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

第1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一、基于教材整合的课程资源建设

当前,很多教师对教材过度依赖,更多扮演的是执行者,很少是开发者或建设者。这不是能力问题,更多的还是思维习惯问题。我们可以将当前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合理计划、有机组合、有效施,进行基于教材整合的课堂教学资源建设。

以“百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通过对各版本教材的比对我们发现:北师大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都先通过“数据统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西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则是直接从生活的具体实例入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意义。前者突出了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后者突出了百分数存在的必要性。四个版本的教材都着重呈现“部分与整体”的百分比的素材,帮助学生从最容易理解的角度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只不过西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在学科素材中增加了“部分与部分”的百分比,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完整的百分数概念。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本课的学习资源做了如下思考与调整。

1. 改变数据凸显百分数学习的必要性。生活中,百分数更多出现在统计领域。北师大版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是“踢球总数和种子总数都是100”,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易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并且学生容易简单地将百分数与分母是100的分数等同起来。因此,可以将数据改成更为一般化的数据,增加思考的难度,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引入百分数比较的优越性。

2. 增加“部分与部分”的百分比素材。百分数概念的内涵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外延是两个数量可以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可以是“两个独立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北师大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如出勤率、绿化率、食物蛋白质的含量等)中百分数所表示的两个数量都局限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呈现“部分与部分”的百分比,帮助学生完整地建构百分数的内涵。

二、基于主题学习的课程资源建设

人具有整体性,人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是全方位、整体性地认识和思考新知识与事物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人为地把知识割裂开来。其实,人的整体性的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及自我的结果。知识和技能只有镶嵌在具体的、综合性的情境中,才能更容易理解,更任意地迁移,知识也只有在联系中才能显示出意义。所以,我们在教学研究中依据儿童需求,把握时代特征,搜集各种资源,进行基于主题的课程资源整合。

【教学案例】换个角度思考(适用于六年级)

教材原型: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1. 整合课外生活素材,体验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对象也有不同。

(1)美术作品中的“鲁宾杯”(图1)。以黑色为背景看到的是杯子,以白色为背景看到的是两张人的脸。学生体验到以不同的背景来观察,看到的就会有所不同。

(2)美容产品广告图片(图2):正向看上去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倒过来则看到了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孩。

(3)阅读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的文义及意境。学生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可能不同。

2. 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关知识(选择三个学习材料)。

(1)计算:1/2+1/4+1/8+1/16。

(2)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3)用分数表示图3的涂色部分。

3. 阅读古代经典益智故事。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开雨伞店的;二女儿嫁给一个开洗衣作坊的。这样,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儿家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女儿家衣服晒不干,整天忧心忡忡。同学们,该怎样劝劝这位老太太呢?

4. 换个角度思考,消除生活中的“烦恼”。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你遇到过烦恼吗?说出来,让我们大家“换一个角度思考”,帮你消除烦恼,好吗?

以“换个角度思考”为核心主题,将美术作品中的“鲁宾杯”、商业领域的美容产品广告图片、语文中的诗词作品、数学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生活中蕴含哲理的小故事,以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遇到的烦心事等进行主题整合,促进了学生认知、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发现与挑战!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烦恼事”,其他同学用换个角度思考的方式进行帮助或劝解。可以想象多年之后学生要是真的遇上了什么烦心事,再想想今天的这节课,带给他们的收获远远不止数学知识的获取。

三、基于学科统整的课程资源建设

教育是一种生活过程,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兴趣。杜威认为:学校科目联系的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可以通过活动性课程将这些科目联系起来。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于当下,更关乎未来,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科内容与儿童生活联系起来,与儿童经验联系起来,从儿童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中确定“组织中心”,围绕“组织中心”,整合教育目标和儿童需要,通过学生、家长、教师等人员的合作,实现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资源整合。例如,图4就是一个以“朋友”为“组织中心”构建的一个学科大单元统整课程(适用于四年级)。

这个课程单元融合了语言和文化、数学与科学、人与社会、健康与体育、艺术等多个领域。这个单元课程的教学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中心”,涉及小学各学科课程资源的统整,期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期望在学习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朋友间的真情,发展学生交往的能力,使得构成学生身心的各种因素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

当然,我们在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时要注意几个要点。

1. 要基于《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建设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全面体现和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2. 要感受精神愉悦。课程资源的建设要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和好奇,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观点碰撞、启迪和认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享受伙伴的赞赏和期待,享受伙伴共同学习的力量,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生命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第2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各二级教学单位: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编制和报送等相关工作的通知》,为做好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编制(以下简称质量年报(2021)编制)工作,现将质量年报(2021)编制典型案例、院校图片、分项报告、学生反馈表和服务贡献表填报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二级教学单位遵照执行。

一、典型案例、院校图片、分项报告编制与报送

提交时间:2020年9月30日前。

(一)典型案例

1.数量:每个二级教学单位提交2-3个典型案例。

2.主题:典型案例围绕学生发展、教育教学、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服务贡献等主题编制。要求一事一议,关于开展某项工作或某类事例的案例需包含具体措施和成效,关于典型人物的案例,需包含其取得的具体成就及简要成长历程。其中:

学生发展:学校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案例;学校将抗疫素材融入思政教学的案例;学校构建劳动育人体系的案例;学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案例;学校学生在校体验、创新创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案例;学校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不断线的案例;学校积极推进专创融合、思创融合的案例等。

