的结构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它能提供如细胞膜完整性、组织结构等更多的分子生物学信息,从而间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4-5]。
DWI技术通过对组织施加弥散敏感的梯度脉冲后测定组织中水扩散受限的方向及程度来间接反映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DWI信号衰减参数称为ADC,ADC值可以反映肿瘤细胞密度并能够对水分子在活体组织内的弥散运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6],理论上能更早地预测肿瘤进展及判断治疗效果。相关医学研究表明[7],DWI一方面对水分子在细胞内外间隙的弥散运动变化敏感,另一方面还对细胞水肿敏感,钠钾泵功能障碍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ADC值可有效地在组织微观水平上反映出这些变化,ADC值将可能成为一种分析细胞功能的有效参数。
一般来说,恶性增殖的肿瘤细胞密度要远高于良性肿瘤,大量的细胞实验[8-10]及动物实验[11-13]证实,恶性肿瘤分化程度越差、细胞增殖越活跃,其肿瘤组织内水分子扩散受限效应越显著。Lyng等[8]研究发现,细胞密度高的同一种类的肿瘤细胞,有更低通透性的半透明细胞膜、相对更高的细胞内水含量、相对更小的细胞外间隙与细胞密度可使其内自由水分子的弥散受限,与其磁共振的ADC值呈正相关。此外,肿瘤细胞的异形性、病理类型、细胞核浆比例、肿瘤间质成分、血流灌注情况等亦是导致ADC值改变的因素[14-15]。
尽管已有较多的研究证实多数各类恶性肿瘤的细胞密度与其ADC值呈负相关,但淋巴瘤的细胞密度、进展与ADC值的关系研究较少[1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淋巴瘤小鼠模型中,淋巴瘤细胞的密度及肿瘤进展均与淋巴瘤的ADC值呈显著负相关,与既往多数研究相符[17]。其机制可能为淋巴瘤细胞密度随着肿瘤的生长增殖而增加,细胞外的空间将受到压缩,细胞外间质水的流动性减少,进而引起细胞内的水分子扩散受限。细胞内外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其相应区域的肿瘤的ADC值也随之降低[18-20]。相反如果在肿瘤坏死区域,由于细胞间成分增多,水分子扩散障碍减少,其ADC值升高[21]。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淋巴瘤ADC与肿瘤细胞密度及淋巴瘤进展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淋巴瘤进展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对预后进行判断,对治疗进行指导,对疗效进行监测,亦可为DWI技术在淋巴瘤诊断相关的临床试验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充分重视。但ADC值大小变化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以及是否能对淋巴瘤远期疗效进行预测等诸多问题还需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Wang X. PET/CT:appropriate application in lymphoma [J]. 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2015,4(1):4.
[2] 孙涛,韩善清,汪家旺.PET/CT成像原理、优势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1):1581-1582,1587.
[3] Barrington SF,Mikhaeel NG,Kostakoglu L,et al. Role of imaging in the staging and response assessment of lymphoma:consensu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lignant Lymphomas Imaging Working Group [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2014,32(27):3048-3058.
[4] Hamstra DA,Rehemtulla A,ROSS BD.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 biomarker for treatment response in oncology [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2007,25(26):4104-4109.
[5] Chuck NC,Azzabi Zouraq F,Rottmar M,et al. MR imaging relaxometry allows noninva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in vivo differentiation of muscle precursor cells [J]. Radiology,2015,274(3):800-809.
[6] Bonekamp S,Corona-Villalobos CP,Kamel I R. Oncologic applications of diffusion-weighted MRI in the body [J].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MRI,2012,35(2):257-279.
[7] Babsky AM,Topper S,Zhang H,et al. Evaluation of extra-and intracellular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sodium in rat skeletal muscle:effects of prolonged ischemia [J].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08,59(3):485-491.
[8] Lyng H,Haraldseth O,Rofstad EK. Measurement of cell density and necrotic fraction in human melanoma xenografts by 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00,43(6):828-836.
[9] Matsumoto Y,Kuroda M,Matsuya R,et al. In vitro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changes in cellularity and cell morphology [J]. Oncology Reports,2009,22(3):641-648.
[10] 谢琦,吴敏仪,杨逸铭,等.扩散加权MRI活体评价外源野生型P53逆转SW480/5-FU人类结肠癌效果[J].磁共振成像,2016,6(1):56-61.
[11] Fan G,Zang P,Jing F,et al. Usefulness of diffusion/perfusion-weighted MRI in rat gliomas:correlation with histopathology [J]. Academic Radiology,2005,12(5):640-651.
[12] 范义,刘静华,胡卫东,等.MR常规序列及弥散成像对肝癌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 24(7):989-991.
[13] 王福倩,程鑫,韩明,等.DWI评价正常核苷组合治疗小鼠结肠癌的疗效[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2):171-174.
[14] Serifoglu I,Oz,II,Damar M,et al.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n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usefulness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lue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lesions [J].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5, 21(3):208-214.
[15] Genovese E,Cani A,Rizzo S,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MRI with spin-echo echo-planar diffusion-weighted sequence (DWI) and hist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soft-tissue tumours [J]. La Radiologia Medica,2011,116(4):644-656.
[16] 赵芸芸,刘剑羽,徐辉.淋巴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病理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6):1001-1004.
[17] Guo AC,Cummings TJ,Dash RC,et al. Lymphomas and high-grade astrocytomas:comparison of water diffusibility and histologic characteristics [J]. Radiology,2002,224(1):177-183.
