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范文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

第1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韩剧;编剧;国产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10-01

一、人员构成与剧本偏向

编剧是戏剧的血脉与灵魂,是贯穿整部电视剧的支架,是创造人物、指引事件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根据每个国家电视剧受众的不同,中韩剧都独具风格。

韩国编剧的产生模式,同大部分电视剧大国相同,剧本征集选拔编剧和编剧的专业培训,如高等院校、编剧专业学校等。但是韩剧的独到之处在于大热韩剧的编剧较为固定,以女性居多。金牌编剧金英贤以《大长今》、《善德女王》荣登一线编剧的行列,轻喜剧偏好者洪氏姐妹的《我的女友是九尾狐》、《我的女孩》、《主君的太阳》等都是超高收视率,金恩淑也以《继承者们》、《绅士的品格》、《巴黎恋人》等作品被观众熟知。

韩剧为每个人铸造了灰姑娘的梦想。由于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国家,现实中的女性其实大多处于弱势地位。韩剧中的女主角普遍拥有的是一个平凡甚至贫穷的家庭,但是她们却是有着坚强、隐忍、不畏强权等美好品质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中国电视剧行业中男性编剧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占据行业顶端的也基本上是男性编剧,例如宁财神《武林外传》、《龙门镖局》,林和平《血色残阳》,高满堂《闯关东》,于正“宫锁”系列等等。这也是中国社会现状的体现。当下中国社会情况复杂,男性女性分别在负责的岗位上,很少有专职家庭妇男妇女。而男士更容易在社会上获得较大的发展和人脉沟通,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生活的感悟,呈现更多优秀的电视剧作品。

纵观中国电视剧的成长脉络,不难发现,在中国电视剧的历史中,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并不是都市爱情剧,而是历史剧如《大明宫词》、谍战剧如《夜幕下的哈尔滨》、家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等,很少有单纯的爱情剧攻占荧屏。诸多类型的电视剧更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中国电视剧迷们的需要。

这也体现了中韩两国电视剧在国际上的区别。韩剧以爱情风靡全球,这是因为编剧针对的不仅仅是韩国的女人,更是面向女性意识崛起的全世界女性,使全球产生共鸣。大热国产剧无论是历史剧、抗战剧、社会家庭剧都是反映对中国古代或是当代的问题,很难走出国门。这也警示国内编剧们,如果想电视剧面向更广阔的受众,需要将针对性群体进行改改变。

二、编剧地位

韩国电视剧在开拍前,都要由编剧、导演、演员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剧本的运作,对细节进行针对性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率高者,由编剧酌情进行修改。商议结束,更改完成后方可开拍。韩国的编剧作为剧组的成员之一,具有非常优厚的权利保障. “电视台播送某个编剧的作品后,可以将其提供给其他电视台或者进行复制发行,但是必须提前书面通知编剧本人;重播费用是编剧稿费的30%;重播后的再拨费用是稿费的15%;此外,提供给国外电视台或者有线电视台时,应向编剧支付供应金额3.5%;假如允许第三方在国内进行复制节目及发行,应向编剧支付供应金额5.5%。” 如此精细的法律条文源于编剧周密的维权意识。

而中国大多数编剧将剧本呈献给投资方,后续工作由投资方占主导地位。针对编剧在整部电视剧中占有的地位问题,某视频网站曾采访诸多著名导演、演员及影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多数认为“编剧为王”的理论是天真的。这与韩国电视剧编剧的主导地位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没有合理的法律条文保障编剧的权益。王兴东说,“编剧这个职业听起来挺神气,可是在行业内最容易受到不公正待遇。编剧往往都是以个人名义与影视公司签约,因为法律意识不强等种种原因,合同中包含很多对编剧十分不利的条款,甚至是霸王条款,最常见的一条是“剧本创作到甲方(影视公司)满意为止” 。

三、拍摄模式

韩剧大多采用边写边拍边播的方式,这与美剧的拍摄模式相类似。韩国电视剧开拍前只需要故事大纲,一半全剧的故事梗概和三分之的剧本,甚至更少。开播前期详细准备好三分之一的故事剧本成品。电视剧开拍后一般一周写出二到三集的剧本即可。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民意的调查。

而在国产剧中,写、编、拍三者是独立运作的。这样的运作模式,虽然节省时间、减少投资,但是弊端也显而易见。大多数电视剧都是如此,电视剧单纯按照固有的拍摄模式进行拍摄,通过审查后直接开播,没有通过民意调查,迎合观众的心理,使得许多所谓“雷剧”出现,风评低下,甚至停播,如钟汉良版《新天龙八部》。

国产剧中也不乏优越之处,《汉武大帝》、《甄传》、《还珠格格》、《奋斗》等高收视率在整个影视行业口碑皆佳,并且走出国门。但就编剧行业而言,中国的编剧们还需向韩国编剧一样为自己的利益申请更完备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搜狐:影视编剧维权再行动 出台合同范本抵制霸王条款.

[2]董 .韩剧攻略:当代韩剧电视剧研究.