教育教学:在师德师风建设、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X证书试点、社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优秀杰出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与改革、教法改革等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产教融合、技能竞赛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

服务贡献:四技服务成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成效;终身教育教育与社区教育与服务成效等。

3.体裁:典型案例标题突出主题,内容语言精炼,言简意赅、图文并茂,文字表述不超过300字,尽量用数据说明,配以1-2张图片或图表(图片采用JPG格式,分辨率应达到300dpi,须注明单位名称、标题,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学生实训场景)。

(二)院校图片报送

建议各教学单位报送的图片使用典型案例中的配图,也可以报送展示学校办学成就及办学特色方面的图片。所报送图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点突出学生在校体验,以学生实训实验实习、科研、社会服务、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场景,体现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长在其中的个性特长成长历程。

1.图片格式:像素至少1600×1200,分辨率不低于300dpi,JPG格式。

2.图片要求:高清原图,清晰度高,所选照片上无拍照时间;尽量不出现学校或专业的名称;照片要求人物表情自然、阳光,突出学生参与;展现学生群体的正能量。所有集体照要求是活动场景“剧照”。

3.提供的每张图片必须有标题,同时注明来源和人物、地点、主题等背景介绍,例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场景:××专业××年级××人××事。限100字以内。

(三)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编制报送

1.时间范围

各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中的事例和数据起止时间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财务数据按上一自然年度,即2019年统计。

2.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可以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麦可思报告(分学院报告)数据、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数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第三方或学校职能部门的统计数据,报告中各类数据需注明数据来源,并注意报告中相同数据项的一致性。

3.报告主题

各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内容至少包含本单位基本信息、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及成效、服务地方、问题与展望等内容。

继教院分项报告应包含学校在社会培训与社区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社区学院运行情况、终身学习发展体系、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

工程训练中新分项报告应包含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优化、实习实训项目、教学管理运行和成效分析、社会服务和辐射引领等内容。

体育部分项报告要反映出大学生体质达标情况。

4.体裁格式

各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须包含典型案例,以读者为本,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撰稿采取纪实法,内容应科学、客观、准确,图文并茂,用数据和事实支撑,慎用主观评价和横向比较,文字阐释简明扼要,尽可能引用近2年的对比数据,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不含典型案例字数)。

分项报告体例和格式可参考学校2019年上报的质量年报(2020)。

(四)典型案例、院校图片、分项报告提交要求

1.典型案例包含在分项报告中一并提交。

2.院校图片按要求命名后单独以文件夹形式提交。

 

二、学生反馈表-人文社科部、基础科学部、体育工作部填报

提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前。

1.“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指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表示满意的比例。

2.“公共基础课教学满意度”指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表示满意的比例。“专业课教学满意度”指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表示满意的比例。若开展了多次满意度调研,则填写满意度的平均值。

表2 学生反馈表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一年级

二年级

责任部门

12920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3

课程教学满意度

 

(1)思想政治课

调研课次

课次

 

 

社科部

满意度

%

 

 

(2)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调研课次

课次

 

 

基础部

体育部

满意度

%

 

 

 

三、服务贡献表-继教院填报(工程训练中心配合)

提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前。

1.“非学历培训服务”是指学校为社会进行的各类非学历性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其中,“技术技能培训服务”是指学校针对具体技术技能开展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是指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退役军人培训服务”是指学校开展退役军人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服务”是指开展家政服务、养老、育幼、物业、快递等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各高职院校根据实际分别填写以上四类培训规模,总和不受“非学历培训服务”人日总量约束。

2.“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指为社会进行的非学历性培训已到账的收入。统计截止时点以财政年度为准。

表5 服务贡献表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责任部门

12920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5

非学历培训服务

人日

94600

130581

 

继教院

(工程训练中心配合)

其中

技术技能培训服务

人日

51902

7592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

人日

1982

2898

 

退役军人培训服务

人日

872

1274

 

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服务

人日

624

914

 

6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1090.00

1183.00

 

注:只要填报2020年的数据即可,2018和2019年的数据是去年上报过的,仅做参照对比之用,请勿修改。

 

四、企业年报编制

提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前。

企业年报由校企合作处组织相关教学单位联系主要合作企业进行编制,各教学单位按校企合作处通知要求完成企业年报编制。

 

五、工作联系

1.所有材料纸质稿材料须盖部门公章,经本部门负责人、分管校领导签字后报送行政楼603室质量办。电子稿发送至电子邮箱752623329@QQ.com。

2.联系人:裴中岐  电话:57023739、13814083406。

 

六、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第3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安徽新华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摘 要:本文以本校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专业定位、校企合作、内部潜力挖掘等方面工作的介绍,分享应用型IT人才培养的一些做法,旨在探讨如何提升应用型IT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IT服务外包;应用型;专业建设;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29-02

基金项目: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皖教高〔2009〕9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01139)

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各类人才培养中规模最大的一类[1].为了提高这一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各个相关学校都在进行着不同的探索,我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针对每个专业均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为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不断打造专业特色.下面就以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介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做法,以供学习交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被批准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并有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IT服务外包示范实习实训中心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支持,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1 改变专业定位,形成自身特色

借助安徽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合肥市作为全国服务外包试验区和科技城之一的优势,对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定位多数趋同所面临的问题,在省内较早改变人才培养定位,并在安徽省率先建立省级“IT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IT服务外包示范实习实训中心”,为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为:面向IT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业操守,具备较强英语和日语应用能力,达到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集成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嵌入式、软件服务外包领域专业技术与技能,能从事网络设计及实施、软件开发与测试、嵌入式开发等岗位的国际化软件服务外包领域的中高级应用型IT人才.