[18] Server A,Kulle B,Gadmar OB,et al. Measurements of diagnostic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using quantit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proton MR spectroscopic imaging in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tumor grade in cerebral gliomas [J].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1,80(2):462-470.
[19] De Figueiredo EH,Borgonovi AF,Doring TM. Basic concepts of MR imaging,diffusion MR imaging,and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J].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1,19(1):1-22.
[20] Charles-Edwards EM,Desouza NM.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ancer [J]. Cancer Imaging: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ancer Imaging Society,2006,6(1):135-143.
大众医学:中国使用动物药,是不是有很长的历史?
杨柏灿:远在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40余种动物药的临床应用。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味中药中,动物药就达67种;而在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中,有关动物药的应用多达440种,占1/4。动物药不但数量广,而且品种多样:有爬行类、哺乳类、昆虫类、水产类、飞禽类,等等。
大众医学:近年来,动物药的使用为什么受到置疑?
陈德兴:中国医学应用这样众多的药用动物来防治疾病,在全世界的传统医学中是绝无仅有的,也是世界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资源。但是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使地球上的物种不断减少,国际社会正在作出各种努力以避免生物资源的枯竭,《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禁止野生濒危动物的国际贸易是一项重要措施,濒危动物入药属在禁之列。我国是CITES的缔约国,并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采取各种措施履约,这对于野生药用动物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从法律上给予了保证。
大众医学:动物药的功效究竟怎样?是不是迷信造成了名贵动物药疗效卓著的假象?
杨柏灿:动物药在人类防病治病、繁衍昌盛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古人留下了许多行之有效、作用显著得的名方。如应用乌贼骨治疗痔疮出血,羊乳、牛乳治疗脚气,动物肝脏治疗眼疾,牛黄解毒开窍,水蛭活血,等等,这些认识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应用。
一些含有动物药的名方更是流芳百世,迄今仍被视作珍宝而有效地应用于一些危重、疑难疾病的治疗。如大黄蛰虫丸、黄连阿胶汤、抵当丸、安宫牛黄丸、羚角钩藤汤等。即便是在西医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中药当中的动物药的应用仍然得到公认和发展。
在动物药中有一部分药物特别引人关注,那就是所谓的名贵动物药。如牛黄、犀角、麝香、羚羊角、熊胆、虎骨、鹿茸、穿山甲等。这些动物药品种不同,功用各异,但都有一个共性:货源稀少、疗效卓著、历史悠久、价格昂贵。
王富军:中医药从古展至今,本身是一个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一方面,在大量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中,确实由于古代知识水平、检验分析水平的限制,混杂了一些没有那么大功效,甚至完全是无效的东西。这种情况倒也不能光以“迷信”两个字来解释,而是当时的临床观察过程缺乏科学的设计,没有恰当的对照试验的支撑,以至于把类似“安慰剂”所产生的效果当成了真正的效果。或者由于缺乏严谨的质量标准,在药材质本身的鉴别方面出现了谬误,以讹传讹了。但另一方面,现代对中医药的研究也只是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对所用的中药材的药理、药效分析,特别是哪些成分是起真正药理作用的,也只限于在现在的知识水平层次上进行。这种认识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在不断的完善和自我更新中。有些甚至会出现颠覆性的结论。
大众医学:名贵动物药替代研究进展如何?
陈德兴:动物入药是人类医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面对药用动物濒临灭绝,不能再继续利用的困境,我国科学家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寻找野生动物药的替代品,已成为我国解决药用动物资源匮乏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不少稀缺名贵动物药的替代品研究已取得积极进展,人工制品、人工合成等代替天然产物是缓解对常用名贵重要资源依赖的重要途径,对替代品进行研究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和潜力。
延伸阅读
名贵动物药与替代品(陈德兴)
牛黄:合法替代品有3种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早在数十年前,天然牛黄的资源就已十分稀缺,国际上的价格高于黄金。国家药政部门陆续批准了3个牛黄代用品,即:人工牛黄、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其中人工牛黄是按照天然牛黄的主要成分人工配制的一种牛黄代用品成为天然牛黄的主要替代品;培植牛黄是通过一定的外科手术,在牛胆系统内放置特制的异物,并注射一种特制的菌苗,在异物和菌苗的刺激下,在牛胆系统内形成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在工厂化环境中模拟牛胆结石的生成原理,人工合成的体外培育牛黄,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已批量替代天然牛黄入药。
熊胆:人工熊胆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为取熊胆而捕杀黑熊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直到20年前,亚洲各国(如韩国、中国、越南)才开始寻找“活熊取胆”的方法收集胆汁。人工合成的、利用仿生学原理研制的人工熊胆,其配制处方和工艺,则在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用于急性扁桃体炎、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等病症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人工熊胆与天然熊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研究的深入,人工熊胆可能取代活熊胆汁,在临床上发挥重要功效。
鹿茸:族群繁殖恢复,人工饲养商业性成熟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梅花鹿分布于东亚,19世纪曾经被猎到几乎绝种,20世纪中开始立法保护,属濒危动物入药在禁之列。族群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快速恢复。梅花鹿也是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国许多地区建起了养鹿场。对梅花鹿成功的驯养繁殖,使这一珍稀动物得以保存和发展。人工饲养的梅花鹿和马鹿已纳入“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野生动物名单”, 鹿茸已成为可商业性应用的品种。
关键词: 七情学说 怒致病 心理应激 综述
1 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的相似性
1.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重视人体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七情学说强调情志与脏腑之间依靠气机正常升降而产生的统一协调,认识到情志与脏腑气机之间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应激理论则适应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构成的应激中介机制将应激源(生活事件)与最终的心理生理反应联系在一起。
1.2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均认同七情与应激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七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情绪体验,能够促进脏腑功能协调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当情志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人体心理生理的承受能力时,则会损伤机体,造成阴阳失衡、脏腑精气虚衰而产生病变。应激则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做的一种适应,是机体提高警觉系统以应付可能的威胁与挑战的防御反应。适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及应对能力,而积极应激,强烈、持久的应激则会使体内的稳态打破,形成消极应激,波及多个系统及易感内脏,导致疾病。可见七情与应激都强调一个内环境的平衡。
