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

第1篇: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太阳落下便是不尽的黑夜,蜷缩在城市一角的我却在深深的忧郁中沉思,那江南过客的思念何时可剪断?那丁香似的姑娘怎样才莫愁?那漫漫的路途谁才可指明方向?于是只有徘徊只能迷茫,我抬头轻问,夜啊,你到底还有多长?此时,那枝上的莺慢慢吟唱:学会告别,黑夜的背后就是光明,歌声悠长,慢慢回荡……

告别黑夜,那是一抹绚丽的色彩。春天的裙摆百花争艳,千蝶飞舞,但一朵朵的腊梅都在寒冷的深渊中破土,发芽,它躯体的上面是一方坚硬的岩石,黑暗呀,无穷无尽,它落泪,它哭喊,它颓废,它惆怅,但生长的步伐从未停止,生命的光就这样一丝一缕的映亮了胸膛,当寒风凛冽,万木枯荣,它挣扎着开出自己的花,风为它止步,叶为它飞舞,腊梅用浑身的伤与满心的痛告别黑夜,那一抹明丽的黄,如阳光般清清亮亮地散下,美丽流芳……

告别黑夜,那是一震千雄的豪迈。逝去的岁月里,生命动荡似柳絮,如浮萍,远观自由扬散,近看无依无靠,一起是万般荣耀,而一落又是万丈深渊,看那长江源头有奔腾的浪花冲不走满腔悲愤,也掩不住一世的豪迈。李白迎风而立,捋袖拂泪,叩天大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坚强属于他,赞诵属于他,黑夜不属他,又如那祭花的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似那代代迁客骚人含泪的绝别,无声的奋发,历史的长卷为他们摊开,告别了黑夜,便又是一代英豪!

告别黑夜,那是美丽绝伦的成功。邰丽华的名字带着无限的震撼深深刻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千手观音,千万祝福,命运的残酷让她无法体味生活的美好,但却给她美好的心灵,靓彩的舞姿,那在黑暗中顽强生活的,是她,那在千臂间描绘勇敢,勾勒高洁的,也是她,邰丽华,她的生命渺小,却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芒,这是一个从黑暗中挣扎着的女人,美好的光明将属于她。

告别黑夜,学会坚强,我胆怯地微立身躯,与黑暗挥别,日月同辉,余音缠绕,它们捧给我大大的太阳……

夜莺继续吟唱,那天水一方,朝阳初生……

第2篇: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第二节:书面表达

假定你是李华,自制了一些中国结(Chinese knot)。给开网店的美国朋友Tom写封信,请他代卖,要点包括:

1.外观(尺寸、颜色、材料)。

2.象征意义。

3.价格。

注意:1.字数100字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更流畅。

3.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高考作文信息。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推荐:2013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目:经验与勇气

第3篇: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关键词】高考作文;教学研究;生活

30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大体上都经历了从最初的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如今的材料作文的转变。尽管命题形式在不断适应社会潮流而改变,很多学校的作文教学方式却没有随之应变。为了保证高考作文得分的稳定性,大多数教师都会教给学生一套类似于“八股文”的写作格式,导致学生对于作文的应变能力降低,同时对写作文的兴趣流失。这也是很多高中生“害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从学生方面寻找原因,更应该从自己的教学方式着手,以期根除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提升学生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高考作文水平。

一、当前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2015年全国的16套高考试题,包括教育中心命题的3套和各地自主命题的13套,无一例外的全部是材料作文。从中不难看出,教育部门希望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而不是把学生打入狭隘的命题作文固定思维的囹圄。更重要的是,这些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也许千差万别,但无一不体现了最主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如,新课标I的高考作文命题,给出的材料是《给违反交规父亲一封信》,无疑是在弘扬正确的孝义观。

新课改千改万改,高考命题的命题理念却毫无疑问不会改变。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这些特点如果缺失了,那么课改必然造就一种高大空的教学氛围,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最终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高考作文命题,实际上也是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种指引。

二、高中学生作文弊端分析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观察分析总结,我们很容易发现高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其中之一就是写作的“程式化”。开头三段式排比引出主题,然后提出观点,接着引用名人名言论证观点,最后总结观点,提出呼吁和向往。这样的写作“格式”,在话题作文的时代,基本上可以作为多数学生的写作模板了。还有引用事例,动不动就是牛顿和他的苹果,或者爱迪生和他的灯泡,或者霍金和他的黑洞。并不是说不能够挖掘旧材料的新内容,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次又一次的使用这些旧的事例暴露了写作者的阅读量和生活积累。

学生作文的这些不足,究其根本,笔者觉得是源于学生的“无米下锅”。搜肠刮肚一番之后仍然没有材料入文,结果难免按部就班,牵强附会,甚至胡编乱造,子虚乌有,结果也必定不尽如人意。如果一个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大可不必抱成守缺非用那三段式不可,大可不必成天在名人的小故事里串门。

三、高中作文教学应对策略探究

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上高中之后,课业负担大大增加,留给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生活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更别说成之以文。那我们就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方面,我们期许着素质教育的真正到来。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一些小小的改变,让学生融入生活,让生活融入写作。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缺乏真正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感知,写出来的作文必定是干瘪乏味的。就像学素描少不了去大自然写生一样,与其让学生在教室苦苦思索两节课如何描写一朵花,不如让他们去校园去野外观察一节课半节课,再回来描述自己的所见,其结果势必事半功倍。与其让学生自己与社会热议话题死磕,不如来一次激动人心的大辩论,再成之以文。这些并不只是笔者个人的愿景,早已有同行秉承着“先生活,后写作”的理念从事着教育工作者这一职业,并且颇有成效。从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止能够提升写作水平、增强写作兴趣,更能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跟紧社会的步伐,培养做社会主人公的意识。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吗?我们要做的,只是打破我们对于“课堂”这一概念的固有认知,将课堂移植于生活。

四、结束语

所谓教育,不只是教会孩子们怎么去应对考试应对作文,同时更应该引导他们如何积极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而语文教育,着重点在于“知识、技能、情感、思辨”八个字,不融入生活就不会有真的情感,不融入社会就不会懂得思辨。没有这两点,再丰富的知识和再娴熟的技能,也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一个对生活充满敬意和思考、对社会充满理性认知的学生,他的作文还会写不好吗?