2 坚持校企合作,做好专业建设

坚持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完成课程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室,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校企合作共同将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3].

先后邀请了省内外等同类高校以及科大讯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达内科技等企业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确定本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增加服务外包相关课,加强学生英语、日语听读写说能力,开设IT职业英语、IT职业日语等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使用英文教材.培养过程坚持“3个不断线,1个强化”:即(1)四年外语学习不断线,(2)四年专业实践不断线,(3)四年素质与思政理论教育不断线.(4)强化应用技术实训,开展IT服务外包教育.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特别是最后一学年的教学完全在企业或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完成,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互换学分,且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也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完成.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都是到大中型IT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工作,学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无缝对接.

在此基础上,还就共同完成产学研究项目、共同开发应用型教材、共建实验室、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面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目前合作成效已经显现,为应用型IT人才培养奠定了很好基础.具体产学研合作成果统计如表1所示.

3 内挖潜力,助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

3.1 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探索IT服务外包人才成长路径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在教学方法上,集知识传授、现场观摩、实际操作与技能培训为一体,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协作为一体,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程群建设为载体,整合相关知识点,合并相近课程.此举既适当减少了教学学时,又达到知识合理衔接,起到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衔接,专业课与岗位职业需求相衔接的作用.同时在考核模式上也进行了相关改进,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适当弱化纯理论的考核,使考核更加合理.

为此我们构建了服务外包人才能力成熟度模型(教学质量动态评估体系),将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与监控专家戴明循环管理法——PDCA方法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在管理素养、专业技术素养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其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建议与改进方法.经过与企业的调研、合作、座谈、校企专家建议、反复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班实践,包括对日、对欧美外包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从学生的能力素养、管理素养、能力标准三个维度考核IT服务外包人才,总结出IT服务外包人才成长路径,如图1所示.

3.2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

从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不断完善专业与课程质量标准,形成与企业应用能力体系相一致的课程模块标准体系,如图2所示.建立健全计算机应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三个课程群,通过不断建设,每个课程群力争建设1~2门精品课程,3~4门特色课程,同时与企业合作编写课程配套自编教材和讲义.同时,加强学生英语、日语听读写说能力,开设IT职业英语、IT职业日语等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使用英文教材.培养过程坚持“3个不断线,1个强化”:即(1)四年外语学习不断线,(2)四年专业实践不断线,(3)四年素质与思政理论教育不断线,(4)强化应用技术实训,开展IT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教育.

3.3 构建了“三级”管理与运行机制,确保管理运行顺畅

为保证管理运行顺畅,我们构建了“三级”管理与运行机制,具体如图3所示.

3.4 设立安徽新华学院IT服务外包培训中心,提升学生围绕IT服务外包就业的综合素质

为做好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在安徽省商务厅、合肥市商务局支持下,成立了安徽新华学院IT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制定了中心管理办法并开展相关活动,就IT服务外包人才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多次参与全国服务外包中心来合肥开展的研讨活动,获批安徽省振兴计划“基于IT服务外包人才标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重大教研项目1项.

4 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建设成效

通过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群较非实验班级平均分数提高4.1%,计科专业课程群较非实验班级平均分数提高5.3%,服务外包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等考核效果都较好.学生英语、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率显著提高,四级合格率达到71.2%.2012年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批10多项;特别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全国、省级创新大赛(全国软件设计大赛、省级机器人大赛、单片机大赛)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奖学金等,比例上升20%.教师在教科研立项工作质量、数量稳步提升;教科研成果丰富多样,论文、出版书本、全国课件比赛、青年讲课比赛、教案讲稿比赛等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在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达到和保持了98%以上的就业率.在专业符合度与服务地方上有明显的提升,以2013届为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以查显示,有80%上的学生毕业后仍然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有75%以上的学生服务于安徽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符合度较高.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普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以上市企业科大讯飞为例,2014年一次性从实验班招聘14名同学,这在很多一本类院校等很难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24-26.

〔2〕余立新.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

第4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CADC竞赛

航空航天模型对飞行器探索与发展至关重要,更是培养优秀航空航天人才的有效途径、载体。由行器特殊的空域环境,任何的创新改进实践飞行都存有极大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充分利用航空航天模型良好的像真缩比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对飞行器前沿技术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ChinaAeromodellingDesignChallenge,简称CADC),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举办的一项重要竞赛,因其竞赛水平高、规模大、影响范围广,与美国世界大学生航空设计大赛(SAE)、欧洲大学生载重飞机设计大赛(ACC),合称为世界高校科研类飞行器设计赛三大赛事。该项赛事以体育竞赛为平台,结合国防、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家重点科研任务,通过参赛选手自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进行缩比验证飞行,检验创新作品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有效挖掘、拓展高校学生及科研院所相关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为航空工业和国防建设搭建一个发掘创新后备人才、检验创新作品的平台。此外,通过对该课题研究与实践,有助于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双高建设、扩招的背景下,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航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扩大学校在行业里的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分析