2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尽管中医学中没有“心理应激”这一概念,但中医藏象及七情学说很早就认识到不良的环境或精神刺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情志内伤理论在理论框架与对发病原理的认识上存在一致性[1],周萍等[2]认为中医情志致病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方法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其扼要模式S-R(S:外界刺激,R:人体心理性的、生理性的多层次的反应)是一致的;从中医角度而言,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脏腑是肝[3]。严灿等[4]则认为应激理论与中医学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平衡的整体观高度一致,肝主疏泄的功能更是在机体心理应激中起决定作用。肝在志为怒,负性生活事件是怒致病的始发因素,所以怒致病与心理应激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1 病理机制的相通性 怒致病的病理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怒主要是通过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失调而致病的。愤怒情绪发生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垂体后叶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对肝脏和其它一些器官都有影响[5],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病症。
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Vuitton等学者[6]提出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是一系列连锁的过程——紧张性刺激、对应激刺激的反应、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免疫应答失调、疾病的发生。严灿等[7]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将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中,从脏腑学说提出,任何形式的应激首先是影响了机体的正常气机。肝失疏泄所致生理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病理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所谓“疏泄”与调节心理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中枢与外周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有关。心理应激的物质基础是神经一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有学者通过对中医肝脏象及证候的有关研究得出:肝的实证和虚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4],肝的疏泄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NIM网络调节机制,其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具体而言,可能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志活动异常)过程中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以及即刻早期基因los蛋白表达等的变化有关[8]。因此,心理应激反应已成为研究怒致病生物学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2 怒致病动物模型的制备 基于怒致病和心理应激的相关性,运用心理应激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并且目前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刘晓伟等[9]参考了Breuer[10]的方法,对成年雄性大鼠利用入侵成功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岳文浩[11]使用刺激猫怒吼中枢的方法诱发猫的怒反应,对怒伤肝机制进行研究。陈小野等[18]用自制的颈部枷锁模具影响大鼠日间理毛、挠痒等活动,从而引起大鼠情志变化;而乔明琦等[13]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作以急躁易怒、月经前加重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猕猴模型,利用和人类情绪变化极其相似、具有丰富表情和行为的灵长类动物进行造模,为中医情志研究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运用心理应激方法研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具有创伤性少的优点,既克服了之前中医证候动物中过多使用化学药物导致的偏差,又能与中医传统的情志、劳倦、饮食等致病因素相吻合,特别是情志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动物模型的复制是很困难的,再加上中医学的证候特点要求就更加困难。因此,借助现代医学的应激理论和方法复制情志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
3 问题与展望
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研究“气”和“气机”的内涵,探讨中医证候及脏象的本质[1]。同时要考虑不同的应激反应会有不同的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和不同的病理变化,在明确所采用的应激模型的基本生理病理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的研究,促进中医对怒所致疾病的辨证及治疗的量化、标准化。采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人群或具有精神性障碍的人群中进行属于中医肝病证候的调查,寻找中医肝病证候在此类病症中的分布规律,并借助于中医体质理论,在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揭示证候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为进一步揭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动物模型方面,可病证结合制备模型,并建立量化评价标准。同时由于情绪反应是复杂的,导致应激反应的因素不可能像中医七情致病理论那样对七情与五脏的相关性作出严密的区分,所以如何在实验动物身上体现出某一具体情绪改变所致的特定病理变化,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这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与创新。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研究显示了中西医学在神经——精神这一高层次领域中的密切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它不仅为中医不同脏腑功能本质和证候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而且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发展对健康的新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汤苏阳、艾玉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董兆麟 西北大学杨青芳 西北工业大学施新猷 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本课题受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资助(715-004-0160)
摘 要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性材料聚β羟基丁酯在动物体内 的急、慢性全身毒性。方法:参照ISO对医用植入材料的评价标准和所推荐的生物学试验, 对PHB进行其浸出液经静脉注射后的急性全身性毒性反应和PHB长期埋植动物体内血液常规、 血液生化指标的观察。结果:PHB在动物体内的急性全身性毒性反应为无毒,慢性长期埋 置PHB在动物体内不引起明显的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学的改变。结论:新型可降解材料PH B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材料 PHB 全身毒性反应试验 生物相容性 生物安全性
THE ACUTE AND CHRONIC GENERAL TOXICITY TO A NEWBIODEGRDA BLE POLY3HYDROXYBUTYRATE
Tang Suyang,Ai Yufeng,Dong Zhaoli n,Yang Qingfang,Shi Xinyou
Plastic Surgical Center of XiJing Hospital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 iversity (Xian 710032)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cute and chr onic general toxicity to a new biodegradable PHB. Methods:According to ISO ab out biological evaluationand and test of medical materias. We carried out a syst emic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domestic medical PHB including acute general toxic ity and embeded under skins for long time to proceed the blood routine examinati on and serum biochemical tests. Result:The acute general toxicity of PHB is n early no The chronic general toxicity of PHB embedding suggest no significative changes in the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serum biochemical tests.Conclusion :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is new medical biodegradable PHB has good biocompat ibilty and biological safety.