【参考文献】

[1]刘艳萍.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6(2):12-13

[2]王芝高.我手写我真――从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看高中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价值取向[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16):23-25

[3]赵美.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J].2010.11(35):8-10

第4篇: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借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来说,他的这一观点“炮轰”了高考作文制度,也受到了南京师大文学院钟陵教授等人的强烈支持。其实,有关高考作文“除诗歌外”的问题,已经被“炮轰”多年,但有的省市已经对诗歌“解禁”,很多炮都哑了火。但这次不然。一来江苏省高考作文“一直”禁止诗歌,二来顾浩是该省文联主席。因此这次“炮轰”可谓有的放矢、力道十足。

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写作要求中,有不少省市明确规定:“不要写成诗歌”或“诗歌除外”。这一相关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对“高考作文该不该为诗歌开禁”这个与我们考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限定,我们该持何态度,有何看法呢?

红灯说:高考作文不能为诗歌开禁

主持人:高考作文体裁的要求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对这种对诗歌这一文体所持排斥和拒绝的态度的明确规定,先看看几位专家的观点。

叶兆言(著名作家):如果用诗歌答卷的考生遇到了一位喜欢诗歌的阅卷老师,他可能会得高分;如果遇到一位不喜欢诗歌的,可能会出麻烦。高考作文中最好不要用诗歌答卷。

张伯伟(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所谓的“诗歌除外”涉及到评卷标准的问题。有些新诗的写作手法和选取的意象都很特别,阅卷人要在短时间内从总体上把握,难度很大。高考作文写作要求中的“诗歌除外”有具体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学生写了一首很好的诗歌却会得到很低的分数。就目前的高考体制来看,用诗歌答卷是不太合适的。

何永康(著名文学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不提倡用诗歌答卷,因为在考场上很难把诗歌写好。江苏省从2005年开始就规定高考作文不能写成诗歌,这主要是考虑到在考场上时间紧,诗兴很难发挥出来。又因为诗歌很难做比较,不容易评价,所以江苏省直接规定不允许用诗歌答卷。

主持人:上述三位专家从阅卷难,评分准则不好定,以及诗歌写作时间,意境等方面提出“高考不能为诗歌开禁”,同意这一观点的同学请你畅所欲言。

刘明!我赞同上述专家的意见。从文无第一的角度说,文章好坏,不是数字游戏,清晰而准确。如果高考为诗歌开禁。评卷教师评分就是一件麻烦事,高考作文是要阅卷老师逐一评分的,目前还没有一套健全的诗歌等级分值的评分机制,这样一来,毫无任何规则的现代诗,究竟是好是坏,让高考阅卷者依据什么判断呢?和议论文比起来,诗歌在评价高下的时候,好坏的弹性太大,这种见仁见智的弹性评分,势必会对高考作文的阅评带来影响,倘若碰上一个不谙诗歌的评分老师,岂不是成了“矮汉看戏”,这对考生公平吗?所以我认为在没有一个相对完备的评分机制前,高考作文不该为诗歌开禁。

杨玉:高考作文一旦诗歌作文开禁,那些为了写诗硬着头皮滥竽充数的考生多了起来,反而不是件好事。事实上,我们的高考“国情”并没有达到让考生可以诗情画意的地步,“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与其说是一种对诗歌的歧视,毋宁说是对考生的一种负责和担待。如果规定高考作文可以写诗歌,不仅给考生出难题,也给评卷教师添麻烦,而应试教育下的高考诗歌,在考场上能有几分灵性呢?

付妮妮:之所以将诗歌写作排斥在高考作文之外。我想是命题专家怕老师“阅卷难”吧!诗歌是一种天才的创造活动,区分优劣,需要评判者具有极高的鉴赏水平。如果高考作文对诗歌开禁,面对数百万份答卷,哪里去找这么多对诗歌有相当造诣的评卷者?再说评判标准也无法把握,对同一首诗歌,不同的评卷者,即使造诣相当,由于推崇的风格、流派不一样,所给分数也必然相差悬殊。阅卷标准无法操作,只可能给选拔人才带来混乱,甚至有可能造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结果,这对考生的伤害更大。

谢卫冕:诗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很自由的文体,它注重的是欣赏者、受众的联想,它没有标点、可以不断句,无法考查考生基本的语文能力。再从考试的意义来说,我觉得不应该写诗歌,因为它没有普遍的意义。还有诗歌这种表达方式很多人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与小说、散文不同,它是情感性和形象化的表达,不容易把深刻的道理说清楚。而且有时候高考命题和诗歌的表现方式也不切合,有的命题不一定能写成诗,或者说是很多人不能把它写成诗,只有很少的大诗人在这种明确的规定下能写。加之诗歌这种表现形式会给评卷带来困难。所以高考作文规定“诗歌除外”,是有道理的。