现阶段由于训练队管理与训练标准化、系统化不足,以致队员实际水平层次不齐,在应对突况与学院临时任务时,常出现匹配不足情形;日常的管理模式与一般学生团体组织不多,队员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不够;制作室日常管理以及设备、工具、耗材管理不到位,容易出现杂乱、物品遗失、工具电器非正常损坏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外场操纵飞行训练时,因人为因素或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时有模型坠毁、公共物品损毁现象;训练队队员所属专业涵盖学校工、理、文、经、管等各个专业,学科基础差别太大,难以组织统一有效的培训教学,更无法制订统一的培养方向;学生分布于不同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日常管理制度存有差异,无法进行有效协调来统一时间开展相关的理论技能、实践培训教学;虽有学校和训练队所属主管院系大力支持,由于大一学生涉及较多的公共基础类与基础实训类课程,而该类课程又分属不同学院负责,在特殊备赛时期或校内外执行临时任务期间,需要与各任课教师协调请假,即使请假成功,也会影响学生课程的日常考勤成绩,降低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日常训练过程中,由于航模飞行训练的特殊性,为充分保障人员、设备安全前提下,需要较为开阔的场地、空域保障,与场地主管部门协调困难,训练任务难以实现可持续性衔接;训练与购买航模器材经费审批、报账流程繁琐,常需要项目负责教师前期垫付费用,甚至偶有出现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才全部兑现完相关费用的情况,这些都直接影响训练效率、质量。该竞赛结果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包括队员训练水平、临场发挥、队员身体与心理素质、装备性能、天气净空环境、无线电干扰等。在相关保障体系上,针对师生付出、取得荣誉方面,均缺乏切合实际的奖罚制度。

二、优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总结训练队多年训练、参赛组织经验;优化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开发培训教学资源;以CADC竞赛为目标导向,从实质上提升航模队学生的整体水平,普遍达到竞赛要求;充分锻炼学生创新性思维,改进参赛模型,实际验证转化成果,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活动;随着队员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将承担更多的校内外航拍、航模表演、航模培训任务,并进一步助力校企合作项目、精准科技扶贫等工作,逐步形成校航模队航空类专业多体系优质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三、实践与策略研究

通过吸引校内航空类专业学生加入校航模队,以CADC竞赛项目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各种专业基础理论图1校航模队航空类专业多体系优质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系统学习、技能培训,动手制作、操纵飞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充分备赛和与各大高校选手同场竞技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拼搏精神等,收获荣誉与友谊;充分发挥出校航模队航空类专业多体系优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需要对每个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讨论,立足学校实际,总结校航模队多年的参赛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指导策略。(一)制度体系。各类组织、管理保障制度,必须切合学校发展实际,不与学校日常管理、常规教学活动发生冲突,合理利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间隙进行航模培训学习;制订训练队阶段性任务、备赛任务等,并做好过程培训质量把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发挥出制度体系的积极保障作用。(二)培训教学资源体系。成体系的培训教学资源建设至关重要。随着竞赛项目、规则的变化,以及日常任务的需求,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并逐步涵盖基础航空专业理论知识、常见航空模型种类、航模器材、制作设备与工具、模拟遥控飞行、实际操纵技术、实践任务技术、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到教学资源全面、成系统,能够适用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习者。后期根据需要,设计拓展针对队员体能、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方面的特殊培训资源。(三)科研创新实践体系。队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应及时发现参赛作品、任务设备等不足之处,发挥个人聪明才智,不断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改进方案,以培养团队创新科研能力为重心,真正提升团队竞赛水平,并获得荣誉。借助经过实践检验的改进方案,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升个人的科创能力,并进一步参加教师主持的各类校级项目。(四)综合任务应用体系。积极承担校内外航拍、表演任务,在实践中检验、提升队员综合任务应用能力;与各高校航模队、相关无人机企业广泛交流合作,帮助完成企业任务;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援助地方服务社会,加大对外航模科技扶贫,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四、建设成效

(一)对标行业标准,整合校企资源,搭建产学研平台。航模竞技平台主要依托航空类专业,融入产业,与部队及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集聚行业资源,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助推区域产业升级发展,搭建各类产学研平台。(二)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不断拓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专业资深教师担任航模队指导老师对训练队日常规范化管理,制订了标准化训练培养方案;借助专业优势、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参赛队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模型制作工艺技术、备赛准备训练等,以赛促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基于航模竞赛指导老师带领学生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创新创业,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技术研发和技能操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立足需求,实施“四个投入”。1.队员投入航模竞赛勇于创先争优。航模训练队成员,积极参加航模竞赛,与各大高校同场竞技,磨练技术,赢得了荣誉,扩大了学校影响力。2.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实现优质就业。学生在航模科技创新和实践制作过程中,开拓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在实践运用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积极申报发明杯和双创项目,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从事航模运动的学生对专业认可度高,投身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优于其他同学,同时从事航模运动的经历也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择业过程中,广受航空类企业的好评,实现了优质就业。3.教师投入专业教学助推科技创新。专业教师在航模指导的过程中,发现了专业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不断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备赛阶段,借助各类航模产学研平台,教师带领学生不断改进与提升参赛模型研制水平,在相关技术领域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助推科技创新。4.学校投入社会服务实施精准扶贫。学校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积极探索利用专业优势,开展科技扶贫,谋划乡村振兴的新思路。近两年来,为对口扶贫点捐赠航模设备100余套,指导建设航模兴趣班并完成师资培训,开展航模表演及航空夏令营知识讲座;为扶贫点培训飞手,引导与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无人机防火、防灾及智慧牧场等项目,切实推进科技扶贫工作。(四)“航空报国,追求卓越”课程思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航空精英人才。在航模运动中,坚持将“航空报国,追求卓越”融入学生思想教育里,推动课程思政,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从事航模运动的学生都具备吃苦耐劳,持之以恒,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品格,每一位成员都成长为推动区域航空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精英人才。