Key words Biodegradable material PHB General Tox icity Biocompatibility Biological safety
合成的或天然的可降解聚合物正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1 〕,特别是组织工程和遗传工程以及医学外科领域〔2,3〕。聚β羟基丁酯 (Po ly3hydraxybutyrate 简称PHB)是一种由微生物细胞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聚合物, 它兼有天然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的优点。目前英国ICI公司已将它做外科勿需拆除的 支架、缝线等引入医学外科领域,特别是整形美容外科领域〔4〕。而目前我国尚无P HB成品应用于临床医学。本文是我们继"新型生物降解材料PHB细胞毒性试验〔5〕之 后所作的全身毒性试验的报告。采用的PHB成品是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联合开发研制的。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national Standard Org anization 简称ISO)对医用植入材料的评价标准及其所推荐的生物学试验〔4〕,对P HB进行急性、慢性毒性反应试验,现报告结果如下。
1 急性全身性毒性试验
1.1 被试动物及中毒判断标准 选用清洁级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动物周龄 不低于8周,体重130g~150g之间,试验期间给予标准实验室饮食,不予限量,按照随机分 配的方法,将动物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只雌性及10只雄性,试验组给予试验材 料,对照组给予等量的介质,操作过程两组均一致。根据体重变化、中毒症状或有无死亡等 ,确定为无毒(合格)、轻度毒性、中度毒性、重度毒性及死亡五级〔4〕。
1.2 材料 PHB分子量为1.47×105(粘度法)颗粒状物及膜片状物两种以过粗洗、精洗 、消毒,原则上按照ISO文件要求〔6〕:
试样表面积/浸体介质=3cm2/ml。
用生理盐水浸提高压灭菌121℃ 1h,用于急性全身性毒性试验。
1.3 给予途径 以每1千克体重50ml剂量标准将试样注入大鼠尾静脉,用相似的方式给予 对照组注射相当体积的生理盐水。
1.4 试验结果 动物静脉注射PHB浸出液后立即观察。4、24、48、72小时及第七天未观察 到动物出现步态不稳、瘫痪、呼吸困难、惊厥、呕吐、大小便排泄不良等变化,证明PHB浸 出液不引起大鼠急性全身性毒性反应。大鼠体重呈增长趋势,均无死亡和中毒反应。
2 慢性毒性反应及植入刺激性反应
2.1 动物和试验材料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
2.2 试验方法 试验前将大鼠背部脊柱两侧用10%硫化碱脱毛,面积8cm2,检查脱皮区 无皮肤损伤及皮肤刺激反应后,进行试验。无菌手术将直径10mm×2.5mm PHB制品植入背部 皮下,左右两侧各一,每天定时观察植入部位有无皮肤刺激、感染、坏死等变化,每两周称 体重一次,连续观察两个月至十二个月;戊基巴比妥钠麻醉动物后,立即由下腔静脉采血, 作血液及血液生化学常规检查,分别检查植入部位周围皮下组织有无病变,并作必要的病理 组织学检查。
2.3 试验结果
2.3.1 一般情况观察 PHB制品植入大鼠背部皮下两个月后,动物一般行为表现、胃肠道 反应、食饮、大小便等,与未植入的正常动物均无明显差异(P>0.05), 体重变化见表1。
2.3.2 血液学检查 PHB制品植入大鼠体内2个月对血液学指标影响见表2,3
2.3.3 血液生化检查 PHB制品植入大鼠体内对血液生化学指标影响见表4~5
由表1~5结果可见PHB制品植入大鼠体内二个月后,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 白等血液指标、肝功、肾功、血球蛋白等血液生化学指标与未植入PHB制品正常动物无明显 差异(P>0.05)。
2.3.4 病理组织学检查 PHB制品植入大鼠12个月后,经解剖,PHB植入物在动物皮下, 已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包裹、肉眼未见有出血、感染等刺激反应,取心、肝、脾、肾上腺、皮 肤等主要脏器,10%中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见各 组织细胞形态基本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因此证明PHB制品植入动物体内无 局部刺激反应和慢性毒性反应。
3 讨论
对生物可降解材料PHB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国外已有报道〔8〕,而国内对P HB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PHB浸出液经静脉输入SD大鼠体内 后,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为无毒。PHB皮下植入慢性毒性试验和植入刺激反应的结果 显示长期植入PHB不会引起大鼠体内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变化,不会引起多种酶体系的改变和 机体防御机能的改变。不破坏血液中的有形成份,由于PHB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它在体 内滞留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一年〔8〕,植入初期处于固体状态的PHB本身对局部和全 身组织、无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当PHB随时间推移发生降解,其降解产物主要是β羟基 丁酸乙酰乙酸、二氧化碳和水,最终完全被生物排出体外〔7〕,无毒副作用。具有 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及血液相容性。
根据ISO关于医用植入材料所推荐的生物学试验标准,目前我们进行了PHB的初期试验,二期 试验结果显示,新开发的PHB符合医用植入性材料的要求,与国外同种材料相比,实验结果 一致〔8〕。关于PHB的长期生物安全性试验正在继续进行之中,期待PHB尽早应用于 医学外科特别是整形美容外科领域。
参考文献
1 Freed position of cellpolymer cartilage implants Biotechnolo gy and Bioengineering 1994;43:605
2 Argentin G,et al.Mouse chondrocytes in culture:new prospects for the study of bone formation in mammals Acad Naz Lincei 1993;4:9
3 Nicholas A,et al. New challenges in biomaterials.Science 1994;263:1715
4 汤苏阳,艾玉峰.医用可降解材料的降解机理和应用前景.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0;( 1):50
5 汤苏阳,艾玉峰,董兆麟等.新型生物降解材料PHB细胞相容性研究.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00;(2):86
6 ISO/TC194,Biological testing of medical and dental materials and derice.1099 3~10992
7 郭秀君,于昕.一种新型生物塑料(PHB)的研究进展和开发前景.生物工程进展,1997; 17(5):52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260-02
医学实验在培养医学生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对医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至关重要。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新的医学理论和技术层出不穷。实验技术和方法对学科的辐射越来越大,在临床预防、诊断、治疗以及科研工作中得以广泛应用,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虚拟仿真实验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也给教员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1]。