丁一帆:我认为相对来说,诗歌文字少,考生容易偷懒,再说用诗歌答卷很难切题,尤其是现代新潮诗,它有多义性和多元性,很难判断它是否切题。如果判它不切题,但绕个圈子来说,似乎就切题了,在标准上比较难掌握,再说诗不那么好写,一旦高考为诗歌开禁,写那种不是诗的诗的考生恐怕要远远多于写诗的考生,难免引人歧路。

主持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高考作文为诗歌开禁,最大的问题就是评价标准难定。诗歌的个人色彩很强。对于同样的诗歌,每个人会有差异极大的判断,最后阅卷会十分田难,这也是江苏省一直迟迟不给诗歌“开禁”的重要原因。

绿灯说:应该允许学生张扬个性

张稔攘(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认为高考作文用诗歌答卷可以是允许。但不是提倡。有的考生喜欢诗歌,长于写诗,应允许他们借此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才华,从诗歌作文也能够看出作者的写作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高考要考查的是考生的一般写作能力,用诗歌答卷是不宜提倡的。

赵丽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女诗人):我们是诗歌的国度,人们都具有诗歌的情怀,这种情怀对于世道人心的影响也是很意义的。地震中,平时不写诗歌的人都拿起了笔,诗歌有了短暂的复兴。我们将倡议和呼吁文化部、教育部对明年的高考作文要求进行改变。

李丽:正如顾浩所言“中国是伟大的诗的国度,不能因为功利的教育破坏孩子们对诗歌的追求

和热爱,扼杀鲜活的诗歌作品。”而面对同样的高考作文,选择什么样的文体来表达,学生应该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诗歌是诸多文体之一,本应平等享受被选择的机会,“除诗歌外”无疑是一种莫须有的傲慢和偏见。“开禁”诗歌作文不仅是一种对诗歌文体的尊重、对答题学生的尊重,更彰显了一种开放的教学方针和命题思维。

藤冀: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传世诗作,它们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对于这些美好且纯粹的艺术财富,我们从来都没有排斥和拒绝。从义务教育教科书上的诗歌,到各种版本的儿童启蒙诗歌读物,到每一个家长领着孩子吟咏“床前明月光”开始,我们的诗歌教育就从未间断。只不过这种教育的结果,却从来都没有人去验收,高考开禁何乐而不为呢?

张娜:诗歌就具有选拔人才的作用。众所周知,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和语言素养都非常有利,而这些素养要求都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但是,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陷入一种误区:高考作文视诗歌为异类,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今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对诗歌“开禁”,没有想到的是一些省市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迟迟不给诗歌“”。

李于丽:作为传统文化精髓和文学创作精华的诗歌,是体现一个人文化素质和语文功底的重要载体,更是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和语言素养的最富有评价意义的载体。对于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和进行创作这个目标而言,一首上乘的诗歌则是最好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体现。所以,高考作文是不能粗暴地将诗歌拒之门外的。没有诗歌的文学是不完整的,去诗歌化对于高考作文自身的完整意义而言,实在是一道“硬伤”。

张帆:为诗歌设禁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诗歌的评价很难把握,没有可比性,容易带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阅卷的困难造成了命题者可以回避此类体裁。这虽麻烦一点、琐碎一点。但对于考生的自由表达和作文创作创新而言,对于体现高考的人性化衡量标准而言,意义将更深远。诗歌,小学生学颂。中学生学背,高中生如何不能学写?高考,何以不能顺水推舟,给好学者提供一个平台?

刘浩:诗歌的本质是纯粹的情感,是充满激情的力量,而不是一段段字斟句酌的华丽词汇,更不是名利的道具。不允许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写诗歌,限制了考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也势必导致中学生更加忽视诗歌的学习和创作,不利于对诗歌这一特殊的文体的继承和发扬。高考作文应该给诗以与其它文体同样的一席之地。一是考生中既然有写诗的人才,就不该把“诗”排斥在作文考试的文体之外:二是既然语文课本上有诗,而诗歌教学又渐趋式微而亟需提倡,就更不该禁诗于作文试卷。

罗聪:诗歌的创作需要心灵智慧,需要才华气质,需要灵感悟性。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字功底、深厚的知识积累、深刻的生活体味、出众的创作天赋,考生就很难在高考临场中写出符合音韵和节奏美感的诗歌。允许考生写诗歌不仅仅意味着高考作文体裁的外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由表达情思、彰显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让他们把最高限度的竞争力显示出来,让“诗人”们脱颖而出。

汤扬名:考试中限制诗歌类,其实就是在扼杀考生的创造力,让考生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样一个不能引导和激发创造力的考试制度,注定只能在应试教育的泥淖里打转。在目前尚没有更比高考最能体现对人才的评价和知识素养评判的条件下,从激发学生创作主动性、体现作文创造性、给考生的独立思考创造开放的空间角度考虑,我们实在有必要对高考作文进行科学的改革,理性地给诗歌“开禁”。

黄灯说:开禁也好限制也罢,并不影响高考

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如果高考作文中对用诗歌答卷没有限制的话,对诗歌感兴趣、诗歌写得好的考生就可以在高考作文中发挥特长。但是用诗歌答卷存在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阅卷老师难以把握评分标准。如果不允许用诗歌答卷的话,对诗歌写作有特长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合理、不公平。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要确立一个统一标准是不太容易的。