五、结语

第5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职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罗映霞(1974- ),女,山西运城人,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齐再前(1964- ),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陈玉花(1964- ),女,河南周口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数学教学。(北京 1001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高职‘专升本’学生学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DA13097,课题负责人:罗映霞)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7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对在人才培养中该不该纳入通识教育仍存有不少争议。不少人认为,高职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就业能力”,没有必要加强通识教育。尽管仍有高职院校重视通识教育,也多因实施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适切或教学条件不到位等问题遭遇尴尬。本文旨在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出发,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对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并对于高职院校落实通识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回顾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后经美国高等教育创新,主要强调人的均衡、全面、和谐发展,旨在防止后现代社会中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而呈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认为通识教育是“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可以赋予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等”。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界定自20世纪末以来成为很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共同认可并遵循的基本思想。其实,通识教育的内涵与我国实施的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异曲同工。由于我国素质教育在21世纪显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关于教育思想大讨论,及对西方经典大学理念的重新学习,在中国大陆重新激起了共鸣,开始对素质教育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便于国际比较,通识教育成为普遍的提法。

二、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职业教育思想家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从教育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在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非拘泥于一技之长的培养;以专业教育为主线,重在融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于一体,而非局限于职业能力的构建。加强通识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要超越“技术至上”的实用主义思想,真正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

2.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进入信息时代,学科交叉,行业交融,技术人文相互交织,社会发展对职业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再也没有单一技能“一劳永逸”的职业了。加强通识教育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劳动力能力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保罗・格雷博士在《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中所指出:“一位专业工程师再也不能仅仅驻足于工程技术一隅了。他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需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

3.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高职生源的普遍特征表现为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思维僵化,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欠佳,潜在兴趣较多,自信有待加强;聪明点子不少,知识有待储备;动手能力较强,团队精神缺乏。这种现象究其根源与基础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如果说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能使人在当下得以安身立命,那么必要的人文素养和宽泛的职业发展素质将有助于人生马车驰骋万里。因此,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眼前的就业,又要站在学生自身发展的高度,助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三、高职院校提高通识教育成效的策略

1.树立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观念。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化发展时代的到来,通识教育应改变专科阶段通识教育“够用为度”的传统观念,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树立新型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观念。既要继承本科通识教育注重人的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丰富内涵,又要关注高职教育的特色,兼顾人自身发展与职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实际上,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完全照搬普通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而要考虑高职教育的实际,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习惯养成、教学过程的产学研密切程度、师资的专业性和丰富性、校园氛围人文气息、教学学制、就业面向等。高职教育特色鲜明,高职院校应构建适合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作用,将通识教育融入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以“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为主线,构建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针对高职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对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使高职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发展自我,高职院校应弥补通识教育的不足,以“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为主线,构建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支撑“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的两部分课程群应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自我”是高职学生对自己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以促进认识社会、自然和自我起关键作用的能力和素养的课程群为支撑,主要包括思政与哲学思维修养类、文化与艺术素养类、沟通合作与信息应用类、心理素质与体能发展类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基本的理性思维方法,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规律,养精神和艺术素养,掌握必要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处理能力,构筑健全的心理和体魄。这一课程群主要对应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职业自我”以支撑适应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的课程群为支撑,主要包括行业岗位公共基础知识类、基本技能类、基本素养类课程,帮助学生开拓跨专业兴趣和技能,加强创新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提高职业素养,拓展职业生涯,该课程主要对应院校开设的专业大类、跨专业素质教育平台课。

3.开发和完善以专业实践为主体的教育活动。注重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除课堂教学外,人才培养活动中多半学时用来设置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承担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承载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精心进行体系化设计。通过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丰富通识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一是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突破课堂的封闭和单一的局限性,促进对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扩展人文、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理解;二是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规范、职业标准、职业道德,以准职业人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三是高职学生正处于逐步独立及进入职场的过渡期,正确认知能力正在形成,通过这类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整和管理调控,促进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完善。

4.营造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校园环境也是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开展有效的通识教育,除课堂和专门实践场所外,还应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要重视大学文化氛围的营造,与企业文化、行政文化一起融合”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熏陶和引领非常重要”。在“手脑并用、宽广学养、关怀情操”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台湾地区校园建设处处彰显人文精神,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劳作教育”“社团活动”“企业文化”“技术发明”“名人讲学”“志愿服务”和“校园规划”等,这些活动绝不是漫不经心、可有可无的单纯休闲和娱乐,而是统筹学校特点、培养目标、职业要求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是通识教育第二课堂的必要延展和生动补充。学生置身其中,长期耳濡目染,不断参与、感悟、领会,进而逐渐内化、升华到形而上的、内在的东西,如精神、态度、心灵、价值观等。

5.加强制度引领的保障机制建设。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整体来看,通识教育普遍相对薄弱,制度建设成为需探讨的重要课题。高职教育的开放化、体系化的发展,必然对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评价理念提出新要求。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普遍设置独立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统筹全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监督、评估,并根据需要不断发展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方式、方法等思路和做法值得借鉴。因此,理念先行,顶层设计,多种举措保证师资水平,整合管理,形成制度,完善机制,实为当下保证教育品质所必须统筹规划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职院校应勇敢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人为本,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无论如何都必须克服技术至上的职业印记,避免教育活动被技术奴役,让培养的人才更有思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恩维,高宇.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变革及其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