一、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优势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是以计算机虚拟现实和数码仿真技术为核心,生物仿真引擎、处理因素数据库、虚拟环境界面等多种技术为支撑的虚拟现实系统。在计算机环境中建立的虚拟实验环境使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运用各种虚拟实验器械和设备,对实验对象进行虚拟操作,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起到学习训练的作用。该系统由于不受试验动物、试剂的制约,学生在预习、复习或拓展训练时采用虚拟实验比实时实验有更大的优越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教师综合应用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以及网络通讯等多种技术,通过构建一个逼真可视化的实验操作环境和实验对象,使学生在开放、自主、交互的虚拟环境中开展高效、安全且经济的实验,达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并对传统实验教学思想、体系、模式、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等都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学生通过对仿真实验系统的反复多次模拟操作,可以加深对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的理解,还可节省大量时间进行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的实验,为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二、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医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视神经;青光眼;保护性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393-02
1 前言
青光眼是以特异性视野缺损以及视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眼病。由流行病学调查可知,在全世界将近七百万的青光眼患者群体中,亚洲地区占据了其中的1/2,而我国就有着大约一千万的青光眼患者,可以说青光眼是我国的一个主要致盲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近些年以来,随着角膜手术和白内障手术的广泛开展以及感染性致盲眼病的逐渐减少,因青光眼所导致的失明人数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还会呈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寿命的持续延长和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将会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青光眼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将会受到更高的重视。由此可见,研究青光眼视神经保护,对致盲防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2 青光眼的发病机理
现阶段,青光眼的治疗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众多医学研究人员开始纷纷致力于青光眼视神经保护行治疗以及青光眼视功能损害机制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青光眼发病机理方面的理论可以划分成机械学说以及血流学说两大类,以下针对机械学说以及血流学说这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
2.1机械学说:由于眼压的升高,视神经细胞轴浆流在筛板区阻滞,线粒体所生成的ATP无法被轴浆膜利用,这便会使得轴突蛋白移动及生成减少,使得细胞正常代谢受到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死亡。轴浆阻滞、眼压升高与特定视野缺损之间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得以证实。与此同时,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有效的表明,眼压如果显著且持续的上升,那么就会有青光眼发生,而且眼压越高,那么视野缺失便会随之越来越明显。所以,机械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临床治疗青光眼以及青光眼研究的重要基础。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青光眼是一种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疾病,眼压的上升并非是导致青光眼疾病的唯一因素。(1)有些患者的眼压即便是比正常范围要高,但是并不会有青光眼性视野缺损及视损害产生,也就是高眼压症;(2)有些患者有着较为典型的视野缺损和视损害,但是其眼压却介于正常的眼压范围,这就是临床常见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所有的青光眼患者中大约占据1/6;(3)有些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亦或是药物治疗以后,虽然在正常范围之内使得眼压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视野仍然呈现继续进展的趋势;(4)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在日本的发生率是逐渐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加大的,但是眼压却与年龄的增长成反比;(5)在平均眼压上,黑人与白人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青光眼损害发生率上,黑人明显的要比白人高。
2.2血流学说:对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其部分原因是因为视及视神经的血流发生异常所造成的。Rankin等借助于彩色多普勒技术得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后端睫状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流速明显降低,并且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上升;Hamard等采取多普勒激光测速仪测定视微循环发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表层视血流降低,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显著,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频移最大降低40%。另外,还发现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红细胞粘度明显上升;Schwartz采用荧光造影的方法得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小片视盘区域血管荧光充盈与高压眼减少,而且还出现了荧光渗漏的情况。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其缺损的数目与大小会随之而增加,而且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失及视野缺损有着密切关系;相当一部分的研究表明,青光眼患者存在视血流异常的症状,血管痉挛和低血压是最重要的与血流有关的危险因素;Flammer观察发现,对于有血管痉挛的患者,其有着相对较高的青光眼发病率,而青光眼患者也有着相当高的血管痉挛发生率,这有效的表明,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是血管痉挛。