王军(南京市特级教师):高考是对学生知识的考察,也是考生能力的展示。考生把某一方面的特长展示出来,应该是允许的,但是不要刻意去追求,否则把它作为方向和目标,就会追偏了。

徐宏:高考作文允许写诗歌也好,限制也罢。这并不影响我们高考,2009年广东、安徽高考试卷作文题,都没有再出现“诗歌除外”这样的字眼。但是大部分省份的高考作文试卷,对诗歌还是敬而远之。不管怎样,绝大部分考生还是老老实实地写自己的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连散文、小说都不敢轻易去碰,何况高难度的诗歌了,因为我们都明白,谁在高考作文上玩花儿,一旦失足,就会挂花,那大学录取的名字就在孙山后了。

张秉杰:读诗,懂诗,写诗,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熏陶学生的精神内质,至于考不考,那得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尤其要由实践来检验。在目前条件下,高考语文试卷中唯有作文还处于能主观给分的地位,因其分数所占的高比例和阅卷评分的主观因素起关键作用等特点,如果高考作文稍有操作不慎,容易给考生的分数造成巨大的影响。

第5篇: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全新的“话题作文”形式是从1999年开始的,一个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打破了以往作文的格式,给作文注入了一股活水,开创了作文的新局面,这的确是值得举世关注的,是高考作文命题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话题作文的开放度、自由度是以往任何时期作文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所以这无疑是一场作文领域里的“革命”。这场“革命”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手脚,给了学生作文以巨大的自由空间,真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情状。事实上,以往作文,很少见到过满分作文,而自从进入话题作文时代,满分作文就频频登场亮相了。这倒不是说其他格式的作文不能得满分,而是作文形式变革后的确带来了作文内容的变化、作文尴尬局面的改观。

还有一个现象不能不提及,那就是2001年(含2001年)以前,作文都是全国统一命题的,不存在多个作文题,最多是统一命制的两选一的两个题目。而从2002年开始,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单独命题(该年的北京卷是话题作文:规则。上海卷是命题作文:面向大海),与全国统一命题并存,出现了多家命题的格局。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分省命题得到空前繁荣,2007年更是达到了分省命题的顶峰,有16个省市区单独命题,加上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再加上江西命题作文的二选一多出的一个,竟然有19个作文题之多,这是高考作文命题史上前所未有的。(2008年、2009年均多达18个作文题之多)

以上是就历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概述,下面我们具体再作些分析解说,或者说是启示吧。

一、“命题作文”重振雄风

传统的“命题作文”一度受到冷落,2004年更是跌到了一个低谷,全国各地15套高考语文试卷16个作文题中,只有北京卷的“包容”和上海卷的“忙”两个命题作文,其余大多是“话题作文”。2005年,“命题作文”只增加了一个,一共3个。2006年增加到了5个,2007年却猛增至7个,占了该年总共19个作文题中的三分之一强。2008年、2009年均为6个。这的确说明了“命题作文”威力依旧,雄风再振,说明“命题作文”有着恒久的魅力,是一种检测作文的较好的命题方式。

二、“材料作文”卷土重来

为什么又说“材料作文”卷土重来呢? 2004年无“材料作文”,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是3个、4个、5个、9个、8个。“材料作文”也是一种旧有的作文形式,也依然有着其生命力,同样是今后作文命题的一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含2006年)以后的材料作文与之前的材料作文,是有区别的。为了区分,我们一般把2006年后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而把之前的材料作文,称为“旧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可以任选材料的一个角度作文,而“旧材料作文”只能是该材料的核心意思作文,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新材料作文”更进一步放宽了写作的限制,是更人性化的一种命题。

三、“话题作文”强势不再

在这里,我们要多说一句“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虽然出现得比较晚,但其来势凶猛,2004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总共16个作文题中,它就占了13个,几乎全都是“话题作文”。正当人们看好“话题作文”,卷卷几乎都喜欢命制“话题作文”,人人几乎都喜欢写“话题作文”的时候,“话题作文”却显现出了其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出现了很多假大空文、套构、俗作,甚至拼凑文、抄袭文,尽管“话题作文”有可以让学生自由构思立意、自主拟题、自行选择文体等的诸多优势,但较多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写作者的生命体验等,又让人们看到了其检测功能的不足之处。于是“话题作文”明显地在降温,由2004年的13个降到了2009年的2个,并且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四、排除“诗歌体裁”的声音越来越明确

2004年有4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5年有5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6年增至有8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7年却更多到有9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8年有8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9年有7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作文命题明确要求不写成“诗歌体裁”呢?绝大多数的高考命题专家的看法是,诗歌毕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写诗要有一定的文学积淀,更要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恰当的表现形式,莫说高中生目前难以达到,就是大学生目前也没有达到写诗的水平。当然,这里说的是绝大部分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当然不排除少而又少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也有写诗的水平和才能。再加上诗歌好坏评判的标准很不一致,真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高考又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写又难评判,当然就有理由限制写了。我也基本上赞同专家们的这些看法、观点。同学们轻易不要用诗歌体裁作文,除非是十分有把握,否则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五、“关系型话题作文”已走到穷途末路

在“话题作文”盛行的年代,“关系型话题作文”是最走俏的,命题者动不动就命制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题。2004年是“关系型话题作文”的鼎盛之年,16个作文题中就有9个是“关系型话题作文”题,占了一半还多。可是到2007年只剩下了1个“关系型话题作文”题(只有四川卷的“一步与一生”仍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题),2008年、2009年均无“关系型话题作文”题了。“关系型话题作文”已然穷途末路,寿终正寝了。