[2]王义遵.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

第6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目前校本教研的种种错区,阻碍着它的顺利开展。学校不能搞故作高深脱离教学实际的纯理论研究,应为教育科研搭建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抓手。校本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构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科研模式,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课题研究,“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和研究,两者齐头并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学校现代化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本文通过反思,探索校本教研的运行模式以及在新课改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校本教研  信息技术  新课改  学校发展

 

一直以来,教育科研是教育界带有争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校本教研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人搞校本研究,却游离了自身的教学实际,教学和教研“两张皮”,校本教研缺乏具体的目标任务,研不致用。这让人对校本教研的前景感到担忧。如何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促使它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面前急需应对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具有56个教学班的年轻高级中学。学校抢占先机,实施“科研兴校”策略,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研究,不仅化解了生存危机,而且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去年,我校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确认,跨进省优秀学校的行列。我们深深意识到,信息技术是教育科研的一只强有力的抓手。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更体现在科研模式、交流方式的变革上。

一、我校广泛开展校本教研的背景

    我校创办晚,校龄短。既没有办学所需的优势资源,更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我们认为,作为新办学校,我们因袭的东西少;教师年轻,有朝气,有活力,接受新生事物快!因此,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新世纪发展的机遇,抢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我们实施“科研兴校”策略,确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使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思路。简而言之,即“重信息、兴科研、建队伍、办名校”。

几年来,我们积极致力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沿着正确的办学思路不断前进。为了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构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科研模式。强调教师应具备科研意识,树立“教师即是研究员”的新观念,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科研素质,促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逐步形成校本教研制度化、全员化、信息化、课堂化、课题化的“五化”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和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化解了学校的生存危机,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以信息技术、教育科研为载体的现代化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我校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发展历程

    学校从开始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到实施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研究,从零星的探索,到形成一定规模的课题体系,正好反映了教育科研在我校的发展历程。

   1、从立项范围看,由“零敲碎打”到“全面开花”。2005年以前,立项的课题寥寥无几;2006年后,立项的课题增多,国家级、省级课题共8项,市级课题1项,涉及面明显扩大。

    2、从立项性质看,由“寄居人下”到“独立立项”。先前参加的课题,多为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没有独立的研究成果;2006年后立项的课题,则是学校独立立项,且多为国家级、省级课题,档次较高。

   3、从研究方法看,从孤立研究到注重整合。研究走出了单一格局,2006年中央电教馆课题《“数字化校园”与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研究》与2007年立项的几个省级课题既各自独立,又遥相呼应,形成体系。

   4、从研究成效看,与信息技术结伴,形成科研特色。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带动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以信息技术、教育科研为载体的现代化办学特色。##

附:近年来学校立项课题一览表

课           题

级  别

审批单位

研究进程

《网络时代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的实验研究》

国家级

子课题

教育部

2002立项,已结题

《作文三步法教学实验》

国家级

子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

2003.3立项,已结题

《生本教育下的自德精神培养实践与探索》

广东省

省教厅思政处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5.5立项, 已结题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研究与实验》

国家级

子课题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2006.4立项,已结题

《史地学科中现实感强的主题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应用》

广东省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2006.5立项, 在结题中

《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广东省

省教育厅

2006.5立项,已结题

《“数字化校园”与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研究》

国家级

中央电教馆

2006.12立项,中期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言学科数字化学习策略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中期总结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中期总结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中期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理科开放的数字化探究情景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

《数字化环境下中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汕头市

汕头市教育局

2008.6立项

 

三、我校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策略

1、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工作思路:

校本教研必须贴近实际,服务教学,不能故作高深搞脱离教学实际的纯理论研究,一定要有具体的目标任务,要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改革,以新课改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确定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为“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 “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研究方向是:①新课程背景下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②新课程背景下数字化教学环境研究。内容和形式,两者齐头并进。校本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新课改的课堂、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

   2、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副校长亲自挂帅,担纲负责。

    自2003年以来,现职校长、副校长亲自主持的课题共6个,其中中国教育学会国家级子课题《作文三步法教学实验》2004年已经结题,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研究与实验》、省教厅《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和《生本教育下的自德精神培养实践与探索》均于2008年结题。 学校领导参与研究,带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⑵成立课题管理领导小组,从组织和管理上对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保证。

校长、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教研室、教务处主任为小组成员,指导课题的具体实施,形成了由教研室规划协调、各学科组成员具体操作、电教中心技术支持的研究格局。

⑶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环境,提供研究物质保障。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重新做好“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规划,着力打造五个平台:

① 信息管理平台:依托校园网和移动公司“校讯通”系统,实施无纸化办公和家校联系,包括信息、公文传递等办公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教务管理,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管理的效率。

② 信息交流平台:利用校园网新闻频道、科研信息网、德育网、专题学习网页,展示工作成果,宣传学校品牌;利用中国教育服务网建设科组博客圈,交流教育教学心得,抒写酸甜苦辣。

③ 教学资源平台:充实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智能题库、FTP服务器、数字图书馆等,做好资源的流通、共享。

④ 电化教学平台:在多媒体电教平台全面进入课堂的基础上,改造了二个连接internet的多功能电脑室,新装配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探究实验室;探究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提高使用效率。

⑤ 校园卡应用平台:利用校园卡,解决出勤签到、图书馆借书、食堂、小买部划账等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一卡通行整个校园。