第2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范文

张小东:“Like”型

“读书,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读。”

看起来,这是一句再实在不过的大白话了。不过,人福医药集团董事、创始人之一张小东能够清晰地回答出,自己的阅读爱好是什么。

喜欢被叫做“老东”的他,连同艾路明,是当代创始人“七人帮”生物系化学系背景下的特色。学新闻出身,老东更喜欢在阅读中寻找一种思维独特性的享受。

“读书,要注重有所得。”这里的所得,老东指的是,能产生灵魂的自我追问。

老东说自己很喜欢两本书,一本北岛先生的《青灯》,一本高尔泰的《寻找家园》。

北岛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在老东眼里,北岛的散文同样散发着璀璨光芒。出版于2008年的散文集《青灯》,收录了他17篇新作,在“理性的激情中,洞悉人性最深刻的寂寞,和一种理性的不妥协”。

《寻找家园》是高尔泰在美国撰写的回忆录,用文学创作的手法,回顾了自己跌宕起伏的大半生,给人一种强烈的人生如梦、得失荣辱皆儿戏的沧桑感。“这样的书,才是有思想。”

张小东认为,做企业,每天只是计算买进卖出多少,是做不好的。做企业也要思考。

从做学问,到做企业,身份的转变使自己不得不了解商业、企业管理之类的基础知识。

“刚做企业的时候,自己连个报表都不会看。没办法,只有从头开始,看书。”老东一向对书的语言要求很高,为了工作,老东也去读那些略带枯燥的经济管理类图书,来完善知识结构。

为需要而看,还是为乐趣而看?张小东觉得是一种实用与兴趣的关系,需要自己去平衡。

“在机场里,我看那些关于商战、商界的书卖的挺火。那种美国式的实用畅销书,比如《谈判的技巧》,若是个人喜好,可做了解,但真的有没有用,我就不知道了。”

说到喜好,张小东偏爱语言很精致的书。比如古典文学作品。

他认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才将近百年,远远达不到文言文的高度,“推敲”的造诣不再。“现在写东西,只要求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在当代作家中,除了北岛、高尔泰的诗性风格,老东还喜欢读王小波,“他的语言很独特”。

王小波在《万寿寺》里说道:“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

张小东,读到了那个世界。

李江颖:“Life”型

她反复强调,自己不是“喜欢”读书。因为阅读,已经自然地融入了她的生活。

“在自己所有的碎片时间里,我都在读书。”阅读对她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李江颖告诉《新楚商》记者,自己家里有一面墙,全部做成了书柜。

谈到自己的阅读偏好,李江颖认为,每个阶段读的书都不一样。

“刚刚工作的时候,管理类的书读的比较多。现在,是啥都看。”没有负担地读书,用书来打发那些被裁剪下来的时间碎片。

看书,不必刻意地规定自己应该看什么、喜欢看什么。她觉得那是“投缘”。

若是和一本书投缘,自己花一天时间看完也没问题。若是不投缘,则是多看一眼也觉不耐。

李告诉《新楚商》记者,前不久读了《辛亥:摇晃的中国》,张鸣用一种理性和审视的眼光,看待那场革命。凤凰《读药》周刊第35期这样评价《辛亥》:这本书试图从史实出发,颠覆根深蒂固占据我们脑海的某些印象。

“书里面有一个观点,有一句话,对自己有启发,那就是一种收获”。这就是李江颖的阅读智慧。读一本书,不是读完一本书。

作为神州数码助理总裁兼中西区总裁、领航动力总经理、湖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李江颖也会读很多经管类的书。冯仑的《野蛮生长》,让她看到了那种企业家精神是如何炼就的。从《改革二十年》理论文集中,她系统地了解整个中国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不仅自己有随手阅读的习惯,她还经常送书给身边的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每次送女儿书,她会写一段书首语,“告诉她为什么要送这本书,希望她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今年春节,女儿第一次喝红酒,觉得味道很好,对它来了兴趣,“我就给她讲了很多葡萄酒的知识,出国的时候,专门给她买了一本《最爱葡萄酒》,图文并茂,很适合她的阅读年龄”。

每个季度,领航动力的班子成员都会收到李总的礼物,那些都是她在旅途中买到的“投缘”书。自己读了一本《中国的智慧》,那种多维度的思想触动了自己,也分享给别人。

公司内网还有一个员工荐书平台,哪个人想读什么书,只要推荐上去,它就会出现在公司赠送的生日礼物里。

阅读,对于李江颖来说,是一种随意的生活方式。

关杭军:“Learn”型

关杭军形容自己的人生,是把“工作变成艺术,艺术变成产业”。

从中戏的戏剧文学系毕业后,他在北京做过电影杂志的编辑、在海南创办过音像公司、在武汉广埠屯开过天涯书社,卖大量的社科、文艺类图书。

他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从小对影视、出版、写作的爱好和追求,一直是我挥之不去的情结。”从一个文化人向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转型,他的人生面临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更是一种挑战。

“中国企业的发展,其实只有短短二三十年。我做的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到十年。”必须向发达国家取经。通过了解公司组织的诞生和成长,研究公司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更直观和清醒的认识,才能让企业少走弯路。

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看书。看那些讲公司、讲市场的书。

《公司的力量》和《追求卓越》这些书,开启了一扇通往那些“世界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之门。“卓越”的标准,除了财务上长期的优异业绩,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

“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很晚,而且还以国企为主。”谈到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关杭军认为,这个行业里感性的东西比较多,它缺乏逻辑,需要理性的市场思维来提速,来突破。从书本里,能找到一些“营养”做补给。

2003年银都创办之时,它还只是武汉文联《芳草》杂志的实际运作公司,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集原创漫画出版、动画影视制作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企业,同时衍生出游戏设计、专业培训和消费品开发等周边产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关杭军很清楚一点――自己做的是文化产业,必须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多出文化精品,才是企业的长久之计。

电影导演贾樟柯曾经说过,中国电影拍不好,与从业者的阅读之贫乏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心灵敏感之程度,或洞悉人情世故的经验,很多都来自阅读。”

关杭军,这个做文化企业的文化人,从来没有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停止过。

喜欢读散文、诗歌,也喜欢看小说、历史传记之类的书,关杭军向《新楚商》记者特别推荐了齐邦媛的《巨流河》。

齐邦媛,辽宁铁岭人。其父为政界人士齐世英。1943年联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1947年随家人迁往台湾。

巨流河被称为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巨流河》的记叙,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以个人家族的历史,来反映中国100年的跌宕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