六、半命题作文姗姗来迟

2009年之前,根本没有“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身影一直徘徊在中考考场上,高考考场难觅其倩影。值得庆贺的是, 2009年终于见到了其芳容。有两省出现了“半命题作文”:湖北卷(站在___门口)和福建卷(这也是一种____)。

七、各省命题已然成熟大胆创新

2004年,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关系型话题作文”呢?主要是因为各省刚刚开始试行单独命题,没有经验,命题者为了求稳,不出现重大的偏差和闪失,都纷纷跟着“老大哥”(全国卷)走,所以都命制出了相似的“关系型话题作文”题。只有北京、上海两个“尝试者”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盲从全国卷,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风格。而现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各省市在几年的单独命题后,已经成熟了许多,有了很多实践经验,所命之题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态势,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庆幸并关注的。到了2007年就有很多套试卷命制出了非常优秀的作文题,比如:山东卷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话题)、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命题)、天津卷的“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命题)、浙江卷的“行走在消逝中”(话题)、江苏卷的“怀想天空”(命题)等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成熟之题,有创意之题,好评如潮之题。2008年、2009年更是如此。也确实,2007年后的作文题已显示出了稳健、成熟的风格,自然、理性的内蕴,为写作者着想的人文关怀等等。

对未来作文命题的展望:

1.“命题作文”、“材料(或看图)作文”大唱主角,“话题作文”改头换面――未来的作文命题,将是“命题作文”和“材料(或看图)作文”的天下,这两种命题形式一定会唱主角的。

(1)“命题作文”的优势在哪里呢?“命题作文”的优势就在于它的题目简洁明了,它有着一个严格的统一标准,写作者在同一个标题下立意成文,可以很准确地检测出写作者的作文水准,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在同一题下很明显地显现出来,区分开来。“命题作文”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古代的科举制度下一直走到了今天,而且不止是中考、高考采用“命题作文”,可以说只要有考试的地方,就有“命题作文”的身影。我认为,在2010年的高考中,“命题作文”的数量将会达到一个高峰,也就是说,2010年的高考作文,将有超过6个的趋势,将有一半以上的省市会出现“命题作文”的形式。所以我们平时复习迎考中一定要加强对“命题作文”的写作强化训练。

(2)“材料(或看图)作文”也是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命题模式。“材料(或看图)作文”增加了一层难度,这就是审读材料的难度。如果说“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一种直接形式的作文题的话,那么“材料(或看图)作文”就是一种间接形式的作文题了。它首先要求考生要能够准确地理解材料,提取材料的核心意思,再进行构思、立意,因此很多命题者钟爱“材料(或看图)作文”,往往命制此类作文题。比如2007年全国Ⅰ的看图作文“摔了一跤”,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作文题。看图作文将有所增加,这也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3)“话题作文”尽管已走向末路,但是还会偶尔出现。尽管“话题作文”在这一两年里明显地显现出了其天然的缺陷和不足,引起了人们的一片非议、斥责之声,但由于“话题作文”的自由度和开放性的无可替代,所以“话题作文”仍然是一种作文命题的模式,且有可能出现变种,仍然不可忽视。

(4)以上三种形式的作文命题,会出现一些变化,这就是“命题作文”与“材料(或看图)作文”会多起来,而“话题作文”将逐步减少。

2.半命题作文是个新成员――半命题作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命题作文形式,尽管她姗姗来迟,但其一定会有生命力,值得我们关注,更值得我们去加强训练。

3.体裁限制将可能有所放松。尽管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诗歌除外”的限制逐渐增多,2007年达到顶峰,有9个作文题明确标明“诗歌除外”,但事物往往是物极必反的。就像“话题作文”一样,2004年大家都命制“话题作文”,很快就都觉得其不新鲜了,“话题作文”数量锐减。更何况,每年还会出现一两篇诗体满分作文作榜样,所以限制性将逐步放弃,让人才大显身手。

4.“文体意识”要加强。自从文体放开以后,的确出现了一些“四不像”的作文。高考作文自选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你自己自由选择一种文体,选议论文、选记叙文等等都可以,总之是一种文体。但有的同学就不是这样,写出的作文,根本就看不出是哪一种体裁。据此,有的命题者干脆就在题后附上限写的体裁,比如2005年北京卷的命题作文“说‘安’”,就明确说明要写成议论文体,而湖南卷的更是,2005、2006、2007、2008、2009连续5年都限写文体,只能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能写成其他文体。无论说不说明文体,都要有文体意识,这是考场作文最起码的要求。

5.一字二字题极具魅力。从2004年到2009年,仅这6年里就出现了很多一字二字作文题。这些题让人一看到就觉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琢磨,不像那些长长的材料题,光读完材料都要花去许多宝贵的时间。例如:2004年上海卷的“忙”、2005年江西卷的“脸”、北京卷的说“安”、2006年湖北卷的“三”、安徽卷的“读”、四川卷的“问”……都非常简洁,只有一个字。再如:2004年湖北卷的“买镜”、北京卷的“包容”,2005年广东卷的“纪念”,2006年辽宁卷的“肩膀”、天津卷的“愿景”,2007年广东卷的“传递”、辽宁卷的“我能”、福建卷的“季节”,2008年上海卷的“他们”、四川卷的“坚强”,2009年山东卷的“见证”、广东卷的的“常识”、四川卷的“熟悉”……也都非常醒目,只有两个字。简洁作文命题也是今后的一个方向。