这样,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校园已经跃然眼前,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实现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大大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⑷提倡做学习型教师,构建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并行的模式。

根据新课该的要求,学校将校训由“益教益学,图强图盛”修改为邵华泽的题词“益学益习,图强图盛”,提出构建学习型组织,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

    ①“机制激励,制度保障”。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落实培训计划。每年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搭设平台。修订学校人才基金的奖教项目,设立科研成果奖。

②“进修学习、岗位培训”。不惜物力财力,全力支持老师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类培训。同时校内不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广泛开展校本研究。

③“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积极邀请专家莅校开展学术讲座,将前沿理论、最新信息植入师生的心中。同时建立和健全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帮教机制,在暑期进行新教师岗前校本培训,结对互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④“校际合作,异地交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在加强区域内校际合作的基础上,注意加强跨区域交流,与汕头、中山、番禺、江门、云浮等兄弟学校结成“五地十校”同盟。

⑤“案例研讨,行动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汇报课、公开课为载体,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和问题。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积极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各学科均建立起了学科资源库和学科网站,实行资源共享,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构建了教、研同步的活动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调整、提高。

    学校把信息技术和常规教学的整合当作校本教研的核心课题。早在2002年,我校就参与汕头市教育局承担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题《网络时代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试验。为纠正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我们提出“强化主体性,突出实践性,激发创造性”的教学要求。

    实施新课程后,我们确定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的研究方向: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强调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知识迁移为能力。

    我们精心策划校性说课比赛、优质课评比,以评促研,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课例。近年来,我校多次承担了市、区公开课任务和举行教学开放活动,全市有多所学校教师到我校听课、交流,我校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已在区域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四、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1.探索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专题探究学习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通过研究,各学科形成了一系列教学设计, 积累了教学经验。

2.改造和自制了大批教学软件,创建专题学习网站,构建了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平台,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拓宽师生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2007年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斐然。在2007汕头市优秀教育网站评比活动中,学校门户网站被评为 “汕头市十佳教育网站”,“呼唤生命教育网站” 被评为“汕头市十佳教育专题网站”, “学校学科网”、“学校德育网”被评为汕头优秀教育网站。 学校被评为2007汕头市最佳“数字化校园”。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现代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素养和自我探究能力,全面培养学生人文道德素养。

4.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反思、总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三年来,教师科研成果、论文、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达49人次,市、区(县)级不计其数。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契合度及有效性不高,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教师虽能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但课件的交互性及开放性不强,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尚属初级阶段。

    3、由于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和终端机数量不足,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进展较慢。

4、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健康上网等养成性教育还须进一步加强。

    5.对研究过程中的定量评估数据收集、分析重视不够,削弱操作的实效性与评价的科学性。

    6.技术与教学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作用很大,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是一门艺术,不能过份依赖技术手段,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的技术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六、今后研究设想

    1、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力求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加强理论学习与技术指导,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

    3、更新网络设备,提高系统稳定性,增购终端机,解决制约网络教学的瓶颈。

    4、构建学科网络学习社区,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效。

第7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风建设 关联性

[作者简介]吕春艳(1980- ),女,山东烟台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杨利香(1974- ),女,湖南宁乡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高职教育(广东 广州 51065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体育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A25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32-03

学风能反映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学风建设对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及深远的影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性,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两者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优良学风和健康校园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机制。

一、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学风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学风一方面体现着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优良的学风,既是一种鼓舞师生不断拼搏进取的精神力量,更是一所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

学风建设是各国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其教育理念、治学方针、教师师德师风、治学精神、学生学习风气、学校学术气氛、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学风建设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风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突出体现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环节,与校风党风教风共同构成了特色化、高尚化的校园之风。很多时候,衡量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可以从学风建设的力度和效果进行评价。特别是在当前,逐年大规模扩招、市场经济不良因素的影响及社会浮躁心态在校园里渗透,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学生就业难,影响了校园和谐和社会稳定。冲击了优良学风的建设,引发了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使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带上了强烈的功利、实用和投机取巧色彩。甚至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好不好、能力高不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钱、关系硬不硬。学风建设的问题必须要被提到日程上来,学风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一个学校学风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与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与败。因此,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狠抓学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谁赢得了学风建设的战役,谁就赢得了高素质人才和科技优势,谁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校园文化不仅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特有的文化现象。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拓展和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更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和个人文化素质。一般而言,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外在体现,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结合办学宗旨与理念,在实践中所产生的一种具有育人、感化及引导的文化氛围及成果,是一种集管理、教育、组织于一体的文化,基本涵盖了思想、政治、文化、科技、艺术等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个方面,其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并共受其熏陶濡染的精神家园,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也促进着学校的发展,是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是一种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特殊文化,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但优质的校园文化往往是健康的、活泼的和富有内在美的。校园文化具有多种价值与作用,如行为规范的引导、身心情操的陶冶、价值观念的构建、集体行为的约束、社会发展的导向等。健康的校园文化包含着崇高的价值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体现,可以较好地激起学生对崇高生活目标与远大人生理想的追求,从而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有良好的专业能力,还要有全面的综合能力,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多是靠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完成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举办各类专业性、学术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和内容涉及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个人特长等多个方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就业竞争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当今社会,为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联动促进的主要表现