对于青光眼视功能损害,国内外诸多学者多年来作出了大量的临床性研究以及实验性研究,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是目前仍然不完善清楚青光眼视功能损害机制。长期以来,通常将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机制归纳为血流学说与机械学说。随着研究青光眼发病机制的逐步深入,以往传统的血管学说与机械压迫学说已经无法充分的解释发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机制。相关研究证实,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主要是因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生凋亡所导致的,凋亡的起点为细胞中Caspase激活,胞质内有经细胞膜包裹的凋亡小体形成、细胞核和细胞固缩,进而被机体中的其他细胞所吞噬,生理性细胞死亡是其性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凋亡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兴奋毒素谷氨酸、神经营养因子剥夺、内皮素以及一氧化氮等。
2.3混合学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高眼压和视盘缺血均与视神经损伤关系密切,且二者有协同作用。眼压升高与血流减低相结合,可能更全面地概括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眼压升高―机械损伤一视神经损伤;血压降低一灌注压降低一视神经损伤;血管阻力升高一血流量降低一视神经损伤。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明确,传统的机械学说与缺血学说都无法完全解释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许多因素,如种族、年龄、家族史、糖尿病等,各有不同的流行病学与病理牛理学特点和临床转归,可单独或与高眼压联合导致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因此,按现代对青光眼的认识,青光眼已被定义为一种多因素的视神经病变。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改善视功能将成为青光眼治疗的重要要内容¨
3 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性治疗
3.1药物治疗:(1)降眼压药。一般青光眼降眼压药物是借助于全身给药亦或是局部给药来促进房水引流、减少房水生成或者促进高渗脱水来使得眼压降低,具体的降眼压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高渗剂、复合制剂、前列腺素衍生物、拟胆碱药等;(2)视神经保护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是最终的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共同通路,由临床大量研究表明,单纯降眼压并非能够阻止对视功能的继续损害,因而青光眼治疗的研究热点便转移到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上。现阶段,
延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或者阻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研究还涉及到神经营养因子、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热休克蛋白、抗氧化剂、基因治疗、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β-受体阻滞剂等;(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常钙通道阻滞剂是借助于度神经节细胞钙离子通道的阻断来对视神经的血流灌注加以改善;(4)中医药。在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上,中医药具备着其自身的突出优势。大量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很多中药有着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液粘滞度、抗血栓等诸多的药理作用。从中医药中来将青光眼视功能保护方面的药物挖掘出来,已经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3.2免疫治疗:近些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众多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在青光眼性视神经保护中免疫调节所发挥的作用。Scshwartz通过研究挫伤脊髓及碾压损伤视神经的大鼠动物模型得出,获得性免疫反应有助于神经元的继发损伤减缓。此类反应主要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自身抗原中的T细胞所导入的。T 细胞能够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而将免疫监视作用发挥出来,并且不会受到血脑屏障的束缚,所以,在任何时候受损组织均可以受到保护性免疫的作用。与此同时,T细胞哈能够将有助于神经保护的一些细胞因子提供出来,比如NGF、BDNF以及干扰素因子等等。Fisher等注射PLP于视神经受损的鼠结膜下来进行自动免疫,研究发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比对照组明显要高。所以,采用相似于中枢神经系统抗原的合成多肽来进行自身的视神经免疫,可以实现对视神经的保护功能。
3.3基因治疗:当视神经有损伤发生后,其所处的微环境便会出现明显变化,医学研究证实可利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来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以便于实现保护损伤视神经的作用。使用编码再生所需因子的DNA质粒于宿主体内,是当前一种相对较为普遍的基因治疗方法。质粒能够在横断的末端视神经,甚至还可以是在轴突完整的末端,借助于逆向转运进入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当中,进而得到GDNF、BDNF等的表达,以此将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实现。AAV腺相关病毒载体属于一种无被膜单链病毒,细小病毒组是其主要来源,存在着自然复制的缺陷,通常被认为无致病、无毒作用,将AAV载体注射在视网膜中,能够对各类不同的细胞进行有效的转染,而且有高水平且持续数月的转基因表达。Leaver等采取载体AAV_2可以使细胞内得到BDNF、CNTF的表达,有助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再生及存活。在注射入AAV的眼中,由于病毒转谈的细胞营养释放因子具备着旁分泌支持作用对周围未转染的细胞,因而会明显的加强未转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所具备的存活能力。通过AAV载体对抗氧化基因进行传递,还有助于对视神经炎动物模型轴突及神经元丢失的长效阻滞。当前临床医学研究认为,三类生长抑制的主要因子OMgp、Nogo以及MAG,借助于其共有的NgR受体,将Rho/ROCK下游的信号途径激活,导致生长锥发生塌陷,进而对轴突的再生进行抑制。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学研究学者近些年来对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以及发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性治疗及研究也已经逐渐的成为医疗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当前,青光眼视神经保护剂有着多种多样的种类,各类药物以及治疗方法也推陈出新,但是治疗效果仍然是十分有限的,有些尚且处在动物实验阶段亦或是体外实验阶段。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理想的且疗效显著的视神经保护剂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从而促进青光眼患者疾病的尽早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小绿.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性治疗的进展[J].实用防盲技术,2010,2(3):129-131.
[2]赵文锋.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性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7(10):17-19.