第6篇: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可是我没有

我知道了什么是梦想

我从此平庸,亦不会腐朽

我以为我只是个囿于北国小城的孩子

可是我没有

我为了追逐你

横跨了大半个中国去拥有你……

从广西回来的第二天,我回味着熊芳芳老师解读的《可是你没有》,写下了上面的仿写。对我来说,三天的“求学杯”之旅,不仅仅是去参加一次作文大赛,更是去赶赴一场三年的心灵之约。

与《求学》的相识始于那年的暮秋。在学校的书店里第一次看见温柔的它,我们便开启了彼此三年的相伴。在上学期的某一期《求学》中,我看到那张彩页比赛启事,我知道,我到了该赴约的时候了。

很多人问过我:“跑这么远去参加一个作文大赛值得吗?”无论是支持我的人,还是反对我的人,我都只对他们说一个字:“值。”如果当初我没去南宁,没去参赛,那份遗憾将伴随我终身。

古人认为在读了万卷书后,理应行万里路,我确实做到了。从辽宁飞到广西,从祖国的“鸡脖子”飞到“鸡腹”。为了这次远行,我特意提前四天出发,提前去感受南国的生活。对于一个自小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在二月份穿短袖果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其实我在感受八桂大地二十几度的高温时,辽宁正在悄悄地下着大雪)。说来惭愧,广西大学是我第一次走进的大学校门,二月份的广西大学百花争妍,真的羡煞我这个在二月只见过雪花的人!

比赛那几天,听名师授业,感受大师之大,可谓是“求学杯”的重头戏,也是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习惯了机械地听高考考点的我,在听了广西大学熊柱教授的讲座后,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那六十分的作文竟还有如此多的学问,原来文学创作中还有这么多流派,这些都是我之前闻所未闻的“非考点”,它们激起了我对文学的渴望,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文学追求之路。高雅的熊芳芳老师、温婉的韦洋洋老师、干练的卢涛老师,她们独特的高考作文教学视角,也是我之前在校园显少见的。

ξ依此担这次广西行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含义,就是比赛的最后一天恰逢我十八岁的生日,组委会在十八号晚上悄悄地为我送上祝福――专属蛋糕!我很庆幸三年前认识了《求学》这位好友。当然,认识了那么多全国各地的志同道合的“考友”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在短短的三天里,大家因为《求学》而相遇,共话天南地北,真的让我收获满满。

感谢《求学》这位老友,在它的帮助下我将更强大。希望我能像仿写《可是你没有》的结束语那样:

我以为我会被吓得一蹶不振

可是我没有

我会努力爬上山外的高楼

这一次

第7篇: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一、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1.以纲为纲,体现课标精神。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写作和有创意的表达。体现课标精神也是2007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因此,吃透课标精神,是备考2007年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

2.以考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无论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都体现着以考生为本的精神。降低了审题难度,使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2006年选题作文占了主流,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在材料提示或备选填充的标题中,要求考生以“我手写我心”,彰显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这一命题原则将贯穿于2007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之中,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3.融合借鉴,凸现地方特色。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一是借鉴其他省市或地区的命题形式;二是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大特点,也是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同时,各地的作文试题也更加具有地方特色。一是试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二是试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命题又一趋势。由于各省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均衡,使得各省市的作文命题对考生能力的检测上各有侧重。一般地说大中城市,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省市重在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如“生活中的发现”这个题目就有广度有深度,并有一定哲理内蕴,显然是检测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的。考题“现代科技带来的______”这个题目可以折射出科技文化氛围,可以检测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些经验相对落后,文化欠发达的省市,中考作文命题还是较为传统,把检测的重点仍放在一般的阅读了解能力、构思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如“我的课余生活”这个题目就是课文后单元作文训练题的照搬,“朋友”“假如我是______”仍就是传统的题目,缺乏时代气息,但也是不能小视的。

二、话题作文作为重点应引起考生注意

话题作文一经问世,便备受青睐。中高考对它情有独钟。几年一直占据作文命题排行榜的首位。语文老师对它恩宠有加,唯“话题”是从,不敢稍有怠慢。学生更是口中念的、心里想的、笔下写的都是“话题”,话题作文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那是缘于难以抗拒的“诱惑”。

话题作文较之以往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无疑是一个“美丽的诱惑”,其最诱人之处在于它的人性化设计。因此,考生在考前重点地研究话题作文的写作方式方法、得分技巧,多读范文,多加练习,以期能够重点突破,是很有必要的。

三、命题内容的预测和练习

从近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我们明显地感到,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将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必然趋势。因此,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练习,准备素材。

第8篇: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一、可写性――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写性是指试题的内容不深奥,考生不陌生,有背景了解。试题的内容是考生熟悉的,甚至是社会热点、国家大事。

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围绕“父亲开车打电话,女儿该不该举报”话题命题。材料源于2015年5月9日《楚天都市报》的一则简讯,属于近期的社会新闻事件。乙卷围绕“三个当代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话题命题,材料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如“大国工匠”就是2015年五一节播放的系列记录片《大国工匠》的内容。

可见,作文题目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考生的生活经历及人生体验息息相关。如果考生只忙于低头读书,陷于题海,能应付这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吗?难道不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吗?据此,我们的对策是: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2]。我们也可以套仿一句名言: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生活,w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可以有选择地看电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专题片等。

可以有选择地阅读报刊:《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等有关时事的文章。

自然也要阅读生活,以“我”为圆心,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半径。对触动自己心灵的事件,对社会热点问题,要记录,要思考,要表达。