1.学风建设对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学风是学生群体中各类风气的引领者,是优质校园文化得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氛围保障与支撑。学风好的高校办学成效也会随之而提高,其校园文化自然也会在浓厚的教学、学术氛围中产生并进而形成特色。学校师生会有目的地去开展凸显学术性、育人性、高尚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高端上档次”文化品牌自觉作为加强学风建设的“重头戏”和目标内容。例如,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风建设质量提高了,学校教学水平自然而然也上去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相应得到更好的体现。反之,学风建设开展得不好,校园浮躁、庸俗之风盛行,校园文化也是低俗和缺乏价值性的。

此外,良好的学风建设有利于推动教学党风和行政之风的建设,这种风气是一种文化软实力,与校园文化的隐性特征高度吻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要主动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体系中,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学校要积极构建以人为本、学术主导的政风、教风,要求高校党风建设要紧密结合学风建设的主题,这实质上是把党风引领、教风主导、学风为本、政风保障等统一到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些文化建设的特点、品牌及标志。

2.校园文化对优质学风的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在文化育人及办学特色中的作用是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既对学风建设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也为学风建设提供了抓手与保障。

从某个角度来说,学风是一种特质化的文化,是在学习与教学中所形成的文化,因此也根植于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学习成长为重任,而学风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首要载体,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育人,必须通过服务于学风建设才能更好地彰显。也就是说优良的校园文化对学风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通过开展一些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相反,消极的、不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风建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抑制其发展。例如,一些高校把校园文化等同于娱乐文化,一味地开展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甚至为了搞活动耽误学生的学习,这样一来,很有可能会混淆学生的视线,让学生本末倒置,不务正业;还有一些高校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上,忽略精神文化的建设,从而使得整个学校处于一种浮躁的氛围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

三、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当前,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生工作也不断取得新局面的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仅影响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和持久发展,还对学风建设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1.过于看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高质量的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的集成体。物质文化作为第一层次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环境条件、教学条件、实验装备等硬件设施方面的内容,反映了高校的综合实力。行为文化作为中层次的校园文化,是师生言行举止的归纳化所带有的共性特点,是师生思维与行动的体现。而精神文化则是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它体现在学风、教风等软件方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师生的价值观、思想心理的主观能动性对实践的反映,是高校办学沉淀的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合理存在和健康发展的意义,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当前,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却远离了这一宗旨,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有些高校虽然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但不追求质量,认为只要非物质的文化都是高雅的、有教育价值的,甚至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一种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手段,把娱乐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忽视高质量、富有内涵的精神文化的追求与引导。这种不良导向使得学生本末倒置,一味追求物质上的取乐和低俗的精神文化追求,忽视了高尚情操的提升。例如一些学生逃课参加一些教育意义不大的校园活动,对学习投放的精力较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因缺乏较好的精神引导而不断下降,学风建设的质量自然也不尽如人意。

2.过于看重校园文化单一性价值,忽视校园文化多层次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全方位培养,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和综合能力,并通过他们把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校园文化高层次的价值不用忽视。同时,校园文化由上而下,具有价值观塑造与纠正、高尚情操熏陶、健康心理与思想培育、行动指引、习惯养成等功能,具有多层次的育人功能。然而,当前很多高校过分强调校园文化的单一,用校园文化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突出校园文化的管理性,有些高校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责归属到学生管理部门,只重视对知识的提高,忽略了校园文化在推进立德树人的特有功效以及在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的作用。此外,一些高职院校错误地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认为一切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是“第二课程”,这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沦为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极大地扭曲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多种功能的有效发挥,不利于浓厚的学风建设氛围的营造。

四、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优质校园文化的主要举措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大学生是学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学风建设的最重要主体,更是学风建设关键的受益者。因此,要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在学风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贯彻,坚持学生群体的主人翁地位,多举措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性,给予适当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及追求优秀文化的主动力。其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校园文化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它主要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优质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优质的校园文化,首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有目的地去开展一些对学生身心有益的活动,例如科技创新、学术性的竞赛等,从而增加整个校园的学术氛围,营造整个校园的学风。

2.以学风建设为基础,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构建优质校园文化。学风建设不仅是教学问题及学习养成教育问题,更是思维、精神及文化素质教育的集大成者,对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求学氛围,构建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创造高尚典雅的互动氛围,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都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应以学风建设为前提。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应开展一些能够凸显思想性、学术性、发展性、互动性、主体性、创新性的与学风建设具有一致性的品牌教育,从而在高职院校中全方位营造一种积极、清新、和谐的带有大学特色的文化氛围,以此传播正能量,大力推动学风建设。第一,要突出校园文化的思想引领性,要积极充分利用党课、“两课”等主渠道,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信心与社会责任感,为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创新环境奠定基础,通过思想的进步,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第二,要大力彰显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学术兴校方能提升学风建设成效。注重学术不仅是教师的本质,更是教学及育人的重要目标,要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载体,大胆探索一些学术型、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及活动,如通过举办科技创新活动、专业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职业规划比赛以及高端学术论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联动等方式,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学术活动中,提高学术研究素质,不断增加校园文化的创新含量和科技含量。通过学术性文化建设带动专业认同教育,从而推动学风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第三,要全方位凸显校园文化的创新性。要以创新为主题,鼓励大学生在社团建设、第二课堂活动以及专业活动中,追求与时俱进,在内容、形式、载体与目标上都有新任务、新目标,从而在创新中体现学习效果及办学成效。通过各类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阚宝奎.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

[2]黄金生,杨晓宁.大学学风的丰富内涵与学风建设的途径[J].文化学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