WSAVA继续教育活动更新
2008和北美兽医师大会(TNAVC)圆满成功
北美兽医师大会后期,WSAVA与其会员TNAVC在奥兰多联合举办了一系列的软组织外科讲座。由于会议组织非常成功,与会人员很多,社交活动和展商活动都非常令人难忘,TNAVC还带来了一场很有价值的学术讲座。在1月23日WSAVA举办的软组织外科讲座中,与会人员非常多,偌大的会场站满了与会者,大家都存专心聆听Ron Bright和Gary Ellison两位医生的精彩演讲。在讲完肠道手术以后,对胃扩张一扭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您可曾想过从高处给大型犬喂食容易产生GDV’s?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在上午的讲座中都得到了阐述。下午的皮肤外科讲座在一种具有临床实际意义且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在最后的15分钟介绍了使用网膜和吸入法以改善伤口的愈合,结束了精彩的一天。
回顾2007年继续教育活动
WSAVA继续教育在南非――Lawson Cairns
6月7日―11日,肯尼亚
Fred Reyers教授与英特威分公司的员工一起前往肯尼亚,为300多名兽医师举行了狂犬病专题讲座,并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回答了其他不同方面的问题。
6月27日―28日,非洲动物援助协会(AAA)
AAA在约翰内斯堡市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有来自南非共和国和该地区其他国家的4 5名兽医参加了此次研讨会。WSAVA提供了的部分赞助,并由维克公司请未了Helen Zulch医生作了皮肤病专题的讲座,大会很受大家的欢迎。
9月9日-10日,RSA马德来/莫桑比克与斯威士兰边界
AFVAC和AAA起赞助了Christian Demon医生给马达加斯加大学的学生和1 6名兽医师作了讲座。来年的讲座计划会有有更多的与会者。这个国家非常贫穷,但是有一些非常富有的居民,我们已经看到有伴侣动物诊所,它们将为这些伴侣动物的福利作出贡献。
9月30日,来自莫桑比克的20名兽医师和学生以及来自史瓦济兰10名兽医师参加了由英特威赞助的讲座,另外英特威还为与会者提供了午餐。来地基层的兽医师也参与了此次讲座,这些与会者克服了重重交通困难才得以参加这种类型的会议。Lobetti医生讲座的内容为肝脏与皮肤病,V1ljoen医生讲座的内容为眼睛疾病。我已经收到一些感谢信,并希望以后的讲座能够给他们介绍麻醉和疼痛治疗。
10月25日-26日,纳米比亚兽医师协会(VAN)
VAN在Swakopmund会议中心举办了每年一次的兽医大会,80名兽医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仅有250万人口的国家里有如此多的兽医师参加大会实属不易。与会者的兴趣非常广泛,Martin Briggs医生花了3个小时介绍了皮肤病。VAN是一个非常好且很活跃的组织。
WSAVA继续教育在南美洲――Luis Tello
乌拉圭小动物兽医师协会在2007年秋天举行了2007年的继续教育活动,发言人是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皮肤病专家Carlos Larsson教授,他花了将近6小时的时间讲解了小动物临床中最重要的皮肤病:脓皮病、免疫介导性疾病(如狼疮和天疱疮),以及当前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0名兽医师和少量学生参加了此次大会,由于皮肤病在该地区的发病率很高,此次继续教育活动的题目非常受到当地兽医师的欢迎。有些兽医师估计,来诊所的病例中约30%为皮肤问题。
WSAVA继续教育在亚洲――Roger Clarke
2007年2月,中国台湾
Graeme Allen医生是注册的影像学专家,在澳大利亚悉尼行医。作为WSAVA继续教育讲座的主讲者,会议由TVMA举办。讲座在台北市有名的“17”青年中心进行。Allen医生向与会的200多名介绍了超声波和放射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讲座很受大家的欢迎,现存WSAVA项目已经成为TVMA年度教育讲座内容之一了。
2007年马来西亚和泰国
WSAVA继续教育讲座在亚洲的召集人RogerClarke医生于2007年到马来西亚和泰国进行了访问,为兽医师和兽医专业学生介绍了各种常见软组织和矫形外科手术。Roger Clarke医生是澳大利亚注册的小动物外科专家,在澳大利亚大学兽医系工作,专攻小动物外科。曾经多次到马来西亚和泰国讲课。这两个国家都能够很好的组织当地的继续教育活动,并且非常支持WSAVA的继续教育活动。此次讲座约有300名兽医师参加。
2007年6月-7月,斯里兰卡
WSAVA继续教育项目支持A.D.J.省略
WSAVA2008年都柏林世界大会信息更新
WSAVA继续教育活动的明珠――WSAVA世界大会――即将迎来她的学术活动和社交活动,每位与会者都将会从中学到一定的知识,还有领略美丽的都柏林风情。除了学术活动之外,还有一系列与会议相关的继续教育活动,给想在以下这些科目中提高自己的兽医师,包括其他零星会议:
兽医急重症监护:休克状态――2038年8月20日,星期三
属于会前的“最新研究进展”讲座,将由世界著名的兽医专家Lesley King教授和Kate Hopper医生给大家讲解各种类型的休克,包括犬和猫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低糖血症性休克,并且带有病例分析。该天全天都是重症监护研讨会。
欧洲禽类内科学和外科学学院――2008年8月20日,星期三
Neil Eorbes和Stephen smith两位医生将花一整天的时间讲解禽类医学专题,包括从临床病理学到影像学和内窥镜、支持疗法和住院治疗等一系列的诊断和用药,并带有病例分析。
欧洲猫医学协会――2008年8月20日