当然,“可写性”中还包含公平性。命题不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会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尤其是全国卷,一定会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考生实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了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就不难写出洋溢时代气息的考场作文。

二、选择性――巧于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

选择性指考生对立意角度、文章内容、文体样式、表达方式等进行选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前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立意自定”,后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文体自定”。

从立意角度看,2015年全国卷甲卷作文的立意就呈现出多个角度:如写给“小陈”,可以点赞,对她举报父亲的行为表示理解和赞同;可以质疑,批评她举报父亲有违伦理常情;也可以点赞质疑并存。如写给“老陈”,可以宽慰和劝导,可以批评和指责,可以批评和劝诫,可以分析和说服,也可以几点并存或任意组合。如写给警方,可以点赞,称赞他们依法执法;可以质疑、商榷或批评,指出他们执法不够人性化;也可以几点并存。也可以写给网友,写给媒体,写给社会公众。

从文体角度看,2015年全国乙卷要求自己“明确文体”。文体可自己选择。

据此,我们的策略是: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

在立意选材方面,本着熟悉而独特的原则。即立足材料,重点发掘自己独特的生活积淀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这样,相对于其他考生,自己便立足于高原之上了。全国乙卷最能说明这个问题,面对三个当代风采人物,最关键的是梳理三类人不同的“出彩点”,对接到与自己理想相对一致、领域相对熟悉、思考相对深入的方面,这样便可彰显自己的才情与深度。

在文体方面,有的考生长于议论,有的考生长于记叙,如若文体自选,便可扬其所长。2015年贵州一考生的作文《“摄影机”如是说》,就以叙为主,兼以抒情议论,张扬了个性,取得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被评为一类文。

选择性客观上为那些并非“全才”而在某一方面又有特长的同学提供了用武之地;如果是“通才”自然会锦上添花。

三、导向性――永远传递正能量

导向性是指试题朝着健康、积极、深刻的方向立意的意向,实际上就是试题潜在的思想性。

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题用“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新闻事件,乙卷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都是基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渗透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试题的教育功能得到彰显。

对此,我们复习应考的策略是:永远传递正能量。好文章是靠主旨的光彩照亮的。那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而有些传递消极虚无的思想情绪、违背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文字,其作文的等级自然是末位的。

在文章中很好地传递正能量,一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解中华名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二要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并思考其中蕴含的思想。三要有意运用,考场作文一定要“以意为先”。

思想让文字更为亮丽,亮丽的文字照亮了阅卷老师的眼睛。

四、探究性――理性之花最美丽

探究性指试题要引导考生对作文内容去做深入探讨、认真研究,尤其要加强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

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就需要考生对“女儿该不该举报父亲”事件作出科学合理的是非曲直的判断,提出公允的观点,进行理性的分析、严密的阐述及丰富的论证。乙卷让考生选择三个当代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题目中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直接反映出考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更”字更显思辨能力。

从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可知: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作文等次的高低。

对此,在备考中,要加大对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理论上武装自己,掌握人生社会的一些原理,尤其是辩证分析的思想,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不说“过头话”;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观点不“近视”;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言理不“一根筋”。

二是多阅读一些富有理性思辨内容的材料。如故事、名言、警句等。

三是在实践中有意识锻炼。如果是写记叙文,在讲究形象生动的同时,也要追求理性:叙事类的文章,要着眼于事件所蕴含的思想;写人的文章,要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的发掘;即使想象类的文章,也必须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如果写议论文,论点要能体现对生命、对社会的理性认识与思考;论据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联系;论证时要注意结构的逻辑层次、事理结合、辩证说理。

理性思辨不仅是艺术问题,更是思想问题。反映了考生对客观事物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

五、防套性――带着镣铐跳舞

防套性是指防止考生拿别人或者自己的旧作稍加改动作为应试作文。

多元立意角度的文题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作答空间,但也出现了虚构和套作的问题。为此,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型指令。如甲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的谈问题、讲道理。在内容及文体上都有一定的限制。乙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

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学会“带着镣铐跳舞”。

一是仔细审题,严格按指令要求写作。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甲卷,任务是“请给小陈、老陈和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阐述你的看法”。任务的形式是书信体,任务的内容是“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即用“信”的形式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书信其外,思辨其中。无论形式和内容都要满足,才算完成写作任务。

二是正确处理“限”与“不限”的辩证关系。如全国乙卷要求自己“明确文体”,这是“不限”;一旦确定了某种文体,写出的文章就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这是“限”。如全国甲卷“选好角度”,这是“不限”;但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必须满足“书信其外,思辨其中”的形式和内容,这又是“限”。总之,既要按规定动作跳,又要跳得精彩。

六、难易度――在准确与别致上下功夫

难易度指高考作文试题的难度。试题的难易与试题本身是否容易理解有关。

难于理解的题目,常常表现为主旨隐含在材料中,思考的强度大,可开掘的角度多。对于这类题目,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按“焦点立意”进行写作。

所谓“焦点立意”就是核心立意,是能覆盖整个材料内涵的立意,是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一则材料尽管角度很多,但有主有次,正如打靶,10环、9环、8环、7环给的分一样吗?“符合题意”与“基本符合题意”是有等次上的区别的。如全国甲卷的立意焦点是“法治理念”,乙卷的焦点是“人生价值”。瞄准“焦点立意”写作是“切合题意”的有效方法。

对于审题难度不大的试题,要在内容上追求深刻,在表达上追求新巧,在书写上追求美观,体现出“别致”的风采。

一般地f,全国卷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素养。

功夫在平时,考生要努力培育自己健康的思想、良好的思辨能力、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参考文献:

第9篇: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关键词: 作文审题 图示法 教学应用 运用优势 运用局限

当“新材料作文”登上高考舞台,便以其材料意蕴的多重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而深受全国各地命题者的宠爱。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情境、多个角度,让学生在“占有”材料的同时进行“挑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猜题、套题,以期达到测试学生真实写作水平的目的。但就我省近几年对高考作文失误原因的研究表明,“审题”不准确、偏题、离题现象突出是作文失分的“元凶”,是写不好作文的致命点。在审题失误归因与指导审题的探索中,笔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将图示法运用于作文审题的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关于图示法

图示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直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图示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把图示法运用于审题指导中,可使学生借助视觉思考理解文字、段落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其中规律自然会事半功倍。图示有简单和复杂、抽象和具体、高级和低级之分。运用于审题中的图示由于受题目篇幅较短、思考时间有限的制约,自然应选择简单的字符、线条进行标示。

运用图示法审题分三个步骤:一是提炼作文材料中的中心词。“中心词”的确定要依据材料的特点,故事型材料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故事“参与者”,而话语型材料的“中心词”则必须从材料中概括提炼。二是按题目信息图示各中心词间的局部关系。三是整体把握,理清关系网所呈现的主要关系,选取最佳角度,得出立意。

二、图示法在作文审题中的运用

图示法以直观的图示代替抽象的文字,最易攻破的材料类型是由多个对象参与、看似关系复杂的故事型材料。以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为例: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题目较长,对象众多,一些学生单凭文字无法弄清幼龟、老鹰、好心游客、群龟、群鹰的关系,从题目中提出“成功需要付出代价”、“少年当自立自强”等立意。

其实,这则材料的“中心词”就是故事的参与者,有“(侦查兵)幼龟”、“好心的游客”、“老鹰”、“海龟群”等,学生比较容易提炼。之后,边读题边图示参与者间的局部关系。我们按事件发生的顺序可将题目信息图示为:

经过观察图示,整体把握、仔细分析,游客处于关系网的发端,他的行为导致了一系列后续事件的发生,以它立意最切题;鹰、海龟群发出“等待”、“扑食”、“追随”等行为,在整个关系网中起到关键作用,为重要立意对象;幼龟在关系网中处于被动状态,只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以它立意就有偏题之嫌;鹰群的出现只是说明游客的行为加重了海龟的灾难,不须考虑。这样,运用图示法,就使看似复杂的文字及对象关系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图示法在较抽象的话语型材料中显示出较大优势。例如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中的作文题《星星》: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面对此题,有的学生运用传统的关键词句法审题,断章取义地提取第一句或第二句话的观点,进而得出“保有对美的幻想”、“人生处处是相似”等立意,或者干脆跳开题目,得出“审美角度不同,观点不同”等立意。

这种做法,缺乏对材料的整体认知,割裂了材料中“统一”于“星星”这一主体的“对立”两面。运用图示法帮助思维(如下图):

可以发现:本题的核心应是外界对“星星”这一主体的看法,“仰望”的人认为它们是“宝石、晶莹、透亮”,“近看”的人则认为它们也有“灰尘、石渣”。由图示可见,题中呈现的是“统一”于“星星”这一主体的“对立”看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据此类比社会人生,便可得出统一于生活中的“现象”与“本质”,“理想”与“现实”等对立面,进而得出准确立意:“生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别将现实理想化”等。

运用简单的勾画图示辅助思考,便于学生从整体上分析材料,观照全局,题意把握更透彻,选取角度更多元,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审对题、立新意。

三、图示法运用于作文审题的优势与局限

在日常指导实践中,笔者发现图示法在作文审题中发挥出较大优势主要源于三点:一是可操作性强。“图示勾画”简单便捷,学生边读题、边勾画、边理关系,作文审题落实为绘“图示”、思“关系”,消除以往审题立意单纯从材料的文字出发无从入手的弊端。二是整体感鲜明。准确的图示能揭示材料的句间关系,辅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挖掘材料内涵。三是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思维角度。图示便于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可从图示中提炼多个立意角度,并进行比较筛选,选择最佳角度确定立意。

当然,运用图示法审题是学生阅读题目和图示同时进行的动态过程,图示在审题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首先,运用图示法审题的关键和难处在于提炼题目的“中心词”,“中心词”把握不准确就可能陷入越“图”越乱、为图而“图”的混乱中。例如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的作文题: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

面对此题,学生可能因无法把握材料的中心事件而找不到“中心词”,进而有无从入手、无法图示的尴尬。在图示前学生必须对每句话进行“中心词”提炼,找出每句的主要对象。比如第一句“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有的学生只注意到“别涅迪克”这个人物,而没有意识到他所发现的“烧瓶裂而不碎”是句子所呈现的重要信息,因而就无法找准“中心词”,无法准确图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就凸显了图示法的一个弊端:对语句分析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无法知晓题目中每句话的大意,不可能提炼“中心词”进行图示,更谈不上“整体把握”。

其次,因图示法的运用需要动手勾画,一些学生存在“为图而图”的心理,往往不是按照题中句子的顺序进行分析、图示、修正,而是读完题目后再进行简单勾画,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导致其图示错误,进而产生对题意的误解。

再次,对于一些哲理性较强的材料题目,图示法往往无法突破以往的审题方法而显示其“攻坚克难”的优势。例如2013年高考语文福建卷《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