全天研讨会的内容包括腹膜渗出的最新研究进展,某些内分泌性疾病、肾脏疾病和肝脏疾病,将由4位世界知名的猫专家为大家讲解,他们分别是Hark Jackson、Michae ISchaer、Kit Sturgess和Margle Scherk。
国际肘关节工作小组(IEWG)――2008年8月20日
IEWG属于WSAVA的附属会员,此次大会的会前会议部分将由其组织,主要由Hvan Bree教授、N.Fitzpatrick医生、A.Hedhammer教授(上次WSAVA Iams Saki Patsaama奖得主)、H.A.W.Hazewinkel教授(上次WSAVA Iams SakiPatsaama奖得主)和B.Tellhelm医生分别介绍遗传病、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和犬肘关节疾病的治疗。
2008年5月
WSAVA会员协会信息更新
美国Charlie B1ld VIP(非常重要执业者)计划
佛罗里达大学兽医学院已经成立了旨在纪念Charlie Bild医生的教育计划,为学生、工作人员和执业者提供独特的学习机会,称之为VIP(非常重要执业者)计划。将经过挑选后的兽医执业者送到兽医学院教学医院进行为期1~3个月参观实习。VIP兽医将与学院的员工和学生紧密合作,这样有利于本科毕业生由学校向兽医临床的转变。由执业者通过讲座给他们介绍各种临床经验,如职业道德规范、业务的管理、大众对专业的要求,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等,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专业角色。同时,他们可以通过临床工作、教学,参加员工或学生举办的讲座,以及参加佛罗里达大学举办的各种大会和继续教育课程等机会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迄今为止,已有来自五大洲8个不同国家的近30位兽医成为了VIP兽医,他们当中有3位成为前任或现任的WSAVA理事会成员,分别是Larry Dee、LuisTello和Claudio Brovida。
以下是Brovida医生个人经历的总结
去年在西雅图的ACVIM论坛中,我对Michael Schaer医生提出了我愿意参加一些内科活动的打算,他提议让我参加该计划3个月,由于业务方面的原因,我仅参加了5个星期――但对我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极为舒适的公寓,离学校约有2公里远,所有的安全卡允许我在任何时间内都可以在学校里的任何地方出入,并且每月提供1000美元的生活补助。这足以允许我做任何向往了很久的事情一一通过跟随一些内科病例,参加早上的讲座,与同事讨论一些医学上的问题,并学习我感兴趣的知识或补充我的专业知识来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某些科目。在那里我的时间过得非常的充足。
这是我的职业生涯中最为珍贵的机会,其对世界上的任何兽医都开放。计划本身包括参加学校的活动/生活3个月,每个月提供1000块美元的生活补助,并提供一套离学校只有几分钟路程的公寓。任何感兴趣的兽医都可以申请,对于不发达国家兽医学院的教师来说,这将是一个绝佳的继续教育机会。
2008年都柏林WSAVA世界大会信息更新
会议活动简介
2008年的WSAVA/FECAVA大会将在皇家都柏林社区(RDS)的会展中心举行。RDS建于1731年,目的在于促进农业、艺术、科学和工业的发展,因此旨在提高兽医医学、兽医护理和兽医管理的兽医大会非常适合在这里举行。
科学活动包括最新研究进展讲座和来自70位不同发言人的超过200场讲座。讲座内容主要针对目前临床上的热点问题,涉及20多个不同的科目,分别由世界著名的兽医专家和临床工作者发言。
讲座将分成3个不同级别进行:高级/专家级,普通伴侣动物医师和刚入行的伴侣动物医师,著名的国际兽医专家包括:
Simon Platt(神经学)
Michael Schaer(犬和猫医学)
Margie Scherk(猫医学)
Peter Irhke(皮肤病学)
另外还有为期2天的自由交流时间和1天会前继续教育活动,猫医学、急症护理和禽类医学。
大量的继续教育机会不仅仅提供了继续教育,同时还为认识老朋友以及开创新的合作和认识新朋友提供了机会。
我们将在犬猫医学和外科学、眼科学、心脏病学、神经学、稀有宠物、肿瘤学、皮肤病学、传染病学和动物行为学和福利等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
管理
另外针对兽医管理我们还将提供一个简短的活动,包括兽医工作压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生活之司的平衡,当前兽医护士工作时间中的一些流行理念,如何开始从事兽医临床,企业运作和市场开发等。
FECAVA研讨会
FECAVA研讨会将大胆对兽医和兽医护理工作行业中工作人员的压力如此之高,自杀率也如此之高进行讨论,并探讨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2008年WSAVA大会期司将会举办大量的商展活动,届时将有兽医伴侣动物领域的最新产品展出,将是大会的亮点之一。目前已经确认有超过100家的组织机构和50家公司参与展出。
社交活动
大会第一天将有爱尔兰音乐、舞蹈和演唱作为欢迎活动。不管您是自己来,与朋友来还是和家人一起来,都能够在社交活动上获得不少乐趣。
世界各地新闻
2008年1月22日CBC在线新闻――猫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家里如果养有猫可以使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1/3。研究发现宠物可以降低人的压力。研究人员从1976年到1980年对4400名年龄在35~70岁之间的美国人进行了调查,他们参加了美国政府举行的国家健康与营养测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